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旅游节

2024-07-29

三门峡旅游节(共9篇)

篇1:三门峡旅游节

第17届国际黄河旅游节将于5月18日在三门峡举办 为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关于大力发展黄河旅游的战略部署,第17届国际黄河旅游节将于5月18日至5月23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

据了解,本次旅游节以“黄河之旅——中华民族之魂”为主题,以弘扬黄河文化,展示黄河文明,推进区域合作,打造“黄河之旅”国际旅游品牌、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为宗旨。2011年,是国家旅游局“中华文化游”主题旅游年。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中华文化游”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三门峡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遗址、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车马坑群、荆山轩辕黄帝陵、战国时代的秦赵会盟台、老子著《道德经》处函谷关、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还有八路军渑池兵站旧址、豫西窑洞民俗旅游点、三面环水的黄河游览区、风景名胜亚武山、陕县甘山森林公园、避署胜地温泉风景区、屹立于滔滔黄河中的中流砥柱、举世闻名的黄河大坝。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烂漫的山花遍及城乡。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黄河旅游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三门峡市古称陕州,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是河南省的西大门,自古以来都是我国东西交通的要冲。相传大禹治水,用神斧劈开了人门、鬼门、神门,河水东流而去,三门峡因此得名。如今,这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已经发展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黄河文明旅游线重要的节点城市,并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十佳新锐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等荣誉称号,被誉为“黄河明珠、天鹅之城”。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

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黄河穿越高原峡谷,在三门峡昂首东去,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横亘在祖国大地。众所周知,河流是缔造人类文明的血脉。即便是这样,黄河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河流,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培育了华夏民族千百年来坚如磐石的文化和灵魂。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你们可以藐视一切,但是不能藐视黄河。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这就是我们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而象征着这种民族精神的中流砥柱就巍然屹立在三门峡的黄河激流之中。唐太宗李世民当年巡视黄河时,曾写下了“仰临砥柱、北望龙门,茫茫禹迹、浩浩长春”的诗句。前不久,宋代书法大家黄庭坚的书法作品《砥柱铭》拍下了4.3亿元的天价,更是让这座历史丰碑名声鹊起、驰名中外。在去年旅游节的“横渡母亲河”活动中,来自全国68个城市的1820名冬泳爱好者,高呼“与黄河同行、与砥柱同在”,谱写了千人横渡黄河的壮举,再现了伟大的砥柱精神。

独特的区位、悠久的历史,使三门峡成为黄河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和发展地之一。

从地理位置上讲,三门峡地处秦岭山脉、黄土高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交汇处,黄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长达200公里,山水形胜、钟秀汇聚。豫西大峡谷潭瀑流泉、自然天成,是度假养生、漂流拓展的好去处。黄河丹峡碧水红崖、奇峰林立,堪称鬼斧神工。双龙湾绿水环绕、步移景换,被称为秦岭罗敷、北国漓江。甘山国家森林公园丹枫流霞、峰回路转。仰韶大峡谷清幽深邃、山水殊致。亚武山群峰翠微、奇秀双绝。雪花谷风口浪尖、尽享漂流

激情。九龙山山水相映、宛若仙境。玉皇山层林尽染、气象万千。汉山风景区险峻奇崛,其主峰海拔2413.8米,为河南最高峰。而在鼎湖湾,你可以摇木橹、看青纱、赏明月、品美食,体验“千亩荷塘万亩芦,水火渔光荡泊舟”的悠闲与自在。

从三门峡沿黄河东行,依次是河南省的洛阳、郑州、开封。郑、汴、洛、三这四个城市荟萃了中国古代最为繁荣兴盛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是黄河文化最集中、最重要的发展地、承载地和展现地,是黄河文明旅游线的核心组成。

作为第十七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的举办地,三门峡有山、有水、有文化,是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城市,是一座感受黄河山水情怀的城市,是一座探求黄河灿烂文化的城市,是一座体验旅游和谐宜居的城市。

正如一位著名旅行家所说:要看过去的黄河、要看现在的黄河,在三门峡再合适不过了!全国“两会”报道凸显三门峡“声音”和“形象”

2011年03月22日 04:29:08来源:三门峡日报【】分享好友

本报讯(记者柴锦玉)随着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三门峡市今年“两会”新闻宣传报道也漂亮收官。市宣传部门及各新闻单位围绕会议主题,充分反映“两会”盛况及三门峡市代表履行职责参政议政的情况,大力宣传报道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和“十二五”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报道有声势、有特色,在全国“两会”期间,发出了响亮的“三门峡声音”,树立了鲜明的“三门峡形象”。

“农民住房问题也是民生、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经济合作项目推介、黄河旅游节升格、创新社会管理、白天鹅越冬„„”这些与三门峡关联的话题频频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全国人大代表、市委书记李文慧作客人民网“谈开放富裕魅力和谐三门峡”,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谈保障性住房和劳动就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频频出现三门峡的“声音”和“形象”。

