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PPT

2024-07-23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PPT(共9篇)

篇1: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PPT

《琵琶行·并序》课例赏鉴

——该课例获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

(西安)

执教/王毅军

观察/贾 玲

【课例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 生:白居易。

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

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板书课题)

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 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生读小序)

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

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5分钟左右)

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 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 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

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琵琶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吗?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

生(读第三节):“沉吟放拨插弦中„„梦啼妆泪红阑干。” 师(请另外一生评价):你觉得她的感情把握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这一节主要讲琵琶女的身世,诗人对琵琶女应该比较同情,读的时候读出了同情的感觉。

师:你是站在诗人的角度讲吧,现在如果是站在琵琶女这个角度,你觉得她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生:悲凉。

师:对,悲凉的感情。我们读诗歌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得抑扬顿挫,但更要注意把握诗歌中诗人所蕴涵的感情。刚才同学读的这一节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

师:就这一节,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没有?把你最想提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生自由组合,小声交流,讨论质疑)

师:同学们主要提了两个问题:一是琵琶女的形象及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咱们周围同学自由组合议一议,由一位同学记录小组讨论要点,两个问题可以任意选。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

生:我代表我们小组想说第一个问题。前几句写她少年的时候,然后还被那个秋娘嫉妒„„

师:秋娘是什么人?

生:秋娘本身就是才华出众的歌伎,然后还要嫉妒琵琶女,说明琵琶女比秋娘还要才华横溢。后面写她“弟走从军阿姨死”,她的家人,离开的离开,死去的死去,后来她的容颜因为家庭变故和时光流逝变得非常憔悴。当时社会看重你,就是因为你的容貌好而不是有才华。琵琶女的泪既是感伤的泪又是不满的泪。

生:我觉得琵琶女主要代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普遍的悲惨的命运。

师:这里你谈得更深入了,上升了一个高度。琵琶女的技艺高超,她年轻的时候,“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但是到了后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生(众):“门前冷落鞍马稀。”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那个时代就是重色轻才的。师:重色轻才。那个时代不是看重她的技艺高超,而是看重她的美貌,后来她年老色衰,所以就被抛弃了。所以从这里看出,琵琶女仅仅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

师:还有一个问题,琵琶女描绘自己一生的遭遇,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如果说详细些,有哪些? 师:过去是京城名伎,现在是—— 生(众):沦落江湖。师:过去是少年得意—— 生(众):现在是老年失意。师:过去是年轻貌美—— 生(众):现在是年老色衰。师:过去是门庭若市—— 生(众):现在是门可罗雀。师:过去欢笑—— 生(众):今日辛酸。

师:除了琵琶女,刚才说,“谁解沦落人”,沦落人一个是指琵琶女,还有一个是指谁呀? 生(众):白居易。

师:当诗人和琵琶女彼此穿过无数人群,走过无数条路,在这个萧瑟的秋天,相逢在浔阳江头船上的时候,他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模仿诗人白居易的口吻读第四节。

(生读第四节)

师:好,我们的白居易还得加把劲。我们在读这一节诗时要读出什么感情? 生:应该和琵琶女一样感同身受吧。

师:感同身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这里面,诗人的遭遇还有什么词可以体现出来?

生:“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黄芦、苦竹、杜鹃、哀猿”。

师:这些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正是感伤之情,进行诗歌的欣赏一定要注意意象的象征意义。师:就这一节,大家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生自由组合,讨论质疑)生:琵琶女的遭遇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怎么理解?那个“同”字,同在哪里?

师:两个问题的本质相同。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朝廷官员,一个是江湖的歌伎;一个是高朋满座,一个是门前冷落。那他们又“同”在哪里呀?谁能说一说,你觉得“同”在哪里?

生: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上看,他一开始满腹才华,想一展鸿鹄之志,却在朝廷中受到排挤,而被贬谪到偏僻的地方;琵琶女本来也是很有才华,但她却因为年老而无人问津,所以他们的经历都是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平淡,所以此刻他们的心境都是悲伤的。

生:还有,他们俩都是京城人。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前面小序上讲的,“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师:对,是来自京城。现在呢,他们都来到了什么地方? 生:浔阳江头。师:这一点也相同。

生: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怀着一种落魄之情。

生:他俩都是人才,得不到人家的重视,这也是相同的一点。

师:都是很有才华的,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我觉得她的水平还是挺高的。诗人呢,也是才华横溢的,而现在却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由此可见,诗人是在写琵琶女,又是在写自己,抒发郁积于心的贬谪之恨。五、三读文本,品味感受

师:那么我们再想一想,他们原本认识吗?是什么打动了白居易,把两个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联系在一起的?谁能说一说?

生:是因为琵琶女弹的那个琵琶曲。师:“谁识琵琶声”(板书),同学们,诗中有一段对音乐的描写,应该说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刚才我们班的琵琶女和诗人都读了一下,我也情不自禁,给大家背一下这一段,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这一段中最精彩的句子在哪里?为什么精彩?

(教师配乐示范背诵第二节:“寻声暗问弹者谁„„唯见江心秋月白。”)

生:我最喜欢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它把琵琶声在沉静以后爆发的声音比作乍破的银瓶和骑士突然拔出刀枪那一瞬间的声音,更加突出了琵琶声在沉默后的慷慨激昂的特点。师:你很喜欢非常激越的音乐。好,还有没有?

生:我喜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因为我觉得这句话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先经过音乐的跌宕起伏,然后婉转动听,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听上去挺有感觉。

师: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就是十分生动形象。师:化——

生:化抽象为具体。

师:对,大家都知道,写愁的情感是不是很抽象?李煜怎么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无形的愁化作具体可感的滚滚江水。李清照怎么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抽象的无形之愁化作沉甸甸的重负。比喻的手法是不是很好?还有没有同学想谈?

