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暑期实践心得

2024-07-26

法院暑期实践心得(共10篇)

篇1:法院暑期实践心得

暑 期 实 践 心 得

这是大学的最后一个暑假了,同时也是人生的最后一个暑假。每当想到这些,心中都禁不住百感交集。有即将告别校园的感伤,有面临找工作的茫然,也有对陪我走过这数载寒窗的家人、老师、朋友的感激、歉疚、无言……带着这般复杂的情绪,说实话我全然没有了找份暑期工作的心思。

冷静下来以后,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是孩子了,不该再这么任性了。生活,本来就不允许我们随心所欲。既然这样,只好自我安慰了。这不仅是学校交给我们的暑期作业,还可以为我们踏入社会再增添一块铺路石。所以,我既应该交给学校一份满意的答卷,更应该为自己的明天添砖加瓦。

回想大学以来假期里我有过的几次实践:饭店服务生、超市收银员、公司小职员等等,突然发现自己真的经历了很多。而现在早已没有了此前那种渴望和激情了。真是容颜未老心先衰呐。然而我很幸运,在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得以进入了县人民法院实习。真诚的感谢他。

怀着一种敬畏感,我踏入了法院的大门,登记以后我被领到了少年庭。少年庭主要负责审理故意伤害、交通肇事、未成年人犯罪这三类案件。就这样,经过一番介绍以后,我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实习工作。

虽然我不是法学专业的,但我积极学习、虚心请教,我相信自己做的不会比法律专业实习生差。在此期间,我实习的主要内容有:帮助书记员整理卷宗,包括排序、编页、填写目录等等。二是复印、打印文件,并负责盖章和装订,就我的文秘专业来说,这些应该是最最基本的技能了。三是旁听案件并做庭审笔录,通过旁听案件,我对法庭审判特点和程序有了详细的了解,而且学习到了很多法律知识,同时让我更加肯定了法律是庄严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此外,我还经常主动跟随庭长和法官去看守所提审案犯、送达法律文书,去公安局、司法局等处办事,增长了不少见识。闲暇时间我就认真阅读法律书籍,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在法院的暑期实习工作,我也大致了解了法院的部门设置,初步知悉法院现行的工作模式。

两周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首先,此次实习使我对基层司法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甚至产生了参加司考将来做一名法官的想法。实习期间,少年庭里的法官们和书记员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热情友好、司法为民、敬业奉献精神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与大家相处的这半个月里,我感到了他们的真诚对待与耐心指导,这让我对他们充满了无比的敬意和感激之

情。同时,我更加珍惜自己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努力向上,因为只有这样,以后才能够回报社会。

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法律的普及非常重要。我国政府为推进法治建设而进行的多年的普法教育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普法的深度与广度上还有一些不足。比如有些时候,人们对有些法律条文是知道的,但却不知道如何适用它,以至于触犯法律;有时候人们对两个以上不同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明白,不知道该适用哪一部法律,这说明我们的普法活动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要深入实际,真真正正的让人们了解法律、法规的含义。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确立人们对法律的信仰,确立法律神圣地位,只有这样法治建设才有希望。再有一个问题就是青少年犯罪。在实习中所接触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的被告是九十年代前后出生的,甚至有两个犯有抢劫罪的被告人是九三年的。不考虑被告人家庭和自身因素,从社会大环境来说,我觉得社会也有一些责任的。从八十年代初改革开始到八十年代末,这是一个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段时间对精神文明建设有些放松,也就是说,有些犯罪人在童年时期就有可能已经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气。所以说,教育从娃娃抓起,不能只是一个口号,要真正落到实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两周短暂而又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组织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将是我一生中的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非常重要,做事首先要学做人。

社会实践,让我明白了自己和别人存在的差距,也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一份责任,不管是对于社会,或是对于家庭,感受社会的生活百态,在努力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展自己的综合才能。为社会对自己的期望,为家人、朋友对自己的支持与厚望,送上最为满意的答卷。

篇2:法院暑期实践心得

20xx年7月20日我来到陕西省**市**区人民法院办公室进行了为期20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期间,我得到了办公室各位老师的耐心指导,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承蒙办公室老师的信任,我参加社会实践的第一天被分配到的工作任务是起草一份由朱法官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理的借款纠纷案件的判决书。案情非常简单:乙向甲借款人民币十万元并向甲出具“借据”一份,借款期限届满后乙无故拒绝偿还,甲追讨数次未果遂诉诸法院,请求判令乙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乙未到庭应诉,本案缺席审判。案情虽然简单,并且在实体法上我没有感觉到有法律知识的空缺,但是,由于我没有学到民事诉讼法,对“简易程序”不了解,在程序上我对这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并不清楚,并且对诉讼费用如何分担几乎一无所知。幸好起草判决书只是诉讼程序中的一个具体环节,对诉讼其它环节的不了解并不影响本环节的操作,尽管如此,我还是深刻体会到作为一个从事实务工作的法律人,必须全面充实自己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实体法律知识和程序法律知识二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只懂实体法而不懂程序法在实务中将会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做起,只有具备全面、夯实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实务工作。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为期三个星期的社会实践,我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在办公室各位老师的关怀与教导下,提高了法律实践能力。但我也深深地感触到自己所学的知识的肤浅和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20天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真的让我学会了很多。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装订卷宗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打印相关的法律文书,以及如何退费结算等。通知当事人来领传票,邮寄判决文书给当事人,处理相应的卷宗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我也能应付自如了。这种实战体验是在课堂上怎么也学不到的。通过实习,自己也庆幸对法院的基本流程有了个初步的认识,更让自己对今后的学习有了更深的感悟。

