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债转股”的理性思考立交桥

2024-05-27

对“债转股”的理性思考立交桥(通用6篇)

篇1:对“债转股”的理性思考立交桥

对“债转股”的理性思考立交桥

对“债转股”的理性思考立交桥

文/周伟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430064)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有企业运用了整个国家70%以上的信用贷款、80%以上国内最好的劳动力,目前却只能提供占GDP30%的产出,其中半数以上的企业在亏损中徘徊不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国企的高负债率使企业变成“为银行打工”。商业银行也并非受益者,它虽可坐收可观的利息收入,而多年积累起来的不良贷款呆账、坏账数目惊人,每年的坏账准备金远远不足以冲销坏账发生额,因而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正常运转,成为我国发生金融风险的一大隐患。如何使财经领域的两大难题兼而治之,是各级政府、企业界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债转股”的出台,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然而,在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的今天,人们理性认识债转股至关重要。我们在注意到债转股对银行、国企和资产公司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还要透过表层,从本质上更现实、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债转股。

(一)对国有企业而言,债转股并非只是既销债、又免息的套餐,而是整合股东结构,着眼未来收益的举措

首先,债转股不是扶贫,企业必须付出代价。目前我国国企的筹、融资渠道不畅,方式单一,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把“债转股”视为甩掉债务包袱、解决信贷资金来源的认识相当普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按经济学原理,在所有融资方式中,股本融资成本最高。因为股本的收益必须高于企业负债带来的收益。“债转股”虽然解决了企业债务包袱,减少了利息支出,增加了营运资金,但资产营运的预期目标是成本较小,收益较高。股东参与未来的收益分配,将使企业支付比目前的贷款利息更为高昂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债转股”使企业付出的股本收益的代价比单纯承担债务及利息的代价要高。同时,按照市场法则,如果债转股企业经营不善,经营者约束不强,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银行或资产公司有权要求更换经营者,有权处置、重组资产,也可以调整经营决策。因此,“债转股”让企业得到一段时间休养生息的同时,也给企业及其经营者增添了更多的压力和责任。

其次,债转股要求企业改善产权结构,而不是形式上的“改制”。“债转股”使企业从目前单一的产权结构,变为由多个股东共同持股、共同管理企业的混合产权结构。这种产权结构的一个明确指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构成的、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而不是形式上的“改制”。据中国工商银行的一项统计,近几年来,许多国有企业因清产核资审核不严,或一卖了之等不规范的.改制已逃废工行债务达1000亿元。“债转股”将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它的立足点是确保企业的国有、自有、融资的资产保值增值。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迈向现代化的基础。

再次,“债转股”的积极意义在于促使资产流动,取得未来收益。资产处于静止、呆滞状态是资产营运过程中最大的浪费。资产的活性特征,要求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断地探索激活资产的妙招。“债转股”所选择的对象正是要符合国家规定,包括盘活资产在内的“五个基本条件”的企业,这类企业经过“债转股”的运作后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并取得一定规模效益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上市、转让和企业回购股权的形式使资产进一步流动,从而使“债转股”的政策效应得到正常发挥。从这

[1] [2] [3]

 

篇2:对“债转股”的理性思考立交桥

对“债转股”的理性思考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有企业运用了整个国家70%以上的信用贷款、80%以上国内最好的劳动力,目前却只能提供占GDP30%的产出,其中半数以上的企业在亏损中徘徊不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国企的高负债率使企业变成“为银行打工”。商业银行也并非受益者,它虽可坐收可观的利息收入,而多年积累起来的不良贷款呆账、坏账数目惊人,每年的坏账准备金远远不足以冲销坏账发生额,因而严重影响了银行的正常运转,成为我国发生金融风险的一大隐患。如何使财经领域的两大难题兼而治之,是各级政府、企业界和金融界关注的焦点。“债转股”的出台,似乎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然而,在化解金融风险、实现国企三年脱困的今天,人们理性认识债转股至关重要。我们在注意到债转股对银行、国企和资产公司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还要透过表层,从本质上更现实、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债转股。

(一)对国有企业而言,债转股并非只是既销债、又免息的套餐,而是整合股东结构,着眼未来收益的举措

首先,债转股不是扶贫,企业必须付出代价。目前我国国企的筹、融资渠道不畅,方式单一,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把“债转股”视为甩掉债务包袱、解决信贷资金来源的认识相当普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按经济学原理,在所有融资方式中,股本融资成本最高。因为股本的收益必须高于企业负债带来的收益。“债转股”虽然解决了企业债务包袱,减少了利息支出,增加了营运资金,但资产营运的预期目标是成本较小,收益较高。股东参与未来的收益分配,将使企业支付比目前的贷款利息更为高昂的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讲,“债转股”使企业付出的股本收益的代价比单纯承担债务及利息的代价要高。同时,按照市场法则,如果债转股企业经营不善,经营者约束不强,持股比例较高的股东―――银行或资产公司有权要求更换经营者,有权处置、重组资产,也可以调整经营决策。因此,“债转股”让企业得到一段时间休养生息的同时,也给企业及其经营者增添了更多的`压力和责任。

