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生活散文

2024-07-29

当下的生活散文(共9篇)

篇1:当下的生活散文

当下的生活散文

当我们执着于自己不切实际生活的时候,总是那样的苍白无力。忽然发现自己的一生是那样的不堪一击,那样的贫穷寒苦。

每每谈到自己现实生活里的状况,回赠自己仅有的是惭愧与羞耻。多年前,多年后!依然未曾改变的是那自己与现实生活异样的幻梦。

我憎恨自己的现在,当下的生活是窘迫的。何况给身边人的幸福!一年又一年,犹如流水不安分的四处流窜,漫无目的的随波逐流给了自己懒散的心性,荒废了人性本能的勤劳!

一次次的寻问自己,为什么自己看到自己会如此的害怕?难道这个世界真的抛弃了自己,还是自己的荒废让这个世界对你失去了信心?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时候!当空幻过后,给自己唯一留下的是无知与可笑。

这么些年,我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自己又能干些什么?整天昏昏沉沉,如何对得起身边亲近的人。当下的生活,是一个无能者的体现。

“如此的当下生活,能有什么资格去说爱?有什么条件去谈喜欢?”

忽然发现,在面对自己喜欢,所爱的人的面前。想想自己当下的生活内心突然浮显出的是难堪与尴尬。

每一次的自责。并没有给自己的生活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什么?又有什么用呢?自己看待自己都觉得恶心,谁又能无事听其啰嗦,玷污耳遂。

一个无用之人,总是为自己寻找让自己听起来都觉得可笑可耻的借口。现实生活不会针对一个无用之人的过错,只有自己的不真诚最终导致自己一生贫穷寒苦的宿命。

生活从不会做作,也从不给你任何机会去做作。因为你们永远是合二为一的整体,你的每一个动作它给予你的就是每一次生活质量。

自己不善待自己的生活,又期盼高上的生活。那永远是无知与无耻之人的幻想,因为我们没有一个人是现实生活的宠儿,想不劳而获的.高生活质量那是永远不现实的,也永远不可能的。

这么些年,身边的朋友慢慢的离自己越来越远。却不可以埋怨他们的现实。而是,自己三十年来让他们失去了希望。我至亲可敬的友人告诉我;“一个男人要有自己一定的工作,或许事业。那样自己才不会被身边的人所舍弃,那样自己永远也不会孤单。”

我确实是一个害怕孤单的人,一个人的生活总是乏味的。我悔恨自己的现在却已很多年。然而,生活永远需要的是真诚对待。不去真诚对待悔恨一生又有何用。

对于现实生活,想要改变。唯一能帮助你的只有你自己,记住,只有你自己!

又是凌晨三点,试问自己到底该如何面对自己将来的人生生活。每一次敲打键盘的字母发出那吱吱的响声,似乎那窗外深远的黑色在嘲笑着一年又一年。

篇2:当下的生活散文

也喜欢那种一个人在城市森林里拼搏奋斗的生活方式,可能是为了梦想和目标,也可能是想去不一样的地方看看,也可能是因为其他原因,最后在时间的见证下,捱过迷茫和煎熬一路上从不放弃对抗换来圆满。总之,在这个过程,在这个独属于你的故事里,可能会有许多不如意,也会有许多不公平,即便失落,也没有放弃。学会自得其乐,学会好一点对自己,也学会更苛刻的对自己,苦点累点一切都会过去。

还喜欢周末闲暇时,卸下一身工作的繁忙,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可以捡起之前落下的兴趣爱好,或写或画,绘一幅丹青,不管是美是丑,也是安然喜乐的一个下午;或是静静听着之前收藏好的歌,即便走的再远歌词也会萦绕在耳边;或是看一场之前错过的电影,体会精彩的演绎所表达的情感,共鸣或感慨,终究是把遗憾给补全了。最后,不管是有人陪还是一个人,也要准备不亏待自己的丰盛晚餐。

篇3:当下的生活散文

关键词:《搜索》异化,存在主义,生活突围

一、电影《搜索》的故事介绍

26岁的叶蓝秋听到医生说自己处于淋巴癌晚期后, 惊愕和恐惧像肆虐的洪水, 将她冲至崩溃的边缘。从医院出来后, 她坐上一辆公交车, 墨色眼镜虚掩着她的恍惚和痛苦。不一会儿上来一位老先生, 因座位已罄, 售票员希望叶蓝秋把自己的位置让给老先生坐。叶蓝秋由于沉湎于痛苦之中未能注意到老先生, 但她的无动于衷却引来了全车厢人的讨伐。老先生用讽刺的语气对整个车厢的人说:“不就一个座位吗?不坐我就累死了?累不死!就算这个座位啊, 我让给这个姑娘啦!”对于老先生的冷嘲热讽, 叶蓝秋扔出了一句雷人的回应:“要坐坐这。”同时手拍打着自己的大腿。此话一出, 掀起了人们情绪的千层浪。

然而, 这一切, 被公车上的一名实习记者杨佳琪用手机拍了下来, 她把视频交给了台里主编陈若兮, 视频经二次加工后在晚间新闻时段播放出来。第二天, 这件冠冕以“讨伐公德缺失”的社会新闻成为全城热议的焦点事件, 所有人对叶蓝秋都是口诛笔伐, 甚至是其同事、老师。叶蓝秋这只弱弱的蝴蝶, 只不过是扇了扇小小的翅膀, 却引起了整个社会的风暴。

因为床位问题, 医生建议叶蓝秋一个星期后入院。她原本打算拍一段道歉视频, 雇一位陪伴者, 一个星期过后带着向老板借的一百万去治疗, 可天不遂人意。杨佳琪把道歉视频带回台里后, 被陈若兮批评立场有问题, 遂将视频搁置。叶蓝秋发现网上充斥的仍然是对她的人身攻击。死亡的威胁是把硬刀子, 舆论的高压是把软刀子, 两把刀子同时插入她的胸口, 她只能以暂时的失踪去应对生活给她的潘多拉宝盒。蹦极——挑战生命的极限, 郊外——感受自然的纯净, 在被雇者杨守成的照相机镜头前, 她吹散掉脸上的阴霾, 打扫掉心上的沙尘, 在人生最后一段美好时光里, 绽放茉莉的清纯, 黄菊的高洁, 雪梅的静好, 玫瑰的浪漫。七天后, 杨守成把叶蓝秋送到了医院, 看着她曼妙的身影走进医生办公室, 却没想到这是她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流动的剪影。最终, 她选择了自杀, 从四十多公尺高的地方, 倏然坠下。她在遗书中说:我一直在挣扎, 终于明白, 与其在恐惧中等待死亡, 不如直接面对。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 风吹芦苇, 一条没有尽头的小道向远方延展……

