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利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2024-04-29

宁利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通用2篇)

篇1:宁利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宁利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2011—2013)

学校本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明确确立了“创一流育人质量,建省级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全体师生员工团结奋进,勇于拼搏,与时俱进,争创一流,有力地推动着学校的健康、文明发展。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及县委、县政府对优质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迫切需要,我校将沿着“教孩子三年、为孩子着想三十年”的发展思路,努力把学校办成既是管理一流的学校又是文明学生的培养基。为此特制定《宁利中学近期发展规划(2011—2013)》。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模范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实高效,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为高等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为社会培育更多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二、组织机构

为使学校近期发展规划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落实,为下一步制定学校长远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宁利中学成立创建普通中学示范学校发展规划领导组织机构。

组 长:陈清华***

副组长:罗坤云

成 员:张卫荣

金仲勇

杨顺荣*** *** *** ***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学校近期发展规划的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陈强(兼)***

成员:苏宁继***

三、时间要求1、2011年12月,校园文明建设及绿化美化建设,进入市级示范中学行列。

2、2013年12月,努力办成无人监考、文明示范考场,进入省级示范中学行列。

四、办学理念

为学生成长而奠基

为教师成长而铺路

为学校发展谋改革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通过依法规范办学思想、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依法规范学校管理,建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章可循,有章必循”的现代化管理体制。确立现代教育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建立有序、高效的管理系统,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把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作为办学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把是否有利于师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作为衡量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准则。强调学校管理、教学设施、后勤服务相互配套;五育并重,师生互动,全面协调;最终达到学校、社会、家庭、学生、教师、家长的和谐统一,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五、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创一流育人质量,建省级示范学校

创一流育人质量,就是要倡导教育民主。学校从一开始就大力改变传统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使学生主动、生动地发展,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使其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具有创新精神;要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闲暇生活,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习,使个性获得自由发展,创造力得到良好培养,坚决改革“应试教育”模式下把学生束缚在课堂上、教室里、题海中的不良现象;要培养创造型教师。学校要不断创设环境、创造条件,力争使所有教师具有豁达自信、志向高远、锲而不舍、超越自我的人格力量,具有尊重学生人格,实行教学民主,发展学生个性的先进教育观念,具有思维敏捷而富于想象,充满理性而富于激情,既严谨执著又幽默灵活的教学艺术。

建省级示范学校,就是从一开始,学校就高标准要求,高起点规划,高设施配备,高质量打造,高效益回报。学校要在2011年底完成各类设施配套装备,加强各科室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加强教学管理和行政决策,营造文化氛围,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力争在2012年稳步进入市级示范行列中,2013年跻身省级示范学校行列中,在全省有较高的声誉,把常平中学办成现代化的、高质量的、有特色的实验性、示范性学校。

具体目标

1、行政管理优质高效。优化党政管理职能系统,建立以人为中心的行政管理网络,对学校工作进行卓有成效的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协调,营造团结奋进、分工负责、相互合作、凝聚力强和有感召力的战斗集体。严格干部任用标准和程序,努力建设一支人员精悍、业务精良、结构合理、懂教育、善管理、务实型、创新型开展工作的干部管理队伍。

2、学校管理科学有效。班子成员能分工负责,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在校园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等方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注重实效,讲求科学。进一步完善和形成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制度管理和人文管理相统一的科学机制。

3、德育工作注重实效。不断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努力构建“学校—班级—家庭—企业”立体德育网络结构;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空间;以不同形式把德育渗透到课堂及校园环境各个角落;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注重学生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身心素质、诚信教育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通过各种德育活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竞争、学会生存,能主动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德育考核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

4、师资建设高标准优化。在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严把新教师入口关,努力建设一支能适应培育优质人才需要的、水平高、能力强、有开拓创新精神、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一专多能、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既要引进优秀教师加盟学校,也要为促进一批本土名优教师奋斗。专任教师在全部达大学本科学历的基础上,到2008年,30%的教师达到硕士研究生学历。

