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讨论文

2024-07-10

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讨论文(通用10篇)

篇1: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讨论文

摘要: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低碳经济的发展观念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推广,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在这一背景下进行发展方式上的积极转变,使其能够符合时代的要求,当前阶段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及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低碳经济对其发展方式进行转变能够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农业经济的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低碳经济就是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效果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之下对于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这也是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环境的危害逐渐增加,对其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在今后需要积极地推广低碳农业,促进其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1当前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障碍

1.1资源消耗量大,生态环境遭破坏

资源短缺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中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1]在当今农业经济的进程中,耕地资源存在持续的流失现象,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土地存在的退化、沙化等问题也逐渐加重,农业发展中用水状况有着比较严重的浪费问题,农业灌溉用水真正得到充分利用的一般都低于50%,这一利用率只占发达国家的一半。这种形式的经济增长对资源与环境都容易产生较大的压力。另外,整体的生态环境也遇到了严重损坏的问题,过度的资源开发让原本就存在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等问题都变得更加严重,恶化速度也更快了;天然森林的实际面积正在持续减少,其具备的保持水土等的生态功能也不断下降,草地资源也正面临着持续的退化、沙化等状况,生态环境方面的种种恶化对于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都是很大的威胁。

1.2环境污染严重,农业生产力低

工业的迅速发展排放的废水、废气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其中含有大量的镉、铬、铅等重金属成分,并且含量超标,这些工业废物对土地及水资源能够造成直接的危害,在土地种植生长的农产品其本身的安全性也就需要进一步地确认了。在我国固体废弃物的堆存管理比较混乱,从而有大量的农田面积被占用或者损坏,使得土地肥力下降,造成的地下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也愈加严重。在农业种植中人们对化肥、农药以及饲料添加剂等的使用上也存在较大的不科学的问题,出现了土、水的`富营养化,这种情况下生长的动植物也存在较大的质量问题。在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我国长期实行的是农业支持工业的模式,对农业的相关投入不足,农业生产中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先进,土地产出率低,特别是农业水利设施存在年久失修、功能老化等各种问题,使得农业的综合生产力降低了,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低碳经济模式也有着不同的要求,欧美等发达国家,需要将碳排放绝对量减少作为其发展目标,而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应将碳排放相对减少当作发展目标。[2]总的来说,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寻求的是各个国家能够获得长久的健康发展,各国在自己的发展中采取的具体策略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各自的发展中实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也不相同,形成的相关温室气体浓度约束标准对自身发展的速度及方式等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最为主要的目标就是把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限制在一个范围之内,避免气候系统受到损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对环境的实际污染情况进行观察,人们根据考察结果对农业发展中产生的污染量实行了科学的监督,在国家的政府的管理层面,也能按照实际的低碳经济的践行状况去采取不同程度的奖励或惩罚。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对于农业的整体进步能够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农业发展中的相关人员在环境保护方面也会主动地采取一些治理手段,这对于农业经济在现阶段的低碳经济环境下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篇2: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讨论文

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农业生产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口并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就应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3]这种经济模式的发展也是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在其发展中需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以及资源化的原则,实现能源、水资源及土地资源等的节约,对各种资源需要实现综合化的利用,特别是需要对再生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实现相关管理机制的完善发展,积极推广清洁生产理念,使得低投入、低排放的节约型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深入人心。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下,有利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能够形成农业资源、产品、废物的利用循环系统,减少农业生产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既确保经济的增长又可以实现生态的平衡发展,降低农业生产中的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提升对资源的利用率。这种循环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农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的转变,使农业生产进程中的资源短缺及环境退化等问题获得明显的改善。

3.2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是在生态学及经济学原理的支持下产生的,主要是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保护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混合多种生产技术推动生产进步,逐渐形成人类及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系统。[4]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是具有非常大的科学依据的,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合理正确的,可以达到农业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所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重视农业生态化的进程,其发展方面的重点是利用评价及一定的设计方法,选择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模式,在立法及行政政策的辅助下,尽快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目标。

