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手机释放自己

2024-08-03

远离手机释放自己(共7篇)

篇1:远离手机释放自己

一、关于禁止学生携带手机进校园的几点理由说明: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携带手机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配手机,确实方便了与家长、同学间的联系,但不是每个同学都有良好的自控力,其产生的许多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1、学生使用手机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由于手机辐射对脑部神经的影响,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导致了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不容忽视。

2、学生使用手机不利于学习和生活。一些学生利用手机在上课、自习、午休甚至晚上就寝时间发短信聊天、看小说、上网、玩游戏等,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也影响了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和休息。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忘关或不关手机,发出声响扰乱课堂;有短信来时,学生陷入要不要回短信的矛盾心理中,这样必然会影响听课效率。

3、容易使学生受不良信息的污染。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黄色的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产生巨大负作用。

4、手机为学生考试作弊提供了便利条件。国家考试制度明确规定:严禁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否则以作弊论处。虽然考场内严禁带机进场,但有些学生还是会偷偷带进去,甚至用手机短信互通答案进行作弊,严重违反考试纪律和校纪校规,同时使考试失去公平、公正。

5、手机引发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由于学生普遍配带手机,学生交流频繁;互发短信,互传不良信息;手机被偷被盗,早恋的学生利用手机谈情说爱,在发生矛盾冲突时为结帮拉派提供方便,导致群体性打架事件等现象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和谐,影响了校园的和谐稳定。

6、易形成学生在手机消费问题上的攀比心理。因为手机型号在不断翻新,外形、功能、价钱都能成为比较的对象,学生之间攀比心理自然会影响到学习或学生的心态,也增加了家庭经济的负担。

7、更为严重的是手机引发学生违法行为的发生。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易引起学生的偷窃心理,引发偷窃行为;有的学生利用手机上网发帖损毁学校、教师和他人的声誉,用手机偷拍相片等侵犯他人隐私等现象,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8、使用手机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使用手机的同学都需要充电,宿舍区、教学区等插座,到处都是学生手机充电器充电。这么多的学生使用,如遇漏电、短路的情况,极易引起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9、学校提供足够的渠道和方式,完全可以满足家长与学生联系的需要。①校园有足够IP电话②年级办公室电话学生有事可用。

二:外国对中学生校园手机的有关做法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

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主要理由有三:1.传呼机和手机有助于在校园的贩毒活动;2.传呼机和手机有助于黑社会或地下组织在校园的发展壮大;3.传呼机和手机会对学校的教学工作造成极大的干扰。

美国一个叫“全国校园安全和保安服务”的咨询组织声称,虽然使用手机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方便,但手机对正常教学造成严重干扰,还频繁出现学生用手机恶作剧造成恐慌。另外,如果学校真的出现恐怖活动,所有有手机的学生一起打电话,很可能造成手机系统的瘫痪,使用手机也有引爆炸弹的危险。

在美国,反对在校园使用手机的力量很强。目前美国大部分学校不允许学生使用手机。佐治亚州在下午3时放学之前严禁学生使用手机。一旦学生违反规定,老师可以将手机没收,并对当事者进行违纪处理。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

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去年秋天以来,芬兰电信运营商无线通讯公司为了增加用户,直接通过邮寄信件的方式向青少年本人推销移动通信服务项目,同时寄去入网合同和入网卡。由于未成年的孩子在经济上不具备支付能力,其手机费账单一般由家长支付。许多家长向芬兰消费管理局反映了这一情况。消费事务专员立即出面制止电信运营商的这种不当作法,同时禁止所有电信运营商向未成年人直接推销移动通信服务。

芬兰十分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芬兰消费管理局的负责人消费事务专员专门负责监督为保护消费者而制定的法律和法规的执行情况,在规范和净化市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综合湖南教育电视台)

英国禁止16岁以下学生使用手机

鉴于使用手机有可能会对健康构成威胁,英国教育部已经致函英国各学校的校长,明确表示除了紧急情况之外,16岁以下的学生不准使用手机。随函还附上了一份政府研究报告《手机可能会损害儿童健康》。

报告还没有明确证据表明手机的辐射对人体有害,但认为由于儿童的神经系统还未发育完全,儿童的头较小,头骨较薄等生理原因,因此会吸收更多来自手机的辐射,对健康构成“未能确定”的危险。

