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依法治校

2024-05-09

浅谈如何依法治校(精选8篇)

篇1:浅谈如何依法治校

浅谈学校如何进行依法治校

依法治国,是我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而教育事业作为推动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根本事业,发展教育则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科教兴国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依法治教,如何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法制建设推动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事业的推动和发展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将其具体落实到学校的管理中去,依法治校则是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有效途径。依法治校的实施是学校管理过程的必然要求,是由“科技兴国、教育兴邦”的施教目标以及我国学校管理的具体任务及特点所决定的。

一、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及其基础 1.依法治校的目标

(1)学校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管理教学制度,实现日常教学管理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教育行政部门法治意识增强,形成依法行政的工作格局,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普法教育,使得法律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和受教育育者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

(3)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中强调法制化、规范化的操作过程,提高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依法治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从而形成一支具有法律意识的师资队伍。建立完善的权益救济渠道,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

(4)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体系,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到学校法制建设中来,群策群力,实现教育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制氛围。

2.依法治校的要求

(1)依法治校所建立的法制规章必须科学化,制定的法规制度必须符合教学的客观规律。能够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论为依据,借鉴管理科学和法学中的某些技能手法,将行政手段和科学方法融为一体,使得法律规章融合到日常学校管理中去。要加强学校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学校章程,它包括学校的性质、宗旨,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管理、总务管理、教师员工管理、学生管理、以及学校的管理体制,奖惩办法等。学校各种校规还必须透明和公开,内容要合法。同时,校规内容应随着时间推移、时代变迁而适时修改、废止和清理。

(2)依法治校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规章制度是目标的反应和工作的准则,这要求师生在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将有针对性地将法规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从而树立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并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及其它各项权利。

(3)依法治校需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管理过程必须透明公开,校务要及时全面公开,积极推进和发挥教师代表大会决策作用,发挥家长委员会对校务的民主参与,推动依法治校的高效执行。

(4)要严格教师管理,同时维护教师权益。学校管理工作者要依法治校、知法懂法,有法可依。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行为和教育监督行为必须与法律要求相一致,做到用法护权。当学校、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遏止违法行为的侵害。

3.依法治校的基础

(1)我国已经建立了良好的法制基础,国家先后颁布了专门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如《教育法》、《教师法》、《学校教育法》、《继续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还应包括《宪法》中有关学校教育之内容,同时还颁布了其他与学校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等多部教育法律和教育行政法规,由此明确了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而依法治校的核心就是依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我国的各级政府和机关更加重视教育管理和学校建设中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政府和学校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目标上达成一致、在步调上实现统一,这些成为依法治校实施的基础。

二、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1)依法治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目前,依法治校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然要求。同时,它也是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推进教育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教育事业的推进和发展必然要和国际接轨,依法管理、依法办事。对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要求的人才的基地,学校依法治校势在必行,责无旁贷。

(2)依法治校有利于推动教育行政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在教育工作中,严格地依法办事、遵循规章制度不但有利于保障各方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规范和解决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而化解矛盾,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3)依法治校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增强的主要途径。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度又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和国家的综合实力。

三、我校依法治校的开展

我校是一所镇属中学,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近年来,我校积极开展了依法治校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绩和一定的成效,我校依法治校的措施和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领导带头,以身作则。

我校成立了依法治校领导小组,认真落实校长责任制,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具体抓,成员分工负责的网络,各负其职,分工合作,责任到人。同时,校领导成员人人都是执法的带头人,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对自己“严”字当头。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不计名利得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点应该成为依法治校的共识和前提。只有学校领导带头自觉置身于管理规章制度之下,置身于群众监督之中,才能亲身体验规章制度的成效,创设一个人际关系平等、融洽、和谐的环境,产生同甘共苦感,从而提高了感召力,增强了说服力,促进了依法治校理念的传播和推广。

(2)法制宣传,切实到位。

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我校十分重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学校建立了普法责任制,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重点围绕《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法律水平。通过学习,全校广大师生员工依法治校、依法施教、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明显提高。