3.3选择低碳技术结构

低碳技术的发展涉及了电力、交通、化工等多个部门领域,它还包括了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内容,能够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有效的管控,低碳技术主要有3个类型,分别是减碳技术、无碳技术以及去碳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选择低碳技术,一方面需要继承原有的精耕细作的模式,实现有机农业的革新发展,采用农家肥,减少对化肥及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水资源、土地资源造成的污染。另外,还需要注重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比如太阳能、风能等,在农业生产中通过沼气技术增强对农村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4结论

基于低碳经济的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做出适当的转变,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低碳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在具体的农业经济发展中需要注意减少对化肥、农药的使用,更多地选择自然肥料及微生物去进行田间管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积极开发并使用新能源,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科学化发展,增加农业收益,实现农业经济的现代化进步。

参考文献:

[1]王殿安,王凤羽.低碳经济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J].农业经济,(12):25-27.

[2]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4):3-5.

[3]钟芸香.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篇3: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讨论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为发展经济随意开采资源, 对环境造成污染, 致使资源枯竭、雾霾情况加重, 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产生活, 为了有效改善这一状况, 人们就必须要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 并且, 这也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标准要求。目前,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假使它被破坏了, 人类也将别无去处。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大多采用的仍旧是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 这与低碳环保经济的发展要求相差甚远, 因此, 我们一定要不断转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我国农业经济结构, 促使农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一、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 农业生产环境污染严重

受历史发展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都存在一种掠夺式开发的现象, 使森林、草原等一些植被环境被大量破坏, 致使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并且, 这种现象还在不断恶化发展之中, 造成湿地涵养水源的功能不断减弱, 草地环境过度放牧、开垦, 我国草地存在严重沙化、碱化现象, 各种植物、生物的多样性正在不断减少。自然生态环境破坏加剧, 进一步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 环境污染严重

长期以来, 我国工业与农业都是采用粗放型生产经营模式, 致使工业生产中排出的大量废气、废水以及农业生产中一些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都排放到生态环境之中, 导致土地中各种有害重金属物质严重超标, 空气以及水资源等都被严重破坏。

(三) 人均资源量减少并且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 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人口持续增长, 工业化进程不断加速, 人口与耕地、水资源等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 耕地资源流失现象加剧, 草地环境严重破坏。另外, 农业生产过程中, 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十分严重,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仅为40%, 是发达国家的一半。这种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进一步加剧资源环境的压力。

(四)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落后

我国大部分农村都处于偏远地区, 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仍旧较低, 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 知识水平有限, 对新型农业科技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够, 在进行农业生产的时候, 仍旧按照原有的粗放式经营方式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 农业科技发展在农村地区受到很大的局限, 一些农业新技术难以在农村环境中推广, 农业机械使用效率低下, 农业科技发展水平较为落后, 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 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如何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一)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人地矛盾非常突出, 农业生产效益较低, 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想要使有限的资源养活更多的人就一定要保持经济发展, 不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要依照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 根据不断推动节约型社会发展的要求, 采取节能、节水等具体措施, 促使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不断提升, 完善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发展方式, 是有效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发展的农业经济增长新形式, 通过这项循环机制, 就能够有效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之间的协调, 实现农业生产的低消耗。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的重要途径, 能够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资源短缺以及环境退化的现状。

(二) 发展农业生态经济

在低碳经济时代, 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是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发展生态农业, 能够有效利用我国农业生产资源, 不断提升其生产利用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 能够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效率, 增加农民的收入, 并且能够突破国际贸易壁垒, 促使我国农产品走向国际。

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积极利用先进科学技术, 改善农业生产方式以及生产环境, 促使农业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 就是在发展农业经济的时候, 依照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 对农业资源进行评价与设计, 在其中选择较为合适的农业生产模式, 按照保护环境、合理开发的原则, 积极、有效、有秩序的对农业资源进行开发, 对于一些违规不合理的农业开发行为, 要坚决抵制。在农业生产中, 一定要发展生态农业, 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积极生产无公害的绿色产品。

