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2024-07-10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共17篇)

篇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事迹)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主要负责XX镇社区居委会和4个行政村(3个边远行政村和一个人口数最大行政村)的人口普查指导工作以及XXX普查小区的普查工作。此次普查,恰逢广州亚运会,并且其中的XX比赛项目在我镇举办,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的繁重普查工作,作为一名基层指导员同时也是普查员,我深感责任重大。我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发扬知难而进、不畏苦、不畏难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人口普查工作中,做到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无论是落实物资、协调动员,还是选调人员、普查员培训、宣传等工作,全都尽心尽责,一力承担。其中对普查员的培训指导工作,我一直秉承“宁愿自己累,不让普查员跑”的信念,分批、分阶段下村对普查员进行一对一的细致培训,确保普查员全面熟练掌握普查业务知识。在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开始的一个多月里,做到积极发挥骨干作用,每天加班加点认真核对人口普查数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准确无误,高效率、高质量地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

篇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同志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强化措施,为工作顺利有效开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思想重视,领导有力

该同志高度重视人口普查工作,主持召开了主任办公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组织成立了人口普查指导小组,本人亲自担任组长。在入户摸底、全面普查、人员录入、汇总绘图等各个工作环节中,都做到细致安排、及时调度和精心指导。同时要求各社区、各单位都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确保该项工作领导坚强有力。

二、部署周密,组织有力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完善的工作方案。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共悬挂横幅31条,出刊宣传栏2期,发放宣传资料2300余份,做到家喻户晓,为人口普查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三是精心组织试点。在红旗路社区进行了普查试点,为工作探索了不少好的经验。四是抓好业务培训。共组织134名“两员”进行了培训。

三、强化措施,保障有力

篇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6月9日上午,省政府在黄楼会议室召开向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督查组汇报会,会议由省政府秘书长秦正主持。会上,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局长王莉霞汇报了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展情况、下一阶段工作设想、面临的问题及建议。财政厅厅长刘小燕汇报了人口普查经费保障情况、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李勇在总结讲话时强调,人口状况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之一,人口普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搞好人口普查,摸清人口底数,对制定经济结构调整政策、改善民生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李勇充分肯定了陕西的人口普查工作。他说,陕西对人口普查工作重视程度高,行动迅速,措施到位,总体进度良好。他要求陕西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思想认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完成人口普查工作。

篇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1961.2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十年共增加604.3万人,增长44.5%。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39.0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1人减少了0.46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1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6%;女性为94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下降为106.8。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15~64岁的人口为1621.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0.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8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0.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82.7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1.6万人。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617.8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416.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615.7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195.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6839人上升为3149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3165人下降为2122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4380人下降为3139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16963人下降为9956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3.3万人,文盲率[5]为1.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4.5万人,文盲率下降2.6个百分点。

七、城乡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6]為168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5.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4.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633.6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9.3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8.5个百分点。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机器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篇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该同志作为单位领导分管这项工作,在他的组织协调和班子成员的密切配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2010年的人口普查工作。

一、强化人口普查的重要性,周密部署工作。

该同志所在单位地处城乡交界处,人口复杂,来源广泛,除了常住人口外,流动人口的比例也不小。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和艰巨的普查任务,他严密组织、强化措施。首先,重视工作人员的素质。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当地情况、身体健康的人员选调到队伍里,确保普查质量,为开展普查工作做好准备。其次,严格落实政策。通过组织培训,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人口普查重要性,不辞辛苦的工作在第一线。

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作为普查的具体负责人,在积极参加上级业务培训的同时,他还经常在网上收集相关资料,学习其他地区人口普查工作的先进经验,改进本街道工作。比如:采取层次递进的普查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即:第一,分发普查表时,请对方签收,并告知普查数据的重要性与收表时间。第二,收表时审查填写内容,未填写或填写不规范的及时要求他们返工。第三,把收表时间提前三至五天,以便留有时间攻克难点。

三、认真组织协调,保证人口普查的工作效果。

篇6: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时光荏苒,转眼功夫,我跨入大学生村干部这个职业已经四年了。回顾这四年的工作真是忙碌而又充实,这四年时间里,我与村民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成就产生的同时,我也进步不少,我无悔,我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村干部而自豪,并愿意扎根农村。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开始的前一段时间,张高峰站长要求我负责豫灵镇三个村即杨家村、万回村和东桥村及豫灵镇区三区和四区的人口普查统计工作,我欣然接受,并深感责任重大。人口普查开始后,我作为一名基层指导员同时也是一名普查员,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发扬知难而进,不畏苦、不畏难的精神,带病坚持岗位,全身心投入到人口普查工作中,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

我们豫灵镇地处河南陕西山西三省之交,人口流动大,再加上矿山吸引了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给人口普查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我们普查人员在镇党委政府及人口普查办、统计站的合理部署和统一指导下,迎难而上,克服了种种困难,认真而全面的做好每一户的统计和普查工作。

作为一名人口普查员和指导员,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对普查工作有高度热情。此次人口普查,时间紧、任务重、涉及面广。面对如此繁重的普查工作,没有精心的组织,合理的安排,普查工作是没有办法顺利开展的。自我们豫灵镇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成立以来,我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人口普查上,认真计划并实践自己所负责的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无论是哪一方面,我都认认真真不敢有丝毫马虎,确保了人口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勇于承担责任。

