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黑洞》论文

2024-08-26

《数字黑洞》论文(通用14篇)

篇1:《数字黑洞》论文

今天,我在书上突然看见几个字:什么是“数字黑洞”?我看着题目觉得很有趣,于是,便看了下去:“数字黑洞”是指自然数经过某种数字运算之后陷入了一种循环的境况。例如,任意选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用大数减去小数。用所得的四位数重复上述过程,最多七步,必得6174。即:7641-1467=6174。仿佛掉进了黑洞,永远也出不来。

开始,我还读不太懂,然后,我又叫妈妈来看,结果,妈妈也看不懂,于是,她叫我去问林老师,第二天,我拿着书去问林老师,说:“林老师,这个我怎么看不懂呀?”林老师说:“这个就是用任意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和最小的数,用大数减去小数,用所得的商再组成一个最大和最小的数,最多七步,就可以得6174”。我认真地听着,回到座位上一算:用1、2、3、4吧!4321-1234=3087 8730-3078=5652 6552-2556=3996 9963-3699=6264 6642-2466=4176 7641-1467=6174。这样就得到了6174,只用了6步,我不得不相信书上说的。

今天,我明白了什么是“数学黑洞”,我真高兴呀!

篇2:《数字黑洞》论文

原来,数学黑洞就是指的是某种运算,这种运算一般限定从某些整数出发,反复迭代后结果必然落入一个点或若干点。

我先试了一个123数字黑洞。规则是设定一个任意数字串,数出这个数中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及这个数中所包含的所有位数的总数。我用了一个999999999试了一下,偶数有0个,奇数有9个。0+9=9新数就是099。接着,偶数有1个,奇数有2个。1+2=3新数就是123。然后就进入了循环期。就好像掉进了无尽的黑洞,永远出不来了。

还有一个6174黑洞。规则是把一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由小至大排列,组成一个新数,又由大至小排列组成一个新数,这两个数相减,之后重复这个步骤。只要开始的四位数不重复,结果必得6174。

我用了一个6789试了一下。最大9876,最小6789。9876-6789=3087。最大8930,最小0389。8930-389=8541。最大8541,最小1458。8541-1458=7083。最大8730最小0378。8730-0378=8352最大8752最小2578。8752-2578=6174。然后就进了循环期。

数学世界真是奇妙啊!我赶紧将“战果”与爸爸“分享”,爸爸听了我的分析,频频点头,说:“这样神妙、变化莫测的数学黑洞可不少啊!”

篇3:数字黑洞

数字黑洞是古希腊的一个国王偶然发现的.在0-9中任意选4个数字(4个数字不完全相同),用这4个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然后相减.得出一个新的数后,再将结果的4个数字依照上法, 重新排列,再相减.就这样依次算下去,最多七步,必定会得到6174这个数.没想到, 数学里还蕴藏着这么有趣、神奇的奥秘.像6174这样的整数,把组成它们的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后形成的整数减去它的逆序数 (即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后形成的数),所得的差数仍然是原来的那个整数,那么,我们就把开始取的那个数叫做“自我拷贝数”. 6174就是一个“自我拷贝数 ”,其他的“自我拷贝数”还有495,75421089,123456789. 按照上面的要求做一做,你能找到其他的 “自我拷贝数”吗?

37

随便选一个四位数,不过要注意,按照通常的理解,以0开头的数不认为是真正的四位数. 譬如说,选1234这个数吧,下一步该怎么做呢?请把这个数的每一位数字都平方,然后相加,即12+22+32+42=30,这样一来,原来的数就变换成为30,但如果继续下去,你将30这个数的每一位数字都平方,并相加,即32+02=9,……按照上面的规律,不断重复……看看能得到一些什么数.1234—30—9—81—65—61—37—58— 89—145—42—20—4—16—37(又回到了37),这种转圈子的现象称为“循环”.但是, 也应指出,有些四位数按照上述法则进行变换的话,则是以“1”为归宿的. 例如1995—188—129—86—100—1.

123

篇4:数字里有“黑洞”

20世纪上叶,西绪福斯黑洞,即123数字黑洞,被率先提出来了。数学中的123原本就跟英语中的ABC一样平凡,但是,如果按照以下的运算顺序,你就会发现其实它并不简单:任意取一个数字串,长度不限,依次写出该数字中的偶数个数、奇数个数以及总的数字个数,再把这三组数从左到右写成一个新数。重复以上步骤,看看最后会得出什么结果?

以1234567890为例,它有5个偶数数字(注:0作偶数数字)、5个奇数数字,共10个数字,则新数为5510;接着再往下看,5510这个数字中,有1个偶数数字、3个奇数数字,共4个数字,所以新得出的数字为134;再往下,134这个数字中,有1个偶数数字、2个奇数数字,共3个数字,新得出的数字为123。结论就是:按上述算法计算数字1234567890,最后必定得出123的结果。换言之,任何数的最终结果都无法逃出123数字黑洞。

