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双城记

2024-07-16

读后感。双城记(通用13篇)

篇1:读后感。双城记

双城记的双城指的是巴黎和伦敦。故事的开端从一名被无辜关进巴黎巴士底狱被迫害了十几年的老人开始,他被接出监狱时已经精神失常,失去记忆,只知道做鞋子。在他入狱的这段时间,妻子去世,女儿成人。老人刑满释放后,女儿把他接回伦敦悉心照顾,在女儿的照料下他逐渐恢复正常。女儿这时也陷入了恋爱,准备结婚。老人在得知女儿结婚对象真实身份后陷入了挣扎,但最后还是同意了婚事。幸福的日子没有过多久,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女儿的结婚对象达尔内其实是法国贵族。他看不惯贵族的压迫自行放弃遗产权力,从法国出走来到伦敦自谋生路。为了解救远在巴黎的管家,达尔内自行前往法国,却被捕入狱。在这里我真诚的敬佩老人高尚的情操,他凭着曾经被关押巴士底狱的身份,苦苦为达尔内求情。眼看达尔内马上就要被放回英国,一家团聚,却被人爆出了前尘往事。原来,老人被关进监狱是因为告发一场贵族为淫乐谋杀平民的惨案。贵族没有任何影响,老人却因此被关进监狱,而达尔内就是这位贵族的儿子。

在老人刚关进监狱时,就发出诅咒“向苍天和大地控告这一家族的最后一个人”。老人本想隐瞒这一切,解救女婿,却被巴黎人民发现了隐藏在监狱的自白书。法庭判决达尔内二十四小时内执行死刑,这一美满家庭马上就要被拆散。在这里不得不佩服狄更斯的构思,他环环相扣,每一处伏笔都恰到好处。在故事的一开始,达尔内曾出现在英国的法庭上被控告通国罪,狄更斯就埋下了一个和他长得很像的人来做伏笔。这个人曾经答应过老人的女儿,为了拯救她所爱的人不惜牺牲自己。于是,在经过一番运作后,这名叫卡顿青年为了爱,勇敢代替达尔内赴死了。你不得不佩服狄更斯,他写的每一处伏笔都在为最后的结局做铺垫。老人得知女婿身份时的反常,法庭上出现的相似的两个人,监狱里早就认识的内线等等,不亚于一部推理小说。

在老人舍己为人的情操下,这个故事真正的主旨,应该是借着这两个城市的对比,借着法国大革命下巴黎的现状来警示教育还未发生革命的英国,过分压迫劳动人民,就会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革命。

篇2:读后感。双城记

那是一个既美好又糟糕的时代,那是一个既明智又愚蠢的年代。《双城记》的开篇之言就说明了这不是一部非黑即白、评论正确与否的历史小说。以18世纪法国大革命作为小说背景,讲述了发生在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古老城市,巴士底监狱囚犯曼内特医生一家出逃,女儿与贵族青年达尔内相恋的故事,从中反映出封建贵族势力与贫民阶级对立的尖锐矛盾,批判了封建贵族阶级对下层阶级残酷无情的压迫与剥削,也歌颂了卡尔顿为爱情献身、奉献自我的英雄壮举以及法语教师达尔内反对压迫、自力更生的资产阶级进步思想。

小说篇幅巨大、描写生动,刻画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形象。比如,看似孤僻桀骜、消极颓废的卡尔顿,他的内心却是那么的善良和温柔,为了成全自己的爱人,他牺牲自己顶替达尔内,毅然选择去断头台赴死,伟大举动感人至深。低调、沉稳、务实的银行工作者罗瑞,不仅业务精通、能力出众,还是一位绝对忠诚可靠的朋友,曼内特医生一家在他多番周旋帮助下得以逃离深渊、过上幸福的生活。性格坚毅、领导力出色的革命者德伐日太太,凭借自己无比强大的忍耐力和工作能力成功完成革命任务,然而个人的仇恨让其蒙蔽了双眼,她对仇人恨之入骨,沦落为无情、冷酷的侩子手,最终不幸死于自己的枪下,让人伤感唏嘘。

这是真实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虚拟故事。狄更斯在这部杰出小说里并没有用华丽辞藻、黑色幽默或者其他高级修饰手法,而是用平实无华、真切动人的语言把他对法国大革命的看法和态度向读者娓娓道来。狄更斯尖锐指出暴力革命会伤害到其他无辜民众,社会变革需要的是无私奉献、博爱众生的精神,卡尔顿式的伟大壮举正是他为这场暴力革命开出来的救治良方。

篇3:智慧农民的双城记

老郭一家五口来自开原农村, 家里条件也不错, 5间新建的大瓦房, 20亩地, 农闲时在附近打些零工, 一家人生活还算惬意。但是他不满足现状, 想提升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 享受一下城里人的生活资源, 想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 因此举家来到城里, 开起了这家早餐店。

