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名作欣赏

2024-07-28

音乐名作欣赏(通用8篇)

篇1:音乐名作欣赏

音乐名作欣赏

——课程作业

姓名:王兰宝

班级:艺术设计1202班

学号:120910217 授课老师:赵志鹏

内容提要:这篇文章主要是些关于舒伯特的音乐——摇篮曲的认识。其中有作曲家创作这首歌的背景,其次在心灵寄托方面的叙述以及情感方面的概论。创作背景主要通过资料搜集;心灵寄托主要结合自己的一些记忆与音乐相结合,认识音乐,解读音乐;情感色彩是通过上课时老师的讲解,加上自己的认识得出的一些结论。

关键词:音乐创作、心灵寄托、情感色彩,回忆

论舒伯特《摇篮曲》

——音乐的心灵寄托与情感色彩

人们常说音乐是有色彩的它不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心灵的寄托

——题记

正文: 创作背景:

从它被写出来那天起就一直被世界各国的母亲们和歌唱家们传唱着。我从书上了解到舒伯特创作这首动人的摇篮曲时,还有这样一段难忘的故事:

那个时候的舒伯特生活比较贫苦。一天晚上,他饿肚子没有吃饭,饿着肚子在街上不是往哪走,希望可以碰见一个熟人,借点钱买些吃的好充饥。可好久也没有碰到熟人。当他走到一家高档的酒店门前,便走了进去,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他忽然发现饭桌上有一张发黄的旧报纸,舒伯特就拿起随便的翻看着。他见上面有一首小诗:“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双手轻轻摇着你,„„”这首朴素、动人的诗,打动了作曲家的心灵,他眼前出现了慈爱的母亲的形象。是呀,在那宁静的夜晚,母亲轻轻地拍着孩子,哼唱着摇篮曲,银色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在母子的身上,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舒伯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拿出一支铅笔,一面哼唱着,一面急速地谱写着。

舒伯特写好后,把歌曲交给了饭店的老板,老板虽然不懂音乐,但觉得这首曲子那么好听,那么优美,便给了舒伯特一盆土豆烧牛肉。

舒伯特在贫困中,以美好的心灵为母亲和孩子们写下了这首甜美的歌曲,这首《摇篮曲》很快在世界各地传唱开了,而它的作者舒伯特却在贫困中死去了„„这个是他创作时的背景,不知你有什么感想呢?

心灵寄托:或许你会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首歌,实话说我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每次听这首歌都会勾起我无限的回忆。记得小时候母亲经常哼给我听,甚至我现在都还可以记住这首名作的每一个音符,因为每一个音符都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记得那个时候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只有一台很旧很老的收音机,还可以

放磁带的那种。当我听这首歌的时候,有时候会有一些噪音,但当时已经是我接触到最美丽的音符了,也是我接触音乐的启蒙阶段。

舒伯特的这首摇篮曲或许从我外婆的时候就给我母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我每次去我外婆家,当夜晚来临我却不能入睡时,她总会拿着蒲扇为我驱蚊乘凉并不时地哼唱这首舒伯特的摇篮曲。摇篮曲曲调轻柔,尤其适合夜晚来临时静静地欣赏。在我的家族中不知从什么时候流传了这个西方经典之作,也正是这样的流传,让我喜欢上音乐,想要去了解音乐,还自学了笛子、箫,葫芦丝、陶笛等乐器,这些乐器不是那么昂贵所以才会选择它们,有时候借助这些小乐器还会进行创作,可能不够好,不够专业,但是能给自己一种寄托,不仅是思想上更是那一段段令人难忘的回忆。

在课堂上我理解了什么是主旋律,我最喜欢这首歌的主旋律,它并不冗长,甚至一直在循环播放那几个音符,让人的心灵得到洗涤,有种归属感

情感色彩:每首被创作的经典之作都会有它自己的情感色彩,都会有发生的背景,所以每首名作都是有色彩的。就拿舒伯特《摇篮曲》做例子,我自己理解的是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在母亲的怀抱中听母亲哼唱着摇篮曲长大的一定是淡蓝色的。因为母亲通过摇篮曲,把人生的哲理,未来的希望以及母亲的爱,深深地埋在孩子们的幼小心灵里让他们心灵得到净化,让他们像淡蓝色一样。这只是我认真听事感受到的。

参考文献:专著:《音乐之门》 浙江文艺出版社 初海伦《音乐大师与经典名作》 上海大学出版社

篇2:音乐名作欣赏

我在这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中国的古典音乐,体味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美。笛声的清脆,箫声的深沉,琵琶的铮铮之音,这些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华夏之音的美妙,体味到古典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以五音为基础的,中国古代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中国独特的音乐形式 如今在民间十分流行的是唢呐这种乐器,无论民间的喜事还是丧事唢呐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之一。唢呐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我国的音乐大家创作了优秀曲子如《百鸟朝凤》堪称经典

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二泉映月》是华彦均作曲,华彦均人称“瞎子阿炳”。他身世悲凉,四岁丧母,随父亲在道观里学习演奏,父亲去世后,他双目失明,流落街头。在他流浪卖艺时,他依靠自己的音乐素养,慢慢拉出了绝美的《二泉映月》。《二泉映月》渐渐响起,乐声时而高潮,时而低缓,时而不安,时而平静,静静地聆听着哀怨的旋律,像是听到那泣血的悲诉,那悲愤的呐喊;感受到企盼的眼神,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在每一弦一奏中,都能感受到他激烈而愤恨的指责。他在怨恨,他在呐喊;他不甘,他挣扎。然而一切都只是徒劳,音符渐渐安静了,温和了。无奈的现实下,他只得踏着脚下的崎途,用坚强与倔强继续生命,将凄楚的人生化作一个个鲜活的音符,拨动着心灵的琴弦,最后一切都会归于平静,绚烂被渐渐隐没,生命也会一点点消逝。倾听《二泉映月》是畅快的,在这忧伤而又意境深邃的乐曲中,我们能体会的不仅是伤感怅然的情绪和昂扬愤慨之情,还有阿炳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二泉映月》多么清美的名字,清晰地印刻了盲人阿炳辛酸怨恨的一生。