做好“两会”宣传报道,是三门峡市宣传文化思想战线的“重头戏”。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市委宣传部组织市主要新闻单位记者赴北京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各媒体发稿量普遍高于往年。三门峡市共在省级以上媒体发稿63篇(条),其中头版头题(条)4篇,同时向全国知名网络媒体推荐新闻187篇(次)。这些稿件以专访、通讯等形式在相关媒体的全国“两会”特刊、专栏刊发,在关注代表审议讨论的同时,更多地展示三门峡市代表认真履职和参政议政风采,充分反映了三门峡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生动实践,在三门峡市起到了凝聚人心、树立形象、鼓舞斗志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今年的“两会”报道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创新。一是方法创新。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等新兴媒体联动,中央与地方媒体协调配合。二是思路创新。更加关注民生、民意、民情。三是手段创新。“两会”报道实行会内会外互动,立体式、全方位、全媒体地呈现,影响力显著扩大。

篇2:三门峡旅游节

5月22日至25日,由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商务厅、三门峡市政府主办的“第二十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和“2014沿黄九省(区)对话黄河·智慧旅游峰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中心举行。甘肃省旅游局副巡视员何效祖率领我们甘肃丝绸之路之路国际旅行等甘肃省沿黄九省(区)旅行社合作联盟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了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办的第20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何效祖副巡视员并在“2014沿黄九省(区)对话黄河·智慧旅游峰会“”上,作了“大黄河智慧旅游的区域联动”发言。

5月22日晚上。第二十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文艺晚会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体育中心举办。此次晚会以“黄河三门峡·美丽天鹅城”为主题,晚会还邀请与三门峡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的韩国东豆川市表演节目,为黄河文化旅游节助兴。运城市的绛州锣鼓、临汾市的吉县唢呐、渭南市的传统舞蹈,三门峡交响乐团、三门峡民乐团、三门峡女子乐坊等也将成为这次晚会的演出主力。

5月23日上午9时,“第二十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文化旅游节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在三门峡国际文博城中心广场举行。中国旅游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石秀诗,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省长、省政协副主席、以及河南省旅游局局长寇武江等主办单位负责人,沿黄九省(区)旅游部门负责人出席了开幕式。

随后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三门峡市委市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对话黄河·全媒体旅游峰会”举行,国家旅游局、沿黄九省(区)旅游局、三门峡市的领导以及全国主流媒体、沿黄九省(区)都市报、大型门户网站等机构的负责人相聚一起,围绕“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主题,进行高层对话,智慧碰撞。

甘肃省旅游局何效祖说,大黄河智慧旅游的区域联动,本质上仍然是大黄河旅游的区域联动,要在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沿黄九省(区)旅行社合作联盟的框架下,进一步深化合作,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甘肃省今年全面启动了甘肃丝绸之路大景区建设工作,强化智慧城市、智慧景区工作。其中与大黄河旅游品牌直接相关的有:永靖黄河三峡大景区、兰州百里黄河风情线大景区、景泰黄河石林大景区。

篇3:三门峡旅游节

一、三门峡大坝旅游发展现状及全域旅游发展分析

(一)三门峡大坝旅游景观

三门峡大坝可开发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大坝生态观光型旅游产品、大坝的历史人文景观。

1. 大坝生态观光型旅游产品。

整个景区自然风光旖旎,有许多奇特的风景,旅游资源丰富。三门峡大坝建成后,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库区蓄水时,黄河便在三门峡谷形成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整个湖面波光粼粼,一望无际,同时配上两岸的青山绿树,山水相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到了春、秋、冬三季,成群的野鸭在湖中戏水,来自西伯利亚白天鹅飞翔在天水之间,画面唯美壮观。每年的6~10月,大坝泄洪排沙放水,怒涛翻卷,峡谷轰鸣,水花飞溅,整个大坝蔚为壮观。大坝四季都是较为适合的旅游景点,可以根据季节性和大坝特有的景观打造生态观光型旅游产品。

2. 大坝人文景观旅游产品。

自古三门峡是大禹治水的丰碑所在地,同时三门峡大坝也是我国第一个建成的水利枢纽,是中国人民治理黄河的一座丰碑,并且是上个世纪苏联156个援建项目中唯一一个水利工程,大坝见证着中苏的友谊,它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备受争议的一个水利枢纽大坝,这些特有的历史性造就了大坝的人文独特性。景区内有堪称中华奇石的中流砥柱石,它屹立于黄河之中,有力挽狂澜之用,被我们华夏儿女奉为英雄石,成为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精神的象征,不少的文人墨客都有赞美它的诗作留给后人。这种特有的人文景观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同时也有教育意义。

(二)三门峡大坝的旅游现状

1. 旅游景区现状。

三门峡黄河大坝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具有稀缺和独特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目前大坝仅为游客提供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产品,形式较为单一,很难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求,导致游客在大坝停留时间很短,除了门票之外,没有二次消费。