来法院参加社会实践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案子,真实生动的庭审比书上枯燥的案例分析更吸引了我。几乎是一有空我就去参加旁听,20天下来也听了不少的庭审,也多多少少学到了些还未学到的知识,也体会到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被运用起来的满足感。有时庭审结束,跟审判员讨论起案子来,还能产生的共鸣,这着实提高了我对法学的热情与兴趣。另外,通过庭审,我还发现了法官对案件的熟悉程度以及自身对案件的中立性决定了庭审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应在庭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案件有清晰的思路和观点,不然到时对法官的提问一问三不知,增加败诉的概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解决执行难和执行乱这个问题,也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和努力。但是,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一个个鲜明的事例已经告诉我们,知法、懂法方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针对法律知识薄弱的那些人群,我认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再组织多一些“送法下乡”之类的,宣传法律知识的活动,让人们对法律知识多一点了解,多一点认识,使大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适时的拿起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是的,维护社会的正义与公正,不只需要个人的努力与坚持,更需要大家的力量来共同努力。而建设一个法治社会,更是人人有责!

虽然我在法院的实习时间只有短短的20天,但是在这20天中我的收获是不言而喻的--从完全的理论知识学习到零距离参与审判实务工作中学习法律,感受法律,了解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亲身感受法官判案的思维。

篇3:法院案件执行救助制度实践研究

一、建立执行救助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 体现司法中的人文关怀

通过对法院的执行案件进行分析可以知道, 执行救助制度的实施还涉及到抚养费、赡养费、人身损害赔、医疗事故、工伤等, 这主要是由于被执行人员出现下岗、服刑或重病的情况, 因此缺乏履行义务的能力, 使得执行人的合法权利无法实现, 陷入生活困境, 逐渐发展成社会弱势群体。通过建立执行救助制度, 对于合理申请救助的人员给予救助, 这不仅是对被执行人的间接救助, 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司法中的人文关怀。

(二) 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被执行人是弱势群体, 申请执行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就会到法院或相关部门进行上访, 甚至采取一些过激的做法, 这样不仅会导致案件审理无法进行, 同时也会扰乱社会秩序, 严重影响到人民法院工作的正常开展。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就必须由全社会人员的参与及配合, 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共同联合, 形成科学、有效的执行救助制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解决申请执行人的一些困难, 只有这样, 才能防止因执行不能而诱发社会不安定因素的产生。

二、完善执行救助制度的对策

(一) 明确执行救助的性质

对于执行救助制度的实施, 其中有明确规定, 其最主要用在特殊困难群体的案件执行方面, 以尽量解决申请执行人的困难, 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其具有较强的抚慰性和救济性, 而从执行救助制度的实施中也体现了执行救助的一次性特点。在我国当前救助机制中, 社会救助只能起到辅助性的作用, 缓解申请执行人一时的困难。在这种救助方式中有着明显的政治因素, 具有双重的功效, 一种是保民生, 另一种就是保稳定。

(二) 单独设立执行救助金

执行救助的救济性质和司法救助有着明显的区别, 涉及司法救助的可以要求当事人进行息诉, 执行救助不能进行息诉的请求。所以, 不能把这两种救助混为一谈, 把执行救助单列出来, 在以后的执行立法建设中, 建立单独的执行救助制度。

(三) 探索执行救助与其它社会救助的衔接

随着各项社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我国也逐步建立起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等, 对于满足贫困群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实行救助制度是一性的社会救助制度, 只能解决当事人的一时困难, 不能长期的帮助困难当事人。要想从实际上解决当事人的贫困问题, 就必须在对其实行救助制度的过程中加强与其他社会救助机构的联系, 形成一种长效的救助机制, 这样不仅能保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还能有效地缓解法院执行的压力。

(四) 合理解决救助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我国执行救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 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救助资金不足, 要想保证执行救助制度的持续实施, 解决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此, 在新的发展时期, 应当坚持由政府拨款作为主要的执行救助渠道, 确保其提供资金的地位不变, 在诉讼过程中, 则应当将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执行救助基金, 以此保证执行救助资金的充足性。此外, 法院还可以大力吸纳社会捐赠资金, 将其纳入执行救助基金的范畴, 以不断充实救助资金, 满足贫困群体的需求。