最后一段、、感受音乐的魅力,要感知音乐艺术作品的美感和情感,需要有读懂音乐艺术的语言的能力。恰好,音乐欣赏这门课给了我学习这种能力的机会。通过认识各种乐器,聆听古今中外的音乐名作,使我在音乐审美上得到启发,有了一种别样的审美方式。同时,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欣赏音乐对我们的情感、思想、意识有积极的影响,培养并提升我们的审美观。

通过杨白劳和喜儿父女两代人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愤怒控诉了地主阶级的罪恶,热烈歌颂了共产党和新社会,形象地说明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指出了农民翻身解放的必由之路

《白毛女》最大的成就就是在学习秧歌剧的基础上,成功继承我国古典戏曲,借鉴西洋歌剧,创造出了较为完美的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新歌剧形式,以比兴的手法,结合蒙太奇的运用、情绪的对照及情节的呼应,革命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成功地融合为一体,传奇性和真实性和谐统一,是诗、歌、舞三者融合的民族新歌剧。

篇3:音乐名作欣赏

在本文中, 笔者想以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标题交响曲《浮士德》的欣赏与歌德同名诗剧著作的联系为例, 来对该课程的横向拓展教学内容做一番探讨。根据《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的横向拓展教学理念, 将授课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两位艺术家作品及风格介绍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1749-1832) 是18世纪中叶到1 9世纪初德国和欧洲最重要的剧作家、诗人和思想家。歌德于1 7 4 9年出生于莱茵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 德国爆发了要求肯定个人价值的资产阶级思潮—狂飙突进运动, 歌德是运动的主将。

歌德一生横跨两个世纪, 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 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 促使他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 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 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他在诗歌、戏剧、散文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成就。1 7 7 3年他发表了剧本《葛茨·冯·伯里欣根》, 次年又发表了轰动欧洲的笔记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从此成为欧洲公认的大作家。从1 7 7 3年开始到1 8 3 2年, 歌德用了六十年时间创作《浮士德》的第一部和第二部。此外还写了许多评论文章和抒情诗。

李斯特 (1 8 1 1年-1 8 8 6) ,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和音乐活动家, 是1 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中期时的代表作曲家。

李斯特最重要的作品有交响诗1 3首。较著名的是《前奏曲》、《塔索》、《玛捷帕》、《普罗米修斯》、《山间所闻》和《哈姆雷特》等。标题交响曲两首, 分别是《浮士德》和《但丁》。

钢琴体裁方面的作品有《B小调钢琴奏鸣曲》、《匈牙利狂想曲》、《1 2首超级练习曲》和《三卷旅行岁月》。

2、对这两首同名艺术作品的讲解

诗剧《浮士德》, 德国歌德原著。是歌德惨淡经营6 0年的毕生代表作。这部不朽的诗剧, 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 以文艺复兴以来的欧洲社会为背景, 描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不满现实, 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过程。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的精神, 也反映了德意志民族优秀的传统。该诗剧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浮士德》的第一部完成于1 8 0 8年拿破仑入侵的时候, 第二部则完成于1 8 3 1年8月3 1日, 当时歌德已8 3岁高龄。《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 第一部二十五场, 不分幕。第二部分五幕, 二十七场。

这部文学巨著的主要内容为:浮士德为了寻求新生活, 和魔鬼梅菲斯特签约, 把自己的灵魂抵押给魔鬼, 但魔鬼要满足浮士德的一切要求。如果有一天浮士德认为自己的心灵得到了满足, 那么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于是梅菲斯特施展魔法, 让浮士德有了一番奇特的经历。他尝过了与玛格丽特爱情的美好与辛酸;在开明君主的国家治理中显过身手;在沙场上立过战功;又想在一片沙滩上建立起美好的人间乐园……就在他沉醉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时, 他情不自禁地说, 自己将得到满足。于是, 魔鬼梅菲斯特按照事先的约定即将收去他灵魂。但在这时, 天使赶来, 挽救了浮士德的灵魂, 使它升入了天国。

李斯特的交响曲《浮士德》作于1 8 5 3年至1 8 5 4年, 包括3个乐章与结尾合唱, 于1 8 5 7年首演。在这以后李斯特对它不断地修订, 直到1 8 8 0年才最后定稿。

李斯特交响曲《浮士德》并不是严格的按照传统交响乐四乐章结构进行创作, 它只有三个乐章, 并以诗剧中的主要人物作为每一乐章的标题。第一乐章“浮士德”共有四个浪漫地表现浮士德性格特征的主题。第二乐章“玛格丽特”以双簧管与中提琴的独奏, 表现了美丽善良、天真烂漫的少女玛格丽特的形象。第三乐章梅菲斯特, 常常又被称为“讽刺乐章”, 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听到魔鬼梅菲斯特歇斯底里的狂笑和吼叫。在第一、二乐章中出现过的各个人物主题除了“玛格丽特”主题外都在这里变得荒诞无稽, 充满了戏谑的效果。

《浮士德交响曲》深刻地反映出李斯特世界观中的矛盾心理, 也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欧洲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浪漫主义思想意识中的矛盾。他们对现实不满, 怀着满腔热情, 要为实现更理想的生活而奋斗。但是他们看不到现实中存在的根本矛盾, 因而也找不到明确的解决矛盾的道路。在李斯特的心目中, 这种矛盾是地狱与天堂之间的斗争, 是罪恶与圣洁之间的冲突。

