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日语说课稿

2024-06-01

旅游日语说课稿(共11篇)

篇1:旅游日语说课稿

评价形式根据饭店日语学习的特点分别采用笔试、听试、口试、演示等测试和非测试的多种方式。

考试安排

本课程考核包括三部分:形成性考核、课程终结考试和口语终结考试。课程总成绩采用百分制,形成性考核占30%,课程终结考试占40%。口语终结考试占30%。

六、说教学改革及其效果

1、教材的改革

国内现有的大多数日语教材都受到了应试模式的消极影响,所以尽量选用有利于培养语言交际能力、贴进酒店工作的教材,把单纯的饭店日语课变为师生互动性的语言交流平台,努力创造语言学习的愉快氛围。

2、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改革

在饭店日语课程改革前,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一成不变的。旅游日语专业的(酒店管理方向)和(旅游管理方向)虽然专业设置不同,学习目的不同,可是却使用相同的日语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通过改革,我们选择由任课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在每学期末共同协商,共同制定的方针,精心准备下一学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同时根据本学期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变通,制定行之有效、目的明确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3、饭店日语教学的新模式

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语言实践活动

通过这些课外语言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整体目的。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我校饭店日语的听力会话水平有了一定的成效:(1)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明显提高。

(2)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日语学习由难变易,门槛更低。

(3)日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得到了国内外用人单位的好评(已先后送近300名学生)。(4)日语能力测试的听力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三级能力考试的听力平均在40分以上。(5)新的教学模式更有效的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篇2:旅游日语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日语精读》,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及反思五个方面来对本课程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由宿久高、周异夫编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日语精读》是本门课的教材。本书教材参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入日语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的内容。教材涵盖了专业日语初级阶段应该掌握的绝大部分知识。本册教材的内容分为“本文”、“文法解说”、“练习”。在单词表中出现的词汇是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词。“练习”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了每一课中的大部分新内容。另外,我使用的参考教材是周平,陈小芬编著的《新编日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参考教材实例丰富,内容新颖,极大地补充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说教学大纲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其特点在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性和应用性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征。为此,我们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确定等方面都围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进行。

本课程是商务日语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并为该专业其他课程奠定知识基础。内容为《日语精读》1-2册。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商务日

语专业的三年制大专一、二年级的学生。在授课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读写的基础知识,以及培养日语综合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日语基础知识,加深对日本的了解。

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同时,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正确处理阅读与听,写,说的关系,提高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

三、说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张教学方式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为学生为中心。因此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课程讲授以讲练结合为主要方法,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实践并重。语言知识贯概精讲多练的原则,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结合问答,复述,角色扮演、听写、讨论等课堂练习形式,以及布置阅读文章、练习题、短文写作等课外作业的方法,训练口笔头的复用能力。

(2)听说法:读写的训练注意让学生多读多写,训练流畅的口头表述

和通顺的书面表述。提供适量练习问题,保证每个学生真正做到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练习。

(3)情境教学法:语言训练采用情景教学法,尽可能使用直观教具

或设定动作和场景,使学生通过情景和形象,逐步培养直接用日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适当安排交际场景以及游戏等,或让学生自行编排短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能活学活用。

(4)其他教学方法相辅:运用多种灵活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播放听力,电影片段,动画片片段等音像资料,让学生讨论,对日本及日语有较全面的了解。

四、说教学过程

作为一名商务日语专业课教师,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积极进取,我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教学心得。我的教学过程是采取“精讲---多练---模拟实训---总结评价”四步。从理论到实际、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在实践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开展教学做详细介绍。

1.“精讲”知识点

首选对知识点进行解说,包括新单词,语法以及功能表达。其中单词采取领读或听音频等手段学习发音。词义使用等则通过大量实例讲解。语法以及功能表达部分则通过区别,总结等方法配合大量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在这一过程要让学生明确学习该部分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主动地去学习,理解老师的讲解。

2.多练

听录音,发音练习,朗读单词练习,书写练习,语言比赛,课前发表等方法都是我在课堂上使用的手段,以便让学生及时巩固。

3.模拟实训

让学生模拟交际场景,亲自进行场景交际,激发学生求知欲和表

现欲。比如在讲述《ちょっと代わってくれませんか》这一课中,学生通过课堂讲解和自己的课后准备材料,进行课堂场景模拟的讨论。这一过程的目的可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授受关系的表达。

