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面描写及运动会场面描写

2024-08-22

场面描写及运动会场面描写(通用14篇)

篇1:场面描写及运动会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及运动会场面描写范文

一、场面描写

一些人物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所发生的某件事中的一个生动画面,这就是场面。比如师生一同庆祝教师节,生日聚会,一场比赛等等。场面描写离不开人物,人物不能只是一个,众多的人物的共同活动才构成场面。

二、场面描写范文

(一)20×50接力跑比赛开始了,只听“砰”地一声枪响,第一棒的罗璐同学像一支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只见她准确无误地把棒子传递给了下一个同学刘佳梦,她又传给了下一个同学,这时,我们已经超过2班了。到了,马上到我了。这时,我的心里像揣了一只小兔子似的,“通通”直跳,我紧张极了,生怕掉了棒,终于,前一个同学把棒传给了我,我一点也不敢犹豫,抓起棒就跑。在炮的路上,我听见了同学们在为我加油,这样,我就更不能给班级丢脸了,我使出吃奶的劲向前跑去,把棒递给了下一个同学。“呼”,我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帮剩下的几名同学加油。到最后一棒啦,这时,我们依然遥遥领先2班,最后一棒是陈子豪同学,他的手臂上系着一根代表冲刺的红领巾,他飞快地往前跑去,他的脚下向像生了风一般,又与2班拉开一段距离。啊,他到达了终点,那一刻,我们全班沸腾了起来。不过,我们的成绩还要和其他班比一下。

(二)1500米,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遥远的数字,想到它都会觉得颤栗。然而对于站在起跑线上的每一位女运动员来说,这将是她们将要面临的比赛。比赛开始了,罗璐冲在了最前边,我负责为她送水。我每隔一圈就为她拧开盖子,把水递给她,并不时地为她加油。终于,她来到了终点,在她跨入终点的那一霎那,她瘫坐在了地上,这时我的心中不由得一颤,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力量将她推上了1500米这一个漫长又富有挑战性的赛道呢?突然,我明白了,是坚定的毅力和无比巨大的勇气!啊,运动员们,我们为你们骄傲,我们为你们自豪!

(三)接下来的是激烈的1500米长跑比赛了!每个运动员都活力十足,做好了准备运动,以最好的状态参加比赛。“嘭”的一声,枪声响了。1500米的比赛已经开始了。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面不改容,你追我赶,胜负难分,不到最后冲刺的一刻也不知道谁胜谁负。有的运动员在比赛途中摔倒了,不灰心,站起来,继续前进;有的输了,不生气,奋斗起来,下次再努力!在整个比赛的过程中,观众们都在为运动员加油,喊得声嘶力竭。有的运动员跑完以后,大家都跑过去扶住他,递水、治疗、问寒问暖……像照顾自己亲人一样。这就是伟大的关爱。整个体育场充满了热闹的气氛。比赛持续了两天,工夫是不负有心人的,在这次运动

会中,每个班都取得了好成绩。

(四)秋风萧瑟,落叶飞舞,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终于在同学们的期盼中拉开了序幕。在这次运动会上我们班成绩显著,一共拿了四个第一,其中叶登峰的跑步最令我难忘。

在红色的塑胶跑道上只听“砰”的一声,运动员们好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向前跑去。这时,跑道两边的同学 围起一堵厚厚的人墙,大家不断地高喊:“加油!加油!”,在一片片“加油”声中,运动员们争先恐后,你追卧赶,不一会儿功夫,场上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只见我们班的叶登峰像猛虎下山一样把其他运动员甩了半圈,不知是不是吸取了上次“龟兔赛跑”的教训,这次他在也没有松懈自己,双手使劲地摆动着,撒开两腿,奋力向终点跑去。我们也热情高涨地为他助阵呐喊:“加油!加油!后边的人快追上你了,你一定要保持第一啊!”生怕他像上次一样掉以轻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叶登峰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四百米地冠军。我们欢呼起来,四百米再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告一段落。

这次秋季运动会是我在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运动会,我为我们班能在最后一次运动会上取得显著的成绩而感到高兴,也为我自己的良好表现而感到欣慰。

(五)在这秋高气爽的九月里,我们迎着秋日的阳光,伴随着收获的季节,迎来了欢快精彩的校运动会。一大早,全校师生就来到了运动场,他们有的安排场地,有的整理服装,有的安放运动器材,忙得不亦乐乎,原本寂静的赛场一下子热闹起来。随着宣布运动会正式开始,各班队伍依次入场。此时进行曲骤然响起,一个又一个班级排着整齐的队形,大踏步向主席台走来。他们个个衣着鲜艳,面带笑容,昂首阔步,展示出青年特有的朝气与活力。当大会宣布运动比赛正式开始,整个赛场顿时沸腾起来,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你看那径赛场上的运动员,一个个如矫兔般飞离起点,像利箭般冲向终点,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不论选手是否获得第一,他们都会得到观众的赞美和鼓励。因为在观众的心中,这些运动员都发挥出了不屈不挠,顽强拚搏的体育精神,他们是运动场上的英雄,是贸易学校的“刘翔”。女子800米和男子1500米是考验选手体力和毅力的项目。它虽然不如短跑那样让人兴奋,令人激动,但是绝对比短跑更加让人感动。在比赛中,选手要面临的不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考验。参加这个项目的运动员真正体现了努力拚搏,永不服输的运动精神,它给我们的感受远比成绩要丰富的多。再看那田赛场上的运动员,也个个摩拳擦掌,毫不示弱。跳高跳远的运动员为了得到更好的成绩,拼尽全力,即使失败也毫不放弃。他们面对目标跨出坚定的步伐,跳了一次又一次。这种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是个人的巨大财富,更是将来能够走得更高更远的稳固基石。参加铅球比赛的选手互相竞争,成绩越投越远。他们手中的铅球仿佛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希望的许愿球,不断追逐着自己的梦想。运动会展示学生青春风采,考验体能与心理的具体实践。它锻炼的是体力,激活的是生命,弘扬的是个性和青春活力,收获的是笑脸和精神风貌。所有选手在本届运动会上赛出了成绩,赛出了风格,发扬

了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精神,在比赛中寻觅了更多的光彩和梦想,在比赛中创造了更多的美好和辉煌。

(六)“加油,加油,运动员加油!……”。原来这时运动场上正在进行的是六年级的男子400米比赛,六年级每班都派了四名同学参加比赛,我也是其中之一。这一声声呐喊是我校体育老师、班主任和各班同学们在主席台上为本班的为运动员加油助威。“预备,砰!”只听发令员一枪令下,运动员立刻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去。刚开始,六

(三)班的刘靖宁和刘炼同学一路领先,而我班同学却被别人拉下一大截。我一见,急了,飞也似冲了上去。后面的同学也不甘示弱,玩命地跑,一下子超过了我。只剩下100米了,大家都已筋疲力尽了,我的腿、脚都像灌满了铅似的,十分沉重,汗水浸湿了我的衣服,可我没有放弃,仍然努力的奔跑着。这时,看台上的同学们都在为本班同学加油。我的耳边只听到“尤优加油,尤优快跑!”是啊!无论如何我也要夺得名次,决不能输啊!“百年校庆,一百年了,不管怎样都要为班级争光,为校庆增彩啊!”班主任章莉老师鼓励的话语,体育老师选拔运动员忙碌的身影,同学们相约夺魁的握手镜头……想到这里,我倍受鼓舞,力气大增。一个,两个,三个,我不断地超越其他人。还剩10米了,刘靖宁和刘炼已跑到终点,我想,就算得不到第一、第二名,好歹也得第三名呀!于是,我使出浑身的劲,飞奔出去。我怀着必胜的信念,在最后5米,连超四人,终于夺得了第三名。“我成功啦!”尽管我刚到终点,就倒在了地上,但我的内心充满了自豪。未来的路还很长,目标将更高,我们将把体育运动场延伸拓展,(七)

进入第二场决赛了,我们班对五(1)班。只见参赛的同学满脸是汗,咬紧牙关,憋着一股劲儿,随时准备拉倒对方;观赛的同学满脸期待,屏气凝神,捏着一把汗,恨不能帮他们一把。这时哨声响起,“加油!”“加油!”加油声不断,原本安静的赛场又沸腾起来了。只见我们班参赛的同学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时左时右,忽东忽西,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拉拉队的加油声越来越响亮了,参赛队员听了这呐喊助威的声音,像注射了兴奋剂一样,一下子来了劲儿,他们一跺脚,一用力,把五(1)班拉出了中线外。

