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行为

2024-06-24

青少年行为(精选8篇)

篇1:青少年行为

青少年心理行为现状

我国青少年学生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各种影响。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很多调查和中学生的自我报告表明,当前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吸烟饮酒、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如,江苏、浙江两省1985年对1095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心理行为问题的中学生的比率为16.53%,浙江省1989年的数据是16.79%,广州市1994年对1000名青少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有53.2%的中学生有心理行为问题,1997-1998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8869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为32.0%。尽管调查采用的量表和问卷各不相同,但从这一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青少年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客观事实,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其心理素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学校、社会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注重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习负担过重给其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首先是家长期望过高,以及过度的溺爱、刻薄、指责或打骂等行为,都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不良影响。其次课业过分繁重、生活单调、竞争压力巨大等,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失衡和焦虑的重要社会原因。再就是应试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导向,导致部分家长和老师无暇顾及对孩子在人格和综合素质方面的培养。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纵观人的成长发展,家庭心理教育则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必须根据总书记提出的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示,按教育规律坚持科学育人;按中央建构和谐 社会的设想,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成长。齐心协力,坚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篇2:青少年行为

中学生问题行为就是指中学生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适应不良的行为,这种适应不良包括学习问题行为、品德问题行为、人际问题行为和身心问题行为,中学生问题行为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出现了低龄化、群体化、外显化、严重化的特点,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渗透,一些西方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乘隙而入,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不良信息的大量泛滥,不仅严重地败坏了社会风气,而且也极大的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因此矫正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全体中学生良好品德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发展。本文拟就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特点、形成原因及其教育对策作一点初步的探讨:

一、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偏差

1、需求失衡。在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人总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进而产生需求。少数学生不顾客观实际,心理上产生不满足于原有的需求状态。这首先表现在物质上,如在吃饭、穿衣、娱乐等方面产生不切实际的需求。其次在精神生活上,少数同学由于受一些黄色书刊或录像、色情网站的影响,或受社会流氓团伙的引诱,产生性开放等病理心态。

2、意志薄弱。这类学生大多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禁不起种种诱惑,追求资产阶级吃、喝、玩、乐的生活方式,认为人活在世界上只有吃喝玩乐才是幸福。他们意志薄弱,其坏习惯难以改正。

3、理智缺乏。这类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模糊,狭隘、自私,缺乏强烈的求知欲,一旦自尊心受损,就会自暴自弃。

4、道德情感不健全。从一些有不良行动的学生的材料中看到,中学生的某些不道德行为常常是由于“道德上的无知”和情绪冲动造成的。他们往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欲望,而没有形成社会道德规范所要求的正确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

二、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特点。

1、自尊心自卑感并存的矛盾心理

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指出:自尊需要是人最高层次需要之一。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哪个人不要尊严?从表面上看,许多问题学生似乎既无荣誉感又元羞耻心,批评起来脸不红心不跳,经常被一些老师斥之为“脸比城墙厚”。实际上,他们也有自尊心,具有强烈的自尊需要,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在实际生活中,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给予他们的大都是批评、指责、处罚,却很少有表扬、鼓励、肯定。种种的岐视和冷遇,使他们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甚至反而受到伤害,于是他们用一种极端的形式——自卑感表现出来。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支配下,学生对进步丧失信心,对班集体、对荣誉、对老师的教育表现冷淡,有的更以对抗的形式向变态方向发展,如故意与老师唱对台戏,当面顶撞以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等等。

2、渴望理解与疑惧抵触并存的矛盾心理

实验证明:越是问题行为的学生,越是渴望别人的理解。由于这些同学以前经常受到人们的批评、指责和嘲笑,此因他们对老师、同学怀有强烈的不信任感,怀有戒心、敌意,存在疑惧心理,总感到别人与他们故意过不去,主观地认为老师轻视自己,讨厌自己,对老师同学的做法总是从坏的方面去推断。比如,他们做了一件好事,老师没有及时表扬,就认为“我们这种人累死了也白搭”;要是做了一件错事,老师批评了又认为“老师眼睛就盯着我,别人做错了就不会这样”。他们把老师的关心看成是“监视”,把同学的夸奖说成是“讥笑”。在这种心理支配下,师生之间产生感情隔阂,老师的教诲难以入耳入脑,甚至被曲解,从而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加剧问题行为的发展。

3、有改过愿望与管不住自己并存的矛盾心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一心想变坏的人恐怕没有。即使存在严重问题行为的学生,他们的内心深处也都有一个改过自新、做大家喜欢的人的美好愿望。但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保证书、检讨书写了一次又一次,在老师面前信誓旦旦,但行动上总是改不过来,即所谓“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者有改过行为,但没过多久又“旧病复发”。出现这些现象,并不是学生不愿改过,主要是自己管不住自己,有点身不由已,其原因有两条:一是他的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差,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二是已形成的不良习惯后,就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想改变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这就如一个有偷摸习性的人,看见别人的东西就眼红,不偷就手痒一样。

