35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

2024-08-26

35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精选6篇)

篇1:35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

樟科 (Lauraceae) 润楠属 (Machilus) 植物全世界约100种, 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是其分布多样性的中心, 有68种, 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西南部和南部地区[1]。樟科润楠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其树干通直、纹理美观、坚韧不朽和奇香不衰的优良特质使它成为建筑、家具、雕刻等木质艺术品的优良材料[2]。该属植物为常绿阔叶树种, 树形优美, 具备降低噪音、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诸多生态功能, 常被用于庭院观赏及园林绿化。由于其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用途广泛, 使得野生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目前几乎没有天然林的存在, 我国的82种润楠属植物已有71中处于濒危状态[3]。道真润楠 (Machilus dauzhenensis) 属樟科润楠属植物, 常绿种, 为贵州特有种, 产于贵州道真、赤水, 海拔900~1000m一带[4]。是优良的用材和观赏树种。其树干通直, 生长迅速, 适应性较强, 材质优良, 是制造家具和建筑方面的优良材料, 又是良好的纸浆用材。道真润楠四季常绿, 树形优美, 新梢红色, 花繁叶茂, 是道真县及其附近周边县市的特有种。是生态环境林和城市景观林及低山绿化的乡土阔叶树种。道真润楠分布区域狭窄, 资源量很少, 特别是种子坚硬且含有蜡质, 发芽率低, 当前急需收集和保护, 并对优良的种质进行人工繁殖和造林绿化。

道真润楠仅分布在大沙河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县市, 是西南地区特有种, 多分布于海拔900-1100m的林缘、田边地角, 迄今为止, 国内外尚无道真润楠的自然种群分布等相关研究。笔者通过野外踏查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 并绘制了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踏查路线及分布图, 得出了初步的资源量, 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1 研究区域概况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 (以下简称保护区) 地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 地理位置为北纬29°00′′02″-29°13′′17″, 东经107°21′35″-107°47′37″之间, 总面积26990公顷, 是以保护银杉Gathaya argyrophylla、黑叶猴Presbytis francoisi pousargues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生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森林覆盖率61.79%, 林木绿化率72.92%。

保护区为我国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湿润季风气候区, 平均气温12.1℃, 平均降水量1200mm, 相对湿度88%,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多云寡照, 雨雾日多;区内平均海拔1200m, 最高海拔1939.9m, 最低海拔560m;土壤以黄壤、石灰土、黄棕壤为主, 土层深厚。

2 调查研究方法及内容

2.1 资源调查方法

资源调查采用线路和样地调查相结合。

2.2 居群更新调查

胸径叟5cm进行每木调查, 用哈尔滨光学仪器厂测树钢围尺 (205型) 测胸径 (小数倍数2位) 、树高用、冠幅用;高度叟50cm但胸径<5cm的植株按幼树进行调查统计数量;高度<50cm植株按幼苗调查统计数量。

2.3 威胁因素及强度调查

实地调查居群的干扰类型包括对生境及目的物种的干扰, 分为采集、放牧、狩猎、开矿、开荒和其它干扰等。强度分强、中、弱、无。即, 强:指生境及目的物种受到严重干扰, 植被基本消失, 野生植物难以进行生存繁衍;中:指生境及目的物种受到干扰, 植被部分消失, 但干扰消失后, 植被仍可恢复, 野生植物生存繁衍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但仍然可以进行栖息繁衍;弱:生境及目的物种受到一定干扰, 但植被基本保持原样, 对野生植物生存繁衍影响不大;无:生境及目的物种没有受到干扰, 植被保持原始状态, 对野生植物生存繁衍没有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资源现状

经调查研究, 保护区道真润楠共发现有19个分布点, 经统计, 其资源量共计194株, 集中分布于保护区的阳溪、沙坝、刘家园、火石湾一带, 其资源量达156侏, 占保护区总株数的80.41%。

3.2 道真润楠居群调查结果

丫口到刺桃园到楠木树进行踏查, 2011年10月9日从阳溪镇到下塆到幺铺子进行踏查, 2011年10月17日从阳溪镇到刘家园到姚家塆进行踏查 (详见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踏查线路及分布示意图) 。

3.3 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的分布

通过四天的野外踏查, 初步发现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野外分布点19个 (图1) , 资源量194株 (表1) , 分布广方圆约25千米。

4 讨论和建议

由于此次调查时间少、人力不足、调查方法简单, 导致调查结果较为粗放, 建议进行一次较为科学、全面、充足的调查, 但本次调查结果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的基础。根据调查结果, 有以下几点建议:

4.1 加强道真润楠原生地和迁地保护

道真润楠是一种具有多种开发价值的野生经济植物, 由于自然灾害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天然种群遭受严重破坏, 使我国的道真润楠资源急剧减少。所以, 在后期的工作中, 我们要在充分摸清天然道真润楠资源的基础上, 加大对野生道真润楠树的保护措施, 禁止滥砍滥伐以及过度采伐, 严厉打击对道真润楠资源进行肆意破坏的人。

4.2 深入研究道真润楠的繁育技术

道真润楠种子的发芽率低、天然更新差, 用传统的繁育方法繁育不仅周期长而且效率低。在后续繁育中作中可以运用生物技术辅助其繁育的方法来提高繁育效率。比如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不仅可以缩短繁育周期, 还可以保存期优良的性状;还可以运用基因克隆, 转基因技术将其它植物优良的基因转入道真润楠, 改良其性状。

4.3 加快道真润楠人工林培育步伐

由于种子的发芽率低、天然更新差和未对其人工培育, 所以对其人工林培育是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可以运用试管苗培育幼苗, 不仅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低, 还可以缩短人工林培育的时间。

摘要:通过野外调查, 对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 绘制出大沙河自然保护区道真润楠踏查路线及分布图, 得出了初步的资源量, 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 根据调查结果, 对道真润楠保护及繁育提出了合理建议。

关键词:野外调查,道真润楠,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 (第31卷)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2:7-68.

