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有什么故事

2024-08-03

中元节有什么故事(共11篇)

篇1:中元节有什么故事

中元节主要是祭祀祖先,所以又叫鬼节。那中元节有什么故事呢,本文就来介绍一下中元节的故事。

中元节源出于道教,据《道藏》载:“中元之日,地官勾搜选众人,分别善恶……于其日夜讲诵是经,十方大圣,齐咏灵篇。囚徒饿鬼,当时解脱。”因此自古以来,民间都认为这一天是祭祀亡亲、悼念祖先的日子。

中元节的起源,与佛教的“孟兰盆会”也有很大的关系。“孟兰”是梵语,倒悬的意思,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他们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佛典《孟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六通(六种智慧)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即用道眼视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饿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想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目连无奈,哭着请求佛祖帮助救救他的母亲。

佛祖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是救不了的,要靠十方僧众的道力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孟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    僧,依靠他们的感神道力,才能救出你的母亲。”目连照佛祖的指点去做,他的母亲真的脱离了饿鬼道。佛祖还说:“今后凡佛弟子行慈孝时,都可于七月十五日佛自恣(舒服)时,佛喜欢日,备办百味饮食,广设盂兰盆供,供养众僧,这样做既可为在生父母添福添寿,又可为已逝的父母离开苦海,得到快乐,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到了西晋,《盂兰盆经》被译成汉文,因为它所提倡的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和我国儒家传统的孝顺父母的思想大致相同,所以受到君王的赞扬和重视,并在我国广为流传。自梁武帝在南方创设盂兰盆会后,已成为一种习俗,规模有增无减。唐代宗李豫每逢七月十五日,都要在宫中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城中的寺院也要备办供品,陈列于佛像之前,十分虔诚。

宋、元年间,七月十五这一天已演变为民间的祭祖日,家家祭祖亡亲,并且盛行放河灯超度孤魂野鬼活动。到了清代,对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更为重视,各地寺、院、庵、观普遍举行盂兰盆会,并在街巷设高台诵经念文,作水陆道畅,演《目连救母》戏,有的还有舞狮、杂耍等活动,夜晚还把扎糊的大小纸船,放入水中,点火焚化,同时还点放河灯,称之谓“慈航普渡”,十分热闹。除外,当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外路旁烧纸钱,以祀野鬼。

时至今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这一天,我国仍有许多地方,保持着祭祀祖先的习俗。

[中元节有什么故事]

篇2:中元节有什么故事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7月为“鬼月”。佛教传入后,佛教中也有一种追荐祖先的超度仪式,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盆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且佛教也是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举行超度法会,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传说故事

传说一

每年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又叫鬼节,或叫盂兰盆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中元节源自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在俗称的盂兰盆节。盂兰盆节在印度语中意指“倒悬”,“倒悬”指的的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的母亲死后后受饿鬼之苦,不能吃东西。目莲后来得到释迦帮助,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神佛并藉功德救母亲。所以现在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7月举行普渡会,也叫鬼节。一般来说古时候都不愿在这个月作嫁娶等重要事。

传说二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阎王爷”,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那些跑回家乡的鬼纷纷向家人索要钱财,以便回去用来生活和打通关节,希望早日托生。后来人们把这一天就定为“鬼节”。鬼节这天,人们要烧纸钱,摆供品祭奠故去亲人的亡灵。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同是佛道两家总结批评的日子,两家都进行相应考籍讲评活动;不同的是,道家的考察、汇报指向民众,即校籍辰。佛家的总结讲评则在内部进行。不管是对外的校籍辰还是内部的批评会,都说明佛道两家对七月十五日的重视,或者说明这个日子在佛道节日中的重要,再加上民间的所谓鬼节,这个时日更显得多彩多姿。校籍辰和自恣日仅只是这个时节俗活动中极小的一部分,此外尚有祭祖荐新、放灯照冥、盂兰盆会等在一年中也属重要的节俗活动。

盂兰盆会是佛教岁节仪规中重要的仪式,例在每年有七月十五举行,因此中元节也有“盂兰盆节”之称。尽管经过千余年主动的顺俗和被动的归化,佛教的踪影还是清晰地留在一般民众的中元节俗活动中。首先是那名目。盂兰是梵语的音译,是“倒悬”意思,盂兰与盆合起来是救器,即“救倒悬器”;另外,盂兰盆也可以解释为“救倒悬盆”,突出它“安放百家味饭食”的特点。

中元节的典故

中元节的典故:目连救母

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其母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嚼,无念子心,更从不修善。母死后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尽苦刑的惩处。目连为了救妈妈而出家修行,他虔心习佛,修行日渐高深,甚至具有神通眼的能力。

因为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后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正在地狱里遭受饿鬼倒悬的苦刑。

目连於是千辛万苦赶往地狱,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以钵盛饭给母亲充饥,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连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看著自己的母亲受煎熬,内心真是痛苦不堪,便请教佛陀如何是好。

佛陀教目连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吃饱。目连乃依佛嘱,在七月十五日当天,为各地的出家人准备百味五果,供养他们。于是有了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以超度亡人的佛教典故。目连母亲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连又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篇3:有什么用

我一路问小年课上了些什么——遗忘与记忆同步, 两小时内学到的知识就忘掉70%, 为了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必须立刻复习。我听完一堆“八分音符” (其实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 , 叮嘱她:“要好好学钢琴呀。”

她点头:“嗯, 我长大了要当钢琴老师。”又说, “我也要好好学英语。要不然我去美国, 大家听不懂我讲话怎么办。”——很抱歉, 她五岁, 已经很自然地有了美国梦。整个社会的价值观, 就这么直接地以儿童体现。历朝历代, 都拿童谣当作天谶。

我老怀大慰, 又加一句:“围棋也要好好学哦。”我们学围棋也快一年了。

她扭头问我:“为什么?”