其次,债转股要求企业改善产权结构,而不是形式上的“改制”。“债转股”使企业从目前单一的产权结构,变为由多个股东共同持股、共同管理企业的混合产权结构。这种产权结构的一个明确指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人构成的、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而不是形式上的“改制”。据中国工商银行的一项统计,近几年来,许多国有企业因清产核资审核不严,或一卖了之等不规范的改制已逃废工行债务达1000亿元。“债转股”将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它的立足点是确保企业的国有、自有、融资的资产保值增值。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迈向现代化的基础。

再次,“债转股”的积极意义在于促使资产流动,取得未来收益。资产处于静止、呆滞状态是资产营运过程中最大的浪费。资产的活性特征,要求所有者和经营者不断地探索激活资产的妙招。“债转股”所选择的对象正是要符合国家规定,包括盘活资产在内的“五个基本条件”的企业,这类企业经过“债转股”的运作后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并取得一定规模效益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上市、转让和企业回购股权的形式使资产进一步流动,从而使“债转股”的政策效应得到正常发挥。从这一点看“债转股”的终极目标是与企业资产的营运目标相吻合的。

(二)对银行而言,通过“债转股”对不良资产清盘后,关键是为推进金融改革赢得时间

现在,我国国有银行在国际的信用评级很低,主要是因为银行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从这一点上看,“债转股”首先是为银行化解金融风险所设计,并非为企业解困而出台。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固然有政府干预贷款、重复建设、信贷资产财政化、信用环境不佳等国际上同类银行的通病诱导,但金融监管过于松弛,银行机构重叠设置、人员过多、信贷成本过高等金融系统本身的改革滞后不能不说更具有本土化特征。

“债转股”将使银行的资产变得优良,国际信用地位上升,同业竞争能力增强,规避金融风险有了相应的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债32转股将国有银行多年积累、数额巨大的不良资产轻而易举地转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容易会被银行和经营管理者视为对不良贷款应负责任的“特赦”。今后,银行的不良资产还会发生,“债转股”政策是长期存在?还是权宜之计?目前尚无定论。在此情况下,银行部门必须在信贷资金投放上坚持稳健、防范风险的原则,减少风险过高的贷款数额,消除产生风险的种种隐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债转股”的良好契机,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为金融改革赢得必要的时间。

(三)对资产公司而言,债转股是一种企业行为,必须按市场法则来操作

在债转股的参与者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无疑充当了一个最关键的角色。资产实施债转股的运作,很容易被公认为概念上的“国家”,或者政府行为,实际上,资产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它的行为也是一种企业行为。总体讲,资产公司承办债转股业务必须按市场法则独立化运作,不仅要独立评估、处置资产,还要以资产所有者身份参与股东分红。其目的是激活资本,不让银行资产受损、国有资产流失。从长远看,资产公司还要在盘活资产后,让债转股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那将是市场规律下新一轮的、更高层次的资本流动。但目前的状况是,债转股转入的资产均为不良资产,通过资产公司的专业化运作,一部分资产可能被激活,另一部分可能会成为无法发挥效益的死账。既然资产公司是银行不良资产和企业债务转换的中介与桥梁,那么它一旦进入角色就必须按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进行债转股的实质操作。

一是要合理剥离、承接银行的不良资产。不能一律按平价从银行划转坏账和“一逾两呆”贷款,而要视不良资产的期限结构、企业营运效益等不同情况,分别按平价、折价划转,企业则要按平价全部认账。平价、折价部分的差额作为资产公司的收益补充其经营费用。这种办法的好处是在承认银行资产损失既成事实的前提下,对银行发生不良资产尚未履行回收责任的一种利益抵扣。它使银行与企业在债转股中都应出让部分利益问题上趋于均等。

二是在国家特许法律、政策优惠的范围内运用多种业务手段,灵活处置资产。如资产转让、重组要根据资产运作、收益水平加以衡量,选择最佳方案。再者,企业不良资产主要是具象的物化资产,而与之共存的有技术、专利等活性较高的无形资产,要充分发挥无形资产的活性作用,开展科技开发,促进产业升级。

三是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资产公司要杜绝按行政手段搞“拉郎配“,强行把不良资产配储给其他国企。因为股权既不等于现金,也不等于抵押的物产,它只是代表困难企业,或特困企业的未来收益,它有可能为零,甚至是负数。资产公司的主要责任就是要尽最大努力避免企业债转股后低效情况的发生,行政手段和强制行为往往是企业效益低下的诱因,因此用市场行为取代强制行为是资产公司必须严守的行为准则。

篇3:对“债转股”的理性思考立交桥

一、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中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

1、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立法上的不足.

我国目前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规定明显与其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不相适应, 严重滞后。纵观世界各个曾经和正在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国家, 无论是美国的RTC、瑞典和德国的资产管理公司, 还是马来西亚、泰国、日本和韩国的资产管理公司, 都是在完成立法程序、制定明确的法律框架之后再成立公司。我国的做法正好相反, 是先把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起来, 然后再由国务院颁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加以规定。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成立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的政策依据, 2000年11月国务院颁布《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行政法规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的法律依据, 而且至今尚无法律出台, 未能将其性质和地位上升到法律的高度。

2、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性质界定不明。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没有按《公司法》设立相应的的董事会, 只设立监事会, 以“行政总裁”为法定代表人, 《条例》也没有规定其机构的职责权限、工作程序, 没有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且对其法律地位的定性模糊, 这与《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符。