4.总结评价

在进行了练习,讨论,模拟后领导学生及时进行反思总结,及时提出疑问。允许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观点,引导学生朝着自己拟定的目标学习进步。例如在这一课中,通过模拟实训,让学生针对模拟课堂中哪些表达方式不和场景的,哪些交际语是汉语式的,哪些问题遗漏了等问题进行讨论总结。通过总结评价以达到理解日语并使用日语做事的目标。

五、教学效果及反思

通过和学生交流等方式观察教学效果。并及时通过课堂提问,抽查,测试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教学反思。同时要联系时代和实际生活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扩展。

篇3:关于开设旅游日语课程教学的思考

一、旅游日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能力不足

我国的母语是汉语,大部分人从生下来就开始接触汉语,拥有天然的汉语学习环境,而作为外来语的日语,则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因此,给学生的实践能力造成不利影响。在高校的日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理论教学,没有提供实际的导游实践机会,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日语知识,导致日语教学出现“哑巴日语”的教学情况。

(二)旅游日语教学时间不足

一般情况下,许多高校的旅游日语课程只开设1到2个学期,每周2到4个课时,不能满足旅游日语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且,在旅游日语教学内容上,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导游基础理论、导游服务技能等内容很少涉及,致使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较低,无法合格的胜任导游工作。另外,由于旅游日语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教学时间不足,严重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导致教学的质量较低。

(三)缺乏强大的旅游日语师资队伍

由于旅游业兴起的时间较短,因此,专业的外语人才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而旅游日语更是存在着严重的师资缺乏的问题,给旅游日语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旅游日语专业的教师都比较年轻,工作经验不足,给旅游日语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许多日语教师几乎全部出身于纯日语语言专业,可能不具有导游资格证书,致使旅游日语教学的有效性较低。而且,许多学校没有引进日语功底深厚、导游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严重影响了旅游日语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旅游日语教学有效性的合理措施

(一)合理安排旅游日语课程

旅游日语是为旅游者提供合理的服务,以确保旅游者能够了解景点的文化、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信息,因此,合理安排旅游日语课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旅游日语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旅游日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相应的语言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另外,高校应该合理的选用日语教材,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重视敬语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化,掌握日本人的心理特点,以避免文化冲突引起的摩擦。

(二)建立专业的旅游日语教师队伍

优质的师资力量是学生学好日语的必要前提,因此,高校应该重视旅游日语教师的地位,积极引进人才,以提高教学的效果。高校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旅游日语专业的人才,确保教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定期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建立专业的旅游日语教师队伍,为学生学习日语提供坚实的人力支持。同时,教师应该熟练的掌握日语专业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导游专业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另外,教师应该丰富学生的日语知识,引导学生具有相关的证书,以确保学生的质量。

(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设旅游日语课程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日语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质量,是旅游日语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锻炼学生的日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必需的实践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繁荣稳定发展,旅游业的地位会越来越重要,因此,高校应该认识到旅游日语的重要地位,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旅游日语人才,以推动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高校应该选用科学的旅游日语教材,合理安排旅游日语教学课程,建立和完善日语教师队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专业日语人才的需求。

篇4:衢州市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研究

关键词:衢州市;旅游景点;日语翻译

相比较而言旅游景点的小语种的翻译显得非常欠缺。为了吸引小语种国家的客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使其更好的理解景区内的文字及人文景观,开展对旅游景点的小语种翻译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衢州市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现状

在入境旅游蓬勃发展的环境下,经笔者对衢州旅游景点实地考察中发现,旅游景点的外语翻译基本以英语为主,日语几乎没有。对外宣传时的外语部分也以英语为主。日本游客只能依靠汉语说明或者英语来理解景区内的文字。这对游客体验景区文化和对外宣传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开展对衢州旅游景点的日语翻译研究就显得非常紧迫。

二、旅游景点翻译方法

虽然翻译研究已有数百年历史,但时至今日都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翻译定义。百度百科将翻译定义为: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在日语翻译时,尤其要注意日语的语言特点。比如日语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只有读到句子的末尾才能判断句子的含义等。而且日语属粘着语,词序较为自由。旅游景点说明一般由词、句、短文组成。短文文脉较短,且蕴含诸多历史文化典故,因此要正确把握内容并恰如其分的用汉语翻译出来是有相当难度的。我们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采用直译、顺译、合译、加译和拆译等翻译技巧使翻译更加到位。

