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

2024-07-25

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通用6篇)

篇1: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

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 促进学校又快又好发展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学校、家庭、社会综合教育的熏陶的过程,而家庭教育又是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起点,因此指导家庭教育对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在如何搞好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梁山教体局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效。

一、家长委员会在学校管理中的地位

家长委员会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一个好的家长委员会必将成为学校形象的维护者,学校品牌的宣传者,更应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支持者。家长委员会的建立会吸引社会的关注,吸引更多家长的参与,使学校管理更具有活力。学校是孩子们的第一课堂,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课堂,只有把两个课堂结合走来,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更好地为孩子们提供优越环境和条件。所以家长委员会在学生教育和学校管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科学设立家长委员会的组织机构

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的设立本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

学校的长远发展的原则。设立家长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3名、秘书长1名、常务委员和委员根据学校规模若干名。家长委员会由热心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热情支持学校工作,并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在校学生家长委员组成。

家长委员会委员在班主任协助下由学生家长推行,每班2名,家长委员推行常务委员,常务委员推行出主任委员等人选。家长委员会委员任期三年,每学年改选,可连任。学生毕业、转学等离校的学生家长,其委员身份自动取消;主任委员子女在其任期内离校时,需提前两周提出辞呈,由常务委员会推选一名副主任委员代任,主持常务工作。

三、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

(一)家长委员会职责

1.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听取学校关于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况的介绍,就学校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2.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学校定期沟通协调的议事机制,就学生家长、学生、社会等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

3.为学校发展创设有利环境。家长委员会要发挥全体家长的优势和特长,与学校紧密协作,在依法治校、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开展校外教育实践等方 面,积极为学校办实事、办好事。

4.帮助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积极向家长和社会宣传解释学校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协助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动员所有家长,积极学习教育知识;动员和组织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和家长培训,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协助下,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组织家庭教育讲座活动,可与家长会合并举办,也可单独组织。

5.家长委员会在学校协助下组织家长上综合体验课、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参与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帮助学校改进和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6.尊重教师劳动。在精神上关心、鼓励、支持教师依法履行教育管理职责,大力宣传教师教书育人的先进事迹,宣传学生家长尊师重教典型事例,宣传品学优学生和先进班集体。

7.促进社会教育,支持和帮助学生校外实践活动,为学校和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方便。

8.家长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由其常务委员会代行其职责。

(二)家长委员会委员职责

1.学习、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关心爱护孩子健康成长。2.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现状,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 积极意见和建议。

3.密切联系本班所有学生家长,与他们充分交流意见、形成共识并向学校反映和沟通。积极协调家长之间、社会部门与学校班级之间的关系,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4.学习和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及方法,针对子女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实施教育。

5.举止文明,情趣健康,家庭和睦,家庭教育环境较好。能够关心、爱护严格要求,但不溺爱、不纵容、不打骂、不歧视自己的子女,关于理解宽容子女,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

6.协助学校每年定期组织家长代表大会、家长会、家长接待日、家长参与学习、亲子活动,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开办家庭教育论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7.积极参加家长委员会的活动,认真参加会议,不无故缺席,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积极献计献策。

(三)家长委员会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1.获知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目标和工作计划。2.对学校的教育发展、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提出意 见和合理化建议。

3.作为其他家长的代言人,对学校工作及教职员工给予 监督和评议。

义务:

1.收集其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家校之间相互了解和交流,并向学校反馈相关信息。

2.有义务参加学校组织的有关活动,主动支持学校的建设和事业发展。

3.有帮助其他家长提高教育子女水平的义务。4.积极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信息。

为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学校要为家长委员会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为工作开展提供方便条件和尽力协助,有计划地组织家庭教育培训,在学校网站等设置家长委员会专栏。

四、建立家长委员会长效工作机制

家长委员会作为联系学校、家长和社会的纽带,在教育管理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家长民主参与学校管理,带动了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将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各学校协助家长委员会制订工作计划,并长期执行。

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方面,我们得了一点点成绩,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学校管理中的新方法、新理论,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篇2: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

通化市纪检监察网

2013-09-22 14:42:21 作者:于长波 来源:梅河口市纪委监察局 文字大小:[大][中][小] 结合我市实际,谈一下对如何有效发挥纪委委员作用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当前纪委委员发挥职能作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规定,纪委委员应承担参与决策、监督检查、组织协调、质询询问和调查研究五项工作职责。但从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看,相当一部分非驻会纪委委员角色意识不强,作用发挥差强人意,甚至把纪委委员看作一种政治待遇或荣誉称号,成为“只戴帽、不履职”的虚职。