我时刻带着一份对事业的强烈责任心去对待工作,镇里人员少,许多工作都在同一时间进行,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我刻苦钻研并熟练掌握普查业务知识,能够承担主要业务工作,发挥骨干作用。在人口普查工作开展的日子里,我常常加班到午夜,认真核对三村二区的人口普查数据。每一个数据来源,每一份报表我都认真审核,真正的作到了准确无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任务,成绩显著。我在普查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敢于同弄虚作假等违反《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统计法》的行为作斗争。

三、吃苦耐劳,团结互助,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及时掌握各种表格填写方法,及时完成信息登记工作。每到上一

步工作快结束时,及时研究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同时跟大家进行交流。我不定期到各普查小区召开讨论会,让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很好地发挥了团队协作作用。

四、以人为本,合理用人,尽力发挥个人专长。

人口普查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工作,仅靠单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全体指导员普查员的积极性。我坚持以身作则,积极做好各项组织协调工作,做活思想工作,充分调动普查人员的积极性,合理使用各种人才,做到普查人员人人动起来,人人干工作,确保了人口普查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开展。

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出色地完成了人口普查的各项普查任务,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王喜峰

篇7: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关系到党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是否科学的政治性命题。自镇人口普查宣传动员会开始,本人在镇领导的指导下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积极开展我村的人口普查准备工作。从机构设置、物资落实、人员选派、办公场所选定、宣传培训、业务指导以及数据处理,本人都亲自过问,全程督导。

XXX地处某某镇与XXX镇交界处,是某某镇的边缘地区,虽然只有2.5平方公里,但是地区内人员流动性大,本村村民对人口普查重大意义等都不是十分的清楚,以及本村白金工业区拆迁安置等问题,致使我村的调查摸底工作十分的被动。本人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经过认真分析,将全村划分为四个普查小区,在全村范围内挑选3、4名思想觉悟高、理解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同志分别担任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在人口普查工作期间,主要工作有:

一、摸底调查,宣传动员。针对户口整顿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普查员反映的调查摸底与其他工作存在业务冲突的问题,本人及时向镇领导汇报,积极地与村两委成员、公安进行沟通协调,要求从思想上提高对人口普查工作的认识,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在村里对人口普查工作进行宣传。村民大多对人口普查工作的意义不了解,这会加大我们工作的难度。设立专门的宣传小组,接待村民问询,对村民的问题,耐心、认真、详尽地进行解答,减少人口普查工作的阻力。

二、合理搭配,事半功倍。由于的情况复杂,普查难度较大。

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后,为了确保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本人主动为每位普查员配备一名熟悉本村情况的小组长配合普查工作,随时督查工作进度、抽查工作质量。

三、团队合作,不怕吃苦。在工作中,本人和广大普查员一同入户、一同绘图、共同研究分析,为了攻克一个个难题,所有普查人员实行集中办公,互帮互查,共同研究,加强了业务上的沟通、联系,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普查工作的进度以及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本人要求普查人员做到24小时电话畅通,普查指导员将工作进度和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汇总后集中上报镇普查办。能解决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没有把握的及时请示上级主管部门后再将解决办法分别反馈到普查指导员手中,虽然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但是减轻了普查员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全镇普查工作进度。

五、乐于奉献,展现形象。在普查中,本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既要负责全镇的普查业务指导工作,又要深入第一线抓好自己本村的普查工作。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普查工作,在人口普查的实施过程中,本人带领全村普查人员全身心投入,真抓实干抢进度,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全力以赴,争取更好更快地完成人口普查工作。

篇8: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一、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性

各阶段质量控制是整个普查方案的重要部分,普查的各项工作时间有限,人员不同,环境各异,某些阶段(如普查登记)具有一次性特点,用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对于保证整个普查工作的数据质量至关重要。

《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人口普查实行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普查机构应当对人口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实行质量控制和检查,对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审核、复查和验收。《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实行质量控制岗位责任制,普查人员应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岗位工作规范,保证各自的工作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应对人口普查实施中的每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查,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质量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在人口普查登记、快速汇总、编码、数据处理各环节实行质量验收制度。验收不合格的必须返工,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方可转入下一工作环节。联合国《人口和住房普查原则与建议》中的质量保证圈,其任务就是要“查找出最重要的质量问题,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纠正措施,衡量质量标准”。

可见,健全科学的普查数据质量全过程控制体系是保证普查数据质量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不是走过场。通过普查进行各阶段质量控制,可以发现问题与错误,以便采取补救措施,保证数据质量。其核心是防止错误再次发生。这个过程由于是反复进行的,所以质量控制尤其适用于高度重复性的任务,这一普遍性原则适用于所有工作程序。

二、质量控制主要方法

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采用检查、督导和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是定量与定性的统一结合。质量控制工作的环节主要包括在普查摸底、普查登记与复查,快速汇总、编码以及数据处理阶段。在这些主要阶段,各级质量控制组应组织人员到现场检查,梳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质量情况,防止出现系统性误差;在普查登记、快速汇总和编码阶段实行阶段工作质量验收制度。对达不到质量验收标准的,在验收时不予通过,由被验收单位返工后重新进行核实,据实修改,直至达到规定的质量验收标准;普查摸底阶段包括验收普查小区边界及其建筑物情况;核实空房情况以及《户主姓名底册》各个摸底表项目。

普查登记、复查阶段包括检查人员深入到各个普查小区,要认真核实普查表的重点项目;做好人工逻辑规则检查;检查普查员是否严格按照抽出的长表调查户进行长表登记;核对普查表的地址项,是否完整准确。同时,要了解掌握普查员的整体登记进度,防止只求登记的数量而忽略登记质量的情况发生;快速汇总阶段包括检查普查员填写的快速汇总过录表和普查区的快速汇总表,对快速汇总表中的普查区的登记人口数和户籍人口数与公安部门的户籍人口进行核对;利用普查小区的《户主姓名底册》与人口普查快速汇总过录表,对比摸底和快速汇总的应登记人数,差异较大的要查明原因,必要时要重新入户登记。

