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2024-06-23

金融的本质是什么(精选9篇)

篇1: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开展的金融活动,是互联网和金融的跨界与融合,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结果。不能简单等同小微金融,更不能等同P2P,要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互联网金融,特别是从创新支持和证券市场来研究推动。它不是互联网颠覆金融业,而是互联网出来之后,拓展了金融的空间,使金融的业态发生了改变。

互联网金融有两种演进路径,却是“殊途同归”的。一种是从金融机构出发,吸收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务;另一种是互联网企业向金融机构靠拢,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创新的金融模式。也就是说,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了互联网企业“淘金”,也包括了金融机构“触网”。现在,二者正同步进行中。

同时应从四大观念来审视互联网金融:第一,要从“大历史观”看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今天突然冒出来的,互联网技术一经出现就与金融创新结合在一起。如证券交易所很早的时候就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易;中国的上交所、深交所很早就用上了互联网技术;中国银联也是互联网金融早期的成功范本。

第二,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1.0时代有,今天2.0时代有,将来3.0时代还会有。因此,应从“大网络观”来看,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生态环境下才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所以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了网络的跨界、颠覆,其渊源与整合,风险与低价会改变我们的金融生态。

第三,从“大金融观”看互联网金融。从我们的“银政保信基”可以看出跟互联网接轨的方式,同时我们的民间金融从民间借贷到私募股权基金再到信用管理调查等,一系列金融创新都可以和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与互联网结合的金融产品、模式等。

第四,要从“大文化观”来看。互联网金融不仅是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金融领域,最重要还是以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精神来改造金融体系的运行方式,现在我们谈的大多是互联网技术、产品等,这远远不够。我相信,在互联网3.0时代,对金融业的改造会更加彻底。

互联网金融的火爆,是否可从侧面反映出银行服务的不足?

专业人士认为:传统金融行业的互联网服务没有满足广大老百姓的需要,80%的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里,却只让20%的人享受到金融服务,剩下80%的人根本享受不到。因此,为广大的普通人提供金融服务成为金融改革要解决的最大问题,而互联网金融能快速使用户群聚集,并通过支付环节,为老百姓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务。

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技术创新驱动的东西,技术是基础。风险管理技术、信息技术、法律技术(即专业的法律顾问和法律工作人员)是成就互联网金融的三大技术。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创新模式,这个创新的基础是现有的法律框架、职权范围和技术条件。

篇2: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坚持执政为民,是党的一切主张和全部工作的根本归宿,是党的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必须身体力行党的宗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我们党所处的环境和地位、所肩负的主要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必须认真回答好执政干什么和怎样执好政的问题。我们党执政干什么?就是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怎样才能执好政?就是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概括起来,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篇3: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重要吗?很重要:如果连音乐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都不知道, 那就等于不知道干嘛要搞音乐教育, 就等于迷失了音乐教育的目的和方向。

那么音乐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我坚持自己一贯的看法:它是情感教育。

为什么不是情绪教育呢?

因为按照心理学的严格界定, 第一情绪不等于情感;第二人的情绪和情感中是由情感为统帅的;第三音乐教育的宗旨在于打动情感。

我收集了若干心理学论述, 它们之间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重大分歧, 所以只需引用其中三条就可基本说明问题:

“情绪和情感是两个难以分离而又有区别的感念。情绪通常是有机体在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体验。……因此, 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低级而简单的体验 (当然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它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短暂性, 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 与社会性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它是人类所特有的, 高级而复杂的体验。……情感与情绪相比, 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深刻性。 (第399-400页)

情绪和情感……在现实生活中两者很难区分。即使是那些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 也不同于动物的情绪。人的情绪都能由所赋予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人的生理需要服从于社会性需要, ……人的情绪和情感是统一在人的社会本质之中。为此, 有些心理学家不得不把无限纷繁的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 (affection) 。 (第400页)

新近的学者们已不再象詹姆士和兰格那样, 相信生理激动是构成情绪体验的主要条件。人们通常认为个人对自己身体变化感受的解释, 才是构成情绪体验的主要原因。七十年代初,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S.Schachter) 提出了“情绪三因素学说”。他认为情绪的产生不单纯地决定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 而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其中认知过程起决定性作用。 (第413-415页)

(引自《心理学概论》, 荆其诚、林仲贤主编, 科学出版社1986年7月第一版, 其中“情绪与情感”一章由许宗惠撰写)

音乐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动物, 既然人的情感统率着情绪, 当然音乐教育就不能以打动情绪为目标而应以打动情感为目标;音乐家之所以作曲, 决不是为着打动养鸡场的鸡、达到多产的目的, 并且因而只讲究表现动物性的情绪, 而是为着表达自己对自然、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受与思考所激荡出的情感。——而让学生感受、领悟、共鸣作曲家那丰富、深刻、强烈的情感才应该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位老师提醒我, 从音乐教育的目的出发, 当然应该把情感教育作为它的本质;但有的专家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那是从音乐教育的过程这一角度出发的。

这当然引起了我的反思, 不过反思的结果我还是坚持原来的看法不变。

原因有二:

首先, 音乐学习的过程是先用耳朵听, 即起始于听觉的心理活动和耳朵这个感官的生理活动。但如果就以这个理由确定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的话, 那会产生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

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是从某一种或某几种感官 (眼、耳、鼻、舌、身即皮肤) 的活动并产生各种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开始的, 在哲学认识论上我们称其为“认识从感性认识始”。如果音乐教育的本质是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那任何一门课程的本质都可认定为感觉或感官教育, ——那这些“本质” (即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根本属性) 又怎么谈得上是本质呢?