西绪福斯黑洞的发现,激起了数学家们对该领域的深厚兴趣。1955年,卡普耶尔又发现了著名的6174四位数黑洞,即把一个四位数的四个数字按照由小至大的顺序排列,组成一个新数,又把新数由大至小排列,组成另一个新数,然后将这两个数相减,之后重复这个步骤。只要四位数的四个数字不重复,数字最终都会变成6174。如3109这个数,按规则重新排列后,最大数9310,最小数0139(注意:0不可省略)。9310-0319=9171,9711-1179=8532,8532-2358=6174。奇妙的是,6174这个数也会变成6174,如7641-1467=6174。

不久之后,又有学者提出了神奇的153数字黑洞,并给它取了个美妙的名字——水仙花数黑洞。任意找一个3的倍数的数,先把这个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都立方,再相加,得到一个新数,然后把这个新数的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再立方、求和……重复运算下去,最后会得到数字153。

例如:63是3的倍数,按上面的运算规律计算如下:

63+33=216+27=243→23+43+33=8+64+27=99→93+93=729+729=1458→13+43+53+83=1+64+125+512=702→73+03+23=351→33+53+13=153→13+53+33=153

篇5:探秘数字黑洞作文400字

今年,我们学了一个很有趣的东西——数字黑洞。数字黑洞是指某种运算,这种运算一般限定从某些整数出发,反复迭代后结果必然落入一个点或若干点。

其实,“数字黑洞”还不止一种,除了我们学的“卡普雷卡尔黑洞”还有“495数字黑洞”、“123黑洞(即西西弗斯串)”。但是最有名气的数字黑洞还是“3×+1猜想”。它的计算非常简单,从任何一个整数开始,按照一个简单的运算模式:偶数除以2,奇数乘上3,再加上1,如此最终必然跌进421的.循环。数学家们对“3×+1猜想”做了很多研究,也做了无数次的验证,但离解决问题还非常遥远。1970年后就陆续建立有关这个问题的奖金,最高奖项竟然达到1000英镑!看来这个数字黑洞好像很受人们的重视呢!也不知道现在研究出来没,如果到我长大还没有研究出来,那我也会去好好研究一下的。

数字黑洞不仅是数学学的研究对象,还是很多国家的游戏呢!有些数字黑洞还是数学家们在孩子、大人玩游戏时偶然发现的。

篇6:黑洞是什么_什么是黑洞

19,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Karl Schwarzschild)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将大量物质集中于空间一点,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在质点周围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命名为“黑洞”。

“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天体”。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热而放出和γ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绕行轨迹取得位置以及质量。

科学家最新研究理论显示,当黑洞死亡时可能会变成一个“白洞”,它不像黑洞吞噬邻近所有物质,而是喷射之前黑洞捕获的所有物质。

拓展阅读:黑洞的演化过程

黑洞就是中心的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热量无限大的奇点和周围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区,这个天区范围之内不可见。依据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当一颗垂死恒星崩溃,它将聚集成一点,这里将成为黑洞,吞噬邻近宇宙区域的所有光线和任何物质。

黑洞的产生过程类似于中子星的产生过程:某一个恒星在准备灭亡,核心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收缩,塌陷,发生强力爆炸。当核心中所有的物质都变成中子时收缩过程立即停止,被压缩成一个密实的星体,同时也压缩了内部的空间和时间。但在黑洞情况下,由于恒星核心的质量大到使收缩过程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连中子间的排斥力也无法阻挡。中子本身在挤压引力自身的吸引下被碾为粉末,剩下来的是一个密度高到难以想象的物质。由于高质量而产生的引力,使得任何靠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它吸进去。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通常恒星最初只含氢元素,恒星内部的氢原子核时刻相互碰撞,发生聚变。由于恒星质量很大,聚变产生的能量与恒星万有引力抗衡,以维持恒星结构的稳定。由于氢原子核的聚变产生新的元素――氦元素,接着,氦原子也参与聚变,改变结构,生成锂元素。如此类推,按照元素周期表的顺序,会依次有铍元素、硼元素、碳元素、氮元素等生成,直至铁元素生成,该恒星便会坍塌。这是由于铁元素相当稳定,参与聚变时不释放能量,而铁元素存在于恒星内部,导致恒星内部不具有足够的能量与质量巨大的恒星的万有引力抗衡,从而引发恒星坍塌,最终形成黑洞。说它“黑”,是因为它的密度无穷大,从而产生的引力使得它周围的光都无法逃逸。跟中子星一样,黑洞也是由质量大于太阳质量好几十甚至几百倍以上的恒星演化而来的。

当一颗恒星衰老时,它的热核反应已经耗尽了中心的燃料,由中心产生的能量已经不多了。这样,它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承担起外壳巨大的重量。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物质将不可阻挡地向着中心点进军,直到最后形成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几乎无限大的星体。而当它的半径一旦收缩到一定程度(一定小于史瓦西半径),质量导致的时空扭曲就使得即使光也无法向外射出――“黑洞”就诞生了。

