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传统文化

2024-08-03

中国梦与传统文化(通用8篇)

篇1:中国梦与传统文化

中国梦与文化自信

摘要: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先对其自

身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文化自信是对自身优秀文化的肯定和信仰,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丰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国梦滋养着文化自信,而充分的文化自信是助推中国梦实现的必要条件。站在民族复兴的新起点上,正确认识文化自信和中国梦的关系,对于实现文化自强,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正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中国梦不仅是物质雄厚之梦,精神强大之梦,也是文化兴盛之梦。正如总书记所说:“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质上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而一个国家的崛起必先对其自身的文化有高度的认同和自信。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文化自信的根基。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有其既有的传统、固有的根本。抛弃自己的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就会丧失自身的文化特质。悠远浩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着中华文明永恒的价值特征,积淀着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民族特有的精神标志,成为中华民族川流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人类文化河流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传统文化透露出的大气盘旋的民族自信和文化底蕴,为周边地区带来过长期的稳定与繁荣,深刻地影响着周边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包含着发愤图强、刚健有为的奋斗精神;民唯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爱国情怀;正道直行、诚信求是的道德准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仁者爱人、义者利他的宽容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恪守中道、因地制宜的处世之道;天人合一、物我两亲的精神境界;大同之世、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这些中华文化的基本特质作为构筑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元素,充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自身精神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进步的动力,使中华文化能生生不息的传承发展,积累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使得中华文明历经千年而不断,文化之生命能绵延长久而不坠。

二、革命文化精神是文化自信构成的主要元素。

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以古代的辉煌成就为基点的,还需要近代和现代的文化成就来巩固和加强。1840 年鸦片战争后,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与瓜分,民族危亡迫在眉睫。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强烈的文化自信心被严重损害了,面对着内忧外患的危亡境地和五千年未见之大变局,要想挽救亡国灭种的危机,绵延民族生命,唯有救亡图存。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壮大,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成为追寻中国梦的领导力量。在28 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坚定的革命信仰进行着不懈的奋斗,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最终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为主体的精神链条,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精神。

三、适合我国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文化自信的核心要素。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和全民族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那么,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推进的文化支撑。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立足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革命文化的继承发展,它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提供创新活力,对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现中国梦的前提是具备高度的文化自信。

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时代变化中能自觉保持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心理认同和坚定信念,同时又能正确看待世界文化的理性心态。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是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力量。蕴含着中华文化基本特质的“三个自信”和文化自信相辅相成,共同造就了中国梦。文化自信是“三个自信”的粘合剂,是“三个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的意义在于以下三点:

(一)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生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灵魂,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对国家发展进程的影响,与经济、政治相比更为深远。当今世界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融合的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改革开放30 多年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是因为我党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如同生命,需要不断的发展创新,才能保持其生命力,封闭固守的文化只会止步不前,最终消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标志,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勇于探索,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二)文化自信是实现人民生活幸福的思想保证

中国梦旨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是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社会生活层面,人的全面发展和生活幸福,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的极大充裕上,还应该当是精神文化生活的富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构建人民自信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与中国梦的价值目标相契合的,是实现人民幸福梦的思想保证。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精神富有,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要通过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教化熏陶,需要通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将之内化为一种人文精神、人文素养。这种人文精神和素养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表现为独立的人格、理性的精神和自觉性的道德意识。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瘠亦不是社会主义,人民的幸福生活是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文化自信作为一种精神生活能力,要着力改善人民的精神文化风貌,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三)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

中国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融通的。在文化全球化时代,秉持和平发展理念的中国梦是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期盼,反映了人类追求自由、幸福的终极目标,展示了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趋向。中国梦的实现,不仅要依靠中国人民的勤劳奋斗,也需要世界范围内的支持和认同。这就要求中国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走出去,对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我们需要以开放兼容的胸怀融入世界文化体系,以“拿来主义”的文化自信,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外来文化进行吸纳、借鉴,丰富中华文化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对外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开设,“熊猫外交”的开展,中国优秀文艺作品的输出,就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具体方式,也是中国文化在面向世界时自信的表现,也将是中国实现文化强国梦想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精神基础,文化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中华文化的精神血脉,伟大的梦想需要伟大的精神文化作为支撑。国家的崛起高度认同自身的文化,促使所有的中华民族儿女们凝聚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集体,以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璀璨文明蕴含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力量。每个人都以中华民族为荣,最大限度地为实现国家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文化的复兴,每个人都为中国贡献出自己,相互促进,互相不离不弃,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中国梦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涵养着国家民族的文化自信,民族的团结的促进国家的强大,实现中国梦,振我中华!

