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保密心得体会

2024-07-26

网络保密心得体会(共9篇)

篇1:网络保密心得体会

网络中心保密学习心得体会

日报社网络中心开展了保密知识专题学习会,在会上全体网络工作人员,认真学习了保密总则、保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对泄密国家秘密的法律解释的相关内容。

通过这次规章制度学习教育,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及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学习要强化制约、进一步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因此,通过近一个时期的学习,联系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当前关键要加强对基层一线操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和教育,切实把那些政治思想上靠得住的员工放到计算机操作岗位上;要强化制约,严格计算机密码管理,在级别管理技术上,对不同的行业功能和不同的使用权限要严格控制,修改文件和数据要自动进行登录备查。

保密工作是一项管理工作。它是指从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出发,为达到保护国家秘密的目的,通过一系列手段和措施约束、规范人和组织的行为,使国家秘密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控制在一定的知悉范围内,防止被非法泄密和使用。涉密人员只有把保密管理当作保饭碗、保前途、保家庭幸福的事情来做,才能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

公开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公开,违反了这条原则,必然遭受损失。培训课上,同志们认真领悟保密法修订颁布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工作的新特点、新情况,重点对涉密信息管理的新规定和相应责任进行讲解;还做了现代办公设备泄密、窃密技术演示;还给我们简述了当前保密工作面临的外部内部形势,总的来说不容乐观,因为境外敌对势力千方百计窃取我们国家军事、经济等秘密,国内掌握国家秘密的人有的经不住诱惑而出卖国家利益的事情已经是毫无疑问。领导以案说法,以例警人,值得每个保密工作者引为鉴戒。

凭着单位各级领导对保密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们才有机会第一次参加保密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学习,生动形象的宣传和演示有效提高了我们的保密意识,我们更有信心去捍卫单位秘密的安全了。

篇2:网络保密心得体会

当今时代,信息网络化使信息和安全的关系显得越发密切,计算机、互联网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可获缺的媒介工具。平常的浏览页面、一封莫名的邮件、一个小小的移动存储介质,只要种植了木马病毒,涉密电脑只要直接或间接与互联网联接过,都会造成失密、泄密情况的发生。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意识上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

牢固树立“泄密隐患就在身边,保密工作从我做起”的理念,从小事、细事、微事上加以注意;在言行上保持警惕性,要在脑子里绷紧一根弦,在舌头上加上一把锁,做到不该说的不说,不该看的不看,不该做的不做,切实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入手、从身边事入手,严守纪律,守住秘密;在学习上真正吃透《保密法》,重视对保密知识的学习,深刻领会保密工作的精髓,注重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并做好保密宣传工作。保密是指保守机密或秘密,不使泄露出去。

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和公职人员必须履行的责任。保密工作历来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担负着保安全、保发展的重任。

提高保密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利于促进工作的安全开展和信息的安全防护,作为政府职能部门,我们应加强保密意识,做好信息方面的安全防范有关工作。我们经常性开展保密有关工作,认清形势,增强保密意识,进行经常性的保密教育,要重点提高领导干部及重点岗位人员的保密意识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保密制度认真排查保密隐患。

定期开展保密工作自查,重点检查互联网计算机是否存有涉密信息、移动存储介质内外网交叉使用是否严密、个人计算机和移动存储介质是否处理过涉密资料,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清除各类隐患漏洞。

篇3:网络信息安全保密问题分析

1 计算机网络中经常遇到的威胁

网络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常受到威胁主要是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电磁泄漏等方面。

1.1 黑客攻击

“黑客” (英文名字为Hacker) 是指拥有一定的计算机相关技能、可利用计算机攻击他人计算机网络的人。他们运用一定的编辑技术编写一些代码程序或利用现有的黑客工具, 对他人的电脑现有的应用或数据进行破坏或窃取存在电脑里的文件信息。现在网络信息的泄漏大多来自于黑客攻击, 其通过网络安全漏洞侵入计算机系统从而进行破坏或获取他们需要的信息。黑客侵入计算机网络方式主要有两种:破坏和非破坏性攻击。破坏性攻击是通过各种方式来多次尝试获取信息, 容易造成信息的泄漏和不可恢复, 为暴力性破解方式。非破坏性攻击的主要是通过多次密码尝试的方式或其它不影响信息二次使用的情况下获取信息的复制件, 从而获取到其需要的数据信息。这两种方式都会造成信息泄漏, 对信息维护人员的工作造成被动的局面。

1.2 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 (Computer Virus) 也是利用计算机代码编写的程序, 其主要作用是来破坏已有的程序的正常运行, 从而影响计算机使用或窃取一定的数据信息, 并可自我复制。这些代码具有可执行性、破坏性、隐蔽性、传染性等特点, 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潜伏期, 可定时发作。其主要通过网络或可移动设备 (U盘) 等传播, 可针对特定或不特定的文件对象进行破坏。还有一些病毒本身并不破坏现有的文件系统, 而是窃取运行文件中的重要数据并通过网络或其它方式发送给制造病毒的人员, 从而达到一些盈利或其它目的, 如一些专门用来窃取他人账号和密码的病毒。如果用户企图运行该可执行文件, 那么病毒就有机会运行, 从而给计算机本身软、硬件运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或造成信息的泄漏。

