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视域下诚信政府建设

2024-08-04

社会治理视域下诚信政府建设(通用6篇)

篇1:社会治理视域下诚信政府建设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诚信政府建设

摘 要:诚信政府是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诚信政府建设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与社会治理是有机统一的,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从社会治理角度来看,当前诚信政府建设面临着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行为等方面的问题,需要着力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决策层面、执行层面等方面破解难题,提升政府公信力,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社会治理;诚信政府;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行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1]。社会治理的目标是增强社会认同、维护社会秩序、化解社会矛盾、凝聚社会力量、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这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需要以诚信作为伦理道德基础,需要诚信政府作为支撑和保障。社会治理与诚信政府两者相互促进、有机统一。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水平是加强诚信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诚信政府建设是社会诚信体系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是新时代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诚信政府与社会治理的内在关联

(一)诚信政府的价值引领功能有助于提升社会认同,为社会治理提供价值导向

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道德理念之一。《孟子·离娄上》这样定义诚信: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从古代的仁义礼智信,到当代把诚信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可见诚信一直是不同时期中华文化推崇和倡导的时代价值。诚信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法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诚信作为重要的伦理要素,其涉及的内容和蕴含的价值理念、道德准则在规范和引导政府和社会成员行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诚信涉及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其中政府诚信是诚信体系的核心,对社会诚信、商务诚信和司法公信等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诚信政府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社会价值认同,对社会公众进行价值引领,提升政府行政人员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思想道德水平。反之,政府失信行为会造成信任危机,失去价值目标的神圣感和权威感,降低政府公信力。政府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状况的风向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诚信水平,影响着社会价值取向和道德环境。因此,加强诚信政府建设需要从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入手,不断培育诚信的行政理念和行政文化,提升服务型政府的服务理念、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为整个社会提供价值判断标准和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诚信政府的规范功能有助于改善社会秩序,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

诚信可以广泛融入到社会习俗、道德、法律制度、行政规范等方面,将伦理道德文化的软约束和诚信法律法规的硬约束结合起来,将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约束和引导人们的行为,能够起到社会规范作用。诚信政府建设能够起统领作用,政府能够把诚信体系中涉及的资源、文化、制度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制定政策、出台制度文件、健全评价体系、加强宣传教育等方式,不断完善和细化各行业、各领域的诚信标准和规则,约束和规范社会主体的失信行为,创造诚实守信、公平公正、按规矩办事的社会环境,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提供良好的社会

秩序保障。

(三)诚信政府的协调功能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缓解不良的社会情绪

在现实社会交往活动中,以往“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模式被打破,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由于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社会地位、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差异,社会关系往往会出现摩擦、紧张、猜疑甚至冲突,如果人际间和群体间的不信任进一步加剧,会从社会心理问题转变为政治文化问题,引发不良的社会后果。如何缓解不同社会主体,社会阶层之间的紧张关系,夯实信任基础,进一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实现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协同共治,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诚信的协调功能能够改善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缓解不良社会情绪,增强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起到社会润滑剂的作用。建立在互相信任基础之上的社会关系结构更加稳定,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在《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一书中指出,“信任是一种社会资本,它区分了低信任社会和高信任社会。在低信任社会中,个人除了血缘组织,缺乏有机的联结,血缘之外便如一盘散沙;高信任社会则

能够通过无数社群、团体为中介,联结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信任网络”[2],从而推动经济繁荣发展,实现社会体系的有效运转。可见,建立在诚信基础之上的信任网络是社会治理的有效保障。诚信政府建设是构建高信任社会的推动力,政府通过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搭建和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渠道和平台,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和危机干预机制,减少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猜疑、焦虑和不信任心理,增强不同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四)诚信政府的动员功能有助于凝聚社会力量,调动多元社会治理主体积极性

社会动员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指国家、政党和社会团体为了达到治理目标,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动员广大社会民众积极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目标是充分了解民意、汇聚民智、倾听民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充分体现了多元社会主体在公共事务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不同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广度和深度与政府诚信有着密切关系,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信任政府,就会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治理出谋

献策,政府也会因此提高政策的执行力和有效性。政府的公信力以及官民互动互信是良好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保障,诚信政府建设有助于调动社会治理主体积极性、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形成政府、社会组织、民众之间良好的信任合作、共建共治共享关系。

(五)诚信政府的监督功能有助于降低社会治理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有效监督是社会治理的有力抓手,诚信政府建设离不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诚信监督功能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监管不足,唤起社会民众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担当,按照社会倡导的诚实守信的价值理念和道德标准约束自己、监督其他社会主体的行为,对失信行为进行有效监督、揭发和追踪,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行政监督不到位或者弱化,降低社会治理成本。诚信政府建设,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自身的诚信监督,尤其是涉及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公共资源、公共治理等方面,充分发挥诚信的法治监督、大众监督、舆论监督,盯紧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精准问责,维持法规政策制度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对其他社会主体的诚信现状进行有效监督,对诚实守信者在行政审批、行政监管、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优先和优惠政策,让失信者受到惩戒和处罚,增加失信成本。完善诚信政府监督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方式的有效性,增强不同社会主体的安全感和彼此信任度,简化行政程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二、当前诚信政府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诚信政府的治理理念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治理理念是否符合时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决定着治理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变迁,我国在社会治理方面的理念认识和制度设计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之路。当前,从传统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要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水平的提升,对政府治理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社会治理过程中,有些地方政府对诚信为代表的道德伦理要素的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诚信是行政法律法规得以长久有效的重要伦理价值基础。缺乏诚信的政府行为必然会导致效率低下、公信力降低、行政成本过高。有的地方政府对于诚信治理理念认识不足、不到位,存在欺上瞒下、数据作假、朝令夕改等现象。打造服务型政府,诚信理念为先,迫切需要政府率先垂范,在履行行政职能、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提升服务意识,以诚实守信取信于民。

