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

2024-05-20

苏轼临江仙(通用15篇)

篇1:苏轼临江仙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e纹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赏析:

这首词是词人贬居黄州时所作。上片记事,下片抒怀。夜饮醒而复醉,醉后归来恍惚已近三更。家童熟睡,敲门无人应,正可谛听江浪声,融自己于大自然怀抱之中。江涛引发对自我存在的反思,遗恨不能生命自主,而陷入尘世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面对大江,顿生超拔羁绊而遁身江海之遐想。一叶小舟从此去,寄身江海了残身,何等悠游洒脱。本词形神互补,熔铸出一个风韵潇洒的抒情主人公,体现了他昂首尘外、恬然自适的生命哲学。

篇2:苏轼临江仙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苏轼被贬后所作,诗中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宋代: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译文

夜深宴饮在东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这时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轻轻地敲了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经常愤恨这个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注释

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 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夜阑:夜尽。

縠纹:比喻水波细纹。縠,绉纱。

上片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展现了作者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就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 二字,传神地画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接着,下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在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的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赏析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

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庄子“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在无限的大自然之中。

篇3:临江仙

小楼西角断虹明。

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②。

燕子飞来窥画栋③,玉钩垂下帘旌④。

凉波不动簟纹⑤平。

水精⑥双枕,傍有堕钗横。

注释

①碎荷声:指雨点打在荷叶上发出细碎的声音。

②月华生:月亮升起。③画栋:彩饰的梁栋。

④帘旌:帘子上部所坠的软帘。⑤簟纹:凉席上的纹格。⑥水精:即水晶。

译文

耳边隐隐听到清雷隆隆响起,细雨落到池中,沙沙的雨声与雨滴同荷叶的撞击声交织在一起。雨本不猛,一会儿便放晴。小楼西角,一弯断虹忽现云际。断虹引得我独倚画阑,领略这晚晴之美。我久久不忍离去,直到天边又出现了一钩新月。

因为不愿让那成双成对的燕子窥见我的落寞,我独自回到闺房,垂下珠帘。凉席上,玉枕旁,陪伴我的只有散落的金钗。

赏析

篇4: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词人简介】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八大家”。

【注释】

①月华:月光、月色之美丽。这里指月亮。 ②帘旌(jīng):帘幕。

③簟(diàn):竹席。 ④水精:即水晶。

【浅析】

此词写夏日傍晚,阵雨已过、月亮升起后楼外楼内的景象,几乎句句写景,而情尽寓其中。

柳在何处,词人不曾说明,然而无论远近,雷则来自柳的那一边,雷为柳隔,音量减小,故曰“轻雷”,隐隐隆隆之致,反异于当头霹雳。雷在柳外,而雨到池中,池水雨水难分彼此。雨来池上,雷已先止,唯闻沙沙飒飒,原来是“雨声滴碎荷声”。奇不在两个“声”字叠用。奇在雨声之外,又有荷声。荷声乃其叶盖之声。又着“碎”字,盖为轻雷疏雨,雨本一阵,而因荷承,声声清晰。

篇5:临江仙·忆苏轼

忘却仕途牵绊。

独处幽静所,

孤鸿之影缥缈。

滴漏之声无处觅,

悄然窥视历史。

纵情读人生百态。

失落彷徨后,

篇6: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赏析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赏析简介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篇7:苏轼临江仙

宋代:苏轼

昨夜渡江何处宿,望中疑是秦淮。月明谁起笛中哀。多情王谢女,相逐过江来。

云雨未成还又散,思量好事难谐。凭陵急桨两相催。相伊归去后,应似我情怀。

篇8:临江仙

朱彝尊 (1629-1709) , 清初诗人, 浙江秀水人。早年不肯出仕, 曾以教馆、游幕为生。此诗写于入粤途中经大庾岭时。大庾岭在江西大庾县境内, 相传唐代张九龄曾派人在此开凿道路, 广植梅树, 因此大庾岭也称为梅岭。岭上有关卡, 称为“梅卡”, 故有“驿路”之说。