1.3 电磁泄漏

电磁泄漏是指计算机等信息系统设备在工作时经过相应的信号传输线产生的电磁信号或电磁波被非法获取, 从而造成电磁泄漏。电磁泄漏的后果是通过获取泄漏的电磁信号并加工处理, 就可以还原出原有信息, 造成信息泄漏, 所以具有保密要求的信息系统应该具有防止电磁泄漏的能力。

2 对网络威胁进行防护的对策

以上分析对计算机安全威胁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总结, 根据这些问题, 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应对计算机信息安全威胁。

2.1 加强人员管理, 制定安全防范规章

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在信息化时代的首要问题, 首先应加强人员管理与培训, 让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电脑使用习惯, 并对电脑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察觉, 从而能更好的避免或及早发现问题。比如经常更新电脑系统, 对一些外来存储设备优先杀毒。其次应当建立健信息安全保障制度, 包括电脑及网络连接、使用相关的规章制度, 并确保落实到位。对一些重要信息和文件应有专人专用电脑管理, 规范化使用, 并提升相关人员监督管理水平, 做到相互监督, 相互制约。同时也应当建立明确的分工, 建立建全责任倒查机制。

2.2 采用专线接入网络技术

网络专线就是通过物理或虚拟建立一条专用的网络传输信道, 这条线路与外界隔绝, 从而更好的保证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不被截获。这样的专线的优势是安全性较高, 可有效避免黑客采用互联网网络线路进行攻击。专线接入的接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物理专用信道。物理专用信道就是在服务商到用户之间铺设有一条专用的物理线路, 这条线路专用于该用户, 从而杜绝了其它人员的接入, 避免黑客通过线路攻击的方式侵入该网络, 比普通的多用户线路更加安全可靠;二是虚拟专用信道。虚拟专用信道就是在一般的多用户共享信道上为用户虚拟出一定的带宽的线路, 用户可以专用这部分带宽, 就像专门铺设了这条线路, 仅允许专门的用户使用, 而且对这部分带宽内的数据进行加密, 从而提高了可靠性与安全性。

2.3 优化网络内外部环境

各单位对计算机安全等级要求不同, 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也各有差异, 单位网络管理人员应主动分析影响本单位计算机系统稳定的所有因素, 并做好相应的防御措施。计算机安全防护分为内部与外部防护。一是内部防护方面, 安装相应的计算机报警系统或杀毒软件系统, 做好威胁预警与防护工作。二是外部防护方面, 外部防护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包括物理安全防护, 如防盗、防火、防止物理破坏。对此管理人员应定期对电脑线路进行安全检查, 并设置必要的防雷等措施, 确保计算机网络安全稳定性。

2.4 加强计算机密码管理工作

黑客和计算机病毒对企业和个人机密文件的获取很多通过破解密码的方式。在日常工作中很多电脑及相关的应用软件还是初始密码, 而且并没有定期更换新密码, 这样他们就可以轻松的进入到电脑系统中获取到所需要的文件。因此, 要做好计算机加密处理, 设置高强度密码, 防止个人信息和案件信息被盗。

2.5 做好外围环境防护工作, 注重安全预防

防火墙、网闸等是网络机房防护软件中较常见的设备, 这些设备具体很好的隔离防护作用, 同时应配备红黑电源 (红黑电源隔离插座) 、防辐射隔离等设施, 确保阻断电磁泄漏。开启服务器及防火墙日志功能, 根据这些日志可以分析入侵者在系统留下的操作记录, 有利于管理员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及隐患, 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维护。

3 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必须针对影响信息安全的各项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根据这些问题做好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再好的外部防护也不能阻断人员的内部泄密, 所以在制定文件政策的同时也应该加强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 让每位涉密人员都有较强的安全意识, 这样才能更好的防止信息泄漏。

摘要:随着信息化应用的逐渐普及, 网络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安全方面常见的问题, 之后对这些问题如何进行防护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网络,安全

参考文献

[1]丁彦芳.电磁泄漏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影响及预防方法[J].信息通信, 2013 (10) .

篇4:论网络信息保密安全维护

关键词:网络技术;信息保密;信息泄露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3-0000-02

Network Information Privacy and Security Maintenance

Tang Liang

(Head Office of China's Auto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Beijing100080,China)

Abstract:Network information leakage and its information security safety hidden danger of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leakage of the four kinds of performance,the maintenance information confidential and prevent information leakage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Network technology;Information secret;Information leakage

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信息安全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机构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随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网络信息泄露及其给信息安全带来的安全隐患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网络信息保密的安全维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信息保密安全维护的意义

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奠基者美国学者维纳认为:“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和控制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世界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现在一般认为,信息资源包括维持网络服务运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在网络中存储和传输的用户信息数据等。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等是网络安全的关键。而信息的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漏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一旦信息泄露给某个未经授权的实体,那么信息就会出现泄密问题。信息的保密性是信息安全中最主要的核心内容。

对个人来讲,通常个人电脑中发生的个人密码泄露、隐私信息泄露、银行账号泄露等事件通常都是病毒、木马以及恶意程序造成的,当然也可能是个人信息保管不善造成的信息泄露。当前,个人信息泄露正日益严重地妨碍着公众的正常生活,不仅让当事人不堪其扰,更可能为刑事犯罪提供土壤。