(三) 加大科技投入,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 主要还是要依靠科技力量进行。想要有效发挥先进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就要做好以下几点:首先, 要不断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 政府部门要积极发挥自身职能, 加大政策性支持;其次, 建立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 不断加强宣传与引导作用, 提升农业科技的推广与普及力度, 提升农民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了解, 并且建立完善的合同化管理机制, 加强对农民的科学引导;最后, 建立农业信息站, 加强与农民之间的联系, 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 向农民及时发布一些有效的信息, 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

(四) 发展农业观光旅游

现代社会, 人们生活质量普遍较高,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更加倾向于去乡村环境体验生活, 观光旅游农业由此而生。观光旅游的概念是建立在生态经济基础环境之上的, 不仅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还能够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体验的机会。观光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生产形式, 它是将农业与旅游行业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形式, 能够有效体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休闲观光旅游农业能够为市民提供自然休闲环境, 有效满足人们亲临自然环境、回归田园生活的需求, 重视人的体验感受, 是农业与旅游业相互结合的有效形式。积极发展这种形式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 增加农民的生活收入, 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环境, 推动城乡经济共同发展。

三、结语

现阶段, 我国已经进入到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 农业经济发展是现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对人民生产、生活以及国家、社会的稳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断加快农业经济的转变, 使其发展为低碳农业经济, 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就是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生态经济、加大科技投入、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等。最后,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能够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闫丽.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途径的措施[J].中国电子商务, 2014, (18) .

[2]毕淑春.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 (2) .

[3]赵文华.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才智, 2013, (1) .

篇4: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一连增”,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不仅促进了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也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进一步看,粮食连年丰收还意味着传统农业“牛耕马犁”、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景象已发生根本性变化,显示了农业科技进步取得的新进展、农业组织化程度的稳步提升,以及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明显成效。当然,总的来看,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农业发展付出了水土污染加剧等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然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无论是确保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还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把“粮袋子”变成“钱袋子”;无论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还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更加迫切需要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寻思路、找答案。要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涉及方方面面,既包括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也包括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既包括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也包括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变等。实现这些目标,就要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新部署、新精神落到实处,在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农业补贴办法、强化金融服务、搞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善职业培训政策等方面加大力度,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

篇5: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讨论文

——访江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

近年来,江苏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全省连续六年保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势头。

对此,江苏上下并未因骄人的成绩而满足。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后一段时期,是江苏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必须强化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黄莉新阐述了五个方面的创新。

第一,大力推进思路创新,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黄莉新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必须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着力抓好“两个化”、建设“三个载体”、推进“五个转变”。所谓“两个化”:一个是粮食高产技术普及化,主要通过提高粮食单产稳定粮食总产;另一个是高效农业规模化,主要通过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务农收入。所谓“三个载体”:一是现代农业园区,二是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三是农产品市场体系。所谓“五个转变”:即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农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并重转变。黄莉新说,江苏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不足1亩,但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既是江苏客观要求,也有经济社会条件。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创新和转变我们的发展思路,以思路的创新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黄莉新认为,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只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武装农业,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据记者了解,江苏农业科技水平较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5.7%,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个百分点。近年来,江苏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三

新”工程,积极培育推广一批优质、专用、特色新品种,着力研发一批节本、高效、安全新技术,加快开发普及了一批立体、生态、高效新模式。同时,充分发挥江苏农业院校多、科研机构多、科技成果多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深入实施“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健全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农业科技到位率和入户率。目前全省已经组织34家涉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38个县(市、区)进行了挂钩对接,1055名科技特派员已经驻村进行科技指导。

第三,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增强现代发展农业活力。“要解决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黄莉新说。她为此向记者列举了江苏近年来在五个方面的的机制创新:一是构建城乡统筹发展机制。

