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

2024-07-28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精选6篇)

篇1: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

陕西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医疗执业行为,维护医疗市场正常秩序,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健全医疗机构监督、管理长效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应急救治等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与要求的行为。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实行积分管理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积分宏观管理,并负责设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开展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工作的指导与监督;各设区市、示范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指导与监督下一级卫生行政部门开展此项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工作由核准注册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注册登记机关)主管;各级卫生监督所具体组织实施。

第五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应当按照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日常监督与专项督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 医疗机构不良积分结果将作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校验判定合格与否的依据之一。

第二章 记分标准

第七条 根据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类别与情节,不良积分分为10、8、6、4、2分五个档次,其不良执业行为严重程度依实递减。

第八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不良执业行为情形之一的,一次记10分:

1(一)遇有疫情流行、各类中毒、放射辐射、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或因目前报、谎报、缓报情况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二)违反血源、血液管理有关法律法规,非法采集、供应血液或血液制品;(三)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药品和使用假劣、过期、失效及其他违禁药品;或使用无产品注册、合格、批准文号的医疗器械、一次性医用器材,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四)违反医院医用废弃物、消毒隔离管理等规定,造成医疗机构内感染性疾病暴发、传播;(五)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传染病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医疗机构拒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派、调遣;(六)发生负有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一、二级医疗事故,或者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接连发生其他医疗事故;或者连续发生原因不明同类患者死亡事件,且存在明显管理、技术漏洞;(七)发生失火、中毒、爆炸、垮塌、辐射等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八)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技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九)进行虚假医疗广告宣传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或出具虚假证明医学文件造成误诊、误治;(十)未履行三级医疗技术准入许可制度,擅自开展器官移植、介入手术、人工辅助生殖等特殊临床诊疗技术,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十一)未经批准擅自开展非医学所需的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人工终止妊娠或亲子鉴定。

第九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不良执业行为情形之一的,一次记8分:(一)发生负完全责任或主要责任三、四级事故;或者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接连发生其他医疗事故;(二)未认真履行首诊医院、首诊医师负责制,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2(三)擅自隐匿、伪造、销毁或未按有关规定保存重要病历资料,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四)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发布医疗广告;篡改《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核准内容或利用注销《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发布医疗广告;(五)采取雇佣“医托”、贬低对方等不正当行为进行行业竞争;(六)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造成严重环境污染或群体性伤害事件;(七)转让、出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出租、承包非营利医疗机构科室、房屋、设备筹进行营利性活动;(八)未经核准、许可并履行注册登记变更手续,擅自扩大诊疗科目、变更执业地点、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第十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不良执业行为情形之一的,一次记6分:(一)发生负有次要责任医疗事故或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接连发生其他严重医疗差错;(二)使用未经注册的医师、护士从事诊疗活动;或使用注册医师、护士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或使用执业助理医师独立从事诊疗活动的;(三)假冒、倒卖、出借或者转让带有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病历册、处方笺、检查申请单和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四)拒绝承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安排的支援农村、预防保健、指导基层等工作任务;(五)未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进行特殊诊治和处理,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六)违反有关放射诊疗规定和操作规程,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七)未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擅自购买、保管、使用、销毁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或致使麻醉、精神药品流失;(八)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配制、使用诊疗制剂,或违反临床用血 3 规定使用血液、血液制品,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九)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生产的消毒制剂、材料、器械,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十)擅自提高收费标准、分解收费或重复收费。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不良执业行为情形之一的,一次记4分:(一)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主动公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投诉电话等院务公开信息的;(二)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上报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三)违反医院规章制度、诊疗操作规范、人员岗位职责,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四)造成由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因素引起的过错、过失医疗纠纷,且不予积极受理、处臵;(五)未设住院床位的医疗机构在暂缓校验期内继续执业;(六)未按规定配臵、使用大型医用设备;或聘用未取得专业资格的大型医用设备操作工程技术人员;(七)未按规定履行传染病报告义务;或未按传染病、实验室管理规定,造成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扩散、传播;(八)违反医疗文书管理制度,出具虚假医疗证明文件延误诊疗,或恣意出具虚假医学检查报告,获取非法利益;(九)上一校验期限内未按规定时限提交校验申请和执业报告。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不良执业行为情形之一的,一次记2分:(一)发生负有轻微责任的医疗事故或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接连发生其他医疗差错;

(二)使用未经注册的医师从事诊疗活动;(三)未按规定使用核定名称或擅自变更业务科室名称;(四)未按规定要求在醒目位臵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4(五)聘用或使用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要求的医疗技术人员从事医疗美容、性病诊疗工作;(六)未按《处方管理规定》、《病历书写规定》印制、书写处方、病历;(七)未履行备案手续擅自开展大型会诊、院外义诊、疾病普查、健康体检等诊疗活动,或对已开展的上述活动疏于管理,造成不良影响的;(八)未按规定公开要求,设臵医疗服务价格公示牌、显示屏或提供收费清单的;医护技人员未按要求佩戴胸卡上岗。

第十六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规定不良执业行为的其他情形及记分分值。

第三章 记分管理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累积记分周期以为单位,自医疗机构取得或重新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之日计,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止。新设机构以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之日起计算。一个记分周期期满后该周期累计分值随即终止并归零,按重新取得或换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时间,开始按新一周期记分。

第十八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有不良执业行为的,应当在现场检查笔录上做好记录,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公章,予以确认,同时应将督查结果、存在问题、整改期限告知医疗机构。《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监督检查当场递交或随后10日内送达医疗机构,并报送该医疗机构注册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登记机关应及时登记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扣减情况。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受到法律、法规、规章行政处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应予积分,同时记入《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作为处罚依据,不得以记分替代其他处罚。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注册登记机关应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档案,将医疗机构执业基本情况、《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等相关情况纳入档 5 案内容。

