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句式总结归纳

2024-08-05

文言句式总结归纳(精选6篇)

篇1:文言句式总结归纳

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主要形式:

一、用“者”或“也”句式表判断。

①用“……者,……也”表判断。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句末用“者也”表判断。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③前单用“者”或后单用“也”表判断。3粟者,民之所种。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二、用“此(是)„„”句式表判断。5此天子气也。6是寡人之过也。

三、用动词“为”“是”表判断。7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8不知木兰是女郎。

四、用“即”“乃”“则”“皆”等副词表判断。9梁父,即楚将项燕。10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112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五、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13刘备天下枭雄。

六、用“非” 等表示否定的判断。1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被动句主要形式:

一、用介词“于” 表被动。15不拘于时,(学于余)

二、用“见”“见„„于„„”表被动。16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三、用“为”“为„„所„„”表被动。17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四、用介词“被”表被动。18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动词本身表被动。19洎牧以谗诛。

省略句主要形式:

一、省略主语。20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二、省略谓语。2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三、省略宾语。

1、省略动词宾语;22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之。

2、省略介词宾语。23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

四、省略介词(“于”“以”)。24 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25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五、省略量词。26蟹六跪而二螯

倒装句

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

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这就是所谓倒装句(变式句)。

文言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宾语前置;

二、定语后置;

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置。

宾语前置

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何、谁、孰、胡、安、焉等。27沛公安在?

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否定词:不、未、莫、无等28忌不自信。

三、用 “唯……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29唯利是图。30夫晋,何厌之有?

四、介词宾语,有时也放在介词的前面。31微斯人,吾谁与归?何以战?

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形式之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3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形式之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33马之千里者

定语后置形式之三: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3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形式之四:中心词+而+后置定语+者35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定语后置形式之五:中心词+ 数量词36我有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状语后置

一般即指介词结构后置。文言文中的介词结构大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面,其中尤以“以”“于”构成的介词结构居多。有时候,后置的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主要是“以”“于”这两个介词)会省去,这种情况仍可视为介词结构后置。37私见张良,具告以事。38

用“如(若)„„”这类修饰形容词或动词的状语,常常放在形容词或动词的后面。例:39火烈风猛,船往如箭。

主谓倒置

即将谓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

40甚矣,汝之不惠!41美哉,我少年中国!42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43何哉,尔所谓达者?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君何以知燕王?

2、宋何罪之有?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6、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7、会于西河外渑池。

8、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10、善哉,祁黄羊之论!

11、頒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3、莲,花之君子者也。

1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1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篇2:文言句式总结归纳

一,判断句式 二,被动句式 三,省略句式 四,倒装句式 五,固定句式

『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① 皆(此,乃,是,则)……也 ○此天子气也.○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出师表》(诸葛亮《出师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② 所以……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事『所以』不成『者』 ,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③ 者……也(其中”者“表停顿, ”也“表判断)○亚父者,范增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④ ……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⑤ 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司马光《赤壁之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苏轼《石钟山记》)○宫中府中,俱为一体.(诸葛亮《出师表》)()

⑥ 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予本非文人画士……(龚自珍《病人馆记》)

⑦ 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秦,虎狼之国.『倒装句式』

□ □主谓倒装(“主语后置”或“谓语前置”.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即“汝之不惠甚矣!”(《列子愚公移山》))?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即“其贫若是”)(《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甚矣哉/为欺也!]

□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相当多见,有几种情况.一是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提前.①否定词(不,否,弗,非)+代词宾语+动词→未之知,不余欺,弗之怠 ?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苏轼《石钟山记》).?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弗怠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②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提前.例如:(疑问代词+动词?)(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大王来[何操]?(操何)(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动词?)?沛公[安在]?(在安)(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动词?)?客[何为]者?(为何)(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动词?)?子[何恃]而往?(侍何)(彭端淑《为学》)(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范仲淹《岳阳楼记》)(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司马迁《鸿门宴》)(疑问代词+介词+动词?→介宾短语)○夫晋,[何厌之有]?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前边.例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韩愈《师说》)?唯利是图(图利)惟命是听(成语)惟利是图(成语)惟你是问.?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惟马首是瞻(《冯婉贞》)□□定语后置

