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时间

2024-07-02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时间(精选8篇)

篇1: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时间

2021大学生申请的助学金发放时间

国家助学金一般6月中旬发放。

助学金分别是4000、3000、。一般是每年评一次 ,前一年十一、二月发一半,次年三、四月份发另外一半。

按照规定国家助学金发放时间是每月发放到学生。但是有的学校为了方便,都是一年发两次,一次发一半。大部分学校对于国家助学金发放时间:一般是在6月中旬发的,而且助学金是分两次发的,每次发一半,还有一次是在一月份发,大都是在每学期快要结束发的。

大学助学金申请流程

大学助学金申请第一步:在每学年的开学初(九月份开学前)准备好“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地方贫困证明”(村委会或者街道之类的),因为这两份是需要盖章的;

大学助学金申请第二步:打印好“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新生的话,可从录取时发放的手册中获取,手册中必定含有这份表的;非新生如已用完,可从网上下载,并用B5纸打印出来(因为小编曾看到过申请表中有备注说明用B5打印,具体是否有严格要求就得看学校了,最好是按要求,因为拿别人的钱的话还是得听点别人的规矩),然后填好相应的信息,需要记得的是不要太碍于面子,收入方面自己会做点就好了,大概在这份金额1/3左右就好的,如真实情况更差的话,就还是如实好了,否者的话,还是不要碍于面子!!!

大学助学金申请第三步:“地方贫困证明”的话,可到户口所在地村委会或街道盖下章就好了,去的时候跟别人说明开贫困证明的就好,别人不会为难你的,因为这又不用花费他们的钱,只是花一两分钟写写然后盖个章就行了,而且他们也会懂得,别人弄过那么多!如果是在农村的同学的话,还可去镇上的民政局盖个章以增加一些“可信度”,这同样是很简单的事,只是盖个章写一两句话而已,别人不会不乐意的,因为这也不会花他们的钱!!

备注:盖章的时候记得带上“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因为这表也是需要盖章的!!!

大学助学金申请第四步:完成上面的基本上就可以了,因为还剩下一张学校的“经济困难认定申请表“,这张表是不需要盖章的,可到了学校之后打印出来、再完成表格的填写也不迟,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太碍于面子,但也不要写得太离谱,基本上写的程度能适合那1/3左右即可;

大学助学金的意义

高校评定助学金的时候,各所高校近期基本上都开展了助学金评定的工作。国家出于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目的设立了国家助学金,这一举措本应该帮助许多家境贫寒,生活贫困的寒门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对贫困生来说,这笔助学金可能是赖以生活的生活费,可能会改变他们的未来;对于国家来说,这笔助学金的支出也是为了帮助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尽可能的实现教育公平。

篇2: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时间

2、财政部、教育部委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中央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报送的国家助学金名额分配建议方案进行审核。

3、每年7月31日前,财政部、教育部结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意见,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和预算下达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财政、教育部门。

4、每年9月1日前,中央主管部门和省以下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将国家助学金预算下达所属各高校。

5、每年9月30日前,学生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6、在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但不可同时享受。

7、试行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

8、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结合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情况,组织评审,提出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初步名单及资助档次,报学校领导集体研究通过后,于每年11月15日前,将本校当年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情况按隶属关系报至中央主管部门或省级教育部门备案。

9、高校应按月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申请助学金保证书

获得助学金保证书

班级助学金保证书

助学金征文

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篇3: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

一、对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

(一)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供给分析

目前, 我国大学生的助学贷款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承担的, 而商业银行发放大学生助学贷款Qs要考虑风险 (θ) 、期限 (t) 、利率 (r1) 和管理成本 (c) 四个因素。大学生助学贷款作为政策性金融业务, 还必须考虑政府的制度供给 (p) 、转移支付 (G) 和非货币性激励与约束 (d) 等因素。