(二)基层政府治理的方式方法亟待提升

部分基层政府社会治理手段比较单一,习惯自上而下行政化、命令式的治理方式,甚至存在政治口号叫得响,实际工作做得不到位;发展规划做得好,虎头蛇尾没结果;社会发展目標定得高,不符合当地发展实际情况;经济发展指标脱离现实,弄虚作假影响公信力等情况。一些地方的政府治理,除了运用传统的行政手段之外,还缺少有效的方式方法;部分地方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过度解读、简单粗暴、层层加码等问题,个别地方甚至漠视法律规则,言而无信、忽悠群众,造成了民众对政府的心理疏离,严重的会造成把对个别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的不满、排斥、不信任迁移到党和国家层面,出现不当的言论和行为,为政府社会治理增加了难度。

(三)治理行为的偏差影响政府公信力

政府治理行为的偏差是影响诚信政府建设的重要因素。当前,政府治理行为偏差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的贪腐和特权现象造成了民众的不公平感和被剥夺感,引发了民众的政治不信任情绪;一些地方政府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仍然存在,部门之间还存在遇事推诿扯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某些领域存在行政垄断、与民争利、以权谋私、弄虚作假等问题,社会治理中还存在“缺位”“错位”“越位”,这些现象和行为与党和政府提倡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大相径庭,违背了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四)政策失信和规则失信损害了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

当前诚信建设的突出问题是政策法规的持续性、稳定性不足,朝令夕改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有的地方政府出台的文件、制度只持续了几个小时、几天时间就被废止,形同虚设。有的地方官员把政务信用当成个人利益交换的筹码,损害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加大了人际交往和政务运行成本。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无法唱“独角戏”,只有民众的大力参与和支持,才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五)政务“信息鸿沟”影响政府与民众间的有效沟通和互信

政务信息公开、透明,保障每个公民有平等获取争取信息的权利和渠道,是诚信政府建设的前提,是腐败行为的“杀菌剂”,也是民众和政府的“粘合剂”。政务信息公开不仅是让民众了解政府治理决策的内容和执行过程,而且也是促进民众参与社会治理和政府事务的重要前提。我国一直致力政务信息公开,先后颁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一系列制度文件,保障民众的信息知情权。但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的力度和范围不足,渠道有限,存在一定程度的信息垄断,尤其是当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和公共危机发生时,政府与民众之间由于信息沟通不畅通、发布不及时,极易影响政府诚信。

三、社会治理视域下诚信政府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观念层面:提高诚信意识,营造诚信文化氛围

要把诚信政府建设作为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营造诚信文化氛围。首先,把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部门和行政人员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诚信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准则。其次,加强诚信教育。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政府部门要以合作和服务为目标,增强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通过教育培训,让行政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充分认识诚信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道德底线和法律底线,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带头讲诚信、守诚信,把诚信的道德规范贯穿到政府行为的各个环节。再次,加强诚信文化的学习宣传。大力宣传各行业各领域诚实守信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进行总结表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对于政府失信典型案例进行反思,起到警示教育作用。

(二)制度层面:充分发挥诚信在政府制度安排过程中的软约束作用

任何政府治理行为都需要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的约束和调解,制度和规范是政府治理的依据和保障,影响着政府治理的成效。在整个制度安排过程中,都要注重诚信的作用,制定前的信息搜集、目标设定,制定

过程中对各方信息汇集,执行中对过程的控制,实际运行中的效果反馈和对制度执行的监督[3],都需要以诚信为基础进行。首先,要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政府诚信范围广泛,现有的法律制度不足以全面保障政府诚信,不足以形成全面的震慑和约束作用,政府部门应梳理有关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对于失效的文件制度及时进行清理,出台并完善现有行政法规,在制度的设计、出台和运行过程中,切實提高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对于招商引资、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和环节,要细化完善立法立规工作,建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制度导向,推动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其次,完善诚信政府评价指标体系和诚信修复机制。地方政府应该结合发展实际,制定完善诚信政府发展规划,设计好地方诚信政府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明确具体内容、职责,进一步加强政府诚信的考核、督导和监督,从信息公开、失信测评、责任追究、危机补救、申诉复核等环节出台明确的规范内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机构、运用大数据手段等方式,对政府诚信状况进行评价,不断完善政府诚信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为诚信政府建设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再次,加强对基层政府失信行为的整治。将守信践诺情况纳入基层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对街道和乡镇医保、养老、就业、拥军等社会治理工作的诚信状况进行多渠道监管,建立失信记录。

(三)决策层面:将诚信作为政府决策机制的伦理衡量要素

首先,将行政考量和伦理考量相结合。任何政府治理行为都是决策的结果,当遇到具体问题时,政府根据既定的治理目标,通过多种途径得到多样化的决策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科学化的解决方案,从提出决策议题、设定决策目标到拟定和优选决策方案,整个决策过程既要考虑到经济、社会、技术、法律等方面的因素,也要考虑到社会责任、伦理道德、价值导向等因素,体现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有机统一。对议题的合理性以及决策通过之后的社会影响和随之而来给决策者带来的困境,也要有充分的行政考量和伦理考量。在这一过程中,诚信原则必须贯彻决策过程始终,如果决策中失去诚信原则,与民争利,不仅达不到政府治理目标,还会失去民心。其次,坚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规范化。在决策过程中,要坚持以民为本、取信于民的价值导向,充分反映民情、体现民意,健全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听证会制度、公示制度、信访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新

型智库在政府决策中的积极作用,对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评估和审查,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采取科学方法,确保整个决策流程公平民主、科学规范。在决策的步骤、方法、时间安排、执行能力、预期效果等方面更要坚持诚信原则,优选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案,确保执行各个环节公正公开,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决策进行科学合理的修改完善,不能只算经济账,只考虑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的利益,而失去了决策目标的真正价值。再次,建立健全决策失误责任追究机制。对于重要任务和重点领域,政府部门一定要进一步厘清责任、确定责任主体,细化违反诚信原则的具体情况和应承担的责任,对于由于失信造成的决策失误等问题,加大曝光和惩处力度,严肃追责问责,失信行为多发易发的地区和部门要重点治理。

