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培训返岗实施方案

2024-07-16

干部培训返岗实施方案(精选10篇)

篇1:干部培训返岗实施方案

龙凤中心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

返岗实践培训方案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及省市县相关培训要求,结合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际,特制定本培训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升我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为目标,以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点,通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全员培训,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进程,提高全镇教师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二、培训对象 全镇教师。

2015年参加学科教学的国培人员和新进教师,共计84名。其中中小学生教师76名,幼儿园8名(新教师4名列入幼儿园培训任务)。

三、培训实施

(一)培训内容。

承担培训的网站尚无培训内容。

(二)培训方式。

根据电教馆、进修校的统一安排,本次培训主要为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应用相结合、培训机构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开展学习实践应用活动,强化学用结合。

四、实施步骤

(一)第一阶段:组织动员实施阶段(2015年9月下旬)

1、宣传动员,组织摸底,成立龙凤中心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组织机构。

2、收集参培教师信息。

(二)第二阶段:组织实施培训阶段(2015年10月)

1、熟习操作平台,导入参培教师信息,并告知参培老师。

2、组织参培老师集中注册,熟习操作平台,明确培训纪律和培训任务。

3、组织参培老师参与网络研修。

4、开展全员电子白板使用培训。

5、组织对全镇学科教师开展相应培训学习活动。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初步定在11月,具体以上级安排为准)

1、完成参训教师学校考核和评价。

2、完成上级相关工作总结。

3、资料收集整理。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充分认识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成立组织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做好校情分析,了解学校硬件设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分层开展培训。提升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余忠林(校长)副组长:杨再兴(副校长)

成 员:古晓华 卢红梅 陈定华 范小燕肖方贵及各下属学校负责人,肖方贵负责具体工作。

(二)学习保障。

1、网络研修主要采取教师利用课后、课余、下班和周末休息时间个人参与线上学习为主,本人空堂时可在各办公室或微机室无上课班级时进行线上学习。

2、线下实践应用采取分校区或全镇统筹进行,具体安排根据上级相应要求同步落实。

3、对于研修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可在本校教师QQ群交流讨论或请求上级帮助解决。

(三)制度保障。

参培人员必须按照上级相关规定和网络研修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网络研修和线下实践应用任务,培训结果与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教研业绩考核等挂钩,凡未合格者或被上级通报影响学校考核的,一律按学校规章制度处理。

龙凤中心校 2015年9月30日

附参培教师名册:

篇2:干部培训返岗实施方案

国家级专家聂剑平老师负责本次研修整体规划。为保证研修核心内容的顺利进行,聂老师组织省课程团队全体人员,认真讨论,精心谋划,特别是对热点篇的学习内容,进行了整体细致梳理,针对学员学习重点及难点,制定了《“优化”教学的信息技术选择策略》以及《微课程选题的注意事项》两个导学方案,为学员完成作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二、执着坚守,伤痛不下火线

省级课程专家李新武老师,因一次意外导致右腿骨折,手术后还未痊愈即坚持参加本次研修。白天长久的坐姿让他的右腿下垂时间过长,导致脚踝部位疼痛肿胀,他咬牙坚持。为缓解症状,只好白天贴膏药,晚上回家热敷。往来于教育大厦和家之间,天气又如此炎热,但李老师并没有半点怨言,仍然坚持在研修一线,此种自律和奉献精神,着实令人感动。

三、志愿服务,细致周到

篇3:干部培训返岗实施方案

关键词:乡村医生,学历教育,现状,从业需求,对策

乡村医生是农村一线医疗骨干力量, 直接承担农民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工作[1,2,3]。国家卫生部《2001-2010年全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和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特别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发展的需要, 对乡村医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4,5]。作为吉林省5所承担乡医培训任务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 2006年以来, 我校共为吉林省培养了在岗乡医学生910名, 为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次调研, 旨在调查了解“经过大学正规学历培训后返乡乡医的工作现状”、“返乡乡医的业务技能是否真正得到提升”、“农民的日常医疗卫生保健是否真正得实惠”以及“吉林省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工作需要加强和改进的环节”, 为吉林省人民政府对社会主义新农合工作和谐发展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2012年在我校接受学历培训的吉林市10县 (市、区) 466名乡村医生及村民110人。发放调查问卷576份, 有效问卷565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8.95%。

1.2 方法

问卷分“乡医”和“村民”两种, 均为自行设计。“乡医问卷”包括从医年限、目前学历、培训目的、乡医的主要任务、急需的帮助等;“村民问卷”含“乡医服务态度”、“乡医学历培训后能力是否提高”、“村民生病时首选就医地点”、“对村卫生所医疗环境及乡医的印象”, 以及“农村医疗服务需要加强的工作”等。由调查员采取面对面访谈方式进行。

