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2024-07-23

乡镇加强文化队伍建设(通用6篇)

篇1:乡镇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花桥镇宣传文化中心

关于机构设置运行及文化市场管理情况 的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加强农村乡镇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农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和生动体现。近年来,我镇对乡镇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还有许多不足。现就我镇宣传文化中心机构设置运行情况及文化市场管理情况汇报如下:

机构设置运行情况

一、基本情况:

1、宣传文化中心设施建设状况

镇党委政府对宣传文化中心建设相当重视,要求宣传文化中心每年必须将工作情况向镇党委政府书面汇报,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活动,年终有总结,宣传文化中心所需经费全部列入镇财政预算,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我镇宣传文化中心做到了“六有”:即有固定的办公室、有牌子、有印章、有电脑、有工作人员、有活动场所,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文化站工作人员状况

花桥镇宣传文化中心现有职工4人,其中管理人员1人,专业技术人员1人,工人2人;人员设置是按照区编委的要求设置的人员职数,场镇目前有文化活动场所3个,村(居)委,学校等文化室16个,村级文化活动队伍20个;乐队、锣鼓队、秧歌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篮球队、象棋队等队伍27个。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3、图书、文化、体育设备状况

花桥镇宣传文化中心共有图书2万余册,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宣传文化中心密切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在11个村建设点上都配备了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藏书1万余册,3个村配备了体育活动设施。2011年全镇29个村居农家书屋建设点全部按标准进行建设,极大丰富了全镇人民的文化生活。

4、群众文化活动情况

一是群众自发的文化活动。本着健身的需要,群众先后成立了各种秧歌队、钓鱼队、太极拳兴趣小组等27个,活动各式各样。二是每年组织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拔河比赛2次以上。三是农民自办活动。全镇27个行政村、2各居委会,每个村都开展了样式不一的活动,有的是进行歌咏、包粽子、掰手腕、顶棍等等,活跃了农民的文化生活。吸引了广大群众参加。群众在农家书屋里看书,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虽然农村文化建设呈现出比较好的发展局面,但也要看到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对文化工作认识不够。现在有些村都忙于农业生产,根本就顾不上抓文化工作,村一级干部对文化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总认为文化工作是上级的事情,与农民无关,主要精力都放在抓经济、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之上。

2、村级文化活动场地建设急需加强。有的村不要说有一个宽敞的文化活动场所和活动器材,就连一个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所有村级的文化从业人员都是兼职的,没有专职人员,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建议:

1.加大村级文化活动场地建设经费的投入。村级文化活动场地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必须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活动经费作为保障。因此,加大村级文化活动场地建设的投入,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积极开展民间融资活动,通过村企共建、村校共建、以及城乡共建等方式,引进资金和文化活动器具及资料,满足乡村群众平时读书看报和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之需。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针对宣传文化中心综合人才缺少的现状,可以通过择优招聘,将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本土人才充实到宣传文化中心的干部队伍中来。同时配齐配好村级文化协管员。加强对乡村文化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定期举办培训班,提高文化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鼓励乡村文化工作人员自学、进修,有目的选送部分人员到相关院校深造。同时进行业余文化人才资源普查,大力培植业余文化队伍,对文艺骨干免费进行培训。

3.借助各种载体,活跃农民文化生活。(1)民间艺术表演活动。各地农村都有不少民间艺术人才、民间绝活艺人,由于多种原因,大多面临断层或后继无人的状况。对此,政府相关部门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一步开展对民间文化艺术的抢救、发掘、整理工作,并要切实解决传承问题。要鼓励和帮助民间文艺人才自编自演,积极参与到弘扬时代主旋律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公益性文艺活动中去。(2)节俗文化活动。传统节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深深植根于民间大众,应充分认识其文化底蕴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和现实意义。对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积极加以扶持和引导,使濒临消亡的民间节俗文化活动成为广大农村社区民间文化的健康主流,充分利用节假日和农村集市开展文化活动。

文化市场执法机构的建设情况及建议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文化产品也随着各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在文化市场上更加迅速地传播开来,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人们在吸收优秀文化的同时,也会有意无意地接受到粗俗的,低级的文化。为了有效地打击文化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建设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的作用

文化市场执法队伍是宣传、贯彻文化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对文化经营单位和文化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检查,保护合法经营,制止和查处文化经营中的违法行为,指导文化执法业务工作,并向有关立法机关和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完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建议的执法机构。建设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可以形成更加合理的管理体系,制定出更加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督行为,对经营户实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有效地管理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可以更加有效地保护未成年人。因为各种文化产品通过书籍、电影录像、电子网络等途径迅速地在青少年中蔓延开来,而许多低劣的文化制品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尤其以网络的负面影响最为突出。据调查,现在40%—60%的未成年人都进入过网吧,他们主要是打游戏、聊天,许多未成年人成天沉迷在网吧中,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因此,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的加强,对音像店、网吧等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加强打击力度,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文化市场执法队伍现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建设,花桥镇宣传文化中心干部通过各种培训、教育等方式,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但因体制的限制和我们的队伍还存的不足,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1、体制法规方面。体制不顺,法规不齐。文化市场因由文化、工商、公安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的现象依然存在,各部门责任不清任务不明确,乡镇宣传文化中心没有执法资格,只能协助文体局执法大队、工商、公安做好相关的执法工作,于是形成宣传文化中心“执法软”的现象。