吸积

黑洞拉伸,撕裂并吞噬恒星

黑洞拉伸,撕裂并吞噬恒星

黑洞通常是因为它们聚拢周围的气体产生辐射而被发现的,这一过程被称为吸积。高温气体辐射热能的效率会严重影响吸积流的几何与动力学特性。已观测到了辐射效率较高的薄盘以及辐射效率较低的厚盘。当吸积气体接近中央黑洞时,它们产生的辐射对黑洞的自转以是中央延展物质系统的流动。吸积是天体物理中最普遍的过程之一,而且也正是因为吸积才形成了我们周围许多常见的结构。在宇宙早期,当气体朝由暗物质造成的引力势阱中心流动时形成了星系。即使到了今天,恒星依然是由气体云在其自身引力作用下坍缩碎裂,进而通过吸积周围气体而形成的。行星(包括地球)也是在新形成的恒星周围通过气体和岩石的聚集而形成的。当中央天体是一个黑洞时,吸积就会展现出它最为壮观的一面。黑洞除了吸积物质之外,还通过霍金蒸发过程向外辐射粒子。

蒸发

由于黑洞的密度极大,根据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密度=质量/体积,为了让黑洞密度无限大,那就说明黑洞的体积要无限小,然后质量要无限大,这样才能成为黑洞。黑洞是由一些恒星“灭亡”后所形成的死星,它的质量极大,体积极小。但黑洞也有灭亡的那天,按照霍金的理论,在量子物理中,有一种名为“隧道效应”的现象,即一个粒子的场强分布虽然尽可能让能量低的地方较强,但即使在能量相当高的地方,场强仍会有分布,对于黑洞的边界来说,这就是一堵能量相当高的势垒,但是粒子仍有可能出去。

霍金还证明,每个黑洞都有一定的温度,而且温度的高低与黑洞的质量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大黑洞温度低,蒸发也微弱;小黑洞的温度高蒸发也强烈,类似剧烈的爆发。相当于一个太阳质量的黑洞,大约要1x10^66年才能蒸发殆尽;相当于一颗小行星质量的黑洞会在1x10^-21秒内蒸发得干干净净。

毁灭

黑洞会发出耀眼的光芒,体积会缩小,甚至会爆炸,会喷射物体,发出耀眼的光芒。当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威廉・霍金于1974年做此预言时,整个科学界为之震动。

霍金的理论是受灵感支配的思维的飞跃,他结合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他发现黑洞周围的引力场释放出能量,同时消耗黑洞的能量和质量。

恒星被黑洞吞噬

恒星被黑洞吞噬

假设一对粒子会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被创生,被创生的粒子就是正粒子与反粒子,而如果这一创生过程发生在黑洞附近的话就会有两种情况发生:两粒子湮灭、一个粒子被吸入黑洞。“一个粒子被吸入黑洞”这一情况:在黑洞附近创生的一对粒子其中一个反粒子会被吸入黑洞,而正粒子会逃逸,由于能量不能凭空创生,我们设反粒子携带负能量,正粒子携带正能量,而反粒子的所有运动过程可以视为是一个正粒子的为之相反的运动过程,如一个反粒子被吸入黑洞可视为一个正粒子从黑洞逃逸。这一情况就是一个携带着从黑洞里来的正能量的粒子逃逸了,即黑洞的总能量少了,而爱因斯坦的公式E=mc^2表明,能量的损失会导致质量的损失。

当黑洞的质量越来越小时,它的温度会越来越高。这样,当黑洞损失质量时,它的温度和发射率增加,因而它的质量损失得更快。这种“霍金辐射”对大多数黑洞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为大黑洞辐射的比较慢,而小黑洞则以极高的速度辐射能量,直到黑洞的爆炸。

篇7:恒星与黑洞散文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好比天体的运行规律:卫星围绕着行星,行星围绕着恒星,一圈圈不知疲倦。这种平衡很难被打破,无论行星怎样不安分也不能冲破强大的向心力,他完全被恒星牵制着。

这些恒星正是那伟大的英雄式人物,他们身上拥有一种莫名的魄力,吸引着人们不由自主的去追随。我想这种魄力最重要的不在于万有引力定律,恒星总是会发光的,英雄之所以被成为英雄,是因为它给人民带去了希望。在黑暗中,我们依旧可以很好的`生存,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任何的生命活动,毕竟我们不需要进行光合作用,然而总是有人前仆后继的去寻找光明。恒星以质量的亏损为代价,英雄则用生命去燃烧,换来那一丝稍纵即逝的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围着英雄转,因为那有光,那有希望。

相比于恒星,黑洞就显得格外强大,甚至连光子都难以逃脱被吞噬的命运。但如此强的大黑洞周围,却是一片死寂,任何接近他的东西都会被巨大的力量撕裂。没有人知道他为什么要聚集这么多的物质并摧毁他们,或许他也不想,是那些物质主动靠过去,他的引力太强了。

有的人存在并不是为了活着,而是为了燃烧,有的人却只能依靠他人的光亮,究竟哪种人才是聪明人?生命的意义正在于前者,只有燃烧才会有光亮,哪怕是一丝也好。而黑洞恰恰是燃烧的最终状态,曾经的光亮之源变成了吞噬者,蚕食着这个世界。但那一天是遥远的,既然还没有开始燃烧,就不需考虑熄灭。

篇8:吸引热钱的黑洞

现在看来,基于金融方面的原因正在令中国内地企业,乃至于整个经济社会遇到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

