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心理案例分析论文姜赟

2024-06-30

2023心理案例分析论文姜赟(共9篇)

篇1:2023心理案例分析论文姜赟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后的心得体会

金沙县中等职业学校医护部 姜赟

9月29日,学校王智副校长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了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重要讲话,刘华校长组织学习了省委书记赵克志的重要讲话,并对全体教师提出了“利用国庆假期,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省委书记赵克志的重要讲话,争做一个使人民满意的教师”。

国庆假期中,我认真学习和领会了习总书记在2013年8月31日接见了全国部分优秀教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对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勤奋工作,作出了突出成绩,表示崇高的敬意!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习总书记为当今和未来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肯定了教育的重要地位和教师对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学习和领会了习总书记深刻丰富的讲话精神之后,我不仅感到激动和鼓舞,更感到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己肩上的担子是多么的沉重,使命是多么的艰巨。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谈到了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好老师的标准是:“一要有理想信念;二要有道德情操;三要有扎实学识; 四要有仁爱之心。”我对好老师的理解是:

1.做一名好老师是我的理想。作为一名老师,我感到光荣,我很坦然。我愿意做一名教师,我希望我能做一名好老师。我既然选择了做教师,不管有多少困难,我都会坚持下去,直到有一天,我不能站在讲台上。每当我们在国旗下宣誓:“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庄严宣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神圣职责。修身立德,为人师表;追求真理,崇尚科学;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淡泊名利,严谨治学;传承文明,勇于创新;终身学习,不断进步。为全体学生美好未来,我愿奉献全部智慧和力量!”我就会为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而自豪!

二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从职业高中的专业课教师,过渡到普通中学的文化课教师,最后又到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每一次的角色转换和适应,不知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艰辛,但我从不退缩,从不服输。不论是在职业学校还是在普通中学,我都不断地学习、调整、充实、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去适应新的教学工作,争取把自己教育教学工作干好。尤其是现在与我的学生一道,为金沙的职业教育奉献的时候,更是感到骄傲!这就是我的教育梦想,这就是我不悔的青春誓言。

2.做一名教师要甘于清贫。作为教师,要甘于寂寞,甘于清贫。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清贫的职业,我们就要在自己的思想上接受它。通过学习,使我理解了教师的使命与责任,简单的说就是自身的价值取向。一个人如果活着没有价值,那他对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不会有热情的。现实的生活,满腹牢骚并不能改变什么,只会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狭隘和偏激。只为一份薪水毫不情愿地工作着,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走向退化和堕落。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整天紧锁眉头,在自怨自艾中耗费时光,消磨生命,那样的人生太没价值了。看到学生在认真晨读,看到学生在专注做习题,看到学生在忙碌的打扫卫生,看到刚刚严厉批评了的学生又阳光灿烂的围着你叽叽喳喳说过不停,看到学生的琴、棋、书、画有那么一点点的进步,这一切,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它将都是我们快乐的源泉,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学生的进步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体现,我们应该为之欣慰的。

3.做一名教师要乐于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名受学生和人民爱戴的称职教师,要打心底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不求名利,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无怨无悔地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然都会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但是本着为国家和人民造福的职责,它同样有着无限的骄傲。在今天,我们的教师们要抵御各种“金钱至上”腐朽思想的侵蚀,加强师风师德修养,用自己高尚的情操去赢得社会的敬仰。

4.做一名教师要敢于挑战。在当前新的国际环境和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们更要大胆探究,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就拿我们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来说,要想缩小中西差距,必须从整体上培养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这些,都要依靠素质教育的发展,而照搬国外成功的教育经验,永远与创造无缘,只有别具炉锤,打造有自己特色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成为教育创新的排头兵,培养出适合国情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更新如此迅速的今天,教师不应是一桶水,应是一股不断涌出新水的清泉,永远新鲜,有活力,才能在知识迅速变更的年代不落后,交给学生丰厚有用的知识。教师要敢于挑战自我,如现在我们学校倡导的“项目教学”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挑战,二十多年传统教学方法要改变,就需要我去学习,需要我去更新,我将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5.做一名教师要爱岗敬业。作为一名教师,强烈的敬业意识和忠诚自己本职工作的事业心,敬重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本职工作的使命感,是从事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21世纪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平等、尊重、快乐、健康、有爱心、有智慧的教育,是赋予每个人生命成长、生命质量和生命精彩、具有“生命感”和“责任感”的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为孩子健康成长、成人和成才共同铸造的教育。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无法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付出并不一定要有回报。教师的爱是博大的、包容的,教师就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把爱献给学生的人”。一名敬业的老师首先要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用爱撒播希望,用爱浇灌智慧,才能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一个有教育责任感的教师,除了对学生负责,对其它事情也是负责的。对大事负责,对小事也是负责的。

总之,作为教师,责任心是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良好师德的具体体现。时刻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来约束、鞭策自己,紧记自己是教师的身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和关心学生。把关爱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如同关爱自己的生命一样,把情感和爱心倾注在教书育人的全部过程之中,用情感、用爱心、用尊重去净化、去呼唤学生的美好心灵的形成,用责任、用使命为每一个学生成长成才奠基。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成长为一名好老师,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篇2:2023心理案例分析论文姜赟