1.直译

日本的汉字由中国汉字演变而来,汉字傳入日本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虽然部分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发生了词义、使用范围、形态等方面的变化,但大部分汉字还是保持了原意。旅游景点的名称属于专用名词,所谓专用名词是指地名、人名、国名等,是表示独一无二事物的特殊名词。因此在翻译景点名称时与其绞尽脑汁意译,不如直接用具有相同含义的日语汉字来的准确和简洁。比如,烂柯山可以译为爛柯山,龙游石窟译为龍游石窟,钱江源景区译为銭江源。虽然这些地名翻成日语时可以照搬过去,但是注意书写时要改成日语汉字。

2.顺译

顺译就是按照原文的语序进行翻译,原文和译文语序基本相同。运用顺译的根本条件是对应或相似的句型转换不影响原文内容的再现。从句子结构上说,只有在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结构对应或相近的表达方式时才能进行顺译。例如,关于廿八都的简介:“廿八都古镇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民房的建筑方式多种多样,融合了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客家,西方等各式各样的风格,就像古民居建筑博物馆一样。”可译为:“廿八都古鎮には、古建築群が大規模かつ完全に保存されている。民家の建築スタイルは多種多様で、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客家、西洋など雑多な様式が融合され、あたかも古民家建築博物館のようである。”从例句来看,两句话的主语都是廿八都古镇(廿八都古鎮),原文和译文的语序符合汉语和日语的语序特点,并做到了达意。

3.分译、合译、倒译

分译就是把原文的一个句子译成两句或更多的句子。合译是把两句或更多的句子译成一个句子。拆句是分、合译的一个手法。所谓拆句是指从原文中抽出部分词语,或使其独立成句为分译;或并入其他句子为合译。倒译简言之就是翻译中的变序,一般来讲造成倒译的原因是语法、修辞和习惯。

例如,在江郎山的简介里有这样一句话:“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可以译为:“この3つの大きい岩は高さ360メートル余りで、まっすぐ高くそびえ、外見はタケノコに似ており、まるで刀や斧でスパッと切ったかのように、北から南へ「川」の字状に並んでいる。北から順に「郎峰」、「亜峰」、「霊峰」と名付けられているが、現地の人はこれを「三つ岩」と言う。”

原文“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在日语译文里译为“この3つの大きい岩は高さ360メートル余りで、まっすぐ高くそびえ”就是使用了拆译和倒译。翻译时将“拔地冲天而起”单独拎出来并后移成一小句,译为“まっすぐ高くそびえ”,比较符合日语的语言习惯,显得更为自然。

4.意译、加译

意译既是宏观上的一种翻译方法,同时也是微观的翻译技巧。这里主要从微观角度进行阐述。与其他翻译技巧相比意译不强调译文和原文之间的具体形态变化,更重视把握原文的语义和语感。加译从宏观上说是意译的一种,它的特点是译文中会出现一些原文里没有的词语,要注意加译不可以改变原文的内容和要传达的意思。添加词语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和完整地表达原文内容,也就是更加达意传神。

例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游览了江郎山之后曾赋诗一首,在景区简介中提到:“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可以译为“唐代の大詩人白居易は「いずくんぞ此の身に羽翼を生じ、君と来往して煙霞に酔ふを得ん(なんとかこの身に翼を得て、君と行き来し、山水の風景を楽しみたいものだ)」という詩句を詠み、この山の景観を褒め讃えた。”

诗词歌赋形式工整,韵律和谐且语意精妙。直接将诗句照搬过来翻译也可以,但是如译文中这样进行意译的话可以让游客更好的理解诗词的语意内涵而非仅仅凭汉字进行猜测。

“この山の景観を褒め讃えた”属于加译,在原文里并没有提到,但它属于原文的隐含成分。这句诗不是没有感情色彩的,它表达了白居易对江郎山景色的赞叹。译文通过加译,自然地将这种感情色彩表达了出来。