生:我喜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它把弦声首先比喻为急雨,声音非常急促,然后又如丝雨般,有非常渺茫的感觉,很形象,很生动。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谈的精彩的诗句,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诗人?仅仅是精彩的音乐吗?谁来说一下?

生:从第二节里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可见,作者被打动,不仅因为好听的音乐,还有琵琶女在音乐里面融入的自己的情感。

师:有琵琶女的遭遇,有琵琶女的情感在音乐里面。

师:那我还要问,仅仅是琵琶女的遭遇和情感在里面就打动了诗人吗?

生:还有,诗人想到了他自己的身世。诗人也从琵琶曲中读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欢悦与痛苦、苦闷与希望,这引起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共鸣。

师:对,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更在于它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音乐把“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在两个陌路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师:好,我们下面一起读一下最后一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段)

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琴声和着白司马的泪水沉到了江底,千年之后,仿佛仍在我们耳畔回响。

六、放飞心灵,交流感悟

师:我想同学们还有很多的感触吧,下面我们就畅所欲言,敞开心扉,用较富有诗意的一两句话来表达你的感悟。(播放琵琶曲,生思考、写作)

生:天公薄情病乐天,世情愚昧苦才女。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怒愤难自平。师:好,你很厉害呀,像一位诗人。

生:音乐,仿佛从远处传来,又似乎就在身旁,那么清静,那么飘渺。琵琶声响彻长安城,好像有人在哭泣,幽怨着,缠绵着。弹者有意,听者有情,我愿化作一首小曲去抚慰你那懂我的心。

师: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散文诗呀。还有没有? 生:白居易在这个不眠之夜,用湿漉漉的诗句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的湿漉漉的心。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师:好,这也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呀。老师也很喜欢诗歌,在备课时,也写了一首七律谈我的感受。

投影:

感悟《琵琶行》

王毅军

浔阳江畔客将还,秋月荻花夜色寒。一曲琵琶情切切,半觞清酒泪涟涟。飘零歌女伤神苦,沦落诗人为客难。司马挥毫倾肺腑,后生吟诵叹先贤。

七、再读文本,升华感情

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诗歌的漫游,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再一次放声地旁若无人地自由地读一遍这首诗。让我们把情感浸在诗歌的意境里,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去感受诗人的情怀。

(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放声自由读全诗)

结束语:历史不会抹杀这一切,时间不会淡忘这一页:那低眉信手的婉约,那哀怨凄切的曲调,那东船西舫的岑寂,那似曾相识的遭遇。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了永恒的千古绝唱。

最后让我们在悠扬的琶琵曲中,以经典为伴,与诗歌同行!

【执教感言】

《琵琶行 并序》原设想主要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围绕“谁解沦落人”“谁识琵琶声”两条线索启发点拨学生,并让学生大胆质疑,深入鉴赏诗歌中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感情,让学生体会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整节课作为诗歌赏析课,力争成为书声琅琅的“生态课堂”,多元性的“对话课堂”,生成问题的“质疑课堂”,进而成为一节使人感觉是享受的语文课堂。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把握得较为成功:

一是诵读教学落实较成功。有齐读、单人朗读、自由读、分段读、全篇读、放声读,初步感知读、强化体验读。从字词的读音,到情感的把握,再到朗读技巧的运用,指导具体,其中示范读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二是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有诵读技巧的指导,有对古典诗歌思想感情的赏析方法的指导。

三是以生为本,平等对话,使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接受性学习与探究合作相得益彰。能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更新角色定位,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四是使合作学习成为教学常态而非装样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依据活动时的情境,“动态生成,自由组合”生成学习小组。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一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存在问题。一开始课件视频播不出来;另外,在最后让学生放声自由读时不应播放视频,以免影响学生进入文本体验。

二是咀嚼诗歌语言不够深,不够细。《琵琶行》的篇幅较长,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较多,赛课时我有意加快了教学速度,虽然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咀嚼诗歌语言不够深,不够细,有些值得反复玩味的细节未能充分表现出来。

(王毅军 陕西西安市西北大学附中;710069)【名师观察】

创意设计 突出主体 尊重体验 指导鉴赏

一、创意设计,脉络清晰

面对《琵琶行 并序》这样一篇经典课文,教师怎样能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使教学设计更精心、更优化、更具有课堂的实效性并更具有语文味呢?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王老师的这节课紧紧围绕“谁解沦落人”“谁识琵琶声”这两条线索来设计教学,切入点巧妙,教学脉络简洁清晰,并与这首诗的双线结构——以歌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以诗人的感受为暗线——相契合,很有创意,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突出主体,鼓励探究

这节课教师能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不是教师填装知识的袋子,而是教师服务对象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重在调动并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本节课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大胆质疑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启发、点拨学生,使得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点拨相得益彰。这种对学生“学”的状态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及时引导、恰当评价和点拨,使学生学习始终兴趣盎然,参与度高,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

三、书声琅琅,以读促悟

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节课王老师以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国文本是读的学科”为诵读的引领,使“读”摒弃了盲目性,更具有目的性,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语文学习的本质。在这节课中师生通过自由读、听读、跟读、教师范读等诵读方式,从初步感知、以读促悟到强化体验,从内容理解、情感把握到朗读技巧的运用,教师指导具体,教学推进有序,课堂上书声琅琅,使作者、读者和听课者的情感融为了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尊重体验,指导鉴赏

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培养其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琵琶行并序》情感丰富而充沛:诗中充满对黎民苍生的人文关怀,诉说了诗人贬谪浔阳时的精神诉求,展示了诗人与琵琶女人生遭际的暗合等。如何通过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诗人的情怀,走进白居易真挚而痛苦的内心世界?从这节课的实录中可以看出,王老师没有以一个成人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解,没有用自己的思考来替代学生的思考,而是耐心地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对诗文的研读,去探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世事复杂多变,这是非常可贵的。正因如此,在学习之后的“放飞心灵,交流感悟”环节里,师生都有诸多收获,令人欣喜。