二、萨特的存在主义对影片的解读

对于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学说, 笔者将其分为三个部分, 即自由观、异化观和价值观。笔者也是按照这三个线索对影片进行解读的。

(一) 自由观

萨特认为物是“本质先于存在”。举个例子来说, 种子中预先存在着未来。玉米种子只能重复老玉米的成长轨迹, 它不会长成高粱, 不会出挑为莲花, 不能对未来的模样进行自我选择, 它每天成长在农民脑海的既定计划中, 所以说, 物是“本质先于存在”。而人却与物有本质上的不同, 人是“存在先于本质”。即使是生身父母, 也无法预测自己以后的孩子命运。人生如作画, 直到泼墨至生命的最后一笔, 才将生命的本质赫然呈现。所以说人是“存在先于本质”。

萨特认为, 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是物质范畴的, 指的是物质本身的客观存在, “是其所是”;“自为的存在”是意识范畴的, 指的是人的自我意识, 它纯粹是预谋和意向, 意识不断地超越自己, 因此人也在时时刻刻地超越自己。自在的存在总是挣扎着走向自为的存在。

到这里, 萨特的自由观也就呼之欲出了。萨特的自由, 不是政治意义上的自由, 而是生存意义上的自由。自由是什么,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说:“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 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人的存在的本质悬置在人的自由之中。”[1]

在《搜索》中, 笔者看到, 当下自在存在就是网络时代下信息网络的广延性和市场经济的利益性, 自在存在一方面使人们得到物质上的富足、文化上的繁荣, 另一方面又使得人们“一切向钱看”。人们往往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归因于时代产物, 将自己的不善良和恶归咎于社会驱使, 可是扪心自问一下, 我们真的不能自我决定吗?市场经济也好, 网络社会也罢, 不是自在的存在毁灭了人类如初时美好的心, 是自为的存在选择了丑恶的黑色。人类的意志是自由的, 为什么要牺牲时间和享受而妥协于资本家对金钱和效率的追求?人类的选择是自由的, 为什么要罔顾事实的真相而迎合无知大众的舆论?人类的行动时自由的, 为什么不能挺身而出将道歉的视频公布于众, 为偶尔犯错的人争取一个赎罪的机会?工作压力大, 生活压力大, 舆论压力大, 可以是一个人痛苦的理由, 但不应该是一个人犯错的理由。如果每个人都选择信任、宽容、和谐, 那么这个社会就不需要警察、军队、法官。不仅如此, 经济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也不需要动用高成本的规训和监视来保障。可惜, 只要有一个人通过违反游戏规则的方式来获取超额利益, 那么随之就会有尾大不掉的队伍随波逐流。而我, 只能用《优势观点》一书的话来呼吁:客观的形势刺激操之在人, 主观的作为反应操之在己。[2]

(二) 异化观

在萨特的历史辩证法中, “需要”与“匮乏”是相互辩证的两个基本概念。萨特认为, 物质环境本身不存在匮乏的问题, 只是在对人的需要的关系中, 才出现匮乏[3]。而“匮乏”是“异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匮乏”导致了人与物的异化、人与自身的异化, 进而又导致了人与社会的异化。在《搜索》这部电影中,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与物、人与自身和人与社会的异化。

首先, 最明显的, 人与科技和大众传媒的异化。叶蓝秋不予让座一事是通过智能手机、网络、电视传媒传播的, 手机、网络等本是服务于人的, 现在却加害于人。手机没有录到叶蓝秋与医生的谈话, 它录不到叶蓝秋当时内心的痛楚, 它只记录了表面。科技与传媒拘囿了人的思维广度, 限制了人的视野范围, 潜在地引导大众舆论, 如果它绑架了人的思考, 难道它还没有和人相异化吗?

其次, 人与社会的异化。通过这件事, 我们似乎真的感到“他人是地狱”。其实, 普通民众在生活中早就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异化让他们失去了生活的重心和平衡, 于是他们开始“骂”。人们选择“骂”这种方式, 是因为人们认为自己所有的委屈都来源于社会, 而我只要需把痛苦宣泄给社会就好, 具体选择哪个人作为目标, 倒是无所谓的事情。但是“骂”也需要师出有名, 所以一旦社会中的某个人不小心撞上了道德或法律的枪口, 他就必然成为社会大众的公共沙包。其实叶蓝秋在每个人的心目中不仅仅是个不让座的非道德者, 她还是人们心中的假想敌。在被抛弃的妻子眼里, 她被假想为第三者;在被扣奖金的上班族眼里, 她被假想为老板;在病人的眼里, 她被假想为赚取回扣的医生。她并不是她。人们之所以能在骂战中如此不知疲倦、动力十足, 是因为人们口中骂她时, 脑中浮现的是压榨自己的那个人。人们认为是社会导致了异化, 而人们报复的行为使得社会更加异化, 人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大家都在探索突围怪圈的方式。

(三) 价值观

柳鸣九先生曾说:“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基本上不是一种对世界如何认识的世界观, 也不是对社会历史如何认识的社会观, 而基本上是一种人生观, 是对某种生活态度的提倡[4]。萨特最终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锦囊, 指导我们去完成突围的使命。这个锦囊妙计就是建构个人的价值观。

萨特的价值观是结构性的,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即价值观存在的前提、价值观的内容和价值观的形成方式。

首先, 价值观存在的前提是萨特对人固有能力的确认、尊重和信赖。人固有的能力是思想能力和独立自主的创造能力[5]。其次, 萨特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是创造自我。萨特认为, 人从摇篮到坟墓的过程, 也应该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存在主义的本能是对人的自身存在的没有意义和对人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的不复存在大彻大悟[6]。最后, 形成价值观的途径是体验和选择。自在的存在是丰富多元的, 哪一种自在存在要走进自为的世界, 需要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做出选择。人固有的能力会帮助人做出正确的选择, 构建正确的价值观。