我国实行的是利率管制, 商业银行没有自主的风险定价权, 故商业银行的实收利率r1是一个外生变量。风险θ可分为系统性风险θ1和非系统性风险θ2。系统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观努力所不能避免的, 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 贷款期限t越长, θ1越大, θ1与t正相关;政府对银行转移支付G1越多, θ1越小, θ1与G1负相关。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因为信息不对称、制度缺失或不健全以及商业银行的主观努力不够等原因而形成的风险。其他条件给定, 政府制度供给p (如建立信用体系、收入统计体系等) 越充足, 借款人预期收入Ie越高, 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造成的非系统风险越小, θ2与p及Ie负相关。又因Ie随时间延长而增加, Ie与t正相关, 所以θ2与t负相关,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非系统性风险θ2与借款者的实付利率r2正相关。在商业银行实收利率r1给定的情况下, 政府对借款学生的转移支付G2越大, r2越小, r2与G2负相关, 因此θ2与G2也是负相关关系。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管理成本c包括贷款发放、管理以及回收过程中投入的人力财力, 与贷款的供给Qs是负相关。政府的非货币激励与约束d包括对积极发放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和经办人员要给予表彰等, 与Qs正相关。综上所述,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供给函数可以表示为:

(二)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需求分析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市场需求是指在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符合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 对大学生助学贷款有偿还意愿和偿还能力[包括本金和利息]的需求。影响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市场需求 (Qd) 的各种因素为:实付利率 (r2) 、学费、生活费等现期支出 (E) 、现期收入和财产 (I) , 预期收入 (Ie) 、贷款期限 (t) 以及学习成绩、家庭收入、勤工俭学等贷款的申请条件 (T1) 和贷款偿还方式、可否及如何延期、债负减免等优惠条款 (T2) 。在其他条件即定的情况下, 借款人实付利率r2越低, 贷款需求量Qd越大, Qd与r2负相关, r2是由r1和G2决定的。借款人现期支出和预期收入越高、现期收入和财产越低, 贷款需求量就越大, 所以Qd与E和Ie正相关, 与I负相关;贷款期限越长, 借款人的还款压力越小, 因而需求量就越大, 所以Qd与t正相关:申请贷款的附加条件越少, 贷款的优惠条款越多, 贷款需求量越大, 所以Qd与T1负相关, 与T2正相关。综上所述, 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需求函数可以表示为:

二、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供需矛盾

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大学生助学贷款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供求失衡, 市场存在严重的信贷配给不足的现象。在影响供给的因素中, 由于商业银行对贷款没有自主定价权, 大学生助学贷款实收利率 (r1) 由国家规定, 而国家为了实现其社会效应倾向于低利率, 因此减少了大学生助学贷款的供给。由于大学生助学贷款采用商业性操作, 国家对银行的转移支付 (G1) 普遍不足, 难以抵消银行承办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系统性风险θ1;另一方面, 国家对商业银行的激励和约束基本上是非货币性的、行政性的激励和约束 (d) , 而对银行的转移支付和制度供给严重不足, 必然结果是大学生助学贷款供给 (Qs) 和信贷配给的不足。从需求来看, 由于r1被限定低于市场出清率, 政府对借款学生的转移支付 (G2) , 学生实际承担的利率r2较低, 较低的r2增加了贷款的需求。就贷款的申请条件 (T1) 来说, 由于大学生助学贷款采取信用担保方式, 无需提供担保, 办理成本低, 造成申请者无序增加, 导致大学生助学贷款的需求增加。

三、结论与建议

国家助学贷款是解决高等教育发展中大学贫困生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也是保持今后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理想选择, 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都具有经济学上的意义。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进程在供需关系中体现了有关制度经济学理论, 但在实施过程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在发展中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1) 以政府为主导, 受益各方合理分担贷款成本。大学生助学贷款相对于政府和高校而言, 学生和商业银行几乎承担了所有的风险与成本。当今之计, 必须改变助学贷款的成本分摊不公问题。政府与高校要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2) 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 延长还贷时间。大学生毕业后在不同时期分别面临就业难、婚嫁生子等人生重大抉择, 国家新政策还贷年限最长为毕业后6年, 出校门仅一次调整计划是值得商榷的。依据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现有收入对比状况, 应该延长还贷年限, 调整还贷计划。

参考文献

[1]李腊生.关于助学贷款的经济学分析[J].现代财经, 2003.

[2]王卫霞等.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政策设计缺陷与对策[J].江苏高教, 2011.

