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办事指南

2024-07-22

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办事指南(精选8篇)

篇1: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办事指南

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办事指南

一、学生办事机构

 教学科(主B二楼,门牌:建筑与规划学院教学管理科,电话:6666130)

 职能:课程运行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教材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评价等。 科长:徐理(***)

 教学干事:丁妮(***)

 学生科(主B二楼,门牌:建筑与规划学院团委、学生科办公室)

 职能:新生入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考勤管理、宿 舍管理、就业管理、“奖、助、贷”、学生评优评先及奖惩等。

 科长:黄新仁(***)

 辅导员:胡双喜(***)、吴诗颖(***)

 团委(主B二楼,门牌:建筑与规划学院团委、学生科办公室)

 职能:团员思想教育、团员发展与管理、学生会工作指导、社团工作指导、团 员“推优”、青年志愿者服务、大学生社会实践等。

 负责人:钟鑫(***)

 副书记:李晨露(***)

 学生会主席:王禹童(***)

 学院办公室(主B二楼,门牌:建筑与规划学院办公室)

 职能:加盖学院公章等。

 主任:张小义

二、学生办事流程

 请假办理

领取请假条并填写→辅导员(班主任)核实→二级学院学生科长意见(3天以内)→二

级学院副书记意见(7天以内)→二级学院书记意见(15天以内)→学工处及分管校领导意见(15天以上)。

 学生证注册

财务缴(学杂)费→学院审核缴费情况→以班为单位收集学生证→学生科统一盖注册章→下发到学生。

 学生证补办

领取并填写补办申请→辅导员(班主任)核实→学生科长意见→财务缴费→学工处学生科办理。

 公选课选课

规定时间内评教→接到选课通知→登录教务系统选课→查询选课结果。

 英语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报名

接到通知→考生登录教务系统报名→二级学院教学科审核并打印名单→考生缴费→领取准考证。

(※ 注:凡因恶意拖欠学费等原因而造成学籍未注册的学生一律不予报名。)

 生源地贷款办理

学生本人申请→二级学院开具证明并盖章→学生资助中心审核盖章→学生家庭所在地县级教育局办理→学生凭受理证明到学生资助中心办理确认手续。

 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评审

学生本人申请→贫困生资格确认→班级初评→二级学院评审→资助中心审核→资助领导小组审批→上报省教育厅学生资助中心→财务处发放。

 校级奖学金评审发放

班级初评→二级学院评审→学工处审核、公示→二级学院统计学生卡号→学工处汇总审定→财务处发放。

 学籍异动

领取学籍异动审批表填写→辅导员或班主任意见→二级学院副书记意见→学工处意见→教务处意见→分管校领导意见。

 入党流程

递交入党申请书→团校培训→推优考试→党校培训→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1年,期间要向党组织或培养人定期汇报思想(每个季度一篇)、个人自传等材料)→党员大会讨论确定为发展对象→组织谈话→入党宣誓→预备党员→培养考察(1年)→党员大会讨论确定为正式党员。

 在校证明开具

学生书面填写个人信息→学生科打印→办公室加盖学院公章→学校党政办加盖学校公章。

篇2: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办事指南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党建工作,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在实践中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良好校风、学风创建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条 考核的原则与方法:学生党员的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和对党组织高度负责的态度,以个人发展目标为导向,采用记实性考核与评价性考核相结合、目标性考核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自评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法,重视日常行为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第二条

考核的范围: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全体学生党员。

第三条 考核的内容: 德(分值:25分)

1.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项重要决议,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增强自身党性修养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能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每位学生党员每学期须自学一部以上政治理论书籍或相关学习党的会议精神,并向党支部递交一份20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本项满分为9分。

2.按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要求,在各方面以“政治坚定、业务过硬、作风优良、同学满意”的党员标准严格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自觉密切联系同学,主动为学院工作,自觉为同学服务,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接受同学、老师的民主监督。本项的评定以思想汇报为主,满分为8分,正式党员满分计。

3. 入党后严以律己,无私奉献,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与不良现象作斗争,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不断总结和提高。本项的评定以党员双月自评卡为主,满分为8分。

能(分值:25分)

1.认真完成支部交给的党建联系工作,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和考察工作。本项满分为5分。

2.做好所联系团支部的党建指导工作,积极参与该团支部的推优、政治学习、团日活动、团支部建设等活动,在同学中建立党支部的广泛群众基础,树立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同时积极正确地引导广大同学向党组织靠拢。本项满分为5分。

3.认真地做好学生干部的本职工作,工作积极主动,有创新精神,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工作;积极配合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对学习、生活和思想有困难的同学积极开展帮扶工作。本项满分为5分。

4.志愿者工作保质保量,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一学期志愿者时间超过20小时。本项满分为5分。

5.宿舍工作稳定有效,指学生党员所在宿舍严格遵守学校住宿管理规定和消防管理规定,学期内不得有被通报批评或其他违纪情况记录。本项满分为5分。勤(分值:25分)

1.认真参加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勤。(全勤10分,无故缺勤一次扣2分,请假、早退、迟到一次扣1分,扣完为止)

2.在组织生活会上每次积极参与讨论、发言,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发表见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按要求提交相关心得体会。本项满分为5分。