在手机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英国在校学生把手机视为潮流必需品,同时出于对儿童安全的考虑,许多家长也同意让孩子上学时携带手机,以使孩子在遇到危急情况时能够通过手机及时求得帮助。目前,许多学校都已禁止学生在课堂内使用手机,以免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此外,警方也担心,由于一些儿童携带的手机价格不菲,容易成为匪徒抢劫的目标。(综合北京青年报)日本初中生严禁携带手机上学

面对汹涌澎湃的手机普及浪潮,日本学校是如何应对的呢?记者采访了筑波市立大穗中学的教师小泉先生。他告诉记者说,日本多数高中不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入校,但初中则是严禁的。最近,一日本地方中学还致信2000余名家长,指出中学生原则上不应拥有手机,呼吁家长立即与电话公司解约。

日本中学上课多在上午8时40分至下午3时40分,课后多数学生留校参加音乐、美术、手工等课外活动,一般持续到下午6时左右结束。在这段时间里,初中生是绝对不可以使用手机的。

记者问小泉先生,为什么初中与高中区别对待,他说最主要的是初中学生自制力低。他举出很多可能导致的问题。如上课发短信,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另外,日本青少年犯罪,很大一部分都是利用手机,手机往往是进行盗窃和暴力活动的联络工具。小泉告诉记者说,他自己服务的学校也有手机带来犯罪的事例。还有就是造成浪费,有的孩子每月手机话费竟用掉10万日元。

总之,手机的普及,给日本校园带来普遍的麻烦。与手机有关的麻烦事实在是不胜枚举,尤其是女孩子。

日本报纸披露:一16岁高中女生,通过手机发短信,“想认识文艺界名人”,结果一条回信把这个女生骗了。那是个公司职员,说要给这个女生介绍名人,在花言巧语、威逼利诱之下,这个女孩被领到饭店遭到强暴。

还有一16岁女生想减肥,便用手机发一短信,“请告诉我减肥信息”,没承想,那个本应带来信息的人竟说,“我得检查一下你的身体,看是否符合用药标准”,那个女生胡里胡涂地被欺负了。

三、国内部分学校对学生校园手机的有关做法

■大学:上课使用手机,平时成绩零分

宁大科技学院推出学生手机使用规范:学生上课时使用手机被发现3次,平时成绩为零分,情节严重者将予处分。

本学期初,刚回澳大利亚的外教给学院来信,对学生上课、骑车等使用手机提出批评。

宁大科技学院院长赵伐教授说,文明使用手机,已不仅是学风问题,经师生讨论后决定:学生上课用手机累计三次以上者平时成绩零分,屡犯者将予处分,有成效后将在宁大全面推行。

高中生不得带机进校

与此同时,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规定:任何学生不得带手机入校,发现后扣押交还家长,并扣班级竞赛分每人次5分,扣个人品行考核分5分,屡教不改者将被处分。03年9月以前华茂学校70%的学生有手机,对禁止带手机的规定,学生、家长、校方各执一词。

学生处和校务办负责人列数学生带手机的“罪状”:影响休息,熄灯后有机一族就躲在被窝里狂发短信聊天,聊通宵也常有,第二天学习没精神;手机窃案高发;攀比成风,上学期,有家长反映,孩子嚷着要买手机,理由是同学们都有;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有利条件。

华茂高中部调查显示,70%的学生认为带手机入校是不合理消费,并认为弊大于利。但其他同学认为,手机加强了与家人、同学、朋友之间的联系与沟通。“禁机”规定实施一个月后,一名学生告诉记者,周围清静了许多。但也有部分学生仍有微词:别的学校可以,凭什么华茂就不可以?为什么要和品行考核分挂钩,带手机就表示人品不好?