首先,我校还把法律常识教育纳入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进行专课教育。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的有效落实,把法制教育与纪律常规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正面引导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提高了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效,为法制宣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二,我校与镇派出所形成了“结对子”的协助关系,聘请了综治副校长,同时每学期邀请一位法律工作人员为学校师生进行相关的普法教育,并结合时事进行相关法律的普及和学习活动。从而在校内形成一个浓厚的学法氛围,逐步形成学校的法制文化。其三,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我校充分发挥校广播站、校刊、黑板报及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使全校广大师生员工都能做到知法、守法、护法,依法办事。其四,我校积极开展丰富多采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法律知识考试以及组织师生参与网络“法制征文”活动,努力营造法制宣传教育的氛围。

(3)规章制度,持之以恒

在制定了相应管理法规之后,如何有效、长效地执行是我们依法治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避免管理规章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坚持原则,赏罚分明,对于按规定办事的要给予表扬。为了保证相应常规制度能够长期得到贯彻和执行,定期的检查工作必不可缺,如备课、教案、互听互评课、批改作业,辅导有困难学生的学习等。在教育学生中,如建立学生成长过程性的评价制度。

综上所述,我校在加强法制教育、树立法制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规章制度法律化规范化地管理,使学校纳入法制化发展的轨道,做到日常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规范化发展,提高了教书育人的实际成效。

篇2:浅谈如何依法治校

古往今来,上至国家集体,下至黎民百姓,谁都不能置身于法律之外,更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一切行为必须在法律的范围里进行,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我们国家一直把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作为根本的治国方针。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治国如此,治校亦然。依法治校,用法制规范和保护我们的学校已成为当今学校管理的必然选择。

所谓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实践。从内容上说,依法治校既包括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也包括依法办学和依法接受监督。从学校工作来说.就是要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教育制度。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法治校,就是要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制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随着教育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学校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面对这些新特点.要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依法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依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结合我校情况和我的工作,谈谈以下几个方面看法:

(一)加强制度建设,依法加强管理。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后,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要根据法律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学校教育教学制度,保障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要依法健全校内管理体制,依法实行校长负责制,明确学校领导和各处室的职责权限和议事规则,做到相互配合,权责统一,依法办事;不断完善学校内部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收费的规定,健全监督机制,依法管理好学校法人财产。对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学校管理制度和规定,要及时修改或者废止。我们依据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保证了学校各部门,各岗位高效运作,学校管理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各部门职责等方面的制度,让教师们严守规范,尽职尽责;学生管理方面的制度,又制约着学生规范行为,勤奋学习,努力向上;学生、家长评教等方面的制度,又通过监督评议督促老师认真教学,形成文明教风。各项制度又形成合力,推动着学校良好学风的形成。

(二)推进民主建设,完善民主监督。要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保证教职工对学校重大事项决策的知情权和民主参与权。全面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学校的财务收支情况、福利待遇以及涉及教职工权益的其他事项,要及时向教职工公布;学校的招生规定、收费项目与标准等事项,要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积极推动社区参与学校管理与监督,推进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学校决策涉及学生权益的重要事项,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接受家长委员会的监督,为家长、社区支持、参与学校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推进依法治校办学管理的民主进程四点建议:

1、教代会制度。高度重视教代会,充分发扬民主,倾听群众的呼声,广泛采纳各种合理化建议,保证了学校工作健康发展。学校定期召开教代会会,行政向教代会作工作报告,并征询意见和建议,学校发展规划、计划,重大事项都要通过教代会。

2、民主生活会制度。每周的干部中心学习,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校务公开制度。学校应坚持通过告家长书、公示栏、意见箱、微信网络平台等向家长、社会、师生公开校务。

4、费用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制度管理费用,并按要求公示,让广大教职员工知道家底。

(三)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素质。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转变观念,以良好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指导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的思想,按照全国和教育系统普法规划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司法部等四部委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见的要求,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开足开好法制课程,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制度;要积极利用多种形式和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精神,提高法律素质;学校领导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履行管理职责。

(四)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学校依法聘任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依法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尊重教师权利,落实和保障教师待遇。建立校内教师申诉渠道,依法公正、公平解决教师与学校的争议,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学校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质。加强教师管理,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坚决杜绝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完善学校保护机制,依法保护学生权益。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自觉尊重并维护学生的人格权和其他人身权益。学校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校园安全的法律及规定。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对学校教学、生活、活动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积极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秩序;要加强对教师、学生的安全教育,实现安全教育制度化、规范化,预防和减少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教师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工作预案,增强预防和妥善处理事故的能力;健全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报告制度。

