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2024-07-08

小学英语课题研究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小学英语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时间过锝真快,眼下又到了研究性学习总结阶段。下面让我对自己所研究的课题,做简单的回顾和介绍。

人们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记单词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经历、经验和实践,对自己熟悉的事、经历过的事,记忆深、理解快。对新事物,不理解、不认识、记不住也是正常的事。中国有句古话:“一次生二次熟,三次四次交朋友”。温故而知新以及“熟能生巧!接触多了就能融会贯通。因此,我们这次的研究进行得比较顺利,老师得指导很到位,研究成果也令人欣喜。

我们组的研究课题是“如何提高英语词汇记忆效益”。我们强调要用“逻辑”来安排记忆,储存要记忆的信息,利用反复实践来加强记忆,以达到扩大与提高英语词汇记忆效益的目的。根据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我们总结出以下有效的英语词汇的记忆方法,例如,音形义相结合记忆法、阅读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笔记记忆法、间隔反复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查词典记忆法、词缀、词根记忆法、寻根探源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和单词举例记忆法。

在研究性学习中,我学到了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接受了很多的教育。例如,挫折教育、意志教育、人文教育等。更重要的是在和同组同学合作研究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如开题、论证、讨论、采访、提问、咨询、信息搜索、网页制作、摄影、写作、论文陈述、课件展示、论文答辩等知识和能力,学会了

基本的研究方法,了解的研究的过程,激发了自身的探究的能力和热情。

研究性学习肯定的是我们每个学生竭尽全力的价值:只要方法正确,言之有理,你就是成功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个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张扬,想象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动手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施展,创新能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开发。相信:研究,将从这里起步。

研究性课程给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获得的信息量比平时45分钟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信息量要多出几倍甚至十几倍。这其中的大部分并不是老师传授的,老师只提供了他们活动的环境、空间和一些方法,而我们就靠这些学会了主动探寻知识、学会了分析、学会了思考??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指导师当然是同学们的老师,有时学生也是老师的老师,有时我又感到自己和老师成了真正的知心朋友。我觉得自己也常常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在与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研究性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开拓精神的重要性。使我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成长了!

篇2:小学英语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在教研室的倡导下,各校都如火如荼的开展起课题研究,我校也加入这一探讨的行列。并轰轰烈烈开展起来。在此,将最近的学习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与探讨。

一、要搞好课题研究,一定不能少了对小学音乐新课标的认识

从新标准提出的课程性质和课程基本理念中以及教学建议中,我们都可以感觉到,这次新颁发的标准更加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如新标准提出的音乐的实践性特点、音乐的不确定性、抽象性以及时间性、表演性和情感性特征,强调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识谱教学是我们音乐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才能为学生的音乐实践行为保驾护航。

二、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分段研究

不同的的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接受能力也不一样。为此,我们的课题研究分成三个年级段实施,分别为一、二年级;

三、四年级;

五、六年级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岁研究的内容一样,都是识谱教学,但难易程度不同,教学形式也有异同,低年级以游戏形式为主,学习简单的单音唱名;中年级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演唱一定量的歌谱;高年级学生在熟练演唱歌谱的同时,能根据中低年级知识量的累积,创作小型的歌曲旋律。

三、乐器进课堂提高识谱兴趣

乐器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乐器演奏的过程同

时也是识谱的过程。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仅能正确地演奏出各种音符的时值、音高,还可以通过反复的演奏达到听音训练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的增强识谱的能力和兴趣。

但目前这种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篇3:小学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一、对新课改下教学的反思

我在教学实践中将新课标作为自己教学的准则, 但是, 发现自己离课改的目标还差很多, 虽然参加了多次培训, 看了不少课改书籍, 理论上明白该怎样做, 但在实施中往往还会变样, 有时存在着只求形式不重本质的“表面化”教学的倾向, 为了课改而课改。倾向一:为了情境而情境。有一些数学内容被机械地套上了情境, 牵强附会地联系实际, 过多地强调生活来源, 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时间, 又妨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倾向二:为了活动而活动。在教学设计的活动中, 很多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 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 教师没有发挥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倾向三:为了方式而形式。课堂探究合作学习时, 很多学生都在应付“讨论”, 根本没有进行思维交流和碰撞。学生只是机械地、接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 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倾向四:为了表扬而表扬。有时课堂上只要学生答对了简单的问题或者有的答案还不完整, 我都给予了表扬, 而那些确实表现突出的学生即使有独到的表现, 也是同等对待, 只是为了鼓励而表扬, 没有达到实效性。通过以上的反思, 我找到自身的不足:自己的教育观念还需要不断更新, 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学生不懂的问题, 有些学生站起来想解答, 可是我就是不让, 偏要自己点一个学生起来讲;又如学生写出的词组是对的, 但由于不合常规, 而我一时没想透就不予肯定等, 这些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学观念还跟不上学生的发展需要, 还有待进一步学习提高。

