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竞争思维

2024-07-22

合作竞争思维(通用8篇)

篇1:合作竞争思维

人生在世,竞争二字,人生就是竞技场,是一场人生资源的全面争夺战。竞争为了资源,资源用于竞争。小至一个个体,大到一个国家,竞争都是主旋律,资源都是大问题。不会竞争,就无法生存。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事不在,无人不在。竞争促进人类发展,人类发展加剧竞争。竞争促使人类思维高度发达,竞争思维成为人类思维的主导方向。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日益丰富,人类争夺的资源种类也日趋复杂。远古人类只为食物和洞穴而战,今天的人类争夺的则是无穷无尽。竞争思维不仅在战争、营销、外交、交际等领域激烈表现,在职业、生活、学习、教育等领域也非常明显。围绕人生十大资源,竞争思维也相应体现于十大领域。

人生十大资源是:智力、物资、才艺、家族、体制、形势、人脉、机遇、信仰、创新。其中智力、物资、才艺、信仰、创新属于自我可控资源;家族、体制、形势、人脉、机遇为外在可用资源。除以上十种资源外,还有两种可遇不可求的资源――天资和贵人。竞争思维因此包括智力竞争、物资竞争、才艺竞争、家族竞争、体制竞争、形势竞争、人脉竞争、机遇竞争、信仰竞争、创新竞争。比聪明,比富裕,比名次,比背景,比身份,比声望,比关系,比福气,比意志,比超前,攀比之风由此产生,好斗之习自古而来。制胜,超越,领先,卓越成为当代最流行关键词。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全面发展,谁都不希望自己有落后不足。但是人生苦短能力有限,一个人只有集中精力于一二个方面,才能保证自己有可能生存。人生资源能否得到最充分合理的利用,思维方式就成为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才艺和财富是安身立命的两大法宝。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把才财二字作为终极人生目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一个人眼睛只盯着才财二字,不及其他的时候,就容易陷入一维式的点线型思维之中。这种心无旁骛的思维模式,有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因为执着、坚定、刚毅、奋斗是成功所必需的。但是这种思维方式,也容易造成自私自利、偏狭孤僻、情义淡漠、冷酷麻木的个性人格。这类人群活得很努力,也很艰难,与周围社会矛盾冲突也大。因为处于同一层次的人太多,竞争非常激烈,人人互不相让。历史上的野蛮落后民族,其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一维思维。这些民族从来不善于与人和睦相处,只崇尚武力信奉战争,相信力量和胜利就是一切。日本的国民性格就是这种思维的代表作。

善于二维式的平面型思维的人,擅长借助各类关系,利用他人资源为自己谋利。一种是自己建立的各种人脉,一种是家族遗传的族系脉络。这类人群活跃、热情、主动、亲和,有魅力,善于笼络人心八面玲珑。但是太过于注重人情世故,往往就会荒废专业,养成奸猾虚伪、口是心非、模棱两可、见异思迁的个性特征,

政客、商人、外交官、交际花等是这类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

具备三维式的立体型思维的人,懂得如何借助体制和形势,为自己的事业开辟空间。体制就是职权、官位、制度、法规等一系列有利条件;形势就是内外各种有利态势、潮流、舆论、风尚。这类人群非常清楚上下左右前后周边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为人处事比较公正、客观,照顾方方面面。容易出现的人格缺陷是自卑、保守、看脸色行事,据地位说话,阿谀奉承,溜须拍马,欺上瞒下,办事推托拉,为人假大空。专制体制下的官僚要员,就是这类思维方式熏陶的结果。

能够四维式的直链型思维的人,非常重视把握时机,抓住机遇,相信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时间程序概念非常强,逻辑推理能力超级棒。时机未到韬光养晦,时机已到立即就位。这类人群也非常懂得,在合适的时机作合适的事情,在不同的阶段确立不同的目标。与时偕行,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动静不失其时。时机和实力、态势是相对应的,这类人群也非常相信实力的作用,也相信态势的影响。时机不成熟,就是实力不具备,态势不有利,自然得不到好的结果。他们判断决策,很少从概念想象出发,一切服从客观实际。

只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熟练掌握运用多维式的螺旋型思维。这是一种战略的、整体的、全局的、动态的、循环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一般人很难自然发展,只有学习过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以及具备深厚中国古代文化造诣,并在实践中深刻体会领悟的人,才能达到这个境界。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必须经过特殊的思维训练,才能初步懂得运用。

以上五种思维方式,是人类从已知世界总结出来,又能运用到已知世界的精神武器。这五种思维方式,科学严谨细致具体,一切都以事实为依据,以数据为基准。这就是一切现代文明成果的来源。但是社会是复杂的,人生是未定的,世事是难料的。仅仅依靠上述思维方式,还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于是人类从远古时代,就发展了更加简洁有用的思维方式。一种是对应式的镜像型思维,即从所能感知的各种表象中,用符号、图像、概念、数字、文字、声音等等,与未知世界所发出的信息一一对应,通过感悟等方式,深入理解表达其内在涵义。这种思维方式,如同两个世界之间的翻译官,逐步地将未知世界转化为已知世界。从远古中华祖先的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到近现代各类假说、心理测验、社会调查、市场调研等等,都是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信仰就是人类从未知世界感悟出的人生真谛。另一种是无序式的混沌型思维。未知世界的内核,人类是永远无法了解的。如同宇宙世界天外有天,微观世界无限可分,精神世界深不可测,生命现象奥妙无限,社会生态变幻无穷一样,人类甚至无法真切感知任何启示,只能依靠大脑获取灵感,谋求创新。