5、学生培养德智育并重。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使其志向远大、兴趣广泛、基础扎实、素质全面、能力多样、特长明显、人格健全、适应性强、富有创新精神。无论在尖端技术领域还是在平凡工作岗位都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6、规模轨制适度发展。要正确处理好学校扩轨与提高质量之间的矛盾,三年内高中规模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实行小班化教学,轨制保持6轨18个班。之后,根据各方需求和发展状况,逐步剥离初中,实行单办高中,构建全市一流的优质高中学校。

7、硬件建设高规格设计。现在学校的硬件设置已完全能适应高中教育的需求。今后三年,要争取多方筹措资金,完成多功能厅、艺体馆和教工Ⅱ号住宅楼工程建设。加大力度,努力构建绿色环保、数字化校园,铺设校本培训基地及现代信息化“高速公路”。实现“文化品位先进、教学设施一流、校园景观优美”的办学目标。

8、校园文化建设高品位。认真实践“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突出本校特色,在物质、制度、精神及行为等层面上,建设人本民主的制度文化、体制全新的课程文化、严谨务实的教师文化和人格健全的学生文化。通过全面、系统、高品位、高标准地构建现代学校的校园文化,孕育出优秀的学校教育。

9、资源整合稳步推进。通过高、初中分离,扩大高中办学规模,理顺教育管理体制,重组新的优质教育资源,形成规模效益,放大其育人功能。在“用足用好现有资源”与不断“开发运用新资源”的协调发展中,全面关心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0、依法治校日益彰显。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学,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范办学。进一步搞好“十八大”期间的学法、普法教育,师生违法犯罪率控制在“零”。

11、体艺文卫协调发展。积极开展有利于增强师生身体素质的体育运动,鼓励师生参加各类体育项目竞赛活动;组织师生开展各类文艺活动,丰富师生业余生活,提高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继续推进文明卫生校园、班级、宿舍等创建活动,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六、保障措施

(一)学校管理工作多元化

1、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证监督作用;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的民主管理作用。重大决策经专家论证,教代会审议,上级批示,做到教工、家长、学生知情。坚持依法治校,重视制度创新。完善“决策—执行—反馈—监督—评价”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根据公平、竞争、科学、可操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相应的管理实施方案、考核条例和细则,督查评估教师教学的全过程。

2、创新用人制度。学校将积极稳定地实行合理流动的用人制度,不断建立完善、推行择优聘用、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机制,采用低聘、缓聘、解聘和分流转岗、待岗的办法,盘活教师资源,营造竞争机制,既增强在职教职工的紧迫感和压力感,又增强新教师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3、实行“一二五”目标管理体制。即“一先”:思想领先;“二参”:教师参与决策、学生参与管理;“五优化”即优化年级、优化班级、优化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优化教辅人员。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不断对该体制充实完善。

4、强化考核、分配机制。调整和完善《教职工考核奖励细则》和《教师功能评价系统》,在考核评估方案的基础上,对教师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量化分等、绩效挂钩,分配实行结构工资制,建立重绩效、重贡献的分配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

5、实行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增强校务管理透明度和民主性,建好校务公开帐,设立校务公开栏;完善教代会制度,学校重大事项须公开广泛征询意见,再由校委会讨论决策,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然后实施。

6、完善校内外监督机制。成立由学生、家长、教师、社会各界代表参与的各类管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家长、教师和社会各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师、教师评领导、社会评学校”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全方位推动学校管理工作“上规范、创特色、争一流”。

(二)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化

1、进一步启动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计划”。学校领导实行包班包组包学科,坚持定期听评课或“推门听课制度”,对学校新近聘请及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搞好“传、帮、带”结对子工作,每周总结一次师带徒活动情况。大力培养县、市、省三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创造条件,培植各科“教学能手”。发挥外聘教师的效应,走“专家型”带徒帮教新路,主动指导带动新教师快速成长为教学骨干。