这应对出乎我意料, 我一愣:“当然了, 学就要学好嘛。”

她居然认真起来:“我又不想当围棋老师, 去美国要下围棋吗?为什么要学好围棋?”

上一次被问类似的问题, 是在新东方附近的茶餐厅, 熙来攘往, 隔邻多有洋人, 外文单词单句混在中文的洪流里, 像甜点上嵌的杏仁。与我同桌的是个十五岁的女孩子, 托福刚考了113。我问:“听得懂?”她眉睫一拍是微风下的檐雨, 笑容里全是自负。

我一时多事, 说了句:“其实你英文已经很好了, 有时间可以看看古文, 背背古诗词什么的。”

女孩诧异地看我, 满脸都是那种“这人老糊涂了”的不解:“为什么呀?英语、数理化、游泳, 都是工具, 将来用得着, 古文……”她撇撇嘴, “有什么用”四个字不曾出口, 用身体语言体现。

如果她是成年人, 我可以理解这是粗俗的挑衅, 但女孩一脸的认真, 我于是想了又想, 说:“说一个你可能知道的诗人吧, 纳兰容若——清朝宫斗片对普及中国传统文化, 还是有不可磨灭作用的。他有一句诗:‘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你也许会在无意中听到, 因为它的浅显, 随意记下来, 然后很快的忘掉。你现在初三, 马上面临分离, 这么要好的、视为姐妹、以为是一辈子的好同学好朋友, 会渐渐淡掉, 总有一天, 你会惊骇地发现他们都变了。而他们说:不, 是你变了。也许你心里会五味杂陈, 感觉孤单, 仿佛一刹那被朋友和时间同时抛弃。你有那么多感受, 却不知从何说起, 向谁, 怎么说。你疑心只有你一个人, 经历过这一切。这时, 你想起这句‘却道故人心易变’。于是, 你明白了……文学的意义就在这里, 说出你的心声, 抚慰你的哀伤。我们脱离人猿已经数百万年, 我们所需的, 不止是工具。”

女孩应该是听懂了, 但, 她听进去了吗?

如果技能与谋生无关, 如果知识不用来生存, 如果它不是通往美丽新世界的桥梁, 那么, 它有什么用?我尽量用小年能听懂的语言说:“围棋可以锻炼头脑, 让你有逻辑能力和推理能力, 这是所有学问和智慧的基础。”——这是一个先天不足的答案, 因为她可以追问:学问和智慧, 有什么用?

连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这样抱怨:光电效应有什么用?三角函数有什么用?立定跳远好干嘛?为什么要学这些没用的东西。有时他们是焦灼的父母, 在质疑教育制度, 而我, 只觉啼笑皆非。

天文有什么用?它让我们知道, 我们的一生像微尘一样轻;美有什么用?刺绣或者音乐, 带给我们的美感与惊喜, 是擦过皮肤的战栗;那些你一生用不到的冷知识有什么用?你了解雪兔一冬一冬的变色, 即使你不想当猎人 (我估计雪兔也是保护动物吧) , 你是否会感到既轻微也巨大的悲哀:原来随机应变不过是与生俱来的智慧……甚至, 眼泪有什么用?除了滋润眼部、让眼睛不会太干涩之外, 它还可以洗净我们的灵魂。

所有无用的东西, 都是有用的。

就像这一个美好的春夜, 也许它真正的、唯一的用途, 就是让万籁俱寂, 它是宁静的布幕板, 让小年有机会问出她的“大哉问”:有什么用。

篇4:中元节有什么故事

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采用了元小说的叙事手法,具体表现在“多层次叙事”、“复数性叙述”和“分析性虚构”三个方面。这种手法不仅带来了小说形式上的创新,而且在对男权中心话语的解构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丰富了小说的内容。因此,本文以《叔叔的故事》中的元小说叙事技巧为基础,从“复数性叙述——解构男权历史的神圣化、崇高化书写”;“分析性虚构——颠覆男性话语霸权的控制”两方面来论述它对于男权中心话语的解构性。

《叔叔的故事》创作于1990年,有学者把它看成是王安忆的转型之作,因为它采用了新颖的叙述技巧向我们讲述一个与以往风格不同的故事。陈思和更是高度评价它,“无论在精神探索的深刻性还是在艺术创新的完美性上,这篇小说都达到了王安忆此前从未有过的高度。”因此,文本就《叔叔的故事》中的元小说叙事技巧入手,论述它对于男权中心话语的解构功能和意义。

一、《叔叔的故事》中的元小说叙事技巧

元小说又译“元虚构”、“超小说”,关于它的定义不一。戴维·洛奇在《小说的艺术》中简洁地概况:“元小说是有关小说的小说: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小说。”而帕特里夏·沃更具体地阐述:“所谓元小说就是指这样一种小说,它为了对虚构和现实的关系提出质疑,便一贯地把自我意识的注意力集中在作为人工制品的自身的位置上。这种小说对小说本身加以评判,它不仅审视记叙体小说的基本结构,甚至探索存在于小说外部的虚构世界的条件。”在新时期文学,尤其是先锋小说创作潮流中,以马原为代表,元小说手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王安忆虽然不属于典型的先锋派作家,但是在这篇小说中,她把元小说的技巧也发挥到了极高的境界。