第二十一条 实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公示制度。注册登记机关应定期将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与积分情况向社会公布,便于社会各界监督。

第二十二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累积记分分别超过20分、15分的,注册登记机关应及时将该积分情况告知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单位。

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发生不良执业行为且累积记分达到以下标准的,注册登记机关应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医疗机构校验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给予相应处理,并向社会予以公示:(一)校验期为三年的医疗机构,累积记分达到25分的;或连续两年累积记分均达到20分的,给予3至6个月的暂缓校验期。

(二)校验期为一年的医疗机构,累积记分校验期达到20分的;或连续两年累积超过15,给予1至3个月的暂缓校验期。

(三)校验期内不良执业积分连续三年超过25分的10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机构;或连续三年超过20分的100张床位以下(含不设床位的)的医疗机构,可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医疗机构暂缓校验或不能通过校验的,注册登记机关应依法给予或建议其上级主管部门予以调整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或一定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医疗机构因不良执业行为暂缓校验或未能通过校验的,注册登记机关应暂缓对其进行等级评审、授予荣誉称号。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因不良执业行为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再次取得执业资格应在整改合格基础上,重新履行相应注册登记手续。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30日后实行,有效期为五年。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解释权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篇2: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

甘卫医发〔2009〕112号

关于印发《甘肃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卫生局,省属各医院,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为进一步完善医疗行业长效监管机制和量化管理,有效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甘肃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省卫生厅制定了《甘肃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请从省卫生厅网站医政管理栏目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并提出如下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充分认识实施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依法加强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全面提升我省医疗机构的整体管理水平。

二、建立档案,量化管理。各市、州卫生局要统筹抓好《办法》的贯彻执行。按照属地化原则加强对本辖区内各类医疗机构的监督量化管理,建立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档案管理制度,将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档案归入医疗机构一户一档内,归档材料包括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和不良执业行为的基本事实、调查单位、处置意见等。对不良执业行为中的违法行为,在实行记分管理的同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三、建立信息上报制度。各市州卫生局要于每季度第一个月10日前,将本辖区内医疗机构上一季度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情况上报省卫生厅医政处,重大不良执业行为要即时报送。省卫生厅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将其作为医疗机构评价的依据。

二00九年五月十二日

甘肃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

积分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我省医疗机构医疗执业行为,维护医疗市场正常秩序,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实施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管,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甘肃省实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我省实际,制定《甘肃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等医疗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制度、诊疗护理规范和医疗诚信的行为。

第四条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积分管理工作,并对市(州)卫生行政部门的积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积分将作为医疗机构原核准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登记机关)对其进行校验的参考依据之一。

第五条 不良积分月累计达到5分、季度累计达到10分、累计达到40分者,限期整改;不良积分月累计达到10分、季度累计达到20分、累计达到60分者,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不良积分月累计达到15分、季度累计达到40分、累计达到80分者,给予缓期校验并限期整改;不良积分月累计达到20分、季度累计达到60分、累计达到100分者,降低医院等级并注销相应执业科目,直至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六条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本辖区内医疗机构有监督管理和记分的权力,按照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日常监督与专项督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对不良执业行为中的违法行为,在实行记分管理的同时依法予以行政处理。

第二章 记分标准

第七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不良执业行为情形之一的,每次记10分:

(一)在医疗行为中,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没有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隐瞒、缓报、谎报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违反血液管理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非法采、供血液或血液制品;

(三)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药品、消毒药剂;使用伪劣、过期、失效和假药品以及违禁药品;

(四)违反医院消毒管理有关规定,造成医疗机构内感染性疾病暴发、传播;

(五)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传染病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疗机构拒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调遣、统一管理或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

(六)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借用、冒用其他医疗机构名义从事诊疗活动;

(七)发生一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有完全责任者,或者发生同类医疗事故未采取有效防范措施,或者连续发生原因不明的同类患者死亡事件;

(八)违反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有关规定,使用无产品注册证书、合格证书医疗器材;使用过期、失效、淘汰医疗器材;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材;

(九)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准入擅自开展特殊临床诊疗项目(器官移植、介入手术、试管婴儿等)和新技术、专项技术;

(十)新审批的医疗机构,在未完成卫生技术人员注册等事项擅自开业的;

(十一)在暂缓校验期内发布有关医疗服务信息,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在暂缓校验期内仍然开展门诊的诊疗服务;

(十二)违反《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被撤销《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或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发布广告的;

(十三)抗拒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执法或者拒不改正违法违规行为;

(十四)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或不执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其他行为;

(十五)医院院务公开内容严重不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

(十六)发生严重不良影响医德医风事件的;

(十七)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未能妥善处理,在同一级政府部门或信访部门累计上访超过5次,或造成患方长期上访或缠访的。

第八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不良执业行为情形之一的,每次记8分:

(一)发生一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有主要责任;发生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有事故完全责任;

(二)以雇佣“医托”等实施不正当行业竞争;

(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境内外社会组织或个人合资合作设置非独立法人营利性“科室”、“病区”和“项目”的;

(四)超出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五)违反《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受到卫生行政部门处罚;

(六)隐匿、伪造、擅自销毁或者未按有关规定保存病历及有关资料;

(七)使用一名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含未取得相应资格证的医学生独立从事医疗工作);

(八)将科室或者房屋承包、出租给医疗机构内的有关人员或者其他人员、机构,承包人、承租人以该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的;

(九)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受到3000元以上罚款;

(十)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擅自配制和使用自制药剂;

(十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到校验期,逾期不主动申请校验;

(十二)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造成延误诊治,或故意出具虚假医学检查报告;