篇2:合作竞争思维

源自美国的营销观念――定位,一直在向中国输入一种很不健康的营销思想,灌输一种互相残杀的商业意识形态――竞争。定位观念认为,商品品类和产品数量已趋于饱和,如何在竞争中胜出是组织生存的前提,必须绞杀对手、取代优势位置。同样秉持着竞争思维,谁也不甘心被绞杀,所以,在中国这样一个创新不足的产业环境中,竞争思维所带来的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事。蜂拥而上、同质化、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偷工减料、虚假宣传和价格大战演变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绝对是一场巨大的产业灾难。竞争思维带来的是如何活下去的低级营销需求,必然伴随着低利润,低利润又激发企业提高产能,企图以销售量来弥补。能够创造高利润的创新思维、创新产业却是凤毛麟角,珍稀得很。

竞争,意味着你已经把某个品牌作为搏斗的对象,以某个产品作为参照物,你所制定的策略都是为了打败竞争对手。你把对手打得满地找牙,自己可能也已经头破血流。那么,为什么不去避开竞争?为什么不去开创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

在生物界,并不依循强者生存的竞争法则,而是独特者生存的共生法则,否则所有的地球生物都已经消失殆尽,

每一种生物都因其独特的生存技能而占有一席之地。相反,竞争思维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损害,甚至是你死我活的没顶之灾。军事竞赛也是如此,可营销并不等同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在一个国家之内的企业或品牌,彼此之间相互残杀,无异于国家军队之间的内战。

创新和差异化营销的目的不是为了竞争,而是尽可能地避开竞争;更不是为了消灭同类,而是开创属于自身的领地,塑造新的消费需求和市场。“商品品类和产品数量已经饱和”――这种话不靠谱。产品数量可能饱和,竞争也往往存在于缺乏创新的同类型产品之间。商品品类永远没有饱和之说,谁能说在饮料这个领域中,再也不可能出现新的品类?谁敢说食品保鲜不可能出现新的技术或品类?所有的领域都是一样的,“饱和”的是想法,不是商品类别,“饱和”的是思想,不是事实。

凉茶饮料的出现对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有影响,却不是竞争,而是形成了共存的关系,就像牛和羊都是要吃草的。反观那些抱持着竞争思维的中国可乐早已死得尸骨无存。中国电视品牌在打败进口品牌的同时,电视机产业也一惚淮虿小V灰是竞争思维使然,所有的行业、企业都很容易陷入低利润和产能过剩的局面。

营销或定位,以创新为出发点,而不是竞争。

篇3:合作竞争思维

在学生用计算机计算完之后, 出示这样一组数据:

(1) 36×3=108; (2) 36×30=1080;

(3) 36×300=10800; (4) 36×60=2160。

师:从上面的算式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先注视着黑板上的算式, 寻找着其中的规律。然后你一言我一语, 很轻松也很认真地讨论开了。其间, 教师走到各小组, 倾听他们的讨论。几分钟后,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全班交流。

三组的一名代表说: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 在乘法算式中, 因数乘几, 积也就乘几。

师 (作思考状, 没发表意见) 问道:其他组有没有意见?

顿时其他组又讨论开了。这是一个理解、判断再重组的过程, 允许他们讨论交流。

很快, 四组的代表说:我们组认为不一定。随即举例论证道:36×3=108, 360×30=4800, 因数乘10, 积却乘了100。

其他同学频频点头, 说明他的意见同学们接受了。师 (作思考状) :那该怎么说呢?四组代表接着说:应该是在乘法算式中, 一个因数不变, 另一个因数乘几, 积也就乘几。

师带头鼓掌, 赞扬他总结得好, 表扬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师:其他组还有意见吗?

学生尝试到思考的乐趣后, 便会进入一种积极思考、深入探究的状态。

此时, 五组的同学要求发言, 他说:老师, 我没有意见, 但我有一个问题。如果两个因数都扩大, 积怎样变化呢?

师 (马上评价道) :问得好!哪组能解决他的问题呢?

几分钟后, 二组的代表说:我们组认为, 在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都扩大, 积就扩大它们扩大倍数的积。例如:2×3=6, 20×30=600, 2到20乘了10, 3到30也乘了10, 6到600就乘了100, 10×10=100。

师:你们其他组同意吗?能自己举例论证一下是否正确吗?

也许是受了启发, 一下子许多学生要求发言。六组代表: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另一个因数缩小呢?二组的代表脱口而出:积不变。马上, 就听有人说:不对。不一定。

师:讨论一下, 哪组能证明呢?

四组的代表说:不一定。比如:2×300=600, 20×3=60, 积变了。应该是两个数相乘, 一个因数扩大多少倍, 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 积不变。比如:20×3=60, 2×30=60。

教师又把评价权交给学生, 让大家来评。刚解决这个问题, 还是四组代表:老师, 如果扩大与缩小的倍数不同, 积怎样呢?

……

[反思]

一时间, 教师感受到了学生无穷尽的潜能。这一个个问题, 越来越有深度。没有真的融入到知识的探究中, 不会提出这样富有创造性的问题。

这节课之所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能让学生如此有激情, 是因为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体现了以下几点:

(1)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上,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然后展开讨论, 自己探究问题, 最后自己解决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他们尝到了思考的乐趣, 体现了学习的能力, 展示了自我的价值。在整节课上, 学生的研究气氛如此热烈, 不能不说是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体现。

(2) 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的交流, 激发学生希望获取成功的动机。在小组讨论学习时, 学生全员参与, 小范围内, 每人都有发言机会, 每个人都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充分体现了自我的价值。每当一个问题出来后, 教师不是马上要求学生给出答案, 而是让他们在小组内先进行交流,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这种信息的多向交流能促进智力的相互激发、情感的相互感染,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 使学习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在这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 学生理解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从而也使学生看到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更能激发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3) 合作状态下的竞争意识氛围的创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断地诱发学生提出问题。因为思维源于问题, 在有问题的情境中学习, 会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 从而,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去想。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又不断地创设一种竞争的氛围, 让学生在竞争中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在一个组的观点得到肯定后, 教师表扬的是集体的智慧。学生的好胜心理会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更团结地投入到问题的思考中。

篇4:思维方式的竞争

一位荷兰营销学教授和两位朋友去西安。一出机场闸口,就有一大群人朝他们蜂拥而来,其中一个人大声喊道:“你们住哪个宾馆?你们从哪里来?我免费送你们!”