从元小说的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它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双层次叙事”。陈思和曾经评论过,“《叔叔的故事》在叙事上具有的新颖特点,主要表现为它所内含的一个双层叙事文本,即这篇小说中的‘故事’不仅仅是叔叔的故事,还应包括叙述者讲述这个故事的全过程。”按照结构主义叙事学家热奈特的说法,这类小说包括外部叙事和内部叙事,外部叙事指包含整个作品的叙述。在这篇小说中,即是“我”创作叔叔的故事这一行为,“我”讲述这个故事的全过程。二层为内部叙事,指叙述故事中的故事,也就是指“我”所讲述的关于叔叔的故事。这样的叙事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外部叙事来暴露虚构,消解内部叙事的真实性。比如在确定叔叔这个人时,叙述者说,“我只需从叔叔的三次叙述中挑选一次,作为我讲叔叔的故事的材料,或者是将三次结合起来,这符合我们一贯遵循的创造典型人物的原则。”如果说,《叔叔的故事》的这种双层叙事是元小说的基本特征或共同特征的话,王安忆在创作中,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色,采用了一些其他的技巧,来发挥元小说的解构功能。在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叙述者经常颠覆自己已有的叙述,对同一件事从另一种可能性上重新叙述一遍;或者叙事者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通过主观分析来推导下一步的故事内容。陈思和给这两种新颖的叙述手段命名为“复数性叙述”和“分析性虚构”。

不管是“双层次叙事”、“复数性叙述”还是“分析性虚构”都是元小说中叙述者出现在叙述行为中,干预叙事的一种表现。它们的共同作用就是消极文本的真实性,打破真实和虚构的界限,但这并不等同于“虚无”主义。因为作为读者,在解读文本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虽然这种叙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间离”效果,但同时它又通过复数性叙述、分析性虚构等技巧,给读者提供了理解文本的多种可能性,读者可以在接受的过程中,自己分辨真伪。

二、《叔叔的故事》中元小说叙事对男权中心的解构

在分析了《叔叔的故事》的基本元小说叙事技巧之后,我们重点从后两种叙述手法来论述它在解构男权中心时所起的作用。

1、复数性叙述——解构男权历史的神圣化、崇高化书写。

在《叔叔的故事》中,叙述者多次颠覆自己已有叙述,对同一件事从另一种可能性上重新叙述一次甚至多次,形成多种可能性。这种手法表面上看只是元小说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作者利用自己的权利,对叙事过程的一种暴露,对人物塑造或者情节安排的一种主观控制。但如果我们把她所重复叙述的多种情节找出来对比,就会发现它存在着一种反讽的张力。这个文本的“元故事”很简单,它应该是一个曾经被错划成“右派”,后被平反,变成一个有名望的作家的故事。就像小说中叙述的“等那阴影驱散,云开日出,他们那类人往往成为英雄……”女性主义者认为,传统的历史是有男性来书写的,在传统的男权历史书写中,这些人物应该是崇高的、神圣的、充满理想的、人格完美的。然而,作者用她的复数性叙述,一方面向我们展示这种神圣化、崇高化的书写,一方面通过另一种可能性对这种宏观的、传统的、英雄主义的所谓“正史”进行解构。

例如,在故事的开头,关于叔叔被打成右派的下放过程,小说中就有两次不同的叙述。第一次的叙述中讲到,叔叔去了青海,并且在雪天的夜里听了一个很励志的童话,叔叔像受到洗礼似的,从此心中怀抱着崇高的理想。但紧接着,叙述者推翻了这种可能说,这只是传奇,事实的真相是叔叔被遣回乡,到苏北的一个小镇过着平庸的生活。在传统的历史书写中,错化的“右派”遭受挫折,“接受洗礼”,拥有“崇高理想”,似乎是一种惯例,由此形成一种英雄主义的书写模式,将历史神圣化、崇高化。然而,文本中通过这种复数性叙述已成功地在文本中造成了一种反讽效果,叔叔那一代所谓的“传奇经历”、“充满理想”,可能只是一种假象或虚构。

又例如,叔叔与大姐的分手原因,叙述者在第一次叙事中说是因为叔叔离婚后的传闻,他们之间的纯洁关系被舆论扼杀了,这些舆论使得他们神圣的情感变得无聊而低级。但之后,当叙述者又重新刻画了叔叔和大姐分手的那一晚,是因为叔叔的失败,才决定了叔叔和大姐各奔东西的命运。所以叔叔要用十次,百次的成功来推翻那晚的失败……通过复数性叙述,我们看到叔叔虽然表面上德高望重,其实他和大姐之间的感情可能并不想他想像的那么高尚,那么纯洁。它向我们展示了纯洁的神圣的爱情外表下存在的另一种可能性。虽然叙述者并没有明确指出,究竟那种是真实的,并且极力强调,“人们所认识的叔叔伟岸而尊严,拥有崇高的痛苦,无法与这委琐的伤害联系起来”。但至少这种正反相异的叙述让我们产生一种怀疑,解构了叙述内容的严肃性、崇高感和传统历史观念中对叔叔那一代的神圣化书写。