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上, 把它的本质认定为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势必诱导我们的教师只重视“视唱练耳”之类的听觉训练, 而把音乐教育贬低到“听觉康复”、“特工训练”之类的低档次去。

其次, 前面所引的心理学“情绪三因素说”已经说的很清楚:人们对音乐的反应决不是纯生理的或纯情绪的, 认知因素 (包括纯认知因素如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价值观等, 还包括情感中的社会性因素) 会对这种反应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就算不是决定性作用, 至少总有作用吧?把认识过程分解为初级阶段的感性认识和高级阶段的理性认识, 这只是为了我们理论分析的方便而采取的一种“一厢情愿”的抽象做法, 实际上任何人的认识过程都是感性活动与理性活动同时地、相互作用的过程。这已经是现代哲学认识论、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的基础性常识, 以为音乐感受活动只是从耳朵的听觉活动启始, 那只是一种误解, ——于是把音乐教育的本质认定为感觉教育或感官教育, 也只能是一种误说。

那为什么音乐教育的本质不能说是“美学教育”或“美感教育”呢?

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学教育, 是从音乐教育内容的角度来考虑的。但美学知识在音乐教育内容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中小学尤其如此, 仅以美学来界定音乐教育内容的特征显然显得狭窄, 所以持这种观点的专家很少。

至于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美感教育”, 我倒是很有些赞同的。

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情感教育”, 而情感是极为丰富多彩的, 其中有着一类很重要的“高级情感”, 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因此说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感教育”与说其本质是“情感教育”并不全面冲突。再说音乐教育确实高度强调美感在学生发展目标上和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要性, 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美感教育确实对教师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遗憾的是, 尽管培养美感非常重要, 可这种美感在音乐教育中是必须迁移的, 要迁移为“美德”、“美体”、“美言”、“美行”等等, 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应着眼于学生全方位高雅情感特征的培养、熏陶, 于是把音乐教育的本质只定位于“美感”, 同样显得狭窄, 用它来指导音乐教学实践, 则有可能使我们陷入“唯美主义”的误区。

把音乐教育的本质确定为情感教育, 还应该作两点补充论证。

第一, 美术教育不也可以说本质是情感教育吗?

的确如此。所以, 我实际上想表达的观点是:艺术教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如果在艺术教育各门课程中再去寻找区别它们的各自本质, 那就另当别论了。

第二, 如何运用这个本质去区别艺术教育与其他课程教育?

曾经有位专家的说法:相对于人的三个心理过程“认知、情感、意志”而言, 智育的本质是认知教育, 德育的本质是意志教育 (让学生有遵循道德规范去行为的自控意志力) , ——而美育的本质是情感教育, 旨在熏陶、养成学生丰富、细腻、深刻、健康、高雅的情感特征。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于是它的本质同样应该是情感教育。之所以美育于是艺术教育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各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立价值, 原因盖在于此。

在界定艺术教育的本质时, 我认为还是先把它与智育、德育区别开来再说。因为若干年来就是因为没由做很好的区分, 导致美育进而艺术教育总是沦为智育、德育甚至体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附庸, 正如一句很流行的口号所说的:“以美辅德、以美益智、以美健体、以美促劳”。

在完成了上面这个历史性的重要任务之后, 再来选择精细的概念为艺术教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美术教育认定不同的本质, 同时为智育、德育、体育直至劳动技术教育的各门课程认定各自不同的本质, 应该再说不迟。

篇4:什么是商业本质的“本质”?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时 间: 2014年8月

近年来,人们对商业模式普遍产生了审美疲劳,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回归商业本质。此时我们发现,如何解读“商业本质”反而成了问题。

2008年,我在理论界率先提出商业形态概念,对商业本质的研究必须以商业形态为基础。

首先,商业形态就是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组织形态。

商业形态的概念来自商业流通领域,是指企业在产业链上的经营组织类型(简称“业态”)。比如,是零售商还是批发商。零售商又分为百货商店、购物中心、超市、杂货铺、连锁店甚至网店等形式,他们所提供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没有本质区别。

我们将商业形态概念延伸、提高到产业高度,即企业在产业中的组织类型和在产业链上的存在形态。不管何种产业或某一产业中的特定环节,一般都存在着各种商业形态。

比如,在房地产行业,按价值链顺序涵盖的商业形态是:投资商、设计商、开发商、建筑(承造)商、(销售)代理商和物业管理服务商等。

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商业形态包括加工商、制造商、提供商、运营商和贸易商等。

加工商一无独立的营销体系,二无自主的产品品牌,只能为品牌企业贴牌生产成品,或为中间商生产半成品、零配件,最终沦为别人的“加工车间”。

制造商亦称生产商,一方面生产成品并自行销售(直销或借助加盟商分销),另一方面只销售自己生产的产品,即所谓自产自销。他们拥有独立的营销体系和品牌建设,但因依赖自身产能而带有“重资产”风险。

提供商指的是企业提供产品、服务,而且很大程度上借助分包、外协方式。在具备相当技术附加值的产业中,企业可以向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运营商则是依靠一定的特许经营权,提供综合性、公共性的服务。其特点有三个:一是具有一定垄断性,二是服务的客户广泛而普遍(无指向性),三是一般不生产或提供有形产品,但商业品牌的建设维护相当重要。

需要说明的是,“提供商”与“运营商”的内涵比较接近。比如,我们一直将中国电信视为电信服务的运营商,但他们却旗帜鲜明地自我标榜为“综合信息处理服务提供商”。

而贸易商销售的产品并非自产,主要方式包括批发和零售。批发逐步已被分销、代理所取代,而且越来越多的零售商迅速走向连锁。零售商的品牌建设至关重要,但不连锁就难以做大。

其次,基业常青的沃尔玛如何将零售商做到极致?