2、当前所作工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市场清理工作,在宣传文化中心没有执法权限的不利条件下,组成由分管领导带队,宣传文化中心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协助执法队伍,每月两次联合有执法权限的工商所、派出所执行文化市场大检查,对辖区内的网吧、书店、影像制品商店、歌舞厅、茶楼、桌球城、游戏厅集中检查。主要查处音像和书刊、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宣传出售黄色、淫秽、封建迷信的文化垃圾等问题,对查处到的未成年人进行批评教育,责成工商所、派出所对非法容留未成年人的文化场所负责人进行行政处罚。当前我镇文化市场秩序井然。

三、对当前文化市场执法的两点建议。

1、在农村乡镇建立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派出机构。根据我国文化市场现行法规规章规定,行政处罚只能由县级以上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由于许多乡镇远离城区,为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降低执法成本,建议凡设有工商所的农村乡镇均应建立县(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行政执法派出机构,以行使本行政区域农村文化市场的日常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责。

2、将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目标和议事日程,建立党委、政府领导协调,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之城市相对落后,农民群众法制意识也相对淡薄,特别是农村文化市场无证经营的情况大量存在。因此,农村文化市场绝非文化部门一家能够管好。只有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建立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才能保证农村文化市场规范发展。

二○一一年六月十四日

篇2:乡镇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廉洁与腐败,既是一种从政行为,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取向。从各级纪委查办案件的实际情况来看,凡是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地方,都是廉政文化建设比较薄弱的地方。而一种文化一旦被人们所接受,它对人的行为和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将是根本性、长期性和广泛性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倡导廉政文化建设十分必要和紧迫,且时刻不容敷衍。笔者作为一名乡镇级纪委书记,对当前恩施市乡镇的廉政文化建设状况有一些体察,现就应怎样加强和改进乡镇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一己之思。

一、当前乡镇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文化氛围不浓。近年来,笔者走访过恩施市部分乡镇,在这些乡镇的集镇、客运站、公路沿线、政府机关、新农村示范点、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均未看到廉政文化标语、廉政警语、廉政文化宣传栏、廉政文学(书画、摄影)作品展等,可以说最基本的宣教形式和内容都没有,干部群众头脑中还没有廉政文化这个概念,崇廉、尚廉、守廉的社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更谈不上以此教育引导和团结人民树立“以廉为美、以廉为乐、以廉为荣”的社会风尚。

二是活动形式单一。多数乡镇组织的廉政述职、廉政谈话、廉政承诺、廉政党课、警示教育等不深刻、不实际、流

于形式,干部群众也认为这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主义,未能起到应有的教育和警示作用。除了以上述基本形式开展廉政建设外,不少乡镇还利用节庆举办革命歌曲歌咏比赛等活动,大家都用上廉政党课、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代替了廉政文化教育,没有把廉政文化融入丰富多彩的乡镇文化、民族文化、群众性文艺活动之中。

三是缺乏联动机制。一方面,市、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当前,中央和省高度重视,州、市工作力度大,如恩施市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警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校理论教育等基地,近年来组织了“勤廉之光”文艺乡镇巡回汇演、先进典型人物事迹报告会、理论宣讲团、廉政书法作品展、“林业杯”基层党风廉政研讨征文等活动,开辟了亲水走廊廉政文化宣传栏等,而乡、村两级尚无任何动作。另一方面,乡镇党委、纪委及各部门的作用未充分发挥,争取市直部门支持不够,未形成上下左右联动的局面,致使廉政文化、廉洁理念尚未深入乡镇党政机关以及设在乡镇的学校、社区、企业、农村、家庭,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力和教育性大打折扣。

四是统筹规划不力。据了解,大多数乡镇党委、政府没有把廉政文化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没有从文化的力量、载体、传承等方面系统地思考,也缺乏从领导力量、组织机构、活动阵地、教育培训、经费

保障、制度建设、考核机制等方面的规划和年度计划,更缺乏对民族地域文化的研究、人文资源的整合以及对廉政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即使有某些活动或工作在开展,也处于一种散兵游勇状态。

二、造成现存问题的成因探析 一是认识不到位。总体来讲,从乡镇党委到村(居)支部,从党委书记到一般干部,从各级领导到普通群众对廉政文化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思想不统一,难以形成工作合力。有的认为,抓廉政文化建设是“搞花架子”,一年到头,开展一、两次警示教育,请领导或专家集中上一堂廉政党课,班子成员述个职,纪委查办一个案子,组织专人写几篇调研文章就算向上交差了事了;有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对此项工作思考不多,缺乏工作热情,找不到工作的突破口,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本单位不出问题廉政建设就抓出了成效;还有的热衷于口号文化,大会小会“坚决拥护”、“认真贯彻”充斥着人们的眼睛和耳朵,但不是老百姓所喜欢的文化氛围。