3.积极分子的培养有成效;团支部联系工作认真细致,有记录、有总结。本项满分为5分。

4.困难生帮扶工作有记录、有总结。本项满分为5分。绩(分值:25分)

1.学习成绩优秀,综合表现良好。学生党员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5分,校一等奖学金4分,校二、三等奖学金、企业奖学金3分。本项满分为5分。

2.帮扶工作有成效。所帮扶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每提高减少一门不及格科目2分,最高加7分。

3.所联系的积极分子表现好,思想汇报认识深刻,在集体中能起到模范作用。本项满分为4分。

4.联系的团支部(班级)集体团结,学风浓郁,工作出色本项满分为5分。5.所负责宿舍被评为学院文明宿舍。本项满分为4分。加分项

1.获各类国家级竞赛一等奖10分,二等奖9分,其他等级奖励8分;省级一等奖7分;二等奖6分,市、校一等奖5分,二等奖4分,其他等级奖励3分,同一项奖励者取最高奖励分数项。

2.获个人荣誉称号,国家级10分,省级一等奖7分,市、校一等奖5分,学院级3分,同一项奖励者取最高奖励分数项。

3.二年级通过国家英语四级加3分;通过国家英语六级加2分。

4.党支部支部委员工作出成绩、有成效;支部会议记录、党员材料整理规范,5分。

第四条 考核的程序

学院对党支部的考核在每年的4月进行;考核在学院党委统一指导下开展,由各学生党支部负责实施,结合民主生活会对部分项目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在全院师生中进行公布。

1.群众评议:以党员所在的团支部为单位进行民意测验,测验含理想信念、道德品质、组织纪律、工作实绩、综合评价五个方面。

理想信念:是否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思想认识是否跟得上形势的发展,能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能否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道德品质:是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文明公约和职业道德规范;是否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在个人利益同党和人民的利益发生矛盾时,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

组织纪律:是否切实地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纪、政纪、国法,坚决做到令行禁止;组织观念强不强,是否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是否积极参加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

工作实绩:结合创先争优公开承诺践行情况,是否积极投身本职工作,事业心强,勇于开拓,认真完成好各项工作,工作成绩是否突出。

民意测验参加人数不得少于团支部成员的三分之二,最终采用表格形式汇总学生党员的表现。此项占考核成绩的30%。

2.自我评定:学生党员虚心接受群众评议,根据自已上一年各方面的情况,向党组织递交一份自我评定材料。内容包括自已的成绩和不足,每项得分、总分,以及整改措施等内容。

3.民主评议:党员根据学院考评小组的审核意见,在支部大会上自述自己一年的表现,并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剖析,党员之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不宜公开批评的问题,可通过意见箱或同党员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党员充分发表意见。支部将通过表格形式汇总该党员的表现,并提交支部大会讨论通过。此项占考核成绩的70%。4.学院党委对各学生党员的考核结果进行审核并公示。

第五条 考核等级:考核结果分为优秀【90(含)以上】、合格【90—70(含)分】、基本合格【70-60(含)】、不合格【60以下】四个等级。每次考核为“优秀”的学生党员数不超过本支部学生党员总人数的10%。考核结果将在学院党建网站上予以公布。

第六条 考核的效力:考核结果是预备党员能否按期转正和优秀学生党员评选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党员参加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评选的重要参照。

考核为“优秀”的,授予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作为上级党组织评优评先的必备条件。

考核为“合格”的党员,党支部要加强教育,促使其不断加强党性修养;

考核为“基本合格”的党员,不能参加各类先进(包括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的评选;

考核为“不合格”的党员,不能参加各类先进(包括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称号)的评选;预备党员的,一般应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连续两次考核为“不合格”的正式党员,支部大会应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并征求学院党委意见后,给与相应的党内处分。

第七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经学院党委讨论后,可酌情提高考核等次:

1.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立场坚定,有突出表现的;

2.学习进步显著的;

3.在学校、学院重大活动中有突出贡献的;

4.在省部级以上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的。

第八条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经学院党委讨论后,可酌情降低考核等次或直接考核为不合格的:

1.受到警告以上行政处分的或被校院通报批评的

2.无故缺席支部会议(活动)3次或3次以上的或会议(活动)累计请假三分之一以上的。无故不参加党支部(党小组)活动(会议)3次的,当年考核为“不合格””

第九条 本条例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篇3: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办事指南

广东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科教产业园,占地30.2ha。校址东面紧临丹灶镇区,西临樵丹路,北面为校园主入口紧临桂丹路,与丹灶中学隔路相望。西北面为广州市西二环丹灶出口,距广州市约4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方便。广东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培养高级应用型环保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专科学校,学校规划在校生规模为5 000人,教职工人数700人,校园占地30.3ha,各类校舍规划总建筑面积211 062m2,容积率为0.65,建筑密度为18%,绿化覆盖率达40%,本规划设计方案经公开招标确定为实施方案(图1)。

2. 山水情怀——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

在规划用地内有一自然水体,水面面积达两万平方米,由于有泉眼补水,常年保持着一定的水位。紧靠水域有一片自然山体,与校区相对高差在10~15m之间。本规划充分考虑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利用,通过对自然山水风貌的适度改造与修景,结合校区道路规划和建筑布局,将一山一水作为校园的核心景观来塑造,从而形成表达“山水学林”特色的中心生态景区,使其成为校园环境文化的主题。