[2]吴振伙, 吴兆平, 全尚龙.刨花润楠综合利用价值及其育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0 (3) :391-394.

[3]何飞, 隆廷伦, 刘兴良, 等.保护植物润楠资源现状及分类学地位探讨[J].四川林业科技, 2012, 33 (5) :29-30.

篇2: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研究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化发展;经济效益

1 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资源、人口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土地资源作为土地资源的经济效益最高的部分,是城市建设的一个向量空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兴替与地区的发展。

2 相关理论

2.1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文化、技术以及生态环境的方方面面,基本内涵可以表述为: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技术手段和国民素质,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性社会,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驱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增长和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土地资源的供给有限性和稀缺性,严重制约了用地面积的扩张,因此,最大效益地利用存量土地是实现土地乃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节点和关键[1]。生产性原则:保持和增加土地生产服务水平;稳定性原则:减少风险投资增加投资稳定性;保护原则: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注重保护土地资源潜力,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行性原则:注重投入产出分析,是用地的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增加经济活力;可承受性原则:开发投入在社会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脱离现实。

2.2区位理论

区位是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关系,是由自然、经济与社会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综合实体的概念, 也是自然地理区位、经济地理区位和交通地理区位在空间地域上的有机结合的具体表现[2]。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国内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城市土地资源使用的扩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建成区面积的翻倍增加以及扩张速度的大大加快。(2)城市土地资源使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建设型土地内部结构趋于优化。(3)城市用地擴展形式多样。外延与内涵的结合。(4)城市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已逐步提高。

我国学者将先进的研究思想以及研究方法引入国内,结合我国城市化的特点以及我国特殊的土地制度,开始了城市土地资源经济效益的研究。

3.2国外研究综述

对土地经济效益的评价,首先源于1930年在德国国家财政局,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经济效益评价的理论被提出;1934,在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指定了土地定级方法的经济效益;1948,康克林提出的土地经济效益分类系统化。十三年后,根据经营活动的性质,康克林提出土地经济效益的分类方法;20世纪后期到21实际初,在城市扩张和城市土地经济效率等一系列关乎发展问题的领域相关学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尤因(1997年)、唐斯(1998)认为,城市分散,影响城市土地的经济效率;卡恩(2000年)认為,城市扩张具有负外部性成本;一些学者(戈登,1997年)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率,但许多学者认为,城市扩张导致显着减少耕地和低效增长。

4山东省城市用地综合效益问题

山东省各地级市城市用地的总体利用效率不高,城市间用地效益存在差异,城市土地的开发尚具潜力。山东省的整体建设用地利用经济效率较高,但相较其他省会城市用地的经济效益,集约化程度还远远不够。有些用地效益不强的地市取得的成绩存在不稳定性,还应当建立适当的指标体系进行投入产出控制,综合各方因素,针对投入有冗余、规模报酬递减的决策单元,应采取相应措施,如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杜绝粗放滥用现象;针对产出不足、规模报酬递增的决策单元,应采取适当措施,通过适当增加资源和技术的投入,从而获得产出和效率的最优化效益。此外,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要坚持贯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原则和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

5 提高城市用地高效利用的建议

人口数量的高速增长造成了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人口问题不仅对土地造成了压力,也造成了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从事于第二、三产业的人越来越多,如果投入因素是决策单元可以决定的,而产出是不能决定时,我们就要考虑投入是否可以减少,通过投入的减少来提供用地效益的增加,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应该控制人口数量,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真正做到以更少的人力资源投入,获得更高的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以及资源的效益回报。

在投入指标的投入要素中,固定资产投资属于财力方面的投入,投资要收到良好的回报,就应该在投资前有理性的分析和详细的规划,避免盲目投资,避免向落后产能产业的过度投资。

土地的利用效率尤其是经济利用效率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受经济政策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时,各项投资都会增加,当然这期间更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警惕盲目投资现象的发生,更要避免盲目扩大城市用地规模,在追求经济总量的同时,不要忘记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在建设开发过程中,秉承绿色发展思想,注重土地利用技术的突破,深度挖掘土地生产率的潜力,着力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产出。

参考文献

[1] 李枝平.海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朱志文.重庆市土地综合利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9.

篇3:35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

道真是典型的农业县, 主要气象灾害是干旱、暴雨, 其他灾害为冰雹、秋绵雨及低温凝冻等。干旱对农业影响最大, 其中夏旱发生频率大旱情重, 秋旱发生频率大于春旱, 但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比春旱轻。

1 道真县气象为“三农”服务现状

长期以来, 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气象部门正确领导下, 道真气象局积极服务当地经济建设,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辛勤努力、团结拼搏, 气象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气象业务现代化总体水平上了个大台阶, 气象为防灾减灾、趋利避害、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迅速增强, 取得了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干部职工整体素质明显提高。近年来, 县委、县政府高度关心气象工作, 加大了对气象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投入及政策引导力度, 建成道真农村综合经济信息服务中心服务当地“三农”工作。

1.1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按照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要求, 道真县积极开展农村气象服务需求调研, 围绕“两个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具有地方编制的全额财政拨款的事业股级机构, 道真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编制为3人) 。出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县政府下文对各乡镇政府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认证工作。建立了由基层水利、地灾隐患监测人员和村领导为主的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 初步建立了面向烤烟种植的特色气象服务体系, 紧紧围绕烤烟生产的各个环节、相关部门和种植大户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1.2 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开展