全面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五个一体化”,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改善农村发展条件和环境。二是完善农业经营机制。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合作经营型、土地集中型和统一服务型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社区股份合作,积极发展劳务合作、供销合作、富民合作,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最重要的市场主体。三是健全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机制。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就业和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更大力度地促进农民就业创业。2003年以来,全省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40多万人,目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比重已经达到66%。四是创新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江苏近年来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管理办法,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稳步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五是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组织,目前已在全省105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同时,健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高效农业保险范围,切实减轻农业因灾损失,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

第四,大力推进政策创新,持续增加“三农”投入。黄莉新说,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高于”要求,江苏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一是建设安排向“三农”倾斜,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实事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进度,确保让农民得益受惠。2006年至2009年,省级投入321.68亿元用于农村新五件实事工程建设。二是政策支持向“三农”倾斜。

在实行“四项补贴”的基础上,加大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进一步扩大对高效设施农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贴,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健全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稳定提高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健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认真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三是财政支出向“三农”倾斜。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财政支农稳定增长机制。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城市建设维护费、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主要用于农业农村等各项政策,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城乡范围。

第五,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形成“三农”工作合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就要突破就‘三农’抓‘三农’的局限,大力推进‘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让农民更多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黄莉新说,创新工作方式,必须坚持计划安排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用工业的理念抓“三农”,用项目的办法管“三农”,提高“三农”工作科学化水平。创新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积极推行以结果为导向的分配形式,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协会,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创新责任落实机制,分解目标任务,加大督查力度,科学考核发展成效,定期通报工作进展,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序推进。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江苏省安排了30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现代农业考核奖励。

黄莉新最后充满信心地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江苏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客观要求。我们在目标定位上要体现率先,工作思路上要勇于创新,改革实践上要大胆探索,这也是推进江苏农业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江苏要为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自《农民日报 》

篇6: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王冬生

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在全国建立“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探索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我省“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为总体战略,以富民强省为中心任务”。可见,如何实现“三化”协调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问题,也是“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城市化使得农业的耕地资源减少,工业化使得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工业化和城市化又使得农业和农村资金流向城市和工业,造成农业发展资源短缺。加之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缺乏有效体制和机制,农业面临的问题比较突出。

现代农业建设面临的问题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要求。据国家农业普查结果显示,1996年至2006年末,我国51岁以上农业从业人口比重从18.5%上升至32.5%,年均增加1.44个百分点。随着经济发展,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给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留守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他们大多为小学文化,近三分之一为文盲,观念陈旧,思想保守,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劳动者,不仅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技术要求,也缺乏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接纳和吸收能力,直接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土地的合理流转,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

农户兼业化,农业生产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采用生产新技术的能力。由于土地是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外出务工的农民不愿放弃自己的承包耕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兼业农民迅速增加,兼业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外出务工收入,对低收益的农业生产重视程度不足,往往是以简单的物资投入(如化肥)替代劳动投入,保持传统的生产方式,对采用新科技和调整农业结构缺乏兴趣,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

兼业农民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尽管最近1~2年中承包地的流转出现加速现象,但我省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没有改变。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生产效益偏低,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也没有能力采用生产新技术。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稳固,区域农业生产结构雷同,生产效益不高。从总体看,农业近10年来的发展,农业科技投入要素逐年增加,生产手段不断改良,农业的生产资金总量投入在增加,但是农业的投入结构、生产结构和农民的收入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根据农户生产数据分析,主要表现为:1)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比呈下降趋势,2000年3.76∶1,2008年下降为2.96∶1;2)农林牧渔之间的比较效益没有发生变化,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较低没有改变;3)农户生产的资金支出结构基本没有变化,农业占15%左右,牧业占25%左右,林业占10%左右;4)农业生产结构和作物种植结构基本没有向好改变,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出占60%左右,牧业占35%左右,其他生产比例很小,粮食占67%左右,棉花占6%左右,油料占11%左右。2009年,河南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占58.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5个百分点,比山东、江西分别高4.5个和16.1个百分点,而相对效益较高的林牧渔业比重不高。农业结构不优,高效农业占比低,使农民增收受限。5)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结构也没有较大的变化。