在总体规划中,建筑布局以环绕中心自然景区之势舒展排列,建筑主朝向均为南北向。在满足良好的自然通风和日照间距的条件下,将建筑人工景观与自然山水环境相互穿插,通过优美的山体与水面互为辉映,形成和谐一体的校园环境。

规划将图书馆布置在校园中心,依山就势而建,采取坡地建筑方式与山体融为一体,图书馆建筑舒展的弧形平面与山体和水面形成和谐的构图元素,建筑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园林完美结合,使图书馆成为校园中心景观性建筑。教学区各建筑群之间相互构成鲜明的对景,围绕中心景区呈环抱之势,强化了中心区开敞空间的内聚力。教学区各建筑韵律与自然流畅的山体轮廓形成对比,不仅塑造了清新怡人的自然景观环境,由此而衬托出建筑景观的艺术效果,二者互为补充。

3. 动静分离,合理的校园功能分区

根据教学活动的规律和动静分区的原则,本规划将校园功能分为教学中心区、体育活动区、校前区、学生生活区和教工住宅区,各功能区相对独立,又能与其它功能区保持有机联系。各类校舍在总平面布置中紧凑合理,均采取南北朝向布局,保证了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效果,校区总平面肌理顺畅,与自然山水环境构成和谐共生的境界。教学中心区由教学楼、图书馆、行政大楼、实验楼群等四组建筑围合而成,这四组建筑涵盖了所有教学活动,功能上保持着紧密的关联作用,交通上以纯步行方式,十分便捷;建筑形态上互为对景,错落有致,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营造出极为生动的校园中心区。

校前区主要包括干部培训大楼、科技楼和校前礼仪广场构成。由于城市干道交通噪音对校区教学活动有一定干扰,规划考虑在干道沿线设置60m绿化隔离带,同时将对外服务的干部培训楼和科技楼临街布置,并通过校前礼仪广场衔接,构成一个良好的城市界面.它既能展现学校良好的城市形象,又为营造校内安静的教学环境创造了条件。

规划将体育活动区布置在校园东侧,紧接学生生活区,将400m标准田径场、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以及篮球、排球场集中成片布置形成体育中心,并通过校区主干道与教学区截然分开,学生运动及其噪声不会对教学区造成干扰,既保证了教学区的宁静,又方便学生就近使用。

学生生活区和教工住宅区利用校园周边零散用地布置,两块用地相对独立,其用地面积恰好满足两个生活区的建筑容量。规划将首层架空作为生活服务辅助用房,并在两个生活区之间布置师生饭堂,既便利师生员工生活,又便于学校后勤生活服务集中管理。

4. 路网规划与交通组织

道路作为校区的骨架,属于开敞空间的规划范畴,在校园规划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着实现人车分流、限制机动车辆穿越教学区、确保教学区的宁静环境,规划将校区道路分为二级进行设计:第一级路宽12 m,采用两块板式双行车道。主要为机动车通行道,两旁设置人行道;第二级路宽8m,两旁设置人行道,作为校园主要的人行道,平时限制机动车行驶,只是紧急或火灾扑救时作为消防车通道。结合校园出入口设置和建筑总体布局,校区机动车道规划呈自由式环状布置,合理避开了教学中心区和景观中心区。而在教学区和景观中心区则采取自由式步行环道方式,形成分级交通路网,妥善地解决了校区人车分流的问题。校区静态交通主要通过集中修建人防地下室,平战结合作为地下停车场,同时在地面相应位置规划考虑了机动车的停放问题。

5. 广场空间的营造

校园广场空间是校园文化特色的灵魂,它是供广大师生学习、生活、交往的特殊的场所。本规划根据用地条件营造了三个广场空间,即校前区礼仪性广场、中心区文化活动广场和学生生活区交往广场,这三个广场尺度都不大,但都有特定的功能意义。礼仪广场主要是为了营造学校对外形象,同时供学校的礼仪型接待使用;中心区文化活动广场位于行政大楼正南面,与校区中心湖相接,环境十分优美,它主要用于集会和公共活动;教学区与生活区连接处是一个交通节点,人流较为集中,在这里设置一个小广场既利于人流集散,又便于学生们户外交往和信息交流。这些广场空间与自然山水、建筑空间和谐共生,构成十分人性化的校园环境。

6. 技术创新——节约型校园规划的尝试

在校园建筑风格的塑造上,本方案坚持地域性风格与现代建筑的结合,采用地方材料,追求朴实无华、简捷的建筑造型,杜绝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合理控制开窗面积,外立面以青灰和白色为主调,与青山绿水和谐共生(图2~7)。规划中围绕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采取了一些新技术,探索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模式。

(1)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结合校区地形和水域特点,在雨水污水分流的体制下,规划对校区地面雨水进行收集,汇入校内中心湖,经中水处理站深度处理后作为校区绿化、环境卫生和室外消防用水。这个系统极大地节约了优质水资源,真正做到优水优用、低水低用,降低了学校运行成本。中水处理站结合学校专业设置同时作为中水实验室使用。