对社会经济来讲,信息保密性更为重要。信息作为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已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信息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系的良好运行,一旦重要信息非法泄露,就会对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对国家安全来讲,信息保密最为重要。重要信息的泄露将直接导致国家安全的问题。当今各国都在努力的利用网络、间谍等方式来获得所需的情报,而网络又是最直接便利的途径,因此如何确保网络上的信息保密性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二、网络信息泄漏的表现

目前,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的搜集渠道愈来愈多,范围也愈来愈广,信息泄露的机会也愈来愈多,使得信息保密性遭到极大威胁。下面主要介绍是常见的几种信息泄露的途径。

(一)各种途径和方法的窃听、窃取所造成的信息泄露

在网络时代,信息的传输干线主要通过光纤线路进行,传统的窃听手段和方法都将面临失效。当然,新的窃听、窃录、窃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产生,比如把窃听、窃录、窃收装置放在计算器、打火机、电话或各种电器的插座内,甚至可以放在电容器、计算机芯片内。另外,在办公室、宿舍、汽车等地方谈话时声波在玻璃表面引起极微小的振荡,都可以通过光学接收机将其变为可以听到的谈话。美国甚至研究出了可以窃听海底光缆的先进潜艇。

(二)网络设备和线缆工作中电磁辐射造成的信息泄露

目前许多信息都离不开电脑和网络。除光纤外,这些设备在输入、输出、加工处理信息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电磁辐射。通过高科技设备就可以在离工作间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处检测测到计算机等设备的电磁辐射状况。将收集到的电磁辐射信号,经过专用仪器,就可以还原成正在处理的信息和显示装置上正在显示的内容。因此,在早期使用同轴缆线连接网络中,重要的军事部门的缆线必须在视力所及的范围内布线,主要就是为了防止电磁辐射造成的信息泄露。

(三)信息在有线网络及无线网络传输中的信息泄露

信息要通过电话线、网络、卫星等媒介来传输,如不采取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这些信息就存在着传输泄露的可能性,随时可能被截获,甚至有人会以合法的身份访问网络内的信息。

随着近年来计算机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无线网络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和应用,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成为不可忽视的主题。由于不再受到线缆铺设的限制,配备移动计算机设备的用户能够方便而自由地移动,并可以与其他人在没有固定网络设施的情况下进行通讯。然而很多的无线网络都没有设置安全机制,使用默认的口令供人连接进入。这就给对无线网络进行非法攻击提供了机会,最终导致信息泄密的可能。

(四)信息储存介质管理不当造成的信息泄露

信息的存储介质没有统一的管理,在计算机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介质上随意存放一些十分重要的秘密资料。而存储在这些介质上的信息如不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就存在丢失和被人窃取的可能。另外,信息存储在芯片、软盘、硬盘等载体上,由于操作不当或机器发生故障等原因,可能造成这些信息载体的报废。而报废的载体,经过某种技术处理就可获得其内部的信息,导致信息的泄露。

三、维护信息保密和防止信息泄漏的策略

(一)树立全民的信息安全意识

三分技术和七分管理是网络安全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网络用户乃至网站易受攻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多数网民粗心大意、网站管理者缺乏保护意识。因此,强化人的信息安全意识是防止信息泄露的第一步。各级组织应该把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网络安全观念放到战略地位,使人人都能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自觉地维护网络信息安全。这就要求对相关人员进行计算机软、硬件及数据信息和网络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保密观念和责任心;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并教育工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保密规定,专人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此外,国民的信息安全教育也不容忽视,当前环境下,彻底改变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的信息安全意识观念较差的状况,对于维护中国的信息安全极为重要。

(二)使用防火墙等有关的网络技术提供网络的安全保护。

所谓防火墙指的是一个由软件和硬件设备组合而成、在内部网和外部网之间、专用网与公共网之间的界面上构造的保护屏障,它是一种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结合,使Internet与Intranet之间建立起一个安全网关(Security Gateway),从而保护内部网免受非法用户的侵入,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防火墙的核心技术是包过滤,就是根据定义好的过滤规则审查数据包是否与过滤规则匹配,从而决定数据包能否通过。当然,仅使用防火墙所提供的访问控制能力是不能够完全保护信息的安全,还需要与其它技术共同使用。如身份认证、负载平衡流量分析、网络地址翻译、代理服务器等。代理服务器是使用代理技术阻断内外网络间的通信,达到隐藏内部网络的目的。它具有设置用户验证和记账功能,可按用户进行记账,没有登记的用户无权通过代理服务器访问Internet网。也可以利用在代理服务器上做安全设置,实现网络防火墙的功能。