为切实做好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 有效应对各种气候变化及极端气象灾害, 道真县气象局成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 建立了2个重大天气信息发布工作机制。重大天气预报预警面向各级防灾减灾应急责任人快速发布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 (12379预警发布平台) , 县委政府领导、应急防汛等成员单位和乡 (镇) 、村 (社区) 主要负责人纳入该平台短信发布对象, 同时建立重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涉及县政府及应急、防汛等部门的微信群、QQ群及时转发;重大天气预报预警面向社会全网发布工作机制, 与移动、电信、联通等通信运营部门建立通过手机短信分区全网发布重大天气预报预警信息的工作机制, 确保预报预警信息分区全网及时发布。

1.3 深入基层开展精准扶贫气象服务

为进一步挖掘农业生产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提升气象服务“三农”效益。道真县气象局经常组织农情调查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面向农业生产一线的“知农时、懂农事、察农需、接地气”调研活动, 实地了解农村的人口结构、经济作物、农产品等情况, 以需求为牵引, 有针对性地制作专题气象服务材料, 做好预警预报气象服务, 每天通过手机短信平台、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多渠道发布气象预报信息, 让农户能及时接收预警预报信息, 针对性开展作物种植及田间管理。组织专员调研中药材、烤烟种植产业, 仔细了解中药材、烤烟生产情况、天气影响因素、中药材病虫害发生种类和防治措施及主要田间管理、获取气象信息的主要渠道及服务效果情况, 以完善气象服务。向农户发放《气象信息报告》、《春耕春播气象信息专报》等服务材料。通过实地调研, 服务人员进一步明确了广大农户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为进一步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优化服务手段奠定了基础。

2 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道真县气象部门在“三农”气象服务工作中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农村地区仍然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薄弱地区, 该地区在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2.1 气象服务信息获取渠道不通畅

道真县气象服务信息的传播渠道主要是手机短信、电视、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网络等媒体手段。但是因为我国农村经济水平落后, 道真县有些地方通讯不发达, 网络、电视等没有完全普及应用, 信息闭塞, 农民气象信息获取渠道不通畅, 气象信息无法及时顺利传达到农民手中, 尤其是道真县偏远的山区地带, 如果突然发生灾害性天气, 天气预报信息如果无法在第一时间送达, 势必会给广大农户造成严重的损失。

2.2 农民防灾意识薄弱

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 道真县大部分农村地区人们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文化水平不高, 对气象知识以及防灾知识缺乏了解, 导致农民防灾意识薄弱。再加上缺乏宣传与培训力度, 农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以及防御手段都比较落后, 甚至不规范。每年夏季雷暴高发期, 由于防御工作不到位, 农村地区雷击事故经常发生, 给农业发展以及人员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3 气象为“三农”服务人员不足

基层气象部门缺乏高素质气象专业人才, 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严重制约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精细化开展。部分气象为农服务人员缺乏工作责任心, 松懈懒散, 气象要素数据分析上易出现问题, 或分析完气象信息数据未及时进行预报, 致使气象预报不及时, 影响气象预报信息的准确性。还有部分气象工作人员针对天气预报产品深加工的水平不高, 阻碍了三农气象服务的正常开展。

3 加强气象为“三农”服务的发展建议

3.1 建立政府主导的气象为农服务机制

道真县建立以县委或县政府为主导的气象为农服务领导机构, 明确气象为农服务管理职能。同时, 加强与农业、林业、国土、民政、水利等部门建立合作机制, 签订合作协议, 明确各部门具体工作内容, 实现数据资源、人力资源、网络及技术资源、服务基础设施等共享。另外, 要求全县14个乡镇明确气象服务工作分管领导工作职责, 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 将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

3.2 健全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机制

协助县政府制 (修) 订县级气象灾害预案, 完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要求14个乡镇政府制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达100%, 并下发针对乡镇的指导应急预案。乡镇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并及时上报预案, 针对灾害较重的村需要有气象灾害应急计划。

同时还要适时组织气象灾害应急演练, 以提高基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3.3 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在开展气象“为农”服务工作中, 气象部门需加强人才的培养工作。将气象服务人才的需求列入本部门的人才战略规划, 同时, 要不断充实全县气象信息员队伍, 要求全县信息员覆盖14个乡镇和83个村, 达到100%。安装使用气象信息员管理系统, 对信息员履职情况动态监控。同时, 定期开展培训工作, 培养一批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气象及相关专业技能、爱岗敬业的专业气象服务管理人才和气象服务技术骨干, 不断提高气象为农服务人员整体素质。

3.4 提高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

要完善国家突发预警信息发布系统的安装, 强化预警信息发布准确性;要共建共享共用涉农、涉灾部门基层防灾减灾设施 (如显示屏、大喇叭、服务站信息超市等) 、实现气象信息乡镇全覆盖;实现至少有一种手段10min以内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推送到80%以上的行政村, 主要是通过手机短信推送。

3.5 建立“直通式”联系

将本行政区9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服务信息库,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直通式”联系, 明确服务产品发送方式、渠道和流程。建立面向乡镇农技服务站的为农气象服务材料和服务记录, 乡镇农技站能够正常接收县局提供的为农气象服务材料。

3.6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要不断加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 建立完善县级灾情上报、重大气象灾害实地调查制度及重大气象灾害事件上报;在省局山地所统一指导下, 暴雨和干旱气象灾害的风险普查, 并完成风险区划的编制;开展和完善暴雨诱发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预警服务。

3.7 加强重要天气和关键农时气象保障服务。

气象部门要加强重要天气以及关键农时气象保障服务。针对烤烟生产的主要生育期和关键农事季节, 细化、订正省局山地所农气中心下发的农用天气预报等产品, 指导农民科学安排农事活动;在发生或即将对本地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 评估灾害的可能影响提出防御措施, 指导农民有效防灾减灾;定期收集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 建立完善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将90%以上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以县农业、工商等部门提供的最新数据纳入服务信息库)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直通式”联系, 明确服务产品发送方式、渠道和流程等, 强化微博微信、手机APP等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提高农业气象服务。

3.8 加强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要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 建立气象为农服务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预警指挥会商系统;在省山地所具体指导下, 建立和细化气象为农服务流程、建立本地针对烤烟、水稻、玉米、气象服务指标库;积极开展智慧农业气象服务试点。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开展气象服务工作实际情况, 并针对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最后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 以期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气象服务,三农,现状,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矫梅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求是, 2010.