2、开展教学大练兵。每学年举办3—4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要求名师和高级教

师上精品课,中级教师和教研组长上示范课,获奖教师上观摩课,青年教师上竞教课,教坛新秀上公开课,新分教师上汇报课。组织教学竞赛和新分教师专业知识考试。教研组工作重点转移到培养青年教师上来。

3、逐步落实“六个一工程”。即每位教师每学年设计一个优秀教案,讲好一节公开课,制作一个优质课件,接受一次业务水平测试,搞好一次社会调研,撰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4、严格执行考评机制。不断充实完善《学校教师考核量化标准实施细则》,通过教师自评,学生、家长、社区参评,校委会总评的程序,进行考核评价。公开、公正、公平地任用和分流教师。

5、继续抓好“安居乐教”工程建设。对教师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支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和津贴水平,改善办公、住房、生活、娱乐条件,为教师创造性地劳动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教师“无后顾之忧,有用武之地。”

6、拓宽开放办学之路。注重加强与省、市各校的联系合作,邀请各校名师传宝送经,鼓励教师离岗培训、在职进修,创造条件积极让教师到先进校学习参观,参加省、市、县和外地组织的各类教学研讨会、观摩课等,大面积提高教师不断适应教改的需求。

(三)德育工作网络化

1、进一步抓好德育工作的“三创三全”运行机制,即“创新德育管理机制,创设德育氛围,创新德育评价办法;全员、全程、全方位”。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通过德育工作的层次性、多样化,尤其抓好每周一下午主题班会,把“四文明”创建活动落在实处。

2、德育工作在继续贯彻“一条主线”(“崇尚卓越、追求一流”精神)、“两支队伍”(校内德育队伍和校外兼职辅导队伍)、“三个结合”(与学科教学结合、教科研结合、活动课程结合)、“八项教育”(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为准则进行八项教育:民族精神的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明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德育科研,探究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

3、强化班主任培训、评估、考核制度,将班级各项行为规范评比与班主任考核挂钩。建立班主任各种考核机制和学生干部培养机制。通过日记、周结、月考核和期末评定制度,评选和奖励“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优秀班团干部”和“文明班组”、“三好学生”,逐渐形成学生自主管理机制。

4、重视人文教育,营造多彩的校园文化,让墙壁空间说话,使花草树木育人,通过各种名人字画、名言警句,各种标语、警示牌,创设浓郁的人文环境和育人氛围,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德育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5、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编织“家庭教育互联网”;经常开展法制纪律教育,把违法犯罪率控制在零。

(四)教学科研工作经常化

1、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试验。进一步发挥试教领导组的带领作用,发挥试教学科组的带动作用,试教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一轮实验当中。

2、强化课堂教学改革,确保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备课组的研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教学互动,增强教学中的民主氛围。外语尝试“张思中外语教学法”,高语组尝试“低起点、高层次、高要求”素质教育模式,并尝试作文教学改革意见;进一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向45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益。实施无人监考文明考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觉性。

3、根据教学计划,开足开全开好每一门课。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正确把

握教材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系统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4、合理地安排好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进一步开放信息技术课。从实际出发安排好综合实践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好研究性课程;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工作,推动此项工作向纵深发展。

5、强化教研组工作。一是增强竞争机制,每学期分别评选2—3个优秀教研组、优秀教研积极分子;二是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教研组工作及时通报,加强督导;三是稳定教研活动形式,每周三下午进行教学研究。四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教研组长及任课教师会议。

6、加大教改教研工作力度。每学年收集整理教师的教学教育论文一次,并编印成册,相互传阅;积极向省、市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推荐教师的优秀论文和课件;组织学校刊物选登教师的教学论文;鼓励教师积极承担省、市各级教研课题,学校给予相应人员经费支持。

(五)硬件设施配备现代化1、2012年,学校各处室办更新配置电脑设备,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建设校园网,实现“家校通”、互联网。培养学生采、编、演等能力。力争在2013年新建一座1500m2的多功能综合楼。在现有基础上为每位教师更新、配备笔记本电脑,建成全市一流的教学资源库。