一是工作被动。由于纪委委员都是兼职,除参加一年一次纪委全会外,对纪委的日常工作和活动很少过问。

二是缺乏沟通。纪委委员基本上都是各部门主要领导干部,业务工作繁忙,缺乏主动参与意识,平时很少沟通和联系,更谈不上对纪委常委会的工作实行经常性的监督。三是流于形式。个别责任心和文字综合能力较强的纪委委员在市纪委征求全委会报告中还能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对报告征求意见稿作一些修改,多数委员只是简单签字同意。

二、我市发挥纪委委员作用的主要载体和方式

针对上述问题,近年来,我们在发挥纪委委员作用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努力实现纪委委员由“听政”向“参政”转变。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一是组织全体委员集中学习了《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廉政准则》、《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办法(试行)》和市纪委制定的《梅河口市纪委监察局与市纪委委员联系制度》,市纪委委员明确所承担的职责及履行职责的要求。二是为委员订阅了党报党刊及纪检系统内部刊物《中国纪检监察报》、《浪涛沙》,使委员随时掌握纪检监察工作动态和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三是组织委员参观郑培民事迹陈列室和吉林省梅河监狱,参观反腐倡廉教育书画展览,使委员受教育。

2.组织参与反腐倡廉重大活动。为使委员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市纪委通过组织纪委委员参与反腐倡廉重大活动,切实达到了在参与反腐倡廉工作中监督,在监督中参与反腐倡廉工作的目的。一是参与述职述廉。近三年来,有9名纪委委员参加了全市乡(科)级班子成员述职述廉活动。委员们不仅在制定述职述廉方案和指导工作时负责任的提出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而且还参加了民主评议全过程。二是参与政行风和软环境评议。去年,有13名委员参加了全市民主评议政行风和软环境活动,提出意见建议32条。三是参加全市软环境建设问题解答会。2011年11月22日、24日,我们召开了由全体纪委委员、24个乡镇(街)、37个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群众代表参加的软环境问题现场解答会,对企业、工商业户提出的林业处罚、村务公开、医保、农机补贴、燃气涨价、治安环境等28个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并将答复情况进行了现场评议。

3.倾听委员意见和建议。一是落实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制度。2011年初,为加强和改进软环境建设工作,我们专门召开了相关单位纪委委员座谈会,倾听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共征求意见11条,被采纳2条,特别是设立软环境信息管控平台的建议,得到了与会委员的一致认可。4月份,我市投资21万元委托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开发了《梅河口市软环境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进入试运行阶段。二是通报纪检监察信息。2009年我们开始利用纪检监察信息的形式向委员传达纪检监察工作动态,现已刊发22期。三是通过座谈会、访谈会等多种沟通方式认真倾听委员的意见和建议。2011年,一名委员提出应利用互联网加强村务公开工作。针对这一建议,我们研究制作了《梅河口市农村电子政务信息网》(网址http://jjw.mhk.gov.cn,分为政策篇、惠农篇、财务篇、廉政篇、村务篇、供求篇、法规篇、党务篇8个版块,已公开各类信息2280条),使农村群众在互联网上,即可了解到村里的党务、村务、财务情况和全市各乡镇的特色产业及供求信息。

三、纪委委员履行职责的相关建议 如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是每位纪委委员首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这不仅关系到纪委委员整体作用的发挥,而且直接关系到纪委及其常委会工作的成效。我认为,纪委委员履行职责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苦练三项内功:一是树立强烈的委员意识。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不断提高参政水平;二是加强纪检监察业务知识学习。及时了解反腐倡廉形势、任务、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加强对软环境建设、纠风专项治理、行政效能监察等纪检监察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履职能力;三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在监督好本部门的基础上,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经常走访、调研,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关注“热点”问题,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2.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处理好纪委委员与本职工作的关系。纪委委员分布在组织、审计、财政及公检法等重要部门,多数是领导班子成员,有的还是部门“一把手”,对于委员来讲,直接从事反腐倡廉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需要作出合理安排。业务工作和委员职责的关系协调处理好了,不仅没有矛盾,而且会起到推动、促进的作用。委员可以就本部门、本单位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遇到的困难向市纪委反映,提出建议,促进问题的解决;也可以在参加纪委全会或闭会活动时,结合履行委员职责,将获得的各方面信息带回本单位。在时间安排上,两者有时可以相互结合,但有时又需要避开,必须保证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加纪委的各种会议和委员活动,认真履行好委员职责。二是处理好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纪委委员在履行职责时,代表的是纪委,不是代表一个单位或者部分人的局部利益。在两者不一致时,局部利益应该无条件服从全局利益。这是纪委委员必须遵循的原则。因此,纪委委员参加纪委全会或参与闭会活动时,既要关注本部门、本单位的焦点、难点问题,又要站在全局的立场上观察、思考问题。不仅要有领导的“思维”,更要有政治家的“眼光”。