在编码阶段,对非专项编码,质量控制人员要检查普查员的编码质量,发现问题,责成普查员核对并据实更正,对差错较多的有权要求其返工重编;对专项编码,要检查行业、职业项编码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责成编码员改正。(见图1)

三、质量验收方法

对普查登记、快速汇总和编码阶段制定质量验收标准,并据此进行阶段质量验收。普查登记阶段的质量验收要求每个普查小区的普查表,在完成了自查、互查、议查和人工逻辑检查,并改正了差错之后,在每个普查区随机抽取一个普查小区进行质量验收。对普查区的质量验收方法主要通过汇总、议查或个别访查和人工逻辑检查方法验收。

快速汇总的质量验收,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在每个乡级单位随机抽取一个普查区审核一次,如合格,则通过;如不合格,则全乡(镇、街道)的全部资料重新进行复核,直到合格为止。

编码工作的验收在非专项编码和专项编码工作结束后分别进行。非专项编码的验收以乡级为单位,每个普查区随机抽取一个普查小区,分短表和长表分别进行验收,如合格,则通过;如不合格,则整个乡(镇、街道)的全部普查表(短表或长表)的非专项编码重新复查改错,直到合格为止;专项编码的验收以县为单位,每个乡(镇、街道)抽取两个普查小区对长表中的行业、职业编码进行专项编码验收,并计算全县的差错率,如合格,则通过;如不合格,整个县的全部长表的专项编码重新复查改错,直到合格为止。

四、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与验收定量标准

人口普查各阶段质量控制工作既有定性控制,也有量化依据。从量化指标来看,共有13项指标。

(一)普查登记阶段的质量控制指标

包括人口差错率、出生人口差错率、死亡人口差错率、总记录项目差错率、性别项差错率、年龄项差错率、登记人口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等七项质量验收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1)人口数差错率=(多报人口数+少报人口数)/被抽查单位普查登记人口数

(2)出生人口差错率=(多报出生人数+少报出生人数)/被抽查单位出生人口数

(3)死亡人口差错率=(多报死亡人数+少报死亡人数)/被抽查单位死亡人口数

(4)总记录项目差错率=(户记录差错项数+人记录差错项数)

/(被抽查户数×(0.1×17+0.9×6)+被抽查人数×(0.1×28+0.9×12))

分母中包含了10%的长表中17项户记录,28项人记录;也包括90%短表中6项户记录和12项人记录。即被抽查户数×(0.1×17+0.9×6)中“0.1”表示10%的长表,“17”表示长表中有户记录17项,“0.9”表示90%的短表,“6”表示短表中有户记录6项。被抽查人数×(0.1×28+0.9×12)中“0.1”表示10%的长表,“28”表示长表中有人记录28项,“0.9”表示90%的短表,“12”表示短表中有人记录12项。

(5)性别项差错率=性别项差错数/被抽查人口数

(6)年龄项差错率=年龄项差错数/被抽查人口数

(7)登记大于户籍人口的比率=(本普查区登记人口——本普查区户籍人口)/本普查区登记人口

(二)快速汇总阶段的质量控制指标

只设一个验收指标汇总项目的差错率,验收定量标准为“0”,即要求实现零差错。

(三)编码工作的质量控制指标

编码工作的质量验收有6项验收指标,包括户记录差错率、人记录差错率、性别码差错率、年龄码差错率、行业码差错率和职业码差错率。计算公式如下。

(1)短表验收的户记录差错率=户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被抽查的户数×6

长表验收的户记录差错率=户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被抽查的户数×17

(2)短表验收的人记录差错率=人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被抽查的人数×12

长表验收的人记录差错率=人记录中的各项差错数总和/被抽查的人数×26

(3)性别码差错率=性别码差错数/被抽查人数

(4)年龄码差错率=年龄码差错数/被抽查人数

(5)行业码差错率=行业码差错数/被抽查人数

(6)职业码差错率=职业码差错数/被抽查人数

(四)主要指标验收定量标准

根据质量控制指标的自身特点与验收区域总量的定量分析,质量验收标准的具体量化数值测算详见表1。

五、质量控制的组织实施要求

人口普查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工作,在各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按制度规定严格实施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各级普查办公室要按照统一领导、各级负责的原则,认真对待,严格执行质量的各项要求和技术规范。各级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组长要对本地区人口普查工作质量全面负责,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是人口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的执行负责人,各主管副主任对其分管业务工作质量负责。各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设置质量控制组,负责质量控制工作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质量控制组由熟悉人口普查业务的人员组成。

普查登记阶段的质量验收,由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统一组织,乡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质量控制组负责具体实施,普查指导员不得参与本人负责的普查区的验收工作;快速汇总的质量验收工作由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组织乡级人口普查办公室进行;编码工作的质量验收,在县级人口普查办公室领导下,以乡级为单位逐个进行。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人口和住房普查原则与建议》2008年。

[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手册》。

篇9: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申 报 材 料

朱文昌同志是崇信县统计局干部。作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成员,负责全县人口普查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指导锦屏街道办的人口普查工作。从前期准备、宣传动员、区域划分、地图绘制到入户摸底、正式登记、快速汇总、光电录入,他都尽心尽力的参与其中,保质保量提前完成任务,特别是在区域划分和地图绘制工作中勇挑重担、忘我工作、表现突出,得到了省人普办的充分肯定。

