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力量》观后感纪录片

2024-07-07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纪录片(共8篇)

篇1:《公司的力量》观后感纪录片

《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公司的力量》是由央视联合金蝶软件共同策划制作的,纪录片通过讲述公司在西方和中国的发展以及对公司对一个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体现了公司在近代殖民扩张、科学技术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该记录片通过对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九位国际知名商学院教授的采访,诠释了公司的力量,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公司的发展规律。

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世界经济的运行发展中,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公司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公司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公司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建设。但同时,公司也放大了人类的贪欲,带来权力失衡和贫富悬殊。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曾说:“从历史上看,企业家至少和政治领袖同样重要。那些伟大的企业家们,曾经让欧洲变得强大、让美国变得强大,如今也正在让中国变得强大,他们是和政治领袖一样重要的人物。”

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公司成为许多国家殖民扩张的先锋。公司与政府结合、金钱与权力结合达到顶峰,特许公司垄断着海外贸易,它们在殖民地疯狂的进行资源、资本的掠夺,成为罪恶的象征;但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自由贸易最终取代了国家垄断。在此期间,英法虽然出现过盲目的公司热和股市泡沫,但是股份有限公司制度终究得到了确立,在更为宽松和庞大的市场环境中,美国公司蓬勃发展,大公司逐渐形成,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电气时代到来,德国公司也成为推动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公司更是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像国家电网、中国人寿、中国电信、中国石化等已跻身世界500强企业。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认为: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里,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产生的。从19世纪的德、美大企业工业实验室,到20世纪后期硅谷高科技公司的兴起;从阿司匹林、尼龙,到晶体管,公司已成为人类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创造者。在二战后的和平发展时期,当科技竞赛成为各国竞争的新战场,公司引领的创新成为世界舞台的新剧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产品上标有“made in china”,而不是“made by china”。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曲线”理论:一个产品在研发和营销阶段利润空间最大,在制造和组装阶段利润空间最小。而我国正是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因此提高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公司的力量》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管理民主、以人为本、重视知识、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美国之所以可以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正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我国应该充分借鉴。

公司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将自己发展成一个超越社会控制的权力组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各国却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劳资矛盾、贪欲膨胀、欺诈横行等等。“富士康”跳楼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福建紫金矿业污染事件等,它们并非公司之恶、却因公司而被加剧和放大。因而,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应自觉的承担起社会责任。所谓-1-

其社会责任,一般被理解为企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之外,对企业的所有非股东利益相关者所负有的责任。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对雇员的责任;

2、对消费者的责任;

3、对债权人的责任;

4、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责任;

5、对所在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

6、对社会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等。我国法律中也有对公司责任的相关规定,如为了保护债权人利益的“公司人格否定制度”,即公司形式被滥用时,将否定公司的法人人格,让股东直接对外承担责任。我国《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有限责任和公司独立法人人格,严重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债权人既可以起诉公司,也可以起诉股东,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教训,由此也改变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公司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难免会受到市场自身缺陷带来的影响。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需要国家的干预和调整。加强对市场主体、市场秩序的规制,进行宏观调控和经济监管。如在市场主体领域,建立市场准入制度、规定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竞争领域,为了防止不正当竞争和垄断竞争,颁布《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反垄断法》;在消费者保护领域,颁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然而,全球的这次巨大震荡却是发端于一些公司的不良运作。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要提高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对公司的内外监督,增强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守法意识,充分利用公司的力量。

篇2:《公司的力量》观后感纪录片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观后感范文1

《公司的力量》使我对公司的意义和发展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公司是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财富的主要创造者,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家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核心载体;能使公司充分发挥应有力量的根源,是适应时代前进、社会发展、市场变化、企业实际的管理;而要让企业所有员工自觉实现管理目标,使公司成为时代的佼佼者和“百年老店”,要靠不断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自我的独特文化。

基于这种认识,作为中国石化的一员、茂名石化的第一职责人,我更加感到使命光荣,职责重大,更加下定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把茂名石化打造成为炼化企业排头兵,为中国石化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能源化工公司作出应有贡献的决心,更加增强了实现这个目标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公司的力量》又一次告诉我们:“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仅有“硬件”和“软件”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公司才能持续发展,长盛不衰。茂名石化在55年的发展过程中,建成了国内首座千万吨级炼油厂和第一个百万吨乙烯厂,炼油乙烯综合生产本事一度在中国石化领先,为连续几年成为中国石化炼化企业效益排头兵创造了必要条件。可是,随着近几年来兄弟企业的做大做强和市场变化,茂名石化不仅仅失去了规模领先的优势,装置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抵御市场风险本事严重不足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主要表此刻:炼油装置规模小、套数多,先进装置与落后装置并存,集约化程度不高,制约着经济技术指标的整体提升;化工装置结构不科学,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低,没有“拳头”产品,在低端市场缺乏成本优势,在高端市场缺乏技术优势。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尽快解决,茂名石化必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严峻的形势要求茂名石化必须走既上规模又调优装置结构、产品结构,做大做强兼顾,更加注重做强的发展之路。要打造中国石化炼化企业排头兵,把茂名石化建设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炼化一体化企业和世界先进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我们首先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组织“硬件”建设。今年1月19日,公司炼油改扩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我们必须科学统筹、精心组织、从严管理,确保该工程2013年一季度建成投产并成为安全工程、优质工程、效益工程、绿色工程、阳光工程,力争成为中国石化的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届时,公司炼油乙烯综合生产本事将重回业内第一方阵。同时,我们必须根据总部发展规划,发扬“以我为主、克难攻坚、超常工作、事争第一”的精神,持续优化公司发展战略,全力推进装置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确保几年后,炼油化工“硬件”到达世界先进水平,产品结构更科学,产品档次和质量更高,清洁生产更有保证,赢利本事和市场竞争力更强。

《公司的力量》又一次阐明:管理就是效率,就是利润;精细化管理就是最高效率,就是最大效益。近几年来,茂名石化实施精细化管理,创出了在中国石化炼化企业效益名列前茅的业绩。然而,我们深知,公司仍然处于精细化管理的初级阶段,粗放管理和“低老坏”现象依然存在,少数经济技术指标比较落后,经济效益还未实现最大化,综合管理水平与先进企业还有较大差距。我们仅有不断深化精细化管理,才能使公司真正成为炼化企业排头兵。

结合工作实践学习《公司的力量》,我进一步体会到:精细化管理,就是管理过程科学规范,管理行为优化到位,管理结果创先争优。精细化管理必须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精细管理。

我们要学习洛克菲勒把原油加工成本计算到一分钱的千分之一的精神,深度优化生产经营。层层建立优化组织,明确优化职责,完善优化机制,使优化工作由“奖金拉动、领导推动”转变为制度化、规范化、日常化;以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经济技术指标先进化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践行分子管理理念,滚动优化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努力挖掘每一滴原油的最大价值,使现有装置的效益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我们要牢记“制度比人更可靠,但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或一劳永逸的制度安排”,“在制度变迁过程中,没有最好,仅有更好”的忠告,着力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以推行一体化管理为主线,按照现代化管理的要求,科学调整机构、定岗定编,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清理完善规章制度,梳理和再造业务流程,修订和提高各项工作标准,健全并落实检查监督和职责追究机制,做到事事有规范,人人守规矩。公司所有资产都有人管理、有人负责,全面弥补职责、制度、流程、监管和工作的缺失,确保安全环保无事故,经济效益无流失。