篇3:浅谈如何依法治校

关键词:依法治校,辅导员,大学生,以德治校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工作的成效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对建立稳定、有序的和谐校园也有着直接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也在不断健全,依法治国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国家发展要法制,同样,学校要发展真正实现育人功能也离不开法制。1999年,前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指出:“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机制的制度化、规范化,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按照章程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新格局。”本文主要探讨作为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线工作者,辅导员应该如何将“依法治校”的理念融入到自己日常工作中。

一、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法治意识,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原则

如今大学生状告辅导员的事情时有发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如今大学生的自我权益意识膨胀,一旦出现不合己意的事情,便要过分申张自己的权益;其次这也和很多高校辅导员老师的工作作风有关,在工作中强调行政指派,而忽视民主法治管理,难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作为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高校辅导员,一定要加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在工作中做到不侵犯任何一位同学的合法权益,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认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大学生自我展示、自我充分表达观点和意见的权利,满足大学生平等交流的内心需求。辅导员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同学,学生对辅导员老师也会多一点尊重和理解,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管理育人目标。

辅导员工作繁琐而具体,但正是这千头万绪的工作才会牵扯到学生方方面面的利益。因此,作为辅导员,一定要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工作。首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外貌、性格等差异进行任何差别对待,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辅导员要加强学习法律知识,更好地维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在平常的工作中不仅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就业教育等,辅导员只有自身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这些工作。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辅导员对我国《刑法》《游行示威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有所了解,利用相关法律知识,正确引导学生的爱国行为,使学生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怎样做才是合法且理智地表达爱国情感。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时,辅导员对《劳动法》以及地方就业政策的了解和把握,将更有利于减少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上当受骗的几率,降低求职成本,促进其顺利就业。

辅导员肩负着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是学生合法权益的守护者。辅导员要维护好学生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知识的应用技能,增强法制观念。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不阻碍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不将学生当成免费劳动力;不乱收取费用;给予学生公正的评价;预防和避免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格和隐私。

二、辅导员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坚持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相结合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不仅要坚持依法、依规管理和教育学生,同样要发挥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为依法治校创造更好的人文环境,促进依法治校的推进。首先,要加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辅导员自身缺乏良好的人生价值观,自然难以引领学生走在人生的正确的道路上,成为一个志向高远的人。其次,辅导员要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培养好自身的仁爱心、责任心、同情心、羞耻心,成为一个有“良心”的老师看,才能培养出有“良心”的学生。最后,辅导员要养成优良的行为习惯,以身作则。实践是优良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途径,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实践良好的行为习惯,把认识落实到行为中,在将行为沉淀为习惯,将习惯升华为信念。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能够主宰人生。美国心理学家曾经说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辅导员,必定能教育出更多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学生。

三、结语

依法治校是高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实现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将依法治校的理念贯彻到学生教育管理的方方面面,才能为建设法治和谐校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刘皓.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意义[J].科技信息,2013(9).

篇4:浅谈学校如何依法治校

关键词:学校 依法治校 策略

目前,学校依法治校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有的学校法制观念和依法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学校管理主要依靠行政管理手段,依法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还不健全,依法治校还没有成为学校的自觉行为,权大于法、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师生的整体法律素质不高,还不能依靠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民主管理与监督制度还不完善等等。笔者认为,学校要做到依法治校,建设法治学校,应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一、树立依法治校管理理念,强化依法行政

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是学校依法治校的根本依据,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对于校长依法治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就学校的法律地位和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及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等学校管理的重大问题都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为校长的学校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依据。学校要认真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充分认识法律的社会性、权威性、强制性等特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学校的观念和传统的管理模式,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指导、协调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学校与师生、社会、教育行政部门等各种关系,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和义务,将学校管理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积极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学校及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法制宣传,增强师生法律意识

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依法治校的基础。学校要想真正地实行依法治校,关健在于主体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而法律意识的提高和法律素质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制的宣传教育。如果教职员工法律意识不强,不懂法律,不重视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不学法、不知法、不守法和不懂得以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治校是难以推进的。依法治校,学校应采取开设法制课,在德育等其他学科中渗透法制思想和道德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组织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考试、竞赛,利用黑板报、专栏、法制宣传橱窗、广播站等多种形式,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强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的学习宣传教育,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只有师生的法律意识增强了,知法懂法了,才会遵法守法,并运用法律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享受自己的权利,才会真正树立起“知法守规光荣、违法违纪可耻”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