(四)执行层面:将诚信原则贯穿政府治理执行过程的各个环节

再好的制度和决策也需要在执行过程中体现,政府治理行为如行政执法、行政救济、行政处罚等过程中,要始终坚持诚信原则,敢担当、敢作为,尤其是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治理过程中要以诚信为本,积极回应各方质疑,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进行权威发布,组织权威部门、专家学者、利益相关方进行答疑解惑,不回避不推责。首先,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拓宽政务信息公开的渠道和内容,凡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政策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等内容要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定期、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公开,并组织力量做好相关解释工作,真正赋予人民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加强信息公开技术平台建设和应用,打破信息垄断,实现政府和公众的良性有序互动,及时回应民众的质疑、需求和建议,消除“信息鸿沟”。其次,建立奖惩分明的诚信考核机制。将诚信作为单位和个人考核的重要标准之一,完善公务员诚信数据库,在选人用人导向上大力提倡诚实守信,德才兼备。对于诚实守信,赢得良好诚信形象和口碑的典型事件和榜样人物应该给予奖励和宣传。第三,加强政府诚信平台建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创新行政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强有力的行政执行系统,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1]要进一步完善诚信政府的网络平台建设,搭建社会治理平台,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通过网络平台,对各级政府和公务员的行政事项、行政服务等工作的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进行准确、真实的记录,并对其履行情况进行定期提醒、追踪、反

馈、评价。第四,加强诚信监督。充分发挥媒体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在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合同等方面的监督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对那些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防止诚信成为一句口号,流于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9-11-06(01).[2] [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郭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08.[3]沈记,郑翔.社会诚信体系与社会公共治理体制的关系探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7(3).

篇2:社会治理视域下诚信政府建设

摘要:政府治理视域下的营商环境优化,是充分激发市场活力,营造良好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本文从政府治理的角度,对营商环境的概念进行梳理,结合国内外关于营商环境要素的研究,提出了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治理能力的体现,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主要应用,以及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路径分析。旨在通过拓展电子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建设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优化营商环境。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指出“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重要的作用空间和主要领域。2019 年 10 月 24 日,世界银行集团《全球营商环境报告》称,得益于强有力的改革议程,中国第二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程度最高的十大经济体之列。在截至 5 月 1 日的 12 个月里,中国进行了创纪录的 8 项商业改革,在 190 个经济体中名列第 31位,总分为 77.9 分(满分 100 分),相较于去年的第 46 名上升了 15 名。中国近两年排名的快速上升,得益于中国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行政改革,集中体现了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优化营商环境创造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二、营商环境的概念界定

自 2003 年以来,世界银行每年按照不同的主题,连续 16 年发布全球营商报告,该报告通过聚焦于可量化的组成部分来衡量复杂的监管过程,这些组成部分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在不同的经济体之间进行比较,并最终推动政府的改革,从而优化营商环境。

(一)营商环境的内涵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Doing Business 2020:Comparing Business Regulation in 190 Economies》报告中的定义:营商环境是指一个经济体内的企业在开办企业、金融信贷、保护投资者、纳税等覆盖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领域内需要花费的时间和成本等的总和。国内学者认为:“所谓营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地区经贸制度体系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程度。其实质是行政监管和制度体系的开放度,以及对于经贸活动的便利性影响。”营商环境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环境。也有学者指出:“营商环境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政府的管制环境。”以及“营商环境是指在开办企业、经营、贸易活动、纳税、企业破产及执行合约等方面遵循政策法规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等条件。它是指除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等‘硬环境’以外,与企业开办及经营有关的一系列政府监管、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的‘软环境’”。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本文主要将营商环境界定为一个国家或地区营造良好贸易环境所包含的政治、市场、社会、法治等综合性的、具有公共属性的制度环境。

(二)营商环境的外延

从现阶段我国经济形势看,“营商环境的构成内容主要集中在经济政策的明确性、要素供给的支撑性、政府服务的便利性、法治体系的完备性、要素资源的流动性、市场体系的公平性、市场准入的统一性七个方面。”因此,营商环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有公共性,我国的营商环境主要是政府与市场相协调合作,为企业和公民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第二,具有服务性,营商环境的优化是为了更好地实

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第三,具有多维性,营商环境不是单一维度的优化和实现,是需要多个主体参与,在不同维度共建营商环境。

三、营商环境包含的环境要素

国外关于营商环境包含的环境要素研究主要侧重于数据分析和案例调查。Carlin,Wendy,Paul Seabrigh通过数据调研和案例分析,认为社会制度是营商环境的主要影响因素;Klapper L 等通过案例分析和调查认为稳定的政治环境、良好的治理、现代化商业注册等要素对企业有较大影响,政府应从这些变量入手提升营商环境治理能力。

国内关于营商环境包含的环境要素侧重于结合本国实际国情。学者董倩(2018)提出营商环境涉及三个方面的环境要素,包括国家层面的政治、经济政策等;监管体系框架层面内的要素;基础设施层面的要素。张威(2017)进一步补充认为营商环境主要包含:经济政策的明确性、要素供给的支撑性、政府服务的便利性、法治体系的完备性、要素资源的流动性、市场体系的公平性及市场准入的统一性。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2019 年 5 月发布的《2019 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显示,营商环境包含硬环境指数和软环境指数 2 个一级指标,7 个二级指标,如图 1 所示。