四、保障纪委委员发挥作用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确保纪委委员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关键要靠创新制度,强化责任,落实任务,扩大权威,激发活力,真正形成用制度管理纪委委员,纪委委员按制度履行职责的工作机制。目前,应抓紧建立四个平台:

(一)创新纪委全会工作制度,搭建议事平台 在纪委起草纪委全会报告、谋划阶段性反腐倡廉工作、研究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部署过程中,要注重征求纪委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在这方面,应打破原有一年召开一次县级纪委全会的惯例,将纪委全会改为一次大会和几次“小会”,即:除年初召开的纪委全会外,如纪委常委会认为有必要,或有一定比例的纪委委员提议,可以临时召开纪委全会,以此扩大集体决策的范围。

(二)规范党内询问和质询,搭建监督平台

中央《地方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开展党内询问和质询办法(试行)》下发后,实际上在地方执行得并不好。如,有的委员是部门主要领导,把部门利益放在首位,担心提出询问和质询,影响部门和个人关系,因此,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的想法,不愿、不敢开展询问和质询。为解决“两询”难的问题,我认为应将“两询”纳入到纪委全会的规范议程中,形成在会议期间提“询案”的制度,用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使委员开展询问和质询“师出有名”。同时,为了便于委员规范、准确地提出询问和质询,应将党代会、党委全会、纪委全会等决定决议加以细化和量化,以列表的形式下发给纪委委员,让委员们有针对性地提出询问。

(三)健全三项工作机制,搭建知情平台

很多纪委委员反映:职能作用发挥不好,主要是因为对反腐倡廉的形势和任务把握不好,重点不明确,缺乏工作抓手。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应重点抓好三项机制建设:一是重要情况沟通机制。将纪委常委会重要决策、部署及重点工作情况以内刊或专题会议等形式,及时向纪委委员通报党风廉政建设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让委员随时掌握阶段性动态。二是重点联系机制。为每名纪委委员选择1—2个部门和乡镇作为反腐倡廉工作联系点,定期走访调查。一方面听取基层党员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解决困难,化解矛盾。另一方面配合纪委开展反腐倡廉建设专项工作的安排部署,及时了解联系点反腐倡廉工作进展情况,创建特色、打造亮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整体推进。三是提案办理制度。组织委员围绕任务目标,开展调查研究,并以书面形式向纪委常委会提交提案、意见或建议。为确保提案能够能到及时办理,应在纪委成立协调小组,专门负责抓好与纪委委员的沟通、联系、协调,并将纪委常委会对委员提案的办理意见及时向纪委委员反馈。

(四)完善工作制度,搭建管理平台

相对于纪检监察机关严格的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而言,目前,我们关于纪委委员管理方面的制度尚属空白。在这方面我认为应当结合纪委委员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一是学习制度。把纪委委员作为成员参加纪委集中学习,及时传达中央和中央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败工作的重要会议精神和重要文件、党政纪法规,不断明确反腐倡廉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同时,用学习笔记、集中测试、撰写学习心得等方法检验学习效果。二是培训制度。利用党校、廉政教育学校等载体,组织纪委委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委员的业务水平。对于上级纪委举办的业务培训班,在参训人员的安排上,适当向纪委委员倾斜。三是考核制度。年末,由纪委常委带队,对纪委委员参会、巡视、调研、提案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核,并组织全体纪委委员进行投票评议。对考核评议结果为优秀的予以表彰奖励,不称职的建议全委会撤换、罢免。同时,参照纪检监察办案人员的补贴标准,对纪委委员给予适当的补贴,调动委员工作积极性。

篇3:有效发挥国资委职能

一、国资委的性质

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方案, 国资委被定位为“国务院直属的正部级特设机构”, 专门承担监管国有资产的职能, 因此它既不同于对各类企业进行公共管理的行政机构, 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 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

(一) 准政府性。

国资委不仅要关心企业资产的运营和保值增值, 而且要关心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供给的相互关系, 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不仅有义务使国有资产获得收入, 而且要确保国有资产的收益能运用到公众利益最大化的目标上去, 这是国有资产代理人的特殊职能。但是, 与原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最显著区别在于, 现在的国资委需要行使国有资本所有者代表的权力, 以其出资额享受所有者权益和承担相应责任, 并不具备其他经济管理职能。因此, 我们称国资委具有准政府机构的性质。