2、分析性虚构——颠覆男性话语霸权的控制。

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在社会中是被压抑的一种性别,在男权中心话语中长期处于“沉默”或者“失语”状态。福柯在《性经验史》中指出,性别差异的形成与话语实践相关。艾德丽安?里奇在《谎言、秘密与沉默》指出:“以女性主义为内核对文学进行的激进批评首先将这个工作作为线索,去发掘我们如何生活,我们一直是怎样生活的,我们如何被引导着去想象自己,我们的语言是如何束缚同时又解放了我们,命名这一行为是如何始终为男性的特权,以及我们如何开始观察、命名并重新生活。”也就是说,女性性别被压抑,一部分是来自于男性话语霸权的控制。一方面,女性在社会中处于失语状态,没有话语权;另一方面,女性是被男性用话语描述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按他们描述的形象来塑造自身。从这两点来看,《叔叔的故事》是对男性话语霸权的一种颠覆。女性的书写本身来说就是对于男性话语霸权的一种挑战。同时,作者通过元小说的这种“分析性虚构”有意识地摆脱了男权的话语霸权的控制,发挥女性在话语中的主动性。

首先,对于叔叔自身话语的怀疑和颠覆。在《叔叔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一名作家,叔叔也发表了有很多关于自己的文章,在不断地对外塑造自身的美好形象。然而,叙述者一边在讨论中向我们展示叔叔应有的崇高形象,一边通过元小说手法分析其中的其他可能性。例如,叙述者说,“关于叔叔和妻子的关系,我已经进入了主观臆想的歧路。这几乎和所有人的想象都不一样,和叔叔自己从小说及平时言语透露出的信息也很不一样。”可见,叙述者的意思是,他所讲的跟叔叔自己透露的信息是有不同的,但是,是否叙述者所讲的就是虚构的,叔叔自己透露的信息就是真的呢?在文中叙述者多次提醒,叔叔总是尽量塑造自己完美的形象,但是又通过他妻子之口提出质疑。这种看似是在没有确切材料前提下的主观分析,其实恰是对叔叔自身定位的怀疑。

其次,通过叙述者之口来分析、虚构叔叔的故事,控制“叔叔”为代表的男性的命运。在传统历史中,女性是被男性书写的,女性要在社会中按照男性塑造的形象来生存。但是,在叔叔的故事中,这种传统被有意识地颠覆。就像有学者评论的“王安忆的叙述还昭示着另外一种优势,这便是女性话语的‘欲望之流’对男性话语的凝固的逻各斯体系的挑战。”如“我必须使用这个也许是无中生有的材料,它是一件猥琐的小事,于叔叔伟大壮烈的苦难有腐蚀的作用。”“这故事看起来不像是叔叔的故事,倒像是我策划的一个阴谋,这个阴谋就是叔叔的命运的真实面目。”通过这种分析,在叔叔的故事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叔叔自身的叙述,也不是所谓的故事的真实状况,不是关于叔叔的流传,而是在这些基础上的作者的分析和虚构,最大的权利在作者之手,她决定了故事的开始,发展和结局。而叔叔这个似乎真实的人物,似乎真实的故事,都成为她笔下的“奴隶”。这种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手法,给我们带来一种观念,女性不是仅仅用来被书写的,她也可以成为话语的主体,可以发表自己的声音,有自己书写的权利。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元小说叙事手法会对文本产生重要的影响,虽然这种手法属于小说创作的形式问题,但就像俄国形式主义批评流派所认为的,形式创作内容,元小说除了在形式上给文本带来新意之外,也是表达深刻的内涵和思想的一种手段,达到了传统的叙事小说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的元小说手法不仅仅从形式上,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而且丰富了文本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看到元小说叙事对于男权中心的解构功能,对于我们研究元小说的功能也是一种启示。

[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材[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安忆.叔叔的故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篇5:中元节有什么禁忌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节”,为三大鬼节之一,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中元节是8月21日,即今天是中元节。传说中元节这天的.子夜时分,阴气特别重,中元节禁忌也特别多,中元节禁忌有哪些呢?

鬼节禁忌一:床头挂风铃

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鬼节禁忌二:偷吃祭品

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鬼节禁忌三:晚上晒衣服

当好兄弟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鬼节禁忌四:夜游

篇6:中元节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1、忌乱拍他人肩头

这项禁忌跟民俗有关,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他人肩头,岂不是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

2、生理期的禁忌。

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

3、忌说鬼字

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

4、忌乱踩冥纸

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5、忌半夜晾衣服

湿衣服容易让游离电波黏着在上面,不容易脱身,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烦找谁?