图 1 营商环境包含的要素环境

四、政府治理视域下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应用

政府治理能力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包括公民对服务的满意度等重要指标。如今,信息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都倒逼政府需要适应新环境、选择新技术来提升自身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治理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新兴学科,依赖于高效、便捷、跨时空等技术优势迅速席卷全球,成为各国政府大力发展及应用的治理工具。电子政务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但还不够完全成熟。虽然出版物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第一批相关文章只出现在 90 年代,直到 2000 年初才受到重视。随着互联网的整合和广泛应用来开展业务,并提供政府与企业和公民之间的联系,电子政务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政府政策上。由于它在所有新的研究领域和新现象中都很常见,所以目前对于什么是电子政务有各种各样的定义。电子政务为公共部门使用互联网和其他数字设备来提供服务、信息和民主本身。电子政务将公民连接到政府,使他们能够获得政府机构提供的信息和服务。为应用工具和电子商务技术来创建与公众的接口,关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规模经济。

2019 年 10 月 23 日,世界银行发布《2020 年营商环境报告:比较 190 个经济体的商业法规》,报告中列举了企业注册、获得建筑许可、获得电力连接、转让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解决破产 10 个指标。其中有许多与电子政务相关的指标参数。电子政务在其不同的形式和层次上促进着政务创新以及企业创造。“大多数电子政务计划的目标,都是改善营商环境和建立新业务。”,“许多研究表明,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通过电子政务进一步实现这一目标变得非常重要。”电子政务的应用主要可以使企业在短时间内开办一家公司,获得建设许可证,获得电力连接、财产转让以及进行跨境贸易。这种改进可以成为企业创建和维护的强大推动力,从而全面提高业务创建率,优化营商环境,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一)企业注册

在全球范围内,注册一家企业平均需要 20 天,成本占人均收入的 23%,而 2006 年这一比例分别为 47天和 76%。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如今企业家必须存入的平均实收最低资本为人均收入的 6%,而 2006年这一比例为 145%。这可以归功于政务活动的全面电子化,也就是电子政务的大力发展。更少的程序和更低的成本水平与创业有着积极而显著的关联。如果程序比较复杂或不清楚,腐败的可能性更高。快速的注册一家公司可以更容易获得新设备和更大规模的经营,这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电子政务通过线上的电子化平台为企业快速的开办提供了可能。

(二)获得建筑许可证

在 2020 年的营商报告中显示,在中国办理建筑许可手续现在需要 111 天,在该指标的质量指数上,中国获得了 15 分的满分,而该地区的平均水平分别是 132 天和 9.4 分。审批所需的长时间的处理过程会推高经济成本,从而导致不合规的建筑行业迸发,对正规建筑行业造成冲击,同时也会导致高危的基础设施建设,甚至造成工作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通过简化预先登记或登记手续的改革来实现行政效率,将多个申请表集成到一个申请模板。电子政务服务促进多业务组合应用,通过“一表申请”,及时收集、再利用和更新市场主体的基础信息材料。

2018 年上半年,中国出台改革措施,简化建筑许可审批流程,在北京和上海实行统一的审批平台,对审批前的所有建筑审批流程进行统一。先批后审的审批形式是近几年国家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做出的努力,政府应积极推进企业开办,激发市场的活力,提升经济的发展。电子政务依据自身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优势为企业获得建筑许可证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获得电力连接

根据 2020 年营商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在电力供应方面在全球排名第 12 位,表现明显好于亚洲其它国家。中国企业必须完成两个步骤,花费 32 天获得连接,是地区平均水平4.2 个步骤和 63 天的一半。电力是任何企业正常运作和扩张的必要条件。它也是在经济环境中人力资本的竞争力表现。较高的电力成本往往会对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电力价格的上升,会使企业更愿意将资金用于开发用电量更少的操作流程,进而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导致产量下滑。同样重要的是电源连接的可靠性。北京和上海的公用事业配电公司采取了几项措施,大大缩短了获得新电力连接的时间。利用电子政务的服务,国网北京电力海淀供电公司客服中心实行“三零”服务,通过手机就可以申请报装服务。大大降低了企业获得电力连接的时间成本,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

(四)转让财产

通过电子政务服务,可以建立电子产权数据库,提供加速程序,并设置固定转移费。电子化的财产转让,使得数据信息可以实时追溯,保留存根,在发生经济纠纷时成为重要的依据。数据库、在线信息和快速程序与电子政务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同样,明确界定的规章制度和平等获得产权对于公司扩大业务至关重要。财产的转让办理对于企业的开办、运营和获得收益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明确的权责划分,才可以使企业在财产转让上获得一定的法规保护。政府需要对转让财产涉及的领域进行精细的划分,按照不同的要求和目标设计不同的法律法规,以保障企业的基本权利不受侵害,从而增加生产效率,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五)跨境贸易

“为了促进跨境贸易,中国实施了全国贸易单一窗口,将海关和税务机关、港口当局、商务部和其他参与进出口流程的机构联系起来。”运用电子政务服务,推行“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贸易服务事项只进“一扇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四自一简”监管模式。电子政务允许电子提交和处理,并提供单一窗口。如果电子政务的地位和水平能够满足企业的需要,这两个过程可以被启用。世界海关组织预测,有效利用海关专业人员的信息和工具,如电子平台和基于风险的检查,将有助于减少与跨境贸易相关的时间和成本。然而,在当今全球化和高度数字化的贸易环境中,贸易专业人员能否从这些工具中获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和沟通。事实上,世贸组织将培训列为成功实施贸易便利化措施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五、政府治理视域下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分析

政府治理视域下的营商环境优化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激发市场活力,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随着互联网的整合及其在商业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以及政府与纳税人和公民之间的联系,电子政务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政府实践中。”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治理能力的应用工具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

(一)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政府行政效率的高效性是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体现。电子政务是对传统公共管理方式的一种范式转换以电子方式向市民提供政府服务及资讯。这个新范例给公民带来了一场服务质量的革命。它具有透明的管理过程,透过单一窗口提供服务节省时间,简化程序,更好的办公室和档案管理,减少腐败,改善服务态度,行为和交易人员的工作处理能力不断增强的优势。优化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的全面电子化,进一步完善网上审批程序,不断加强数据共享和协同应用。“放管服”改革以放权为原则,实