3、李斯特《浮士德》对歌德《浮士德》内容的取舍与创新

李斯特读完歌德的诗剧《浮士德》后, 一直以极大的兴趣在酝酿着。随着李斯特的生活经历愈加丰富、思想更为深刻, 对《浮士德》的领悟也更加透彻。1 8 5 7年, 李斯特写下了《浮士德交响乐》, 但似乎至此, 作曲家意犹未尽, 并且在随后的日子里写下了与《浮士德》题材有关的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在这部标题交响曲中, 李斯特主要选取原诗剧第一部的故事情节来进行音乐创作的。是因为第一部的剧情比第二部简洁, 而且有让作曲家们感兴趣和容易把握处理的浮士德与少女玛格丽特的爱情题材。而第二部哲理性、社会政治意义比第一部强烈得多, 音乐恰恰不擅长表现过于抽象的事物。

在这部交响曲中, 李斯特并不打算用音乐来叙述歌德原诗剧的情节, 而是非常概括地表达原诗剧总的意境和诗中的主导形象。全曲只写了三乐章特写, 每一乐章的标题均以剧中人物名字命名。准确地说是描绘“浮士德”诗剧中三个主要人物的三幅“肖像画”, 实际上也是连缀在同一套曲中的三首交响诗。作曲家在塑造浮士德的音乐形象时, 不仅仅只依据歌德的《浮士德》, 同时也详尽地研究了有关浮士德的民间传说以及其它版本的文学作品, 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见解。如果说歌德的《浮士德》最终的结论是渴望劳动, 肯定生活的话, 那么李斯特所塑造的《浮士德》却是深深陷入一个无法解决的哲学思考之中, 充满了对生活无尽怀疑的幻想者, 最后由于皈依宗教, 在神的庇护下才找到解脱。

4、对本课内容进行横向拓展教学策略的思考

本课的内容, 讲的是《西音史》课程中音乐与文学诗剧的横向拓展教学。

首先须引导学生对音乐和文学这两种不同的艺术体裁以及对它们各自的特点的一个认识。文学的表现载体是文字的表述, 它是具象的、清晰的、有着明确含义的一种艺术体裁。而音乐的表现载体是音响, 它通常给人的印象是抽象的、朦胧的。在作品赏析的教学环节中, 面对音乐特有的模糊、朦胧或浑沌的抽象感知, 常常需要融入相对清晰、明朗和能指的文学文字的引导, 以获得一种艺术上的通感。如在欣赏《浮士德交响曲》第二乐章玛格丽特的主题时, 首先向学生介绍歌德诗句中浮士德与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凄美爱情故事。以致于让学生在聆听这个宁静温柔的主题时脑海中浮现浮士德和葛莱卿的浪漫的身影。甚至让学生想象歌德诗剧中所描绘的那个美丽的花园场景。因此, 音乐在体验、想象的过程如有文学因素的参与, 这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文学故事中的情景, 随着音乐的继续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同时音乐给学生带来了文学作品所达不到的想象的空间与感情的激荡, 而文学又为音乐的想象提供了依据, 二者相辅相成。

其次引导学生音乐在表现文学作品时, 对人物与结构取舍的一个认识。在《浮士德交响曲》中, 作曲家并没有用音乐复述诗剧完整的故事情节, 因为那样的工作是吃力不讨好的, 是违背音乐抽象表现方式规律的。在这里, 李斯特用音乐刻画了三乐章的人物性格画。既然是性格画, 那么在学生欣赏的过程中, 第一要掌握的要素是对音乐所描述的人物性格特点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和体验。如玛格丽特主题的温柔无助、魔鬼梅菲斯特主题的凶恶、阴险和荒诞不羁等。在这个性格体验的基础上, 让学生适当融入情节的主观想象和细微的情感感受。

最后, 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所共同凝结着的社会意义的殊途同归——“浮士德精神”。在作品赏析的过程中, 要不断提醒学生去感受和领略这种精神。这是一种永不满足, 不断进取的精神。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上半叶, 这三百年来的精神探索的曲折过程。它是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 通过从“小我”到“大我”的不断进取, 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 去完成英雄领导人民通过艰辛的奋斗, 缔造人类美好家园的伟大历史使命。这种浮士德精神集中体现在诗剧第二部结尾和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奋斗主题以及全曲的尾声当中。让学生从艺术的美育中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以上是从横向拓展教学理念角度对《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课程的一次阐述。在本次的讲述中, 除了从音乐本身对作曲家的生平、作品和创作风格进行了阐述外, 还对与该交响曲息息相关的文学诗句领域作了深入细致的横向拓展。艺术是相通的, 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影响或催生另一种艺术形式, 也可以影响或催生另一种艺术形式的某种风格。有时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也可以互相阐述对方的意旨, 相互补充影响。

因此, 作为一名高校西方音乐史的专任教师, 在讲述此门课程的过程中, 除了讲述音乐历史文化外, 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一个更为广阔的文化视角来审视西方音乐文化的发展。横向拓展理念的教学, 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增进他们的知识修养, 形成立体知识构架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此论文系湖南省教育厅2011年高校教学教改研究目编号:[2011]315-394)

参考文献

[1]曲谱.西方音乐史教学中主观因素渗入之现象初探[J].艺术研究.2006 (01)

篇4:音乐名作欣赏

关键词:音乐作品欣赏 审美感受 音乐审美教育

音乐审美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对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音乐名作欣赏作为获得这种能力和意识的重要方法,尤为受到重视,音乐学习者通过音乐作品欣赏这一活动,从中可以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满足。因而,研究音乐名作欣赏对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一、名作欣赏是提高个人音乐审美能力、丰富情感的主要途径

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解等多方面共同构成了审美能力。素质教育要求音乐审美教育的作用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音乐作品欣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感知,还能对学生的审美情感丰富有一定的帮助。

如柴科夫斯基的钢琴套曲《四季》中的《雪橇》一曲,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极具代表性的示范作用。《雪橇》全曲生动地描绘出俄罗斯冬天的大美风光:一夜风雨一场雪,天亮之后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屋内借着炉火和沸腾的茶水温暖如春,给人恍若隔世的美感。欣赏至此,曲风一转,雪橇的声音打破了这种祥和、宁静,从远方传来赶路车夫的吆喝,忽远忽近,渐渐消失在风雪里。