作为一首千古传颂的经典诗篇,《琵琶行》的结构美、情感美、语言美及其音乐描写之精妙,都是教学的重点。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认知能力,关注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在感知诗歌的基础上学习鉴赏,较好地体现了诗歌教学的有效性。

(贾 玲 中学特级教师,陕西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语文教研员)

篇2: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PPT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它对音乐的描写细致入微,出神入化,因而被称之为千古绝唱;它对感情的抒发淋漓尽致,感人肺腑,“十分情十分说出,能令有情者皆为之死”是对此诗最中肯的评价。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要点: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二、指导朗读

1、注意读音

铮(zhēng) 悯然(mǐng) 转徙(xǐ) 浔阳(xún) 枫叶(fēng) 瑟(sè)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cháng) 秋月白(bó) 衣裳(cháng) 红绡(xiāo) 钿头银蓖(diàn bì) 谪居(zhé) 整顿衣裳——(cháng) 还独倾——(huán) 间关——(jiān)

2、听配乐朗读

3、自由散读

三、疏通小序,积累字词(看注解,查工具书,和同学交流下列词句意思)

明年——(第二年) 年长色衰——(女性面容) 遂命酒——(摆上酒宴) 使快弹数曲——(畅快) 感斯人言——(被感动) 因为长句——(于是写下了) 歌以赠之——(作歌) 凡六百一十六言——(一共)

四、作业:朗读并翻译小序

每二课时

一、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

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一) 江头送客闻琵琶

(二) 江上聆听琵琶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三) 歌女倾诉身世苦:(少年欢乐;晚年凄凉;悲苦心境)

(四) 同病相怜伤迁谪

(五) 重闻琵琶青衫湿

二、细节探讨

1、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明确: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2、诗人用哪两句诗将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叹息,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遭遇?.“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试做具体比较(引导学生用原诗文概括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①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京倡 商妇 怨

②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京官 谪官 恨

③“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明确:音乐(琵琶声)。

补充: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善写),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 ,勾)留江上别离情。

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白居易祠,祠中著名的对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他的深厚情谊,勾留即逗留,千尺水衬托别离情之深)

3、谁解琵琶声

[提问]读了本诗,我们恐怕更多的是对琵琶女的命运掬一把同情泪。确实,琵琶女的命运令世人感叹。但是,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

第二乐章“欢乐曲”:“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所以旋律又进入

篇3:《琵琶行》对比教学琐谈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琵琶行》,对比教学

《琵琶行》是白居易广为传诵的名篇。诗中以琵琶女飘零憔悴沦落天涯的生平遭遇,引发作者遭谗受贬政治失意的满腹怨愤,表现了作者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抒发了作者无限的天涯沦落之恨。作品借人抒情,托人言志,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要解读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据此,我在教学该诗时,特别注重三组对比教学设计。

一、琵琶女与王熙凤人物出场对比

王熙凤和琵琶女都是艺术作品中人物出场的经典典范。一个描写直接,一个渲染婉曲;一个得意有加,一个失意有余。因此,把它们放在一起对比分析,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描写。王熙凤的这句话耐人寻味:从表面意思看,是为了向贾母和众人道歉。但仔细想想,黛玉是贾母的亲外甥,母亲去世后外祖母传书带信要黛玉来投奔贾府,贾母自然对此极为重视,应该早已安排迎接。而熙凤在“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的严肃的场合竟然敢迟到,还敢“放诞无礼”,大声喧哗,肯定有其深沉的含义:显示她和贾母的关系非同寻常,突出自己在荣府中的管家地位,飞扬跋扈,大有小人得志之嘴脸。

琵琶女的出场就决然不同了。她年老色衰、孤独失意。自然不像王熙凤那样风光无限。作者极尽笔墨,采用“化直为曲,婉曲有致”的出场描写。作品一开始,便对自然环境进行渲染描写:地上的寒江、高空的秋月、岸上的枫叶和水边的菊花勾画出一幅萧瑟低沉的秋夜送客图,渲染了一种萧瑟落寞凄清孤独之感。失意之人,何等悲怨?清歌不起,管弦不在,只有“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悲凉心情,这自然为琵琶女的出场做了气氛上的渲染和情节上的铺垫。在主人和客人黯然神伤、相对无言、即将悲伤地分别之时,“忽闻水上琵琶声”,这无异于“雨中送伞、雪中送炭”。这里作者也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写法,但这种写法明显不是琵琶女出场的主要技法。因为对于琵琶女身在何处,作者并没有直接和盘端出,而是继续“化直为曲”,“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历了一个“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犹抱琵琶半遮面”,姗姗而出。

通过以上教学对比分析,人物的出场、形象的凸显、人生的际遇和情感的渐染自然折射到学生的心田,彰显无限的艺术魅力。

二、《琵琶行》和《李凭箜篌引》音乐描写对比

《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主要运用直接描写来描绘琵琶女的高超演奏过程。先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转轴拨弦三两声”,区区几字极显演奏之娴熟;而后“弦弦掩抑”极写曲调之悲伧;“低眉信手续续弹”极写行板之舒缓;“拢”、“捻”、“抹”、“挑”极写弹奏手法之多变;“霓裳”、“六幺”极写乐曲之丰赡。尔后诗人运用一系列生动的比喻,把音乐幻化成落玉盘的大珠小珠,流啭花间的间关莺语,水流冰下的丝丝幽咽,甚至“无声胜有声”;还有突然而起的银瓶乍裂、铁骑金戈,使听者时而悲凄、时而舒缓、时而心旷神怡、时而又惊魂动魄。流畅到凝滞、细弱到无声,急风暴雨再到最后的戛然而止,诗人不惜笔墨,正面渲染,把音乐的形象描绘得视觉分明、淋漓尽致。