施行政审批改革、行政流程再造、业务规则等具体措施。倡导服务前置和事后检查,并将权力下放到基层,使基层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通过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的管理方式,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和公民。

电子政务通过技术手段为优化营商环境创造有利的条件,通过减少官僚程序、增加透明度和强化问责制等良好的举措来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和减少时间成本。通过无纸化的办公节约了政府和企业的成本,同时电子政务可以保证数据的处处“留痕”,增加了行政过程的透明度,减少了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的腐败行为,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在现今的信息时代,技术的更新迭代是我们难以预料和想象的,政府应该积极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效率的大幅度提升。电子政务在提升政府行政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信息通信技术提供的潜力不仅仅是收集、存储、处理和以极低的成本传播大量的信息,同时也进行网络、交互和跨界交流以上这些服务的实现都需要全程电子化的支持,节约成本和人力,通过全程电子化服务为企业和公民迅速开通各项服务,及时回复问题,增加双向沟通机制,更快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创造更加高效的营商环境提供支持。

(二)优化政务服务模式

“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是和平年代的竞赛”。新技术的到来将会在世界和社会的运行方式上带来跨越式的变革。只有将新技术和市场进行同步发展,才能将创新成果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实际的政务活动。从而倒逼新技术的创新研发,深度发掘新技术的最大潜力和应用价值。

移动政务服务是创新政务服务模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随着 5G 技术的到来,移动终端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便捷的服务,同时是一种新增的媒体渠道。移动政务服务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随地跨越物理空间和时间领域提供公共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开办一家企业除资金支持外,最具有竞争性的因素就是时间成本。运用随时随地就能办公的移动政务系统,大大降低了企业开办的时间和成本。同时,解决了物理空间中的拥堵问题,快速实时的沟通反馈使公共服务得以实现质量和效率的兼顾。优化营商环境,实际上就是对机器和人的配合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政策的指导框架内,合适的人运用先进的机器,才能创造高效的效率,从而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进政务服务全过程联动,实现一套线上线下服务标准和管理平台。推动政府服务平台、移动终端、实体大厅、政府网站、第三方互联网接入渠道等政府服务项目清单、服务指南、管理现状等相关信息的发布。推动政府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场所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收集和关联电子证书、申请材料、办理事项等与企业和群众有关的政府服务信息,形成相应的目录清单,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创新市场监管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政府治理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在新科技的互动形式下,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正变得越来越具有协商性和双向性,接受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更高的公民参与度支持了政策的制定和优先事项的确定,提高政府行动和支出的透明度,增加了问责制,从而减少腐败的发生。政府制定的规则要具有有效性、易用性。要实现经济的发展,创新市场监管方式,降低腐败的发生,就必须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流程,最大程度以为企业创造良好营商环境为目标要求,帮助企业发展,而不是监管过度,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成本。必须实施具体的保障措施,以确保高质量的业务监管流程,仅凭效率还不足以使监管发挥良好作用。

近几年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使本就依赖网络提供政务活动的系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场景。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革新,政府和企业都要重新思考,新技术带来的好处和挑战,以积极而谨慎的态度来对待新技术带来的巨大变革。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是保证营商环境能实现最优化的重要保障,只有监管到位才能使营商环境有自我矫正的空间,在纠错中不断地进步和发展。所以,互联网的发展和实现对于中国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十三五”市场监管规划》提出了六大监管理念,就是“聪明监管”的体现:依法监管,认真执法;简约监管,改变今天这个部门来查,明天那个部门来查,想怎么查就怎么查,导致企业负担增加的问题;审慎监管,针对新兴产业,比如共享单车、“互联网+”服务,不能因为不同于传统就一棍子打死,把新经济形态扼杀在摇篮,而是持审慎态度;智慧监管,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不见面”监管;综合监管,各部门的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协同监管,坚持“双随机、一公开”,把各部门的执法检查联合起来,搞一次性全面体检。把这些新的监管理念落实好,对于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至关重要。基于公共服务的交易服务平台,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交易,并可以对不良记录进行追溯,合理的监管对优化营商环境至关重要。在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使监理工作更有针对性。

(四)健全市场法治环境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背景下,透明度、问责制及公众参度与对决策的公平性和政府合法性至关重要。因此,最近世界各国政府已采取措施,提高透明度、灵活性和参与性。国外政府已经开始了关于电子立法的新项目。其目标是提供在线服务与法律和政策的连接。这个项目有助于支持通过电子方式提供服务,意味着提供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公平竞争的市场必须以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基础,国际比较经验已经表明,一国的法治化水平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法治化是一国营商环境发展的基石,同时也是最高目标,只有将企业从开办到运营到破产等各个环节流程的行政审批程序做到法治化、合理化,企业才会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市场秩序才不会混乱,经济才会得到大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才会幸福,国家才会稳定,所以优化营商环境实际上就是将法治化应用于我们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中。一个准备充分和强有力的司法系统是法治的基础。在民主制度下,公民授予决策权,在这种情况下,透明度和问责制是检查和确保公众对运行情况的同意的必要条件。在信息、透明度和问责制的背景下,公众参与是对决策公平性和政府合法性认识的核心。“为此,世界各国政府已采取措施,提高透明度、灵活性、参与性以及法治化。因此,加强努力对于衡量和评估各国如何向本国公民提供政府信息、促进公众参与、合法接收和调查本国公民的投诉至关重要。”全流程的电子化司法程序流程本身就是最好的法治化,增加透明度和参与度,做到有迹可寻,有证可查,提升公民企业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确保司法机构能够有能力通过在线服务处理复杂的商业案件,是任何法治体系的一个基本方面。因此,在线的专门的司法教育和培训对保证法院程序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培训可以使法官的决定更容易预测。通过向所有法官提供关于特定监管改革的相同信息和知识,他们将更有可能以类似的方式解释新规则,从而做出更加协调一致的决定。