篇4:35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

【关键词】地下水;地表水;水污染;水资源保护

Xingtai County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Li-yun

(Hebei Province, Xingtai County Water Authority Xingtai Hebei 054001)

【Abstract】Xingtai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southern drylands belong to the resource.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of Xingtai County's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and water pollution in the status quo,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limi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actively promote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industrial water and urban water recycling rate, adhere to the centralized combined with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 the greatest degree of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Water pollution;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f the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1. 概况

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东经113°45′~114°38′,北纬36°58′~37°22′,

5. 对策与措施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缓解本市水资源矛盾,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开源、节流、减污、强化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5.1 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

加快引蓄水工程建设与配套完善工作:为了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在外流域引水受限制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本地的水资源,进一步加快蓄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坑塘、洼地、古河道等引畜雨水及其它河流的水。针对本市河网密度较大的特点,采用建闸蓄水也拦蓄地表径流,增加蓄水能力。

5.2 限制开发利用地下水。

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要使水资源得到科学调度合理应用。通过强化节水和推进合理用水,使地下水超采情况得到控制。开采地下水,必须做好含水层之间的封闭,不得因为混合开采,而串层污染地下水。对于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一定要贯彻水污染防治法,对地表水要进行清、污分流,确定主要排污系统,完善排污管道,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特别是对岩溶区地下水的保护。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一般年份城镇要全部禁采地下水,并在全部供水区范围内限采地下水,干旱年与南水北调来水联合调度,从而使地下水位逐步恢复到合理状态。

5.3 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一要对灌溉渠道采用防渗衬砌措施,逐步实现“无土渠化”结合发展地面管道灌溉、喷灌、滴灌技术。减少水的渗漏损失,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二要进行土地平整,变宽畦为窄畦。三要在水资源特别紧缺的地区,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比例,控制耗水量大的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地发展旱作物农业,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技术。

5.4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一是对工业用水制定合理的水价,使水费在生产成本中占一定比例,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取节水措施,同时要实行定额配水、计划供水,超计划用水要加价收费。

5.5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利用率。

一是生活用水贯彻有偿使用的原则,普及安装水表,用水户按量交纳水费,严禁包费制,更要避免喝大锅水。用经济杠杆调节人们的用水行为。二是要推广采用节水型卫生用具,如节水型龙头、节水型冲洗用具,这些装置一般节水20%左右。三是推广一水多用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的重复利用率。如可将洗浴洗涤用水用于冲洗厕所,经过滤后的洗菜用水冲洗地板、家庭绿化等。四是公共设施用水积极推广淡水、咸水分用的办法,如微咸水用来冲洒地板、道路、公厕等环境卫生,以节约淡水资源。

5.6 坚持水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使污水资源化。

对全市污染源要加强监督管理,对超标排污的单位勒令限期治理;对重点工程要积极引进并开发利用无毒或低毒的新技术新设备,改革其生产工艺;对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而又难以治理,且经济效益差的少数厂家,坚决实行关、停、转。切实控制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今后新上的建设项目,一定要严格把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绝不能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5.7 坚持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使污水资源化。

本市污染源主要在各县城和市区,为集中废污水提供了条件,各县区要统一规划,分别建立污水处理厂或生物氧化塘进行集中处理。由于企业性质、地理位置等不同,废水中有害性也有差异,因此,在集中处理之前,对那些含有重金属、剧毒物质及难溶解污染物质的费污水要进行分散处理。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厂或氧化塘集中处理。经集中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灌、工业回用、绿化等,使污水资源化。

5.8 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

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应按水务一体化的原则,贯彻〈〈水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水资源管理,必须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教育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实现对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加强全面服务和宣传教育,切实使全民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迫切性,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风尚,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可靠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望和.河北地下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9.

[2] 乔光建,张均玲.邢台地下水环境现状和保护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3(1):52~54.

[3] 方子云.水资源保护知识书册[M]. 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375~411.

[4] 史晓新,朱党生,张建永.河北地下水.[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8~213.

[5] 刘凌.地下水污染趋势预测研究[J]. 水文,1986(2).

[6] 方子云,周家祥,郑连生.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环境水利分册[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摘 要】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本文分析邢台县的地表水、地下水及水质污染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限制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坚持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地下水;地表水;水污染;水资源保护

Xingtai County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Li-yun

(Hebei Province, Xingtai County Water Authority Xingtai Hebei 054001)

【Abstract】Xingtai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southern drylands belong to the resource.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of Xingtai County's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and water pollution in the status quo,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limi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actively promote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industrial water and urban water recycling rate, adhere to the centralized combined with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 the greatest degree of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Water pollution;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f the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1. 概况

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东经113°45′~114°38′,北纬36°58′~37°22′,

5. 对策与措施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缓解本市水资源矛盾,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开源、节流、减污、强化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5.1 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

加快引蓄水工程建设与配套完善工作:为了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在外流域引水受限制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本地的水资源,进一步加快蓄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坑塘、洼地、古河道等引畜雨水及其它河流的水。针对本市河网密度较大的特点,采用建闸蓄水也拦蓄地表径流,增加蓄水能力。