除了使用上述翻译方法和技巧之外,在旅游景点翻译时还需要注意用词规范,例如,孔庙简介中提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词,翻译“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要注意不可逐字对译,国家重点文物在日语里对应的是“国指定重要文化財”,保护可以直接译为“保護”,这里的单位在日语中指的是“機関?団体またはそれに属する各部門”,所以综合起来可以译为“国指定重要文化財保護部門”。另外在景点翻译时宜使用书面语,忌口语话表达。例如,形容孔庙的原文“庙内古柏森森,绿荫环绕,景色优美。”有如下两句译文:“廟内は緑に包まれていて、美しい景色を現す。”及“廟内は松柏の深緑に包まれていて、美しい景観を呈している。”“緑”、“景色”、“現す”比起“松柏の深緑”、“景観”、“呈している”就过于口语化,后面的译法采用书面语,更符合景点翻译的要求。

综上所述,为了吸引更多的日本游客来衢旅游,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景区人文景观,并且进一步提升衢州市的对外形象,促进衢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探讨衢州市旅游景点翻译的方法技巧,并对效果展开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高宁,杜勤.新编汉日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宋馨华,王文贤.请到旅游景点日语翻译研究[J].科技信息,2012(03).

篇5:《旅游费用》说课稿

A方案大人少小孩多

B方案大人多小孩少

AB方案总人数超过团体人数,大人小孩接近或相等时,先按B方案买,剩下小孩按A方案买。

篇6:《旅游中数学》说课稿

1、说教学内容

《旅游中的数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三年级下册第36至37页的内容。

2、说教学内容的作用、地位及意义

《旅游中的数学》是一节专题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本课之前,教材已有类似内容分别编排在其他各册中,学生已有初步的活动经历、体验,因此这节课我就把出发时租车、吃饭、买门票都设计到旅游计划中,进行了有序的安排,把数与计算、统计与概率等知识也融合在解决旅游问题的过程中,这样既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助于生成数学内部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3、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 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课的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的教学难点:渗透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教法与学法

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上力求做到: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丰富多彩的精美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模拟旅游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

3、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根据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三、学具准备

本课程主要是以PPT形式教学,所以PPT要做的精致。

四、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本节课分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环节:活用资源、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上课开始,我就利用春季这一旅游的季节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主动和学生交流沟通,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模拟旅游的活动中,积极为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出谋献策,并引导学生发现与本次旅游相关的问题,如:参加这样的集体旅游应考虑好哪些方面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自然地提出应考虑安全、租车、吃饭、买门票等问题。课程结束时,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为本课的学习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以学生为本,模拟生活实际,逐一创设租车、吃饭、买门票3个活动情境,如:学生认为旅游首先要搭车去才行,因此,这一环节的开始,我首先创设的是租车情境,于是就运用多媒体出示租车的相关信息,引导学生根据信息,先分小组讨论、设计各种租车方案,再选出最合算的方案进行汇报,最后是小结优化解决租车的方法。

其次是创设吃饭情境,在解决吃饭问题时,要求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口味,自由选择,但要注意不得浪费还要搭配营养,口算自己一餐饭得花多少钱?旨在对小数的加、减法进行复习,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这一环节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最后是买门票观光。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和生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第三环节:反思交流、形成技能、感受快乐

全课总结时问学生:“在这次的模拟旅游的活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反思交流中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懂得数学的真价值,从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形成技能,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第四环节:活用数学、课外延伸、提高能力

篇7:中职旅游专业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就第六章而言,这节内容主要解决后面章节遇到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不讲清楚什么是旅游市场,那么后面的知识就很难展开讲解,此外,这节内容处在与前面第四章、第五章内容存在承上启下的逻辑性联系,因此这节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市场与旅游市场的形成,理解旅游市场的作用和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旅游市场的概念”为教学重点,主要是因为本节的主题就是旅游市场的概念以及概念内涵具有的抽象性;确定“旅游市场的作用”为教学难点,主要考虑到教学对象(学生)没有涉足旅游实践,对“旅游市场的作用”在理解上存在一定困难。本节内容用1课时进行教学。

(二)说教法

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主要采用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概念讲解运用讲授法能做到科学、正确;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可以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使用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时穿插使用讨论法,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讲解需要举例说明才有说服力。

(三)说学法

对中职生来说,掌握学习方法是至关重要。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指导学生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会在快速阅读中归纳论点;挖掘自身潜能,指导学生学会主动探究问题的方法;激发兴趣,指导学生学会概念分解学习法。通过学法指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积极性。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显示黄金周期间(五一、十一、春节)客流图片,提问学生有没有外出旅游的经历,引出“假日旅游市场”导入新课。