一、独辟蹊径,发现乡村边界快速绘制方法,为其他省市绘图人员提供远程协助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绘图工作是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绘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按照常规绘制步骤,要在添加国土局矢量图的基础上进行手工画线,费时费力。朱文昌经过反复试验发现了直接利用国土局矢量数据的方法,能极大地提高绘制速度。撰写了统计信息《巧用国土局矢量图绘制人口普查乡村边界》,被省人普办转发到了国家统计局内网的统计论坛上,后来被整理为精华帖。他在国家统计论坛上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很多省内外的绘图人员通过电话、QQ询问有关细节,他都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并为有的同志进行了远程协助,多次都是在下班时间进行的。

二、刻苦钻研,创新影像图坐标添加方法,提高人口普查地图绘制精度

第二次土地调查拍摄的遥感影像图不是很清晰,绘制建筑物比较困难,朱文昌想尽办法,研究出了为其他来源的影像图添加坐标的方法,为崇信县锦屏街道办和黄寨乡制作出了很清晰的影像图。

从国土局取得的“崇信县城镇地籍总图”上标有城区范围内所有建筑物的位置、形状、结构。比遥感影像图精度提高了10倍。但由于该图采用南方cass软件绘制,无法直接利用。朱文昌采用加网格—截图—拼合—转换—添加坐标的办法载入全国人口普查地图标绘系统。为崇信县锦屏街道办绘制出了比较准确的普查区和普查小区边界,为绘制建筑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从“相约久久(http:///map)”网站下载了黄寨乡的卫星地图,经过反复试验,研究出了添加坐标文件的方法,并撰写了《利用下载的卫星地图添加坐标绘制建筑物》,在省局人口普查网站发表并添加在国家统计论坛上。

三、精心指导,严格把关,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在崇信县锦屏街道办的普查培训会上,朱文昌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让每一个普查员有疑问都可以打他的电话,入户摸底阶段和普查登记期间,他的手机成了普查热线。他深入普查现场为普查员认真指导填写方法及表内项目应注意的逻辑关系,及时纠正带有倾向性的登记偏差,保证了普查质量。在审表阶段,他严格把关,对每一张普查表逐项进行核对,保证了普查数据真实有效。

朱文昌在普查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累;刻苦钻研普查业务,工作积极进取,常常利用晚上、双休日研究绘图方法,指导普查工作。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人口普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崇信县人民政府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篇10: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同志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中是一位优秀的工作人员,具体表现如下:

1、她热爱人口普查工作,能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深入各个普查小区的每个角落了解情况,并积极组织培训、宣传人口普查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小区居民能主动、自觉配合工作,这样使我社区的人口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获得数据较准确。

2、她努力学习普查知识,始终以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热情,严格执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恪守职业道德,严谨求实,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带领20个普查区普查人员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她能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积极参加培训,认真学习相关政策和工作指导守则,切实加强组织协调,认真细致地做好普查的准备工作,为普查工作顺利、有序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11: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自秋渠乡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工作动员大会以来,我村紧紧围绕人口普查重点、烦琐问题,积极探索,突出特色亮点,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乡人普办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领导重视,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带着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我们华庄村委会在书记邵忠华的带领下,立即召开了人口普查专题会议。会议上确定了我村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14名成员。书记对各成员进行了分工,要求各成员要去实地走访,要真正做到具体、细致、不遗漏、不重复。

二、积极参加并组织培训,认真努力学习人普知识

我们普查小组14位成员参加了乡人普办组织的“六普”业务知识培训。按照要求,在做好人口普查户口整顿外,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并做好普查小区的区域划分工作。指导员则对划分好的16个普查小区进行编号、绘图,整理建筑物清单等。

三、实事求是实地走访,真正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普查员们挨家挨户实地走访了16个普查小区,认真仔细地做好户口整顿、入户摸底、正式入户登记填写等工作。

篇1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我国城镇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仅2003—2009年年均创造非农业就业岗位1600万,年均新增城镇就业1000万左右[1]。近年来我国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巨大转变,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目前劳动年龄人口虽仍在增加,但增速正逐步减缓,预计会在“十二五”末期停止增长。劳动年龄人口的这一变化趋势意味着劳动供给的总体压力在不断减弱,但由于城市化水平相对于工业化的滞后,非农就业比例滞后于非农产业化水平,因此我国的就业压力仍然十分巨大。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即将结束和新的劳动供求形势下,掌握我国劳动力市场发生的变化对于未来制定正确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方针有着重要意义。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虽然不是专门的劳动力市场调查,但其关于就业和失业的定义基本遵循了国际标准(国际劳工组织),这就为本文提供了较为全面、准确的数据来源。本文主要运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通过对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特征的分析,从中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二、基本状况和特征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整体呈现劳动参与率高、失业率低的状况

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得出,2010年我国总体就业率为68.92%,劳动参与率为70.96%,失业率为2.88%。

劳动参与率方面,如表1所示,2009年发达国家德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的劳动参与率都保持在60%左右,而欠发达地区如泰国、巴西的劳动参与率基本高于70%。原因主要是欠发达国家工资和

收入长期保持极低的水平,一般家庭单凭一个人的工资收入难以供养一家人,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进行劳动,劳动参与率水平被推到较高状态。我国的劳动参与率为70.96%,在世界范围内相对较高。