关键词:农村,乳腺癌,患病率,早期干预

在女性癌症中, 乳腺癌的比例最高, 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全球以2%的速度在增长[1]。我国不仅城市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在不断上升, 农村妇女的发病率上升幅度更大, 已经快接近城市水平,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2]。近年来研究发现早发现、诊断及治疗, 对降低发病率有积极意义[2]。乳腺癌是少数几个能够通过早期筛查而降低病死率的恶性肿瘤, 应通过健康教育向群众大力宣传早期乳腺癌筛查的重要性, 让人们认识到定期筛查比发病后治疗更合算, 主动地定期参加筛检将大大提高筛查效果, 真正提高人群健康水平[3]。本次研究对笔者所在社区100名农村妇女进行调查, 总结其患病率, 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早期健康教育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社区100名农村妇女, 年龄46~50岁, 平均 (47.25±2.12) 岁。将其随机分成试验组 (n=50) 和对照组 (n=50) , 其中试验组年龄46~50岁, 平均 (47.23±2.10) 岁;对照组年龄47~50岁, 平均 (47.29±2.17) 岁。两组妇女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妇产科医生依据统一乳腺癌检查个案进行登记后进行逐个检查。本次调查选取广泛动员及宣传方式, 同时进行流行病学、乳腺癌临床、彩超、铝靶X线和病理等检查。所有妇女均进行乳腺视诊及触诊检查, 若出现可疑现象, 需要采取乳腺彩超进行检查, 若乳腺彩超检查结果可疑或为阳性, 则需要进行铝靶X线检查。

并对试验组50名给予早期健康干预, 如组织讲座、发放相关知识手册、调查过程中加强交流等。如制作相关的培训PPT, 向培训对象系统讲解乳腺正常的结构、病变后的各种症状, 及引起该类疾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并给予跟踪随访等, 督促患者提高预防意识。对照组50名则不给予早期的健康干预, 仅给予常规的普通保健知识宣传教育。

总结研究所选妇女患得乳腺癌相关疾病的情况, 并对比分析干预前后两组妇女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病情况

共抽取100名农村妇女, 其筛查任务全部完成, 实际的筛查人数为100名, 21名 (21.00%) 检查出患有乳腺疾病。其中以乳腺增生最多 (19名, 19.00%) , 其次为良性肿瘤 (2名, 2.00%) , 均未出现可疑恶性肿瘤及乳腺癌。

2.2 早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对乳腺癌及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早期干预前, 两组妇女对乳腺癌及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26.00%、28.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给予早期干预后, 两组对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症状、常见体征、乳腺癌早期发现方法、对乳腺癌严重性的认识等知晓率均显著上升 (P<0.05) , 试验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 详见表1。

名 (%)

3 讨论

乳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提高, 对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临床上主要考虑如何使患者得到最合适的治疗, 即效果最好, 副反应最小的治疗, 这一直是肿瘤医生所追求的目标[4]。乳腺癌被认为是在女性中最为常见恶性肿瘤, 医学认为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最快最有效的途径是早诊断、治疗及预防, 因此需做好早期发现的工作[5]。为了了解笔者所在社区农村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 通过随机抽查的方式对100名患者进行检查, 无一名乳腺癌发生, 与文献[4]报道的0.057%相比较低, 可能与研究对象的例数选取较少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 40~50岁中妇女的乳腺癌患病率较高, 且本次研究显示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为21.00%, 与文献[6]报道相符。在检查过程中若出现可疑病例, 要借助相应辅助手段做进一步的检查, 做到严谨负责。

据统计绝大多数的妇女主要通过电视获得相关知识[7]。在进行早期干预前调查显示对其知晓率较低, 仅为27.00%, 其中试验组为28.00%, 对照组为26.0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通过对试验组妇女进行早期干预, 主要通过组织讲座等方式, 最重要的是要依据该年龄段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等给予针对性的讲座培训, 并采用自行编制的有关乳腺癌的知识问卷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发放与乳腺癌相关的健康手册, 并以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与妇女进行交流, 并利用加大电视宣传、报纸等常用手段, 将乳腺癌发病危险因素、症状、常见体征、乳腺癌早期发现方法、对乳腺癌严重性的认识等相关知识进行介绍。结果显示两组妇女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显著提高 (P<0.05) 。特别是试验组患者的知晓率从28.00%上升至96.00%, 而对照组从26.00%上升至54.00%。主要是因为该年龄段的农村妇女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获得知识的速度和效率要低于年轻女性[8], 且接触教育宣传的机会较少。常规的宣传教育对其影响不大, 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可增强她们的接受能力, 更好理解宣传的内容等[9]。从而可积极配合调查, 并加入到日常的防护中去, 对乳腺癌的宣传及预防是十分必要的。据文献[10]报道乳腺癌发病因素与其家族乳腺癌疾病史、饮食习惯及被动吸烟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早期健康教育时要加强宣传影响乳腺癌发病因素, 使广大妇女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护。如心理过度紧张、忧郁及刺激等均可导致神经衰弱, 所以平时要使情绪保持稳定[11]。并注意改善饮食, 避免肥胖, 要多食蔬菜少食油炸食品等, 最重要的是要积极参加定期检查[12,13]。同时需要加强早期的健康教育, 可通过积极鼓励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加入到检查行列, 使其认识到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14,15]。

篇3:心理案例论文

咨询方案采用:认知疗法、系统脱敏法、空椅子疗法、宣泄法。空椅子疗法:因父亲不爱他,一出生就要把他扔掉,求助者非常恨父亲。咨询师用空椅子疗法让他与父亲做个告白。父亲告诉他,其实一直都很爱他,从来没有嫌弃过他。求助者把十多年来对父亲的积厌一下宣泄出来。之后他告诉父亲不赌博、不打妈妈,有时间和他聊天,希望自己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得到父爱,父亲告诉求助者,天空中最亮的星星就是爸爸。现在父亲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了,希望他好好学习,做完告白,求助者心情好了很多,觉得这是多年来第一次心情这么轻松。睡眠开始好转。第二次咨询师让他画格子,告诉求助者随便画,随便涂什么颜色。咨询师说完之后,求助者拿起笔和纸又重复问了咨询师好几遍。是不是随便画?涂什么颜色都可以?说明求助者在生活中做事优柔寡断。母亲很优秀,离婚后一直没再婚,抚养两个孩子很不容易,她总是用自己的目标要求孩子。然后咨询师让求助者和母亲做了个对话,让求助者和母亲演一遍10年后的自己生活、事业怎样?咨询师告诉求助者的母亲,从此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面对一切。说完后,求助者精神状态比前一次更好了,变得自信。第三次咨询。咨询师在宣泄室让求助者把沙包当作他爷爷奶奶,咨询师在旁边一边告诉求助者把恨奶奶他们的话都说出来,此刻的他是最安全的。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宣泄,他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通过空椅子疗法,希望奶奶他们从今后好好对她们母子。做完这些,求助者整个人放松了。两周后来访能正常上课,注意力集中,睡眠非常好,饮食大增。之后班主任和同学们都说他像换了一个人,变得爱说爱笑,能主动和同学老师聊天。一个月后求助者考上专科。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岩华夏心理培训学校)