(2)结合污水处理建立实验基地

规划将校区污水排放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设计,处理后的污水再排入市政管网,结合学校专业教学,将污水处理站做为专业实验室来建设,校区市政设施建设与教学实验相结合具有特殊的节约型创意。

(3)建筑主体节能与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篇4: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办事指南

城市建设也是如此。一味简单模仿,只能导致城市面貌的雷同、刻板与僵化。“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当城市的面貌被格式化,千城一面,不只是物质空间形式上的雷同,更说明了城市文化个性的贫乏。

在本土学院派建筑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看来,没有个性的城市,只是一堆“钢筋混凝土的堆砌物”。而在新型城镇化的下一个关键节点小城镇的建设上,如何避免“被千城一面”的命运,魏春雨提供了一个探索的方向——让城市“自由生长”,并享受这种漫长而温馨的自然过程。

建筑设计

这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

建筑和城市之间有一种很亲密的关系,而建筑师在这种关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今长沙这座城市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融城、建地铁、过江隧道”等大刀阔斧的改建,魏春雨这个省内建筑学院派人物成为了媒体访问的对象。

长沙是魏春雨的第二故乡,他出生于河南,在山东的一个海边小城长大,“走路几分钟就能到海边,是很美好的少年时期。”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一样,魏春雨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画画,并且画得非常出色,在当地的少年宫得过很多绘画比赛的奖。也缘因于此,后来他选择来到当时非常著名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建筑设计,“学习建筑,算是一种偶然和必然的结果。”

谈到自己的建筑哲学,他说:在理性与内在逻辑的框囿中寻求突破——先在理性的框架里寻求一些内在的秩序,再去寻求场所与行为的关系、空间的组合变化,即所谓“制约下的游离”、镣铐上的舞蹈。譬如,他的获奖作品湖南大学法学院教学楼的设计就突出了强烈的受力关系,象征着法律的不可抗争性;又如湖南师范大学音乐楼,设计成“音乐盒子”的形状是种偶然亦是必然。被魏春雨称之为“非理性的设计”的长沙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整体设计是一种不对称的拓扑转换,对立于周边的其他政府建筑,他调侃称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叛”。

魏春雨说:其实建筑并不深奥,建筑设计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而这种美就来自大自然和人体本身。“建筑有着自己的语言,有自身的力量,我们不需要刻意去装饰它。城市建设要尊重自然——自然从来不接受‘改天换地,我们能做的,只是找到某种规律来梳理它的外形,使万物更和谐。”

历史古城

不应是“旧城改造”,而是“城市有机更新”

在阅读长沙这个城市的时候,魏春雨看到了这里很多不同于别的城 市的特点。很多人都曾质疑过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可是魏春雨认为长沙确实是“历史文化名城”。经过细细的观察和考量,他发现“下河街就是长沙城市生活的源头,而岳麓书院就是长沙文化的源头。”

长沙是一个靠水路运输形成的城市,而这里最早的集市——下河街就临江形成,廉价的水路运输形成了长沙带状分布的特点。而把湖湘学派弘扬光大的岳麓书院就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源头。“所以长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文化名城。”

谈到对于长沙城的感情,他说自己有一种很矛盾困惑的心情。读大学的时候,他去了北京,“天啦,我当时觉得北京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那么宽的马路,那么森严的建筑,根本不适合人居住嘛。”后来他碰到一个在长沙教书的外教,这个外教很直白地告诉他,相比起北京,他还是更爱长沙。这件事让魏春雨感触挺深,“这个小城的随意亲切是它吸引人的难得的特质。”

魏春雨说得比较绝对,“文化几乎是一个城市的全部!”在他看来,城市的功能中,应该蕴含着城市的文化,所以如果抽离了文化,城市就是行尸走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在中国城镇化如火如荼的今天,他建议,应该废弃“旧城改造”提法,改为“城市有机更新”,保留历史街区、风貌区的城市肌理,让城市文脉得以保护。

中国有着很悠久的城市历史,有很多的著名古城,如长沙、西安、北京、南京、杭州、洛阳、开封,不过这些城市都没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享有这一称号的古城有山西的平遥古城和云南的丽江古城。“大的文化古城都被现代工业文明毁坏了,这与人们对于历史名城的藐视与不珍惜是有关系的。”

再一个重要原因,在魏春雨看来,是城市建设缺少科学规划。“一些地方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也有偏差,认为摩天大楼、‘方盒子就代表了现代化。建筑的尺度体系崩溃了,干什么事都很浮夸,要超大,要气派。”

城市规划

城市就应该自然生长、公众参与

作为建筑学界的专家,魏春雨去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交流和考察。

在他看来,美国和欧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城市规划模式。美国只有两百年历史,是在没有任何传统和空间束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追求密度,以汽车和高度自由的私人空间作为规划的第一考虑因素;但是欧洲,却有着千年的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比如巴黎,曾经就有一些人骑车在街上抗议,说汽车驾驶过快,自行车像老鼠一样到处躲,使骑车者感到很没有尊严,而步行者也一直在呼吁步行的尊严。所以在巴黎,行人的基本尊严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自行车和汽车。人们在欧洲的城市里漫游,往往行人在过马路时,汽车都会在很远的距离停住,行人优先,这已经成为驾驶者的基本素质。