(三)使用恰当的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

信息加密是使用数学或物理加密手段,来实现系统内信息传输和存储的安全、保密、真实和完整,它是保障信息安全最基本、最核心的技术手段。到目前为止,正式公布的加密算法已有数百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称加密,用户使用同一个密钥加密和解密;一种是非对称加密,加密者和解密者各自拥有不同的密钥。比较著名的对称加密算法有的DES、RC4、RCS等,它要求密钥必须保密,需要用不同于发送信息的另一更安全的信道来分发密钥。RSA、RAB取则是较有名的不对称密码系统,它的密钥管理简单,可以实现数字签名和验证,更适应网络的开放性要求。使用数字签名可以保证信息的不可抵赖性,数字签名是利用字符串代替书写签名或印章,起到与手写签名或印章同样的法律效用。它在电子商务中应用广泛,通过电子签名证明当事人身份和数据的真实性,主要通过对称算法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轶军.浅谈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6

篇5:网络公司保密制度

保密制度

公司保密制度

第一条 为保守公司秘密,维护公司、国家发展和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全体员工都有保守公司及国家秘密的义务。

第三条 在对外交往和合作中,须特别注意不泄漏公司秘密,更不准出卖公司秘密及公司客户数据资料。

第四条 公司秘密是关系公司发展和利益,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员工知悉的事项。公司秘密包括下列秘密事项:

1.公司产品源代码、数据库、设计文档、测试文档等。

2.公司经营发展决策中的秘密事项、公司尚未付诸实施的经营战略、经营方向、经营规划、经营目标、经营决策等事项;

3.公司的管理策略、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

4.公司项目运作的秘密事项、工作策略、流通渠道和机构、招标项目的标底、合作条件、贸易条件等;

5.重要的合同、协议、意向书及可行性报告、重要会议记录、客户和贸易渠道;

6.公司未公布的人事、财务、审计信息;

7.公司客户数据、资料及有关国家规定的保密文件;

8.其他董事会或总经理确定应当保守的公司秘密事项。

第五条 属于公司秘密的文件、资料,应标明“秘密”字样,由专人负责印制、收发、传递、保管,其他员工不允许拷贝、复制。

第六条 公司秘密应根据需要,限于一定范围的员工接触。葫芦岛大壮科技有限公司

保密制度

第七条 非经批准,不准复印、摘抄秘密文件、资料。

第八条 记载有公司秘密事项的工作笔记,持有人必须妥善保管。如有遗失,必须立即报告并采取补救措施。

第九条 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未经批准不准向他人泄露。非接触公司秘密的员工,不准打听、刺探公司秘密。

第十条 对保守公司秘密或防止泄密有功的,予以表扬、奖励。第十一条 定期对涉密人员信息保密教育和管理,并开展保密自查自评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第十二条 公司涉密员工上岗前,应该组织进行涉密培训,掌握相关保密知识技能,并组织签订保密承诺书。

第十四条 确保不在互联网门户网站、互联网邮箱、即时通信工具及境内外服务商提供的公共云服务平台存储、处理、传输公司及国家秘密信息。

第十五条 其他有关国家保密安全规定的事项。

违反本规定故意或过失泄露公司秘密或公司客户数据资料的,视情节及危害后果予以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直至予以除名。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直接交由公安机关处理。

葫芦岛大壮科技有限公司

篇6:网络保密管理自查报告

近年以来,财政系统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将涉密计算机管理抓在手上。对于计算机磁介质(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的管理,采取专人保管、涉密文件单独存放,严禁携带存在涉密内容的磁介质到上网的计算机上加工、贮存、传递处理文件,形成了良好的安全保密环境。对涉密计算机实行了与国际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物理隔离,并按照有关规定落实了安全措施,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计算机失密、泄密事故。

二、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情况

一是网络安全方面。县财政系统配备了防病毒软件、业务内网与互联网双线隔离,采用了强口令密码、数据库存储备份、移动存储设备管理、数据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明确了网络安全责任,强化了网络安全工作。

二是日常管理方面切实抓好内网、外网和应用软件“五层管理”,确保“涉密计算机不上网,上网计算机不涉密”,严格按照要求处理光盘、硬盘、优盘、移动硬盘等管理、维修和销毁工作。重点抓好“三大安全”排查:一是硬件安全,包括防雷、防火、防盗和电源连接等;二是网络安全,包括网络结构、安全日志管理、密码管理、IP管理、互联网行为管理等;三是应用安全,包括邮件系统、资源库管理、软件管理等。

三、硬件设备使用合理,软件设置规范,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全县财政系统每台终端机都安装了防病毒软件,系统相关设备的应用一直采取规范化管理,硬件设备的.使用符合国家相关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单位硬件的运行环境符合要求,打印机配件、色带架等基本使用设备原装产品;防雷地线正常,对于有问题的防雷插座已进行更换,防雷设备运行基本稳定,没有出现雷击事故;UPS基本运转正常。网站系统安全有效,无任何安全隐患。

四、通讯设备运转正常

财政系统网络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配置合理,并符合有关的安全规定;网络使用的各种硬件设备、软件和网络接口是也过安全检验、鉴定合格后才投入使用的,自安装以来运转基本正常。

五、严格管理、规范设备维护

财政系统对电脑及其设备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管理制度。在管理方面我们一是坚持“制度管人”。二是强化信息安全教育、提高员工计算机技能。同时在行内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使全体人员意识到了,计算机安全保护是“三防一保”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在新形势下,计算机犯罪还将成为安全保卫工作的重要内容。在设备维护方面,专门设置了网络设备故障登记簿、计算机维护及维修表对于设备故障和维护情况属实登记,并及时处理。对外来维护人员,要求有相关人员陪同,并对其身份和处理情况进行登记,规范设备的维护和管理。