资产管理公司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参与转股企业的决策与管理。实施债转股后企业股权结构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引入了一个全新的股东——资产管理公司, 债转股给企业治理结构带来的第一个变化也是最直接的变化就是转股企业必须改制为股份公司并且引入来自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 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要经过董事会, 资产管理公司通过董事会对决策产生影响。

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的法律障碍。

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的有效运作, 离不开法律的支撑。但是, 在债转股实际运行中, 所依据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政策文件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行政法规, 与现行体制、机制和基本法律发生矛盾。

二、对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施债转股法律上的改进建议

1、改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运作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强化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法律地位。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是一种国际通行的办法, 为使其运作合法, 必须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准确的法律定位, 运行有充足的法律依据。美国的债务重组信托公司 (RTC) 根据《金融机构改革、复兴和实施法案》而成立, 韩国资产管理公司 (K A M C O) 根据1997年8月22日颁布的《资产管理公司法》成立, 波兰在重组不良银行资产之前, 制定了《企业银行重组法》, 改革了监管法规, 为银企重组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框架。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8年来的运行一直和《公司法》、《合同法》和《担保法》等法律法规相冲突, 无法保障合法经营的权益, 偏离市场经济的方向, 政策上的规定和行政权的滥用, 违背法律至上的法治理念, 本质上是法观念的缺失。

2、制订债转股的专门法律。

现在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属于行政法规, 不能优于其上位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商业银行法》和《证券法》等。在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的运作中, 主要的依据是1999年9月22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2000年11月1日国务院颁布《金融资产管理条例》, 并且与基本法律有很多冲突的地方, 前面已经详细论述。故而建议制定债转股的专门法律, 依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 从而避免了一系列的法律障碍。法律法规的修订, 是一项跨系统的艰巨工作, 需要各部委的协调以及各相关部门的广泛参与。

3、改善司法环境, 树立法律权威。

国企改革有赖于良好的司法环境, 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基础上, 增强债转股的透明度, 减少国有资产流失, 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完善司法程序, 保障司法的公正与效率。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尚不健全, 仍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和不公正性。许多经济改革不是依法进行, 而是由国家政策予以调整, 这必然严重地阻碍经济建设的发展。要实现“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就必须使各项经济活动按一定的法律程序进行, 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 经济的运行将不可避免地会偏离法治的轨道, 从而动摇法律的权威性。此外, 完善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债转股制度, 还要进行财务制度改革、税收制度改革等。

参考文献

[1]、彭万林主编:《民法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篇4:对“债转股”的理性思考立交桥

长期以来,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可转债”)的最终命运似乎都是成功转股,无论是股价上涨触发赎回条款强制转股,还是转股价值较高促使投资者转股。投资者和发行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既然可转债是为转股而生的,也将以转股而终。但是近几年却频现可转债全部持有至到期还本付息的“怪相”,这就引发了对可转债不能按预期转股的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本文通过分析可转债持有至到期未转股,其初始确认权益成分的划分以及在持有期间未转股的权益成分不计算利息费用的合理性,提出有关会计准则应该进一步细化和明确的方向。

一、可转债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

我国于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CAS 22),在此之前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初始确认不需要分拆权益成分,但是CAS 22对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作了相关规定,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和《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关于可转债在发行时、存续期间、转股时以及赎回或回售时的会计处理规定如下:

(1)可转债在初始确认时要分拆其包含的负债和权益成分。在分拆时,负债成分用可转债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来反映;权益成分是发行金额与负债成分的差额。

(2)在转股之前,可转债负债成分与一般公司债券的处理相同。

(3)投资人到期行权转股时,发行方应按约定的条件计算确定股本金额,同时结转债券账面价值,二者的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此外,还要把初始分拆确认的权益部分一同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4)如果企业发行的可转债附有赎回选择权条款,其在赎回日可能支付的利息补偿金,应当在发行至约定赎回期间计提应付利息,计提的利息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财务费用。

二、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1. 初始确认时权益成分的分拆。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明确指出,为保持会计的一致性,即使认股权持有人到期没有行权,也要按照持有人选择行权转股的做法进行会计处理,就是将原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部分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可转债初始确认时分拆出的权益成分是转股权的价值,实际上就是可转债对应的正股的买入期权,并且其风险来源主要是可转债的正股价格,债券部分的价值是由债券的未来现金流量决定的,主要风险是不能还本付息的财务风险。因此,两者的价值是由不同因素决定的,转股权与主合同在经济特征和风险方面不存在紧密联系,转股权本身符合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可转债没有被指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所以应当将转股权单独进行确认,与主合同分拆核算。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七条的规定,只有当衍生工具采用的结算方式是“以固定换固定”时,才能确认为权益工具,否则应确认为金融负债。

对转股权价值的初始确认使得确认的债券部分与实际发行金额之间有了差异,可以看作是折扣确认。按照目前的做法,折扣的部分无论到期是否转股,或者持有期间转股,对这部分价值的处理没有区别,都是在最后转入股本溢价,这一点值得商榷。

既然转股权价值相当于一个看涨股票期权的价值,其存在的前提是持有人有可能做出行权选择,可转债可以转股。但是,如果股价低于转股价格,且预期未来也不会有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持有人很难选择行权,可转债明显表现出偏债性,那原来依托于正股价格的转股权价值失去了其存在基础,但是对其会计处理却和成功转股时一样就不能准确体现两者的区别。

