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散文的内涵

2024-08-25

浅谈散文的内涵(精选6篇)

篇1:浅谈散文的内涵

家的内涵散文

儿时,我理解的家就是一座房子和一个院落,再有便是父母和我们几个孩子——这就是一个家的全部了。

在这个家里,父母是支柱,我们孩子就是躲在支柱下快快乐乐的宝贝。家大到发展方向,小及每一天的吃喝拉撒,似乎都与我们作孩子的无关。我们的任务,只是遵照父母的安排,每天挎着书包和午饭去学校念书,别的事情不用我们操心。如果我们有良心,就该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对我们寄予的殷切希望。可那时我们并不真正懂事,上课时还故意玩耍……

为了这个家,父母其实是在拼命!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拿年轻的体魄去抗衡生活的重压,而这些我们都视而不见。我们的不懂事,还表现在我们小小的年纪,却有很大与别人攀比的虚荣心理,这无疑又使父母的心理压力雪上加霜……今天想来,我们那时是多么得不应该啊!因为我们没有注意到父母的头发在渐渐地变白,更没有发现他们的背也已经驼了。另外,在他们略显坚强却实则茫然和无助的眼神中,我们更该理解生活对于他们是那样得不易。就因为我们是他们的亲生骨肉,他们才对我们有时的无理取闹,显得如此忍耐与大度。

我们的家其实也在变化着,只是这变化表面看起来似乎不大。从我们院子里今年搭起的简易棚子,还有父母过年时给我们兄妹每人都买一身新衣服,这就是变化呀!要知道,我的父母也是肉体凡胎,他们心里虽然有想法或心愿,但却被困于当时国内的大形势……当光阴让我们一天天地长大后,我们才从情感上一点一点懂得了我们的父母,也知晓了我们这个家能够有今天的模样,是怎样不容易!

如果说我们在父母这个家里,得到父母呵护和生活无忧的话,那么当后来我们各自也有了小家后,所品尝到却是生活的酸甜苦辣和忧愁不断。平时的柴米油盐已令我们身心疲惫,更有孩子上学与以后成家,就更让我们负重不堪。这父母,真是不好当啊!更何况现在,我们每家只有一两个孩子,就足以使我们招架不住了,但与我们的父母相比,他们养大了我们那么多孩子,也没听他们叫过一声苦。再有我们所经营的这个家,每向前一步,都让我们付出十倍的艰辛。这赡养孩子,孝敬父母,我们走的虽也与父母是相同的路,可我们却比不上他们有耐心,有毅力。他们能够遵循艰苦奋斗,我们心里却想要享受。父母把并不富裕的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充满温馨感,可我们的小家庭却不时爆发出争吵与摔打声。“家不在破旧,有和睦就是幸福。”想想,我们与父母分开另过后,满脑子憧憬的`都是自己小家组建后的温馨与阔气,我们缺少的正是父母之间那彼此的真诚与信任,更有对家的珍惜和细心经营啊!

爱一旦建立,就应该让她在家永驻。无论是风霜雨雪,还是雷霆万钧,家都应是攻不破的坚强堡垒。

家的内涵,不仅包括爱与被爱,责任和义务,更有相互间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包容。往小里说,家是每个男女憧憬幸福的港湾,能够享受爱的琼浆玉液;可往大里说,家稳定可以关乎到国家的安宁与兴旺——因为,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所组成的。在每个家庭里,都应提倡文明、团结;人要有爱心、耐心和诚心,家庭成员要相互沟通,树立“我为家庭,家庭恵我”的思想观念。还有,在彼此恩爱的基础上要相互关心和体谅,心往一处想,劲儿朝一处使,共同建设“和睦、幸福之家”。

愿家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生根、开花、结果。

篇2:浅谈散文的内涵

年年新春到,家家门上贴福字,人人都相互祝福,那么福的内涵都包括什么呢?

我觉得,人们常说的“五福临门”是对幸福的内涵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五福”源于《书经·洪范》,《书经》上所记载的五福临门: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终命。

第一福“长寿”,是指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这正是我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即“延年益寿”。我认为,人的最大成功真的不在于声名显赫,更不在于家财万贯,而在于能否健康长寿,因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寿比南山,只有寿比南山,才会有福如东海。

第二福“富贵”,是指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这并不是人们往往以为的大官、大款、大腕才有的富贵,而是勤劳致富的劳动者最富贵。相反,那些不择手段获取不义之财的人并不富贵而是卑鄙。

第三福“康宁”,指的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健康是福、平安是福、知足是福。健康的身体不是吃来的,也不是养来的,而是运动来的.,这是我通过亲身实践验证得来的最深刻体会。

第四福“好德”,指的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表面上看这是德,其实这是最重要的福,因为德是福之本之源,只有行善积德、敦厚纯洁,才可以培植其它四福,使之不断增长。

第五福“善终”,指的是能预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而且身心了无挂碍,走的洒脱安详,甚至像看见佛菩萨来迎接往生到净土一样,这才算是最成功最幸福的人生。

篇3:探究梭罗散文的生态思想内涵

一、卢梭散文中所渗透生活简单化思想

当代生态主义的主题思想是物质生活简单化,反对奢侈的生活方式。卢梭生活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当时的人们经济观念浓重,乐于追求物质享受。面对人们为了追求物质利益而疯狂地向大自然索取,卢梭倡导物质生活简单化,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充实精神生活。卢梭在自己的散文中对于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界的破坏以描绘,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为《瓦尔登湖》( Life in the Woods),又被翻译为“湖滨散记”,这是梭罗所创作的一本散文集。其中关于自然生态破坏的描写,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以生态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由于我们没有一个人能摆脱掉贪婪、自私和卑辱的习惯,……风景给破坏了。他们了解的大自然,无异于强盗所了解的那样。”卢梭在散文中无情地抨击人的低俗欲望,认为欲望使人对低俗的生活从充满欲望,而丧失了悠闲而富于诗意的生活,使得人生的美好就这样被物质欲望所击溃。

卢梭针对人们的生活方式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最明智的人的生活要更加简单和朴素。……虽然表面上看似生活简单,而精神生活缺失富足的。”这些言辞的目的不是让人们回到原始社会,过着原始蛮荒时代的生活,而是不必过于对物质追求,而是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真理的追求和人性的完善上。虽然卢梭的这些言辞是激烈的,但是思想上却发挥着善意的导向作用。反对奢侈的物质生活,将物质生活简单化,秉持生态主义思潮,倡导合理消费,以此作为生态观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二、卢梭散文中所渗透的回归自然思想

卢梭对大自然的挚爱,从其散文内容中明晰可见。他呼吁归回大自然,要求人们与大自然重建和谐。《瓦尔登湖》中,卢梭是这样描述的:“大地表面上的两块巨大的水晶太纯洁了,……它们没被污染,……不知要美多少,……不知要透明多少!”在这样纯净的自然环境中,野鸭与自然和谐相处,可谓是一幅最美的图画,可是,人们却没有人去欣赏,“鸟儿连同它们的羽毛和乐音,是和花朵谐和的。……大自然繁茂着、寂寞地。”在这些语句中,无不流露着对大自然的赞美,倡导人们远离喧嚣的生活环境,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卢梭归回自然的思想,不仅要求人们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还要懂得感悟自然,认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够区别于动物,真正与大自然和谐取。在《瓦尔登湖》中卢梭就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感悟,他认为,人们必须要抛开昏睡而保持清醒的头脑,对现有的行为有所改变,控制自己的鄙俗的举动,而是更多地亲近大自然。在当代的社会中,回归大自然已经成为生活主题,早在十九世纪,卢梭就已经倡导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和谐,正如其在散文中所描绘的,“对于健全而无邪的耳朵,暴风雨还真是伊奥勒斯的音乐呢!”卢梭的生态观点显而易见。

三、卢梭散文中所渗透的生态整体观

梭罗在赞美大自然的同时,还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了质疑,并明确了生态整体观。对于人役使牛马劳动,卢梭认为“叫畜生劳动是一种错误”,卢梭在豆地中除草的时候,质疑这种做法提出,有什么权利将狗尾草之类的植物拔除,这里原本就是他们的家园。卢梭认为,动物与人类一样,都有生存下来的权利。

卢梭在阐述这些观点的同时,还阐述了人类的行为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诸如,村子附近的树林会变成尘土飞扬的公路,毫无顾忌的捕杀会导致动物灭绝。在卢梭看来,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而是与万事万物一样,同处在地球上。卢梭从整体观点出发对大自然以审视和反思,认为不仅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而生存,大自然本身亦是如此。

篇4:论冰心散文的语言内涵

【关键词】语言内涵 ; 语言魅力 ; 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177-02

冰心的散文丰富的语言内涵来源于她对我国古典文学的深厚的修养,这也是冰心散文的魅力所在。巴金说她是“一盏不灭的灯”。赵朴初说“她的作品犹如冬天的太阳”。冰心的散文来自于生活,熔铸在情感之中,她描绘景物,设色淡雅,穿插多姿,隽美倩丽,言情含蓄,委婉尽致,言婉而情深,耐人寻味。

一、深邃、含蓄的语言魅力

冰心散文的语言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对回忆的抒写。因为她曾说她喜欢做“埋存与发掘”的事。她的那些最精彩,最富灵气,最自然的散文,几乎都是她用饱蘸真挚的情感之笔,对昔日的“埋存”,令人难以忘怀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发掘”所得。她感情的天地是山间流出的溪水,平平稳稳;是地心流出的清泉,汩汩淙淙。

她善于把感情寄托在具体形象的描绘中,使其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在《往事》之七这篇佳作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夜雨后两缸莲花的情状:

白莲在繁杂的雨点摧残下凋零了,洁白的花瓣散在水面上,那小小的莲蓬和淡黄色的花须孤零零地留在梗上,随风摇曳,显得那样凄清、冷落,这里明显地沉浸着作者怜惜的情感,以此作为与红莲的对比。那朵初开的、亭亭玉立的红莲,是高雅、清芬、瑰丽的形象,可以说是审美主体的象征。在大雷雨中,在毫无遮蔽的天空之下,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斜。这自然界的雷声雨点,无疑也是黑暗动荡时代的风雨,它摧残着娇嫩的花朵,侵袭着美好、纯洁的心灵。在风雨飘摇之中,一个大荷叶,倾侧下来,覆盖着开满的红莲。尽管雨势并不减退,而左右欹斜的红莲又稳稳地玉立着,狂暴的雨点,只能在荷叶上面,聚了些无力的水珠。这里的倾侧、覆盖,透露出一种崇高、感人的美。荷叶勇敢地抗击自然界的风雨,无私地遮护红莲同母亲的慈怜,无条件的自我牺牲精神,柔和地交织在一起,寄托着作者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对坚强的力量、英雄无畏的精神、扶持新生、美好事物的行动的赞颂。文章的主题自然得到了升华。

二、独特、精炼的语言艺术

“清丽”、“典雅”确为冰心散文的语言特点。她善于提炼口语,使之成为文学语言,她有深湛的古典文学修养,能把古典文学中的辞章、语汇吸收融化,注入现代语言中去。远在“五四”初期,冰心就以其超群卓尔的语言而蜚声文坛。那时,她响应时代的呼唤,以语体白话文从事创作。但“她的语体文是建筑在旧文学的基础上,不是在口语上。”故在行云流水般的行文里,在引诗援典或遣词造句中时而出现某些文言词语。然而,并非文白相加,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加工,使之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形成独特的语言艺术:既凝练明快,又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句等的切当穿插,更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广大读者对这种语言交口称赞,以致把后来的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练、华美的语言,统称之为“冰心体”语言。

语言好比叶子点缀在思想的枝头。正如冰心说:“我平日总想以‘真为写作的唯一条件”,“抑制不住冲口而出的不是人云亦云,东抄西袭的语言,乃是代表他自己情感的独特的语言。”

冰心的语言清丽爽洁。在短短的这篇《往事(二)之一》中,幽幽思绪,柔绵情感,都通过细致清丽的语言加以表现,写黄昏的“郁郁”,雪铺的“绒绒”,心的“沉沉”悲哀,都格外传情。因雪而生的沉郁心情,对苏东坡诗的感触,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追索等文字,讲究而通畅,秀丽可人。

冰心的语言温婉、雅致。如在《寄小读者之通讯十五》中,作者写道:“今晨黎明即醒,晓星微光,万松淡雾之中,我披衣起坐。举眼望到廊的近处,我凝注着短床相接,雪白的枕上,梦中转侧的女孩子,只觉得奇愁黯黯,横空而来。”这类温婉、雅致的叙述中隐隐蕴含着一种无可名状的清愁:“故国的岁除,红灯绿酒之间,不知有多少盈盈的笑语,这里却只有寂寂风雪的空山……不写了”,话语中深藏着多少羁旅乡思的淡怨。

有人曾将冰心的文字比作“镶在夜空里的一颗颗晶莹的星珠。”“一池春水,风过处,漾起锦似的涟漪。”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一致延续在冰心当代散文名篇中。如《樱花赞》、《小橘灯》等晚期作品既保持了她固有的温婉、清丽、细腻、隽永等风格,同时又一改“微带着忧愁”的迷茫、空幻、暗淡的色彩,代之以欢愉、舒展、奔放的旋律,增添了几分明朗和健美的豪情。

三、结语

散文的语言要求是严格的,又是简单的,它包括了四大特点:一是自由行,二是口语化,三是文采化,四是简洁性。冰心散文的语言是中国古典文学、外国文学和口头语锤炼后的创造。她把古典语言现代化,把书面语言通俗化,把口头语言艺术化,透现出词汇、句子、段落、语调、韵律、色彩、结构的美,这是一种大手笔,并非所有的作家都能做到这一点,而她做到了。

参考文献

[1]冰心选集[M].人民文学出版社.