二是领导不重视。从整体上看,乡镇党委抓党风廉政建设存在履行职责不到位,有的甚至连廉政文化的口号也从未提出过,何谈调查研究,工作缺乏成效和特色实属意料之中。从重点对象看,多数乡镇干部包括一些领导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和廉洁文化修养,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念错位,对廉政

文化建设不积极,不深入,不关心。

三是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党政齐抓共管、上下整体联动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协调机制、考评机制以及必要的投入保障机制,致使此项工作无领导重视,无干部关心,无群众支持,更无制度上和机制上的敦促和保障。

三、加强乡镇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

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增强廉政文化建设的责任紧迫意识

一是要深刻认识廉政文化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需要,二是深刻认识廉政文化是弘扬先进文化的需要,三是要深刻认识廉政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四是要深刻认识廉政文化是人民群众的需要。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同时抓好统筹规划。按照市委的要求和市纪委的部署,坚持高标准谋划,科学指导,形成《廉政文化“六进”工作方案》,明确廉政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具体任务。并按“六有”“三化”标准,安排开展以机关廉政文化为龙头的乡镇廉政文化“六进”工作,即: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计划、有活动场所和设施、有经常性的警示教育、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有各自特点和特色;努力实现“教育引导经常化,环境熏陶长期化,监督制约制度化”。

在此基础上,加强示范引导。乡镇党委要根据各自实际,试点单位先行,逐步全面铺开,视情梯次推进,对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家庭、农村应统筹安排但须搞好分类指导,组织召开示范单位创建推进会,总结经验,示范推广,确保一年全面推行,两年大见成效,三年形成习惯,四年氛围浓郁,五年纵深发展。

(二)

突出特色,丰富载体,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 文化氛围是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社会因素,预防腐败,必须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崇廉的文化氛围。为此,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挖掘文化资源,打造文化品牌。恩施蕴藏着独特而厚重的历史渊源,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积累了一大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廉洁奉公、不屈不挠、浩气长存的宝贵史料;土家女儿会、摆手舞、山民歌、傩戏、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传统手工艺、民风民俗各具特色,繁荣活跃。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打造恩施廉政文化品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人文资源的发掘利用上,要着力抓好“四个转化”:第一,把人文资源转化为广大干群喜闻乐见的精神文化享受。如举办大型的廉政书画摄影作品展,创作一批如表现公仆情怀、展示清风正气的漫画、诗歌、剪纸、歌曲等廉政文艺作品,逐步提炼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第二,把人文资源内涵转化为恩施时代精神。既深入挖掘其优秀传统内涵,又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在当前建设富强和谐新恩施的新实践中,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倡导与中华民族优

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政文化。第三,把人文资源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育阵地。革命老区乡镇要大力挖掘、有效整合各类红色资源,打造勤政廉政和传统教育基地,各乡镇都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重点,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的整体效能,扩大廉政文化的覆盖面、影响面、教育面,在全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第四,把人文资源转化为新的理论武器。适时抓好理论研讨,提升廉政文化的理论层面,引导廉政文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是突出自身特色,活跃文化氛围。寓于公众文化和节假日文化。在乡镇集镇中心地带制作廉政文化长廊;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向乡镇干部发送廉政贺卡、廉政短信,适时播放警示教育片,组织廉政文化演出;建设制作廉政文化公益广“一条路”和“一条街。寓于办公文化。在办公桌上摆放廉政警语牌、廉政台历、制作廉政书签;在办公计算机上设置廉政屏保;乡镇政府机关建设廉政文化庭院,设立廉政亭、”“廉”字石碑。寓于家庭文化。向党员干部家庭发放《争当“廉内助”,树立“好家风”》倡议书,每年组织家属开展一次助廉主题活动。寓于校园文化。制作廉政文化专题片在各学校巡回播放,编写《廉政故事》小丛书,学生人手一册;开办校园廉政橱窗。寓于乡村文化。利用村部活动阵地建设廉政书室,展示廉政文化警语。

三是创作文化精品,扩大文化影响。要立足恩施州,邀请本土作家、艺术家创作一批反映恩施州基层干部秉公办事、廉洁从政的报告文学、廉政歌曲、小品、电视剧本等文艺作品,免费向干部赠送,剧本可制作成光碟由乡镇组织观看。

(三)

注重教育,拓展领域,夯实廉政文化的根基

廉政文化的核心作用在于它的教育意义。要找准切入点、结合点、共鸣点,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净化干部群众的心灵,增强干部群众的反腐倡廉意识。应主要围绕“四廉”,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一是课堂教廉。以讲党课、讲廉政课等形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高干部廉洁修养,增强群众参与、监督廉政建设的积极性。二是活动促廉,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一个活动。三是典型示廉,增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适时组织评选“情系民生、勤政廉政”先进典型,举办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披绶带,带红花,号召乡镇干部学习,同时向上积极宣传推介。利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到警示教育基地洗礼灵魂。四是结贫思廉,增强廉政文化的互动力。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广泛开展“结贫(贫困群众家庭)思廉”活动,教育引导乡镇干部带着深厚的朴素的感情体察群众疾苦,尽力排解群众之忧,化解社会矛盾,以良好的作风和形象去影响一方群众,凸显一方官风清、党