(二) 超政府性。

目前, 国内学者对国资委的归属问题还存在一些分歧。一种观点认为, 国资委应该设置在人大之下。这是因为国有资产的最终所有权对全民所有, 人大应该享有最终处置权;另一种观点认为, 国资委是政府的职能部门, 应该设立在政府之中。关于国资委归属权之争使人们忽略了另外一个更为本质和关键的问题———国资委职能长期有效地发挥。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来看, 由于政治需要以及短期经济解困的要求, 政府在国有资产运作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采用短期见效的财政政策及国有企业经营方式, 以解决当期的经济问题。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造成制度层面的权责不清、产业层面的重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为此, 国资委在某种程度上应该具有超政府的性质, 例如财务运行的独立性。但是, 超政府性并不意味着国资委在其运行过程中不受任何约束。

(三) 准企业性。

国资委的准企业性质是指国资委作为一级政府职能部门要以追求资本收益为目标, 因此具有类似企业的性质。另外, 我们说国资委具有准企业性是指为使其职能有效发挥, 一种比较理想的国有资产资产管理模式是“母子公司制”。在“母子公司制”中国资委类似一个国家财务总公司, 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 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同时, 中央和地方的财务总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相互交叉持股, 形成财务母子公司产权多元化的格局。国资委通过这种准企业性可以有效地避免中央和地方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以及国资委与国资企业之间的矛盾冲突, 建立起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促进国有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国资委的职能

国资委是政府机构中专门负责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部门, 它的总体职能是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一) 国资委要行使国有股股东的职责。

国资委根据授权, 在《公司法》等法律所规定的股东权利范围内履行出资人职责, 依法享有出资人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权利。具体包括:审查、批准企业经营方针、重大投资计划、收益分配方案和修改章程等;对出资企业选派出资人代表, 包括董事、监事等, 同时对这些所选派的人选进行考核、奖惩等。审查、批准出资企业和国资经营机构的年度经营和预算计划、决算方案和利润分配方案等;审查、批准企业重大产权处置和产权交易活动。

(二) 推进国有资产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国资委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通过促进国有资产的流动, 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 构建国有资产营运新格局。在明确调整目标的基础上, 调整国有资产的产业布局, 集中优势资源, 提升关键领域国有企业的竞争力, 从而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同时, 围绕国有企业产权结构调整, 推动产权多元化, 发展混合经济。这种资源的优化配置需要借助市场运作, 依托产权交易市场和资本市场来实现。

(三) 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要理顺国有资产的管理体制, 建立权利、义务和责任, 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就必须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配套。为了给国有资产监管系统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资委应制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律、行政法规, 制定相关的政策、规章和制度, 同时还要建立起一套科学严格的国有资产责任制度。这套制度应包括:国有资产业绩考核体系、国有资产统计评价体系, 以及完善独立的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等。从而推动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制化建设。

三、建立以国资委为核心的新型国有资产管理框架

根据十六大精神, 建立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受所有者权益, 建立权利、责任、义务相统一, 管资产与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这种以国资委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管理框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 建立了三级出资人制度。

三级出资人制度的建立使中央政府和地方省市两级政府形成分别代表国家的三级出资人职能。从法律意义上来看, 出资人的职能包含三个方面:重大人事任免权、重大决策权、资产处理权。建立三级出资人制度, 实际上是提出了国有资产的“分级产权”构想, 即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 将国有资产由“分级管理”转变为“分级所有”的新型管理体制框架。在这种框架下, 国家国有从单一的中央国有变成中央国有和地方国有并存的格局;三级政府均以出资人的身份履行职责。这将有助于解决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出资人缺位的矛盾, 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真正实现出资人与所有者权益的统一。

(二) 实行三级经营构架。

国有资产运营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构架的基础层次。为了使国有资产管理系统有效运转, 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应采用三个层次的经营构架:第一层级是代行所有者权利的政府国资部门, 即国资委。国资委仅与其直接下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相联系, 其所采用的控制手段是人事控制和财务控制;第二层级是国有资产经营公司, 他代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从事国有资产的运营, 其使命就是在国资委和企业实体之间构造一座资本桥梁, 在相应的国资委的领导下, 依据其各子企业中的国有股份行使法人财产权利, 对拥有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运作;第三层级就是国有企业, 它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 接受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自己行使股东权利。