2 结果

2.1 乡医自然情况

受访的466名乡医, 分布在432个行政村。其中男性315人, 占67.5%;女性151人, 占32.5%。 21 ~ 29 岁78人, 占16.7%; 30 ~ 39 岁108人, 占23.2%;40~49 岁142人, 占30.5%;50~ 59 岁130人, 占27.9%;60岁以上8人, 占1.7%。 具有医学中专或专科学历的10 人 ( 其中专科学历1 人, 中专学历9 人) , 占2.2%。其余人员仅断续接受过短期培训。466 名乡村医生均提出知识更新的要求;57.3%的乡村医生“为提高业务水平、扩展业务、增加收入”, 迫切要求提高学历层次;95.7%的乡村医生认为, “实施在岗培训教育完全可行或基本可行”;92.5%的乡村医生认同“脱产、半脱产、函授”的方式, 参加医学院校的培训教育。

2.2 经过大学正规学历培训后返乡乡医的现状

2.2.1 任务重, 工作量大

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机构调查数据显示, 农村53.5% 的患者在村级卫生机构看病。乡医工作在农村一线, 除了为村民诊治常见病、多发病外, 还承担村民“预防保健”、“计划免疫”、“妇幼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传染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等工作[6]。

2.2.2 求学途径多样, 业务能力不齐

受访乡医中, 35%曾参加县级卫生职业学校或县、乡医院培训;35%参加过自考、函授或成人中专学习;20%系祖传、自学成医或拜师学艺。均有3 年以上行医经历, 超过30 年行医时间的有8人, 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习培训, 医学理论知识肤浅, 基本技能操作不规范。

2.2.3 乡医之间差异明显

乡医的年龄跨度较大, 主要集中在25~50 岁之间;学医前的文化层次不同, 据笔者调查, 具有高中和初中文化的各占50%左右;乡医的技能、阅历、家庭状况等差异很大。尤其是女性已婚乡医, 她们上有老、下有小, 既是乡医, 更是家庭主妇, 脱产学习有一定困难。

2.3 返乡乡医业务技能确有提升

经高等医学院校学历培训后, 乡医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更加扎实, 改变了以往只能看感冒、发烧的状况, 对村民常见病、多发病, 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的早期诊断治疗和后期康复指导, 更加得心应手, 对药物过敏和休克的急救处置能力得到加强。受访乡医中, 受训返岗后, 主动投入资金, 改善村民就医环境的, 占75%;实施“门诊”、“输液”和“取药”分室操作的占96%;反映对“有机磷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溺水休克”和“紧急接生”处置能力有提高的占89%。受训返岗乡医的常规技术操作更加规范, 对于需要转送的病人, 转送时机和前期处置更加得当, 大大降低了村民的死亡率, 提高了村民的生存质量。另外, 有5名经上级医院治疗后宣布无继续治疗意义的村民, 后期经返岗乡医随访治疗后,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 生存年限延长5~10年不等。

2.4 村民日常保健得实惠

随着社会的进步, 村民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 由于受文化程度限制, 一些村民对电视、广播的健康教育宣传理解有偏差。受访乡医中, 在村卫生所张贴健康教育宣传画的占87%, 办健康教育黑板报的占42%, 为村民随机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的占68%。受访村民中, 反映“就医环境较2005年以前有明显改善”的占93%;反映“乡医经高校培训后懂的更多, 会看的病也多了”的占95%;反映“受训乡医及时指导村民到大医院看大病”的占72%。

2.5 吉林省乡村医生从业需求的现状

2.5.1 乡医基本待遇没有保障

受访乡医均反映, 为村民看病、用药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孩子上学、赡养老人、人情往来, 都要花钱。他们担心, 国家实行“医药分开”政策后, 村民用药“零差价”, 给村民看病, 基本上没有利润, 相当于“白干”。另外, 村民的日常健康教育、健康档案的建立、“新农合”服务等, 工作量很大, 收入与工作量不符。调查中, 有“改行”想法的乡医约占47%。

2.5.2 乡医在高校受训期间, 村民日常就医受影响

受访乡医除“同村夫妻乡医”外, 反映“在高校学习期间, 经常请假回村给村民看病”的占89%。他们说, “一村只有一名乡医, 村民生病给我打电话, 不回去看, 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2.5.3 农村医疗设备急需更新

受访乡医所在的村卫生所, 配有心电图机的仅占33%;配有紧急排毒灌肠设备的仅占25%, 建有独立无菌操作间的仅占18%。

2.5.4 农村道路破旧, 耽误诊疗时间

从村卫生所到多数村民聚居地, 铺设沥青路面的仅占5%, 铺设水泥路的仅占12%, 铺设石子路、煤渣路的占80%, 另有3%的道路为泥路面。村民就医、乡医出诊, 一路颠簸的多, 费时费力, 有时直接耽误诊疗时间。

2.5.5 “同村夫妻乡医”学历教育值得关注

受访的466名乡医中, “夫妻乡医”有34对。34对乡医中, 有32对在同村卫生所工作。按照吉林省现行规定, 一村只允许派一名村医接受高校正规培训。“同村夫妻乡医”业务水平差别明显, 亟待提高。