篇2:中国梦与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梦文化软实力大学何为

中国梦,一个令人振奋而神往的名词。何为中国梦?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在总书记看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习书记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李君如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中国是一个伟大而古老的国度,里面流传着许多英雄儿女的历史故事,而它的子民—数以亿计的炎黄子孙则世世代代守护着这个和平的国度,并在这里安居乐业。“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主席的这首《沁园春-雪》充分地表明了祖**亲的美和对祖国深沉的爱。

我说着中国话,写着方块字,学着中国史,吃着中国菜,听着东方红……我抚摸着中国的气息,在这东方的热土中快乐着。我是中国人,我有中国梦。

因此,中国梦至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是我们自身作为普通中国民众的梦想,也就是小人物的梦想。这个梦想并非一定要很高远,它是联系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预想未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自己的点滴贡献。比如针对当今社会饮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现象,成为一个食品检验员,用自己的辛勤工作为人们换来放心食品的快乐。

第二层梦想,以中国籍的公众人物为榜样,努力成为他一样的人物,在某一领域做出杰出的贡献,对社会有广泛的影响。社会上的一些公众人物,他们今天做到的,就是我们明天的梦想。比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顶着太阳,蹚着泥水,几十年如一日,研究出了超级水稻,亩产突破了 900公斤,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比如马云,对IT一无所知,却能积极投身中国互联网事业,经过数十年不断地奋斗和执着地追求,终于成功创建阿里集团,打造了中国的电子商务航母,为无数人电子商务淘金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平台,对中国的商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甚至撬动了整个中国的商业基础。

第三层梦想则是大国梦,强国梦。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领先于世界各国,虽然有过被列强欺凌的历史,但如今她正走向自己的复兴之路,强盛之路。2010年GDP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神九飞天,蛟龙入海;高速列车领先于世界;“辽宁”号航空母舰交付使用,舰载机成功着舰;奥运会金牌稳居前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国家复兴之路的基础,强国之梦的前提,这些都是中国正逐步强大,重新以大国姿态回归世界之林的最重要佐证。当然我们不能步自封,目前我们国家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民素质也能大大提高,中国游客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应该尊重各地的建筑瑰宝,不能闹出“xxx到此一游的”文化闹剧。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扬古中华之遗风,拾原华夏之文明,立我神州之气魄。自元以来,中国屡次被少数民族屠杀蹂躏(就元朝北方地区,就有80%的汉人被蒙古人屠杀;又有后来的满清“留发不留头”),文化中多了十分浓重的“中庸之道,保身之术”。中华古风历经了数百年之摧残,古风不在,精华失色,文化凋零。

汉唐之骑纵横,崖山之气不死。为了恢复中华文化,我们在正视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更应该极力触摸中华文化的巅峰,寻找、总结华夏文明的精髓。汉朝国强,隋唐武盛,宋代文旺。宋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宋文化是当今文化发展的指南。宋朝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经济、科技最发达的朝代,也是中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代。那个时代,中国占世界GDP总量要超过一多半。宋朝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和文明程度在当时都是世界第一。对于中国而言,宋朝就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中国的文化这个时候是一种积极的、开放的文化。中国文化到宋达到了巅峰。宋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现代管理的朝代,中国文化巅峰的时代。

背靠历史,我们就能找到中华文化的复兴之路了。学习宋朝,走开发、发展、创新、学习的道路。

因此,我们可以全民宣传龙的精神,树立新的民族自尊心,重拾中华文明。龙是中华文化的图腾,儒学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从其中可以寻找到中国文化的本质:尊崇自然的道法,团结爱国的气节,至诚至孝的心灵,智慧创新的聪明,坚韧顽强的精神,大气不羁的气质。