(五) 进一步明确救助案件的范围

当前, 我国救助案件的范围还不明确, 使得不需要救济的案件进行了救济, 需要救济的案件却得不到救济。所以,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要明确使用执行救济制度的案件范围, 把追索抚养费案件、交通事故人身损害索赔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纳入明确救济的范围,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的完善执行救助制度。

(六) 加强执行救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

法院设立专门的执行救助基金, 对救助基金的收入和支出实行专项管理和专项审核, 可以把具体基金管理部门设立在财政部门, 法院、监察等部门定期对基金收支情况进行彻底监督检查, 确保专款专用[4]。法院还要加强党委和政府的联系与沟通, 力争获得他们的支持;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要联合颁布文件, 明确特困群体救助基金的筹集、管理、使用、监督办法, 只有这样, 才能使执行救助基金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并长期发挥作用。

三、结语

法院案件执行救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不仅极大地缓和了当事人之间的矛盾, 也缓解了当事人和执行机关之间的张力, 有效地解决了生活比较困难的当事人打赢官司之后合法权益无法实现的问题。法院案件执行救助制度已经在法院中实行了一段时间, 使得一批有困难的申请执行人得到了及时的救助, 法院案件执行救助制度的救助功能已经初步发挥了成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的司法救助制度会更加完善, 会有更多的困难申请执行人得到受益, 这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法院“执行难”的问题, 还促进了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石小娟, 蒋冰晶.司法执行救助制度规范化路径[J].法学杂志, 2012, 13 (03) :10-11.

[2]罗书平.建立执行司法救助基金实现司法为民的宗旨[J].中国审判, 2011, 10 (14) :12-13.

[3]宋长琴, 詹荣安, 朱薇.执行救助机制框架的构建——江苏大丰法院执行救助工作调查报告[J].人民司法, 2012, 23 (15) :16-17.

篇4:法院暑期实践心得

一、依职权启动再审有违民事诉讼理论原则

1.法院再审不符合《民诉法》基本原则

从诉讼理论上讲,法院主动提起再审不符合《民诉法》的基本原则。

(1)违背“不告不理”原则。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违背了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原则,是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侵犯。根据民事诉讼处分原则的要求,诉讼程序是否启动,应该由当事人决定。在实践中,“不告不理”这一公理性原则是民事诉讼特性和本质决定的,更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必然要求。然而,法院在再审程序成为启动主体,使得处分原则在该阶段被架空。本属于当事人决定是否开启再审的诉讼权利,却成了法院的公权力。民事案件属私法范畴,法院若强行予以干预,亦构成了对当事人处分权的侵犯。

(2)违背“诉审分离”的原则。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违背法院中立原则,有损法院公正形象。在当事人没有提出再审申请的情况下,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违背了“诉审分离”的原则。法院对诉讼程序的启动,只有采取消极的态度,才能维持其公正和中立社会形象。

(3)违背判决效力的基本理论。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违背判决效力的基本理论。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与民事裁判既判力理论相矛盾。如上案例,当胡某不服中级法院的终审判决向高级法院申请再审,省高级法院经再审审查认定“原一、二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处理结果并无不当”,做出驳回胡某申请再审的裁定,间接维持了一、二审判决。时隔不久,中级法院以院长发现该案“确有错误”依职权再审,又撤销了一、二审判决。下级法院直接否定了上级法院生效的裁定,这种“乌龙”判决,使当事人拿到两级法院两个相悖裁判,必会产生矛盾冲突。

2.实践中法院启动再审程序存在诸多弊端

从诉讼程序上讲,民事诉讼法赋予法院的再审启动权过大,而且限制甚小。首先,法院院长经审判委员会讨论立案后再交由合议庭审理的“确有错误”的案件,都会使得承办法官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如上文案例,当事人问及承办法官“为何将房屋买卖案直接引入继承案,而且不经审理即行判决”时,法官直言:“这是审委会的意见,我也没办法。”由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后认为“确有错误”的案件再交承办法官审理,承办法官很难走出“确有错误”这一判断的阴影,做出公正判决。其次,由于依职权再审案件的立案标准为“确有错误”,从而导致长期以来,实践中的再审案件几乎是先定后审,使再审开庭完全形式化。前述案例,法院荒唐到将房屋买卖案直接引入继承案,甚至懒得审理,直接判决。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法院滥用权力。

二、对保留一定法院提起再审权观点的质疑

有学者认为,因不具备制度上的前提,法院再审启动权还应部分保留。对上述理由,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想象,如果保留法院提起再审权,法院可以就任何案件提起再审,显然违反了设置有限法院提起再审权的初衷。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想进入再审程序,必须有当事人的参与。没有当事人,也审不下去,否则就会出现上文所举案例的乱象。李某没有诉讼,竟然赢得诉讼,何等荒唐!这反映出法院依职权再审在实践中的随意性,完全违背了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再审诉讼模式应由职权主义向当事人主义转变。法院提起再审,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存在诸多弊端,实在没有存在之必要。笔者认为,修改民诉法应取消一百七十七条法院依职权再审,走出依职权再审造成的尴尬。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高级技工学校)