免费?营销学教授想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回应道:“我从荷兰来。”

“荷兰?我拉过荷兰的客人。等等,看这儿,您看看。”他翻开一个本子,然后径直放到荷兰教授面前。那页纸上是手写的荷兰文,是一对荷兰夫妇对其服务的热情推介。

“你们要住几天?让我来招待你们,每天只收500块。”他说道。

有了这位出色的司机,教授和他的朋友们在西安的3天过得很棒,能买到价格较低的中国游客门票,也从来不用看旅游指南。

这位司机这3天也过得很好,不必到处揽生意,也不必无休止地在机场候客,教授最后还给了他200欧元的小费。

这位司机是成功的。他为这位“洋客户”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旅游解决方案,满足了顾客的各种需求。他同时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新的细分市场,价钱自然不是问题了。他既不是机场的拉客者,也不是普通的出租车司机,更不是一个旅游中介,他集以上角色于一身,是一位价值创造者。

也许现在我们看来,这位司机也没什么了不起,他做的这些事情我们也可以做到。就像许多人在市场上看到了一些成功的创新产品、创新方法后常常泛起的想法一样——“这没什么,我也可以。”

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你可不可以,而是:为什么总是别人先想到了这些创新,而不是你?

如果把视野再放开一些,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

营销的知识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营销人员掌握了做市场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但对市场的困惑非但没有因此减少,反而与日俱增,“同质化”、“胶着”成了描述竞争最常用的词汇;

企业的所谓创新被对手轻易复制,由创新赢得的优势转瞬即逝,竞争成为不折不扣的“肉搏”;

企业内部不同部门间的协同就像硬捏在一起的“两张皮”,总是若即若离难以步调一致;

探究这些问题的根源,可以对比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差异。我们发现:陷于竞争泥淖的企业,追求的往往是竞争的“手段”;而拥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追求的则是思维方式的革新。

把眼光聚焦于“手段”,产品就是产品,价格也只是价格,竞争的各个要素被肢解为割裂的动作。局限于某一个点,即使穷尽各种手段“创新”,路也将越走越窄。

发端于思维方式,却可能发现新的需求空间,打开一个新天地,循着内在的目标和“红线”,把营销的要素重组、聚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生的、充满活力的系统竞争优势。

服务,是一个典型的写照。

把服务当作“手段”,服务就沦为拉拢顾客的种种伎俩,即便它被冠以“增值”、“方案”等动人的光环,本质上也不过是企业从自身出发,为了自身利益的产物,所以注定是被动的、弥补性的、割裂的,它无法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的竞争动力,甚至成为企业的重负。

基于“思维方式”,服务转变为顾客利益的产物。在顾客利益的统领下,企业资源被自然地组合为一体,被顾客自然地接受。它的竞争力源自顾客需求,因而具有了内生的生命力,可以成为企业成长的发动机。

篇5:竞争与合作作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竞争与合作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竞争与合作作文 篇1

近年来,每当从媒体上看到一些地方为争名人、名事、故地等的“正宗”吵得不亦乐乎时,总是忆起20年前的一段往事。1984年,我作为一家地方报纸的代表去南阳参加全省地市报纸协作会。热情的东道主不仅在会议间隙组织我们游览了卧龙岗武侯祠,而且在会后用车把我们拉到了百多公里外的襄阳去看古隆中。这在今天一些人看来未免有点犯“傻”:怎么可以把游客主动介绍给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而在我看来,南阳的同志此举显示了大度、大气。

不少人认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竞争就不能有合作。竞争双方似乎注定是利益截然对立的“冤家”对头。其实,换一种思路看,情况并不一定是这样。拿有争议的名人名事故地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来说,双方何不来个“不同而和”、资源共享、联合开发、共同发展呢?如果双方联手,你把游客送到我这里,我把游客送到你那里,岂不是双赢?而且,游客也学会了比较、增长了见识。当时,我在南阳、襄阳之行前,是通过“臣本布衣,躬耕南阳”、“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等文献,把诸葛亮、卧龙岗和隆中连成一条直线的。及至亲临其境,方知卧龙岗在南阳,而隆中则在襄阳。如果不是南阳同志的盛情与大度,我也不会增加这方面知识。

搞市场经济不能没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动力、增强活力,促使企业不敢稍许懈怠,不断推进科技进步,改善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建设和发展也不能没有合作。有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收拢五指、攥紧拳头、形成合力。马克思说得好,协作不仅可提高个人的生产力,并且是“创造一种生产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神奇效果。聪明的人不但要积极与伙伴合作,也要勇于与竞争对手合作并从中获益。

如今,国外越来越多的大公司通过组建联盟参与全球竞争。竞争之中有合作、合作之中有竞争,这是对传统的竞争理念和模式的超越,是适应形势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也有一些企业开始提出并实践这一理念。实践证明,过去那种仅仅把同行看成是“冤家”,认为有竞争就不能有合作的观点是片面的、有害的,它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摩擦、内耗及浪费。而把竞争与合作结合起来,既竞争又合作,就能突破孤军奋战的局限,把自身优势与其他企业的优势结合起来,把双方的长处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既提高自己也提高别人的竞争力,实现双赢或多赢。