郭大哥一家在沈阳市里开的这家早餐店规模不大, 也就10平米, 光顾人群就是周围的上班族和部分居民, 顾客相对固定。大家之所以成为回头客, 就是因为在这里吃得实惠、吃得放心。在物价飞涨的今天, 在他的店里两三块钱就能吃上一顿饭。老郭家的饭菜价格可以说是极为亲民, 大多在2~10元之间, 就是饭量再大也能吃饱。更让顾客心里有底的是, 老郭一家和顾客吃的是完全一样的早餐。这一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成为小店最好的广告——掌柜的都吃, 说明店里的饭菜肯定干净、放心。虽然饭菜价格低, 但是客源固定, 回头客多, 薄利多销, 老郭的早餐店还是挺红火的。

每天早上三点钟, 一家人就早早起床做准备工作, 烙饼、磨豆浆、包馄饨、做小菜, 从五六点钟迎来第一批客人直到下午两点钟收工, 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忙成这样, 家里的农活也没耽误。“五一”、“十一”城里人放假, 吃早餐的人少了, 他们就抓住这个时间差, “五一”回家种玉米, “十一”再回去收玉米, 期间抽空看一看玉米长势, 还真是两不误。

聊起未来的计划, 老郭和媳妇都说:我们不会放弃农村老家的, 农村环境多好。我们只希望趁着还算年轻多赚些钱, 让老人的生活好点, 让孩子在城市里接受好的教育。等孩子上了大学之后, 我们还是要回老家, 因为我们就是农村人, 喜欢自己的家, 树高千尺, 落叶归根嘛。

李编辑点评:

篇4:从“双城记”到“双城计”

徐楠说:“那时觉得爱情大过天。我妈和我说,嫁得那么远,以后想见一次多难。可我一点不觉得。交通这么发达,想来就来,想回去就回去呗。现在回想,那时候还是太年轻,把什么问题都想得太简单了。”

徐楠和陈安远2006年结婚。10月在上海办了婚礼,11月回哈尔滨又补了一次。

那时候,上海还在穿单衣单裤,哈尔滨已冷到飘起大雪了。陈安远一下火车,就冻得直打哆嗦。徐楠看了看他要风度不要温度的短呢大衣,说:“怎么样?抗不抗得住?”

陈安远吸了吸鼻子,说:“还行吧。”

比起北方的天寒地冻,陈安远更“抗”不住徐楠家人铺天盖地的热情。这天来接火车的,不只有徐楠的父母,还有徐楠的二叔小姨以及和她从小玩到大的堂兄表妹,一大家子人闹哄哄地成了站台上的焦点。徐楠的堂兄亲密地搂过陈安远,开玩笑地说:“娶到我妹算便宜你了。你将来要是对不起我妹,看我怎么收拾你!”

陈安远尴尬地从堂兄胳膊里挣脱出来,咧着嘴干笑,不知道说什么好。

徐楠的表妹一把推开堂兄说:“一边去,少吓唬我姐夫。看我姐夫长得细皮嫩肉的,吓坏你赔啊。”

陈安远除了笑,还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陈安远的哈尔滨之旅,一直都沉浸在难以适应的感觉里。每天不洗澡难受,天天洗,皮肤又会干燥到发痒。还有婚宴上一杯接一杯的白酒加啤酒,更让他吃不消。从哈尔滨回上海的那天,他忍不住感叹说:“终于脱离苦海了。”

徐楠不高兴了:“好没良心,我们家人都对你那么好,你还这样说!”

陈安远苦笑着说:“亲爱的,人和人之间不是好就可以为所欲为的,相处要有距离。这是对别人的尊重。”

陈安远的父亲是设计院的高工,母亲在国企工作。与亲戚之间的关系,和朋友没有太多的区别。就像陈安远自己说的,他在乎个人的空间,过分的亲密会让他感到不舒服。

2007年春节,是徐楠第一次在上海过年。陈家在酒店早早定了一间包间,几家亲属聚在一起吃了一顿,就各自散了。徐楠不解地问:“不一起守岁吗?”

陈安远说:“聚过就蛮好了。现在谁愿意让别人来家里折腾啊!”

徐楠不能理解。一年就折腾一次有什么怕的。那天她和陈安远一起去了公婆家。婆婆准备了汤圆和年糕。婆婆说:“知道你们北方人爱吃饺子,我买了‘湾仔码头’的。一会儿煮来吃。”

过年吃速冻饺子,徐楠还是第一次呢。她自告奋勇地说:“以后过年我来包。”

不得不说,在上海的春节,过得清爽利索。家里没有大把的碗筷要洗,也没有大堆的垃圾要清扫。可是徐楠却觉得,少了那么一点点热热闹闹的年味儿。

第二年的春节,徐楠知道了陈家怎样过年,提早就拌好了饺子馅儿带过去。可是陈安远家没人会包。陈安远陪着爸妈看电视,徐楠坐在一边擀皮儿,包饺子。

徐楠说:“那饺子包的,真是越包越孤单。真心感觉自己就是个外人,和整个家庭都格格不入。好想念在哈尔滨过年的时候,一大家子人,乱出个气氛来。”

那年从公婆家回来的时候,徐楠对陈安远说:“安远,明年春节你陪我回老家过吧!”

陈安远仿佛吓了一跳似的说:“啊?我可不去你们家。再说了,今年不是准备要孩子吗?你回得去吗?”