二、让英语游戏活动进入课堂

小学生思维简单, 天性活泼, 对形象、好玩的学习方式感兴趣, 因此, 游戏就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活动。在英语教学中, 把枯燥的言语操练转变成游戏形式, 为学生创设了生动的学习氛围, 提供了英语语言学习的环境, 让学生在玩中不自觉地学到知识, 寓教于乐。这种模拟的语言交际情境让学生非常感兴趣, 积极参与其中, 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效果比以往传统的讲解更有效。

1. 借助表演游戏。

儿童可以通过不同角色扮演, 来理解文字的涵义, 而通过对话, 儿童可以练习说话。让学生在台上做小演员, 分别扮演教材中不同的角色, 学生会站在角色的地位去思考怎样表达, 注意力集中, 敢于表达。

2. 唱英文歌曲。

音乐优美的旋律, 缓解了学生紧张的学习情绪, 学习气氛也不再单调, 扭转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力。通过唱英文歌曲, 振奋学习的精神。如在学习26个英文字母时, 教唱英文字母歌, 学生记得牢又快。

3. 开展学习竞赛。

小学生都争强好胜, 在常规的学习中总是拖沓, 被教师赶着走。但是如果用竞赛的形式, 他们会主动参与, 思维活跃, 都想名列前茅。竞赛活动有单人、小组竞赛两种, 比如, 淘汰游戏。教师在发出指令前可以说“Sam says”, 则学生做此动作, 指令前没有“Sam says”学生则不做此动作, 反应慢或做错的同学被淘汰请回到坐位。单词竞赛。每组发一张标有该组序号的白纸,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五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所能想到的单词, 然后打乱组互评, 要求把自己认为对的单词标上汉语意思, 一词一分, 认为不对的做上标记。最后教师审评, 给其他组判分无误的可为自己组赢得五分, 分高者胜。这个游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很多孩子为了为难其他组或是不被他人为难, 学习了很多课外单词。

4. 知识巩固游戏。

我们可以安排些操作简单, 但具有检查性质的游戏, 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 复习了旧知识, 情感上也得到了体验, 而从这些旧知识的复习中我们自然过渡到新知识的传授, 温故而知新, 一举两得。在复习巩固阶段最忌讳的是机械的操练, 游戏能使复习变得生动。比如我们在学习了一年的12个月份后, 怎样才能把学到的又长又多的单词像数数一样说出来呢?首先我们可以采用报数的方式, 让学生一个个站起来只说一个月份, 这样全班同学一起开始说, 自己说自己的, 谁说完谁停。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 唯恐落在别人的后面。这样的游戏, 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把枯燥的12个月份牢牢记在心中。

5. 猜一猜。

教师把单词、语句的意思用动作、表情描述出来, 让学生猜一猜, 这就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努力在大脑中搜索正确的答案。如教师做出跑步、吃东西、微笑等动作, 学生会猜出英语单词run、to eat、smile。

6. 拼读游戏。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字母卡片、单词卡片, 教师说出英文, 学生把卡片中的字母快速拼揍, 说出中文意思的中文翻译说出来。如:出示“apple”的图片或词卡, 学生快速拼出a-p-p-l-e苹果。在练习新学的单词时, 教师把单词写在黑板上, 用书本遮住其中的一部分, 让学生判断缺少了什么字母, 说出来补上去。

游戏活动的开展是讲究一定原则的, 不是为了学生的好玩就漫无边际, 一哄而上。首先,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制定游戏的名目, 设定游戏规则, 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游戏要多样化、趣味化、具有启发性, 做到玩学结合, 不能顾此失彼。游戏的时间安排要合理, 不能过于占用教学时间。