篇5:浅谈散文的内涵

被称为“天才作家”和“黎巴嫩文坛骄子”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散文诗在华丽鲜艳的语言外衣和自由洒脱的形式外表风格之下隐藏着无数深刻的哲理内涵。它们或分散在字里行间的不同处,或隐藏在类似寓言故事的演绎背后。但是无论这些哲理内涵以何种方式显现,我们都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和魅力。所以本文尝试从现象与本质、斗争性与同一性、原因与结果三个哲学命题的角度来具体阐述纪伯伦散文诗中哲理内涵的存在状态及其意义。

本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由三章构成。绪论部分首先从纪伯伦的生平和他的文学创作及他散文诗的哲理倾向的形成三方面简单介绍了纪伯伦的情况,其次梳理了关于纪伯伦的研究述,最后提到了本论文的创新点及撰写视角。第一章从“壳”与“核”的本质及其二元对立的实质出发概括了纪伯伦散文诗对现象与本质的哲学命题所做的具体的阐释。第二章从纪伯伦散文诗中选取五组意思相反的意象来说明诗人对斗争性与同一性这一抽象的哲理命题的形象化解释。第三章从人们不自觉的行为当中对原因与结果这一命题的利用和错误的引用将会导致的结果两个方面来总结纪伯伦散文诗对这一命题所做的解答。结语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指出了本文写作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纪伯伦散文诗;哲理内涵;现象与本质;斗争性与同一性;因果关系

绪论

纪伯伦·哈利勒·纪伯伦(1883~1931)是黎巴嫩著名诗人和作家,阿拉伯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旅美派”的领袖,“笔会”主席,也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散文诗的奠基者之一。是 20 世纪与泰戈尔同样伟大的东方诗人。

一、纪伯伦生平与文学创作状况

纪伯伦于 1883 年 1 月 6 日出生在黎巴嫩一个名叫贝什里的小村庄,这里有能轻易就让人陶醉的大自然的瑰丽之景,有成林的傲然挺立的参天的雪松,有绵延起伏几千里的群峰,家乡因为无比优美的自然风景而让它在纪伯伦的心中有着崇高的位置,并没有因为贫穷和落后而显得一无是处,在纪伯伦以后的艺术创作中,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曾专门地呈现过家乡的美景和表达出对家的无限眷恋之情。在 1895 年 6 月 25 日在母亲卡米拉·拉姆的带领下和哥哥两个妹妹迁至波士顿以前的所有时光,纪伯伦都是在风景如画的家乡度过的。在来到波士顿以后,在母亲勤俭持家的努力下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但仍不富裕,尽管如此,纪伯伦还是得到了学习的机会,他于 1895 年 9 月被送进附近的移民学校奎西学校学习,他最先在这里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并因为显著的绘画天赋而受到弗劳伦斯·皮尔斯的赏识,并逐渐开始涉足波士顿先锋艺术圈。在 1898 年 9 月—1902 年 6 月期间,纪伯伦离开波士顿返回黎巴嫩学习民族语言文化知识。在 1908 年 7 月 1 日,他在中学女校长玛丽·哈斯凯尔的资助下,得到了于他非常难得的去法国巴黎为期两年的学习绘画的机会,师从于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在 1910 年 10 月学习结束重新回到波士顿后,他与玛丽同时决定放弃结为夫妻的决定,纪伯伦开始潜心写作。1911 年 5 月,纪伯伦迁居当时美国的文化中心纽约,在那里结识了众多的文化名人,有的发展成了他文学创作的支持者,纪伯伦的文学创作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环境和他人的支持而进入了巅峰时期。他的许多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如:1911 年冬天出版的阿拉伯语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

1919 年 3 月由 1913 年 4 月创刊的纽约第一份阿拉伯语文艺期刊杂志《艺术》出版的阿拉伯语长诗《行列》; 1920 年出版的阿拉伯语代表作《暴风集》; 1918 年 11 月出版的《疯人》; 1920 年 10 月出版的《先行者》; 1923 年 9 月出版的《先知》;

1928 年 5 月在波士顿出版的《人子耶稣》; 1931 年 3 月出版的《大地之神》,等。

纪伯伦并没有病痛和生活的原因而稍有懈怠,这种努力创作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结束前夕。纪伯伦于 1931 年 4 月 10 日在美国波士顿逝世。遵其遗愿其遗体安葬于故乡贝什里由此举动也可以看出他对家乡的极端热爱和思念之情。尽管他短暂的生命旅途里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异地他乡度过的,而对家乡的爱并没有因为相处的时间的短暂而淡化,对它的爱反而因此更加强烈到死亡也不能把它割舍。把一生大部分的时间留给了没有归属感的异地他乡,纪伯伦在贫穷与困顿中努力前行却仍跑不赢时间,在他还没有能力改善家庭处境和帮助家人摆脱命运的束缚的时候,他的亲人在生活的劳累与艰辛中离他而去,先是妹妹,接着是哥哥,母亲。他的心灵在一次悲痛欲绝的情感洗礼中懂得了温厚而沉着地坚守住心中美好的阵地,与丑恶做斗争。只要坚定了心灵的方向,即使在生命的旅途中要不断地翻山越岭,也要始终如一地追随着它。在纪伯伦的作品里表现为对人生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人子耶稣的无 限崇敬之情。如《先知》、《先行者》、《人子耶稣》。对美好的竭尽全力的追求必然让他发现丑陋塞途的现状,进而见识到被迫害者血淋淋的惨状。在作品中表现前者的有《暴风集》、《疯人》,表现后者的有《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折断的翅膀》。

纪伯伦其他的作品还有他在 1904—1905 期间陆续发表的散文诗集《泪与笑》、1904 年出版的第一部阿拉伯语文学作品《音乐短章》、1906 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由格言汇编成的英语散文诗集《沙与沫》(1926)。在他去世后,由他生前的秘书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流浪者》和未完成之作《先知园》(1933)。

纪伯伦家喻户晓的知名度和经典的作品给他戴上了金光璀璨的成功者的光环,也让成功放大了他本来的形象而让人以为他的一切都尽善尽美,而让他经历过的巨大的悲痛和生活的艰辛都成了微不足道的代价,这种看待是必然的又是最没有根据的。忽略了经历者情感上的磨难。纪伯伦终身未娶,这样一个优秀而善良的人在个人的奋斗旅途中得到众多人的青睐与帮助。他们当中的女性有玛丽·哈斯凯尔,她与纪伯伦的来往书信结集成了《蓝色火焰》,可以看做他们的情书,他们彼此的语言是温柔关切的,互通着心灵的认识和感情的变化,他们炽热地相爱过却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生活伴侣,按照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归宿为标准,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遗憾!但并没有人真正把他看做纪伯伦的不幸,因为纪伯伦是成功的人,一切苦痛就都可以风轻云淡,都被认为可以承受得起。

二、纪伯伦散文诗哲理倾向的形成

纪伯伦从他的出身,紧接着的移民经历,和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关注民族解放的意识,以及个人独特的生命方式的选择,在艺术道路上不遗余力的追寻的体验,让他的生命观和思想认识更加自觉地具备了“平民意识”的因素。首先表现为他的作品的关注对象是在现实中被鄙视被残酷对待处境悲惨未来绝望的普通民众,他的作品反映了这些人真实的生活处境和生存状态,以及一直被无视的他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状况。“他联想到祖国挣扎于社会底层的不幸者,以同情和忧患的目光注视着故土同胞的生存状态,并痛苦地思考着灾难深重的祖国以及东方世界的多重社会问题。在散文诗中,他对阶级压迫、等级制度、贫富悬殊等社会现象表示了强烈的悲愤和谴责。他看到‘为他人野心而卖命的士兵、孤独而贫困的诗人、受尽纨绔子弟屈辱的薄命女子’都在绝望的深渊中挣扎,而人们死后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作者还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条流浪犬眼中的世态炎凉:‘我待在这灰堆里,这灰堆总比人心温柔。我藏在这废墟里,这废墟总比人心温暖,我逃离了那片不讲仁义、没有公正的土地。” 其次表现在他心目中的完美世间和理想的幸福处所是以普通民众的立场和意愿为出发点搭建的,不是知识分子的式清高而否定活着的意义和世俗文明的价值,也不是统治阶级的唯财富和权力为要的标尺,而是小心地呵护生命的存在,积极乐观地探索最适宜的活着的姿态。以智者的身份来提供智慧支撑。“在悲悯和控诉的同时,纪伯伦苦苦寻求着济世良方。”,并且“对未来充满乐观主义精神,他相信人生并非虚空而是有意义的,人类走过‘铺满荆棘的道路’,穿过‘人生黑夜的阴影之后’,‘黎明终将会到来’”。以上这些生活素材造就了他的平民意识,也成了承载他思想内涵的载体。

理性思考是纪伯伦散文诗内容的精髓,散文诗表面是不拘一格的形式和优美自然的语言,而内核却是由理性的反思来充实的。“理性精神是纪伯伦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这一精神主要体现在他对东方民族积贫积弱的根源的探究上。他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对东方痼疾进行了真挚坦率而又精辟入里的剖析批判和痛苦反思。他认为,东方民族性格中缺少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人本观念和以科学为主导的理性精神,造成了东方民族落后和愚昧的现实。”

具体表现有首先东方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传统的形成中缺乏理性精神的参与,致使它自始至终地冠冕堂皇地制造着错误。因而让人性屡遭凌辱。如纪伯伦的中篇小说《折断的翅膀》中“在宗教势力、传统观念和虚伪法律迫害下屡遭不幸的黎巴嫩女子塞勒玛就是受尽凌辱的东方民族的象征”。其次东方民族的习惯的思维方式中缺少理性的成分,“他们满足于消极、懒散、软弱和愚昧的思维方式,”凡事都顺其自然把一切交给了不负责任的过去和别人的掌控里。总是顺水推舟,对机遇都置之不理,培养成无比强韧的忍耐力,可以把“灾难和痛苦看成陪伴着高尚灵魂的良好习惯”,这样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他们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肤浅草率的。无法深入和彻底地清除问题的困扰,被屡屡广泛使用的暂时起效的麻醉剂却是以普通大众的生命牺牲和情感付出为代价的。“个体精神生命却成为献在宗教势力和道德祭坛上的牺牲。生命的主体性感受和其精神需求——自由、自尊、幸福是世俗观念根本不予考虑的内容。”

最后,没有理性精神的支撑,他们对于未来的规划和认识上也只能“依葫芦画瓢”,这又给了悲剧重演和愚昧延续的机遇,“父母、兄姐都按一个既定模式来设计‘我’的未来,所以,‘我’来到疯人院,在这里至少‘我能成为我自己’”。

此外,纪伯伦的理性精神还体现在对人类的各种感性体验的理性对待和对生活现象的本质剖析上。如对爱与美、生与死、罪与罚等生命话题的解读。又如“‘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真正公平的人是对你的罪过感到应当分担的人’这些充满博爱和宽容精神的理性呼唤,不仅在民族复仇主义喧嚣的当时,在局部冲突不断的今天,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纪伯伦拥有多元的宗教与哲学观的背景。

综上所述,具体来说是纪伯伦思想中的平民意识、理性精神与多元宗教与哲学观背景共同促成了他散文诗中独特的哲理倾向,正如“以抒情诗的形式表达哲理性内涵,是纪伯伦散文诗的重要美学特征。”,而从更彻底的立场和姿态上去看待,则“这种哲理化倾向源自于他对祖国、民族以及全人类的使命感和忧患感,他自称‘将自己的影响送到人们心灵中去的使命的人’。他要揭示世人的灵魂,开启他们的心锁。”

三、纪伯伦研究综述

纪伯伦作为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他的独具魅力的散文诗得到了广泛流传,而对其文学创作的研究却并没有呈现出应有的繁荣局面,从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一部分研究出自东方文学文化史、阿拉伯文学史或阿拉伯哲学史著作的概括性介绍,如季羡林主编的《东方文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王向远的《东方各国文学在中国—译介与研究史论述》(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孟昭毅的《丝路驿花—阿拉伯波斯作家与中国文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葛铁鹰的《天方书话—纵谈阿拉伯文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等。其次是专著性研究有:伊宏的《东方冲击波—纪伯伦评传》。博士学位论文有:2006 年马征的《西方语境中的纪伯伦文学创作研究》,该论文摆脱之前研究所持有的或默认的以东方的身份定位来看待纪伯伦和他的文学创作的视角,以纪伯伦生平经历和文学创作主题的转换为依据,在西方语境中重新解读纪伯伦的文学创作。2011 年朱鸣华的《爱者无疆—纪伯伦文学创作浅析》,以纪伯伦“爱、美与生命”的价值观为引导,从作品中梳理出他对它们所做的具体的阐述。

硕士学位论文有:2012 年张琬的《纪伯伦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研究》以文本细读的方法探索纪伯伦作品中对女性人物的描写和表达出的关于女性问题的看法来总结纪伯伦文学创作中的女性意识。2012 年马亭的《纪伯伦对尼采的接受和疏离》分别以纪伯伦对尼采的接受和疏离为中心,找出纪伯伦在思想上和文学创作上与两者相对应的表现。2014 年张坦的《纪伯伦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从纪伯伦的三部小说《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折断的翅膀》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为依据以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示了纪伯伦对女性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不同于传统而表现出对女性的关注与同情,这也反过来映衬了纪伯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014 年吴丽敏的《纪伯伦文学作品中的“先知”形象解析》从纪伯伦“爱、美与生命”的思想主题出发寻找他的文学创作中对它们所做的表达,而这些表达也就形成了“先知”形象的灵魂。是作者有意塑造的“先知”形象的全部精神内涵。2010 年王晨雪的《巴哈伊教影响下的纪伯伦思想及创作研究》将巴哈伊教与纪伯伦联系起来,对巴哈伊教影响下的纪伯伦的思想和创作进行研究。2010 年张丽娜的《“人之子”耶稣—纪伯伦笔下的耶稣形象探析》从纪伯伦的作品《人子耶稣》出发分析纪伯伦对耶稣这一传统人物原型进行的重新塑造,从塑造耶稣形象的过程中的创新和改变中可以看出纪伯伦的思想轨迹及其形成的途径,这也正是论文写作的真实意图。2009 年马楠的《艺术中的先知与世俗中的凡人—纪伯伦矛盾的爱情观婚姻观》,2008 年郭洁的《纪伯伦文学与绘画艺术》,1997年哈德拉米的《爱的悲歌与生的希冀——鲁迅<伤逝>和纪伯伦<折断的翅膀>之比较》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中国作家鲁迅的《伤逝》和纪伯伦的《折断的翅膀》这两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塑造及艺术手法等面的异同作了探析。2013 年付婧娇的《纪伯伦<被折断的翅膀>的空间解读》从故事情节发展的三个空间场所也是小说高潮发生的地点为依据来解读小说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空间。2013 年杜硕的《疯狂的叛逆者—纪伯伦笔下的“狂人”形象探析》从纪伯伦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出发挖掘他性格中叛逆因素的由来,并由此来分析他笔下的“狂人”形象。2013 年刘佳的《哈利勒·纪伯伦:20 世纪的威廉·布莱克》把黎巴嫩作家哈利勒·纪伯伦与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诗歌和绘画艺术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在受宗教的影响上等诸多相似的地方着手 比较两人文学创作上的异同。1992 年林丰民的《纪伯伦与闻一多》。其他相关的学术和期刊论文共计 200 余篇。