三、中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原因剖析

(一)客观原因

1、社会的不良影响。社会一些不良场所、文化市场及一些不轨行为的影响,如凶杀电影、淫乱的录像、黄色小说,色情网站、OK厅、迪吧等等,对学生心灵的腐蚀;还有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猖狂犯罪活动,社会上的某些腐败现象,以及一部分人的唯利是图、吃喝玩乐的影响,致使少数学生形成不良思想。

2、家庭的不良教育和不良的小环境的影响,①有的家风不正,如家庭成员赌博、生活腐化等,往往把子女引入歧途。②有的家庭缺乏正确管教子女的原则和方法;有的是父母双方对子女教育的要求不一,有严有松,使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或感到有机可乘;有的对子女养而不教,放任不管,出了问题手足无措,于是训斥、打骂、禁闭、捆绑、饿饭、驱赶„„或姑息迁就,要啥给啥,其结果适得其反。③有的家长对学生要求不高,督促不严,甚至溺爱、袒护。他们视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爱不够,疼不够,捏在手是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学生有了行为偏差,家长不重视、不及时管教,以致孩子问题行为不能及时改正,反而越来越重。④有的家庭结构受到破坏,家庭环境突变。如父母双亡或父母居住外地,或父母离婚、再婚,或于由某段时间工作关系无暇教育子女,对子女的教育无力,或放任不管,以致学生在精神上受到打击,又受犯罪分子的勾引。⑤由于父母夫妻生活不检点,给孩子带来了不良影响。

3、学校教育工作上的缺点,由于教育观点或教育方法上的不当,也可能给学生问题行为的蔓延造成了机会和条件。①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忽视了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工作。②对问题行为学生不能一分为二,看不到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对优、差生不能一视同仁,对差生冷淡、歧视和不适当的批评、指责。讲课不照顾学生的水平,有的学生学习跟不上,失去了信心,得不到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反而使缺点和错误有所发展。③校领导和教师德育意识差,不负责任。把问题行为学生看成是“害群之马”,在处理他们时,感情用事,简单粗暴,达到不教育目的。或采取息事宁人,姑息适就的态度。或者采取惩办主义,任意停课,甚至赶出教室,使学生产生对产情绪,或失去了自尊心和自信心。④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各行其是,互不配合,削弱了教育的力量。

(二)、主观原因

1、问题行为学生对于很多道德观念存在表面性和片面性的认识,甚至有错误的见解。他们不善于把道德认识和道德行动联系起来,还有言行脱节现象。4-

不端的行为动机,形成正确的动机。根据正确的行为标准来选择一定的行为方式。

2、锻炼和增强意志力,避免不良环境的干扰。意志是人们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动,经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期目的心理过程。因此,为了使问题行为学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必须通过必要的锻炼来增强他们的意志力。例如,指导学生在自己的收桌上、文盒里、房间墙壁等处贴上一些警示自己的格言警句,用以提醒鞭策自己;自己规定若做了一件坏事,实行自我处罚,或罚做一项重体力劳动,或罚帮别人做一件好事;个性强、脾气躁的同学若与别人争吵发怒时就作深呼吸,或低声唱歌以转移注意力,以平抑激动心理,避免不理智行为。可以让犯过偷窃错误的学生收管班费,让爱打架的学生去担负维护纪律的执勤任务等,实践对他们的考验,会使他们产生一种责任感和尊严感。在考验中,新的高尚的动机战胜了旧的不良动机,从而达到提高他们意志力的目的。同时对问题行为的心理矫正,必须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净化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矫正问题行为的过程中,还需对不良环境进行隔离,排除诱因,并选派思想作风正派,教育经验丰富、热爱中学生教育工作的同志来负责对他们的教育。在改造问题行为习惯的初期,引起中学生问题行为的一些诱因会给矫正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要特别加以防范。教育经验表明,在教育初期,让他们更换环境,暂时避开那些诱因是有益处的。

3、消除焦躁和疑惧的逆反心理。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来历指责与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育者也是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的人,误认为社会对他们是“不管的”、“抛弃的”,甚至误认为是“监管”他们的。因此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育者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应当真诚地关心他们,过用一些感人肺腑的事迹,启发他们的觉悟,从而打动他们的心,激起他们上进的愿望。在再教育过程中,应针对实际,依靠自身的教育艺术,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

4、给予鼓励和信任,树立他们的信心,有问题行为的中学生一般有较强的自卑心理,缺乏鼓励与信任。因此,教育者应帮助他们自己树立信心,抱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育者必须在教育过程中抓住任何中学生不甘落后、希望认可的普遍心理,运用鼓励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满足、感情上的愉快。马卡边柯说过:“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往往有强烈的自尊心。你信任他、任用他,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往往正是调动他积极性的最好手段。”信任考验法就是大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活动中接受考验,从而矫正问题行为。马卡-5-