三、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依法治校管理机制

建立与法律法规、社会发展、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是实行依法治校的前提。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学校的制度体系,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依照法律法规治理学校。健全和完善学校师生管理、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校委会、教代会、组织生活会等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建设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制定好了,就要抓好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进而实现依法治校的目标。

四、依法治理校务,保障师生合法权益

加强师生管理,创造条件,使师生充分享有权利,同时监督师生全面履行义务。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防止出现师生违法行为。实施教师师德师风承诺制度,建立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档案,提高教师遵纪守法和规范自身行为的自觉性。建立师生违法行为的防范、警示和责任追究制度。学校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学大纲,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安全第一”的意识,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学校在一般情况下,不得开除未成年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采取各项防范措施,预防、减少和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协调乡镇社区、派出所、文化稽查队、卫生监督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确保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学校教师不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不能侮辱、歧视学生,绝不能侵犯学生人身权利。

五、推进校务公开,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篇5:浅谈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和依法治学都是依法治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学校作为“教”与“学”的载体,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我们且先浅谈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何物?据相关资料说明,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严格按照教育法律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形成符合法治精神的育人环境,不断提高学校管理者、教师的法律素质,提高学校依法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实行依法治校,就是要在依法理顺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基础上,完善学校各项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依法保障学校、举办者、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行政,学校依法自主办学、依法接受监督的格局。可殊不知,在实行依法治校的过程中,它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却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谁人可告知我,全面发展过后的人他是否真的能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会不会因为全面的发展而放弃了他所热爱的行业,那个让他愿意倾尽所有的行业?

(2)尊重学生人格,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各种评优评奖的结果,对我们大多数的学生而言只是一个结果而已。我们的知情权到哪里去了?咱们的选举权去哪了?由少数干部投票,结果也就只有干部。

(3)学校管理与运行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个大的组织是应该有一套管理模式,但要求必须有几个人参与或者全员参与的硬性规定,是否有考虑学生的感受?这样的管理又有多大的收效?申请教室和展板这样的小事让许多学生头疼不是一日两日了,可否同政府一样,组织相关部门,集中办理(”政府超市”),将繁琐的程序简约化。

校园是教育基地,培养人才的中心,可见,依法治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还望各教育人士重视。

法学院2011级4班

田丽

篇6:论学校如何进行依法治校

学号:3501000281

姓名:yllyx199

工作单位:福建省闽侯洋里中学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正在不断地加快,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学校的法律地位发生了变化,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受教育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理顺各主体之间的关系,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需要依法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依法保障教师、学生的权利。依法治校既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教育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保障。依法治校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学校在管理中,如何强化学校法制化管理,建立法制化的现代教育管理体制,实行依法治校,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关健词] 依法治校目标要求重要性如何实施

依法治校,是指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学校工作。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师生及群众的法制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依法治校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依法治校已经成为目前学校管理的主流。然而学校如何依法治校的问题,仍然是目前学校教育管理中极为重要和敏感的问题。依法治校涉及国家法律法规、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环境等众多方面,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就学校内部的教育管理方面来探讨如何真正做到依法治校,即学校如何依法行使其权利和义务、如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利和义务和如何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义务,认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管理目标与要求,使学校管理法制化。下面,本人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申素平在《中小学校长如何依法治校》的专题讲座的学习体会,结合学校的当前情况,从三个方面谈谈本人对依法治校的看法。

一、依法治校的目标、要求及其基础

第一、明确依法治校的目标。依法治校是依法治教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依法治校应该达到以下这些目标:

1、教育行政部门法制意识逐步增强,形成依法工作的格局;

2、学校建立依法治校、民主参与、自我管理、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

3、各级各类学校校长、教师和受教育者的法律素质有明显提高;

4、建立完善的权益义务渠道,教师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形成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

5、保证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落实,实现教育的公平。保证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良好的法律环境。

第二、依法治校的基本要求

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学校章程、教育教学、学籍管理等各项制度;校规必须透明、公开;校规内容要合法,应适时修改、废止、清理;严格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及其它各项权利;完善民主监督机制:校务公开;推进教师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对校务的民主参与;严格教师管理,维护教师权益。