篇4: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时间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与深入,财税体制改革也拉开了帷幕。而与每个劳动者都息息相关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更是引人关注。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的将按揭贷款、赡养人口等情况记入个人所得税抵扣的改革方向,无疑让人欣慰和振奋。

一方面,按揭贷款、赡养人口等抵扣个税,符合我们国家个人所得税征收原则,符合税收调节收入之杠杆作用,可以实现真正的“低收入者不纳税,中等收入者适当缴税,高收入者多缴税”的个税征收目的。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按揭贷款、赡养负担等,往往会占去收入的一半甚至一多半,如果这个时候,还要先对收入进行征税,然后人们拿着税后收入再去还房贷,这明显是不尽合理的,更是不够人性化的。而先抵扣再征税,减轻了人们的负担,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无疑是利好之举。

尽管包括财税体制改革在内的经济体制改革,肯定会延着有利于发展、有利于民生、有利于老百姓的方向发展,但到目前为止,将按揭贷款、赡养人口等情况记入个人所得税抵扣的改革,依然只是一个大体方向,依然只是设想中的。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在这个大方向定下来之后,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比如三年后全面实施,还是五年后基本实现?十年八年或许人们也有耐心等,但如果百八十年,甚至无期限地这么设想下去恐怕人们难免就会有所失望。

将按揭贷款、赡养人口等情况记入个人所得税抵扣,是一个美好的设想,也是一个善政,是民心所向。因此,财政部有必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制定相关推行与实施的步骤,拿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让设想尽快变为现实,为人们减轻负担、增加幸福感和“出彩”的机会。

(文/刘鹏)

篇5: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利息还款时间

我们以届的毕业生为例,的利息在209月1日起计息,在此之后,学生必须保证在还款日时,贷款银行卡或支付宝上有足够金额支付利息。

如果在宽限期内,不准备偿还本金,则应在每年的9月1日之前,将利息存入支付宝;一旦选择还款,则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时间为每年的12月20日;最后一笔本金和利息于合同到期年份的9月20日偿还。

如果借款学生考取了研究生,助学贷款的宽限期和贴息期将被延长,但总借款期限不会改变。

另外,如果申请提前还款,则需要在每年1月至10月,或12月申请。

在10日前申请的,利息计算至当月20日;如果在当月10日之后(除10月)申请将视作申请下月提前还款,利息计算至下月20日。

因此,生源地助学贷款还款时间为12月20日;最后一年9月20日;提前还款为当月或次月的20日。

篇6:上海公积金贷款时间多久

上海公积金贷款时间多久

公积金上海贷款与银行房产抵押贷款一样,在上海办理公积金贷款买房也需要较长的审批时间,具体上海公积金贷款时间多久呢?跟着房金所小编在公积金贷款流程当中寻找答案吧!

银行贷款都比较麻烦,由于公积金贷款流程长,手续繁琐,所以流程走下来所要话的时间就长,离你放贷的日子就久。

上海公积金贷款流程如下:

1、在买房所在地的上海市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申请办理纯公积金贷款;

2、一周后再次前往住房担保中心签贷款协议买卖双方均要在场;

3、等待审批一般审批要两周时间通过后会以短信形式通知主贷人;

4、收到短信通知后的个工作日内去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房产过户;

5、房产交易中心办理抵押登记手续;

房金所:专注房产抵押贷款

6、银行放款给卖方;

7、资料办结在过户之日后天左右收到担保中心快递过来的产证及放款凭证。

除了公积金贷款流程之外,还有什么让公积金贷款放贷时间长呢?答案是公积金贷款材料的准备。与上海房产抵押贷款一样,公积金贷款也需要准备很多的资料。

1、借款人身份证复印件3份、借款人配偶身份证复印件2份;如果有共有人,同时提供共有人身份证复印件3份。

2、借款人、配偶及共有人(如果有共有人)户口本复印件各2份。

3、借款人及配偶收入证明原件各2份(工资主管部门盖章)。

4、借款人结(离)婚证复印件2份。

5、借款人为市中心缴存户的提供8位公积金账号,如10XXXXXX,其他公积金户出具申请当月之前6个月的缴存明细表(缴存地打印)。

6、《商品房买卖合同》原件3份;《合同信息备案摘要》复印件2份。

7、首付款发票复印件2份。

8、《房屋预告登记证明》复印件2份(购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房产除外)。

9、《国有土地使用证》(全部)复印件1份。

10、《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带附图)复印件1份。

11、借款人用于还款的银行帐号。

上海公积金贷款时间多久?根据上述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流程,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初审到放款的时间一般为15个工作日,其中初审到复审的时间为5个工作日,复审后,只等银行放款了。