有意思的是,尽管目前中国内地持续出现股市大幅下跌、地产市场低迷、银行存款利率仅为通胀率的一半等问题,但基于人民币利率水平高于美元的现实和海外多数投资机构对人民币必将进一步大幅升值的预期,正驱动着国际投机热钱(以下简称“热钱”)的创纪录流入,潜伏于资本市场、房地产公司或银行等领域,主要觊觎于人民币升值的利益。到目前为止,这些热钱总额甚至超过了中国近年来所累积的巨额外汇储备:从2001年底的2121.65亿美元,到2004年的6099.32亿,再膨胀至2007年底的15282.49亿;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了1540亿美元;截至今年5月末,中国外汇储备直逼1.8万亿美元。据7月7日《国际先驱导报》报道,仅今年前5个月,中国外汇储备增加了2687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与外商直接投资1208亿美元,而其他不能解释的金额竟占了55%。目前,这55%的资金被认定为国际投机热钱。可见,中国今年的外汇储备有可能会突破2万亿美元大关。

再看看商务部7月11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FDI)金额为523.88亿美元,同比增长45.55%;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4544家,同比下降22.15%。而2007年1~6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18.8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仅为12.17%。

鉴于热钱流入远远超过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总量,说明中国似乎正在敞开大门广为接收巨额的投机性热钱。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甚至表示,对于外国投资者而言,“中国外汇储备似乎已变成吸取全球流动性资金的某种巨大的黑洞”。

参照德意志银行最近发布的报告概述的热钱进入途径,笔者总结如下:

1.FDI形式。一般外国公司先以直接投资名义注入资金,之后再将钱转存中国当地银行,占热钱总数的1/2以上。

2.以欺骗性的出口收据带入额外资金。一般表现为出口商夸大海外收入超额开具发票,或者,通过进口少开具发票等方式流入,占热钱总数大约1/5。

3.直接存款方式。一般外国居民每年最多可以存款5万美元,而香港居民的额度则更高,也不排除他们之间互动的可能。

4.其他方式,如海外捐赠、地下钱庄等暗道进入。

不过,据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黎友焕说,热钱流入渠道至少有100多种,且还在不断创新。

为防御上述主要以第一种方式表现的热钱流入, 近年来, 央行采取通过发行债券来分流金融体系内的流动性过剩, 并强制各商业银行提高准备金。然而, 一方面, 一些迹象表明“冲销”资金流入体系已接近极限, 准备金率屡屡上调, 不仅给一些资金困难的中小型银行带来了沉重压力, 同时也直接影响了下游企业, 受此影响最严重的是房地产业和加工贸易业;另一方面, 中美之间的利差意味着央行发行的债券正在蒙受损失, 近几个月的表现是历来十分罕见的。可以说, 一旦资本流入的冲销体系变得难以有效运行, 经济社会将可能陷入困境, 政府必将更加抓狂。面对国内持续的通胀局面, 如果继续实施简单的人民币升值或提高利率等措施, 又必将吸入更多的热钱, 进而推高通胀水平。

为应对上述第二种为代表的国际套利资本, 这比贸易顺差更令政府头痛。7月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颁布实施《出口收结汇联网核查办法》, 以防止国际热钱以虚假外贸形式进入中国。按规定, 出口商只有向银行证明收入是经中国海关记录的真实贸易交易所得后, 才能收到支付款。但是, 多数企业对实施效果表示怀疑, 并因其对贸易活动可能产生消极影响深感担忧:一方面, 仅靠检查呈递海关的文件, 不会暴露夸大的收据, 检查人员需要检查货物本身的实际价值来证明欺诈;另一方面, 如果严格执行新程序, 又会给现实的贸易活动增加新的负担与风险。

有专家建议,既然中国面对治理热钱的难题主要是源自“国际资本豪赌人民币升值”,何不干脆“一步到位”地让人民币升值?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今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34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7%;但累计贸易顺差为990.3亿美元,同比下降11.8%,净减少132.1亿美元。其中,6月份当月贸易顺差213.5亿美元,同比下降20.6%,净减少55.4亿美元。贸易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口增速相对减缓(↓5.7%),进口增速相对提高(↑12.4%)。一旦“一步到位”地让人民币升值的话,在中国出口直接受损的同时,大量热钱必将突然撤出,势必伤及经济社会;央行先后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至17.5%,但客观上并未抑制热钱的流入态势。

一般来说,政府进行巨额的外汇储备,原因多是为了抵御资本流动可能导致的金融危机(因资本流动曾引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不过,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也必将加大自身的经济风险:一旦资本流入得不到有效控制,必将加剧通胀;同时,一旦投资者突然撤出资金,首当其冲的是金融体系直接受到冲击。

巨量热钱后果可能有多严重?这首先取决于外汇储备总额中热钱所占比例的大小,而今年前5月就已高达55%。这说明在表面繁荣的背后,隐含着巨大的阴影!对外而言,确实是中国的资产;但对内却是政府对居民、企业、非居民、外资企业的沉重负债:一旦债权人“提款”,而届时央行又拿不出那么多美元的话,即出现货币危机;接踵而至的,则多表现为恶性通胀和金融危机。

另外,可能还存在虚假数据统计问题。官方公布的储备大幅增长中,一部分可以用会计方法来解释,例如包括了债券持有的重新投资利润,或已被记录过的中国储备投资的海外资产市值增量。但一些经济学家坚持认为,就今年上半年55%的热钱比例而言,官方数字实际上只能是低估了。正是由于一方面官方数字可能存在不透明之处,另一方面存在大量的社会臆测和怀疑,将加剧风险后果。