5.2 限制开发利用地下水。

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要使水资源得到科学调度合理应用。通过强化节水和推进合理用水,使地下水超采情况得到控制。开采地下水,必须做好含水层之间的封闭,不得因为混合开采,而串层污染地下水。对于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一定要贯彻水污染防治法,对地表水要进行清、污分流,确定主要排污系统,完善排污管道,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特别是对岩溶区地下水的保护。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一般年份城镇要全部禁采地下水,并在全部供水区范围内限采地下水,干旱年与南水北调来水联合调度,从而使地下水位逐步恢复到合理状态。

5.3 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一要对灌溉渠道采用防渗衬砌措施,逐步实现“无土渠化”结合发展地面管道灌溉、喷灌、滴灌技术。减少水的渗漏损失,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二要进行土地平整,变宽畦为窄畦。三要在水资源特别紧缺的地区,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比例,控制耗水量大的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地发展旱作物农业,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技术。

5.4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一是对工业用水制定合理的水价,使水费在生产成本中占一定比例,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取节水措施,同时要实行定额配水、计划供水,超计划用水要加价收费。

5.5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利用率。

一是生活用水贯彻有偿使用的原则,普及安装水表,用水户按量交纳水费,严禁包费制,更要避免喝大锅水。用经济杠杆调节人们的用水行为。二是要推广采用节水型卫生用具,如节水型龙头、节水型冲洗用具,这些装置一般节水20%左右。三是推广一水多用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的重复利用率。如可将洗浴洗涤用水用于冲洗厕所,经过滤后的洗菜用水冲洗地板、家庭绿化等。四是公共设施用水积极推广淡水、咸水分用的办法,如微咸水用来冲洒地板、道路、公厕等环境卫生,以节约淡水资源。

5.6 坚持水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使污水资源化。

对全市污染源要加强监督管理,对超标排污的单位勒令限期治理;对重点工程要积极引进并开发利用无毒或低毒的新技术新设备,改革其生产工艺;对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而又难以治理,且经济效益差的少数厂家,坚决实行关、停、转。切实控制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今后新上的建设项目,一定要严格把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绝不能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5.7 坚持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使污水资源化。

本市污染源主要在各县城和市区,为集中废污水提供了条件,各县区要统一规划,分别建立污水处理厂或生物氧化塘进行集中处理。由于企业性质、地理位置等不同,废水中有害性也有差异,因此,在集中处理之前,对那些含有重金属、剧毒物质及难溶解污染物质的费污水要进行分散处理。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厂或氧化塘集中处理。经集中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灌、工业回用、绿化等,使污水资源化。

5.8 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

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应按水务一体化的原则,贯彻〈〈水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水资源管理,必须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教育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实现对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加强全面服务和宣传教育,切实使全民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迫切性,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风尚,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可靠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望和.河北地下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9.

[2] 乔光建,张均玲.邢台地下水环境现状和保护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3(1):52~54.

[3] 方子云.水资源保护知识书册[M]. 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375~411.

[4] 史晓新,朱党生,张建永.河北地下水.[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8~213.

[5] 刘凌.地下水污染趋势预测研究[J]. 水文,1986(2).

[6] 方子云,周家祥,郑连生.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环境水利分册[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摘 要】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本文分析邢台县的地表水、地下水及水质污染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限制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坚持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地下水;地表水;水污染;水资源保护

Xingtai County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Li-yun

(Hebei Province, Xingtai County Water Authority Xingtai Hebei 054001)

【Abstract】Xingtai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southern drylands belong to the resource. In this paper, the analysis of the of Xingtai County's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and water pollution in the status quo,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limi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actively promote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technologies, industrial water and urban water recycling rate, adhere to the centralized combined with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 the greatest degree of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Water pollution;Protection of water resources of the groundwater;Surface water

1. 概况

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东经113°45′~114°38′,北纬36°58′~37°22′,

5. 对策与措施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缓解本市水资源矛盾,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开源、节流、减污、强化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5.1 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

加快引蓄水工程建设与配套完善工作:为了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在外流域引水受限制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本地的水资源,进一步加快蓄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坑塘、洼地、古河道等引畜雨水及其它河流的水。针对本市河网密度较大的特点,采用建闸蓄水也拦蓄地表径流,增加蓄水能力。

5.2 限制开发利用地下水。

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要使水资源得到科学调度合理应用。通过强化节水和推进合理用水,使地下水超采情况得到控制。开采地下水,必须做好含水层之间的封闭,不得因为混合开采,而串层污染地下水。对于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一定要贯彻水污染防治法,对地表水要进行清、污分流,确定主要排污系统,完善排污管道,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特别是对岩溶区地下水的保护。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一般年份城镇要全部禁采地下水,并在全部供水区范围内限采地下水,干旱年与南水北调来水联合调度,从而使地下水位逐步恢复到合理状态。

5.3 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一要对灌溉渠道采用防渗衬砌措施,逐步实现“无土渠化”结合发展地面管道灌溉、喷灌、滴灌技术。减少水的渗漏损失,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二要进行土地平整,变宽畦为窄畦。三要在水资源特别紧缺的地区,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比例,控制耗水量大的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地发展旱作物农业,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技术。

5.4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一是对工业用水制定合理的水价,使水费在生产成本中占一定比例,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取节水措施,同时要实行定额配水、计划供水,超计划用水要加价收费。