土地流转“非粮化”趋势严重,缺乏农业生产结构布局,影响粮食安全。种粮的比较效益比较低,土地承包权流转之后,原本种粮食的土地,有很多改种经济效益更高的非粮作物,搞农业生态旅游、农家乐之类的项目,这种现象被称为土地流转中的“非粮化”现象。据省农业厅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全省898.84万亩流转土地中,非粮食生产达到了346.1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8.52%;在全省18个省辖市中,农村土地流转“非粮化”率达到或超过40%的有13个,达到60%以上的有6个,其中郑州市流转面积为24.72万亩,用于粮食生产的只有

4.49万亩,“非粮化”率达到了81.84%;许昌市流转的75万亩土地中,有21.54万亩用于粮食生产,“非粮化”率达到了71.28%,而洛阳市和三门峡市则分别达到了67.1%和65.4%。以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农业结构,解放农村非农务工生产力为目的“非粮化”本无可非议,但如果没有政策上的布局调控,也会直接影响到中原经济区的“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道路”的实施。

改善农业发展方式的建议

由于全省各地区农业自然和发展不平衡,现代农业建设不能采用统一模式。首先应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改革实验区,实施以下措施:

实现农业劳动力实质性转移。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增加城市廉租房数量,满足农民工需求,同时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以此实现农业劳动力真正意义上的转移。农业劳动力的实质性转移后才能加速土地流转,通过土地流转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科技利用从而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潜力。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目前仍有近50%以上的中低产田,不少地方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老化严重,重建轻管,毁坏严重。据省地调队调查,全省有近一半的农田水利设施无专人管护。应改革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把田间水利设施纳入公共管理体系,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强力改造中低产田。

在粮食生产核心区重点用政策鼓励规模经营,扶持粮食生产合作社,促使土地向粮食生产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流转,限制向企业流转。如,完善粮食补贴方式,增加粮食规模生产农户的补贴标准,增加对粮食专业合作社的生产补贴。

降低农民利用先进科技的成本。可以考虑政府出资,赋予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科研部门科技推广职能,作为目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补充,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⑦4

篇7: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定稿]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作者:伯霞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2年第09期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加速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一、发展理念由传统转向现代。跳出农业看农业,深刻认识现代农业内涵,努力形成包括“种养加、农机制造、农产品物流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等内容的“大农业”概念,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开发集生产、生活和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用现代工业理念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把企业化经营管理模式和“规模、标准、质量、品牌”等理念引入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进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建立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

二、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着力打造由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共同参与,集研发、孵化、产业化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和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按照产业化的思路组建各市区县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科研试验站,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普及,加强包括科技基础设施、试验基地、野外台站、信息服务中心和网络科技环境等在内的农业科研基础建设。提高现代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用现代化的物质技术装备农业,改进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出效率和效益。加快高素质的农业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应用能力,逐步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转化机制。

三、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转向集约。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业要素投入使用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出率,力争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由经验型转向科技型。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资源由分散配置转向集中配置。鼓励农民自愿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化经营,切实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大耕地、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和农业物种资源培育的力度,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四、城乡二元结构转向一体化发展。优化城乡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财政、金融、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劳动保障等公共政策,完善农业的政策支持体系。完善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制,积极推进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水平。统筹城乡、统筹工农业发展,积极探索以城带乡的新路径,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以工促农发展的新机制。(伯霞)

篇8: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讨论文

关键词:农业,制度,发展方式

1 制度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制度作为经济学和法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 其涵义已深为人们所理解。一般来说, 制度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制度对农业经济的作用是通过制度变迁、制度效率的改善来影响其他各要素投入的积极性和效率实现的。从1979年至今, 在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出现过若干次制度创新的模式。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产品统派购制度的改革, 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从合作制到股份合作制, 从农村税费改革到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从限制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改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 无不标志着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制度创新, 没有制度的创新, 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必须要有相应的制度载体, 以便为农业生产主体提供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还必须具备适宜的制度环境, 正是在这双重意义上, 制度创新构成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性因素。适应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因素涵盖了生产、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制度安排, 本文重点分析了土地制度、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和科技制度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