(十三)医院院务公开内容不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

(十四)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未能妥善处理,在同一级政府部门或信访部门累计上访超过3次;

(十五)发生不良影响医德医风事件的,工作人员吃拿卡要或收受红包、不当得利等经查证属实的。

第九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不良执业行为情形之一的,每次记6分:

(一)发生一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有次要责任,或发生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有主要责任者;

(二)未经变更登记,医疗机构擅自改变地点、服务方式和服务对象等;

(三)使用一名未经注册的医师、外籍医师或者护士从事诊疗活动的;

(四)使用一名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诊疗活动的;

(五)使用一名执业助理医师独立从事诊疗活动的(乡镇卫生院除外);

(六)未按规定配置、使用大型医用设备;

(七)未按规定组织实施医师定期考核的;

(八)冒用、买卖、出借或者转让标有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

(九)无故不参加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学术交流,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等;

(十)对传染病、精神病、职业病等患者的特殊诊疗和处理,未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十一)违反《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受到处罚的;

(十二)未按照规定购买、保管、使用、销毁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的;

(十三)违反临床用血有关规定的;

(十四)未按照有关规定将医疗机构的资质信息、医疗服务价格、收费信息等进行公开;

(十五)未按照规定上报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

(十六)违反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卫生行政规章制度、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各级各类人员责任制;

(十七)未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备案,擅自组织义诊活动(大型健康咨询、健康体检与疾病普查等);

(十八)未按批准内容发布医疗广告或者使用过期被撤消的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发布医疗广告的;

(十九)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受到3000元以下罚款;

(二十)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未能妥善处理,在同一级政府部门或信访部门累计上访超过2次。

第十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不良执业行为情形之一的,一次记2分:

(一)发生除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情形以外的其他等级医疗事故的;

(二)未经批准或未按规定,使用一名未注册在本医疗机构内的医师从事诊疗活动的;

(三)医疗机构不按照规定使用核定名称,或者擅自变更业务科室名称;

(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正本未按照规定悬挂在醒目位置的;

(五)未按照规定对医疗机构相关信息、诊疗科目、诊疗时间等进行公开,或者医务人员不佩戴胸卡上岗;

(六)未按规定组织外出会诊或者对外出会诊疏于管理的;

(七)未按规定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或者对医疗废物、污水处置和管理不符合要求的;

(八)未经许可,医疗机构以与其他机构合作名义挂牌开展诊疗活动的;

(九)医疗机构所属的从事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的网站违反规定从事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的;

(十)为未在本医疗机构内聘用实习的人员出具试用期满一年并考核合格证明的;

(十一)从事医疗美容、性病诊疗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不符合相关要求的;

(十二)未按规定在新、改、扩建一级、二级实验室时及时向所在地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十三)未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等法律法规以及《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开展工作,及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准入的消毒剂、消毒器械等行为;

(十四)被其他管理部门认定为属于擅自提高收费价格、分解收费、重复收费等行为后,反馈至卫生行政部门的。

第三章 记分管理

第十一条 本省实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内累积记分制度。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累积记分周期以为单位,从医疗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之日起计算,12个月为一个周期,期满后,该周期内的积分分值清除,重新开始积分。

第十二条 实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公示制度。登记机关应当每年两次将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和积分情况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引导群众安全就医。省卫生厅网站将在医政管理栏目及时公布有关医疗机构不良积分情况。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有不良执业行为的,应当在现场检查笔录上做好记录,要求医疗机构当事人及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告知医疗机构立即或者限期改正。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监督检查后的15个工作日内制作《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并应当及时送达该医疗机构。

《通知书》应当载明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名称、法人代表、联系方式)、不良执业行为的事实、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规范的依据,处置意见,监督检查人员姓名及职务、联系方式。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应受到行政处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制作《通知书》,并在15个工作日内送达其核准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作为校验依据存档。

第十五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本辖区医疗机构不良行为日常监督档案。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累积记分超过10分时,属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将该医疗机构的不良执业行为和积分情况报告其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达到24分时,登记机关及时将该机构的积分情况以书面形式通知有人事处分权的主管机关,并建议对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和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督促其对不良执业行为进行整改。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八条 根据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省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办法》进行适时修改和补充。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卫生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主题词:医政 医疗机构 管理 通知

主送:各市(州)卫生局,省属各医院,兰州大学第一、二医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篇3: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管理策略

一、提高对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认识

提高对不良行为习惯的认识, 是预防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和正确处理不良行为习惯的前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 明白消除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于老师的指导教育。不良行为习惯是现代学校教育中最常见、最棘手而又迫切需要预防和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 又知教之所由废。”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 采取适当的措施, 预防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如果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必将遗患无穷。

(2) 全面了解不良行为习惯。不良行为习惯通常分为两种情况:其一, 不良行为习惯大多发生在一些经常违纪的学生身上。班级里的坏学生, 班主任是比较了解的, 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应早已心中有数。因此, 在教育过程中, 就要对这些累犯学生的行为要加以分析, 采取相应的方法和措施去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想法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上来。其二, 有的不良行为习惯是偶发现象。老师有也感觉到平时表现好的好学生, 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不良行为。好学生产生这种情况时, 老师处理措手不及、更难把握, 更容易产生预料不到的结果, 其危害性也更大。教师对所有可能的情况都要有充分的预料和认识, 做到“知己知彼”。这样在制订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策略时, 才能“百战不殆”。

二、制订有效的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必须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1. 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技术不断更新与知识创新的加速

从这一方面来说, 学校教育重要的不在于让学生一定要学多少知识, 而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洞察、综合、独立思考以及创新等能力, 更重要的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公德心、社会责任感及高尚的品德。因此, 制订不良行为习惯管理策略时, 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共同要求。