我们要把充分发挥科技的增效作用,作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资料,用心尽力地推进技术提高。层层组织力量滚动寻找技术先进、效益好并且“短平快”的技改技措项目,特事特办,实干快上;大力开发化工专用料,打造“拳头”产品,不断提高创效本事和市场竞争实力;加快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早日建成公司管理的“神经系统”,打造数字茂名石化。

《公司的力量》又一次强调:“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50多年来,茂名石化逐渐构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图强、严细求实、团结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大企业要创大效益,作大贡献”的价值取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支撑和激励着一代代茂名石化人在风雨中奋力前行。如今,我们处于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学必退的激烈竞争的急流之中,要实现成为炼化企业排头兵的目标,必须建设“比学赶帮超”、“拉高标杆,事争第一”文化,使“比学赶帮超”成为日常工作机制,使“事争第一”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自觉追求。

要构成思想引导机制。不断教育干部职工认清:事争第一是为国家作大贡献、为自我创大效益,企业有效发展、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牢固树立事争第一的价值观;不断向职工讲清公司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形势,引导干部职工始终坚持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职责意识,始终不放松事争第一的劲头;大张旗鼓地宣传在“比学赶帮超”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营造“层层抢扛红旗、人人誓争第一”的浓厚氛围。

要健全对标、追标、创标机制。公司各层次以“谁先进就学谁,什么先进就学什么”为原则,在集团公司炼化系统内,与先进企业和先进专业比,在公司内,单位之间、部门之间、车间之间、装置之间、班组之间、职工之间互相比,滚动查找自身差距,确定赶超目标;学习借鉴先进企业经验,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赶超措施并落实到位,在实现赶超目标后,再确立新的目标,继续赶超。

要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在把“比学赶帮超”工作纳入经济职责制考核的同时,设立“比学赶帮超”工作专项奖,对获得总部先进、红旗、第一的单位,给予重奖,对“比学赶帮超”工作落实不到位、排行落后的单位严格考核。让先进扬名、得利,感到自豪和光荣,让后进深感惭愧和自责,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抢扛红旗、事争第一的进取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公司的力量》指出,“仅有时刻站在生死线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公司,才会拥有自我更新的主动意识,才会以非营利组织所不具备的内在冲动,开辟出崭新的管理模式”,我深有同感。我们茂名石化人将始终把自我置于追赶先进的地位,永不停歇地对标、追标、超标、创标。这就是让茂名石化的力量越来越强的力量。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观后感范文2

公司,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被看作是人类的成就。公司如何诞生?如何发展演进?公司的力量源自哪里,公司的力量又如何改变了世界?所有疑问凝聚成了一个关于公司的故事。金蝶与央视联合摄制大型电视记录片《公司的力量》一一为我们解答。

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能够富,不能够强。这是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说的,也是我看完《公司的力量》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这天,公司一词的出现是如此频繁以至于我们有些熟视无睹。公司已经无处不在。我们的财富来源、创业理想、衣食住行、情感寄托、人际交往,都与公司这个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左右着世界经济运行的这天,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公司创造财富、带给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公司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公司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建设。但同时,公司也放大了人类的贪欲,带来权力失衡和贫富悬殊。

公司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将自我发展成一个超越社会控制的权力组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各国都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劳资矛盾、贪欲膨胀、欺诈横行等等。这是农业社会向工业时代转型所务必经历的痛苦,它们并非公司之恶、却因公司而被加剧和放大。

公司让人爱恨交织。公司一方面将一切明码标价,是千夫所指的商业化祸首,另一方面又是超多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器。公司似乎身不由己。自利的本能和道德的底线,让公司自身矛盾纠结。作为有机体的公司,既有长大____的冲动,也有成长的烦恼。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公司有自我的发展规律。当人们用贪婪和欺诈来解释灾难的根源时,当人们呼吁政府救市加强监管时,当人们担忧下一次危机是否还会降临时,我们务必关注和思考的一个对象就是这个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组织,这个已经显示了足以撼动世界的能量的组织:公司。

从中我们也能够清晰的看到,中国公司一路走来的脚步,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和所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一样,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人的创造力得以解放,法治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司开始了真正的成长。

公司能扩展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支配的资源、分散商业活动的高风险。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公司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veryok)公司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公司已不仅仅仅一个经济性组织,而已经成为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在各个领域都极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社会性组织:促进自由公平的竞争、建立和完善法治社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社会的礼貌程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彼此间关系、改变国与国之间合作与竞争的方式公司的力量日益壮大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各领域正向推进的力量之外,也不乏因公司自身弊病或制度环境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全球化的加速在必须好处上是由公司在大力推进的,因为全球化就是由公司组成的一个网络。全球资源、全球市场、全球规则,这是公司梦中的美景。公司就从没有停止过自我更新,那些并没有终极答案的问题一向并将继续吸引着我们。

《公司的力量》不是一部介绍各大公司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不是一部介绍公司内部结构、体制、管理方法的纪录片。

它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梳理近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公司的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脉络,探讨其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等诸多层面相互之间的推动和影响。其根本宗旨在于:以公司为载体来观察市场经济,思索国家发展进步的路径。

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

公司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

公司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观后感范文3

公司,作为迄今为止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被看作是“人类的成就”。公司如何诞生?如何发展演进?公司的力量源自哪里,公司的力量又如何改变了世界?所有疑问凝聚成了一个关于“公司”的故事。金蝶与央视联合摄制大型电视记录片《公司的力量》一一为我们解答。

“公司不举,则工商之业无一能振;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这是清政府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说的,也是我看完《公司的力量》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今天,“公司”一词的出现是如此频繁以至于我们有些熟视无睹。公司已经无处不在。我们的财富来源、创业理想、衣食住行、情感寄托、人际交往,都与公司这个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下公司无所不在的影响力令世人震惊。在数百家乃至数十家跨国公司左右着世界经济运行的今天,公司已成为最重要的一种经济组织。公司创造财富、提供就业、带动经济增长;公司推动创造发明、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公司改变社会秩序、影响制度建设。但同时,公司也放大了人类的贪欲,带来权力失衡和贫富悬殊。

公司带来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也将自己发展成一个超越社会控制的权力组织。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各国都不得不面临一系列社会问题:贫富差距、劳资矛盾、贪欲膨胀、欺诈横行等等。这是农业社会向工业时代转型所必须经历的痛苦,它们并非公司之恶、却因公司而被加剧和放大。

公司让人爱恨交织。公司一方面将一切明码标价,是千夫所指的商业化祸首,另一方面又是大量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是科技创新和文化再造的助推器。公司似乎身不由己。自利的本能和道德的底线,让公司自身矛盾纠结。作为有机体的公司,既有长大成人的冲动,也有成长的烦恼。无论我们是否喜欢,公司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当人们用贪婪和欺诈来解释灾难的根源时,当人们呼吁政府救市加强监管时,当人们担忧下一次危机是否还会降临时,我们必须关注和思考的一个对象就是这个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组织,这个已经显示了足以撼动世界的能量的组织:公司。

从中我们也可以清晰的看到,中国公司一路走来的脚步,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和所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一样,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改革开放后,随着个人的创造力得以解放,法治社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公司开始了真正的成长。

公司能扩展一个经济单位所能掌握和支配的资源、分散商业活动的高风险。公司凝聚了生命个体,让它变成强大于任何个人的经济动力。公司使得血缘、地缘联系之外的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公司实现了人类经济生活的一个新篇章。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公司已不仅仅一个经济性组织,而已经成为介于国家和个人之间、在各个领域都极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社会性组织:促进自由公平的竞争、建立和完善法治社会、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彼此间关系、改变国与国之间合作与竞争的方式……公司的力量日益壮大——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各领域正向推进的力量之外,也不乏因公司自身弊病或制度环境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观后感范文4

