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事迹有感

2024-07-26

张伟事迹有感(通用8篇)

篇1:张伟事迹有感

读张伟事迹有感

——做新时期焦裕禄精神的践行者

“长流满眼泪,不敢放悲声。剜却心头肉,不换亲兄弟。美德传千里,爱心献学生。秋去一掊土,自此万均重”。人民的好校长张伟同志因病去世后其好友写下上面这段话,表达悲痛心请,更是张伟校长工作一生,服务人民,奉献学生,大公无私的真实写照。更是新时期焦裕禄精神“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的体现。

焦裕禄精神犹如一座丰碑巍巍矗立。总书记说:裕禄同志离开我们50年了,但他的崇高精神却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我们今天加强作风建设、改进干部作风,就要深入学习、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结合新的实际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新时期我们广大教育系统党员干部应该如何响应总书记号召,接过张伟同志的接力棒,继续践行焦裕禄精神,走党的群众路线,服务人民,执政为公?如何践行党的核心价值观,提升自己的精神需求,从自我做起照照镜子正好衣冠?

践行焦裕禄精神要做时代的弄潮者。“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使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新的领域研究实践教学理念,敢想前人所不曾想,敢做前人所不曾做。以毕生的精力,辛勤的汗水,开拓创新教育教学理。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践行者和积极推进者。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寻找适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学习中总结,在总结中创新。

践行焦裕禄精神要做坚定的信奉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数百年屈辱历史中走出来的革命力量,是中华民族艰难发展的实践者,是中华民族奔向富强的引领者。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不动摇,坚定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不动摇,坚定中华民族富强文明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梦不动摇。作为教育系统的工作者,我们应该在爱护学生奉献自己中坚定党的教育事业不动摇。

践行焦裕禄精神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即为学识渊博的人成为老师,行为端正的人成为典范,都是修身养性的名言。只有不断地致力于自我教育时,才能教育好别人,而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首先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在教育中,爱是灵魂和生命。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其次,教书育人需要有敢于将冷板凳坐热的耐心。甘于默默奉献内心如火一样炽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熊熊之火。激发学生的斗志,树立信心,让他们有必胜决心,这样才能在“创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坚战。

新时期国家科技在进步,经济在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蒸蒸日上,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更对我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提出要求指明方向,我们要在不断探索中创新、不断创新中奉献、不断奉献中前进。相信在新时期国家和党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感染下,我们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践行焦裕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的强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篇2:张伟事迹有感

_______学习张伟事迹有感

我学习了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郸城县秋渠一中校长张伟同志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内心又一次经受震撼和洗礼,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崇高与伟大,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与自豪,看到了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满怀赤诚之心,为党尽心尽力无私奉献的精彩一生和崇高的人生价值。

一个最基层的农村教师,却有一种奋勇向前的拼搏精神,宁愿放弃改行的机会,也要坚守艰辛清贫的教育工作岗位;有一颗“不是我所生,却与我更亲”的爱生之心。这些都源于他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这种蜡烛精神让一个个普通的名字响彻中国,传遍教育界,成为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他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把自己全部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他们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尊敬,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像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她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孔子云: “ 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

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张伟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仁爱与无私,值得敬佩!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为他感到骄傲和自豪!当前人民群众深切呼唤更高质量的教育、更加优秀的教师、更加良好的师德风尚。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以张伟为榜样,进一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努力向张伟同志看齐,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责任意识,忠实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有一首诗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做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有一种魔棒最为神奇,那就是粉笔;有一种平台最为神圣,那就是讲台。

篇3:张伟事迹有感

岁月匆匆, 转眼间自己在教师的岗位上也已工作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回首任教以来这段时间的工作实践, 其中经历的酸甜苦辣令我思绪万千。有人认为教师的生活单调而平凡, 往往今天是昨天的重复, 明天又是昨天的翻版。也有的人由于不甚了解而羡慕高校教师工作的清闲稳定, 但作为身处教学一线每天都和大量像自己孩子们的学生接触的老师, 笔者想说, 可以在平凡的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就是不平凡。这里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 每一天我都觉得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在加强, 每一天都觉得自己需要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作为一名教师, 我为拥有这份高尚的职业感到骄傲, 为拥有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感到知足, 漫步于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校园氛围里内心的宁静充实而感到快乐。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是百年大计, 教书也是一个漫长的育人之旅。在教学中, 我尝试着努力做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那么, 如何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呢?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意思是老师既是传授知识的人, 又是被学习的模范和榜样。知识渊博所以成为传授知识的人, 品德高尚所以成为模范和榜样。唐代韩愈在一篇文章里面写到:“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说的就是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是“传道”, 即教授做人的道理, 第二才是知识技能。但教育学生并不是多上几节思品课, 让学生背诵手册里日常行为规范就能做到的。“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 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师尤其作为党员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积极模范表率作用, 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言谈风貌。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 让学生佩服, 从而仿效。