2 制度因素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2.1 农村土地制度

土地制度规定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归属问题, 对农业的增长与发展, 以及发展方式的选择与转变起着决定性作用。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可以使外部经济内在化, 并利于发展规模经济, 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 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及方式转变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判断一种土地制度是否合理有效, 最终只能由农民在这种制度下的行为反映做出检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 经历了三次重大土地制度变迁, 即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 促使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然而,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和人民公社的建立, 规定土地为集体所有, 没有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开对待, 广大农民在这种集体劳动、集中分配的体制下, 生产的动力和积极性被严重束缚, 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一项制度创新, 突破了计划经济模式, 将亿万农民从人民公社制度下解放出来, 它的实行使农民土地的剩余权益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生动地反映了农民拥有完整的剩余享益权。与人民公社时期相比, 农民土地产权排他性空前提高, 农民土地排他性的产权能被充分地执行。

但是, 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未能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难以在很大范围内流转与合理配置, 不利于进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使得农业生产无法呈现规模经济, 集约经营的生产效率受到损失, 影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当前, 正在进行的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制度改革工作, 将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第四次变迁, 通过允许土地使用权合理流动, 有利于土地向种田能手转移, 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使农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 促进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取得更大的规模效益。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制度

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与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存在着密切关系, 二者相辅相承。合理的劳动力转移制度, 可以有效解决人与地的矛盾关系, 减少单位土地上的劳动力数量, 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提高生产效率, 有利于适度发展规模经营, 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发展。同时, 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为农村非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必然会导致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增加, 同时, 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 也为农村劳动力创造了众多就业机会, 1994年7月《劳动法》的颁布, 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农民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 致使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与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 平均每年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人数达800万人左右, 截止到2006年, 累积转移人数已超过2亿人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 成为城市许多行业重要的劳动力来源,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据测算, 近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增长中,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贡献率在15%以上;而且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 不仅仅为就业, 还为当地企业与经济发展、为当地GDP直接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 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提升了人力资本, 加快了农业新技术的应用, 促进了土地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变革, 开拓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增收的主渠。

但是,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缓慢,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给城市治理带来全新的课题。突然增加的城市人口和快速膨胀的城市规模, 给大城市的管理带来很大压力;其次, 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导致了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调。青壮年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外流, 农村留守劳动力整体素质下滑, 农村参与科技普及的力量日渐削弱, 制约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效益的全面提升。因此, 科学、合理、有序地引导农业劳动力转移, 是有效利用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 提高劳动力生产效率关键所在。

2.3 农村金融制度

在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 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化趋势不断扩充着农业的内涵, 农业对资金的需求也呈不断扩张的态势, 农村金融制度安排逐渐成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 农村金融业务也日渐繁荣和发展, 通过不断扩大和调整业务范围, 增加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 从而促进了经济要素的有效组合与合理流动, 保持了农业高速增长的势头。1978年, 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只发放生产费用贷款, 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 同时发放少量生产设备贷款。当时贷款种类极其简单, 数量极为有限;1979年恢复中国农业银行, 当年底, 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存量共为459亿元。通过贷款支持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发展, 支持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支持了国有农业企业的发展;1994年成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承担了国家粮棉油等主要收购、调销和储备的贷款, 确保了粮棉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民收入增加。近十多年来, 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 2005年达到了2450亿元, 比1990年增长了近7倍。农村信贷投资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信贷资金增幅较大, 2005年全国农村贷款总额已达到21296亿元, 比1990年增长了近8倍。国家财政投入和金融机构贷款力度的加强, 对于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农技和良种推广、发展农业生产适度规模经营给予了资金上的保障, 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坚固支柱。