六、安全教育

为保证我行网络安全有效地运行,减少病毒侵入,我行就网络安全及系统安全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培训。期间,大家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计算机方面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咨询,并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自查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意见

我们在管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今后我们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一)对于线路不整齐、暴露的,立即对线路进行限期整改,并做好防鼠、防火安全工作。

(二)加强设备维护,及时更换和维护好故障设备。

篇7:网络保密心得体会

自查报告

根据青海省国家保密局《青保局[2004]2号》文件规定,我单位按要求对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状况进行了认真专项自检工作,现将有关情况进行汇报:

1. 国际互联网等公用信息网是否实行了有效的物理隔离

我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为青海日报新闻业务综合网络,因为新闻业务的特殊性,需与国际互联进行联接,但严禁任何涉密计算机联入青海日报报新闻业务综合网和国际互联网,青海日报有关重要文件、人事、内部参考、商业机密等涉及机密的计算机设备,均按规定与青海日报综合业务网和国际互联网脱离联接,全部处于单机运状态并由负责保密工作的专人使用使用,其它无关人员不得使用和靠近。

2. 涉密计算机网络的技术防范措施是否符合保密要求。

我社涉密计算机网络的技术防范措施符合保密要求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系统的设计、施工均是按涉密计算机网络的技术防范要求进行招标和施工,能有效的杜绝非法使用和发布信息,并完全实行物理隔离。

3. 涉密计算机网络的安保密管理理制度是否健全落实。

青海日报社严格按照我省有关规定执行保密制度,青海日报先后建立健全了相关专理机构和相关制度,定期检查,严格执行,我社先后建立了青海日报保密工作委员会,负责统一管理和检查我社保密工作的落实工作,先后后制定了《青海日报社保密工作管理办法》、《青海日报社网络保密管理办法》、《青海日报社新闻综合业务网网络管理条例》、《青海日报社新闻采编业

务网入网责任书》等相关管理制度,统一规定相关工作的执行方法。

4. 处理涉密信息的计算机是否上国际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

我社涉密计算机全部处于单机运状态,没有与任何网系统进行联接。

5. 公共信息网络信息提供单位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上网信息保密审查制

度。

我社目前没有网站,没有向公共信息网络(包括国际互联网)提供信息发布,为规范以后的操作,我社对信息发布方面的工作在《青海日报新闻业务综合网网络管理条例》中作了明确的规定。

6. 国际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上是否载有国家秘密信息。

没有向公共信息网络(包括国际互联网)提供信息发布,我社所有网络均不得载有国家秘密信息。

7. 严禁在国际互联网等公用信息网络或与之相联的计算机上处理国家

秘密信息的规定是否落实。

我社已经严格落实严禁在国际互联网等公用信息网络或与之相联的计算机上处理国家秘密信息的规定。所有涉密计算机全部处于单机运状态。

主管社领导签字:

青海日报社

2004年7月

篇8:浅析部队网络安全保密价值

关键词:部队,网络安全,保密,价值

0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发展和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离不开的工具,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活动都强烈地依赖于网络。中国网民人数达4.85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6.2%,网络在带给人们工作生活快捷、便利、高效的同时,互联网上渗透与反渗透、破坏与反破坏、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日趋激烈,网络安全保密已成为事关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军事斗争成败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1 部队网络安全保密工作的现状

1.1 网络安全保密工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防范技术不断完善,官兵警惕性高、意识性强,网络安全保密工作成效显著。

1.2 网络安全保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人员失泄密是失泄密问题的主体

无意识泄密。主要表现为“无知”。有些同志对安全保密工作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对保密规定和安全保密常识的学习,缺乏对网络保密常识的了解,缺少基本的防范技能,在工作中出现了不知不觉泄密现象。违规失泄密。主要表现为“妄为”。有些同志对有关保密规定熟记于心,却并不落实到行动中。凡事只图个人方便,把有关法律规定抛之脑后,上级和有关规定明令禁止的行为,偏要以身试法,认为不会出事。对保密制度的漠视、侥幸心理的存在和违规操作,是发生失泄密的主要原因。故意出卖秘密。主要表现为“变节”。极个别人员由于受不良信息侵蚀,理想信念发生动摇,丧失革命气节,经不住金钱私利诱惑,主动向敌特提供军事情报。尽管这部分人很少,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影响极为恶劣,也是防范网络失泄密的难点问题。

1.2.2 网络窃密是失泄密问题的手段

病毒窃密。所谓病毒窃密,就是将具有特定功能的“木马”程序隐藏在正常的软件、邮件和图文资料中,安插到用户的信息系统中。当用户信息系统出现敏感信息时,“木马”程序便会自动收集打包将信息秘密发往指定地址。“后门”窃密。“后门”技术是一种可以绕过安全控制而直接获取对程序或系统访问权的方法。程序员为了修改程序和调取数据方便,常会在软件内创建“后门”。窃密人员正是利用“后门”技术,使上网涉密计算机和电子储存介质在不知不觉中受其控制,从而窃取机密。“黑客”攻击窃密。黑客利用当前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数据库自身设计缺陷,以及人为因素产生的各种安全漏洞,采取侵入、访问与控制等方式,对涉密计算机和存储设备发起网络攻击,收集、修改有关涉密信息和资料。网络互动窃密。窃密人员通过伪装成普通网民,采取聊天交友、招聘工作、论坛或博客发帖等方式,引诱上网涉密人员暴露身份或使知情者发布敏感信息。有的甚至直接在网上明码标价收购涉密信息。