竞争与合作作文 篇2

有人说:合作与竞争是一对双生的花朵,他们互相依赖又互相矛盾。”那么,作为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我们应该做到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将这个法则照映在所有生物的心理。如果有一些违背这个法则的事情出现,那么,就会有生物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在几亿年以前,长颈鹿的脖子并没有像现在这么长。那时,树木很茂盛他们并不需要长长的脖子就可以很轻松地吃到树叶。然而,很多树慢慢消失了。长颈鹿开始死亡。后来,长颈鹿为了吃到高处的树叶开始慢慢变长。而那些脖子较短的长颈鹿就死掉了。这就是竞争,只有适应自然的生物才能很好的顺应自然,更好的生活下来。而那些违逆自然的生物也就慢慢消失在自然之中了。

在一次商业展览中,有一家卖冰淇淋的小铺和一家卖烧饼的摊子在一起摆摊。正值正午,这时正是卖冰淇淋的小铺最火的时候。老板很是着急,因为他发现他们的铺子里的塑料碗没有了。这时,旁边的卖烧饼的老板将他的烧饼卷成筒递给他。他说:“把它放到这里吧。”老板照做,最后,这种冰淇淋热销全球。它就是蛋卷冰淇淋。这种合作让他们双方互赢,所以合作也有合作的好处。

学会合作,也要学会竞争。只有那样,才能让我们抓住机会,迎接挑战。

竞争中需要合作,这句话说的一点儿也不错,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只有学会了合作,才能得到自己想要,所期望的结果。合作在简单不过的词语了,对于有些人来说,合作就如同说话一样,张嘴就说,而对于有些人来说,合作在他们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我国航天所有的成功,"神六"的发射,正是因为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才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如果人与人之间不相互合作,那样就如同一盘散沙,毫无凝聚力,也经不起风雨的击大。

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都是为了相互提高、相互促进而去做进行的,并不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去做,在竞争中合作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考验,考验我们的耐心与合作意识,无论是在任何竞争中,还是比赛中,我们都要有一种合作意识,有一种团队精神,因为团结就是力量,懂得合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俗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竞争与合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合作是取胜的关键,竞争是取胜的必要条件,只有两者相结合,我们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正如一堆泥土和一滩水,两者之间只有相融合,才能形成一种坚韧无比的东西,才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竞争与合作作文 篇3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社会,因而需要现代人才不仅应具备竞争意识,更应具备合作意识。既要保持独立的个性意识,自强,自立,敢为天下先。与此同时,更要有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共寸,共事,共荣。公同积极的营造一个融洽和谐的竞争环境,从而更好的发挥个体的智慧和创造力,加速个人的人生进取和团体的事业成功。

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对竞争给出了精辟的解答:同中或异种生物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互相施以不利影响的现象,对于人类社会当中的`竞争也可从这个角度理解,人们互相争夺的有限可能是金钱,地位,权力,,机遇还有时间等等。竞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竞争能激起一个人无尽的智慧与竞争。每一个人都有一指南拼搏取胜的愿望,一中展现自我价值的意愿。据大量科学家的研究证实了竞争并获得胜利的重要意义。他们断言:获取胜利-在一场游戏,一项运动中或是任何一件事情中-对于一个人的自尊心和健康具有意义深远的意义。个体通过不断的竞争并获取胜利的过程中,能改变一个人对未来生活的态度,不断的取得成功会建立一个人的自信心以及鼓起人的高昂的志气。重燃起内心中的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一个人的创造力。相对而言,一个害怕竞争,凡事都畏首畏尾的人一生由于没有迎接挑战的勇与热诚,只会浪费一次又一次的机回,抱憾终生,永远被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中。

竞争还有能够令一个濒临绝境的团队重获新生的魔力。古代日本的老渔民发现如果将几条剩性活泼的沙丁鱼放入一群被打捞的懒惰的鲇鱼当中。由于好动的沙丁鱼在鲇鱼中乱窜,给鲇鱼带来一中危机感,它们奋力游动,从而避免了由于窒息而亡。这便是有名的鲇与效应。鲇与效应同样适用于社会团体,经验丰富的管理者在面对一毫无活力地团队时,他们便会引进一批充满活力,积极行动的新人,以打乱团体中原来已经形成了的较为稳定的工作人际关系。由与新人们个个如狼似虎,不畏强者,敢于争胜。这让原老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得不解放思想积极行动行动,以适应激烈的竞争(而且据科学家们研究证明潜在的危机感会更加地激发人们之间的竞争)从而使团体焕发新的活力与创造力。竞争与合作是统一不可分割的。竞争要求合作,而合作促进竞争。在一个合谐融洽的团队中,各成员互爱,互勉,互补,互利互惠。有利于竞争本身所需的信息的互相交留,知识和经验传播和互相借鉴。正如一位名人所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我们互相交换,我们各自就有两个思想了。那么通过合作团对就拥有了更多的`思想了。

不仅如此,一个富有集体感情与团队精神的群体,由于集体内部各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而互相合作。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群体的内部消耗。因而能够聚集无比强大的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组成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团队。

竞争与合作都是社会进步人生成功的动力。竞争与合作是一对好搭当。下过跳棋的人动知道,6个人各霸一方,互相是竞争队手。大家彼此动想先人一不,将自己的6颗玻璃球尽快移到预定地点。如果你只讲求合作,放弃竞争。一味地为别人搭桥铺路,那别人会先到达目的地。热你则会落后于人,最终落得个失败的下场。相反,如果你只注意竞争,而忽视合作。一心只想拆别人的路,反而延误了你自己的正事。你还是不会获胜的。