另外,中国文化要出好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号召意义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层次上,必须批量生产,规模推出文化精品,这就需要市场的投入。但文化市场也是个难题,因为中国人懂文化的不懂市场,懂市场的不懂文化,甚至是懂文化的看不起市场,懂市场的也看不起酸文人。

因此,需要解决以下四个层面的问题:第一,官方应有文化的高度。第二,熟悉市场,了解西方和全球的市场,知道谁在消费和需求中国的东西,否则就会导致产品过剩或者严重错位。一方面,一些人受“名牌”机制影响,人云亦云,喜好消费那些宣传海报里的商业“大片”;另一方面,相对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文化产品总体上仍属于奢侈品,很多人受经济条件约束却消费不起。这些都制约了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良性发展。第三,中介环节问题,主要是体制性问题,需要有一种弹性的合作性的制度、财务制度等,否则从事文化产业的人最后很可能是债台高筑,官司缠身。第四,专业和思想的介入,即邀请一批真正的专家、学者和撰稿人,吸收、改编他们的思想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中国梦构建的基础是广大的青年大学生,他们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是中华人民复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因此,实现中国梦,首先是实现教育梦。

章老师引用了温总理的话“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学病,现今大学有些脱离了大学本义,缺乏了一些精气神,而这个精气神就是大学本义—独立和自由。一个大学,没有了独立和自由,也就缺了精气神;没有了精气神,自然就失了魂,讲沦为政治体制这个大机器的一个部件。

大学,乃培养精英人才之圣地。几乎所有大学的新生教育,都会在最初的一两个月里,以不同的形式引领学子们去思考这样一对重要的命题——“何为大学,大学何为?何谓大学?非楼宇之高,占地之大。大者,乃是一种凌然正气,一种兼容并包的学术态度和海纳百川的内蕴。李斯言“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庶众,故能明其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应当是一个社会的良知与良心,而非一个就业培训班。大学培养人才的底线就应当是“明明德”,既是激发起人内心深处最本真的光明之德,而终极目标就应当是让人达到至善的完美人格。人的内心深处必然有着对美好至善的憧憬,也潜藏着美好人性的光辉。可是在物质与过分放纵的欲望冲击之下,这种潜藏的美好人性被遮蔽起来。而唤醒这种人性之美就是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既是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人。

章老师演讲时,正值李国豪校长100周年诞辰之际,他用自己的诗文为我们讲述了李老校长的一生,一波三折的留学历程,以及他为同济乃至中国的桥梁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李老校长的生平深深感染了每一位在场的同学,让同济学子懂得如何以中国梦为己任,如何做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篇3:中国梦与文化强国建设的思考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理论基石

( 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当今时代, 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使人们对知识的渴望激增, 思想活动逐渐产生差异性,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正确的“三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 与文化的性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密不可分。我们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正确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 发展与促进符合我国社会主义主旋律的先进意识形态。中国梦从理想状态变为现实状态的过程, 不仅是核心价值观激励民众同心协力共赴民族复兴大业的历程, 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结果。

( 二) 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 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对全国家和全民族制定共同理想与奋斗目标、统一人民大众的精神支柱, 是全民族、全同胞达成相同的文化认同感, 从思想上和意识上抵御外来的文化霸权。不断丰富和挖掘我国文化的精髓, 通过文化的输出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和接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二、坚持五位一体相辅相成的发展战略,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文明等领域互相协调发展, 不仅物质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得到高度发展, 而且要使精神文明得到健康发展。中国要真正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要切实提高本民族文化在全球文化中的地位, 就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 从而实现经济与政治、文化与社会和生态文明的这五方面相辅相成、互相协调, 进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推进“五位一体”的相互协调、相辅相成, 是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民族文化与时俱进的基石, 是推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振兴的发动机。

三、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增强民族凝聚力

( 一) 增强文化自信, 向实现文化自强跨越。要达到文化自强, 文化的自觉和觉醒是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觉醒与自觉, 是文化发展趋势与规律的正确把握, 是文化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地位及作用的系统全面的认识, 从文化的觉醒过渡到文化自觉, 从文化的自信过渡到文化自强,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文化价值的全面和充分的肯定, 也是对自身先进文化的发展理念的坚定。