连柯曾经叫一名工学团的学生(少年盗窃犯)去银行取一笔巨款,当这个学生取回款后,马卡连柯原封不动地锁入抽屉,这个学生惊讶的说:“老师,您数一数。”马卡连柯说:“不用数,我相信你。”老师的信任产生了巨大的力量,这个少年不但改正了偷盗的错误,后来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成为了一名战斗英雄。

篇3:青少年问题行为相关研究综述

问题行为也称不良行为或行为问题, 是当今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且也多出现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产生, 是由于个体的行为表现无法适应多变的环境, 发生生理上或精神上的困扰而形成的适应不良。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适应、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它既包括那些容易观察到的行为, 也包括那些不易观察到的心理困扰和不良的性格特征;既包括那些反社会行为, 也包括那些非社会行为。所以自1928年威克曼开展问题行为研究以来, 一直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但对于问题行为的界定, 迄今为止, 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而且, 影响问题行为的因素也有很多。鉴于此, 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青少年问题行为相关研究做一梳理, 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指明方向, 也希望能为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的干预提供依据。

一、问题行为概念的界定

问题行为也称不良行为或行为问题, 是当今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而且也多出现在青少年这个群体中。由于研究者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 对问题行为的界定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比较经典是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的定义“从广义上讲, ‘问题行为’是一个术语, 它指任何一种引起麻烦的行为 (干扰学生或班级集体发挥有效的作用) , 或者说这种行为所产生的麻烦 (表示学生或集体丧失有效的作用) [1]”。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将问题行为定义为在严重程度上、持续时间上都超过其年龄范围、社会道德准则等所允许的异常行为, 这些异常行为包括逃学、欺负、早恋、偷窃、吸烟等16项。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 我国学者也开始了对问题行为的本土化研究, 由于各自的研究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一样, 所以对问题行为的界定也不一样, 如周步成认为问题行为是指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 而且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容易导致品德不良,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不良行为[2];崔丽霞等人认为“问题行为主要是由心因性和外因性而非内因性 (神经生理性) 引起的适应不良行为, 这些行为影响其学业、社交以及其他的生活适应[3]”。

纵观国内外学者对问题行为的界定, 虽然他们都是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 说法不一, 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但每种定义的问题行为基本上都包含了三个基本特征: (1) 行为表现, 在频率和强度上或多或少地都偏离于正常同龄儿童的行为表现; (2) 行为效果, 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或给他人带来麻烦或对他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3) 行为发展, 不符合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教育的期望, 不为人们所接受。综合以往的研究, 结合崔丽霞对问题行为的定义, 本研究认为问题行为是指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由心因性和外因性而非内因性 (神经生理性) 引起的适应不良行为, 这些不良行为可能会阻碍儿童身心健康, 影响儿童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

二、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

从以往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国内外对问题行为的相关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问题行为相关因素的研究上, 本研究试将国内外有关问题行为相关因素研究分为问题行为与单个因素的关系研究和问题行为与多个因素的相关研究等两大领域。

1、问题行为与单个因素的关系研究

国内外很多研究是从某一个领域来探讨问题行为的相关因素, 如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同伴关系、媒体暴力等。

(1) 问题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帕特森 (Patterson) 等在1989年的研究中发现, 父母的不良教养态度和其行为与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有着因果关系, 而且父母的不良教养态度和其行为是青少年发生问题行为的决定性因素;布拉德利 (Bradley) [4]在1991年的研究中发现母亲对儿童滥施身体惩罚和儿童出现问题行为 (尤其是外倾问题行为) 有显著性的相关, 滥施身体惩罚会强化儿童的问题行为;

万明钢等[5]在2001年研究中认为母亲过度干涉、拒绝、否认、过分保护、严厉惩罚等都易导致儿童出现违纪行为。王丽敏等2002年的研究表明:男生行为问题与父母受教

育水平低、家庭的不完整、不良的教养方式等有关, 女生则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和受教育水平低存在相关;陈会昌等[6]在2004年的研究中发现, 父亲的教养态度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学校适应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

(2) 问题行为与亲子沟通的关系研究

理查德 (Richard) 和格伦 (Glenn) [7]等1986年的研究发现, 青少年与父亲沟通的开放性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而青少年与父亲的沟通问题类型、与母亲的沟通问题类型和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方晓义[8]等人在2001年的研究中发现, 家庭沟通的程度如何对青少年吸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方晓义等人在2004的研究中还发现, 一种亲子沟通类的类型不仅可能对青少年的积极社会适应起促进作用, 同时也有可能对增加青少年的消极社会适应起作用

(3) 问题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研究

很多心理学研究表明, 儿童的同伴关系对问题行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早期同伴关系上有困难的儿童容易在日后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方面产生问题。国外有调查显示:“青少年群体中有50%以上曾经饮酒, 20%抽过烟, 12%吸过大麻毒品, 4%有过不当性行为, 在大量影响因素中, 同伴关系与对心理健康构成风险的行为密切相关”。李梅[9]1997年的研究表明在受到同学排斥的学生, 比其他学生的问题行为较为严重, 主要是学习上的违规行为、攻击行为等;周宗奎[10]2005年的研究发现在初中生这个群体中, 无论是外部攻击还是关系攻击, 初中生表现出的攻击行为与同伴接纳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4) 问题行为与媒体暴力的关系研究

