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2024-07-08

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精选6篇)

篇1: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附件2:

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

告(提纲)

一、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项目实施总体情况描述,包括单位的基本概况、项目组织 实施的管理机构、组织实施过程、项目中期进展汇报情况以及项目实施前后情况对比等。)

二、项目研究开发总结

(包括实施的方法、技术路线、攻克的关键技术以及项目技术攻关过程的总结)

三、产学研合作情况

(包括产学研合作模式特别是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的详细叙述、产学研合作典型案例、高校(研究机构)人才引入情况、科技人才的培养、产学研合作中的经验教训等。)

四、项目的实施对企业的影响

五、项目研发成果的市场前景

(包括国内外市场情况、潜在用户、风险预测、经济效益和社会作用等。)

六、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建议

篇2: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意见》,使我校在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产学研结合教育模式上有所创新,特制定进一步推动我校产学研结合工作的实施要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中央领导“走产学研结合道路”的有关指示精神,深刻理解并领会上级政府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讲话精神,深入贯彻我校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民办高职高专院校而努力。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组织建设

1、为使我校产学研结合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正轨,指定校务委员会为我校产学研结合教育工

作一级管理网络,负责研究制定我校产学研结合教育工作的重大事项。

2、组建由各学院院长、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产学研结合教育的二级管理网络,围绕学校产学研结合总体思路,负责研究制定各系各专业的产学研结合教育工作的政策、计

划并负责实施。

3、各专业要组建由相关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校外教育专家和系或

专业负责人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产学研基地建设,为培养专业人才出谋划策。

三、转变观念、搭建平台、建立产学研结合的运行机制

1、在提高认识的同时,要尽快转变和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和建立适合各专业产学研结

合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模式、新机制。

2、在学校教务委员会指导下,各院、系要制定出一系列适合本系本专业产学研结合教育工

作的、符合学校总体发展要求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办法。以建章立制为抓手,搭建好政策平台,营造氛围,积极引导,加强管理,努力推进我院产学研结合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

3、在抓好软件平台的同时,要拓展思路,加大投入,注重硬件平台建设。

(1)以实验大楼建设为契机,在原有校内产学研基地(实训、实验室)的基础上,靠自身

力量,重新调整规划,利用3~5年时间建设好一批具有特色的、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能为

教学改革提供保障的校内产学研基地。

(2)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共建一批科技机构、培训基地等新型产学研基地,使学校在办学过

程中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并充分利用校企共建基地,一方面要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学校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促进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创新。

(3)各院系要以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教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合作方式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努力开拓校外产学研基地的建设;要根据专业发展和专业培养目标需求与企业共建校外产学

研基地,并在合作过程中不断调整,层层推进,以此形成校企之间相互依托,全面合作的产

学研合作新局面。

(4)要围绕专业建设和改革,有计划地组建若干校内科研机构,积极引导教师、学生参与

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进一步提高学院为社会提供服务的能力。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产学研相结合的水平和质量

鼓励各院系有计划地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能支撑产学研结合的“双师型”队伍。

1、制度保证:学院将在教师培养、职称评定、教师考核、工资晋级等方面制定相应完备的规章制度。

2、经费保证:学校每年将拨出一定的专项基金,鼓励和引导教师参

与科研、技术开发和技

能培训,鼓励并引导教师到企业中寻找课题,加强横向课题(创新项目)的研究,并给予相

应的政策扶持。

3、各院系要注重从社会上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和技术专家充实“

双师型”队伍,鼓励教师以各种形式到校内外产学研基地进行工程实践和培训。

五、充分运用产学研结合的软硬件平台,组织好产学研结合的教学工作,加强产学

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1、以人为本,按照能力培养的递进规律,通过边学习、边实验、边训练,达到强化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三者融为一体的目的,实现“知行并进”的目标;通过强化学生在各类产学研基地中实训、实习、实验、劳动与课堂理论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动手能力,并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通过潜移默化形式接受专业思想教育,感受职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感受专业方向和未来的工作内容;要根据能力培养要求,将理论教育和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强化学生对质量意识、经济意识、市场意识、团队意识、安全意识的认识,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2、各学院团委要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发明和制作活动,各院、系组织专业教师负责指导;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比赛、技能比赛等,使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融入到产学研结合教育中去。

六、不断总结、逐步提升、形成特色

篇3: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召开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第三次会议。

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李学勇作会议小结时指出:2009年的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要继续发挥好六部门建立的协调机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大决策与部署,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发挥各部门优势,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环境,加大推进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国家重点产业振兴。要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切实为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作出贡献。

2009年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第一个重点是共同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要立足已有工作基础,集成各部门相关资源,运用市场机制,聚焦增强企业持续创新能力。主要包括:围绕重点产业振兴,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产业技术创新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支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公共服务和支撑;开展创新型企业建设,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引导大学和科研院所开放科研仪器设备等条件设施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发挥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服务等。会议议定的其他工作重点还有联合出台促进产学研结合的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实施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行动、建立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等。

篇4: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关键词】机械制造 产学研一体化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063-02