2. 管理策略必须符合现代教育的思想的发展方向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标准, 这种发展必然对现代教育提出新的挑战, 从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要不断创新与发展, 促使教师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育管理方法。制订不良行为习惯的管理策略, 必须以此为依据, 以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理论为指导。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素质, 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观, 制订不良行为习惯的管理策略, 预防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三、关于不良行为习惯管理目标的构想

在明确教育目的的基础上, 应制订明确的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目标。它在不良行为习惯的预防和控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真正的教育在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充实而丰富的精神生活, 使他们得到智力、健康、思维、情感、兴趣、劳动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不求人人成“才”, 但求个个成“人”。争取所有的学生都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合格公民。让全体学生学会以优秀的人格标准要求自己, 对自己负责, 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减少直至消除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四、高中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应对策略

1. 运用先行应对策略, 事先预防不良行为的发生

一个中学生要想不发生一种不良行为, 或没有一点不良习惯, 客观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如何矫正已产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或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 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行为矫正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对中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干预, 以减少这些不良行为发生的概率。因此, 最好的管理办法就是采取先行预防策略。

(1) 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 进行大力宣传教育。明确学生常规的行为标准, 是一种有效的行为控制方法。首先, 大力宣传了新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这是中学生必须遵守的“宪法”。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框架内, 制订出适合实际情况的纪律要求和课堂行为标准。我们制订行为标准时, 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是否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否具有切实的可行性?是否有改变和修正的可能性?

(2) 要尊重学生, 学生犯了错误, 虽然理不直气不壮, 但并没有消失潜在的自尊, 他们担心别人瞧不起, 对他人抱有戒心和敌意, 对老师的态度非常敏感, 哪怕是轻微的轻视, 都会有意无意地损伤他们。所以, 对这些学生, 教师要在情感上、生活上、学习上、政治上关心和感化他们, 处理问题要注意态度, 讲究教育方法, 注意火候场合, 因人而异, 使他们真正感到教师的良苦用心, 把教师当作自己的贴心人, 从而接受教师的帮助。学生因失败而产生的挫折感往往是某些不良行为产生的诱因。因此, 我们课题组的教师在教学教育活动中, 无论是内容或形式, 都做到尽量适合各层次的学生, 也让各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 使学生在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能有所展示, 尽量满足学生的要求, 对他们要求不要太高, 否则就都会增加不良行为发生的可能性。

(3) 保持建设性的班团活动课, 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班团活动课不仅可以减少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还可以消解许多潜在的不良行为。我们课题组成员注重保持课堂的整洁与雅致, 增强学生的秩序感和责任感, 通过每周的班团活动课, 让各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及取得的进步。另外, 我们还注重把握班团活动的情境环境, 即搞好教育策划。在准备阶段, 我们不断搜索各种相关的素材,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进行活动时, 合理安排好主持人, 可以把平时在学生心目中的问题学生来当主持人, 让发挥自己的特长, 把班团活动的内容和节奏控制好, 尽量让学生都参与进来, 让他们在活动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及其危害, 同时, 也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增强尊重学生、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

(4)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针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 促进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 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 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 调节自我,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我教育能力。繁重的课业负担等, 使学生的心理压力已积累到一定程度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发生扭曲, 行为出现异常。我们教师细心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耐心地做好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让学生从内心真正认识到不良行为习惯的危害, 自觉地纠正不良行为习惯。

2. 优化环境, 净化中学生成长的土壤

(1) 社会。 (1) 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 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 (2) 加强学校与社区的联系, 注意联手开展教育活动, 取得校内与校外教育的一致性, 抵御各种不良因素对中学生的思想腐蚀和侵害。

(2) 学校。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校园的绿化、美化与教育化相结合, 既体现五千年中华文明丰厚的文化底蕴, 又反映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道德准则; (2) 要努力让每一块墙、每一棵树、每一片草都成为向人们展示文明, 警示愚昧的活教材; (3) 校园的宣传窗、黑板报、广播及电视网络则更应成为我们宣传教育的载体; (4) 坚持校园文化传统活动并结合形势和学生实际不断充实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 使校园文化保持很强的生命力。 (5) 重视和加强课外阅读工作, 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功能, 重视与语文课的阅读教学相结合, 使中学生学会学习, 着力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增强他们明辨是非及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6) 开设有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科学、卫生、道德、法制等知识的教育, 重视加强生活指导; (7) 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 教育转化要点面结合, 既要做好个别转化, 还要重视群体教育, 两者并重,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因为健全的集体构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学生成长进步的基础。对个体转化, 必须要坚持因人施教, 遵循可接受性原则, 而面对整体教育, 则要十分重视整体教育的作用。全校性、全班性的常规系列教育及结合形势和实际开展的专项教育, 都是整体教育的重要内容; (8) 引导实践, 锻炼意志, 帮助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 十分注意对他们的学习上的帮助, 只有他们对学习有兴趣并产生成就感的时候, 他们的精力和注意力才会从不良行为习惯中转移过来,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建立及巩固才会有牢固的基础。

3. 运用行为控制策略, 良好习惯养成的对策

(1) 探索建立学校班级和学生的考核机制, 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农村高中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治是复杂的、系统的、长期性的一个问题, 这就需要把学生习惯培养的内容细化和实化。譬如把学生的良好习惯分为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然后再把这三方面再细化。