不过,他发现,近期中国的城市规划是以汽车为尺度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事实上,在魏春雨的理念中,规划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把一些需要生态保护、传统历史文化遗存等区域先控制保护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对保护范围以外的区域进行城市规划,是两者有机共存。从一个极端的角度说,城市就应该自然生长、公众参与,无论是城市的建筑也好,还是城市的功能也好,都应该顺其自然。

“城市当中的不同群体,和它的发展形成一个自然关系,而不是规定性关系。”

在历史上,有些城市是因为一个产业而形成,有些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兴起……不同的城市因为它的区域不同、气候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文化民俗不同,受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形态:苗家的吊脚楼,徽派的马头墙、小青瓦,侗族的风雨桥,客家的土楼,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四合院……“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

魏春雨说,城市的“自然生长”是明显的“反规划”思维,虽然现在这样提显得不是很客观和现实,但是像巴西利亚那样的现代主义的悲壮的都市规划已经证明,理性的思维难以驾驭和规划城市,或者说,难以建成好的城市。

魏春雨认为,让城市“自然生长”,这是一种漫长而温馨的自然过程。虽然中国的城镇化热潮不可逆转,而“千城一面”的现象一时之间也无法避免,但是也许,会通过很多人的努力一点一点地得到改善。

篇5: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案

绪论

1、教材分析:

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建筑史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学习目的。

(2) 建筑史(本教材)的主要内容。

(3) 建筑史的大系统与人类社会生态大系统的关系。

(4) 不同时期的主导建筑风格。

(5) 建筑材料、结构、技术的变化。(成熟的建筑风格的特征)

(6) 主流建筑文化和非主流建筑文化。

(7) 建筑强势和建筑弱势。

(8) 教材的局限性。

2、教学目标:

明确本课程的定位和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总体把握学习节奏。

3、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按自己喜好收集一些外建史的资料,对外建史有初步的认识,大致了解可能会学习到的内容。

4、教学进程:

教学过程中做到边板书边讲解,做到语言简练、不失幽默、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1) 简单的自我介绍。

(2) 两本教材的介绍,含考试涵盖的范围。(共5分钟)

提问:大家认为外建史可能是学习什么? 或者说你们想在外建史这门课学习到什么?

(3) 建筑史的研究对象:建筑的发展过程是人们创造建筑的过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讲述和阐释各时期建筑的产生、变化和衰亡。虽然要以历史上的建筑物为构成要素,但主要着眼于它们的历史意义,并不着重介绍和分析它们的创作经验。

学习建筑史的目的:提高学习者的文化修养,认识建筑的本质和它的系统结构,它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主要社会功能和它的演变规律,以利于进行有效的创造性探索,使建筑设计成为真正的建筑创作。认识建筑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和它的机制,为思维开拓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领域。

(4) 外建史(本教材)的内容:除了中国以外各国建筑的历史,包括已经消失了的国家和民族。但由于一本教材内容是很局限的,篇幅很小,加上我们学时很少,很难展开外国建筑史的详细介绍,很难反映外国建筑历史的丰富性。为避免过分简略,本课程选择一些国家、一些时期作为重点,保证必要的深入程度而压缩其他。但是,即使是重点讲解的内容,仍然是相当简略的。

欧洲建筑史在这本书中所占的篇幅最大。这是因为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它历史悠久,经历的阶段最多,每个阶段都发展得很充分,阶段鲜明,因此它的建筑的历史内容丰富多彩,有特使的意义。欧洲建筑的每个阶段都有它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相应的建筑形制风格,它们的形成、变化的脉络清晰可见;欧洲建筑在它的各个历史阶段中,类型最多,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公共建筑很发达,它的各种类型的建筑形制的目的性、艺术手法的层出不穷、风格的成熟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欧洲不但产生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建筑物,也产生了不少建筑著作,理论和思想很活跃;在欧洲孕育了现代派建筑,发动了建筑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对全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使欧洲建筑的发展过程清晰的呈现,不得不删削枝蔓,突出主要脉络,以意大利和法国为重点而简化其他国家。在亚洲,讲得比较详细的则为日本建筑,近现代建筑史则以欧美为主。

这样处理虽然是必须的,但难免把复杂而丰富的历史简单化了,需要同学们理解这种简单化,并且认识到,没有一本著作能全面的展现历史,要了解历史,则需要同学们长期阅读积累,全方位了解。

(5) 建筑的大系统与社会生态的大系统相对应,建筑时人类社会生活必要的物质条件,是社会生活的人为物质环境,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建筑。

建筑固然有它自己内部发展的极致,但更重要的是,它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基本保持同步发展。每当社会发生变化:如生产方式、国家形态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建筑也一定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是哪个层次上的哪些类型的建筑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发达起来,占了主导地位。以欧洲为例,古希腊盛期为城邦保护神的建筑群,古罗马时期为纯消费性的大型公共建筑,中世纪为宗教建筑,文艺复兴时期为贵族府邸,反宗教改革时期为天主教教堂,民族国家形成以后的中央集权制时代为宫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银行、交易所,19世纪为各国的政府大厦和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各种公共建筑等等。这些建筑形势都是应当时的需求所产生,满足当时条件下的功能要求的新的建筑形制。它们形成了各自鲜明的时代风格。此外还有建筑借以存在的材料和技术的演变所引起的形制和风格的演变以及建筑创作经验的进步等等。