《李凭箜篌引》对音乐的描写主要运用间接描写来描绘音乐的效果。诗人借助神奇的想象与大胆的夸张,通过白云凝滞、乐逗秋雨、香兰欢笑、芙蓉泣露、老鱼跳波、瘦蛟狂舞、湘娥啼竹、素女发愁、玉碎凤凰、神妪学篌、吴刚入睡、玉兔身湿等形象地彰显了李凭的弹奏技艺之高超,可谓出神入化,鬼斧神工。

同是对音乐的描写,虽用笔不一,但收到异曲同工之妙,这实在是大家的风范。神来之笔,值得我们认真对比品读。

三、琵琶女身世的前后对比

琵琶女青春年少时色艺超群,红极一时。诗人一开始就用“善才服”、“秋娘妒”从一个侧面刻画了她的色艺出众,用笔精炼传神。再从“五陵年少”、“红绡无数”方面侧面描写她当时红极一时的盛况,再现了一个红歌女在五陵年少这些纨绔子弟的簇围下,那种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而今青春不在,“门前冷落鞍马稀”。年岁已老,只好“老大嫁作商人妇”,何等悲催。更可恨的是“商人重利轻离别”,落得个“去来江口守空船”的落寞。琵琶女过去是娇艳动人,现在却是“暮去朝来颜色故”;过去是门庭若市,“五陵年少争缠头”,现在却是“门前冷落”,“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过去可以和纨绔子弟纵情欢笑,现在却是独守空船、无言垂泪。

诗人正是通过琵琶女前后身世的鲜明对比,使琵琶女的悲剧色彩更加突出、更加强烈,从而深刻地揭示出琵琶女不幸遭遇的社会意义,为下文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抒怀做铺垫。

篇4:《琵琶行》教学设计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描写艺术(音乐和绘画)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积累一些基本的鉴赏技能,进而培养学生们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但这个目标对于目前的高中学生来讲却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学生自身已有的艺术素养不足以支撑他们对描写艺术的文学作品的品读鉴赏。因此当作者用一些相对专业的术语把对音乐和绘画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的时候,学生很难通过抽象的、自己也不甚理解的文字去还原艺术作品的本来面目和真正魅力,在此接受层次上进行艺术鉴赏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教学上,多数老师不过是把它们上成文学课罢了,对于如何真切地感受艺术魅力觉得无从下手。笔者力拙,但却想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去作一尝试,力争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感受艺术魅力上能有所收获。

阅读是打开文学艺术作品宝库的钥匙。学生要想体味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就要到文字上去找突破口;要想体会文学艺术作品的美,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必须从它的载体——文字入手;要想深刻体会文字所传达的艺术气息,就必须在明白语义的基础上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体会、升华,由文学形象还原为艺术形象,由艺术形象上升为一种个人情感体验。因此在设计本单元的教学时,要把阅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以《琵琶行》为例,笔者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目标、自主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管是学习目标还是探究的问题,都要强调在阅读的基础上去设计,去理解。这样,阅读就成了课堂的主轴线,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艺术形象,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才会达成,学生才会真正从本单元的学习中得到可能受用一生的东西。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大家知道,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学习这个单元的任务就是来尝试掌握这一本领的。而《琵琶行》主要是为了锻炼大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的,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琵琶行》,一起品味、感受音乐文学艺术的魅力。

2.检查预习

明白文意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检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

《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传世佳作,阅读全诗,结合学案,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为本课设计一个学习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个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学生设计的目标和问题,尽管表述各不相同,但都不外从情感、音乐描写、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方面着手,老师此处可根据学生设计,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课堂处理。教师备课要充分,所有的方面都要准备好。笔者执教过程选用两个目标:⑴阅读品味音乐描写的特点。⑵ 阅读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针对第一个学习目标,老师引导学生从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段入手去品味琵琶曲之美。首先,学生高声朗读第二段,总体把握琵琶曲的特点。学生多数能体会到琵琶曲的美。此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描绘琵琶曲的美的。学生带着问题再读文本,很快就会发现作者运用的一些典型艺术手法。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使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席如此美妙的“听觉盛宴”。音乐本身是流动的时间艺术,主要通过音调的高低和旋律的变化等来塑造艺术形象,作者的文字描绘当然会捕捉到这些变化。而学生也要捕捉到这些变化,并利用朗读的轻重缓急来反映这些变化,就要再读文本,边读边体会。当学生掌握后,请学生朗读,老师趁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就能越来越准确地把握琵琶曲的变化,并读出自己的情感,此时老师再适时范读,把整个阅读体味推向高潮。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通过阅读而再造的琵琶曲的艺术境界中,个个摇头晃脑,跃跃欲试。

由此老师总结过渡,进入第二个目标的学习。音乐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我们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痛苦,我们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欢。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的,那琵琶曲表现琵琶女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再读文本。

学生通过阅读会从乐曲中得到愉悦、激愤、哽咽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老师趁势点拨,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一首繁复的琵琶曲就是琵琶女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总体情感基调是由喜转悲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第三段,印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琵琶曲旋律的变化和琵琶女身世的经历是如此的契合,学生真正体会了音乐作品和演奏者合二为一的境界,也就自然体会到了艺术的震撼力和表现力。

对于琵琶曲作者的体会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对于琵琶女的诉说作者的感受是“又闻此语重唧唧”。学生阅读第四段,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学生能概括出作者的人生经历,由此联想琵琶曲的繁复多变和琵琶女的身世经历,不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二、三、四段,深入品味艺术作品的魅力。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很优秀,通过一起讨论交流,我们共同积累了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方法,提升了感受艺术魅力的能力,达成了同学们预先设定的目标。有了这些能力,如果我们能重返两千多年前俞伯牙所生活的地方,那么相信他将不再会感到知音难觅,相反他会说:高山流水,知音无限。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作品的感受力为目标,以阅读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最终形成了学生、作者、琵琶女、琵琶曲多方面的共鸣,真正体会了艺术的感染力。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是成功的。本节课还尝试了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自我设计探究问题的环节,从实际的课堂效果看,学生经过这么多年语文素养的积累,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这个工作交给他们自己去完成,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捕捉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这节课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在对音乐的描写方法归纳时,应该更详细,让学生学习具体鉴赏的步骤和答题思路,对音乐描写的方法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文中很多环境描写的句子优美动人,老师应该捕捉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两句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艺术的感受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教材中随处都有值得挖掘的写作素材,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251100)