6、忌披头散发睡觉

鬼月时,到处都是在外游荡的孤魂野鬼,如果披头散发,小心被它们误认为同类,硬要叫你起来聊天。

中元节常见的习俗

1、烧街衣

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2、烧袱纸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3、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4、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5、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灯放出去,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小鬼永远也回不来。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中元节吃什么食物

1、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濑粉,是东莞人寿宴的传统食品,寓意长长久久,多福多寿。

2、蒸面羊

这一民俗的说法是,母亲为出嫁的闺女用白面塑一双羊,当然还要蒸熟,而且羊头还要缠挂上红布条。娘家要组成一支小型送羊队伍到新姑爷家,由新姑爷动手切开面羊,并将切下的第一块用红绳拴挂在客厅中,这块“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来新面羊时才能取下来。

3、吃花馍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鬼节的来历传说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曹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

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女儿,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乱窜”之说。

篇7:老北京中元节有什么习俗禁忌

旧京及华北地区的农村,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中元节的来历简介

道教节日能与传统民书相应,主要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即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唐代官方的提倡,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求玄元皇帝((太上老君、老子)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已成为民俗节日。

汉人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认为“三元”就是天官、地官及水官“三官”的别称,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各为三官大帝的诞辰。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七月十五日称为“中元”,用以赦免亡魂的罪(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早日安息);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则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道教《太上三官经》云:“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一切众生皆是天、地、水官统摄”。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成为农历7月15日的中元节,民间则称农历7月为“鬼月”。

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1、忌乱拍他人肩头

这项禁忌跟民俗有关,民间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三把火,聚在两肩及头顶上,会让鬼魂不敢近身。因此,在鬼魂最多的中元普渡时随意乱拍他人肩头,岂不是想拍熄对方的火,让鬼魂找他的麻烦。

2、生理期的禁忌。

民间认为妇女同胞在生理期间身体不洁,诸如动工、祭祀等事情都不宜在场观看,以免触犯神灵,导致不幸,或使得工事无法顺利进行。姑且不论这种说法有无根据,但女性同胞在生理期间真的会因为身体状况导致自身磁场不稳定,容易受到其他强大磁场的影响,所以还是要多谨慎。

3、忌说鬼字

中元普渡这一天,鬼魂几乎倾巢而出,无所不在,尤其是普渡法会的现场,肯定是鬼满为患。所以在中元普渡时,最好谨言慎行,除了忌说鬼字之外,也别口不择言胡乱说话,小心鬼魂就在你身边!

4、忌乱踩冥纸

冥纸是献给鬼魂的祭品,在焚烧时,鬼魂们会聚集在旁边抢拾,如果你在焚烧冥纸的时候乱踩乱跳,难保不会阻碍到它们的行动,鬼魂们生气之余,自然会对你不利。

5、忌半夜晾衣服

湿衣服容易让游离电波黏着在上面,不容易脱身,在鬼魂四处出没的鬼月里,半夜晾衣服就像在设陷阱抓鬼,它不找你麻烦找谁?

6、忌披头散发睡觉

篇8:有什么用

阿兰·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中说:“一旦成年了, 就意味着我们得在这满是势利鬼和冰冷面孔的世间争取一个位置, 这些人的影响是我们产生身份焦虑的关键所在。”其实, 在成年之前, 我们对身份和权利的认识, 已经被环境、社会、意识形态所影响, 更多时候面对的问题是, 到底有什么用?

教育应具有工具性、发展性和人本性特征, 但我们还基本停留在“吹糠见米”的工具性阶段。于是, 中国的部分大学为争当有用的大学, 所设专业都是有用且仅是有用的专业。真的有用?2013年8月下旬, 19岁的四川姑娘玲玲收到本科录取通知书, 但她父亲认为“读书无用”不支持她上学。在网上的一万多名受访者中, 有超过七成的网友赞成玲玲父亲的观点。那么, 找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学历、毕业学校的知名度、专业背景、工作经验、综合能力、运气、社会关系。经统计, 在2537位被调查者中, 选择综合能力的最多, 占30.55%;选择工作经验的次之, 占30.31%;其余依次是社会关系占12.38%, 学历占9.85%, 运气占7.92%, 毕业学校的知名度占5.05%, 专业背景占3.94%。传说中的“名校效应”和“拼爹”手法都不灵验了?为何如此?究竟什么招数才算有用?

据教育部通报, 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连续五年下降, 弃考率约为10%, 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因为主动放弃高考选择出国留学而备受瞩目。因此, 对于教育, 最让人心痛的不是为孩子争夺学位时的无奈, 而是学历贬值情境下教育作为底层上升途径的弱化, 是民众对于教育前景的信心的流失和动摇, 这无疑是可怕和危险的。因为, 教育不应该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唯一目标, 而应该以尊重人的个性追求与发展、满足公民接受教育的需求为最高目标;教育不只是为了让人们获得生存的本领以及奉献社会的能力, 更是为了满足人们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愿望;教育以人为本, 而不是以培养人才为本。教育从个体需求出发, 更加体现出对于人的尊重。站在这样的高度来看, 大学是没有用的, 因为大学是培养人的, 人不是为了有用, 人本身就是目的。

所有学过初中平面几何的人, 都会惊叹于欧氏几何的完美, 欧几里得的一个学生却问道:“你这个东西好是好, 挺好玩的, 可是它有什么用啊?”老师一下子觉得很惭愧, 便掏出两个铜板交给学生:“对不起, 没有用, 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学有用的东西吧。”欧氏几何没有用, 逻辑思维没有用, 殊不知, 正是这种没有用的智慧嵌入人的内心深处, 关怀人的内心世界, 而只有内心世界丰富且强大的人才能最终改变外部世界。

国学有什么用?《道德经》有什么用?《红楼梦》有什么用?爱有什么用?真诚有什么用?诚信有什么用?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在他的组诗《拉撒路》中写道:“我们不停地提问, 一次又一次, 直到一捧土堵住了我们的嘴———难道这就是答案吗?”教书的你如果还愿意读点书, 至少说明你至今尚未堕落, 也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 你还有追求, 你还有不满, 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 另一种生活方式, 寻求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而这恰恰是学生需要的人文滋养。

篇9:中元节是哪一天有什么讲究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汉族祭祀先人的日子。中元节又名施孤、鬼节、盂兰盆节、斋孤、地官节、七月半、祭祖节、七月半祭祖节等。

中元节是哪一天?中元节在几月几号?