欣赏完整首曲子,我们除了感受到它带来的艺术享受之外,还应从理论知识方面分析其内在的美感。《雪橇》的乐曲为复三部曲式结构,运用抒情、广阔的曲调,四、五度音程的大跳、带有强音的切分节奏,并将主调的和声织体运用其中,中间部分采用旋律轻快的级进与大跳的结合,形象地描绘出由于外面飞驰而过的雪橇及马铃声,引起屋内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雪橇》这首乐曲是极具纯朴、刚毅、诚恳的俄罗斯人民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我们细致地对这首乐曲多角度的分析与欣赏,可以在自然、社会、生活、民族等方面深刻地去感受和理解这首曲子以及背后蕴含的情感,使学生获得了深刻的情感體验。当然,个人还可以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把自己想象成那个风雪中的俄罗斯人,赶着车,铃声叮咚咚……这样的活学活用,对学生学习音乐审美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都有极大提高。

二、名作欣赏是培养个人音乐审美意识、塑造美好心灵的重要方法

培养音乐审美意识主要指在音乐审美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形成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理解和审美观念等。音乐名作欣赏是培养学生的个人音乐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崇高的审美理想,从而塑造美好心灵等方面的重要方法。

如钢琴协奏曲《黄河》,全曲包含歌颂祖国——危机四伏——英勇卫国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曲调,共同表现了中华儿女面对外来侵略者同仇敌忾的决心和顽强反抗的斗志。欣赏完乐曲,我们可以通过对整首曲子的乐思和内涵进行具体分析,在激昂的曲调中,使学生亲身感悟音乐的情感,获得个人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强烈、奋勇的爱国心。

又如肖邦为祖国所作的钢琴曲《革命练习曲》,全曲表现的是肖邦离开祖国后突然得知祖国沦陷帝国主义统治之下的悲愤之情。该曲运用了很多特殊技巧,极具深刻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深厚的艺术魅力。

《革命练习曲》开头采用左手上下行音阶,表达的是失望与愤怒,情绪犹如热血在沸腾,随后采用和弦构成的号角性音调,果断有力地用右手奏出,致使乐曲的情绪此时由悲愤转为激昂,表现了波兰人民对敌人的斗争精神。全曲后半部分带有喧叙调的特点,向世人直接诉说着心中的悲愤和痛苦,最后乐曲以宽广、激昂的和弦收尾,充满着英雄主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这些音乐作品的欣赏,必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曲调的变化和节奏的缓急,只有在这种不断变换的曲调中,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感情,才能熟悉并掌握音乐的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崇高的人生理想。

三、音乐审美教育中运用音乐名作欣赏方法的途径

音乐审美教育想要达到更有效地欣赏音乐、理解音乐的教育目标,就必须通过听、唱、想三者相结合的办法,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听是欣赏音乐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我们倾听某种曲调或者歌声时,个人会产生一些兴奋、紧张、温暖、喜悦或者喜悦的情感,这些不同的音乐感受都是由于我们听到的音乐造成的无意识心境。因此,这种听觉上的欣赏,与个人的想象力和情感理解能力密不可分。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明智的欣赏者要带着问题“听”,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自己对音乐素材及发展的理解与掌握,通过有意识的聆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及其变化,才能对作品的情感正确把握,这也是对审美意识能力的锻炼。

唱是欣赏音乐的主要环节,在欣赏作品时提前演唱该曲,有利于引导学生把握曲子的主题形象,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独立地认识和辨认所唱曲目的主题和情感变化。

想是欣赏音乐的最后点睛部分,音乐名作是客观事物的描绘,曲调呈现出来的只是一种声音的表象,是非具像性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才能在头脑中形成对作品描绘的客观世界的意境。音乐审美教育主要也是靠个人的想象,使个人感悟到音乐作品的内涵。

综上,实践证明经常欣赏音乐名作的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审美意识都比缺少名作欣赏的人要高。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机遇,通过音乐名作欣赏的学习和训练,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激情,进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满足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从而使人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意志坚强,形成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1]宋晶晶.艺术与社会[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2]赵蕴萍.音乐欣赏与美育教学[J].黄河之声,2001,(03).

篇5:影视名作欣赏教学反思

课后我征求自己任教班级学生的意见,一位同学这样写道:“选修了数学的同学回来说,给他们上课的老师很幽默,讲的解题方法也很实用,学会了这些方法高考提高个十分八分的没问题。老师,下次课上完后,您能不能让我们也可以这么自豪的对别的同学这么说呢?”我想对啊,光有一腔热情是不行的,一厢情愿也是不行的,自己都不满意的课,如何能让学生满意呢?她的话让我想了很多:我想要和学生讲清学科特点之外,还得解决没有教材的问题,解决大部分同学没看电影的问题,解决我们共同关注的收获问题等等等等。

光备好课是不够的,还得备好学生,摸透学生的心理。从我了解的来看,他们也有表现的欲望,也想这课上的热闹一些,还想学一些东西,最好是高考用得上的东西。也就是说,调动起他们的兴趣才是解决问题的法宝。

带着这个目标,我开始着手准备《阿甘正传》。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为学习电影的蒙太奇手法,通过了解象征手法解读电影主题,课后写一下影视评论。我以一位网友用诗写的《阿甘正传》的观后感作为新课的导入,并且和详细的内容介绍一起打印发放给学生,至于教学重点——蒙太奇手法和象征——的讲练则依靠板书我们共同完成。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讲完蒙太奇手法之后,我给出三个镜头让他们做导演,根据自己想表现的主题剪接镜头,还可以自己考虑适合这角色的演员。大家的积极性果然被调动起来了:有的同学请周星驰,有的同学请周杰伦;有的表现谋杀,有的表现复仇……有的同学就能够让一口气说了三种表现方式。接下我趁热打铁,讲奔跑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通过象征手法解读电影主题。然后我又联系07年高考山东卷的诗歌鉴赏题《出关》“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让学生了解这一手法,大家都陷入深深的思考中。最后我向大家介绍影视评论的写法,布置课后作业。上完课后,我自己觉得非常满意。由于各种原因,选修课很快就停了,我教的两个班里不少同学在周记里怀念我们的课,我想这是对我最大的肯定!