篇5:暑期社会实践法院

系部名称:法学院专业: _法学_____

年级: 大一 班级: 1152姓名: 叶润泽学号: 91141152387实践单位: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法院耿圩法庭

实践时间: 2012年7月20日 至 2012 年8月20日 共 30天实践报告正文:

我的社会实践是江苏省沭阳县人民法院安排的。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在我的专业领域获得了实际的工作经验,巩固并检验了自己的专业知识。社会实践期间,我了解了大量的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比如传票的写法、送达以及起诉书、判决书、调解书、诉讼保全书等诉讼文书的写法。在一些案件的立案过程中我还担任了具体的案卷整理工作,并且对小部分参与案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此期间,我进一步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对立案的程序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注意在此过程中将自己所学理论与实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社会实践结束时,我的工作得到了社会实践单位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

社会实践期间内,我通过阅读法院的指导案例和旁听案件的审理,发现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并不象学习中的法律问题那么简单。学习中,我们只是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对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处理,提出自己适用法律的意见。而实践中,很多情况下事实都不清楚,我们需要对案件中各种证据的审查来查明案件事实,这一过程是很需要技巧和耐心的。

实践中有很多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让我从中汲取了不少经验知识。第一件事就是诉讼文书的写作。如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由于是第一次填写,很多具体内容都不太熟悉,在书记员详细讲解之后,我开始认真慎重地填写,我拿上一本整理好的卷宗参照着填写。这项工作虽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但是考验的是一份耐心和小心,我们必须保证填写的质量,虽然枯燥和重复,但工作量还是很大的。

第二件事就是下乡调查。8月8日早晨,我们法庭的全体成员一行出发至xx镇派出所,了解和提取了派出所对某一案件所掌握的证据。接着向一位当事人送达传票。这似乎是一项极其简单的任务,但事实上,这个村子是一个非常大的村子,房屋穿插密集,门牌号顺序较乱都是增加困难的因素。我们一行五人在村子中变问人边寻找,由于当事人是位90后,且村子里的人对其大名知之甚少,所以足足花了1个小时,我们才找到当事人的家。不巧的是当事人离家已经三个月,只有其爷爷一个监护人在家。庭长了解事实之后,让书记员制作笔录并让其爷爷

签字确认。通过这件事,我体味到事情并非总能进行的一帆风顺,而作为一名法院工作者必须以当事人利益为重,应根据相关程序认真克服困难履行自己的职责。下乡任务并未结束,天空下起了小雨,下一站是前往悦来,了解水池纠纷一案的具体情况,到了案发现场,前辈们分析、观察得很细致,迅速对案件所陈述的事实作出进一步了解和判断。但期间,双方当事人仍在喋喋不休地争吵。通过这一件事,我了解到案件当事人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作为一名合格法官,在处理突发状况时,必须以一定的气场镇压住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通俗易懂的道理来化解。如:争吵等矛盾。而耐心倾听当事人诉求和高校抓住事情重点的能力是一名法官、书记员必备的。

第三件事是旁听案件。我所见到的庭审与我想象中的场面宏大、庄严肃穆庭审相差极大。法官也与当事人打成一片,并无律师当堂对抗的场面。庭审时间也很短,一般在两小时左右。法官兼庭长主要处理一些简易程序的民事案件,如:离婚,小纠纷,小金额欠款。所以只需要在小法庭中即可。

几次庭审后,我有两点感悟,首先,当事人大多法律意识淡薄,通常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以期借助人多势众压倒对方,通常会在严肃的法庭上吵架,审判程序通常,给法官的判案效率带来阻碍。其次,审理工作是可以灵活处理的。通过旁听,使我以前学的理论知识复活以现实呈现在我眼前。如:即将要开庭的离婚案件的被告致电要求改期审理,在该案件的审判员了解情况后给予批评。看来,时刻运动变化的东西需要灵活处理。

篇6:法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法院研究室是负责调研、信息和宣传的部门。尽管该室不办理具体案件,但有着实务类调研文章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在实践期间,我阅读了06年四川省高院、南充市中院和xx县法院的工作简报、调研文章及各级法院的指导案例,并旁听了一些案例的审理。通过对这些信息、案例的了解和分析,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异。

一、“不告不理”的法院到“主动出击”的法院

当前,xx法院正结合全国司法系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以加强基层法庭建设、解决执行积案和提高审判质量为工作重点。同时,结合xx实际,开展了帮助农村信用社回收贷款、解决涉农案件等专项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社会和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有些做法并不能从理论上得到很好的解释。