3 对策

3.1 政策扶持, 稳定队伍

提高村民医疗服务质量,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一支高素质、相对稳定的乡医队伍, 是保障村民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前提。农村医疗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 特别是农村“医药分离”制度的建立, 势必影响到乡医的经济收入, 给乡医的家庭生活带直接冲击。建议按照乡村小学教师待遇, 将经过高校培训并有正式大专以上学历的乡医, 纳入地方事业编制;在此基础上, 结合当地经济状况, 推行“底薪制”, 并细化工作量标准, 辅以“月份补助制”, 以确保乡医热爱本职、工作安心。

3.2 政府支持, 改善条件

针对村卫生所医疗环境相对较差的实际, 建议由国家、省、县、乡镇和村政府分级投入资金[7], 按照“标准明确、整洁卫生、方便村民就医”的原则, 加强建设;统一配置“基本、必需、现代化”的医疗设备, 整修道路, 方便村民就医。

3.3 突出实用, 针对培训

高校开展乡医培训工作, 应立足于提高“诊疗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地域性疾病”能力来进行, 提前搞好调查研究, 针对农村医疗和乡医工作实际, 突出教学实用性, 按照“一学就会、会了能用、首先保命”的原则, 科学编订教学计划, 做到“统一计划、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考核”[8]。针对从医年限不同、工作经验不同的乡医, 加强层次性教育。如45岁以上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乡医可以主要培训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药基本知识、急救与护理常用技术、传染病学、预防保健学等知识的学习, 以获取逐项业务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对45岁以下的乡医进行系统化正规化教育, 加强医用化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基本理论知识教育, 获取各项业务技能培训合格证书。

3.4 远程教育, 持续培训

针对乡医“全脱产学习相对困难”的实际, 可由卫生管理部门协调高校或医院, 制作基本医疗业务教学光盘, 发至在岗乡医手中, 供参考学习使用, 同时配套考试题, 以“修学分”的方式, 督促乡医不间断提高。对有条件的乡医, 开通“乡村医生医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

3.5 专家面授, 提高技能

定期组织高校或医院专家, 走进村卫生所, 对在岗乡医进行面对面传授, 切实增强乡医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卫生部.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社, 2009.

[2]陈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加快培养高质量医药卫生人才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有力保障——在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健康报, 2011-12-06.

[3]李天辉, 李鲁, 施卫星, 等.全科医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 (1) :28-31.

[4]宋大平, 任静, 赵东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立法难点探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2, 32 (4) :385.

[5]卫生部.2001-2010年中国乡村医生教育规划[Z].2001.

[6]蒋健敏, 沈清, 高榕, 等.开展农村社区医生定向培养为新医改提供基层人才保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4) :18-20.

[7]邵湘宁, 聂绍通.试论我国乡村医生的现状和培养模式[J].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5, (2) :64-66.

篇4:干部培训返岗实施方案

为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育财务干部队伍,提高经费管理水平,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共中央《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中办发〔2010〕18号)和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2013-2017年)》,结合教育系统财务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建立规范化的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制度。形成培训责任明确,培训格局合理,网络平台高效的培训管理机制。形成培训计划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不断创新,培训评估更加科学的培训运行机制。形成优秀培训师资充裕,培训课程和教材体系完备,培训经费稳定增长的培训保障机制。

(二)实现对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的全员轮训。用4年左右时间将教育系统全体财务、审计、资产管理人员轮训一遍。落实《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2013-2017年)》关于干部培训学时的要求,4年内参加各种培训的累计时间,处级和高级职称以上干部不少于440个学时,科级和中级职称及以下干部不少于360个学时。

(三)培养一批教育财务系统骨干人才。教育部4年内培养出一支100人左右的业务精湛、视野开阔、素质综合、能力过硬的教育财务骨干人才队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抓好骨干人才培养工作。

二、培训体制

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实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培训体制。

教育部负责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全体财务、审计、资产人员,全国业务骨干以及重点示范性培训。负责全国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负责拟定培训规划、年度培训方案及配套制度政策;实施重点培训计划;推荐或选定全国培训教材;建设培训网站;指导地方培训工作。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省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财务管理人员,直属单位和本级各类学校全体财务、审计、资产人员,本省业务骨干以及重点示范性培训。负责制定并实施本地区教育财务管理干部培训规划、年度培训方案以及配套制度政策;负责督促指导地(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工作。

地(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级教育行政部门财务管理人员、直属单位和本级各类学校全体财务、审计、资产人员培训。负责制定并实施本地教育财务管理干部培训计划。

三、培训机制

(一)建立培训基地。教育部按区域划分,依托直属高等院校,建立培训基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择具有优质培训资源的高校作为本地区培训基地。培训基地负责具体实施培训,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举办培训班,遴选师资,编写教材,设计课程。教育部培训基地和省级培训基地,各省级培训基地之间实行资源共享。