第三、理解依法治校的基础:明确学校、教师、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1、学校的权利

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2、学校的义务

遵守法律、法规;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极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它有关情况提供便利;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依法接受监督。

3、教师的权利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施;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和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其他培训。

4、教师的义务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也道德,为人师表;贯彻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思想品德、文化、科技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全

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5、教师的法律责任

教师有以下情形的,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构成犯罪的要承担刑事责任;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6、学生的权利

学生有人身权(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财产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受教育权及其他宪法权利(通信自由与秘密、言论、出版、集会、宗教信仰自由、平等权等)。

二、依法治校的重要意义

1、依法治校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随着各级教育的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的扩大,教育管理越来越复杂,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要依靠法律、依靠教育规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加强管理。可以说,依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依法治校,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依法治校对我国教育事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校教育是整体教育事业的核心部分。目前,我国终身教育概念才刚刚引入,继续教育尚不发达,国民教育主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如何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是我国社会发展走向新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依法治校的实施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3、依法治校从根本上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世界各国的学校教育都是国民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度又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质量,影响国民的整体素质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战后的日本,在大力发展教育,增加教育投入的同时,制定了完整的《学校教育法》,通过法治途径规范学校管理、发展学校教育,以学校教育为主渠道提高国民的科技和文化素质,从而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日本的综合国力,充分说明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

4、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世界是竞争的世界。而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则离不开教育和学校。为此,坚持“依法治校”,营造“安全、规范、健康、有序”的育人环境,实现学校的稳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实施“科教兴国”、实现小康发展目标和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依法治校的实施

1、充分认识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我们学校干部中,还存在着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悖的思想概念,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学校的观念和传统的管理模式,教育法律观念淡薄,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等多种手单一,旧的管理体制不仅学校缺乏应有的自主权,而且还存在着有权无责、有责无权、责权不分、推委扯皮等种种弊端。学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权大于法、有法不依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管理中还存在依靠行政管理手段为主的现象,民主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教职工的整体法律素质还不是很高等种种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全面理解依法治校的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针对存在问题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对策。

2、工作要点与措施

(一)提高学校领导的法律意识与依法管理水平

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是学校依法治校的根本依据,学校管理者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学校行使其权利和义务、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是依法治校的关键所在。学校管理实践证明,校长的管理行为受其管理意识的制约和影响,尤其是法律意识。因此,依法治校的前提是必须提高学校领导的法律意识,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依靠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提高依法治校水平。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实现依法治校,首先要认真学习教育政策、教育法规,增强执法、守法的自觉性,提高依法办学的自觉性。《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规定》:“中小学校的首要职责是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自觉抵制各种违反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倾向。”校长学习法律知识,不仅是实施依法治校的需要,也是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在法制逐步完备的现代社会里,不掌握法律知识,不懂得、不善于运用法制手段来发展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校长,是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其次要学习一些与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如,学习《宪法》、《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经费法》等法律文件,多了解一些法律的基础知识,更好地把办学纳入法律控制的轨道。第三,依法制定学校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学校工作。

(二)加强师生员工的法律法规学习

几年来,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就学校的法律地位和学校、教师、学生等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及教育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等学校管理的重大问题都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认真学习教育法规,充分认识法律的社会性、权威性、强制性等特征,依据法律、法规来指导、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正确行使权利,严格履行义务,将学校管理活动纳入法制轨道,积极

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护学校及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创建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从学校教育实际出发,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大力开展教育法制化建设,积极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进程,为全校教育事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积极开展依法治校活动,进一步增强学校行政、教师、学生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学校依法决策、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水平,把教育管理和办学活动纳入法治轨道,全面提高学校依法治教的水平。为此,学校应创建切实有效的工作目标:

1、健全管理制度。依法制定学校章程,经教育行政部门审定并遵照章程实施办学活动。依法制定教育教学、财务、教师、学生、后勤、安全等各项管理制定,内容合法、公正、公开,并得到切实有效执行。

2、完善校内管理,依法建立相应的管理体制。学校行政管理组织、党组织及工会、团组织健全,职责明确,依法发挥相应的作用。

3、规范办学活动。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依法保障教育教学管理秩序,有良好的校风。学校教师、学生无严重违纪和刑事犯罪行为,教育教学质量良好。