篇6:古代人物画名作欣赏

《武侯高卧图》

朱瞻基(1399—1435)作。即明宣宗,朱元璋之曾孙,在位十年(1425—1435)。朱瞻基虽为皇帝,但是喜好闭目酣睡。诸葛亮的神情安闲自在,而举止则狂放不羁。全图素雅清淡,不施色彩,十分恰当地表达了诸葛亮清闲的田园生涯。画面线条流畅,顿挫明显,采用了“钉头鼠尾”的描法,很有表现力。

《文苑图》

五代·周文矩(生卒年不详)作。周文矩为五代南唐画家。画面右上方有宋徽宗赵佶题“韩滉文苑图”。据考证,此图是周文矩《琉璃堂人物图》的后半段。

《莲塘纳凉图》

清·金廷标(?~1767)作。写唐杜甫五律《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二首之一的诗意。原诗句有“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两联句,图中景物与诗意相结合。此画笔墨工细,人物动态幽闲自在,衣褶用浓墨勾勒,略似折芦描法,起伏转折,回肠荡气,笔势流畅。其布景简洁,设色雅淡,山石似用小斧劈皴,锋棱多姿,墨色富有层次,别具一格。

《渔父图》

陆治(1496—1577)作。字叔平,吴(今苏州)人,居太湖包山,因号包山子。善诗文书画,师祝允明、文徵明。画擅花鸟,工笔、写意均能,人谓得徐、黄遗意。“渔父”一图,画渔夫们在水上捕鱼,一个渔夫正撑船而行,一个渔夫正要撒网,一个渔夫正在收网,水波滟潋,细柳飘浮,芦苇摇荡,一幅优美的渔民生活图景。

《临韩熙载夜宴图》

明·唐寅(1470-1524)作。画家晚年信奉佛教,取号六如居士,日趋消沉。他的《桃花庵歌》有“别人笑我成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在他的自题的七言绝句中有:“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此图为唐寅临摹五代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五代名士韩熙载故意耽于声色以避后主李煜的召用。唐寅临摹此图时,在背景中作了较大的改动,而人物形象更显得浓艳华丽,具有明画风格。

《宋仁宗皇后像》

宋·(佚名)作。《宋史》记载,仁宗皇帝有两个皇后:郭皇后和曹皇后。而郭皇后被废,后世猜测此幅所绘应为曹皇后画像。画中取传统构图定式——主大从小:仁宗皇后居于画面中心,宫女分立两旁。曹皇后头戴九龙纹钗冠,面贴珠钿,翟衣绶带用环佩。人物神态庄重肃穆,服饰华美而光鲜。

《孔子像》

宋·马远(1140~1125)作。《孔子像》人物衣纹用笔为钉头鼠尾法,线长而劲利。孔子身着长袍,拱手而立,沉静肃穆,若有所思,神情十分生动。全图用秃笔写衣纹,简练概括,线条劲拔,寥寥数笔,形神毕现,设色浅淡,韵味高雅。

《元世祖像》

元·(佚名)作。此图师法古人,严守法度,工整细致,人物形象威严,表现手段比较写实。图中所绘为元世祖忽必烈头戴银鼠帽身着白衣的半身像。丰颐,蓄须,重髯,神态肃穆,已是老年的容颜。画上无题款,故无从考证画像的作者。

《东山携妓图》

明·郭诩(1456-1532)作。郭诩擅长画人物、山水,善用简笔写意法,三二笔横涂竖抹,放逸脱俗;此有工整的轻勾淡染,然亦具逍遥豪迈之韵。此图是以东晋名士谢安栖隐东山的轶事为蓝本。谢安,字安石,未入仕前已名重于时,朝廷屡次征召,皆以病辞,隐居会稽之东山,放情山水,以声色自娱,每出游必携妓同行。后出仕司马,又升任宰相。在此画面上,谢安清须飘洒,气宇轩昂;三妓云发高耸,缓步随后。

《红衣罗汉图》

元·赵孟頫(1254-1322)作。仿古工笔重彩,画一红衣罗汉于大树下杂石上,盘膝侧坐,平伸左掌。人物神态自若, 风格静穆古朴。此画多保持唐人风范,法度严谨。画卷后题:“余尝见卢棱伽罗汉像, 最得西域人情态,故此入圣域。盖唐时京师多西域人,耳目所接,语言相通故也。至五代王齐翰辈,虽善画,要与汉僧何异。余仕京师久,颇尝与天竺僧游,故与罗汉像,自为有得。此卷余十七年前所作,粗有古意,未观者以为如何也。庚申岁四月一日, 孟书。”《文姬归汉图》

宋·(佚名)作。画中刻画人物颇见灵动,线条气脉贯通,有笔不到而意到之妙。表现汉末蔡文姬被匈奴人掳去,后由曹操(155-220)派人接回中原的故事时,历来的作品画面,总被一种离愁别绪所笼罩,而此图却从文姬与丈夫的相互顾盼和微笑中,体现出一种相濡以沫的亲情,虽然被掳的悲愤和屈辱使文姬莫名难忘,但舔犊之情胜过了一切。

《归庄图》

元·何澄(1223—?)作,燕(今河北)人。元世祖时被召待诏内庭。后因献界图而被超擢为昭文馆大学士,中奉大夫,是一官职品级很高的宫廷画家。善画人物、故实、界画、鞍马等。山水人物画有南宋院体遗规,鞍马师法北宋李公麟。《归庄图》取材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此画以山水为背景,人物穿插其间,在全景式构图中,主题人物连续出现,逐段反映陶渊明辞官归故里的主要情节,与传称为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同一手法。人物线描多用方折笔,山石树木用枯笔焦墨,间以淡墨晕染,劲健中含秀润,苍率中蕴清逸。画风虽有南宋院体遗规,亦开元代逸笔先路。