5.5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利用率。

一是生活用水贯彻有偿使用的原则,普及安装水表,用水户按量交纳水费,严禁包费制,更要避免喝大锅水。用经济杠杆调节人们的用水行为。二是要推广采用节水型卫生用具,如节水型龙头、节水型冲洗用具,这些装置一般节水20%左右。三是推广一水多用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的重复利用率。如可将洗浴洗涤用水用于冲洗厕所,经过滤后的洗菜用水冲洗地板、家庭绿化等。四是公共设施用水积极推广淡水、咸水分用的办法,如微咸水用来冲洒地板、道路、公厕等环境卫生,以节约淡水资源。

5.6 坚持水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使污水资源化。

对全市污染源要加强监督管理,对超标排污的单位勒令限期治理;对重点工程要积极引进并开发利用无毒或低毒的新技术新设备,改革其生产工艺;对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而又难以治理,且经济效益差的少数厂家,坚决实行关、停、转。切实控制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今后新上的建设项目,一定要严格把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绝不能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5.7 坚持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使污水资源化。

本市污染源主要在各县城和市区,为集中废污水提供了条件,各县区要统一规划,分别建立污水处理厂或生物氧化塘进行集中处理。由于企业性质、地理位置等不同,废水中有害性也有差异,因此,在集中处理之前,对那些含有重金属、剧毒物质及难溶解污染物质的费污水要进行分散处理。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厂或氧化塘集中处理。经集中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灌、工业回用、绿化等,使污水资源化。

5.8 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

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应按水务一体化的原则,贯彻〈〈水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水资源管理,必须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教育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实现对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加强全面服务和宣传教育,切实使全民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迫切性,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风尚,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可靠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望和.河北地下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9.

[2] 乔光建,张均玲.邢台地下水环境现状和保护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3(1):52~54.

[3] 方子云.水资源保护知识书册[M]. 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375~411.

[4] 史晓新,朱党生,张建永.河北地下水.[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08~213.

[5] 刘凌.地下水污染趋势预测研究[J]. 水文,1986(2).

篇5:35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

【关键词】地下水;地表水;水污染;水资源保护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5-25-784

【Abstract】Xingtai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southern part of water resource reg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Xingtai County,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and water pollution situation, put forward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limiting the us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actively promote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industrial water and urban water reuse, adhere to concentrate and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 combine to make the greatest degree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Key words】Groundwater;Surface water;Pollution;Water conservation

1. 概况

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东经113°45′~114°38′,北纬36°58′~37°22′,东临南和县、任县;西与山西省左权、和顺、昔阳三县接壤;南与沙河市、武安市相连;北与内丘县毗邻。邢台县辖7个乡、10个镇、1个办事处,581个行政村,总面积1927.6Km2。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依次为山丘区、丘陵、平原,地形起伏,形态复杂。其中山丘区1749Km2,平原区178.6Km2。形成一个有山、水、林、田、路的完美的地理环境。邢台县多年(1956~2005年)平均降水量588.8mm,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5%以上。境内河流有沙河、七里河、白马河和牛尾河,均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基流甚少,或干枯,汛期洪水暴涨暴落。

2. 水资源利用现状

2.1 水利工程概况。

(1)邢台县现有中小型水库8座,其中有中型水库野沟门水库和羊卧湾、东川口两座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5座。控制流域总面积717.7 Km2,总库容7040.7万m3,灌溉面积13961hm3,为保证农业生产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灌区位于邢台县丘陵区南部,其水源为朱庄水库蓄水。它南起大沙河北岸,北至七里河南岸,西起朱庄水库,东至邢台市西郊。

(2)朱北灌区设计灌溉面积6400hm2,有效灌溉面积5200 hm2,有干渠3条,共长35.2Km,其中总干渠长15.74Km,设计供水流量6.2m3/s,为浆砌石防渗;一分干渠长6.12Km,设计流量4.2 m3/s,二分干渠长13.33Km,设计供水流量4.0 m3/s,为砌石和混凝土防渗;设支渠10条,共长113Km。

野沟门灌区控制总耕地面积14067 hm2,设计50%保证率灌溉面积10933 hm2,

灌区有干渠3条,共长68.58Km,其中总干渠5.7Km,设计流量6.0 m3/s;北干渠33.23Km,设计流量4.5 m3/s,南干渠长29.65Km,设计流量2.4 m3/s。

2.2 地表水资源。

(1)计算和修正得出全县多年平均(1956~2005 年)地表水资源量为2.4821亿m3 ,折合径流深 128.8mm ;保证率 20%、50%、75%、95%的径流量分别为 3.738亿m3 、1.369亿m3 、0.684亿m3、0.521亿m3 。其中山丘区 2.443亿m3 ,平原0.0391亿m3 。

(2)县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1956~2005年系列均值分别偏多39%、61%,七十年代至今分别偏少13%、36%、12%和26%。从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年代变化可以看出,山丘区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50年系列均值分别偏多39%、60%,七十年代至今比50年系列均值分别偏少13%、36%、12%和26%。平原区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50年系列均值偏多8%和147%,七十年代至今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50年系列均值分别偏少36%、56%、44%和26%。

2.3 地下水资源

邢台县地下水可开采总量为7409万m3,其中,山丘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880万m3,平原区孔隙水可开采量为2995.0万m3,岩溶水可开采量为2534.0万m3。

3. 水污染现状

全县13个排污口年入河废污水总量为523.11万t,主要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由于各地经济发达程度不一,入河废污水量无论在行政区域分布上还是在河流分布上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3.1 各行政区入河废污水量。

晏家屯镇入河废污水量最多,为496.11万t/a,占全县总量的94.8%,其次为西黄村镇,年入河废污水18.04万t,占3.4%。

3.2 各河流入河废污水量。

牛尾河年入河废污水为496.11万t最多,占河流总量的94.8%。其次为七里河21.34万t,占河流总量的4.1%。白马河废污水入河量最少为5.66万t,仅占1.1%。