(八)“呯!”发令枪响了。参赛队员们如离弦的箭一般冲向终点。啦啦队队长带领着各个班的同学呐喊加油。一会儿后便分出了高低,有的健步如飞,遥遥领先;有的稍逊一筹,但急起直追,有的虽然落后却毫不气馁,顽强拼搏,紧追不舍。比赛十分激烈,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参赛队员们全力以赴,争先恐后。“耶!”一轮结束了,一轮又开始了。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俨然胜券在握:“呵!你们等着看好戏吧!”那边的运动员生龙活虎,一会儿练跳高,一会儿又小跑,一旁的在心里默默地为自己加油鼓劲……

(九)在红色的塑胶跑道上只听“砰”的一声,运动员们好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快地向前跑去。这时,跑道两边的同学 围起一堵厚厚的人墙,大家不断地高喊:“加油!加油!”,在一片片“加油”声中,运动员们争先恐后,你追卧赶,不一会儿功夫,场上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只见我们班的叶登峰像猛虎下山一样把其他运动员甩了半圈,不知是不是吸取了上次“龟兔赛跑”的教训,这次他在也没有松懈自己,双手使劲地摆动着,撒开两腿,奋力向终点跑去。我们也热情高涨地为他助阵呐喊:“加油!加油!后边的人快追上你了,你一定要保持第一啊!”生怕他像上次一样掉以轻心。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叶登峰轻而易举地拿下了四百米地冠军。我们欢呼起来,四百米再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告一段落。

(十)运动会上人头攒动,像一面迎风飘动的彩旗,像随风逐波的麦浪。“加油!加油!”会场上传出一声高过一声的加油声,只见运动员咬着牙,脸憋得通红,手紧握接力棒,眼睛紧盯着终点处的红布条。糟糕,一名运动员手中的接力棒掉到了地上,他迅速转身,将手飞似的掠过去,便握在手里了。他继续向前跑。树上的麻雀在枝头上蹦来蹦去,急得直跺脚。终于冠军冲向了红线,全场一片欢呼,人们簇拥而上……瞧,树上的小麻雀蹦得更欢乐!

(十一)在烈日照耀之下,两位赛跑运动员将近终点时,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其中一位用着坚毅的目光看着终点线,而另一位则把注意力放在了另一个赛跑运动员身上,他注视着那位赛跑运动员,一边跑一边看是否超过了自己。在跑道边沿,那些正被烈日晒得出汗的人们,正高声喊着:“加油!加油!”其中有不动声色的,但从他眼神中可看出,他也是很激动的,只是没用语言表达出来。两位运动员是太快了,跑道后头竟无一人跟上他们,主席台上的人们也在注视着他们,广播员一面读着稿件,一面不时的抽出眼睛看着着激烈的比赛。

篇2:场面描写及运动会场面描写

运动会开始了。

几个400米跑的选手已经站在起跑线处等待比赛枪声的打响。看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看样子是已经做足了准备夺取400米跑的冠军的准备。

体育老师把枪朝天举起,“砰!”的一声,枪打响了,几个参加比赛的同学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了起跑线,他们脸上带着自信的神情。只见一个同学的脚步慢慢加速,很快,他从所有人中脱颖而出,跑在了最前面。其他同学奋力追赶,可终究还是赶不上这个同学的脚步。弯道过去了,其他的同学也渐渐加速,将与跑在最前面的同学的距离拉到了1米。可是回头再看看落在后面的那个同学,他似乎一点都不着急,脸上仍然带着自信的神情,仿佛有什么巧妙的方法可以夺冠一样。他正不紧不慢地跟在队伍的后面。所有人的头发都被因为跑动而带起的风吹得紧贴在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额头上滴落下来,可是他们顾不得擦,依旧还是急喘着气奔向前方。

篇3:场面描写方法例谈

场面描写,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一般来说,场面描写比较开阔,人物活动比较多,要紧紧围绕人和事展开描写,写出一种氛围,要正确处理其中人物、环境、情节之间的关系。那么,如何才能写好场面描写呢?

一、把握基调,突出氛围

每个场面都有一个基调,有一个总的气氛。比如,祭扫烈士墓的场面,它的基调是肃穆的,气氛是悲哀的;开庆祝会,基调是热烈的,气氛是喜气洋洋的;比赛的基调是紧张激烈的,氛围热烈、欢腾的。因此,在场面描写的过程中,首先要抓住场面的基调,要把场面的气氛描绘出来。例如:

2009年10月1日我们迎来了新中国六十华诞。天安门城楼巍峨耸立,大红灯笼高悬。56根民族团结柱高高矗立广场两侧,寓意中国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共同表达对新中国六十华诞的深深祝福。八万名儿童手举明黄和鲜红的花束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英雄的中国军队在这里集结,自豪的中国人民在这里欢聚,迎候伟大时刻的到来,要用最嘹亮的声音唱出心中最美的赞歌!

这段对国庆60周年庆典的场面描写渲染了热烈的氛围。

二、有条不紊,分清主次

场面描写,是人物同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有时一个场面中往往会有很多人,这就要求我们在描写时要突出主角。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场面:

……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滚将出来。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在这个场面中,主要人物是鲁提辖,作者对他写得很详细,着力表现他的见义勇为、除恶惩霸的精神,次要人物镇关西和围观者对鲁提辖起到了陪衬作用。

三、点面结合,以点为主

场面描写要勾画出整幅场景,这是“面”;也要描绘出局部细节,这是“点”。就像摄影师拍摄战斗场面时,有时要鸟瞰战场全景,有时要拉近镜头拍摄局部厮杀的特殊人物。没有全景,特殊人物就失去了广阔的背景、陪衬;没有特写镜头,宏大的场面就显得空洞,主要人物就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描写场面也是如此:写好整个场面的环境、背景、氛围或人物活动概况,文章内容才丰富,读者才能对事件有全面的了解;写好典型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等,才会让读者对重点人物有更深刻的认识。如:

八年级男子跳高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周围不知何时已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堵高高的人墙,大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一浪盖过一浪。运动员们一个个鼓足勇气奔跑着、跳跃着。不一会儿,一位运动健将上场了。“小凡!小凡!小凡!”欢呼声一下子提高了八倍,尖叫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只见小凡把手在裤腿上擦擦,睁大眼睛凝望着前方高架着的竹竿。他深吸了一口气,起步、台足、助跑、加速,就在即将触竿的一刹那,他咬紧牙关,身体向上腾起,双腿抬起,奋力向高空跨越,“呼”飞过竹竿,竹竿纹丝不动。“小凡过了!”顿时,激动的惊呼响彻天空……

四、动静结合,以动为主

场面描写与景物描写不同,景物描写侧重于客观自然环境的描写,以静态为主,而场面描写的重点则是众多人物的共同活动,以动态为主。景物描写包括在场面描写之中,场面描写不仅要写出人物生活的场点及其周围的客观环境,而且要活动地展示人物的言行举止、喜怒哀乐。例如:

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对青年夫妇,丈夫抱着小女儿,妻子领着六七岁的儿子,他们挤下了人行道,探着身子张望。一群泪痕满面的红领巾,相互扶着肩,踮着脚望着,望着……(引自《十里长街送总理》)

这段场面描写中,既有环境的描摩,又有情节的渲染,更有人物的特定的活动,点面结合、富有层次,为文章的哀悼、悲痛气氛作了很好的铺垫。

五、纵横结合,以横为主

“横”的描写,是现实的,是眼前所见,意在展现人物的外在活动,体现场面描写的宽度;“纵”的描写,是心里所想,旨为反映人物的内在活动,追溯历史,畅想未来,增加场面描写厚度。场面描写必须是横向空间与纵向时间的最佳结合,且必须以横向现实描写为主。例如:

在礼炮的轰鸣中,护旗手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从人民英雄纪念碑走向升国旗的地方。他们身穿绿军装,腰束白色武装带,脚蹬黑皮靴,肩扛钢枪,踏步在鲜红的地毯上。枪刺在阳光下闪着光芒,守卫着和平的天空。他们的脚步坚定有力,走出了当代军人的风采,传达着保卫祖国的神圣誓言,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顽强精神和勇敢品质。走在最前面的升旗手肩扛五星红旗,他神色庄重,目光如炬,脚步沉着坚定,仿佛他擎着的不是国旗,而是民族的希望。他们整整走了169步,穿越了从1840年到2009年这169年的中国近代史,他们从英雄的历史出发向辉煌的未来前进。