《槐荫消夏图》

宋·(佚名)作。此图原签题王齐翰作。齐翰,金陵(今南京)人,事江南主李煜为翰林待诏。“画道释人物多思致;好作山林丘壑隐岩幽卜,无一点朝市风埃气。”今存有《勘书图》)。与此图笔墨风格迥异,故以此画为北宋画院中人所作为是。

《蕉荫击球图》

宋·(佚名)作。此图原签题苏汉臣作。古人中有见戏必题曰苏汉臣作,正像见牛必戴嵩、见马必题韩之类。故今改作无名氏。其作风正和陈宗训相似,故列于此。

《绣栊晓镜图》

宋·王诜(1036~?)作。图中一晨妆已毕的妇人正对镜沉思,抑或端祥自己,仪态端庄。一个侍女手捧茶盘,另一妇人正伸手去盘中取食盒。图中用笔细润圆滑,敷色妍丽而又清秀。周围的灌丛、桂树皆以双钩填色法绘出,十分细致,画面有一种略带哀怨的闲适之风。

《杨贵妃上马图》

宋·(佚名)作。以丰腴柔媚著称的杨贵妃,在宋人的笔下,表现得娇柔而不胜风力,这与宋代的审美特征有着直接的渊源。画中唐玄宗骑在马上,英姿勃勃而兴趣昂然地回首招呼杨贵妃,颇为生动传神。画面细腻的线条和浓艳的设色,又体现了宋代院画的风格。

《秋江渔隐图》

宋·马远(1140~1125)作。马远的人物画存世作品不少,其艺术造诣甚高。在他的笔下,既有古代圣贤、文人雅士,也有农民、渔人等,题材面较广。马远人物画的鲜明特色是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此图显示出马远的富有创造性的卓越构图技巧和特定的环境气氛与意境的表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

《番骑猎归图》

宋·赵伯骕(1124-1182)作。字希远,宋朝宗室,太祖七世孙,赵伯驹之弟。曾任和州防御使,并出使金国。善画山水、人物、花鸟。绘画上与兄齐名,风格亦相似。此图绘番骑猎归后,一目闭,一目睁,专心一意地检验其箭羽形状,最为得神,可以代表其人物画的成就。

《梦蝶图》

元·刘贯道(1258~1336)作。元代画家。道释人物师法晋唐,山水师法北宋郭熙,花竹、鸟兽亦能集古人之长,为一时高手。《图绘宝鉴》称其“一一师古,集诸家长,尤高出时辈”。此图取材于“庄周梦蝶”的典故。此图将场景置于炎夏树荫,童子抵树根而眠,庄周袒胸仰卧,鼾声醉人,其上一对蝴蝶翩然而乐,点明画题。

《调琴啜茗图》唐·周肪 绢本没色纵28厘米横75.3厘米

此图为唐代杰出画家周肪作。图中共画五人,中间三人为宫中贵妇,一人于石上调琴,另两位一边啜茗,一边侧耳静听琴声。两侧侍者,一人手端茶托,一人执茶杯。人物神态娴静端庄。人物组合有坐有立,疏密得体,富有变化。从“以丰肌为美”、“曲眉丰颊”、“雍容自若”的人物造型特征来看,与唐代对女性审美的趣味相一致。此图虽可能为宋人的摹本,但也不失为一幅体现了唐代画风,尤其是周肪仕女人物画风格的重要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 南唐(五代)·顾阂中 长卷

绢本设色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

此图描绘五代南唐大臣韩熙载放纵不羁的夜生活,以长卷形式展现了夜宴活动中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场面。韩熙载形象具有肖像画特点,神态抑郁苦闷,被夜宴的欢快反衬得格外明显,符合他当时受到宫廷猜疑和权贵排挤的背景。此图人们的身份表情及相互关系处理得妥贴自然,衣着服饰、樽俎灯烛、帐幔乐器与床椅桌屏也描绘得细致逼真。在用笔赋色方面也达到很高水平,表现出与唐人不同的风格。

《牧马图》唐·韩幹

册页 绢本设色纵27.5厘米横34.1厘米

此图为《名绘集珍册》之一。画一马官骑白马与另一黑马并辔缓行,背景不作任何点染。图中黑白二马体态硕肥,气势雄壮,颈项高耸,独出风神。设色较为单纯,以黑白为主调,掺以少量的朱红,用色虽简,但并不使人感觉单调。骑在马背上的马官也刻画得生动有致,他眼睛平视前方,神情若有所思,与两马缓缓前行的步调是相一的。画面静中寓动,平中寓奇,细腻而有情趣,富有诗意。

韩幹,生年不详,卒于780年,唐代画家。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天宝(742—755)中,召入供奉,官至太府寺丞。擅画肖像、人物、鬼神、花竹,尤工画马,师曹霸而重视写生。能摆脱“螭体龙形”的陈旧形式,而着重描绘风采神态。内厩名马如“玉花骢”、“照夜白”及岐薛宁申王之骏马等,悉图之,遂为“古今独步”。传世作品有《牧马图》、《照夜白图》。

清明上河图(部分)北宋·张择端 长卷 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图中画北宋汴京(今河南开封)的都市生活万象。首段描写郊原景色,枯树草桥,行旅不绝。中段描写虹桥之景,大船两艘,穿过虹桥。桥头摊商栉比,行人云集。末段画城内街景,歌楼酒市,作坊医家,人物众多,街头繁华。作者采用了传统的手卷形式,从鸟瞰的角度,以不断推移视点的办法来摄取景物,段落节奏分明,结构严密紧凑。全卷总计人物五百余,牲畜五十余,船只、车轿各二十余,安排得有条不紊,各得其所,繁而有序。各种人物衣着不同,神态各异,劳逸苦乐,对比鲜明,按一定情节进行组合,富有一定的戏剧性矛盾冲突,使人看来饶有兴味。至于笔墨技巧,无论人物、车船、树木、房屋,线条都遒劲老辣,兼工带写,设色清淡典雅,不同于一般的界画。《清明上河图》在艺术手法和处理上,具有很高的成就;在内容上,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城市社会各个生活层面,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是一幅写实主义的伟大作品。