这天就谈谈看了《公司的力量》纪录片之后的一些感受,与各位分享。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五集《危机时刻》和第八集《创新先锋》、第九集《本土雄心》。该纪录片透过对五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九位国际知名商学院教授的采访,帮我们诠释了公司在经济和国家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公司发展的规律。

在《危机时刻》这一集,谈到了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应对之策,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经济从公司和政府相分离到出现混合式经济体制,国家还是规范公司的发展,以及美国公司法的建立。同时,也看到罗斯福总统的在应对经济危机时候的救市计划,其中就包括加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拉动就业,减少失业的措施。而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下,中国所采取的救市计划中也有类似的措施,让我们感叹历史何其相似。

在《创新先锋》这一集,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在二战之后的崛起之路,以及美国对日本崛起的恐慌。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之后,美国再次依靠创新、软件、互联网、晶体管等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者。看了该集,让我们认识到了创新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创新诞生的先决条件是自由,创新的主体是公司,创新的保证不是技术而是管理。美国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多的核心技术,源自于美国政府建立的大学、企业、研究机构的产学研模式,而中国也在推行这种模式。

但是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却并未有美国如此高的技术转化率,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深思,每年国家向大学和研究机构投入的巨资,是否都得到了回报,为何无法得到有效回报的原因还是因为公司组织机构不健全,这些都是我们就应努力的方向。或许杜邦公司从知名大学聘请教授做科研,最终研发出可用于多种商品的尼龙材料,就应成为中国产学研模式的榜样。

在《本土雄心》一集,讲述了中国公司发展的历史,讲述了清末时期、民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公司形态发生的巨大变化,让我们再次看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司对国家竞争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节中,联想柳传志、吉利李书福、金蝶软件徐少春等著名企业家都站出来谈了自我对公司的认识,对公司发展和国家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

金蝶软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在《公司的力量》中有一段访谈这样表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取决于这个国家企业的实力。《公司的力量》这个名字就彰显了这样一种特征,它再现了企业在当今国家作用、职责和使命。徐少春的这段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想这也是《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拍摄的初衷,因为在和平的年代,市场经济的体制之下,全球成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形势下,国家之间的综合实力不再是军事实力的比拼,而是企业实力的比拼。

《公司的力量》能够给企业、政府、社会起到警示作用,我们国家的发展不能够偏离公司的发展,要为公司发展创造理想的环境。同时,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创新的好坏。这也告诉企业家们,要注重公司制度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革,否则会毁掉企业的创新。

作为改革开放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中国公司的一个代表,金蝶一向以来对中国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中国管理模式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徐少春认为《公司的力量》的选材、视野与深度,必将启迪经历过危机的中国群体,开创属于中国的公司的力量的时代。这也是为什么金蝶软件要联手中央电视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与历史环境中,打造如此一部公司的思想史、启迪曲、励志片的缘由。

金蝶软件不仅仅参与了《公司的力量》的策划,而且其自身也在帮忙中国企业寻找先进的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从金蝶明珠会,到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从打造中国企业无边界交流平台,到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是徐少春对公司的力量思考后的行动。

2010年6月5日,深圳金蝶软件园,在金蝶明珠会理事大会上,百名企业家共同发布《创新中国管理模式宣言》,肩负国家战略转型时期企业家使命,用心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创新中国管理模式,推动中国管理变革,以此培育产生更多世界级中国企业、世界级中国品牌,让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崛起。

正如《公司的力量》中所谈到的一样,我们此刻之所以缺少创新和核心技术,是因为我们的管理跟不上创新的步伐,无法为创新带给肥沃的土壤。发掘成功的管理模式,让公司成为创新的主体,让优秀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创造更多的核心技术,这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

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观后感范文5

《公司的力量》不是一部介绍各大公司发展历史的纪录片,不是一部介绍公司内部结构、体制、管理方法的纪录片,《公司的力量》的观后感。在观看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七)》后,我不得不感慨日本在二战后期使本土经济得到飞跃的速度是如此之快。在日本公司的崛起,使日本的经济曾跃居世界重要地位,也动摇了日本在之前所崇尚的“官尊民卑和重士轻商”的思想。

《公司的力量(七)》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背景下,梳理近代以来日本国内的“公司”的起源、发展、演变、创新的历史脉络,探讨其与经济制度、思想文化、科技创造、社会生活乃至精神生活等诸多层面相互之间的推动和影响。而又以松下、夏普、丰田等多家公司的经营方式和理念的提出和比较总结,使我们看到了日本促使公司在一个世纪内蓬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根本宗旨在于:以公司为载体来观察市场经济,思索国家发展进步的路径。

解说词里提到“人们发现,公司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之外要想调动人、激励人、凝聚人,唯有文化,那是公司管理的更高境界,也是效益和利益的新来源,只有那些善于汲取先进文化并创造出自己独特新文化的公司,才可能成为时代的佼佼者。”而在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只有不断的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但是也要避免拿来主义,所谓的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将理论联系实际。而在纪录片里提到的极力主张引入新文化的福泽谕吉,就并非一个简单的拿来主义者,“福泽最重要的思想是尽管西洋的东西得到了很好的介绍和接纳,但是在应用的时候,如果不把日本人的精神和需求、日本社会的历史传统、社会风气以及社会自身的特点作为根本,只是把西洋的东西借来使用是不行的。”日本在吸收了美国公司成功的经验和管理模式以后,使之适应了本国的发展,以来强身。

思想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是站在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的,在纪录片当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一个细节,在一位前来观察的英国记者在报告中写道:“日本人非常懒惰,这么懒惰的国家,经济是不会发展的!”这让日本人很气愤,因为他们一直认为自己很勤劳。而正是这个外国的记者的评论,我们补课否认的是在某个层面上对日本民族思想上所带来的刺激。而当日本的经济学家们去美国学习后所得到的经验在日本公司得到应用,这种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改变了日本人的时间观念,所以日本人在工作上更是注重效率并且十分忌讳迟到的,观后感《《公司的力量》的观后感》。

只所以说日本的公司在二战后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是吸取了百家的精髓的,他们是个好学的民族,日本人不仅仅在美国公司中学习到成功的经验用来结日本公司的实际,福泽谕吉还借用了《劝学》“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用来教会日本人的第一件事就是人人都是平等的。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人们对工作的热情,对一个国家的责任感更得以增强,如解说词中所说的“一个国家在多大程度上,解放了每一个国民,决定了它在人类进步历程中的位置和高度,而这一点,将深深地镌刻进本国公司的文化中,成为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使得日本在公司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人不会说自己是单个的个人,当你问到时,他们会很荣幸的告诉你,我是“松下人”、“东芝人”、“丰田人”等,无可厚非的是,日本人受到武士道的传统思想影响,将其武士道精神融入到了现代公司之中,使得日本人都有一种为国家而努力的使命感。将个人的工作结合到公司之中,再上升为集体主义精神,为国家的努力,这种责任感往往会使得民众的内心更加的强大,从而激发了日本人在公司的建设中的潜力。