《搜索》展现了现代人类缺乏“自我意识”, 只有“他我意识”。我没有自由去形成我的价值观, 我要让自己的行为符合他人对我的期待。叶蓝秋不是为了挑战人性底线去和老人作对, 她一时冲动之下的失态行为, 没想到最后选择自杀作为解脱的方式。杨佳琪迫于陈若兮的压力, 当然更是为了自己的职业前途, 一开始也不敢把道歉视频公之于众。莫小渝明知道与老公间的感情已经覆水难收, 但是为了富足的生活, 她一直在隐忍。大家在知道叶蓝秋以死亡来摆脱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后, 陈若兮和杨佳琪突然想起了那段道歉视频, 决定为逝者正名。莫小渝惊叹于叶蓝秋死亡的勇气, 最终也决定结束自己的空壳婚姻。实际上, 人们心中的天平一直都在, 正确的价值观也在, 可是世事迷乱, 人们最终在各种诱惑下, 放弃了自由的意志, 割舍掉本真的精神, 做出了错误的行动。这是自由的选择吗?要我说, 这不是, 自由的选择是叶蓝秋在为自己的错误做出弥补后清者自清地生活, 是杨佳琪坚持正义在第一时间为叶蓝秋争取赎罪的机会, 是陈若兮不做盈利的工具而是做有良心的新闻工作者, 是莫小渝放弃虚伪婚姻勇敢追寻真爱。最终是, 叶蓝秋用死亡的震撼清扫掉蒙蔽在其他人心灵上的尘埃, 帮助他们做出了自由地选择, 创造自我的本质, 重温恒在的价值观。

三、当下时代的生活突围

萨特的哲学, 让我们看到人自身的作用, 看到精神的力量。他的理论让我们去反思, 人不是扯线木偶。存在主义虽不能适用于任何时空, 但至少对当下有一定的适用。现在的社会, 一方面, 人人活在别人的意识世界中, 孩子活在家长的期望里, 学生活在老师的期望里, 员工活在老板的期望里……一个人丧失了他的主体性, 出生他不能自由选择, 生活他依旧无法自由选择。另一方面, 人不但与物相异化, 人与人之间也相异化。民众与政府相对立, 病人与医生相对立, 顾客与商家相对立, 更令人惊恐的是异化逐渐向首属群体和熟人社会渗透。萨特认为, 世界就是冷漠的自在。人生也无所谓希望与失望, 人作为自为的存在, 就是未充实的空乏、虚无, 他永远有待于展开, 有待于在及其有限的自由活动中展示出充实、希望和意义。同时又在与世界的相互关系中赋予冷漠的世界以意义。可以说萨特从认识论的最后透彻绝望, 走向了价值论的崭新的希望[7]。我对萨特存在主义的解读是, 个体在自在的存在中, 遭受任何的碰壁、挫折、黑暗、沮丧、失望、痛苦、不公平等负面现象都不可怕, 因为一切“危”中都蕴藏着“机”, 可怕的是个体丧失了主动性, 雪藏了自己的精神和意志, 不能建构正确的价值观, 像一具行尸走肉般游走人生。我们无法改变客观世界, 但可以坚持自己, 坚持做一枝青莲, 出淤泥而不染;坚持做一支蜡烛, 哪怕只有一剪光明, 也要奉献自己的光与热。做一个独立的人, 做一个断奶的人, 做一个创造的人, 做一个勇敢的人, 做一个正义的人, 相信爱, 相信美好, 相信改变。正如施教裕在《优势视角》一书中写道的:“自我是制造一切问题的起源, 也是解决一切问题的万用钥匙。虽然个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 但是外在环境的压迫或限制之刺激, 未必一定引起内在的挫败认知和无力情绪的反应, 除非自己主体的自由意志愿意放弃统治的主权尊严, 和认输割让一切所拥有的各种内在无形自我效能和外在有形环境生态的各种领土子民的资源价值。”

最后用萨特的话来为文章绝笔吧:

“世界是毫无理由的荒诞, 人生是毫无内容的空虚。但反过来, 正因为世界荒诞, 才提出人之直面荒诞而活下去的勇气和伟大。人生虚无, 才需要人以自己的顽强追求予以充实, 从而以自己的活动赋予世界以意义, 直面荒诞, 承担虚无, 就显示出了人之为人的崇高价值。”[8]

参考文献

[1]黄颂杰.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逻辑的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 1984 (6) :80.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 1997:55.

[2]董小玉.自由观异化观价值观——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中人道主义探索[J].探索, 2001 (6) .

[3]黄颂杰.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逻辑的考察[J].中国社会科学, 1984 (6) :80.

[4]董小玉.自由观异化观价值观——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中人道主义探索[J].探索, 2001 (6) :69.

[3][4][5][6][7]董小玉.自由观异化观价值观——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中人道主义探索[J].探索, 2001 (6) :70.

篇4:共同生活的当下

果然,从开篇,他便用长达几十页的篇幅讨论如何定义“共同生活”的概念。我们所认为的共同生活,可能只限于家庭生活,或是夫妻生活这样狭义的概念。但他所提出的概念,是针对时间或空间而言,我们可以对“共同”做出重新的限定,因而也就破除了家庭的局限性。比如共同生活在某一个区域内的所有人,可以定义为是拥有一段共同生活的人们。又或者,我们生活在相同的年代,也可以定义为有过共同的生活。

而我想,对于现在而言,如果我们拥有共同的意志、共同的生活方式,大概也可以算作是拥有共同生活的。

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概念有着浓厚的兴趣,来自最近我的搭档范范,对工坊形式在市场中的火热而对我提出了疑问。一开始我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想到罗兰·巴尔特的概念,大致有了一个梳理。其实相对于时代而言,不论我们所做的事如何流行,依然是比较小众的一种存在方式。而当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飞速传播的时代里,你很难说是对方在学习你,还是你在学习对方。

这好比是一对相处时间非常长久的夫妻,外人通过浅显的观察无法判定他们所争论的事情的对错,因为长久的共同生活,使他们的想法趋于一致,而争论只在于同一种思维方式的两面,与自我展开辩论。任何一种判定对方错误的理由,都有可能把其另一面也扼杀了。

如果说如今非常被重视的关于抄袭与模仿的问题,我其实从来都处于一种非常中立的态度。在我看来,每个人的创造及革新都源于一种人类的集体文明与智慧。纵然每个时代都有着极富创造力的天才,但如果天才将自己的才华都紧紧包裹起来,并宣称那都是自己的,却是一件有失天才水准的事。

要知道,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19世纪才正式进入使用的一种法律体系,在美国正式将知识产权进行立法之前,它也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过抄袭,在其成为一个发达国家之后,再进行知识产权的立法无疑很大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家资源,其中的政治目的不言而喻。当然,我并没有鼓励那些直接照抄然后换取商业利益的事,那已经不算是抄袭了,应该说是盗窃比较准确。