美国早已发出通胀警告和升息暗示,至今已有5家银行破产。其中,7月11日,全美第二大房屋信贷银行IMB在不断加剧的信贷危机中,以客户11天挤提13亿美元为周转危机的主要表现,终告破产。这些,足以敲响全球金融体系和地产业的警钟。

尽管短期来看,目前政府推高油价,改变热钱流向的预期远比通过上调准备金和人民币升值要见效得多,但对利润正在下滑的中国内地企业却是雪上加霜。高额的国际热钱、高油价、高进口,而客观上的贸易顺差缩小甚至逆差,对中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站在了十字路口。

篇9:从数字黑洞出发

小时候,我曾经在《十万个为什么》的数学分册上看到一个叫做“数字黑洞”的数学游戏:任意选一个四位数(数字不能全相同),把所有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再把所有数字从小到大排列,用前者减去后者得到一个新的数;重复对新得到的数进行上述操作,7步以内必然会得到 6174。例如,选择四位数8080,于是8080-0088=8712,8721-1278=7443,7443-3447=3996,9963-3699=6264,6652-2466=4176,7641-1467=6174。6174这个数究竟有什么特别的呢?如果你试着从6174出发,再往下走一步,就会发现端倪了:用7641减去1467,结果还是6174。因而,只要你在某一步得到了6174,今后便再也出不去了,就像在黑洞里一般。而神奇的是,所有其他的数最终都无一例外地会坠入6174这个黑洞当中。

这是为什么?当时,我成功地意识到,为了证明这个结论,只需要把所有可能的四位数全部试一遍即可。所有的四位数不到10000个,如果每天坚持试其中30个数的话,不到一年便可以完成验证。好奇心指使我启动了这项庞大的工程。

当天,没算几个数,我就渐渐地发觉,这项工程所需要的工程量远远没有那么大,因为我们可以避免很多重复的工作。例如,一旦算过了1234后,1243、3241等数都不用计算了。事实上,1、2、3、4四个数字总共有24种排列方法,它们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情况,我们只需要从中任选一个代表即可。这样算下来,真正需要检验的数只有700多个。我自己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我便完成了所有的检验。

《十万个为什么》上还介绍说,在三位数中,也有一个类似的数字黑洞,即495。然而,在五位数当中却不存在这样的数字黑洞。例如,从53955出发,下一步会变成59994,再下一步又会变成53955,如此反复,形成一个长度为2的周期性循环,仿佛有秩序的行星运动一般。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种由数字带来的乐趣。

21200问题

若干年后,我在另一本书上看见了一道智力题,书的名字早已忘记了。题目大致是这样的:想一个五位数abcde,使得这个五位数里面正好有a个数字0、b个数字1、c个数字2、d个数字3和e个数字4。很快,我便发现这个问题的棘手之处:这些数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40000是一个非常容易想到的近似答案,确实里面有四个0,并且没有数字1、2、3。可惜就差一点:这里面有一个4,而不是没有4。那么,把它改成40001呢?这样一来,数字4的个数确实对了,但数字0和数字1的个数却又错了。

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不断地去修正刚才的结果,最终会怎样?40001里面有三个0、一个1、一个4,于是我们把40001改成31001;31001里面有两个0、两个1、一个3,于是我们把31001改成22010;22010里面有两个0、一个1、两个2,于是我们把22010改成21200;21200里面有两个0、一个1、两个2,于是……这就是正确答案了!

随便选了一个数,按照规则一步一步演变,不断产生与前一个数相符的数,最后果然得到了一个与自身相符的数。我突然意识到,21200就像6174一样,也是一个数字黑洞,只不过是另一种变换规则下的数字黑洞!更有意思的是,21200问题和6174问题还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如果把问题变成,找一个六位数abcdef使得里面正好有a个0、b个1、c个2、d个3、e个4和f个5,那么这个问题就无解了。不断求出下一个数,最终并不会跌入一个黑洞,而会产生某些周期性的循环。例如,311100会变成230100,下一步则又会变回311100。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出现了:21200问题和6174问题究竟有多少相通的地方?怎样的变换规则作用在怎样的范围内,才能产生黑洞?深入挖掘下去,或许会产生一个全新的理论!我隐约开始意识到,以前所看到的“数学之美”都太表面了。数学之美并不是结论之美,也不是证明之美,也不是应用之美,而是一种约等于“在更高层面上进行一般化、普遍化、广义化”的数学理念。

autogram问题

2010年6月,在我整理博客过往内容的时候,我翻到了三年前所写的一篇讲英文文字游戏的文章。在那篇文章里,我提到了一个叫做autogram的文字游戏——精心构造一个英文句子,使得它正好符合它本身所述的内容。我最喜欢的一个autogram如下:

This autogram contains five a's, one b, two c's, two d's, thirty-one e's, five f's, five g's, eight h's, twelve i's, one j, one k, two l's, two m's, eighteen n's, sixteen o's, one p, one q, six r's, twenty-seven s's, twenty-one t's, three u's, seven v's, eight w's, three x's, four y's, and one z.