篇4:怎么写场面描写

其实,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的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好的场面描写,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气氛,细致、形象和生动地表现人物,为全文增添色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怎样把场面写具体呢?大家先来读读下面的内容,这两段话会给我们很多提示。

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董老师一声招呼:“走哇,我们下楼玩会儿去!”同学们都说笑着下了楼,来到了大操场。我问董老师:“老师,今天又有什么新花样呀?”董老师笑着说:“踢足球,跳皮筋。”男生一听,高兴得手舞足蹈,女生却说:“还是老一套!我们以为有什么新花样呢!”董老师神秘地说:“今天可不一样,今天哪,女生踢足球,男生跳皮筋!”听了这话,我们女生高兴得蹦起有三尺高。老师拿来球,女子足球大战就这样开始了。

我们十几个“疯”丫头, 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儿又滚到那边。虽然我们的技术很糟糕,但都非常卖力气。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蹭着,只好空跑一场,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成了个小花脸,那样子真滑稽。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球到了她脚下,她甩开脚,使劲猛踢,“砰”的一声,球就飞了出去。瞧她那架式,多像个女球星。

这两段,描写的是女生踢足球的场面,写得非常具体。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1.明确交代出了时间——“这天下午,上了两节课后”。2.写清了活动(或事情发生)的地点——“楼下的大操场”。3.有具体的人物——老师、学生。4.详细记叙了人物的活动(或事件的情节)——我们不常踢球,也不会踢球,简直是一场瞎跑、乱跑。在详细记叙情节经过时,作者又特别注意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写“面”(大家怎么踢)——大战开始了,“我们十几个‘疯’丫头,追着足球跑,就像盘子里的炒豆,一会儿滚到这边,一会儿又滚到那边。虽然我们的技术很糟糕,但都非常卖力气”。比喻生动、贴切。写“点”(个别人怎么踢)——“小个子蔺琳最勇敢,像个男孩子在场内横冲直撞,可她的脚丫子连球皮都没蹭着……平时文质彬彬的刘爽,这时也像个野小子用力地冲杀……”,作者抓住主要人物的特点,以生动精练的语言,细致、形象地进行描述,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个性特点。综上所述,要把一个场面写具体,就必须要写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这四方面内容。其中,“地点”要写清,它好似舞台,人物和情节都在这块地方进行着;“时间”要写清(或让人能够悟出),历时要短,是动人的“一幕”,长时间发生的事通常不列入场面描写的范畴;人物和情节,是记叙的重点,整个场面描写,要以人物的活动为中心,“点”与“面”要紧密结合。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下面的经验。

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具体地进行描写。关键是在场面描写中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第一,要交代清楚场面的背景。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发生的环境。

第二,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第三,要写出气氛。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第四,写场面要有顺序。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思考板]

1.场面描写有什么作用?如何把场面写具体?

篇5:运动会场面描写作文

跑道上箭步如飞,台下呐喊声冲天,这是回澜小学第十七届运动会上惊心的一幕。

接下来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1500米男子跑,是全场的最高潮。“各就各位―预备,纾 狈⒘钋挂簧令下。8个队员同时冲了出去,排成了一字形,像南迁的大雁。3班俞浩杰抢在了最前面,钟之杰不紧不慢地跟在后边,跑在第一的阻力可能会大,像这样的长跑,跟在后边更能节省一些体力吧!一圈,二圈,三圈……五圈,俞浩杰仍是一马当先,跑在最前面。最后400米,钟之杰开始加速,其他队员也不甘示弱。可最后都有些体力不支,一会儿这个快,一会那个又慢了,这时只剩下钟之杰和徐晨哲你追我赶,不分上下,赛场进入白热化,这时啦啦队派上用处了,五一班在金老师地带领下,高声齐喊“徐晨哲加油!”手里还举着横幅,摇啊晃啊。我们也不甘落后,在啦啦队队长李欣雨地带领下大喊“钟之杰,冲啊!”我们手中拿着“糖果”和红旗,“加油,加油!”喉咙都喊哑了,仍是扯着嗓子喊,大家都爬到凳子上去了,拼命为自己队友加油,脸涨得通红,像耍大刀的关公,我们喊出了比平时高N倍的声音,真的是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加油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最后一圈了,徐晨哲和钟之杰开始了最后的冲刺,一会钟之杰在前,一会又变成了徐晨哲,你追我赶,我们看得眼花缭乱。最后50米了!开始冲线了!徐晨哲跑得脸都变形了,嘴张开了,鼓足了腮帮子,瞪大了眼睛,钟之杰也憋足了劲,全场都静了下来,仿佛在那一刻呼吸都停止了,“啊――”在徐晨哲大叫一声,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刻,五一班全欢呼起来,紧跟着便是钟之杰,虽然他一脸不甘,还一个劲地说“明年再来过!”,可我们已把他当成英雄似的围在一起,因为跑1500米也不容易,因为我们被他的精神所折服,被他的毅力所感动,因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嘛!

篇6:场面描写运动会作文

全校收拾队后,我们开始做早操。晨练后,比赛开始。我参加了60米跑和跳远。首先,60米赛跑举行了。

有多少人参加了60米赛跑!运动会的欢乐游行和学生的欢呼声淹没了整个操场。场上响起江南风音乐的时候,看台上,操场上,绿草地上,到处都是扭曲的身影。

轮到我们组队了。吴老师给我打电话的时候,我已经很紧张了。只听嗖嗖生命的哨声,游戏开始。哦,我穿太多了,腿跟铅一样重。我心想:同学们给我加油。如果我不跑快点,我就对不起他们了。于是我加快了脚步,但最后还是来了。

虽然心里有点失落,但还是很自豪,因为我经历了激烈的参赛过程,兵家输赢是常事。来看的妈妈鼓励我只要参与就要勇敢,过程比结果重要,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为跳远比赛做好了准备。

跳远是我的强项,所以我想我一定能得奖。裁判下达命令:跳。我鼓足力气一跳,就跳出了2米14的好成绩。后来我颁奖的时候中奖了。

篇7:运动会场面描写精选

“下一项就是四百米跑步了!请参赛员入场!”一声广播,就要四百米比赛了。从队员的表情上可以看出队员都紧张得不得了!

“嗖—”随着一声令下,队员们都像一把离弦的箭,冲了出去。四分钟过后,马上就到了最后一百米冲刺了。第一名开始加速飞跑,不过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来他显然已经快没力气了。突然,只见第四名来了一个百米冲刺,小腿一蹬,就飞快地向前跑去。超过了一个、又一个。眼看跟第一名只剩十米、八米、五米。第一名所在的班级看势不对,就马上拼命喊加油、助跑。第一名和刚才那位已经齐头并进了。他们的头发随风飘扬,都紧绷着脸。最后,他们同时跑上了终点。在一片欢呼声中他们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六五班

周龙烨)

今天下午,我们芝田镇实验小学举行了一场足球赛。每队七名队员,队员们的球技虽然略显稚嫩,但一个个都非常努力。太阳也用它热情的温度为队员们加油助威,场上的队员们个个小脸通红、挥汗如雨。守门员闫亚磊同学上前去开球,一脚踢出了大半个球场,其他队员都纷纷抢着踢了起来,我们班的队员们个个都非常勇敢,用尽全力去拼去抢,围绕着足球进行围追堵截。场外的啦啦队员们也卯足了劲儿,加油、欢呼声此起彼伏。经过同学们的默契配合,最终我们班赢得了比赛。

——(六五班

田心怡)

轮到周佳琪同学跳了。我的心顿时紧张起来。我环顾了一下四周,看到我们班同学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佳琪,有的面带微笑,仿佛在说:“佳琪,你一定能跳过去的!”有的表情凝重,仿佛也为佳琪捏了一把汗。他站在跳杆侧面六七米处,弓下腰,右腿在前,左腿在后,他表情严肃,盯着前方的跳杆,像一把蓄势待发的箭一般,嗖地一下,飞跑了出去,仅一秒钟的时间,他就跑到了跳杆前,在离杆子大概半米的距离,他迅速抬高右腿,左腿使劲在地上一蹬,也紧随其后抬了起来,双手向两边伸平,低着头,像一个弹簧一样跳过了跳杆。“好!”台下想起了一片喝彩声和掌声。