一、市场与旅游市场

略讲市场的概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显示各类市场的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市场”。讲市场的概念主要为讲旅游市场的概念作铺垫。

在讲授旅游市场的形成条件时,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采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对旅游市场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展开讨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并用多媒体显示条件内容。

在讲授什么是旅游市场时,先提问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旅游市场的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采用讲授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对“广义的旅游市场”,可以分解概念分层讲解,使用多媒体显示板书内容及内容图解,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论知识的现象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以上海人黄山四日游为例说明旅游市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要强调客源市场就是狭义上讲的旅游市场。

篇8:旅游专业英语说课稿

(二)说课稿

一、课程地位和作用

随着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及境地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 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得以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化的进程开始加快,对整个社会的促进作用和关联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开始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据WTO预测,2015年,我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一大旅游输出国。外国游客的大量涌入对我国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大量的懂外语的专业人才。所以本门课程的设置时分必要,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增加了一块砝码。

二、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旅游专业英语共分两个学期。第一学期为《导游英语》,是学生在学习《导游业务》、《旅行社管理》的基础上开设的;第二学期为《饭店英语》,是学生在学习《饭店管理》、《前厅与客房》、《餐饮服务》的基础上开设的。这些学科的开设为学生学习本门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也相应的降低了学生外语学习中专业词汇的理解难度。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三、课程设计

1、教材选用 《旅游专业英语

(二)》即《饭店英语》选用了武汉大学孙小珂主编的《新编饭店英语》。这套教材是21世纪旅游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和其它同类教材相比,本套教材选题广泛,注重理论阐述和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而且还兼顾了提高技能的培养,体现出了系统、创新、实用的特色。整套教材难度适中,适合我院学生的学习。

2、教材内容 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以情景对话的形式指出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和服务规范,包括语言规范。第二部分为短文,重点介绍饭店的特点、类型以及各重要部门的人员配置和职责。从整本书的体系来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理论让学生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常识;技能方面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情景对话部分涵盖了客人入住、用餐、投诉处理、客房服务、饭店管理等模块。

3、本门课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旨在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饭店服务英语用语;难点为一些专业词汇的掌握,及运用英语处理不同问题场景的能力。

4、授课内容调整 由于课时有限,在具体的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做出了一些修改。如下:考虑到学生的实用性,将情景对话做为授课内容的重点,理论知识做为补充。

5、课时分配 本教材情景对话内容共14章。包括:预订、办理入住、行李服务、礼宾服务、客房服务等。每章内容为3课时,共14章完成,其余课程选取理论短文做为补充来讲解。具体时间分配如下:

第一部分:热身练习。本部分为整章理论的导入。教师先领学生学习相关单词,在领会单词词义的基础上,通过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找出针对问题的答案,因为本部分贯穿全章的学习,所以用时约为35分钟。第二部分:对话。每章安排4个针对不同场景的对话。内容相对简单,可让学生先自行阅读,然后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包括句型、术语和需要掌握的重点。然后为分组练习时间,此部分约为40分钟。第三部分:有用句式。让学生针对同一场景练习不同的形式,掌握更多的语言技巧,增强对语言的驾驭性,用时约为10分钟。第四部分:练习选讲。针对一些重要的习题进行讲解,用时约为20分钟。第五部分:场景模拟。用时约10分钟。其余时间为听力练习。

四、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用黑板教学。这种方式较适合外语的学习。建议:由于专业特性,可否加入一些多媒体教学方式,如让学生观看相关的情景表演,以增强直观性,及场景模拟的真实性、参考性。

2、教学方法

导入教学法。通过热身练习,导入问题,引导讨论。

模拟教学法。让学生相应分组,针对情景对话,自导自演,对话内容,达到练习的目的。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本着层次分明,重点清晰的原则,尽量做到少而精,让学生掌握本书的精髓所在。

六、教学考核 考核形式:“口试+平时成绩”的形式

成绩评定办法:

口语部分:

1、情景表演。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组内成员有分工有合作,共同完成考试内容。第二步,教师按考核内容准备若干情境,由每组学生代表自由抽取题目。第三步,学生对考核内容进行准备。第四步,由教师按照评分标准评判学生的表现。按学生所承担内容的难易程度、口语表达的能力给予相应的评分。(30分)

2、问题解答。有教师准备相应问题,现场抽签,进行解答。教师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解答程度,口语的运用能力给出分数。(20分)