1945年,山姆·沃尔顿用从岳父手里借来的2万美元,在美国的一个小镇开设了第一家杂货店。1962年,公司正式启用Wal-Mart商号,并于1970年公开上市。

对7岁就开始卖报纸、送牛奶的沃尔顿来说,薄利多销才是商业成功的不二法门,“天天低价”可谓经营哲学的逻辑基础。要使普通百姓买到与富人一样的东西,就必须“天天低价”;而要做到“天天低价”,就必须坚持顾客是上帝、尊重每一位员工和每天追求卓越,并推行员工持股分享计划。

1987年,沃尔玛耗资4亿美元与休斯公司合作,发射了全球第一颗商用通信卫星,用于全球连锁店的信息传送与运输车辆的定位联络。这间世界上最大的民间数据库,涵盖了商品来源与流向、仓库管理、顾客、设备投资、管理费用及经营分析等信息。

2004年,沃尔玛率先启用智能标签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条形码。智能标签内含数据芯片,记录着货物的各项信息,无需人工干预就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自行物流配送操作,同时还能降低盗窃和假冒产品的风险。

就这样,在互联网问世之前,沃尔玛就解决了自身运营的大数据和智能化管理问题。从不搞营销广告轰炸,更与商业模式创新绝缘的沃尔玛,在IT设施建设方面堪称“国家级”投入,其收益回报与核心竞争力谁与争锋?

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长居榜首的是沃尔玛;在全球富豪排名榜上,沃尔顿家族位居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之前——其诀窍不过是把零售商做到无人匹敌。

最后,商业模式取决于商业形态,而后者更重要。

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商业组织在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前提下的持续盈利模式。为此,企业需要将内外部各种资源和要素系统整合起来,形成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运行系统、达成利益相关者的一种交易结构。

众所周知,快餐大王麦当劳的利润支柱实际上是商业地产经营:首先把精心考察的店铺租下来;然后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吸引加盟商,将店铺加收20%的租金后再租给加盟商。

商业形态与商业模式二者不容混淆。简单来说,企业必须先明确商业形态,再确定相应的商业模式。

第一,二者的层级不同。

虽然不否认存在一定的互动作用,但总体而言,商业形态决定商业模式。也就是说,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一定商业形态基础之上的,同一商业形态下的企业商业模式有其共性(不排斥标新立异)。反之,一定的商业模式要在不同的商业形态之间进行转移、复制,一般而言难度要大得多。

譬如,制造商与零售商属于不同的商业形态,对应的商业模式必然不同。制造企业的利润主要来源于:供应链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产品研发创新而提升附加值,以及市场渠道的战略合作。而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则侧重于规模化采购、连锁化销售和快速周转,甚至离不开供货商的入场费、推广费。

第二,二者的重心不同。

可以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在确立战略定位以及商业形态之后,所相应采取的竞争模式、运营策略。正确的战略定位(包含商业形态)本身并不能保证企业盈利,还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及经营策略。同样,正确的商业模式能带来盈利,但如果缺乏科学的战略定位则无法持久和难以扩张。

换言之,商业模式是一种比较成功和稳定的经营模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非常相近。而商业形态,则是指企业明确了产业边界之后所确定的组织形态,是在产业链系统中得以生存、竞争和发展的商业本质。

说到底,所谓商业本质的“本质”,就是不同商业形态所决定的企业运营模式;除了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层面要不断完善和提升,当然也不排斥在商业模式方面动态创新。

篇5:设计的本质是什么

出色的设计很好,但是用户体验最重要。Path 2.0的设计就很出色,但从作者自己的感受来说,Path实际并没有没有什么用户,其本人称自己仅用过两次,周围使用Path的人也是寥寥(当然他的感受不一定就代表所有人)。这个就好比是时装表演上的衣服,大家都很欣赏,但没有几个人会穿。

仅有好看是不够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用户体验。

今天所谓的web设计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设计,仅是样式、像素颜色之类的拼凑。真正的设计必须解决问题。真正的设计必须比摆弄一下PS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应该致力于营造深思熟虑、引人入胜的用户体验。然后才是让美学设计来锦上添花。

因此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大抵如此,采用的都是一种实用主义的设计,可以去看看Facebook、Google、Amazon的网站,他们所专注的是营造极佳的体验来取悦用户,并带来附加价值。Instagram的设计就是相当的实用主义,虽然没有Path那么性感,但是它让拍照、分享的过程简单、愉悦,这就够了。为什么Wesabe会败给Mint?

个人财务管理网站Wesabe成立的时间比同类的Mint早了10个月,但最后却败给了这个后起之秀。为什么?其CEO Marc Hudlund写过一篇反思文章。篇幅很长,但其总结的要点是:我专注于尽可能提高数据编辑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而Mint关注的重点却是如何做到让你无需编辑。

也就是说,Mint所做的事情是引入你所有的数据,然后自动替你组织起来。这个才是箭头上的毒药,找到这一剂毒药是真正的设计师的核心工作。Dropbox如何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一击中的?