( 二)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增强民族凝聚力。文化是经济与政治、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等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 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传帮带、支柱和标志。当今时代,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支撑。

中国梦的目标和方向是美好的, 可实现这个梦最牢固的支撑就是文化强国的建设, 只有通过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再认识, 创造一次更伟大的科学革命, 世界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中国, 中国梦才能够得到世界的认可, 中国梦才是真正可预期的。如果离开了文化强国的建设, 那么这个梦的实现恐怕就只能是遥遥无期。

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既是社会中普遍的现象, 又是生产力, 国家和社会对文化所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意义愈加重视, 具有极大的发掘潜能。文化发展的全球性, 不仅可以通过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形式扩展, 也可以通过文化产业构成与文化产品拓展形式来推行。尤其在当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球化进程当中, 西方文化的文化霸权主义以产业链和文化产品的方式对其他文化实力稍弱国家构成了一些文化安全保障的问题。文化是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与民族精神传承的传帮带, 然而在文化全球化剧烈的冲击下却显得非常脆弱。面对快速发展的全球文化普及化趋势, 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及文化体系成为各国保护自身独具特有的文化措施中的最关键的一环。因此, 我国在文化方面既是一个大国, 又是一个小国, 大国体现在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 小国体现在我国文化产业规模较小, 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认识, 从国家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 系统、全面地挖掘与发挥民族文化底蕴以及其所具备的能量, 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事业, 实行文化产业升级政策, 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实现文化产业的结构性调整, 构建适宜我国的文化发展的产业体系, 进而有效促进文化强国的建设。

五、加大文化传播力, 增强我国文化在国际话语权, 塑造良好国际形象

我们要加快构建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文化传播工程, 不断增强民族文化的传播力, 以国际认同的话语体系传播我们的先进理念; 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伟大理想和旗帜, 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到文化产品之中, 推动反映我国的文化标识、文化符号和文化品牌,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增强全球舆论引导力; 培育具有国际性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及企业, 让更多的文化产品通过商业渠道走出国门,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扩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国际文化产业市场的占有率。

中国梦的实现与文化强国的建设密不可分, 实现文化惠民、文化强民、文化富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的, 而实现文化强国的最终目的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规律以及趋势来衡量, 一个多元化文化发展的世界格局正逐步形成与完善。随着我国在全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我们正由文化自觉、自信逐渐转向文化自强的新高地。在时代的潮流、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大趋势下, 要求文化建设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要推动文化的创新, 就必须适应时代需要, 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坚持弘扬和丰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常态下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向新的高度, 建设全球共有精神家园。通过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目标。

摘要:当今时代已经进入全球化, 是“软实力”较量的时代, 也就是以文化力量为中心的时代。优秀文化是一个民族团结拼搏、共同奋斗和实现远大理想的能量之源, 是我们提升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 是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 是国家软实力增强的重要基础。我们国家需要积极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及文化自强的精神, 推进民族文化的扬弃、传承、积累与建设, 以此增强国家软实力, 最终实现中国梦。

关键词:文化自强,民族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王梁彦.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战略转型的硬支撑[N].无锡日报, 2010

[2]赵英臣, 刘光辉.软实力时代的民族文化发展思考[J].泰山学院学报, 2009

[3]吴兴南, 林善炜.全球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4]魏明.文化: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J].湖北大学学报, 2007, 2

[5]胡良桂.文化自强与文化强国[N].文艺报, 2010

篇4:中国梦与传统文化

在当代,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的设想,这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把握,是对人民群众社会期待的真切回应,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但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而文化的根基,必将通过文化传承在大学教育中得以实现。

今天的中国,在物质世界中享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人们的精神世界正面临严重的危机,且社会正在为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人们的精神世界亟需文化的滋养,为此,大学教育就需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与文化传承相契合,以期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

一 关于中国梦

关于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对其进行详细阐述。第一次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就中国梦展开阐述:“现在,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第二次是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发表讲话时,再次详尽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2]