“观看媒体暴力是否会引起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解释这两者关系的理论有:社会学习理论, 煽动理论, 宣泄理论。过去40年以来, 大量的研究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观看媒体暴力是促使攻击行为发展的一个因素[11]”。曾凡林[12]等在2004年探讨了青少年问题行为与电视暴力的关系, 研究发现过多地观看电视暴力可能会增加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倾向性, 且攻击性行为与观看电视暴力引起的情绪反应有很大程度的相关。

2、问题行为与多个因素的相关研究

“国外有些学者结合其他人的研究, 综合了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在个人水平上, 与问题行为相关的危险因素有气质、性别和自我价值;在微系统水平上与问题行为相关的因素有同伴关系、兄弟姐妹关系、教养方式与严厉惩罚使用、亲子关系和家庭风格;在外系统水平上, 影响儿童问题行为的因素有父母婚姻关系、社会支持、社会经济地位、父母工作经历等都和问题行为有一定程度的相关[13]”;另外国内有些学者的研究还表明问题行为还与家庭的环境、家庭结构、学校的环境、学业成绩、性格、自尊、个性特点等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关;比如郭丽等、张东峰等、刘贤臣等[14]等研究发现, 青少年问题行为与母亲妊娠及围产因素、父母疾病、婴幼期疾病、父母对孩子的期望, 家庭经济状况、父母关系、家庭气氛、管教方式、生活事件、在校表现、学习成绩、与同伴关系等因素有相关关系。卿再花、李娇丽、万修礼、刘爱红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与以往研究相一致的结果。

三、结语

篇4:青少年自杀行为研究

【关键词】 自杀;自杀理论;影响因素;心理干预与治疗

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自杀率的迅速增长的现状,是促使心理工作者加大对这一现象的研究的现实原因。据英格兰和威尔士统计,在15~24岁年龄组中,自杀在其死亡原因中居第二位;美国10~24岁的人群中,自杀是第二位的致死原因(第一位是意外事故),自1950年以来,美国青少年自杀率增长了3倍,85%的青少年想过自杀,其中50%列出过自杀计划;日本自1950年后一直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其青少年自杀率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远远高于其他国家;我国青少年自杀现象也比较严重,在我国提供给世界卫生组织的自杀死亡数字中,青少年(15~24岁)自杀死亡率高居所有35个提交国家的第二位,有资料甚至称,自1998年后,自杀就成为我国15~24岁组人口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有研究资料表明,我国青少年自杀行为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自杀动机明显,绝大多数自杀者在自杀前遭受强大心理压力和巨大精神刺激。(2)自杀过程短暂,统计资料显示,青少年自杀者潜伏期最短只有几分钟,一般为1~6个小时,可见青少年自杀的潜伏期极短,突发性很强,较难预防和控制。(3)致死率高,危害性大,有研究资料称,青少年自杀成功率在85%以上,给本人和家庭造成巨大悲剧。

一、自杀理论和假说

1.“自杀的潜在倾向”说。其典型代表是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每个人都有所谓“自杀潜势”,即死的本能,只是其强弱程度因人而异罢了。这种潜在倾向的强度在婴幼儿时候即已形成,其成因是家庭环境给个人造成的恐惧、忧虑、失意及爱憎,那些因各自的欠缺而自卑的人具有相当的自杀潜在倾向;反之,自杀潜在倾向较小。

2.“自杀的遗传本源”假说。即由父母直接传递给子嗣的自我毁灭的倾向和特性,成为一种生理机制,处于半自发状态,使后代一旦处于相同情境时即做出与前辈相同的举动来。观察也似乎真的表明这种遗传的存在:自杀在某个家庭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甚至连自杀的方式都一样,有的家庭的自杀者喜欢上吊;有的家庭则喜欢窒息或跳崖。

3.“自杀是社会模仿”的理论。持这一理论观点的是法国社会学家加布里尔·塔尔德。认为自杀有很强的传染性,这种传染性在天生易受他人影响、特别是受自杀意愿影响的人当中格外普通。有事例证实不同的自杀者总是相互模仿,甚至达到令人吃惊的程度。曾经在德国一家医院的一个黑洞洞的过道里,有15个病人相继吊死在同一个挂钩上,拔掉挂沟后,自杀随之消失。