通过以上对纪伯伦研究的梳理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他的研究还处在对其作品的感性阅读体验的梳理上,侧重于对作品的每一个侧面进行细致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从整体上看待纪伯伦和他的作品的视角和结论,或者能从理性上把握主题线索的研究成果。在时代背景和作家的身份定位等基础性的问题上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

四、本文的创新点及撰写视角

纪伯伦的散文诗蕴藏了丰富的哲理内涵,这些哲理内涵是作者以理性精神为支撑重新审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得出的结论,这些认识不同于以往的传统观念,也不是重复与人们的感性体验一样的感受,而是以哲学和真理为新的标准重新解读人生百态,世间万象。在这以为支撑的理性精神是散文诗独特的魅力,它让散文诗没有流于诗人对主观感受的准确描写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为宗旨的写作大潮中,而是以理性精神思考人生和看取世界,重新认识早已被人类认识了的世界,反思习惯上默认的世俗看法。以理性思考代替感性体验,以获取新的认识为写作的目的代替引起读者共鸣为要的写作目标是纪伯伦散文诗独特的美学特征。所以对散文诗哲理内涵的研究便是对理性精神的存在寻找确凿的证据,因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为“充满博爱和宽容精神的理性呼唤,不仅在民族复仇主义喧嚣的当时,在局部冲突不断的今天,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其次,纪伯伦理性思考人生的结果便是得出了一系列正确的看待人生的方法方式,对这些结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改进自己的做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全面合理。如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纪伯伦认为人应该呵护大自然如同呵护人类自己;人应该在大自然中诗意栖居,人类的生活在大自然的陪衬下充满诗情画意,而不是只有枯燥的人为的艺术和文明,却把大自然之美拒于人们的生活大门之外,让诗意的氛围荡然无存。不以人类为中心,不以利益和物欲满足为首要目的的追求观念在生态时代的今天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是以散文诗的哲理内涵为切入角度,分别从三个大的哲学命题来进行阐述。即现象与本质、斗争性与同一性、原因与结果三个方面。纪伯伦的散文诗在内容上涵盖了人生的方方面面,对它的研究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分析其主题和美学特征。如从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上看出他的生态思想;从对散文诗的阅读体验中提炼他的语言特征;从文本信息出发顺藤摸瓜地找出他的宗教和哲学观的全部形态;可以把他的作品从文体与主题的角度与另外的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也可以放下身世的参照,而以某种特定的语境为参照剖析他的文学创作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本文具体地分析了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内涵,是对纪伯伦散文诗研究内容的补充和进一步拓展,并且哲理内涵是散文诗的主心骨和最关键的主题,对他的分析不仅是对已有研究的补充,也把散文诗固有的理性思考凸显了出来,在人类面对的社会现象与自身发展态势越来越复杂的今天,理性精神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人类应该理性地思考人生问题的巨细,做出正确和无悔的选择。这对人类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容忽视的方面。

第一章现象与本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是现象是本质的反映,本质决定现象。在纪伯伦散文诗中对这一哲学命题的阐述有现象的呈现姿态的妖娆百变打破常规,稳固的本质与缭绕善变的现象再也没有明显的相关和直接的对应,正因为这样,人们在面对现象时只迷惑在他的变幻无穷中,而永远地忘却了本质的存在,在看待日常现象时总是习惯地二元对立化,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又徘徊在表层上做简单的处理忘了从本质上清除祸患,这就是纪伯伦的散文对“现象与本质”问题涉及的具体的方面。

第一节“壳”与“核”

在《珍趣集·壳与核》中有这样直接地说明现象与本质关系的语句:人们啊,我们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忽略了自身的实质。假如有人被绊倒在地上,我们会说他摔了一跤;假如有人说不出话,我们会说他是哑巴;假如有人呻吟,我们会说这是他临终前发出的喘息,他就要寿终正寝了。我和你们都热衷于‘我’的外壳忽然‘你们’的表皮,因而看不见‘我’灵魂的秘密和‘你们’灵魂的隐秘。我们如此高傲,竟忽视我们的实质,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人们早已心知肚明于万象能让人扑朔迷离的手段的高明,即使意识到表象背后别有原因,也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顺水推舟地照常应付,偶尔的凑效便当作成功的标本,以一应万地对待所有的相似现象。以此方式行动的结果便是让认识出现了相反的答案,生活成了看不懂、识不透的天书,人们不以正确的方式努力探知世界,而是急功近利地想一劳永逸地归纳芜杂,梳理纠结,力不能及时便桀骜地责怪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无趣的,或成了因为自以为是而知足的认识上的“坐井观天”者,都是因为自始至终地迷惑于表象。

具体的表现有可能有一天你参观了一座宫殿和一座茅舍。当走出宫殿时你会肃然起敬,当你走出茅舍时便产生怜悯,但假如撕破外表编织的假象,可能会是相反的结果,令你肃然起敬的不再是宫殿,而无限景仰之情便给了茅舍。如果有两个人,一个说话时粗声大气,行动处虎虎生威,一个处处尽显唯唯诺诺,一个到处无所顾忌,便断定前者勇敢,后者懦弱。又有街上的行人中,右边走着一位修女,左边走着一个妓女。你会脱口而出说右边的何等高尚,左边的何等无耻。而如果仔细想想,不同的只是修女通过祈祷向上帝提出要求,妓女则满怀悲痛地苦苦哀告,她们都在灵魂中撑起了精神的保护伞。所以以上两处的判断都出于对生活表象的直觉感应,却没有接触到现象的轻烟薄雾笼罩下本质的庐山真面目。你如果看见所谓的文明便认为那是无可挑剔的完美世间,看见原始与贫穷便当成了无可救药的毁灭和一无是处的衰败。这便又是是非不分的判断。其实正如《珍趣集·壳与核》文章结尾所说的,永恒的实质是不能在瞬息即逝的水泡上捕捉到的。如:不,宗教不表现在寺院和仪式上,而表现在心坚志诚上。不,生活不再其外表,而在其实质;事物不在其外壳,而在其精华;人们不在

其貌,而在其心。不,艺术不在于你耳朵所能听到的歌声的抑扬顿挫,不在于诗歌语言的铿锵,也不在于你肉眼所能看到的绘画的线条和色彩;艺术在于歌曲一样顿挫之间的无声而颤抖的停顿,在于诗人通过他的诗传给你的他心灵中深沉、宁静而孤独的感情,在于一幅画对你的启示和使你对更加美好的事物的向往。不,朋友,岁月不在于它的外表。我也是在岁月的行列中行进的人,我向你说的这些只是语言能够传给你的我无声的心愿。

第二节二元对立的本质不是绝对的相反 如果说现象的杂乱无章扰乱了人们的视线,瓦解了刨根问底的决心,让无数现象在严格的逻辑追寻中浑水摸鱼,那么自然形成的截然对立的面目又涣散了人们生怕而时时事事准备着的警惕心,让人们天真地以为眼见为实绝对可靠,其实事实并非这样。如在一些最普遍的话题上就证明了这一点。

一、生与死

表面上生死给人们的印象是天壤之别的,生囊括了所有的美好和优点,死是忌讳的标识;生代表着至高的追求,死象征着绝对的痛苦。以人们对死的认识和了解,他在任何标准下都不能与生相提并论,除非以生的对立面出现的时候,而实际上这只是不成文的肤浅认识,死在本质上完全有可以与生相媲美的特质,他意味着最大限度的绝对解脱,解开了平日死死挣扎都不奢望能挣脱的枷锁与镣铐,让人敢怀疑一直兢兢业业追求着的目标的值与不值,敢不屑千秋万代供奉的信条与理念,敢亵渎所谓的神圣,也能超越心中的巅峰与永恒,生时用尽全身力气信仰的崇高与珍视的美好也不过如此。如看透生死的诗人海子,选择死不是消极的态度,是重新地审视生死关系后的伟大举动,能抛弃世俗的荣耀也能放下世人眼中的幸福追求,连没有任何期待的陌生人也能慷慨祝福他拥有一个灿烂的前程,能有情人终成眷属,而他只愿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在《先知·论死》中诗人这样形容死的本真的:除了在风中裸立,在日下消融之外,‘死’又是什么呢?除了把呼吸从不息的潮汐之中解放,使他上升、扩大,无碍地寻求上帝之外,‘气绝’又是什么呢?只在你们从沉默的河中啜饮时,才真能歌唱。只在你们达到山巅时,你们才开始攀援。只在大地索取你的四肢时,你们才真正地跳舞。死因充满诗情画意而美好得让人期待,因没有了恐惧而设想着无数次的靠近和尝试着拥抱他。

二、善与恶

能把善与恶精准地切分开的界线是不存在的,如果永恒地坚持向上,保持祥和是善,那么偶尔的沉迷于低落,醉在妄想中却也不是恶;如果一直坚守承诺,在任何时候不离不弃是美德,那么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幻想放弃坚持便能拥有的无穷无尽的享受的时候却也不是丑恶;如果殷勤地周旋、虚心地谦让直至虔诚地期许都毫无例外地完美地做到便是善良,那么在众人千篇一律的逢迎中无动于衷却也不是恶,因为他可能在沉默中努力回味着记忆中某个生命阶段的蛛丝马迹,以便恢复那个时期的自我形象;如果在与人交往中光明磊落,在见或不见的日子里总能诚恳地主动关心别人是善良的表现,那么有时谨慎地保留余地,把主动留给别人,自己落得自在却也不是恶劣的行径,只因为他也期待被关注和被别人记起,或他顿悟了即便为别人好,也不能显得霸道,替别人着想,也不能随心所欲,安安静静地等待别人的选择比主动开始更懂得理解和自由。

在《先知·论善恶》中这样描述道:我能谈你们的善性,却不能谈你们的恶性。因为,什么是恶,不只是‘善’被他自身的饥渴所困苦吗?的确,在‘善’饥饿的时候,他背向黑洞中觅食,渴的时候,他也肯喝死水。当你与自己合一的时候便是善。当你不与自己合一的时候,却也不是恶。„„当你努力地要牺牲自己的时候便是善。当你设法自利的时候,却也不是恶。„„当你在言谈中完全清醒的时候,你是善的。当你在睡梦中,舌头无意识地摆动的时候,却也不是恶。„„在无数的事上,你是善的,在你不善的时候,你不是恶。你只是流连,荒亡。„„在你冀求你的‘大我’的时候,便隐存着你的善性:这种冀求是你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的。所以,人人都是一样的善良的,不能只根据完全相反的表象就以为本质上也是相反的。

三、施与

施与这么随性从琐碎的帮助开始的生命举动久而久之地变成了能在阳光下执行,在庞大的系统中自由操作和有序运营的宏大行为。于是大张旗鼓地宣传,招摇过市地开始,把短暂的过程装扮成无限的冗长,渲染成不知所云的欢乐与庆贺,这种本末倒置地追求加重了施主的伟大,而让接受者显得卑微和无能。这也是他们自封为主宰,为了炫耀而隆重地走个过场,也是为了不让接受者轻而易举地得到财富,无偿衬托他人的伟大算是补偿,也是代价。而正因为如此,施与的本色被糟践得面目全非,他的本质也被积累得厚厚的歪解覆盖得无迹可寻施与的意义被任意地夸大着,而在心先知论施与中诗人终于还原出这一珍贵行为的本真。即以身布施才是真正的给予,为名而施,为寻求快乐而有心为善的,因请求而施的都不如因默喻而施的好。施与不必对接受者设有条件,因为施主只不过是个见证人,并不是主宰,施主与接受者没有欠负的负担,应该乘着礼物的翅膀上升飞腾。只有看清了施与实质,才能愉快地接受和没有愧疚地面对生活。也才能看出这种行为的慷慨与博大。

四、爱在爱中满足了 爱是什么模样,拿什么断定真正捕捉到了他,是从情侣们亲密的举动中,俏皮的言谈中,喜悦的眉飞色舞上。亲密到彼此捆绑,在乎到无所不在地提醒,不留空隙,没有留白地占领彼此的生命领域就算得到了全部的爱。爱是温柔的诱惑,是闭着眼就能形成的回味,也是睁着眼就是陷入的遐思,是梦一样的轻扬,也是捧着它时即刻传遍全身的接触感,因此爱就只是委婉迂回的护航,是从始至终的若即若离,是会准确地察言观色,爱哪怕是忍无可忍地敷衍也要不留破绽,即使是人人都心照不宣的有意显摆也要竭尽全力地配合到天衣无缝地完成。

爱因此成了生活负担的承载者,公众场合营造氛围的道具,也被理解成了万能的包容器而任性地使用着。而在《先知·论爱》中却说以上的形容都都没有爱的影子,爱的本质就是“在爱中满足了”,爱就是要给彼此自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爱努力使人完善;爱就是要尽力成全爱本身。第一章现象与本质论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内涵

五、“麻醉剂”与“手术刀”

生活中有很多出于不同目的和不同形式的类似麻醉剂的处理,即使这样做的人自己也并不是不知情,只是习惯的做法。他们看似殷勤周到到无微不至,全力以赴到忘乎所以,自觉自愿到不问回报。当别人被无处不在的烦恼纠缠时,对生活的窘迫束手无策时,他们是最热情的人。能自觉形成一呼百应的阵容,大到国难当头或民族危亡之际,他们都能以他们的手段为独特的武器自信地挺身而出,但这阵忙碌到无法顾忌事实的行动只会乱上添乱,最好的效果就是无济于事而没有效果。可见只在表面上不遗余力地争取和努力不能有效地消除实在的祸患。肤浅地解决能随时随地地开始,也能立竿见影地出现结果,不耗费大量的资源,不需要强大的资本为前提,只要趁着随心所欲的惯性就能在巨大的灾难和祸患前着手那微不足道地拯救手段,施展把表面问题解救的简单的营救计划。再刻不容缓的巨痛也可以从他的枝枝蔓蔓上寄托希望,期待奇迹的发生,不要没有耐心,不是奇迹不会发生,只是过程的路太远,奇迹的来临还需要时间。人们以这样的理解帮助自己适应现实,习惯生命本身的不可思议。