(二)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全国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网络平台,大力推广在线学习和远程网络教育,搭建教育系统财务培训资源库,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根据培训工作需要,建立本地区培训网络平台。

(三)有效衔接各类培训。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干部培训中,积极争取增加财务业务培训的内容。会同各级财政部门,利用财政部门现有培训资源,积极合作开展有关业务培训。

(四)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作用。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会计学会、中国教育审计学会开展培训需求调研,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搭建培训工作交流平台,开展培训工作考核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委托事业单位和行业组织开展培训有关工作,充分发挥其作用,形成工作合力。

(五)探索将一些具备资质的社会培训机构纳入培训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探索制定资质认证标准,对承担培训任务的社会培训机构进行资质认证。推行项目管理制度,采取直接委托、招投标等方式,引导培训机构公平参与、适度竞争,择优确定培训项目承担者。

(六)建立培训需求调研机制。为保障培训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之前,必须针对培训对象,进行培训需求调研。

(七)建立干部参训考核评价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全国教育系统干部培训规划(2013-2017年)》的要求,建立财务干部培训学习档案,干部学习培训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要引导干部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形成自觉参加培训的内在动力。

(八)建立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干部培训机构、基地要组织学员对培训项目、课程设置、师资水平、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进行评价,根据评价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和后勤保障水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开展对本地区培训机构、基地开展评估工作,将评估结果作为其承担培训任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

(九)建设培训师资库。从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遴选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深厚的财务管理理论功底、丰富的财务管理实践经验、掌握现代教育培训方法的知名学者、领导干部、业界精英、外国专家,建立全国和省级教育系统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师资库,并实现资源共享。努力建设一支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培训师资队伍。建立培训师资考评和激励体系,逐步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

(十)加大课程教材开发力度。坚持适量、管用、权威、示范原则,推荐选用一批培训优秀教材,组织开发一批反映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的重点教材,大力开发一批富有针对性、指导性、启发性的案例教材。及时研究教育财务工作和干部教育培训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更新培训教材内容。实施精品课程开发计划,加强网络课程建设,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享。

(十一)切实保证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教育财务管理干部培训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保证培训工作的需要。严格执行培训经费管理办法,加大培训经费使用监督检查力度,不断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四、教育部重点培训计划

未来4年,教育部将重点开展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财务人员、全国业务骨干以及重点示范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教育规律、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及核算、现代财务技术及手段、法律法规和廉洁教育等。管理人员侧重宏观政策、国际比较、依法行政、领导能力、业务知识等,业务操作人员侧重法律法规、财务制度及政策,实务操作等。培训方式注重推广专题研究,改进讲授式教学,扩大研究式、案例式、体验式、模拟式教学比重。教育部每年年初制定并公布当年具体培训方案,确定培训班次,对培训内容和方式提出要求。教育部委托经费监管事务中心组织开展具体培训工作。

具体培训计划有:

(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财务领导示范培训。培训对象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分管财务的厅长或副厅长(主任、局长)、总会计师。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

(二)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分管财务领导培训。培训对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分管财务校长或副校长、财务负责人、总会计师。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原则上每人每年参加一次培训。

(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财务管理处级干部示范培训。培训对象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审计处长。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

(四)直属高校财务管理处级干部培训。培训对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审计、资产处长。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原则上每人每年参加一次培训。

(五)教育部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处级干部培训。培训对象为教育部直属单位财务、审计、资产处长。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原则上每人每年参加一次培训。

(六)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财务管理干部培训。培训对象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处长以下全体财务、审计、资产人员。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培训班。4年实现全体人员轮训一遍。鼓励干部参加财政部、本单位和其他机构组织的各类培训。

(七)全国教育财务系统骨干人才培训。培训对象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中的优秀财务干部。由教育部、各省、各校负责选调优秀财务干部参加培训。教育部每年定期举办专题培训班。培训对象相对固定,4年为一培训周期。

(八)中高级人才境外研修。每年选派若干名教育系统优秀财务管理干部赴境外进行短期或中长期的学习交流,有针对性的与国外高校、政府、非营利组织同行进行交流,研究和学习发达国家教育经费使用管理方面的经验,拓展干部国际视野。

(九)重要财务制度专题示范培训。重要的财务制度、政策出台后,教育部将及时组织开展专题示范培训。培训对象、内容和方式根据制度的要求确定。

(十)其他专题业务培训。根据具体工作需要开展。培训对象、内容和方式根据工作需要确定。

篇5:返岗研修培训总结

7月9日,是20xx年山东省幼儿园教师远程研修的第二天,在前一天的研修活动中教师们都放弃了休息的时间,积极的开展学习,做到按时开机,沟通无障碍。大家都积极努力的、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当天的任务,许多老师还在网上工作到深夜,时刻关注远程动向。