首联即说雄关直上, 高耸入云, 驿路两旁梅花依然, 而岁月流逝。这两句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写景, 形成一种雄阔苍凉的基调, 并引出吊古伤今之思。颔联中的“丞相”就是指张九龄, “越王”指的是南越王赵佗。“寂寞”、“荒芜”, 都说明古代遗迹已寥落荒败, 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无人问津。颈联紧扣大庾岭的地理位置写自然物象。古时传说鸿雁飞到大庾岭就折回, 不再往南;又据《南越志》说, 鹧鸪不管向哪个方向飞, 起飞时总是向南的。过了大庾岭就进入广东地界, 是鹧鸪出没的地方。中间两联的吊古与写景采用了写实与想象相结合的方式, 却于字里行间透出思乡伤怀的情感。所以尾联说:不能忍受再去伫立山头, 遥望家乡, 只见那起伏的群山、落日斜晖铺满了漫长的征途。家乡已不可见, 而无法抑制的乡愁却在心头油然而生了。

这首诗较典型地体现了朱彝尊早期诗歌的风貌, 气象开阔, 词句典雅, 融写景、吊古、抒怀于一炉, 虽刻画乡思, 却写得含而不露, 颇得沉郁顿挫之致。

冯延巳 (约903-960) , 南唐词人。这首离别词以第三人称的抒情视角描述一个送别的场面, 所以词一开始, 就有个画外音一样的提示:秣陵江上, 经常上演着送别的悲喜剧。“雨晴芳草烟深”, 在烟雾迷蒙的秣陵江上, 一对青年男女于春雨过后的清晨, 依依不舍地离别。“秣陵”即现在的南京。“路遥人去马嘶沉”, 是写分手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离人远去, 不仅望不见人影, 而且还听不到马嘶声。“沉”是消沉、消失的意思。此句之妙, 在于以离人空间距离之远来表现送别之人凝望时间之长。“青帘斜挂, 新柳万枝金”二句, 用“青帘”暗示酒家, 用柳枝谐音“留”, 这使我们想起了古人以酒饯别和折柳送行的习俗。仲春时节, 成行的柳树冒出绿芽, 生机勃勃。大好的春天, 应该是两人携手重逢聚会的日子, 他们却这样分离了。词人没有直接地、正面地抒发离情别绪, 而是通过景物, 以乐景衬哀情, 让读者自己去体味。

过片两句, “隔江何处吹横笛, 沙头惊起双禽”写所闻所见。路遥人去, 已经不见了人影, 但仿佛可以听到对面江上有吹笛子的声音, 而笛声又惊飞了在沙洲上双栖的鸟儿。“双禽”是写景, 又用来反衬人的孤独。“徘徊一晌几般心”, “一晌”指时间之短暂;“几般心”, 指感情变化之剧烈。在“一晌”的短暂时间之内而“几般心”, 充分表现了送别之人极不平静的内心世界。结尾两句, 以“天长烟远”一语结景, 以“凝恨独沾襟”一语结情, 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篇9:《临江仙送王缄》苏轼词作的鉴赏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凭将清泪洒江阳。

故山知好,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殷勤且更尽离觞。

篇10:苏轼临江仙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 )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

① 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原因。

答:抱负不得伸展,身不由己,不能摆脱人世间的名缰利索。或答为“理想不能实现,心为物役”等,意思对即可。

②“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答:一语双关,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或答为“情景交融(以景寓情、虚实结合)既写自然景象,又写作者的心境。”意思对即可。

3、“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4、有人说“夜阑风静縠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的写景句子,其实却是作者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即情景相融)。请作简要赏析。

解析:

3、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一般而言,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可以通过意象(景物)或借助关键词(例如能够直抒胸臆的字词)来品味。在作答本题时,考生可结合“恨”字,写出作者“恨”什么,想要“忘却”的又是什么。因为苏轼是考生熟知的诗人,虽然题目没有给出必要的注解,但在回答作者心境时,考生还是要结合作者的相关经历作答。

4、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题目已经明确要求考生从情景交融的角度进行鉴赏,在答题时考生可以按照情景交融这种类型题的答题模式(先结合景物特征,再现诗句内容,然后点明景物下作者的情感),结合诗句具体内容作答。

答案:

3、此句着眼于一个“恨”字,抒发了词人历尽宦海浮沉之后对世事纷扰的怀疑、厌倦以及无法解脱而又渴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