篇8:场面描写及运动会场面描写

关键词:叙事艺术,场面化书写,多人称使用

史铁生曾经说过:“一切形式, 都是来自人与外部世界相处的形式。你以什么样的形式与世界相处, 你便会获得或创造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特殊的人生经历使史铁生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讲故事的人。

一、场面化描写

我们读文章的时候, 可以感受到作者描写的生动与形象, 这得益于作者场面化描写的运用。如作者在描写园里那个爱喝酒的老头时这样写道:“他在腰间挂一个扁瓷瓶……衣着过分随便, 走路的姿态也不慎重, 走上五六十米路便选定一处地方, 一只脚踏在石凳上或土埂上或树墩上, 解下腰间的酒瓶, 解酒瓶的当儿迷起眼睛把一百八十度视角内的景物细细看一遭, 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倒一大口酒入肚, 把酒瓶摇一摇再挂向腰间, 平心静气地想一会什么, 便走下一个五六十米去。”他先是从大的方面描写饮者的形象, “四处游逛”又看出了饮者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心态, 接下来, 作者连续用了几个动词, “走上五六十米”“选定一处地方”“踏在石凳上或土埂上或树墩上”“解下腰间的酒瓶”“迷起眼睛”“细细看一遭”“倒一大口”“摇一摇”“挂向腰间”“想一会”“走下一个五六十米去”, 这一系列的动词, 把喝酒者的动作神态传神的表达出来, 再加上前面对饮者外貌气质的描写, 更加深了读者的印象。这种手法让我想起了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中对鲁迅先生的精妙描写:“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 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 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 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 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 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这一段描写, 我们在观看作家描写的时候, 仿佛鲁迅就在你的旁边, 你可以感受到他的风采的。因此, 这段描写成了人物描写的经典文本。《我与地坛》中, 史铁生也是如此, 饮者的气质、神态、姿势, 仿佛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在眼前, 更能看到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领悟。

在其他描写中同样有此有此效果:“有一天夜晚, 我独自坐在祭坛边的路灯下看书, 忽然从那漆黑的祭坛里传出—阵阵唢呐声;四周都是参天古树, 方形祭坛占地几百平米空旷坦荡独对苍天, 我看不见那个吹唢呐的人, 唯唢呐声在星光寥寥的夜空里低吟高唱, 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 响在现在, 响在未来, 回旋飘转亘古不散。”这一场景极像一个电影镜头, 一个双腿残疾面有苦闷的年轻人, 在古老的树下, 听不知从哪个方向传来的穿越了古今的唢呐声, 确实极容易感染人的情绪, 让一个再快乐的人也不禁要静下心来, 想想那些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关于人生和宇宙的问题。作者在描写时, 仿佛不是在描写自己, 而是跳出场景, 看自己的影子。因而, 他的描写不会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不知庐山真面目”, 而是有一只高悬于天空的眼睛, 俯视世事沧桑。

在描写景物时, 作者照样卓尔不群。如在第三部分, 作者对四季的感悟:“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 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 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每一处都是一副画面, 这些画面是感觉, 是作者对时光的感觉。作者用绘形的笔法, 为我们描绘出时光的形状。

作者长时间地待在园子里, 日出日落, 光影给他的不仅是时间感, 还有画面感, 这就使他的作品场面化十足, 读者在阅读的时候, 也不是隔山观火, 而是如在眼前, 置身其中。

二、多种人称的运用

有一些评论者在评论史铁生的作品的时候, 认为, 他在叙述的时候, 笔法是冷漠的, 但在本文中, 通过作者多种人称的运用, 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作者情绪的涌动。在文中, 作者分别用了“我”“你”“她的儿子”“您”进行自我指涉, 从这些人称的变化中,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情绪的变动。

“现在我才想到, 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 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这里坐着情绪还比较平静, 能冷静的叙述当年的事。接下来, 他叙述了当初给母亲出了怎样的难题以后, 情绪就开始激动, 他写道:“那时她的儿子, 还太年轻, 还来不及为母亲想, ”他用第三人称, “她的儿子”来称呼自己, 是站在母亲的角度, 悉心体会母亲当时有多么的心痛并且隐忍;他也是进行自我谴责, 但是自我谴责的力度好像不够, 他更希望母亲能站住来, 狠狠地谴责他曾经年少不懂事的孩子。母亲是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他只能通过为母亲代言, 让母亲发声, 从而来减轻他心上的自责感, 达到某种欠缺的感情的补偿。情绪更激烈的交锋出现在文章的第六部分。在这部分, 人称更变的更加频繁, 频率更加快, “我”“你”“您”频繁的交叠更替。“这一来你中了魔了……是中了魔了……那时我完全是为了写作活着。结果你又发表了几篇, 并且出了一点小名, 可这时你越来越感到恐慌。我忽然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质, 刚刚有点像个人了却又过了头。你担心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文思枯竭, 那样你就又完了。凭什么我总能写出小说来呢?”这里, 作者在“你”、“我”两个人称之间频繁的变换, 甚至在同一个句子之间都会有人称的变化, 就把作者的那种焦虑不安又急需抒发的心情表达了出来。也许人被命运玩弄了, 被别人欺骗了, 我们都可以抱定自己的意念不放松。可唯有自己迷失了, 找不到自己了, 那种急着想要找到出路, 又不知方向在何方的迷茫感的困兽之斗, 实在是一件折磨人的神经的事。后来作者又写道, “这下好了, 您自由了。算了吧你, 我怎么可能自由呢?……所以您得知道……”这里在称呼自己的时候用了一个尊称“您”, 其实在这里是自嘲, 欲望和自由是一对永远不可妥协的矛盾体, 没有欲望就没有人性, 想要人性就无法保留自由, 命运总是给人出难题, 作者经历了激烈的挣扎, 最后终于能平静了, 他不再像对待仇敌一样对待自己的欲望, 也不再想要追寻一个非此即彼的结果, 正如作者在本段末尾中写的:“孩子, 这不是别的, 这是你的罪孽和福扯。”一个“孩子”, 让我们看到, 作者的情绪又复归平静。

多种人称的使用, 不仅是一种叙述的策略, 它更体现了作者情绪的波动, 在平静的表面下, 暗藏的是波动的暗涌, 作者把情绪的波动通过人称的不断转换表现出来, 体现了作者叙述功力的不凡。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高超的叙述手法能取得超乎内容之外的艺术效果。史铁生就是这样一位叙述的高手。在《我与地坛》中, 他通过场面化的刻画手法, 不断变换人称, 从朴素处见精细, 化功力于无形之中, 成为拥有高超的叙述艺术的经典文本。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A].我们活着的可能性有多少[M].上海:文汇出版社, 2005:19-20, 30, 15-16, 12-14.

篇9:《口技》场面描写管窥

一、鸟瞰全图、特写镜头,相互映衬

《口技》一文,在场面描写上,尤其对热闹场面的描写十分生动、形象、细腻,颇具特色。

首先,有一个全面的鸟瞰图。《口技》一文的第一部分(第一段)是写表演前的准备和全场情况的。而在这段文字的开头,就有一幅“鸟瞰图”似的场面描写。文章开头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落笔扣题,总写一笔,点出了地点(“京中”)和人物(“善口技者”)。接着就点明表演的场合“会宾客大宴”。作者在此着墨寥寥,未加铺陈,但是,却从总体着眼,概括地写出了全场总的气氛和景象,将一幅热闹的生活画面鲜明形象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其次,除了全面的鸟瞰图似的描写外,作者又摄取了有典型性的特写近镜头。如在“会宾客大宴”描写之后,紧接着就写了“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无敢哗者”这一场面。作者至此使用了工笔的画法,把那种在场面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场合(“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人物(“口技人坐屏障中”及“众宾团坐”)、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表演效果(“少顷……无敢哗者”),都作了细腻的、真实生动的刻画和描绘。

总之,用全场鸟瞰笔法,写出了总的气氛;而近镜头的特写,则将人物、道具、口技效果具体真实地显现出来。而在场面描写中鸟瞰和特写是经常结合在一起而又是交叉使用的。鸟瞰全图与特写镜头,相互照应,相互映衬,给读者更鲜明深刻的印象。

二、正面侧面,有序多姿,相得益彰

《口技》一文对口技表演的叙述和描写,不仅有条不紊,严谨有序,还表现得错综复杂,变化多姿。

如在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中,是写表演者的精彩表演和听众反应的。这段文字写得有条不紊、严谨有序,如:表演的顺序:首写表演前的情况;次写表演者的表演;末写表演的结束,再现表演者的道具。