篇4:小学英语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一、注重小课题的选题

(一)选取的材料要有研究的价值和可操作性

数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者相互依存,生活为学生提供了认识数学的丰富感性材料和经验。可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课堂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开展小课题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内容也来源于教材,因此教材仍是我们第一选择的材料。从教材入手采集有用信息,有效开发教材资源,不能仅仅只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要更深层次地思考各单元中的每道例题、练习题以及思考题的可研究价值,使学生研究起来有可操作性,防止提出的小课题抽象化、形式化,以致使小课题的研究走过场。

(二)选取的材料学生感兴趣,通过努力可以解决问题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因此,在小课题材料的选取中首先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对课题感兴趣,就会主动地运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及周围可以利用的一切资源,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和信心。例如,在学习《二十四计时法》时,我发现学生对这两种计时法的使用在选择上有不同意见,于是我按学生的观点不同将学生分成甲、乙两方:甲方认为二十四计时法好,乙方认为十二时计时法好。学生对这个辨析性课题以及这种学习方式特别感兴趣,辩论会上两方各抒己见,互不相让,课堂气氛空前高涨,整节课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二、注重小课题的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学生自主确立小课题,教师做调控

例如,在教学“年、月、日”知识时,我尝试着先让学生自读课本,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疑问接踵而来——为什么一年只有12个月,不是13、14……个月?为什么有的月份是30天,而有的月份是31天?为什么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为什么一年有365天?为什么有平年有闰年?怎么来判断某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我当时没有一一回答他们,而是根据学生的能力将他们均匀地分成了六个小组,在小组内自己确定了组长后,我给每个小组明确了研究任务。整个研究过程,我只是不时地与每个小组的代表交流一些疑难问题,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指导他们要带着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使他们知道怎么去进行研究,逐渐使各个小组的研究各具特色。在课题成果交流汇报中,我也只是随机的对每个研究小组的交流意见进行讲述或补充完善,先把他们的结论进行梳理然后再做确定。这样,教师在整个小课题的研究中起着“宏观调控”的作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更乐于探究他们确立的小课题了。

(二)指导学生设计课题探究的步骤

小课题确定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探究步骤的设计(采集有用信息→分析处理→数学建构→提出假设→验证结论→问题解决→获得新的信息),开始时,教师要做些指导,然后由学生分小组设计,最后再由师生共同对步骤的设计进行讨论。这样,学生在设计步骤的过程中对整个小课题研究活动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清晰的认识。

(三)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自主发展

数学是奇妙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不同问题需要研究,所以小课题的内容、要求和方法各不相同。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有的需要查阅资料,有的要走访专家开展调查,也有的要通过实验操作等。所有的这些活动,都要求学生根据课题的分工自己去完成,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能,充分运用自己的创造想象,来解决实战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注意积累资料,如写教学日记,随时记下数据或感受体会,交流结果等。从认知心理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小课题学习室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去哪里搜集资料,社会调查如何开展等。

为此,我们要放手让学生交流探究过程与方法,对探究活动密切相关的技能进行指导,在必要时也与学生共同调整研究方案。通过团队的学习交流,每个人都能学到很多自己无法独立学习的知识和能力,每个人也都能从对方身上取长补短而完善自己。

(四)研究时间不宜过长

我认为小课题的研究以一周左右的时间为宜。因为小学生研究的课题一般都是以教学文本为素材的,课题小而实,学生研究起来针对性和操作性强,较容易成功。就是课本以外的学生有兴趣、难度较大的课题,也可以只让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进行研究,然后只是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其他学生只要能听明白就行,因为不是必学内容,所以研究所用时间也不会太长。

三、注重整理、总结小课题

小课题研究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收获,有了最终的结题,所以本着学生是学习的小主人的原则,在小课题研究将要结束时,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让各小课题组展示自己组的阶段性成果。研究成果的展示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既可以由研究人员叙述出来,也可以通过实验演示进行说明;既可以写成小论文的形式,也可以写成研究报告的形式。

总之,小课题研究是很有趣的,并不是那么神秘,只要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依托,抓住教学文本,从平时的学习材料中,发现值得研究的小课题,让学生真实地接触研究,让多彩的生活为学生提供认识数学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和经验,教师适度地给予策略上的指导,不断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我们的数学课堂会越来越生动。我相信数学小课题研究会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朵奇葩。