(三) 新型体制对原有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新突破。

这种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助于实现政资分开、政企分开。

一般认为, 我国政府有两种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和资产所有者职能。长期以来, 由于产权关系没有理顺, 政府这两种职能高度重合, 同时又分解在许多职能部门。各部门之间权责不明、职能冲突, 结果形成“五龙治水”的体制。各个部门只有权利、利益, 没有责任、风险, 更没有人或机构对国有资产真正负责, 造成了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问题。国资委的成立, 第一次在政府层面上做到了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出资人职能的分离, 标志着国有资产所有者主体已经到位, 初步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国有资产所有者主体虚置问题以及国有资产多头管理而最终无人负责的问题。同时, 在国有资产的“三级”管理模式中, 国资委委托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国有资产进行经营, 从而避免了国资委直接干预企业具体业务的可能性, 这种政府职能关系的重构, 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所要求的出资人制度。为解决内部人控制严重的问题, 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提供了制度保障。

2、有利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

从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中可以看出, 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对于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顺利进行是至关重要的。忽视地方政府的作用将会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产生不利影响。在原有的“国家所有、分级管理”的体制框架下,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 中央政府无法直接监督下级政府努力程度。加之“分级管理”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不足, 致使这种体制的效力无法充分发挥。而党的十六大所提出的, 要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的国有资产新型管理体制, 使得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一样, 都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 均可以履行出资人职责, 享有所有者权益, 解除了国有资产管理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 地方政府就会努力提高国有资产的运作效率, 从而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得以实现。

四、加强对国资委的监督

为了使国资委认真履行其职责, 充分发挥国资委在新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的作用, 应该切实加强对国资委的监督。

(一)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现阶段国资委监管的重点是经营性国有资产, 认真编制并执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 是国有资产监管的重要内容, 同时也是加强对国资委监督的一个重要手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可以分为总预算和分预算两种。总预算是按照预算的一般项目内容反映国有资本的整体运营状况, 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性收支预算、现金预算、国有资本存量预算、国有资本保值增值预算和国有资本投资预算。分预算是指分别按照中央、地方、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编制的反映国有资本局部经营状况的预算报告。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 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国资委自身的监管。

(二) 明确监管国资委的主体, 强化其监管的权威性。

目前, 最有资格或最适宜做监管国资委的主体就是人大。国资委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 根据制衡的原理, 对国资委的监管职责不能由政府来承担, 而只能由对政府有制衡能力的外部力量来承担。这种外部力量应该具有较高的权威性、独立性, 并且其自身组织应该是正式的和严密的。因此, 人大就成为一个较为合适的人选。

(三) 建立问责机制。

篇4: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

一、抓住人才关键,培养调解队伍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发挥如何关键在人。调解员素质的好坏决定调解工作的成败,这就要求企业工会在选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时,注重把责任心强,能说会道、热心工会工作、具有较高劳动法律法规素养的人选配到班子中,进行培养和锻炼,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要经常加强业务学习,特别是向有经验的法律工作者、法官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一个优秀的调解员应具备沟通协调、法律运用、情感说教的能力。同时要具备三心,即“热心、耐心、细心”。一是要有细心。要了解调解对象工作、生活、家庭情况。了解事情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要有针对性捕捉事情的主要原因,抓住主要矛盾,拿出针对性的措施,做细心工作,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二是要有耐心。在协调处理矛盾和纠纷时,面对当事人的激动和不安甚至冲动的情绪,调解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耐心,倾听双方的诉求和心声,有时候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需要冷处理,切不可只是为了从快从速、欲速而不达,这就要求以耐心的劝解、反复地宣传法律法规以及事情发挥直接导致的后果,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循序渐进直至做通思想工作。三是要有热心。对每位来访者,一张笑脸相迎、一声问候让座、一杯热茶暖心。诚心诚意地为他们办事,对反映的问题,本着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妥善解决不能解决的要耐心解释,取得当事人的理解。

二、夯实学法基础,增强法治意识

为了使广大职工能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的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各自的正当合法权益。企业工会要通过各种形式,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抓好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氛围营造。一是要通过手机短信、微信以及公司网站等现代传媒,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条款,制作成职工通俗易懂、音视频,反复传输给企业的广大职工,多领域、宽范围,加深企业职工对劳动法律知识的了解。二是通过企业公开栏和宣传栏定期宣传,并结合案例解析式地宣传,达到通俗易懂。三是通过企业自办的报刊和法律宣传册进行宣传,分发到职工手中,使广大职工能在业余时间在宿舍和家中就能够学习。有条件的企业也可通过法律知识培训班,分批分期对职工进行培训或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竞赛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三、注重调研环节,实施源头把控