2. 持有期间利息费用的合理性。

根据准则的规定,可转债在持有期间应该采用摊余成本法和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费用,这部分利息费用计入资产成本或财务费用。摊余成本法的基础是初始确认的负债成分账面价值,而权益成分不纳入利息费用的计算范围,所以可转债的利息费用计算基础少于同等条件下的普通债券。

如果可转债到期行权转股,持有者可能会获得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也可能是股价下跌导致的损失,失去了债券还本付息的保障,确认的权益成分价值跟负债无关且要转入股本溢价,自然不用计算利息费用。但是,如果可转债到期未行权,对未转股的可转债需要还本付息,从最终结果来看,未转股的可转债具备了债券的经济特征。这部分未转股的可转债对应的利息调整会摊销至零,最后剩余的就是面值和权益成分,结合前面的讨论,如果到期时权益价值分情况处理,那么在持有期间计算的利息费用也应该与之相对应。也就是说,为了避免低估或高估相关资产成本或财务费用,应该在持有期间将未转股的可转债对应的权益成分也纳入利息费用的计算范畴。

可转债的负债成分在计息期间产生的实际利息关系到相关资产成本或财务费用。财务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影响当期净利润;如果涉及利息资本化,问题变得复杂,相关固定资产完工投入使用后要计提折旧,以后各期计提的折旧可能会影响生产成本,销售的部分就会影响各期营业成本,未销售的产品纳入存货项目,固定资产折旧也可能计入管理费用,直接影响各期净利润。

按照目前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方法,可转债在转股之前的实际利息费用是用每期的摊余成本乘以根据初始成分划分计算的实际利率来计算的,也就是说,负债成分的利息费用是用同一个实际利率计算的,无论持有期间有没有转股行权,这样的做法显然有失偏颇。

三、可转债到期未转股会计处理的改进

初始确认的权益成分在可转债终止确认时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如果可转债持有人行权转股,则依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的规定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中的权益成分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如果可转债持有至到期还本,则将这部分权益成分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我国企业不可以折价发行股票。股票的发行净额超过其面值的部分就是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主要是指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其他资本公积不得用于直接转增资本(或股本)。也就是说,股本溢价与企业发行股票挂钩,实际投入大于股本面值增加的部分,可以用来转增股本。虽然这一行为不能导致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增加,但是可以改变企业权益结构,体现企业稳健、持续发展的潜力;而且对于股份公司而言,转增股本可以增加股票的流通量,从而提高股票的交易量和增强资本的流动性。对于债权人来说,所有者权益最本质的体现是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是他们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股本溢价转增资本对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决策都有影响。

由此可见,可转债转股的时候将初始确认时记录的转换权价值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是有道理的,因为这部分价值确实是在股本增加的基础上带来的额外收益。但是,如果可转债持有至到期未转股,对于公司而言,它和一般的债券没有多大差别,并没有导致公司股本的增加,如果到期偿还时还是按照转股的做法,将转换权价值由“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似乎说服力不足。

如果可转债持有至到期偿付,将未转股的可转债对应的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未分配利润更加合理。未分配利润归根结底是来自企业经营所得,可转债融入的资金一般也是用于扩大经营、投入生产。在项目筹建期间所发生的利息计入在建工程,最后形成固定资产,随着累计折旧的摊销进入生产成本等;项目结束以后,所支付的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属于当期损益。虽然可转债在初始确认时,转股权价值被确认为权益工具计入资本公积,但是如果是负债性明显的可转债持有至到期,那这部分转股权价值并没有真正实现,也就没有必要将其计入股本溢价,反而是计入未分配利润更加合理,以反映企业累积实现的、没有分配给所有者的利润。

对于持有期间利息费用的核算,本文认为应该在每期期末根据相关信息预测未来可转债行权转股的可能性,估计未转股的比例,将预计未转股的可转债对应的权益成分转入负债成分,并且根据转完以后的权益成分与负债成分重新计算实际利率,在下一会计期间用新的实际利率和负债成分账面价值计算实际利息。

四、案例分析

新钢股份于2008年1月1日按面值公开发行5年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3000万份,每份面值100元,发行价格总额为30亿元,发行费用为5145万元,实际募集资金已存入银行账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年利率:第一年0.8%,第二年1.1%,第三年1.4%,第四年1.7%,第五年2.0%。每年付息一次,到期还本。付息登记日为每年付息日的前1个交易日,在付息登记日当日深交所收市后登记在册的可转债持有人均有权获得当年利息。发行人在付息登记日之后5个交易日内完成付息工作。在付息登记日当日申请转股或已转股的可转债持有人,将无权获得当年及以后年度的利息。可转债筹集的资金用于偿还项目技术改造工程产生的银行贷款,该项目技术改造于发行转债之前已经完工。

可转换公司债券在发行6个月后可转换为该公司普通股股票,初始转股价格为每股20.80元。发行时二级市场上与之类似的没有附带转换权的债券市场利率为4%。

可转债在发行期间调整转股价格3次,第一次于2009年2月10日从20.8元/股下调到13元/股,第二次于2010年1月25日将转股价从13元/股调整到9.36元/股,第三次于2011年11月24日从9.36元/股调整到7.57元/股。转股情况如下:2009年1月1日按20.8元/股的转股价转股0.25万股,2010年1月1日按13元/股的转股价转股0.15万股,2012年1月1日按7.57元/股的转股价转股0.48万股。在每个持有期间期末,可转债对应的正股股价分别为:2008年12月31日为4元/股,2009年12月31日为7元/股,2010年12月31日为3.7元/股,2011年12月31日为3元/股,2012年12月31日为2.5元/股。