2. 景区周边餐饮与住宿设施现状。

旅游无外乎“吃、住、行、游、购、娱”。对于旅游目的地而言,吃和住是基本和首要的要素。三门峡市的餐饮、住宿设施主要分布在市区内。

娱乐活动———目前,三门峡市已经初步形成娱乐活动体系,但缺乏以大坝为主题的、内涵丰富的特色文化项目,还未形成主题突出、能够满足游客精神需求的文化娱乐项目体系。

购物设施———目前投入不足,旅游产品和旅游市场的开发急需加强。三门峡市旅游商品类型比较丰富,但缺乏特色和档次,需提升旅游商品档次与特色,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如何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三门峡大坝全域旅游发展的必要性

“全域旅游”是充分利用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优势,各行业、各部门共同谋划,全民参与为游客打造一个全方位、全时空体验的旅游过程。全域旅游注重的是游客的感知度与体验度,针对旅游目的地而言,不仅要增加景区人数,更重要的是提高旅游质量。全域旅游进一步促进了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的迈进。三门峡大坝的发展与转型需要走全域旅游的路线。

1. 同质资源竞争激烈,三门峡大坝转型的需要。

三门峡大坝同质资源的竞争激烈。就地理位置而言,河南省除三门峡大坝,还有小浪底水利枢纽,并都分布在黄河故道,其可看可观性较为类似。就旅游景点而言,三门峡大坝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三峡大坝为5A级旅游景区,三峡大坝的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已初具规模,旅游产品基本成熟,区位条件占有优势。三门峡大坝依靠传统的观光旅游资源已经很难取胜于市场,需要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从观光型的景点向度假型的旅游景区转型。

2. 全域旅游发展下三门峡大坝旅游质量提升的需要。

三门峡大坝旅游景观的品牌效应的单一性造成了以下问题: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薄弱,大坝与周围景区的联动作用不强;二是旅游产品以观光型为主,旅游体验不足,不能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三是大坝目前的营销策略失衡,不注重整体营销;四是大坝缺乏配套措施,停车场、专用旅游观光公路、公厕、绿化、交通和景点的建设达不到一流的水准,管理水平不足。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国内、国际游客对旅游产品、旅游设施、旅游环境和旅游服务有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全域旅游的理念可以对三门峡大坝的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与开发,设计出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加强周边景区的联动作用,进行整体营销。

二、全域旅游视角下三门峡大坝的发展对策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三门峡大坝的发展要用全新的发展与合作观、全新的资源与产品观以及全新的市场观来建设景区,服务游客。全新的发展合作观体现的是全行业、全部门、全游客等利益相关者要以旅游为统领,携手创新合作发展方式,进行整体、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景区景点界限,而是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全域发展,最终实现旅游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和谐统一的全域发展格局;全新的资源与产品观是指准确把握游客的需求,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充分结合,开发出全体验、全链条、全时空的旅游产品。

(一)明确大坝的旅游定位,走市场化道路,进行全媒体营销

现代社会旅游业是高度市场化和竞争性的行业,三门峡大坝旅游必须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来经营,并进行全媒体营销。三门峡大坝有政治敏感性、环境脆弱性等特点,需要进行旅游的整合营销,需要有一套完整有力的市场营销工作,快速有效的提高三门峡大坝旅游的知名度和旅游形象,使旅游产品尽快进入市场并为市场所接受,为游客所选择,否则会面临被游客抛弃和边缘化的风险。全媒体营销是指通过电视、互联网、微博、微信、旅游展销会等展示影视剧、旅游宣传册、旅游宣传片、旅游形象标示等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大密度的宣传。三门峡大坝可以整合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联合营销,从而满足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在宣传的过程中丰富和提升大坝的文化内涵,增加景区游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二)政府主导,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开创全域化的旅游管理合作机制

政府主导是全域旅游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政府组织全行业、全部门、全人员,共同商讨、集思广益来打造以大坝为主题的三门峡旅游发展文化带。政府相关人员结合三门峡市的整体规划,整合周边资源,以大坝为依托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带。三门峡市因三门峡大坝的建设而建市,大坝作为景区应该承载三门峡市最为核心的文化精华,这是一个金字招牌和全市人民的“金饭碗”。将文化娱乐休闲场所建在市区周边是未来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景区带动休闲娱乐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又服务景区,提高彼此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大坝引领,深挖旅游资源,打造全链条式旅游产品

三门峡市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也是物产丰富、生态环境优异的区域,旅游商品开发有巨大的潜力,做好旅游商品的开发与销售对于提高旅游产值、增加旅游经济收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充分挖掘旅游产品,从观光向美食、养生、文化、度假等方向组合发展,打造链条式旅游产品,满足顾客的全方位需求。

三、结语

三门峡大坝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坝,面对休闲旅游时代的到来只有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积极整合开发三门峡旅游资源,搞好景区的规划和设计,全力打造三门峡“文化山水”的旅游品牌,才能使之成为三门峡市乃至河南省文化旅游的名片,成为国家级“黄河之旅”线路的龙头景区,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乃至全世界中华儿女的精神圣地,最终成为国际性的重要旅游度假目的地。

参考文献

[1]马耀峰,宋保平,赵振斌.旅游资源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2.