从近几年发生的劳动纠纷案例中看出当前劳动关系的主要特点:一是劳动关系是利益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而劳动者则追求自身利益的经济价值的最佳实现,由此构成了劳动用工的矛盾性。二是出现了福利、休假、工伤等具有普遍情况的劳动争议现象。小而散的企业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的要求,有些企业的重大事项决策缺少民主决策的程序,由此带来劳动争议的群体现象的发生。三是劳动争议的处理难度不断加大。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职工不同程度上掌握一些法律条款,因终止、解除合同引发的争议调解的难度逐年加大。少数职工甚至绕开企业和工会组织直接投诉时有发生,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我们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重视。实践告诉我们,解决劳动关系纠纷的制胜法宝是调解。作为工会劳调组织的调解员,一定要经常性地深入车间班组到工人中去,了解职工的基本诉求和需要解决的事项,对容易产生问题和矛盾的工作环境和生产工序要注重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出工会主张。

四、优化调解机制,提升调处实效

目前,在非公经济组织中,由于“端老板的碗、受老板管”等多种因素,使工会很难保持中立,形成事实上向企业倾斜。而一些小企业因职工人数少,没有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劳动争议调解的作用,值得思考与创新。

一是可以由行业工会组建行业工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我系统去年新成立交通运政工会,覆盖本行业内的大大小小的运输企业。对于系统内不少小型运输企业人数不够组建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由交通运政工会为单位组建区域性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这样独立于企业,保持中立,以公正、公平地调解所在行业企业或区域内的企业劳动争议。同时,也解决了小型企业因职工人数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缺失的问题。

二是可以由行业工会职工法律援助站,聘请律师和法律顾问,专兼职法律援助站工作人员与行业工会的劳动法律委员会合署开展工作,免费为本行业的职工中提供法律咨询、法律诉讼服务,这样开展工作有三个好处:①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熟悉办案流程和法律规定,便于准确判断维权者是否正当合法。②体现出公平、公正,维护职工合法利益,而且免费服务,体现出为职工所想、为职工所盼。③由于法律援助站中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对本行业企业老板熟悉,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便于沟通和协调矛盾,从而使大部分问题和矛盾通过调解的方法得以解决,节省了大量的社会资源,有利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和谐。

篇5:充分发挥调用纪委委员职能作用

纪委委员是反腐败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分布在组织、审计、财政、公检法等重要部门,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较高的业务技能,是党政各条战线上的骨干人才。充分发挥纪委委员的职能作用,对于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有些地方的纪委全委会的作用并未受到重视,往往是一年开

一、两次会,五年换届一次,形式大于实际效果;纪委委员履行职责的平台和途径也不够广阔,纪委委员的功能仅仅局限于听取报告、审议报告、举手表决报告,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有些纪委委员甚至不明确自己的具体职责究竟是什么,只任职、不履责,只挂名、不工作。这种现象不仅削弱了纪委委员的职能,而且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

纪委委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定准方向,摆正位置,履行职责,发挥作用,是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关键要创新制度,强化责任,落实任务,扩大权威,激发活力,真正形成用制度管理纪委委员、纪委委员按制度履行职责的工作机制。

一、要建立健全纪委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

学习是纪委委员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履行职责、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基础。各级纪委都要建立中心学习组制度,把纪委委员作为中心学习组成员,每月组织纪委委员集体学习一次。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中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会议精神和重要文件、党政纪法规,不断明确反腐倡廉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用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方针、战略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纪委委员科学判断形势、正确把握大局、应对复杂局面、解决疑难问题、创新纪检工作的能力。纪委委员要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作学习笔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与所承担的职责相适应。

二、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全委会决定制度

凡是关系纪检监察全局性的重要工作部署、长远性的重要大事项决策、纪检干部重要人事安排等事项,都要组织纪委委员参与讨论。纪委的重要工作特别是一些重大案件,都要及时向纪委委员进行通报。组织纪委委员参与纪委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如执法监察、案件检查、审理工作、信访件的调查处理和调研等。通过纪委委员的积极参与,使纪委常委会的决策更加科学,工作部署及时得到贯彻落实。

三、要建立健全纪委委员询问和质询制度

询问和质询是一项全新的党内监督制度,是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措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有权对纪律检查委员会全体会议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问题提出询问和质询。”《条例》明确了纪委委员有权就全委会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向纪委全委会、纪委常委会、纪委机关、派驻机构和执行单位提出询问和质询。询问是指纪委委员对全委会决议、决定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向纪委或有关部门进行了解、过问,并要求说明的行为。质询是指询问人对纪委或有关部门作出的询问说明提出质疑,并要求解释和答复的行为。询问和质询有具体的回复时限和要求。对于拒不说明、解释、答复的,或无正当理由不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说明、解释、答复的,或无正当理由不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说明、解释、答复的,同级党委、纪委要视具体情况对被询问和质询单位主要领导或有关领导给予批评教育、警示训诫或组织处理,情节严重的,追究纪律责任。通过开展纪委委员询问和质询制度,有利于发扬党内民主,拓宽党内监督渠道,更好的发挥纪委委员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