今天一早,研修组员们来到园内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聚精会神地观看专家视频。每张桌子上都有一本、一笔和一杯,有的开着音响,有的带着耳麦,有的塞着耳机。我们时而点头称赞,时而喃喃自语,时而低头写着笔记。年轻的教师直接用手指在键盘上“嗒嗒嗒”地敲击着研修的欢快节奏,年长的教师先用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沙”地记录着研修的急促步伐。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都观摩着、聆听着、讨论着、交流着。一次次的激烈讨论,我们均提升了新的台阶。一次次的思维碰撞,我们都摩擦出新的火花。研修带给我们的是大脑的洗礼和心灵的过滤。

在雨后清爽的日子里,我们在这多彩的精神海洋中徜徉,随着远程研修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心情是无比的兴奋与激动,在研修活动中,在一次次的探索学习过程中,大家积极努力,在探索中不断创新、不断积累,发现教学的闪光点。相信槐荫区演马佳苑幼儿园的教师们一定能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让活动精彩,让教学闪光。让我们在研修的大海上乘帆起航!

篇6:返岗培训上交材料

姓名:宋娟

工作单位:攀枝花市第三十八中小学校 联系电话:***

专业成长总结

2014年9月我荣幸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并加入到攀枝花市第三十八中小这个大家庭中,担任七年级和八年级共七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通过这一学年的学习,自己专业文化水平有所提高,而且不断更新了知识,更新了教育观念,优化了课堂教学,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及教学水平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总结一下我在去年以学年中的收获。

一、提高认识,加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新世纪的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精湛的教学技艺,创造性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以此完善、发展自我。然而教师专业能力既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制约教育质量的瓶颈。因此,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在上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认真的备课、编写教案,设计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阶段规划和措施我认真对待,不断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二、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上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迎接挑战,认真过好每一天,才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是个普通的教师,但我坚信,把普通的事做好,这本身就不普通了,所以为了我爱的教育事业,我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工作。

三、丰富专业知识,加强业务学习

1、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知识结构的发展,具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互助活动,多听课,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先进之处,运用于教学。

2、观摩、讨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此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3、认真参加学区以及学校的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学习。

四、自我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和材料。

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我都记下本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总之,经过一年来的教学,在上级领导和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我虽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扎实的教学,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课程教材改革的征途上创造出新的成绩。

初中历史教学案列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课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后,我走进教室上课,打开多媒体课件,一幅“黄海激战”图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中日双方战舰在海面上战斗,两侧慢慢出现一句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接着我向同学讲述:“同学们,这副挽联是人民为哀悼民族英雄邓世昌而撰写的。在中日海战中,邓世昌带领致远舰不幸舰体受伤,弹药断绝。他沉着镇静,指挥部下“快车”冲向日先锋指挥舰吉野,决计同归于尽。吉野大怖躲避,并以快炮及鱼雷攻击致远,没入黄海。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亲自为他撰联,以歌颂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伟大业绩而作的。这是我想起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岳母为其刺字“精忠报国”(也用动画效果打了上去)。想用历史名句来衬托突出邓世昌的业绩,又能自然的导入新课。

正在这是,一学生举手要求发言,说“老师,错了,精忠报国不是赐给邓世昌的”。可能是他的发言激发了另一位同学的勇气,另一位也站起来说:“我知道精忠报国是南宋初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母亲在他后背刺的字,那岳飞和邓世昌有什么相同的呢?”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我一面用较慢的语速表扬他们能思考和大胆提问,一面则以飞快的速度思考应付的办法,如果与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这也不是全班同学感兴趣的话题,我的教学计划中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如果用以前惯用的手段“这个问题我们课后讨论好吗?”显然是对学生的“外交辞令”(实际是老师不允许讨论)而继续把学生引入我精心预设的教学程序之中,这样做,学生学习的热情、好奇心、学生的创造思维很可能被扼杀了!我当机立断放弃了已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对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我想我们只要学习一定能弄清所有的问题。现在我提议分小组学习,你们俩(我真诚地微笑着对刚才两位提出问题的学生)如果愿意就带一小组从挽联入手,兼考察黄海的地理环境,了解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所克服的困难,理解邓世昌在打击日本帝国主义时的爱国情操,并把你们的收获给同学们汇报;第二小组从清王朝国家安全的角度来考察黄海在我国海防中的地位从而理解邓世昌为什么坚持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与战舰共存亡以及此举的重要意义?(小组成员自由搭配);第三小组考察黄海及朝鲜半岛的历史地位,看能否用你们的考证事实来告诉同学日本侵略的史实:黄河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你们践踏和侵略!朝鲜是清王朝的附属国,受清朝保护!第四小组,考察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的历史过程,要求把海战中的路线、措施、经过、结果搞清楚,各小组形成书面材料,老师作必要的补充或更正,并对学生的成果作恰如其分的肯定,有些地方与学生再一起讨论。

就这样,总共只有两目、图文、小字加起来只有3个页面的一课内容,本来用一节课教学绰绰有余,结果我却用了两节课时间,但除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外,学生获得了满足感和作为学习主人自主获取知识的成就感。从此以后,我发现这两同学对老师态度特别亲切,很多同学上课积极性也高起来了。