○而秦法,[群臣侍(于∧)殿上者],不得持尺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愚公移山》)?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 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谓语中心语+[{以,于,乎(用在句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 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良曰: “长[于臣].”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使(∧之)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省略句式』 □□①省略主语

.②省略谓语.③省略宾语.④ 省略介词“于” ⑤介宾短语中介词“以” “为” “与”后省略“宾语”.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问:)何以战?“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左传曹判论战》)?()对曰: ○沛公曰: “ 『(项伯∧)『孰与』君少长”『省略主语“项伯” 』 』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省略主语“晋伯” 』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曹判论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项王曰: “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毋从(之∧)俱死也.○使(∧之)毕使于前〔让他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4,有介词(“为”“与”“以”等)后宾语的省略.例如: , ,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为(吾∧)击破沛公军!“ 『省略介词宾语”吾“ 』 ○以(∧之)试人,血濡缕.『省略介词宾语”之“ 』 ○荆轲有所待, 『欲与(∧之)俱』.○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沛公奉卮(zhī)酒为(∧)『寿』 ,约为婚姻.○”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若入前为(之∧)『寿』.○竖子不足与(之∧)谋!○若郑『以(∧)为』东道主.5,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动词+[(于∧)+处所,对象等])例如: ○封闭宫室,还军(于∧)霸上,以待大王来.○将军战(于∧)河北.○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晋『军(∧于)函陵』 ,秦军氾(于∧)南.○与燕督亢之地图献(于∧)秦王.○沛公居(于∧)『山东』时,贪于财货.□□被动句式 被动句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如“为” “见” “于” “为所” “为……所”等.○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被动句式标志语“为” 』 ○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式标志语“为” 』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式标志语“见”!』 ○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

篇3:文言句式教学策略研究

一、比较归纳法

比较分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指把同类句式的古今结构特点进行对比, 横向比较指把同时代的相关句式作对比。现代汉语的被动句、判断句结构形式比较单一, 进行纵向比较意义不大, 而某些文言句式表现形式比较复杂, 宜多采取横向比较法。如教学宾语前置句式, 我们通过横向比较来加强学生对宾语前置条件的理解与掌握, 由此引导他们自己归纳出宾语前置的条件。

例如:

(1) 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子罕》)

(2) 曰:“奚冠?”曰:“冠素。” (《许行》)

例 (1) 是并列的两个疑问句, 用的是同一动词“欺”。前一句的宾语是疑问代词“谁”, 放在动词“欺”的前面, 后一句的宾语是名词“天”, 放在动词“欺”的后面。例 (2) “奚”和“素”用的是同一个动词“冠” (戴帽子) , 宾语“奚”是疑问代词, 放在了谓语动词前, 宾语“素”是名词, 位于谓语动词之后。这样, 通过对比, 学生对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现象自然一目了然, 印象深刻。

再如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现象:

(3) 盖有之矣, 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

(4) 今郑人贪赖其田, 而不我与。我若求之, 其与我乎? (《左传·昭公十二年》)

(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例 (3) 前后句的宾语都是代词“之”, 但在句中的位置不同。“盖有之矣”是肯定句, 代词宾语“之”位于动词“有”之后, 后一句“我未之见也”是否定句, 代词宾语“之”位于动词“见”之前, “未之见”就是“未见之”。例 (4) “而不我与”和“其与我乎”相比, 谓语动词和宾语都相同, 但“而不我与”是否定句, 故宾语“我”前置, “不我与”就是“不与我”, 也就是“不给我”的意思。“其与我乎”由于不是否定句, 动词“与”的宾语即使是代词“我”, 也不前置。例 (5) “不己知”和“不知人”都是否定句, “不己知”的宾语是代词“己”, “不知人”的宾语是名词“人”, 虽然“不知人”是否定句, 但由于宾语不是代词而是名词, 故宾语“人”不前置。比较分析的结果,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含有两个条件:一必须是否定句, 二宾语须是代词。