棋如人生,下棋尚如此,人生更是如此。对于竞争与合作,人们往往偏爱竞争,而忽略合作。也许竞争能激发人的斗志与激情的缘故。然而我认为这是非常有害的。一个人如果自我封闭,不与他人来往,他不帮助别人,别人也不会去帮助他。虽然他眼不瞎,耳不聋,口能言。但他和一个急聋又哑还瞎的人毫无分别。他无法从外界中获取信息,得到别人的帮助。他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无援的境地而难以成功。请和我一同分享这样一个关于竞争与合作的故事。传说有一为很坏很坏的老妇人死去了。她一生没做过一件善事。鬼把她抓去,扔到火海了中。守护她的天使站在那儿,想我得想出她生前做过的一件好事,好去对上帝说。天使想了很久,终于她想到坏妇人曾在菜园里拔过一根葱施舍给一位老乞丐。于是天使跑去对上帝说。上帝对天使说:那好吧,你就拿一根葱去拉她吧如果能从火海中拉出来,她就上天堂。如果葱断了那个女人只好在火海中,和现在一样。与是天使跑到火海边,把一根葱伸给那个女人。并对她说:喂,女人。你抓紧了,等我把你拉上来。差一点儿就要拉上来了,可火海里的其他的罪人也想被拉上天堂。但坏女人用脚踢他们,还说人家拉我,又不是拉你们,那是我的葱,不是你们的。她话刚说完,葱就断了。后来那坏女人才知道其实那根葱本可以拉许多人一起上天堂的,上帝想借此考验一下她,可她没有经受住着一考验。可怜又可恨的坏女人正是不竞争与合作是统一不可分割的道理,因而不能升入天堂,享受欢快幸福,只能接受着地狱火海的煎熬。

在当今市场竞争条件下合作共赢已成为竞争各方的普遍认识我们应顺应潮流,主动参与公平的积极的竞争,与此同时更要加强平等的真诚的合作。以开放的自信的良好心态面对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作文 篇4

竞争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其内在因素就是竞争,竞争是一切活力的源泉,平淡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没有有奋斗目标的人形如死尸,没有你追我赶气氛的集体没有丝毫竞争力。在竞争中我们学会拼搏,于是在工作中,我们锲而不舍;在学习中,我们更是奋起直追。生命的乐趣源与竞争,所以让我们拿起武器在疆场上浴血奋战,杀出重围,展现雄姿英发。

篇6:《竞争?合作?》教案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与合作的社会。

2、理解合作共享与公平竞争的意义。

3、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敢于竞争的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培养学生会用辨证的眼光去看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采用讲故事等方法使教学过程充满理性,通过本讲的讲授,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享受竞争。

2、使学生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教学重点:竞争和合作的关系和作用。

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学会正确竞争与合作。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阅读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寓言故事导入新课 讲述“新龟兔赛跑”的故事。

提出问题:(1)“新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总结:通过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有竞争也有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取得“双赢“的最理想结果。板书课题:竞争?合作?

二、教学新知

(一)平等竞争

1、竞争无处不在

(1)感受竞争

教材P90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充满竞争,竞争的领域日益扩展,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想一想,说一说

① 学校生活中,竞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 竞争的存在对我们每一个人有什么影响? 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回答:

总结:学校的竞争主要是学习的竞争,当然还有体育、纪律、品德、卫生等等方面。竞争对个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作用?(2)竞争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①竞争: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促进作用,它给我们目标,给我们压力和动力,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我们的效率,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让我们的集体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③ 竞争也有不利的一面,它可能使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引起我们的心情过分紧张和焦虑。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合作探究> 讲述《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的故事。你能分析周瑜死亡的原因吗?

(因为学生对这个故事比较熟悉,我让大家展开讨论,对诸葛亮、周瑜两个人物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在竞争过程中,有的人生怕别人超过自己,当别人进步时,不但不为别人高兴,反而心生妒意,恨不得把别人拖下来,有时还使用不光彩的手段,如恶意中伤别人,这种可怕的心态叫忌妒。

2、忌妒是竞争的副产品

(1)在竞争过程中,克服忌妒心理。

想一想:

① 你忌妒过别人吗?如果有,请你谈谈当时的心理感受? ② 当有人忌妒你时?你该怎么办?

③ 你对克服忌妒心理有什么高招?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教师给予引导)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了解了这种心理的危害,也找到了克服忌妒心理的一些方法,我希望大家要克服忌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2)什么是良好的竞争意识?什么是不良的竞争意识?(3)(学生朗读教材第91页“相关链接”的内容)考考你:假如遇到下列情形,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① 你有一本极好的数学复习用书,同学向你借这本书。② 期中考试前,学习非常紧张,有同学经常让你给他解答问题。③ 班干部要改选,一些同学跃跃欲试,你也要参加班干部竞选。(结合具体情景,引导学生克服不良竞争意识,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

3、竞争的公平原则

(1)讲述:竞争是基于一定规则进行的,规则对于每个竞争者一视同仁,这就是公平。任何一种竞争都应该是公平竞争,对每一个竞争者来说,应本着公平的法则参与竞争。道德和法律,是我们在竞争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2)学生活动(见教材第92页情景题)议一议、说一说

① 刘国梁和孔令辉是怎样对待竞争的?对你有什么启示? ② 比赛必然伤和气吗?

③ 怎样才能做到既不伤和气,又达到比赛目的?