风正、民风好的社会和政治效果。

(四)着眼长远,创建机制,不断巩固发展廉政文化成果

篇3:乡镇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一、乡镇文化大院建设的意义

乡镇文化大院建设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 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 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 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 从一定意义上说, 关键在人”1中国是农业大国, 农民占有国民的绝大数, 因此抓好农村文化建设就等于抓好农民文化建设, 也就等于提高国民素质。这将有利于中国在当今世界激烈综合国力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现有2.4亿农户, 8亿农民”, 因此建设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 新农村建设无论是经济发展, 还是社会事业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 还是精神文明建设;无论是立足当前, 还是着眼长远, 都具有极强的必要性。加强乡镇文化大院建设还是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保证。当今, 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其中文化中渗透着经济, 经济中包含着文化。做好农村文化建设有利于活跃农民的思想, 转变观念, 集中农民精力, 激发创造力的发挥。同时, 通过开展农村文化的建设还有利于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现农业现代化, 缩小城乡差距, 使广大农民日益富裕。加强乡镇文化大院建设还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

二、乡镇文化大院建设的建议

“农村文化建设愈来愈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作为农村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农民文化活动的主平台, 农村文化大院在各地广为兴建。但是, 要想建设既具地方特色又结合农民实际的文化大院, 还需要把握好以下三组关系:实现自娱自乐和培育新型农民的关系, 加大建设力度和实施科学管理的关系。”2同时, 各乡镇要积极通过农技讲座、科普宣传、送图书下乡、技能培训等活动促进文化大院的健康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国家通过建设“新农村文化大院”成功地对传统村落文化进行了改造, 这种改造与计划经济时代通过政治运动的方式对村庄文化的改造相比, 有着更广泛的社会基础, 因而更容易为农民接受。“新农村文化大院”作为村落文化的一种崭新形态, 不仅是繁荣农民文化生活的新形式,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 “新农村文化大院”的形态、内容也会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围绕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乡风文明、新型村落文化的乡村话语也必然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

摘要:本文从乡镇文化大院建设的必要性角度进行了剖析, 研究认为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大院是农村文化开展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乡镇文化大院运行的良好将直接影响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程度,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团结民心、促进农村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乡镇文化大院,文化建设,必要性,开展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怀宇.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大院建设[J].新长征.2009 (06)

[2]武俊平, 伊丽.创建文化大院创新群众文化[J].实践 (思想理论版) .2011 (07)

[3]邹新宇.文化大院:一个了不起的创举[J].新长征 (党建版) .2008 (02)

[4]付俊义.刍议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的意义及工作思考[J].大众文艺.2012 (16)

[5]姜凯馨.健康文明的新农村文化市场重在培育[J].才智.2010 (26)

[6]王铁石.以“文”化人的韩家文化大院[J].水利天地.2007 (12)

篇4:乡镇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90-01

农村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主导力量,如何加强文化建设,这是摆在乡镇文化干部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笔者试就蕉城乡镇文化站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如何加强文化建设作以下对策。

1 对蕉城乡镇文化站现状的分析

受市场经济的运转影响,现阶段反映乡镇文化工作中的现象令人堪忧,许多文化站的工作出现了“滑坡”甚至“塌方”的状况,特别是老、少、边、贫困乡镇文化站存在着更多的难处和困境,综合归纳出现的现象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问题一: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对乡镇文化站产生了很强的冲击力。许多人对事业价值的衡量只以直接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作为准绳,由于文化站工作是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的目的,所经营的是潜移默化的精神产品,不能创造直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而许多基层领导往往把物质文明当硬件,把精神文明当软件,把乡镇文化工作当软件中的软件,出现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钱紧了扔掉”的普遍现象。虽然有些领导也有文化工作这一意识,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只有等经济搞上去了,才有条件搞文化。

问题二:财政制度的变革使乡镇文化站经费的来源愈加枯竭。由于现行财政实行各级“包干制”,“断奶”之后的文化站,就只能单纯地依附在乡镇财政之中,一些乡镇在财政的统筹安排中认为:非中心工作不供给,吃“闲饭”的不再养。因而这些不能创造出“实实在在”效益的文化站,被划入“不供养”之列,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被充实到创收一线,有的“下海”经商。即使是坚守文化站这一岗位的大多数文化站工作人员也已身兼数职,被抽调抓乡镇中心工作,或者被塞到其他应急性临时机构,而无法顾及文化站工作。

问题三:工作人员名份均无,致使乡镇文化站工作队伍军心不稳。大多数干部在乡镇群众中均被叫站长,从90年代至今我们都在反映,任命文化站长,按国家规定享受股级待遇,至2011年我们还是站里负责人。还有转正前的工龄多次反映没办法补给,再加上文化站许多没有阵地,以至造成很多人员跳槽、离失,最终有的文化站连“牌子”也消失了。