篇4:加强水稻中后期管理确保增产增收

一、及时复水,保证幼穗分化时期有水

水稻进入幼穗分化时,在田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层,以增加成穗率和有效穗数,使幼穗能分化出较多的颖花。复水太迟,必将影响颖花的数量和质量。缺水会严重影响水稻穗分化,造成减产。复水后坚持间隙灌溉,保证灌浆阶段子粒充实所需水分,直至蜡熟期方可断水。

二、巧施穗肥促高产

目前,大面积生产上仍停留于“底肥+追肥”的传统施肥模式,水稻生长后期后劲不足,特别是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田块,常使空秕率增加,千粒重下降,早衰而影响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在高产栽培上我们提倡“底肥+追肥+穗肥”的施肥模式,充分发挥保花肥增粒壮籽的作用。水稻穗肥的施用时期、方法和数量是:以剑叶叶枕距±5cm时施用,亩用尿素3.5~5kg,在露水干后均匀撒施于稻田即可。苗好迟施少施,苗差早施多施。有基础的地区,可以在齐穗期通过追施叶面肥进一步提高产量。为提高米质,还可在始穗至灌浆初期喷施磷酸二氢钾。

三、加强田间检查,合理防治病虫害

目前空气湿度大,水稻群体和叶面积大,田间小气候非常适宜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加上局部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可能引起一些迁飞性害虫的危害。盆东、盆南稻区迁飞性害虫多处见虫早、迁入虫量大、侵入范围宽。据在盆地南部的兴文、叙永、古蔺县调查发现有部分遭稻飞虱危害的“通火”稻田,田间调查到的百丛虫量最多的已有近万头,2009年稻飞虱来势之猛已超过2007年。

水稻生产中主要是防治“两病两虫”(稻瘟病、纹枯病、二化螟、稻苞虫),生产上已经积累了多年的防治经验,多数群众掌握得较好,但是,一些农户仍然不能很好地把握,加上生产上品种多样,生育期交错,给适期防治带来困难。特别是三化螟,防治适期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生产上一旦错过,就会造成产量损失。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新的病虫害危害正在加剧,2007年稻飞虱在我省很多地区都成灾,稻曲病、稻水象甲、稻苞虫的危害程度也正逐年上升。因此,生产上一方面要做好相关物资的准备,另一方面要加强田间巡查工作指导。现就今后一段时期需要进行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技术建议,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地品种布局和生育进程进行参考:

1. 病害防治

在水稻孕穗末期(破口期)喷药预防稻瘟病,一般施药1~2次,主要药剂建议选用20%加收米液剂、75%丰登、75%金卓可湿性粉剂、20%三环唑、40%富士1号、比丰等,每亩对水50kg,叶面手动喷雾或大面积机动弥雾,喷药要求均匀周到。纹枯病的防治可选用10%井岗霉素粉剂、15%粉锈宁、禾枯灵等均匀喷雾1~2次,最好在早上有露水时施药。采取稻株间和叶面喷雾,重点喷施稻株中下部,要求均匀无漏喷。此外,稻曲病近年有逐渐加重发生的趋势,各地要引起高度重视。稻曲病发生后,影响产量和品质。生产上可以选用15%纹曲灵防治1~2次,均匀喷雾,可兼治纹枯病等中后期病害。

2. 虫害防治

7月上、中旬是二代二化螟防治的关键时期,可采取亩用20%阿维·三唑磷或55%特杀螟50g+20%纹枯灵Wp25~40g(或井冈霉素25g)混配,对水40~50kg喷雾一次性防治;或用20%漩星乳油或22%切虫乳油或5%锐劲特悬浮剂、虫无影、螟死净、bt乳剂、巨雷等(其中漩星、切虫、锐劲特、虫无影、螟死净等可兼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蝗、稻苞虫等),每亩对水50kg,常规喷雾或机动弥雾。施药部位重点是水稻中下部,注意保持田间水层(5cm左右),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齐穗后及时防治粘虫、稻苞虫、稻飞虱以及稻粒黑粉病。特别是稻苞虫,早期危害造成白穗减产,晚期危害大量吞噬绿叶,造成绿叶面积锐减,稻谷灌浆不充分,千粒重低,严重减产。稻粒黑粉病危害后,稻谷中带病谷粒加工时黑粉不易去除,直接影响稻米质量,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要加强稻飞虱的监测工作,及早做好防治准备。

三化螟发生地区,特别要把握时机,进行有效地防治。三化螟直接危害稻穗,形成白穗,严重的造成绝收。加上虫龄大,有效的施药防治时间短,防治相对困难。目前,有效的药剂是三唑磷和杀虫双,建议亩用1 000ml杀虫双+300ml三唑磷对水30kg进行喷雾。科学合理的防治时间是抽穗前7天至齐穗期,生产上在7月底8月初进行,最好也能进行2次防治,以做到切实有效。

四、防止断水过早

水稻齐穗后20天内,是水稻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干旱缺水,将对稻谷产量产生重大影响;齐穗25天以后断水,其土壤田间持水量尚能供应10天左右的水分,影响大幅减弱;断水越早,子粒充实度越差,同时稻米品质与稻谷充实程度成正相关。因此,排水时间不能早于齐穗后25天。