篇5:《琵琶行》参与式教学设想

教学构想:

1.让学生以《琵琶行》为个案, 搜集整理白居易的有关材料, 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下, 对本文中的琵琶女形象进行分析, 并体会白居易的写作心情。

2.营造人文化课堂情境, 引发师生互动。

3.教师在整个活动中, 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课前准备:

1.考虑到学生对于白居易的了解, 本节课在设计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注重学生读诗的情感体验,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诗词的理解力求多元, 不求惟一。

2.课前全班每个同学根据自己的喜好, 各选取一首白居易的诗词, 尽量展示自己的特长, 简单赏析, 并充当教师角色, 引导全班同学共同学习, 从而拓宽知识面。

教学步骤:

一.立案 (确定研究对象)

1.引进构建主义教学理念, 运用师生互动的结构体式, 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

2.鉴赏《琵琶行》一文, 重点分析琵琶女形象, 并体会白居易的写作心情。

二.规划 (制定教学计划)

(1) 把学习者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4-6人, 每组选出小组长和中心发言人。

(2) 自由阅读, 通过翻查工具书, 深入理解要学的内容, 提出问题。

(3) 自由讨论, 交流收集的材料, 交流讨论的内容, 共同提高。

(4) 小组讨论, 对确定要交流的问题讨论, 整合并确定发言内容。

(5) 代表发言, 对商定的结果由小组长或发言人作简明扼要的说明。

(6) 教师点拨, 补充学生的缺漏, 纠正学生存在的偏差, 提出疑问, 激活学生思维, 适时总结。

三.实施 (教学过程安排)

前奏:播放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录音磁带, 布置学生看书, 让学生在音乐中熟悉课文, 营造诗歌品赏氛围。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赏析《琵琶行》, 重点鉴赏琵琶女形象, 体会文中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艺, 要求大家充分发挥主动性, 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你所收集的资料, 并结合你个人的体会鉴赏诗的韵味, 品味诗人化动听的琵琶声为美妙诗句的超凡本领, 并探求诗人“泪湿青衫”的原因。

下面我们开展学习活动。

活动一:背景了解

目标:搜集整理白居易的有关材料,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时间:5分钟

材料:白纸、彩笔、课前搜集的材料

过程:1.把自己搜集整理白居易的有关材料发给小组成员。2.互相学习, 并在白纸上整合出一份与本文相关的较有用的背景资料。3.宣布各组讨论结果。 (重复者不再讲) 4.头脑风暴:述说对白居易的认识。

说明:此活动是让学生自己参与, 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往往有老师意想不到的收获。

活动二:人物分析

目标: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前提下, 对本文中的琵琶女形象进行分析, 并体会白居易的写作心情。

时间:20分钟

材料:白纸、彩笔、辅导资料

过程:1.自由阅读全文, 结合自己的资料, 掌握字词, 理解课文大概内容。2.互相交流, 初步感悟琵琶女形象。

教师设计以下问题:

(1) 作为名噪一时、有着高超演奏技艺的琵琶女为什么“千呼万唤

学生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如果学生回答有偏差, 老师可适当引导, 并明确:

(1) 琵琶女由于年长色衰, 不愿被人看到这一弱点, 所以不肯轻易为别人演奏。 (2) 琵琶女虽为娼女, 但仍受“三从”、“四德”的思想影响, 不肯轻易抛头露面。 (3) 琵琶女在年轻时被人呼来喝去, 没有做人的尊严, 而现在她已“从良”, 有了自己的尊严, 所以不肯轻易为人演奏等等。

(2) 作为“文艺工作者”, 按理琵琶女应该是年纪越大技艺越精, 可为什么会“门前冷落鞍马稀”?

学生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明确:年长色衰。

(3) 你如何认识琵琶女“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这一形象?

明确:琵琶女曾是一名色艺双全、名噪一时的歌女, 虽有高超的演奏技艺———“曲罢曾教善才服”, 但由于古代妇女社会地位不高, 像琵琶女这种从事以娱人为业的人就更加没有自己的人格尊严,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是因为她年轻貌美而不完全是通过高超的演唱技巧赢得的, 由此可见, 琵琶女是处于被观赏的地位, 毫无自己的人格尊严, 是受侮辱、受损害、毫无社会地位的古代妇女的代表, 即使在“嫁作商人妇”后, 从“商人重利轻别离”及“去来江口守空船”也可知道其社会地位毫无改善, 从“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中可以看出, 琵琶女在遭遇了如此多的变故之后, 仍然没有觉醒, 是非常可悲的。这就可为现时之鉴了。

(4) 诗人白居易为什么对琵琶女深感同情?请用文中的一句诗回答。

明确:因为两人遭遇类似, 故而心情相通, 白居易才从琵琶曲中听出了琵琶女的人生哀怨。音乐, 便成了一个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和一个沦落为封建社会最底层的琵琶女思想感情沟通的桥梁!最后以至“泪湿青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喟叹。

(5) 追问:作者有哪些身世之感?在本诗中如何体现的?