4、健全管理机制。依法建立教职工工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并发挥积极作用。实行校务公开,校内监督机制完备。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联系制度,定期听取社区、家长对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5、保障教师权益。依法聘任教师,依法提供相应工作条件,保障教师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和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参加进修培训等权利。依法保障教职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和相关的福利待遇。保障教师通过校内民主管理机制参与学校管理。建立和实行校内教师申诉制度。

6、尊重和维护学生权益。依法维护学生受教育权,尊重学生人格及其他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学生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无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及侮辱、歧视学生的现象。按国家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无乱收费现象。建立学生安全和伤害事故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报告制度,依法妥善处理学生伤害事故。建立和实行校内学生申诉制度,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7、加强法制宣传。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把法制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的日常工作。建立普法责任制,做到有措施、有落实、有总结。按照规定开设法制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四落实”。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教师、学生法律意识得到明显提高,校领导依法办学。学校形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良好风气。学校认真组织教职工参加上级各部门的干部法律知识考试,依法逐步提高管理水平。

8、健全工作机制。学校党政领导重视依法治校工作,制定依法治校实施方案,定期研究依法治校工作。

9、明确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创建“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开展全校“依法治校”工作。各行政部门和有关人员要将推进依法治校工作列为教育法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对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确保“依法治校”工作落到实处。

10、强化依法行政。学校管理者在对学校进行领导和管理中,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改变思想作风和管理方式,要从过去主要依靠权力、运用行政手段的“家长式”管理,逐步转移到依靠法律、法规、规章和学校章程实行管理,严格行政执法程序,明确执法范围,不断提高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实行依法治校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客观需要,是坚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保证,也是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小学阶段实施依法治校,就是通过法制教育,树立法制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使之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法制环境、从而达到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未成年人保护法》

孙葆森(主编):《教育法学基础》

赵宏义(主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篇7:浅谈如何依法治校

一、依法治校是现代学校管理的理性追求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的方略,并写进了宪法。200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深切地感受到,在社会转型时期,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学校依法治校十分重要和紧迫。

(一)依法治校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教育领域的社会关系和管理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权力高度集中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向分级管理、共同负责的体制转变,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正在由单纯的隶属关系转变成自主权与行政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关系。学校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校与其他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日趋复杂,学校教育国际交流合作领域日益广泛。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已经不是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就可以解决了的,只能在法治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才能加以调节和解决。然而,长期以来,高校沿袭以行政为主导的管理体制,以人管人、以权治事,忽视法律法规规范作用的现象还相当普遍。这种高度集权、自成一体的管理模式导致高校涉讼案件不断增多。因此,在依法治国的大气候下,需要依靠法律、依靠制度来理顺关系,规范行为,妥善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保持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因此,确立依法治校的理念,构建和谐校园,是学校自身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2004年,教育部公布2003年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果,我校获得优秀等级。同年,我校大学城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具备了在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为此,学校审时度势,提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2006年,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三个五年,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0年,向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迈出坚实步伐;第二步,到2015年,初步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第三步,到2020年,实现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

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明确发展定位和办学思路,我们解决了学校应该发展什么,怎样发展的问题,明确了管理的重点和管理的思路。几年来,学校各项管理工作围绕战略规划和发展定位展开,保证了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体制创新,既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管理、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两轮体制改革。

2001年开始,我校全面实施教学科研架构调整、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五项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比如,非学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校内各单位自主办班,“诸侯割据、独立分配”的状况,使各院(系)领导和广大教师、科研人员从繁重的办班创收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上。同时,学校通过统一办班,集中管理的方式增强了学校的财力,完善了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了学校的经济行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了二级单位各自为政、相互攀比、创收资金账外运作及私设“小金库”现象的发生。五项改革为我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内部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学科发展的壁垒被打破,唤起了教职工的忧患意识和进取精神,人、财、物等资源得以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教职工把提高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中心工作,自觉落实到各自的实际工作中去。

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增强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后劲,2005年我们启动了以深化校院领导体制改革、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校内分配制度改革、后勤社会化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新五项改革。其中,校院领导体制改革是这次改革的重点。长期以来,学校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学校一级,虽然二级学院负责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事务,但没有自主权。二级学院是学校的办学实体,是一所大学的生产力所在。如果不调动其积极性,不解放生产力,大学要发展,要上水平是不可能的。学校只有把主要的教育教学管理权下放到学院,使学院享有人、财、物的自主权,才能把学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