2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总体上说,我区农村的群众文化活动已经摆脱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的那种单调、匮乏沉闷的局面,出现了一些可喜的新气象。它对于活跃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综合素质,优化农村文明程度,稳定农村社会秩序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们必须因势利导,按照建设文化大市的总体要求,认真引导、组织、规范和发展。根据几年来基层的实践和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方向,目前全区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要遵循“一保证、两拉动、三到位、四依靠”的基本模式。“一保证”就是人员要保证,文化站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条件,这是无须多说的,因为这是物质基础嘛!但是,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甚至有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是不是就一定将文化站办好呢?如果文化人员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文化站的工作是开展不起来的,文化站是办不好的,本人曾考察过蕉南、洪口、霍童、九都、八都,福鼎的秦屿、点头,霞浦的三沙等文化站,考察之后我有所感受,其中有些是徒有虚名并无其实,什么也不干的文化站,有的挂了文化站的牌子,但不干文化站的事,有的文化站设备良好,但景况萧条沉寂,可见人的因素多么重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才是办好文化站的关键,有了这一点,就具备了办好文化站的首要条件。

“两拉动”,即内需拉动、市场拉动。内需拉动就是要抓住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强烈愿望和现实需求,多方面引导和鼓励,多创造机会,积极鼓励动员广大群众走出家庭,登上舞台,既当观众,又当演员,广泛参与各种休闲、娱乐、健体等活动之中,努力实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繁荣、活跃和发展。同时动员和吸引群众能够自己拿出钱来,投入到文化消费领域,享受文化生活乐趣。

市场拉动就是要用群众参与、组织和开展经营性文化活动带来的经济收益,来驱使和吸引更多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支持。对于积极投身文化产业发展的群众更要引导好,发展好。要动员鼓励有实力群众兴办文化活动实体,通过制定出台各种优惠政策提供扶持、服务;要依托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等文化优势,努力对上、对外争取发展资金,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拓展新路;要有意识的规范和引导区域内从事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的人员和演出班子进行有效整合,逐步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拓宽发展空间。

“三到位”即,组织引导到位,基础夯实到位,发展规范到位。组织引导到位。各级组织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满足群众的愿望,切实把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作为—项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满足群众需求的一件大事,把广大群众的各类文化活动引导好、组织好、发展好。

基础夯实到位。在阵地建设上,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采取政府出一点、上级拉一点、企业单位捐一点以及通过“一事一议”让群众集一点的办法,逐步改善农村文化阵地基础条件。在人才培养上,要把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放在首位,强化农村中小学校师资力量,配齐调优农村中小学校音乐、美术、体育教师队伍;通过城乡交流、对口支援、互助共建等形式,提高乡村文化艺术队伍开展活动能力、演出水准等综合素质;宣传文化等职能部门要切实发挥作用,组织各级各类群众文化专业团体和组织,深入乡村进行巡回指导,选送优秀苗子外出深造,依助外力,重点培养。

“四依靠”即,依靠政府“搭舞台”、依靠团体“唱主戏”、依靠骨干“挑大梁”、依靠特色“创品牌”。依靠政府“搭舞台”就是各级组织要紧紧抓住各种重大节庆日等契机,集中组织一些影响较大,牵动力强的大型系列文化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策划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踩街”活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尤其是要精心组织好像金涵乡畲族文化村,洪口生态旅游文化村,漳湾龙舟竞赛活动项目,办好体育运动会、各种球类、棋牌类赛事等已经形成定式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努力为广大群众搭建更多的参与舞台。

依靠团体“唱主戏”就是全区各级各类的,专业、业余的文化艺术组织和演出班子,要积极开展好诸如“三下乡”“乡间剧场”“文化大集”“主题演出”等活动,有重点、分阶段地掀起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热潮。

依靠骨干“挑大梁”就是要積极组织发动分散在民间的乡土人才和文化活动爱好者、支持者和农村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中小学校教师、学生等骨干力量,在农村群众文化活动中担当起主力军作用,全方位地投入到活动中来。利用形形色色的,大大小小的活动阵地和场所,开展文化大院、露天歌吧、街头舞蹈等文化体育、娱乐休闲活动,努力丰富和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3 结束语

篇5:加强乡镇财源建设

——武进区湖塘镇协税护税工作情况介绍

武进区湖塘镇位于常州市南部,是武进区政府所在地,全镇总面积84平方公里,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32个行政村和21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12.5万人。湖塘镇下辖十个农贸市场,工业以纺织业和模具加工为主,家庭作坊式企业遍布城乡,全镇现有注册个体工商户9000户。为组织协调好面广量大的个体私营税收的征收工作,着力解决漏征漏管等问题,湖塘镇大力推进协税护税工作,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商、税务的统一管理和统一征收,在促进个私经济的发展的同时,保障个私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

2006年5月,在湖塘镇及区财政、国、地税部门的协调和建议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要求各镇设立协税护税办公室。湖塘镇建立协税护税领导小组,镇长任组长,财政分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财政、工商、国税、地税、公安、环保、城管、建管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财政分管局长任主任,国税、地税、工商人员任副主任。建立起以“政府主导、税务指导、部门协作、共同监管、人机结合”为特征的新型协税护税工作网络,实现统一部署、资源共享、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个体税收综合治税新格局。