学校让每个高中生家长对这项校规写上反馈意见。据记者了解,没有一个家长对此项校规提出反对,部分家长在反馈书上表达了对学生手机的“深恶痛绝”。惊人的短信数目,高额话费,“给他配手机是为了让住校的他多给家里报平安,哪知两个月下来,只给家里打过一个电话,话费显示却有近百元。”

篇2:远离手机释放自己

你有多久没有完整的听完一节课了,又有多久没有记过高中时那样整齐的笔记。“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低着头面对屏幕流连忘返,老师们在讲台上对着你深情凝望。你的学习生活是否被屏幕里的五彩斑斓所主宰,你的思绪又是否被手机里的大千世界所牵绊。曾经,“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而今却是“短信声,电话声,游戏声,声声不息”。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到了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同学们课堂的学习质量,破坏了良好的班风与学风。为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亲近课堂,珍惜时间,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同时尊重老师们的劳动成果,向各位交大学子发出如下倡议:

一、上课时自觉关闭手机,把宁静还给课堂。这既是对老师、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知识和文明课堂的尊重。

二、向家人、朋友、学生组织及社团公开自己的课表,这样既避免了他们在上课的时候联系你以致耽误要事,同时也可以还课堂一个安定的环境。

三、提高自制力,做手机的主人。要自己真正的了解课堂的重要性,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手机终究只是一个工具,永远也不应该也不能替代我们自身与他人面对面的交流。

四、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上课不玩手机,并对其他同学做好监督和劝导工作。

五、养成合理使用手机的良好习惯,做到以学习为主,娱乐为辅,以理智的态度对待手机。

六、除了手机以外,其他会影响课堂秩序和效率的电子产品也应该避免使用。

篇3:远离手机释放自己

当前直播的兴起, 令超高清视频时代加速到来, 企业走向全面云化, 行业Io T开始走向纵深, 这些已经对运营商的业务产生了深远影响, 成为运营商的新增长引擎。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 抓住数字业务商机, 是各大运营商在向数字化业务迈进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月2~4日, 在2016运营转型峰会上, 华为释放出清晰且坚定的信号:“先改变自己, 再服务客户”。“数字化转型从自身开始, 华为将用数字化技术改变自己寻求变革, 再积累沉淀经验, 最终帮助客户实现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两个维度的商业目标。”华为全球技术服务部总裁鲁勇在《转型, 向数字商业迈进》的演讲中表示。

运营商转型面临四大挑战

用户体验不仅是业务使用体验方面, 还包括业务获取体验, 贯穿至发现、购买、交易及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运营商需要从最终用户的消费历程去管理与提升体验, 提供ROADS化的体验 (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 on line、自助DIY、社交化Social) 。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实现ROADS体验。

为了更好地帮助运营商应对转型问题, 分析机构IDC与华为合作调研了全球处在不同数字化转型阶段的运营商。调研发现, 商业、组织人才、运营、基础设施等四大方面的不确定性是导致运营商转型如鲠在喉的问题所在。

第一, 面对以数据分析、垂直行业云化和视频为代表的商业机会点, 运营商需要有清晰的商业愿景和战略, 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驱动的新商业模式和商业能力, 才能保持持续增长。

第二, 数字化转型要求运营商的组织人才进行转型, 打破部门壁垒, 提升人才技能, 以及拉通跨部门商业流程。

第三, 构筑敏捷的运营流程和运营系统。实现新业务的快速上市, 为用户提供极致数字业务体验以及全生命周期消费历程体验。

第四, 保障基础设施与业务的同步协同, 通过分步演进、迭代实施的方式来最大程度减少转型风险。

“先改变自己, 再服务客户”

华为将坚持“先改变自己, 再服务客户”的理念, 华为的数字化转型也是从自身开始, 先用数字化技术改变自己, 包括在研发、交付、供应链等诸多领域寻求变革。华为在积累沉淀经验后再形成解决方案, 最终帮助客户实现商业目标:利用数字技术降低运营成本;拥抱数字商业实现持续增长。

鲁勇介绍, 华为自身的数字化变革经历了标准化、集中化、平台化、智能化4个阶段, 目前正处于平台化和智能化之间。未来华为将继续加大平台、大数据分析的投资, 实现从平台化向智能化的跨越。待这些能力经过验证后, 将被应用到全球业务中, 帮助运营商降低运营运维成本。华为将重点选择“智能客服、网络和IT外包、机房改造以及线上线下的营销协同”等几个方向与全球运营商展开联合创新。