作者谈到了以前给自己的一位设计师朋友推荐Dropbox时对方的感受。对方感到很错愕。Dropbox用到的是一种跟web历史一样老的图标样式:FamFamFam。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实在是糟糕透顶。但是,从把握设计的精髓来看,Dropbox实在是极具天分,尽管当时他们并没有什么设计师。

把一个文件夹放到你的桌面上。OK了。虽然在屏幕背后,隐藏着如此之多的技术和功能,但这没有关系。有个文件夹放在那里就够了。这就是Dropbox的毒药。设计迷思

设计的本质是什么?不是去寻找什么很酷的调色板,不是去追求什么灰度和阴影效果,不是制造出虚有其表令人眼花缭乱的效果,这些东西不能够喧宾夺主,设计的本质在于营造引人入胜的杀手级用户体验。而要想成为杀手,你得找到自己要射出去的那支箭的箭头上的毒药。(http:///blog/2012/05/582 —————————————————————————————————————————————————————

苹果首席设计师:简约主义并非简单了事

国外媒体报道,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Jonathan Ive)在谈话中经常会提到简约主义,他在产品设计中也始终追求简约的风格。但是,他反复强调,简约主义并不是简单了事。设计追求简约主义

“设计这个词的含义既可能非常丰富,也可能一无所指。我们并不会真正谈论设计,而是谈论提出创意和生产产品的过程。”苹果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说。

他在1998年设计的iMac,彻底改变了苹果的命运,当时该公司已濒临破产。在2001年,iPod更进一步,彻底变革了整个唱片行业。在2007年iPhone推出之时,它同样影响了整个手机业务。而在2010年,iPad的问世更是引领了一个全新的计算机类型的发展。乔纳森的影响力是难以估量的。“设计和开发任何东西都非常富有挑战性。”他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尽力将简约主义融入到你不知道答案,不知道有多难的复杂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在乔纳森的谈话中,简约主义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词汇。但是,他总是会反复强调这个词具有的特殊含义。“简约主义不是没有一点凌乱,它本质上描述的是一个对象和产品的功能和位置。不凌乱的产品只能说是一个整洁的产品,但不是一个简约的产品。简约主义并不是简单了事。简约主义的要求必须渗透到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去。它是最基础的东西。” 硬件中的简约主义并不总是与软件中的简约主义相一致。自从iPad、iPhone和iPod touch的操作系统iOS崛起以来,简约主义被打上了所谓的“复古”的烙印——也就是在新的设计中保留古典设计的装饰特点。于是,苹果Mac电脑和iOS设备中的日历中就出现了假冒的皮革纹理,甚至假冒的针脚。

当笔者就此征询乔纳森的意见时,他拒绝对此发表评论,只是用外交式的口吻作答,“我关心的问题是与其他团队精诚合作,提出产品创意,然后设计硬件,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责任。至于你谈到的这些元素,我并没有留意过。” 寻找创意关注细节

在设计了如此众多成功的产品之后,乔纳森早已对他及其同事提出的各种创意熟视无睹。但是,他仍然惊叹于创意的产生过程。“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他说。如果要理解乔纳森,你就需要认识他的热情和诚实。这绝不是空洞的词汇,而是他一生追求的东西。乔纳森说,他往往会用他和他的团队努力解决的问题来衡量他过去20年中的生活。在寻找创意的过程中,乔纳森及其团队经常会苦思冥想、学习新东西、创造全新的流程以及向其他行业的专家请教。例如,在设计第一代iMac的过程中,乔纳森及其团队曾向糖果行业的人请教,如何在生产糖果颜色的电脑外壳的同时,保持其一贯的半透明度。

为了在设计上精益求精,乔纳森还专程前往日本,观摩了武士刀的制作过程。网上曾有传闻称,苹果iPad 2的设计灵感就部分源自于此。但是,乔纳森对此予以了否认。这个故事之所以让人深信不疑,是因为乔纳森和苹果均以注重细节著称。“有时候,我们会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时间来解决最不起眼的小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影响产品的功能。我们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这就像„完善抽屉的背面‟。你可以说人们永远看到不它,因此没有必要完善它。我很难说清楚这样做为什么很重要,但是我就是认为它重要。只有这样,你才能证明你真正关心你的产品使用者。我们认为自己有责任做到这一点。这样做是对的,我很难解释为什么。”

对于细节的关注最终让苹果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公司,并让人们形成了该公司永远不会失败的印象。其实,苹果也有很多不成功的产品,例如2000年发布的Power Mac G4 Cube,以及2007年推出的苹果电脑。“在一个项目实施的大部分过程中,我们通常并不清楚自己是否能够解决问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甚至不知道是否应该放弃某个创意。无论是iPod、iPhone,还是iPad,情况都是如此。”乔纳森说,“很多时候,当一个项目进入成熟期,我们也拥有解决方案的时候,我们却深感不安,因为你需要向你自己和别人推销它的价值,这种推销过程本身总是让你感觉你的产品还不够好。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实事求是地告诉自己,„它还不够好,我们需要停下来。‟这样做是极其艰难的。”乔纳森还说,知道何时叫停一个项目是“我的一项重要职责”。团队是苹果未来成功的关键

乔纳森称,在苹果内部,每个员工都有一个很强烈的信念,那就是专注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但是,当一个产品进入开发过程中时,这个过程会是相当的流畅。他说:“当我们坐在一起开发一个产品的时候,你将会很难确定谁是电气工程师,谁是机械工程师,谁又是工业设计师。”

团队合作是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苹果工作,弥足珍贵的事情之一就是我们设计团队中的很多人在一起共事了15年多,而且作为一个团队在一起学习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一起犯错也是其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没有尝试过大量的新想法和遭受大量的失败,是不可能学到什么东西的。”

去年是苹果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新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接管该公司才几个月,苹果的原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就离开了人世。乔布斯的离世使得一些分析师预言,苹果公司将会出现不可避免的衰退。正如你所预料的那样,乔纳森不以为然,“我们开发产品的方式与两年前、五年前、十年前完全相同。并不只有我们几个人保持着相同的工作方式,我们整个公司的团队都保持着相同的工作方式。”

篇6:文化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理解文化的`本质

所谓文化,从本质上说就是觉醒的个体灵魂从自体向他者的转移。站在灵魂的角度看,通过这种转移,灵魂克服了宿主生命的有限性,实现了对自然生命的超越。

篇7:数学的学科本质是什么?