教学困惑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已顺利的适应了教学方面的基本工作,开始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学校所教授的材料不能够适合全部的学生。在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的问题,也是颇令我困扰的问题:

1、学习动机不明确

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非常简单,只是为了考高中,有些甚至只是为了个初中毕业证,而没有考虑到学习过程本身也对他们有重大的意义。学习过程也影射着学生走上社会的适应的过程,学习能力在这个阶段也能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提高,有利于学生以后的社会生存。当然,这其中有部分成绩较优异的同学,在竞争的激励下更加努力,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多数学生容易有挫折感,不利于树立自信,从头再来,所以更需要教师的多方位关注与引导,鼓励其重新树立自信。

另外,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已属于低收入阶层,学习对以后的生活影响甚微,缺乏生活目标与理想。

2、学习方法不合理

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现象,盲目跟丛教师的指挥,作业多时熬夜完成,作业少时无所事事,作业总是在检查时才想到需要完成,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学生也缺乏必要的学法指导,在我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无一人听说记忆规律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跟风而上,不能够自行组织剩余学习时间,导致个人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对个别学生的实验性引导过程中,发现适当的学法指导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由于个人精力的有限,无法将方法普及,帮助更多的同学。

3、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一些学生在找我谈话的过程中告诉我,上课时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在老师停止讲述时会立即转移目标,导致下面的课无法投入。由于考虑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差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需要进行停 9 顿,而此时学生易“开小差”,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调节,将停顿的时间利用起来,巩固知新。

4、我们新教师来到学校后大多数人除了教学工作以外还兼顾了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这对我们这些新人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不知道怎么去分配二者之间的时间,有些时候是抓了教学耽误了其他工作,或者又是做了学校分配的教学以外的工作又耽误了教学工作。实在是不能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时常感到困惑。

篇7:返岗护士培训大纲

为了更好的把急诊护理队伍从理论水平,技能操作,人文关怀,仪态仪表,抢救意识,都提升一个台阶,对急诊科返岗护士,进行全面培训,现制定内容如下:

内容:1.专科基础理论。

2.技能操作(新仪器的使用)。3.急救意识。4.优质护理服务。5.院内感染。

篇8:干部培训返岗实施方案

【关键词】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实施方案;探索与实践;全科医生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242-02

以能力为本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方案有利于促进住院医师的道德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医疗、教学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强化了全科医师的核心能力,有助于更好地为社区培养适宜的高素质全科医师。

1 我国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实施方案的培训现状

全科医生(General Doctor)作为当今医学界内极其重要的一类复合型人才,其在多个方面的素质能力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其工作中的职业操守、个人的人文素养、学识学科的综合、实际工作实践的能力与技能等等,这些要素在全科医生这类复合型医学人才身上有机融合。通过我国国内外全科医生医学组织的研究与调查,进行大量的全科医生的培养,对于国家有效的防控重大疾病能起着直接性作用,也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根本与关键所在。

现今在我国国内,培养全科医生的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原本在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同时符合转岗条件的执业医生参加转岗培训,然后进入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在这些医院内的专科之间轮转;另一種模式是首先通过5年的临床医学的本科教育,并且再接受3年的全科医学专科教育。

1.1第一种模式的特点是周期较短、投入成本不大,因此成为我国国内目前全科医生最初阶段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种只适合现阶段的培养方式具有着很大的缺陷,只能暂时适用于我国目前的情况。如今,在我国国内大型的综合性医院内,其分科主要以疾病类型为中心进行划分,例如眼科、心血管科、消化科等等,而全科医生的治疗对象是整体性的,二者之间存在着思维上的矛盾,难以相符合;其次,我国国内现有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发展方向向着更为细化的分科进行发展,例如在肾脏内科当中还细化分科为免疫性肾病、肾脏病例等等,这种发展思路具有窄而深的特点,而全科医生的特点是宽而厚,二者发展的思路相违背。除此之外,在专科医学中,通常使用的高精医学技术难以在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不具有与全科医生的实际性意义相符合。与此同时,能够进入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全科医生在各种专科科室之间轮转学习,表面上这是一种全面的学习方式,但是实际上没有达到全科医生自身学习的要求与目标,这种轮转的学习方式使得全科医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而无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即使顺利完成轮转学习的指标也只能够使名不副实,脱离了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全科医生的根本目标。

1.2第二种模式属于一种国家规划层面的顶层学习计划,可以从根本性改变我国现今的全科医生学历普遍较低下、教育不系统化的情况,具有长远性、科学性、前瞻性、创新性以及战略性。但是,因为我国目前阶段的实践中,基层医疗机构的待遇不理想、职称晋升等现实性问题导致真正接受过正规医学教育的全科医生极少愿意选择下基层进行医疗服务。至少在现今的阶段,这种8年正规医学教育的培养模式尚未存在成为培养全科医生主要模式的条件。