我突发奇想,能否构造一个类似的中文句子?很容易看到,这个问题的难点与21200问题如出一辙,都是要寻找一个恰好能描述自己的句子。这好比是在针尖上搭建积木楼房一般,我们需要小心翼翼地调整积木的位置,寻找一个精确的平衡点。我打算采用当初解决21200问题的办法:不断用新的句子去描述刚才的句子。如果最终句子不再变化,我们便得到了一个“自我描述句”。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总是奏效,只有某些句子模板才能让不停变化的句子最终稳定下来,另外的句子模板则往往会让句子产生振荡。我最终找到了下面这个句子,并把它发在了自己的博客上:

篇10:黑洞高中想象作文

早晨,我还在迷迷糊湖的睡着,突然,出现一个黑洞。“啊,我被吸进去了!”

二.黑洞奇遇

“啊,这里是哪呀!”我奇怪的问。突然,一个神秘人出现再我眼前,他说:“这是黑游。”“黑游?黑游是什么。”我说,他又说:“黑游是你跑步太快,磁场太大而来到的四维空间,这里是你们三千年以前。”我又说:“三千年以前,也就是古代咯。”“你终于明白了。我现在送你一把斧头和一张地图,还有一本任务表,去吧。”神秘人刚说完,一闪,消失了。

任务表,表上写着:我打开通过石桥,到“宠物仙子”那里去领取宠物。于是,我就通过石桥,找到了“宠物仙子”,我问他:“领取宠物有什么用?”“宠物仙子”瞥了我一眼,一把拽住我往上飞,很快我们就到了天庭,“宠物仙子”说:“玉帝,您说的那个人是他吗?”

玉帝惊奇的说:“是他!你是怎么找到的。”“宠物仙子”说:“他来我这里领宠物,看他不顺眼就把他拽上来了。”玉帝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于是玉帝就把所有的事情告诉了我,他说:“东海下有一坐沉船,船里有一个商人的鬼魂,现在还在那里,从古至今都没有一人能将他攻败,只有能穿上铠甲,拿起战斧的人,才能将他攻败,,目前没有人能穿上铠甲,拿起战斧,你去试试。”我站在铠甲前面,突然,铠甲和战斧发光了,向我飞来,我穿上了铠甲,拿起了战斧。我积于了四大天神的法力,于是,我忘了我在四维空间里,把所有精力集中在攻败鬼魂上,于是我乘着“千里云”来到了东海湾的沉船里,我用诱饵把他引了出来……

三.生死大战

我变出了神斧,说:“我们开战吧!”“好”鬼魂说。我用疾风步跑到龙宫招集龙宫的五大弟子一起应战,我们“六合一”使用了神界密技,“光离子雷射”。YES,我们把他打倒了……

四.奇出黑洞

篇11:逃离思维惯性黑洞

本质意义来说,黑洞是无法逃离的,而在本文中用了“逃离惯性黑洞”这一夸张的标题,只是希望更好地揭开“思维惯性”,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惯性”的可怕之处。无疑,如果没有创新、变革和流程再造等这些外力去改变,思维惯性和组织惯性就会象“黑洞”一样吞噬组织和个人的生命力。

毛毛虫的悲剧与思维惯性

两则试验很好地说明了思维惯性的可怕。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试验。他把若干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首尾相连,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

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又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是不停地围绕花盆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它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死去。

毛毛虫的悲剧在于思维的惯性,在于不假思索的盲从。其实,只要有一只毛毛虫能越雷池一步,打破固有的习惯及跟随的习性,就会逃脱死亡的陷阱。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人,何尝不是如此。

让我们再来看看关于思维惯性的另一个实验。美国一位科学家在海洋馆里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玻璃板把一条具有攻击性的大鲨鱼和一条小鱼隔开。刚开始,这条大鲨鱼不断撞击玻璃,企图捕食隔壁的小鱼。无奈,玻璃隔板太坚硬,无论怎么发威,玻璃隔板丝毫未损。攻击了一段时间之后,它便放弃了。于是,科学家便把隔板悄悄地移开。意想不到的是,大鲨鱼再也没有攻击过小鱼。它们都温和地在各自的领域活动,互不侵犯。

毛毛虫故事告诉我们“盲从害死人”,不逃离思维惯性而进行创新就死亡。鲨鱼的故事则告诉我们,固化了的“经验”也很可怕。

篇12:黑洞探险记作文

“喂,你快下来吧!我不挠你了!”妹妹被我挠痒挠得躲到树上去了。本来以为过一会儿她自己就会下来,可是过了大半天,都不见她的`踪影。我有些着急,便爬到树上去,四周都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也没见着她。“妹妹——”突然,我脚下一空,掉了下去。虽然在坠落的过程中只有短短的5秒,但对于我来说,就像是整整五年那么漫长。终于,我掉到一个软绵绵的草堆上。一个瑟瑟发抖的声音问道:“你是谁?是姐姐吗?”啊,原来是妹妹,我们惊喜万分的抱在了一起。

抬头看看,头顶是万丈黑洞,是肯定爬不出洞口的。于是,我们决定找其他出口。我拿出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在又黑又潮湿的洞里行走着。