3、听力。为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考核中加入听力内容。每次考核10句话,共5次。(10分)

4、课堂演讲。为强化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学生自由选取题目,进行课堂演讲。教师根据内容难易,学生表现给分。(10分)

平时表现:

1、作业。课后习题预留5次,每次2分,(10分)

2、出勤。(10分)

篇9:《旅游学概论》说课稿

一、课程定位

二、课程内容与设计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实训条件

五、教学资源

六、考核方法与教学效果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总体定位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是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本专业的导入性课程。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为学生概括旅游者与旅游产业活动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旅游学科的整体框架、研究内容与方法。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就是培育学生的“旅游情结”和“专业思维”,同时,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

二、课程内容与设计

旅游学概论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②旅游活动的构成部分;③旅游的影响研究部分。

旅游学概论课的三个组成部分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是基础,旅游活动的构成部分是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旅游的影响研究是旅游活动的延伸。我们基于教材的主体内容,针对每一章都增加了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及时反映了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三个组成部分有机地联系构成了旅游学概论课完整的课程体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案例分析教学法:保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二)讨论教学法:对部分知识内容以组织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

(三)演示教学法:在部分知识教学中,以多媒体和学生参与表演等方式对知识内容进行演示,从而增进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

(四)活动教学法:以各种各样的活动,模拟行业实际情况,在模拟条件下以活动的方式为理论的学习补充实践的场所,培育学生对旅游魅力与价值的感悟能力,从而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而在竞赛活动的氛围中又可以树立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实训条件 校内:校园内

校外:

夫子庙景区

中山陵景区

五、教学资源

教材:

本书编写组.旅游学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6 教学参考书:

李天元、王连义,旅游学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学林出版社

六、考核方法与教学效果

(一)院级考试改革课题项目

1、中期考核(20%)

学期过半进行期中考核,内容包括前半学期所学理论与实践知识。以个人展示为主,除考察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也对比开学初至期中的个人进步程度,以期调整学习状态和方法,提升后半学期的教学效果。

3、期末考核(40%)

以考试用书为基本,进行笔试。同时,在笔试中,根据学期内所发生的旅游业相关新闻,进行“旅游时政”考核。

4、课堂考核(40%)

课堂考核是进行“过程式考核”的重要实施形式。本课程每周授课2次,每次2学时,15周教学周,总学时60课时。为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设置课堂考核。

篇10: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说课稿

3.3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说课稿

说课内容: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第三节《中外著名游景观欣赏》第一课时——黄山风景名胜区和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3第三章第三节《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课标要求:运用资料,描述若干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这一节主要以黄山风景名胜区、澳大利亚大堡礁风景区、云南的元阳梯田景区、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四个中外著名旅游景观为例,介绍了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并从地理角度分析其成因。其中黄山和大堡礁为自然景观,元阳梯田、塞纳河畔的古城区为人文景观;黄山、元阳梯田为中国著名旅游景观,大堡礁、塞纳河畔的古城区为国外的著名景区。由于时间有限,在第一课时,主要讲授中国的自然景观—黄山和国外的人文景观塞纳河畔的古城区。这一部分在内容上是对这一章前几节内容的综合运用,灵活运用前面学习的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和旅游景观欣赏方法来赏析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意在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欣赏旅游景观,从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够说出黄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特征以及黄山四绝的成因;

能够说出塞纳河畔古城区主要的旅游资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前后关联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和资料来分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和欣赏,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培养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黄山四绝的景观特征及成因;巴黎塞纳河畔古城区的主要旅游胜地以及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根据课标要求:描述若干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并从地理角度说明其形成原因,所以对景观特点的描述和成因的分析应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黄山四绝的成因分析;塞纳河对巴黎城市形成的作用。文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对地理事物成因的分析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二、说学情

1、知识基础:高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地理学习,已初步掌握了地理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两大旅游景观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了解,但是缺乏更深层次地从地理校对对成因的分析。

2、学习能力:教材内容通俗易懂,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和示意图,学生很容易理解知识,但是需要结合前面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思考和分析。

3、学习动力: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强和好奇心,带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一些案例,让学习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法

1、探究式教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精心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享受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快乐。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旅游景观的欣赏,需要呈现大量的媒体资料(图片、视频),让学生全方位,从视觉、听觉等多个方面去感受和体会旅游景观的美和价值,加深对旅游景观的印象。