相传每年的农历七月一日,阎王爷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关押的鬼类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要注意的是,虽然农历七月一整月都是鬼月,但是,农历七月十五才是中元节中鬼门大开的日子,也就是俗称的鬼节。不过小编家乡这边的说法是,你可以在农历七月一日到七月十五日的这几天,给自己的亲人多烧点东西,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就是鬼门最后开门的日子,俗称“鬼门关”。

七月半中元节的来历由来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是道教的说法。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是上元,为天官赐福日;七月十五是中元,为地官赦罪日;十月十五是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民间都会准备丰富的牲礼,祭拜地官大帝及祖先。

中元节是道教与中国传统民俗相结合的产物,二者能够相应,主要是基于同一宇宙观:即天、地、水三界,被神格化为天官、地官、水官所统辖的三界府署。民间通称的三界公,便是以三官泛指三界众神。

中国东汉末年,天师道便已综合前道教期的宇宙观,首过需上三官手书,分别投于天、地、水中,表示向三官忏悔罪过,以祈求平安。经历六朝时期的发展后,三会日与三元思想结合,在唐代官方的提倡下,上元、中元、下元等三元日定型化,成为祈福纳吉、祭祖拜神的三元节日,皇帝率百官参与节日仪式。唐、宋以后,三元日成为民俗节日。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如地安门火神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为了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照例举办祈福吉祥道场。因为惧厉的心理,民众于日常生活中复合儒、佛、道三教,将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称为鬼节,称农历七月为鬼月。

古代中元节有什么活动?

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中元普渡、祭祀土地、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的核心在于怀缅和祝福亡人,不仅具有信仰维度上的重要意义,在世俗层面,也是一个群众参与度很高、具有鲜明娱乐功能的节日。

历史典故:

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中元节禁忌

篇10:中元节有什么故事

第一个荐新祭祖。荐新祭祖是这个日子的核心价值。道教说这天是地官赦罪日,佛教说是佛欢喜日。民间不是按照文献生活的,不想那些,只知道是祭祖悼亡的日子。

《东京梦华录》记载,一到七月初七,商家的营销活动就开始了,出售各种祭奠物品、服装衣帽等。明清资料显示,西南很多地方从七月初七开始打扫家里,把祖宗牌位请出来,老人生前爱玩的字画之类挂出来。到了七月十三、十四、十五,早晚上供,倒茶敬香。七月十五要送老人回去。除了接老人的,也有上坟的。

第二个是焚楮送亡。楮是祭祀时焚烧的纸币,今人有诗:“又到中元送袱钱,晚风无语送青烟。时光老去人非昨,只有哀思似去年。”就是自己老了,今天的我不是昨天的我,但对祖先的思念始终不变。给先人化袱钱,要写包袱单子,就像填快递单一样,一般填三代,搞得清楚的话可以填七代。单子必须小孩子来填,这其实是个家族教育,一面让孩子记住祖先名字,一面练习书法。

第三是布田祈谷。布田祈谷,祈祷谷物丰收。七月十五是地官生日,地官掌管丰收之事。拜地官,希望今年获得更好的收成。布田,就是在田里谷穗上挂五色小旗,也叫插彩。后来佛教七月三十烧地香,是对这个习俗的吸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这些习俗现在没了,但它们的变体还在。

第四是普度施孤。帮自己祖先烧纸,也照看下邻居的祖先。过去扫墓修坟,左邻右舍的墓也要象征性地扫扫,打打招呼。和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差不多。

第五是娱神赛会。在悼亡节日,这是地方社区很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过去上海每到举行祭礼活动,要把城隍老爷抬出来,伴以舞龙的吹打的踩高跷的。

第六是赠羊寓教或者说赠羊寓孝。山西河北等北方地区,七月份姥姥要给外孙外孙女送羊。以前送活羊,后来送面羊。乌鸦反哺,羊羔跪乳。送羊是让孩子知道从小要孝顺母亲。

第七个是化生祝子。宋朝开始有的,到了七月时候,左邻右舍互送玩偶,祝福没有孩子的家庭早早生育,延续香火。收礼的人家,要表示感谢吧,也得送点什么,这样礼尚往来,邻里关系自然结交得更好。

最后是燃灯祈福,七月十五标志性的民俗活动。

中元节和鬼节的区别

在中国民间的传统观念中,农历七月神秘而幽暗,地府鬼门大开,万鬼都从阴间来到人间,探视亲友子孙、或寻求供奉,直到七月底关闭鬼门时才返回。作为禁忌,人们很少选择在七月举行结婚、搬家或开幕等喜庆仪式。而这个“鬼月”的高峰,无疑是“七月半”也就是被称为“中元节”的这个日子。

中元节,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对于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

“七月半”也叫“盂兰盆节”,这个名称体现了该节的佛教因子。“盂兰盆”是梵语音译,意思是解倒悬之难。盂兰盆节是为了纪念佛祖弟子目连救母的故事。这则佛门的孝义故事,很合深受儒家忠孝观念熏陶的中国民众的口味。因佛教文化的融入和盛行,盂兰盆会与“七月半”的尝新祭祖习俗合并,并开始确定了七月十五日在中国节日系统中地位。