4. 对策与措施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缓解本市水资源矛盾,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开源、节流、减污、强化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4.1 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

加快引蓄水工程建设与配套完善工作:为了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在外流域引水受限制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本地的水资源,进一步加快蓄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坑塘、洼地、古河道等引畜雨水及其它河流的水。针对本市河网密度较大的特点,采用建闸蓄水也拦蓄地表径流,增加蓄水能力。

4.2 限制开发利用地下水。

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要使水资源得到科学调度合理应用。通过强化节水和推进合理用水,使地下水超采情况得到控制。开采地下水,必须做好含水层之间的封闭,不得因为混合开采,而串层污染地下水。对于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一定要贯彻水污染防治法,对地表水要进行清、污分流,确定主要排污系统,完善排污管道,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特别是对岩溶区地下水的保护。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一般年份城镇要全部禁采地下水,并在全部供水区范围内限采地下水,干旱年与南水北调来水联合调度,从而使地下水位逐步恢复到合理状态。

4.3 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一要对灌溉渠道采用防渗衬砌措施,逐步实现“无土渠化”结合发展地面管道灌溉、喷灌、滴灌技术。减少水的渗漏损失,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二要进行土地平整,变宽畦为窄畦。三要在水资源特别紧缺的地区,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比例,控制耗水量大的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地发展旱作物农业,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技术。

4.4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一是对工业用水制定合理的水价,使水费在生产成本中占一定比例,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取节水措施,同时要实行定额配水、计划供水,超计划用水要加价收费。

4.5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利用率。

一是生活用水贯彻有偿使用的原则,普及安装水表,用水户按量交纳水费,严禁包费制,更要避免喝大锅水。用经济杠杆调节人们的用水行为。二是要推广采用节水型卫生用具,如节水型龙头、节水型冲洗用具,这些装置一般节水20%左右。三是推广一水多用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的重复利用率。如可将洗浴洗涤用水用于冲洗厕所,经过滤后的洗菜用水冲洗地板、家庭绿化等。四是公共设施用水积极推广淡水、咸水分用的办法,如微咸水用来冲洒地板、道路、公厕等环境卫生,以节约淡水资源。

4.6 坚持水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使污水资源化。

对全市污染源要加强监督管理,对超标排污的单位勒令限期治理;对重点工程要积极引进并开发利用无毒或低毒的新技术新设备,改革其生产工艺;对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而又难以治理,且经济效益差的少数厂家,坚决实行关、停、转。切实控制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今后新上的建设项目,一定要严格把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绝不能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4.7 坚持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使污水资源化。

本市污染源主要在各县城和市区,为集中废污水提供了条件,各县区要统一规划,分别建立污水处理厂或生物氧化塘进行集中处理。由于企业性质、地理位置等不同,废水中有害性也有差异,因此,在集中处理之前,对那些含有重金属、剧毒物质及难溶解污染物质的费污水要进行分散处理。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厂或氧化塘集中处理。经集中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灌、工业回用、绿化等,使污水资源化。

4.8 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

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应按水务一体化的原则,贯彻〈〈水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水资源管理,必须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教育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实现对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加强全面服务和宣传教育,切实使全民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迫切性,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风尚,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可靠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望和.河北地下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9.

[2] 乔光建,张均玲.邢台地下水环境现状和保护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3(1):52~54.

篇6:35道真水资源利用现状

【关键词】红寺堡;水资源现状;利用;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1. 红寺堡概况

红寺堡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核心区,地理坐标W105°43'45"-106°42'50",N37°28'08" ~37°37'23",行政区域面积2767km2[1],是承接宁夏东西南北的地理中心,北临利通区、青铜峡市和灵武市,南至同心县,东至盐池县,西北与中宁县接壤,区内地势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40m~1450m,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常年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多年平均降水量251mm,年平均蒸发量2387mm,年平均气温8.7℃。红寺堡区1998年开始移民开发建设,多年来经党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当地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取得显著成效,昔日的荒塬景象已被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代替,累计开发整理耕地60万亩,人口18.9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38万人,回族人口比重62.3%。

2. 红寺堡水资源条件

(1)当地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由于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其辖区内自然河流属季节性河流,水量补给主要依靠降雨汇流。罗山地区降雨分布主要集中在汛期,河道来水主要为暴雨产生的洪水,平均矿化度3~5g/L,无利用价值。因此,红寺堡区没有可利用的当地地表水。

(2)当地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

红寺堡区地下水资源量1277.5万m3,开采系数取0.6,可供水量为730万m3,另外,红寺堡区从中宁县恩和地下水源引水工程供水能力为1000m3/d,年供水量为36万m,红寺堡区地下水可供水量766万m3。

(3)扬黄水资源可利用量

红寺堡区供水主要依靠扬黄水,根据2009年《宁夏黄河水资源县级初始水权分配方案》,宁夏分配给红寺堡区的可利用扬黄水量为1.88亿m3,扣除干渠输水损失,直开口可取水量为17100万m3。2011年,由于红寺堡区行政区域划分调整,将原灵武、盐池、同心等县行政范围内的1.46万亩灌溉土地划分入太阳山镇,由盐环定扬水工程供水,供水量为507万m3。因此,现状红寺堡区扬黄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7607万m3。

(4)红寺堡区可利用水资源量

红寺堡区处于中部干旱带,取用水量与耗水量基本一致,本文水资源可利用量分析按干渠直开口取用水量计算。红寺堡区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766万m3,扬黄水资源干渠直开口可利用量为17607万m3,目前红寺堡区中水回用水量较小,不计入水资源可利用量,因此,现阶段红寺堡区水资源可利用量为18373万m3。