(2) 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良好的教育网络, 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不良习惯的矫治有了多方面教育力量的保证。习惯是长时期形成的一种倾向性行为, 无论是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不良习惯的矫治都需要一个相当长时间的教育过程, 在这个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力量必须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习惯培养的经常性, 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否则只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有的老师经常抱怨5小于2现象, 即学校辛辛苦苦教育5天, 不如家庭和社会对学生2天的影响, 这是由于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不一致, 相矛盾的缘故。在农村高中, 我们应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为防止农村高中学生进入“两室一吧”, 防止他们涉入一些不健康书摊, 受不健康书刊的侵害, 应经常性地与当地公安、工商、文化管理部门保持联系, 不断地整顿学校周围的环境。邀请有关人员到校作革命传统教育讲座, 法制教育讲座。这一些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 为学生不良习惯的矫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3) 充分利用农村高中学生不良习惯矫治和良好习惯养成的策略机制。 (1) 科学量化管理策略。即科学也认识学生的习惯结构, 把学生的习惯要求分化、细化、量化, 从而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2) 家校联系策略。促进家校沟通, 使教育同步一致, 也使学生校内外言行一致, 再加强同家长之间的沟通, 增强教育效果。提醒家长, 不仅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 更要关心子女习惯的养成; (3) 学科定位策略。学科教师必须在学科教学中, 设计对学生习惯养成的教育策略, 并贯穿在课堂内外, 也就是说, 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生习惯的养成和知识的传递、能力的培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 常督促、勤反馈策略。对于学生的各方面习惯的表现应经常督促、评查, 及时地批评或表扬。离开评查、监督, 那么再好的计划都将落实, 而评查监督的结果对反馈给学生、家长和老师、督促的人员可以是老师, 也可以是学生。把结果及时告知当事人, 公布上墙, 这是提高效率的可行之举。

4.

运用行为矫正策略, 有效转变不良行为矫正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时, 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掌握一定的步骤, 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遵循矫正原则。首先是奖励多于惩罚的原则。实践证明, 奖励对于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作用远远大于惩罚。多奖少罚对于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将起到更有效的作用。动辄惩罚对错误的行为产生负面的强化作用, 无意中助长了不良行为, 而且会导致学生为逃避惩罚而产生新的不良行为。其次是一致性原则。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不能仅仅考虑课堂内部因素, 还要同家庭、社会、大众媒体等多种因素联系起来, 协调有关人员, 按统一目标行动, 形成一种合力, 以免各自为战, 相互抵消矫正效果。再者是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根本矫正不仅在于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 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更重要的是把良好的行为模式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常发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学生, 大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只是被动地顺“事”而为, 不仅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 而且难免不良行为习惯的再次发生。所以,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这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陈述, 观察其神色, 窥探其心理, 把握其思维方式, 了解其态度倾向。然后找出良好的方式方法, 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 排除心理障碍, 使不良行为真正转变。

(2) 掌握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有效步骤。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不可随意而为, 而应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一般地, 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应包括六个方面的环节: (1) 觉察不良行为习惯和潜在的不良行为; (2) 运用智慧分析其原因所在; (3) 判明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 (4) 确定矫正目标, 确立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5) 改正不良行为; (6) 强化不良行为矫正的结果。只有按照步骤, 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反复抓, 抓反复, 真正达到教育目的。

(3) 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学生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 才能减少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教师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 保持学生课堂注意力的集中, 是减少问题学生课堂不良行为发生的最好方法。教师可以从所讲的教材内容引发学生思维“导火索”, 也可以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等,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有效减少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发生。

(4) 团结协作, 共同施教。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要彻底矫正, 必须多方面通力合作。社会、家庭、学校、教师要经常互通信息, 共同对学生施加影响, 使其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前进。总之, 问题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 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 多方合作, 共同努力, 就一定能够避免和得到控制。

5. 掌握有效方法

(1) 消除心理障碍。首先, 要消除不良行为学生的疑惧心理与对立情绪, 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善意。不良行为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人们的严厉指责与嘲笑, 往往比较“心虚”“敏感”“有戒心”“有敌意”, 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也是轻视自己, 厌弃自己, 甚至于会“迫害”自己, 误认为学校和教师对他们是“不管的”“抛弃的”, 以致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也不愿接近, 采取回避, 沉默, 甚至对抗的态度。老师发现和抓住品德上的“闪光点”, 发扬其优点来克服其缺点。如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 在他们的心理活动方面大都有活泼机智, 胆大好胜, 性情爽直, 爱动脑筋的特点。同时老师应真诚地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 热情而严肃地对他们提出希望, 使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的真心、真诚、真意, 把教师当成知心人, 从而运用激励效应, 榜样效应来启发学生觉悟, 打动他们的心, 激起上进愿望。

(2) 培养自尊意识。当学生有品德不良表现时, 要注意不要以损害学生自尊心的方式进行处理, 因为个人自尊心的缺乏是由于过多受到指责与惩罚所造成的。为了培养个人自尊心, 应当更多地采用赞许、表扬、奖励, 给予信任性委托等措施, 使其在人格上受到应有的尊重。这可以消除疑惧, 融洽感情, 防止对立情绪。

(3) 提高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是使学生自愿改正错误行动, 坚持正确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具体做法是: (1) 要求严明教师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定并严格执行, 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活动的优缺点, 形成对自己的分析态度。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要做出评价。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明确并体会到什么是正确的和高尚的行为, 应当怎样严格要求自己, 怎样使自己言行一致; (2) 舆论导向是积极健康的舆论则是对学生行为是非辨别的最有效的“清醒剂”, 有组织的舆论不仅对学生的行为起着提醒, 督促的作用, 而且也是提高学生对行为的评价能力与形成是非观念的重要手段; (3) 奖罚分明奖罚是在实践中增强学生是非观念的一个重要手段。一般来讲, 得到大多数的鼓励的事情, 人们愿意继续去发扬, 而且总是把它当做正确的, 而受众人谴责的事情, 人们就会设法回避它, 并总把它当作错误的。