所以即使面对威胁生命的剧毒的侵袭,人也会平静地以缓慢的消毒来简单地对付,还能抱着必胜的信心维持积极的人生姿态。在面对重大的社会问题时不计较得失,不考虑时效,从容到能见死不惊,淡定到置若无闻,见到庞大到无法预计的矛盾也盲目地用一贯的手段应对,看到血淋淋的伤口,也能狠着心继续使用那自欺欺人的麻醉剂。即使希望渺茫到看不见踪迹,过程漫长到无法预见结束的期待,人们还是镇定着自己不要撞到它的实质,继续耐心地使用保险的麻醉剂。在纪伯伦的散文诗的三个篇章中明确地提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他们分别《暴风曲》中的这三篇文章:《麻醉剂与手术刀》、《镀银的驴粪蛋》、《龋齿》。如“酷爱蜂蜜”的东方民众嗜蜜如命,他们要求诗人在国王、统治者和大主教面前,只做虔诚地赞美,温文尔雅地祝福而不要说出事物的真相和实话。要求科学家们十分深入地研究祖先编写的历史时,认真分析他们高超的遣词造句的能力和技巧,以便把青春和生命耗尽,而不要描写实实在在的生活现象和表达真实的情感和生命体验。

要求思想家们不厌其烦地重复先辈的话语并在自己的作品中严格遵守他们的教诲而不能超越和遗漏。总之,东方民众沉醉在美化了的昔日甜蜜中无法自拔,害怕见到现实中的阳光,更怕经历真实的风雨考验和磨练。所以甘愿放弃享受生命的机会,也要坚决地打击那些打断他们的沉醉的人们。因为他们不愿感受到现实粗糙的表面,不愿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是躲避着生活丑陋的面孔。只醉心于那些消遣解闷的消极事物,憎恶与厌烦那些真诚鼓励他们,渴望把他们唤醒的真主般积极的主张和教诲。如在东方即使是病入膏肓的病人自己也认为生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属性,是不必彻底治愈的,就医的目的只是为了缓解身体的痛苦而不是为了治疗疾病。所以不知道妄想健康,也不会因为疾病缠身而绝望。只会安静地经历着生命过程中的相遇。是更为艰难地善待生命。而医生则自认为高明地用起了暂时止痛的麻醉剂。而不知用有效地药物治疗来彻底根除病人的痛苦。如由于生活上的某些客观原因,男女之间的相互嫌弃达到了忍无可忍而不能继续生活下去的程度,他们已经到了彼此不能相互容纳,疏远到形同陌路的地步。当这一切发生之后,双方的亲属主动聚到一起,商量解决现状的办法,就是如何能让他们回心转意继续生活在一起。于是就用那厉害的千年古训来麻木男人清醒的头脑,用严厉的说教来迷惑那女人的感情让她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自惭形秽,之后再众人的一起努力下他们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来即原原本本地生活在一起。而对深层的生活上和性格上的矛盾有意回避着,这就是典型地避重就轻的做法,所以有多少次的矛盾爆发就有多少次的表面调节。千篇一律地停留在表面,巧妙地绕开那裸露在外的矛盾而把聚精会神地纠正着无所谓的错误,置本质矛盾于不顾。如民众因为反对专制政府和腐朽的制度而起来造反,但政府的做法不是顺应民心地作出改革,没有立即采取措施来建立健全统治制度和改变政体,而是迅速逮捕了相关人员,委任他们担任职务而消除暴动,让一切不知天高地厚的雀跃销声匿迹。让反对的声音没有没有出声就永远地失去了发声的可能,这便是合格的领导者稳重的做法,高明的手段。如有人起来造宗教领袖的反,但没有坚持太久就又重新回到了领袖的怀抱,不过高明的手段仍然是精神麻痹法。又如生活环境中所具有的对人的精神麻痹的因素,即不安分守己是不会有好的结

果的,一个人最主要的美德便是凡事都兢兢业业地遵循祖传的古训,众人舆论的责备和绯闻的恶语便是对不认真履行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者的惩罚。因此让觉醒的星星之火因无以为援和没有接济而自生自灭。又如靠娶年老遗孀而获得挥霍资本的花花公子,靠虚伪地赞美大主教而获得生命的尊严和终身荣耀,却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人,靠继承先辈的荣誉与财产而拥有优越的生活环境的人,他们都是“镀银的驴粪蛋”,他们之所以尽管如此不堪入目却能在 社会上受到尊重和追捧,不但没有遭到鄙视和唾弃还暗暗羡慕他们的好运气。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奇迹”,还是因为人们只注重光鲜的外表和亮丽的风景而不会看到生活和生命真实的美丽和最值得一提的人生追求。

最后如病人的口腔里生了颗牙根坏了彻底没有了治好的希望的龋齿,而医生却只知道在牙齿的四周钻洞,然后给它进行消毒和清除病灶,在确信没有蛀虫的时候,就用纯金来填补牙洞这样处理的结果是没有过多久那颗牙齿又开始折磨病人了。直到有医生帮他拔了那颗牙,他才真正地没有了疾病的痛苦。但到了大的社会问题上,却没有这么及时的处理方法。如叙利亚民族生的那颗龋齿,病象多端,他甚至正在用龋齿来咀嚼生命的食物,却没有人努力用药物来彻底治愈它,仍是不紧不慢地钻洞,消毒和清除病灶,确认没有蛀虫时,用纯金来填牙洞。没有彻底的治愈,只有永恒更新的麻醉剂。

六、生活领域中的现象脱离本质问题 1.社会管理领域 在本雅明看来,‘自然美学是艺术美学的基础’,工业化的自然美学体验,是对自然美的破坏,其特征是一元化文化的乏味和一切自然人文历史语境的丧失。荒野的自然产生了崇高美,而工业化的原则把自然变成了一片美学的荒原。若干年后,本雅明的这一论断在美国生态批评家雷切尔卡森的〈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得到了确证。在本雅明看来,科学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并不等于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进步。与此相反,这种单一的进步力量更像从天堂里吹来的‘一场风暴’,‘它以进步的名义把堕落后的人类带向离天堂越来越远的去处,风暴所经之地留下的是一片废墟——现代性的废墟’。

从这段话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人们所谓的科学化的精确和量化的标准并不是完全合理的,并不是天衣无缝地准确和绝对地理性,也不是至高的真理栖息地和对凡事拥有最终的判定权。所以把一切生活领域都科学化管理,并不能形成“完美世间”,人们生活在其中也并没有感到万事如意。尽管这样的世间对生活万象做了毫无遗漏地包揽,让他们错综复杂之相和参差不齐之态在人类大刀阔斧的梳理下而变得井井有条,让他们顺从了人类的意志而存在着,让这个不知收敛的世间变得顺眼和温和了许多,这样人们就可以不受不利于人们的天然规律的干扰和约束,任性地按照自己的心意随心所欲地起居和做事了,人们有能力让抽象有形,把巍峨的形象淡化,可以呈现无形,能够定义虚化。但人们不知道这是以一厢情愿地肯定而达成的自欺欺人的理想和完美境界,与真正的完美,即“天人合一”的境界是天壤之别的差距。如:人们不仅要计量当代人贤德的长短和罪孽的轻重,还要记载和编目已经过去的举止行为。不仅要辖制白天和黑夜的时辰,还要让人们的行为举动按计划开始和在该结束之时及时停止。不仅要用规范的行动表达心意,还要用既定的秩序去经营回忆。不仅要全面臆想备用的姿态,还要匠心独运地预筹未来。这种缘木求鱼的努力使创作了适合人们生存的生活天地,却把自然美拒之于门外,人们的幸福生活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注定不能长久拥有。人们失去了欣赏美的能力,吃力地把灿烂的自然百态演变成虚假的固定的概念牢记在心里,无限美好的大自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只发挥了一个作用就是寥寥无几的实用性,这是对美的资源的浪费和无视,而把自己钻在虚假造作的人为艺术中。随着时间的过去,人与大自然相处关系的趋于稳定,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将成为人类协调自身去学会相处的主要对象,人们制定了约束群体行为的法律,并随时随地地修改着让它更加完善,能越来越广阔地囊括人类的所有行为和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让它能划分人类的每个举动,能分析每个行为之初的动机,让琐碎与细小和庞大与巨额在面对法律时真正一视同仁地毫无遗憾。法律就是真理,对他做出的任何制裁不必解释,不需要说服,强制地执行自己的判定结果,为自认为是绝对地正确,商量就是降低了威信。是所向披靡地凌驾于人们正常的维方式和生活常规的压制方式。法律不需要服从于任何真理,也不从属于任何形式的权力。而道德约束作 为法律的辅助手段也只是把人们最初的意志固定下来而成为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定。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和规范作用,而对行为方式的寓意和所指也是把也是人们的意志变成统一评定某事物时的准绳工具,所以法律和道德约束是把人为的期许与判断经过时间而固定下来成为统一的标准的,也有随着时间而“添油加醋”的成分,但主要的内涵是在形成之初就已经存在的。所以一定程度上他们是社会意识和政治权利的产物,并非真正的客观规律的表现,正因为他们的挑拨是非,才会有皇帝的新装上演在实实在在的生活当中,就如同纪伯伦的的散文诗上帝的傻瓜一样。当一个来自沙漠不熟悉此地的风俗习惯和处事作风的人,光从人们的行动上来判断是非,猜想意思的话则完全会颠倒主题。把恶意的丑化看成有没有样地赞美,把准备着的陷阱当成进行中的欢迎仪式的筹备,把妆模作样地捉弄当成虔诚地殷勤,把从事至终地有意难为与无意热情看成了欢迎仪式的系列步骤,本城的相关管理人员想要依照他们的法律来对这个人的不规范行为作出惩处,却根本没有达到起初以为的效果,以他们认为最不坏好意的主意和残酷的手段对付他,却根本伤害不到他,因为他从来没有以他们认定的思维轨道来开始配合他们。当把他押到“国王”面前禀告后胸前挂上牌子来游街示众,心情激动的他不但没有理解到他们的用意而感到残酷和羞涩,而是心情愉悦地享受着这一场隆重的欢迎仪式。因为他把以上的行动逐一翻转就形成了这样的用意:人们主动带她去见国王,还给他戴上了纪念品让他骑上马在两旁沾满了群众的街道上接受来自所有

人的热心欢迎,内心怎么能按耐得住激动之情呢。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因为行为本身并没有自我定义的功能和特殊符号意义,是人们的有意规划而让一切行动有了特定的意义而成了能表达和寄托特殊用意的工具。其实人为的规定是随意的,任性地,不遵守规则和规律的,只要符合习惯的思维轨迹,定规则也是充满了创新的艺术。行为与所表达的意思之间并没有直接地对应关系和天然的连接纽带。某种程度上是人们任意搭配起来的结果。以才会有尽管深深寓意过的行为而轻而易举地被颠覆成另外的理解也是无可厚非的。

2.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领域

首先,很多作家在面对真实生动的生活现象时,不能感性地感受到它鲜活的形象效果,而是把自己的内心包裹在陈旧的描述中自我陶醉。不能身临其境地体味他的存在和零距离地接触真实本质,而是徘徊在无谓地表象中久久不能自拔。把全身心都包裹在体会的经验世界里,面对事物,却闭着眼在回味的经验世界里醉生梦死。并不会睁开眼看实实在在的存在物是什么样子的。隔绝阅读经验的干扰,完全自我地方式重新认识事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他们如果没有积累的经验作指导,没有现成的句子描述事物就拼命地搜肠刮肚出一些来,而不会真实地面对一个事物,或者仅揪住一些皮毛不放,而忘了继续探究本质的存在形态。

在面对生活现象之前急忙把自己缩进经验世界当中,先让自己处在云烟缭绕的经记忆中虚假的画面和情境中,而于眼前的事实于不顾。当没有看清眼前的东西为何物时,就能口若悬河地说出千万个精彩的描述来形容这个东西,但这当中却没有一个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并把表达出来的,更不是对此情此景的感受。用陈旧千年的描述和古人的感受来代替自己的评价和悟,也把事物的本质视而不见,却肤浅地形容着那些微不足道的细枝末节。