4、这一句描写的是深夜江上风平浪静的情景,此时的作者心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所陶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世事困扰,寄情自然,实现精神解放(心灵自由)的遐想。眼前之景其实象征着作者所追求的那个宁静、安谧、自由的理想境界。(意思相近即可)

译文

晚上在东坡雪堂喝得微醉,酒醒后又接着喝,直到大醉,醉后归来恍惚已将近三更。家童全睡鼾声如雷鸣,任你敲门总也叫不应,我倚着竹杖倾听江涛声。

我时常为身不由己而深深遗憾,何时能忘却为利禄功名奔走钻营?夜将尽风静水波平。一叶小舟从此去,寄身江海了残生。

赏析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写作者深秋之夜在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此词以夜饮醉归这件生活小事为由,即兴抒怀,展现了作者谪居黄州时期旷达而又伤感的心境。

上片叙写于东坡豪饮后醉归临皋之景前两句点明了词人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可见是一醉方休的畅饮了仿佛二字,刻画出词人醉眼朦胧之态,真切传神家童三句,是回到寓所门前驻足叩门的情事词人虽连连敲门,然小童因等不及主人夜深归来,酣睡已久,鼾声如雷,于叩门声全然不觉于是,词人索性不再敲门,当此万籁俱寂的深夜,转而拄杖临江,细听涛声苏轼一向认为高人无心无不可,得坎且止乘流浮(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三首其二)既然执(敲门)而不可得,随即便应转为破(倚杖听江声)这一生活细节,是词人独特个性和旷达人生态度的又一次显现。

下片即是词人倚杖听江声时的哲思长恨二句,化用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庄子·知北游)及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庄子·庚桑楚)之意,是词人当下对人生的思索和感叹想平生颠沛飘泊,身不有己之时居多,何时才能不为外物所羁绊,任性逍遥呢?夜阑一句,亦景亦情,既是写深夜无风而平静的江面,也是词人此际宁静超然心境的象征,并从而引发出尾二句的渴望和遐想小舟二句,写词人面对平静的江面,幻想着能如范蠡一样,驾一叶扁舟,远离尘世喧嚣,在江湖深处安闲地度过自己的馀生此即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论语·公冶长)之意,体现了作者当时渴望得到精神自由和灵魂解脱的心境。

篇11:苏轼临江仙

临江仙,临江仙晏殊,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诗词大全

临江仙

作者:晏殊朝代:宋体裁:词 资善堂中三十载,旧人多是凋零。与君相见最伤情。一尊如旧,聊且话平生。此别要知须强饮,雪残风细长亭。待君归觐九重城。帝宸思旧,朝夕奉皇明。

篇12:苏轼临江仙

临江仙

作者:李朝代:唐体裁:词 帘卷池心小阁虚,暂凉闲步徐徐。芰荷经雨半凋疏。

拂堤垂柳,蝉噪夕阳余。

不语低鬟幽思远,玉钗斜坠双鱼。几回偷看寄来书。

离情别恨,相隔欲何如。

莺报帘前暖日红,玉炉残麝犹浓。起来闺思尚疏慵。

别愁春梦,谁解此情?

强整娇姿临宝镜,小池一朵芙蓉。旧欢无处再寻踪。

篇13:苏轼临江仙

临江仙

作者:李煜朝代:唐体裁:词 秦楼不见吹箫女,

空馀上苑风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

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

琼窗梦□留残月,

当年得恨何长。

碧阑干外映垂杨,

篇14:苏轼临江仙

临江仙

作者:和凝朝代:唐体裁:词 披袍□[1]地红宫锦,

莺语时啭轻音。

碧罗冠子稳犀簪,

凤凰双□[2]步摇金。

肌骨细匀红玉软,

脸波微送春心。

娇羞不肯入鸾衾,

篇15:苏轼临江仙

临江仙,临江仙范梦龙,临江仙的意思,临江仙赏析 -诗词大全

临江仙

作者:范梦龙朝代:宋体裁:词 试问前村深雪里,小梅未放云英。阳和先到锦官城。南枝初破粉,东阁有馀清。人在高楼横怨管,寄将陇客新声。西园下晚看飞琼。春风催结子,金鼎待调羹。

上一篇:浅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下一篇:大学知识竞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