(4) 增强意志锻炼。达到这一目的, 可以采取一定的考验方式, 使学生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 在实践中增强意志力。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5) 运用教育机智。学生的某些不道德行为常常是由于他们不了解或不理解行为规范准则并出于好奇而引发的。对于他们应该坚持正面教育引导, 通过实践、集体活动, 运用激励机制来教育他们, 效果可能较好。而高年级学生的某些不道德行为则不完全是他们对规定不了解或不理解, 有时则是明知故犯, 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 以理服人是根本的教育原则,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深入浅出、富有成效的师生谈心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篇4: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

【关键字】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

1 前言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的试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11年01月04日开始实施,至今已超过两年。《办法》制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广东省医疗机构监督管理,以及保障医疗服务质量与医疗安全。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作为行政处罚以外的处罚措施,能弥补行政处罚手段的不足,更好地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

具体在深圳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不仅与医疗机构的年度校验密切相关,还被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年度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评分依据。因此,大部分医疗机构管理者对于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甚至比行政处罚更为看重。然而,《办法》出台至今,尚缺少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或者规范性流程,某些关键部分规定很模糊,对于卫生监督员的具体实施有一定难度。以下将着重指出《办法》在实施过程中的模糊点以及给予相应的解决意见,并对《办法》提出几点建议。

2《办法》的几处模糊点

2.1《办法》中提到,在查实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10个工作日内制作《广东省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以下简称《通知书》),“查实”的时间概念没有明确给出。

2.2《办法》中规定,“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单项分值为2分(含)以下的,执法人员可以当场作出记分处理”。此处是理解为“不管有多少个不良执业行为,只要每一个不良执业行为单项分值为2分(含)以下的,无论最后累计记分是否超过2分,都可以当场记分”,还是理解为“最后累计记分2分(含)以下的,才可以当场记分”,还有待明确。

2.3卫生监督员将制作好的《通知书》送达医疗机构,由谁签收,《办法》无明确规定。

3 解决意见

根据《办法》的制定精神,以及深圳市卫生监督员执行的具体情况,以下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意见,供大家参考应用。

3.1对于当场记分的情况,“查实”的时间即为当天;对于非当场记分的情况,一般会伴随行政处罚,这里,“查实”的时间应规定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时间。

3.2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对于医疗机构的年度校验以及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均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固综合考虑,当场记分的条件,应该是:当场可以查实不良执业行为,且医疗机构该次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累计在2分(含)以下的。累计超过2分的,应当进行领导审批程序,不能当场记分。

3.3《通知书》的签收人,是得到医疗机构相关授权委托的人。签收人要填写好卫生行政部门提供的授权委托书,并加盖医疗机构的公章及其法定代表人的签章,相关授权才能成立。

4对《办法》提出几点建议

《办法》实施至今已超过两年,逐渐显露出滞后性,以及与当前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不相匹配,下面将对《办法》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4.1前面已经提到,《办法》作为一个试行的管理办法,而且实施已超过两年,相关部门亟需出台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或者规范性流程,解决模糊点、争议点,尽可能地统一各地卫生监督部门的操作流程,更好地监管、规范执法人员的具体操作。

4.2《办法》规定的某些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分值,有待商榷,例如:常见的不良执业行为“诊疗活动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一次才记2分,而另一常见的不良执业行为“任用一名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执业范围或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一次却记4分。医疗机构超范围执业和任用超执业范围人员同属严重违法行为,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两者的处罚相当。再例如:前面说到,医疗机构“任用一名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执业范围以外或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一次记4分,而“使用一名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一次却记12分。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一条,明确注明“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按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可见两者是等同的。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办法》规定的某些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分值还有待修改,使之趋于更加合理、公正。

4.3《办法》虽然规定了五种记分分值以及四十六种具体的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但是对于卫生监督员的日常执法应用来说显然不够,目前仍然有很多不良执业行为没有被收录进去。例如“使用未取得《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的医师从事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工作”、“使用未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从事处方的调剂工作”等,均没纳入到《办法》中。相关部门应当广泛征求意见,适当增加不良执业行为的种类,使之与现阶段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相匹配。

篇5: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

深卫规〔2007〕4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记分标准

第三章 记分执行

第四章 附则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实施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局制定了《深圳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深圳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增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实施对医疗机构的有效监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经依法执业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本办法所称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诊疗常规的行为。

第三条

市、区卫生行政部门对所管辖的医疗机构在执业活动中出现的不良执业行为实行记分管理,并实行累积计分制度。对不良执业行为中的违法行为,在实行记分管理的同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第四条

市卫生行政部门主管本市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记分管理工作,并负责对区卫生行政部门的记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医疗机构的记分管理工作由其原核准登记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第二章 记分标准

第五条

一次记分的分值,根据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的种类和程度,分为1分、2分、4分、6分、20分五个档次。

第六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1分:

(一)医疗机构名称不规范的;

(二)超出核准科目开展诊疗活动的;

(三)使用一名取得相应资格但未经注册的医师或者护士独立从事诊疗活动的;

(四)使用一名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的;

(五)使用一名执业助理医师独立从事诊疗活动的;

(六)违反有关规定,使用未注册在本医疗机构内的医师从事诊疗活动的;

(七)未按规定将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等内容对外公示的;

(八)发生三、四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次要或者轻微责任的;

(九)未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悬挂于显眼位置的;

(十)医务人员未按规定佩戴标牌上岗的。

第七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2分:

(一)使用一名未经注册的外籍医师从事诊疗活动的;

(二)使用一名医学院校实习生或者具有中等专业学校以上医学专业学历但尚未取得相应资格的人员独立从事诊疗活动的;

(三)发生一、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轻微责任的;

(四)未按规定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或者对医疗废物、污水处置和管理不符合要求的;

(五)违反国家和本市有关放射诊疗、防护等相关规定的;