除此之外, 鲁勇也表示, 华为将协力运营商保持可持续增长。华为通过以系统集成的方式, 助力客户构筑端到端的商业解决方案, 实现从战略到解决方案的落地闭环, 实现可持续增长。通过统一开放的Paa S平台, 以及基于微服务的架构, 实现灵活编排, 进而支撑敏捷的数字商业。

为了应对挑战, 华为将持续加大IT领域的投资。2016年华为发起组建了Open ROADS Community, 致力于探讨转型方向和研究用户行为;与Linux基金会共同发起了OPEN-O的开源协同器平台的研究, 致力于帮助运营商提高业务敏捷性和部署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 华为投资建立了云开放实验室, 通过生态链建设、预集成与预验证、联合创新, 支撑运营商网络演进和运营转型。

当前, 华为正从产品与解决方案提供者, 转变为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商业问题解决者。“数字商业很美好, 但转型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鲁勇表示, 这其中既要有以敏捷、自动化为核心的运营系统的支撑, 也需要网络基础设施的匹配发展。

篇4:释放压力,远离职场梦魇

2007年我大学毕业后在一家软件公司上班。我读的是计算机通讯管理专业,在IT行业算热门。三年前本公司通过猎头公司让我跳槽过来,做了这家大型软件公司的开发部副主任。

刚跨出校门那会儿,我曾雄心万丈。可6年职场生涯,我仍只是一个普通打工者。当年班上几位要好的女同学都有了值得夸耀的成就:有的成为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有的和老公办起私营企业,有的通过跨国婚姻拿到美国绿卡。对比之下,我这个部门副主任的鸡肋职位,还要随时提防着被人抢走。公司这几年每年都在中层实行岗位竞聘,IT行业知识更新迅速,年轻人后生可畏,和公司新来的那些“人丽资本”雄厚的女孩相比,我无论技术还是媚术都处于下风。

再次挪窝?我已没了那份勇气。可真要落聘,在公司平庸地混着,我会痛苦得发疯。就这样,竞争压力和油然而生的不自信,使我对目前这份月薪8000多元的职位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我急欲用马不停蹄的工作证明自己,巩固职位。

按老公的话,每天我都像一个扑在面包上的饥饿者,典型的“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现在的我,社交圈子越发萎缩,不少朋友都逐渐远离了我这个“工作狂”,而家庭生活也逐渐变得无趣。

某个周五的晚上,老公一边看电视,一边点支烟,缓缓地对我说:“我和好朋友约定了,明天我们两家人自驾车到青城山玩。”

我说:“不行!我明天还有工作的事。鲁迅说过,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

老公不悦:“让你周末出门放松一下,是为了你的健康。你现在越来越像个机器人,忽略家人朋友,没有兴趣爱好,成天只知道工作、工作!”

我冷冷回道:“那是因为我对未来有责任感。懂吗?”

于是争吵又起。我和老公一直处于冷战状态,家庭氛围的不和谐使我对工作的依赖有增无减。我期望能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从上司的赞许中得到一些心理宽慰。

可工作难免有失误的时候。一次,我在进行一个大型企业的网站制作时,出现多处差错。说实话,我在制作时如果稍微请教一下同事,差错本可避免,但我不想这样做,我不想在同事面前显出我的“技无能”。尽管差错得到修正,但我还是很自责。这自责更多的是因为苏董事长的话:“想当年,我是把你作为特殊人才挖来的,你这种失误让我有些失望哦!”想起这句话,我愈发有如履薄冰之感,觉得自己的职位岌岌可危,失眠状况也愈发严重。

此后一周,上班时我突感腰部胀痛,实在无法坚持就去了医院。医生诊断是急性肾盂肾炎,是因为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加上睡眠障碍导致免疫力下降。住院第三天,公司分管人事的副總经理老刘来看我,让我安心治病。我说是小病,过几天就好了。可刘总笑道:“人要会想,该休息时就要休息。”

刘总走后,我反复琢磨他那句话的潜台词:人要会想,怎么想?让我从副主任职位上退下来?现在,我知道自己升职无望,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保住这个职位……真是感到压力山大,简直是一场没玩没了的“梦魇”。

职场点评:

俗话说:井没压力不出油,人没压力不出活;压力像弹簧,你弱它就强。而实际情况未必如此,职场心理学有个基本原理:一个人处于中等压力状态下,表现最佳;压力过低,表现常常不会好;压力过高,状况往往更糟,压力很可能成为当事人的职场梦魇,导致其从生理到心理的崩溃。