[2]吕俊芳.辽宁沿海经济带“全域旅游”发展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29):52-64.

[3]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3):130-134.

[4]刘松.休闲、度假与中国旅游业发展阶段分析[J].北方经贸,2007,(6):117-118.

[5]厉新建.中国旅游经济发展与创新研究[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7.

篇4:三门峡旅游节

【关键词】文物 ; 保护; 旅游业.

(一)文物的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

(1)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文物的保护和开发

旅游业是一种新型的朝阳产业,有着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根据联合国的数据显示,旅游的投入和产出比例达到1:7,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例如,附近的洛阳模式,通过对文物的保护修复,来丰富当地的旅游资源;再例如附近的焦作,有原来的以煤炭工业为主要经济来源,成功转型为旅游强市。旅游业的经济性和效益性,为文物的保护提供了一种途径。“以文物养文物”通过把优秀的文物开发为旅游产品,为旅游业服务,进而再通过旅游创收来达到对文物保护的目的。

(2)为了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为对当地的文物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和挖掘,并且结合时代的科技和文化,为文物旅游资源赋予新的内涵。在对文物资源的开发的同时,运用高科技手段来增强对文物资源的保护。法国作为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在旅游业发展时,充分利用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把旅游业创收的一部分用于与文物的保护。在国内许多著名的景点也有值得借鉴的经验。例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在开发之中建立研究院,主要对文物的内涵进行发掘,对破坏的文物进行修复。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已经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3)文物的保护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主要的资源

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就犹如无水之源。很难有长久的活力。而文物是一个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之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规模和特点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发展规模和特点。因此,文物的保护对旅游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4)旅游业的发展反作用与文物的保护

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难免会对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带来严重的影响。旅游业对于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也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对于文物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加快的文物自然因素破坏的进程,更重要的是我国目前旅游者的环保意识缺乏,不文明的现象屡禁不止。敦煌的文物保护可谓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敦煌的莫高窟由于大量游客的涌入,照相机强烈的光线和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致壁画的颜色暗淡。

(二) 三门峡文物保护和开发现状

(1)文物发掘状况

三门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出现了灿烂的原始文化。早在1921年位于渑池县的仰韶村的仰韶文化之中出土的大量的陶器,为研究新时期时代的文明提供了主要的资料,同时也是母系氏族时代变迁的主要见证。全国发现的5000多处仰韶文化当中仅三门峡就占了200多处。20世纪九十年代由考古工作队发掘的三门峡虢国墓地,大量文物的出土代表了三门峡数千年文明的结晶,更是把三门峡推上了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热潮之中。2000年李家窑文化中发掘的虢国都城上阳城,更是将三门峡的历史推前了将近3000年。2000年以后又相继出土了大量的唐朝、汉朝、金朝等文物资源。除了考古发掘出的文物资源之外,还有老子著《道德经》的天下第一关——函谷关,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陕州古城。

(2)文物资源的保护取得了显著地成果

1997年为了保护虢国都城遗址,在此遗址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三门峡植物园;其外,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在虢国墓地遗址上建立了虢国博物馆,同时也相应的建立了虢国文化公园;在保护陕州古城之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立了陕州古城风景区;同时也按照函谷关原有的旧址在其基础上对函谷关进行了修复,并打造影视基地形成相应的产业。

(3)文物的保护与经济的发展矛盾重重

三门峡素有“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之称。从总体上看形似半岛,城市的发有限的资源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政府领导主重经济发展而忽视经济发展的规律,肆意的修改和拆毁古建筑,片面地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了一些文物古迹只有其表,而缺少内涵;在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之中,没有从中整体上考虑来做整体规划,没有因地制宜使旅游设施和景点景区整体完美结合。例如函谷关附近的问题就比较突出。

房地产的开发,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促使了文物的破坏。卢氏旧城的建设,对古城墙的破外等。在经济的建设过程没有做到保护和利用并重的原则。在对于主要的文物资源开发时明显不足。如:有着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称的宝轮寺塔,基本只是保护没有深挖历史文化内涵,结合主要的历史事件进行相应的建设。这与故宫的回音壁相比不可同日而语。部分地区开发过度,三门峡的大鹏酒店开发之时就是一个例证。古城的保护突出是一个古香古色而现代建筑融入其中,显得突兀。在古城保护和开发方面比较好的例子如周庄古城,旅游的住宿设施主要是以特色的民居为主,高档酒店的开发不能以高科技、奢华为主,而应该是以古做文章。