法官应该是受过良好训练的专业人士,享有商界和社会的信任,这就需要一个培训框架,使法官能够接受全面和持续的培训。法治行政人员的培训有助于迅速解决审判问题,并提供更高质量的司法决策。通过对法治人员的培训,他们可以熟练掌握商业案件的在线接受材料以及受理并执行,运用电子政务系统发送处理结果等。训练有素的法治人员可以通过在线政务系统对迅速变化的社会做出反应。专门的司法教育和培训对保证法院程序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六、结论

在政府治理视域下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多方参与共建、共享、共赢来实现。各国在经济上的争夺战实际上就是营商环境的争夺,而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应用,可以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助力,多维度、全方位提升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办事效率。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路径分析上,主要包括提高政

篇3:社会治理视域下诚信政府建设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诚信的关系分析

1.1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 年, 党的十八大正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十二个词来进行了概括“, 诚信”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只有人们做到了诚信, 才能更好地创建富强的国家;只有人们践行了诚信, 才能更好地建立公正、平等的法治社会;只有人们守住了诚信, 才能更好地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只有诚信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 人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 才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诚信是构建其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和核心,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开展高校学生诚信建设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要求大学生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阶段, 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提升整个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而诚信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建设的重要因素, 开展高校学生诚信建设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要求。

1.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进行高校学生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诚信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校园生活时缺乏诚信, 不仅在学术上出现欺骗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失信行为, 不仅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也会影响校园和谐的健康发展。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提高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水平和实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

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开展高校学生诚信建设的途径

2.1 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 使诚信教育有规可循为了更好地确保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效果, 在高校教学中, 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 从而更好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我国没有相关的针对诚信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要想约束学生在学校中的行为, 提高诚信水平, 学校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诚信制度, 加强对学生诚信行为的监督。在新生入学前, 学校可以让学生签订一份诚信守则, 一方面给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对学生在校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针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制定如考试诚信制度、日常行为诚信制度、评优诚信制度、学生干部竞选诚信制度、求职就业诚信制度等。学校可以每学期或者每学年对学生进行诚信考核, 一旦发现学生失信的行为, 要进行相应的处罚, 直至开除学籍。

2.2 开展相关的诚信规范教育, 让诚信之树开花结果让学生更好地遵守相关的制度, 在日常管理中, 学校应该开展相关的诚信规范教育, 强化学生对各种制度的认识, 培养学生遵守诚信制度规范的自觉性。例如, 在进行考试前, 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诚信规范教育, 告诉学生作弊要承担什么后果, 这样就是对学生的警戒。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 可以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能力。

2.3 开展相关的学术诚信教育, 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时, 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抄袭, 要讲解如何进行文献参考, 原文应该如何进行引用等。通过加强对学生学术诚信规范的教育, 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不诚信的学术行为。

2.4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 营造校园诚信氛围亚里士多德说, 德行是一种习惯。习惯的载体就是日常生活, 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学生的诚信状况与校园环境的氛围休戚相关, 为此应发挥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 信息来源途径多, 思路开阔, 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强的特点, 创新诚信教育形式, 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 如请身边的“十佳大学生”、成功的企业家、劳动模范等走进校园开展诚信讲座、报告, 进行交流和分享;组织引导大学生步入社会各个角落去观察和体验, 感受诚信带给我们生活的美好和不诚信带给我们的伤害;也可以在不同阶段开展诚信系列活动, 营造诚信在身边, 诚信你我他的良好氛围;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网络宣传教育体系, 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诚信氛围和网络诚信育人环境, 利用现代网络开展诚信教育, 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5 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 让诚信落地生根要让学生关注自己的诚信, 自觉讲诚信, 学校应该给学生建立相应的诚信档案,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诚信行为的重视。学校可以建立诚信登记网站, 每一位学生都要到该网站上进行注册和登记, 一旦学生出现不诚信的行为, 相关管理人员就会将其登记到该学生的个人信息中, 毕业时, 将该网站上的学生信息打印出来, 归入到学生档案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诚信行为的重视程度, 还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 从而更好地约束引导学生的行为。

总之, 诚信不管是对于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是极其重要的, 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 其人才质量如何, 诚信是根本, 将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全面进步。重视诚信培养, 加强诚信建设,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开展诚信教育, 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付兔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青年学生诚信建设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 2015.

[2]苏锐, 乔华, 王文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诚信建设[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S4) :129-132.

[3]刘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审视大学生诚信品质[J].教育与职业, 2011 (24) :58-59.

篇4:社会治理视域下诚信政府建设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诚信建设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立身之本,乃至立国之本。在高校学习中,我们会发现部分学生罔顾诚信,如考试作弊行为、论文抄袭、评优竞选干部拉关系、求职就业简历及获奖证书造假、日常行为失信等。大学生的这些行为长此以往不仅成为一种习惯,而且会演变成一个人的品性,既影响到学生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发展,也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阻碍。如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开展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水平?本文进行如下探讨。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诚信的关系分析

1.1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党的十八大正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十二个词来进行了概括,“诚信”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只有人们做到了诚信,才能更好地创建富强的国家;只有人们践行了诚信,才能更好地建立公正、平等的法治社会;只有人们守住了诚信,才能更好地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只有诚信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才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以诚信是构建其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前提和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开展高校学生诚信建设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要求 大学生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提升整个民族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就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而诚信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建设的重要因素,开展高校学生诚信建设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要求。

1.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下进行高校学生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 诚信对于构建和谐校园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在校园生活时缺乏诚信,不仅在学术上出现欺骗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失信行为,不仅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也会影响校园和谐的健康发展。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提高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水平和实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前提。