2 如何建立全科医学住院医师的培养方案

2.1在建立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过程中,必须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为依托

开展全科医学教学活动首当其中的就是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这是教学组织和教学实施的核心所在。在建立全科医学教研室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国外成功的例子,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作为全科医学培养模式的依托。根据上述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所存在的共同点,全科医学教研室以急诊医学教研室作为依托的方式不仅容易被国内的医院所接受,而且也符合物质客观发展规律,具有现实性意义。

2.2从思维体系和理论体系角度出发,实现全医生的思维体系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方面,在我们临床的工作当中应当要求在诊断的过程中着重因果关系,通过症状的鉴别来对病患者实行诊断与治疗,避免误诊与漏诊。另一方面,针对全科医生思维狭窄的个人弊端,可以注重培养全科医生正确全面的临床思维,拓展其医学知识面。

2.3全科医生临床实践体系的构建

在上述全科医学与急诊医学存在着多方面共同点的基础上,同时区别于急诊医学的重要内容,有效融合二者,方可培养出真正的全科医生。第一点,全科医生应当掌握慢性疾病的管理与康复理疗,实现病患者的双向转诊。其中,康复理疗的管理学习活动已经涉及了社区慢性疾病的大部分类型,如此一来不仅节省了专科轮转上的时间,而且使得全科医生的慢性疾病管理与康复理疗得到更集中的开展。第二点是预防保健,这项工作属于全科医生其中一项的核心工作。

2.4开展循证全科医疗实践和教学

必须重视提高全科医生全科医疗临床思维,提高利用批判性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全科医生实践循症全科医学,从未为集成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疗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必须明确临床研究的核心问题,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或去学习资源来未解决问题寻找有利的证据,并且把评价的结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生物学理论以及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相结合。

全科医学培养模式是我国当今全科医学发展现阶段的主要手段,并不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我们必须更多的结合实践,探讨现阶段更有效更长远的全科医学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何坪,李曼霞,罗森林,董蜀荣,陈祖禹. 重庆市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评估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2008(13)

[2]刘向红. 社区全科医生最需要的教学与培训[J]. 中国全科医学. 2009(01)

[3]朱滨海,沈历宗,王哲,虞海平,赵沛,汤杨,洪新建,陈亦江. 住院医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基本框架初探[J]. 中国医院. 2009(11)

[4]徐腾达,Veronica Pei,于学忠,Jeffery Smith,马遂,王仲. 急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培训课程的标准化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6(12)

篇9:返岗研修培训综合效果总结

陆川珊罗初级中学

黄婷

2015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2015年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初中地理教师团队研修培训,回想这段时间的培训,受到了深层的、崭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洗礼,让我获益匪浅。

通过培训,聆听专家的演讲,与教师同行切磋,感受颇多,受益匪浅,使我在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和培训能力都有了一定的进步和认识。同时,通过自主研修、论坛交流等方式,与同行们、甚至是教育专家们自由的交流,使我在国培研修中体验到了收获与成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成长。我也感受到这是一次我们教师“充电”的好机会,它激励着我们全体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带着收获,带着感悟,以积极的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以学生为本,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通过国培培训,使我对新的教育理念有进一步的理解,即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要促进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新理念,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我们全体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努力。

二、教学方式的转变

通过国培培训,认识到教师不但要转变教育理念,还要改变教学方式,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方式,改变过去“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教师要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主,做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促进者。

三、业务水平的提高

这次国培培训,不仅从教材内容结构、课程目标、教学方法、课堂观察等多方面多维度进行培训,是教师进行系统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好机会。我通过认真学习,对新课标、新教材又有新的认识,对教学业务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此次培训,使我不仅在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在信息技术方面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这次培训经历让我学会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收获,在收获中成长。“国培”给我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给我们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学习空间,让我们的教育生涯焕发出新的生机。其实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短短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感受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也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压力。今后我会学以致用,让我的课堂更精彩,让培训的硕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这次的培训中,我也充分认识到我还需要不断的学习,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如果我们教师只靠仅有的知识和业务水平,就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求,也许常常会在学生面前出现黔驴技穷的尴尬局面。

篇10:信息技术培训返岗总结

温江区实验学校

詹红英 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我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学习,看视频,做作业等,并相互交流心得体会,顺利完成了网上的学习任务。通过培训,我了解到作为一名教师,在当今时代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较熟练运用信息工具(手机、网络、电脑等)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组织和运用。而这些素质的养成就要求我们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才能成为一名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的信息技术知识得到了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在返岗实践中,我将学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在我谈谈学习培训后自己在教学中的返岗实践总结。

一、教育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这次培训,我了解了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变革,让我对信息技术有了全新的认识,让我树立了“信息技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理念,我明白了信息技术使教育教学赋予更多的内涵,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方式,使我的课堂更具活力,使我的教学更具实效。