(3)引导学生:面对竞争我们需要有良好的心态,我们更要遵守竞争的规则,任何一种竞争都应该是公平竞争,我们参与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二)合作共享

1、合作的意义

(1)讲述:个人与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需要彼此合作。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分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2)学生活动(教材第93页情景题)① 汤姆帮助竞争对手的结果是什么? ② 结合此例,谈谈合作的重要性

③ 教师讲述:汤姆帮助竞争对手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需要合作,合作的成果属于大家,由大家共享,使大家获益。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

2、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1)学生讨论、回答(教材第94页材料)

① 为什么一根木棍容易折断,而一把木棍就折不断? ② 从实验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③ 你品尝过成功的喜悦吗?说出来与大家共享。(2)教师总结引导:(根据讨论结果)

我们知道:一根木棍我们很容易折断它,而一把木棍就很难折断了。这就是团结的力量,这就是合作的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许多方面,我们都需要与他人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通过精诚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可以说合作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土壤。“人心齐泰山移”。社会生活中,谁都不能脱离群体而存在,因为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

(3)活动“夹球同行”

选出十二名同学,分成两组,每组六人,相对而站之间距离根据教室的大小而调整,两名同学背靠背夹住球运往对面,对面的两名同学也用背夹住球再把球运回去,依次运球,直到两组同学都运完为止。

活动规则:两名同学背靠背夹住球,不准用手帮忙,两人侧身背靠背夹住球运往对面终点,不能一前一后,交换球时运球同学不能用手,但其他同学可以用手帮忙换,中途掉球后,捡回球从球掉的地方重新开始比赛。教师主持活动评分:

第一到达终点的得10分,第二、三、四、五依次得8、6、4、2分,球掉地一次扣1分,手碰球一次扣1分,一前一后运球扣1分。学生参加比赛 赛后感言

① 你能看出获胜组有什么秘诀吗?

② 你知道了获胜的秘诀,平时你也是这么做的吗? 如果不是,你准备做哪些改进?

总结:现在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和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

(三)课堂小结:

社会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竞争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促进作用,但竞争也有不利的一面。我们要从小培养,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在公平中竞争,现在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和共享。合作是共享的基础,共享是合作的必然结果,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板书设计

1、竞争无处不在

2、竞争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3、忌妒是竞争的副产品

4、竞争的公平原则

1、合作的意义

2、合作是事业成功的土壤。附:新龟兔赛跑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兔子骄傲,半路上就睡着了,于是乌龟跑了第一。可是,龟兔赛跑不只赛一次啊!第一次乌龟赢了,兔子不服气,要求再比赛第二次。第二次兔子吸取了经验,一口气跑了终点,兔子赢了。乌龟又不服气,于是对兔子说,咱们跑第三次吧,前两次都是按你指定的路线跑,第三次应该按我指定的路线跑,兔子想,反正我跑得比你快,你怎么指定我都同意。于是,就按照乌龟指定的路线跑,又是兔子一路当先,快到终点时,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兔子过不去,乌龟慢慢爬到河边,一游就游过去了,这次乌龟的了第一。当龟兔再次商量比赛时,突然改变了主意,何必这么竞争呢?咱们合作吧!陆地上兔子驮着乌龟跑,很快跑到河边;到了河里乌龟就驮着兔子游,结果是双赢的结果。教学评析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21世纪是充分合作的世纪,要帮助学生“学会合作”思想品德课应关注这一学生必须掌握的教育点,在现实生活竞争的概念的模糊,把竞争仅仅理解为“你死我活”或者理解为“残酷斗争”“尔虞我诈”,不知道如何去竞争,有的学生,为了追逐某种利益,违背公平竞争的原则,采取不正当手段压倒别人,有的学生一次挫折便失去信心自暴自弃,有的学生忌妒别人超越自己,甚至采取卑劣手段阻碍别人获胜。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倾向较为明显,缺乏合作意识,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合作意识教育。

篇7:小组合作、竞争教学

-----教学案例

未来是一个激烈竞争的的社会,需要大量具有分工、协调、合作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这种人才源于今天的职业学校培养。“小组合作、竞争”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合作行为与团队精神的养成。2016年秋季学期我担任汽车95班《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该班28人,全部为男生,为工学交替一学期返校的学生,理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性不强,针对以上情况,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开展了“小组合作、竞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一、具体做法

1合理有效的分组是基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不是简单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就能够完成的,而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按照一定的方式来进行合作。分组遵循的原则就是要发挥出学生的最大优势。要求尊重学生的分组意愿,充分考虑到整体的平衡,按照“组内质异,组间质同、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良好的合作小组,小组的规模一般安排在8~10个学生左右。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且各组间学生的成绩,能力尽量平衡。这样有利于各组间的公平竞争,使班级的学习气氛更浓。

2、明确合作学习的内容是重点。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要恰当。我们合作学习,但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合作学习。我认为在合作学习内容选择上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又要研究合作学习的必要性;既要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性,又要关注合作学习的适宜性。(1)、选择可操作性的问题。例如在一节《电控发动机整体认识》的这堂课上,教师先请四个小组合作观察发动机台架,和传统发动机有何区别?当自己觉得有结果时再在组内进行交流。课堂上教师观察到学生独立思考时大约用了2分钟,然后开始组内交流,又不知不觉10分钟过去了,这时教师与教师助理在各组巡回指导,讨论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展示,教师点评。整个这一过程大约30分钟。(2)、选择教学内容开放性问题。以开放性教学内容为载体来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如:在《电控发动机构造诊断》的教学内容上,用发动机加速无力的真实故障现象引入讨论,是空气给系还是燃油给系的问题,还是其他系统的问题,通过学生开放性的讨论,教师在逐一梳理、总结,使学生能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在开放性问题的使用中要注意,开放问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放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所作出的解答可以是不相同的;开放问题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好的开放性问题应满足非常规性、参与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等特征中全部或数个。