表演的过程:有开端,有发展,有高潮,有结束。

场景的交代:①设置屏障的场地;②在表演进行中有:一家四口人在室内活动的场面,在救火时喧闹纷乱的场面;③表演完毕后场景的再现。这一切显得有条不紊,严谨有序。

对口技本身的描绘是正面描写:以声响而言,它是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由物及人,由小及大,由少及多,由微弱而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由一家而涉及乡邻。各声并出,纷至沓来,直至万籁俱发,莫名其端时,真使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写听众的反应是侧面描写:开始“抚尺一下”之后是静场——“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在表演进行中,写一家四口人的活动时,始则写其“满坐宾客无不伸颈,……”,继则写其“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在救火的场面中,则写其“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几欲先走”。宾客惊叹的神态,可想而知。

作者的赞语:由“众妙毕备”“以为妙绝”,到“凡所应有,……不能名其一处也”。在写出其精妙的表演和观众的反应之后,又加上作者的赞语,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三个场景的描述,都是先描摹表演的情节内容,再写听众的情绪变化,其间插入笔者的简要赞语。这种正面描摹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为文章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以上所有这些,无不写得有头有尾,眉目清晰,层次井然,严谨有序。同时在这中间,作者又根据表现口技表演的需要,从听众的角度,按照表演的先后顺序,把其他各个方面穿插其间,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交替照应,糅合熔铸,连缀编织,把一个写得有条不紊、严谨有序的场面又描绘得错综复杂、变化多姿。

三、精彩场面,描摹逼真,高潮迭起

全文的中心部分,则是正面写“善”。形象而逼真地描述口技艺人精心模拟的复杂而多变的声响所构成的三个精彩场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一是夜阑人静,一家人惊醒后的喧闹情景。“遥闻深巷中犬吠。”表演从模拟远处“深巷”里传来的狗叫声开始,用“遥闻”二字恰切地表现了深夜远方回响的隐约可闻之声,顿时把人们引入夜阑人静的境界中。夜半“犬吠”引起妇人“惊觉”,行文着一“便”字,转入详写近处四口之家卧房内传出的连锁反应的声响。妇人打哈欠、伸懒腰的响动,丈夫的“呓语”,小儿子醒来的大哭、哺乳、含乳声、大儿子“絮絮不止”声,“夫叱大儿声”。至此,文章来一概述:“一时齐发。”形容人声嘈杂,掀起文章波澜。同时,在叙述的基础上,又下一“众妙毕备”的评语,要言不烦地反映了演出的种种难以尽言的妙处。继用“妙”极写听众的观感。人人竟是如此出神:“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听众的激动神情毕现纸上。这一传神之笔,虽是状写全场听众,而意在彼,在于反衬与赞美艺人之技“善”。

二是闹而复静的情景。经过一阵喧闹,四口人旋即酣然入睡。所以,这里的静,并不是寂然无声,而是酣睡中室内出现的情状。“夫齁声起”,点明由喧闹复归于安睡,亦即由动转静。尤其叠用两“渐”字,细致而酷肖地表现了“拍儿”动作由大到小、从有到无的过程,更衬托出静的境界。可以想见,此时卧室中当是一片宁静。但是,夜深人静之时,往往是鼠类放肆活动之机,偷噬食物,撞倒“盆器”以及发出“作作索索”的细微声响。“微闻”云者,最恰切地反映了宁静的微响之感,或者说是静中见动之境。又出现妇人酣睡后“梦中咳嗽”声,更加强了安睡的气氛,则又是动中显静。这里的表演,主要是突现“静”的情景,所以给人一种轻而且慢的声感,文字节奏似乎亦比前后两段更舒缓。“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听众的情绪,时时随着表演的起伏而变化,再一次表现口技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这个场景的写法,也与表演一样,既是前段喧闹的余波,又是下节高潮的前奏。

三是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忽一人大呼‘火起”,声响突如其来,文字奇峰突起,恰似平地风雷,情势步步紧逼。一家人又喧闹并骚动起来了,夫妇“大呼”,“两儿齐哭”。四口人突然感到祸从天降,陷入急难之中的情状可见。接着连用五个“百千”,浓笔重彩点染由于失火从屋内卧室到邻近火场而传来的多少人和物发出的各色声响:大呼声、哭声、犬吠声、力拉崩倒声、火爆声、风声,急切相混,“求救声”“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呼号交加,情势越来越危急,声响越来越复杂,情节逐渐推向高潮。这里,重叠使用五个“百千”,读时不仅不使人感到文字重复,而且大有增浓气氛之妙,非如此不足以表现此种凶猛的火势和紧迫的情状。五个“百千”交织成十种不同的声响,惊慌忙乱之境,跃然而出。再用“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句,说明在火警中凡是应有的声响,没有哪一种声响没有出现,用以总括不及一一描摹的声响。同时,又以四个“百”字组成两句对偶,用这种夸张手法,极写声响的复杂,盛赞口技人技艺之“善”。然后笔锋一转,写听众异常激动的反应:“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听众的神色、动作、情感、心理无不形容尽致,犹如一场火灾就发生在眼前。这种惊心动魄的情景,使读者亦感到口技表演真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迷人地步,不能不为之拍案叫绝。

三个场景的描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弛缓而渐趋紧张。而三个场景,则犹如三个乐章,既各有不同的“乐”趣,又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文章按表演顺序依次描述,第一个场景描写四口人四声齐发,形成第一个波澜;第二个场景主要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声情潜伏;最后失火、救火的情景,是整个表演的高峰,情节发展的高潮,真可谓场面精彩,描摹逼真,高潮迭起。

四、一“善”串珠,首尾呼应,凸现场面

《口技》一文开头部分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一个“善”字带动了全篇,仔细品味全篇无处不是“善”。宴请宾客饮酒助兴的方式多种多样,而主人却偏请口技人前来助兴。从“会宾客大宴”一句不难看出,主人的出身必定是一个富庶人家,因此可大摆宴席邀请口技人,从这一点上判断,艺人并非庸者,此处暗含一“善”。

“但闻抚尺一下,无敢哗者。”在过去艺人属于下九流。他的抚尺不是县太爷的惊堂木,响了一下为何却能声压满座?不是别的,是艺人的威名远扬使在座众人早就想一睹为快,所以“无敢哗者”,这里依然是扣住“善”字介绍。

夜阑人静,犬吠声从深巷中传出,声响虽然不太大,但把妇人惊醒,而丈夫对此丝毫不觉,过去是男耕女织的生活,繁重的体力劳动使男子沉沉而睡,呓语也正说明男人未醒。由于妇人欠伸弄醒了依偎她而睡的哺乳期婴儿。小儿大啼使沉睡中的父子二人相继醒来,大儿毕竟是小孩,被小儿吵醒心中不满,因此絮絮不止。这也就惹恼了正在觉头上的父亲,所以叱大儿。

一切恢复平静,男人很快酣然入梦,妇人还要照料小儿,深更半夜困倦袭扰着妇人,也使她渐渐入睡,一切都是那样的宁静,因此才有老鼠出来活动。

忽一人大呼火起,这里解释了前面犬吠的原因。前面犬吠可能是起火之初火星点点引起犬吠,也可能由于放火人的行踪而引起,且不去探讨犬吠的缘由,犬吠之声定然不是无缘无故。当在夜深人静,老鼠肆无忌惮地活动的时候,“忽一人大呼火起”,从常态判断夫妻二人会被同时惊醒,但为何先表演夫起大呼?男子反应快,尤其是动作的敏捷性一定优于女子。至于着火后其它声响口技人也作了惟妙惟肖的表演。

以上说明口技人深入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声响的编辑符合人物的身份,符合生活的逻辑。口技人的表演艺术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因此使众宾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一点上尤能体现口技人的“善”字。

众宾客“奋袖出臂,几欲先走”。设想“先走”的后果,必定会挤、压、碰、撞,使宴席一片狼籍,艺人本是前来助兴的,这岂不是扫兴。在这关键的时刻,抚尺一下,嘎然而止,撤屏而视使众宾客又回到现时生活中。时机的把握令人拍案叫绝,此处又一“善”。

关于开头结尾简单的道具介绍意在表现艺人之“善”,文中观众的神态描写从侧面写其“善”,以及文中正面描写模拟的声音和文中的议论部分当然也是写其“善”,此“四善”显而易见,笔者不再赘述。