4.“自杀与社会现实有关”。持这一观点的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爱米尔·杜尔凯姆。杜尔凯姆用大量事实和统计数据说明:自杀不能用个人的形式加以解释,从自杀的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生活、宗教信仰、婚姻家庭、职业集团、经济活动)中,才能找到某个人自杀的根源和背景。根据诱发自杀的不同社会根源,杜尔凯姆将自杀分为三类:利己型、利他型、动乱型。按照他的解释,利己型自杀是个人与社会联系脱节,缺乏集体支持和温暖以至滋生孤独感、空虚感和生存的悲剧感而造成;利他型自杀是个人为某种信仰或团体竭尽忠诚而献出生命;动乱型自杀则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个人感到社会适应不良甚至适应困难而产生极大恐慌、困惑时所致。

二、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探索

青少年自杀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个人、家庭、学校、甚至是社会文化背景的因素都可能引起青少年的自杀行为,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遗传因素也被发现是引起青少年自杀的可能原因之一。鉴于青少年自杀行为原因的复杂性,不妨采用分层次的方法一一加以剖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可以分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影响。先天因素主要是指遗传因素,包括一些先天的能引起自杀冲动的疾病,主要是指先天的精神疾病;有关的后天因素,又可以分为个体、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借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分布伦纳(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的架构,即将个体所处的环境分为微环境、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系统来加以分析。

1.微系统指个体和他的家庭。青少年的家庭环境是引起其自杀行为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家庭环境是青少年的主要生活场所,家庭成员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人群之一。家庭环境主要在两个方面对青少年自杀行为有很大影响:一是作为直接诱因,引起青少年的自杀行为,如家庭成员之间的激烈冲突、家庭突发事件(家庭成员的突然死亡等);二是一些家庭不良因子长期、潜在的影响,导致青少年产生人格缺陷和自杀倾向,在遭遇失恋、考试失败等应激事件时便会更易激发自杀行为,这也许是更为本质的影响因素。

2.中间系统包括学校、同伴、生活的社区环境等。学校是影响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另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其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

(1)学校缺乏对青少年进行的必要的生命价值观的教育,忽视了对青少年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导致青少年生命意识的缺乏,更易产生轻生念头。

(2)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校不断加大学生的学业负担,片面强调“分数至上”,甚至灌输“学习不好就是坏学生”的思想,往往使学生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产生绝望的思想,导致轻生行为。

(3)教育者(主要是老师)在青少年眼中处于崇高的地位,如果缺乏合适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甚至有思想观念和人格的缺陷,其言行举止都可能会对青少年产生巨大的心理创伤,导致青少年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引起自杀行为。

3.外层系统和宏系统主要是指社会观念和历史文化因素 。这一系统强调文化环境的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文化形态,对其内的个体有持续的、潜在的影响。如在日本由于宣扬“武士道“精神,所以日本社会是比较鼓励,起码是默认自杀行为的,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自杀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在某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由于伊斯兰教认为自杀的人是不能升入天堂,只能永远在地狱受苦,不认可自杀,这些国家自杀率较低。研究资料也证实,这同样适用于青少年自杀行为的地域分布特征。

三、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防

现下国外的预防自杀的工作常常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很难产生明显的预防效果,还浪费了大量资源,国内的预防体制尚不健全,预防青少年自杀的任务仍然任重而道远,并且需要不同机构采取协调行动。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可以采取科学的理论和治疗手段,更为有效的预防青少年自杀。

1.建立青少年自杀急救热线,建立防止青少年自杀的疏通渠道。对有自杀倾向者的咨询干预策略可以控制和转移当事人自杀的爆发性、冲动性情绪。热线电话让其自杀之前有倾述内心苦痛的场所,又符合尊重个人隐私的特点。青少年自杀行为往往是冲动性的,当事人甚至在刚刚采取自杀手段时就已经后悔,以各种方式向外界求救。在青少年决定自杀后到自杀实施前的阶段是非常宝贵,采取适当措施是可以预防其自杀。

2.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纠正服务。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可以运用适当的心理咨询手段,帮助青少年摆脱心理问题和疾病,从而很好的预防自杀行为。常用的心理诊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小组咨询”。心理咨询师与10~12个咨询者一起进行互相观察、了解、谈心、探讨等,这样可以从他人和自己的经历中学会应对策略,改变对问题的看法,回复心理健康;“认知行为咨询”。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帮助咨询者从心理学角度去分析和认识事物,以新的角度去看待生活,破解心灵症结;“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抑郁症、焦虑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等由大脑功能紊乱引起的病症。

如果这些病症得不到改善,那么要控制自杀行为是不可能,但是药物治疗阻止自杀的效果并不显著;“家庭咨询”,要求家庭的全部成员或主要成员参与咨询,从中学会如何关爱、理解、交流,满足每个成员的情感及其他需要,改善家庭气氛与环境,这对青少年尤为有效;还有许多心理学家提出的治疗方法也可以有效的应用到这一方面,如“系统脱敏法”,“催眠治疗”等。

3.对青少年自杀未遂者的治疗。青少年自杀未遂者可能因为有过自杀史而怕有罪恶感,害怕被其他人耻笑,从而再次产生自杀念头,心理工作者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对这一群体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重树生活信心,摆脱自杀阴影。