二、健全工作机制

(一)合理配置岗位职责。湖塘协税办现有区公开招聘派遣人员28名,组建了完备的协税护税工作队伍,设有综合管理岗、发票代开和领购岗、税务登记岗及八个征收组。征收组的主要工作是催办税务登记、催缴欠税、征收零星税收和规费等日常征管工作。发票代开、领购及税务登记窗口岗位主要工作为发票的领购、为经营户代开普通发票,受理新办、注销税务登记等。

(二)强化绩效考核。区协税办每年下达考核办法和税收任务,各协税办再将考核办法分解至各岗位和征收组,考核办法包括考勤、效能建设、申报率入库率登记率等业务考核比例、业务操作规范性、服务质量等涉及各个岗位的方方面面。湖塘协税办将税收任务分解到各征收组,征收任务与考核相挂钩,提高了征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优化服务措施。将国地税领票、开票窗口和税务登记窗口统一设置在湖塘镇行政服务中心内,方便纳税人办理各类纳税事项,窗口人员始终以让纳税人满意为服务目标,为纳税人提供一流的服务。根据湖塘纺织城内的经营户较多的现状,为方便经营户,在市场内设置了市场代征点,并在代征点实现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一站式服务,深受经营户好评。平时工作中,协税员经常上门宣传、上门办证、上门收税,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使纳税人满意度明显提高。

(四)拓展工作网络。利用政府主导的优势,将协税护税网络向村、社区、园区拓展,充分发挥村、社区对本地区个体经营户情况较熟悉的优势,进一步管理、监督经营户的动态,并且每年对行政村、社区干部进行协税护税工作考核,与干部年薪相挂钩,以此来激励和督促干部,形成全社全关心个体税收的良好氛围。

(五)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参加的协税护税联席会议,实现税源信息共享,分析税收情况,安排布置下阶段协税护税工作。

二是制定了工作例会制度。每周召开业务负责人和协税员参加的业务工作例会,业务负责人总结上周工作,部署下周计划,协税员将一周情况进行简要汇报,有问题及时沟通,商量对策。业务负责人了解协税员开展工作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协税员及时解决工作难题。

三是健全业务培训制度。区协税办有针对性地定期安排培训内容,由工商、国、地税部门干部对协税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更新和提高协税员的业务操作技能,逐步提升协税员的业务水平和征管能力,使其更加适应岗位需求。

三、取得明显成效

(一)方便了纳税人。协税办将国、地税联合办公后为纳税人提供了方便,以前办理涉税事项要国税地税两头跑,国税地税分别办理,现在联合办公,一站式服务,大大方面了纳税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

(二)增加了税收。以前为个体户代开发票只征国税不征地税,协税办成立后使用了统一的操作软件,地税随着国税一起附征。同时征管力度不断加强,征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大大增加了税收收入。2005年国、地税个体收入1650万元,2006年5月成立协税护税办后,国、地税全年收入为24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2009年实现税收4550万元,登记户管从3400户增加到6800户,已经翻了一番。

(三)节约行政成本。国地税联合办公后,进一步整合了资源,以前国地税代征人员33人,在原有户管增加3000多户基础上现在协税人员减少到28人,大大节省了人员工资和办公经费等日常开支。

(四)规范税收秩序。在清理无证无照户执法行动中,由政府牵头部署,工商、国税、地税、公安、城管、村(社区)等部门联合执法,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税的良好局面,在无证无照户中造成很大影响,进一步提高了经营户纳税意纳,规范了税收秩序。在清理异地注册企业时,湖塘镇专门抽调精兵强将成立护税工作小组,对湖塘地区在本地生产区外注册的异地注册企业进行专项清理,以工业园区为抓手,共清理异地注册企业130户,并对设备、能耗与开票销售严重不符的企业进行排查,提高了征管质量, 进一步规范了税收秩序。

(五)提高工作效率。协税护税网络形成后,进一步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如可以利用工商部门的个体登记登记信息做好催办登记工作,利用统计部门的经济普查信息掌握无证无照户的资料,利用国土部门的房土信息征收个体户房土两税等等,通过这些资源的共享,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篇6:加强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加强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作者:马丽红

一、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目前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来看,既有干部自身素质和结构方面的缺陷,也有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纪检队伍结构不甚合理,干部自身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专职不专”。虽然近几年来,各级纪委十分重视加强专职纪检干部队伍建设,但在许多乡镇,专职纪委委员不能保证工作专职,存在“一人多责、一岗多责”现象;此外,所有纪检干部均有包村或包片任务,且往往联系着重点难点村;而且纪委成员身份多重,多是由乡镇职能办中层干部兼任,有的甚至纪委书记也由人大主席等其他领导兼任,工作时间和精力、业务钻研和学习相对集中在本职岗位上,从而造成纪检工作基本上是一带而过,临时抽调。加之农村工作的复杂性,甚至是纪委书记也往往更忙于应付多方面工作。纪检工作职责需要履行,而工作人员难以保证专职专用,致使工作的覆盖面,工作的领域和工作的深度等难以全面,这就造成乡镇纪检工作难以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开展,往往只能以“消防队”的方式来应对。在目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城镇化,扩大基层民主进程中,乡镇中心工作愈多,工作任务愈重,新引发的纪检、信访内容就更多更复杂,乡镇纪委则更疲于应对,基层矛盾就可能上交,从而引发上访问题。二是“队伍不稳”。目前乡镇纪委成员一般为5~7人,多数以上兼其他职务,这就说明能够独立开展纪检业务的人员,包括纪委书记在内,平均只有2人左右。更何况纪委委员中,因所兼职务经常变动而造成人员流动的占很大比例。这种不稳定性,更进一步导致了乡镇纪委干部的工作熟悉程度和业务水平的不足。三是“素质偏低”。从对乡镇纪委干部队伍现状的结构分析来看,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下的还占有一定比例,其中非全日制教育获取者比例更大;专业结构上,主要是专业构成不合理,从事农、林、牧、渔等传统产业的干部占较大比例,而财政、审计、法律等与纪检业务相关的专业人员较少。结构上的缺陷,加之身份多、变动大,导致我们这支干部队伍普遍存在理论素质不高、政策业务水平偏低、纪检工作能力欠强等问题。