“定语后置”也是文言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句式, 定语后置的基本形式中,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容易与宾语前置句“宾语+之+动词”相混。如果教师善于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 找出二者句式的不同点, 学生就容易理解了。例如:

(6)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师说》)

(7) 不问罪之有无。 (《狱中杂记》)

(8) 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劝学》)

(9) 居庙堂之高, 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例句 (6) 、 (7) 画线部分是“名词+之+动词”结构, 而例 (8) 、 (9) 画线部分是“名词+之+形容词”结构, 通过比较, 得知这几个例句“之”后的词性不同。再者, 例 (6) 、 (7) “之”前后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动宾关系, 宾语提前, 这类宾语前置句的特点是在前置宾语和动词之间增添“之”复指。“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即“不知句读, 不解惑”、“罪之有无”即“有无罪”。例 (8) 、 (9) “之”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偏正关系, 形容词作后置定语。如例 (8) “爪牙”和“筋骨”都是中心词, 修饰语分别为形容词“利”和“强”,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没有强壮的筋骨。”

以上通过一个个具体例句的对比分析,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宾语前置的条件和规律。这样, 即使是不熟悉的句子, 他们也能运用这些规律去准确辨认和理解。作为教师, 要善于运用比较法, 使文言句式的特点得到凸显, 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真正掌握知识要点。有了充分的比较, 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及时梳理知识, 进行归类整理, 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由学生自己归纳出同类文言句式的特点, 可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规律, 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句型教学法

“在古汉语教学上, 就课文逐句分析其语法结构, 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同时从句型上进行综合的讲授, 那么讲一课书, 几乎可以收到讲十课书的效果了。当然, 这仅仅是就对古汉语语法结构的领悟来说的。”[1]董治国也积极倡导开展文言文句型教学法。[2]采用句型教学法, 要避免灌输式, 即教师不宜先直接给出某类文言句型结构, 而是首先需要学生有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 以便通过一个个熟知的例句抽象出同类文言句式的结构特点。

例如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常见的有“于”字被动句、“为”字被动句、“见”字被动句等。它们有各自的结构特点, 而不像现代汉语被动句那么单一。引导学生根据多个例句抽象整理出有形式标志被动句的基本结构:

“于”字被动句:受事主语+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例:然而兵破于陈涉, 地夺于刘氏者, 何也。 (《汉书·贾山列传》)

“为”字被动句:受事主语+为 (+行为主动者) +谓语动词

例: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何也? (《过秦论》)

父母宗族, 皆为戮没。 (《荆轲刺秦王》)

“见”字被动句:受事主语+见+谓语动词

例:欲予秦, 秦城恐不可得, 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字和“为”字被动句可以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但有时被动意义不明显, “见”字被动句不能引进行为的主动者。这样, 这三种句式在表被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出现了发展比较完善的被动句式:“为……所”、“见……于”式被动句。其基本句式是:

“为……所”式被动句:受事主语+为 (+行为主动者) +所+谓语动词

例:卫太子为江充所败。 (《汉书·霍光传》)

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见……于”式被动句:受事主语+见+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例: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归纳这些句型结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每个句型里各成分的词性、语法功能, 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等, 这样避免了囫囵吞枣。例如:“为江充所败”, 介词“为”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者, 助词“所”帮助表示被动, 有指示和强调作用, “所”和介词“为”共同作为被动句的形式标志。学生理清了被动句式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 才算真正掌握了这类句型特点。“被”字被动句, 如“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能无怨乎?” (《屈原列传》) “被”字句先秦少见, 汉代后得到发展, 由于和现代汉语差别不大, 这里不予讨论。