比如说,我们的筷子是历史中某个时代所产生的商品,我们不可能创造出一种新的筷子,但每个制作筷子的品牌却拥有着各自的品牌特征和气质。而我特别欣赏我们工作坊的那些老师,他们毫不畏惧于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不保留地教授大家如何做出同样的作品。即使是这样,也并没有哪个学生做的东西是完全一样的。在我看来,现在已经不是一个可以靠某一项创新依赖版权吃一辈子饭的时代了,我们用越来越快的速度更新着自己的认知以及审美,而只要拥有核心审美、有独立想法并能够执行、能够不断前进的人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回到“共同生活”的话题上,即便是共存于一个时代的对手,在现代人看来,也会被归为某一个时期,例如,“文艺复兴时期”共同生活的人,又或者共同冠以“德国的哲学家”这样共同的头衔。于是,我们这个时代里所设计、生产、出现的那些好玩的东西,大概在以后,也只是会被记录成这个时代的产物,很少有人能用自己的名字去命名一个时代。因而,不如好好享受这样的共同生活方式就好。

篇5:用平常心看待当下生活散文

在用平常心来对待生活的人,一定是会享受快乐的人,无论在多大的困难下,都能不骄不躁、冷静地面对——这是一个生活丰富多彩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

生活态度固然重要,平常心是一种心境和境界。现实中,有些人生活的并不富裕,却活的.很真实、轻松。为什么?关键是心态好,后那些过于压力,一生都追逐名利的人,从没有停下脚步欣赏人生的美,感受生活本质的甜美,在欲望永不满足的心态,生活对他们来说,就一个字:累!

篇6:珍惜当下的幸福时光散文

翘首期盼的赣南师大76艺术班相识40年后的首次聚会,终于在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的国庆长假后拉开了序幕。10月13日这天地处全国各地的30几位同学,各自安顿好老爸、老妈、孙辈,交代好家务,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同学聚会的旅途。她们自发相约同行,分别乘飞机、火车、长途公交等,向母校所在城市赣州进发。在同学微信群里,不断有各条线路发来的聊天记录和图片,字里行间充满喜悦,激动的神态溢于言表,她们像放飞的小鸟一般轻松自由和无拘无束。

我是从上海回南昌后与彭开天、袁水发一路结伴同行的,

经过5个多小时的长途旅行,于当天下午5时到达下榻的明珠宾馆。一到宾馆,就得到先行到达的同学热情迎接。握手、拥抱、寒暄,有的同学几乎难以相认。老了,岁月不饶人。从青涩年华相识同窗到如今花甲之年,同学们已退休还家,儿孙绕膝,大家都成了老头,老太太了。

傍晚6时30分,是聚首第一次晚餐,已经报了名的同学很快汇集到餐厅。还未上菜,餐厅内已沸腾了。大家迫不及待的互致问候,拉手、拥抱,家长里短。酒席开始,大家将美酒斟满。张建强同学兴奋地向大家介绍,桌上的白酒是他放在自家地窖里珍藏了的五粮液酒厂的喜洋洋好酒。喜洋洋象征着大家此时的心情。作为本次聚会的东道主,我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被老同学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大家共举酒杯,一饮而尽。席间同学们怀旧、感悟,情丝缠绵。敬酒、祝福,声声入耳。40年的思念够苦够长,我们何不珍惜当下的幸福时光,开怀尽欢,畅叙衷肠。

第二天,上午参观老校区,我们就读时的校址。然而,老校区除了一幢翻修装饰的教学大楼,其它已改造的面目全

非。好在我们曾经上课的教室依旧。走在熟悉的大楼里看到曾经学习、画画、训练、歌唱的故地,我们仿佛重新回到了学生时代。大家七嘴八舌的数说着当年发生在这里的点滴细节。当我们走到学校后面生活区时,昔日的水塘没有了,现在看到的是一大片开阔的草地,两株千年古樟树还在。繁茂青绿的树叶,像一把巨型的大伞,粗壮斑驳的树干似两只硕大无比的巨手撑起了参天大树。这是美术班的同学经常光顾的地方。彭开天同学娓娓道起了我们在此写生的趣闻轶事,描述着当时的自然环境及田园风光,农舍、赣南客家院落等。

与老校区拥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坐落在市开发新区内的赣南师大新校园,绵延数公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各式建筑造型各异美不胜收。我们在恢弘气派镌刻着赣南师大校名的门楼前留影。作为曾经求学过的莘莘学子,我们对母校的兴旺发达而自豪。

为了欢迎76级艺术班的老校友,师大音乐、美术学院举两院之力,积极创造浓厚氛围,艺术楼、美术馆、音乐厅等都通过电子屏幕出现欢迎我们的标语和口号,我们所到之处,扑面而来的都是暖暖的亲情,让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馨和感动

我们的活动场所安排在宽敞明亮的音乐学院办公室。为了满足我们活动、演唱和录制班歌的需要,学院将本该在此召开的教工大会改在它处,还特意请人搬来了最好的钢琴。桌上茶水、赣南特色的点心、水果等一应俱全。遵照活动组织者蔡琳的嘱托,让我协助彭开天,布置好小型的美术作品展。以向学院领导、老师、校友汇报展示我们的艺术成就。看时间还早,王昌逵同学提议,抓紧时间,学唱为本次聚会集体创作的班歌。倡议得到了一致响应。大家手捧歌夹、正襟危坐,激情饱满的跟着昌逵学唱起来:

赣南师大艺术76班歌

谢陈、孙锭根、洪军、聂晓春

张建强作词 王昌逵作曲

我们背起知青的行装

沐浴十月金杯的霞光

宋城赣江同窗相伴

走进师大艺术的殿堂

我们高唱青春的旋律

我们描绘生命的芬芳

爱我同学敬我师长

谱写人生艺术的篇章

干杯、干杯、干杯、干杯!

啊艺术76,愿我们幸福安康

干杯、干杯、干杯、干杯、干杯

啊艺术76、艺术76

愿我们情深谊长

艺术七六、艺术七六

愿我们幸福安康、情深谊长

情深谊长、情深谊长

优美动听的.旋律,铿锵有力,吸引了不少下课后循声探秘的音乐学院的师生,她们驻足观看和聆听,用赞赏的目光欣赏着这群已进入花甲之年的老校友深情的歌唱。

下午,录制完班歌后,此次聚会的重头戏:赣南师大艺术76级座谈会隆重举行。出席座谈会的有邀请到的昔日任教的老师,还有当时学院艺术系主任、原美术学院副院长肖良添老师。现音乐学院书记及副院长、美术学院副院长等嘉宾。师生互致问候,老领导记忆力特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都能叫出名字,有的甚至能描绘出在校轶闻。寒暄与欢笑使现场气氛格外亲切和放松。

座谈会由我们的老班长张家濂同学主持。一番热情洋溢的开场白,吐露出大家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恩,对同学情谊的珍惜。各学院领导表达了由衷的欢迎和祝福。音乐老师熊小明及夫人李老师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煽情感人。唤起了在座的每一个人对人间真爱的渴望与期盼。已80多岁的肖院长祝愿大家保重身体,积极乐观地过好老年生活。