(启发思考:诗人白居易在文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同学们可能稍加讨论就会发现, 诗人在开始就用景物加以衬托。作者所写之景为“枫叶荻花”“黄芦苦竹”、“杜鹃哀猿”。这三类景物在古代文人笔下都有极强的隐喻意味。

(1) 引发学生对诗人遭遇的思考, 学生结合自己的资料及课文注释讨论总结。

(2)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所谓情景相联, 比景写情, 也即“一切景语皆情语”。

(6) 自已思维, 提出相关问题, 供大家讨论。

(自由讨论, 结合手中材料和个人认识自由发言)

(7) 头脑风暴:大家交流, 述说对琵琶女的认识。

说明:此活动从课堂秩序看来最乱, 实际最为学生用心的时刻, 孩子们往往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教师须认真组织, 也要做好点拨引导才行。至于答案, 只要意思明确就行, 语言可由学生自己组织。

活动三:动手写作

目标:加深对琵琶女的认识, 对白居易的了解。

时间:20分钟

材料:白纸、笔

过程:1.从你对琵琶女的认识, 或对白居易的了解, 给其中的两个人或一人写信, 帮他们分析飘零的原因, 并劝慰他们, 勇敢面对生活。2.小组内口头交流作文, 并评选较好者书面交流。教师也可写下水作文, 与学生沟通交流。

篇6:《琵琶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2)了解、运用意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抓住意象,感受悲凉的意境,深刻体味诗人郁结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悟情感的逐层递进,深刻理解诗歌的丰富情感。

通过描写音乐艺术、沟通人物情感、塑造人物形象是理解诗意的难点。

教学过程

[导语]唐朝有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唐宣宗李忱,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诗是这样写的(投影诗歌)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显然诗中提到的诗人是——白居易,诗中提到的两篇代表作是《琵琶行》《长恨歌》。这首皇帝赞颂胡儿能吟的《琵琶行》大家也认真学习过,你曾因怎样的感动记住了哪些典型形象、典型音乐、典型境界、典型氛围、典型感情?

[情感一探]白居易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显然,同学们记住了言(语句)、声(音乐)、实(主题)而最重要的根(情)却印象不深,让我们从诗的角度再次品味作者的情感。

1.镜头再现《琵琶行》中的经典诗句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在诗歌中景物、人物有自己的术语——意象。请学生自己选取典型意象:

枫叶,毛泽东吟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满江碧透,百舸争流”的豪迈诗篇,足见枫叶的火热。唐诗中这种暖色调的枫叶常常传达出的是悲凉,如张继的“江枫渔火对愁眠”。

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象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刚开是紫色的,快凋谢的时候是白色。随风摆动,最能表现飘逸感和对故土不舍的深情,描绘出一幅萧瑟的清秋景象。

秋风,瑟瑟,凄凉、孤寂,愁绪悲伤,秋风秋雨愁煞人。

琵琶,《礼记·乐记》载“丝声哀”,“鼓鼙之声欢”,意思是说琴瑟等丝弦类乐器声音哀婉,鼓声欢快。《宋书·乐志》引傅玄《琵琶赋》:“汉遣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故使工人裁筝、筑,为马上之乐。欲从方俗语,故名曰琵琶。”可见,琵琶是在公主和亲时,供远行公主抒发情怀之用,那么,它所弹奏出的当是深深的幽怨、无奈,是浓浓的离愁别绪,是对未来的惆怅迷惘。琵琶与生俱来的这种情感底色,自然也遗传给了后世。纵观历史,琵琶往往是红颜们悲剧的见证,多了些哀声。

2.用心感知诗中色彩

俄罗斯画家列宾说过“色彩即感情”的话。颜色有冷色调与暖色调之分,客观的色调之有“冷”与“暖”,可见掺入了人的感觉。冷色调以白色为最,暖色调以红色为最。《琵琶行》中就似无心地用到了一红一白两极色调。

“枫叶荻花秋瑟瑟”,枫叶是红色的,荻花是白色的,这一红一白两极色调构成的境界便具有了极大的张力。暖色调的红色枫叶成了反其意而用之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冷色调,枫叶、荻花构筑了一种凄清迷离的别离氛围。琵琶女年轻时红极一时,“一曲红绡不知数”“血色罗裙翻酒污”,而“血色”即红色,但血色又显然有红色之外的意味,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有“回看血泪相和流”,血与泪并提,让人不由自主地联想到琵琶女在“红”的背后有不为人知、难以言表的辛酸的“泪”,倒有些冷的意味。其中“白色”的意象明显占着绝对主导的地位,江水、月亮被写到三次,它们是再平常不过的景物,常让人熟视无睹,它们得以出现在人们的现实视野中,多半是在漂泊无依、孤独无聊、思人无奈的时刻,因此透过江水与月亮的意象,还能让人感受到主体的心绪状态,可谓一举两得。而且就连描写音乐的语言中冷色调的词语也占有绝对的比重,如“雨”“珠”“玉”“冰”“水”等,大量冷色调意象的运用,为全诗涂上了一层浓郁的悲凉意绪,而这来自于白居易此时的悲凉心绪。

小结:诗人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寥落悲怆、凄清苍茫的意境,淡淡的忧愁。颇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妙。

[情感二探]白居易曾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琵琶弹奏本身讲究神韵,要求幻化出诗韵、情韵、画韵、意韵、心韵、气韵、乐韵。我们来看一下最出彩的音乐部分: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音乐中大量使用的两种技巧探究

直接描写——以议评声,以喻摹声,以形绘声。

间接描写——以景托声,以人衬声。

2.这段音乐激发你怎样的内心感受

琵琶声传逾千载,歌女乐天花开败,酒不醉人人醉曲,司马泪和一月白。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也是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被撕裂,是愤激的哀号,像腾格尔唱《天堂》一样强烈的反差。他本来应该是个王国中的宠儿,结果现在却成了尘世的弃子。对于琵琶女来说,这场音乐盛宴不仅是一次技艺的炫耀,还是一段幸福的回忆,“间关莺语花底滑”使笔者想起了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她穿着礼裙戴着项链,旋转旋转。

小结:对于非音乐的耳朵,再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从音乐中,我们分明听到了轻快、忧愁、苦闷、难扼的愤懑,为什么呢?