除了被动句, 文言文中还有一类如“不亦……乎?”“安……哉?”“何……为?”等固定格式。这类格式虽然形式多样, 但归纳起来, 它们的造句特点相同, 都是谓语前有副词或疑问代词, 句末常有语气词“乎”、“哉”、“邪 (耶) ”、“与 (欤) ”、“为”等与之呼应, 以共同表达某种语义。根据表义不同, 谓语前的副词或疑问代词和句末的语气词根据需要可以替换为别的词。如“何……哉?”“何”可以替换为“恶”、“安”、“岂”等, 构成“恶……哉?”、“安……哉?”、“岂……哉?”, 句末语气词“哉”可以替换为“乎”、“邪”、“为”等, 构成“何……乎?”、“何……哉?”、“何……为?”学生理解掌握了文言句型, 教师要指导他们按照句型结构进行阅读和翻译, 以培养翻译技能, 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三、结构分析法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存在省略现象, 但古代汉语的省略现象更为普遍, 如果不了解这种省略, 就会给古文阅读带来障碍。同时, 省略也是高考必须掌握的重要内容。什么是省略?“省略指的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一个句子被省略了其中的某些词语, 而被省略的词语一般可以从上下文里找到并确定地补出来。”[3]文言文省略现象主要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 省略的方式主要有“对话省”和“上下文省”。那么, 如何判断文言句中是否有省略现象呢?笔者认为理想的教学法宜采用结构分析法, 结构包括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由于主语和谓语的省略现象一般比较容易判定, 我们主要探讨如何从结构角度分析“宾语省略”和“介词省略”。

宾语省略是文言中最常见的, 宾语省略包括动词宾语的省略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动词宾语的省略, 如:

(10) 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廉颇蔺相如列传》)

(11) 已行, 非弗思也, 祭祀必祝之。 (《触龙说赵太后》)

例 (10) “请奏瑟”中, “请”是使令动词, 常作为兼语结构的第一个动词用, 但“请”后并没有兼语出现, 而是直接接动词“奏”。根据句法结构, 判断出动词“请”后省略了宾语, 由上下文语境可知此处省略了“请”的宾语“赵王”。文言中兼语省略现象还比较多见, 特别是使令动词“使”、“令”、“请”等后的兼语。如:“祝曰:‘必勿使反’。” (《触龙说赵太后》) 此句“使”后省略了宾语“之”。“令辱之。” (《陈涉世家》) “令”后省略了宾语“尉”。例 (11) 的“思”是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带宾语, 但句中没有受事宾语出现, 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出宾语“之”。

关于介词宾语的省略, 首先, 我们知道介词“于”、“於”、“乎”的宾语不能省略, 而介词“以”、“为”、“与”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之”, 则往往省略, 特别是介词“以”, 其宾语更是经常省略。如:

(12) 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13) 项羽大怒, 曰:“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

(14) 唉!竖子不足与谋! (《鸿门宴》)

从介词的语法特征看, 介词一般不单独使用, 它常与所介引的词语组合成介宾结构, 用作状语或补语。例 (12) 、 (13) 、 (14) 的介词后分别直接接了动词“分”、“击破”、“谋”, 根据介词的语法特征可知, 介词“以”、“为”、“与”后分别省略了宾语“之”, “必以分人”即“必以之分人”, “为击破沛公军”即“为之击破沛公军”, “竖子不足与谋”即“竖子不足与之谋”。

介词省略, 主要是指介词“于”、“於”的省略, 介词“以”有时也可省略, 其他介词如“与”、“为”等一般不省略。如:

(15) 沛公军霸上。 (《鸿门宴》)

(16)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 (《廉颇蔺相如列传》)

(17) 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刺客列传》)

谓语动词后常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构成“动词+于+宾语”结构。我们分析例 (15) “霸上”是谓语动词“军”发生的处所, 但“军”后没有用介词“于”来引进处所词, 由此确定动词“军”后省略了介词“于”。例 (16) 同例 (15) , 动词“会”后省略了介词“于”。又如《促织》中“岁征民间”、“纳钱案上”, 其处所词“民间”、“案上”前的介词“于”被省略了。我们得出介词“于”省略的规律:当介词“于”用以引进动作、行为的方位处所时, 常常省略, 翻译时一般要补出来。例 (17) “金千斤”是“购”的方式, “购之金千斤”即“购之以金千斤”, 这里省略了引进方式的介词“以”, “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又如“又试之鸡, 果如其言。” (《促织》) “试之鸡”即“试之以鸡”。我们采用结构分析法, “省略”现象也就化难为易了。