大家当然也关心上海公积金贷款买房的速度如何能提高,房金所小编只能让大家在准备贷款材料上下功夫了,只要贷款材料准备充分,不需要再补办材料等就能快一些。

房金所:专注房产抵押贷款

篇7:关于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及分析

背景:1 北京等地的高校已纷纷停止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据了解,目前上海一家主要承办银行也暂时中止了上海高校的国家助学贷款申请。

22011年6月3日和4日,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将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昌平支行诉原中国石油大学学生季鹏飞等四被告借款合同纠纷一案的判决书进行公告送达。

3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出台了大量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的优惠政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代还助学贷款一项:毕业后自愿到艰苦地区、艰苦行业工作,服务达到一定年限的大学生,其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由国家代为偿还。

关键词:大学生助学贷款诚信分析及措施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于1999年,大规模推行与2000年。申请总额度上限位每生每年6000元,不超过学生总人数的20%。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曾在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运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去年12月底,全国累计审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

达208.8万人,合同金额达1727亿元。助学贷款解决了贫困生上学时的燃眉之急,帮助他们实现了大学之梦,受到了贫困的学生及家长的欢迎,同时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公平。

然而,在国家助学贷款如火如荼的进行时,一些弊端逐步显示出来,从而导致了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情况的发生。由于国民诚信意识的缺失及社会经济CPI的增长,大学毕业生违约情况不断产生,致使银行等机构产生不良贷款数额不断增大。为减少不良贷款比率,各银行开始减少贷款的数额甚至拒绝办理助学贷款业务,有的银行只对于名校或211院校具有还款能力的学生贷款。大学生信用贷款风险分析

一,助学贷款本就是风险投资,由于大学生贷款是在学生在未来就业状况不确定的情况下开展的,在大学生毕业后可能因为就业原因违约。加之毕业后的社会生活压力增大,使得本就困难的学生生活雪上加霜,更不必谈还贷一事。另外,一部分学生信用意识淡薄,更导致违约事件的发生。

二,风险与收益不对称也是造成银行不放贷的原因之一。大学生助学贷款同时体现了政策性于商业性。由于其政策性使得银行本来就获利不多,若产生大量违约,则会导致银行风险增大。

三,助学贷款不可或缺。在高校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无法缴纳学费生活费。虽有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但也无法填补空缺,办理贷款成了贫困大学生的最好选择。对策分析

一,加强对在校大学生信用意识的培养。在大学生在校期间,学校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意识及责任意识的培养。加强诚信等道德培养,从道德层面上为大学生还贷作保障。

二,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确保就业质量。通过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确保学生能就业,好就业,就业收入高。这样才能从经济层面确保大学生按时还贷。

三,完善国家信用机制,通过法律约束借贷学生。建立健全国家信用机制,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强制手段从法律层面确保贷款大学生能按时还款。同时可以借鉴外国关于大学生贷款的出来理办法,制定合理的还款规划,督促按时还款。

四,增大生源地贷款比率。生源地贷款是以大学生与共同借款人共同向银行借款的方式进行的。由于共同借款人的存在使得对借贷大学生的督促更直接,必要时可以由共同借款人代还贷款,这样就减小了银行风险。

篇8: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时间

困境:国家助学贷款遭遇尴尬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的,由政府给予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目的是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按理说,这是一项银行、学校、学生三方都获益的举措。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学生贷款需求大、期望高,而学校,特别是银行积极性不高,贷款工作推进力度不大的状况。从学生方面看,“不让一个贫困生失学”这句国家助学贷款出台时教育部提出的口号圆了不少贫困生的大学梦。而到2003年首批贷款学生进入还贷高峰时,银行的数据显示全国借贷学生平均违约率近20%。[1]如此高的违约率使经办银行一再地缩减助学贷款业务甚至于停办,无数的贫困学生又重新陷入了上不起大学,完不成学业的困境。面对已有政策执行的不通畅,学生及其家长怨声载道。从银行方面看,商业银行是在国家政策命令下开展助学贷款这项业务的,并非其本身业务系统中力图去挖掘的信贷市场。而且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的信用贷款,银行贷款跟踪管理手段和防范无担保贷款风险的手段还不完善,加上学生毕业以后流动性比较大,银行承担着贷款收不回来的风险。另外,国家助学贷款牵涉人数多,单笔额度小、还贷年限长。在实施过程中,对每笔贷款的审核、调查、催收等各项手续一道都不能少,银行投入的人力和财力比较大。业务成本高、收益低、风险大致使银行往往通过苛刻的借款条件,严格的贷款范围和烦琐的手续变相地抵制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从学校方面看,学校希望贫困学生都能获得贷款以完成学业。但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四部门于2004年联合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规定在校生全额免息,还贷期限延至六年,由财政和学校共担风险。这实际上就是学校和财政共同为学生提供担保。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学校并不具有权力来制约他们的违约行为。学校为学生担保,是在以无权力主体为法定的义务对象担保。[2]一旦学生不按期还贷,学校将要以有限的教育资源为违约学生买单,这对于学校和其他学生而言,无疑是不公平的。学校处于鼓励贫困学生贷款与担心学生违约的矛盾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组织学生申贷的积极性。