(六)未按规定进行药品采购或者未按规定购买、保管、使用、销毁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放射药品、终止妊娠药品的;

(七)违反临床用血有关规定的;

(八)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未执行医疗收费标准或者营利性医疗机构未执行有关价格管理规定的;

(九)未按批准内容发布医疗广告或者使用过期、被注销、撤销的《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发布医疗广告的;

(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未执行医疗收费标准或者营利性医疗机构未执行有关价格管理规定的。

第八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4分:

(一)未经变更登记,医疗机构擅自改变名称、类别、性质、地址或者服务方式的;

(二)违反有关规定,擅自组织义诊活动的;

(三)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的;

(四)发生一、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次要责任的;或者发生三、四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主要或完全责任的;

(五)未经批准,擅自开展结扎、人工终止妊娠手术、助产的;

(六)以雇佣“医托”等不正当方法招徕病人的;

(七)隐匿、伪造、篡改病历资料、处方或者其他医疗文书的。

第九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6分:

(一)使用一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卫生技术人员资格的人员从事诊疗活动的;

(二)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借用、冒用其他医疗机构名义从事诊疗活动的;

(三)将科室或者房屋承包、出租给他人,承包人、承租人以该医疗机构名义从事诊疗活动的;

(四)未经批准,单位内部医疗机构擅自向社会开放的;

(五)未按规定履行传染病报告义务的;

(六)未取得《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擅自配制和使用医疗治疗用制剂的;

(七)发生一、二级医疗事故,医疗机构负主要或者完全责任的;

(八)违反有关规定,从事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或者亲子鉴定的。

第十条

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一次记20分:

(一)使用非法定血源或者非法采供血的;

(二)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调度的;

(三)拒绝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检查或者拒不改正违法行为的。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有本办法第六条第(二)项的行为,每超出一个科目记1分;有本办法第六条第(三)、(四)、(五)、(六)项、第七条第(一)、(二)项和第九条第(一)项规定的行为,按每人次记相应的分值。

第三章 记分执行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实行累积计分,积分周期为一个,从每年1月1日起至当年12月31日止。一个积分周期期满后,该周期内的积分分值予以消除,下一重新开始计分。

第十三条

卫生行政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有不良执业行为的,应当做好现场检查笔录,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要求医疗机构立即或限期改正,并应当在监督检查后的7日内制作并送达《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受到行政处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后给予记分,并制作《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

第十四条

实行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公示制度。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将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和积分情况向社会公布。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的依据。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积分满20分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予以暂缓校验。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第十八条

篇6: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积分管理办法

执业行为记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监督管理,规范执业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中不良执业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医疗、预防、保健等医疗执业活动中违反有关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和诊疗规范的行为。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医、护、药、技等各类医务人员。

第四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不良执业行为,应当分别记分,分类管理。

第五条医疗机构的记分管理工作由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机构负责,医务人员计分管理工作部门同其所在医疗机构。各级卫生计生综合监督行政执法机构应当定期向医疗机构设臵审批办理部门、医疗机构监督管理部门通报记分情况。

第六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相应的法律、法规、规章应受到行政处罚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做出行政处罚的同时记分,记分与行政处罚不能相互替代。

第七条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的记分管理工作,并对市、县(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记分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八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本辖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档案,统一纳入医疗机构管理档案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定期向社会公示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 ,引导群众安全就医。同时应建立健全举报投诉通道,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进行监督。

第九条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一个记分周期内没有不良执业行为记分的,可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

第二章记分规则

第十条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以1年为一个周期,从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之日起计算。一个记分周期期满后,该周期内的累积记分分值清除,重新开始记分。医务人员记分以1年为一个周期。一个记分周期期满后,该周期内的累积记分分值清除,重新开始记分。

第十一条依据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的情形、危害程度,一次分别记1分、2分、3分、6分、12分。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以所受行政处罚种类对应的记分分值记分。因同一不良执业行为受到两种以上行政处罚的,以对应的最高记分分值记分。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一次有两个以上不良执业行为的,应分别记分,累加分值。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 执业行为造成下列后果,除按相关规定处理和对不良行为记分外,还应按照下列规定追加记分:

(一)造成患者死亡、严重伤害的,追加记分3分;

(二)造成法定传染病传播、流行的追加记分6分;

(三)造成其它严重后果或者较大社会影响的,追加记分3分。医疗机构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不予记分。

第十五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采取日常监管、专项督查和全面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审批校验、综合监督、运行评价、医院评审等加强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监督管理,发现不良执业行为应及时记分。

第三章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分值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12分:

(一)发生重、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及其他重太安全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或较大社会影响的;

(二)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未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妥善处理,或者隐瞒、缓报、谎报事件信息的;

(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拒不服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四)未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有关规定,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的。

(五)租用、租借相关证件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六)冒用其他医疗机构名义从事诊疗活动的;

(七)抗拒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执法检查,或经责令整改后, 拒不改正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6分:

(一)依法被处以吊销相关专业资质、诊疗科目,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行政处罚的;

(二)逾期未按规定申请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三)未按要求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手术分级管理相关规定的;

(四)以雇佣“医托”等不正当行为谋取利益的;

(五)使用执业助理医师单独开展诊疗活动的(乡(民族乡)镇、村级医疗机构除外)。

第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次记3分:

(一)依法被处以罚款行政处罚的;

(二)使用不具各条件的主诊医师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或使用不具各条件的人员从事医疗美容护理工作的;

(三)使用不具各接种资质的人员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

(四)未按规定报告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

(五)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不符合要求的;

(六)未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医务人员继续教育有关规定的;

(七)未按规定执行基本药物制度的;

(八)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不符合要求的;