判断句也是高考要求掌握的文言句式之一, 由于文言判断句在结构形式上和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别, 因此学生难以掌握。我们如何确认文言判断句呢?例如:

(18) 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19) 审视, 巨身修尾, 青项金翅。 (《促织》)

例 (18) 、 (19) 谓语部分都是名词词组, 结构形式相同, 如果我们从语义结构的角度分析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 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例 (18) 谓语“天下枭雄”和主语“刘备”具有等同关系, 谓语是对主语的性质、情况进行判断。例 (19) 的谓语虽是名词词组, 但从语义结构分析, 谓语“巨身修尾, 青项金翅”是对省略了的主语蟋蟀相貌的描绘, 故例 (19) 是描写句而非判断句。王力先生曾指出: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的词组为谓语, 表示判断的。”[4]但我们切不可理解为凡是名词谓语句都是判断句, 主语和谓语之间具有等同关系才是判断句的本质特征。学习判断句, 我们虽然可以借助“者”、“也”等外在形式来确认, 但更重要的是从语义结构的角度, 结合具体例句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的谓语性质, 再审视主语和谓语两部分是否有等同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准确辨认文言中的判断句。

以上结合例句分析了文言句式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文言句式特点灵活选用, 避免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 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实现知识迁移。

参考文献

[1]董治国.古代汉语句型大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

[2]董治国.开展文言文句型教学刍议.中学语文教学, 1995 (11) .

[3]杨伯峻, 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1.

篇4:句式变换考点归纳

句式变换是一种很有实用价值的语言技能。主要包括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肯定句否定句的变换、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变换、长句和短句的变换、整句和散句的变换、单句和复句的变换、常式句和变式句的变换、口语和书面语的变换等。以下具体分析一下,以备考生复习参考。

一、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长句和短句只是就单句而说的。一般的单句中结构复杂、用词较多的句子就是长句,否则是短句。

长句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较为复杂;二是并列成分用得较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长句容量大,能使表达严密准确、细致,使条理贯通。政论文和科学论文、文学作品中描写自然景色或人的内心活动、思想变化的句子多用长句。

而短句短小精悍、干脆利落、生动明快、活泼有力、节奏感强。

把一个长句改换成几个短句,方法有:首先用“提取主干法”把长句的主干成分提取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短句;其次将复杂的修饰语根据表达的意思化成几个短句。

例如 把下面这段文字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

分析 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宾语之前有复杂的定语,可以将长定语抽取出来,使主干成分成为一个句子,再将长定语分拆开来,组成三个短句。①某市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剧场的指示。②但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这一指示的禁令。③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一禁令。

这几个短句变成一个长句,方法与上正好相反:首先,以其中一个主要句为主干;其次,把剩余短句作主要句的定语或状语。

例如把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个单句(内容不得有删削)。

里克特是德国著名作家。他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作为“穷人的歌者”,他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分析几个短句,围绕“里克特”展开话题,选择最后一句作为主干而将其他短句化为“里克特”的定语。改写:出生于小资产阶级家庭,与歌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德国著名作家,“穷人的歌者”里克特的散文《两条路》向人们展示了人生道路上惊心动魄的选择。

二、主动句与被动句的变换

在动词性谓语中,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施动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用主动句还是用被动句主要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这在复句中表现得较为明显。一般来说,各分句应采用相同的叙述角度,使前后主语保持一致,使叙述的重点突出,语意连贯顺畅。因而,选用主动句或被动句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例如“芦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钟都有死的可能,可是她们还在那儿支撑,直到带工老板榨完她们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的一滴血汗为止。

分析 画线文字在原文中是这样说的:“直到被榨完残留在皮骨里的最后一滴血汗为止。” 比较上面两种句式,在这种语境中,是强调被动者的,“她们”是被迫的,因而原文中的被动句选用恰当,使前后主语一致,语意顺畅。

再比较下面两句:

①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二诸葛把她拦回去,二诸葛老婆还骂个不休。

②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被二诸葛拦回去,还骂个不休。(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分析①中三个分句有两个不同的主语,叙述角度变来变去,语气显得不顺畅,而例②则选择了被动句的形式,主语承前省略,使整个复句叙述角度统一,重点(二诸葛老婆)突出,简洁、紧凑、顺畅。

从方法上而言,主动句变被动句,只要把“把”字后的受动者,即“把”带的宾语提到主语的位置上,将“把”改为“被”即可。被动句变主动句,只要将“被”字带的宾语提放到主语位置上,将受动者放到动词后面,去掉“被”字即可。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肯定句表达,也可用否定句表达。值得注意的是:由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或否定的反问句时,千万不要把意思说反了。应该明确,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三重否定则还是表达否定的意思。下列三句就是把意思说反了的例子:

①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难道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吗?