2010年我国整体失业率为2.88%,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失业率较低。对比张车伟(2003)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2000年城镇失业率达到8.27%[2],2000—2010年10年来,城镇失业率下降迅速,2010年城镇失业率下降为4.84%,就业压力得到极大缓解。当然,张车伟对城镇失业率的估算是以15岁以上人口为口径进行统计,本文是以16岁以上人口为统计口径,对结论有一点影响,但影响不大。本文认为,城镇失业率的快速下降与我国快速转变的人口结构有一定关系。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虽然仍在增加,但增长速度正逐步减缓,联合国预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也将在2015年前后达到峰值10亿人左右,2015年后,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和占总人口比重都将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这一变化趋势意味着劳动供给的总体压力在不断减弱,随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趋势的减缓,城镇未来劳动供给的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乡村失业问题严重,隐性失业率高

分城乡来看,如表2所示,我国城镇就业率、劳动参与率无论是总体水平还是每个年龄阶段均比乡村低,特别是24岁以下年龄组和55岁以上年龄组。低年龄组的乡村劳动参与率较高,说明农村年轻人较早进入劳动力市场而没有进一步接受教育和培训。高年龄组乡村劳动参与率较高则说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不得不继续参与劳动以维持正常的生活需要。尽管目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是大学生仍然属于社会的优势群体,而乡村16~19岁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已达43.22%,近一半的青年人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技术的发展,这些年轻人在缺乏高等教育的背景下能否顺利融入未来社会,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不仅对他们个人来说是一个严重问题,对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重大问题。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出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较低导致农村居民放弃教育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事实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55岁以上的乡村居民劳动参与率过高反映的社会现象也不容忽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乡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尤为突出。从表2看,乡村65~69岁年龄组的劳动参与率仍然高达51.49%,反映出农村老人的就业意愿较高,而城镇在这一年龄组的劳动参与率仅为15.49%,反映出城乡在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保障上的巨大差异。很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在城市安定下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也正面临瓦解和崩溃,农村老人“老无所依,老无所养”的状况十分严峻。

从失业率看,城镇失业率保持在4.84%,而乡村失业率仅为1.21%,几乎不存在失业。但是农村存在大量的隐性失业,这是公认的事实,而如何测算隐性失业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近年来,学者们为考察我国农村隐性失业率提出了各种方法,比较典型的有国际标准模型法、调查抽样估算模型、农作物播种面积法、简单国际比较法、刘易斯估算法以及乔根森估算法等。

根据农业就业的定义,农民在有效生产时期内从事生产并取得一定报酬则属于就业,而在生产周期外又无其他能够取得收入的工作定义为失业。冬季一般属于生产淡季,大部分农民都闲置在家不从事生产(少部分农民从事大棚作物可以忽略),从这个角度本文计算出仅从事农业生产人群一年的失业率。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调查数据,我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为279万人,占乡村就业人口的70%,而占城乡就业总人口的39%,我国的就业率为68.92%,也就是说乡村从事农业的人口占到全国经济活动人口的0.39×68.92%=26.88%,由此可以计算得到由于农业的季节性产生的摩擦性失业率为26.88%×0.25=6.72%(0.25为不能从事农业生产的冬季)。理论上失业率是指愿意就业的劳动力总数中那些还没有被雇佣的劳动力比例,按照这一标准我国农村由于生活水平低,相当部分的农村人口是愿意参加工作的。照此计算,我国农村的失业水平还要更高,农村失业问题相当严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待进一步转移。

(三)男性劳动参与率高于女性,女性失业率高于男性

2010年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达到63.73%,除泰国外,如表1所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不仅高于高收入国家,还高于中低收入国家。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异来看,我国男性劳动参与率比女性高7.23个百分点,男性就业率比女性高14.42个百分点,而女性失业率比男性高0.31个百分点。

分年龄来看, 不论男女失业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分性别来看,女性的失业率普遍高于男性,在20~50岁年龄段,女性失业率均高于男性,只有20岁以下和50岁以上女性失业率接近或低于男性,这就需要把失业率的变化和劳动参与率的变化结合起来观察。女性的劳动参与率远低于男性(见表3),除20岁以前,几乎在随后所有的年龄段上,男性劳动参与率都要高于女性,总体高出14.42%。其中,50~59岁的男性劳动参与率高出女性约27个百分点。女性劳动参与率在40~44岁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且49岁以后下降的速度更加迅速,其中50~54岁组的劳动参与率与45~49岁组相比,下降17.64个百分点。男性劳动参与率虽然也在45岁以后开始下降,但下降幅度要小得多。其中,55~59岁劳动参与率仍然能达到80.40%。劳动参与率的年龄性别差异意味着女性在50岁以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速度加快了, 失业率的性别差异基本上能够解释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失业率高是影响劳动参与率的重要因素。

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在2010年为67.9%,比“六普”得到的数据63.73%要高出不少,但前者统计的是15岁以上女性劳动参与率,本文统计的是16岁以上女性劳动参与率,但从趋势上看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在1992年达到73%的最高点后呈下降趋势。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对于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在现阶段全球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的情况下,劳动供给受限于人口的老龄化,增长乏力,而女性劳动参与率又呈下降趋势,这严重影响了女性人力资源的利用。

单位:%

数据来源:由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分年龄、性别的 16 岁及以上人口的就业状况"计算而得,本表数据均为城市、镇、乡村数据总和,下同。