(二)从乡镇纪检干部现行管理体制和机制看,主要存在着“流转不畅,激励不力”两个问题。一是“流转不畅”。就纪检系统而言,上下左右交流不够。一直以来,乡镇干部的正常流动本就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乡镇纪委干部流转更难。纪检工作有其特殊性,就业务需要而言,要求保持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性。但就工作地点而言,则需要上下左右正常交流。适当流转有利于排除纪检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时间过长,带来许多影响纪检工作的不利因素,提高其在不同工作环境的应对能力,并取长补短,汲取其他单位的工作经验。而上下交流效果会更明显。二是“激励不力”。激励是领导者采取某种方法,利用某种外在诱因,鼓励下属人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积极努力工作。激励作用的关键是激励目标确定和绩效的考评。就乡镇纪委而言,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在岗位设置、人员配备、职责分解方面,保证纪检工作的正常运行,在考评激励机制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值得探索。

二、对加强乡镇纪检队伍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以人为本,从机制创新入手,着力于完善制度、强化管理、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这是当前加强乡镇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纪检工作的根本。

(一)要从提高人的素质入手,全面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纪检干部队伍的整体性建设。着重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指导方针的整体性,即要立足于“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的整体性,以革命化为前提,从这四方面打好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基础,着力培养提高;二是教育培训的整体性,即一方面要全市纪检干部队伍建设一盘棋,有计划、多渠道、分期分批推进素质教育,另一方面要牢固树立乡镇纪委书记、委员、基级纪检员三支队伍一起抓的思想,有重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培训。在让他们通过实践锻炼提高的同时,通过有计划地安排系统培训或轮训,快速提高队伍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三是建设要素的整体性,即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要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三大要素并举,以思想建设为首,组织建设为保证,作风建设为外在体现。

其次,要加强纪检干部队伍的结构性建设。着重优化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结构优化,要培养和配备符合纪检工作需要的纪检干部,把纪检干部培养成纪检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年龄结构优化,要使纪检干部队伍年龄结构合理分布,形成老中青合理搭配的梯形结构,同时注意干部的最佳使用期,在其能力、经验、体质、精神状态最佳的年龄段担任合适的领导职务,以保证事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知识结构优化,纪检工作不仅原则性强,而且政策、业务水平要求高。查办案件、信访调处等许多工作,不仅要全面掌握党风廉政法规制度、相关法律知识等,很多时候还需要熟悉财务、审计知识,甚至要善于巧妙运用心理学知识。不同干部,能力特点和气质类型有差异,单一个体难免存在不足,因此要充分注意不同能力特点和不同气质类型的合理搭配,从纪检干部的个体素质全面培养和整体素质优化配置两方面予以优化,达到优势互补,发挥整体效能。

第三,要加强纪检干部队伍的层次性建设。着重抓好两个方面:一是功能的层次性建设。上级纪委常委主要决定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主要目标,重点抓好乡镇纪委书记队伍建设;上级纪委各职能办公室分别实施本职能办工作相关的目标管理、业务指导和培训;乡镇纪委围绕本级纪检工作任务落实,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分工,做到正常性工作各负其责,全面性、突击性工作相互配合,最大限度发挥有限人员的最大效能。二是素质的层次性建设。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功能,决定了对纪检干部不同的素质要求。纪委领导干部主要在于政治素养、领导修养和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而纪委一般干部要在政治修养、具体处理专项业务工作能力等方面多作自我提高。

第四,要加强纪检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建设。着重落实两个方面:一是坚持选人用人路线和标准的一贯性。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对选人用人提出了“任人唯贤”、“群众公认、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能够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德才兼备”的标准。2005年,党中央又从整体上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机制,拓宽选人渠道,保证队伍稳定性,先后出台了“5+1”文件。可见,党的选人用人路线和标准是一贯的,都把培养和选拔忠诚于党的事业的干部放在选人用人的首位,这是保证干部队伍稳定性建设的关键。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更是如此,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更要注重政治过硬、作风优良、品质端正。二是要转变用人观念,重视干部队伍的新老交替与合作,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只有开放的系统才是稳定、有活力的。可采取公开推荐、聘任制等方式,把纪委委员纳入乡镇中层干部竞聘上岗范围,破除中层以上干部只上不下的旧习。