②老一辈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人的成长。

③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分析例①中已有两重否定,再加上反问又等于一重否定,三重否定还是表示否定的意思,可去掉“不”字;例②“无时无刻”只能算一重否定,应该把“都”改成“不”,才能构成双重否定句;例③中也是三重否定,意思表达反了。由于“否认”的宾语是一个复指短语,只能去掉第三重否定“不是”。

四、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

反问句比陈述句更加肯定有力,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陈述句改成反问句,陈述句是肯定语气,反问句应加否定词,陈述句是否定语气,反问句就可不用否定同,或用双重否定。反之,也是如此。

例如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

分析陈述句是肯定语气,改为反问句时就应加上否定词,改为:难道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吗?当然,现代汉语中还有其他一些句子类型,如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不同语气的句子可以表达大致相同的意思,但表达效果不同。

例如 ①你把球传给我。(祈使句)

你能把球传给我吗?(疑问句)

②他的脾气暴躁。(陈述句)

他的脾气多么暴躁啊!(感叹句)(前者平叙,后者强烈。)

五、整句和散句的变换

一个句子,句式整齐匀称,多构成排比和对偶的叫整句。其结构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渲染气氛。散句是相对整句而言的,它是结构错落,句式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其形式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避免单调。

使用整句或散句,应根据表达的需要来决定。整句、散句也是可以互换的。散句变整句,就是把长短交错的句子,改为相同的句式,或都改为长句,或都改为短句。而整句变散句就是要把“整齐”变为“错落”,改写时变换其中的句式,穿插使用长短句,就成了散句。请看下面一例

将下面文字中划线的句子改为整句。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

我见过雍容华贵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见过朴实无华的小麦花、高粱花,也见过光彩照人的英雄花。

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使我终生难忘的却是这样一种花: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在花坛暖房里开放,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着它成长,而不是春风秋露。

它,就是献给周总理的花,那天安门广场上一望无际的花。

修改如下: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寒冬腊月;它不在花坛暧房里开放,而在冰天雪地里怒放;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人民的眼泪。

六、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变换

经常出现在口语中的句式,叫口语句式。其较为短小,结构简单,少用关联词,显得活泼而自然。经常出现在书面语里的句式,叫书面语句式。其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因而显得严谨、周密。

另外,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用词上也具有明显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书面语句式则多由文雅庄重的词语组成。

例如 ①祝您身体好!(口语句)

②祝您安康!(书面语句)

七、常式句和变式句的转换

常式句是正常语序的句子。变式句是句子成分倒装的句子。常见的变式句有:主谓倒装、状语后置、状语前置、定语后置四种情况。

例如 ①你怎么了?(常式句)

怎么了,你?(主谓倒装)

②我们明天在会议室讨论解决这一问题。(常式句)

我们明天讨论解决这一问题在会议室。(状语后置)

明天,我们在会议室讨论解决这一问题。(状语前置)

③他打了高二(1)班的小明。(常式句)

篇5:初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总结

古汉语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所得出的一种句型,指用名词做谓语的句子.往往不用判断动词“是”,但翻译时要加上,如“„„,是„„”.(一)“是”在古汉语中是一个指示代词,常用做判断句的主语.1.是知也.(《(论语)十则》)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做主语.知:通:智”,聪明智慧.名词活用为动词,做谓语.2.是进亦忧,退亦忧.(《岳阳楼记》)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做主语.3.是可谓善学者矣.(《送东阳马生序》)是: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指代“马生”,做主语.“谓”做主语.(二)“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三)“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吾闻二世少于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四)“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五)“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1.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六)“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3.正是江南好风景.(《江南逢李龟年》)4.日暮乡关何处是?(《黄鹤楼》)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6.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