2 网络失泄密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思想认识不到位

2.1.1 敌情观念淡薄

有些同志对网络窃密与反窃密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认识不足,对网络窃密的手段、方法及途径了解掌握不多,缺乏基本的防范常识和技能,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总认为互联网时代信息透明、公开,自己职务层次低、工作岗位普通,没有掌握什么核心机密,感到“无密可保”,缺少起码的防范意识。

2.1.2 认识过于片面

有些同志认为网络窃密都是高技术方面的问题,自身无力解决,该由技术部门管,不愿投入精力学习掌握有关知识,过分依赖技术部门的保障,造成了网络安仝工作无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2.1.3 网络安全摆位不正

有些同志认为加强网络安全就是高投入进行网络基础建设,只要花钱就能买来应有的安全,忽视了网络建设中配套的管理工作。对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不是主动解决,而是被动应付,甚至直接采取关闭网络系统,禁止使用的方法。

2.2 制度落实不严格

有的同志把保密法规制度只是挂在嘴边、贴在墙上、记在本里,我行我素,时时搞变通,处处打折扣,没有用有关规章制度来规范网络安全秩序,约束自身的言行,使得各种规章制度形同虚没。有的单位缺乏“保密就是保胜利,保密就是保打赢”的危机意识,把网络安全保密当作负担,工作缺乏主动性,想起来抓一抓,上级督促时抓一抓,出了问题抓一抓,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单位抓网络安全保密工作态度消极,韧劲不足,不是结合实际谋长远打基础,而是挖空心思考虑应付检查,经常是检查前突击,检查时投机,检查后着急,过后问题依旧,没有形成常抓不懈的局面。

2.3 防护体系不完善

2.3.1 硬件建设滞后

各级硬件基础设施投入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出由上至下越来越差的状态,基层终端网络硬件更新很难跟上网络时代快速升级换代的速度。同时,网络建设与保密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发展不够协调,存在“先建设、后防护”、“重使用、轻管理”等错误倾向。

2.3.2 技术创新缓慢

缺乏自主研发网络软件的技术支撑,诸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管软件等都来自国外,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极易被侵入导致瘫痪。使得网络安全性能大大降低,网络处于被窃听、干扰、监视和欺诈等多种安全威胁中,网络安全处于极脆弱的状态。

2.3.3 专业人才匮乏

网络安全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是制约网络安全发展的现实课题。在我军现有序列内.缺乏计算机网络安全保密专职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网络管理人才特别是应用型技术人才更为稀缺,造成在日常工作中指导部队的能力明显不足。

3 网络安全保密在军队和国防建设中的价值

3.1 是保证队纯洁巩固的需要

随着国际斗争形势的日趋尖锐复杂,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反动势力相勾结,千方百计地对我军进行渗透、瓦解和腐蚀等活动,妄图改变我军的性质,使之成为他们推行“和平演变”的工具。他们想方设法联络与部队有各种关系的人员,图谋通过他们发展与军内人员的联系。他们将我军作为渗透、策反、窃密的重要目标,把渗透的触角伸向部队,大肆进行情报窃密活动,结交拉拢我军官兵,给我们军队的纯洁巩固带来了危害。部队发生的失泄密问题虽发生在极个别的人身上,但对国家和部队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和现实危害,造成了很坏的政治影响。因此,教育官兵牢固树立国家安全意识和敌情观念,保持清醒的头脑,有效的做好防止失泄密工作,是保证我军政治上、组织上纯洁巩固的一项重要措施。

3.2 是“打得赢”的基本保证

保守军事秘密是军队建设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技术将越来越多的用于军事装备,战争的规模与性质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战场上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将更趋残酷和复杂多变。在未来战争中,大量重要的军事信息需要网络来传递,利用网络进行窃密、渗透、策反会是敌对势力重要手段。“打得赢、不变质”是我军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信息化条件下“保密就是保打赢”这对我们的防失泄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加强保密意识,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核心机密、重要情报和涉密资料的泄露,来为“打得赢”服务。

3.3 是新时期预防工作的基本要求

基层保卫工作的重点在预防,而防止政治性问题的发生是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西方对我一次次颠覆活动的破败,他们已将“和平演变”推向了更加重要的历史舞台,把窃密工作作为他们进一步进行破坏活动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西方敌对势力针对我国的窃密活动更加猖獗,已把我军的一些重点要害部位列为搜集情报的重点对象和主要目标;手段更加复杂,他们不断的采取思想渗透、物质利诱、色情勾引等来套取、搜集情报。这对我们做好预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4 是军队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信息是支撑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在平时的军队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搞好信息安全保障建设,才能有效应对信息安全威胁,确保信息的保密、完整、真实、可信、可控,提高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效益,保证军队建设的顺利实施。近年来,发达国家军队正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组建信息作战机构和力量,加紧信息进攻与防御技术装备的研制。例如,美军新成立了网络战司令部,积极研究和开发各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探查、高强度密码等信息攻防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截获、利用、篡改、破坏对方的信息,利用虚假信息或病毒来影响对方的信息与信息基础设施。

3.5 是锻炼提高网络人才队伍的基本途径

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网络专业技术人才,做好网络安全保密工作,防范网络失泄密、提高应对网络窃密的本领,是提高网络人才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春明.军队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网络安全浅析[J].电脑与电信.2009(05).