参考文献

[1]Michael Kerfoot etal.Brief family infervention in adolescents who deliberately self-harm.Journal of the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1997,90:484~486

[2]吴增强.青少年自杀预防的若干对策.热点讨论.2001(6):40

[3]兰建平.青少年自杀与家庭干预.中国学校卫生.2000(5):421

[4]北京回龙观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2003年3月22-24日举办的“卫生部/WTO预防自杀讲习班”的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5):295

[5]解荣章,马芳,朱丽华.青少年自杀及预防对策.中国健康教育.2002(3):176~177

[6]徐泽虹.青少年学生自杀的社会心理干预.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20~22

[7]David R.Shaffer.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6th Edition).2005:61~63

篇5:预防青少年欺凌行为活动简报

日前,江西省寻乌县检察院走进寻乌二中开展抵制“校园欺凌”送法进校园活动,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课上,该院检察官运用学生们身边的鲜活案例,以案说法,详细讲解了当前校园欺凌的现状和产生原因、主要表现形式、典型案例、犯罪特征、犯罪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等,告诫青少年要遵纪守法,自觉抵制不良文化和犯罪行为。

此外,该院还将到寻乌中学、寻乌三中等其它学校开展此类讲座,预防校园欺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构建和谐校园。

篇6: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亲社会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本文从影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征和环境因素出发,对如何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作了三方面的论述,即创造动力环境、培养移情能力及形成群体规范和舆论.

作 者:吕哲委 LV Zhe-wei  作者单位:奉化青少年宫,中学,浙江,奉化,315500 刊 名: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FASHION INSTITUTE 年,卷(期): 2(1) 分类号:B844.2 关键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   培养  

篇7: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使用移动客户端

数据表明,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机上网,31.4%使用家庭台式电脑上网,13.1%使用平板电脑上网,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网吧或学校的台式电脑上网。这意味着,“95后”的上网习惯主要通过自己的设备,且倾向于使用移动端设备。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尽管青少年上网环境相对单一且上网时间短,但仍旧无法避免不安全的网络环境和各类网络威胁。记者从调查报告中看到,近六成青少年曾遭遇到网络威胁,其中电信诈骗和账号被盗最为常见,其次是个人信息资料被窃取。统计数据表明,八成青少年缺乏全面的个人隐私保护意识。

令人欣慰的是,在类似青少工程等公益项目的努力下,针对青少年网络安全的教育工作正在大力推进。与之相应,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记者查阅调查报告发现,目前,超80%的青少年在遇到电脑病毒时会立刻使用杀毒软件进行查杀;面对个人信息问题,青少年最不愿意透露证件号码、电话号码、地址等信息;同时,九成以上的青少年认为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全面的网络安全教育。

学生年龄越大

网络受骗者越多

青少年上网都在做什么?调查发现,聊天交友、听音乐、玩游戏是青少年群体最热衷的网络活动,而查资料、看电影电视剧等活动相对较少。其中,在青少年最喜欢的游戏top20中,植物大战僵尸、赛尔号、小黄人快跑名列前茅。在家长对待孩子上网的态度调查中,只有不到10%的家长表示反对孩子上网,这表明“70后”“80后”家长对孩子上网持比较开放的态度。

篇8:青少年网络欺负行为研究现状

21世纪是一个互联网络和电子通信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无尽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困扰,网络欺负现象的不断出现,正成为青少年健康研究领域的又一新问题。截至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生多起因网络欺负而导致未成年人退学甚至自杀的恶性事件。

1 典型网络欺负事件回顾

2012年9月,美国15岁女高中生奥德里·波特在一次同学聚会上,喝醉酒后遭3名男同学性侵,并被拍照。这3名男生随后将照片发布到了网上,并对奥德里进行了人身攻击。1周后,奥德里羞愤交加,在家中自杀[1]。

2013年8月初,长年受湿疹和抑郁困扰的英国少女汉娜·史密斯在ask. fm网站注册的个人主页上贴出照片,发布求助信息。可是,随后几个月的回帖中却充斥着恶毒的评论,持续的谩骂、诅咒和人身攻击最终令这名14岁女孩不堪其辱,精神崩溃而上吊自尽[2]。ask. fm是一个2010年6月成立的问答网站,用户人数多达5 700万,且大都是青少年,他们可以采用匿名方式浏览,自主选择希望回答的问题,被称为“少男少女的电子后花园”[3]。截止目前,因在ask. fm网站遭受网络欺负而自杀的已经超过10人[4]。

其实,网络欺负事件的受害者不仅仅是被欺负的对象,参与欺负的青少年本身也同样会受害。2013年10月,美国2名年龄分别为12岁和14岁的女孩因涉嫌在网上欺负另一名12岁女孩贝丽卡致其自杀而被捕,她们面临三级重罪指控。正是这2名女孩在Facebook上留下的恶毒评论,让当地警长决定立即对她们实施逮捕[5]。