3. 红寺堡水资源利用现状

红寺堡区现状水资源主要用于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等四方面[2]。

(1)生活用水

现状红寺堡区人口18.96万人,用水量为310万m3,其中扬黄水90万m3,地下水220万m3。

(2)工业用水

现状红寺堡区年工业产值达1.35亿元,用水量为80万m3,其中地下水50万m3,扬黄水30万m3。

(3)农业灌溉用水

红寺堡区实际灌溉面积54.78万亩,其中属红寺堡扬水工程灌区灌溉面积51.36万亩,石炭沟片区1.96万亩,盐环定片区1.46万亩。干渠直开口农业灌溉用水量18336万m3,其中红寺堡扬水工程灌区用水量16770万m3,石炭沟区用水量1022万m3,盐环定用水量544万m3。

(4)生态用水

红寺堡区生态用水包括城镇生态环境用水、乡镇绿化生态环境用水、中盐高速、盐兴公路两边200m宽的生态林用水。本地区为干旱多风沙地区,现状生态环境用水87万m?。

(5)区域现状年用水结构

红寺堡区现状用水量18813万m3,其中黄河水用水量18543万m3,地下水用水量270万m3,农业灌溉用水18336万m3,全部为扬黄水;工业用水量80万m3,其中杨黄水30万m3,地下水50万m3;生活用水量310万m3,其中杨黄水90万m3,地下水220万m3;生态用水量87万m3,全部为扬黄水。状年行业用水情况见表1。

表1 红寺堡区现状年供用水结构表( 单位:万m3)

分区农业工业生活生态小计

红寺堡开发区扬黄水1677030908716977

地下水 50220 270

石炭沟区扬黄水1022 1022

盐环定灌域扬黄水544 544

总用水量杨黄水1833630908718543

地下水 502200270

合计18336803108718813

(6)规划新增项目及用水量

红寺堡区已规划实施的新增项目有西部人饮工程等,具体如表2所示。规划总用水量2742万m3,现状年实际用水量143万m3,需新增用水量2599万m3。

表2 红寺堡区已批复或规划新增供水项目( 单位:万m3)

序号需水项目总用水量现状用水量新增用水量

1西部人饮工程补水94 94

2鲁家窑生态移民人饮22139

3马渠生态移民项目54640506

42015年规模化高效节灌项目(3.55万亩)1062 1062

5弘德工业园区56810558

6红寺堡肖家窑项目区(2.0万亩)45080370

合计 27421432599

4. 存在的问题

根据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现状总用水量18813万m3,其中农业用水量18336万m3,占总用水量的97.5%;现状取用黄河水量18543万m3,红寺堡区黄河水用水指标为17607万m3,现状超936万m3;规划新增用水量2599万m3,则红寺堡区指标性缺水预计达3535万m3。而且,红寺堡区主要供水工程为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设计流量25m3/s,设计灌溉面积55万亩,但现状年已灌溉80.22万亩,扬水工程夏灌时段已按设计流量运行,供用水关系紧张,区域指标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具体表现为:

(1)水资源总量有限,当地无可利用地表水,少量地下水,受水权限制的扬黄水,土地开发面积大,用水紧张,现状已超过取用水和耗水指标。

(2)农业用水量18336万m3,占总用水量的97.5%,农业用水占比大;亩均用水量335m3,低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其他扬黄灌区;灌区玉米种植面积35.83万亩,占总面积的65.4%,种植结构单一,玉米生长期较短,灌水高峰集中,加剧了区域用水紧张程度。

(3)红寺堡扬水工程建设年代较早,现状新庄集支干渠、五干渠等灌溉面积大于设计面积,供水关系紧张。

(4)近年新开发片区较多,各自在干渠、支干渠取水,缺乏统一规划,已建高效节水农业8.3万亩,但实际运行节灌面积小;各类蓄水池总库容为1362万m3,蓄水池总供水量仅为299万m3,利用效率低下,究其原因是后期运行资金短缺。

(5)节水灌溉工程维修技术服务和后期投入跟不上,而且地面滴灌带要更换,增大了运行费用;村农民用水协会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的运行管理经验不足,当地水利部门专业技术干部紧缺。

5. 应对策略探讨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移民数量的增加、工业规模的扩大、生态环境的建设,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灌区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在取用水指标的限制下,新增用水量将只能通过灌区内部挖潜来解决[3]。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发展节水灌溉,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规划供水、调蓄工程,是破解红寺堡区水资源“瓶颈”的必然途径。

(1)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落实以水定发展,严守取水指标限定,做好水的计量管理,坚决制止盲目发展高耗水项目。

(2)对区内农业发展做中长期规划,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逐步减少畦灌玉米种植比例,增大滴灌葡萄、枸杞、药材面积,各种植作物应呈“大杂居小聚居”结构特点[4]。

(3)着眼长远发展,统筹考虑供水工程建设,逐步实现输水管道化、田间微灌化、种植结构合理化,避免造成供水工程频繁扩建、改建、废弃,适时推进扬水工程大泵改造和续建配套工作,合理规划建设调蓄设施,减少蒸发渗漏等造成的水资源浪费。

(4)稳步推进高效节水项目的实施,加强项目的落实,提高农民思想觉悟,保障项目持续稳定运行;抽调和培养高效节水人才,形成专业化管理机构、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管理、技术指导、工程维护、探索创新等常态模式。

参考文献

[1]姜羽. 宁夏红寺堡区农村生态环境的调查研究[J], 甘肃农业科技, 2013.

[2]李淑霞, 陈玉春, 白丽,等.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公报[D].

[3]蒋永前, 王世荣, 桂林国, 等. 宁夏扬黄灌区水资源特征及节水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J], 甘肃农业科技, 2012.

上一篇:四年级数学单元教学计划下一篇:儒家思想发展历程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