如《诗人》中的四个诗人面对一壶酒时,第一个诗人首先说自己看到了这酒的芳香在空间漂浮,仿佛群鸟蔚为云彩,漂浮在迷人的森林里。第二个诗人能听到芳香的雾鸟在歌唱。歌曲萦绕其心仿佛白玫瑰把蜜蜂囚禁在花瓣里。第三个诗人以他的手接触到了芳香的群鸟,感受到了它们的翅膀,就像沉沉入睡地仙女的气息吹拂他的手指。一个比一个离奇。而第四个诗人站起身来举起酒碗说他只看见就本身。因此他必须喝了这酒才能使他上升到前三个诗人所描述的幸福世界,于是就把酒一干而净。这时其他三个诗人才流露出饥渴和怨恨之情,而不再是赞美芳香时的陶醉模样,这说明他们假惺惺地沉醉在酒的芳香里,其实并没有真正感受到酒的芳香,无中生有地夸张着若有若无地臆想中的感受,而忽略了酒的本身这一本质的存在,当第四个诗人一举点破要害的时候,他们的虚伪造作的面纱就彻底揭开了。这就是一直伪装终被识破的结局。其次,批评家们徘徊于本质问题的现象里的不同侧面之间,而不知道寻求真正的本质事实,真正成了名副其实的舍本逐末的人。他们可以不厌其烦地细致分析现象的每个侧面的具体表现,做到毫无遗漏,甚至绝对公平的对待每个现象的不同侧面,或只能抓住自己熟悉的方面据理力争还是不能深入到事情的本质当中去。如在《先驱者·批评家》当中,一个骑马去大海旅行的人在傍晚来临到时候来到一个客栈,把他的马系在客栈们旁的一棵树上,结果半夜的时候被贼偷走了,当第二天醒来发现马被偷走时,这个客栈的其他人都聚拢来并作出了一些议论:第一个人说:“你不把吗系在马棚里,真蠢!”第二个人说:“还有更蠢的是,竟不把马腿缚牢。”第三个人说:“竟然骑马去大海旅行,真是愚蠢之至。”第四个人说:“只有懒人和走不快的人才备有马匹。”旅行者大为诧异。最后他大声说道:“我的朋友们,就因为我的马被偷走了,你们便一齐赶来纷纷指出我的错误和缺点。然而,奇怪的是,你们竟没有说过一句话,斥责那偷走我马匹的人。”这就是所谓的批评家们的批评,对本质以外的现象的方方面面都都做出了分析,甚至连受害者额错误也不忘指出来,却没有“那偷走马匹的人”真是典型的舍本逐末者。又或者批评家和作家一样都是着眼于自己的特长而自鸣得意,却不屑于回到发现事情的真实本质和事实的轨道上来。只沉醉在自己宣扬自己的所见所闻或长处中,却不关心别的不同领域里的现象,只制造出没有意义的喧嚣和吵闹,实在纠缠在已有的情境中无法深化事物的本质。如在《先驱者·学者和诗人》当中的描述:蛇对云雀说:‘你飞翔,然而你不能寻访大地深处,生命的原气在哪儿无声无息地流动里。’云雀答道:‘是啊,你知道得太多,然而你并不比聪明的万物更聪明——可惜你不会飞翔。’蛇好像没有听见似的,它说道:‘你没法见到大地深处的秘密,也不能在帝国的珍宝之中活动„„’云雀说道:‘除了你,不会有其他人会这样,没有人能躺在晶莹的记忆的循环里:可惜你不会歌唱。’于是蛇说道:‘我见识过„„’云雀说道:‘除了你,没有人能揭示大地魔术般的思想——可惜你不会飞翔。’于是蛇说道:‘一条紫红色的河流在一个山岳下奔腾„„’云雀答道:‘如果你愿意,你能变成同众神一样长生不老——可惜你不会歌唱。’于是蛇说道:‘我知道一个被埋葬在地下的寺院„„’云雀说道:‘毫无疑问,如果你愿意,你柔软的身体就可以环绕时间与空间的一切知识——可惜你不会飞翔。’蛇于是遭到厌恶,当蛇转身钻进洞里时,它咕咕哝哝地说道:‘头脑空虚的歌手!’而云雀歌唱着飞走了:‘可惜你不会唱歌。可惜,可惜,我的聪明人,可惜你不会飞。’

这么生动的比喻把滑稽的一幕没有加进一个点评却能感到一种不言而喻的现象就藏在这种轻松的描述背后。“头脑空虚的歌者”和“可惜不会飞翔”、“不会歌唱”者之间的对话让人觉得固执地坚持自己,夸耀只是乏味的重复,却不会于发现事情的本质事实有益。

第二章斗争性与同一性

在人类社会中总喜欢把表现不一样的事物完全对立地看待,把他们明确地区分开来的是一条条规定的界线。而事实上,无论是鲜活有机的形象还是人类自己定义出来的概念都不能做绝对的对立化的理解。如人们习惯地认为生死、善恶是纯粹不同的两个事物,是天然分割的存在,其实不管是真实存在的事物还是意思相反的观念都不能看成没有任何关联的相反。在某些程度上,某些侧面和视角上,完全的对立是不存在,都能看到紧密相连的部分。在纪伯伦散文诗当中,对哀乐、生死、善恶、爱的本质等对立的背后隐藏的不一样的事实真相。

第一节论哀乐

欢乐与悲哀本是两种相反的的心境,欢乐里有幸福的感觉,有动人的回忆,美满的现实和没有担忧的未来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期待,所以欢乐是心的最爱,是生命里难能可贵的相遇,是只能默默期许却不能主动预定,是在不问得失不图回报的努力付出后的偶然邂逅,不能以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地规定来对待它,明知道交换的前提是不公平的,但欢乐还是引诱着人的无限神往,被他欺骗后仍欲罢不能,偶然降临时又视若珍宝。而悲哀如果是颜色,则是深到极致地灰色,是色彩,却只会让氛围低沉,是表露于呈现,却又是极好的隐藏,是一种心情让把人沉溺在绝望的情绪中醉生梦死地难受,却懒得挣扎它,愿意与痛苦形影相随,让极度的校级和彻底的悲观把人拖累的如行尸走肉般无可救药地堕落。陶醉在奢靡的欲望中昏昏沉沉。悲哀里掺杂不了欢乐的小沙子,是绝对的消沉。没有一丝儿的希望的微风吹拂在心的上空。以上是人们对欢乐与悲哀的主观感受和普遍认为的结果,而实质上他们却有着天然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特征存在,纪伯伦在《先知·论哀乐》中是这样形容他们的关系的:你的欢乐,就是你的去了面具的悲哀。连你那涌溢欢乐的井泉,也常是充满了你的眼泪。所以说,欢乐的时候也有悲哀,欢乐本身就是悲哀,悲欢本不分。当你欢乐的时候,深深地内顾你的心中,你就知道只不过是那曾使你悲哀的,又在使你欢乐。当你悲哀的时候,再内顾你的心中,你就看出实在是那曾使你喜悦的,又在使你哭泣。”所以,今日的欢乐是某个昨天的悲哀长大的,今日的悲哀是某个曾经的欢乐发展而来的。“你们有些人说:‘欢乐大于悲哀,’也有人说:‘不,悲哀是更大的。’我却要对你们说,他们是不能分开的。他们一同来到,当这个和你同席的时候,要记住那个正在你床上酣眠。真的,你是天平般悬在悲哀与欢乐之间。只在盘中空洞的时候,你才能静止、持平。所以,悲欢是孪生兄弟般形影相随地入驻在人间,见证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的匆匆来去。

第二节论“爱”

爱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如亲情、友情、爱情,而每个人得到的爱的形式和数量都不一样,所以人间之爱真可谓千姿百态,但也都大同小异,因为他们都只是为了人好,都有同样的人们熟悉的形式和载体,如呵护和珍惜,可以让明显的得不偿失一直继续等等。爱可以在细节中找到蛛丝马迹,可以在隐秘的角落寻觅到淡淡的痕迹,尽管人们对他熟悉不过还是没有看到他的全部,因为人们习惯上认为爱就是满足自己的欲望,成全人的愿望,而与爱本身无关,所以爱变成一味地甜蜜和软弱,而不会真正地改变人们的某些方面。爱就是不问青红皂白地满足所有的心愿时竭尽全力不留遗憾,所以生活中无论是何等程度地索取,也不管是何种姿态地占有,还是没完没了地纠缠都不应遭到爱的拒绝。一切不合理要求都应该在爱里允许存在,得到关注。所以说,爱就是万能滴包容和无所不至地延伸开他的臂膀来停留人类的欲望和想法。爱是过滤掉生命的杂质的纯净地温柔,像柔和的微风徐徐地吹拂人疲惫地身体一

般以轻柔地的手臂挽着沉睡的人类。爱是在瞬间的陶醉里能感受到永恒,从平凡与随意中领悟到生命。爱就是如珍珠般光滑莹润的手感的抚摸,是完美的呵护,轻柔委婉地萦绕在生命的周围,爱可以被人们尽情的美化,然后设想拥有她时无比的幸福感觉,可是爱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让人幸福,满满的幸福之感的形容只是人们的主观感受,前面的章节中说过爱就是要成全爱本身,即爱在爱中就满足了。所以他不仅是温柔的臂膀还有坚强有力地推力,是为了更好地完善人类本身。因为真正的爱他不仅有人们想象中的高尚和完美,他也锻炼人,让人在爱中得到升华,所以当“爱向你召唤的时候”,应该“跟随着他”,但不是因为爱就是想象中的模样。在《先知·论爱》中说:爱虽给你加冠,他也要把你钉在十字架上。他虽栽培你,他也刈剪你。他虽升到你的最高处,抚摸你在日中颤动的枝叶,他也要降到你的根下,摇动你的根底的一切关节,使之归土。如同一捆稻栗,他把你束聚起来。他捶打你使你赤裸。他筛分你使你脱壳。他磨碾你直至洁白。他揉搓你直至柔韧。然后他送你到他的圣火上去,使你成为上帝圣宴上的圣饼。就如生活中不能只有甜点一样去看待“爱”的苦恼。假如你在你的疑惧中,只寻求爱的和平与逸乐,那不如掩盖你的赤裸,而躲过爱的筛打,而走入那没有季候的世界,在那里你将欢笑,却不能尽量的欢笑,你将哭泣,却没有流干眼泪。爱除自身外无施与,除自身外无接受。爱不占有,也不被占有。因为爱在爱中满足了。当你爱的时候,你不要说“上帝在我的心中”,却要说“我在上帝心里”。不要想你能导引爱的路程,因为若是他觉得你配,他就导引你。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以上这些诗句不仅说明了爱的本质还说明了爱的规律和原则。第三节自由与镣铐 就这样,很多根据表象而作出的感性判断都是与事实不符的,在现实深处他们都是相依相偎地存在着。本是天壤之别的差距,实质却彼此紧密地互抱着,看似像两条永不相交平行线,他们却有着宽厚的重叠处。如《先知·论自由》的行文线索是这样的:首先提出了谈论自由的主题,举出了最典型的人们敬畏自由的方式:在城门边,在炉火光前,我曾看见俯伏敬拜自己的自由,在寺院的林中,在城堡的影里,我曾看见你们之中最自由者,把自由像枷锁似的戴上。但马上否定掉了这种做法,这种表面上的努力和形式上的虔诚对于寻觅真正的自由就像是沉迷于“缘木求鱼”的游戏之乐中嬉戏。“我心里忧伤,因为只有那求自由的愿望也成了羁绊,你们再不以自由为标杆为成就的时候,你们才是自由了。”

借此说明了自由的第一个内涵,就是自由是无牵无挂,不以追求和得到自由为豪的时候,了无牵挂就是自由。其次是进一步拓深了自由的内涵,紧接第一个层次,提出自由不是被动地期盼了无牵挂的世界,而是要主动超越生活中的障碍,跨越心中的阻挡,追求到自由自在的境界,从而让自由成为能通过主观努力争取得到的拥有的主题。当你们的白日不是没有牵挂,你们的黑夜也不是没有愿望与忧愁的时候,你们才是自由的。不如说是当那些事物包围住你们的生命,二妮却能赤裸地无牵挂地超腾的时候,你们才是自由了。

这一层次更加注重提升自由的境界,自由就是不受任何约束的存在状态,更是赤裸裸地追求理想和感受生命的实质。而如果没有努力做到主动超越和超脱,那么标榜的自由实际上名存实亡,耀眼的美丽光环,实际上是最约束的捆绑。若不是在你们了解的晓光中,扭断了捆绑你们朝气的锁链,你们怎能超脱你们的白日和黑夜呢?实话说,你们所谓的自由,就是最坚牢的锁链,虽然那链环闪烁在日光中,炫耀了你们的眼睛。在真正的揭示自由的本质之前,既否定了人们的错误做法,也在用浅层次的解释做着铺垫。最终才说你们愿意将这些自己给自己的捆缚抛弃而换取自由吗?便用了四个典型的人类作法自毙的例子说明人们自找的捆缚是什么,其中暗喻了毁坏与建立、迎娶与抛弃、消灭恐怖与营造恐怖之心同时存在与人们的渴望里。如即将“废除的一条不公平的法律”在当初却是人们自己制定给自己的。是“你们用自己的手写在自己的额上的。”“烧毁律书”和“废除暴君”时先要看原来建立在心中的印象是否也已经清除,否则清除就是没有意义的。“抛掷牵挂”和“消灭恐怖”时也要看己心里的反应是什么,因为在人的心里两种相反的感情总是相伴相随,结尾处便形成了顺理成章升华主题的态势。即相反的事物总是进行着永恒地互相转化。就如同光明与阴影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以此类推到自由与枷锁的关系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自由总是与枷锁做着无限循环的相互转化运动。真的,一切在你里面运行的物事:愿望与恐怖,憎恶与爱怜,追求与退避,都是永恒地互抱着。这些物事在你里面运行,如同光明与阴影成对地胶粘着。当阴影消灭的时候,遗留的光明有变成另一个光明的阴影。这样,当你的自由脱去他的镣铐的时候,他本身又变成更大的自由的镣铐了。

综上所述,自由的含义在浅层次上只是与镣铐相反相对的,而在深层次的本质上,自由与镣铐又有着紧密地联系着。

第四节罪与罚

对犯罪的判定和对罪的惩罚是天经地义的存在在人们的生活中和信仰里,有罪与否是能经人为规定的程序来检验出结果的,与其对应的罪的惩罚也是能在人们勤奋修改以达到精益求精和无限接近完美的法典中找到精准的对应来。在法治体系越来越健全的今天,罪与罚的处理只是简单地一一对应关系,人们对这一切规律都熟谙于心,任何发生即使不寻常的发生再也不能启迪人们以审视的眼光重新看待罪与罚的对应关系是否都合理,一一对应是否太片面,都不再说人们努力认识的事情了,因为在今天,罪犯可以毫无疑问地指定,被罚和接受刑罚的原因也都成了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可以通过法律的检验结果来判定其属性,罪恶与无辜、清白与有染都可以让法律毫不含糊地界定,让犯罪的人和正直的人没有牵连,无辜的人不会为罪犯的错误承担法律责任,也不必在道德上感到愧疚,顶多为罪的极端行为惋惜和感叹,而以此为戒更加约束自己。或坚决做到视而不见,毫不干扰地继续前行,社会和个人都不在过错发生时追究造成犯罪的无形力量的责任,只会唯罪犯是问,这样草率的决定和片面的处理方法也写进了至高无上的法律的篇章之中。就在《先知·论罪与罚》中诗人却说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他以感性的直觉追踪的方式一直走到了“罪与罚”的源头上看个究竟。看见了没有经过人们有意歪解和粉饰过的他们的本真,原始的他们本是天然一体的,从未分开过,他们对人类世界的自我形象毫不知晓,所以也没有遮掩和伪装本来的自己,还在憧憬着人们的远道而来的探寻,而人类已经在自欺欺人的道路上快马加鞭地赶路,连背影都模糊到几乎完全消失了。虚假长久地替换了真理,真理的存在也就逐渐地被忘却了。在《先知·罪与罚》中说知道罪与罪的刑法的是人们的人性,作恶者是受了大家“无形的怂恿才作恶成功的,所以作恶者作恶是受了大家的默许的结果,是大家长期的疏忽和无视造成的。因为“如同一片树叶,除非得了全树的默许,方能独自变黄。”与“无形的怂恿”