综合上述全篇共有八“善”:有暗含在字里行间的,有蕴藏在生活哲理中的。仅仅三百余字巧用一“善”串珠,首尾呼应,凸现场面,淋漓尽致地描写出让人回味无穷的不朽篇章。从这一点上也能体味到我国古代文化绚丽多彩和博大精深。

总之,场面的描写是要有所选择的,是应有其明确目的的。而在文艺作品中,场面的描写是用来显示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烘托人物、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思想的。《口技》一文中的场面描写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篇10:描写运动会场面作文

当大会宣布运动会比赛正式开始,整个操场顿时人声鼎沸,气势磅礴的更是吓到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同志,加油声助威声更是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你看那些运动员,一个个如下了山的猛虎,你追我赶,各不相让。引得在场的观众兴奋不已。不论选手是否获得第一,他们都会得到观众的鼓励。因为在观众的心中,这些运动员都发挥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他们是运动场上的英雄,1500米更是考验选手体力和毅力的项目。它虽然不如短跑那样让人激动,但是绝对比短跑更加让人感动。

在同学们的急切盼望下,拔河比赛即将开始了。运动员精神抖擞地上了阵,他们摆好架势,双手像铁钳一样紧紧地抓住大麻绳,现在,万事俱备,只等裁判员的号令。

“嘀―”哨声一响,同学们就拿出吃奶的劲,想一头头西班牙的斗牛似地玩命地往后拉。有的同学肌肉紧绷,青筋暴出,一会儿工夫脸上就冒出了汗珠。好多同学的手都被绳子勒得和西红柿一样红,但他们还是咬紧牙关,一个劲儿地拉着。由于大家齐心协力,绳子中间的红带子慢慢向我们这边移动了。我班的拉拉队员见到,加油声再次吓到了中央人民政府的同志“加油!加油!我们快要胜利了!”对方见情况不妙,也不甘示弱,在他们啦啦队员的助威下,他们的队员也一个个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有的鼓着腮帮,绳子上的红带子又移向了他们那边。眼看到手的胜利又离我们远去,可我们队员的劲儿也好像越来越小,红带子一点一点地向他们那边移来,任凭我们怎么使劲都无济于事了。绳子一下子就被拉了过去,同学们都摔倒在地。我们输了。

篇11:描写运动会场面作文

炸弹炸开了,搞好了气氛,班上的“王者”又重新回归了,去年倒数第一,今年会不会是第一名呢!“王者”会不会打破新纪录呢!另一边乱哄哄的起点,眼睛直直勾着,真想过去看个明白!

来到比赛现场,运动员们已准备就绪,左脚上前,右脚向后,左手向前,右手向后。背稍稍弯一下,做好准备开跑的动作,看到彭子骞以上赛场,仿佛看见没有希望的一盏灯。

比赛开始了,只听见哨声“吁”的一声发出了指令,彭子骞立马高呼,时快时慢,但还是向前冲,在漫长的红跑道上奔跑着。大家跟上去,“加油!加油!”三班的同学尾随在后,怎么甩也甩不掉这条跟屁虫,有人跑下来,ON!那是彭子骞。现在还剩一点儿力气的彭子骞在也冲不上去,快接棒了,加油,快冲,一班走了,三班也走了,二班终于走了!

“快看,快看,是黎扬皓。”

“这回输定了,他可是猎豹,二班中的王者”

“太好了,绝对赢!”

只见黎扬皓接过棒飞奔而走,就象一支离弦的箭,“嗖”的一下冲出了起跑线,他迈开大步,双臂用力摆动,使劲在使劲的跑;抬起头,闭上嘴,咬起牙,向前冲。眼前向周围扫去,大家都在为自己队加油。往脚下一看,前脚蹭,后脚蹬,顺着风;像猎豹,在草地上追击食物,像俊马,飞奔长江,脚下又仿佛踩了一对“风火轮”一般,太快了。这么长的距离,几秒钟就泡在运动员前,顿时,让观众们大吃一惊,心吓得蹦到九霄云外了,下巴落到地底下,眼珠子直直盯着,眨也不眨一下。小猎豹分分钟的时间把两只跟屁虫甩到九霄云外,就算超过他们,速度也仍未停下,还是,不顾一切向前冲,一眨眼的功夫,已经接棒啦。

就这样,一条龙摆在面前,小猎豹为我们班添上一对眼睛,运动会上4×200米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篇12:运动会场面描写作文

老师、学生、运动员一起涌向操场,激动人心的运动会开始了。

开幕式中。

“咚咚咚”大鼓敲响了,好像整个会场都跟着振动起来。看着指挥令下来的那一刻,小军鼓的鼓面一起跳跃起来,越跳越激烈,急促的鼓点组成了一支振奋人心的歌。各班的学生站得整整齐齐,摆动他们健壮的胳臂,伴着坚毅的目光,嘴里不停地响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口号,迈着坚定的步伐从主席台前走过。这阵势一点儿也不亚于天安门前的阅兵仪式。整个校园弥漫着一股奋发向上的气息。

百米跑道上。

马上就要比赛了,我的心如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始终未能平静。这是我第一次参加200米赛跑,起跑线上站的都是几名实力赛将,我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里也冒出了汗。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响,大家都向前冲去,可我总觉得身体在往前倾,有一股力量憋在心里未能爆发出来。要过弯了,必须把握好机会,不然会一失足成千古恨。没想到就在弯道快结束时,我脚下一滑,身体一歪,险些摔倒,一名选手乘机如一阵风从我身旁闪过。还剩最后几十米,我的腿上好像绑了铅块,十分沉重且酸痛。终点的那条红缎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十分耀眼。然而,我却不是第一个拥抱它的人。比赛结束了,没有人来安慰我,我也没有哭,心里一直反复念道:“明年我一定要做第一个跨过它的人!”

篇13:场面描写及运动会场面描写

内藤刚和他们见面就来了一个下马威, “瞪着一双眼睛”……“低着头咬着唇”。简简单单的一句话, 既刻画出了昌造虽然是个涉世不深的公子哥儿, 但是却也懂得长幼尊卑和人情义理, 一方面又把当时剑拔弩张的场面刻画出来了。

2会话描写

读者的心刚刚随着昌造的表情紧张起来, 作者却又把笔锋一转, 由内藤的几句半真半假的玩笑把场面缓和下来:“你住在那个家庭里太吃亏啦, 活像人质一样。……哥儿, 你已经被当成傻瓜了。”应该注意的是, 这次谈判的节奏和气氛始终掌握在内藤手里, 在一张一弛的斗争中, 主导了昌造的情绪和这次谈判。通过昌造的表情洞察了他的内心之后, 内藤不仅把话语放温和了, 还细细地讲了一番道理, 末了还发出爽朗的笑声。“伸手不打笑脸人”, 见此情形, 昌造也只好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第一回合的斗争以昌造进入内藤的控制结束。

第二回合的斗争正式上演, 这一次内藤不再使用“笑脸”战术了, 而是突然怒气冲天, 大大超乎昌造的想象, 把他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这算什么, 你还给我脸色看……难道我是专程到大阪来和你吵架的吗, 这算什么。”不仅从心理上, 道义上将了昌造一军, 使他在自己面前矮了一截。两人的针锋相对使对抗一下达到白热化阶段。

3心理描写

接下来对昌造的一大段心理描写精彩之至, 成功地塑造了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昌造在刚才那句话说出口之前, 曾经在心理无意识设想了一下, 估计听到这句话之后, 内藤还会像刚才一样笑着安抚自己, 即使生气, 也不会很剧烈。总而言之, 这句话虽然有点“玄”, 还是比较“安全”的。哪里想得到内藤会说翻脸就翻脸, 这样声色俱厉的内藤, 大大超乎自己的设想, 不由得“吃了一惊”。在这个打击下, 对内藤也有点刮目相看了, 说话也不敢再像刚才那样脱口而出, 在心理细细的算计, 开始设想自己的话会有什么后果, 开始比较自己和对方的实力差距。

先是想到自己如果再由着性子说下去, 立刻就会引发一场搏斗。军队出身腰大膀圆的内藤和娇生惯养矮小无力的自己如果打起来, 后果不堪设想。但是仗着头脑发热, 又在情人面前, 昌造并没有感到十分恐惧, 但由于场面太尴尬, 巨大的心理压力使他想着要快点收场。就在这种时候, 昌造还产生了一种浪漫的, 不着边际的想法, 想象这为了情人亡父的尊严而被打的奄奄一息的自己, “是多么悲壮而富有戏剧性啊”, 一个文弱, 浪漫, 天真的少爷形象跃然纸上。