2、校园美化绿化。进一步形成美化、绿化、香化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校园环境。学校发展规划为我们构画了一幅宏伟的蓝图,也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为实现“创一流育人质量,建三晋示范学校”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常平中学这所崭新的学校,一定会在师生的不懈努力下,以崭新的思路,崭新的模式,科学的管理,优异的成绩谱写灿烂辉煌的新篇章。

宁利中学

2011年9月5日

篇2:宁利中学校近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云南省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要求为工作主体,以县教育局“2013年工作目标”为指导。以宁利乡中学计划为工作切入点。制定我校发展规划,拟定我校建设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

二、强化组织管理力度

本年度为了更好地把学校的绿化、美化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在组织管理上加大了力度。重新组建了学校绿化、美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组长由校长担任,组员由校中层领导担任,其中后勤主任负责管理工作,一把手负责指导组织工作,组员分区域负责具体管理工作,做到了处处有人管,时时有人管的管理制度。

二、目标设想

打造“绿色校园”学校特色,创建“绿色校园”特色学校。

“绿色校园”的含义:其一:龙爪中学四面环水,景色宜人。前有参天葱翠的杨树林,后有枝繁叶茂的大豆田,左有苹果园,右有青菜畦,金秋时节稻田里一片丰收的场景,园林里果实的香气风中流淌,鱼塘中肥美的鱼儿频频跃起,学生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身心会受到极大的陶冶和升华。其二:在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同时,努力打造精神上的“绿色校园”,品德上的“绿色校园”,通过热爱校园教育,美化校园活动,转入到打造师生的精神上的“绿色校园”的行动上来,培养一支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培养一个懂得感恩,人格向上,拥有正确人生信念的学生集体。通过爱校,爱师,爱生的主题教育,真正建立起全校师生勤奋守纪,文明向上的“绿色校园”。

把创建“绿色校园”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来抓。绿色校园特色学校建设,不仅要创造优美的环境景观,更要塑造美好的学生心灵。提高学生“绿色校园”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绿色校园”习惯;规范学生的“绿色校园”行为,如努力做到校内外不吸烟、不乱丢垃圾、不乱倒脏水、不随地吐痰、不乱写乱画,公共场合不高声喧哗,不损坏树木花草,自觉节约资源,不打架,不说脏话等。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归纳起来,我们要注学生做到以下五点:第一,树立一个信心:我能行.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第二,创立一种学风:勤奋向上,求实创新.第三,建立一个目标.志存高远,终能奋翼.第四,培养一种习惯:自觉.读书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 第五,创设一种环境:人文、和谐、文明、向上。只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撑握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操作版块

把“绿色校园”学校特色建设当作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切入点 1 在龙爪中学这片热土上,有38位辛勤的园丁在这里勤恳耕耘,无私的奉献,在他们的身上教师的职业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充分的诠释,一直以来都受到上级领导和龙爪镇乡亲父老的好评。近年中考我校屡创佳绩,不断的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人才,这些成绩的取得源于我校师生的一种精神,那就是永不言败,舍我其谁的向上精神。这种精神是我校建校多年来逐渐凝结提炼出的思想神粹,也是我校打造“绿色校园”特色学校的精神动力。

2 在龙爪中学全体师生中通过“绿色校园”特色教育的宣传,开设各种活动提升学生对“绿色校园”的认识。因为在活动中传播理念比生硬的说教更易于接受,在活动中贯彻精神也能更好的将我们的“绿色”理念融入师生生活,使之深入人

心,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一种荣誉感,一种全校师生的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

3 在“绿色校园”学校特色建设中我们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各项活动取得一定成绩。然而成绩只是我们向下一目标前进的奠基石,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成绩,树立我们自己的品牌,增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从而争取把龙爪中学打造成远近知名的特色学校。

4 通过各项努力,形成一个这样的校园,即:绿色、文明、勤奋、向上。在这样的校园中,我们的环境给人以绿色的生机,我们的教师有着“绿色”的信条,我们的学生有“绿色”的活力,我们无处不“绿色”,“绿色”的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的向前努力。