五、及早做好防涝预案

篇5:2023心理案例分析论文姜赟

“中介”是文艺社会学的基本范畴,是文艺社会学不同于一般文艺学的立足点,它支撑了文艺社会学体系构架中的所有范畴,揭示了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文艺社会学的本义不仅在于确认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而且在于寻找这两端之间的中介环节,探究它的结构与功能,并通过它揭示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双向性互动。”[1]

从文艺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文艺与社会的关系作一个相对准确的界定:文艺是社会整体结构中的一个组成要素,社会结构的产生、演化和发展决定了文艺的产生、演化和发展;文艺与社会的关系一般是间接的,需要有相关的意识形态作为联系的中介因素,文艺通过作用于这些意识形态进而作用于社会;文艺具有相对独立的运动发展过程,它与社会结构的运动过程不一定相协调,而是或超前、或滞后,它与社会生活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因此,在研究文艺社会学时,不应当把文艺与社会的关系简单化,而应该看到文艺与社会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要以中介思想作为研究这门学科的方法论基础。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文艺与社会的关系,那就是社会对文艺有最终决定作用,而文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社会。

但是,文艺并不像政治、经济、法律那样能够直接影响社会甚至改造社会,它是通过影响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因素而间接地影响社会,并通过与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而间接地作用于社会。“在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着广阔的心理、思想、形式、文化等的中介地带,这两端之间的某种联系一旦进入这一中介地带,便像流经沙漠的河流一样,免不了要流失、改道甚至潜入地下,消失得无影无踪。因此这一中介对于两端之间的因果关系既是一种维系和保持,又是一种修正和扭曲,从而使得这种联系显得那样游移不定和难以捉摸。”[2]所有的意识形态都可以充当文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因素,但不同意识形态的中介影响力是有强有弱的,其中影响力较强的一个因素是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这一概念是在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中被提出来的,他把整个复杂的社会结构清晰地分为五个层次:“(一)生产力的状况;(二)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四)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的,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的人心理;(五)反映这种心理特征的各种思想体系。”[3]从这个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第四层次的社会心理更接近生活、更接近作为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作为第五层次的哲学、宗教、艺术等思想体系,则是经过人们加工改造过的更具系统形态和逻辑结构的高级意识形态。因而,社会心理相对于思想体系而言,在形式上更具有原始形态的特点,在内容上更具有丰富性、生动性的特点,因而它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更直接、更具体。

普列汉诺夫把社会结构五层次论运用于文艺美学中,从而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文艺理论——“艺术的社会心理中介”论。在这个理论中,他着重强调了社会心理对文艺和社会的中介作用,认为文学艺术作为思想体系之一,处于社会结构的最高层,它和构成基础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相隔甚远。在文艺之下,首先是社会心理,然后才是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因此,在艺术和社会生活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这就是社会心理。

艺术作为远离经济基础的一种意识形态,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直接地受经济基础的影响,而是要通过社会心理等中介才能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普列汉诺夫根据社会心理这种重要的中介作用,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一个民族的艺术都是为它的心理所决定的”,[4]“要了解某一个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因此社会心理学异常重要。甚至在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历史中都必须估计到它,而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的历史中,如果没有它,就一步也动不得。”[5]

社会心理作为文艺与社会的重要中介,具有原始性、群体性和文化性等基本特征。

首先,社会心理具有原始性。

社会心理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没有经过加工改造的一种雏形意识,它基本上是一种社会性的知觉或流行的情绪,没有上升到理论体系的层面。同思想体系相比,它具有丰富性、生动性和不稳定性等特点,因此,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能产生更为紧密的联系。在诸多作家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作家所属的思想体系与作品中所展示的社会心理并不一致,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巴尔扎克与其代表作《人间喜剧》就是典型例子:从思想体系方面看,巴尔扎克一直站在封建贵族阶级立场上,但同时他也觉察到了封建阶级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并把这一趋势深刻地反映到了《人间喜剧》中。所以,他的作品中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心理是与他所属阶级的思想体系背道而驰的,他对自己所属的封建阶级进行了尖锐的讽刺,而对他政治上的死对头——资产阶级,却做了热情的歌颂。可见,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心理并没有经过他思想体系的加工和改造,是原始的、生动的。这也说明了社会心理比思想体系更能直接地作用于文艺创作,也更容易被文学艺术家所掌握。

其次,社会心理具有群体性。

社会心理是一定地域或一定时代所普遍流行的、为大家所理解与接受的意识形态,因此它具有普遍性、流行性和稳定性。社会心理一旦形成,就带有传染性,会形成一种社会氛围,所有人都潜移默化地被它所影响,而且,它往往会突破时代、地域和阶级的界限而成为社会上普遍流传的思想意识。例如,鲁迅先生在《阿Q正传》中所刻画的“阿Q精神”,其实质就是“精神胜利法”,这是一种我国古已有之的社会心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都在这种“精神胜利法”中寻求解脱,获得暂时的安慰。

社会心理是通过它的群体性特征来影响文艺活动的发展趋势的,它不但制约了文学思潮的变更,而且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文学艺术的发展方向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再次,社会心理具有文化性。

社会心理不是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纯粹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现象,而是一种文化心理,是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的精神存在形态和精神活动方式。社会心理的文化性由两个层面组成:一是历史文化积淀;二是当代文化思潮。

历史文化积淀是社会心理中最稳固、最深刻、最有影响力的层面。它是一个民族在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所积累的全部意识形态,这就是荣格所说的“集体无意识”。历史文化积淀是人类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具有普遍性的文化经验,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政治观念、社会观念、国家观念、艺术观念、道德观念、宗教观念、历史观念等等的总和。例如,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中的艺术观念,是我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学艺术的精华,它是同历代以来的传统文论、传统作家、传统作品等联系在一起的。

当代文化思潮是社会心理中最活跃、最表浅、最具创造性的层面,它是当代社会中各种文化观念的总和。相对于历史文化积淀来说,当代文化思潮具有易变性的特点。一个理论的提出、一部著作的发表、一场学术讨论的召开,都有可能对当代文化思潮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当代西方文艺流派为数众多,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流派此消彼长、交替更迭,每个流派都曾在一段时期内产生过轰动,随后又趋于沉寂,西方的文化思潮也随着这些文艺流派的起伏而改变。

由于具有原始性、群体性、文化性这几个特征,社会心理能够紧密联系文学艺术活动与社会生活这两端,在两者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注释:

[1][2]姚文放.现代文艺社会学[M].南京: 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24、25.