听了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林老师的讲座,使我对数学有了更深的领悟,更透彻的理解了数学的学科本质。那么,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什么呢?落实到小学阶段有哪些呢?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研究者能从很高的层面对数学有所把握,还需要研究者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定位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等都有所了解。

1.数学学科本质一: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小学阶段所涉及的数学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因此,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基本概念内涵的理解是如何学习数学、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恰当的数学观,真正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的载体。基本概念教学非常重要,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过程将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达到不同水平。对此见笔者另文《让学生获得什么样的基本知识》(《小学教学》数学版2007年第2期)。

所谓“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是指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这一概念的现实原型是什么,这一概念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以这一概念为核心是否能构建一个“概念网络图”。

小学数学的基本概念主要有:十进位制、单位(份)、用字母表示数、四则运算,位置、变换、平面图形,统计。

2.数学学科本质二: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数学基本概念背后往往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极为丰富,小学阶段主要涉及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呢?这些思想方法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呢?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中落实。

小学阶段的重要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转化思想(叫“化归思想”可能更合适)、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法、不完全归纳法等。

3.数学学科本质三: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

每一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数学也不例外,尤其数学又享有“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的美誉。

篇8:金融的本质是什么

一、动画的人文属性

自上世纪70年代末电视逐步在中国普及以来, 很多人特别是70年代出生的人从童年时代就开始不同程度地迷恋动画。“变形金刚”、“阿童木”、“葫芦娃”等动画形象早就与那个时代的其他记忆一起被他们深刻铭记, 这些形象也自然地成为了他们喜欢和崇拜的偶象, 就如同今天孩子们眼中的“名侦探柯蓝”、“流川枫”, 还有近期异常火爆的国产动画片中“喜羊羊”、“灰太郎”一样。为什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动画片仍然能够吸引广大受众的眼球?有人认为看动画片会使人有满足感、沉醉感、使人感动, 会勾起童年的回忆。其实, 动画之所以能经久不衰, 主要缘于其与我们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也就是其突出的人文属性。

(一) 动画能愉悦人类的精神心理。

“艺术缘于生活”, 动画的可人之处是它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艺术地表现了出来, 人们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现实生活中曾经历过的某些片断, 进而在回忆、慨叹、甚至感动中获取更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如日本动画片《樱桃小丸子》中善意的诙谐感就是人们生活压力的缓解剂。她不爱做作业, 上课迟到, 懒惰, 整天不想上学, 看到喜欢的东西就耍赖皮要父母买。这些动画情节往往就会勾起自己对童年的回忆, 而童年是最无忧无虑的。这样的动画作品存在的价值即在于它凝聚着人类集体或个人的欢乐、忧愁、悲伤、喜悦、焦虑和希望等感情, 因此才会成为我们的需要。一方面, 我们把自己的种种内在需要和感情通过动画表达出来, 所以我们可以在动画中找到人类各种感情的表达;另一方面, 我们也从这些凝聚着人类的内在需要和情感的动画中观照和体验我们的情感和内在需要, 并从中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宣泄和缓解, 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这就是我们需要动画的第一个理由。

(二) 动画是对空缺现实的想象性满足。

我们需要动画的第二个理由在于:现实境况都是不尽圆满的, 在我们的现实需要和满足之间或多中少总会有些落差, 我们总是生活在不断需要与暂时满足的矛盾关系中, 一个愿望满足了又会产生新的更大或更多的愿望。从个体方面来说, 每个人都生活在需要——缺乏——满足——新的需要这种无尽循环的矛盾境况中;从人类整体来说, 存在着历史的必要要求和这种要求不可能实现之间的矛盾, 如同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一样。然而, 任何社会条件都不能全部满足人的所有需要和愿望, 我们人类时刻处于现实缺乏的境况中, 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想让自己的愿望取得实际的成就和满足, 这不仅是我们人类的一厢情愿, 而且这种要求会使我们每个人陷入痛苦的泥泞中不可自拔。这样, 我们就需要一种方式来想像性得满足和实现我们的需要和愿望, 从心理上去超越现实的困境。拿美国动画片《超人》举例, 1941年, 漫画《超人》被超过三百种报纸每日连载。以“超人”为主题的动画片、电影和电视剧, 更是在此后层出不穷。毫不夸张地说, “超人”已成为了一个时代的标志。成为美国动画英雄的典范, 随之而来的《蝙蝠侠》《闪电侠》等使英雄主义成为美国动画的主题。美国人对现实生活中暴力、抢劫、治安问题的不满促使了“超人”的诞生, 这些虚构的英雄的创造和风靡都是因为人们对于现实境况的不满, 人们需要在“超人”身上寻找到一个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平衡点。动画片中, 人类被设定为会飞的、能变身的、甚至是长生不老的, 这些都是人们对梦想愿望的寄托和释放, 都反映出动画是对现实缺乏的想象性满足。

(三) 动画象征着人类的诗意存在。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引用诗人荷尔德林的话说过:“人诗意地居住。” (1) 人的生存本质是诗意的, 也就意味着人从来都不会满足于现有的生存境况, 人有追求更美好生活的愿望, 有提高自己生存质量和精神境界的渴望和能力。而动画, 它在美好的理想社会没有成为现实的漫长岁月里, 在人类及其个体所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中, 以及在人们的困惑、茫然、焦虑、缺乏等等现实境况中, 担当起超越现实局限和缺乏的重任, 它以想象性的满足方式使我们从种种现实的困惑和缺乏中暂时解脱出来。它以种种形象去表达我们的诗意生存和对美好的追求。我们沉闷、乏味、单调的人生因为有了动画而充满诗意的光辉。日本动画片《圣斗士星矢》, 以希腊神话和天文知识为基础, 主要描述“圣斗士”们为了女神雅典娜, 为了世界的爱和正义, 为了追求最理想世界而不断奋战的故事。动画中的“圣斗士”们担当起了追求世界大爱于正义的责任。另一部日本动画片《叛逆的鲁鲁修》中的先王和王后, 也就是主人公鲁鲁修的父母, 同样为了制造一个幸福光明、没有罪恶的世界而展开了与不相信有完美世界却为了保留现实世界的儿子鲁鲁修的战斗。