四、说学法

要提高40分钟课堂教学质量,学法指导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和知识结构的特点,遵循地理教学的基本特点与规律,学法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的方法

识图、读图、用图是学生学习地理要掌握的最主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同时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插图和示意图,应指导学生学会读图,提取图中的信息。

2、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用以致学”,这一节知识的综合性比较强,需要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所以应指导学生联系已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3、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都是通过观察、比较而得出的,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

五、说教学程序

【引入】(播放、欣赏中外著名旅游景观美景)刚才给大家展示了部分中外著名的旅游景观,这些地方美不美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旅程,赏析中外著名旅游景观。在出游之前,我得先考考大家几个关于旅游的小常识。

第一个问题:在野外,你所见到的自然景观,可以分为哪四大类?(地文景观、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水域风光)。

第二个问题:这些自然景观一般具有哪些方面的美?(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第三个问题:你有什么能提高大家欣赏水平或注意什么的好建议要告诉大家?(旅游景观欣赏的一般方法:书中的5条。)。

今天,我们就把这些所学的知识用到我们的黄山和塞纳河畔之旅中,同时,我们还要把我们所感觉到的美用语言描述出来,并努力从地理角度分析其成因。而这,也正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①能够说出黄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特征以及黄山四绝的成因;

②能够说出塞纳河畔古城区主要的旅游资源。

③通过学习和欣赏,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并培养审美能力。

一、黄山风景名胜区

我们都知道,在出游前要对景观做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对黄山的了解程度。

(一)黄山背景知识—第一环节:知识竞答(目的:检查自学效果,为欣赏与成因分析做铺垫)

1、试描述黄山的位置。(皖南;北纬30°、东经118°左右;距海较近。)

2、黄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其附近还有世界文化遗产是皖南古村落——西

递、宏村。

3、在黄山以西、安徽境内,还有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的天柱山,道教名山齐云山等,名山汇集皖南,可推知当地处于我国的东南丘陵或江南丘陵地区。

4、黄山由花岗岩地貌有什么特点?是由于什么作用形成的?

5、黄山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6、黄山风景名胜区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地文景观或山岳型景观。

7、从旅游资源的四个特性来看,黄山风景具有怎样的特性?(多样性、非凡性、永续性)

8、从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来看,黄山具有哪些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二)赏黄山美景——第二环节:美景共欣赏。(强调欣赏的方法)

过程:

1、准备:在课本44-45页,有美图5幅。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图,在自己赏析、讨论之后,派出代表向全班同学作美景介绍。(2分钟研究与准备)

2、两名学生代表小组展示自己的欣赏。教师在学生欣赏过程中归纳学生欣赏出的方面。

3、领赏:“黄山迎客松”图:该图中主要有植被、岩石地形、气象等三个要素,主要显示的是自然景观中的生物景观,主角是迎客松,配景是悬崖峭壁、远山,显示出黄山松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风撼不倒,雪压不断,稳稳立足,根深叶茂,枝干虬劲,四季常青。更难能可贵是平身枝叶,热情好客,欢迎八方来宾。迎客松的顽强抗争、坚忍不拔、热情好客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走进了中南海、走进了千家万户。黄山松枝干虬生、树冠扁平,是因为受到了悬崖峭壁的生存条件和植物向阳性的特性,以及山谷风大的影响。在欣赏时,要注意选择观赏位置,抓住景观特点,以情观景,发挥想象,自然人化,移情于景,人化自然。(注意情感教育)

(三)探四绝成因——第三环节:从地理角度探究四绝成因。

过程:

1、小组合作从课本中寻找关于四绝成因的介绍,并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说明某一绝的成因。

2、以奇松为例分析成因。(推理分析过程见副板书)

3、学生快速浏览关于怪石、云海、温泉成因的思维导图,教师一句话点拨。

二、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古城区

【引入】播放塞纳河畔风景图,引入将要所讲述内容

(一)巴黎塞纳河畔古城区简介(图片展示)

塞纳河,由东南向西北穿过城市,水位稳定,少洪涝之害,全年不冻,是法国的“母亲河”。旅游资源:(建筑艺术和名胜古迹)