[3]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62.195.

[4]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50.

[5]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62.272.73.

篇6:谈培养小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一、破除神秘感, 引导学生入门, 使学生敢于动手

现在, 计算机设备相对比较昂贵, 学生对计算机的接触又不多, 为了让学生更直接了解计算机, 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的认知。在上《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时, 我把机箱拆出来, 先给学生介绍其内部结构, 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 再引导他们顺藤摸瓜看看这些线都是连到什么地方去的, 从而感性地理解计算机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这样一来, 把复杂、抽象的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学生很快就学会了, 不仅了解了计算机的各个配件, 并且掌握了计算机的连接方法, 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们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巧选CAI教学软件

由于CAI教学软件集文字、动画、声响、图像于一体, 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 让教科书“活”起来, 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此, 我寻找适合小学生特点的CAI软件, 如《趣味指法》、《轻轻松松学电脑》、《金山打字通》、《洪恩系列》等等。在教学《指法》这部分内容时, 我选用《金山打字通》来进行辅助教学, 利用软件上的功能进行操作练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边聆听优美的乐曲边动手操作, 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乐学”。

三、优化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的了解, 我适当地采用游戏导入、问题引入、情境教学等方法, 配合教材内容, 让学生在玩中理解记忆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些概念术语, 达到学生对每一节课都充满期待, 让学生微笑进机房微笑出机房。例如我在教学指法时, 就利用了《金山打字通》里的小游戏进行配套教学, 使学生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 通过学生分组合作等形式多样的练习, 紧扣学生心弦, 使他们玩中练, 练中学, 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并懂得了键盘上一些特殊键的作用与使用, 对操作不理想的人, 因人而异, 有时我个别指导, 有时让“小老师”指导, 有时让他观看其他同学的精彩表演, 耳濡目染, 在无形中学会电脑的基本操作。

四、课堂教学生活化, 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生活走进课堂, 让教学走近生活, 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活动中应更多地考虑如何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 让孩子们感到学习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在教学“在Word中插入表格”一节内容时, 为了解决内容比较单调、枯燥的问题, 在教学中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课堂上设置了通过表格来引导学生记账、来制作课程表等, 枯燥无味的操作因生活化内定的加入变得充满了生活气息大大激发了学生兴趣, 为学习制作稍复杂的表格打下了基础。

五、耐心指导, 注重实践, 体验学习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简单易接受的内容入手, 由浅入深。在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中, 计算机水平不一, 接受能力也不同, 因此, 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都要耐心引导, 注重个体差异,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当学生完成作品时, 也就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动力。例如, 我在教学《用word制作贺卡》时, 先不直接讲解如何制作, 而是出示不同的图文并茂的作品, 同时也播放了一段感人的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 通过音乐去感染学生的情感世界, 把对母亲的爱作为本课学习的原动力, 接着设置不同的任务提出要求——制作一张送给妈妈的电子贺卡, 学生一步一步操作完成, 最后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其他同学欣赏,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学知识, 从中收获成功的快乐, 体会母爱深情。学生不仅玩得高兴、学得好, 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

六、组织竞赛, 相互学习, 相互竞争

遵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特点, 组织各种竞赛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 在比赛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同时达到“练”的目的。例如:在教学键盘操作的内容后, 可举行“打字比赛”、“英文字母输入比赛”;在讲到画图教学中, 可举行“绘图比赛”等等,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还组织学生参加全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 使学生的电脑操作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篇7:2023心理案例分析论文姜赟

关键词:文化开创者 名山事业

陈寅恪挽王国维的词话说:“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民族盛衰,学术兴亡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建。故其著作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这段话描述了大师巨子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作用在于承前启后。陈先生尤其强调了这类知识人的开创性。所谓移风气示轨则也。传承者不仅要在前人的基础上开拓,并且要在前人的成说上来一番破立的功夫。这就必然使传承者面临一个如何处理前辈时人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主要表现为 “名山事业”思想。

“名山”这个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后世遂以“名山”表示可以流传后世的著作。据《史记索隐》“名山”本为“古帝藏策之府”。司马迁要把《史记》“正本藏之书府,副本留京师”。

写作的目的当然不是只放在书架上,乃是传之后世圣人君子的。这里的根源其实还在孔子。“夫子制春秋以俟后圣君子。”(《公羊传》)司马迁的名山与后世圣人君子,如《索隐》所引《穆天子传》所言,是一个有远源的历史制度,一个有关传递先王政教的传统。实际上落脚点当然是在后世“圣人君子”。“名山”不过是保证思想的传承不致因自身的不存在而中断。孔子的这个思想也是当时人士的一个通行的思想期待。《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穆叔论“三不朽”的话就证明了这种期望不朽的焦虑,从家世荣耀(所谓“世禄”)开始转到了个人名声。“这就把一个祭祀文化——宗教中的‘不朽’观念转变成为一个完全人本主义的‘不朽’观念。” [1]有趣的是,穆叔论述“三不朽”时,首先提到的是“立言”。“鲁有先大夫曰文仲,既没,其言立,其是之谓乎?”文仲是鲁国的贤大夫,他因言立而不朽,如果其“言”也指书的话,那文仲的书应该是失传了。孔子作为继承鲁国士大夫思想的集大成者,在立言上采取了述而不作的方式。孟子也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2]他著书也是合著。《荀子》一书,也是针贬时弊有感而发。从某种意义上说,《史记》是第一本希图通过“立言”来达到不朽的著作。之所以不是完全意义上,乃在于他对现实是有所期待的。前所引《索隐》触怒武帝而被迫删改就表明他是有很强的指责现实政治的目的的。这与班固私修《汉书》而终获章帝允许相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纯粹以文而企求不朽始于曹丕《典论论文》,可那是“文苑传”的事情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比“资治通鉴”有着更为强烈的预世情怀。