随着科学生产力的日益发展,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机械制造专业要破常规,改变旧有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实践和探索产学研与专业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新思路,逐渐开创出一条新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道路。

一、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点

(一)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结合为既定方针,理论教学与产业实际密切结合,以务实求真的态度,开展学生专业知识与教师产业研究、学生实习活动与教师教学实践、学校专业建设与社会产业实际互相统一的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校、社会发展协调一致。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在校企或社会相关产业企业实习得到的实践经验相互印证,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与产业技能,同时,将实践经验反馈给学校使其进行教学思路与教学模式的改造升级。

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实际是为了将课堂的理论知识通过产业岗位的实践,培养出切合社会实际现实需求,符合社会行业、企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实现学生、学校、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

学校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基本特点在于做到三个一致。首先,要做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师的教学研究相一致;其次,要做到学生的实践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实践经验、体会相一致;最后,要做到学校机械制造专业的建设与培育,同社会企业的需求相一致。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其本质上就是为了把学习、实践与就业三者紧密地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将学生、学校和社会三个点贯穿一线。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思路就是紧紧抓住社会的需求办好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老师的研究方向、理论实践等,在带给学生需要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锻炼他们的专业技能,做到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改进教学模式思维,依托产业办好教育工作,同时又利用教育推动产业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就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让学校老师与学生在一体化的培养模式中共同成长提高。同时促进产业发展,实现校产联合,使得专业和产业共同发展。

产学研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就是打破以往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单调的教育方式,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生产工作经验有机结合,培养现代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建立学生、学校和企业共赢的机制。

二、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途径

(一)主要方式

学校是学生与社会企业的枢纽,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应社会环境发展的需要是学校的内在本质和要求,学校教育的开展可以基于这一前提来执行。在机械制造专业,一方面,学校大力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一体化的教学中,充分把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锻炼出理论知识扎实、职业技能过硬的学生。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机械制造业的实训基地,比如与造纸厂、配件厂合作,按照教学相结合原则,使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到企业即是课堂。学生可以在训练营完成理论知识到模拟,再到实战一系列的步骤,把学校和企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毕业走出课堂就可以与社会“零距离”接轨。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学以致用,走进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又可以让学校在这种新的模式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企业也能获得人才。

(二)实践路径

1.建立理论知识与产业技能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做到学以致用

学校应当将注重传统的课堂理论教育模式逐渐转移到学研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来,进行专业基础课类别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造,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在传统教育中的比重。教学课程的内容要科学合理,切忌教条空洞,与社会实际脱轨。从教学伊始就树立起学生的职业意识,开展未来职业规划。学校职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可以通过开展校园职业知识、技能大赛,模拟招聘和学校企业合作“1+1”等方式,鼓励和培养学生积极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意识,增加相关社会实践经验。同时学校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课程培养,组织相关职业资质证书的考试,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2.开展以学生为本的学习模式,做到学有所成教学上要做到协调统一,要实现课堂理论知识与学校学生专业相统一,实践教学与社会职业技能要求相统一。但是前提条件是要从实际出发,重点凸显实用原则。例如在课堂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学校可以参考引进了江苏杨思学校等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了快乐教学、生本教育等方式。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开展现场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既保证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充分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互统一,让学生学有所成。

3.建设“双师型”“科研型”师资队伍

为了保障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发展之路,学校应当极具前瞻性地开创“双师型”“科研型”的战略目标,即打造一支强大的基础理论知识过硬、教学水平高超,同时又拥有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极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争取在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内,逐步培养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1)让所有在职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骨干专业教师培训班;(2)教师必须到产业基地或集训中心实践和学习;(3)教师要通过对外考察及时掌握最新的生产技术工艺和生产规则以及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提高自己的实践教育水平;(4)邀请校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指导学生的实践课堂教学。

4.开展产学结合实践,提高深化教学教育质量

机械制造专业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关键在于建设好专业与社会产业一致的产业实训基地。产业实训基地是连接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桥梁。建立机械制造专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学校要加强与社会企业合作,大力建设与专业相关的实习训练基地;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创办校园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将学校的实践教学放在训练场中,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在互相对比参照中摸索出正确的发展道路,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职业技能,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机械制造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了高效的课堂,符合现代职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对于学校教学方面来说,开展新的培养模式,为教学改革积累经验;对于学生来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和专业职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开拓了自己的知识面,丰富了自己的职业信息,明确了自己今后发展的职业道路,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参考文献】

[1]杨杨.机械制造专业综合能力培养体系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34)

[2]钟志贤,孙宝福.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6)

[3]宋欣颖.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专业“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探讨[J].电大理工,2011(1)