(三)文物保护和利用不力的原因

(1)文物的保护导向机制单一

在进行文物的保护和开发之中,没有协调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虽然成立了文物管理委员会,主要是公安、司法、文化、文物、旅游等部门的领导担任,并没有发挥主要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该部门事物由领导一把手决策,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文管部门,主要的责任是应该监督重大建设规划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2)保护和开发中专业水平较低

重要的文物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之中,过重的强调企业和经济的作用。并没有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考虑。缺乏征询专家的意见。并且相应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政府也出台了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在引进计划之中应用性的人才引进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但也应该注重文物保护、旅游方面的人才引进。

(3)执法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不足

我国相继出台《文物保护法》《非物质遗产保护法》等法律。但文物执法方面却显得不足。执法人员过度的强调对于破坏盗窃文物违法行为的打击,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文物保护法的精神,忽视了保护是重要的原则。缺少相应的宣传,执法人员本身应该是法律的宣传者,而不仅仅是打击犯罪。归根结底,应从根本上提高全社会公民的素质,才能使文物的保护正常运转。

(四) 三门峡文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应该坚持的原则

一、保护性原则

在文物保護方面,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开发和利用之时,充分测算旅游承载量、环境承载力,和文物破坏与修复能力。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对文物的保护意识,要敢于制止不文明的旅游行为。把对于文物的管理纳入政府的体制当中,提升文物利用和保护整体水平。

二 、 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文物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它最主要的价值在于其本身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任何的再造和模仿都会失去其本身的价值。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以战略的眼光来看待文物的保护,使文物的保护与经济文化相适应。通过创新来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例如在对虢国遗址的保护时应该开发多层次的旅游产品,针对虢国研究热潮开发相应的科研旅游,还可以针对国家提倡的和谐文明建设。来开发礼仪教育旅游,充分发掘虢国时的周朝的礼仪风俗。再例如对于陕州古城的开发,应该和当地的剪纸艺术相结合起来。打造品牌,形成产业。

三、整体性原则

文物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所特有的文化记忆。任何分裂的保护都是对文化的误解。文物保护时,首先应该就地保护,其次应该集中保护。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还可以从整体上加深对文物的理解。例如对于油脂机械厂的车马坑应该整体保护。

(五)对于三门峡文物开发和保护的意见

一、突出特色文化,以点带面

三门峡地区最主要的特色文物有函谷关遗址和虢国遗址、地坑院。其他的文物遗迹和遗址和洛阳、西安的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三门峡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旅游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弊端但同时也有优势。根据光晕效应,三门峡的陕州古城等古城资源将处在西安和洛阳古城的阴影之中。三门峡的文物开发想要从古上下手,难度无疑是很大。但是三门峡可以另辟蹊径,以虢国遗址和函谷关为主要的宣传突破口。函谷关是中国道家主要的遗址遗迹,而虢国遗址出土的大量的青铜器,是中国国内所罕见的。通过对函谷关和虢国的宣传来带动其他文物遗址的发展。

地处三个历史文化名城的中间,是优势也是劣势。通过借力其他三个地区来发展,可以将劣势转化为优势。通过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将该地区的旅游有原来的点状发展,转化为线状发展,再到面状发展。和其他三个地区客流共享,抱团发展等。除了上述两个文物类资源,三门峡还可以利用白天鹅湿地这一旅游资源,从整体上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创建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地区特色

拥有特色的旅游资源不等于就可发展好旅游。特色的旅游资源是一颗颗明珠,需要旅游线路串联起来。来三门峡旅游的人群中,大部分倾向与参观三门峡黄河湿地公园和体验地坑院。并且在旅游的群体之中,受教育程度较高。三门峡在发展旅游时,可以整合这些文物资源,通过针对性的营销宣传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

三、加大对于文物开发的投入,兼顾公平和效率

文物的保护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资金的短缺。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要使文物资源成为旅游资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受到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影响,各地的发展普遍偏向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地产的开发,对于旅游业的投入比重过低。在发展经济其他产业时,应该兼顾经济和社会、文化。根据帕累托改进,在把经济蛋糕做大的同时,分配好蛋糕。

四、因地制宜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和便捷性是影响旅游业发展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会给文物古迹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例如三门峡在修建肴山路时对于李家窑虢国遗址的破坏。从总体上看三门峡的文物资源的分布较为集中,可以采用环旅游景点的模式建设旅游基础设施,减少对文物的破坏。对于函谷关的景区景点可以发展社区——景点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三门峡文物考古与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3年9月版

[2]《文物旅游资源开发理念和实践初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张歆梅

[3]《对洛阳文物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研究》闫红霞

[4]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篇5:三门峡旅游作文800字优秀

刚进动物园的大门,就看见了几只被放生的梅花鹿,它们在自由自在地奔跑着。一见我们,停住了脚步,好像在说:“小朋友,欢迎你们的到来。”有的人竟然不怕它,跑到它跟前去触摸它,梅花鹿很温顺,它不踢也不咬,给人的感觉特别温顺!