司马迁希望后世的圣人君子看了《史记》后产生什么想法作出什么举动呢?《自序》说是“拾遗补缺”《索隐》“谓补六艺之阙也”。司马贞的注释是没有同情的理解,而是以当下的语境来误会了作者的内心。《报任安书》有“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才力之举,自结明主;次之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拾遗补阙”还是察举一类为国荐才的事情。司马贞李奇的注可以说恰恰表明一部分文人对这一自《诗经》时代的诗人就已存在,经由孔孟而理论化的,讽刺时政的历史任务的自我减负。从这点说,他们的不朽是一种纯粹的文人的不朽。

自唐至宋发生的社会变化,士族文化最终由五代十国的军事冲击到宋代的科举制度上的政治文化压制而由庶族取代。这由民间久苦战乱和“士”之来源于下层人士而产生的蓬勃的参与意识——“以天下为己任”。这种积极的承当意识成为有宋一代的集体意识,并且表现在不同层次与方式上面。[3]这种意识表现在思想层面就在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可以说是把《左传》“三不朽”的期待上升到哲学的层面,又赋予哲学一种高远的世俗情怀与历史使命,气魄远大。

对于戴震来说,当日他在学界已是首屈一指的风云人物。“一时馆阁通人如河间纪庶子昀,嘉定王编修鸣盛,青浦王蘭泉大兴朱笥河先生,皆与之定交,从此海内知东原氏矣。” [4]但是东原不仅对当时的旧的程朱义理学派如姚鼐彭绍升开战,既拒收姚氏为徒,又说与绍升无豪发之同。对考证派也不苟同。戴震一面与考证派“依违其说,间出己意,必度其人所可解者,略见锋颖,不肯竟其辞也”,一面又说“当世通人,仅堪与余舆隶通寒温耳”,表现他对当时学界对自己的理解相当的失望。这种对现实的失望与他对自己的事业的期许产生了极大的反差,从而导致了他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使得他在对时人与先贤的言论中发出了一些极其刻薄的声音:“使戴某在,终不许朱子再吃孔庙冷猪头肉。”戴震自其在1755年入京即获当时学界大人物的一致推崇,这种推崇可以说延至今日。而他本人似乎也不是一个谦虚的人物《汉学师承记》:

戴编修尝谓人曰:“当代学者,吾以晓徵为第二人。”盖东原毅然以第一人自居。实际上,时人已把他视为“狂士”了。同样司马迁也是一个不谦虚的人,《报任安书》说他自己“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对劝勉他的任安,颇有些不敬。

戴震的名山事业是什么呢?“仆生平论述最大者为《孟子字义疏证》一书。”临殁时说:“生平读书,绝不复记。到此方知义理之学可以养心。”戴震宁可舛于世人而欲在义理上穷心尽力,其实还有更为重要的目的。他一再与人提起“孟子闢杨墨退之闢佛老”他于“理”之意义说“关乎德行,行事匪小” “《疏证》之作在”“破图貌之误,以正吾宗而保吾族” [5],这样一个出人意表的高度上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洪榜《戴先生行状》称其“学日进而遇日益穷”“家屡空而励志愈专”。他先撰成《原善》继之写出《绪言》后改“绪言”为《孟子字义疏证》。我们说“名山事业”既给作者一种现实的内心快慰,还给他们以“不朽”的承诺。“它不但能使作家名垂千古,也能让作家内在的东西流传不衰,因此,后世的人读了他的作品,有可能真正了解这个人。这种承诺唤起的希望越大,引起的焦虑就越严重,带来的困难就越难克服。” [6]这当然也是我们这里讨论的大师学者所具有的情绪体验,但正如前文所说的,和文人不同,儒家学者是怀抱经世济民的理想来著书的。勿宁说“立言”包含着“立功”“立德”的渴望。作者虽然大都无法在自己有生之年建功立业,可是他希望后来读了他的书的人能够实现他的理想,间接地完成他的功业。这可以理解他何以一再向段玉裁等人强调《孟子字义疏证》一书的重要意义。我们也许可以设想这是戴震对所有将要读这本书的人要说的话,他期待我们从中真正体会到他一生精力所萃的事业,并实现之。

“名山事业”这种意识,实际上代表了传承者面对现实压力向前代企求力量的内心紧张,当他的“名山事业”不被人理解接受时,他又不得不把企求的眼光投向未来。从司马迁到戴震,面对纷纭时世,他们或追求道或追求纯粹的道,以求得天下太平人民幸福,为此而产生的焦虑代表了中国历代知识人对社会、人民的深沉的使命感与为民请命的赴难精神,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灵魂的探求者。

参考文献:

[1]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M].三联书店,2002,P125.

[2]司马迁.史记孟子列传[Z].中华书局,1999,P2343.

[3]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M].三联书店,2004,P219.

[4]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M].中华书局,1983.

[5]戴震.孟子字义疏证[M].中华书局,1961,P173-185.

[6][美]宇文所安.追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往事再现[M].三联书店,2004.