右岸:戴高乐广场、爱丽舍宫、卢浮宫

西岱岛:巴黎圣母院

左岸:埃菲尔铁塔

设疑:为什么巴黎的古建筑多沿塞纳河两岸分布呢?下去后希望各位同学能够积极思考,我们下节课一起来探究。

篇11:(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管理)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下面我将解释一下《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这节课的教学设计。

我将从教学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五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一 首先,来分析教学。

(一)教材体系、内容分析

《政策法规》是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广东)系列参考书。本教材由十三章组成,分为两大部分:政策、法规。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第十一章第一节的第一个框题。它是学习旅游者出入境管理法规知识的起点。为后续学习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管理办法和外国人出入境管理法律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国家导游人员资格证必考科目之一。前续课程主要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旅游学概论》,后续课程为《旅行社管理》《模拟导游》《导游业务》。

(三)教学目标

根据涉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工作岗位标准,以及学生未来发展,我制定出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掌握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的有效证件;出入境的权力和义务。能力目标:

1、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2、分清旅游法律主体关系,依法解决旅游纠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和信息成果集体共享,培养合作精神。

2、培养对旅游职业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

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中国旅游者出入境有效证件及权力和义务。难点:增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对旅游行业的热爱。

二 接着我们分析学情。

1、知识结构

本课教学对象是涉外旅游专业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尝试,对实践课程感兴趣。

2、媒体操作能力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具备一定的打字速度,小组内能够主动协作,共同交流,能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网络环境,获取一定的信息,但仍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尤其是在获取有用信息和整理加工信息方面,教师要避免学生在网络资源面前盲目浏览或不知所措的现象。

三 说明我的教法、学法:

1.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模拟法和案例分析法。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节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这几个方法结合PPT课件、视频、互联网、微信、微课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整节课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到全员的互动。

四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查找,阅读收集整理资料(小视频)。进行分组,准备课前出入境管理相关视频。通过课程微信讨论共享,推选出最优秀的视频于课前分享。

2、教师:利用远教设备和网络资源,准备有关文字、图片、音像、模型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制作成教学课件。

(二)流程 前期的准备基本就绪,就进入我们的教学实施环节。本次课2学时,90分钟。具体(流程)如下:

1.复习旧课 PPT展示练习,学生快速思考回答,进行训练,来检验学生对上章知识掌握情况,然后过渡到新课学习。2.导入新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小组优秀视频—“变脸出入境受阻”,在学生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引出中国公民出入境的有效证件内容。这种导入模式,使学生明确本节课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3.本次新课讲授分两目进行。

第一目:播放微课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诞生记>》,帮助学生对出入境的发展史完成初步认知,接着教师用ppt讲授新课内容,使新知识系统化。

第二目:超链接广东旅游局政务网和携程官网 让学生自主探究中国公民出入境的权力和义务。这样设计,打破教材局限性,避免学习盲目性,优化课堂教学。同时由学生所扮演的“土耳其跑男+女神”的领队组合出场,简略介绍土耳其后,带领全班进入土耳其案例分析模式。

4.案例分析。“土耳其跑男+女神”的领队组合播放案例库新闻视频《上海游客土耳其被扣》,学生分小组讨论视频中的旅游事件,并运用所学出入境管理知识,分析问题判断事件处理结果,以全方位深度熟悉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法规。

5.情景模拟

导入视频《土耳其旅游出发前说明会》,模拟情景,小组自选旅游目的地进行出境说明会实训,同时给学生提供模拟导游教学和实训软件平台自主探索。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胆量。学生可以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召开出境说明会的旅游职业能力。

6.教师演示 学生展示陈述、师生互评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也启发了教师改进后续教学。

7.课堂总结 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培养他们自主归纳整理的学习能力,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接着,我再进行归纳,同时板书。

8.布置作业 开通教学微信讨论群,线下教学,线上体验,线上完成作业,使学生更好的接收和巩固对中国旅游者出入境管理法规的认识。

课外拓展

本节课不但利用现成资源,还注重自己开发资源。借助视频资料、课程标准、专题网站、互动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动态生成与更新。

五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结束了。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教学反思。优点:

1、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2、学生从模仿到体验,在热烈的小组讨论和合作中掌握了知识,同时学生的旅游职业核心能力得到提高。

不足:

本次课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考虑还不够周到,课外要通过课程微信讨论群,教学公众号,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上一篇:科技局2011年工作总结和2012年工作打算下一篇:做一所学校真好小学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