(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者反而就业率更高、失业率更低

一般来说,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培训水平越高,失业的可能性越小,但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最高失业率出现在高中、大学专科这一教育水平上。大学专科男性的失业率达到5.23%,高中毕业女性的失业率达到6.94%;其次是大学本科失业率在4%左右;研究生以上和高中以下学历失业率较低;其中失业率最低的是未曾接受过教育的人和上过小学的人。但是结合劳动参与率来看,未上过学的人劳动参与率非常低,这类人群很难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工作,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就自然退出了劳动力市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受教育程度非常低的人失业率也低这一现象。另外,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初中文化的劳动者劳动参与率最高,且失业率也较低,这与我国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经济产业结构有关,这一教育水平的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供需相对平衡的状态。对比初中教育阶段和大学本科教育阶段的就业率、劳动参与率和失业率,“六普”数据为现阶段“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提供了有力证据。

虽然从现阶段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来看,受教育程度与劳动参与率并不呈现标准的线性关系,但总体上讲,受教育程度越高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也越高,而且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与男性就业率上的差距也在缩小,因此提高受教育程度是提高我国劳动者素质、实现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转型、缩小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存在的问题与政策建议

(一)农村青年和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畸高

一系列城乡分割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村户籍人口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一方面,农村青少年放弃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权利,过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农村居民老无所依、老无所养,这些都造成了农村青年和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畸高。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既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公平的体现,也是我国难以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一体化的最大原因。打破影响城乡一体化的户籍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公平与效率的重要途径。针对农村青少年过早放弃学业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一现状,国家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让农村青少年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而且,因为他们的社会资源较少,在大学毕业寻找工作时,与城市生源学生相比处于一种不公平竞争的状态,国家和社会应该对农村生源学生予以关注,提供更多的帮助,不能让贫穷和落后代代相传,否则必将影响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对国家的长治久安造成不利影响。

单位:%

(二)农村隐性失业依然严重

虽然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我国乡村的失业率仅为1.21%,但这一数据并不能准确概括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状况。仅按从事农业生产人口的隐性失业率来估算,我国农村的失业率就达到了6.72%。面对我国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和劳动年龄人口在不久将出现的负增长,大家要清醒认识到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城市化依然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城市化的实质就是人口的城市化以及人口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源泉仍然是农村剩余人口,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的有序转移不仅是解决农村隐性失业的最好办法,也是实现我国城市化战略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三)城市化的滞后发展造成城镇失业率不断上升,同时也影响了持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国目前的人口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非常不匹配,201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分别是10.1%、46.8%、43.1%,而从事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分别为36.7%、28.7%、34.6%。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错位说明我国目前仍处在重工业化快速推进阶段,单位劳动力装配的物质资本存量不断提高,产业扩张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相对被压低。同时,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水平要落后于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城市中最主要的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较弱。因此,要加快有质量的城市化进程,让市场来有效配置资源,发展民营资本,发展第三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调整政策,顺利实现经济和产业的结构升级。

(四)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和女性失业率偏高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要增加对女性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女性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其次,要促进技术进步,促进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女性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从而促进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提高。再次,鼓励家政服务行业的壮大,既能增大对女性劳动力的需求,又能减轻女性在家庭中的负担,使其能有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最后,要提高女性工资待遇和升迁机会,缩小与男性的差别,甚至有所照顾,让她们增强劳动意愿,实现社会价值。

摘要: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从城乡、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多角度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失业及劳动参与现状和特征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我国乡村人口特别是青少年和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畸高,城镇失业和乡村隐性失业比较严重以及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篇13: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郝寨镇党委书记 赵向龙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展开。我作为镇党委书记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全面部署,从人力、物力、财力的调配,到亲自组织安排,采取得力措施,科学合理安排,确保了郝寨镇人口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全面圆满完成人口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

一、思想重视,精心部署。

为切实做好人普工作,我高度重视人口普查工作,成立了镇人口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做好普查指导员与普查员选调的组织协调工作,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熟悉当地情况、身体健康的人员选调到队伍里,确保普查质量,为开展普查工作做好准备。在普查期间确定一个原则:普查的工作优先商谈,普查的问题优先解决,普查的经费优先划拨。并详细制定了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对人口普查工作精心研究,详细部署,确保工作成效。

二、强化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内容复杂、工作量大,为使工作更好的开展。我主持召开全镇人口普查工作动员大会,安排部署全镇人普工作。并邀请县普查办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我镇开展多次培训工作,使各级工作人员业务更精通、更熟练。在工作开展的同时,组织人员加强检查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人口普查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减少正式入户登记的难度。全镇出动宣传车3辆,悬挂过节条幅30条,张贴标语500多条,印发宣传单页15000多份。在全镇营造了一个领导重视、全民参与、人人关心的良好氛围。

三、严格要求、确保质量。

人口普查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工作。我要求每个普查员百分之百入户登记,做到 “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切实把人口普查工作做细做实。要求镇人普办所有人员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奉献精神,深入到普查区和普查小区,切实做好入户调查登记工作,确保质量。我在工作比较繁忙的情况下,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听取普查办的汇报,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及时解决普查人员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确保普查工作顺利进行。

四、加强保障,确保成效。

篇14: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先进集体事迹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我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召开会议认真部署人口普查的各阶段工作,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在普查期间,管委会领导始终深入普查一线,率先垂范。无论是落实物资、协调动员,还是选调人员、培训宣传,领导都亲自过问,督促落实,确保人口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户口整顿、入户摸底、入户调查填写表册等阶段,分管领导亲自抓普查业务工作,跟随入户,与普查员共同开展工作。一同绘图,一同入户,一同普查,一同分析,随时了解普查工作进度,及时发现普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现场指导改正,切实把好普查质量关。