在纪录片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公司的崛起,是发展在“明治维新”这样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之下的,而“明治维新”所提出的政策和思想引导在日本公司的发展上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明治维新以来,主导开放改革的日本精英阶层就意识到:思想解放是国家进步的根本。明治维新也在一定的程度上确保了人的权利的平等和自由。犹如解说词中提到“美国学者傅高义认为,在日本对应当为集体利益携手合作的认同,仍然保留在所有的公司之中。这个社会所有的组织与个人都拥有国家的目的而造成共同努力的渴望。”所以在日本的公司里,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公司不是股东的,也不是经营者的,而是公司职员的,整个公司就像是职员的家,给职员有一种归属感,这是日本企业文化最大的特点。

着眼于世界的发展,不仅仅只看到自己公司的利益,所谓的在公司的建设上,还需要有独到的眼光,就是企业的人都要知道社会所需而去满足社会的需求,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仅只着眼于当前的利益。让松下幸之助受益匪浅的“三方得利”之说,意思是说,做买卖要让买方得利、卖方得利、还要社会得利,挣钱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能持续地挣钱。也可以给我看到这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的延伸,只有不断的发展,适应社会,才能得到更持久的获利。而松下幸之助在后来公司的发展,也吸收了美国五天制的作息制度,让那个员工们更好的得到了劳逸结合,日本公司首先关注人,他们认为管理要以人为本,而不是以数量为本,或者以利润为本,他们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创新力,他们倾听顾客的声音,不断考量自己的价值,是否有利于股东、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

日本企业的文化,就是在政治制度的引导下,在思想学家的思想指引下,以人为本打造企业自身的模式。就像明治维新时期一样,这位优秀的学习者总是善用自己所长,创造性地运用所学。丰田汽车的生产线上,有一根特别的拉绳,被称为“安东绳”。任何一名员工只要发现异常,就可以拉动绳索,停止生产,以防止次品注入下一道工序。而这也看出了日本人做事更严谨,更注重细节。

吸收别人优秀的精髓,结合到自身的发展中去,公司更需要以人为本,以创新的精神为引导,把握经济的发展和趋向,打造自身的企业文化。无论身处何种文化环境,惟有更好地调动起自身文化中激发个潜能的优势,更好地解读人与组织的关系,才有可能赢得竞争!

篇3:《公司的力量》观后感纪录片

(一) 时间线

《艺术的力量》第六集是专门介绍梵高的, 整集时间长度为六十分钟, 影片以梵高最后的油画作品《麦田群鸦》 (Wheat Field with Crows, 1890年, 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 作为开端, 向观众提出为什么梵高要在自己创作巅峰的时候自杀的问题, 然后对梵高的绘画生涯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进行了梳理, 最后指向一开始提出的问题, 让观众自然而然地体会与理解其中的意义。影片并没有对梵高的一生进行完整地叙述, 而是从他开始绘画前的一小段时间开始, 一直到最后的时光, 重点基本集中在梵高27岁到37岁这十年间。从“传教士”到“画家”, 从“提奥”到“高更”, 影片通过曲折的人生轨迹将梵高一点点描绘出来。虽然这不是什么新颖的叙事顺序, 但作为一部人物传记类型的纪录片来说, 这样的叙述能清晰地把握住记录对象的脉络, 给观众一个明朗的时间先后顺序。

(二) 贯穿始末的线索

在这一集纪录片中有一个贯穿始末的重要线索就是梵高给自己弟弟提奥的书信。影片第一个镜头说到:“提奥, 在别人眼中我是个怎样的人呢?” (Theo, what am I in the eyes of most people?) 第一人称表达的基调从开始就确定, 此后, 梵高给弟弟提奥的书信内容引导着剧情的发展, 每当梵高生活上发生重大转变, 或是精神上思维迸发的时候, 影片马上用给提奥的信来直接表达梵高的内心世界, 信的内容是真实的, 随后再加上梵高作品的展示与解读, 使观众对梵高理解得更加深刻。例如影片34分处提到“亲爱的提奥, 我想高更可能不再对我有什么兴趣了。” (My dear Theo, I think Gauguin's a little disenchanted with me.) 接着影片描写了他和高更产生了一些冲突, 在一场剧烈争执后, 高更大怒而去, 梵高割下自己的一大片耳朵送给妓女, 然后开始介绍《包扎着耳朵的自画像》 (Self-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1889年, 收藏于伦敦考陶德艺术学院学院美术馆) 这幅作品。给提奥的书信把事件和作品赏析串联起来, 使影片节奏流畅, 顺理成章。

(三) 主持人的解读

这部纪录片的主持人并不是单纯的电视栏目主持人。西蒙·沙玛 (Simon Schama) 是英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讲师、BBC纪录片解说、纽约客文艺评论员。这个热爱艺术, 专注艺术史的人来制作并主持这部纪录片是再合适不过了, 西蒙·沙玛把客观的事实与自己独到的见解相结合, 在评论《有乌鸦的麦田》这幅梵高最后的作品时, 他说:“那些乌鸦可能会朝我们飞过来, 但是那些乌鸦也可能会飞走, 魔鬼飞走了但同样的, 当我们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力量之中。”麦田上乌鸦是向我们飞来还是飞走有两种解读, 乌鸦被比作阴间的使者, 它来了又走了, 还带走了些什么, 画面似乎不是静止的, 颜色和形状似乎都在颤动, 观众通过西蒙·沙玛的解说能了解得更深刻, 但又不会被束缚主持人的个人观点之中, 反而扩展了对美术作品对梵高的想象空间。

二、拍摄艺术

(一) 美术作品的诠释

片中在提到或者介绍梵高美术作品的时候, 镜头的拍摄不单单是停留在全幅作品的定格镜头上, 各种镜头语言的运用丰富而合理。在介绍《吃马铃薯的人》 (The Potato Eaters, 1885年, 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梵高博物馆) 的时候, 先出现了一个包括装饰画框的全景定格镜头, 接着直接切换到画面中心, 然后切换到局部特写手部, 脸部, 又切换到带有主持人和整幅作品的画面, 再切换到各个局部。在镜头变换的时候, 解说一直没有停下来, 说到哪里就切换到哪里, 还有主持人对着镜头解说的画面, 使观众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介绍肖像画的时候, 镜头常常从头部切入, 再慢慢推向肖像的眼睛, 加上合理的解说, 能使人感到画里的人物在说话, 人的精神世界似乎被展示出来。在表现梵高近乎癫狂的创作状态的时候, 镜头在不同的作品上快速地切换, 在同一作品上快速的平移, 再加上音乐配合, 很容易就能激起观众的共鸣。美术作品在不同镜头语言的运用下表现力更强, 并且把观众和电视节目的距离拉近了。

(二) 再现梵高

即使是强调纪实纪录片, 梵高也不再可能真实地出现在镜头前面, 这需要找人重新演绎, 以再现的形式将梵高搬上荧幕。片中饰演梵高的是安迪·瑟金斯 (Andy Serkis) , 也许这个名字在观众眼中并不算熟悉, 但他饰演过咕噜 (《指环王》) 、金刚 (《金刚》) 、凯撒 (《猩球崛起》) 等大众熟悉的角色。安迪·瑟金斯对心灵孤独的角色把握得十分到位, 片中给提奥的信都是以第一人称的角度直接由演员表达出来的, 梵高在信中说:“我确信, 我的目标是人们会这样评价我的作品, 他们会被我的作品深深吸引着, 而且人们也能强烈地感受到我的绘画天赋就在我的骨子里。”如果按照平铺直叙的解说词念出来, 肯定没有演员再塑造的效果深刻, 演员直面镜头表演, 强烈的表情和语气, 加上环境的氛围渲染, 把梵高精神层面的东西都映射出来, 仿佛真的看到了梵高内心的独白, 而主持人的解说和梵高的独白适时地穿插在一起, 又形成穿越时空般的对话, 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使影片更具说服力。

