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在一起过年随笔

2024-06-20

全家在一起过年随笔(精选6篇)

篇1:全家在一起过年随笔

挥别旧岁,欢乐的鸡年即将过去,喜迎新春,吉祥一的狗年快要到来,在慈父慈母的翘首期盼中,在游子的匆匆行色中,中国最重的传统佳节,春节就要来到啦,是回“家”过年,还是在“家”过年,这是每一个人必须思考的一个紧迫的问题,人人都离不开一个“家”字。因为“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无论你是在天涯,还是在海角,只要一想到“家”,就会有一种亲情回荡在心头,“家”是我们人生的驿站,“家”是我们生活的乐园,“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然而“家”的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是亲情,没有亲情的人,就是没有家的人。过年就是亲情的凝聚,就是亲情的交流。就是亲情的深化。回家的路无论多么遥远,无论多么艰难,回“家”过年的信念坚定不移,其实这就是“家”的力量。回家过年是盘点旧岁,谋划新年的重要时刻,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千千万万个家庭,辛勤耕耘的一年,也是岁物丰成的一年,千家万户为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千家万户为人民的幸福而自豪。回家过年,就是千千万历个游子带着自豪的心情,带着幸福的微笑,从遥远全国各地,回到久别的父母身边,回到盼日久的妻儿身边,全家团圆,快乐过年,尽显赤子情怀,尽显家庭情结,尽显家国情怀,所有这一切就美美地体现在回家过年上。其实这就是“家”的意义。

篇2:全家在一起过年随笔

二十四、扫房子

每年的腊月二十四左右,一大早就会被爸爸喊起来,把家里的锅碗瓢盆和桌椅板凳都搬到院子里,拿绑着长竹竿的笤帚扫房子。有些年份也会刷房子,刷房子的材料不是现在的涂料,而是用白石灰。把石灰块放到铁桶里倒上水,水桶里就“嘶嘶”地冒着白烟翻滚起来。那时,感觉到天真是冷,在房檐下经常挂着一尺多长的冰柱子。有时,我和哥哥也会把糖精水盛在碗里放到院子里,用不了半天时间这水就变成了冰块。就是这样严寒的天气,也丝毫不能阻挡我们扫房子或是刷房子的热情,这工作一般需要干上整整一天,到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红红的炉火旁,心里竟感觉到无比的温暖。

炖大肉、备美食

那年头过年炖上几大盆肉是不可能的,不仅仅是因为猪肉是按照人口分配需要肉票,还因为我们口袋里的钞票实在不允许买太多的肉,顶多是炖上一盆猪头肉。我的姥姥家在农村,农村人在家里养几头猪还是可以的,每年我们都要早早跟舅舅说好,让他帮忙从人家手里买几个猪头。有时自己吃不了,爸爸也悄悄用自行车推着,带上哥哥到镇上转卖给别人家。

虽然炖不起肉,但炸几盘还是可以的。妈妈把肉切块撒盐裹上打了鸡蛋的面液,只把肉炸得半熟,然后用草纸包成几包放到篮子里,篮子就挂在我家小屋里的房梁上。等大年三十那天或是正月里来亲戚的时候,再用这炸肉炖白菜。我家小屋的那个房梁并不高,我踩着凳子踮起脚尖就能够着。于是,等妈妈用炸肉时就老是觉得肉不够数,其实她心里应该清楚的,孩子们偶尔偷几块解解馋也不是什么大错。

我家做的最多的是炸绿豆丸子。这丸子的主材绿豆是秋天从山上采的野生绿豆,我们也管它叫胡绿豆,要比一般种植的绿豆硬的多,往往要用水浸泡一夜,第二天上磨磨。磨绿豆的工作是我和弟弟的,弟弟的个矮够不着磨眼,我就只站在一边给他舀上几勺,他就欢快地推着磨转起来…… 二十八、把面发

我们那里的炉子都是用笼盆(烧制陶瓷的装胚胎的匣钵)做的,不是烧柴而是烧煤饼。在这炉子上还可以再放一个笼盆,盆口挂上一些钩子,烤火烧或是烤地瓜。

每年过年前,妈妈会烤上满满一笸箩油火烧,最后再放几块地瓜。烤火烧的煤块是平日里一点点积攒下来的,黑黑的发着油亮的光。妈妈会把炉火生得特旺,我就一只守在炉子旁,看妈妈把火烧一个一个挂到炉子里。我期待火烧出炉的那一刻,火烧被扔到笸箩里,带来的不仅是满屋弥漫的面香味,更有满心的欢喜。这些火烧不只是我们正月里的美食,还是我家走亲访友的礼品。