同学座谈由音乐班的王昌逵同学首先发言,这位76级音乐班的高材生来自革命老区兴国县,如今已是深圳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他的讲话先声夺人,总结出8个“最”:1、最要感恩的对象;2、最想感谢的人;3、最感到温暖、幸福、兴奋的事情;4、最痛快淋漓的事;5、最叛逆的事;6、最遗憾的事;7、最愿意做的事;8、最美的祝愿与期盼。每一个“最”都用了生动贴切的案例来作证和描绘。他声情并茂的演讲真挚恳切,摄人心魄。得到了大家的喝彩和掌声。

彭开天同学的发言和图片展示别具一格,通过多媒体影像,将绘画视觉形象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随着大屏幕中出现一个个同学们青涩年华真实肖像时,全场一阵欢呼雀跃,不约而同地叫出他们的名字。同学们不得不佩服彭开天的高超技艺,赞叹他形神兼备、出神入化的完美表现。这套写生肖像在今天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当出现风景画时,彭开天的话匣再次被打开,这其中一部分画的是老校区周边的风景写生,那些客家风味的农舍,田园风光,花前月下留下过艺术班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经历和美好的回忆。同学中4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在这些地方都留下过难以磨灭的印记。现在这些地方随着城市建设已不复存在,但画面却能永久保留。它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历史见证。

多媒体演示完后,彭开天郑重宣布:“为了对在校期间恩师的辛勤付出表达感恩,我经过认真思考构思,创作了一幅中国画和一幅书法作品,并代表全班同学赠与熊老师和陈老师,”在一片欢呼和掌声中,两位老师上台接受了这份厚重的礼物。作为国内外知名的画家,彭开天的义举为艺坛树立了尊师重教的典范。

座谈会最后由王昌逵现场演奏他的成名钢琴曲《呼唤》。只见他款款落座,手指在琴键上快速来回滑动,行云流水般忘情投入地演奏给人无限美好的视听享受。

同学们是带着座谈会的余温,走进餐厅的,脸上荡漾着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激动。随着张建强宣布,赣南师大艺术76相识40年首聚晚宴开始,同学们燃烧的激情被再次点燃。大家互相祝酒、敬酒、劝酒,笑声、叫声此起彼伏,有的还高声唱起了班歌,接着又有人附和着哼唱。更有趣的是,大家开始拿4对同学夫妇开涮。不少人争相当着丈夫的面,与夫人喝起了交杯酒,2人不过瘾,又来个3人,甚至4人的交杯酒。期间不乏当年单相思的追求者。此时宴会厅达到了高潮。更为感人的是,学生时代受过点滴之恩,当时忘了说一声谢谢的人现在勇敢的站在同学面前,举起了酒杯,一干而尽。整个现场气氛疯狂但有分寸,热烈中还充满了几分高雅。面对此情此景,让我切身感到同学之情的高尚和伟大。

最后一天的安排是游览赣州美景,八境台、郁孤台、通天岩,宋城景色如画,美不胜收。但同学们的兴致却不完全在赏美景上。你别看她们年过花甲,却动作轻盈,谈笑风生。不失时机的在名胜古迹前留下倩影、艺术照、随机组合的群像。在一群不失妩媚,风韵犹存的老淑女拍照中,有一位男士突发奇想,提出想找一回当皇帝的感觉,单独站在女生中间拍一张照片,享受一次坐拥群妃的荣耀和皇权。旁边6-7个男士也迎合着要每人拍一张。这一下可难坏了十几位女同胞。她们原本摆的是一组艺术造型,动作大,时间太久难以维持,但此时,她们没有一个退场。这真是可以用“同学情谊深,其力可断金”来解释了。

张建强、蔡琳同学精心为艺术班安排的自娱自乐的卡拉OK放在聚会最后那天的晚上,同学们跃跃欲试,一展歌喉,有的载歌载舞自发为歌唱伴舞,那一招一式专业到位,婀娜多姿,不减当年。

篇7:最好的时光是当下的瞬间散文

一瞬间,可以引爆烟花夜空璀璨,也可以天塌地陷万劫不复。

一瞬间,可以迎接新生勾描未来,也可以身死人亡前功尽弃。

生命的质量取决于你以这样的心态对待这一瞬、以怎样的行为利用这一瞬。一瞬间,你生命中毫不起眼的亿万分之一,却是你生命画卷的每一种颜色,你生命诗篇的每一处韵脚,千万不要随意涂抹、随手丢弃。

你就是无数个一瞬间的集合体。任何一个小瞬间开小差,出差错,耍阴谋,举反旗,都会导致人塔倾覆,全盘皆输。因此,有亿万个瞬间,就要有亿万个同仇敌忾、亿万个凝神聚气、亿万个继往开来。事业的成败在于细节,生命的效值决定于一瞬间。

一瞬间的最大化在于专一纯粹。不要让三心二意侵袭,不要让纷繁芜杂解构。生命愈简单愈纯粹,愈纯粹愈有效能。很多人因为贪多而忙乱,却不知失去的更多。看准自己想要什么,切中要害,有效出击。万不能像买椟还珠的郑国人,丢了价值连城的珠宝贵器却一心钻营假伪肤浅的表象,舍本逐末,得不偿失。

时间一边安抚你,一边伤害你。时间对于你的给予是一点一滴的,对于你生命的`摟掠也是不动声色的。时间给了你成长、丰富和成熟,却同时拿走了你的纯真、健康和岁月。时间就是这样和每一个人做交易。有时,它甚至什么都没有给你就剥夺了你的生命。弱者好欺,愚者易哄。不声不响地,很多人消失于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不声不响,所以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临近。其实,让大多数人失去生命的不是恶魔、撒旦,而恰恰是他们最信赖的时间。是朋友也是敌人,这就是时间。

当你轻视瞬间荒废时光的时候,却不知时间在憨厚老实的外表下正计谋着怎样更快地夺取你的生命:是一点一点地偷呢,还是一棒子打死?所以,谨慎肃严地对待时间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当你对所有的瞬间都背信弃义,剩下的则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让生命以悲剧收场。

时间和生命的较量始终如此:有时是时间打败了生命,有时是生命暂赢了时间。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生命就是由这些输输赢赢的瞬间组成的,生活却没有先天的注定的一成不变的输赢。当生命是石,时间就是水;当生命选择做水,时间就成了石。于是,水滴石穿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懦弱的人总是喜欢自欺欺人,坚强的生命从来都是无惧无忧。水滴石穿到底是水的执着还是石的智慧呢?假外力来成就自己的新生,无畏漫长等待和打磨洞穿,坚守是为了那个全新的自己。这是石的智慧。一千年后,水还是原来的水,石已非原来的石,相依相守,必须有一方做出改变。水,是为了石才这样固执己见的吗?还是石为了水选择了坚守屹立?正是一瞬间的坚持和重复,成就了水滴石穿的千古美谈。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祭奠并怀想这段英雄的史诗呢?不如,把自己也成长为一段史诗,用心利用每一个小小的瞬间。