截至到期日,累计转股数为0.88万股,累积转股金额为10.71万元。债券流通金额299989.00万元,达到发行金额的99.996%。

1. 按照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1)发行日。

负债成分的公允价值=3000000000×(P/F,4%,5)+3000000000×0.8%×(P/F,4%,1)+3000000000×1.1%×(P/F,4%,2)+3000000000×1.4%×(P/F,4%,3)+3000000000×1.7%×(P/F,4%,4)+3000000000×2.0%×(P/F,4%,5)=2649534600(元)

转换权的公允价值=3000000000-2649534600=350465400(元)

将转换权确认为权益的理由:根据准则规定,衍生工具须交付可转债购买者固定数量的普通股股票进行结算,所以应当确认为权益工具。

发行费用按照负债成分与权益成分公允价值的比例在两者之间进行分摊:

负债成分应分摊的发行费用=51450000×(2649534600/3000000000)=45439518.39(元)

权益成分应分摊的发行费用=51450000×(350465400/3000000000)=6010481.61(元)

权益成分账面价值=350465400-6010481.61=344454918.39(元)

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2948550000,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95904918.39;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3000000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44454918.39。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为260409581.61元。

(2)第一次计息。按照插值法计算的可转债实际利率为4.37%。2008年12月31日做会计分录:借:财务费用113798955.07(260409581.61×4.37%);贷:应付利息——24000000(3000000000×0.8%),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89798955.07。

(3)行权转股。2009年1月1日52000元的可转债按20.8元/股的转股价转股0.25万股。52000元可转债对应的财务费用为1972.52元(113798955.07×52000/3000000000)、应付利息为416元(52000×0.8%)、利息调整为1556.52元。会计分录为: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520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5970.55;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5305.83,股本25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0164.72。其中:摊销的利息调整=395904918.39×(52000/3000000000)-1556.52=5305.83(元),其他资本公积=344454918.39×(52000/3000000000)=5970.55(元)。

(4)第二次计息。2009年12月31日做会计分录:借:财务费用117723401.27;贷:应付利息——32999428,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84723973.27。其中:应计提的可转债利息=(3000000000-52000)×1.1%=32999428(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2604095081.61+5305.83+89798955.07)×4.37%=117709039.83(元)。

(5)行权转股。2010年1月1日19500元的可转债按13元/股的转股价转股0.15万股。19500元可转债对应的财务费用为765.2元[113798955.07×19500/(3000000000-52000)]、应付利息为214.5元(19500×1.1%)、利息调整为550.7元。会计分录为: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19500,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238.96;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2022.67,股本15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8216.29。

(6)第三次计息。2010年12月31日做会计分录:借:财务费用121425927.29;贷:应付利息41998999,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79426928.29。其中:应计提的可转债利息=(2999948000-19500)×1.4%=41998999(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2693899342.51+84723973.27+2022.67)×4.37%=121425927.29(元)。

(7)第四次计息。2011年12月31日做会计分录:借:财务费用124896884.06;贷:应付利息50998784.5,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73898099.56。其中:应计提的可转债利息=2999928500×1.7%=50998784.5(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2778625338.46+79426928.29)×4.37%=124896884.06(元)。

(8)行权转股。2012年1月1日36336元的可转债按7.57元/股的转股价转股0.48万股。会计分录为:借: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36336,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172.04;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900.13,股本48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1807.91。

(9)第五次计息。2012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债利息=(2999928500-36336)×2.0%=59997843.28(元),“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账户借方余额为68045733.58元,将其摊销完。会计分录为:借:财务费用128043576.86;贷:应付利息59997843.28,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8045733.58。

(10)到期还本付息。2013年1月1日,剩余的债券持有至到期,该钢铁公司到期偿还并支付最后一期的利息。将初始确认的权益价值,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的344442536.84元全部转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会计分录为: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44442536.84;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344442536.84。

2. 改进后的会计处理。

(1)发行日。相关计算方法与会计处理和上文相同,不再赘述。

(2)第一次计息。按照插值法计算的可转债实际利率为4.37%。2008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债利息=24000000(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113798955.07(元)。摊销利息调整89798955.07元,会计处理与上文相同。

2008年12月31日正股股价为4元/股,远远低于转股价格20.8元/股,预计未来期间有50%的转债将转股,未转股部分转换权的价值为0,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与可靠性原则,应当将这50%的可转债对应的权益价值转入负债成分,调整权益与负债成分的价值,重新计算实际利率,并根据新的实际利率计算财务费用。会计分录为: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72227459.2(344454918.39×50%);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172227459.2。

此时,权益成分账面价值=172227459.19(元),负债成分账面价值=260409581.61+89798955.07+172227459.2=2866121495.88(元),用插值法求得实际利率为2.544%。

(3)行权转股。2009年1月1日行权转股的会计处理和上文相同,本次转股后负债成分账面价值=2866121495.88+5305.84=2866126801.72(元)。

(4)第二次计息。按照插值法计算的可转债实际利率为2.544%。2009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债利息=32999428(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2866126801.72×2.544%=72914265.84(元)。摊销应付债券利息调整39914837.84元,会计处理和前文相同。