突然,我听到背后有一阵声响,我停住了脚步,犹犹豫豫,不知到底走不走。我回头一看。天哪!是一条蟒蛇!正吐着舌头,扭着身子,做着怪样,发出“嘶嘶”的声音。我赶紧抓着妹妹的手,左躲右闪,好容易跑到一个地方,自以为逃过了这一劫。回头一看,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原来蟒蛇正准备在背后偷袭我。我吓呆了,竟忘了躲闪,正当这致命的一击向我袭来时,蟒蛇却出乎了我的意料,竟然倒在了一片血泊中。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位身穿白色衣服的叔叔救了我们。于是,我们便结伴而行。

跟他聊了一会儿,我才知道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忽然,走在前边儿的妹妹惊喜的叫了一声:“哇,是夜明珠耶!”一边说,一边迫不及待地跑了过去。“小心陷……”我话还没来得及说完。妹妹便被一个黑衣蒙面人抓走了。

我和探险家赶紧找去妹妹。我走到夜明珠旁,因为妹妹和蒙面人就是在那里消失的。我左看右看,始终没找到一星半点儿的蛛丝马迹。我开始怀疑起那颗夜明珠来。我拔了一下,摇了几摇,没什么动静。又按了一下,一个石头弹了起来,出现了一条长满青苔的秘道。我和探险家蹑手蹑脚地走了进去,尽量使自己不被滑到。没过多久,就听到了从远处传来“嗯嗯”的哼叫,我急忙过去一看,果然是妹妹,我们立刻把她救了出来。

篇13:揭秘4S店维保“黑洞”

南昌市南京东路汽修城聚集了上百家私营汽修店。万师傅曾在3家4S店修过车,后来自己开汽修店。这两年,他每隔两三个月就要在店里进行一笔固定交易:从4S店员工手里50元收购品牌机油,每次收三四十桶,卖给客户的单价为80元,4S店销售单价为120元。

机油的来源其实很简单,一桶机油国家标准计量4升,一般车辆换机油只需3.5升,剩下0.5升多数车主不愿带走,成了汽修师傅的“免费午餐”。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人为“攒机油”,不惜少抽废油或少加新油,一个月下来也积少成多,车主很难察觉。

这条交易链上,员工、小修理厂、去小修理厂修车保养的车主和4S店均能得利,“埋单”的是在4S店花高价做保养换机油的车主。“4S店售价越贵的机油,利润空间越大,店主越愿意收。这在业内挺普遍的,只要店主有需求,大至电脑主板、小至螺丝零件,4S店员工都能把正厂材料弄出来。”万师傅直言不讳地说。

记者随机走访了多家小汽修厂,发现这样的“地下交易”金额少则数百元,多则上万元。

目前,南昌市共有80多家4S店和数百家中小汽修厂,这种“地下市场”日渐形成,极大威胁车辆安全,损害车主利益。

记者调查发现,在汽车保养产品上玩“猫腻”才是业内真正的“肥肉”。

10年前入行搞汽修的小万师傅对4S店滥用汽车保养产品有切身体会。

“新车从第一次保养开始,前台接待员就会各显神技不断向车主推介保养产品如汽油添加剂、油箱清洗剂、油泥清洗剂……原本两三百元一次的5000公里换机油保养,多加两小瓶保养液,价格就翻了一倍。”

据了解,汽车保养产品的成本非常低,一些清洗剂成本价只要几十块钱,一入4S店便以三四倍的价格卖给车主。小万解释了其中“玄机”,前台接待员均有销售任务,如成功售出一瓶100多元的油泥清洗剂,接待员、修理工、销售经理均可提成10元,4S店也要提成三四十元,最后埋单的是不明真相的车主。

“汽车保养产品多数是不必要的,就像病人看病医生过度诊疗的道理一样。”小万坦言。

记者佯装成4S店销售经理考察市场,来到一家经营各知名品牌汽车的中型汽配店。一位姓秦的店主心领神会,“不管你需要什么配件我们都能满足,绝对保证是原厂货或高仿货,按4S店售价开发票,加收4个点税钱,一月一清。”

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秦老板拒绝透露合作过的4S店名称及每月交易金额,“给4S店送货在汽配行业很平常,好一点的送高仿货,黑一点的送副厂货。透露出去名称等于自断财路。”

秦老板说的高仿货是指质量还不错的仿制件,与正厂件售价较接近,而一些质量没保障的副厂货,差价可能在数倍。

某国产品牌的汽配店店主罗老板告诉记者,4S店最常见的以次充好部件是保险杠、水箱、水箱支架以及一些装潢装饰件、塑料件,使用这些配件风险小、利润高。例如前后保险杠,即使装上副厂件一喷漆,车主也发现不了。有些汽配店甚至60%-70%的业务量都来源于4S店。“越是小汽车品牌,这方面管理最松;越是到市县一级,地下交易越普遍。”

由江西省消协和运管部门开展的一项针对4S店的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4S店的维修质量和诚信问题突出。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江西欧亚奥迪4S店服务经理邓祥杰感慨地说:“经历这一轮世界经济低迷期,国内汽车需求远低于供给,度日维艰。”