中国梦的提出和阐述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把握,是对人民群众社会期待的真切回应,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历经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不断地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再到改革开放,持续而艰辛的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汇集时代发展成果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梦提出和阐述的历史背景,那么,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中国梦提出和阐述的理论背景。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梦的提出和阐释。

可见,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走向,它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未来的。

那么,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知道,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二是文化传承的软实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绩。13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这已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物质过快发展导致了精神发展跟不上,因为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路。百姓生活虽然富裕了,但精神世界却陷入了危机。这似乎与其经济飞速发展不相称。因此,审视现在,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提升,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

二 关于文化传承

“文化”一词,从文献记载看,大概最早出现在《周易·贲》中,书中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意思是,观察天象,则可知四时之变;观察人类自身具有的文明气象与文饰之道,则可知文教有化育人心的功能和作用。“文”与“化”合成一个词语是在西汉时代,刘向在《说苑·指武》中的论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4]按汉字的本义解释,“文”是指人在某种物体上做记号,留下痕迹,或称之“刻纹”“画纹”;“化”的本义则为改易、生成、造化,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我国,对文化的理解一直延续着最初的内涵,即文治、礼乐教化。但今天我们使用的“文化”概念,其实已是源自西方的解释。“文化”在英语中是Culture,而Culture的词源是拉丁语中的Cultus,这个词的原意中含有种植、耕作、居住、动植物培育等语义。从词源上看,“文化”有人们在自然界中劳作,并从中获取成果的意思。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对文化概念的解释有近200种之多。虽然关于文化没有统一的概念,人们使用时各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而定,但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解释是文化的“两分法”,即文化可分为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两种。广义文化即人化,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就是它的血脉。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当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发生时,我们能够众志成城;当分裂割据时,我们总是能走向统一;当历经贫弱时,我们最终总是走向强盛。其原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都能找到。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特质,所需要的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所强调的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担当,所主张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理念,也都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元素。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种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价值体系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见,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振兴中国文化,是民生的需要,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文化的振兴与传播必将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三 关于大学教育

复兴文化传统,重在文化传承。而大学自产生之日起,就负有传承人类文化的职能。这一职能,在2014年4月,由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了出来。他指出:“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各项工作之中。”[5]endprint

这一职能的提出,是大学内涵的彰显。无论是我国古代经典《大学》中开宗明义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6]还是西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柏拉图的“图雅学园”,中世纪欧洲的博洛尼亚大学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再到德国创办提倡学术自由的柏林大学,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等现代大学,无不是为了启发人们的心智,让社会更文明,人类更有文化。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

大学是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存在。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是具有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体现了文化的广义概念,因大学的诸多活动及其人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成为大学的精髓与血脉,也是大学之所以为“大”的真正意义所在。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的“主体”,必然有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这种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就构成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它集中反映了对大学的本质、功能的理解和价值追求,是大学吸收历史文化传统,经过长期办学实践的探索与积淀,并随时代发展不断充实的。

大学教育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承文化呢?除了设置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外,大学教育主要通过其精神文化的陶冶来提高人们的素养。下面就谈谈其精神文化内涵与实现中国梦的契合。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也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它为历代师生员工所认同,并不断对后来者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熏陶,如春风化雨般。为了便于传承和颂扬,大学的精神文化总是通过文字、图形等符号,以校训、校风、学风等形式表征和展示。我们仅以其精神文化最重要的表征物——校训为例。

校训是一个大学对其理念追求、文化传统的理性抽象,是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比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出自《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7];“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8]这个校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深刻揭示了清华的精神内涵。中国学子对清华大学的向往和垂青,不仅仅是它们的基础条件和名气,更重要的是向往接受它的精神文化的熏陶。而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被学生们接受后,往往以良好的气质,优雅的举止,高尚的修养等形式外显出来。因此,现代大学,尤其是建校历史较短的高校,更要在总结其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的基础上,凝练出精神内涵,加以高度概括升华,使其成为师生的身心烙印,并将其代代相传。这必将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它需要中国人不断的努力,才能成就的事业。因此,将实现中国梦的理念注入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核,使其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隐性课程,感染和渗透着学生,且这种感染和渗透具有强大的社会辐射作用。

综上所述,文化传承必将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而文化传承借助大学教育将其内化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如此必将可持续地推动我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2012-11-30(第1版).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

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第1版).