而“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分别在“三元日”为天帝检校人间功罪以定赏罚: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篇11:包公的故事有什么

包公的故事一

有一个混混,把一个平凡老百姓告到包公那里,包拯知道这位老百姓是无辜的,就答应一定会帮老百姓洗刷罪名,也会让那个混混得到应有的惩罚。

包拯告诉农民,你照我说的做,回家以后把自己家中的牛杀了,你留一部分自己吃,其他部分你拿到市场上去卖,然后换一些钱自己用。

按照当时宋朝的法律在民间私自杀耕田用的牛市犯法的,是可以被告上朝廷的,但是在包拯的许可下,那名老百姓就真的回家吧牛杀了。

第二天,包拯就得到有人控告农民杀了牛的消息,包拯微微一笑,王朝马汉,给我把这个举报的人抓起来,人们都蒙了,说包公你怎么不去抓那个犯法的农名啊,包拯说农民杀牛是经过我的允许的,倒是你,为什么把农名家牛的舌头割了。

这下告状的人哑口无言,被这突如其来的问题弄得惊慌失措,只能把想要害老百姓名的事件从实招来。

在场的人没有不佩服包公断案的,原来包拯用了一招引蛇出洞的妙计,他假装不知道有人要害农民,故意卖个破绽,让这人一位自己的计谋得逞。包拯干脆将计就计,来个欲擒故纵,最后再来个瓮中捉鳖,杀他个措手不及,还农民一个公道,给不法分子应有的惩罚。

其实包拯在就到牛舌头被割的报案后,就有了一些眉目,可以说策划的着一些,就是等着被法分子自投罗网的,这一前一后的妙计足以见得包公断案手段的高超。

包公的故事二

宋仁宗在位时期,在端州城外有个小孩子他的父亲靠卖油炸糍粑来维持生计。有一天小孩帮父亲到街上叫卖,这一天生意特别好,刚过中午就全部卖完了,小孩在回家的路上,感觉有点累,就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休息,不由自主打起吨,等他醒来的时候,小孩子大哭。

包拯刚好路过,就让马汉去问明情况,小孩哭着对包拯说,老爷我卖炸糍粑赚来的铜钱,让人偷了去,我回去爸爸肯定揍我,包拯听了之后,决定帮一帮这个孩子,他想了一会,有了主意,他让王朝、马汉把石头抬到府上说是要审判他。

一时间包拯审石头的事情传遍大街小巷,第二天百姓争先恐后的来观看,他们要看看包拯这一次会怎样断案,包拯在公堂上正襟危坐,把惊堂木一拍,大声说道,你这石头,小孩在你身上打盹,醒来之后钱就不见了,是不是你偷了,快快从实招来,不然,赏你三十大板。

包拯连问三声,这石头还是默不作声,包拯说,你这是软的不吃吃硬的咯,来人,给我打!手下就一拥而上,啪啪啪的打了三十大板。包拯说这石头我是审不了了,在座的各位能不能每人给这个孩子一文铜钱,让他和自己的父亲有个交代,包拯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乡亲们平日里受保证照顾,这时候当然愿意帮忙,就一人一文的投到门口那个装满水的桶里,但有一位礽铜钱的时候,水面上浮起一层油,包拯大吼一声,快把这个了抓起来,他就是偷钱的人。

这人当然不承认,保证说孩子卖糍粑的前他都数过,没一文钱上都有油印子,现在你的钱也有这个现象,怎么解释,投钱的人终于承认。百姓对包拯的敬意又多了一分都说包拯是一位好官。

包公的故事三

包公是个铁面无私的清官,真是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那年,老包铡了不认前妻的驸马陈士美,皇上怀恨,借个名儿便把包公削职为民。就这,皇上还不解恨。当天,皇上把大太监和小太监召到皇宫,耳朵咬耳朵商议一阵。末了,两个太监对皇上如此这般一说,说得皇上点头微笑,吩咐照办,事成大大有赏。

包公削了职,京城大栈小店,都受了皇家嘱咐,不准留包公过夜;包公只好收拾收拾,就当日动身。包公为官清正,如今两袖清风,雇不起车马,由老家人包兴挑着行李,自己跟在后面安步当车,却没有料到太监跟在后面盯梢哩。

时当六月暑天,包公一出京城,上路没有多远,便汗流浃背。走了半日,汗淌了几桶。这会儿走到一座山下,包公热得不行,口渴得要命。可是这里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既无池,也无井,只有一块瓜地。青葱葱的瓜藤上开了黄黄的花,西瓜儿结的溜圆。包公咂咂嘴,周围又没人,为了解渴,就摘下个西瓜,放在膝盖上,用拳头“嘭嘭”两下砸开,就和老家人大口大口地吃了,他们一气吃了两个大瓜。两个像鬼样的太监早看在眼里,大太监对小太监说:

“古来君子是‘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包黑子偷瓜吃,还能算是清官吗?逮他去见皇上!”