争论的焦点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昌造已经不想从理论上、从语言上把内藤打倒, 尽管那样做是安全而且胜算颇高的, 可是昌造却觉得那样“即使胜利了, 也不会给他带来多大快感”。原因果真如同昌造所想的那样吗?其实不然。由于局面被内藤控制, 昌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他牵着鼻子走了, 所以只是在想到底是打上一场, 还是回归和平。一旦冷静下来, 刚才的浪漫想法立刻被冷峻的现实取代。之前将被打得七零八落视为悲壮的昌造, “突然觉得恐惧起来”。怕自己的狼狈模样惹阿繁讨厌。虽然由衷地想要避免这种情形发生, 但是又由于自尊心的阻挠, 不愿主动求和。

最后经历了惊愕, 激动, 悲壮, 恐惧一系列激烈情绪震荡后, 昌造感到非常空虚, 唯有“拼命瞪眼”而已。在内心经历了那么多的波折, 做出了种种设想和后果之后, 昌造对当前的局面仍是束手无策, 一筹莫展, 甚至连刚开始的兴奋和激动都变成了“空虚”, 可见昌造其人是多么优柔寡断, 软弱无能。而这场斗争也在他的“空虚”中定下胜负。

与大段描写昌造的心理活动的文字相比, 作者对内藤的心理描写非常简洁, 只有两句, 一句是内心独白———“这家伙可真是冥顽不化”, 另外一句是“但是他实在不想上演一个全武行的场面”。在准确判断当前情势之后, 他果断地, 又一次扭转了局面, 第二次“笑着”, 大方地和昌造握手言和。表现了内藤的思维敏捷, 成熟老练。一场战斗至此被消弭得无影无踪。读者那颗悬着的心也跟着落了下来。

做为小说的标题, “善心恶心”揭示了主人公在与情妇阿京的交往和与朋友佐佐的友情方面, 在和他们之间发生的几件有代表性的事件上, 内心深处善恶交织, 相生相克的情形。完全是出自一片善心, 既可以使自己获得新生, 同时也是对阿京的一片同情, 为了她的未来, 而与之断绝关系。为了她分手后过上相对较好的日子, 他不得不瞒着父母偷偷地把自己户头里的钱取出来, 这种类似“偷窃”的行为使他心里背上了沉重的道德包袱, 并在事后感到悔恨和不安, 同时也引起了他的哲学思考:为了善事而作恶, 怎样才能摆脱心理的矛盾?这时的他还找不到答案, 只能靠酒精和寻欢作乐来麻痹自己。

但是之后的事情发展, 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阿京沦落到为生计而卖唱的困苦境地, 连将他视为“神明”般尊崇的阿京的老母, 也勉强撑起年迈衰老的身体去外面帮佣。明明做的是一件好事, 结果却很糟糕, 变成坏事, 这比前一次的矛盾给他带来的困惑更大, 在他感叹震撼之余, 不禁使他的“善心”消极不振, “恶心”蔓延滋长, 形成了属于他自己的哲学:“绝对自由论”, 试图追求“纯粹人的自然之心”, 所谓“纯粹的人”, 就是早熟的, 做出一副万事了然于胸的少年——从不自觉的烦闷中取乐的青年———渔色家——情人, 历经上述种种角色后, 不知不觉成为了控制心灵状态的君主。只有这种“纯粹的人”, 才拥有一颗“自由的心”。可以看出使他形成这种思想的直接原因, 就是与阿京之间发生的这两件事, 在矛盾与迷惘中, 主人公只有靠这种思想才能摆脱内心的自责和罪恶感, 不过是他用以自我安慰的借口罢了。

这个借口的根基的脆弱, 立刻在接下来发生的事中凸显出来, 使他引以为傲的“绝对的意识自由”受到不小冲击。和他交往的一名艺伎和他外出游玩, 夜晚, 他雇来一辆人力车把喝得烂醉如泥的女人送回家。之后女人告诉他, 人力车夫见色起意, 欺负她家里只有一个妹妹, 硬是赖在她家中一夜不走。这件事让这个“自由之心”的所有者也不禁“垂下了头”。从他的这个动作可以看出, 他对自己刚刚建立起来的, 自以为“成熟”的哲学在事实面前碰壁感到懊恼与不甘。理论上也许值得尊崇的“自由”, 在现实生活中实行起来竟然是如此脆弱的, 不堪一击的。在他人的行为里, “自由”总是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在车夫的行为里, 就是如此污浊不堪。车夫赤裸裸的“自由”行为, 无异使高调的、理论性的“自由”失去容身之地。使持有这种论调的主人公立刻变得“垂头丧气”。这是第三次心灵的冲击, 预示着“自由观念”是必然要进行变化和修改的, 于是故事接着展开。

前面提到了故事主要是围绕与两个人的关系描述的, 前半部分主要是与阿京的“情事”, 后半部分则是与友人佐佐的“友情”, 贯穿小说始终的是“善心恶心”的相生相克, 此消彼长的变化。主人公从经历的各种事件中体会概况出各阶段的哲学思想。在前半部分的几件事情中起起浮浮, 甚至曾经一度占领上风的“恶心”, 在后半部分描述的最后一件事情里被彻底净化, 主人公最终完成了心灵的统一。

关于净化的途径, 佐伯彰一在《里见弓享集》一书的后记中, 认为是通过“友情”, 但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也不完全, 因为即使在“友情”的包围里, 小说也描写了主人公内心善恶交织的情形。例如主人公在听说了一个外国知名画家和他的追随者的故事后, 就萌生了杀死佐佐的想法。这段小插曲说明“友情”并不是净化的唯一途径。主人公摒弃“恶心”的经过, 详细记录在与佐佐外出散步时, 佐佐发生意外, 被电车撞伤的事件里, 在细致记录主人公感情变化的文字中, 可以看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事故发生后, 主人公一开始只是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佐佐可能会死”, 在看到鲜血流下, 佐佐的生命似乎也随着鲜血的流下而逐渐消失时, 他开始觉得慌乱, 因为潜意识里的死亡随着鲜血的不断流下而逐渐清晰。在随后的向人呼救, 将佐佐送往医院救治的过程中, 听到佐佐痛苦的呻吟, 看到他苍白的脸, 扩散的瞳孔, “佐佐可能会死”这句话多次出现在他的意识中, 不断被重复, 被确定, 变清晰。虽然从前在头脑中有过杀死佐佐的念头, 但是一旦面临佐佐可能会死的现实, 他的情感完全不同了。也许这是他第一次那么近距离地, 实质性的面对死亡, 感受到的震撼是从前经历的任何一件事都无法比拟的。在生死的冲击下, 恶念逐渐退去。在佐佐脱离死亡的威胁, 伤势渐愈时, 佐佐祖母毫不掩饰的喜悦之情使主人公最后一丝恶念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心灵在小说结尾的这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和谐。

里见的作品具有白桦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既没有自然主义文学对日常生活的阴暗描写, 也没有颓废派作家那种颓废享乐的倾向, 在作品中反映出追求个性解放、重视自我、表现自我的情绪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 充满了理想主义激情, 格调昂扬。另外还有如上所述的他个人的写作特色。他的作品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有其独到之处, 正是凭借这些特色, 里见才成为白桦派的代表作家, 并在日本文坛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摘要:日本白桦派的著名作家里见弴, 其作品以精细的心理描写见长, 在心理剖析中包含理想主义的热情。以他的两篇小说《善心恶心》和《买妻谈》为中心, 分别从心理描写、会话描写、细节描写等角度对他的写作特色进行分析。

关键词:心理描写,会话描写,细节描写

参考文献

[1]里见弴.久保田万太郎集[M].筑摩现代文学大系.

[2]窦硕华.白桦派文学创作主题阐释[J].绥化师专学报, 24 (1) .

[3]刘立善.托尔斯泰影响下的日本白桦派[J].日本研究, 1992 (3) .