2009年12月31日正股股价为7元/股,低于转股价格13元/股,重新进行预测,预计未来期间有40%的可转债将转股,未转股部分转换权的价值为0,应当将未转股的60%的可转债对应的权益价值转入负债成分,调整权益成分与负债成分的价值,重新计算实际利率,并根据新的实际利率计算财务费用。会计分录为: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34441909.51;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34441909.51。

此时,权益成分账面价值=(344454918.39-5970.55)×40%=137779579.14(元),负债成分账面价值=2866126801.72+39914837.84+34441909.51=2940483549.05(元),用插值法求得实际利率为2.389%。

(5)行权转股。2010年1月1日行权转股的会计处理和上文相同,本次转股后负债成分账面价值=2940483549.05+2313.93=2940485862.98(元)。

(6)第三次计息。2010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债利息=41998999(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2940485862.98×2.389%=70248207.27(元)。摊销应付债券利息调整28249208.27元,会计处理与上文相同。

2010年期末转股价9.36元大于正股价3.7元,仍预测为未来40%转股,预测不变。实际利率仍是2.389%,负债成分账面价值=2940485862.98+28249208.27=2968735071.25(元)。

(7)第四次计息。2011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债利息=50998784.5(元),应确认的利息费用=2968735071.25×2.389%=70923080.85(元)。摊销应付债券利息调整19924296.35元,会计处理与上文相同。

2011年期末转股价7.57大于正股价3,预计未来有20%转股,未转股比例增加到80%。调整权益与负债成分的价值,重新计算实际利率,并根据新的实际利率计算财务费用。之前已经转过60%,此次只再转20%的权益价值即可。会计分录为: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8890983.68;贷: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68890983.68。

此时,权益成分账面价值=(344454918.39-5970.55-2238.96)×20%=68889341.78(元),负债成分账面价值=2968735071.25+19924296.35+68889341.78=3057547366(元),用插值法求得实际利率为0.083%.

(8)行权转股。2012年1月1日行权转股的会计处理和上文相同,本次转股后负债成分账面价值=3057547366+4553.87=3057551919.87(元)。

(9)第五次计息。2012年12月31日,应计提的可转债利息为59997843.28元,将“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调整)”账户贷方余额57551919.87元摊销完,应确认的利息费用为2445923.41元。

(10)到期还本付息。2013年1月1日,剩余的债券持有至到期,该钢铁公司到期偿还并支付最后一期的利息。将未转股的债券对应的权益价值由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未利润分配,会计分录为: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68885169.74;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68885169.74。

五、可转债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如果将可转换债券筹得的资金用于项目技术改造等,在转债持有期间改造结束投入生产,那一部分利息费用会随着资产折旧进入产品成本,通过销售形成利润,如果产品未销售则纳入存货范围;如果在转债持有期间项目没有结束,利息费用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的增加。如果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则影响当期损益,从而影响当期净利润。所以,可转债的实际利息可能会影响当期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当期利润表的财务费用和净利润,也可能会影响以后期间资产负债表中存货、以后期间利润表的主营业务成本和净利润。可见,将未转股的可转债对应的初始确认分拆的权益部分也纳入计提利息费用的范围,将会改变相关资产成本或财务费用。也就是说,可转债的利息费用可能会通过影响营业成本或期间费用而影响净利润,也可能会影响资产负债表的固定资产。一般而言,可转债的发行金额巨大,其利息费用的影响有可能在重要性水平之上。

对比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可以发现,按照目前准则规定的处理,在2008年年初到2012年年底五年期间,该可转债的实际利息费用分别是113798955.07元、117723401.27元、121425927.29元、124896884.06元、128043576.86元,共计605888744.54元;而根据改进建议的做法,这五年的实际利息费用分别是113798955.07元、72914265.84元、70248207.27元、70923080.85元、2445923.41元,共计330330432.43元。两者存在差距的原因包括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两个方面,其中实际利率是根本原因。

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处理,计算实际利息的利率在第一年计提利息时求出,并且在以后各期都采用同一个实际利率,此方法的理论根据是会计信息需要纵向可比,但是在可转债未转股的情况下,此种方法处理的结果大大偏离了实际情况。按照改进建议的处理,在每期期末要根据相关信息预测可转债未来转股的可能性,并谨慎地估计转股比例,对于估计未来不会转股的部分,其对应的权益成分应当转入负债成分,参与利息费用的计算,这样一来,可转债的权益成分与负债成分就要进行调整,从而影响实际利率。本案例现行处理方案中实际利率一直是4.37%,而改进方法中的实际利率在持有期间分别是4.37%、2.544%、2.389%、2.389%、0.083%。此案例中,虽然摊余成本会增加,但是利率的降低对财务费用的影响更大,所以综合来看,各期的实际利息相对于现在的做法是大大降低了。

需要说明的是,改进建议的会计处理是针对到期未转股的可转债,若可转债提前转股,则仍按照现行准则中的规定进行处理。

六、研究结论

本文认为,可转债到期偿还时,将初始确认的权益成分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更能体现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因为投资性房地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金融资产在业务核算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资本公积是不能转增股本的,如果可转债在行权转股和到期偿还时都将初始确认的转股权价值转入股本溢价,即将不能转增股本的其他资本公积变成了可以转增股本的股本溢价,这样容易对资本公积的含义和范围产生混淆。而且,这样做不仅不能区别两种事项对所有者权益的影响,还容易使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理解产生偏差。因为上市公司的季报不要求披露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投资者可能只有等到年报披露时才能得知具体的数据指标,偏离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以及相关性原则。

在探讨终止确认时权益成分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可转债在持有期间权益成分和利息费用的关系。未转股的可转债对应的权益部分实际上失去了确认为权益工具的基础,实质上最后是以现金结算所有未转股的可转债,在这种情况下,持有期间有少计利息费用的风险。

会计准则本身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产物,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经济转型期,实务中遇到的问题可能会超出理论研究的范围,有关机构应该不断完善企业会计准则,以期能更好地指引会计工作的进行,为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牟星,方先明.价格视角下的分离交易可转债再融资偏好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统计与决策,2009(15).