2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开展高校学生诚信建设的途径

2.1 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使诚信教育有规可循 为了更好地确保大学生的诚信教育的效果,在高校教学中,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诚信制度,从而更好地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我国没有相关的针对诚信而制定的法律法规,要想约束学生在学校中的行为,提高诚信水平,学校就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诚信制度,加强对学生诚信行为的监督。在新生入学前,学校可以让学生签订一份诚信守则,一方面给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更好地对学生在校的行为进行约束和引导。针对学生的学习和活动制定如考试诚信制度、日常行为诚信制度、评优诚信制度、学生干部竞选诚信制度、求职就业诚信制度等。学校可以每学期或者每学年对学生进行诚信考核,一旦发现学生失信的行为,要进行相应的处罚,直至开除学籍。

2.2 开展相关的诚信规范教育,让诚信之树开花结果 让学生更好地遵守相关的制度,在日常管理中,学校应该开展相关的诚信规范教育,强化学生对各种制度的认识,培养学生遵守诚信制度规范的自觉性。例如,在进行考试前,辅导员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诚信规范教育,告诉学生作弊要承担什么后果,这样就是对学生的警戒。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能力。

2.3 开展相关的学术诚信教育,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学生进行论文写作时,教师应该教导学生什么样的行为是抄袭,要讲解如何进行文献参考,原文应该如何进行引用等。通过加强对学生学术诚信规范的教育,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不诚信的学术行为。

2.4 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营造校园诚信氛围 亚里士多德说,德行是一种习惯。习惯的载体就是日常生活,是环境熏陶的结果。学生的诚信状况与校园环境的氛围休戚相关,为此应发挥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信息来源途径多,思路开阔,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强的特点,创新诚信教育形式,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如请身边的“十佳大学生”、成功的企业家、劳动模范等走进校园开展诚信讲座、报告,进行交流和分享;组织引导大学生步入社会各个角落去观察和体验,感受诚信带给我们生活的美好和不诚信带给我们的伤害;也可以在不同阶段开展诚信系列活动,营造诚信在身边,诚信你我他的良好氛围;构建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网络宣传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校园网络诚信氛围和网络诚信育人环境,利用现代网络开展诚信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5 建立学生的诚信档案,让诚信落地生根 要让学生关注自己的誠信,自觉讲诚信,学校应该给学生建立相应的诚信档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于诚信行为的重视。学校可以建立诚信登记网站,每一位学生都要到该网站上进行注册和登记,一旦学生出现不诚信的行为,相关管理人员就会将其登记到该学生的个人信息中,毕业时,将该网站上的学生信息打印出来,归入到学生档案中。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诚信行为的重视程度,还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监督,从而更好地约束引导学生的行为。

总之,诚信不管是对于个人、社会还是国家都是极其重要的,大学生作为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人才质量如何,诚信是根本,将影响到社会的健康发展以及全面进步。重视诚信培养,加强诚信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开展诚信教育,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付兔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青年学生诚信建设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苏锐,乔华,王文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诚信建设[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4):129-132.

[3]刘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审视大学生诚信品质[J].教育与职业,2011(24):58-59.

篇5:社会治理视域下诚信政府建设

3.1 图书馆治理实现多元管理模式

为了摆脱传统的`单一的政府主导管理模式,地方图书馆应该积极转变管理思路。首先,需要理清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图书馆、社会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基于“政社分开、政事分开”的治理原则,明确地定位政府、行业协会、法人以及社会机构之间的关系,各自明确自身的职责,推进图书馆的专业化社会管理,在有效保证图书馆管理权限的基础上,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自律、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管理体制,使政府归政府,社会归社会,法人归法人,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多元治理的图书馆管理格局”。在地方图书馆管理模式方面,美国公共图书馆实行的是典型的分权、分散和多元化的管理体制。1970年,为了有效地对各类图书进行管理,美国成立了“国家图书馆和信息科学委员会”,其目的就是为美国国会和总统出谋划策。到 年,该机构合并到美国博物馆暨图书馆服务机构(IMLS)。该机构在美国国内有效地协调各州和地方机构的合作,从而推动图书馆的发展。大多数地方图书馆规定,作为图书馆的重要管理机构,图书馆理事会或委员会主要负责图书馆发展的规划、经费的预算以及相关人事管理等。如果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就需要实现治理结构的双元化,即包括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外部结构主要指图书馆与外部社会要素之间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协调系统,其主要是处理好政府、图书馆与行业协会等方面的权利有效协调。外部利益相关者为图书馆的管理积极策划,并监督图书馆管理职能的履行。图书馆的内部治理结构则是指图书馆内部系统的权力分享机制。在图书馆内部治理体系中,政府部门从传统的“主导管理”向“服务”转变,主要承担政策法规、经费投入和职能监督的角色。在内部事务决策中,图书馆理事会主要承担决策的功能,馆长及相关工作人员则承担履行职能的角色。行业协会则主要承担如何保障社会民众的信息知识自由和文化权益的功能,有效地履行行业协会的使命,推动社会民众对公共图书馆职能的了解,并积极参与到图书馆的各项事务中去。

3.2 重视社会力量的责任,实现经费渠道多元化

治理理论强调,当前许多社会问题的责任参与依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政府一头独大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不应该也不可能对地方图书馆建设发挥主导作用。为此,许多国家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经费来源,需要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这样才能缓解许多地方图书馆经费短缺的问题。在芬兰,其地方图书馆的经费主要来自几个方面:25%~50%的经费来自于中央政府的补助,主要对图书馆进行建设和购买流动书车,地方政府则提供15%~20%经费的支撑,其他的经费更多来自于社会和个体的捐赠。