篇8:2023心理案例分析论文姜赟

现阶段, 中国京、沪、津等经济强市也已意识到留学生教育对城市品位提升的助推作用, 大力推进留学生教育。近十年来, 京、沪和津高校的留学生数始终占居全国高校前三, 其发展留学生教育的速度在国内是领先于其它城市的。资料显示, 2011年北京的留学生数就高达72171万, 占当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24.7%, 上海的留学生数47403万, 占当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16.2%, 天津的留学生数16679万, 占当年来华留学生总数的6%。三所城市占有了全国46.7%的来华留学生的份额。相比之下, 广州市的份额则比较小。因此, 广州市除了一心一意搞建设之外, 必须高瞻远瞩, 群策群力谋教育, 特别是重视及发展广州留学生教育, 让留学生教育事业成为城市品位提升的有效助推力。下面就发展来穗留学生教育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1 发展来穗留学生教育的价值效应

1.1 有效助推城市品位的提升

发展来穗留学生教育能有效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助推城市品位的提升。招收来穗留学生首先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来穗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自费生比例不断提高, 可为广州市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2011年穗高校共有外国留学生 (学历生与非学历生) 13, 934人, 其中中山大学2, 893人, 暨南大学3, 656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 370人, 华南理工大学1, 351人, 华南师范大学1, 207人, 广州中医药大学1, 070人, 南方医科大学928人等, 按年人均学费4, 000美元简单估算, 一年学费就高达55, 736, 000美元, 折合人民币约3.3亿元。这对改善穗高校办学条件, 有着积极意义。在科技和学术交流方面, 通过招收来穗留学生, 有利于促进国际间的研究合作、学术交流以及进行技术上的转让, 有利于国际科研成果的传播和生产。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发展来穗留学生教育还可以给广州在发展上提供更多的国际化人才储备。

1.2 有效助推穗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 也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发展留学生教育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是大势所趋, 也是广州市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它可以推动穗高校师生员工观念上的更新, 树立起由市场、质量、竞争、服务等教育新观念, 还可以增添穗高校的国际化氛围,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和交流。让中国学生与外国留学生相互了解各自国家的文化、历史、教育、政治和风俗, 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对穗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和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穗高校学习外国高校先进的办学和教学经验, 促进自身的学科水平、管理水平, 促使教育、管理上水平、上质量、上台阶, 扩大穗高校在国际上的影响, 提高穗高校的国际知名度。

2 发展来穗留学生教育的优势与挑战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 华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 经济发达;地处东南沿海, 毗邻港澳, 交通便利, 在地理位置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气候舒适, 对外国留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 近年来, 来穗留学生人数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 来穗留学生教育工作在发展中仍存在较大的挑战, 如粤语仍为主导语言, 对以学习普通话为主的外国留学生吸引力不大, 语言环境受到一定的限制;留学生数量规模仍偏小, 学历层次较低, 语言生仍为留学生中的主体;留学生生源国别、专业结构和就读学校分布状况不均衡, 生源主要来自周边国家;缺乏地方政府奖学金、地方留学生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等。经济、地域和气候的优势仅是来穗留学工作的外部条件, 随着全国经济的发展, 地区差异进一步缩小, 广州的优势将逐步减弱, 面临的挑战将愈加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 广州市来华留学工作应该要立足未来的发展,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加大力度, 采取对策。

3 发展来穗留学生教育的途径探析

3.1 扩大规模, 优化层次

广东是著名侨乡, 有众多的华侨, 这些华侨都十分愿意将自己的子女送回家乡就学深造, 广州作为广东省高等教育的中心, 存在着接受众多外国留学生的巨大潜力。同时, 随着广州市同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日益密切和频繁, 大量来自这些国家的年轻人都希望了解广州的风俗、民情与文化, 加之广州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气候优势, 有兴趣来穗学习与进修的留学生与日俱增。因此, 在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方面, 广州市可以争取国家教育政策的试点工作, 结合广东省华侨的人脉优势, 在外籍留学生在穗高校及科研机构学习期间给予更多的“同等国民待遇”, 吸引更多侨属和外国学生选择到广州学习。除此, 还应该优化留学教育层次结构, 提高学历教育留学生的比例和规模。语言教学是向世人弘扬中华文化, 应继续大力发展外国留学语言生的规模, 但作为国家级中心城市的长远目标, 广州市更应努力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层次, 鼓励有条件的穗高校努力扩大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高级进修生的招生。通过对来穗留学生的教育来提高穗高校的教学与管理水平, 扩大广州市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3.2 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培养质量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培养质量从某种程度上就是高校最大的社会影响力, 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益。要保证来穗留学生教育工作稳步健康地发展, 必须要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培养质量。为提高穗留学教育水平和质量, 可广开思路, 扩大高校的自主权, 鼓励高校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尤其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为留学生开设用外语, 特别是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 并通过评选来穗留学汉语授课品牌专业、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留学生教育精品课程, 建立来穗留学外语授课师资培训专项基金或专项建设项目, 实施来穗留学外语授课师资海外培训计划, 建立全市统一的留学生课程库和学分互认制度等, 鼓励高校提高专业课程的外语教学比例, 加快外语授课师资队伍建设, 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 造就出一大批留学教育的高水平师资, 推动穗留学教育的内涵建设和发展。

3.3 完善留学管理和服务, 优化来穗留学环境

简洁、有效、热情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可以及时为留学生提供所需信息, 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难题, 令留学生活更为舒畅。研究显示, 留学生倾向于选择信息充足、准确、即时、清晰的国家与城市。在完善留学管理和服务方面, 广州市可以做更多的工作, 如建立广州市外国留学生服务中心, 为海外学生来穗学习提供权威、便捷的专业服务;建立广州市留学生国际公寓, 解决来穗留学生的住宿问题;完善来穗留学综合医疗保险制度, 为外国留学生提供更多保障;加强留学生管理专业队伍建设等, 以此优化来穗留学环境, 提高广州市的国际竞争力。