诗人以“独在异乡为迁客”的失意落魄之形神,送客于秋夜,凄清愁悲,其郁闷怨恨之情自当如江潮涌雪,荡漾不息,但序文“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以怨隐恨藏的平静口吻,如实道出不期横遭贬黜的时间与贬所,而“贬谪”之因由却讳言不记,可见“志在兼济”的诗人的怨苦痛深与万般无奈,却隐忍不发,其妙意深藏,全在有苦不诉,含恨不申的“淡化”之中。

[情感三探]借助音乐,白居易放声痛哭,并留下了永垂的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辨析琵琶女和白居易的异同

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落泊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

他们都经历由繁华的京城到僻远的江州的过程,有相同的漂泊感。

他们都遭遇人生中的不幸,有相同的沧桑感。

他们都无力主宰个人命运,有相同的失落感。

琵琶女经历了人生变故,琴技越来越成熟,感情越来越深沉,却再也没有人欣赏她的琴声;白居易在贬谪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接触到社会现实,考虑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却不能施展才华。

2.探究主题,感悟情感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白居易——一个上层的精英知识分子,琵琶女——一个底层的落泊歌女虽地位悬殊,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伎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品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两种内容不同但形式相似的命运撞击出了强烈的火花。这火花,既温暖了彼此孤寂的灵魂,也同时照亮了那个时代——白居易的遭遇折射的是朝廷的腐败,而琵琶女的身世反映的则是底层的困苦,两种命运的叠加便是时代的镜子。

这就是中国士大夫的悲哀,是一种彻底的宣泄,更可悲的是,这份悲哀,无处诉说,也无法言说。

结束语

如今再读《琵琶行》,发现那字里行间全是苦泪,音乐,不过是个载体罢了,那音乐,就是不平之气,就是抑郁激愤,甚至是血泪控诉,是无言悲泣。两人的沟通跨越了时空,让历史为人类树立了一种悲剧,震撼永恒的时空。

篇7:琵琶行教学设计一等奖PPT

偶然的机会,看到谭德华的一篇文章《例谈语文教材的几种处理艺术》,其中一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处理艺术。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精选一个或几个关键的教学问题,既能带动学生对全篇文章的阅读理解,又能带动学生生动活泼的阅读、思考、研讨、探究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深入到课文的每一个角落之中。这种处理艺术的关键是要准确确定“一发”,即带动全篇的问题。这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处理艺术,看到这篇文章,更是激发了心中的欲望。当时,正赶上教学《琵琶行并序》这篇文章。那么,何不借此机会,尝试一下这种处理艺术呢?

二、案例描述

该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理解诗人的情感,赏析文中描摹音乐的手法。经过对教材的精心处理,当时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环节一:找出文中名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并理解句子含义。

环节二:提问:同是天涯沦落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环节三:提问:是什么使他们相遇的?

环节四:追问:这是怎样的音乐?

说实话,我非常得意自己对教材的这种处理方式,两个大问题就涵盖了整篇文章的内容。课堂自然是按设计展开,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解决第一个问题:同是天涯沦落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课堂上,我紧扣文章3、4两段内容,插入白居易的被贬江州司马的背景,使学生认识到歌女和士人的相同命运以及白居易深沉的情感。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气氛活跃,我不禁感到自我满足。刚下课,有个学生走到我身边,轻轻地说道:“老师,上课你讲的两段文字中,有些语言我并不理解。”当时我有些诧异,这个学生的文言基础又不差,难道连这么简单的文章都看不懂?只见他指着第3段的一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又指着第4段中的句子“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他说道:“这个歌女的生活由盛转衰,根据老师介绍的背景, 白居易也是由盛转衰,那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郁闷的,这我都能理解,可是与这些语言又有什么关系?”此时,我明白了我这堂课只是一种自我肯定罢了,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三、案例分析

这一堂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白居易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紧紧抓住了文章的内容,试图通过分析白居易和歌女的相似经历,让学生理解白居易的那种情感。听到刚才那位同学的问题,我发现我的这种途径是失败的。

究其原因,我的眼里只有内容,没有语言,而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忽略了这个载体,怎么能让学生理解情感呢?学生指出来的这些语言,句句含情,如果在课堂上我能对这些语言加以分析的话,那么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就自然而然跃然纸上了。比如“绕船月明江水寒”细细品读这一句,会发现语言中饱含人物情感。就拿其中的“寒”这个字来说,写出来的并不仅仅是当时天气的“寒”,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描述:想想当年辉煌的岁月, 而如今委身嫁于商人,丈夫却不懂得珍惜爱护她,重利轻别离, 每晚只能在渡口看着空船,这是一种何等的心情,不言而喻。一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歌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同样的方式, 带领着学生品读鉴赏第四段中的语言,那么,我想,学生就能真正理解白居易此时的心情了,而不会再简单地用“郁闷”这个词来描述。

考虑到这一点,教学应该做适当的调整。《琵琶行并序》这篇文章和一般的文言文不一样,字词疏通并不会成为学生的难题,内容的理解学生基本上也能靠自己完成。因此,课堂的重点不应该放在内容解读中,而是侧重去品读语言,挖掘语言中饱含的情感。

四、案例反思

(1)不能得意忘言。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确是教学的一大任务,但绝不是首要任务,绝不应该成为教学的主要着力点。语文和数学等其他学科不一样,他要求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语言表达的内容,更是语言本身。洪镇涛先生曾在《我的教学主张》中提出“课文教学主要抓两件事,一是把握思路,二是品味语言, 而且应该把品味语言作为教学重点,应该多花点时间,多花点力气”。学生学课文不仅仅是为了理解其内容,更是要凭借对语言的鉴赏,学习它是如何表情达意的,了解它是如何达到表情达意的极致的。

(2)“言”中含情。语言是情感的载体,当我们想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时往往需要借助语言,同样,我们想要理解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时,也要通过语言来实现。语言是桥梁,它的一头连着读者, 另一头连着作品和作者。因此,想要真正地进入作品,读懂作者, 我们必须学会鉴赏语言,品味语言,因为“言”中含情。例如,大家熟悉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品读里面的“安静的睡着了”“停止思想”“不可估量的损失”“空白”等语言,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好友马克思的崇敬之情和对他去世的哀痛之情。