理论上讲,“不告不理”是法院的一项基本原则,法院始终应处于消极的地位。无论是刑事、民事还是行政诉讼,如果没有适格的诉讼主体提起诉讼,法院便不享有管辖权。诉讼开始以后,办案法官同样应该处于消极地位,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以确保诉讼公平。但在实践中,法院往往要服从经济建设的大局,以维护社会稳定为自己的工作目标。这与平日里理解的法院只服从法律有很大差异。如在帮助农信社回收贷款活动中,法院就曾与农信社一道发文,督促欠贷人尽快归还贷款。在一些涉农案件中,法院也尽可能提前介入,并积极为农民提供方便。这都是法院“主动出击”的表现。这些措施不能不说与某些法律理念相违背。但通过实践我发现理论和现实之间存在这巨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全社会没有形成一个法律共同体之前,法院通过其自身努力,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进而在全社会树立“公正与效率”的形象是法院工作方向的现实选择。因为,如果法院始终处于消极的地位,公众获得的司法服务减少,其进行司法活动的成本会增加,其进而会降低对法院的信任。

二、刑事审判“有利于公诉方”到“有利于被告人”

在刑事审判中,我们经常批驳法院和检察院一起审被告人,因为这违反了诉讼架构——“法院居中裁判,控辩双方地位平等”。但通过旁听几件刑事案件的审理,我发现这样的观念已被法院摒弃,辩护人和被告人的权利越来越受到法院的尊重。在xx法院审理的“贾年祥强奸案”中,尊重被告人的权利、限制公诉方的权力得到了很好体现。被告人贾年祥因涉嫌强奸一名10岁女童被检察院提起公诉。公诉人指控被告人犯强奸罪,在其向法庭出示的证据中,虽然有证人证言证明被告人将被害人带到了山上、沾有被告人精液和被害人血液的卫生纸、内容为被告人对其实施了强奸行为的被害人陈述和医院证明被害人处女膜撕裂的诊断结论等证据,但被告人竭力否认其与被害人有两阴接触,并解释说其精液为早泄所致,被害人处女膜破裂是其用手指抠破。而公诉方也无其他证据证明被告人与被害人有两阴接触,只是依据常理和被告人的积习推断其实施了强奸,据此指控被告人犯有强奸罪。最后,合议庭在评议中,通过对全案证据的综合评定,认为公诉方指控的证据没有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只认定被告人强奸未遂的犯罪事实。被告人的辩护权利得到了法律保障。

三、教学中注重“适用法律”与实践中注重“认定事实”

社会实践期间内,我通过阅读法院的指导案例和旁听案件的审理,发现实践中的法律问题并不象教学中的法律问题那么简单。教学中,我们只是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对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处理,提出自己适用法律的意见。而实践中,很多情况下事实都不清楚,我们需要对案件中各种证据的审查来查明案件事实,这一过程是很需要技巧和耐心的。如在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一个指导案例中,当事人双方向法院共提供了60多个证据,法院在审理中,对每个证据的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均予以了分析和评定。按理说法律专业的学生应当具备这样的技能,但这恰恰是我们的弱项。教学中我们仅在《证据法学》一门学科中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将其融合到其他法律的学习中,以至于在具体的法律实务中我们有些束手无策。因此,我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用教学案例,多用实践中的案例,以增强我们处理实务的能力。

篇7:法院实习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转眼,十天的实习就这么结束了,仿佛开始就在昨天,而今天就已经快要结束了

十天完完整整的上班经历,在法院,在民一庭。实习,就是这样的实践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以下是我实习期间的一个总结。

一.实习目的(一)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是学习专业书上没有的知识与经验。

(二).本次实习能使我更加深刻了解本专业涉及的相关内容。

(三)本次实习是从一个在校学生踏入社会工作的一个新的起点,对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有很大的激励的作用。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6月28号,开始了我们第一天的实习,带着初出茅庐的学生的青涩,来到了昆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虽然已经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了,可是在这里我们就是“在读小学生”,一切都要去虚心的学习,努力的去做。这是个很好的锻炼与学习的机会,所以要时刻抱着一颗学习的心去面对工作中的问题,从中丰富自我,有所收获。

来的第一天,认识了这的书记员徐姐,在以后的九天里,她负责我们三个的工作安排。刚去的那天,徐姐就抱出了几大本厚厚的卷宗,让我们先初步的了解一下每个案子的基本情况和信息流程,也是为以后的工作打个小小的基础。此时,我第一次完完整整看到了一个民事案子所需要的一系列程序要求,将课本上生硬的文字信息转化成我眼前的一张张案件文书,是会更加的生动了吧。