写春联、贴年画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我们换的不是门神而是年画和春联了。弟弟虽然年龄比我小五六岁,但他的毛笔字在那时还是能拿得出手的,我们家那大大小小门框上的春联就都是他写的。春联上的词也是我们两个人绞尽脑汁想出来的,现在已经记不清写的具体什么内容,反正都是喜庆的话,大人们也不管我们诌得好不好,只要写上贴出去他们就一个劲地说不错。那些年画都是我跟妈妈精心挑选的,其实再挑选也都是类似的内容。每年也基本都离不开《红灯记》、《龙江颂》、《沙家浜》还有舞剧《红色娘子军》等的剧照,一张张张贴在房间的墙面上,屋子就顿时有了暖暖的生机。后来年画上的内容陆续有了《铁弓缘》、《红楼梦》一类的历史剧,我也看着这些年画一天天长大起来。

小姑娘、盼新衣

记得有一年,我家北边的邻居去市里开会,带回来几件五元一件的睡裙,那些睡裙胸前是机绣的镂空花,我们院子里的女孩一人一件,那时候也不懂什么是睡裙,我们都穿着它逛街,穿着它上学还觉得特别美。而每年一到腊月,我会盼着爷爷发工资,至今我还记得爷爷发工资的日子是每月的十五号。有一年冬天,爷爷带回来两双皮鞋,大红色的盘带鞋是我的,黑色系鞋带的是哥哥的。穿着那双红色的皮鞋,我一会儿跑到邻居家,一会儿又跑到院子的大门外,这双皮鞋着实让我骄傲了一会。最多的时候,是妈妈领着我走近一个小时的山路到城里,买回几尺花布以及几尺蓝色的或是灰色的布料。往往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还在灯下一针一线地做最后几道工序。我也一趟一趟地去问,“快好了吗?”妈妈做的新衣总是又肥又大包着屁股, 穿上新衣我会拿着镜子一遍一遍的照,仿佛镜子里的我一下变美了许多。

做礼花,放鞭炮

腊月里,爷爷带回来最多的东西是我和哥哥喜欢的鞭炮。这些鞭炮会一直熥在地板上(我们那里的人家冬季取暖大多是地炉,即屋里铺着瓷砖一样的地板,地板下是纵横的烟道,地炉在房子外面的墙体上,外面烧火烟会顺着屋里的烟道排到外面),过年的时候才会拿出来一个一个地放。我左手拿一支香,右手捏着一个红红的小鞭炮,等鞭炮芯子被呲呲点着了,就会急促地仍出去,听着鞭炮在远处炸响,又是高兴又是害怕。

爸爸也会在年前翻出一些宝贝,大多是铁屑、铜屑、铝屑之类,邻居家的大哥哥也会拿出来一些炸药。邻居家的大哥哥在煤矿挖煤,那时候炸药管控不是很严,在井下挖煤一点点炸药还是不难找到。他们把这些材料紧张地拼凑到一起,装到一个自制的铁家伙里,引出一根长长的芯子。大年三十的夜里,大家会聚在一起,有人喊“快闪开,要放花了”,于是我们就捂着耳朵跑到自家屋门口,专注地盯着放花人的手,等红的黄的绿的花交替着从自制的花炮里窜出时,满院都是激动的欢呼声。

篇3:爹娘,我们还在一起过年诗歌

我穿着母亲做的新衣

燃放父亲买来的鞭炮

饺子飘着浓郁的香

小院荡漾着幸福的笑

一年又一年

我在慈爱里长高

我在春晖中长大

长大后

我在城里父母在乡下

过年

热望你们的儿男回家

过年

我携妻将雏

匆匆奔向家乡

因为

那里有我的爹娘

那里有爹娘企盼的目光

一年又一年

我奔走在回家过年的路上

一朵花开在爹娘渐渐苍老的面庞

今夜又是除夕

明天又是新年

但回乡的脚步不知迈向何方

故乡的小院应是寂寞荒凉

我的心中萦绕着无尽的忧伤

因为我失去了我的爹娘

我要回去,我要回去

在爹娘的坟头烧一炷香

在爹娘的坟头放一挂鞭

我要请爹娘回到城里的家

我要请爹娘回家一起过年

二老的座位已经安好

供奉的酒菜已经摆就

多少年我总是吃你们包的饺子

今年请你们品尝我包的饺子香还是不香

点上一柱檀香

让我们说说我小时候过年的趣事

放一挂鞭炮

重温儿时过年的味道

重享当年的幸福和温馨

初一五更起来

我依然给你们磕头拜年

爹娘,回家吧

篇4:全家一起去扫墓作文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乌云密布,眼看马上就要下雨了。过了一会儿,雨珠儿落在地上滋润着还未成年的小苗。我带上漂亮的雨伞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扫墓。

到了外婆家,天空好像也不哭了,欣欣然张开了眼,好像刚睡醒的样子。我们见天睛了,就准备好一切去外公的墓地扫墓。一路上,我们看到了一丛丛金灿灿的油菜花,碧绿的草地像绿色的地毯。我们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到了外公的墓前,首先我们拿起锄头把杂草除掉,再用扫把把树叶扫到一边去,之后我们把供品放到墓前,再跪拜外公,嘴里还嘀嘀咕咕地说个不停,我想外公在天堂一定会为我骄傲的。突然一窜窜鞭炮升上天空,哇!火红的.鞭炮好像代表着我们来过了。后来我和弟弟妹妹在山上发现了蜗牛,蜗牛爬得可慢了,还带着一点粘液呢,真好笑。正玩得开心时,我听到一声叫声“回家了”。我们只好不舍地答应。

篇5:全家一起去扫墓作文

清明节,我们一起去扫墓四年级四班 刘一诺清明节神不知,鬼不觉的到了!学校里宣布:“四、五年级去扫墓!”