相比更显著的过错就是众人帮着罪犯犯错,因为众人在共同行进的道路上没有各尽其 职。因为事实上:你们是道,也是行道的人。当你们中有人跌倒的时候,他是为了他后面的人而跌倒,是一块绊脚石的警告。是的,他也为他前面的人而跌倒,因为他们的步履虽然又快又稳,却没有把那绊脚石挪开。所以以此类推到更现实的社会问题和更具体的生活方面,则有:被杀者对于自己的被杀,不能不负咎,被劫者对于自己的被劫,不能不受责,正直的人,对于恶人的行为,也不能算无辜,清白的人,对于醉人的过错,也不能算不染。是的,罪犯往往是被害者的牺牲品,刑徒更往往为那些无罪无过的人担负罪责,你们不能把至公与不公,至善与不善分开,因为他们一齐站在太阳面前,如同织在一起的黑线和白线,黑线断了的时候,织工就要视察整块的布,也要查看那机杼。那么与上述应用法律的威力来强制判定罪与罚的做法相反的正确选择就是:你们中如有人要审判一个不忠诚的妻子,让他也拿天平来称一称她丈夫的心,拿尺来量一量他的灵魂。让鞭挞‘扰人者’的人,先察一察那‘被绕者’的灵性。你们如有人要以正义之名,砍伐一棵恶树,让他先察看树根;他一定能看出那好的与坏的,能结实与不能结实的树根,都在大地的沉默的心中,纠结在一处。„„你们怎样裁判那忠诚其外而盗窃其中的人?你们又将怎样刑罚一个肉体受戮,而在他自己是心灵泯灭的人?你们又将怎样控告那在行为上是刁滑、暴戾,而在事实上也是被威逼、被虐待的人呢?你们又将怎样责罚那悔心已经大于过失的人?忏悔不就是你们所喜欢奉行的法定的公道么?然而你们却不能将忏悔放在无辜者身上,也不能将他从罪人心中取出。所以人不仅不能把相反的表面现象分割开,更不可能把藏在背后的属性做出划分。因为众多的相反事件又有同一的方面。他们是不能沿着矛盾的存在而彻底分开的,因为他们还有着内在的同一性。相反的性质并不代表彼此完全没有关联而绝对割裂。

第五节生与死相邻而栖

生中有死,死中有生,死有生一样的过程。人们可以在生的肉体中感受到死的灵魂,因为生和死是一样的,就如同江河与海洋是一样的。尽管生有着可见的漫长的过程,有千丝万缕的行迹可寻,死是转瞬即逝的存在,来无既定的标记去无明显的印证,生在世间是光明磊落地降临,伴随着准备及时的欢迎和热情的响应,生即使悄然而至还是能不期而遇地受到人们的鼓舞和欢庆。这也正说明人们掌握了生的规律而能迅速找到他的来临。感受到生特别的魅力,期待它的下一次洗礼。所以人们可以根据生的线索寻找到死的灵魂,感受它媚人心魂的魔力。勾勒出死亡动人的线条。因此,你想知道关于死亡的信息,就应该在生的肉体中寻找踪迹。《先知·论死》中说:“你愿知道死的奥秘。但是除了在生命的心中寻求以外,你们怎能寻觅呢?”,“假如你真要瞻望死的灵魂,你当对生的肉体大大地开展你的心。因为生和死是一件事,如同江河与海洋也是一件事。”所以,只有在生命中才能看到死亡的真实面目和存在形态。之所以在生命中寻找死亡的做法是可取的,不像是缘木求鱼和南辕北辙而显得滑稽和可笑,是因为死亡有着向生命过渡的形态,在做着向生命转化的准备,是聚齐了即将成为生命的全部条件,是朝着生的方向努力争取和发展着的过程。就“如同种子在雪下梦想,你们的心也在梦想着春天。信仰一切的梦境吧,因为在那里隐藏着永生之门”,所以信仰死亡吧,因为他也“隐藏着永生之门”。“你们的怕死,只是像一个牧人,当他站在国王的座前,被御手恩抚时的战栗。在战栗之下,牧人岂不是因为他身上已有了国王的手迹而喜悦么?可是,他岂不更注意到他自己的战栗么?”在《先知·论死》中诗人在梳理了生死的同一性特征之后,才顺利成章地将死的面目在生的衬托下指出来,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道出死亡的本质,死在令人向往的意境中形成和生一样的美轮美奂的画面,死也有能让人油然而生眷恋之情的散发生活气息的品性,可以像向往生命的美好一样憧憬他。是不必因忌讳而早早地拒于千里之外的,也可以像接近新生的生命一样靠近他,认真地观察他的模样。让心没有顾忌地接近他,在他没有都来之前大胆的设想拥有它时的情景也是惬意而自在的心的徜徉。因为死亡是这样的美好:除了在风中裸立,在日下消融之外,‘死’又是什么呢?除了把呼吸从不息的潮汐之中解放,使他上升、扩大,无碍地寻求上帝之外,‘气绝’又是什么呢?只在你们从沉默的河中啜饮时,才真能歌唱。只在你们达到山巅时,你们才开始攀援。只在大地索取你的四肢时,你们才真正地跳舞。

第三章原因与结果

这一哲学命题是零乱地出现在很多篇散文诗的片段里的,他们支离破碎地洒落在散文诗结构布局的各个方位上,其中描述语言的自然平和,叙述节奏的轻快舒缓,寓抽象的哲学原理于具体的故事当中的方式让这一哲学命题感性化,并且变成了有趣的寓言故事和生活化的道理,让读者在无意于接受的准备,却已经认识到了道理本身。本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梳理对这个命题所做的不同形式的论述。

第一节沉溺于外表,必然会“买椟还珠”

纪伯伦对人们错误的习惯作法可谓疾恶如仇,在《暴风曲·掘墓人》中“他以‘超人’的口吻说道:‘让那些只在风暴面前战栗而不与它一同前进的活物和死物全部灭绝,’他们说对了,我的确是个极端分子,甚至近于疯狂。我让我建设的意向趋于破坏,假如我能连根拔除人类的风俗习惯、信仰传统,那我绝不会有一分钟的犹豫。”这种迫不及待的心情正如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和对阿 Q 的麻痹基情和进取的精神胜利法的揭露,表达了他爱恨交加的,心理,可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在对各种社会陋习和丑恶现象的不妥协的态度与鲁迅的主观战斗精神是一致的,所以纪伯伦是一个与鲁迅有相似点的“狂人”。是与残害人性和剥夺人性的社会常理、风俗习惯、信仰传统势不两立的,不存在宽容和退让的,正如鲁迅对“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封建统治者的残忍的手段毫不留情地揭露,也正是这样的态度导致了两人内心的孤独和在各种困境接踵而至时颠沛流离的生活现状,鲁迅有“荷戟独彷徨”的形容,而纪伯伦则在很多诗篇和书信中流露了孤独和寂寞的情绪。在对人民和统治者截然相反的态度上纪伯伦和鲁迅也是一致的。如鲁迅说过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只不过纪伯伦有忏悔心的惩罚、有耶稣的甘愿牺牲精神感到欣慰和鼓励。在尽情的揭露罪恶后能看到罪恶终被惩治的快感和终有远道而来的胜利释怀而没有陷入彻底绝望,也与他身处异国他乡没有被黑暗势力完全包围的处境有关。而鲁迅在本身处在动荡的社会环境里饱经风霜之外又目睹了人民的灾难和革命的流血牺牲,在不遗余力的战斗之后是绝望的痛苦和精疲力尽之后的无依无靠,剩下虚弱的呐喊和孤独的彷徨。关于纪伯伦的“狂”与鲁迅的比较在中有详细的描述。第三章原因与结果论纪伯伦散文诗的哲理内涵除了小说中的揭露外,在散文诗中对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做法也有不同方式的阐述和揭露。在“现象与本质”章节中人们因为只注重金钱而把不择手段获取金钱的不知廉耻的人、无能的人奉为人上人,成为追寻的梦想和效仿的榜样。因为不知道查看问题的本质,而让社会疾病越来越严重,直到嗜毒如常也意识不到其利害,又因为只看到华丽的外表,愿意选择经过重重粉饰过的伪装品,却对真正贵重的珍品无暇顾及,懒得理睬,甚至表现出明显的轻蔑与不屑。如在《暴风曲·在黑夜与黎明之间》讲述的故事正印证了这样的事实。第一次,当我“乘坐我空荡荡的思想之舟回到我故乡的港口”时“我的思想之舟只装有盛满了各种颜色的七只杯子,仿佛绚烂的七色彩虹”,但因为我开始油漆我的船体,船体周围呈现出夕阳的灿烂的橙黄色、暮春的青翠色、天空的蔚蓝色以及晚霞的血红色,各种颜色互相辉映,五光十色。在船帆和舵柄上,我勾画出各种奇异的图案,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我回到了我故乡的海港,人们走出家门前来欢迎,他们欢呼雀跃。他们敲锣打鼓,急管繁弦,簇拥着我来到城里边。他们所以要如此这般,只是因为我把船的外边装饰得豪华壮观,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进入我的思想之舟看一看。没有一个人问我从海外带来了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驾着空船回到了故乡的海岸。这时,我暗自说:‘我迷惑了人们。我只用七只彩色杯子就骗过了他们的眼睛,蒙过了他们的视线’。所以投合了人们注重外表和装饰的习惯而被慎重款待,尽管他们什么好处也没有得到,但他们并没有计较,而“我”则在庆幸之余下定决心下次要带回真正地奇珍异 宝,理所当然地接受人们的夸奖和隆重的接待仪式。让自己不必内疚地尽情享受这一切礼遇。第二次:我来到东方诸岛,收集了没药、乳香、龙涎香和檀香,并把它们装进了我的船舱。我转舵又来到西方诸岛,我带回了矿砂、象牙、宝石、翡翠和各种美玉。在北方诸岛,我带回了锦缎、刺绣和紫色的布匹。在南方诸岛,我带回了环甲、宝剑、长矛和各种其他武器。我从世界各地收集珍宝并把他们迫不及待地带回家乡,期待那久违了的盛情款待和礼遇。

但是,当我到达港口时,竟无一人出来迎接我,我走在大街上,没有一个人抬头看我。于是我站在广场上,向人们宣布我从世界各地带回了奇珍异宝。他们看着我,嘴上挂着蔑视的微笑,脸上泛着讥讽和嘲笑,然后转身离去。于是,我垂头丧气,扫兴而返,回到了海港。当我瞥见我的船时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我只顾专心致志地去旅行却把这事忘了。于是我高声大叫:‘海浪冲掉了我船体周围的漆油,活像一个骨架子。风吹、雨打、日晒已把船帆上的图案抹掉,变得像一块灰色的破布„„他们把我弃到一边,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只会看到表面现象。不知遮掩丑陋和让破旧没有收敛地出现在光天化日之下,赤裸地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就是犯了酷爱华丽的外表和喜欢浓妆墨彩的人的大忌,所以天经地义的要受到冷落和遭到抛弃。因为他们的眼睛只能主意到表面现象。而对探寻真实没有耐心。所以说,华丽的皮囊可以哄得众人奋不顾身地追赶,破烂与陈旧的外观可以帮助他们坚定不问青红皂白就马上离开的决心,这么肤浅地判断方法和草率地做出决定的做法会错过人生的风景也会遗弃生命中的珍宝,但人们已经习惯到麻木,麻木到不能重新开始感知,愚昧到以为这样的做法完美到无可挑剔。如在《暴风曲·在黑夜与黎明之间》,当人们看到我的心灵之树“坚强挺拔”,“它的根须伸展到地球的深处,它的枝条直插云霄。”就以为果实也一定甘甜。当“秋天到来,那丰硕的果实便堆满银盘,把它摆在道路中间,过往行人可以在那里任意拿,随便吃,然后继续赶路。”时,人们便争先恐后地抢着吃果实,等到“我回首看看银盘,看见人们只给我留下一颗果实。”尽管他们苦涩难吃,“但我发现其味又苦又酸,苦的如同苦瓜,酸的像酸葡萄。”于是我责怪自己的心灵欺骗了人们的信任,“我怎么处理你的根须从地腹中吸取的甘甜的营养,你的枝叶从阳光中摄取的香气呢?”这次我决定把心灵之树连根拔起,栽到另一个地方来生长。这里是远离时光驿道的田野,远离了喧嚣,没有以时光的循环往复、季节的更迭迫使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在这里我用自己的雪和泪来浇灌心灵之树,用无休止的守候来关注着果树的成长,等终于到了秋天的时候,它也硕果累累,当把它的果实装在金盘里摆在人群川流不息的十字路口却无人问津,其实这次的果实才真正香甜无比。这时,我拿起一个品尝,甜如原汁蜂蜜,美如多福河圣水,香醇如巴比伦的佳酿,馥郁香气宛如茉莉花的气息。于是我呼喊道:‘人们不愿把吉庆挂在嘴边,也不愿把真理装在心里,因为吉庆诞生于眼泪,真理由鲜血凝成。

由此可见,人们只看到表面的灿烂,却无法欣赏和找寻到生活的大美。不问究竟地顺其自然,没完没了地纵容与怂恿不仅让人们自己不知道追寻事情的本质而失去了对权力的掌控,也失去了正确的看待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只能成为统治者奴役和蛮横使用的对象,从而变成了一无所有的被动与无能,既没有资格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更没有暗中坚持信念和维持信仰的动力,当身处黑暗的时候就只有畏畏缩缩的逃避和躲藏灾难与麻烦,而没有对付他们的手段和方法,因为他们把最强大的武器和最柔弱地内心都交给了没有责任的政府和不会珍惜生命的敌人手中,无条件无限制地满足了统治者的要求与欲望。这就是小疏忽终究酿成大恶果的隐秘途径。