3.4 构建来穗留学生多元资助体系

留学生资助政策是吸引留学生的最重要因素。为吸引更多优秀的来穗留学生, 广州市应该积极构建来穗留学生多元资助体系。首先要构建以中国政府奖学金为主, 地方政府、企业、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奖学金为辅的来穗留学奖学金体系。目前, 京津沪等若干招收留学生的城市已经设立了各自政府奖学金, 但广州市却尚未设立来穗留学生政府奖学金。因此, 广州市应尽快设立留学生奖学金政府奖学金, 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参与, 鼓励企业、教育机构、社会组织捐资设立来华留学奖学金, 培养社会发展人才本土化所需的国际化人才。其次要探索建立留学生勤工助学等制度, 完善留学生资助政策。如鼓励社会企业、教学机构、社会组织等设立专项针对留学生的勤工助学岗位, 从各类奖学金中, 划出一部分作为留学生勤工助学的酬金, 为来穗留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资源。

3.5 支持有招收留学生潜力的高校

无可否认, 名校效应对学校招收留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存在的, 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名校招收留学生的能力是有限的, 为使来穗留学生教育工作持续稳步发展, 广州市除了要支持名校发展留学生教育外, 还必须把发展的眼光投向其余的大部分有发展潜力, 有特色, 而校方又希望扩大招收留学生的高校。广州市政府可以给予政策倾斜及经费支持, 鼓励此类高校发挥学校的自主权,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如鼓励此类高校按学科和专业, 与名校实行联合办学, 举办联合学位、双学位等培养项目;推出本校的特色专业和重点课程等。如此, 既可以使留学生在穗学习期间在不同的学校博览众长, 更好的了解中国, 增强友谊, 学到更多在一校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 也会使得广州的留学教育对外国学生更有吸引力。

总之, 留学生教育事业是城市品位提升的重要支撑与助推力, 为实现广州市政府提出的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 广州市应大力发展来穗留学生教育事业, 以新的姿态, 积极加入国际人才和留学生市场的竞争。

摘要:发展来穗留学生教育能有效助推广州市城市品位的提升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近年来穗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但仍存在较大挑战。促进来穗留学生教育发展的途径很多, 其中扩大规模, 优化层次;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培养质量;完善留学服务和管理, 优化来穗留学环境;构建来穗留学生多元资助体系以及支持有招收留学生潜力的高校等尤为重要。

关键词:来穗留学生,教育,价值效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2012年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Z].

[2]BOURKE A.A Model of 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 2000, 20 (1) :110-138.

[3]赵金坡.新世纪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状况、分析及展望[J].高教探索, 2011 (1) :97-102.

篇9:2023心理案例分析论文姜赟

关键词文化适应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识码:A

1 文化适应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

不同社会或社会群体在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行为和思想等这些文化方面上所表现的差异是文化差异。而当不同文化群体相互接触时,这些文化差异会对双方群体成员造成影响,其成员可能不适应新的文化环境,而在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产生冲突体验,从而经历文化适应的过程。文化适应研究和心理健康研究关系密切,这在很多研究中都得到了证实。文化适应研究目的之一就是分析文化适应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

近年来,由于高校大规模扩招,高校心理健康服务面临更大的挑战。从2001年起,教育部发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并组织心理学专家研制完成“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组织专家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以及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专题研讨班等等,全面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 基于多元文化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2.1 多元文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

虽然总体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学生有不少共同之处,但是在某些本族文化意识方面还是存在相当的差异。因此在心理健康服务的制定和实施上,多元一体的理念仍然适合,但是在具体和细节操作方面,需要考虑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尤其要关注来自于农村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点和差异。

首先需要加强心理健康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各个民族的大学生都需要得到更多的心理健康有关的知识,消除对心理健康服务不正确的认识。

学校心理健康服务的多元反映了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具体文化的针对性。之前文化适应的分类学研究发现双重分离(汉文化认同和行为参与较低,本族文化认同和行为参与较高)是采取人数比较多的文化适应方式之一,双重分离在本质上说是一种传统化,过度的保持本族的传统文化,所以对心理健康的态度和认识也可能更具有民族的特点和差异。因此包容不同文化的服务需要认识到不同民族存在的文化差异;认识并尊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仰、传统、习俗和教养方式;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背景对其在心理健康问题、治疗、和求助行为的态度上的影响;能够制定适应多元文化学生和家庭需求、价值观和习俗的干预措施等。

另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意识较强,因此尊重是多元文化心理服务的关键。

2.2 多元文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

目前高校都有专职的专业心理健康咨询人员,但是辅导员也承担了一部分相关工作。学生遇到心理问题,一般更愿意去找辅导员解决。一方面,大学生和辅导员的联系较为紧密,因此和他们倾诉心理问题比较容易;另一方面,因为对心理健康专业服务的认识不全面,因此会对心理健康咨询人员有顾虑。

多元文化理念下的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应该帮助所有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和民族文化差异:帮助学生,尤其是来自不同文化环境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支持体系;与辅导员紧密联系,观察可能有潜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同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认识差异: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适应其文化需求的心理服务。

目前有的高校招聘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承担辅导员的工作,这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专业素养。

具有多元文化能力的辅导员具体来说首先应该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文化背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表露自己的情绪;能够认识到少数民族学生对上流文化环境的适应状况和民族认同;使用有关多元文化的材料加强学生的自我形象、民族认同和民族自豪;创造更多机会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与合作;与心理健康专业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帮助发现需要转介的情况。此外,专业的学校心理健康专业人员和辅导员都应该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服务的宣传,鼓励使用心理健康服务设施。

3 小结

上一篇:小学看图写话巡练作文300字:放生青蛙下一篇:妈妈教会我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