二、精心组织,强化责任

针对辖区人口多,社情复杂,普查难度大的特点,管委会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强化管理,责任到人,确保人口普查工作顺利进行。在人口普查工作全过程,管委会始终注重强化督查考核。一方面坚持完善督查机制,加强督促指导和跟踪调度。分管领导亲自监督检查,严抓质量,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深入社区普查一线开展认真细致的指导和督查,从源头上杜绝了普遍问题和较大问题的发生。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充分调动普查人员的积极性,做到公开、透明,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保障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创新思路,注重实效

普查工作的难点在于找人难、入户难、组织协调难。针对这些突出的难点,管委会积极探索,开拓思路,创新方法,走出了一条符合辖区特点的人口普查之路,确保了人口普查的实效。

四、乐于奉献,展示形象

篇15: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人口普查是围绕人口变化进行的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作为人口计生部门,最主要职能就是科学把握人口发展变化动态,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人口普查就是为我们人口计生工作直接掌握人口发展变化提供科学依据,也是我们自己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搞好人口普查为科学制定中长期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提升人口发展的质量,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将提供重要依据。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完成“六普”工作我局承担的重要职责,我们已将配合做好“六普”工作作为当年人口计生工作的重点,我局并且确定一名副局长负责此项工作,并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与普查办联系日常事务,搞好通力协作,力争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

二、发挥基层队伍网络优势。

生育基层队伍网络建全,全县每个行政村都有计划生育专职村长、村级信息员,企事业单位都有计划生育专兼职干部,他们对基层工作熟悉,人口底子基本清楚。我们将按照县人口普查领导小组统一安排,积极动员组织基层计划生育干部投身到人口普查工作,做到要抽多少调查员就选送多少人,保证所派人员“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则胜”。真正把“六普”工作作为自身份内事情对待。充分发挥基层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优势,组织广大基层计生干部进村入户普及人口普查知识,宣传“六普”相关政策,动员群众积极配合调查。

三、及时提供人口基础数据。

我局按照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统一部署,构建了全省全员人口数据库,并开展2000年以来出生人口基础信息核查工作,为迎接“六普”做了一些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县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信息台帐卡册齐全,人口基本资料完整。本次“六普”的主要方法还是直接进村入户调查,直接调查人口的基本信息。我们将根据“六普”工作的需要,适时提供村级原始的人口基础采集信息单和相关帐表卡册,供“六普”调查相关人口信息的核查核对。

四、着力营造良好的普查政策环境。

计划外生育漏统、漏报问题仍然存在,准确掌握人口实情的难度很大。在“六普”工作中,我局积极鼓励乡镇、调查对象讲实话,报实情,确保把“六普”工作搞实。我局按照《山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础信息核查工作方案》精神,对发现的补报出生人口一律不作为考核的依据,不得追究以往单位和人员的责任。对于主动申报政策外生育或违法收养的群众,进行了适当从宽处理,可以按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的较低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对出生人口没有上户口的,应协调有关部门予以解决。

篇16: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一)劳动力资源

大连劳动力资源一直稳步增长,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逐步扩大,1990年大连市劳动年龄人口为379万人,2000年大连市劳动年龄人口为444万,2010年大连市劳动年龄人口为531万人,比1990年增加152万人,增长幅度40.11%,比2000年增加87万人,增长幅度19.59%。

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的大连市劳动年龄人口结构如下表1所示。

数据来源:2010年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整理得

劳动年龄人口按我国国家标准是指16-59岁的男性人口和16-54岁的女性人口。在人口分析中,通常用劳动年龄人口这一指标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期(点)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但鉴于现时的人口统计口径和为便于比较分析,表1中使用的是国际分类标准,即将15-64岁的人口界定为劳动年龄人口。

(二)劳动参与率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大连按年龄劳动参与率如表2所示。

(三)经济活动人口状况

经济活动在西方指各种为获取工资或赚取利润以及其他劳务报酬的活动。因此,经济活动人口实际上就是劳动力人口。总人口中除去经济活动人口,其余部分称为非经济活动人口。它实际上是除失业人口以外的各种不在业人口。

数据来源:2010年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长表 (10%抽样) 数据整理得到

1. 就业人口状况。

2010年大连就业人口学历行业分布见表3。表3中提取了大连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的“全市分年龄、性别、行业大类的就业人口(城市)表”和“全市分受教育程度、性别、行业门类的就业人口(城市)表”两表中主要信息得到,目的是观察不同行业的从业人数和该行业的所有从业人数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

数据来源:2010年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长表 (10%抽样) 数据整理得到

2. 失业人口状况。

从大连市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提取按学历区分基本失业情况数据见表4。

三、大连市劳动力分析

(一)劳动力资源暂时充足,但十年后将可能出现不足

为了便于分析,将大连市劳动年龄人口结构画成方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上数据可以看出,大连十年后劳动力将明显减少,由于5-14岁年龄人口仅是50-59人口的41.72%,完全做不到劳动资源的补偿,5-14岁人口数在十年后将替代现在50-59岁人口成为主要劳动力,这个缺口很大。20-24岁的学生是否在大连就业也不能确定,各年龄段均有流动人口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能离开大连,这个缺口将更大,会使大连陷入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另外政府还要加大劳动分配力度,让人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这也势必会有一部分经济活动人口转变为非经济活动人口。

数据来源:2010年大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长表 (10%抽样) 数据整理得到