[3][7][8]杨天才,张善文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汉]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1-10-09.

篇5:中国梦与个人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闭幕时又系统阐述了中国梦。

一.中国梦的由来

中国梦”要从历史上追溯。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到了18世纪我们落伍了,那时候西方已经走上工业化道路,我们还在封建社会徘徊。1840年鸦片战争打破了我们“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过程中,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但为什么这个美梦没有成真呢?因为当时缺乏一个真正能够担当革命重任的先进的领导阶级。在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1921年发生了一个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把阶级的使命和民族的使命融于一身,勇敢地承担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新中国实现一个梦想而奋斗。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家的一个根本政治制度奠基下来,毛主席庄严宣布要为建设一个富强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到1964年底的时候,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在这个“中国梦”的指引下,新中

国的建设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二.内在联系

个人梦和国家梦,有内在联系,这就是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离不开国家梦的实现。同时,国家梦的实现,特别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又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所以,为了实现这样一个梦想,要在全社会中营造一种氛围,把全民族的梦想和追求凝聚在一起。只有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成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才能把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送达梦想的彼岸,让每个人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逻辑中梦想成真。像总书记说的那样,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

梦想是每个人生存的希望、追求的目标、幸福的源泉。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有的人想要过富裕的生活,有的人想要美满的婚姻与家庭,有的人想要成功成才成名成角。孩子们希望有一个欢乐愉快的童年,青年人希望学业有成、爱情甜蜜,中年人希望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老年人希望健康长寿、子孝孙贤。

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个人梦,既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要总体上依赖于中国梦的实现程度。一方面,中国梦是由一个

篇6:中国梦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中国梦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习近平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我们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成功的。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

篇7:青年梦与中国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1201班 张钰清 20120706823

青年梦与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曾说:“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而自五四运动以来,我国青年在五四精神的引领下,一直孜孜不倦地追寻着强国梦、复兴梦,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中国梦。青年梦是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梦的主要推动力和铺路石,只有我国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中国梦才能更加稳定地阔步向前。

让青春在转型跨越中闪光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2010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的家乡山西省是国家的煤窖,是典型的能源大省,为我国的经济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但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资源的日渐枯竭,山西该何去何从?如何让山西成功地跨越转型是我们山西人共同面对的问题,作为山西的孩子,我们重任在肩,任重道远。

让青春在转型跨越中绽放光芒,这就要求全省青年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转型跨越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面对时代的强音,面对时代的召唤,青年人最具生机活力,最少保守思想,最富创新激情,最具改革意识,素有勇开风气之先、敢想敢冒、敢闯敢试的优良传统,理应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勇当先锋。在制度创新上献计出力,在科技创新上大显身手,在文化创新上施展才华,争做先行先试的排头兵。

让青春在转型跨越中绽放光芒,这就要求全省青年勇挑重担,奋发有为。青年人要“敢”字当头,强化创业理念,积极投身山西青年创业行动,到基层去、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到市场竞争中去,推动形成广大青年竞相创业的生动局面。要“能”字为先,认真学习创业知识,不断提高创业本领,切实增强创造力、洞察力、决断力等创业能力,从转型跨越的市场浪潮中寻找和开拓创业空间,脚踏实地,勇于开拓,争当攻坚克难的突击队。