“快看,孔雀开屏啦,孔雀开屏啦!”同学们一窝蜂似的向孔雀跑去,孔雀展开了它美丽的尾巴,尾巴上点缀着漂亮的斑点,使我浮想联翩,这些斑点像眼睛,像无数个圆,像千万个小孔。哦!怪不得叫“孔雀”呢,也许是尾巴上有许多“小孔”吧。

不知不觉,我们又来到了天鹅的身边,它们一只只都有着白色的皮肤,雪白雪白的,特别令人羡慕。有的在水里自由自在地嬉戏,那优美的动作真像和着音乐跳舞。有的在岸边吃食,瞧,一位妈妈给孩子找了一个很大的蚂蚱。

凶猛的老虎和威武的狮子也等不及了。哇!它们长声一吼,吓得我不敢注视,走近一点,发现它们可能是长期囚禁的缘故,昔日的威风凛凛逊色了许多,只是用眼睛看着我们,好像在说:“我们要回到大森林,别把我们囚禁在笼子里。”

呦,猴山上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猴子实在是太顽皮了。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凝视着人们,好像说:“快给我点好吃的。”看到这里,我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取出一点蛋糕,轻轻地扔到栏子边缘,一只小猴子特别机灵,它用一双小手伸向栏杆边,抓住就往嘴里塞,其他小猴子看见了争先恐后地向我伸出手,我只得把所有的蛋糕拿出来让它们分享。哦,我要走了,它们那恋恋不舍的样子让我产生了无限的爱怜之情。

篇6:三门峡旅游作文800字优秀

一处以自然风光为主的风景区。还未到景区,我们异口同声赞叹窗外山清水秀好景色。越往里走,景色越是秀丽,满眼是碧水青山,我们的心醉了。……

这次游双龙湾桃花谷时看到的一些瀑布,但愿这些跌落的玉珠,欢快的精灵能为大家带来好心情。

篇7:三门峡旅游节

1、基本概况

三门峡市总面积10475平方千米(根据民政部《简册XX版》)/10309平方千米,总人口227.48万人(XX年底)(根据《三门峡市行政区划简册》)。

2、行政区划

三门峡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zheng府驻湖滨区。

三门峡市 面积10309平方千米,人口227.48万。

湖滨区 面积 219平方千米,人口33.22万人。

义马市 面积 112平方千米,人口16.10万人。

灵宝市 面积2997平方千米,人口73.23万人。

渑池县 面积1368平方千米,人口33.64万人。

陕 县 面积1610平方千米,人口34.49万人。

卢氏县 面积4004平方千米,人口36.80万人。

3、历史概况

地处黄河流域的三门峡市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成为华夏浩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对于推进历史的前进乃至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及其深远的影响。仰韶文化、虢国文化及由老子《道德经》衍化而来的道家、道教文化便是这诸多历史文化的典型代表。

4、经济发展

“十五”以来,市委、市zheng府立足于我市实际,确立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培育特色经济,构建区域特色经济体系的发展思路;突出五大产业基地建设,构筑九大产业链条,使三门峡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成为河南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

5、科技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三门峡市的科技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民科技进步意识显著提高,科技发展社会环境得到大力改善,同时科技工作以技术创新为主线,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科技对外开放为动力,以优化科技发展环境、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实施人才战略和加大科技投入为主要措施,大力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6、旅游资源

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与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华夏的古老文明、祖国的今朝奇迹、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国的秀丽冰川,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的浓缩和展现,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十分广阔的前景。厚重的历史文化为这里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有融观光、登山、避暑为一体,享有“ 小华山”之美称的.亚武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的陕州老城风景区;风光旖旎、景观险胜、古迹遍布的三门峡黄河游览区等。近年推出的“黄河之旅”旅游线路,已被国家旅游局定为14条旅游专线的第二条,推向国际市场。

7、历史沿革

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三门峡市升为地级市,原洛阳地区的渑池、陕县、灵宝、卢氏4县划归三门峡市管辖。义马市由三门峡市代管。

1990年,全市共设93个居民委员会。1992年,为适应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形势,三门峡市内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驻地在陕州城遗址;开发区管委会下辖向阳、后川、南关、三里桥、韩庄等5个村民委员会。

1993年5月,报经国务院批准,灵宝县撤县设市。

XX年底,三门峡市共设76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1347个村民委员会、152个居民委员会

篇8:走进魅力三门峡

三门峡市地处黄河流域,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1957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管辖陕县、渑池县、卢氏县、灵宝市、义马市、湖滨区等三县两市一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总人口230多万。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三门峡市以崭新的姿态矗立在豫西边陲,被誉为镶嵌在黄河岸边一颗璀灿的明珠。