刚来到民一庭的时候,给我最大触动的非这的“袖珍法庭”莫属了,狭小的法庭现场完全没有我想像的那么气派。分列在法官两边的原、被告只要稍稍的向前倾斜一下身子,就可以握到彼此的手了,这就是我们戏称的“袖珍法庭”。但这个“袖珍法庭”就像只麻雀,虽小,但是五脏俱全,庭审的设备一样不少,就在这里我们参加听审、学习审理案件的程序工作。

我们的民一庭是专门处理婚姻家庭类的民事案件的一个厅,如果对这类案件定个性的话,那就是既多又杂,每个家庭的问题都是不同的,正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而在这里就是要尽力的把这些难断的事解决了,并且还要解决好。正是因为面对的是此类的案件,所以每天都会有成堆成堆的卷宗装订好,拿去存档。而与此同时,又会有成批成批的案子从立案大厅被送来。

这里的空气总是紧张的,当事人来到这里都是带着矛盾和气愤,我们法院民一庭的职责就是要么解决这些矛盾,要么就是去解决这些矛盾、要么就是将其大而化小。在这里的走廊里有一句很醒目的标语:争一言是怒目相视的痛苦,让三分才能守望婚姻的幸福。民一庭的法官们不是“月老”,但却是要把夫妻间的打了结的红线尽他们的能力去打开,这就是一件神圣而又有成就感的事情。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这里是基层。在民一庭实习期间,我们要做的是一些最最基础的工作,也就是在这样的工作中才更能学到东西。掌握每个案件的程序工作,从立案到调解,到开庭,经过一系列的工作后结案、存档、销案。这些程序我都在实习阶段有所接触,或是学习。对于证据的排列,卷宗的排版都是能熟练的掌握的,这就是学习成果吧。

实习的两周里,把课本中学到的理论第一次真正的与实际相联系起来了,这或许又是个很大的收获了。我们在实习法院要做的就是从书记员的工作做起,虽没有亲身经历审判后调节的工作,但我们还是很有幸的坐在旁边去听、去看。作为实习生,我们能说的或是该说的似乎是很少的,关键是要懂得怎么

听、怎么看、怎么做。用耳朵、眼睛去认知,用行动去学习,用大脑去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一).卷宗的扫描、装订

在实习期间感的最多的就是扫描卷宗,把厚厚的卷宗分开成若干页,再把它们一页页地塞进扫描仪,看它们从摸得到的纸张变成电脑里的卷宗文件,然后便是把这些文件录入到相应法官的个人系统中,排好顺序,制成关盘模式,这一系列的工作就是卷宗的电子存档。当一切都做好了,就是要把扫描好的卷宗装订成册,不是用订书器,是完全的手工劳动,这就是这里的唯一的一点体力活了吧,用线穿好的卷宗要按顺序排好。为什么不用订书器,而用线穿。徐姐说这些卷宗日后要好好的留起来,以备以后有必要的时候用的到,而线与订书钉比较起来有更久的保存性,在档案库里保存的会更好。

(二).参加庭审、调解

除了扫描、装订卷宗外,我还参加了几次庭审和离婚案件的调解,也都是受益匪浅的经历。对于法官的办事效率以及口才也是佩服至极,这就是他们多年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能学得来的。就像是民一庭的邬法官说的那样,经历的多了,什么也会学会的。就是这样的吧,我们现在缺少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加缺少的还有像这样的锻炼,缺少投入到真正的社会中去磨练的机会。

在民一庭,有一位比较资深的姓侯的书记员,她经验丰富,大家都叫她侯姐。侯姐教给我的东西也是作为一名合格书记员的基本,填写案件流程表、卷宗封皮,怎样把内容与形式相结合,这些都是知识,都是要学习的。有的时候我还会成为他们的小书记员,帮助他们处理一些我能干的了的事。这样的模式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有时候感觉自己真的是其中的一员一样。

谈到我们的民一庭,不能不说的一个词语就是调解。作为专门处理婚姻家庭类纠纷的审判法庭,调解不仅是法律要求,也是我们审理离婚案件必须做的一个审前准备。在走廊的最里面是一个大的调解室,里面的四面墙上都挂有一

系列倡导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推按和语言,每个来这里办理离婚案件的夫妻都会被先请到这里来,静下心来好好听一听法官的调解。俗话说的“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法官们总是会尽最大的努力把一桩桩走向毁灭的婚姻挽救回来,而且可以从墙上送来的一面面的锦旗上看得出他们的努力是有收获的。通过几次旁听调解,知道了这其中的学问也并非是简单的说教,更重要的也是要说到当事人的心里去,而法官就是有这种神奇的能力。其中记忆最深刻的就是王法官的那次调解工作,真的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精彩调解过程,没有浮华的词藻,没有说教的大道理,或许那样显的反而会更空虚,都是些实实在在的话,最真实的话似乎更能打动人心。当然结果是皆大欢喜,原告撤回了起诉,双方重归于好。这不也正是所有在这里工作的法院人员做员看到的事吗。