那是他们结婚的第三年, 徐楠生了儿子。小家伙给家里带来了无数快乐,却也拖住了徐楠回老家过年的脚步。那已经是12月了。徐楠的母亲知道她生了,从哈尔滨赶过来看她,一进门放下东西,就给徐楠熬了小米粥,还做了一锅小鸡炖蘑菇。

熟悉的味道,太让人怀念了。徐楠捧起粥碗,眼泪也跟着下来了。母亲嘴上厉害地说:“活该,谁让你嫁这么远的。”可又抱过徐楠,陪着她一起哭了。那是徐楠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一个人与家乡不可分割的情愫。她说:“妈,今年就留在上海陪我过年吧。”

母亲说:“那哪行啊,过年一大家子人都等我操办呢。”

徐楠只能望“节”兴叹了。

徐楠的儿子取名陈家博,聪明伶俐,3岁就能说会道,像个小大人似的。徐楠看孩子大了,又起了回哈尔滨过年的心。她和陈安远商量,2013年的春节回去。陈安远听了,连忙说:“开什么玩笑,春运那么多人,孩子这么小,能经得住折腾吗?”

徐楠有点不高兴了。她说:“你少拿孩子说事!我在你们家,照顾老,照顾小,五六年都没回去过。现在要你陪我回一次家,你有什么不愿意的?”

陈安远坦白地说:“对,我就是不愿意。我真受不了你家人。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还要天天喝酒。你饶了我好吧。你回去是乐了,我过去就是受罪。”

徐楠脾气上来了。她说:“你亏心不亏心!我嫁到南方来,难道我就适应吗?你们家做菜连盐都不放,我说过吗?上海365天,200天都阴着,我受得了吗?这么多年我都在适应你,让你适应我几天怎么了?”

陈安远却理直气壮地说:“这叫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徐楠看着他不讲理的样子顿时爆发了。她嚷起来:“陈安远!你是鸡,还是狗?”

那一天,他们整整吵了一个晚上。两个人都感觉好受伤。后来,徐楠赌气,自己带着儿子回了哈尔滨。

那个春节,因为徐楠回来,徐家格外热闹。人见人爱的陈家博成了绝对的焦点。可是徐楠即便开心,心里仍存着一点隐忧——她和陈安远吵成这样,不知道回去要怎么相处。

当年还在读大学的表妹,现在也已嫁人了。她看出徐楠有心事,悄悄问:“姐,是不和姐夫闹别扭了?”

徐楠说:“没有啊。”

“别装了。要不他咋没来?”

徐楠听了,也就装不下去了。她把烦心事儿一口气地倒给了表妹。表妹说:“这事是他不好,但你也太强硬了。做了这么多年的媳妇儿,你怎么还跟学生时代一样直呢?”

“那我应该怎么办呢?”

“诱惑他和你婆婆呗。”表妹嘿嘿地笑了。她说:“姐夫和你婆婆有微信没?”

在哈尔滨的那些日子,徐楠听了表妹的建议,天天把哈尔滨的景色和生活拍下来,发给陈安远和婆婆。有银装素裹的雪景,有晶莹多彩的冰灯,有秋林的香肠和大列巴,以及陈家博无处不在的笑声。

在表妹的开导下,徐楠寻思过味来:陈安远不想来,是因为他只记住哈尔滨的不开心,还没有真正领略北方的好。最先被“引诱”的,是徐楠的婆婆,她打电话来说:“小楠啊,看哈尔滨感觉真好玩儿啊。明年我和你公公也想跟你去玩玩。”

后来,陈安远也打来了电话。他先问了问孩子,之后又吞吞吐吐地说:“那个……对不起啊。之前有点过分了。你们不在,家里好冷清呢。我和爸妈商量了,明年一起陪你回去过个团圆年。我妈说,今年没你的饺子,都不像过年了。”

那天,徐楠放下电话,一直哽在心里的心结,悄悄地散了。她忽然觉得,这几年寂寞的饺子,还真没白包呢。

篇5:双城记读后感

――题记

众所周知,法国大革命是人类的一个血的印记。而《双城记》真实地描绘了统治阶级的凶残和腐朽。通过阅读《双城记》,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统治阶级与广大人民之间的尖锐矛盾,体会到了作者狄更斯的思想“鲜血无法洗去仇恨,更不能代替爱”。

卡尔登是书中最富魅力,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位人物,他颓废消极,浑浑噩噩地生活着。求学时,他只替同学写作业,工作后,即使拥有一身才华,他仍然选择默默无闻的打工。但是,在他冷漠的外表下,没有看到他有一份深沉的感情。他温柔的,执着的爱着露西,甚至最终为了露西愿意奉献出自己的生命。他让我们看到了他对露西那深沉的爱:用自己的性命换回自己心爱的女人的家庭幸福与她的笑颜。无论在哪个时代,卡尔登对露西的爱都显得那么珍惜和高贵。

篇6:《双城记》读后感

但是通过对这部著作的学习,我有几点需要思考的地方:

首先,是什么让一个本该受人同情女人变成了让读者希望她早点死去的角色。泰雷兹・德伐日是个苦大仇深的人物,她为了复仇,甚至失去了作为普通人应有的怜悯之心,她不但把达尔内送上了断头台,还要把本是受害者的曼内特医生,以及达尔内的妻女也“斩草除根”。她的每次出现,她的言论,甚至让人觉得疯狂、可怕、恐惧,她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无可救药的绝望。