(三) 场景选择

影片在选取外景的时候也有自己的考量。《麦田群鸦》作为这集纪录片的中心点一开始就被引出, 镜头从金黄色的麦地开始移动, 经过近距离俯拍麦田, 主持人从金色麦田的另一端走向镜头, 开始解说。在影片最后一段主持人对《麦田群鸦》进行一番论述后, 镜头又是一个远景的麦田, 天空占的比例很大, 麦田只占了画面的十分之一, 阳光下的麦田, 灿烂的天空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从开始主持人走进麦田到最后麦田再一次进入镜头, 这两次外景的介入不仅仅是前后的呼应, 更多的是想让观众从梵高的作品和现实场景中找到一种共鸣点, 而第一次的麦田是引导观众进入梵高的世界, 第二次的麦田是让观众跳出梵高, 站在艺术史的维度来理解梵高。本片还有一个特点不难发现, 梵高似乎一直都处在一个相同的空间里, 就是所谓的梵高的房间, 这里面陈设简陋, 一张小床, 一个书桌, 一把椅子, 还有一扇透着光的窗户。梵高在这里给提奥写信, 在这里抒发自己对绘画以及人生的感悟, 这个虚构的空间可以说是象征了梵高的精神世界, 外人似乎无法进入, 他自己也很难抽离出来, 正因为这样, 这个空间发出的声音感觉才是真实的, 这部分场景可以直接理解为梵高的世界。

三、结语

《艺术的力量》作为纪录片是成功的, 这是一部有价值的系列影片, 它把八位伟大的西方艺术家呈现出来的同时, 还引导观众进一步对艺术进行思索, 就像梵高认为的那样“艺术从来就不是首要的, 最重要的是去寻找救赎。” (Art never came first, what mattered most was the search for salvation.)

中国的纪录片之路任重道远, 作为文明古国, 人物传记类题材众多, 怎样拍摄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借鉴与学习当然是重要的环节, 优秀的人物传记纪录片在借鉴与学习中进行创新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向。

摘要:2008年BBC (英国广播公司) 制作了一部系列电视纪录片《艺术的力量》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 该片获得“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 (纪录片类) 等多项国际大奖。这个系列分为八集, 介绍了八位西方伟大的艺术家, 从梵高这一集可以看出, 作为人物传记类型的纪录片, BBC不论从叙事方式还是拍摄艺术上都有自己独到的一面。

关键词:BBC纪录片,人物传记,梵高,美术史

参考文献

[1].何苏六.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2].文森特.梵高.亲爱的提奥[M].野, 译.南海出版社, 2010.

[3].段炼.视觉叙事的结构与话语[J].美术观察, 2011 (8) .

篇4:纪录的力量与动画创新

纪录片方面,《抗战史上的今天》《大抗战》纪录片已陆续播出;《1937·南京记忆》《砥柱中流:伟大的敌后抗战》《台儿庄1938》等纪录片将在纪念活动期间重播;大部分抗战纪录片将于9月底前完成并陆续播出。

动画片方面,湖南、江苏和浙江广电肩负了“抗战三部曲”——《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鸡毛信》《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的创作生产。这3部重点项目8月起陆续播出。《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鸡毛信》根据传统经典抗战作品改编,《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是剧组在采风过程中发现的新题材。

在3个项目创作过程中,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带领导演、编剧等主创团队深入河北、山东等抗战根据地采风,在剧本和人物设计上组织专家多次论证。此次红色经典动画的创作,总局深度参与,并有效整合了播出平台、动画制作公司的资源,为日后主旋律创作探索出新经验。

《抗战史上的今天》:历史与当代的对话

纪录片《抗战史上的今天》由国家档案局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联合出品,完整展现了中国从日军侵华到抗战胜利14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该片2015年1月起播出,共365集,每集5分钟。

《抗战史上的今天》由历史影像资料组成,文学脚本由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撰写,每集由军事科学院、党史、档案等方面专家逐帧审核。表现手法上,《抗战史上的今天》以“今天”时间点为线索,回顾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我们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拉近观众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与历史‘对话’”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视频道管理部主任张明亮表示。

选材上,《抗战史上的今天》除重点表现中华儿女抗战之外,还真实展现了日本、美国等世界各国反法西斯典型事件和代表人物。“纪录片记录的是真实历史,我们希望通过回顾历史,号召人们珍爱和平。”节目组通过解密手续,首次披露了一些日本正义之士与中国人民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画面;白求恩行军路上,手拿柳树条风趣率真的一面。“这些都有助于观众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人物和事件。”

节目制作上,该片运用了高清拍摄和尖端的史料修复、翻新技术,最大限度、全面还原历史影像资料。比如白求恩去世的一段画面,就是修复了碟片的一帧帧画面得以播出。画面显示白求恩平躺在土炕上,屋内陈设简陋,聂荣臻等领导人低头默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拍摄这段画面非常不易。它真实且珍贵。既能体现我们国家对国际主义的尊重,也能让观众看到当时的艰难困苦。”

播出方面,《抗战史上的今天》兼顾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移动终端。国内有甘肃、山西等卫视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台、CRI手机电视;国外有美国环球东方卫视、英国普罗派乐卫视及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体。“之所以设置为每集5分钟,简短、精炼,就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张明亮认为,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口口相传更能提高纪录片的覆盖率。截至目前,海外数据显示,从1月1日至今共上传181条视频,观众增幅50.09%,订阅增幅13.33%;通过频道主页观看视频为27%,推广论坛观看视频达72%;观众主要来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此外,在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抗战史上的今天》节目组将片中俄国抗击法西斯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整合剪辑成4集60分钟的纪录片,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全天滚动播出。

《大抗战》:抗日战争的全景图像

《大抗战》于2014年6月份立项,由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广东广播电视台和华闻视角红色经典(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策划、制作,全景展现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过程,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我们希望为抗日战争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形象生动的素材。” 华闻视角红色经典(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铸表示。

《大抗战》共128集,每集时长25分钟,2015年5月4日起在广东、广西卫视和中国教育电视台连续播出。之所以选这个时间点播出,王铸解释,“5月4日是青年节,我们希望通过这部片子,让更多年轻人认识、了解历史,唤起他们心中的民族情感。”

《大抗战》文学脚本由军事科学院撰写,历史影像资料占比50%,大多来自中国、日本、美国、俄罗斯等档案资料馆。全片主要分为6部分,每个部分都详细展现了历史重要战役和节点,如九·一八事变前后的中日关系、淞沪会战、太原会战、豫湘桂战役以及战后的中日关系。“我们要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全民族抗战,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国际援助等方面都要一一呈现。”王铸表示。

《大抗战》共投入800万元,制作团队50人左右,分为撰稿组、制片组、编导组、特效组和资料组。撰稿组写完文学脚本后,同时交给其他组别;编导组将文学脚本转化成电视语言,并分别为资料组和特效组提供所需的资料、特效清单。“《大抗战》特效占1/3。”王铸介绍,特效大部分描述了军队的进攻图、行军路线及战役分布等。比如九一八事变中,日军攻打北大营,节目组将北大营几个防区区域分别做了特效动画,增强了可视性。