正要动手,却见包公正掏出几个铜钱,放在瓜藤上,抹抹嘴上路了。两个太监无可奈何地摆摆手:

“吃瓜给钱,那有啥说的。”

傍晚,包公栖息在小镇一家小客栈,两个太监也盯着跟进去。包公囊资不丰,就叫了素菜米饭。哪知这客栈小,米不是上熟,一碗里尽是稻谷;包公只得边吃边捡,一桌拐子上堆的尽是谷粒。这又让两个太监给看在眼里,小太监对大太监说:

“糟蹋粮食遭雷打,捉他去,好为皇上出气!”

正说着,又见包公抓起谷粒,一粒一粒放在嘴里嗑去稻壳,吃了米粒,真是“盘中之餐,一粒未废”。这有啥说的,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来,大太监与小太监,只好大眼瞪小眼。

走着走着,就快到淮河边上,眼看包公就要到家了!两个太监还未抓到包公的把柄,怎好向皇上交差呢?于是,又嘀嘀咕咕地商量了一个计策:大小太监连夜从小路草行露宿,赶到包公前面,在淮河边上坐等,单等包公一到,他们一个拉腿,一个推背,把包公推到一堆脏东西上。他们以为这样,包公准会到淮河里去洗手,淮河里有人淘米洗菜,就安他个沾污河水的罪名。这真是啥坏点子都想到了。

哪知包公手弄脏后,叹口气爬起来,正想到河里去洗,瞥眼一看,河边小媳妇、大姑娘,淘米的淘米,洗菜的洗菜,提水的提水。他怔了怔,心想:这一洗手,不坏了人家吃用水吗?于是包公走到河边,用干净的左手掬水含到嘴里,然后又离开水边,到坡上吐出水来冲洗。两个太监看着,一点办法也没有。心想:包黑子真是天下难有双的铁清官,就跟他一万年,也找不到他的脏点。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去回复皇命。

这事一传出来,老百姓就说:

毒不过皇上,奸不过太监,清不过包公。

包公的故事四

相传包公带着包兴,微服私访。这天,来到一个地方,看看天色已晚,决定找个人家投宿。

他们顺街走着,见前方有一位老人伏在门前石阶上流泪。包公忙上前问:“请问老翁,何事伤心?”老人抬头看了包公一眼,并不说话,只是流泪。包公不便多问,便提出想在这里借宿。老人一听,连连摇手:“不行,不行!实不相瞒,这里前几天才死了人。”包公一听死了人。便问死者何人?何故而死?这一问不要紧,倒引出一段奇案来。

原来,这位老人姓徐,夫妇两人,膝下只有一子,年方十八。不久前,老夫妇为儿子娶了亲。新娘子聪明贤慧,全家人都很满意。

新婚之夜,新娘子听说丈夫正在攻读迎考,便出了一个上联考他。这是个连环对:“点灯登阁各攻书”。新娘子开玩笑地说:“对不上下联,不准进洞房。”偏偏新郎书生气太重,一时答不出,竟赌气到学堂去了。

第二天,新娘发现丈夫愁眉不展,便问是何原因?新郎说;“我正为答不出你的对联发愁呢!”新娘说:“你昨天夜里不是对上了吗?”新郎感到很奇怪;“我昨夜睡在学堂里,并没有回家,怎么会答出对联来呢?”新娘听了这话大吃一惊,这才知道昨夜是被人钻了空子失去贞操,悔恨交加,一气之下,便上吊死了。

一见出了人命案子,县衙马上来人,将新郎捉拿归案。文弱书生抵不住糊涂官的严刑拷打,被逼供认,判了死刑,秋后问斩。老夫人徐氏闻讯,投河而亡。活生生的一个家庭,被弄得家破人亡,好不凄惨。

包公听老人讲完了经过,心里也很难过。是谁促成新娘子冤死的呢?要破此案,必得先对出这个对子来。

这天晚上,包公就宿在老人家里。夜深了,他还在苦思着那个下联,一个人在后院里踱了一会,索兴叫包兴搬来一张太师椅,倚在梧桐树旁,对月而思。想着想着,包公禁不住笑出声来。原来,这个下联正是“移椅倚桐同赏月”。对联想出来了,破案的办法也就有了。

天明后,包公来到县衙,叫人贴了张榜,上写欲在本地挑选一些有才学的人,带进京城做官。条件是:能对出“点灯登阁各攻书”的下联来。

榜贴出不久,一个书生揭了榜。他得意洋洋地来见包公,说:“本书生看过榜后,欲随大人进京,还望大人多多栽培。”包公说;“你对出那副对联了吗?”书生假装思索了一下,说:“这是个下联,上联应是‘移椅倚桐同赏月’,不知大人肯不肯带学生进京?”包公嘿嘿一阵冷笑。“行,我带你进京!”说罢,惊堂木一拍:“ 还不快给我拿下!”左右一拥而上,把书生捆绑起来。

书生正做着官梦,不想被当场拿住,吓得连喊冤枉。包公厉声说:“歹徒,你居心不良,乘夜间淫人妻子,害死两条人命,岂能饶你!左右,掌刑!”书生一听,吓得魂不附体,连忙跪下,高呼:“小人愿招!”

原来,那日新郎赌气跑到学堂后,几个朋友开他玩笑,说他放着如花似玉的新娘不伴,却到学堂来守夜,新郎便将考对联的事说了。谁知,言者无意,听者有心,那书生乘机潜往新郎家去答对联,新娘子不辨真假,竟与他同入洞房,以致酿成了这场悲剧。

上一篇:校园童谣下一篇:工地工程复工及疫情防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