其次,是什么让民众面对囚犯时先后能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让我吃惊的是,在第一次达尔内被捕时,当时的民众在得知达尔内的“罪过”后,希望他马上被处以死刑的急迫心情,和当法庭宣布他无罪时民众们所表现出来的欢喜之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无法理解。

再次,是什么让一位本来欲自暴自弃过一辈子的人,为了所爱的人,竟然可以献出了生命。西德尼・卡尔顿对爱情的执着让人钦佩,他成了全书中最具灵魂的角色。所以把最后他的话(作者认为他的想法会是这样)抄录在下:

“我看见巴萨、克莱、德伐日、复仇女神、陪审员、法官,一长串新的压迫者从被这个惩罚工具所摧毁的老压迫者们身上升起,又在这个惩罚工具还没有停止使用前被消灭。我看见一座美丽的城市和一个灿烂的民族从这个深渊中升起。在他们争取真正的自由的奋斗中,在他们的胜利与失败之中,在未来的漫长岁月中,我看见这一时代的邪恶和前一时代的邪恶(后者是前者的自然结果)逐渐赎去自己的罪孽,并逐渐消失。

“我看见我为之献出生命的人在英格兰过着平静、有贡献、兴旺、幸福的生活――我是再也见不到英格兰了。我见到露西胸前抱着个以我命名的孩子。我看见露西的父亲衰老了、背陀了,其它方面却复了原,并以他的医术踏实地济世救人,过着平静的生活。我看见他们的好友,那个善良的老人,在十年之后把他的财产赠送给了他们,并平静地逝世,去接受主的报偿。

“我看见我在他们和他们无数代后裔心里占有神圣的地位。我看见露西成了个龙钟老妇,在我的祭日为我哭泣。我看见她跟她的丈夫正结束生命的历程,并排躺在弥留的榻上。我知道他俩彼此在对方的灵魂中占有光荣崇高的地位,而我在他俩灵魂中的地位则更光荣、更崇高。

“我看见躺在她怀里的以我命名的孩子长大成人,在我曾走过的道路上奋勇前行。我看见他业绩优异,以他的光耀使我的名字辉煌。我看见我染在那名字上的污迹消失。我看见他站在公平正直的法官和光明磊落的人们的最前列。我看见他带了一个又以我命名的孩子来到这里。那时这里已是一片美景,全没了今天的扭曲和丑恶。那孩子长了个我所熟悉的前额和一头鑫发。我听见他告诉我孩子我的故事,声音颤抖,带着深情。

“我现在已做的远比我所做过的一切都美好;我将获得的休息远比我所知道的一切都甜蜜。”

篇7:双城记读后感

当整个国家都变成了一个杀人机器的时候,这些手无寸铁的人,用什么来以抗拒风浪呢?我的脑海中蹦出四个字: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也就是“向死而生”。这个说法在现代思想中经常引用、却又难于理解。海德格尔称生理上的死亡为“亡故”,而在哲学上,死则作为此在借以向其死亡存在的存在方式的名称。死比亡故更基本、更原始,因为此在只有死着,才能够亡故。而人们一般认为死即亡故,其实两者在概念上有所差别,如死可指一个过程,亡故则指此过程的结果。然而,这个差别正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

只是马奈特大夫、达奈、卡屯,包括那个小裁缝,他们的“向死而生”是有一块基石的,那是他们的勇气之源、信心之所在,那块基石就是:爱。爱可以战胜恨,爱可以救赎罪,爱可以为人与人、城市与城市、国家与国家之间带来和谐。这样的爱,又来自哪儿?

“耶稣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在父亲的墓前、准备替达奈赴死时、站在断头台上,卡屯反复念的就是这样一句话。

还有小裁缝对卡屯说的一番话:“亲爱的陌生人,要是没有你,我一定不会这么镇静,因为我生来就是个可怜的小人物,胆小得很。……想到那位被人处死的主,使我们今天在这儿还能怀着希望,感到安慰。”

是的,就是这位被人处死的主,即耶稣,从未与罪孽有染,不曾亏负谁。为了证明爱是不计算人的恶,并且生命胜过死亡——他不惜受穷,受辱,受屈,受死,毫无怨言地被挂在十字架上,如果他要讨债,所有站在十字架下的人都不能幸免,然而临死前他却只说了一句:“父啊原谅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知道。”就是他,用十字架抗衡了断头台。

20xx多年前,耶稣就是以这样的爱,胜过了仇敌、胜过了世界。他以他无瑕的身躯替人死了,并且复活了,这就成为无数必将要死的人心中的安慰和盼望。狄更斯在他所有小说里坚持这个信念,并用它奋力打破这铁桶似密不透风的世界。

没有人愿意死,然而,实在要死的话,他们也不害怕,就像达奈说的,他们会在得安息的地方重聚。因为他们相信痛苦和死亡不是全部,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美好国度在世界尽头等待着,那才是永恒的家乡,“在那儿没有时间,也没有烦恼。”他们不用靠抢夺和把什么人从自己前方扫掉才能到达那里,只要彼此相爱,他们都能凭着信心说:“我现在所做的是一桩大好事情,远远胜过我一向所作所为。我现在去的是一处大好归宿,远远胜过我一向所知所解。”