篇14:消息中的场面描写

场面在小说和消息中具有不同的性质特点,小说中的场面绝大多数是作者通过艺术想象虚构而成的,是生活的艺术真实表现;而消息中的新闻场面,全部是现实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是新闻发生的现场,是记者亲历的新闻环境,是新闻发生事实环境的再现。从场面的构成要素和写作目的看,小说与消息的场面也不一样。小说的场面基本是由人物、情节和环境组成,作者通过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活动来刻画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塑造典型环境,具有很强的叙事功能;而消息中的新闻场面虽然也有人物、事情和环境要素,但却无叙事功能,记者常常是通过新闻事实中的人物、事情或环境的特写和白描,来渲染和烘托人物和事件的新闻价值,增强着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从而揭示新闻主题,表达思想观点。因此,消息中的新闻场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功能和独特的审美功能。

从新闻写作实践可以看出,消息中场面的种类很多,它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是新闻人物场面,即以新闻人物自身的行为活动为主的场面,它主要通过新闻人物来展示新闻消息中现场的面貌情景。如1998年9月《光明日报》:“黑衣、短发、纤瘦身材;屏幕、键盘、十指翻飞。农民出身的俞巧仙坐在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的店铺中,面对电脑,正在网上搜寻商品信息。‘这个月我通过因特网做成了10多万元生意呢。’这位30多岁的女子不无得意地对记者说。”新闻人物如在我们眼前,且富有生活气息和情趣。

二是新闻事件场面,即以展示新闻事实发生过程中富有典型意义和价值的事件场景为主,此事件场面具有揭示新闻主题的作用。如新华社攀枝花1998年8月19日的消息《长江上游仍在砍树》的场面描写:“上游地区大片森林仍在遭受数千把斧头和电锯的砍伐。……见到江面漂浮着上游漂运下来的上万根三四米长、脸盆粗的木头,……由于二滩水电站关闸拦住了漂木的去路,大量的木头在上面几个水运站捞上岸运走了,漂下来的只是‘漏网之鱼’。”长江下游在抗洪,上游却在乱砍滥伐,令人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三是新闻景物场面,即记者通过对新闻景物场面的描写,凸显自然和人造的鬼斧神工与来之不易,从而彰显了景物的新闻价值。如光明日报社1984年5月版的《全国短新闻选》中消息《北京香山饭店建成开业》的场面描写:“楼高三至四层,高低错落、蜿蜒曲折地建筑在香山公园静翠湖畔的山坡上,和香山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从每套客房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庭园中的古松、假山、小桥、流水瀑布等景色,很像是一幅幅中国画。”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四是新闻生活场面,记者通过对人们生活场所的变化描写来表现新闻事实的价值和意义,既突出了新闻的现场感,也揭示了新闻的主题。如新华社拉萨1998年7月12日消息《西藏乡村涌现一批“百万富翁”》:“走进贡觉次仁宽敞明亮的楼房,房内雪白的墙壁上绘有各种吉祥图案,显得舒适而整洁;大屏幕彩电、录像机等现代化电器设备,还有窗外锃亮的东方牌大卡车,则昭示着他家的富有。”目击式的新闻场面使富裕起来的西藏乡村人民的幸福生活历历在目。

五是特写式场面,它不同于新闻特写,它抓住新闻事实中最能反映其特点或本质的典型细节作形象化的描写,从而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如新华社香港1997年6月30日18时消息《江泽民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香港》:“机场上铺着红地毯。数百名香港各界代表有的手持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有的手持鲜花,高呼‘欢迎’、‘欢迎’,以表达600万香港同胞的期盼和亲切之情。4名青少年向江泽民和李鹏献了鲜花。”香港回归的隆重场面和欢乐心情溢于言表。

消息中的新闻场面具有其自身的性质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现场性。新闻讲究现场感和目击性,记者对消息中场面细致入微的描写和刻画,不仅增强了消息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而且也使消息富有新鲜感和现场感,“最好的写稿人总是把报道写成似乎可以触摸到的有形物体。”①新闻场面的描摹,以目击般的现场逼真,提升着消息的新闻价值,突出着消息的新闻主题。如毛泽东亲自撰写的《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不仅动静结合地写出了我人民解放军渡江现场的磅礴气势,记录下多彩的历史事件的瞬间情景,而且还使人目击式地想像起当年渡江战役的宏大场面,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思考想象空间。

第二,白描性。如《人民铁道报》1991年12月16日消息《革命圣地延安无铁路的历史结束》中的新闻场面:“一名从百里外赶来、身着羊皮袄的80岁老汉,破例被北京型内燃机车司机任斌扶上操纵台,用穿土布鞋的脚踩响风笛,宣告:革命圣地延安没有铁路的历史结束!”白描性新闻场面的再现,使消息更有新鲜性和现场感,自然而然地提升了消息的新闻价值,它不仅告诉人们延安有了铁路,而且巧妙地抒发了记者自豪喜悦的心情。

第三,生动性。如新华社1997年3月9日消息《日全食彗星今日同现漠河上空》的场面:“不久,太阳出现了一个小小的缺口,然后缺口越变越大,黑影吞食着太阳。半小时后,太阳亏缺成弯月形。9时7分40秒,太阳的最后一线光芒消失,像一个黑色的空洞,周围散发出微弱的银色冠冕。同时,海尔—波谱彗星向西北方向伸出长长的尾巴。”日食现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使人在获得新闻信息和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娱乐和享受,陶冶了性情,得到了休闲。

第四,抒情性。叙述事实,交代新闻要素,用事实说话是消息的第一生命。但这并不影响记者在消息中巧妙地抒发情感和观点,即寓情于新闻场面的描述之中,表面看是客观叙述和描写,而内里巧妙地隐含着记者的情感和观点。如新华社西安1991年12月24日消息《黄河出现“河清”景观》中的新闻场面:“自今年9月以来,滔滔黄河一洗浑黄的旧貌,碧波清澄,呈现出罕见的‘河清’奇观。宁夏青铜峡十里长峡仿佛水晶画廊,两岸山石倒映在黄河中央;刘家峡壮丽银瀑漫下峡谷;在龙羊峡滔滔而下的黄河被178米高的大坝拦腰一抱,狂涛巨浪顿时化作绿波千顷。”这一场面描写,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同时也巧妙地抒发了记者对黄河环境改善的欣喜之情。

第五,审美性。好新闻不仅要写得“色、香、声、味、形”俱全,呼之欲出,而且还要写得美丽如画,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而新闻场面的描写,恰恰可以使消息情景交融,它既使新闻具有画面感和现场感,又使消息富有诗情画意和悠远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要达到像看电影一样。”如《光明日报》2000年2月13日消息《江西婺源有一处全国罕见的鸳鸯湖》的新闻场面:“上小船,绕过山坳,只见湖中鸳鸯双双对对,形影不离,或静伏水面,卿卿我我,或扑翅戏水,雌雄追逐,或翱翔空中,比翼双飞。……红嘴翠羽如鲜花盛开水面,别有一番风光。”“湖水碧波荡漾,水质清冽,湖畔青山环绕,林木苍翠,环境幽雅。”白描和特写手法,既生动展现了鸳鸯湖的殊异风光,又让读者在领略大自然风光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

消息是新闻中最常用的文体,它以事实说话,完全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而新闻场面,写生活中的真人,叙生活中的真事,描生活中的真景,绘生活中的真物,用真人真事、真景真物真实地去吸引和启发读者,让读者陶醉在如临其境般的新闻场面里,精神得以放松,情感得以熏陶,心灵得以洗礼,思想得以启迪,它在传播新闻信息、揭示新闻主题的同时,也带给了人们休闲娱乐和审美愉悦。新闻场面的写作功能和审美价值具体表现如下:

其一,反映新闻事件,再现新闻场景。新闻是对生活最真实、最直接和最迅速的反映,它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亲历式再现,而消息的场面直接反映着新闻事实发生及过程,真实地再现着新闻的场面和情景。

其二,丰富新闻情节,提高新闻价值。新闻以事实说话,事实以情节为重,而场面正是情节的主要构成要素。

其三,渲染新闻氛围,揭示新闻主题。好的新闻总是善于通过形神兼备的新闻场面来生动形象地反映生活事实,以突出新闻的现场感,并形象地揭示新闻主题。

其四,变换新闻节奏,制造情感波澜。好的新闻不仅要善于以精彩的导语抓住读者的眼球,而且还要善于变换节奏,给读者制造阅读情感上的波澜,而新闻场面正是撩起读者情感高潮(波峰)的重要手段。

其五,整合新闻意境,彰显社会哲理。“有意境则成高格”(王国维语)说的是文学创作,但新闻写作也需要意蕴来折射社会和生活哲理。消息写作中新闻场面的描写,形象生动地提升消息的新闻价值,熔铸出消息的意境,寄寓记者的情感审美和思想观点。

注释:

上一篇:培根随笔论善良原文下一篇:初中英语作文常用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