在翔实的历史资料基础上,节目组通过亲历者回忆解读历史。在描述毛泽东如何写《论持久战》时,节目组采访一位外国人,口述回忆了当时的情境,并特别详细描述了“毛主席思考太过专注,以致鞋被火盆烧着”的情节。“在没有影像资料的时候,我们会广泛搜集采访历史亲历者,更加全面、真实地解读历史。”王铸表示,节目组专访了时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刘振华上将、时任鲁中军分区副政委孟英等9位亲历者,罗荣桓之子、刘伯承之子等50多位亲历者后代,以及20多位军事专家对历史战役进行详尽地讲解、评析。

《正义之剑——南京审判纪实》:还原历史细节

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正义之剑——南京审判纪实》(以下简称《正义之剑》)已于8月完成录制,近期播出。

《正义之剑》文学脚本由南京师范大学撰写,通过大量历史影像资料、证人证词等,深刻记述了1937年侵华日军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全面展现屠杀者在接受中国政府审判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幕幕历史细节。制片人高巍表示,关于呈现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题材很多,但是以南京审判为切入点的片子很少。“这段历史非常重要,我们要尽可能真实还原历史,让人们全面了解。”

《正义之剑》共分3集,单集片长37分钟,主体架构由一个个疑团地解开而逐步构建——战犯们如何被确认、以什么方式移送法庭以及在法庭上怎样交锋,这些都一一呈现。此外,在主架构基础上,《正义之剑》还增加了大量横向对比,如纽伦堡审判、远东军事法庭的进展等也会不时穿插其间。

《正义之剑》历史影像资料占比50%,很多都是首次曝光。如中国台湾档案部门提供了一份国民政府向远东军事法庭递交的战犯名单,详细记载了第一批90个、第二批30个、第三批40个的所有战犯的名字。

“文献题材纪录片最重要的准则是严谨。” 高巍表示,在创作《正义之剑》过程中,每一份影像资料、照片档案及文字内容都要反复斟酌,避免出错。“为更真实、全面反映这段历史,我们搜索了一些日本购物网站,购买了一些二手影像、文字资料。”节目组买到一张日本曾公映的电影的老碟片,里面呈现了大量日军进南京城及后续一系列行为的细节。

采访方面,由于关于南京审判的旧址较少,节目组通过战争亲历者尽力还原历史情景。高巍透露,节目组找到一个时任中国派遣军(到日本驻军)军官的儿子,他随父亲到日本生活3年,并押送谷寿夫到中国接受审判。“他的讲述贯穿纪录片,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历史细节,具有强大的真实力量。”

《地道战之少年英雄》:树立抗战英雄动漫形象

确定项目之前,浙江广播电视台曾组织了一次针对青少年及儿童对于抗战英雄人物的问卷调查,结果1000余名受访对象中一半以上说不出任何一位抗战英雄。受国外影视作品影响,蜘蛛侠、钢铁侠、超人是现代儿童的英雄,而真实存在于历史上的抗战英雄在他们认知中存在空白。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司的支持下,浙江卫视决定将红色经典《地道战》改编为动画版。浙江卫视副总监麻宝洲表示,打造一批红色经典动漫及英雄形象,有助于新时代儿童及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系好第一颗纽扣”。

以老电影《地道战》为基础,动画版《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在故事上进行了较大程度改编——儿童参与抗战成为主线。融入成长主题,动画版塑造了小铁、小涛等多位抗战少年英雄的形象,而借由儿童视角切入抗日历史,接近孩子的审美趣味,易于观众接受。

在整体风格上,《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在保证童趣的基础上,最大程度贴近历史事实。麻宝洲介绍,制作之前采风过程中,主创团队采访了很多老兵,其中很多形象都被创作进了动画版之中。

在每集片尾,主创将动画中出现的英雄原型照片与卡通形象并列,希望能够提醒孩子们,在中国、在自己身边出现过很多这样的英雄。历时一年多的创作,《地道战之英雄出少年》目前已进入审片阶段,有望8月与全国观众见面。

《鸡毛信》:红色经典 创新改编

上世纪50年代初《鸡毛信》小说诞生,1954年被张骏祥导演改编成电影,后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经此,《鸡毛信》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面对经典,电视动画《鸡毛信》团队进行了大胆改编,引入双线平行结构,在原著故事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

“原著故事所处的时代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直接照搬故事做成动画,很难获得现在儿童的共鸣和理解。所以我们在创作中大胆地加入现代线索,让现代的小男孩陈宇轩听赵海娃回忆当年鸡毛信的故事。”导演陶雨介绍,现代故事线与历史故事线平行发展,互相映照,陈宇轩和赵海娃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陈宇轩受到海娃故事的影响,从而发生一些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最终两条故事线以相似的结尾表达出共同的主题。

因为主题的严肃性,《鸡毛信》在整体美术风格上偏向写实、生活化基调。根据前期采风所收集的资料,无论在现代线和历史线上,场景设计都力求还原符合社会历史风貌的故事环境。在色调设计上,现代时空的龙门村设置在夏季,色彩明快、以天蓝色、绿色为大调子,反映和平环境下现代乡村朴素的自然风光;历史时空的龙门村设置为秋季,色彩以土黄色、铁灰色为大调子,反映抗日扫荡时期的压抑气氛和历史的厚重感。如此对比,目的在于让观众感受到和平时代的美好。人物造型尽可能按照儿童审美喜好进行设计,陶雨表示《鸡毛信》中卡通形象整体呈现可爱化、美型化特色。

《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新题材叙述英雄悲歌

不同于《地道战》《鸡毛信》根据传统经典抗战作品改编,《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是剧组在采风过程中发现的新题材——抗日战争时期渊子崖村农民自卫战役。1941年12月,在伪军带领下,1000多名日军包围了渊子崖村,村民团结组织起来,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与敌人殊死搏斗,最终毙伤日军150余人,140余名村民和前来支援的几十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渊子崖被誉为“中华抗日第一村”。以此次战役为基础,《五子炮——渊子崖保卫战》重现了当年悲壮英勇的抗日场面,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以及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为尊重历史,湖南金鹰卡通创作团队多次深入到故事实地——山东临沂渊子崖村进行采风调研,考证事件的真实情况,深入了解人物形象、道具、当地场景及风土人情。除此之外,金鹰卡通在北京、杭州、临沂、长沙等地多次召开剧本研讨会,邀请历史专家对内容进行指导。剧本几易其稿,目前已经全部完成。

篇5: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管理首先要创新。

作为一个企业,机制和制度创新是保障,且非常重要,在现实中,有很多国有企业长期停滞不前,搞不好,就是因为机制和制度墨守成规、不能突破。因为有国家养着,所以从思想上总是等、靠、要。有些经过改制,进行机制和制度的创新后,经过“鹰之锐变”的改革,就有了生机和活力,形成了较好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关键,片中提到,“当科技创新日益显示出创造利润的能力后,公司对财富的追逐就直接变成了对技术发明的热爱。19世纪中后期,德国大公司们率先设立工业实验室,并在化学和电气工业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我们熟知的领域里,还包括ABB、西门子、施耐德等电气企业,他们往往在科技领域有很大的投入,也因此给企业带来突飞猛进的收益。为什么在我们投标的过程中,知名品牌有时候最高价也可以中标,而不知名品牌即使是最低价也不一定中标,这就是科技创新的直接功效。正如片中所说,“这个世界不再需要通过模仿碰巧成为全球企业的公司,世界需要的是创新”!作为一个普通的公司员工,我的感觉就是,“不要通过廉价的重复劳动和廉价的普通产品去乞求用户的同情,赚取微薄的收入;而要创新工作,通过卓越的技术、一流的品质、精湛的服务为顾客创造价值,赢得高额的回报”。