(二)三门峡企业风采展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第一支机械化水电施工队伍。先后承建了黄河三门峡、洛河故县水利枢纽等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参与建设了黄河小浪底、长江三峡等上百个大型水利水电、工民建和路桥工程。

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

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形成了以发电为主,金属冶炼、水电工程施工、水电检修、酒店餐饮、旅游、养殖、咨询监理等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

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三门峡华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河南省三门峡市西。公司以18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成为当前河南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成为河南省和华中电网一个重要的电源支撑点。

三门峡市香山红叶饮食娱乐有限公司

三门峡市香山红叶饮食娱乐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是一家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购物为一体的饮食公司。目前,公司拥有虢风会馆、香山红叶大酒店等七个企业实体。

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

河南骏通车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骏通”)成立于2005年3月,是一家集专用车制造、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汽车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型民营企业。现主要生产自卸车、半挂车、罐式车三大系列产品。公司现有资产7亿元,员工1500名,占地900亩。产品销往陕西、山西、甘肃、内蒙、新疆等全国二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并批量出口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及非洲、南美洲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门峡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

三门峡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是河南省三门峡市规模最大的国有零售企业,地处黄河路中段繁华商业中心。位置优越,管理先进,环境幽雅,为河南省一级企业。年销售1.5亿,上缴税金310万元,是豫西地区乃至豫、晋、陕“金三角”地区,现代化管理程度最高,经营品种最全,规模最大的商业零售企业。

三门峡金玫瑰美食娱乐有限责任公司

篇9:三门峡旅游节

关键词:三门峡市旅游资源开发

三门峡是华夏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和发展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位于河南省西部,东达洛阳,西接陕西,南连伏牛山与南阳接壤,北隔黄河与山西相望。三门峡市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25处,馆(库)藏文物7万余件,仰韶村文化遗址、庙底沟遗址、虢国上阳城与虢国墓地三大发掘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有国家4A级风景区4处,3A级风景区12处。

1 三门峡旅游资源的现状

三门峡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数量较多,且有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经统计国家级的有15处之多,甚至有的是全国之最,乃至世界闻名。本文根据资源属性分类,采用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2003年发布的标准,对三门峡典型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总结分类,具体情况见表1。

2 三门峡市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形象提炼不到位

旅游形象既要能够充分体现一地的旅游资源和产品特色,反映出当地的旅游文化精髓,又要寓意贴切,精炼简明,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袁维春教授曾做过游客对三门峡旅游的感知形象调查,提出将三门峡旅游形象确定为:“探访仰韶文化,领略虢国风貌”[1]。近年来,在旅游形象宣传方面,三门峡先后提出了一些宣传口号,例如“黄河明珠”、“天鹅之城”、 “文化山水城市”等,但这均不能准确的体现出三门峡市的旅游形象特色。而三门峡目前的旅游形象提炼不到位,未能充分反映出三门峡的旅游特色,结果导致其在旅游市场中的美誉度和认知度不高。

2.2 旅游产业链条短

目前,三门峡市的旅游业从整体来看还是处于观光阶段,旅游产业链条比较简单并且短小,部分产业要素尤其是购物要素发展存在明显不足,如特色餐饮和特色购物不景气,旅游产业整体效益不高。旅游产业主要依赖门票收入的“门票经济”现象依然严重,这样导致旅游产业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十分有限。产业要素的整合度不高,制约着旅游产业整体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影响着旅游产业的有效升级。[2]

2.3 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科学规划的指导,层次低

一方面,出于历史的原因,先前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从而导致其开发的水平很低,甚至有的还出现破坏性开发,比如灵宝函谷关古城的开发建设,由于片面的追求汽车行驶的便利性,而将原路基的石板撤毁改换为柏油路,这样就破坏了古城的特色,与古城风貌格格不入;另一方面,近年来,虽然在旅游资源开发前,都要制定详细的旅游开发规划,但大部分规划的质量堪忧,即便是请名家所作的规划,考虑到学术的日益功利化和名家对三门峡的短期了解,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未必很强。再者旅游规划的执行不力,一些规划制定好后即被束之高阁,连续性不强。种种原因,致使部分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层次低。

2.4 阴影效应影响明显

西安和洛阳均属全国的八大古都,是享誉世界的著名旅游城市,而三门峡地处两市之间,受旅游阴影效应的影响非常大。快捷的交通方便了游客,却也更加突出了三门峡的“通道”功能,游客停留时间短,导致整体旅游经济效益不佳。

2.5 对旅游业发展规律认识不够,旅游管理体制相对落后

旅游资源的特殊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也就是旅游业的发展可以采取适度的超前发展战略,它的发展速度可以略快于整体经济发展速度。三门峡目前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反映了当地对旅游业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够,从而导致重视程度不够,发展步子慢,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