如前所述, 动画因为凝聚着我们的理想、愿望、需求和焦虑等情感而成为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的东西;动画还是人类超越存在困境和以想象性方式来满足现实缺憾的一剂良药;同时动画还是我们人类诗意存在的一种象征系统。

二、动画的本质特征

动画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一个众说纷纭而没有统一答案的难题。动画的原始概念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animation, 所谓animation, 是拉丁語ani, 也就是灵魂这个词的词源。换句话说, animation就是赋予静止的画以动作, 给图画赋予生命气息, 并将魂注入其中。另一个则是cartoon, 目前是把它当成一种“幽默+闹剧+线描”的绘画风格来讲的。虽然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动画的外在形式、表现手法都在不断进行着演变, 但究其本质来说, 动画一刻都没有改变过。那么动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一) 动画的想象性。

动画的创意思维模式是将没有生命或者是低级生命的物体, 赋予“灵魂”, 这个创意的过程是孕育新艺术形象生命的过程, 因此, 动画的本质特征之一毫无疑问就是想象。有对角色的想象, 对剧情的想象, 对时空的想象以及对声音的想象。

1. 对角色的想象。

在动画创作中, 动画角色是动画家通过想象创造的产物。不管是在纸面的单线平涂动画 (二维动画) 中, 还是立体的材料动画中, 或是电脑图形技术的三维动画中, 它都是具有想象的。日本动画《龙猫》中的龙猫造型设计的客观原形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猫, 但是通过想象, 动画师夸大了猫的自然比例, 并且使其拟人化, 让龙猫站立行走。在《超级无敌掌门狗》和《小鸡快跑》中, 小鸡姜杰和小狗格罗米特都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才智和勇敢, 这些都是立体动画的经典角色。三维动画《玩具总动员》中, 玩具胡迪和巴斯光年同样凝聚了动画人对动画人物的想象力。动画片不仅对动物角色进行想象, 还有对植物, 非生物甚至是对抽象物象的设计建立想象。例如, 花草会跳舞, 树木会说话, 石头会流泪等。因此, 无论是在何种体裁或表现手段中, 动画角色都是动画师以客观存在的物体为原形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

2. 对剧情的想象。

无论在任何题材的选择上, 动画都必须具有丰富的想象。战争题材的作品有对战争的想象;校园生活题材的作品有对情感的想象;体育题材的作品有对招式的想象;侦探题材的作品有对案件的想象。这些想象的范畴包括时间, 地点, 角色和事件等。比如, 《机器人瓦利》的时间是未来的2700年, 地点是宇宙中的太空船, 主角是留守地球不停清理地球垃圾的机器人瓦利, 剧情是机器人瓦利在清理地球垃圾过程中发现绿色植物并珍藏起来, 女机器人夏娃来地球寻找生命体搜索到瓦利珍藏的绿色植物之后回太空船启动人类回归地球计划的故事。

3. 对时空的想象。

动画时空的创作是以记实电影的经验为基础, 加以浓缩, 借助第三创作来完成的。时空的想象最为典型的当属日本的科幻动画作品, 上世纪60年代手冢治虫创作的动画《铁臂阿童木》, 主人公阿童木诞生在21世纪的2003年, 那么故事的时空必然是发生在未来, 还有《宇宙战舰大和号》, 其背景空间是2199年的地球, 而影片中又催生了伊斯甘达尔星球的空间, 这些作品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未来式的。

4. 对声音的想象。

动画片中动画角色的发声由画外的自然人进行配音, 动画声音的想象空间有多大可想而知。说起动画配音, 最经典的要属唐老鸭和米老鼠的配音, 当然, 《狮子王》中的丁满和彭彭的声音设计也是具有非常强烈的想象空间的。在动画创作中介入歌舞剧的模式, 在无声源的音乐应用上, 音乐直接代替角色的独白。在《小马王》中, 斯普理特在再次被抓送往修筑铁路的旅途中的音乐, 就表白了斯普理特此时的心情, 这是非常主观的借喻。

(二) 动画的夸张性与简化性。

动画就是夸张与内敛相结合的表演形式, 特征化的夸张和符号式的简化都是动画艺术必不可少的特征。夸张是把刻画对象的细节进行突显和放大。简化则是在创作具体动画角色和剧情的过程中进行选择性的筛选与概括。具体的表现可分为两个方面:

1. 角色和动作的简化和夸张。

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在《影视美学》中说:“视知觉必须通过“简化”和“张力”这样两种组织方式, 来对对象进行整体结构式样的把握”。动画中的角色和动作是简化性与夸张性并存的。日本动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对动画中的角色进行去繁化简, 用简单的线条对人物的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蜡笔小新》中, 小新的眼睛和鼻子的特征都非常简单和夸张, 体形的造型也是去繁化简, 包括对衣纹的处理也仅用几条简单的线条概括。在动作的设计调度中, 极少的中间画令角色运动更简化更夸张。在《樱桃小丸子》中, 造型与动作也体现了这样的风格。

动画的极简和夸张主义不仅出现在日本动画中, 在美国动画中同样能找到答案。迪斯尼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的皇后造型十分夸张, 硕大的双眼, 长长的鹰钩鼻, 尖尖下巴, 刻画出一个歹毒的妇人形象。