一开始,我还有点儿偷懒,不怎么想去,但是,爸爸妈妈说:“呵!就凭你这体质,哼,我看你去不了!”听了这句话,我心中大怒,虽然我知道他们用的是激将法,我心想:“哼,等着瞧!我一定给你做个样子看看!”第二天,我一大早来到学校,心里带着兴奋和激动,终于,我们出了学校大门口,浩浩荡荡的踏上了扫墓的路程。刚开始,有同学们的欢声笑语陪伴,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可是,刚到烈士陵园门口,我的腿就开始酸痛。经过申主任的致词之后,我们进入了一个大会堂,里面有一些烈士介绍和一些遗物,在这个大会堂里转了一圈之后,我们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这是,老师宣布:“自——由—活——动”我们到小林子里转了一圈,看到了一些坟墓和一些无名氏坟墓。 唉!虽然在烈士陵园逗留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我们真的要感谢他们,他们为了给我们争取一个和平的、快乐的年代,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的躯体捐献给了国家和民族,在这个和平的年代,郑重地跟您们说一声:“英雄们,您们在地下安息吧!”在21世纪,我们青少年应该发奋学习、刻苦读书,不辜负烈士们的遗愿,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美好!

篇6:全家如何一起做胎教

胎教可能是准父母最敏感和最关心的词,尤其是一些年轻的夫妻非常重视宝宝的早期教育,接触了很多胎教理论。科学研究也证明,胎儿在发展到一定时期就能感受外界刺激,尤其对外界的声音很敏感,如音乐声、水声等。同时,年轻父母受一些胎教成功范例的影响,难免会过分依赖、迷信胎教的作用。但是,家庭中的老人对“胎教”这一新生事物并不了解,认为还未出生的宝宝没有思维能力,他们需要的是营养而非“虚缈”的胎教。

新老二代对胎教认识存在差异,因此,很可能在实施胎教时存在错位认知。此时,老人们和年轻的小夫妻双方都需要在胎教这一育儿理论认知上达成共识,以更好地实施胎教。

一方面,准爸爸准妈妈需要调低对胎教的心理预期,明白胎教只是一种育儿理论,它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过分夸大胎教的后天效应,容易导致对胎儿的破坏性开发。另一方面,家里老人们需要调整观念,主动了解和接受胎教是一种经证明的科学育儿理论这一事实,在胎教过程中要给予理解和支持。

因而,无论是老人还是年轻的小夫妻都应该调整观念,正确理解胎教的科学内涵,以确保科学胎教的有效进行。

2.胎教忌盲目尝试,多而无效

每个家庭的小宝宝都具有特殊地位,因此,家人对胎教也尤为关注,尤其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他们在了解了胎教的科学性后,常常会多渠道了解多家胎教机构,然后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年轻的小夫妻。这样很可能造成准爸爸准妈妈们为达到更好的胎教效果而到多家胎教机构去学习和培训。其实,这样只会让正常的胎教变成盲目的多方试验,不仅浪费钱财,对宝宝健康成长也没有好处。

在胎教培训机构的选择上,全家需要统一意见,慎重选择,一旦选择某家胎教培训机构就不要轻易改变,更不能随意地多家尝试。

3.胎教要科学,不要多方发言

在宝宝的胎教实施过程中常发生这种现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小夫妻们都想在宝宝胎教实施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都想让全家顺着自己的思路来实施胎教。

其实,这种多方发言的现象是科学胎教最忌讳的。相关研究认为,胎教需要尊重科学,切勿多方发言,否则就会造成多头指挥、盲目施教。

在胎教过程中,老人的意见固然重要,但宝宝父母的意见是最重要的,因为实施宝宝胎教最基础的条件之一就是根据父母的特长和优势来进行。如有音乐天赋的年轻家长可以平时多放放轻缓优美的轻音乐,有文学天赋的年轻父母平时则可以多朗诵一些优美的文章,以此来激发宝宝的早期潜能。

4.胎教要注重生活细节

胎教是一个很系统的工程,而并不只是爸爸妈妈听听轻音乐、读读优美或有趣的文章这些简单的流程,它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密切配合。

准妈妈所处的家庭环境也往往在进行胎教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一个快乐、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是确保胎教成效的重要因素。所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要主动配合,和年轻的小夫妻要注意说话方式和说话态度,注意行事方法与行事态度,做到相互谦让、说话和气、行事谦和,为宝宝胎教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上一篇:冰心《小桔灯》个人读后感700字下一篇:Cisco路由器基础命令你总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