[2]卢磊.浅议消防部队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J].科技传播.2011(08).

篇9:涉密网络安全保密防护和管理

涉密网络安全保密隐患

1.违规外联。涉密网络严禁和互联网连接,但是有些工作人员贪图便利,采用断开内网连接的方式违规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甚至直接将接入涉密网的计算机同时又通过拨号、宽带和无线等方式接入互联网,破坏了内外网的物理隔离,极有可能将病毒、木马、后门等带入内网,导致黑客入侵并把涉密计算机作为跳板,渗透到内部网络,给涉密网络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和后果。

2.计算机端口滥用。涉密网络内部使用的涉密计算机的光驱、USB接口、红外接口等很容易被违规接入未经授权批准的外接设备,然后利用“信息摆渡”技术实现在物理隔离的两台计算机上的信息传递,在此过程中很容易造成信息泄漏或致使涉密计算机感染病毒。

3.权限失控。在涉密网络中如果没有使用用户身份鉴别和权限控制措施,工作人员可以毫无障碍的调阅出高出自身知悉范围内的涉密信息,从而导致泄密。“棱镜”事件就是一件典型的权限失控导致的泄密事件。

4.系统漏洞。系统漏洞是指应用软件或操作系统软件在逻辑设计上的缺陷或错误,这些漏洞成为入侵者进入计算机或网络的一个“后门”,可通过植入木马、病毒等方式来攻击或控制整个计算机和网络,窃取其中的涉密信息。由于涉密网络与互联网物理隔离,工作人员不便于进行系统补丁升级,导致这些漏洞无法得到及时修补,极易被黑客所利用。

5.人为因素。一些单位的工作人员保密意识不强,在工作中没有遵循基本的安全防范规则操作造成泄密,例如涉密计算机不按规定设置口令或者口令设置过于简单容易被破解、没有定期升级系统软件或病毒库等。此外还有一些由于保密技术知识缺乏或操作失误导致的泄密,例如管理员对防火墙配置不当为外来的程序攻击创造了机会,计算机中的硬盘或某些文件夹被设置成共享状态,使非法人员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非常容易地下载到这些计算机硬盘中的文件等。

涉密网络安全保密防护技术

1.虚拟局域网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根据网络用户的位置、作用、部门或者根据网络用户所使用的应用程序和协议来进行分组,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之间不能进行相互的联系和通讯,这就避免了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此外虚拟局域网技术中对于交换机端口的划分操作简单灵活,这就使得在涉密网络中网络设备的灵活移动成为可能,单位不同部门可以规划到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中来,既方便了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共享,又提高了涉密网络的安全性。

2.防火墙系统。防火墙系统是计算机与内部网络或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安全的屏障,配置防火墙是实现涉密网络安全最基本、最有效的安全措施之一。利用防火墙对涉密网络进行安全域划分,禁止不同虚拟局域网在非应用系统使用时相互访问,同时在交换机配置阶段,就进行端口隔离,这样同部门同虚拟局域网之间也存在了基础的安全网络防护,可实现重点服务器网段和非密服务区网段隔离,从而降低重要数据或敏感信息安全问题对整个涉密网络造成的影响。此外,防火墙系统还能实时地记录所有用户访问信息的日志情况,并对涉密网络的流量情况进行统计。一旦发生网络异常现象,防火墙系统还能及时报警,确保涉密网络的安全稳定。

3.入侵检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对网络传输进行即时监视,在发现可疑传输时发出警报或者采取主动反应措施的网络安全设备。它可以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对网络进行监测,提供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时的实时保护。在涉密网络中,可以在需要保护的服务器网段上部署入侵检测系统,实时监视各种对服务器的访问请求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台。

4.访问控制技术。访问控制是限制已授权的用户、程序、进程或计算机网络中的其他的系统访问本系统的资源的过程,它是涉密网络安全防护的主要核心策略。通常在涉密网络中实施访问控制的策略是在交换机的某个端口上绑定合法的计算机MAC地址,所有未在该端口上绑定的MAC地址全部为非法入口,会在进入该端口时予以屏蔽,这样就杜绝了非法MAC地址的入侵,可以防止非授权的计算机从数据链路层进入涉密网络。

5.漏洞扫描技术。漏洞扫描技术是指通过扫描等手段对指定的远程或者本地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脆弱性进行检测,发现可利用的漏洞的一种安全检测技术。它和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互相配合,能够有效提高网络的安全性。通过漏洞扫描,网络管理员能了解网络的安全设置和运行的应用服务,及时发现网络内计算机与服务器等网络设备的各种漏洞和隐患,如端口和服务、系统漏洞、弱口令及共享文件等,并给出修正建议。此外,当有计算机接入涉密网络中时,还可以通过扫描计算机的系统漏洞,自动对入网计算机进行系统补丁升级,确保所有接入涉密网络的计算机系统漏洞都能及时得到修复,降低计算机被入侵攻击的风险。