本文主人公整日让自己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中,一脱离工作就担心害怕、无精打采,并为此影响到个人健康和家庭关系,显然已有焦虑的症状。建议她进行必要的检查治疗,以免问题愈演愈烈,给自己和家人造成更多的麻烦。

另一方面,应冷静分析自己究竟应该通过何种渠道,来增加职场竞争力,巩固自己的职位。

同时,还应分析一下上司心目中评价优秀下属的标准是什么,自己怎样才能达到这个标准?甚至可以站在更高的层面思考一下,作为职场人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和别人比拼?

要记住,现代职场有个潜规则:无效的忙碌就是无能。如今很多上司都是只问结果不问过程的。

篇5:让孩子远离“手机”

教你怎么让孩子不

沉迷

手机越来越智能,也越来越好玩,它占据人们越来越多时间,侵入你我的生活。到处都能看到有人在智能手机上发微博、打游戏、看小说……不单是成人,还有很多孩子,成了十足的“手机控”。面对孩子的“手机情结”,很多父母无奈又烦躁。

家有“手机控”的孩子,父母到底该如何面对?

讲述

詹女士(初二学生家长(微博))

上厕所儿子都要带手机

这个学期,我们给孩子配了一部智能手机,为的是方便联系孩子。可我现在特别懊悔:就不该为孩子配备手机!开学一个多月来,儿子的心思好像都在手机上,只要在家,就能看到他不时把手机翻来覆去地摆弄。

每天起床,儿子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每天睡前,儿子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平时,若一段时间手机没有动静,一定能看到他不时地查看手机。更让人看着心烦的是,儿子边看电视也要边玩手机,就连上卫生间也把手机带在身边。在卫生间里,他会蹲上半天不出来——— 这“臭小子”不是在用手机玩游戏就是在用手机刷微博。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里,儿子更是机不离身。那天,我们一家人自驾车回老家,旅途四个小时,虽然车上颠簸不断,但儿子还是盯着手机屏幕玩游戏,在我的不断提醒和制止下,他才很不情愿地收起了手机。

反正,儿子着了手机的“魔”!自从买了手机,手机就成了儿子随身携带的一个“玩具”,有时他的同学来家里玩,他们说的好象也都是手机里的什么游戏。

其实,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儿子就提出了买手机的要求。那时候我们觉得孩子太小,再加上我们家离学校不过10分钟的步行路程,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所以我们没有答应儿子的要求。

上初中,儿子被电脑派位到了一所离家较远的学校,尽管儿子也曾念叨说班上很多同学都配手机了,但我们总是担心儿子的自制力不够,担心因为手机导致他学习上分心。所以,一直到了这个学期开学前,我们才决定满足孩子的要求。毕竟,校园里的手机很普及了,同时,有了手机联系起孩子来的确也更方便。

在配备手机前,我们也与孩子“约法三章”。可是,孩子却没有我们期待的那样自律。现在,我不仅担心儿子因为手机辐射伤害身体和影响视力、担心儿子老是低头摆弄手机影响关节和脊椎生长,而且还担心儿子对手机产生像“网瘾”一样的依赖。同时,我还担心因为手机依赖影响儿子的心理健康和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

面对成了“手机控”的孩子,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点评

自信不足易成“控”一族

林瑛(厦门湖滨中学心理教师)

控,取complex(情结)的开头音,指极度喜欢某东西的人。现代社会流行各种“控”,尤其是年轻人,从美食到时尚到玩偶到明星,无所不能“控”。在种种“控”背后,其实都是一种成瘾心理在作祟。从詹女士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儿子确实对手机过度依赖,是个典型的“手机控”。

为什么会出现“手机控”?为什么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特别容易对手机等事物着迷上瘾?

有心理学家认为,人类有4种基本本能:一是寻求新经验、好奇的本能;二是寻求安全、畏惧的本能;三是寻求反应(爱情、友谊等)的本能;四是寻求赞扬的本能。凡是能够满足人们这些本能的事物,都具备让人成瘾的条件。而手机本身新颖繁多的功能、网络间接互动的特性、便携隐蔽的特点恰恰能够满足人们的这些愿望。于是,在手机不断普及、功能逐渐完善、为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手机的“温柔陷阱”。

同样用着手机,为什么有人“控”得厉害,有人却能把握得益?