(6) 建筑风格主导地位的形成:某些类型的建筑在某个时代占了主导地位,反映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阶层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反映当时的经济形态、政权形态、社会形态和相应的意识形态。这些建筑类型的功能形制虽然也或多或少、或明或暗地反映社会的变化,不过它们所受的实际约束很多,反应不能很敏锐,比如,当罗马帝国晚期基督教的重要性渐渐上升的时候,它们所用的形制还是旧时的供公民集会用的巴西里卡。后来才慢慢由巴西里卡演化出中世纪的拉丁十字式教堂来。建筑的时代风格的成熟,往往更加滞后。在欧洲,只有到了文艺复兴后,建筑师的创造意识高扬,才加速了风格的演进。

(7) 建筑材料、结构与技术:建筑风格总是附丽于建筑的可见形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适应建筑材料、结构和建筑技术条件,要适应建筑的功能和环境,这些事它存在的前提。作为一种实际的存在,建筑风格是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古希腊的建筑风格不但以庙宇为代表,而且只能产生于质地细腻的白大理石的梁柱结构上,产生于铁质工具普遍运用的时代;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不但以大型公共建筑为代表,而且只能产生于天然火山灰水泥的混凝土拱券结构上;中亚的建筑风格则鲜明地反映着土坯拱券建筑的特点;日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都与木质梁架结构密不可分。建筑的风格变换虽然有滞后的现象,或迟或早总会发生变化,直至与材料和结构的特性相合。

古罗马的混凝土拱券技术就剧烈地改变了从古希腊传承下来的`建筑形制和风格,也改变了城市的选址、规模与布局。所以,不能脱离材料和结构技术的特点去认识任何一种建筑的民族风格或时代风格。

一个城市的建筑风格,必定具有独特定、稳定性和一贯性。一贯性是指从建筑群到建筑个体的体形、布局、立面、局部、细节等都贯彻这个特点,构思完整统一;稳定性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特点不变,并且产生一批代表作品。这些都需要影响建筑的一些主要因素基本处于和谐状态,包括社会的、历史的、思想的、文化的、功能的、技术的、环境的因素等等。没有这些基本的稳定状态,风格就不会有一贯性和稳定性。所以,不顾客观条件而主观地制造风格,或者抄袭过去的风格,最后终会失败。

(8) 一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建筑类型和相应的形制、风格,反映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阶层的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属于主流文化。此外,也必定有非主流的建筑文化层次,例如,市民的住宅、店铺和农民的小屋,它们分别各有自己的文化内涵。通常所谓的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其实就是不同社会阶层的文化,在建筑中也不例外。主流文化由于敏捷地反映着社会的各种变动和生产力的进步,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因而成了建筑历史的主要内容。非主流建筑队社会变动和生产力进步的反映通常不会很灵敏。但是主流建筑文化和非主流建筑文化不是彼此隔绝的,相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它们毕竟是一个民族在一个时期内统一的建筑文化中的不同层次,属于同一个建筑体系。不过主流建筑文化一般比较强势,非主流建筑文化则比较弱势。

(9) 建筑风格并不一定存在继承关系。

(10) 宗教曾经对建筑起过特别重大的作用。宗教力量能把相距数千公里、政治体制并不相同的国家和地区,纳入到一个建筑文化圈内。

主要的文明国家和地区大致分属几个宗教势力范围,一个是欧洲的基督教世界,一个是北非、中亚、西亚、印度和西班牙的世界,一个是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的印度教---婆罗门教的世界。

9、教学反思:

篇6: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考试(复试)综合素质面试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综合素质面试

科目代码:

一、考试目的考察学生对建筑设计基本概念及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处理建筑设计问题的能力,从而较为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建筑设计快题要求考生能系统地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建筑与环境相协调、功能组织、交通流线、空间组合、形象塑造、以及相关技术性问题的解决,同时考察学生规范(徒手)表达设计方案的能力。面试问答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现代建筑设计原理、理论的理解,包括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地域文化中的建筑设计等问题,并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考试内容

综合素质面试由4小时建筑设计快题考试与面试问答两部分组成,快题成绩将作为综合素质的评判依据之一。

1、快题设计命题范围

中小型民用建筑设计单体设计(面积在1000至3000平方米之间),可能包含有一定量的规划和场地设计的相关内容。

涉及的建筑类型包括:(1)文化类建筑,如:俱乐部、文化馆或小型会议中心、展览或小型博物馆等;(2)旅游接待类建筑,如:中小型旅馆、大型茶社、中小型餐饮娱乐建筑等;(3)中小型改、扩建民用建筑等;(4)中小型办公、教学或商业建筑等。

2、面试问答命题方式与范围

命题方式为事先命题、当场抽题回答。命题范围涵盖建筑历史、传统建筑理论以及现代建筑思潮等方面应知应会的一般专业知识。

三、快题考试要求

1、考试时间:4小时(具体时间安排详见复试方案)