郁玉环.分离交易可转债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商业会计,2009(21).

化宏宇,程希骏.分离交易可转债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4).

冀晓群.分离交易可转债投资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许艳芳.上市公司筹资新方式--分离交易可转债[J].财会学习,2008(7).

篇5:对生长语文的理性思考

生长语文,以儿童的质疑为起点,以生活化的情境和实践为路径,在学生、教师、文本、生活的生态互动中,唤醒儿童对生命的体验,通过丰富语言、发展思维、情感共鸣,促进儿童个体生命的成长,“为儿童聪慧和高尚的人生奠基”( 窦桂梅语) 。

一、指向生活

生长语文,努力尊重儿童的独特感受,张扬儿童的个性,提高儿童的参与意识,让“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窦桂梅语),用自己的情感和经验去体悟文字内涵,用文字的丰富内容打开自己,用思索的姿态在文字中穿行,用文字的诗心温暖和照亮自己,使他们在与文本的每一次“相遇”中创造出更多“期遇”的场域。

生长语文,为儿童提供生活化的情境和实践。在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前认知的基础上,引入生活,联系生活,最后让儿童回到生活本身。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生长语文的理论基础就是生活与教育相联系。

第一层意思,为儿童提供生活化的情境。生活是儿童生长的土壤,活生生的生活是儿童成长的真实基础。教育要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就需要尊重儿童的生活前认知与体验。在生长语文的课堂中, 情感的体验、思维的碰撞、精神的体悟都是生活化的,与儿童的生长点相连。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寻找每一个儿童个体的生命节点,与他们的生活对接。这样的教学,不再是一个语文课堂,而是寻找每一个儿童个体生命成长的过程。基于生活土壤的教学,都是为了儿童的思维、精神生长。就在这一阵阵生长的拔节声中,儿童实现了创生意义的学习。

第二层意思,引导儿童回到生活实践中。儿童在与自身的生活对接的过程中,实现创生意义的学习。基于此,引导儿童回归生活,亲近实践。在开放的、多元的、动态的社会生活中,学生自主选择生活和学习的问题开展探究和实践活动,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感悟、升华自己的语文学习。通过自主实践,感受鲜活的学习过程,体验实践活动的魅力,提高创造性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语言的敏感来自生活,思辨的源泉来自生活,情感的体悟来自生活,价值的浸润还是来自生活。由此,在鲜活、多姿的生活土壤中,学生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转化为积淀在内心的一种情感品质,一种精神气质。

二“、言“”文”共生

这里所谓的“言”,指的是文本中的语言文字 ( 包括字、词、句) ;这里所谓的“文”,指的是文本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内容以及情感态度。“文“”言”共生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把对文本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对文本的思想、态度的把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让学生在感知中学习文本,达到为理解而教的教育目的。

在教学中, 无论是关键词语、重点句子,还是题眼,都要突破一点———“言”,直指中心———“文”。抓住重点,精读深思;由点到面, 带动全篇。“‘言’‘文’共生”课堂结构的特点是:从文本的字、词、句———“言”,寻找突破口,将整合后的文本中深刻而丰富的人文因素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文化的浸染。如教学《伯牙绝弦》一文,抓住“知音”一词,层层深入语言:解读“琴”,了解“琴”是伯牙和子期成为知音的基础;解读“情”,体悟“情”是伯牙和子期知音的境界;解读“痛”,感悟“琴断音绝”是伯牙看待知音的意义。又如《琥珀》 一文的突破口为文章的中心句“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一万年以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怎么理解“推测”? 可以把课文的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读,体会科学小品文的“严谨的推测”。古诗《清平乐村居》 ,抓住文眼“醉”,可从三个层次走进“言”———“醉在青青草的优美 田园风光 中”,“醉在大儿、 中儿、小儿的劳动与嬉戏中”,“醉在翁 媪的吴音 相媚好里”,进而理解“醉”表面是醉酒,实质是陶醉在恬淡美好的田园生活中,包含着作者辛弃疾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深情向往。如此调控教学,切得准,跳得出,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重点内容的同时,又深入理解了文本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

三、构建生态课堂

在语文课堂这个微观的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文本应占有各自的位置,是自由、平等、合作的。生态的课堂是情境体验、互动合作、意义生成的课堂。

1.情境体验。生长语文的课堂,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促使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活动,引起学生本身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他们打开思维、理解文本。情境体验因文本不同而不同,相对于一个文本来说,情境体验应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自始至终沉浸其中。如教学《花脸》,可以创设“童年”放胆去闹的情境:买花脸、演花脸、撕花脸,对小男孩童年中英雄情结的天性,皆可让学生在一连串的“放胆去闹”中体验、理解、思辨,进而上升为对童年的思考。