从心理学角度看,这和人的挫折经历与个性特征有关。生活和学习工作中经常受挫、自信不足、兴趣缺乏、内心空虚、人际交往能力较差的人,容易成为“控一族”。相反,在工作和学习中能充分获得成就感、兴趣广泛、内心充实、人际交往顺利的人则不易为手机这样的身外之物所影响。

詹女士的儿子正处在青春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变化最激烈,和父母的沟通交流变少,而转向寻求同伴的认同,并且对家庭和学校以外的世界有强烈好奇心。而手机恰恰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尤其是许多不擅长和同伴面对面交流的孩子,通过手机短信、QQ、微博等延时交流工具,可以更顺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达成一种获得广泛交流和认同的心理假象,在获得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满足感的同时,难免过度沉迷其中。

心理学家肯纳斯·乔恩把“控”手机的青少年称为“活在气泡里的世代”。他认为,手机和其他多媒体工具像一个气泡把我们包裹起来,让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小的六英尺屏幕上。经常使用手机的青少年不但缺乏和周围人的沟通,对父母的要求也更为叛逆。

这一层气泡隔绝了“自我”和外界的关联,让人变得更加孤独甚至对生活失去兴趣,懒散、消沉。同时,心理学家还发现,手机等多媒体工具会让人们陷入一种持续的“多任务”状态,长此以往会让人出现“注意力障碍”,很容易因为外界的干扰而分神,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做深度的思考,这对以学习为主业的学生而言,影响尤其明显。

建议

鼓励孩子多面对面交流

林瑛老师建议:

1.让孩子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不是自己认可的行为,都是无法获得积极效果的。要改变沉迷手机的现状,必须让孩子认识到“控”手机的危害,并产生想要改变的愿望,这是戒除任何成瘾行为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家长要通过平和的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和孩子达成共识。不要情绪过激,也不要危言耸听,否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相对于其他成瘾行为,手机成瘾只要能够认识到其中的危害,并能得到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还是比较容易戒除的。

2.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

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大,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对手机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

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人良性互动的团体活动,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3.约法三章,坚决执行

孩子毕竟是孩子,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无法和成人相比。因此,在戒除手机成瘾的过程中,家长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行、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赏罚一定要分明,执行要坚定。

孩子的自制力实在是不行的话,帮孩子换个传说中的“老人手机”也未尝不可。要注意的是,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的改变,需要家长充分的耐心、爱心和鼓励,千万不能着急。

4.利用同伴的力量

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鼓励孩子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少用手机短讯和QQ。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的时候,手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同时,也可以请孩子的朋友们充当监督员,在孩子违规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提醒,甚至联合孩子的好友与其家长,共同参与到戒除手机成瘾的“活动”中来,当“戒手机”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和潮流,“控”也就不复存在了。

篇6:远离手机作文

我们的学习工作累了,可以往远处眺望,做眼保健操,调节自己的眼睛。让它好好放松一下,多看看绿色地植物,对眼睛是有好处的,在看电视或电脑时也要注意保护眼睛,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得了近视?就是因为人们不懂得保护眼睛,长期对着电脑、电视、手机屏幕,从而导致了眼疲劳。

生活中,就是因为人们不保护眼睛,才致使了眼镜的到来。人们长期呆在电脑前,由于眼睛离屏幕太近,电脑射放出的辐射,导致让整个人感觉精疲力尽,假如这时还继续“工作”将严重破坏眼角膜,致使近视的发生。在房间里,由于光线太暗,但又禁不住书的“诱惑”仍在光线灰暗的灯光下看书,就会导致眼球放大,当放大到极限时,眼球因太虚弱而抵抗不住,就引起近视的来临。有些人还喜欢在乘车时看书,车子来回晃动,眼睛仍注视着书本,时间久了,就会感到头晕,近视又安家落户了。

这些事,都是导致近视的原因。保护眼睛,不靠别人,要靠自己。在写字时,眼睛要离本子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手拿笔尖一寸,要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看书写字,不能在光线暗的地方,不要在行驶的车辆上看书写字,在看电视或玩电脑半小时后,要让眼睛得到适当的休息或向远处眺望等。