2、图幅与版面: A2图幅

3、表达方式

尺规或徒手绘图(均按指定比例),表现方法不限,以表达设计意图为宜。

4、考试工具

除图板、绘图纸外,学生自带其余工具。

四、面试问答考试要求

1、考试时间:15分钟

2、考试程序

考生按照规定顺序逐一进行面试问答。首先由考生进行2分钟自我介绍,然后抽取2道考题,经过规定的准备时间后作答。

五、参考书目

篇7: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办事指南

宿舍文化节一直是我院的特色活动之一,受到了院领导的特别关注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10级辅导员张红老师指出宿舍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居住场所,更是同学们生活、学习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她强调了宿舍文化对于生活、学习以及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并号召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到文化节系列活动中来。此次活动由10级辅导员张红老师、11级辅导员裴丽老师及各年级负责人等担任评委,通过一系列公平公正公开的评比之后,将为在此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宿舍将颁发“优秀宿舍”和“文明宿舍”的荣誉证书及奖品,同时以照片、板报形式进行公示。另外,还将征集同学们的心声,构建“心愿墙”,加强师生间的感情沟通交流,确保最大限度的满足同学们的合理要求。

我们坚信在规建学院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此次宿舍文化节活动会取得圆满成功!

篇8:建筑与规划学院学生办事指南

建筑, 是一种对地域、文化思考的呈现。在设计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大别山地域文化的思考。大别山干部学院拥有文化教育建筑的属性, 在设计时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质, 通过适当的设计手法使该文化内涵有所体现。

2、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新县, 地处大别山腹地, 鄂豫皖三省结合部, 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门之称。本项目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商务中心区 (新集镇卓湾村) 北侧地块, 坐北朝南, 背山面水, 北靠孟良山, 占地约690亩, 其中保留自然山体绿化约18.3万平方米, 地势高差较大, 这些特征将成为研究规划布局、建筑选址、功能设定、建筑形式等方面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1)

3、规划设计构思

如何利用好现状地形与自然山体格局, 依山就势合理布置功能布局, 以自由、休闲、亲切的姿态展现在师生眼前, 使建筑做到融于环境, 体现文化, 是本案设计的关键。

4、总体规划设计

4.1 选址与格局——依山、带水、顺势、聚气

“潢河浮光映日月, 龙穴聚星参北斗”, 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该地块为“藏风聚气, 坐山环水”的龙穴宝地, 基地内多为山地坡地。通过解析地形特点, 采用依山就势布局, 形成多样的空间组合, 尽可能享受到周边的自然景观。建筑布局沿山体顺势展开, 形成既连续又多变的群体形态。 (图2)

4.2 功能分区

通过服务对象的分析, 将整个场地划作三个大片区——教学综合区、服务区、养生区, 空间沿三纵一横四条轴线展开。 (图3)

教学区 (图4)

教学区建筑群布局既顺应山势, 错落组合, 又暗合“北斗七星”的格局, 象征各路精英汇聚于此, 学习党的思想理论, 找到引航方向。此区为此次设计的核心, 是纵向空间轴和横向景观轴的交汇点。将学术报告厅布置于教学综合区的主轴线上, 教学行政办公楼楼和综合馆位于其两侧, 学员公寓则退居其后, 相对隐蔽和安静。

服务区

服务区的建筑空间布局主要以组团式和点式出现。局部通过水景来组织。接待中心位于服务区的主轴线上, 在接待中心一侧布置景观水系, 水系上设有折型的栈桥。通过曲折的视线转移, 多变的空间形态, 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憩场所。游泳馆位于接待中心东侧。教职工宿舍位于接待中心的北侧, 通过水景及绿化来引导其布局。专家宿舍退居其后, 通过景观与接待中心相隔离, 保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同时在宿舍周围设置了篮球场和排球场, 给职工提供一个运动休闲的场所。

养生区

养生区的建筑主要以线型空间形态和组团式空间形态出现。别墅的布局通过水景来组织, 围绕曲曲折折的水面, 临水而居。水面流至酒店内部的庭院而终止, 将水景的端部局部放大, 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景观节点, 同时提供给人们一个观景、休憩、交流的公共场所。酒店以庭院式的空间布局出现, 通过架在水面上的连廊将酒店与会所相连。

4.4 道路交通及停车系统

根据三个分区不同的使用功能, 我们沿滨河路设计了3个出入口, 各功能区都拥有其相对独立的交通系统, 以人行为主, 7米宽消防车道为辅, 人车分流。

教学综合区外来车辆从滨河路主入口进入广场后停在左侧停车场, 也可以通过学术报告厅前广场两侧的地下车库出入口进入广场底下的地下车库。消防车可沿入口广场直接到达学术报告厅、教学行政办公综合楼、综合馆, 满足消防扑救要求。人流的空间感受之旅从主入口开始, 沿景观道进入学术报告厅前广场, 然后分散进入教学行政办公综合楼、学术报告厅以及综合馆。继续前行到达餐饮中心、学员宿舍。使人在一次次的步移景异, 曲转弯回, 豁然开朗的心理体验中, 随着学术报告厅两侧浮雕、雕塑故事的深入展开, 精神世界得到一次次升华。