(三).相关信息的了解

在处理的一系列案件中,以离婚案件居多,可以说主要的部分就是被这些离婚纠纷占据着。离婚案件中又有越来越多的是“80后”离婚的案件。法官们的一致看法就是冲动结婚,而婚后夫妻间多又是缺少的是彼此的沟通交流。对此,在本院的论文网上还有对这一问题的具体深一步的讨论。应该说法院的工作做的还是比较细致的。在每月本法庭都会深入社区,讲解法律相关的知识。并且还在各个社区安排了法律援助点,为的就是方便解决群众的家庭婚姻相关的法律问题。民一庭的工作真的是做到了社区,深入到了基层,也许有机会我也可以去当一下他们社区工作的志愿者什么的。

四.实习总结及社会实践体会

走出“象牙塔”,走进社会这个多彩的“大舞台“,我们到底学到了多少在学校校园里不曾学到的知识。

通过这次实习也许我真正能感觉到步入社会后我们要学得的东西很多,不仅是专业方面的知识,更多的是动手的能力,社会工作的能力,对现实世界、社会的认识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学会与人相

处。初步了解了法院工作中的具体业务知识,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以后正常的社会工作打好了一个初步的基础。

虽然实习阶段做的都是一些基础的、比较琐碎的工作,但越是能在这些琐碎的工作中才越能得到成长。当然,在工作中当然也是有一些遗憾的,那就是没有能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当然也是因为我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对法院书记员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只是在看人做,在听人讲,然后再去重复这样的工作。并没有能亲身的去经历、具体的处理一些问题,这不能不说是小小的遗憾。

当然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是有多大,自己应该要学的到底还欠缺了多少。这次实习不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学习社会的知识,也是给自己的一个警钟,告诉自己还欠缺什么、欠缺多少。在短短的两周里看到的只能是工作的一个侧面,学习的只能是一些初步的方法。我们在老师那里或书本上看到过很多精彩的案例,似乎轻而易举,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

篇8:大学生暑期法院社会实践报告

一个月的实习生活终于圆满结束了,之前迫不及待的想离开变为现在依依不舍的留念。一个月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真的让我学会了很多。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懂,到现在已经基本掌握了装订卷宗的方法与技巧,如何打印相关的法律文书,以及如何退费结算等。通知当事人来领传票,邮寄判决文书给当事人,处理相应的卷宗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我也能应付自如了。这种实战体验是在课堂上怎么也学不到的。通过实习,自己也庆幸对法院的基本流程有了个初步的认识,更让自己对今后的学习有了更深的感悟。

来法院实习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案子,真实生动的庭审比书上枯燥的案例分析更吸引了我。几乎是一有空我就去参加旁听,一个月下来也听了不少的庭审,也多多少少学到了些还未学到的知识,也体会到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被运用起来的满足感。有时庭审结束,跟审判员讨论起案子来,还能产生的共鸣,这着实提高了我对法学的热情与兴趣。另外,通过庭审,我还发现了法官对案件的熟悉程度以及自身对案件的中立性决定了庭审的质量与效率。同时,律师作为诉讼代理人应在庭审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案件有清晰的思路和观点,不然到时对法官的提问一问三不知,增加败诉概率。通过平时的观察,也发现了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审判员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同时这些也是我要学习和借鉴的。

1.有时遇到一些简单的案子,法官都是先进行调节。总会遇上些蛮横不讲理的当事人,这就需要法官有足够的耐心和具备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

2.心中要有为人民服务的信念,秉公司法,判决能使双方当事人都心服口服。

3.要与时俱进,运用最新的法律处理案件。同时,在审案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案子,这就要求法官有非常广的知识面。

在与当事人接触的这一个月里,我感触颇深,中国老百姓的法律意识还是很薄弱。一个标的为100多万的承包项目,承包人竟然没有与发包人签订合同,最后发包人赖账,拒绝付款。我问他当时为什么没签,他说以前都没有签的。事后,书记员告诉我,像这种案件证据收集困难,虽有工人的证言,但证据力度太小,法官一般不予采纳,可以说胜率非常的低。我不禁感慨人心的险恶,更震惊人们的法律意识浅薄,他们虽然事后都会寻求帮助,但大多数都为时已晚。我想,中国要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段意义非凡的暑期社会实践,让我成长。

篇9: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心得

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动物医学院暑期社会萌芽实践分队顺利完成了本次以“情系老人冷暖,弘扬敬老新风”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的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分队一行十多个人,积极筹备和开展分队各项活动,活动按期完成,不仅在活动中受到了好评,各成员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共进行了3天时间,分两次完成。在活动中,我们主要分了健康知识讲座;温情慰问演出;暖暖饺子情,温暖老人心等几个活动。

这次我们去了两个地方,一个是雅安市社会福利院,一个是雅安市福寿敬老院。我们去的时候,老人们都很高兴。我们和他们聊天,分享他们的故事;我们给他们办的健康讲座,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我们和他们一起包饺子,让他们也能享受天伦之乐......在这当中,我们也收获了很多很多。