我校实施校院领导体制改革,有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一所大学要科学、有序、可持续地发展,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有一个规范的运作机制,必须建立起“有权必有责、有权必尽责、用权受监督、立功受褒扬、失责要追究”的责、权、利相一致的管理制度。

第二,“管理产生效益,细节决定成败”是现代企业制度总结的一条普遍规律,而“实效性”和“高效性”作为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前提条件,已经成为检验企业行为目标的重要指标。假如我们借鉴这一理念,把这一理念也应用到高等学校的管理上来,那么,如何改进和革新高校内部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用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更好地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第三,随着学校管理重心的下移,过程管理必然成为二级教学单位首选的管理方式,因此,科学制定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加强学院各项工作的规范建设,使行政与教学科研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是规范过程管理的必然选择。

第四,为有效管理教育、教学过程,还必须在各学院推行行政、教学与科研等各方面工作的目标管理。也就是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通过大学与各学院上下互动的方式,教学单位与职能部门横向互动的方式,合理制定各项工作目标并尽可能量化,由学院在既定的目标和管理规范框架内、管理制度框架内,实行自主管理,以便大学依据各单位的基础、条件和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具体划分了校、院两级管理权限,合理界定学院的职责权限,实施学校以宏观管理为主,学院以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相结合的校院管理模式。为此制定了《某学校学院目标管理大纲》、《某学校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某学校学院目标管理考核试行办法》和《某学校切块经费划拨使用管理办法》4个文件,规范有序地向学院下放相应的管理权,较好地促进了二级学院治事与用人的有机结合,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实现管理重心下移,增强学院的办学活力。这项改革目前正在进行,效果如何还有待在实践中加以检验。

三、以人为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制度建设能促使高校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从随意性走向规范性,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民主性。我校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提高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维护学校和全体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等基本原则,把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作为依法治校的基础,为构建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基础的全面发展的和谐校园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一)育人为本,保护学生受教育权

篇8:刍议如何加强职业院校依法治校

(一) 将依法治校与以人为本进行结合, 这样才能有效推进职业院校管理步入民主化和科学化, 既依法治校要考虑以人为本这样能够有利于职业院校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转, 还能有效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提高学校办学和教育质量, 符合职业院校管理系统的自身特点。我们要了解依法治校的真正意义和以人为本之间的联系, 探索出符合职业院校发展的法律法规的实施原则和办法, 对于学校管理实践具有实际意义。

(二) 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之间相互存在, 一方面, 在职业院校的管理过程中, 人属于最核心最基础的因素。强调以人为本主要是重视人在职业院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在职业院校管理中要做到尊重老师、理解学生、关心他人、爱护他人。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 才能健全和完善校园民主化管理, 将依法治校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 职业院校的管理过程中必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要让职业院校全体师生知法、懂法、守法。作为职业院校的管理层还要考虑教师自身的特殊性, 使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目标、计划、实施、监督、指导、总结和评价切合实际, 将规范落实到位, 科学有序关系校园。如果校园中缺乏法治的规范, 没有规章可循, 那么校园管理必然要呈现混乱的局面, 使校园内完全失去控制, 这样"以人为本"根本得不到保障;学校如果不以人为本的管理单单靠强权管制, 那么学生和教师就会难于控制, 规章制度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因此, 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之间相互依存, 才能相得益彰。

二、以人为本和依法治校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 建立严格有序的职业院校管理规章, 对于教师要奖罚分明, 使职业院校管理更加规范合理。作为校园的管理者要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 做到以人为本, 依照我国的教育政策和相关法规制定职业院校管理规章, 规章制度中包括学生学习、教师工作、领导检查以及各种奖罚制度。