生活其实就是另一种水滴石穿。简单而沉静,执着而内敛。生活可以很简单,但不可以呆板;生活可以很纯净,但不可以乏味;生活可以很朴素,但不可以寒碜;生活可以很平淡,但不可以无色。生活中有许多的可以,也有许多的不可以,求真去伪是生命的责任。

当你面对转瞬即逝的这一瞬间,好好地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要什么了,再开始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要把别人的幸福当成是你自己的幸福,把别人的贪念当成是自己的使命。丢弃应该丢弃的,放下应该放下的,坚持应该坚持的,创造应该创造的。真正的生活是减法,智者的心境从来都是纯净的,他们从一开始就滤去了污物杂质。无生有,有生无,有无的中间就是我们的选择,是组成我们生命的一个个瞬间。

不要因为失去了才痛心悔恨。痛心悔恨,你又失去了现在。拥有是缘。缘生缘灭,自在坦然。生命的垂赐、相聚、合作、发展无法强求安排,看清楚了都是一个个偶然的瞬间。这些瞬间都是一过性的,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更不能心不在焉。一边死亡,一边新生,生命就是悲喜交加。一边放下,一边举起,生命就是有舍有得。一边忙碌,一边禅修,生命就是一边行走一边完善。落实现在,就是为明天把关。

篇8:当下的生活散文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在批判当时美国传统教育不尊重儿童发展的现实规律时提出的。 1897年,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宣布:“教育是生活的过程, 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1]而且“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发展, 就是生活”[2]。

我们可以了解到, 杜威认可的“教育即生活”, 其中的“生活”是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更新的、不断丰富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含儿童的学校事件和生活事件, 二者密不可分, 不能割裂看待, 也不能相互替换或牺牲。 “教育即生活”的基本内涵是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儿童的具体生活;教育要体现出儿童不断生长的趋势, 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二、教育源于生活———客观的历史事实

教育起源于人们的具体物质生产的需求。 从原始时期, 教育在生产活动中展开, 传递基本的生产技能;到正式教育机构的产生, 教育在学校教室进行;到工业化社会扩展, 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可成为专业化学科, 并独立教学。 教育活动在多种场域扮演重要角色。 其最重要的意义即:面对挑战, 能秉持对美好理想生活的最初向往。 这是一种精神的引领作用, 贯穿我们生活的始终。

三、功利主义———教育与当下生活相剥离

尽管在理论层面常常呼吁“发展个性”、“尊重儿童”。 但当前教育环境中, 基本上认为教育是为未来完美生活做准备, 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已经是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 教育的指向是传授科学知识、育人化德, 且重在育人。 如今, 接受教育会被视为发展经济和个人财富积累的重要工具, 成为外在的、被物化的教育追求, 从而偏离教育本真, 漠视学生当下生活的教育情景。 在此种背景下, 人们大多奉行“学历与职业”系数值为正相关这一观念, 应考和备考给学生带来的焦虑情绪也在肆意滋长, 过分夸大了分数的等第关系, 考试就是为获得高分, 高分就是为了更好地升学和求职。

我们听过 “官二代”、“富二代”, 但现在也出现了 “学二代”, 这是新型的学术界“权贵资本”的产物。 当1997年的高三学生张某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多篇极具专业素养的论文时, 我们不禁质疑:她是真的热爱并钻研“高兹”学理, 还是母亲代写, 为了帮助女儿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资格? 这里体现出了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极端“利他主义”。

某些教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有时会表现出功利的教育倾向。 教师期望每位学生的快速成长, 在功利教育倾向的引导下, 格外看重学生的分数及知识要点掌握。 学生成绩的提高, 是教师学校地位获取的重要手段之一, 但会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忽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个缓慢的过程, 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当下生活的情境性、及时性和丰富性。 功利主义教育观追求外在的目的, 使学生失去学习与探究兴趣, 这扭曲的、不自然的教育观, 何谈自由、自主。 奉行功利思维价值指向: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无视人与自然, 人与人的关系出现危机。 人们更多关注学业能带来什么, 满足个人利益和社会需求。 教育过程丰富的社会历史性被冷冰冰的知识接受和机械的理智训练代替。

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产生了剥离或断裂, 这不仅影响了教育的健康发展, 而且影响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导致教育发展活力不足, 导致生活意义、生命价值、人生幸福的式微。

四、教育即生活的现实意义

1.教育指引儿童活在当下

教育对儿童的生活态度、 情感价值观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 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也利于社会民主生活的发展。 “教育即生活”的教育不是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而是活在当下, 顺应儿童的天性, 使其自由构建自己所处的当下生活, 而不是用功利价值观念绑架和束缚他们向往纯真、自然式的生活。

2.教育是生活丰富和延续的重要途径

教育源于生活, 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 学校的教育应当是进行过简化、净化、平衡了的社会生活, 对社会生活进行改良, 让儿童在此情景中, 与客观存在的生活状态进行互动, 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 活用知识, 丰富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内涵。

3.教育促进儿童的成长与进步

教育与生活的衔接, 是为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创造必要基础, 成长与否、发展与否是教育期待的重点, 让儿童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 若是不能帮助儿童成长, 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其意义所在。 杜威所认为:生活是发展;不断发展, 不断生长, 就是生活[3]。

4.教育需善于应对未来

教育与生活的衔接是为了修正现实生活存在的些许弊病, 其目的不仅在于满足儿童现实生活的需要, 让儿童活得丰富, 更重要的是善于应对未来。 因为社会生活环境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而我们需协助儿童个体在与社会和学校生活的种种相互作用过程中, 创建或改组经验以适应环境, 谋求更美好的、更富有创造力的新生活。

五、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正是生活的变化迅速及其自身的客观性, 我们的些许期待不能尽如人意。 那教育就是需要启迪人们的智慧。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起另一个灵魂[4]。 智慧不是知识的堆砌, 是需要转识成智, 转知成慧, 智慧地面对生活、学校中的问题, 关注学生的实际活动, 因为当下的生活是丰富的、具体的、直观的, 是感性认识的积累, 是理性认识的起点。 那学校也因而变得灵动, 成为具有生命张力的地方。

教育应该面对未来, 但更应该面对当下。 教育本身就是生活, 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 是行动的方式。 教育在作为促进美好生活的一种手段的同时, 它本身就应该是目的。 应该让所有与教育发生关系的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参考文献

[1][美]约翰·杜威, 著, 赵祥麟, 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370-372.