让青春在转型跨越中绽放光芒,这就要求全省青年坚定信念,勤奋学习。青年人要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自觉服务大局,把个人的成长发展融入到坚持科学发展、实现转型跨越的生动实践中;从文化知识中汲取营养,拓宽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钻研岗位技能,全面提高素质;从社会实践中增长才干,全面了解山西基本省情,准确把握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时代脉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毛主席曾经生动地把青年比作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并把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邓小平明确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长,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江泽民也提出“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的成长更离不开党”。习主席指出,青年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的。正如习总书记说的,现在在高校学习的大学生都是20岁左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很多人还不到30岁;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时,很多人还不到60岁。也就是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和千千万万青年将全过程参与。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我们不要被中国梦这貌似大的无边无际的梦想吓退,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实现了青年梦便动了中国梦。中国梦,青年先行。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不但要心中有梦,更有坚信这个梦,怀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去努力实现它。前不久习总书记五四讲话中说:“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以下几点上下功夫。那便是勤学,修德,明辨,笃实。”这也正是我们实现青年梦方法。首先,作为学生我们的本职工作就是把学习搞好,要善于学习,不耻下问,用知识武装自己。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并将所学的运用到实践中,为逐步实现小康社会付诸行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其次,不断提高自我道德修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一个没有良好品德的人比没有文化的人更可怕,我们必须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第三,要能明辨是非,只有认清这世界的真善与丑恶,才能在实现青年梦的正确道路上慢慢前进,才不会误入歧途。另外,要脚踏实地,骄躁浮夸是万万要不得的,立足我国国情,立足自身现实,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我们都有戒骄戒躁,踏踏实实。还有,我们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对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难免认识不足,容易形成“空谈误国”,会将为实现“中国梦”停留在口号上。因此,必须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去走入社会,根据各自的专业实际,去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去发现现实的问题,然后去根据自己所能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将努力学习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把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作为立身处世的座右铭,内化为日常行为准则,形成自觉践行的理念,不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实现梦想的过程无疑是艰辛的,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从改革开放到构建和谐社会,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上下求索、前赴后

继,屡遭挫折斗志弥坚,历经磨难更加坚强。近代历史上,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孙中山等先进的中国人都曾有过中国梦,并为之英勇奋斗过,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然而他们的努力无一例外地都失败了,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现在,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已经开辟,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已经证明,这条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惟一正确的道路。当代有志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沿着这条民族复兴之路为伟大梦想的实现而奋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篇8:中国梦与传统文化

今天的中国, 在物质世界中享有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但人们的精神世界正面临严重的危机, 且社会正在为此而付出惨痛的代价。因此, 人们的精神世界亟需文化的滋养, 为此, 大学教育就需要结合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与文化传承相契合, 以期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

一关于中国梦

关于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对其进行详细阐述。第一次是2012年11月29日,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 首次就中国梦展开阐述:“现在, 大家也在讨论中国梦, 我以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 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 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第二次是2013年3月17日, 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发表讲话时, 再次详尽阐述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 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2]

中国梦的提出和阐述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深刻把握, 是对人民群众社会期待的真切回应, 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 历经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不断地探索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直至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再到改革开放, 持续而艰辛的探索, 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汇集时代发展成果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中国梦提出和阐述的历史背景, 那么, 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中国梦提出和阐述的理论背景。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些理论从不同侧面有力地指导了中国梦的提出和阐释。

可见, 中国梦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必然走向, 它是历史的、现实的, 更是未来的。

那么, 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知道, 任何国家的发展, 都要依靠两种力量:一是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二是文化传承的软实力。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取得让世人瞩目的成绩。13亿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 这已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物质过快发展导致了精神发展跟不上, 因为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国家上百年的路。百姓生活虽然富裕了, 但精神世界却陷入了危机。这似乎与其经济飞速发展不相称。因此, 审视现在, 我们亟需解决的问题是需要精神力量的提升, 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必须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

二关于文化传承

“文化”一词, 从文献记载看, 大概最早出现在《周易·贲》中, 书中云“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3]意思是, 观察天象, 则可知四时之变;观察人类自身具有的文明气象与文饰之道, 则可知文教有化育人心的功能和作用。“文”与“化”合成一个词语是在西汉时代, 刘向在《说苑·指武》中的论述:“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 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4]按汉字的本义解释, “文”是指人在某种物体上做记号, 留下痕迹, 或称之“刻纹”“画纹”;“化”的本义则为改易、生成、造化, 是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我国, 对文化的理解一直延续着最初的内涵, 即文治、礼乐教化。但今天我们使用的“文化”概念, 其实已是源自西方的解释。“文化”在英语中是Culture, 而Culture的词源是拉丁语中的Cultus, 这个词的原意中含有种植、耕作、居住、动植物培育等语义。从词源上看, “文化”有人们在自然界中劳作, 并从中获取成果的意思。然而在现实中, 人们对文化概念的解释有近200种之多。虽然关于文化没有统一的概念, 人们使用时各人按照自己的需要而定, 但目前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解释是文化的“两分法”, 即文化可分为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两种。广义文化即人化, 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人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狭义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 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的观念体系, 是政治、宗教、艺术、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