(二) 大学校园中要为学生和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 使职业院校管理步入人本化和民主化的进程。我们还要运用需求理论, 了解教师的需求, 利用经济手段建立精神激励机制, 从多方面调动教师队伍的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 建立和谐有序的校园工作环境、学习环境, 抓职业院校的人文环境和信息建设, 使学校管理能够整体化和系统化。作为职业院校的管理者我们要建立职业院校系统的有益环境, 加强有益信息和法律的宣传。首先, 我们在职业院校要建设校园文化特色环境。重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气氛的开发, 利用校园内的一瓦一砖、一草一木,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育作用。在一些草地上建立名人肖像和塑像, 在文化长廊建立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职业院校还要设置校史室, 开设各种专题学习宣传展示的专栏等。这样不仅能够美化校园环境, 还能提高师生的精神境界, 使师生在校园中感受到以人为本, 促进依法治校作用的发挥。其次, 创建校园教育科研特色。加强教育科研, 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科研设备和场所, 在校园中营造教研氛围。我们可以为教师开设阅览室, 为学生创办校刊, 帮助教师和学生出版科研论文, 在文化长廊举办科研教学成果展, 还可以让职业院校与职业院校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学习交流、经验交流, 组织教师参与现代化教育培训和为学生之间提供观摩和展示活动等, 这样对于激励教师的继续教育有促进作用, 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技能。最后, 我们要创建校园法律文化环境。职业院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和教师开展文体活动, 这样能帮助学生和教师提高身心健康, 促进依法治校的实施。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能够体现以人为本, 使师生之间的情感得到升华, 通过有益的活动中的熏陶, 使依法治校工作顺利开展;帮助职业院校整体素质得到优化, 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三、依法治校对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重要性

依法治校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依法治校是建设和谐校园的保障。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作为主要载体, 以内和外顺, 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职业院校的各级领导是构建和谐校园首要要素, 依法办学和依法治校, 则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重要保障, 建立和谐校园环境的重要内容包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创建, 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进行统一, 保障和谐校园环境的创建。

职业院校要坚持依法治校, 明确学校各方面的主要义务和权利, 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 建立有序稳定的校园学习环境。目前国家和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些关于依法治校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 从内容的总体上看, 覆盖的范围已经到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各所职业院校已经将管理工作置于统一规范当中, 依照相关的法律、法规, 能够协调学校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 妥善的处理好学校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使社会公平在校园内得到维护和实现。依法治校, 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合法权益, 还能将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规范办学行为, 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依法治校与构建和谐校园是辨证统一的关系进一步明确, 随着我国依法治校的逐步深入和发展, 依法治校的工作逐渐深入人心, 保证校园环境和谐发展。

四、加强领导, 努力保障依法治校工作的逐步落实

依法治校属于依法治国、依法治省的组成部分之一, 也是一项国家长期发展战略部署之一, 我们必须常抓不懈。国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大职业院校都要高度重视依法治校工作的实施细则, 这样各大高等学府才能更加与时俱进的发展, 职业院校的管理者要开拓创新的精神, 加强学校的组织领导, 突出依法治校的工作重点, 做好依法治校的规划和计划, 抓好依法治校逐步贯彻和落实。

省教育厅、省委省政府已经在湖南省成立了依法治校的工作领导小组, 与省教育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合作, 由厅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由有关处室负责人组成, 成员, 负责领导、指导、协调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系统依法治校工作, 具体办事机构设在政策法规处。省里各级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相继成立了领导小组, 设立专门的机构通过专人负责依法治校工作, 职业院校作为基本的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的工作教育机构, 要指定合理的规划和计划, 并做好依法治校的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等工作, 还要及时了解依法治校的工作进展情况, 对于具体问题要做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职业院校还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根据情况, 做到领导亲自抓, 建立一个依法治校的工作监督部门。

各级教育的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 要建立依法治校的工作责任制, 保证职责分明, 责任到人。职业院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奖励机制, 在学校开展依法治校和普法教育的评优选先活动, 加强在校教师的法制学习、学校管理者的法制学习, 学校对于学生法制教育情况进行考核、学校法律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我们要将依法办事的能力作为衡量学校领导干部管理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准, 这样才能促进职业院校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善于运用法律法规解决学校遇到的实际问题。职业院校的高层领导要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对本校教育的普法工作进行检查, 对于依法治校的工作进行监督, 这样才能有效体现国家依法治校工作的效果。

五、总结

综上所述, 依法治校属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依法治校需要我们每个人一起努力, 为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服务。法制建设是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教育在这项系统工程中所承担使命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倡导教育兴国, 教育兴国的观念不可动摇, 教育的和谐发展与法律密不可分, 法制教育建设才能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保障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刘进, 王丹娟.我国高等学校依法治校刍议[J].成功 (教育) , 2009 (11) .

上一篇:行风自查情况汇报下一篇:我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