篇5:小学课题研究培训心得体会

第二天我们一共听了三位专家的报告。首先是中央民族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的孙晓天教授的《数学探究教学 意义与实现》,从中我明白了,探究教学一定要搞,不然,新课标中的各种教学目标无法实现,但探究的形式不一定非得模式化。他说,没有探究式的教学,难谈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他所提倡的探究教学与我们现行的自主探究教学方式是很吻合的。孙教授在报吿中提出的开展探究式教学需要注意的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1、探究的应是学生未学过的内容;

2、不主张预习;(先学后教不是探究,是自学);

3、尽量不用书的情境或例子;(教材呈现了各种解题思路及答案,叫学生怎么去探究?他能不去看吗?)教材是双刃剑,一方面给了探究的问题,一方面又封了探究的通道。

4、教师要帮学生搞清楚情景或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5、学生一定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有了想法的基础上讨论、分享,形成共识。(小课题研究是课后研究、课上汇报,看不到学生研究的过程;我们往往就是抛问题之后就分组讨论、交流,大部分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不愿意思考。要改变)。

6、教师个别引导很重要。尤其对反应慢的学生,这时启发就起作用了。

7、公开展示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式教学要注重过程,现在的一年级教材,在呈现形式上也突出了这一点。然后是《小学数学教师》主编陈洪杰老师对这7节课的点评报告,点评内容我就不做汇报了,但他在点评之前的一段话我觉得值得我们在评课中去借鉴。他说,我希望一堂数学课能做到这16个字:面向全体,人人有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小明星”,没有“三陪”;注差异,基础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提供不同层次、多样的学习方式;各有提升,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人人发展,个个不同;学科特色,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数学工具性、思想性、审美性等。要直面问题的教学改进。(课上,千篇 一律:你们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疑问呢?学生肯定会肯定的回答,他有疑问也就不好意思说了,事实上他是不明的,是有疑问的。(课件出示错例) 学生一旦有了什么疑问,也是千篇 一律的:这个问题我们课下再研究好吗?当时我就边听边反思,自己在上课时特别是公开课时不也同样吗,就怕出现什么问题影响了预设的过程,就是不敢面对突发事件。课后,我又登录了陈洪杰老师的博客,看了他的一篇《你有勇气上一节失败的公开课吗》,这篇文章很值得我们深思,我已经转到我的博客上了,希望与老师们共享。最后一位作报告的是陈红婷老师的《让师生在研究中成长》。

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收获与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将专家的思想、理念慢慢渗透到课堂教学中,落实到实际行动上,使自己的教学水平能有新的提高。

★ 课题研究历程个人心得体会

★ 讲座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 高中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 高中生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 关于参加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 课题研究培训心得感想

★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doc

★ 年度课题研究个人计划

★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计划

篇6:小学数学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主动探究能力,我参加了“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课题研究”课题实验。我在同组的同事指导下,通过研 实验,初步取得了一些的成绩。现体会如下:

一、严格要求,务实开展。

自我申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课题研究”课题立项后,为保证课题研究能在科学有序的工作状态下顺利开展,我制定了课题研究的管理细则。要求做到“三必须”:必须随时听课,了解实验的状况;必须加强学习,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必须准时参加课题小组学习活动。加强自身理论的学习,做实验记录,每学期上一节实验汇报课,写一份实验论文或实验心得体会、教学反思等,做到边实践边学习边总结。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要想顺利的实施本课题,我清楚的认识到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在改革教育同时,必须从居高临下的主宰课堂的局面中解放出来,淡化自己的权威意识,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我非常明确: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合作、愉悦和融洽的学习环境,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表现空间”,让学生积极思维,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

三、积极探索导课的最佳方案。

师生谈话导入。对于某个新知识,学生接触最频繁却又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可以采取师生谈话来导入。比如教学“梯形的面积”,可这样谈话来导入:(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三角形面积,知到可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下面就请大家来回顾一下,介绍一下如何把三角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的。

实践操作导入。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可吸引小学生 将注意力集中到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中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学生具有活动实践的天性和创造成功的欲望,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多动”,尽量让他们在“做中想,想中学”,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凭借已有知识操作学具来导入新课。