张择端,生卒年不详,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山东诸城人。宣和年间(1119~1125)为宫廷翰林待诏。明王梦端《书画传习录》说他“性习绘事,工于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迳,别成家数也”。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长卷。

《簪花仕女图》

唐·周肪

篇7:音乐名作欣赏

本学期15—19周,高二进行了选修课程《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课文内容如下:

第一单元是希腊时代的戏剧名家索福克勒斯和他的代表作《俄狄浦斯王》。这部剧作是西方戏剧的里程碑。亚里士多德称这部悲剧是一个“典范”。主人公那种对于“真相”的蝎子式的叮问精神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教材以该剧为典型介绍了戏剧对于“完整性”的要求以及“悬念”、“冲突”、“高潮”、“结局”等结构性因素,结合第三场讲解了戏剧最具魅力的“突转”设置。

第二单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莎士比亚及其《罗密欧与朱丽叶》。“莎士比亚不仅属于他的时代,而且属于所有的世纪”。(本琼生)该单元提供学生选读的是剧本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月夜幽会”(第二幕第二场)。结合这一场的赏析着重引导学生了解,爱情应该是一种“美的情感”。

第三单元是中国戏剧经典《牡丹亭》和它的作者汤显祖。中国的戏剧与西方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和美学特征。汤显祖是堪与莎士比亚媲美的戏剧大师。《牡丹亭》以杜丽娘与柳梦梅“以情而死、为情复生”的“死去活来”的曲折经历为主线,展示了封建社会“情”与“理”的尖锐冲突,用生花妙笔绘出了以杜丽娘为中心的正反两方面的众多人物的鲜明性格与冲突,富于抒情色彩与社会内涵。学生可以结合欣赏大师的精湛表演一窥中国古代戏剧的奥妙,并了解“生旦净末丑”诸行的区别及其所饰演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

第四单元是欧洲著名喜剧艺术家莫里哀和他的代表作《伪君子》。喜剧是戏剧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剧种。《伪君子》是讽刺喜剧的巅峰之作,它对于伪善的揭露淋漓尽致。别林斯基说:“击中伪善这条多头毒蛇的人是伟大的。”莫里哀因其对人性的丑陋的鞭挞而永驻史册。通过对《伪君子》第三幕的赏析,学生可以了解什么是喜剧、喜剧的美学特征和创作方法。教材中还以达尔杜弗为例,探讨了喜剧人物的扁平性质。

第五单元是北欧的剧作家易卜生和他的代表作《玩偶之家》。这部被称之为“现代妇女的解放宣言”的剧作,曾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引起过巨大的轰动。可以说,娜拉告别丈夫时的关门声至今还在全世界回响着。“事件”在戏剧结构中的举足轻重的位置,细致而微地分析了《玩偶之家》中两个“事件”如何引爆了人物性格之间的冲突并使其跌宕有致地展开,把戏剧推向激动人心的高潮。

第六单元是俄国现代剧作家契诃夫和《三姐妹》。契诃夫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而且,他的戏剧创作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正如曹禺所说:“契诃夫给我打开了一扇大门,我发现,原来在戏剧的世界中,还有另外的一个天地。”《三姐妹》没有人们在一般戏剧中常看到的曲折的情节、激烈的冲突和传统意义上的“反面人物”。戏剧的结尾既有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天的悲怆,也有对于冬天之后的春天的希冀。教材要求学生在笼罩全剧的迷雾般的“情调”中去摸索和探求人生的意义和对于永恒的渴望。

第七单元是我国现代的戏剧大师曹禺和他的《北京人》。曹禺在戏剧创作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无与伦比的,他是一个至今还没有人超越的中国现代戏剧的高峰。《北京人》与《雷雨》、《日出》不同,它是追求“寓深邃于平淡之中”的卓越成果。教材中选取的第二幕的片断,突出地表现出作者对于诗化戏剧的追求。在调动戏剧手段塑造愫方这个美丽女性时,作者达到了戏剧情景与女主人公的心灵起伏相激相荡、相融相汇的美妙境地。可以引导学生深化对于剧本主题乃至人类精神历程的理解。

第八单元是老舍和他的《茶馆》。这是一部具有浓郁北京特色的话剧,又是一部享有广泛国际声誉的作品,它对本土化作品如何走向世界提供了卓越的启示。剧本的结构也是别开生面的:它不像传统话剧那样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和冲突来展开,而是以一个“小茶馆”的微缩景观展现中国这个“大社会”的俯仰沉浮。每一幕都是生活的一个横切面,通过从晚清末年到民国灭亡的三幕(横切面)展现了上个世纪前五十年中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变化,揭示了旧中国何以灭亡的深层原因。老舍善于用两三句话就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人物。他在这方面的才华,在中国作家中无人可及。

第九单元是贝克特和《等待戈多》。使贝克特于1969年荣获诺贝尔奖的作品就是《等待戈多》。这部剧作以荒诞的形式揭示了现代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全剧从理念、形式、结构到语言都具有反传统戏剧的意味。学生可以通过本单元的选段了解什么是西方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戏剧。选段中关于舞台场景的假定性、关于“戈多”究竟是谁,都是可以讨论的饶有兴味的题目。