由此可见,我校绿色校园建设,从精神层面出发给大家以自信、给大家以追求、给大家以荣誉,在全校师生都坚定了共同的信念,确定了一致的追求,向往着同一种荣誉之后,怎么能不对学校的总体工作有全面提升。反之,工作提高的过程又是一个提高人的精神层面的过程,良性循环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呈螺旋式上升。

四、行动措施

(一)健全领导机构 组织建立绿色校园领导小组,以宋世刚校长亲自任组长,副组长:邴国军 成员:谢率臣、原孝贵、刘子延。专设“绿色校园”教育办公室,主任:邴国军,副主任:原孝贵,成员:各学年组长。并具体分管“绿色校园”工作明确分工,强化责任,优化措施,校长亲自主抓。教导处和总务处紧密配合。将“绿色校园”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各项活动中。2 强化领导核心,建立以班主任和各学科的教师为骨干的教管机构。我们深知树人先树己,约人先律己的道理,教师的身正为范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所以全校教师都要先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护校为责,育人为任,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让他们在身边就能看到榜样,有样可学,才能有例可依。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建立建全监督机制,适时检查,才能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及时纠正盲区,坚持记录定期总结,不但给我们的“绿色校园”建设留有丰富的经验材料,也有利于我们不断的对照当初所制定的教育规划,调整步骤,扎实前行,按计划逐步进行“绿色校园”教育活动。定期召开“绿色校园”专题会议,推动我校“绿色校园”工作全面展开。通过会校师生大会,让大家从往昔与今朝的对比中感受到“绿色校园”建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真实改变,从而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二)多层次、全方位,开展“绿色校园”宣传教育,从外到内逐步引入到行动,形成一种精神。在教学中渗透“绿色校园”教育,寓教育于活动中,大力开展宣传活动,促进全校“绿色校园”意识的深入发展。设立宣传栏,在各班级设立宣传墙报,走廊内悬挂宣传版,校园内张贴宣传标语,充分利用广播室、图书室、多媒体设施进行宣传。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爱鸟周等节日组织大型主题宣传活动。宣传“绿色校园”知识,以各个“绿色校园”宣传活动为切入点。逐步形成环境整洁,教生面貌全新的龙爪中学。挖掘各科教材中的“绿色校园”教育因素,结合“绿色校园”的热点和敏感话题,创造性的开展“绿色校园”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特别是我校开设的校本课程。绿色人生课,安全课,礼仪课,农科教课,这些校本课程由任课课教师根据我校实际自行编排教材,内容贴近生活,学生易于接受的同时也能

学以致用,各位教师都能认真备课,将“绿色校园”建设融入到课堂中,校本课程已成为我校“绿色校园”建设的课程阵地。充分发挥农科教实验基地的育人作用,我校环境优美,农科教实践资源丰富,有果园,有鱼塘,有稻田,有菜畦,它们成为农科教课程的天然平台,通过自然给予的财富,使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农科教知识,培养一些农科教的优秀人才。这一优势是无可比拟的。4 具体活动安排(1)近期目标

通过对学校绿化、美化、净化,使学校环境优美,处处绿意,生机盎然。通过对教师与学生的思想深入教育,开展“绿色校园”专题教育活动,每周五进行一次义务扫除,组织中学生主题演讲比赛,丰富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开展中学生校园歌曲大赛,增强学生体育锻炼,进行中学生秋季篮球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校的主人,在文化生活得到丰富,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的同时,精神层次了有一大步的飞跃。(2)长远目标

通过对“绿色校园”特色教育的长期开展,逐步使之成为我校的一个亮点,使百姓听到龙爪中学便会联想到绿色、文明、积极向上。使全体教师能以绿色为信念,积极、幸福的从事着教书育人的事业,使全体学生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生活形成“绿色”的人生观,终生受益。

五、做好“绿色校园”教育工作总结,加强工作交流。

上一篇:念《地藏经》的好处与注意事项下一篇:李莹的论文最终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