旅游资源是公共物品,这样的属性决定其旅游公共产品的供给如果完全依赖旅游市场机制,则是无法解决的,它必须要由政府来进行有效的指导。也正是因为存在这一特性导致部分旅游企业政企不分,旅游企业的所有权、管理权及其经营权没有分离,这必然导致其无法真正实现旅游景区(点)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最终结果是管理低效,效益不佳;另外,旅游监管体制不健全,如缺乏对旅游规划的执行过程监督等。

3 三门峡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

3.1 进一步整合三门峡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实施品牌战略

整合三门峡旅游资源,使之相互联系成为一个整体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在对旅游资源进行规划开发之时,要坚持互为依托、优势互补、相互依存的原则,减少彼此之间的恶性竞争。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其他商品一样,是沿着“文化-商品-品牌-名牌”的模式发展,名牌历史文化旅游产品会产生较高的品牌效应,带来使用价值之外的附加值,满足游客的“形象消费”或“意境消费”的需要,从而能够满足游客心理需求。另外,从旅游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如果旅游品牌商标化之后,即取得了全部专用权,其品牌营销就可以得到市场的保护,从而使旅游产品实现最大的效益[3]。基于此,三门峡旅游产品一定要形成具有特色的自己品牌,用品牌、名牌带动整个三门峡及周边区域历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根据三门峡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分布的具体状况,本文作者分析认为,三门峡可以着重打造四个品牌,即仰韶文化游、虢国文化游、函谷关文化游、天井窑院民俗风情游。

3.2 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三门峡旅游知名度。具体措施有:第一,举办三门峡黄河国际旅游节,并且增加三门峡黄河旅游节举办的规模,扩大三门峡旅游的影响和知名度;第二,利用报纸、电视、广播、户外媒体、杂志等媒体和专业媒体进行大量的广告宣传;第三,利用大篷车进行促销;第四,到主要客源市场进行促销。第六,激励销售;第七,其他促销方式。例如:制作并为游客免费发放一些三门峡精美的画册、邮票、明信片、台历、挂历;创作并出版发行一些有关三门峡市旅游小说、专著,增加一些三门峡旅游的传奇色彩;制作并上映一些与三门峡旅游景点有关的电视剧、电影作品。

3.3 全面营造旅游业形象工程

旅游形象应该突出一地最主要的旅游特色和文化精髓,三门峡人文景观非常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是虢国文化和关隘文化。虢国墓葬和车马坑群的出土,在西安的汉唐文化、洛阳的魏文化和开封的宋文化的历史链条前端,添缀上数百年周代文化的花环,对丰富和弘扬古代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具有重要价值,在国内外学术界和旅游界引起巨大轰动。同时要加强宣传力度,一方面可以请全国知名人士做三门峡市旅游形象代言人,举行隆重的仪式,邀请各大媒体前来报道,产生旅游轰动效应。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旅游形象系统建设。加强旅游标识体系建设,完善城市公共信息标识,完善高速公路旅游标识建设,公路主干道旅游标识建设。

3.4 优化旅游环境,提高服务水平

要大力改善旅游交通环境,加速旅游专线进程,完善旅游线路沿线的绿化、美化以及相应配套设施设备的建设等。从而根本上解决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差问题。同时要提高导游服务水平、景区景点讲解员的讲解水平、饭店以及农家乐的服务水平;要严格控制食品、酒店用品的卫生质量;要彻底解决小摊贩强买强卖、欺客宰客等问题,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同时加强旅游区(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营造安全、优美、舒适、文明的旅游环境,为提高游客旅游品质奠定基础。

3.5 进一步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

旅游业的竞争就是旅游专门人才的竞争,而且竞争阶段越高,竞争优势就更加依赖于历史文化旅游方面的专业知识、人才和相关的旅游科技等要素。针对三门峡及三门峡周边地区目前旅游业人才紧缺的现状,要不断加强对旅游教育培训咨询机构的管理,要不断健全旅游业职业的准入制度,要强化旅游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使在职人员按照国家的要求参加集中培训,达到培训要求。通过这一途径,进一步完善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加大旅游复合型人才和旅游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另外还可通过到其他地区招聘引进旅游专门人才,也可以与其他地区特别是本地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合作,选拔、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3.6 组建三门峡旅游企业集团

旅游企业集团化是中国旅游发展的趋势。组建三门峡旅游集团,将三门峡区域内的各旅游相关企业组合在一起,进行统筹经营管理,这样可以节约经营管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益。吸引一部分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资金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壮大三门峡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集团的形成、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袁维春.三门峡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

[2]钱宏胜,楚纯洁,梁留科.新时期区域旅游资源整合研究——以河南省三门峡市为例[J].河南科学,2008(4).

[3]潘建民.中国创建与发展优秀旅游城市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4]长茵.历史文化旅游的性质、特点及其开发[J].科学·经济·社会,2006(4).

上一篇:四级听力急速突破技巧:目前应多做复合式听写下一篇:五年级的作文400字 文明——只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