在中国经典动画《大闹天宫》中, 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造型设计以中国传统京剧脸谱为原形, 进行简化夸张, 打斗动作的设计也是引荐中国戏曲中的打斗动作, 简单夸张的造型和动作设计把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诠释的入木三分, 十分精妙。

简化性和夸张性在动画中的运用是没有国境的, 动画师在诠释角色时对夸张和简化程度的拿捏, 都是动画精彩与否的重要关键。

2. 剧情的简化和夸张。

剧情的简化与夸张是根据题材而定的。动画的题材很多时候来源于童话, 神话, 寓言, 民间故事或科幻故事等, 而这样的题材本身就具备了夸张性。而介于时间意识的浓缩性, 剧情的简化与夸张是必然的。在《疯狂约会美丽都》中, 苏雅带着她的狗布鲁诺穿洋过海到美丽都寻救自己的孙子的剧情描写, 就是对时间意识的压缩化。

综上所述, 对于动画本质问题, 似乎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的观点。专家学者对动画作了各种各样的界定, 但始终没有一个定义被认为是完美的, 所以有人干脆认为动画是无法被明确定义的。但以笔者之见, 对“动画”学理定义的探讨可以是百花齐放, 但对“动画”现实功能的理解大家可能都是相近的, 那就是动画已经并将继续影响着人类社会的生活。而将动画与日常生活、与人的需要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理解, 就会让我们与动画的本源无限接近。

参考文献

[1][德]M.海德格尔著, 彭富春译:《诗·语言·思》,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第187页。

[1]彭吉象著.《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2]冯文孙立军著.《动画艺术概论》海洋出版社, 2007年版.

[3]李四达编.《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4]聂欣如著.《动画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5]薛燕平著.《非主流动画电影:历史·流派·大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6]赵前丛琳玮编.《动画影片视听语言》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

篇9:语文的本质是什么?

关键词:语文 课程 性质

语文性质问题是关乎语文教育工作“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的核心问题,是指导语文教育工作的基础。语文性质问题也是我国学科性质上争论最为持久的一个问题。笔者就当前处于主流地位的语文性质观进行初步梳理,发现当前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主要存在以下七大“流派”:

一、工具说

“工具说”是语文性质问题争论的开端,也是关于语文性质学说中最持久的一种观点。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1]吕叔湘先生对此也有相关论述,“通观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最重要的有两点。其一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其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吕叔湘先生的论述表明了,叶老语文工具说的核心思想,点明了语文工具说思想的来源。吕叔湘先生认为,语言文字本来只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中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科知识也少不了它。[2]吕老的“语言文字”所指的就是语文。之后,张志公先生多次论述“语文是工具”这一思想,并在其文章《说工具》中对此进行了专门论述,“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张志公先生还准确地指出了语文工具性的概念,“传统语文教学的另一条重要经验是,教学要从语文的工具性这个特点着眼”[3]。经过三老的论述,语文工具说的思想也逐渐稳定下来,得到诸多学者的认可。

这里需要注意,三老主张要掌握语文这种工具,就需要经过科学的训练。这种训练并不是机械的掌握字、词、句法就足够。他们认为,语文作为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是与思想紧密相关的。叶老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4]张志公先生认为,语文不是生产工具,而是人们用来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这就道出了三老语文工具论的特殊之处,语文工具是“活”的,是具有“思想”的工具。在工具学习与运用的过程中不能丢弃思想,要注意工具本身承载的意义。但是,目前语文教育界将语文教学过度强调机械训练,死板、毫无生气的现象归咎于语文工具说,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语文工具说的本质。

二、人文说

语文当中有许多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仅仅以工具而论无形之中忽视了语文本身所蕴含的意义。为了追寻语文“美”的境界,学术界也有诸多学者对语文的人文意义进行了探究,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人文说的观点。

王尚文立足于语文等于语言,从听说读写的动机和语言形式两个方面来论述语文人文性,认为人文性一直都存在于语文之中。此时,王尚文关于语文性质的论述尚未深入到语文课程内部。之后,他又提出了“语感中心说”,认为语言是人精神的表现,是人的精神生活。在此基础上,他对基于工具论的“知识中心说”进行了批判。在对“知识中心说”的批判过程中,他引入了“言语”的概念,并通过对语言和言语关系的论述,使得人文说对工具说的反驳进入课程内部,对语文性质的论述更加接近语文课程性质的本质。他认为,只有从言语形式上来把握语文的人文性,才能够真正理解语文,才能真正理解语文的人文性,人文才能够真正照亮语文,激活语文。[5]

韩军同样是基于“语文等于语言”的基本理念来论述语文的人文精神的,但是韩军比王尚文进步的地方在于,它通过对语言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论述,分析了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他提出了“新语文”的主张,认为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对人来说,语言是人精神意义上的存在,没有语言人的精神就没有依靠。语文教育的本体论是“立人的精神为本,先精神、后应用,精神第一、应用第二”。韩军还提出了“新语文”教育的工作思路,“增大阅读量,打破封闭的教室,复归生活,引入大社会,与生活交往、阅读名著、接触网络等所有媒体,由阅读一本小书到阅读众多大书,纵身跃入语言(‘交往)的汪洋大海”[6]。他对语文人文精神的论述更加全面,并且自成体系,对于语文教育的改革中重视语文的人文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王尚文和韩军的语文人文说为理解语文以及语文课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但是他们都是立足于语文等于语言,这样不免会引起质疑“语文是否完全等同于语言”,有些学者认为语文包括语言,有些认为语言包括语文。总之,进一步思考,会发现在论述语文性质的问题上,语言与语文的关系成为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换一个角度来说,探讨语文的性质却站在语言的角度来进行论述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说