“单纯依靠政府的经费投入并不能完全满足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为了给公共图书馆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公私合作联合办馆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当前许多合作方式中,公办民助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图书馆基础建设、人力资源提供主要由政府负责,相关的机构则主要负责图书馆资源、相关设备资金的提供。地方图书馆可以采取灵活的形式,对社会参与机构给予冠名的待遇,对合作机构提供资源免费开放和利用的权限,从而实现双赢。同时,公共图书馆应该采取开放的态度,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帮助,例如当地的著名企业、相关文化社会组织捐赠、个人资助等。当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了企业等赞助图书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免交同等数额税款的有关政策,从而为诸多地方图书馆获得多元化、多渠道的经费投入创设发展机遇。地方图书馆也可以设置募捐机构,积极主动与外界联合,接受社会各种力量的经费捐赠。3.3 挖掘新的管理技术与方法,提升图书馆资源利用率治理理论对政府职能的履行提出了新的诉求,如果仅仅局限于发号施令阶段,则无疑会削弱政府功能的发挥。治理理论强调,政府要积极探索更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从而保障图书馆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和开发,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首先,通过民众需求调查,实现图书馆资源为区域居民有效服务。根据不同服务对象,设计相关的问卷或组织实地调研,深入各级社区或街道,能够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确保图书馆资源开发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满足区域内不同教育经历、年龄结构、性别差异的民众需求。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要实现功能的多样化,既要有科学教育功能、信息咨询功能,也要有娱乐休闲功能。

其次,在当前网络技术发达的环境下,通过网络服务的升级来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推动政府、图书馆与相关利益方的合作,积极建设网络虚拟社区图书馆或电子资源服务平台,实现虚拟与实体的互补,从而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

第三,地方图书馆积极探讨有效的流通机制,从而实现图书馆资源能够有效流通。通过与其他县市图书馆的合作,建立图书馆藏书的交换机制,实现图书在不同居民和不同图书馆之间流通,进而实现书本在流动中传播知识。

4 结语

篇6:社会治理视域下诚信政府建设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使得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做出改变成为必要。突出社会自治,建立政府和社会合作治理的伙伴关系,向社会治理方式转变,已成为新的潮流。

【关键词】政府管理;社会治理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3-096-01

一、政府管理的现状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正不断增强。然而西方国家工业化的规律也不可避免地在国内上演,例如交通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另外城乡之间的差距持续扩大,房价节节攀升,诸多因素对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转化政府管理模式,改变政府管理思维就显得尤为重要。

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近些年里不断完善起来的“社会治理”思想,给政府管理的转变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而社会治理的起源也是根植于这样一个事实:传统的管理理论已经不能很好地解释,或者帮助改善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二、“社会治理”视角下的政府管理

“社会治理”这些年在中国已成为一个时髦的词。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这个文件里正式提出,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新一届政府在处理政府与公民关系时的这种新思路,新理念,应该说是个积极的信号。而这对于已经习惯了旧模式管理权威的人们来说,似乎真的是个好消息。

简单地说,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①。

谈到社会治理,就不免要谈到社会管理。在比较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之前,我认为有必要先区分社会领导和社会管理的区别。领导学中讲,领导与管理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在领导关系中两个群体是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关系,倾向于命令和服从;在管理关系中两个群体是制定者和执行者的关系,倾向于规章和制度。这两种关系的差别是显而易见的。而在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比较中,社会管理中政府更多的是强调社会规则的制定、发展、完善和维护,并尽力在公众宣传中以道德义务为先锋,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确保社会整体的有序性,来推动社会稳定健康发展;在社会治理中政府更多的是强调社会协作关系的建立、拓展、改良和维持,尽可能地调动公众的自我管理意识,不再单一地只是政府行动,换句话说也不再是以政府为中心,以社区、非营利组织、公共事业单位为辅助的社会运行模式,而是改为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之间的平等合作型伙伴关系,不再是“一些地方和部门所理解得防范管控社会,这种防控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编织一张严密的防控之网将社会一网打尽、一览无余。”②

社会治理在运用权力之外,也形成了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融合了市场的、法律的、文化的等各个因素。一般地,突出政府领导主体性的情况下,社会治理要求政府应更多地引导和减少管制,让民间组织及公民社会更多地承担社会治理的责任,让社会创新和社会企业成为改善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

政府管理,或者说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必然就要牵涉到一个话题,即常见于诸报端的“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有人提出过此方面的“三个有利于原则”,即:一是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社会行政成本。通过改革减少机构、理顺关系、压缩职能、下放权力来便利百姓。二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减少各种社会矛盾。三是要通过改革,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③这三个原则虽说是深化社会管理的改革,但其实无论是哪一条,都没有跳出社会管理的圈圈。要在改革上有所突破,只有真正地激活社会团体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地赋予社会团体自治及服务社会的自主权,真正地转向社会治理思维和模式。“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句话放在社会领域,就是要在政府领导下,使社会各种团体、组织、社区及个人进行自我管理,成为政府之外社会治理的第二主体。

三、向社会治理转变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导致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发生较大的变动,也就是说社会管理环境有了不同。这种变化是反映在方方面面的,比如当下热门的农村土地征收征用问题、城镇房屋拆迁问题,还有农民工讨薪、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因素构成了复杂的社会管理环境,且引发了日益增多的社会矛盾。

矛盾的解决除了过去靠政府调节之外,应该说让社会服务团体,即社会第三方介入调停解决是十分有益的。这不仅分担了政府进行社会治理的压力,同时又激发了社会自治活跃性,还使得政府与社会团体有了良性互动,增进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了解程度。因此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使社会管理模式转向社会治理是有必要的。

四、总结

虽然社会治理模式优点很多,但是应当看到,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社会治理观念的落实与实现有相当大的难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根深蒂固,官本位思想严重,全能政府色彩浓重,较少采取合作、互动的方式。同时,中国民间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凡事找政府、吃财政饭的惯性还很大,一时难以纠正。

因此,在当下的社会结构中,我认为可以提倡社会治理引起社会的广泛讨论,在社会舆论下,逐步实现思想开放,然后逐步地转变政府职能,树立有限、责任、法治、服务政府的观念。不过应当承认的是,虽然治理理论强调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但不应该也不能否定政府在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主导地位和重要作用。总而言之,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多因素的密切互动,或许是社会稳定和谐、不断发展的一剂良药。

注释:

上一篇:铁路乘务员求职信300下一篇:小升初的家长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