四、要建立健全纪委委员基层调研督查制度

建立基层调研督查制度,是纪委委员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服务群众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于转变纪委委员工作作风、深化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市以下纪委都要动员和组织纪委委员每人联系一个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村,开展下基层调研督查活动。每年对联系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村“两委会”负责人、纪检委员等村组干部和党员、党风廉政监督员进行一次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纪律法规知识培训。向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宣讲一次中央1号文件的主要精神和新农

村建设方针、政策。听取一次基层干部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检查一项以上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解决一件以上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廉政方面的突出问题。帮助建设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阵地,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开展纪委委员下基层调研督查活动,能够有效克服和解决纪委委员对基层了解不多、服务基层不够的问题。只有发扬优

良作风,弘扬新风正气,才能树立纪委委员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五、要建立健全纪委委员监督和评议制度

实行纪委委员监督和评议制度,就是结合换届班子考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每届每年选择一部分所管辖同级重要部门“一把手”和下一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向纪委全委会进行述廉,参加监督和评议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纪委委员和群众代表现场询问,全体纪委委员面对评议和无记名投票测评。评议分廉洁、基本廉洁、不廉洁三个等次,廉洁票达到90%以上的评为廉洁,廉洁票达到70%以上评为基本廉洁,不廉洁票达到30%以上评为不廉洁。监督和评议制度能够有效发挥《党章》和《党内监督条例》赋予纪委委员对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进行监督的职能,较好地解决纪委委员中存在的不愿监督、不敢监督和不好监督的问题,做到有为、有威、有位,增强纪委委员的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监督和评议制度还将纪委委员监督和人大代表依法监督、政协委员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有机结合,并将监督结果运用在干部使用管理中,有利于在党内形成廉洁从政的干部在党委受到重用、在纪委得到支持、在群众中受到称赞、在精神上得到鼓励,不廉洁的干部受到批评教育和组织处理的正确导向。

六、要建立健全纪委委员自身建设制度

打铁先要自身硬。纪委委员责任重大,岗位光荣,要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坚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树立责任意识,克服私心杂念,增强党性观念和群众观念。要在纪委委员中深入开展“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主题实践活动,教育和引导纪委委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树立勤奋学习的良好形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树立思想解放的良好形象;坚持认真履行职责,树立严惩腐败的良好形象;坚持依法依纪秉公用权,树立廉洁执纪的良好形象;坚持转变作风,狠抓落实,树立求真务实的良好形象;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树立团结和谐的良好形象。纪委委员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升精神境界,讲操守,重品行,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作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要带头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守思想道德防线,严守党纪国法红线,严守做人做官底线,永葆清廉本色,做遵纪守法、廉洁从政的表率,树立起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纪委要健全完善纪委委员履行职能职责情况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按照考核量化指标体系的要求,进行考核评价,确定纪委委员完成目标的等次,以适当的方式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考核结果,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在纪委委员中形成分工负责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各负其责创一流的工作局面。

篇6:发挥家长委员会职能

七台河市职业技术学校林迪

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职业教

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统筹,有效推进,大力发展。全国政协及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关注、参与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全国政协高层领导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多位全国政协副主席多次带队视察、考察职业教育;三届‚中国职业教育振兴论坛‛邀请各界人士共商职业教育发展大计;数百位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建言职业教育发展,许多意见和建议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决策,带来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春天,广大关心、关注职业教育的政协委员深入一线,调研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积极向党和政府‚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统计发现,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几年以来在两会期间提交的提案中,包含‚职业教育‛的提案达383件。

七台河市职业技术学校就是在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倡导下,经

市委和市政府研究决定建立起来的我市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受领导嘱托,振兴我市中等职业教育的重担历史的落到了我的肩上,在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积极发挥做为一名政协委员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不断调研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政协会议上多次提出我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我深切的感受到全市重视、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2010年9月市人大、政协和市政府领导到我校调研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对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做了指导性意见。2011年5月市政协主席韩振军副主席杨子义一行到我校调研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建设情况,并走访我校政协委员,听取了我校对政协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领导的关怀和自身的努力建设,使市职业教育办学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1年6月我校正式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首批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点学校,既是黑龙江省综合高中,我校在入选的省12所高中中排名第一,全市只此一家,普职融通发展将为我校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巨大的潜能。