篇8:《琵琶行》教学反思

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咏叹。”而他的《琵琶行》就是一首因事兴感之作。在对本诗的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往的先介绍背景作者,后分析内容,归纳主题,分析艺术特色等传统教学模式,而是结合课后练习,大胆设计教学程序,结果,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让学生接受了一次情感教育,教学效果良好。

在实施教学的每个课时,我先向学生明确交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知道这节课要完成哪些学习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一、了解创作背景(文中小序),补充作者被贬原因

小序虽是文言,但注释较详,学生疏通文意时无多大障碍。从序中得知,诗人权高位显,多次上书言事,剖析朝政,得罪了权贵,被贬九江,诗人的政治热情大大减退,内心压抑苦闷。深秋之时,送客别离之际,闻水上琵琶之声,又偶遇琵琶女,遂成一篇千古名作。由此,将学生带入“江州司马青衫湿”的诗情画意之中。

二、重诵读,让学生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这首诗的思路很明晰:送客——听乐——琵琶女自诉身世—— 诗人独白。教学时,我有意让学生诵读一段、讨论一段,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诗文七字句的形式,概括文意。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我适时点拨,使学生准确归纳出了各文段的内容。即: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重闻琵琶青衫湿。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的故事情节。

三、欣赏音乐描写,解读琵琶之声(此为教学中最成功的案例)

音乐描写贯穿全诗,诗情随着乐律而变化。诗中琵琶女的演奏,一共出现了三次。我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描写音乐的句子,体会音乐表达的语言。

生:“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师:这是第一次写琵琶声,吸引了主客,凝住了时空。侧面烘托了音乐之美,表现了琵琶女的寂寞和诗人、客人的离愁别绪。

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四弦一声如裂帛”。

师:第二次琵琶声,是全诗精彩之处,突出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音乐震撼人心的力量,并运用大量拟声词和恰当的比喻使诗歌语言充满感人的艺术魅力。音乐或繁密、或幽咽、或激越、或婉转。(讲解此节时,我让学生欣赏古典琵琶名曲《汉宫秋月》,使抽象的音乐变为可感的形象,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生:“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中司马青衫湿”。

师:这是诗人第三次写琵琶声,音乐繁管急弦,凄切哀婉。而诗人也由琵琶女的傾诉,想到自己的被贬。既悲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 悲自己的谪居荒僻之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 的经历,让诗人和琵琶女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落寞人对落寞人,断肠人对断肠人。

四、努力方向

1、落实课前预习。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生字词、课文情节结构等。

2、设计问题应“就文提问”,披文入情,不宜太高太难,使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实话实说,有话可说。

3、对诗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应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多诵读诗歌,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背诵任务。

篇9:《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典型意义

我认为, 作者同情的不是琵琶女艺伎的身份, 而是琵琶女由艺伎而沦落为商人妇的遭遇, 借此抒发了作者的“天涯沦落之恨” (《容斋随笔》卷七) 。

一、艺伎在当时社会地位是比较高的

唐代的音乐文化是非常繁荣的, 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自帝王贵戚、文臣武将, 下至平民百姓, 无论男女老幼, 莫不会舞。据记载, 当时长安的乐舞盛极一时, 教坊、梨园比比皆是。文学史上堪称一绝的唐诗在当时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当时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诗为荣;诗人也以自己的诗能够入乐广为流传而为幸。

唐代的女艺人依色、艺两条标准以及服务对象的不同, 分为乐伎、艺妓、歌妓、舞伎四个等级, 其中, 乐伎是最高等的, 在宫中宜春院服务。这些乐伎代表着当时最高的专业水准, 在宫廷舞队中多是领舞者。她们享受着相当高的待遇, “四季给米”、“赐第宅”。要成为女艺人仅有容貌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天资聪慧、才艺杰出、知书达礼、善解人意, 还要经过很长时间严格的专业训练。“教坊”就是唐代管理宫廷乐队的官署, 教习音乐舞蹈的专门机构。

二、歌女自己也并不觉得自己地位低

琵琶女自叙年轻时的欢乐生活, “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一曲红绡不知数”。从她的诉说看, 她本是个色艺俱佳的艺人, 年轻、貌美、艺高、曾名声显赫、红极一时。“钿头银篦击节碎, 血色罗裙翻酒污”, 她日日与少年宴饮笑谑, 生活豪华奢靡。这火一般的、如花似玉的青春, 曾是她人生最灿烂、最美好的时光, 也是她最得意的时刻, 自然也成了她永恒的记忆。从琵琶女自述的口气中感到:她对自己的歌伎生涯并不感到羞愧, 也并不认为自己做乐伎不光彩;对自己青春时代的恣意欢谑, 红极一时, 欢歌笑语并不后悔, 反而有一种得意洋洋之感。琵琶女感到痛苦的是今天的寂寞与孤独、飘零与憔悴。因为春花秋月已逝, 容颜已衰, 年长色衰的她, 遭到社会的冷遇, “老大”只能“嫁作商人妇”了, “商人重利轻别离”, 男人离家经商, 妇人只能独守空闺, 只能在地处偏远的浔阳江上, 坐在空空的画船里, 向惨淡迷离的月光诉说着自己的凄苦、惆怅、孤寂。所以, “夜深忽梦少年事”, 只能是“梦啼妆泪红阑干。”回想自己昔日的锦绣年华, 她怎能不伤痛欲绝呢!她感叹岁月的流逝、青春的一去不复返;感叹往日的欢乐、辉煌早已逝去。留下的, 只有孤独寂寞、痛苦感伤。

三、同是天涯沦落人

上一篇:终身体育意识下一篇:中心医院开展提升优质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