(二)要从机制创新入手,强化纪检干部队伍管理

首先,要建立稳定的用人机制。如前所述,乡镇纪检干部往往交叉兼职,而乡镇工作纷繁复杂,专职纪委委员又不能保证工作专职,纪检工作往往不能正常有序开展。为此,要真正重视落实纪检工作,必须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这就要改变目前乡镇纪委书记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形象。纪委书记分管的工作不能太多,考虑到乡镇领导较少的实际,纪委书记可以分管与纪检工作有关的工作,如政法,审计等,这样,纪委书记才能专心履职。纪委委员中要保证至少有一名能较长期稳定地从事纪检工作的专职的人员。此外,为保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的纪检干部免受打击报复,纪检干部的调整,上级纪委必须加强审批监督。

其次,要建立正常的交流机制。适度交流,是培养锻炼干部、盘活人才资源、优化队伍结构、强化竞争激励的重要手段,也是打破某些地方干部人际关系怪圈,及时发现隐性问题的较好举措。因此,很有必要建立一项规范性的正常交流制度。具体可从三方面予以考虑:一是明确交流条件,规范交流形式。交流形式有培养性交流、调整性交流、回避性交流、轮换性交流和照顾性交流等,具体采取何种形式要考虑适当的条件做有计划的安排。二是实行定期交流制,把集中交流与日常交流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上下机关之间、贫困乡镇与富裕乡镇之间、条块之间的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条件落后地区干部积极进取的动力,避免因升迁无望而产生惰性。同时,也能使条件相对优越的乡镇以及部门、机关的干部增强压力,改变因只进不出或只上不下而不懂得珍惜的状况。所以,定期进行考核,有计划地、集中统一地安排上级纪委、上级部门或富裕乡镇的纪检干部,到环境较复杂、条件较艰苦的乡镇进行培养性交流或者挂职锻炼,选调条件艰苦单位的优秀纪检干部到上级纪委或其他上级部门或富裕乡镇任职,进行轮换性交流。三是实行诫勉待岗制。对于确实素质低下、不胜任现职、平时表现差、群众反映大的纪检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要实施惩诫措施,通过制定刚性政策条规,强化监督考核和日常管理等配套措施,给予诫免、待岗、交流甚至降撤职等处理,打破他们的铁饭碗意识。

第三、注重培养,强化教育,完善育人机制。纪检工作是一项原则性、政策性、业务性等要求均高的工作。纪检干部是监督查处违纪党员干部的干部,而其自身也是党员干部,这就对纪检干部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素质教育是根本点。如何强化培养教育,我们认为可从三方面考虑:第一,教育途径上,把自我学习与组织培养相结合;课堂培训与实地考察相结合,坐下来学与走出去练相结合;第二,教育内容上,要实施全程式全方位培养,把任职前适岗培训和上岗后继续教育相结合,把党性锻炼和学历深造、正常性业务学习相结合;第三,教育方法上,要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主观改造相结合,常规教育与专项训练相结合,培训教育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并建立正常性学习制度,包括“述学”报告制度、学习效果检查制度、学习档案管理制度等,真正把干部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第四、规范行为,强化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实施目标管理是现代管理的一个有效做法。而管理目标最终是否落实,需要强化考核,并有效运用考核结果。如何强化考核,有效运用考核结果,需要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我们认为考评可分两个层次:一是对乡镇纪委工作的整体考核。对此,可以制订具体的目标考核内容和方法。但在具体操作中,要进一步考虑以下问题:在考核的最终目的上,要明确不在于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工作,而在于有效地促进并落实工作;在考核内容方面,把纪委的正常性工作考核与专项工作考核有效结合,把“规定动作”考核与“自选动作”考核有效结合,把纪检职能发挥与纪检队伍建设有效结合;在考核标准方面,一方面要细化具体项目,另一方面要量化评分标准,还要体现考核的导向作用,更要横向比较不同乡镇纪检工作的难度,纵向考虑同一乡镇前后时期纪检工作的成效;在考核时间方面,采取全面工作集中时间检查,专项工作按规定完成时间落实检查,并有重点地开展事前、事中、事后不定期地督促检查;在考核方法上,要把工作汇报和台帐检查、群众测评以及对纪检处理对象、信访对象的个别调查结果反馈相结合;在考核结果运用上,要把考核结果与党委领导班子考核相结合,与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相结合,与干部选拔任用相结合,与整改落实情况再检查相结合。二是对乡镇纪委成员的个体考核。可从以下几方面积极探索:一要把纪检工作的整体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具体化为可操作执行的工作项目,并落实到小组或个人。目标分解与干部的定职定位及能力特点等相结合,从而使正常性工作有人管理;二要把工作实绩评价与各人分管工作相结合,在个人述职述廉中具体体现;三要把组织考察与民主评议相结合,开展民意测评、实绩公示等;四要把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评优相结合。

上一篇:临建暖通上下水招标技术协议下一篇:教师节的作文400字:教师节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