篇7:远离手机--班会教案

时 间:周日晚上第二节课 班 级:高一(6)班

【前言】:

手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已被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所拥有,并逐渐地走进了学校,甚至走向课堂。我们班也不例外。由于高中生自控能力较差,对合理使用手机的认识不够,因此,无法摆脱手机的诱惑,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最终导致了成绩下降。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达到教育、自我教育的目的,并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在校园里应当禁止使用手机。

2、以探讨使用手机的利弊作为契机,折射出对一切高科产物都应辨证接受,真正体现它的价值。

3、培养同学们人生观和价值观。

【活动准备】:组织班干部开会,讨论并确定班会主题。多媒体。【活动过程】:

一、集体宣誓:《远离手机誓词》见附页

二、导入主题:

1、形形色色的手机诱惑着同学们,有些同学们禁不住诱惑掉入了陷阱。

数据说明:据一项对中学生抽样调查显示,初中生拥有手机达到11%,高中生拥有手机达到15%,目前没有手机但准备买的超过了31%。

2、引导学生对手机的“利”与“弊”展开自由讨论:(学生自己总结)

利的方面:

①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②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③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④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⑤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⑥手机的本身小儿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⑦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弊的方面:

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

②不良信息,玷污心灵。据了解,北京市一所中学曾做过一个调查:在学生发送接受的手机短信息中,70%是与正常学习和生活无关的信息,10%以上是黄色短信息,部分学生甚至把相互转发“黄段子”当作时尚。

③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④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以一年计算,家长花在孩子手机上的费用至少要500元。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⑤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学生中就曾发生利用手机作弊而被惩罚。用手机舞弊是公开的秘密了,而且一条信息可以发给好几个同学,作弊的范围很广。⑥影响校园治安。手机是贵重物品,若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据反映,我校有个别班级出现钱、钱包被盗,手机若不随身携带,也会被盗。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的管理者比我们更早地遇到了这一问题,手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也更为突出,已经引发了中学生的犯罪,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⑦使用手机会妨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上课时有的同学手机未关机,突然来电话,影响全体同学听课。会给整个教室带来不愉快的情绪。

⑧手机对人有辐射。许多广告只说手机有多少多少先进功能,却从未提对人体伤害。对人体是否造成不利的影响,医学界可谓众说纷纭,最近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的手机报告显示,使用手机造成记忆力受损、睡眠紊乱、头痛、癞痫及血压上升的现象,而儿童,青少年受影响的可能更大。大部分国家通用的手机系统GSM频率为900和1800MHz,其振动的电子过程有机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主要是对脑部及精神状态的影响.而且手机振动所散发出的电磁波可能会导致青少年大脑的神经出现病变。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如果因为手机而对身体伤害,岂不追悔莫及。

三、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应该得出在校园里使用手机弊大于利,因此我们呼吁大家本着事实,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远离手机!背景资料:我国一部分地区的做法,杭州一中:不准带手机进校

龙岩一中:带手机进考场,无论是否用于作弊,该科成绩一律以0分论处。浙江台州一中:学生用手机需先与学校签合同 宁波: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 国外的做法:

芬兰:禁止向青少年推销手机,芬兰市场法院近日决定,禁止芬兰无线通讯公司直接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移动通信服务。如果违反这一禁令,将被处以10万欧元的罚款。

美国:为校园手机立法,大约在10年前,美国各州的学区纷纷制定规则(有些是州议会或地方政府立法),完全取缔在校学生使用传呼机和手机。

德国:欲禁止手机在学校使用,德国已开始就禁止在学校使用手机问题展开了公开讨论

强烈建议:(1)有手机的抓紧时间拿回家;没有但是有这个想法的,立即取消

这个想法!

(2)建议大家买一个电话卡,使用公用电话!

(3)严禁中学生在校园内携带手机,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4)家长、学生共同签署《给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四、班主任小结。

同学们:想想劳碌的父母,为了自己的未来,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在校园里倡导禁止使用手机,共创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

五、主题班会结束。

上一篇:毕业论文摘要及目录下一篇:德国制造业文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