戏剧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和优点是实演性。教学中强调在经典导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富于启发性的课堂讨论和力所能及的艺术实践。这种实践包含朗读经典台词、表演精彩段落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小品或剧本的创作、演出。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进一步掌握戏剧经典的神髓,而且学会体察不同人物的各异的思想和精神生态,在“对话”与“独白”中把握不同性格与情态下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从而学会设身处地地理解人、尊重人,提高自我表现的语言能力及与人沟通的谈话技巧。戏剧专题的教学几乎所有篇目我们都采用了“表演法”,不过根据精读与泛读的不同要求,有的篇目如台词冲击力强或者情节冲突激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伪君子》、《玩偶之家》和《茶馆》几乎是全篇表演,有的只是选取部分片段进行表演,还有一些篇目作分角色朗读。同学们表演热情很高,在笑声或叹息声中不自觉地进入了角色,与剧中人物产生共鸣。同时,放映有关经典影片,深化对剧中人物和主题的把握。

仿写戏剧是戏剧赏析的延伸先后设计了两个训练内容:

1、以“巧合”或者“误会”为题写一篇戏剧。

2、学习《玩偶之家》之家后,让学生以戏剧形式为“娜拉走后怎样”设计一个结局,通过比较和切磋深化对该剧的主题认识。

在戏剧写作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此写作方式的独特之处:戏剧创作与小说等叙述体文章的写作有很大的不同,你可以讲一个有滋有味的故事,但用戏剧的方式来陈述则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戏剧需要集中的矛盾冲突,需要有集中的人物对话,且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也有更大的限制。有同学开始写作时虽然心中有动人的故事,可要编戏剧时却无从下手,后来通过老师点拨戏剧冲突的设置技巧等方法,才明白了其中的一些机巧。

戏剧教学也没有严格依据课文编排顺序推进,而是作了适当的变通。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是西方与东方几乎同时代的爱情剧,教学时将这两篇戏剧比较学习,领悟东西方戏剧艺术的不同风格。俄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的〈〈三姐妹〉〉与我国现代剧作家曹禺的《北京人》的风格类似,教学时也将二者进行比较学习。

由于教材只选了九篇戏剧或片段,且同学们对有的作家不很了解,因此,相关背景的解读、同时代其它风格作品的适当介绍显得很有必要,而且鼓励学生读原著,写剧评,相互探讨交流。

本专题结业考查采取了较灵活的方式,即一篇仿写戏剧和一篇剧评的质量作为戏剧专题的结业成绩。

篇8:音乐名作欣赏

一、初步感受, 激发美的体验

对大师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一种瞬间的强力感受, 是一种单纯的视觉快乐, 这种印象具有鲜活的生命力, 能把学生带入精彩的艺术世界, 形成美好的情感经验, 对大师作品的欣赏非常重要。因此应尊重学生对名家之作的初次感受。

如在学习点彩画这一课时, 刚出示《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作品, 学生就情不自禁地发出一片“哇”的惊呼, 他们被画面中鲜艳的色彩、丰富的造型所吸引, 这是学生对大师作品的最原始的感受, 是学生审美愉悦的初次体验。面对学生的这种反应, 教师可以巧妙地顺着学生的表现说:“这幅画真是太美了, 现在老师特别想知道这幅画中什么最吸引你?”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对大师作品的欣赏兴趣, 有的说是各种各样的人物, 有的说是色彩太鲜艳了, 有的说画面中有许多的彩点, 教师让学生充分自由地表达自己对画面的第一感受, 为进一步欣赏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仔细观察, 体验美的旋律

在学生对名家之作有了初步的体验之后,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分析观察大师的作品, 自由讨论, 感受形体轮廓的大小、线条粗细曲折的变化、色彩深浅明暗的运用, 以及它们之间的对比与协调、多样与统一、节奏与韵律。

如欣赏梵高的《星月夜》, 教师引导学生从色彩上观察和讨论:画面上有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鲜艳的还是灰暗的?它们对比强烈吗?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讨论得出:画家用了蓝色、紫色和黄色, 色彩很鲜艳, 对比很强, 给人一种跳动的感觉。再从画面中的形象、笔触来观察发现画家独特的笔触和运动的线条, 整个画面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让学生感受到了大师作品的美丽的元素。

三、创设情境, 挖掘美的底蕴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艺术特点, 利用多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欣赏活动, 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等, 从而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知体验。

如欣赏徐悲鸿的作品《奔马》, 教师先播放录像《群马奔腾》, 配上《赛马》音乐, 让学生仿佛置身于万马奔驰的画面之中, 给学生的视听觉带来了很大震撼, 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欣赏兴趣, 体会到奔马的气势。在这样的环境气氛中, 教师出示《奔马》图, 并提问:大师是如何表现奔跑中的骏马的?你能描述一下它的动态吗?这些马与生活中的马相比, 它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在刚才录像、音乐的渲染下, 兴奋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有的说看到这些马像是一群非常健壮的野马, 有的说它跑得非常快, 很有力气, 有的说它们像是在草原上奔驰……学生被大师的作品完全吸引住了, 情绪高涨, 课堂气氛活跃, 感觉到了中国画独有的艺术底蕴。

四、想象创作, 深化美的感觉

学生对名家之作的内容、形式都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后, 教师应趁热打铁, 让学生学一学、画一画, 甚至改一改、创一创大师的作品, 形成自己的情感意识和知识形态。

如欣赏修拉的点彩画《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 把自己想象为画中的人物, 然后跟着教师的话展开想象:“我躺在这片嫩绿的草地上, 我的身体很放松, 我看到周围有各种各样的人, 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 看到了蓝蓝的天空, 高高的树, 还有清清的水……”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和教师的语言, 体会到了大师作品的美丽。然后请学生睁开眼睛, 鼓励学生:你能学一学画家表现一幅点彩之作吗?想一想, 除了可以用颜色点,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表现?教师提供彩纸、剪刀、棉签、毛笔等各种材料和工具, 学生纷纷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工具, 有的画出了点彩树, 有的画出了点彩花, 有的点彩还颇有大师风范, 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也加强了学生对大师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上一篇:六、三读书计划下一篇:科学_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