3、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是方法。(1)、教师对小组的认可不能单纯凭一份材料,还应该考虑附加分或参考分,即随机抽取小组中的一名同学对本组提交的成果做出说明或解释;我们还可以把集体提交的方式改为随机抽取的方式,也就是每一个组员都形成成果,用计算小组积分的方法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2)、游戏竞赛。在小组合作之后,用具有竞争性的材料组织学生的学习竞赛活动,借以检查学生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况。一轮游戏结束后,借助答案单检查正确答案,并记载得失分情况。然后由数字居中的的学生开始第二轮,依次类推。游戏结束后累积原合作小组学生在不同竞赛方阵中的积分,依此形成小组积分。(3)、随机提问小组内的任何一个成员,由他们的回答来评价一个小组学习的质量。这样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好好学习,这种由集体协作产生的群体压力,促使每一个成员都全身心投入。(4)、个别测试。小组成员在学习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交流,但检查学习质量时,应让每一个成员独立操作,并综合每个成员的成绩来评定小组成绩。(5)、小组自评。为保持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小组成员的学习活动情况。自评的目的是为了找到问题进行有效的合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小组合作成功的经验具体表述出来,在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为以后各小组活动提供指导,还要分析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鼓励小组成员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研究制定本组下一步的合作计划。

4、合作学习中的问题解决是关键。(1)、每个学生都要有独立思考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方式的中心环节,要让学生有组内、组间展开热烈有序讨论的时间与机会,让每个学生有发表意见、表达自己思维活动的机会。

2、让组长学会接纳他人。例如:如何在小组内分工,如何处理小组讨论,当别人发言时如何倾听,如何补充意见等。

二、取得成效

1、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参与诱因。要想达到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提高他们参与的兴趣。以小组合作、竞争学习的组织形式来完成,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技能的掌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供相互学习反馈、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曾指出:“实际上,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直接、更有力。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人们忽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不同的等级,在心理上,学生之间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友好关系,更愿意接受来自同伴的建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师生处于积极状态下,相互配合协调,课堂气氛生动活跃,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不仅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而且在思想情感上、合作技能、互相理解、尊重、宽容,以及互相学习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小组学习合作交流中,每一个小组都是一个学习的主体,小组成员通过对活动内容、动作要领等进行讨论、争辩,表达以及倾听同伴的意见,可以互相观察、互相表演、互相纠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增进了解,共同提高。

3、增加合作竞争机会、建立团队意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能使学生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团结、相互竞争的意识,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活动情境中学习更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小组合作学习通常都是以几个人的小组为单位,带有集体性质,需要组员们树立“荣辱与共”的团队意识。

4、创设民主学习环境、培养创造能力。

要积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教师的任务不是臆造或传播真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引导者,将学生心灵中的真理引导出来。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处于一种极为民主宽松的环境之中,思维十分活跃,易形成一种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下,强调发现知识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得结果,通过团体合作、集思广益的方式,使得个体在群体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在讨论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篇8:合作竞争思维

一、双元思维的整体框架

竞争优势运用和竞争优势开发、现有业务经营和新创业务开发、渐进式创新和突破式创新、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 这些双重要素在横向上同时并存, 在纵向上相互联结, 共同构成了既定企业打造持久竞争优势的内在逻辑, 如图1所示。为了构建持久竞争优势从而持续获得高额收益, 企业要在内部倡导和推行不具有完全一致性, 甚至相互冲突或矛盾的两种优势、两种业务、两种创新、两种文化以及两种组织结构。具有这种特质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有效运营, 得益于双元思维这一本质根源, 因为思维先于行动并决定行动的策略和效果。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双元思维是企业应对环境动态变化的有效思维模式, 该模式可以实现机械式和有机式两种组织结构在企业内共存, 推动渐进式和突破式两种创新活动在企业内演化, 支持现有竞争优势利用和新竞争优势开发, 最终推动企业不断构建动态竞争优势继而获得持久竞争优势。下面, 本文从优势、业务、创新和结构四个视角分别阐述双元思维的具体内涵, 以这些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结。

二、竞争优势深化与竞争优势开发

竞争优势的动态性有两层含义:一方面, 为了应对竞争的挑战, 企业必须持续发展和深化现有优势;另一方面, 既有竞争优势会随时间推移而衰退, 企业可能要改变战略以寻求新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深化与竞争优势开发遵循着不同的经营模式, 如表1所示。竞争优势深化的基础在于持续改进产品及产品传递方式, 这种方法可以描述为“把我们已经在做的事情做得更好”。相反, 竞争优势开发型企业关心的是新顾客细分市场的需求、新出现的市场机会以及如何以全新的方式利用企业资源, 而不是把同样一件事做得更好一些。虽然每个企业都可能会介入这两种活动, 但介入程度不一样, 往往偏重一种或是另外一种。而且, 竞争优势开发结束之时, 正是企业对这一全新竞争优势加以深化与利用接续之际。

资料来源:根据“卡波·萨罗纳等著, 王迎军译, 《战略管理》[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4年6月”整理。

然而, 从长期来看, 纯粹依赖竞争优势深化获取成功的企业不能确保一直生存。因为, 竞争优势深化策略适用于稳定环境, 但环境不可避免地要发生变化, 原有的竞争优势终将风光不再。大多数竞争优势深化型企业预见到了这种结局, 于是在既有竞争优势还没有消失殆尽, 还具有继续深化和利用的价值之时, 就积极寻找建立新竞争优势的机会。不过, 企业同时开展竞争优势深化和竞争优势开发这两种活动, 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 需要企业在协调和激励方面多措并举。