篇8:《双城记》读后感

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爱一个人真的可以奋不顾身,就算她已经为人妻为人母,也依然不妨碍对她一往情深。虽然我一直怀疑在现实中是否真的会有“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可是西德尼・卡顿让我相信,这世间真的有这样一种高尚的情感,能够超越人性里情有可原的嫉妒。

卡顿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从容赴死,获得了永久的安宁,视死如归的平静态度让人差点忘了这其实是一个悲剧。从卡顿爱上露西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他这一生都走不出对露西的爱恋。他每次去露西家都郁郁寡欢,因为露西就在眼前,却是他永远无法企及的美好;他会在深夜的徘徊在露西家附近的路上,只为了重走一遍露西走过的路;他对露西说“为了你,为了你所爱的人,我什么都愿意做”,一语成谶,他终究做到了,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有情人白头偕老。

对露西的单相思让卡顿一直处于一种求而不得的失落中,而他本身在事业上长期不得志产生的自暴自弃心理亦交织其间,让卡顿的一生笼罩着孤独和忧郁的色彩。“我不关心世上的任何人,世上也没有任何人关心我”,富有才华却没有施展的空间,只能跟在斯特里弗后面浑浑噩噩地度日,长期沉沦下僚消磨了卡顿的意志,让他越陷越深,直至再也无法重新振作起来。

他羡慕查尔斯・达内,不仅因为他能得到露西的爱情,也因为在他身上,卡顿看到自己堕落前的样子,查尔斯那样意气风发,正是卡顿渴望成为的模样。只可惜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可怜的青年,他的人生轨迹转到了完全相反的方向,只能终日借酒浇愁,醉生梦死。卡顿的悲剧固然与自身性格有关,让人难免会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可是换个角度想,既然当时英国的法律制度能制造出《荒凉山庄》中那桩让所有当事人身心俱疲的贾迪思控贾迪思案件,诉讼案子成了法律系统敛财的工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那样的制度下平庸无能的斯特里弗能忝居高位,而才华横溢的卡顿却只能做一个郁郁不得志小律师,做狮子身后的胡狼。

篇9:《双城记》读后感

最早接触狄更斯的作品是他的《雾都孤儿》,《双城记》是他迟暮之年的巅峰之作。小说中的三类人物,一类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挞的对象。另一类是德法奇夫妇等革命群众。他们的形象是被失控的自己所扭曲的。第三类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义解决社会矛盾、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包括梅尼特父女、达雷、罗瑞和卡尔顿等。小说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以人物梅尼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仇恨和爱情的交织让人深思。

随着作品的展现,每个读者的感情都会发生转变。从刚开始对法国底层劳动人民生活艰难的同情和对封建贵族的愤恨,到对革命群众冷酷残害所有贵族的痛恨。例如小说中的饱满人物形象德法奇的妻子狄安娜,她出生于被侮辱、被迫害的农家,对封建贵族怀着仇恨,到后来她的坚强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都是作者所同情和颂扬的。但当革命发展到失控的阶段,她为了仇恨,在法庭上指证梅尼特医生而使代尔纳被判处死之时,尤其是当她到梅尼特医生住处搜寻露西和她女儿时,作者再也难以忍受她的一己仇恨,让她死在了自己的枪口之下。真正令我感到革命群众的嗜血成性的是最后卡尔顿走向断头台的那一刻,心中涌起的对革命群众以偏概全的盲目的憎恨达到了高潮。

当革命群众攻占巴士底狱,我们也为之欣慰,可是当革命成果失控之后,社会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从前的阶层互换了而已,受迫害的却是那些善良、无辜的人们。给我印象最深的定是两次的庭审。第一次是封建贵族作为陪审团,第二次是革命群众作为陪审团。第二次的庭审犹能让人印象深刻。即使是不识字的女裁缝,只是有个青梅竹马的朋友,而被陪审团随意地”处死”声就断送了生命,暂且将他们定义为”随意”是将之与第一次的庭审相比较而言。到对代尔纳的宣判,从处死到释放,经过狄安娜的指证,最后难逃被处死的宣判。无论代尔纳,无论女裁缝,无论银行家,当被冠之以封建贵族时,结局只有一个——被处死。

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是不是人们在受到某些刺激,如压迫和痛苦之后,会将积累的仇恨抛洒到一类人身上,就像当初梅尼特医生在巴士底狱所写的一样,他仇恨厄弗里蒙地侯爵家族,其中,不也正包括了代尔纳,而最后,代尔纳却娶了露西。

直到老师说到”去个性化”这个词才明白。去个性这一术语是由法国社会学家G.L.博恩在其经典著作《人群》一书中提出来的。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融化于群体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感。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景。大量研究表明,侵犯行为与去个性化有密切的联系。在去个性化的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并且攻击的强度

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这也正是《双城记》里革命群众凶残处死所有封建贵族的社会心理原因了。

篇10:《双城记》读后感

“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双城记》的开篇句,也是全文的主旨句,全文的思路也是由此而展开的。