2 网络欺负的定义和特征性表现

最早专门研 究欺负行 为的挪威 心理学家Olweus[6]提出,欺负是指受害者被一个或多个同龄人有意地、反复地、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造成受害者心理或者身体的伤害或不适。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和手机日益普及,网络欺负作为一种新的欺负形式,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公共卫生问题[7]。

很多长期研究欺负行为的专家们已经对网络欺负做出定义。如Smith等[8]认为,网络欺负是一个人或一群人通过网络实施的一种侵略性的故意行为,具有重复性,在这段时间内受欺负者没有能力进行自我保护。Belsey[9]认为,网络欺负是指个人或群体使用信息传播技术,如电子邮件、手机、短信、个人网站和网上个人投票网站,有意、重复地实施旨在伤害他人的恶意行为。一个反对网络欺负的非政府组织在其网站将网络欺负定义为“一个青少年被另一个( 群) 青少年使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消息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数字技术反复 折磨、威胁、骚扰、羞 辱的现象”[10]。这些定义都说明,网络欺负和传统欺负一样,是一种重复的、有意的攻击行为,会对人的健康发展产生严重危害。

作为一种新的欺负形式,与传统欺负方式( 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关系攻击) 相比,网络欺负具有以下特点: ( 1) 超地域性。与传统欺负方式相比,网络欺负者可以随时随地发送侮辱或威胁性的短信、邮件或拨打电话,而被欺负者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无法幸免。( 2) 隐匿性大。网络欺负无需面对面进行,大部分欺负者通过虚假的网络身份对他人进行谩骂、侮辱和威胁。有调查显示,网络受欺负者中,25. 6% 认为是学校的同伴,12. 8% 认为是来自校外,8. 3% 认为校内和校外都有,另有46. 6% 表示不知道[11]。受欺负者难以查出欺负的实施者,这给预防和处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增加了青少年的不安全感。( 3) 传播性强。网络欺负可以通过媒介广泛传播侮辱或威胁性的文字、照片或视频,许多网民出于不同的动机将这些信息转发,最终对受害人造成难以估量的伤害[12],也使得网络欺负一旦开始便难以终止。( 4) 受欺负者角色易变换。网络欺负需要以电子设备为媒介,正是这种非直接面对面的欺负形式,使得传统欺负中“力量的强弱对比”似乎难以在网络欺负中体现出来。有研究指出,传统欺负中的受欺负者常常为了寻找心理平衡,减少现实中报复 的危险性,很容易成 为网络欺 负者[13]。

3 网络欺负的常见形式和工具

网络欺负的出现,使原本物理空间存在的社会规范和秩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14]。目前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网络欺负形式[15]: ( 1) 恐吓( threatening) ,发送令人害怕的电邮或短信,通过电邮、短信、博客、实时通讯工具威胁对方; ( 2) 谩骂( flaming) ,用挑衅或粗鲁的语言进行谩骂; ( 3) 骚扰( stalking) ,通过手机、电邮或实时通讯工具等不断发出令人厌烦的信息,对受害者实施有意的攻击; ( 4) 诋毁( denigrating) ,在网络中散布谣言来诋毁别人的声誉,使受害者受到误解,人际关系恶化; ( 5) 嘲讽( taunting) ,起侮辱性的绰号,说歧视意味的笑话; ( 6) 揭私( outing) ,把某人的隐私或一些令其尴尬的照片、短片或声音放在网上供人浏览、下载; ( 7) 排挤( excluding) ,将受害者排斥在他们的社交圈子外; ( 8) 伪装( masquerade) ,冒用某人的身份在网上散布一些不利于别人名誉的言语,使其形象受损; ( 9) 附和( following) ,在网上附和其他人一起取笑受害者等[15]。

网络欺负者常用的电子通信工具[16]: ( 1) 即时通讯( IM) 。大部分IM程序允许用户拟定一个黑名单以拦截不想接收的信息,即故意将某个特定的青少年排斥在联系名单之外或不允许某人参与IM群体的交流。这种排斥特性是网络欺侮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2) 移动电话。网络欺负者可以使用移动电话发送文本、图片和视频剪辑等信息实施欺负,照片或视频通常是未经受害者同意而拍摄的。通过移动电话还可以向受欺负者发送恐吓信息。( 3) 聊天室和BBS。聊天室是一种同步会谈的通讯形式,聊天室里的网络欺侮包括挑起让受害者厌恶的话题、攻击受害者的思想或观点、羞辱受害者等。BBS是电子布告栏或虚拟聊天室的别名,青少年可以匿名发言,还可以对别人进行评论。( 4) 电子邮件。网络欺负者可以用电子邮件给对方发送骚扰和恐吓信息,也可以将受害者的隐秘信息发送给很多人。( 5) 社交网站。网络欺负者可以利用虚拟网名在这些网站上发布伤害或侮辱他人的信息。( 6) 博客。网络欺负者可以利用博客嘲笑或攻击某个体或人群,令其感到尴尬。