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汽车生产商为维护品牌形象,在投资、运营、宣传等方面对4S店要求较严,仅建店一项,前期投入至少在千万元以上;一些4S店纷纷提高建店形象标准,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据了解,与七八年前相比,这两年4S店员工收入水平基本没增长,人员流动频繁,为留住员工,对一些违规行为也“睁只眼闭只眼”。这些成本、压力最终会使4S店及员工放松管理和自我约束,通过各种方式渔车主之利。

江西省运管局车技处处长龚俊吉介绍说,目前交通主管部门对于4S店最有制约力的只有汽修资质许可一项。采访中不少车主建议政府尽快建立完善配件追溯制度、行业诚信监管制度等,加大4S店及员工的侵权成本,切实维护消费者利益。消费者也要提高识别能力,不要盲目迷信4S店。

篇14:《数字黑洞》论文

就在去年,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教授提出,黑洞可能并非如很多人所设想的那样是一个“终极牢狱”,实际上数据仍然是能够从黑洞深渊中逃离的。

现在,在一篇经过同行评审的最新论文中,这名已经74岁高龄的学者将他此前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拓展,确认逃离黑洞的关键便是存在于黑洞事件视界附近的零能量粒子,或者叫做“软毛发”(soft hair)。

这篇论文对人们原先的认识,即落入黑洞的物质将永远消失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并让我们更进一步加深对于黑洞本质的了解,后者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之一。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霍金表示他发现了一种信息能够借以逃离黑洞的机制。

在今年1月份,霍金引发了媒体关注,当时他宣称自己可能找到了一种解决所谓“信息悖论”的方法。他提出了一种潜在的可能机制,能够让黑洞在“消灭”信息的同时保存信息。但当时他的文章还尚未经过同行评议过程,因此还不能算是正式发表。

而现在,这篇文章已经正式经过了同行评议并在《物理评论快报》(PRL)上刊载。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在哈佛大学举行的一次讲座中,霍金教授表示:“黑洞并非宇宙中的终极炼狱,就像它们此前被认为的那样。因此,如果你发现自己被困在了黑洞内部,不要放弃,还是有机会出去的。”

在上世纪70年代,霍金提出黑洞会向外辐射粒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黑洞将逐渐损失能量并不断收缩,最终消失。去年,霍金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正,提出黑洞实际上更确切地应该被称为“灰洞”。灰洞理论允许物质和能量在被束缚一段时间之后重新释放回宇宙。

然而该理论中涉及信息重新释放的理论此前并未能被很好地理解,而这一最新的论文对该理论进行了拓展和解释。

该理论认为存在于黑洞边界—即所谓“事件视界”附近的粒子由光子和引力子组成,它们分别是构成光与重力能的亚原子粒子。这些能量非常低,甚至是零能量的量子在黑洞边界附近积累,它们能够捕捉并储存从落入黑洞的粒子中提取的信息。

这一机制意味着,尽管落入黑洞的物质可能的确消失了,但它们所包含的信息将继续在黑洞边界附近游荡,并由这些构成所谓黑洞“软毛发”的量子保存着。

霍金将这种信息的返还机制比作一本百科全书的焚毁过程。在那样的情况下,百科全书本身的确被焚毁了,但它所包含的信息其实并未真正丢失,只是变得几乎无法解读。

研究人员对此研究评论认为,尽管还需要更多的后续研究,但这的确是通往解决“信息悖论”道路上的重要步骤,该悖论长期以来困扰着包括霍金在内的黑洞研究人员。

在今年年初接受《科学美国人》杂志专访时,霍金的这项研究的主要合作者,哈佛大学理论物理学家安德鲁·斯特明格(Andrew Strominger)教授曾经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当一个粒子进入黑洞时,它会为黑洞增添一个软光子。也就是为黑洞增加了‘毛发’。而从更加通俗的角度来说,因为所有粒子都带有质量并且与引力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因此它们几乎总是会为黑洞增添‘毛发’。那类似于一种记录设备。”他说:“这些软光子和引力子将记录下进入黑洞的粒子的信息。这种机制能够记录下远比我们此前设想的多得多的信息。”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物理学家格雷·霍洛维茨(Gary Horowitz)表示:“需要指出的是,这篇论文并未解决黑洞信息悖论。首先,相关分析必须能够在引力场尺度上得到重复,而非仅仅是电磁场尺度上。目前相关作者正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初步计算显示纯引力状况可能与电磁场的状况非常相似。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所提出的黑洞软毛发机制可能并不足以捕捉所有进入黑洞的粒子留下的信息。”

他表示,目前还无法确认是否所有被黑洞吞噬的信息都确实能够被转化为软毛发,抑或这些只不过是所有因为被黑洞吞噬而消失的物质产生的信号。但他也承认:“当然也有可能的是,随着这项工作的进一步深入进行,将会揭示这种‘毛发’的更多本质,并有可能最终解决信息悖论问题。”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数字黑洞》论文】相关文章:

数字黑洞作文07-26

民企财务黑洞调查论文07-03

走出IT应用的黑洞论文05-14

黑洞路由与路由黑洞08-13

数学黑洞05-08

黑洞频率影评04-25

黑洞奇遇初中作文04-28

黑洞探险初一作文05-01

黑洞观后感05-03

《黑洞》观后感07-19

上一篇:空乘面试技巧:发型注意事项下一篇:爱的教育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