“这是一个复杂的时代:昌明而又衰微,明智而愚蠢,笃诚而又多疑,光明而又黑暗,这是充满阳光的希望的黎明,又是阴沉灰暗的失望地长度,人们拥有一切,又两手空空,直登天堂,又跌入地狱,总之,那时和现在是这样的相像,一直最具权威的批评家们谈起它时,无论说好道坏,都必须用“最”字才能容尽它的内涵”,我想这段话是对开篇句最全面而又详实的释义了,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反对极端主义的观点,从而作者在一方面着力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的贪婪与伪善和政治的腐败,另一方面也反对革命人民过于极端的暴力,批判革命人民盲目屠杀,在憎恨贵族社会阶层,除了仇恨与报复,一无所有。也因为此,《双城记》备受争议,但无法掩盖其光芒,因为作者所提出的观点是双重性的,尤其是第二个观点一时间很难为众人所接受,但也是这部作品的一大亮点。

这部小说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可以大致分三类,一类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这些人残暴不仁,是作者着力批判的对象,另一类是德法奇夫妇等革命群众,他们因为饱受压迫而被扭曲,例如德法奇的妻子狄安娜,对封建贵族怀有深仇大恨,作者同情她的悲惨遭遇,但当革命深入到失控时,笔锋一转,把她斥为一个冷酷凶狠的复仇者。最后,作者让她死在自己的枪口下,明确表示了否定态度。第三类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义解决社会矛盾,一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包括达雷等,其中最吸引我的人物就是卡登,他在最钟爱的女子的丈夫即将送上断头台是,他用掉包计救下他,牺牲了自己,其实卡登就是狄更斯的化身。

篇11:《双城记》读后感

《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早在创作《双城记》之前很久,狄更斯就对法国大革命极为关注,反复研读英国历史学家卡莱尔的《法国革命史》和其他学者的有关著作。他对法国大革命的浓厚兴趣发端于对当时英国潜伏着的严重的社会危机的担忧。1854年底,他说:“我相信,不满情绪像这样冒烟比火烧起来还要坏得多,这特别像法国在第一次革命爆发前的公众心理,这就有危险,由于千百种原因——如收成不好、贵族阶级的专横与无能把已经紧张的局面最后一次加紧、海外战争的失利、国内偶发事件等等——变成那次从未见过的一场可怕的大火。”可见,《双城记》这部历史小说的创作动机在于借古讽今,以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经验为借鉴,给英国统治阶级敲响警钟;同时,通过对革命恐怖的极端描写,也对心怀愤懑、希图以暴力对抗~的人民群众提出警告,幻想为社会矛盾日益加深的英国现状寻找一条出路。

从这个目的出发,小说深刻地揭露了法国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会矛盾,强烈地抨击贵族阶级的荒淫残暴,并深切地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作品尖锐地指出,人民群众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贵族阶级的残暴统治下,人民群众迫于生计,必然奋起反抗。这种反抗是正义的。小说还描绘了起义人民攻击巴士底狱等壮观场景,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然而,作者站在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即反对残酷压迫人民的~,也反对革命人民反抗~的暴力。在狄更斯笔下,整个革命被描写成一场毁灭一切的巨大灾难,它无情地惩罚罪恶的贵族阶级,也盲目地杀害无辜的人们。

这部小说塑造了三类人物。一类是以厄弗里蒙地侯爵兄弟为代表的封建贵族,他们“唯一不可动摇的哲学就是压迫人”,是作者痛加鞭挞的对象。另一类是得伐石夫妇等革命群众。必须指出的是,他们的形象是被扭曲的。例如得伐石的妻子狄安娜,她出生于被侮辱、被~的农家,对封建贵族怀着深仇大恨,作者深切地同情她的悲惨遭遇,革命爆发前后很赞赏她坚强的性格、卓越的才智和非凡的组织领导能力;但当革命进一步深入时,就笔锋一转,把她贬斥为一个冷酷、凶狠、狭隘的复仇者。尤其是当她到医生住所搜捕路茜和小路茜时,更被表现为嗜血成性的狂人。最后,作者让她死在自己的枪口之下,明确地表示了否定的态度。第三类是理想化人物,是作者心目中以人道主~决社会矛盾、以博爱战胜仇恨的榜样,包括梅尼特父女、代尔纳、劳雷和卡尔登等。梅尼特医生被侯爵兄弟害得家破人亡,对侯爵兄弟怀有深仇大恨,但是为了女儿的爱,可以摒弃宿仇旧恨;代尔纳是侯爵兄弟的子侄,他大彻大悟,谴责自己家族的罪恶,抛弃爵位和财产,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赎罪”。这对互相辉映的人物,一个是贵族~的受害者,宽容为怀;一个是贵族侯爵的继承人,主张仁爱。他们中间,更有作为女儿和妻子的路茜。在爱的纽带的维系下,他们组成一个互相谅解、感情融洽的幸福家庭。这显然是作者设想的一条与暴力革命截然相反的解决社会矛盾的出路,是不切实际的。