(九)满意度调查连续两次排名后三位的。

第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一次记2分:

(一)依法被处以警告行政处罚的;

(二)夸大、虚假宣传,欺骗患者的;

(三)悬挂或使用的医疗机构名称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不一致,或悬挂虚假荣誉称号、中心、培训基地、教学医院等信息的;

(四)向科室及医务人员下达经济创收指标,将医疗人员个人收入与临床用血、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等挂钩的;

(五)违反招标采购制度购入药品、医用设备和医用耗材的;

(六)未按规定组织实施医师、护士定期考核工作的;

(七)其它违反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或者技术操作规范的。

第二十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1分:

(一)未在明显处所悬挂《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收费标准的;

(二)未按规定开展行风教育的;

(三)未在醒目位臵公布投诉电话、地点、信箱等,或未按规定接待和处理患者投诉、信访等工作的;

(四)医学文书的格式、管理等不符合规定的;

(五)其它未落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院管理规定的。

第四章医务人员不良 执业行为记分分值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12分:

(一)依法被处以吊销资格证书、资质证书等行政处罚的;

(二)发生重、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及其他重大安全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或较大社会影响,负有直接责任的;

(三)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拒不服从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调配的;

(四)伪造、编造、篡改病历资料等医学文书的;

(五)虚假治疗的;

(六)抗拒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执法检查,或经责令整改后, 拒不改正违法违规行为的。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6分:

(一)依法被处以暂停执业活动,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行政处罚的;

(二)转让、出租、出借相关资格、资质证书的;

(三)未按注册的执业范围执业的(紧急情况除外);

(四)执业助理医师单独从事临床执业活动的(乡(民族乡)、镇村级医疗机构除外);

(五)开具与疾病诊疗无关的“大处方”、“大检查”的;

(六)私自药品、医疗器械、生物制品生产单位等机构合作,违法开展执业活动的;

(七)在医疗服务活动中索要或收受患者及其亲友财物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八)索要或收受医疗器械、药品、试剂等生产、销售企业工作人员给予的回扣、提成或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九)通过介绍病人到其他单位检查、治疗或购买药品、医疗器 械等收取回扣或提成的;

(十)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参与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药品医疗器械促销的;

(十一)记分周期内,经查实有5起以上患者或群众关于其服务态度服务作风投诉的。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3分:

(一)依法被处以罚款行政处罚的;

(二)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不具各相应条件的;

(三)未按规定书写、未如实记录病历资料、工作记录等医学文书的,或在病历资料、工作记录等医学文书上替代他人签名的;

(四)对个人印鉴、工号等医疗权限不严格管理,或者交与他人使用的;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2分:

(一)依法被处以警告行政处罚的;

(二)除特殊情况外,施行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前未依法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书面同意的;

(三)施行手术前未向患者或者其近亲属进行术前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告知的;

(四)违规参与药品、食品、保健品等商品推销活动;

(五)其它违反卫生计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标准或者技术操作规范的。

第二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次记1分:

(一)未按规定佩戴标牌上岗工作的;

(二)书写的病历不符合卫生行政部门规范要求的;

(三)被评定为不合理用药的(每份记1分);

(四)其它未落实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务人员相关管理规定 的。

第五章记分管理

第二十六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有不良执业行为的,应当制作《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见附件4.1)或者《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记分通知书》(见附件4.2,以下均简称《记分通知书》),并在3个工作日内送达被检查人。《记分通知书》一式3份 ,分别由被检查人,记分管理部门,监督检查单位留存。

第二十七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作出《记分通知书》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 记分通知书》送达记分管理部门,记分管理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记分。

第二十八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对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有异议的,可在收到《记分通知书》之日起3日内向做出记分行为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申诉。申诉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办理,并于1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

第二十九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达到6分以上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列入重点监督检查对象,加大监督检查频次,并予以公告。

第三十条医疗机构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满12分时,由主管部门对该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该内医疗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不得参与任何评优、评先活动;并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相关管理人 员进行法律知识脱岗培训,培训期间暂停执业活动。

第三十一条医疗机构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满18分, 在全省范围通报批评;在当年等级医院评审中一票否决,已经通过评审的降一等级;并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脱岗培训,培训期间暂停执业活动。

第三十二条校验期为1年的医疗机构,一个记分周期内, 累积记分满24分;校验期为3年的医疗机构,校验期内,有一个记分周期,累 积记分满24分,登记机关在办理校验时予以“暂缓校验”。

第三十三条医务人员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满12分, 不得参加任何评优评先活动;进行法律知识脱岗培训,培训期间暂停执业活动。

第三十四条医务人员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满18分时,延迟一年晋升(或聘任)高一级职务(自符合申报或聘任时间算起);进行法律知识脱岗培训,培训期间暂停执业活动。

第三十五条医务人员一个记分周期内,累积记分满24分, 延迟2年晋升(或聘任)高一级职务(自符合申报或聘任时间算起),建议医疗机构予以低聘、解职待聘、解聘等处理。除对其进行法律知识脱岗培训,暂停执业活动外,医师定期考核应予不合格。

第三十六条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做出的等级医院一票否决、降低等级,暂缓校验,延迟晋升,定期考核不合格等记分处理决定,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第三十七条各市、县(区)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应每半年将辖区内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情况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计生行政各案。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三十八条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未按本办法(试行)规定对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不良执业行为实施记分的,应追究直接主管人员及主要负责人员责任。

第三十九条医疗机构监管人员在医疗机构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工作中,有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或者超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程序等行为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及时予以纠正,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责任。

第四十条上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纠正记分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试行)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二条对医疗机构负责人、相关管理人员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以及对医务人员的待岗培训由登记机关组织实施。

上一篇:春节军属慰问信下一篇:培训计划怎么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