【作者简介】农立新,男,壮族,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处副主任。

篇5:创新产学研结合新体系调研报告

一、我区产学研合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为了不断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我局一方面深入园区,对区内企业进行了需求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目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二是企业需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提供哪些方面的帮助(如技术、人才、项目等);三是企业需要科技部门帮助解决什么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带着课题主动拜访市内各高等院校科研处和科研院所,积极寻求结合点,召开校企合作座谈会,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请来与我区企业家面对面共商合作事宜。为使座谈会真正取得实效,让专家学者们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我们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向专家学者们出了七个方面的提纲供参考,分别是:①如何围绕我区支柱产业抓项目;②如何围绕推进科技创新抓项目;③如何围绕做强实力板快,提高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④我区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的发展与定位;⑤高校与我区合作,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⑥校企合作成功典型例子,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好的做法、建议;⑦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浙大科技园、南大科技园建园的经验,本园有哪些好的做法、政策,如何吸引企业入驻园区。到目前为止我区已分别与南大、师大、财大等八所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区内25家企业与高等院校有46个项目的合作。9月份,我区举办了科技成果对接洽谈会,邀请了2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参加,会上有八家企业分别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项目合作协议,同时省科技厅、市科技局将在昌东工业区共建**市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基地创建目的:整合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形成以科技成果转化集群带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格局,促进科技型企业快速成长,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功能定位: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成果转化,创业服务,集科研开发、产学研为一体。建设内容:科技交流、科技培训、科技研发、成果展示、科技孵化、引进先进技术(中介平台服务)等六项。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小型企业做大做强,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强新的动力,今年5月,我区成立了全省唯一一家县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区科技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中心以孵化企业、孵化技术、孵化人才为功能定位,以科技创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主导,以科技中介服务为手段,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技术依托,构建了一个民营科技企业落户、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型服务平台。为充分发挥创业服务中心的作用,切实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服务,我局正与南大、师大商谈,将在创业服务中心内设立南大科研室、师大科研室,针对性地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及时帮助企业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为加速创业服务中心的发展,我们还与深圳清华技术转移中心、深圳力合创投有限公司接洽,希望与之合作挂牌成立深圳清华大学技术转移服务基地,服务基地的主要职能是信息技术对接、技术转移嫁接等,充分运用他们的影响力,为我区传输更多的科技信息,整合科技资源,为我区有条件的企业融资、上市提供帮助。

总体而言,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通过专家咨询、技术转让、共建技术中心、共同研究开发、人才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推动了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了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增强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区产学研合作呈现四个特点:

1、产学研合作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2、产学研合作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产学研合作促进了人才智力的交流;

4、产学研合作加大了技术开发投入力度。

尽管如此,我区的产学研合作仍然存在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1、产学研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如一些企业的科技意识不强,对技术商品的经济价值认识不足,导致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成果向我区企业转移率较低;

2、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因目标不同而存在着影响合作的“分力”,如高校的科研是以知识成果为导向;而企业的研发是以产品适销为主的技术需求;

3、产学研合作中企业的主体地位难以到位,如我区大部分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匮乏,创新的活力、动力、实力明显不足。

二、建议

产学研的基点在于结合,难点在于如何使产、学、研三者真正达到“无缝链接”。目前我区企业吸纳技术的动力和能力不强、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需要切实加强、科技中介服务能力薄弱、相关政策法规需要进一步完善等仍是制约产学研结合的障碍。为做好此项工作,建议:

1、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实现互利双赢。产学研结合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通力合作。

①加快我区科研基础条件建设。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企业设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认定的,给予一定的建设启动资金,并优先支持研发的科研项目。

②支持我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中心,对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的科技项目优先给予重点扶持。

③在区科技三项经费中,拿出三分之一的资金,设立区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集中围绕我区支柱产业中的重点高新技术领域,每年重点扶持3-5项的高新技术重大产业化项目。

④启动区创新型试点企业培育工作,在我区优选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通过其试点、示范,带动全区企业创新,在全区形成一个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2、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人才兴,企业兴,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而科技创新的根本是人才,要发挥政府在科技领军人才培养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调查发现,我区企业最紧缺的人才主要有三类,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工人。

①成立区高层次科技人才选拔培养工作领导小组。

②在区科技计划体系中设立科技带头人培养计划、设立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计划、设立**区高层次科技人才库。

③完善和落实好现有的《**区引进人才若干意见》。

篇6:产学研结合项目实施工作总结报告

湖南省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产学研结合

创新平台建设可行性报告

(编写提纲)

一、平台建设目的、意义

1.国内外本领域的发展现状、趋势与产学研结合发展状况 2.本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性、共性技术的瓶颈问题 3.平台建设对发展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重要作用

二、平台建设内容(主要阐述项目研发任务与目标)1.现有工作基础、条件和优势 2.主要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 3.主要功能与任务

4.近期工作目标及中长期发展思路和建设目标 5.预期取得的技术成果、技术水平以及技术指标

三、平台建设、管理与运行

1.平台组织机构、职责与运行管理机制、规章制度 2.平台首席专家及主要研发人员简介

3.已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及人才培养情况

4.牵头单位与合作单位所能提供的研发及实验的基础条件及管理方式

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及用途 6.技术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 7.计划安排与验收时间 8.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四、附件

1.机构成立的批文/机构章程 2.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

3.项目负责人(首席专家)身份证、学历/职称证书 4.专职人员名单及其学历、岗位情况表

5.可共享的仪器设备清单(按价值大小顺序列出)6.有关资质、授牌和获奖证明

上一篇:初一家长会材料下一篇:数字信息资源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