[3]约翰·杜威, 著.王承绪, 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篇9:难度、容量与当下散文

“大量涌入的细节,密集的语言和意象,穿插叙事”是塞壬散文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些细节和密集的语言及其意象可以指认为塞壬自我赋予散文写作的难度。塞壬早先有过诗歌写作的锻炼,其散文中词语的选用极具穿透力,显示作者较好的语言修养,这是散文写作形成的难度之一。例如“我所有的家当, 它们孤独地摆在房中间, 竟散发出一种单薄、孱弱的气味。照见了那个人, 薄薄的命运。再没有比行李更加相依为命的东西了。它是灵魂的拖影”(《下落不明的生活》)。孤独、单薄、孱弱、拖影等词语赋予下落不明以形象化的感受。而钢铁等南方生活场景中频繁出现的一些事物成为其散文中独特的意象群,这十分类似于诗歌的意象,这些密集的意象深化了读者的阅读,影响了阅读者的心理,也挑战了读者的阅读感受力。

语言精炼和意象的精选密集使用,似乎应该是诗歌的本源,原本对散文不构成必备条件。但从20世纪90年代第三代诗人提出生活化的诗歌语言后,尤其是韩东提出“诗到语言止”的观点后,诗歌好像抛弃了经典精炼的文学话语与密集传递给阅读感官的意象。对于当下诗歌,以精选词语形成的意象似乎不成为必要的构件。但一些散文作家则反其道而行之,在21世纪初的散文写作中,塞壬散文对语言与意象的精挑细选强化了散文文学的“纯粹”性,强调了散文在语言上的难度。从塞壬散文的获奖,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只有挑战语言表达上的难度,以语言的打磨实现散文品位的提升,才是当下散文的出路之一,也是散文在文学类别中地位提升的一种可能。

当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衰微时,散文却并不落寞,一些文化大散文作品集的出版以及各种报纸副刊散文使得散文在上个世纪末依然兴旺。当21世纪初小说一直占据各大文学期刊的显要位置时,散文则在自己的园地里静静生长着。散文不发达、不热闹,似乎始终安静地和所有人的生活切近。散文不是高朋大宴,不是满汉全席,它是家常菜肴,谁都会做,谁都爱吃,谁都能吃。散文作家不像小说家频繁出现在媒体上,散文作家和散文似乎不会配合媒体制造一些花边新闻。散文作家大多是在生活中和我们擦肩而过的人,他们就在我们中间,他们在低矮的生活里和我们共同体味人生和命运。

21世纪是一个快步行走的世纪,一切都瞬息万变,社会和生活一直在大步向前,从前现代一步跨进现代和后现代之中,前现代的泥痕还未洗尽。在时代面前,散文怎么办?散文要发展,要和我们的生活同步前行,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挑战这种文体,赋予散文写作以难度,这才是散文得以丰富与前进的可能。近几年的散文写作已经形成一股新的潮流。从上个世纪末期的余秋雨携文化大散文的威名形成一股旋风,王充闾等人皆以历史介入生活的思索,赋予散文以较为宽广的视野。随后南帆、韩少功以及出版社推出的一大批学者的智性散文继续丰富发展着散文的题材与写法。可以说这些散文写作不论是孙绍振所说的“审美、审丑、审智”的界分①,还是抒情散文、历史散文等题材划分,散文作为最切近人的生活的文体都潜在地以自身的内驱力获得了进步和发展。谢有顺曾认为上个世纪末期的散文“或实践轻松美学, 或展示阔大命题, 或捍卫私密话语, 或贩卖异邦知识, 或在历史追思中煽情”, “回应了九十年代日渐琐碎、庸常、屈辱的现实”② , 并认为这种繁荣,是“散文精神的匮乏”。其实质是忽视了散文文体在各类文学体裁中的切近生活自身具有的内省机制,过于从“纯文学”高度来要求散文了。

塞壬的散文是和个人生活同步的,她的散文多以自我的体验来精细选择词语,进而形成密集的意象,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她挑战散文写作的难度,验证了散文切近生活的自我内省机制,引领了当下散文的一种风潮。

塞壬是珠三角一座小镇上的打工妹,她从事过六种职业:编辑、业务代表、文案策划、品牌经理、市场总监,涉猎了五个行业:新闻、地产、化妆品、家电、珠宝。这样艰辛的生活下的散文写作“准备了丰盛的经验和精准的细节,她的漂泊、动荡、茫然、悲愤,连同她对当代社会的省察,构成了她的散文实感和那些密不示人的心灵潜流:纷乱的生活,梦想的碎片,无法遏制的冲动,必须继续的阴郁的日子,不断闪现的温暖和善意,记忆,自我,现实,这些事物蜂拥而来,它们渴望被书写,也渴望被审视和被忘却”。正如塞壬所说:“我写,一定是现实的什么东西硌着我了,入侵我了,让我难受了,我写的,一定是必须要写的。”可见塞壬的散文是和时代同步的,她更为关注个体生命与当下生活的关系,从塞壬的散文来看,通过记录自己的生活,在不断给自己攀爬思想的高度,她的散文呈现出人生的迁徙与漂泊,命运的无常与抗争,尘世的无奈与奋斗,个体的尊严与坚守,这些本是颇为宏大的词条,应该与生活化的散文无关,而塞壬以散文写作对生活的艰难进行了挑战,达到了个人在时代大潮下的底层生活中思想提升的高度,无疑也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其散文写作的品位。塞壬的散文切入生活,但显然与其他一些拘泥于生活中一花一草一世界的中国传统“小我”散文区别开来。

不独是塞壬一人,新世纪初,周晓枫、祝勇、刘亮程、周涛、黑陶、习习等人专以散文写作为主的散文作家逐渐引领了散文创作潮流,这些作家均以自己的写作不断挑战散文写作的难度。他们的散文多从日常生活中寻觅写作的切入点,较之于所谓的“智性散文”,他们的散文写作不是高调的,而更多地在一天的工作完毕后面对自己的内心,多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寻觅到一种散文语言和意象。比如刘亮程,他的散文均是日常细枝末节,无甚大事体。《一个人的村庄》中一条狗、一匹马、一条土路都可以进入散文,但是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寄寓了“人活着的意义和人存在的悲剧内涵”。习习是甘肃一个村庄的农民,现在依然在村庄默默耕耘,她的写作依然是安静低调的,生活的细节和散文的精神已经互相嵌入,形成习习自己独有的散文和生活。如何把这种安静、偏远、庸常的生活建构在一篇散文中,如何以散文写作回归安静、偏远、庸常的生活,这一简单的往返使得散文作家不断在生活中细致提炼,使得他们在散文中必须不断制造针对这一文体写作的难度,既是思想上的高度也是散文文体写作的难度。因此在他们的散文,多精于氛围的营造和词语的锤炼,你可以嗅到浓烈的生活气息,在生活的庸常中体味到文字朴素、简单却极为浓烈的诱惑力。