休闲养生区南北向设置一条贯穿全区的尽端式车行道, 人行向东可通过铺地景观到达教学综合区, 两边布置土特产商业街。这个区的大量人流在五星级酒店及商业街活动, 动区靠外, 依山势曲径通幽可到达最北端的会所及休闲养生别墅, 静区靠内, 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服务区设置一条贯穿全区的环形车行道, 在两块宿舍区形成尽端式车行道满足消防要求, 向西设隧道与行政教学区连通。

4.5 竖向设计

1、基地地形较为复杂, 竖向高程规划设计原则上尊重基地现状标高, 适当整理地形使基地得以充分利用。机动车道路坡度均控制在8%以下, 在满足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量使人感觉行走舒服;与山体有交接关系的建筑都做了特殊处理, 如排水沟等, 避免因雨水等冲刷场地带来潜在的危险。

2、根据规划设计需要, 基地部分地方需要挖填方, 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 利用地形高差创造出变化丰富的视觉景观效果, 使得建筑与坡地、台地有机的结合起来。

4.6 景观设计

红色政治文明设计体现:将前面教学区主入口广场两侧种植红叶李, 在后面保留山体绿化置换种植大片杜鹃, 使得整个校区仿佛沉浸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之中, 体现干部教育学院独特的红色政治特征, 突出本案“红色学府”的设计理念。

绿色生态文明设计体现:利用原有绿色植被及设计的生态立体绿化将建筑和道路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 同时设置环山跑步道、休闲自行车道以及景观步行道等生态运动形式, 突出学院绿色生态环境和生态运动的绿色理念。

蓝色现代文明设计体现:将外部潢河美景纳入学院景观, 结合教学核心区入口庭院叠水景观及各小广场景观浮雕墙和雕塑小品等现代景观元素, 与新中式的建筑风格相呼应, 营造了一种休闲氛围之外文化气息, 更传达了源于传统而异于传统的蓝色文明理念。

5、建筑设计

5.1 建筑功能

一期主要建筑单体为教学行政办公综合楼、学术报告厅、综合馆、餐饮中心。 (图5、图6、图7、图8)

行政教学综合楼有行政办公、教学楼功能, 总建筑面积6931.67㎡。其中, 行政办公4层, 教学楼3层。

学术报告厅3层, 总建筑面积10089.48㎡, 含有960人的大会议厅一个, 210人的报告厅1个。300人的报告厅1个。大会议厅可兼作演艺中心, 设计有化妆间、服装道具等演艺功能用房, 同时还配置有新闻发布中心和信息中心, 满足对外的需要。

综合馆是一个集纪念馆、图书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主体3层, 局部4层, 总建筑面积7249.99㎡。主要功能包含有主题展示区、综合展示区、展厅、影视厅、电子查询、阅览室以及办公区。

餐饮中心总建筑面积3986.70㎡, 内含宴会厅和大小包间, 宴会厅两层通高, 为师生提供大型餐饮服务之用。

5.2 建筑立面及造型——厚重、本土、低调、精致⑴设计理念

注重建筑与基地环境的联系:建筑背山临水, 与山体走势紧密融合, 营造生态怡人的教学场景。并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还原基地环境,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传统民居风格与现代时尚线条感相结合的造型艺术:解构传统建筑, 将传统元素现代化, 几何切割形体, 使之有很强的可识别性并不同于传统建筑。体量小, 造型丰富, 使整个建筑群显得灵动多变。

⑵建筑与地形

建筑的灵感主要来源之一是周围的景观特色, 它不应当与建筑背景隔离开来讨论, 最好的结果是建筑与景观合为一体, 这种规划设计方法也使得宜人尺度感更加强烈, 给教师和学员带来更多愉悦。

⑶风格与造型

在建筑风格和造型上, 主体建筑运用了坡屋顶等多种新中式的建筑元素, 外观凝重庄严又极富韵律感;会议中心则将新中式元素运用到大体量的建筑形体上来创造造一种极富现代美感和体量感的建筑形式。天然石材、木头、钢和玻璃、等对建筑的塑造, 同时, 对鄂豫皖地区传统民居的巧妙利用, 使之更好的融入自然环境。建筑墙身面饰均以白色涂料和石材为主, 局部采用传统民居中常见的青砖贴面, 表现出对本土文化的传承, 体现了低调的高档次与文化内涵, 大气磅礴, 经久耐用。

⑷建筑细节

符号的运用与细节的把握:发掘具有代表性的符号, 使之抽象化、形式化。这种符号的集中重现, 使教学人群在教学研究的同时, 享受到一次文化大餐, 产生身临其境的共鸣与遐想。在整个建筑群设计环节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从大的总体造型理念到建筑的装饰细节, 以及铺地、石柱、路灯、座椅等等, 都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相辅相成, 处处体现浓郁的古朴的风情而又不失现代的时尚与精致。

6. 结语

大别山干部学院在设计中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环境, 结合地形、将形式的创新与地域文化的展现相结合, 创造出既富有鲜明时代特征, 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形象, 具有场所的凝聚力, 营造诗意与理性交织的文化地标。

摘要:建筑拥有独特地域性、文化性, 在大别山干部学院的设计中, 充分利用地形与自然山体, 依山就势合理布置功能布局, 以自由、休闲、亲切的姿态展现在师生眼前, 使建筑做到融于环境, 体现文化。

上一篇:万能英语说课稿下一篇:个人绩效改进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