我们都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思想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儒家的倡导推行,尊老敬老观念逐步成为中国人精神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形成的社会风尚,对社会管理和生活生产经验的历史性传承曾起过重大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当前,应继承发扬传统尊老敬老思想的优秀精华,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我看来,尊老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有一句诗是这样说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每一位老人都渴望得到亲人的关爱,都有对美好生活的眷恋和不舍,对无力挽回的光阴的无奈。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老去,都希望自己永远都身强体壮。但是,我们无法逃避时间,无法逃避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会老,我们也不会例外,虽然现在我们正值当年。所以,我们应该善待这些老人,尊敬他们、爱护他们、关爱他们。多给他们一下爱,让他们不会感到孤单。

作为一名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传承中华民族的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尊老爱老,是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基本素养和基本道德。而且我们也有义务和责任向我们周围的其他人宣传尊老爱老的重要性,我们这次活动是很好的一种宣传敬老爱老精神的一种方式。这种活动应该常常举办。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举办的比较成功,在举办活动之前,我们有做比较充足的准备,联系地方,收集资料,编排节目,准备材料等等都进行得有条不紊。但是

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在与老人聊天的时候明显有的时候找不到话题没有做好很充分的准备等。有不足才有进步,在下一次实践中会改进的。

生物工程2012-3吴雨徽

篇10:暑期实践心得---安玲

——我精彩的暑假生活

2010年7月10号,在我踏上火车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大学的第二个暑假就要来了,我正在踏向我期盼已久的计划已久的暑期实践生活旅程。

这个暑假,我没有只照划生活,而是在完成计划之外也体验到很多新鲜的的东西,异常精彩。

首先,我要准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总共报了会计和税法两门。我按照划每天看5个小时的书。早上从八点看到十一点,下午从3点看到5点。除了别的事情出门走亲戚或别的,其余每天都坚持看,总共看了差不多一个月。看书的日子是辛苦难熬的,那么厚那么厚的书,看起来不容易,看完看透更难。虽然到最后我还是没有看完但是至少我尽力了我坐在考场上不会后悔。一个月的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学习不是一两天的事情,是要时时刻刻学。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壮大自己,这样才能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

每次放假我都必须会去姐姐家玩几天,这次也不例外,又去她家玩了一个多星期,唯一不一样的事情就是这次我不是专门去玩,而是要看着我的小外甥,要看好他,跟他玩。这些天姐姐们都去田里忙农活去了,而我呢,就是陪那小家伙玩。小孩子的脑袋,想象力是惊人的,有时候他的聪明令我都佩服。虽然他吵吵闹闹的,爱动爱跳,但还是可爱的,讨人喜欢的。所以即使每天都跟小孩子呆在一起,我也还算是快乐。至少我知道他们的世界跟我们完全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世界是充满好奇和惊喜的,他们的世界是童年无忧无虑,是坦然面对一切。我从他身上学到好多,我惊喜,我们干嘛要伪装自己,做自己不是很好吗,该哭的时候放声哭,该笑的时候大声笑,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去探索,不止步于当前。谢谢我的小外甥给我的这些,我会永远记得。

这个暑期体验最新的应该算是开学前的农田体验生活了,累却值得。8月底,对我们农村来说是大收获的季节,是繁忙的季节。这个时间,田里的玉米,芝麻等都要收获了,要掰玉米砍芝麻。而最重的应该要算是花生了,几亩田的花生不算多却也不少,弄起来还是很麻烦的。自从我上初中之后我很少帮忙家里干农活了,可是在这个暑期,我觉得爸妈都老了,都没以前有能力了,干起活来就累,看到我就心痛,所以我觉得也要去帮忙,就这样我也跟他们去田里拔花生摘花生。总共帮了八天的忙直到开学还是没有忙完。那个时候我不再是干净白皙的,而是每天都灰头土脸的从头到脚一身灰。我每天都会腰酸背痛可是却不想停止,只想在自己上学之前再尽自己一点力。八天的农田体验,学到的想到的肯定会有很多很多,但我最后只有一个想法,我不想抱怨有多苦多累,我只想好好学习努力让我自己强大起来,我要咱很多很多的钱让爸妈生活的更好,让爸妈不要这么累,我要让他们享受他们本该享受的。

2010年9月5号,我收拾好行李,跟爸妈说再见。9月6号我坐上开往湖南长沙的火车,离开家乡湖北,走向学校。9月6号这天,我结束了两个月的暑期生活,这天,我突然很恋恋不舍。

2010年的暑假,如此充实饱满,如此精彩,我,不会忘记。2010年9月5号我将走入大三,我将用我在暑假学会的所有创造一个精彩的大三。

工商管理系

08级财务管理专业一班

2008091124

上一篇:电视新闻改版方案下一篇:服装专业的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