文化对一个民族来说, 就是它的血脉。纵观中华文明发展史, 当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发生时, 我们能够众志成城;当分裂割据时, 我们总是能走向统一;当历经贫弱时, 我们最终总是走向强盛。其原因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都能找到。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特质, 所需要的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 所强调的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联的担当, 所主张的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的理念, 也都是中华文化基因的重要元素。正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种突出优势, 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价值体系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见,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振兴中国文化, 是民生的需要, 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文化的振兴与传播必将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三关于大学教育

复兴文化传统, 重在文化传承。而大学自产生之日起, 就负有传承人类文化的职能。这一职能, 在2014年4月, 由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了出来。他指出:“不断提高质量, 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各项工作之中。”[5]

这一职能的提出, 是大学内涵的彰显。无论是我国古代经典《大学》中开宗明义的“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新民, 在止于至善”;[6]还是西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的“修辞学校”, 柏拉图的“图雅学园”, 中世纪欧洲的博洛尼亚大学等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再到德国创办提倡学术自由的柏林大学, 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直接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等现代大学, 无不是为了启发人们的心智, 让社会更文明, 人类更有文化。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

大学是客观的物质存在, 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存在。大学的本质是一种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 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机构既相互关联又鼎足而立, 是具有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术的高等学府。它体现了文化的广义概念, 因大学的诸多活动及其人都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成为大学的精髓与血脉, 也是大学之所以为“大”的真正意义所在。

大学作为一种社会的“主体”, 必然有其内在的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这种价值追求和办学理念就构成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 它集中反映了对大学的本质、功能的理解和价值追求, 是大学吸收历史文化传统, 经过长期办学实践的探索与积淀, 并随时代发展不断充实的。

大学教育主要通过哪些途径传承文化呢?除了设置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课程外, 大学教育主要通过其精神文化的陶冶来提高人们的素养。下面就谈谈其精神文化内涵与实现中国梦的契合。

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文化, 是大学的灵魂, 也是时代精神的深刻反映。它为历代师生员工所认同, 并不断对后来者产生重要影响, 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熏陶, 如春风化雨般。为了便于传承和颂扬, 大学的精神文化总是通过文字、图形等符号, 以校训、校风、学风等形式表征和展示。我们仅以其精神文化最重要的表征物———校训为例。

校训是一个大学对其理念追求、文化传统的理性抽象, 是大学绵延的“文化基因”。比如, 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其出自《易经》中“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7];“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8]这个校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并深刻揭示了清华的精神内涵。中国学子对清华大学的向往和垂青, 不仅仅是它们的基础条件和名气, 更重要的是向往接受它的精神文化的熏陶。而内涵丰富的精神文化被学生们接受后, 往往以良好的气质, 优雅的举止, 高尚的修养等形式外显出来。因此, 现代大学, 尤其是建校历史较短的高校, 更要在总结其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的基础上, 凝练出精神内涵, 加以高度概括升华, 使其成为师生的身心烙印, 并将其代代相传。这必将为实现中国梦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

中国梦的实现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它需要中国人不断的努力, 才能成就的事业。因此, 将实现中国梦的理念注入大学精神文化的内核, 使其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隐性课程, 感染和渗透着学生, 且这种感染和渗透具有强大的社会辐射作用。

综上所述, 文化传承必将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 而文化传承借助大学教育将其内化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 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如此必将可持续地推动我国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N].人民日报, 2012-11-30 (第1版) .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30 (第1版) .

[3][7][8]杨天才, 张善文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4][汉]刘向撰.程翔译注.说苑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1-10-09.

上一篇:公路碾打晾晒专项整治的活动方案下一篇:社团财务部部门介绍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