6.身份鉴别和授权。身份鉴别是保证涉密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经过身份鉴别进入涉密网络的合法用户,需要对其访问系统资源的权限进行限制。设置访问控制应当遵循“最小授权原则”,即在应当授权的范围内有权使用资源,非授权范围内无权使用资源。并且在授权时按照该人员的最高涉密等级进行身份认证授权。在涉密网络中,工作人员的各种操作行为均需进行个人身份鉴别。

7.涉密计算机监控和审计。涉密计算机监控是指通过安全策略对受控计算机的移动存储设备、外部连接设备、网络连接等输入输出端口进行监控,防止非法文件拷贝、打印、扫描、非法外联等安全事件的发生,对于正在发生的高危行为予以及时制止或预警。涉密计算机审计是指记录涉密计算机用户的实际操作,包括计算机访问应用系统情况、文件的拷贝打印操作、病毒感染情况、擅自连接互联网情况、非工作软件的安装和运行等内容,通过分析日志,能够在事后有效发现用户的违规操作或非法入侵行为,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以及事后追究责任。

nlc202309010757

8.数字加密和数字签名。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技术是提高涉密网络安全性的必要手段。数据加密技术可以用于涉密文件的加密上,通过公钥、密钥的分发确保文件即使被盗取也无法解密。数字签名是利用密码技术生产一系列符号和代码组成电子密码进行签名,来代替书写签名和印章。将数字签名添加到文件正文中后,能够保证文件的机密性、发送者身份真实性、文件数据的完整性和发送者对自己行为的不可否认性,构造一种更加完善、高强度的文件加密方案。

9.电磁泄漏防护。涉密网络电磁辐射主要有四个因素产生:显示器辐射、通信线路辐射、主机辐射、输出设备(打印机)辐射。这些设备是依靠高频脉冲电路工作的,由于电磁场的变化,必然要向外辐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把计算机中的信息带出去,窃密者只要具有相应的接收设备,就可以通过接收电磁波从中窃取涉密信息。针对电磁泄漏可采用的防护措施有选用低辐射设备、利用噪声干扰源、距离防护、电磁屏蔽等。

10.容灾备份技术。涉密网络中的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但由于敌对势力、自然灾害或其他网络、硬软件故障、操作失误、病毒等因素的影响,随时可能导致数据丢失、破坏、业务中断等灾难事故的发生。容灾技术可以保证在遭遇灾害时信息系统能正常运行,实现业务连续性的目标,备份技术可以应对灾难来临时造成的数据丢失问题。在具体操作中,容灾备份技术通常是将系统变化发生时的每个时间点都捕获下来,一旦系统发生写数据的动作,就实时复制将要写入存储的写操作,在写入本地磁盘的同时复制一份到本地或远程数据保护中心,这样一旦灾难发生,就可以从数据保护中心中获取丢失的数据。

涉密网络保密管理措施

1.完善涉密网络安全保密规章制度建设。规章制度是涉密网络安全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保密职责,才能确保涉密网络和涉密信息系统正常、有效运行。涉密单位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规定,充分发挥创新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有针对性的涉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将原则性的标准进行细化,明确安全职责的划分和人员分工安排,让涉密网络的建设、管理、使用、维护等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同时要对规章制度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及时发现规章制度中不适和问题,对规章制度的适应性进行改进。

2.提高工作人员保密意识和防护技能。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薄弱、保密防护技能缺乏是泄密事件发生的主因,由于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知识更新换代频繁,一些工作人员平时不注重学习,认识不到安全威胁,保密意识淡漠,不注意个人的安全防护,认为涉密网络安全防护是信息中心的事儿,与他们毫无关系。还有部分人员存在侥幸心理,为图方便甚至不遵守相关安全规定,违规接入互联网或外部设备,给涉密网络防护带来较大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切实使更多的工作人员充分认清当前网络条件下的保密形势,认清网络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保密工作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在思想上保持警惕,筑牢思想防线。同时要通过举办讲座、学习班等形式普及涉密网络安全防护知识,使其熟悉危害涉密网络安全的行为以及其基本原理,让安全操作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自觉行为。

3.强化保密监督和检查。保密监督和检查是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的有效手段。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做好日常保密监督和检查是充分发挥涉密网络防护体系作用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具体措施有:对非授权存取、非授权外联、非授权接入采取必要的技术检测手段,作出及时响应,并形成日志记录;对涉密网络中的设备运行态进行监测,例如可以每周查看安全审计记录;每月对监控和审计系统的日志进行分析整理。通过日常化的保密监督和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与管理缺陷,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与改进管理,提升涉密网络安全防护的技术水平和保密管理水平。

涉密网络的安全保密防护和管理是一个涉及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和保密管理的庞大课题,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会出现越来越多新的安全保密防护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新技术新知识,不断完善和调整防护策略,才能构建一道网络信息安全的铜墙铁壁。

(作者单位:宁波国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上一篇:肥胖干预措施下一篇: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收获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