市场创新是灵魂,企业不同于研究机构,他必须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将产品和服务卖出去转化为现金收入。这就需要做好市场和销售工作,有的时候甚至需要先做市场,在市场调研中取得数据和分析结果,反过来指导技术创新、研发新产品。因此说,市场创新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管理创新是基础,在一个企业运行的过程中,人在变、事在变、环境在变;内部员工在变、外部竞争对手在变;客户在变、供应商在变;社会在变,政府在变,有时候甚至国家和政权都在变。难怪片中说,“这是一个英雄不问出处的时代。要在竞技场上长久保持领先者的席位,惟有创新。创新管理、创新组织模式、创新技术,公司已经开始上演全球化时代的变形记”。而在所有创新中,管理创新是基础,应贯穿始末、包罗万象。

说到底,作为一个公司,应该重视创新,其中,观念创新是前提,机制和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关键,市场创新是灵魂,管理创新是基础。

其次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经营人心的过程。

很多人对企业的“企”字进行了分析,这个字上面是人,下面是个止。也就是说,假如没有人的前提下,企业是不可能存在的。既然如此,人的重要性自然就不多说了。人是企业的基本单位,先有人,后有企业,任何一个企业都离不开人的存在。人才是企业的主体。那么作为管理来说,自然也就要把人作为企业管理的的主要对象,将对人的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但是管人管什么?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是不一样。所以,就要企业让一个个个性差异很大的个体成为一个有着共同的体征和目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同心协力、努力工作的团队。

在管理中,由于企业中的个体千差万别,以至于沟通和协调就成了管理中的最重要的任务。既然是沟通和协调,肯定是双方面的,这就需要管理者适时而变,采取不同的管理手段,才能把他们凝聚在一起。

在对内提高凝聚力方面,如果一针见血的指明,就是要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围绕这个目标,就要全方位的培养、建立并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这种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出发点,首先应该是“以人为本”。从人力资源的视角来看,就是,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要引进认同公司价值观,能够和公司同舟共济、共同发展的人;引进之后,要注重培养,每个人的兴趣不一致、特长各不同,要将不同的人放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和成长,最后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培养和发展;这就涉及到怎样使用人,使用好人的同时,还要给予好的待遇,用优厚的待遇来留住人、鼓舞人、激励人。这样,就能形成一种好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在对外扩大影响力方面,如果直截了当一点,就是要塑造企业文化,加强宣传工作,承担社会责任,重视从实践到理论的总结,形成有自主企业特设的企业文化理念,不仅用这套理念来武装内部员工的头脑,而且要让外界知晓,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

当然,公司终究是公司,他要以营利为目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说一个公司专门做慈善,不考虑成本,那绝对是假话,或者说那不是公司行为,而是其他方面的行为。因此,作为一个公司,在加强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有一个目的,就是要通过宣传,促进品牌建设,扩大影响力,进而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销售做上去了,再反辅过来,支持企业文化建设、支持宣传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说到底,作为一个公司,应该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就是对内提高凝聚力、对外扩大影响力;而公司终究是要营利的,所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以市场宣传为目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篇6: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观后感

风格就不多说了,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大国崛起》已经让我们见识了这位导演的大手笔,善于拿全球说事,这次的片子仍是一脉相承。里边有很多不错的名人语录,有的可能以前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学过,但对于我这样一个典型的应试教育的牺牲品来说,大多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顶多也就是似曾相识却不得其解。还好,这次看到还能有所触动,是不是该对自己领悟力的提升窃喜一下。

摘录其中一些经典的比较有气势的句子,供个人保存。

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

面对强大的美国公司,松下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他对属下说:从前是一一个日本人的立场来考虑事情,如今要以一个世界人的眼光做出判断。

在历史和现实的交错中,我们想再次回望来时路——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没有……

所谓的企业家誓言:

我是不会选择做一个普通人的。如果我能够做到的话,我有权成为一位不寻常的人。我寻找机会,但我不寻求安稳,我不希望在国家的照顾下成为一名有保障的国民,那将被人瞧不起而使我感到痛苦不堪。

我要做有意义的冒险。我要梦想,我要创造,我要失败,我也要成功。

我的天性是挺胸直立,骄傲而无所畏惧。我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自豪地说:在上帝的帮助下,我已经做到了。

君子不言利。但富兰克林却告诉大家:挣钱不是贪婪,也不为谋生,而是使命,是精神,是最大限度地使人生绚丽多彩,是改变个人命运的最好途径。

和比自己强的人合作,而不是和他们战斗。这是卡内基一生信奉的常识。他还特意撰写了一句话,让人刻在自己的墓碑上:这里躺着的人,善用比自己能力更强的人。

篇7:公司的力量纪录片观后感

从历史的大本钟第一声长鸣,人类踏上了历史新的一段征程。

公司就在这一声一声的钟响中诞生。从罗马集市到美国华尔街,从个体经营到股份上市。公司跨越地域,文化,面容。联系了世界、时间、个人。使一切皆有了可能。

从整个纪录片看,无论是英国的兴起到美国的强大,再到日本的崛起。公司在这其中均有涉足。近代以来,不能符合公司的产生、发展的国家都逐渐凋落。唯有公司推动了个人的能力发挥,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家才能发展经济,登上世界舞台。

今天,公司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仍有许多人在为其而努力拼搏着。从市场的产生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个人的梦想奋斗变成集体组织的价值实现,公司一直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仅是提高了自身产品产生的效率。更是提高了每一个人的效率,使世界进入了飞速发展的.轨道。公司让一切人类所能看到的、想到的、均成有了价值。

公司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和能量,公司到底是什么?

整个影片分析了从公司的产生到发展,学步到强壮、经验管理到制度管理的全部历程,截取了多个国家的多种成功公司的案例。

但是,从第一节《公司!公司!》中,本片就指出,凡是产生,就必定是分割两面的。公司在发展中,逐步要面临各方面的困难以及经济链条中的问题和股东成本最大化的诱惑。公司开始在纠结中前进,在道德底线上,挣扎变成了让人爱恨交加的组织。一方面将一切明码标价,让感情淡漠为冰冷的数字,另一方面又是大量新知识新技术的创造者,使人类文明有了巨大的跨越发展。

如果没有了公司,也许就没有了那些赤裸裸的欺诈和伤害的不断继续;没有了危害生命的副作用药品和食品的不断生产;没有了经济危机的无数人无家可归的不断再现。

公司的影响

公司的力量是伟大的,他贯穿了五百年历史,或者更长久。对人类从内在到外在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改变。

看完本片,让我看到的除了是公司对个体公司的影响外,还看到了公司、或者说是市场经济对一个国家的影响。从第一节罗马的兴盛与意大利的繁华离不开公司的贡献,凝结个人力量而成就的公司展示了1+1>2的现实能力,各阶级力量水平发生变化矛盾激化,产生了世界史的开端:资产阶级革命。再到第二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成立,开始全球积累血腥资本。英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全球市场打开。第三节,美国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在自由市场中蕴含有巨大的生机。许多平民企业家通过技术和管理发家致富,从普通的工人一跃成为资产大亨,聚集了大量资本,公司开始蓬勃发展向上。而拥有这些成就的美国一跃成为强国。第七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打开了市场在东方的大门,日本一度崛起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而今,在第九节讲到中国的体制也开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而改变,从官督商办到全民下海,从国家垄断到自由竞争,从中央计划到市场主导,和所有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国家一样,中国公司历经了发展模式的一次次试验和修正。改革开放后,随着公司的不断产生和壮大,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和发展。