2.互动合作。群体的合作共生是最基本、最自然的生长表征。课堂中师生关系是对等的,互动合作是语言理解、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主要活动形式,互动合作的目的是促进彼此的生长。课堂中互动合作的形式主要有:预学后的互动合作———初读收获,提出质疑;共学中的互动合作———重点难点, 加深理解;生发性的互动合作———开拓思路,超越文本;延学后的互动合作———回到生活, 加强运用。其中生发性的互动合作,更为注重教学的生成性。如执教科学小品文《琥珀》一课,在了解了琥珀形成的条件、推测的过程后,有学生提问:“蜘蛛和苍蝇在琥珀里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 为什么? ”这个问题在学生小组互动合作讨论后, 出现了不同的回答“: 不幸的,因为它们被松脂包裹住,就死了。“”它们挺幸运的,一万年以后还能让人们看到它们的样子。”“它们是幸运的,因为课文中说成千上万的蜘蛛和苍蝇来了又走了,说明生活中的蜘蛛和苍蝇生命是短暂的,而琥珀里的蜘蛛和苍蝇却获得了永恒的存在 。”……“幸”与“ 不幸”“, 一朝灿烂”与“遗展千年”,原本是一个宏大的哲学追问,因为发挥了儿童间的互动合作,促进了儿童的生长,所以让课堂创造了高度!

篇6:对教学反思的理性思考

一、教学反思, 思有何式

作为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 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反省与检点, 并通过写教后记录、日记、随笔等形式把它记录下来。

1. 教后记录。

教后记录, 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小结, 也是对自己教学行为和体验的自我评价与对话, 是改进教学策略, 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教后记录, 通常是教师依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 对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与方法, 教学氛围与效果等方面, 进行反省与总结, 是教师教学的再备课。教后记录可长可短, 长可千言, 短可几百字;可总结经验, 补救措施, 还可捕捉课堂上的机智与亮点等。教后记录要力争做到及时、客观、公正。

2.教育日记。

教育日记, 即教师把自己每天的所见、所闻、所读、所思、用记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苏永新教授认为:“中小学教师, 我是不大主张去进行对他们而言比较遥远的理论探讨, 绝大部分的老师的科研可以是日记的形式, 随笔的形式。”“日记是我找到的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方法。”写教育日记, 他认为好处在于“能够自己和自己对话, 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法宝”。苏霍姆林斯基就是从写教学日记开始, 成为著名教育家的。

3.教育随笔。

教育随笔, 即老师记录观察到的教育现象, 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属于散文体裁的文章。它篇幅短小, 表现形式灵活自由, 可以抒情、叙事或评论, 是从实际出发, 写自己的心思、体验与感悟。著名学者李镇西是这样评价教育随笔的:“对于普通教师, 甚至应该提倡这种表达——教育理念可以朴实地阐释, 教育情感可以诗意地抒发, 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 教育现象可以激情地体现。”总之, 通过反思写出来的文字, 是对实践的检验, 是理论的积淀, 是情感的升华, 是素质的提升, 是文字的精灵。

二、教学反思, 思在何时

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

1. 课前进行教学反思。

课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即在备课时, 我们要对教材与学生进行综合分析, 依据教材内容去寻找、开发、制作各种教学资源和资料。预设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对策等, 这样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

2. 课中进行教学反思。

课中反思, 即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地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 由于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种交流互动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课堂上学生学习情况、反馈信息、调控课堂、激活课堂, 使教学高效地运行,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与应变能力。

3. 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具有批判性, 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 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 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也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教学反思, 思些什么

教学反思, 是指教师依凭其课堂教学行为, 不断探索与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 努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抓住亮点和成功之处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是亮点和成功之处的记录机。从中总结成功的原因, 找准前进的方向。课堂是师生、生生思维火花碰撞的互动天地。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 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实践的过程, 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终身学习能力的过程。有时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分析、把握会超越教师教学设计与学情预测之外, 教师对自己机智处理有关突发事件, 对学生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等, 都应及时记录下来, 以不断积累经验, 拓宽教学思路, 提高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

2.抓住暗点和失败之处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是暗点和失败之处的显微镜。在反思中, 我们要对教学过程的失败放大进行思考, 特别是问题背后的理论失误。用“如果再上这一节课, 我会怎样改进……”“当时, 我是怎样想的……现在呢?”等方式思考, 教师会不断成熟起来, 教学艺术与专业素质也会不断提高。

3. 抓住盲点和疑惑之处进行反思。

教学反思是盲点和疑惑之处的反射镜。所谓盲点, 就是事先没想到、未估计到, 却在教学中发生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其一, 教师对文体价值应有内涵的理解上出现的偏颇现象。其二, 学生在课堂上出人意料的表现, 如令教师措手不及的问题, 和文本价值背离的独特体验等。疑惑可能来自于教材编排意图, 来自于知识点的理解;也可能来自于课堂的组织, 来自于颇有争议的问题;可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教学设计, 也可能来自于学生的异常表现等。这些都值得我们教师课后研究与反思。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钻研教材, 了解研究学生;另一方面, 可以在反思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机智与业务水平, 减少失误与困惑, 改进课堂教学。

上一篇:百日竞赛下一篇:竞聘总务处主任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