在发展中我也发现当前阻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亟待解决,现联系工作实际,结合政协委员的履职职能,对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一.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必须分三步走。

第一步依托基础较好的成人教育学院校建立区域性重点社区教育中心,纳远程教育、自学考试、周末学校、就业培训于其中,以满足各个阶层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习型社会建立,我市应该以职业学院成人教育部和中共市委党校为依托,大力发展职业培训。

第二步设立职业学院和技师学院,承担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四大工程‛的任务。协调将劳动部门的技能证书考前培训工作移交给就业培训中心,并由中心负责鉴定,合格者由劳动部门颁发相应证书。

第三步,大力扶持中等职业教育,期望通过职教建设,促进城乡、校际、校企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学校与企业双赢,以此提升职教的综合实力,打造职教品牌,带动我市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争取成为国家‚十二五‛重点扶持建设的1000个市级职教中心之一;成为国家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之一。

2.确实解决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我市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从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师资队伍中转型过来,普遍缺乏企业和技术岗位工作经历,这严重制约了我市乃至

我校职业教育质量。政协委员曾经呼吁改革多年来以普通中学教师职称评审标准来评价职业学校教师的做法,在人才引进上创建岗位技能人才可以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体系,并建议在职业学校设立专业技术‚特岗教师‛。但现阶段的实际是职业技校的毕业生都很难分配到学校任教,更何况是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引进,本身在工资待遇和职称上就存在很难突破的问题。

政协委员们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呼吁,已经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教育部《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0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所以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的关键也是职业技术专业教师的引入,我校到目前为止外聘职业技术教师两人,其他都是基础教育教师转岗而成,职业技术水平的匮乏严重制约我校培养学生的质量,而我校两年来申请的缺口的专业技术教师13人,到目前没有到位一人,这也严重制约了我校办学质量的提高。建议市财政划拔专项基金培养职教‚双师型‛教师,培养方式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开展。在此基础上,切实执行职校专业课教师申请第二个专业技术资格或申请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规定,并落实工资待遇,人事部门应该加大职业技术专业教师的引入力度,使职业教育师资问题真正得到解决。

没有人才的发展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职业教育的发展就没有经济的腾飞。我相信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我市的职业教育一定会在困境中崛起,在危机中跨越,在奋斗中前进!

3.政府应加大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彰显职教特色的硬件依托。目前我市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我们建议由政府牵头,依托职业学院和技师学院,围绕机电和煤化工等企业资源,合力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对市场竞争力大、发展潜力明显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遵循仿真性、先进性和通用性原则,让实训设施设备更加贴近生产实际,实训空间更加贴近企业环境,实训基地能够满足更多人的职业技能培训需要。通过推行产学结合,把教学和工厂紧密结合起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工厂环境,让他们通过生产,学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真正实现学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应转变实习实训基地只是一种教学消费的观念,变技能型、消耗型实训基地为生产型、积累型实践场所。

目前我校依托学校实际,与近邻龙煤集团七台河分公司机电设备维修总厂达成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协议,这种与企业合建的仿真性实训基地已切实发挥了‚工学结合‛,实践育人的作用,也解决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设备资金缺失的巨大困难,将是我校乃至我市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

4、必须把职业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部分,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的重任。‚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我们不仅需要培养高新技术人才,也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就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范围更广泛,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贡献也更直接,因此,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目前应当形成‚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工作‛的共识,切实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我市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产业竞争力和打山水园林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件大事来抓。

作为培养生产第一线技术应用型和实务操作型人才的主要力量,职业教育有着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关键在于如何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使广大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要求。目前,我市职业院校在设置学科或增减专业时,仍多以各校办学成绩、师资、设备及整体招生情况等进行,而不是根据社会需要来统筹规划。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各职校毕业生供需产生结构性失调,一方面职业教育结构与经济及产业结构不匹配,直接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学生就业困难,而另一方面却是各公司企业求贤若渴、难觅人才。

发展职业教育应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立足现有教育资源基础,预测未来生源周期变化规律,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做好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培训中心、实习基地、重点学科、特色专业的定点布局。要拓宽职业培训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新形势,加快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引导各个学校突出当地产业特点,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办好3-4个特色专业,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与信息交流,拓宽经费筹集渠道,以缓解我市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办学经费不足、办学条件不充分‛的不利情况。

上一篇:毒品初中生观后感下一篇:检修工区工段群众安全工作站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