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无法为农村提供较好的金融服务。自1996年以来, 三大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 只有农业银行还保留了在农村的部分经营网点;第二, 商业银行的性质决定了农业银行应以营利性为原则, 其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是基础产业, 投资回收期较长, 收益低且风险高, 农业银行自然会回避弱势产业, 其整体业务拓展对象已开始有组织地向城镇转移;第三, 民间金融组织缺乏规范, 易引发局部金融风险。筹资和用资成本高, 风险突出, 加大了借款方的生产经营成本, 不利于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4 农业科技制度

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30年来, 农业科技在改革创新中快速推进, 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农业科技事业成就显著, 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十分重视农业科技工作, 及时提出“理论联系实际, 科学为生产服务”的方针, 先后制定了《1951~1955年农业科研计划》和《1956~1967年全国科学技术远景规划》。1962年又提出了“特别要注意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 制定《1963~1972年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包括19个专业, 共1310个研究项目。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确立了“科教兴农”的发展战略, 并将科研投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条款写入《农业法》和《科技进步法》中, 保证了农业科研投资的稳步增长, 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科研工作的开展, 大批农业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与此同时,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做出了重要贡献。30年来, 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翻了一翻, 由改革开放初期的27%提高到50%以上。

然而,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制度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农业科技体制和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至今还没有完全到位, 农业科技成果交易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仍然较弱, 科技成果转化率仍然比较低, 农业科技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还没有解决, 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据统计, 我国每年农业科技成果大约有6000多项, 但转化率只有1/3左右, 远远低于美国 (80%) 和日本 (70%) 的水平。这不仅造成科研投资的极度浪费, 也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3 对策建议

3.1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3.1.1 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承包权。

目前农村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提高农民对承包土地的预期, 减少其短期行为。赋予农民长期而稳定的农地使用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因为较长的承包期, 使承包权的产权性质得到了强化, 明晰的产权关系有利于农民对土地资源本身的保护, 从而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赋予农民更长久的土地使用权, 应该将中央领导所讲的“30年以后也没有必要再变”和“永远不变”的精神, 体现在有关土地新的立法当中, 上升为法律规定, 给农民真正吃一颗长效“定心丸”。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让农民感到自己是土地的主人, 才能真正有利于使农民形成长期的预期, 也有利于在发挥土地保障功能的同时, 推动农地的市场化流转, 才真正有利于减少现行土地产权关系中内涵的不确定性。

3.1.2 建立农地自由流转的市场机制。

现代市场经济的主流是自由交换。土地流转, 必须让农民自己去选择。政府的职责是制定规则, 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只要符合土地利用规划, 只要严格按土地用途管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就应该通过市场开发商和土地所有者进行平等的谈判。让土地所有者—农民及其集体经济组织与用地方直接谈判和交易, 政府通过征收土地使用税的方式进行宏观调控, 变土地一次性出让出租为逐年收取租金, 不仅可以约束政府行为, 而且可以是多方长期受益。在明晰产权、强化用途管制、严格控制总量的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土地市场进行交易, 做到“两种产权, 一个市场”, 统一管理, 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样用途、同等价格、同等收益的目标。允许和鼓励农民以租赁、参股等办法参与土地收益的二次分配, 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3.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第一, 拓展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首先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兴办各种企业, 特别是发展那些劳动密集程度高、同农业联系紧密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为农业提供装备服务的农业机械制造业, 以及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房地产业。目前我国小城镇房地产业大多未启动, 其潜力很大。

第二,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培训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程度的高低可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所面对的不同的需求曲线, 从而提高收入。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应从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方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 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 建立比较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

第三, 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市场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就业, 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 要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和劳务派遣, 构建政府和社会多方位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另一方面, 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应建立一整套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市场组织及规章制度体系。