7.最是一年春好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8.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10.落红不是无情物.(《己亥杂诗》)(七)“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1.非人哉!(《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2.非天质之卑.(《送东阳马生序》)(八)“„„,„„也”.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4.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允之任也.(《出师表》)5.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6.夫大国,难测也.(《曹刿论战》)7.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九)“„„,„„者也”.1.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十)“„„者,„„也”.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醉翁亭记》)2.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 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4.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5.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7.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8.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 下也.(《出师表》)9.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10.妾之美我者,畏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11.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十一)“„„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石.(《马说》)(十二)“„„,„„”.1.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邹忌讽齐王纳谏》)(十三)“„„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二、被动句

(一)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愚公移山》)“感其诚”即“被„„所感动”,这里指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二)有标志词语.1.“为”表被动.2.“为„„所„„”.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满井游记》)“为晴雪所洗”即“被晴雪洗”,这里指山峦被晴天的雪所洗浴.“为”即“被”.3.“于”表被动.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举于„„”即“在„„被举荐”.三、省略句(一)省略主语.1.承前省.主语在前面已经出现过,为避免重复省略主语,译时要补上.⑴(《两小儿辩日》)木兰无长兄,(木兰)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⑵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⑶(桃花源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⑷(余)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记承天寺夜游》)⑸(余)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⑹(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⑺(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核舟记》)“乃”前面省略了主语“起义军”,译时要补上.⑴(一个人的想法)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征”前面省略了主语“一个人的想法”,译时要补上.⑵过中(友)不至,太丘舍去,去后(友)乃至.(《世说新语·陈大丘与友期》)“不至”和“乃至”前面省略了主语“友”;译时要补上.⑶(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下视”前面省略了主语,译时要补上.(鲁师)遂逐齐师.((曹刿论战》)“遂逐”前面省略了主语,译时要补上.⑷期年之后,(群臣吏民)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虽欲言”前面省略了主语“群臣吏民”,译时要补上.2.蒙后省.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豳风·七月》)“在野”“在宇”“在户”前都蒙后省略了主语“蟋蟀”,译时要补上.3.对话省.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曹刿论战》)“对曰”前省略了主语“曹刿”;“忠之属”前省略了指代“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的主语“此”或“是”.(二)省略谓语.再而衰.再(鼓)而(气)衰.省略的“鼓”就是谓语.(三)省略宾语.省略介词宾语,承上省略宾语“之”,带前面已经提到的“人、事、物”.(1)以.温故而知新,可以(之)为师矣.(《{论语)十则》)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之)信.(《曹刿论战》)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2)为.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3)与.念无与(之)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省略动词宾语.(1)省略代词“之”,指代前面已经出现的人、事、物.人不知(之)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问(之)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四)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1.林尽水源,便得一(座)山.(《桃花源记》)“一”后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2.太行、王屋二(座)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愚公移山》)“二”后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3.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个)子负二(座)山,一(座)厝朔东,一(座)厝雍 南.(《愚公移山》)“子”前面省略了量词“个”“山”“厝”前面省略了量词“座”,译时要补上.(五)省略介词.1.省略“于”.(1)在.林尽(于)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记》)坐(于)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小石潭记》)日光下澈,影布(于)石上,怡然不动.(《小石潭记》)余立侍(于)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行(于)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于)酒也(《醉翁亭记》).(2)从.山水之乐,得之(于)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给.不可,吾既已言之(于)王矣.(《公输》)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于)人.(《曹刿论战》)(4)到.能谤议于市朝,闻(于)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5)表被动.帝感(于)其诚.(《愚公移山》)(6)对于.(7)向.然足下卜之(于)鬼乎!(《陈涉世家》)(8)比,引出比较的对象.急湍甚(于)箭,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2.省略“自”,可译为“从”.(自)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四、谓语前置