4 网络欺负行为的流行现状

4. 1网络欺负行为学生人群报告率2007年,Kowalski等[17]在美国调查了6所小学和初中的六 ~ 八年级共3 767名学生,发现在最近的2个月至少遭受过或者实施过1次网络欺负的学生比例分别达到了11% 和4% ,网络欺负 / 受欺负者的学生比例为7% 。2007年,Li[18]调查了177名加拿大的七年级学生发现,超过1 /4的学生受到过网络欺负,15% 利用电子通讯工具欺负过别人。另一项来自土耳其的研究发现,35. 7% 的学生是网络欺负者,23. 8% 的学生既是网络欺负又是受欺负者,5. 9% 的学生是网络受欺负者[19]。Mishna等[20]调查了2 186名加拿大初、高中学生,有49. 5% 的学生报告曾经遭受过网络欺负,33. 7% 的学生曾经通过网络欺负过别人。

在我国,2007年,宋娴[21]在上海宝山的3所高中共调查了448名学生,有13. 6% 称自己至少遭遇过1次网络欺负,4. 1% 遭遇过网络欺负行为多于1次。Chang等[22]于2010年在台湾调查了26所高中的十年级学生,发现在过去的1 a中,有超过1 /3的学生参与过网络欺负或成为网络受欺负者; 其中18. 4% 的学生是网络受欺负者,5. 8% 是网络欺负者,既是网络欺负又是受欺负者的学生占11. 2% 。陈桂敏[23]于2012年调查了澳门公立及私立共16所中小学的学生,发现40. 3% 曾经实施过网络欺负,曾经遭受过网络欺负的比例高达34. 1% 。2012年,刘丽琼等[24]在海口市琼山区的3所中学进行调查发现,网络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报告率分别为27. 5% 和40. 2% ,将“每周1次”或“每周几次”受欺负/欺负的学生定义为严重受欺负者/严重欺负者,发现8. 5% 的学生为严重欺负者,11. 2% 的学生为严重受欺负者。

4. 2 网络欺负行为人群分布特点 ( 1 ) 在传统欺负中,男性比女性更有可能卷入校园欺负事件[25]。对于网络欺负,有研究指出男性和女性成为网络受欺负者的可能性差别不大[26]。Li[27]的研究发现,男性更有可能成为网络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女性则更倾向于向成年人报告网络欺负行为。Calvete等[28]的研究发现,男性更可能成为网络欺负者,而女性更可能成为网络受欺负者。( 2) 网络欺负在各年龄段的青少年中均有发生,现有研究中关于年龄和网络欺负的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一些研究指出年龄与网络欺负的发生没有关联[8],另一些研究则发现年龄与网络欺负有关。有研究发现,在10 ~ 15岁的青少年群体中,年龄越大遭受网络欺负频率越高[29]。还有研究比较了五、八和十一年级学生之间网络欺负的报告情况,发现五年级学生网络欺负报告率最低( 4. 5% ) ,九年级学生网络欺负报告率最高( 12. 9% ) ,十一年级学生网络欺负报告率为9. 9%[30]。( 3) 家庭环境与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有研究表明,小时候曾受到家庭成员不良对待,如遭受虐待、忽视、冷落等,或者家庭环境差、成员关系不和,都会使儿童日后成为欺负、攻击的对象[31]。类似于传统欺负,家庭关爱的缺失也可能增加青少年网络欺负的可能性[32]。( 4)社会支持是指人们可以从他人身上感受到并获取的关怀与帮助。研究发现被调查者自我报告的社会支持水平对网络欺负发生率有影响,Vandebosch等[33]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青少年更可成为网络受欺负者; Calvete等[28]发现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同样更可能成为网络欺负者。

5 网络欺负对于青少年的健康危害

抑郁是欺负给青少年带来的最明显健康危害之一。青少年早期抑郁的持续发展可能会扩展到整个青年期和成人期,增加教育失败、失业、犯罪等问题的可能性。

来自美国的研究发现,传统欺负( 身体、言语、关系) 和网络欺负都与抑郁有关,网络欺负者比传统欺负者和受欺负者有更高的抑郁水平[34]。来自台湾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控制性别、学习成绩、家庭经济水平等因素后,网络受欺负者或既是网络欺负又是受欺负者有低自尊的倾向,网络欺负中的各种角色都有严重抑郁的风险[22]。我国也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网络受欺负与抑郁间存在正相关[35,36]。

另有研究表明,网络欺负的经历与缺课率有关,遭受过网络欺负的青少年有更高的缺课率[37]。网络欺负还与很多其他心理问题及物质滥用有关[38,39]。有研究发现,网络受欺负者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会遭受欺负[40],这种双重伤害,很可能导致网络受欺负者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应对,其最严重的危害是引起青少年的自杀意图和行为[41]。自杀是网络欺负带来的最令人震惊的后果,但也应看到,大部分受网络欺负的未成年人可能是沉默的受害者,没有引起周围成年人的注意。

上一篇:诸葛亮没有借到十万支箭作文下一篇:模具加工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