3.3 改善农村金融健康运行的政策环境

农村金融政策主要涉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改善农村金融健康运行的政策环境, 首先要加大财政政策扶持。财政补偿农村金融的形式和范围很广, 目前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 实施税收优惠政策, 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能力, 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第二, 利率补贴政策;第三, 建立农贷资金合理的补偿机制。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支农贷款项目的财政配套机制、农业贷款的保障机制和农村金融的利益补偿机制, 以调动投资主体的积极性, 保证农业投资的连续性、有效性, 降低投资的风险, 吸引金融机构对农业加大投资力度。其次是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筹措资金能力, 有利于缓解农村资金的紧张状况, 更好地为“三农”服务。要使商业性金融机构加大农村市场开拓力度, 吸引资金流向或留在农村, 应抓紧研究出台更多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措施。为了促进农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贷款投放力度, 可以考虑实行有差别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 降低其应缴的存款准备金率, 进而增加其可用资金规模, 加大对“三农”的贷款投放力度。

3.4 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的资金投入

由于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比较利益偏低, 完全靠农民或农业科研单位和技术推广部门自身的力量来发展农业科技事业是不可能的。政府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农业科技投资主体的重任。随着物价上涨和农业科技队伍的扩大, 要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单位的人均收入水平, 使科技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财政和计划部门在基本建设投资方面应划拨一定比例, 确保农业科研机构基本建设和技术装备的更新改造投入;同时, 也应引导金融部门增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各级银行要根据科教兴农的战略思想, 将支持、服务科技发展作为金融业的重要任务, 制定出适合于农村的科技先导型整体金融政策, 增大金融业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此外, 积极引导农民把资金投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上, 使之逐步成为科技兴农的投入主体。各级主体科技部门也要依靠自身优势, 加强科研开发, 大力组织技术性服务。

参考文献

[1]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2]白雪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 2007. (2) .

[3]程序、郭智奇.科教兴农—农业振兴的必由之路[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9: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讨论文

【关键词】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内涵 途径

1.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

1.1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

1.2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但其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大大超过美国。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3.6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1.3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以往,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此外,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1.4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2.1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出发,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减少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流失。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此外,要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2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在我国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40%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2.2.1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及农药、动植物无特定疫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2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2.2.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轉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必须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首先,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再次,要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

2.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实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径,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2.3.1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 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粮、棉、油、禽、菜等骨干农产品的生产;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3.2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 现代农业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2.3.3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户小规模、集成大群体式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园区等市场主体,使它们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使他们与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适应农业市场体系和国际化要求,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强对农户的农机、水利、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为农产品创造增值的机会。

篇10:申论热点: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胡锦涛在提出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专门就河南提出要大力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对河南农业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河南经济发展的特殊要求。

【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只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才能不断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第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衣食之源、发展之本。农业经济越发展,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越高,越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保障工业化、城市化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第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快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改善要素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增强我国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第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农业是高度依赖资源条件、直接影响自然环境的产业,农业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对策】

第一,积极倡导和发展农业循环生产模式。要实现改变目前“高投入、高产出、高废物”的粗放生产模式,代之以“低消耗、低排放、高利用”的循环生产模式,就必须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生态农业。平原区域重点是发展多元复合生态农业和立体复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丘陵山区发展坡改梯和种、养、加为一体的生态果园、生态茶园等生态循环农业;要科学指导,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并逐步用有机肥替代无机肥,并加大对沼气能源的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对农民进行农业知识培训。培训可采取农技服务体系、中介服务组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进行;要推广关键技术,重点是农业生产技术集成推广、无公害栽培生产技术、重大农作物病虫预测和控制技术、农机农艺结合关键技术等,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资源综合循环利用为重点,开发农业节约型技术。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的种子产业发展方向,依托大企业和大基地做大做强种子产业;还要抓示范引导,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步伐。

第三,积极研发品牌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农业招商引资中,要优先引进农产品加工业项目,对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纳境外资本;对内制定激励政策,吸纳整合工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培育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龙头企业,要通过“企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基地”订单方式,解决好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衔接问题,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加工工厂化、销售品牌化。用工作化理念管理农业;用现代科技装备农业;用信息化引领农业。

上一篇:弘扬医院文化,强化医德建设总结下一篇:西部中小学教师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