关于语文性质的争论,还有一些学者主张“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的本质。于漪认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与结晶,教学生学习语文,伴随着语言文字的读、写、听、说训练,须进行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7]语文学科应该是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学科,主张二者要有机融合。董菊初认为,在当前语文教育研究中要力求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结合。[8]巢宗祺认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体,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这两个目标。官方文件的表达也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主流,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性质的表述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观点是以辩证的方法来看待语文性质的,是对语文进行的全面解释。它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双重属性,指明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作为一门语言实践课程有工具性,同时也有人文学科的共性——人文性,这两种属性不能简单的分开,而是统一的关系。从基础教育的角度上来看,它为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如何具体体现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问题还没有得到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基于“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观点来看语文教育,应该在语文的听、说、读、写等训练过程中体现语文的人文意义,而不是将两者分裂开来,工具性与人文性应该是相互融合,统一于语文学习的过程之中的。endprint

四、言语说

“言语说”以潘新和、李海林、李维鼎为代表。潘新和认为言语性道出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不同,言语性使语文教学回归到了语文的本体。他认为,人文性是语文与其他课程共有的特性,并进一步论述了言语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应该用言语性去容纳、彰显人文性。良好的言语性势必内隐着丰富的人文性。”[9]李海林从语文教育与人的关系角度论述了言语性,认为语文教育通过语言与人产生联接、产生关系。[10]李维鼎认为,语文课就是言语课,是在学生对典型的“言语作品”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对“言语行为”的内化,逐步形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并应用到社会生活之中。他明确的提出,言语不论是行为,还是作品,都是“言”与“意”的矛盾统一。中学生学习语文,实际上就是求得“言”与“意”的互相转换。这种互转性便是语文课的性质,是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地方。[11]

言语说将语言与言语分开,将语文教学等同于言语教学,认为言语性就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这种观点概括出了语文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对于进一步认识语文教学有重要作用。但是完全将语文等同于言语不免引起质疑。如果承认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言语作品,那么这些言语作品也都是含有人文思想的言语作品。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这些人文思想从本质上来看并不是言语,这样来看,言语只是语文教学中人文思想的载体,并不能称之为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将语文学科的性质归为言语性的观点也有其不足的地方。

五、文化说

“文化说”的代表人物是曹明海。他认为,语文教育是一个文化的过程,具有文化的特性与功能。他从两方面对此观点进行了解释,“一是语文是一种文化的构成和存在形式,它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是人类进入文化世界的主要向导,是一种意义和价值体系,是存在的家园。语文与文化具有同构性,二者都是民族情感、精神和智慧的凝结;二是语文的工具性功能与人文性特质浑然天成,有如血肉同构的生命机体,二者是语文本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相互渗透和融注的整合体。”[12]文化说认为语文是文化的存在,语文就是文化。其从文化的角度探求语文的本质,是追求语文精神的代表,为解释语文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更好的理解语文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平台。但是文化视野下无形之中扩大了语文的含义,从语言领域一跃来到了文化的主要“阵地”,语文的覆盖范围太宽泛了。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仅依据此就将其本质视为文化,不免存在概念泛化的问题。若按照此种说法,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都可以列入文化说的行列,文化说并不能区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本质不同。

六、悬置说和消解说

王荣生和甘其勋是“悬置说”的代表人物,王荣生主张避开语文性质的问题,以“课程取向”的概念来开展语文教育研究,并提出了“层叠蕴含”的解释框架。甘其勋也主张不直接谈论语文课程性质,应该注重对语文教学目标的研究。“消解说”的代表人物是于源溟、荣维东等。荣维东提出,语文学科性质不是唯一的,企图给语文学科进行唯一的定位可能是徒劳的。他认为,语文学科性质问题要转化成语文课程理解问题。于源溟认为,语文学科性质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学术假问题,要消解语文学科性质这一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13]

“悬置说”和“消解说”是在语文性质长期存在争论但是并无统一认识的情况下产生的。无论是“悬置说”还是“消解说”,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避开语文性质问题。“悬置说”将其暂时搁置,转而探讨其他方面,“消解说”直接否认语文学科存在性质,认为关于语文学科的争论是一个伪问题。性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语文学科作为一门课程,长期存在于我国的教育工作之中。作为我国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语文必然有其特殊性,也与其他学科有本质的不同,否则语文学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消解说”和“悬置说”只是为我们关注语文教育的其他方面打开了一扇窗。关于语文性质的探讨仍旧是始终不能忽略的一个关键问题,它就像一杆旗帜引导着语文教学。

七、结语

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语文,导致了语文性质的多方争论。其实,探究语文的本质应该从语文本身出发。长久以来,语文一直是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的。从教育的角度切入,以课程论为基点来探究语文性质应该是最接近语文本质的一种视角,而不是将语文扩大为“文化”或者缩小为“工具”。这样的扩大或缩小,不免会存在语文概念的泛化或转移。所以,抓住语文的核心关键在于从课程论角度再出发探究其性质。

注释:

[1]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张志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的得失》,全国中语学会:《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北京:开明出版社,1985年版。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4页。

[5]王尚文:《人文原在语文中》,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年,第2期。

[6]韩军:《“新语文教育”论纲——兼论五四后中国语文教育的三重误区》,语文教学通讯, 2000年,第5期。

[7]于漪:《弘扬人文 改革弊端——关于语文教育性质观的反思》,语文学习,1995年,第6期。

[8]董菊初:《坚持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连云港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9]潘新和:《语文到底姓什么?——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5期。

[10]李海林:《关于“新语文教育”的通信》,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3期。

[11]李维鼎:《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再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起》,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84年 ,第1期。

[12]曹明海:《论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与情致》,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 ,第6期。

[13]于源溟:《预成性语文课程基点批判》,聊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上一篇:小品踏雪寻梅台词下一篇:贵州大型煤矿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