《双城记》有其不同于一般历史小说的地方,它的人物和主要情节都是虚构的。在法国大革命广阔的真实背景下,作者以虚构人物梅尼特医生的经历为主线索,把冤狱、爱情与复仇三个互相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情节错综,头绪纷繁。作者采取倒叙、插叙、伏笔、铺垫等手法,使小说结构完整严密,情节曲折紧张而富有戏剧性,表现了卓越的艺术技巧。《双城记》风格肃穆、沉郁,充满忧愤,但缺少早期作品的幽默。

篇12:双城记读后感

representative works.The novel profoundly exposed the society contradiction before the French Revolution,intensely attacks the aristocratic social class is dissolute and cruel,and sincerely sympathizes with the depressed classes.The novel also described many magnificent scenes like the revolt people attacked Bastille and so on,which displayed people26#8217;s great strength.The novel has portrayed many different people.Doctor Manette is honest and kind but suffers the persecution actually,Lucie is beautiful and gentle,Charles is graceful and noble,Lorry is upright and honest,Sydney is semblance of indifferent, innermost feelings of warm,unconventional but also selfless and lofty,Miss Pross is straightforward and loyal,Evremonde brothers are cruel and sinister26#8230;The complex hatred is hard to solve, the cruel revenge has made more hatreds, loves rebirth in the hell edge,but take the life as the price.As an outstanding writer,in Dickens26#8217;s work,the language skill is

essential.Each kind of rhetoric technique,like the analogy,the exaggeration,the contrast,the humorous,and the taunt are handled skillfully,and the artistry of the work is also delivered the peak.26#8221;A tale of two cities26#8221;has its difference with the general historical novel, its character and the main plot are all fictionalizes.With the broad real background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the author take the fictional character Doctor Manette26#8217;s experience as the main

篇13:双城记读后感

《双城记》是狄更斯晚年的巅峰之作,小说创作之时,当时的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正处于风起云涌的时期,面对三四十年代英国三起三落的宪章运动和1848——1849此起彼伏的欧洲大陆各国革命运动,狄更斯与许多所谓的资产阶级激进派一样,对英国的前途忧心忡忡。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资产阶级繁荣发展的背后潜藏着无数危机,狄更斯清醒的看到了问题,但知识分子的软弱和中产阶级的立场使他仅仅只希望以积极的社会改良,而非暴力革命来改变现实,《双城记》等文学名著应运而生。他们渴望通过文学创作来讽喻世人,警醒沉迷于纸醉金迷中的人们,如果任由种种矛盾不断激化,“法国大革命就是前车之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绝望之冬;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我们正走向天堂,我们也正直下地狱;总之,那时和现在是这样相像,以至那时声名最远的某些作家对于他的批评,说好说坏都固执地只用最高级的对比之词。”在全文开篇的第一段中,“那时”和“现在”正是“当时之法国”和“今日之英国”。所以文章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是如此的恰如其分而又意味深长。他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前期社会各阶层矛盾景象的描写,和对大革命过程中的故事的叙述,来展示在面对重大的历史转型期,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真实的人性。

故事以梅尼特医生被厄佛里蒙得侯爵兄弟冤枉入狱为起因,叙述了在20年后,梅尼特医生的女儿露西重回法国找寻父亲,在银行工作人劳雷的帮助下,找到了居住于德法格酒馆中的精神失常的父亲,并与父亲回到英国居住。回程的途中,露西与达雷相遇并坠入爱河。达雷正是侯爵的儿子,但他憎恨于父亲和叔叔的罪恶行径,愤然放弃财产和地位的继承权来到英国。梅尼特医生感动于达雷与露西的真挚爱情,决定埋葬仇恨,同意并祝福了两人的婚礼。而在此时,侯爵仍然进行着罪恶的行为,最终被反抗的农夫杀死。更多的人加入了反抗的行列,革命的风暴正在成型。梅尼特医生旧日的仆人所开的酒店成为了革命的据点,他的妻子将贵族的暴行编织成不同的花纹,记录在围巾上,渴望复仇。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风暴终于袭来了。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把贵族一个个送上断头台。远在伦敦的达雷为了营救管家盖白勒,冒险回国,一到巴黎就被捕入狱。梅尼特父女闻讯后星夜赶到。医生的出庭作证使达雷回到妻子的身边。可是,几小时后,达雷又被逮捕。在法庭上,德法格宣读了当年医生在狱中写下的血书:向苍天和大地控告厄弗里蒙得家族的最后一个人。法庭判处达雷死刑。就在这时,一直暗暗爱慕露茜的律师助手卡登来到巴黎,买通狱卒,混进监狱,顶替了达雷,梅尼特父女早已准备就绪,达雷一到,马上出发。一行人顺利地离开法国。德法奇太太在达雷被判决后,又到梅尼特住所搜捕无辜的露茜及其幼女,在与女仆普洛丝的争斗中,因自己枪支走火而毙命。而断头台上,卡登为了爱情,成全别人,从容献身。