所以纪伯伦才以嫉恶如仇的态度不愿放过人们身上的一点一滴的过错,把每一个小小的道理用不同内容的故事重复演绎很多次,让它终于能在众多的篇目的阐述中拼凑出完整的内涵,而同时能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种现象和理解一个道理的各个层次上的含义,能从讲述的故事当中得到启发,最终达到改变生活现实的目的,这也是纪伯伦通过艺术的方法改变社会现实的途径尝试。在这一点上也和鲁迅的弃医从文有相同的初衷,都是想通过启发人们而达到改变社会,达到救国救民愿望的方法。因为鲁迅也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呐喊·自序》)。只不过纪伯伦主要是以散文诗的形式,诗意化的语言把迫不及待地急切和歇斯底里地“疯狂”柔和地娓娓道来,而不是不加节制地一泻而出。

同样是面对刻不容缓的局势中却无动于衷地人民,爱恨强烈到不可抑制,同样的无可奈何他们却根据自己的情况而选择了不同的方式继续坚持自己的初衷。鲁迅则主要以他的杂文酣畅淋漓地嬉笑怒骂,不遗余力地挖掘国民的缺点和批判统治者的厚颜无耻,他是用尽全身力气把看到的不平不屑、丑恶愚昧、惨不忍睹的局势毫不遮掩地倾倒出来,生怕不完整不清晰,没有让众人见识到事实的全貌和不可理喻的面目,生怕含糊其辞会影响到表达效果而误导了人们,歪解了事实,因闪烁其词而不能表明态度和留有余地。所以他的语言是犀利的,是直家的资本主义走狗”字里行间就将描述的丑态丑化到了极致。而纪伯伦即使也是一样的怒不可遏,也会坚持以温文尔雅地姿态和柔和的语言诉说心底的愤怒,耐心地一一道破人们的极端错误之处。如尤其到了当今社会,人们的社会现实越来越复杂纠结的时候,本来的错误做法就会乱上加乱而让人们手忙脚乱地忙碌着,以更多的困扰骚扰着人们的生活,人们需要更努力地克制欲望和抵制诱惑。在这个时候,人们渴求有一个强大的助手帮助自己一劳永逸地解决纠缠在一起的问题,找一种视角能定位纷乱和洞察纷扰,从而让人们得到暂时的安宁,人们试图把人为地愿望通过法律的形式固定成永恒,千古流传。果真这样梳理后的世界简单多了,也容易接受多了。基本做法就是把难舍难分地现象大概地一分为二成两个单独地事物,如至善与不善,至公与不公,生与死等。把纠结到无法梳理的疑难杂症的形成原因简单地归于某一方,就容易形成典型的因果形式,达到理想的分析状态,如罪与罚就能参照法典得到解决,而不必每次都重新考虑和面对如何开始的问题,已经有可以遵循的框架和既定的轨道来留给后来者。但在《先知·论罪与罚》中说“你们不能把至公与不公,至善与不善分开”。

所以不能借法律冠冕堂皇的名义理所当然地裁判人间。而在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纪伯伦也有自己系统的答案,人类要学会诗意地栖居在人类大地上。以往,欧洲人把‘人与上帝’看做人类必须面对的‘元问题’在邻近生态时代的今天,我们更愿意把‘人与自然’的问题看做人类的‘元问题’。所谓‘人与自然’,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即‘人’与‘天’,如‘天人之际’,‘天人合一’。其中的‘天’既含有‘自然’,也含有‘神’——中国人自己的‘上帝’。由此观之,汉语表述的‘人与自然’,比西方话语中‘人与上帝’或许还要更周

全一些。我们跳出这段话蜿蜒周折的梳理路线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人与自然’代替了‘人与上帝’而成为生态时期人类的“元问题”。在纪伯伦的散文诗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做了不厌其烦地说明,而确切地说,他的态度与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一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生产、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并通过生产实践积极改造自然。但这种改造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形成人与自然健康和谐的‘一体性’发展关系,否则人类将遭到自然的报复。”纪伯伦认为人应该在感性上仁慈地对待大自然,要像对待人类自己一样尊重别人和留有余地对待自然万物,人不能毫不顾忌自然自己的生存和成长的规律,只以满足自己的随心所欲的愿望而折腾大自然的生命。而疯狂地掠夺和索取。用生态话语表述就是:当前生态危机问题的出现一定意义上来讲,是‘人类中心论’理论的产物。‘人类中心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坚信人是中心,是主宰,自然界只是被用来为人服务的对象。‘人类中心论’认为人与自然是不平等的,自然只能是为了人类的利益,为人类提供一切可利用的东西,人对自然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可言。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人对自然一味地掠夺、索取,更是由于人的贪欲,这种掠夺和索取变本加厉,终于造成了生态危机的产生。因此解决生态危机,一方面人类要重新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人类要懂得节制自己的欲望。纪伯伦告诉人们人与自然要在爱与仁慈中公平交易,也告诉人们不要贪婪,需要体会因劳动而产生的乐趣。

所以,人在不得不从大自热中获取所需的时候态度应该是虔诚的,低调的。不要抱着杀戮和斩尽杀绝地心态糟践自然的生命和灵性。而让人们的举动变得像白色恐怖和大敌当前,残忍到不堪入目,暴虐到不可理喻。这些态度的表达纪伯伦是以东方人的思维习惯和怜悯仁慈心理为参照物的。在《先知·论饮食》中诗人集中地表述了这种态度把它具体地转化成对待食物的态度上。当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命所需而不得不向大自然索取的时候,应该怀着虔诚地感激之情去领取“大地的礼物”。他说他巴不得人类可以完全自立不去骚扰大自然,残害万物。就如“我恨不得你们能借着大地的香气而生存,如同那‘空气植物’受着阳光的供养。”

可是既然掠夺杀生成为不可避免的必然发生,那就怀着怜悯之心仁慈地对待这一幕幕由人类酿成的惨剧吧。在《先知·论饮食》中有以下的具体描述:既然你们必须杀生为食,切从新生的动物口中,夺他的母乳来止渴,那就让它成为一个敬神的礼节吧,让你的肴馔摆在祭坛上,那是丛林中和原野上的纯洁清白的物品,为更纯洁清白的人们而牺牲。当你杀生的时候心里对他说:在宰杀你的权力之下,我同样地也被宰杀,我也要同样地被吞食。那把你送到我手里的法律,也要把我送到那更伟大者的手里。你和我的血都不过是浇灌天树的一种液汁。’当你咬嚼着苹果的时候,心里对他说:‘你的子核要在我身中生长,你来世的嫩芽要在我心中萌茁,你的芳香要成为我的气息,我们要终年的喜乐。’在秋天,你在果园里摘葡萄榨酒的时候,心里说:‘我也是一座葡萄园,我的果实也要摘下榨酒,和新酒一般,我也要被收在永生的杯里。’在冬日,当你斟酒的时候,你的心要对每一杯歌唱;让那曲成为一首纪念秋天和葡萄园以及榨酒之歌。说明人不应该以优越于大自然的姿态而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从姿态上瓦解了“人类中心论”中人的不可一世的权威。人在面对有生命的自然和无生命的自然之物时都应该怀有同样神圣的心和敬畏生命的态度看取自然万物为人类牺牲的情景,这样才会有油然而生的同情与敬仰之情。才会收敛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把血淋淋的残害看成无所谓的存在,没有丝毫的心疼与不忍。看到血流无数的杀生也不会感受血腥,还能沉浸在美味佳肴的期待中,向往着高贵的享受。人类在面对自己的流血事故时伤心欲绝,小到点点滴滴的伤害大到巨大的悲剧,无所谓的眼泪都能陪出一大堆来,心可谓仁慈善良到了极点,却原来也是伪装的,在面对自然的损害时就能熟视无睹,再仁慈的人也能狠下心来抵制不忍之心的蠢蠢欲动,让一幕幕残杀因为发生得多了就成为稀奇的平常。这样的事情继续发展的话对人类自己和自然界都是不好的,会导致生态失衡。所以,人类应该学会诗意地栖居在人类大地上。人类应该亲近大自然,从而让一切生命现象因为有了自然的伴侣而诗意化,充满了情趣。让干瘪的事实朗润起来了。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相牵挂,有生命力的自然能美化人们的生活。是值得期待的美好的未来,也就是人要在自然中诗意栖居,这样人类就能达到另一种生命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对生死荣辱的解脱与超越,是身心的平静与和谐,是对天地万物的亲近与包容,是精神的自由与自在。”

在纪伯伦散文诗的《先知·论买卖》、《先知·论饮食》、《先知·论孩子》、《先知·论死亡》等篇章中就是让自然万物有了生命力,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成员而让人们的日子丰满和充满了灵性。不是敌视大自然里发生的现象,如暴风雨,不畏惧自然界的活动,不被自然界力量的展现而抱头逃跑,就能看见大自然不寻常地美,学会欣赏和关爱自然,自然也必然会回馈人类,造福人类的方式并不单单是物质上的,也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有了自然的陪伴,人类的生活现象不再是赤裸裸地利益和金钱的交易,而是充满了生命原始形态的影子,而他们是没有现代性的乏味和枯燥的,把单一的规律演化成丰富的现象,他可以让生命活动尽量地靠近自然之美,而不是完完全全的艺术之美。让一切充满了希望的曙光。如《先知·论买卖》中:大地贡献果实给你们,如果你们只晓得怎样独取,你们就不应当领受了。

在交易着大地的礼物里,你们将感到丰裕而满足。然而若非用爱和公平来交易,则必有人流为„„就应当祈求大地的主神,临到你们中间,来圣化天平,以及那较量价值的核算。不要容游手好闲的人来参见买的买卖,他们要以言语来换取你们的劳力。你们要对这种人说:‘同我们到田间,或者跟我们的弟兄到海上去撒网;因为海与陆地,对你们和我们一样的慈惠。’倘若那吹箫的和歌舞的人来了,你们也应当买他们的礼物。因为他们也是果实和乳香的采集者,他们带来的物事,虽系梦幻,却是你们灵魂上的衣食。人们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因果关系做出了具体地对应说明。尽管虚化了生活内容却是有根有据地进行地。“因为大地主神,不到你们每人的需要全都满足了以后,他不能在风中宁静地睡眠。”把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童话了,既有诗意,又有温馨,把枯燥无奈的生活活动变成了与自然连为一体的美好画面。相反,在失去了自然的陪伴的人类生活是孤帆而枯燥的,把充满灵性的自然万物只看成实用之物,是对自然美的浪费,人类的生活也不可能充满诗意。在《疯人·完美的世间》里,我栖身在一个完美的种族中间,我却最不完美。我,一个人形的混沌,一片纷乱万物中的星云,我所到之处无不遇到完美的世人,他们有完整的法度和纯粹的秩序,他们的思想有条不紊,他们的梦幻安排适当,他们的冥想经过注册。„„这里的白昼和黑夜分为各有所管的时辰,受精确无误的常规辖制。吃,喝,睡,穿,然后在适当的时刻困倦下来。做工,游乐,唱歌,跳舞,然后在时钟敲响时静卧下来。如此思考,如此感觉,然后在某颗星星从遥远的天际升起时停止思考和感觉。„„依既定地秩序去爱好,按预想的方式去行乐„„所有这一切都经预筹而设计,经决断而产生,被精心地护理,受常规地辖制,受理性的指引,然后遵照确定的方法谋杀和埋葬。即使是它们位于人类灵魂之中的寂静坟墓,也要表明和编号。这是一个完美的世间,绝妙的世间,无比奇异的世间,是上帝花园中至熟的果子,是宇宙独具的匠心。可是,上帝啊,我是一颗未实现激情的绿色的种子,一阵既不向东也不向西的狂飙,一块来自焚化行星的困惑的碎片,为什么我竟要待在这里呢?人类这种量化的管理生活的方式淹没了激情和忽视了成长的过程,这种单一的方式用现代性的手段把人们的生活变成了没有活力的废墟。看似完美无缺的计划却把人们的生活变得僵硬空洞,枯燥难熬,诗情画意被过滤到没有痕迹。这又像一张巨网,网住的只是生活的框架,而遗漏了所有的生命本色。同时这种不遗余力地努力坚决地把大自然拒于人们的生活之外,人们的幸福生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久而久之,人们就会失去欣赏美的能力,而只有在人类死钻牛角的行动中耗尽生命。

第二节阶级立场决定了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在纪伯伦的眼中,世俗的价值取向是充满了弄虚作假的因素的,是屈服于权利和利益的畸形的人生姿态,赞美并不是来源于真实的美好,而来自于丑陋的恶势力,人们奉为至高无上的信条与坚持,实质上是极其平常又庸俗的,习惯认为的最大的公正无私,面面俱到的平等可能从源头上就没有公平可言,人们坚信地天经地义的存在可能也只是简单的人为意志的然形成的结果,并没有想象中特别的用心和深刻的寓意。如在《先驱者·上帝的傻瓜》中梦想家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个结论。所以纪伯伦想找出生命中那些实实在在起作用的东西,看清一个事物真实的内涵,才能不在习惯的势力漩涡里迷失自己,也才有了《先知》中对爱、婚姻、孩子饮食、工作、自由、善恶、美、死等话题的本质的诗意揭露,这种诗意的方式带有东方情怀与思维习惯,主要的特点是淡化了血腥和残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了生命中最纯真的美好,让一切过程在诗意缭绕的氛围中如诗如画,因此才决定了自己的赞美的美好与信奉的对象,重新定义了人生应该追求的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有意义的选择,这也就顺便否定了人们一贯以为的绝对真理的不可动摇性,也是对统治权力居心叵测地殷勤和慈善实则为了维护既定规则和保护切身利益而不遗余力地努力的做法的实质揭露。在《暴风曲·在寺院门口》中诗人以询问爱情是什么的机会而说出了他努力探寻的对象是什么:请你们告诉我!躲在时代背后,隐蔽在客观事物的背后,待在人们的良心里的那无形的秘密是什么?是一切结果的起因,又是一切起因所造成的那种绝对观念又是什么?那种觉醒时什么呢?它和生与死密切相关,而又从生和死中创造出比生更加奇特,比死更加深沉的梦。