(二) 劳动参与率达到中等发达水平, 但未来可能改变

大连市1990年、2000年、2010年劳动参与率结构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看出,大连过去30年内统计的劳动参与率结构都呈倒U型,已接近国际上认为的中等发达水平。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大连劳动参与率为70.85%,劳动参与率成倒U型说明儿童和老年人劳动参与率较低,青壮年劳动参与率较高,分析原因是目前大连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家长一般为15-20岁孩子选择的是继续学习,而不是就业,这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好处。而老年人劳动参与率低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如果养老金解决基本的衣食住行后参加工作的意愿较低,这可能与大连传统的社会观念有关。但是十年后伴随劳动力资源的缺乏和人口老龄化,可能会使这种结构发生根本的变化,可能会迫使60岁以上的人继续工作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

(三)就业人口学历水平还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也有待转变

从就业人口总量上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就业人口的18.56%,而初中及以下学历占就业人口的64.75%,就业人口学历总体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

从图3就业人口学历行业分布中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农、林、牧、渔业就业人口最多,但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最低。制造业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虽然为16.88%,但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制造业本身技术复杂,需要高等教育劳动力要多。

从失业人口上看,男、女在失业总数和平均失业时间上无显著差异。大连失业人口中从年龄来看20-24岁失业人口最多,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失业人口逐渐减少,从平均失业时间来看随着年龄的增加平均失业时间逐渐增加;就学历而言学历较高者无论是失业人数还是平均失业时间都远远低于低学历者。这也说明在现今的就业市场中,年轻、高学历人员比较短缺。

四、解决建议

(一)重视调整产业结构

其一,再就业人口中,农业劳动力人口占劳动力人口总数的33.59%,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资源浪费,这就需要我们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放一部分农业劳动力,充实到二、三产业中,其二,重点发展劳动力使用较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大量资金投入替代劳动力的使用,减轻劳动力资源不足的压力。其三,随着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劳动者素质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劳动者受教育程度越高,找工作时对进入城市正规部门(城市正规部门是指那些只要能够加入、几乎所有的人都乐于去工作的部门,它包括政府和大型企业,诸如银行、保险公司、工厂和贸易商行等)的期望越高,如果都希望在这些部门工作,找工作的等待期会加长,就造成了政府越提高教育,失业人口越多,这就需要政府做好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机构与教育水平相匹配,减少对本来就不足的劳动力资源的浪费。

(二)提供良好就业环境,吸引外来劳动力人口

解决劳动力资源不足的另一条重要途径就是吸引外来劳动力,吸引外来劳动力的主要因素是就业机会多。所以政府要创建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才能吸引企业投资建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了就业机会又会吸引更多的外来劳动力,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达到既发展了经济,又解决了劳动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其次,要使外来劳动力稳定下来,还要重视城市建设。政府不但要提供便利的生活设施,还要通过舆论导向形成具有较强融合性的文化氛围,达到吸引劳动力,留住劳动力的目的。再次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机构,其中应该包括有效的职业中介机构,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及良好的政策、法律咨询援助机构,降低劳动者就业成本、改善就业环境。最后,政府可以通过就业情况的实时发布,来促进劳动人口就业。例如,及时公布平均失业时间等,这样可以给失业者一个平均的心理预期,可以鼓励短期没找到工作的人,也可以给长期没找到工作的人以心理压力,促使其尽快达成工作意向。

五、结束语

未来十年大连会同中国许多其它城市一样面临劳动人口短缺问题,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城市化和人口的老龄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教育、医疗水平的提高及软环境建设是非常迫切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既使劳动力短缺,也不会消除失业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政府都要做好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仲生.人口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杜鹏.新世纪的中国人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3]德怀特.H.波金斯.斯蒂芬.拉德勒.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篇17: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总结(个人先进事迹)

郝寨镇石桥村

自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该村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在镇党委、镇政府以及镇人普办的关心和领导下,该村全体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相互协调、相互帮助,克服了种种困难,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镇的相关普查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普查工作人员更是加班加点、无私奉献,涌现出一批批先进表率。

一、领导高度重视,掌舵普查进程

自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来,该村领导高度重视。村支部书记刘荣献亲自部署人口普查的各项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无论是落实物资、协调动员,还是选调人员、培训宣传都亲自过问,确保人口普查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在户口整顿、入户摸底、入户调查填写表册阶段,村干部王国胜亲自抓普查业务工作,亲自跟随入户,了解普查工作进度,及时发现普查过程的问题和困难,现场指导改正,为确保普查质量把好第一关。

二、制定工作计划,完善管理制度

为使普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确保普查各项工作协调运转,该村认真按照镇人普办的安排,坚持每个阶段工作做 到周密细致,使普查人员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使整个普查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地展开。每个阶段工作都按要求及时上报。

三、落实三项机制,确保普查工作到位

为保证人口普工作圆满完成,该村建立健全了三项工作机制。一是责任机制,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做到责任分工,落实到人。二是督查机制,分管干部亲自监督检查,严抓质量,同时加强业务指导,强抓落实。三是奖罚机制,公开、透明,保障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给予足够的经费保障,确保普查人员的积极性。

四、全体人员各显其能、全力投入

普查工作的难点在村组,“找人难、入户难、组织协调难”等多种难题突出。为了攻克难关,该村干部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一是选聘了一批认知能力强、思维灵活、责任心强、态度积极的村小组组长为普查员;

二是实行集中办公,促进了普查员之间、普查员与指导员的交流和联系,定期召开小结会议,总结前期工作,分析当前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三是合理搭配各个普查小区的普查员,实行指导员与普查员、普查员与普查员之间的帮扶模式。

上一篇:三年级《共话新时代、放飞青春梦》班会教案下一篇:护士长面试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