小说对于大革命的叙述仅占全文的三分之一,主要通过梅尼特医生、露西、达雷、卡登德法格太太及其父母兄姐的故事,从侧面展现大革命前夕法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状态。作者力图表现出君主专制和贵族统治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压迫,他通过描述整个法国社会的混乱、压抑、紧张的社会氛围,“在这纷繁势态的包围之中,辛勤干活的伐木工人和农夫已被忽略”,只有英国和法国的四位最高统治者“慌乱的践踏着国土,以一种高压手段履行他们神圣的权力。”而在英国,“没有老百姓期盼的安宁秩序与安全保障”,当时的英国首都也盗贼横行,强盗乱舞,市长乃至王公贵族的安全都难以确保,更何况其他地区。“暴民与士兵相互射击,谁也不认为这是越轨之事。”“成长排的各种刑事犯被绞死”,所有种种都使读者切身感受到一种极端的病态的生存状态。病态的社会塑造了病态的人们。在去往多佛的邮车里,三个乘客“各自将自己裹在层层包裹之中,既蒙蔽了他人的双眼,也遮住了心目。”当这三个人仿佛是全社会的代表,每个人都只能相信自己,而除己之外的他人都可能是强盗,是窃贼。“在这样的岁月里,旅客们很害怕一见面就相互信赖。”这样的一句话是如此犀利却又让人如此心酸。当人与人的信任难以维持,这个社会必将走向末路。上述种种,使大革命的到来是如此的理所当然。

如前所言,这部小说是一部政治讽喻类的小说,它本身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作者借以警示当时的英国当权者的目的,以小说的表现力而论,无疑是达到了,甚至更加的触目惊心。一部作品能成为世界级的经典,其作用和意义显然不会只在当时一时。小说中的种种情景与当下的中国何其相似。每天高喊着的“民主与法制”,几乎只存在于宪法的一纸空文之中。简单的“朱令案”十九年空悬,朱令从前途光明的青年变成智商如孩童的中年,其父母垂垂老矣,却求告无门。政治权力的潜在世袭造就了权力的特权阶层,而“先富带后富”的政策又造就了一批金钱的特权阶级,贵族名不在实已有。法律的尊严被践踏至斯,不足为奇。

仿佛是一种定律:每当社会处于大混乱、大变革时期,人与人之间总会变得冷漠,相互信任成为了与黄金等同的奢侈品。然而在当时人们的眼中,信赖一个陌生人是“傻子”才会做的事。“南京彭宇案”的发生让人们甚至不敢搀扶跌倒在路边的老人,女人在北京“最好”的医院门口出车祸,鲜血淋漓的倒在医院门口数个小时,医院不闻不问。围观众人,无人上前!人间冷漠,竟至于斯?!医院失职,罪莫大焉!达雷“人口众多,依旧孤独”的悲叹,是如此使人感同身受。中国人的麻木不仁岂止今天存在,它早就在鲁迅先生的笔下真实而残忍的呈现了。只是这样的“真性情”藏了数十年,现在有了机会,它们都争先恐后地一拥而上。只现在,才深刻体会到鲁迅先生在写出“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凶残到这地步,现实还是往往令我吃惊不已。”这句话时的悲哀与无力。在鲁迅笔下出现过的“中国人围观砍头场面,甚至事后吃人血馒头”的情景,在《双城记》的故事里也同样存在。“人们如同花钱去看疯人院的表演一样,也花钱去看老巴雷的表演,只不过后者花钱更贵。” 是作家们的思想共通,还是历史惊人的相似?

在小说描述的环境里,大部分人与被人役使的兽类没有什么不同。所有人都只能在这一部巨大的社会机器中被迫运转,而敢于反抗的人要么被转轮搅成肉酱,或者破坏这部机器,但结果也只是再造一部更大、更可怕的机器罢了。大多数人是不敢反抗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曾说:“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①君主和贵族统治的制度在法国存在何止百年,早早就形成了一张巨大的政治与利益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无形之网的长期笼罩之下,大部分人都会习以为常。正如狄更斯所言:“现有的一切都是正确的”,而“曾经不存在的都是错的”。整个社会的人们都是“健康”,但总有几个人是病人。他们敢于怀疑旧制度,思考自己“生病”的原因,然而他们往往不敢反抗,只能摇旗呐喊,暗中出谋划策。他们大多是有知识的人,也能分得一小块利益的蛋糕。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分不到蛋糕却又要不停制作蛋糕的人,德法格夫妇即是其中代表。但这样的人带来的变革往往是畸形的,德法格太太与其他革命者陷入了复仇的深渊,他们滥杀无辜,对于正直善良的达雷毫不留情,而对于他的妻子露西和几岁的孩子也赶尽杀绝。革命显然走向了歧途。我们的国家也不乏摇旗呐喊的人,他们甚至获得了“公知”的美誉。今天指责某某,明天唾骂他她,何其可笑、愚蠢、软弱。但我们的人民还是沉默的,他们还在期待。

《双城记》的世界无论多么病态,总还有为爱情挺身而出的律师助手卡登,也还有默默帮助的老银行职员劳雷,还有女仆普洛丝的善意保护,德法格的对革命的清醒认识。无论革命走入怎样的误区,但到底向着新的世界前进。一切的一切又是那么的充满希望。我们又怎能轻易的失望呢?非典的众志成城,汶川地震的万众一心,雅安地震的守望相助,这是我们的善良。钓鱼岛之争的出离愤怒,这是我们的骨气。只是,再少些叫嚣的人,多些实干的人;再少些浮躁的心,多些沉淀的心。

上一篇: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下一篇:拒绝成熟阅读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