在中国散文写作传统中,散文多乐于以小喻大、由小见大,实质上这是散文自我的局限,无疑造成了散文容量太小。长期以来我们的散文写作多是花鸟虫鱼或是家长里短、人生感悟、游玩观景。最为典型的是秦牧、刘白羽、杨朔等模式化的散文写作,他们的主题固定,写作模式是设置好的。进入21世纪,社会不断演进,生活不断丰富,作为最贴近生活的文学体裁,散文文体也以自己的内驱力进行了悄悄的扩容,散文的容量越来越大,有着自己独特的前进步伐。

塞壬的散文既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有世界观和人生的大事,是将各种小事汇集到一个主题之下,汇集小溪以成江河,形成丰沛的散文容量。如《声嚣》将许许多多不同的声嚣汇集在一起,抢劫的摩托车呼啸而过的声音、三个没有暂住证的妓女门口急促的踹门声、隔壁年轻夫妇做爱的呻吟和娇喘、孩子凌晨五点尖锐的哭叫、推土机的隆隆声,还有不容置疑的骄傲、粗鄙、公司老板低沉短促而残酷的声音,这些声嚣形成一种时代的暴力,压制着一个简单而不甘平凡的生命个体,里面既寄寓着时代风云,在小细节中也包孕着人生的无奈和无常,也有人生的不屈与抗争。

塞壬的散文题材相对集中,多是写南方打工生活,就在这一集中的生活点上,塞壬不断往生活的深处挖掘,有合租者的人物刻画,潮汕男孩的腼腆、江西男孩的狡猾,黄玲的坚持,这些人物不同形成不同的人生,对这些人物的呈现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在这样的意义上,塞壬散文的容量绝不亚于小说,仅一本《下落不明的生活》散文集便呈现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痛,我们人生的坚韧与执着,也让我们看到这个南方背后的另外一个世界。而其散文关涉底层,将底层生活以富有质感的语言呈现出来,主要是塞壬有自己的切实的情感关怀投入到文字中,而她的情感关怀又与我们的时代密切结合,这也是其散文容量大的主要原因。正如塞壬在获奖访谈所说,散文写作“要有人味、要有生活味,要俯下身来,一种真正的贴近。写作要有油盐柴米、日常细节等等生活的气息,写作需要有生活的底子”。从这一点来看,塞壬的散文写作立场(来源于底层生活,书写底层生活)是鲜明的、可靠的。

稍稍关注一下散文写作,诸多新生力量不可小觑,也可见当下散文透出一股新的气象,亟待研究与批评界给予应有的关注。但就散文作家而言,对散文写作难度的挑战和散文容量的扩张是当下散文写作的一个最为紧要的问题。散文最容易写,谁都可以成为散文写作者,都有潜在地成为散文作家的可能,因为中国散文的传统在那里,散文是最切近中国人生命形态的一种文体,也切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细感性的一方面,谁提起笔都可以花前柳下、风花雪月、孩童往事、故乡情结等等,但要真正开拓散文的前路则必须以自己的生活体验给散文制造难度,扩张散文的容量。

散文容量的扩张也得益于新的写作技巧的借鉴,比如小说叙事以及情节或者人物形象在散文写作中的运用,对于散文而言,当然有利于散文文体的发展。其实各种文体或者艺术技巧的互相介入是新的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这也有利于各种艺术的发展,也将使各种艺术形式互相碰撞交汇,丰富各自艺术形式的表现方式,形成艺术手法上的创新。因此,散文要向前走,要真正扩张其文体的容量,必须在写作手法上借鉴其他的艺术,惟其如此,才能使散文的路越走越宽、越行越远。塞壬在这方面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她的散文中既有故事情节,也有个性较为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些“大量的小说因素反哺,并对小说进行渗透”,突出了其散文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使得散文文本具有更多维更丰富的阐释空间,但是其散文文本主体仍然没有变,其文本中“没有讲故事,但却有鲜活的情节”,这些情节使得散文更具有可读性,使得散文写作出现了多种可能。

这里,我想起一位研究写作的教授对散文写作的一个判断,他认为诗歌作者写散文会很容易,他的意思是诗歌写作对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营造已经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角。从篇幅上看,诗歌多短于散文,文字的经营似乎越来越粗放。诗歌、散文、小说这一条线下来,诗歌是最难写的,散文则现对居于中等难度,小说则似乎应该较为容易进入,编个故事,说个道理而已,浅显易读。这当然是一种审视视角,某种程度上对小说写作是不公平的,而且现在文学界名声赫赫的有几个是散文家,更不要说诗人了,不都是小说家在支撑文学的天空么?但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学传统中,散文史正统而历史悠久,散文理论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显然不弱于小说,只是在这个功利而崇尚速度的时代,小说因一段段或缠绵或哀婉或悲壮或激越的故事更易于被读者消遣,散文与诗歌以精神性慢阅读的姿态,似乎只能偏于一隅。

20世纪文学中国是小说的中国,散文似乎一直居于边缘位置,但是小说对散文艺术手法的借鉴一直没有中断。从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记事》,到孙惠芬的《上塘书》、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李锐的《厚土》等,这些小说大多不特别设计情节和冲突,故事性并不强,而是十分注重风俗民情,在随意的散文式的叙述中展现出深厚的历时文化与思想。在这些“‘散文化’的小说展开中,让叙述者的情致,自然地融贯、浸润在色调平淡的描述中”③。散文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一般的性质,明朝性灵一脉的小品文是中国散文重要的渊源。对于当下而言,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回溯已经成为心理寻求归宿的一种潜在需求,作为西方文化强势地位的小说艺术,对散文艺术手法的借鉴也暗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受到重视。当散文走到21世纪,中国文化的影响力逐步扩展,当小说逐渐形成强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艺术文体,散文势必要向小说有所借鉴,如果散文想在艺术实践、创作难度、思想容量上有新的追求和拓展时,散文作家从小说乃至影视等其他艺术门类中有所借鉴就势所必然。这是21世纪中国散文的出路之一。

注释

①孙绍振:《从文体的失落到回归和超越——现代散文三十年》,《名作欣赏》2008年第12期 。

②谢有顺:《散文的命运》,《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1期。

③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2页。

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项目号:09SJD750007)。

上一篇:2016总务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重庆大学城市规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