如果人们能准确地找到人生所有的因果对应关系,人生就不再是个谜,命运也不再是烟雾缭绕的去处般可望而不可即,生命便不会神秘,所罕见的因物以稀为贵的人生际遇都可以通过精确的设计而顺利地得到。成功也不再是众多失败中偶然的侥幸,也不是艰辛地逃脱千难万险后难得一见的景象。能还世界万物一个真实的面目,能让冠冕堂皇的尊贵显出垫在脚下的基石,公平与正义才能从杂乱无章的废墟里脱颖而出。在《暴风曲·我们和你们》中,“我们是忧愁的娇儿,你们是欢乐的爱子。”但“我们忧愁”的实质与“你们欢乐”的原因出于同样的理由,却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态度。我们忧愁是因为我们心胸宽阔,能容纳巨大的忧愁的身躯,而你们心中却没有忧愁。我们忧愁因为我们当中有先知、诗人、音乐家,会用心灵洞察人生真相,探取人生百味,恣意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而你们只愿接近能忍受你们的庸无能并对此置若罔闻的思想和感觉,所以你们始终与愚昧相伴。我们忧愁是因为我们的叹息声中包含着同情之心和悲悯情怀,尽管受伤的并非我们自己。能让促成叹息的万物随着它的气息袅袅升空。你们却在用镣铐和武器的残酷镇压了反对者反抗的声音和举动后得意忘形,你们的笑声中夹杂着“骷髅的粉碎声,镣铐的摩擦声和地狱里的哭喊声”。我们忧愁是因为我们要用泪水滋润人生的心田,你们的微笑里却尽显着讥讽和嘲弄,是得意的炫耀还是隐秘心声的无意识流露,连你们自己都不知道该承认哪个。我们忧愁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人间惨剧的发生,听到了悲愤不平的心声,你们没有心肝地狂笑是因为你们只要看到黄金就高兴到无法克制的地步,听到了接连不断的交杯碰盏的声响就能心满意足。我们忧愁是因为我们的心灵与躯体与上帝分离,而你们对自己的心灵与躯体与泥土粘连都毫不介意,甚至还能信心百倍地欢乐开怀。“我们是忧愁的娇儿,你们是欢乐的爱子。那好吧!让我们把我们忧愁的根源和你们欢乐的所作所为暴露在阳光之下。”从上可以看出,正是因为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阶级立场,欢乐和忧愁的原因也就能顺藤摸瓜地找出来。在《先驱者·价值》中,对于同一件“万分美丽的大理石雕像”,从他的田地中挖掘出雕像的人情愿把它出售来换取实实在在的金钱,因为金钱可以让他过上很多好日子,带来很多享受。于是他不解地想怎么会有人肯花这么大的代价,去换取一件没有生命的石头雕像,一件上千年埋在地里、做梦也没人梦见过的雕像呢?对她来说泥土里挖出来的雕像没有丝毫的价值,金钱才能改变他的生活,因而具有真正的价值。而酷爱收藏珍品的收藏家却被雕像浑身散发出的梦幻般诱人的气息所折服,沉浸在它带来的意境中流连忘返。当清醒过来时他又疑惑于竟有人舍得出售他而换走那一文不值得金钱,纵然数目再大,都是一样的死气沉沉,他不能带给人无穷无尽的幻想,也不能给人以任何美感,也有愿意要它,当他面对着雕像时“自言自语道:‘多美!气度非凡!好一个灵魂的美梦啊!——美美地沉睡了千年,越发神清气爽啦。怎么会有人肯放弃这一切,去换取没有生命也没有梦的金钱呢?”所以,只是因为人们不同的身份所形成的姿态和选择的视角的不同,对同一个物件就会有不同的价值判断,而人们的意识尽管不能直接干涉事物存在的本身,却真正地表现出了因人而异的特点。

第三节因果关系也是客观规律

原因和结果是指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具有先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于原因的作用而引起的现象。原因在先,结果在后,是因果联系的特点之一,但原因和结果必须同时具有必然的联系,即二者的关系属于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但如果肤浅地归纳一些表面相关的现象就把它们随意地说成一个是原因,剩下的便是它导致的结果,没有找到真正的因果联系,过分简单地追随形成痕迹的表象,这样的因果关系是不合理的,片面的。如在《暴风曲·逻辑哲学》中的主人公想通过阅读苏克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哲学论文来进行真实的“认识自我”的活动并达到“认识自我”的目的。因为“认识自我是一切认识之母。我一定要认识自我,而且是彻底认识,我要认识自我的面貌和所有的细微末节。我要揭去遮盖我精神的面纱,抹掉我心灵中隐藏的暧昧。而且还要想我物质的实体解释我精神实体的意义,向我精神的存在揭示我物质存在的隐秘。”他的认识过程是这样的,他对比了他的五官与身体的各个部位和众多历史名人的差异,发现他身上集合了所有名人的不同的特点,因为和他们分别有着某些共同的特性,以他定会有所作为。“在我身上集中了有史以来直至现在所有大人物的品质。一个集所有这些优秀品质于一身的青年,在当今世界上肯定会有伟大作为的。”就因为对比了五官上的相似,以及生活习性上的相似点,如他像巴尔扎克一样在阅读和书写的时候不能缺少咖啡,可以和贝多芬一样一两天不洗手不洗脸,对酒的嗜好和对美味佳肴的贪婪都可以和一些伟大的历史人物相提并论,因此就断定“集中于我肉体和精神上的是时代的奇迹和各种发明创造。是的,我已经认识了我自己,神灵也认识了我的心灵。愿我的心灵永生,自我常在,宇宙永存,以便我完成我的工作。”这样的认识结束之后不久他便鼾声如雷地入睡了。一番真实的对比确实让人看到了他的长相特征和生活习性集合了众多伟人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并不是造就他们伟大结果的原因,甚至可能是他们不好的方面。如:我个子矮小,但拿破仑和维克多·雨果也不高呀!我天庭不宽,但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这样。我秃顶,但莎士比亚也是这样。我鼻子太大而且歪向一边,斯芬诺拉、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也不是这样吗?我双目黯淡无光,这正像圣徒保罗和尼采。„„奇怪的是,如果我身边没有一杯咖啡,我就无法书写和阅读,就像巴尔扎克一样„„我对美味佳肴的贪婪可以赶得上彼得大帝和巴席尔·萨哈比亲王。所以说他集众多与造就伟人的伟大没有关系的伟人的品性和缺点于一身,他马上就以为这样就可以和所有的伟人一样必然会创造出伟大的业绩。这样的逻辑推理形成的因果关系肯定是不成立的。同样的逻辑推理的方法也出现在《疯人·战术》中,一个行窃的人在黑夜里去抢钱庄,结果错走进了织匠的作坊,撞到织机上吧眼球磕了出来,于是他跑到君王那里请求君王惩治织匠。君王便立即判处剜去织匠的一只眼睛,而织匠说道:“判决极为公正,应该剜去我的一只眼睛。可是,哎,为了我能看见我所织的布的两边,两只眼睛我缺一不可。不过,我有一个邻居是鞋匠,也有两只眼睛,在他的手艺中,并不需要有两只眼睛。”于是君王便判处剜去鞋匠的一只眼睛,这样判决就结束了,人们觉得合情合理,便没有异议和争论。这种荒唐的做法看起来似乎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简单的事例中显而易见地看出它的荒唐和错误,而在复杂的问题和现象中这样的做法又像在这个例子中一样光明正大地存在着。这样的做法隐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里,存在在我们处理问题的环节上的方方面面。但如果只依照一厢情愿地看法而做出决定,没有依照事实和问题的本质来进行因果关系的梳理的话,错误的做法表面上也能做到有理有据。所以这样流于表面的对因果关系的归纳和处理会导致是非颠倒,本 末倒置的局面。

篇6:浅谈“爱学生”的具体内涵

爱,多么温馨的字眼,在人生当中要经历无数的爱,父母之爱、夫妻之爱、子女之爱等等。当然,作为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也是这爱的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苏联教育家马卡连轲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文坛巨匠高尔基也言:“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父母之爱的教育自不必说,作为教育孩子的教师,的确更应对学生充满爱心。但有些教育者偏面的把爱当作一味的迁就、纵容学生,有些教师甚至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讨好、溺爱学生,并美其名曰“爱”学生,这类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沉思。这样的“爱”,是否能起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呢?对此,我们有必要对“爱”学生的具体内涵进行一番探讨,以便更好地教育学生,培养出有责任心的高素质的人才。

当代中学生,几乎全部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主体意识强,自我表现欲突出,具有很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热衷于显示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不论是在对自我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对社会人生的看法上,都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满足于家长和教师的单纯说教。但同时,他们在性格上也相应的有一些不足,如脆弱、缺乏吃苦精神,看问题主观性强等,而这些对于他们以后成人,走入社会,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去实现自己的理想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时,“爱”学生是基点,但不能单纯地强调爱,而应当把这种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渗透到你的教育原则中去,使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体会到这种“爱”,使他们在爱中健康成长。

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经验,我认为对学生的“爱”,应当把握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心

爱学生,首先就要关心学生,关心他的生活状况,关心他的心理发展。特别是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成长阶段,逆反心理强,有时很难与父母作较好地沟通,在这个时期,他们迫切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刚接高一年级新生时,我就针对学生的心理,要求学生每周写周记,及时反馈学生在这一青春期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及时与他们交流,解决他们的问题。我曾有过这样一个学生。刚进班时,学习成绩优秀,但一学期下来,成绩时好时坏,且情绪很不稳定,为此我找她谈过,才了解到她父亲在她即将上高一时就因病去世,欠下一大笔医药费,母亲又有残疾,很少顾及到她,她还有一个弟弟,为了生活,母亲又再嫁,继父也只靠踏三轮车维持生活,生活十分困难。确认这种情况后,我先与她母亲作了交流,然后又找到与她关系较好的两个学生,经常了解该生的一些学习生活情况,同时在她座位周围营造一种良好的互助氛围,在她生病时多关心她,在她有困难时及时帮助她。同时,我又把家中一些不穿的衣服送给她,及时给她贴补一些生活费及生活学习用品等。经过一些时间细致入微的工作,当我再次与她谈心时,她哭了,因为她真正感受到了老师对她的那份爱。而我也认识到,要想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教师是需要不断付出自己的爱心的,特别是对那些家庭生活困难,父母离异,以及平时老师较少注意到的中等生,更应当采取多种方式,予以积极关注,让他们时刻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位学生在周记中说,希望老师能与她谈谈心,因为她有许多人生的困惑,包括对父母的感受,与同学相处的矛盾。我认为,这样的谈话恐怕不是这一个学生的心愿,而是大多数学生的愿望,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关注学生心灵的成长,使他具有健全的人格,是需要我们教师在随时随地的关爱之中的去实现的。

二、尊重

中国几千年来父父子子的上下级的传统观念,使得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地位,有时我们会不自觉的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学生的爱心,这种生硬的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尊重他的人格,切忌使用不当的语言,尊重他的想法,加以正确的指导,唯其如此,学生才会信任你,才会把你当作朋友。现今中学生当中存在着上网吧现象,班级中有个别学生经常放学后到网吧上网。他们是走读生,沉溺于此,有时打到夜里一、二点才回家,第二天早晨上课睡觉,无心读书,整个人也神情沮丧,无精打采父母也没有办法,针对这种种情况,我没有立即对他严加斥责,而是先尊重他的意愿,认为上网了解一些最新信息没有错,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水平。但能不能把方向略微调整一下,同时用商量的.口吻说,能不能利用业余时间上网,如周末,平时多学些计算机知识,一方面既能保证学习,又不影响实践应用。就这样他渐渐对电脑动画产生了兴趣,并在校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中取得了二等奖。本来看起来很棘手的一件小事,却因为老师事先征询了他的意见,充分尊重了他的人格,使得事情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事实上,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独立意识强,但只要老师把道理讲清楚,采取一种民主的方式与学生交流,很多事情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三、理解

作为教育者,我们在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同时,更要具备“学生的心灵”,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也就是说要有一种换位意识,充分的去理解学生,要以学生的地位去理解一些事物。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带过的一个男生,高一、高二时很勤奋,成绩也不错,但到了高三下半学期忽然间像变了一个人,厌学情绪极其严重,成绩直线下滑。经过我的仔细观察,发现该生与班中一名女生有谈恋爱的迹象,与该生交往频繁,并利用业余时间一起外出,上课不认真听讲,互相传递纸条------。面对这种情况,我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可是我也时时告诫自己,不能生硬的去技术批评,应该多从他的角度考虑问题。于是,我先分别找到男生、女生谈心,以朋友的口吻与其交往,说明早恋是青春期发育的正常心理行为,但并不提倡,应正确地看待与异性的交往,要分清主次,目前阶段应以学业为主,适当的交往未尝不可,但不应影响各自的学业。同时以身相教,与他们交往时,我完全把自己当作他们的同龄人,摆明自己的观点,一分为二看待中学生的早恋问题。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单招考试结束。他在上大学后给我的来信中这样说:“我还记得迷失方向时的自我,当时我沉迷于交友中,无法自拔。我原以为您一定会把我大骂一通,没想到的是您却给了我不少安慰与理解,使我真正明白了“朋友”的概念,及时浪子回头才换来了今天的结果,在此,我要衷心地说声“谢谢您。”其实,当时的情况对我而言也是一种考验。我们常说“理解万岁”学生们在成长的重要阶段,这种理解就显得尤为关键。

四、信任

有些父母常诉苦说,我那么爱他,为他做牛做马,一切都不让他操心,可他还是不满意。其实,这是对爱的一种误解。爱孩子,就要相信他;对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应放手让其自己去做;对他稍有难度之事,要正确引导、鼓励;对他特别困难的事,让他量力而行。教育孩子是这样,教育学生我认为也应遵循这个原则,只有这样,学生自身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工作、学习中才可以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这对我们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的创造型人才是在有神益的。而且,信任学生的同时,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让他从不完美到完美,这不就是我们老师的职责吗?看人不可看一点,而要全面地认识了解他,使他相信自己有一丝光,就能照亮一片。

上一篇:2016物流公司年度总结下一篇:全面质量管理在啤酒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