寻因:学生诚信缺失是国家助学贷款的主要“瓶颈”

学生是否诚信还贷,是否有能力还贷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目前助学贷款工作遭遇的困境已反映出学生逃、废、赖银行的债务是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主要“瓶颈”。从表面上看,学生违约率高,还贷还息率低与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收入不稳定有关。但追根究底,主要还是与诚信教育缺位和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的学生诚信意志力不强,诚信素养不高有关。

首先,学校和家庭诚信教育缺位影响了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诚信品德的形成不是天生或自然形成的,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道德品质,诚信是需要教育培养的。大学生涉世不深,还没有通过生活的经历和阅历来体验诚信素养对一个人的生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诚信缺失所带来的后果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理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诚信教育。然而,许多学校缺乏教育意识,视野瞄准的仅仅是学生的就业市场,将学生的诚信教育排除在正常的教学以外,除金融专业外,开设过正式的信用教育课程的非常少。有的学校在学生诚信教育中不重视教育规律的研究,搞形式,走过场,热一阵,冷一阵,随意性强,没有把诚信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注重学生诚信品德的养成。另外,在家庭教育中,许多家长也缺乏诚信教育策略,在日常行为中没有起到好的榜样作用。有的家长教育学生要讲文明、讲礼貌,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而夫妻之间却经常打骂吵闹;有的家长教育学生要诚实、不要弄虚作假,而自己却常常当着学生的面或领着学生去做一些有违道德、法规的事。在如此的耳濡目染中,学生良好的诚信品德又如何养成?

其次,诚信认知偏差加剧了学生的价值分裂状态。所谓价值分裂,是指在人们的价值系统中,存在着两个或多个价值体系。在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时,不同的价值体系要求人们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从而使人们无所适从。这种状态也可称为人的价值无根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无所定在,无固定的行为选择模式。我国当前主要表现为人们在德性系统和功利系统之间的徘徊和彷徨。[3]处在大学时期的学生,虽然思维敏捷,善于接纳新知识、新事物,但由于社会阅历不深,自身的道德评判力、道德意志力不强,思想极易发生偏差。经济生活中的以假乱真、以劣充好等商业欺诈行为,政治生活中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现象,都极大地迷惑、麻痹着大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失衡,错误地认为在现实中诚信者吃亏,利益受损,不诚信者却可逃避惩罚获得利益。因而在行为选择中偏向的是功利价值,把“利字摆中间,诚信放两边”当作人生哲学,一有机会,便会使用欺骗和虚假手段。当欺骗和虚假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生存手段,而且比诚实守信有更大的生存优势时,就会使更多的学生在更大的范围内不诚信。这正如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的经济现象,当市场出现劣币并制止无效时,人们便开始贮存良币,用劣币交易,最终结果是良币从市场上消失。

第三,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助长了学生的投机心理。社会信用环境与信用制度体系息息相关。当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制度还很不完善,导致诚信者不一定有收益,失信者不一定受损失,学生在利益的驱动下,容易选择不诚信行为。这是违约现象屡禁不止的又一重要原因。一方面,全国性的大学生信用征询系统几乎是一个空白。学生毕业离校后,流动性非常大、“跳槽”频繁,银行很难准确地掌握借款人的去向和收入状况。在银行追贷“无力”,失信不受处罚的体制下,逃避债务就成为无人指责、无法约束的“正常”现象。另一方面,信用法律制度不健全。我国有关诚信方面的法律条款零散分布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公司法》《刑法》等法规中,且表述的内容具有超乎法律条文规范的模糊性和抽象性,常是一个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公理原则。对民事主体并没有强制力和约束力,在司法实践中也找不到与之匹配的具体原则和实体原则,对于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法律法规中并无惩罚依据。比如在相关法规中几乎没有对大学生违约行为的硬性惩罚规定,学生贷款失信所受的法律约束力是非常微弱的。缺乏对“失信”的经济制裁和法律制裁,仅靠社会舆论和道德去约束,难免会助长学生的投机心理,为失信违约留下空间,提供条件。