谓语前置也叫主谓倒装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游山西村》)“足鸡豚”是“鸡豚足”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鸡、猪丰足”.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位于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的不聪明太过分了”,即“你太不聪明了”.3.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如鸣佩环”是“如佩环鸣”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像玉佩、玉环相碰时发出的清脆声音”.4.近岸,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卷石底”是“石底卷”的倒装,谓语前置,可译为“石底翻卷过来”.五、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1.介宾倒装.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要放在介词的前面.可译为“为什么”.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疑问句中,代词做介词宾语要提前.“谁”为疑问代词,“与”是介词.何以战?(《曹刿论战》)“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疑问句中,代词做介词宾语要提前.“何”为疑问代词,“以”是介词.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由彻”是“由何彻”的倒装,可译为“凭借什么挨到天亮呢”.“何”,疑问代词,“由”,介词.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前置.2.谓宾倒装.何有于我哉?(《{论语)十则》

“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要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2.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弗之怠”即“弗怠之”的倒装,可译为“不放松抄写”.“之”,代词,代抄写,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3.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满井游记》)“为之知”即“未知之”的倒装,可译为“不知道它”.“之”,代词,代春意.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5.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不自信”即“不信自”的倒装,可译为“不相信自己”.“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倒装.(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四)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1.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 此”.“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2.全石以为底.(《小石潭记》)“全石以为底”是“以全石为底”的倒装,可译为“用整块石头作为潭底”.(五)其他,表强调.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2.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装,可 译为“大雁离开衡阳”.六、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是“飞戾天鸢”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冲天飞的鸢鸟”.3.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记》)“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马之千里者”是“千里之马”的倒装,可译为“能跑潜力的马”,即“千里马”.(三)数量词做定语后置.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诗四句”是“四句诗”的倒装,定语后置.七、介宾结构后置.(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做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1.何有于我哉?(《(论语)十则》)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泽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2.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3.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醉翁亭记》)“泄出于两峰之间”是“于两峰之间泻出”,介宾结构“于两峰之间”后置,可译为“从两峰之间奔泻而出”.4.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出师表》)“试用于昔日”是“于昔日试用”的倒装,介宾结构“于昔日”后置,可译为“在往日任用”.5.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假借于藏书之家”是“于藏书之家假借”的倒装,介宾结构“于藏书之家”后置,可译为“从藏书的人家借书”.7.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学于太学”是“于太学学”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太学”后置,可译为“在太学学习”.(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1.屠惧,投以骨.(《狼》)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醉翁亭记》)“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寄臣以大事”是“以大事寄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大事”后置,可译为“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三)其他.1.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伤仲永》)“还自扬州”是“自扬州还”的倒装,介宾结构“自扬州”后置.译为“从扬州 回来”.八、固定句式

(一)“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二)“如„„何”相当子“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三)“以„„为„„”相当于“把„„(当作)„„”.(四)“何„„为”相当子“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五)何以„„.何以战?(《曹刿论战》)(六)“何„„之„„”相当于“怎么„„这么„„”.(七)„„孰与„„.原本的格式是“„„与„„孰„„”相当于“„„与„„相比,„„”.1.“„„孰与„„”.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篇6: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句式总结

一 判断句: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判断句

3我为赵将……………………………………………………判断句

4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判断句 5我为赵将…………………………………………………判断句 6相如素贱人………………………………………………判断句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判断句 8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判断句 9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判断句

二 被动句

1而君幸于赵王。……………………………………………被动句

2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动句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4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被动句

5使不辱于诸侯。……………………………………………被动句 6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被动句 7

三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何以知之 …………………………………………宾语后置

2、君何以知燕王……………………………………宾语后置(2)定语后置:

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后置(3)状语后置:

1拜送书于庭 …………………………………状语后置

2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于诸侯闻)………………………………状语后置 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于君结)…………………………………状语后置 4 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臣头今与壁于柱俱碎矣)…………………状语后置 5设九宾于廷(于廷设九宾)……………………………………………状语后置 6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状语后置 7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状语后置 8终不能加胜于赵……………………………………………………状语后置 9使不(被)辱于诸侯………………………………………被动句,状语后置

四 省略句

上一篇: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下一篇:有关学习《榜样3》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