巧设游戏导入。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将游戏有机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利用游戏的无意注意的特性,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化难为易和减轻学生的负担,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讲述故事导入。抓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的特点,教师可根据实际来讲述相关的小故事,以生动、风趣的语言和饱满的激情描绘出一个生动、曲折的情景,充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

借助媒体导入。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声、色、形、动、静发生交替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 2

屏材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是一种很好的课堂导入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在近段的实验中,我们在导课的方法和技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在学校组织的统考中,尤其是有关创新能力的命题,我班学生答的准确,有创新。

2、提高了参研教师的素质。近段的实验探索,也使我校教师自觉地加强学习,提高了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于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7:参加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我参与了我镇《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的研究。我是语文科教研组长,在研究过程中我负责的工作主要有:参与课题研究、教学实践等工作。

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对于我来说,感受良多。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做课题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一、在课题研究中提高了科研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填补了我科研活动零的空白。课题研究,不能只是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制定出来的,它需要科学理论做依据,有实践经验做支撑,这就迫使自己认真地去学习,研究。在课题研究前期,我们在课题主持人的组织下,通过听讲座,了解模式的框架;在教研组活动上,学习了与课题有关的资料,案例。自己也查阅了专家的学术著作,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知识量,提高了自身素质。

随着理论素养的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也不断增强。尤其体现在文本解读的深度和教学设计的效度上。课堂上,我努力实践有效教学,突出年段教学特点,引导学生初读感知、熟读感悟、美读抒情、读后延伸,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与学生共享成长。

二、课题研究需要好的研究氛围。

我庆幸,能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之一,能参与到这支高素质的团队中来。就拿我们低年级“四读”教学模式来说,从模式的环节,内容的修改到模式名称的敲定,模式的定稿,经过多次修改。这需要我们课题组通过备课,说课,听课,评课,反复地进行讨论、分析。我们正是靠在这样的研究氛围中不断地修正观点与思路,不断地产生碰撞与求索,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有了这次课题研究的经验,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科研能力较强的队伍,我们一定会勇于接受更多的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教学事业而努力。

篇8:小学英语教学心得体会

一、外塑形象

很多老师, 太注重教学方法, 不注重形象, 其实老师给学生的第一感觉是视角信息, 不是老师的水平高深, 恰恰, 这一点被很多小学英语老师忽视了。很多人说, 千万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而事实上, 很多小学英语老师就是输在这方面上。从这一点上说, 外表形象很重要, 因此老师在穿着等方面一定注意要得体。

二、用心交流

很多老师, 讲话很有功利性, “赤裸裸”的谈英语学习, 谈英语单词, 谈背诵课文, 其实这些虽然开门见山, 节省时间, 但却把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压”下去了。因此, 老师应该和学生聊生活、聊爱好、聊志向等, 切忌直接聊与英语话题有关的。这就像刚谈恋爱, 如果直接谈房子、金钱什么的, 注定没有生活品味。

三、情景模拟

让学生在学习场所、生活场所、玩乐场所都可以看到和学习英语。如校园内的警示牌、标语牌、宣传牌, 用英汉双语;玩乐场地的器材名称用双语;教室里的课表、班规和其他布置用双语;食堂内墙壁上的卡通画和漫画等的人物对话用双语;公寓内部设施名称、名人名言等用双语, 等等。耳朵听到的和嘴里说的主要指的是软环境, 一种语言的学习目的主要是听得懂、说得出, 这就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 去引导, 去营造环境, 去创造机会。

四、学会评价

很多老师都把分数看成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 把考试结果看成“命根子”, 不注重学习成长记录和过程。当然这与考试大环境有关系, 但是很多老师没有去反思, 最后是恶性循环。因此, 学会评价学生, 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 在教学中, 作为老师, 最终的目的是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 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围绕这个主题去做, 用心去做。这些年, 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以上四点, 使极大多数的学生对英语兴趣都非常高, 教学效果显著。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我们一定要好好反思, 利用好资源优势, 认真分析现行教育教学中不好的观念和存在的问题, 从而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同时, 我们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创造最佳环境, 寻求最佳办法, 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使小学英语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小学英语是孩子们学习英语的起点, 他们的英语的掌握程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这个阶段的英语教学中, 如何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是采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最终目标。

上一篇:2015保育员市级培训学员代表发言稿下一篇:生命的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