解困:诚信教育与制度建设双管齐下

诚信既是思想观念的认识过程,又是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积累过程。既需要加强诚信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诚信品德,促进学生诚信自律,又需要完善社会信用制度来规范学生的诚信行为,形成合理的他律机制。自律与他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要多途径、多层次地开展诚信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文化。高校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诚信的校园文化能够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引导、情感熏陶、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有利于学生诚信品德的形成。打造诚信的校园文化主要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在教育内容上,既要包括传统信用道德教育,也要包括现代信用经济、信用法治的教育。诚信在我国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孔子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的“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都是有关诚信的著名论断。通过传统诚信道德方面的教育,能够让学生从中吸收有关如何立身、修身、为人的思想精华。市场经济是典型的信用经济,通过学生对信用经济基本原理和运行规则的了解,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诚信是信用经济的基本道德观念,个人的诚信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与个人的生活、工作和利益等是密不可分的,从而重视个人的诚信养成。第二,在教育方法上,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榜样示范。结合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开展“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的诚信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生活细节中培养诚信品质,形成诚信习惯,可大大减少因空洞说教而引起的逆反心理。同时,学校要善于借助舆论的力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树立诚信的正确导向。使恪守信用者受到舆论的肯定,不守信用者受到舆论的谴责和批判。另外,教师常是青年学生进行关注、评价和仿效的对象。教师如果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诚实守信,其人格魅力将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第三,在教育评价上,既要建立评价激励机制,又要健全监督机制。学校要建立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用于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行情况,并将信用记录与奖学金、评优评先、入党,甚至发放毕业证,向用人单位推荐等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事宜紧密联系,以形成促进学生自觉实践诚信行为的激励机制。同时,高校的纪检部门要负责定期检查、核实相关职能部门对学生诚信品德的评价状况,收集师生反映的情况汇报。如果查证有关人员擅自更改学生的诚信档案,要及时曝光,给责任人以及时的处理,从而维护高校诚信记录的公正与公平。

其次,要逐步建立、完善信用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诚信行为,不仅依赖个体的道德自觉,而且也有赖于社会制度的保障。在一个制度相对完善和公正的社会里,人们会更加乐意自觉地选择诚信行为。为人们实践诚信提供制度保障,主要应当力求实现社会公正,即制度的安排与设计应满足这样一种要求:对于不诚信的人,不仅要使其付出道德上的代价,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而且要使其付出大于由不诚信手段所获取的利益的代价,使之得不偿失。而对于那些能够自觉遵守信用的人,则应保证其得到道德和经济上的双重利益。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电子信息网络系统,个人信用征询系统十分完备。方便、快捷的诚信信息查询系统,置人们的诚信行为于社会的监督之下,对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比如,一个大学生,从他向银行借了第一笔钱或者使用第一张信用卡开始,就会被纳入到社会信用体系中。就业以后,不论在什么单位工作,其工薪收入都通过转账记入其个人信用卡账户,而银行个人信用卡账户必须以其个人终生唯一的社会保障号码为依据。这样,学生毕业以后,不管其工作流动性有多大,银行均可通过遍布全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掌握借款人的行踪和收入,如果大学生故意拖欠贷款,甚至逃避偿还贷款的责任,失信者将会付出昂贵的失信成本[4]。相对而言,我国整个国家的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才刚刚起步。要降低银行的商业风险,使国家助学贷款良性循环运作,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培育多元的社会诚信中介机构,尽快建立一套大学生信用征询系统,并以此为切入点,建立全社会的信用资信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制度的制约作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最后,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公正合理的制度是学生诚信行为的外部条件,但制度效应的发挥最终还是有赖于个体内在的道德自律。因而,通过教育提升学生自身的诚信品德更为根本。诚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要求,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赵钢锋, 张震.论当前大学生助学贷款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教书育人, 2005 (11) :4.

[2]胡家俊, 吴爱兰.由《新规》颁布谈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J].黄山学院学报, 2005 (5) :117.

[3]鲁芳.道德的心灵之根:儒家“诚”论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69.

上一篇: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作文下一篇:爸爸小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