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更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我们可以展开课堂信息化有效教学,实现教育教学中打破教室、教师、校园的界限,实现局域、城域无界限。信息资源共享,这将进一步推动小学教育信息化向纵深发展,激发教师的实践激情和学习需求,探索各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层次整合的模式与方法,提升信息化教学的实践性,最终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行为发生了深刻变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教师不是像以前那样光是翻阅书本、备课写教案,单凭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进行教学,而是综合应用多种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网络查阅资料、制作课件、开展教学等。在这次的培训学习中,通过看专家的讲座、名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与同行的交流,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我会继续学习深化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指导教学。

三、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运用多媒体,调整学生情绪,促进学生主动、乐于参与。根据心理学规律和小学生学习特点,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加之课堂思维活动比较紧张,时间一长,学生极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等,这时适当地选用合适的多媒体方式来刺激学生,吸引学生,创设新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思维动力,以使学生继续保持最佳学习状态。

四、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品德与生活》课的教材特点多数以事故为主,一篇课文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德观点,特别是低年级的教材,故事多数是寓言、童话、动物拟人等体裁。故事的情节容易制成图片或拍成录像片放映。这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特点是讲究明理、激情、导行。其中特别强调道德情感的激励,强调情境教学手段的应用,强调情感在道德教学中的作用。不仅道德观念的形成需要情感的参与,而且在道德行为实践方面也要有情感参与,这样才能表现出爱憎分明,区分出美丑,判断出是非,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教学最能起到这个作用。

1、创设情境,化虚为实。如在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时,只讲大道理,太空泛,起不到教育学生的良好效果。教师讲到长江、黄河是我们伟大的母亲河,万里长城、桂林山水甲天下等,想引起学生的共鸣,但,这些名胜景点是什么样子,小学生很少知道。只听到老师讲,只能隐隐约约懂得一点点。如果老师边讲边把一个个地方用录像放映出来,就会化虚为实。学生位通过耳朵听和眼睛看,头脑中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会更好。有些还可以配上音乐讲课文故事,随着音乐的急缓起伏,把故事讲得高潮迭起,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路,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可见,配乐讲故事也能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

2、制作动画,化静为动。虽然课本上有很多图片,但它是静止的。如果把图上的内容用信息技术制成动画,显示在大屏幕上,静止的画就动起来了,形象逼真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讲《远离危险》一课,把怎样逃离火灾现场制作成简单的动画,使学生看得更形象、更生动、更逼真,有利于理解课文中的道德观点,达到教育的目的。

3、适当截取,变复杂为简单。事物的过程是一个复杂曲折的变化过程,而信息技术具有简捷、快速、易懂等特点。因此在讲述这类课文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其由复杂变简单。如粮食的来源就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老师如果通过录像片把农民一年四季的辛苦从播种到除草、灭虫、施肥、收割、打场脱壳、进仓,这一系列的复杂的过程,很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很快明白为什么要“节约粮食”,使他们明白“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理。

4、运用多媒体情景启导,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心理学上讲,感知愈具体,表象形成愈清晰,越有利于促进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从而建立概念,培养能力。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指导学生理解课堂教学所讲的道理的过程中,指引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节约用水》一课时,先让学生认识地球上都哪里有水,讲了水的重要性之后,说: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我们的地球将会这个样子,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干枯的地球在转动。让学生想象那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学生看到干枯的地球,立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设想了各种结果。“人们没法生活”、“地球上的水都没有了,动物植物都死掉了”等,学生之所以能答得这样好,我想和多媒体的使用有直接的、必然的关系,它以情景化学习材料作为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媒介,直观形象的画面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结合课堂所学方法,学生便可迅速地理解。

5、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师或指导部分学生在课前将所需的资源整理好,可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相关人物等,由学生自己去Internet或资源库中去搜集素材。因此,更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学生根据学习主题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尤其是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每个人都进行资料的搜集,集中到一起的资料众多,杂乱,小组要想有一个统一的论点,要想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必须学会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十分有益的锻炼。虽然我们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这才是品德与生活教育的最终目标。在实现这种目标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扮演着“研发工具”的角色。

6、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品德与生活》学科是思想性教育性极强的学科,每篇文章都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或崇高的精神。光凭口头上说往往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如果能恰到好处地运用计算机丰富的动态画面,鲜艳的色彩来辅助教学,必然减少学生思维想象的困难,使课堂情感气氛浓烈。在教学《爱护环境》时,从网上选取“保护环境”的动画短片,不仅可以再现生活于课堂,而且可以挖掘学生心底的真切的感受,让孩子们意识到保护动物首先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由此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是重要的、必须的。同时在一定意义上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样学生中的大量事实可以互相进行印证,开阔视眼,增强辨别力,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形象生动的录像画面,教师总结性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扫除了认识的障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时,用信息技术展示的文字、图片、音像信息是其他手段不可比拟的。在信息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上一篇:读一本好书(读红楼梦有感)下一篇:端午感怀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