三、现有业务发展与全新业务开拓

企业可以同时采用两种甚至更多组织模式来保持竞争优势, 在为了获取短期效率而注重稳定和控制的同时, 又要为开展长期的创新而不断冒险和学习。竞争优势深化活动主要聚焦于现有业务挖潜, 竞争优势开发活动主要关注全新业务开拓。如同竞争优势会瓦解一样, 现有业务早晚会遭遇需求下降和产业衰退, 基于新旧业务更替推动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很多企业都非常重视对现有业务的潜在价值进行充分挖掘, 从而不断深化优势基础。同时, 很多企业也非常关注开发全新业务的各种机会和资源积累, 从而不断创新优势空间。因此, 企业以不同的业务类别支持不同的竞争优势构建路径, 现有业务与全新业务的运营存在较大区别, 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O’Reilly C A., Tushman, M., The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04, 82 (4) :74-81”整理。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在于, 现有业务可能会过时, 开发新业务又面临不确定性风险。尤其值得重视的是, 同时完成这两项任务固然能够维系竞争优势持续性, 但远比纯粹进行现有业务管理或者纯粹进行全新业务管理更复杂更困难。当然, 这里讲的现有业务与全新业务, 不是按照多元化等理论的角度进行划分, 而是按照两种业务或事业在市场竞争、资源配置、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界定, 故新旧产品或系列产品可归结为两种业务。

四、渐进式创新模式与突破式创新模式

渐进式创新是提升现有业务纵深运营能力的有效途径, 突破式创新是开拓全新业务经营范围的可选手段, 两种创新活动分别支持企业内部新老业务的协同发展。一般而言, 渐进式创新如同维持性创新一样, 是指微小的、渐进的工艺改进, 以及在原有性能轨迹上的连续线性改进, 从而与竞争者抢夺现有市场;而突破式创新则如同颠覆或破坏性创新一样, 是指通过创造更便宜、更方便、更简单的产品或服务, 满足以往未被重视或者新出现、新创造的具有新市场特性的利基顾客群。渐进式创新与突破式创新在目标、技术、资源等方面显著不同, 如表3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Leifer R., Mc Dermott C., O'Connor G., Peters L.Rice M and Veryzer R.Radical, Innovation:How Mature Companies Can Outsmart Upstarts[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0”整理。

渐进式创新具有稳健运营、细致严谨、循序渐进、精益求精等特性, 需要机械式组织结构来推动。突破式创新具有独辟蹊径、组织宽松、勇于探索、创新氛围等特性, 需要有机式组织结构来支持。因此, 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内部两种不同创新模式, 企业需要在统一平台下设置双元型组织, 从而在协调、激励、文化等方面各自遵从一套机制, 依托双重体系分别有针对性确保创新活动成功开展。

五、机械式组织结构与有机式组织结构

机械式组织结构和有机式组织结构是本质属性截然不同的两种组织形式, 其区别如表4所示。同时蕴含机械式组织结构和有机式组织结构的组织, 称之为双元型组织。双元型组织采用双管齐下的双重组织结构设计开展运营, 实现战略、结构、制度和文化的双元化, 平衡组织中相互冲突的力量, 以机械式组织机制支持渐进式创新实现企业夯实基础、稳健发展的目标, 以有机式组织机制支持突破式创新追求企业打破现状、超越自我的目标。因此, 双元型组织在需要激发新构想时能以一种有机方式运行, 在应用创新构想时又能以一种机械方式运行, 从而实现有效运营当前业务和不断开发新业务的双重目标。

资料来源:根据“Tom Burns and G.M.Stalker, The Management of Innovation[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整理。

双元型组织结合了大企业的规范化、程式化和小企业的灵活性、反应性等优点, 使得企业兼具稳定性和变革性特质。不过, 双元型组织存在着能力、结构和文化等方面的不一致, 因此可能会引发较高的协调成本。通过建立和共享明确的组织愿景, 使内部不同业务的最终目标趋向一致, 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一整套流程, 鼓励组织成员在解决协作导向与适应导向之间的冲突做出正确判断, 这是实现双元型组织协调、稳定和高效运行的前提。尤其关键的是, 双元型组织的高层管理者自身需要具有双元思维能力, 能够洞察、引导和管控组织内的双重结构, 能够根据短期效率和长期适应之间的不同需求来不断调整和改进领导风格, 强适应市场环境的灵活性。

六、总结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 机械式组织可以进一步丰富企业显性知识, 以渐进式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巩固企业市场地位, 创造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利润;有机式组织可以不断深入挖掘各种隐性知识, 以突破式创新为企业寻找新的商机, 通过实现潜在顾客价值和开发新顾客来拓展企业业务领域。结构支持创新, 创新驱动业务, 业务带来优势, 结构、创新、业务和优势具有纵向联结和顺次支持效应。同时, 这四个维度自身又可以粗略划分为两个量极, 如机械组织和有机组织、渐进创新和突破创新、现有业务和全新业务、现有优势和全新优势等, 这些量极存在横向动态转化关系。

著名战略管理大师罗杰·马丁在《整合思维》一书中明确指出, 杰出领导者的制胜法宝在于:头脑中能够同时处理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并具有从中得出汇集两方优势的解决方案的能力。马丁教授将这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界定为整合思维 (Integrative thinking) , 也就是富有建设性的处理彼此对立的意见, 不以牺牲一方为选择另一方的代价, 而是以创新的形式来消除对抗, 新的意见同时包含着对立意见的某些因素, 且优于对立意见的任何一方。

上一篇:纪念结婚的祝福语下一篇:毕业送给老师的留言(5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