个人的启示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公司也在我们每一个大学生身边。

那么公司在哪里?首先,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离不开公司,其次我们未来将要做的人生规划也要在各种公司中做出选择。我记得在第七集对日本的介绍中京瓷公司的董事长说他劝说了那十一个要辞职的人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原来公司所完成的梦想已经不单单是创业者、管理者的梦想,而是所有员工的价值实现,他们在进入公司前,也是怀揣着梦想的。公司成就了许多人,也正在激励着许多人为之奋斗。我们这些年轻的学子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斗志昂扬的去公司为的也是实现自己理想追求。

我们如何进入公司?公司是一种管理一种文化价值的体现,每个不同的公司都有不同的历史和其价值观念。首先,根据本片我认为要提升自我的科技水平和技术能力以及做事效率,这样在日趋竞争激烈的公司中,才能站得住脚。尤其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对公司各项了然于心。其次,在公司中要有准确的定位和努力方向,逐步实现计划,为公司创造最大利益,不仅是股东利益最大化,更是公司价值最大化。第三,要融入进公司文化中,以最佳合作制造最大效益。

公司的未来在哪里?我们的未来在哪里?一边面对全球化的趋势,一边面对经济危机的威胁,选择投入公司在吸引中将更加谨慎。中国的经济体制日益成熟,在《公司的力量》这部纪录片中,让我们冷静的看着西方经济的成长和发展,不断为中国未来经济壮大注入着力量。汲取营养,取精华去糟粕。机遇与挑战并存。

篇8:《公司的力量》观后感纪录片

文献纪录片是否要摈弃历史见证者的访谈, 成为文献纪录片学术界的一个论题。我将结合文献纪录片《李先念》、《中原雄师》的创作, 谈谈文献纪录片中对历史见证者访谈的重要性。

把文献纪录片定位为对文件、典籍的电视化展示, 这样的观点过于狭隘。对历史见证者的访谈, 是文献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很多人对“文献”一词有一个片面的理解, 认为文献就是限于文字记载, 不能表达为文字记载的东西, 则不能称之为文献。

我们先看看“文献”的含义。“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夏礼吾能言之, 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 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南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认为“文, 典籍也;献, 贤也”, 这时候的文指典籍文章, 献指的是古代先贤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自己的经历。

由此可见, “文献”一词, 除了包括文字记载外, 还包括人的见闻、言论以及他们的经历。

文献纪录片, 对历史记载、文献典籍、文件电报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的表现非常重要, 但是也离不开历史见证者的讲述。以文献纪录片《李先念》为例, 李先念从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开始, 经历了参加黄麻起义、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长征中五过雪山三过草地、抗日战争中创建新四军第五师、领导中原军区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七大抗日根据地之一、参加解放战争, 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共和国财政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家主席、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的人生轨迹, 贯穿着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 经历了长达70年的漫长历程。尤其是革命战争年代, 由于条件有限, 缺乏文字记录, 甚至有的历史阶段都没有文字可考, 历史见证者的访谈就成为追寻历史、还原历史的重要载体。

在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 除了《李先念传》中有一些文字记载外, 找不到任何文件、电文等记录。在拍摄中, 我们经历了长达半年、一万多公里的征程, 沿着红四方面军长征的路线进行了艰难地寻找。在我们的努力下, 采访到了当年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洪学智、陈明义等领导人, 也寻访到了当年红四方面军的几十位老战士, 从他们的讲述中, 在红四方面军长征途中, 那一次次惊天动地的壮举、一场场惨烈的战斗, 还原在我们面前;李先念在生死存亡的抉择时刻、在党和军队危难时刻的顾全大局的胸怀和高超的军事智慧展现在我们的镜头里。

可以说, 没有这些精彩的采访, 没有这些老人的回忆和讲述, 我们无法表现那个时期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命轨迹, 也无法展现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为了争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 进行了怎样艰苦卓绝的斗争, 付出了怎样惨痛的代价。

虽然见证者的访谈对于文献纪录片起着重要作用。但是, 文献纪录片的访谈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受访者的记忆是否准确, 直接决定着文献纪录片的历史真实性。

例如, 在文献纪录片《李先念》、《中原雄师》中, 接受采访的很多老红军战士, 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虽然战争年代的经历, 像烙印一样深深地埋藏在他们的记忆深处, 永世难忘, 但是访谈的真实性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疑问。这就需要文献纪录片的编导具有很强的历史责任感, 和对历史事件的准确判断和辨别能力。

在采访中, 我们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些老战士在回忆当年参加过的战斗时, 对于具体细节的讲述过于戏剧化、甚至出现神话色彩,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查找当地的党史资料、寻访其他见证者, 来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 我们在川西采访因伤滞留在当地的一位老红军战士时, 他给我们讲述了李先念率领红三十军采用“围点打援”的战术, 整建制的消灭国民党堵截部队, 取得包座战斗的胜利, 为刚刚走出草地的红军打开北上的大门。在访谈中, 老战士对于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描述的绘声绘色, 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激烈的肉搏战中, 战士们的观察能够这么仔细和准确吗?于是, 我们千方百计地寻找其他老战士, 通过三位老战士的回忆, 我们终于拨开了历史的迷雾——老战士对战斗过程的讲述基本正确, 只是对于细节部分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感情色彩。经过认真采访和分析, 我们终于把包座战斗的真实情况展现在观众面前。

战争是残酷的, 这一点对于交战双方来说是一样的。在文献纪录片中, 对历史见证者的访谈, 还能够起到另外一个作用——烘托主题。

文献纪录片《李先念》, 以及后来我们制作的另一部文献纪录片《中原雄师》, 除了向观众讲述那段真实的历史、讲述共和国的来之不易外, 我们通过对大量老红军战士的采访, 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 讲述他们面对战争付出的代价, 揭示出另外一个更加深刻的主题——这些老一辈革命者、新中国的缔造者, 用牺牲自己的代价去争取的, 是全中国人民的幸福和和平, 是新中国的强盛。

文献纪录片《中原雄师》, 我们采访了一百多位中原部队老战士, 在他们的讲述中, 几乎都谈到了同一个话题——没有战友的牺牲, 就没有今天。他们记忆的最深处, 几乎都是战友的牺牲带来的一生的刺痛与怀念。

老战士周杰心痛地回忆, “一营的教导员薛国斌肠子都打出来了, 趴在地上喊:同志们快冲呀, 不要给敌人喘息机会!”老战士秦忠含着热泪回忆:“我现在提起这些战士眼泪就来了, 我才到了营里去, 牺牲的同志连名字我都不知道!”老战士王定烈深情地朗诵诗歌:“战友碧血洒关山, 自古征战几人还。矢志报国今生愿, 一片丹心留人间!”

老战士的深情讲述, 在片子里发挥了任何解说词都无法达到的作用, 引发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在全片的结尾, 解说词说道:“战争, 不是为了战争本身, 而是为了和平。讲述战争, 不是为了颂扬战争本身, 而是为了远离战争。”

综上所述, 只要编导能够善于使用历史见证者的访谈, 努力去除访谈的不利因素, 充分发挥出访谈的力量, 采访就将成为文献纪录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也成为记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文献纪录片, 在电视屏幕上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说特殊, 是因为它不仅仅是能够使电视观众获取知识和精神食粮的文化产品, 更是一个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正因为文献纪录片的这一重要特性, 关于文献纪录片真实性的讨论也一直存在着。

上一篇:朋友生日送什么祝福礼下一篇:对《课程纲要》的理解与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