几年前作为一名刚上岗的新老师, 一开始我心中不禁有些忐忑。幸运的是, 学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工作给予很多关心和帮助, 尤其是同一教研室的同事在教学方法上给了我许多宝贵的建议。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 逐渐获取了很多宝贵的工作经验。还记得第一次面对学生, 我内心的不安当时可以用色厉内荏来形容。学生中大部分是男生班里也只有几个女生, 担心男生可能调皮捣蛋不太好管理, 所以上课时我都努力地维持好课堂秩序, 以显示老师的威信, 对于回答不出问题或没有完成布置任务的学生更是要求比较严格, 这样上完课下来都觉得身心疲惫了。但是这样的效果并不良好, 有的班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老师累学生的积极性似乎也不高。有时看到学生因课堂上提问不会, 十分可怜低着头又偷偷看我希望老师原谅的样子, 让我好气又好笑同时感到这帮孩子的可爱纯真, 不禁思考自己对学生的了解真正有多少。记得刚带的班里有个学生的英语分数开始非常低, 考试挂科, 平时也不敢发言, 读英语都非常吃力, 我课下专门找她谈想知道原因, 结果她吃惊地说老师我以为你知道了, 我当时一愣经她说完才明白过来, 原来开学不久我曾给大家布置过一篇作文, 而她并没有按要求写规定的题目内容而是在作文中讲了自己对英语没有信心, 中学时基础就很差, 当地高考英语由于没有听力平时不重视所以听力基本上听不懂, 高考也只考了四五十分。而我在批阅大量学生的作文时只是简单以为她写走题了而忽略了她在作文中想告诉老师的情况, 这让我从此非常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作业, 尤其是后进生, 从学生的写作中可以很好地了解这个学生的特点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这位女生来到大学后因为英语赶不上大家的进度而显得更加自卑, 甚至想放弃学业, 我仔细帮她分析原因, 鼓励她不要放弃坚持努力下去, 每天争取一点一滴的进步, 语言学习只有逐步地积累才有成效, 起码她写的作文可以让人大概明白想表达的意思。再后来我发现这位女生无论每次上课都非常认真, 成绩不仅赶上来了而且达到班里中上水平。

即使同一个班的学生英语水平也会参差不齐, 在讲课时我会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 宁让程度较好的学生等, 也不能让不懂的学生继续不懂, 同时也补充一些课外的材料来满足水平较好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变得越来越轻松活跃, 师生间也随之和谐亲密, 学生们课下都亲切地称我为姐, 忘不了讲课时突然急性阑尾炎住院期间学生们纷纷的关心问候;当学生得知我结婚的消息时每人亲手制作的我珍藏至今的小礼物和婚礼当天送来的百合花及祝福, 让我至今都觉得那是我收到的最珍贵的结婚礼物, 感到身为一名老师的幸福和快乐。所教的第一届学生两年过去后, 一位班长曾对我说, 您是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师也是两年中我们唯一没有换的老师, 这让我当时讶异了好久。我希望学生在回顾他们成长时会动情地说:我的一生遇到过好多位很棒的老师。对于一位老师最高的评价应该是, 您是个非常优秀的老师。优秀老师的责任, 不仅认真完成了工作, 并且思考了以往的工作, 要有一颗爱心, 愿意为此做点什么, 用实际行动给予学生最大的鼓励。几天前, 当又有几名考试成绩很低的男生站在我面前, 抱怨学英语总赶不上没有效果, 似乎想直接破罐破摔的表情了, 他们来自青海、内蒙等省份让我想起情况很类似的两年前的那位女生, 我讲了她的例子, 告诉他们要下定决心去多付出, 清楚记得有位男生瞬间变明亮的眼神:“老师, 你真觉得我也能做到啊?”我回答他:“当然啊!”人的行为形成的秘密是:先定为, 再装为, 后变为。比如我们希望学生爱学习, 就可以通过以上三步来实现。当这个学生经常装成爱学习的样子, 慢慢的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他觉得他就是这样的人, 爱学习是他本来就有的状态, 于是他真的成为爱学习的好学生了。心理学家曾经研究得出结论:想让别人变成什么样的人, 就以他是什么样的人来对待他。

能让学生在现有的教育和考试制度下健康、快乐、阳光地成长, 那教育就取得很大的成功。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在学生心目中, 老师是社会人的缩影, 老师的世界观, 老师的品行, 老师的生活, 老师对每一现象的态度, 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如果老师急功近利, 忙于搞课题发论文走捷径或在外兼职而不专注于本职教学, 如何培养出有创新有个性, 追求真理富有爱心的下一代, 走向社会的他们如何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自己的贡献。一位老师要能够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学生, 靠的是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从其影响中, 不仅能学会怎样做学问, 也能学会怎样做人, 做怎样的人。老师在严以律己的同时, 对学生的要求应做到“严”而有“度”。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感情,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自觉愉快地接受老师的教诲, 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 不能厚此薄彼, 特别是后进生, 鼓励他们有话敢说、有问题敢问, 有一种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默契, 让他们把老师当作朋友, 从老师那里得到温暖关怀, 因材施教, 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 给学生们信心, 把学习变成自觉行为, 由他律实现自律, 成绩也提高了不少。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 大胆发言, 积极思维, 不断产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学高为师, 顺应社会的发展更新知识结构, 充实进步的、有时代气息的知识, 应成为当前高校教师的头号任务。

篇4:张伟事迹有感

通知强调,要把向张伟同志学习的活动与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抓好学习教育,核心是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与学习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结合起来,以先辈和模范人物为镜,学习先进典型,学习身边榜样,真心诚意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查准找实“四风”突出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模范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努力把每一所学校都办出水平、办出特色,确保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

通知要求,要把向张伟同志学习的活动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紧密结合。张伟同志是教育系统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典范,是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楷模。各地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周密安排、精心组织,充分利用校报校刊、展板橱窗、广播电视和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通过组织学习会、讨论会、座谈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宣传好、学习好、弘扬好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引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张伟同志看齐,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和责任意识,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贡献力量。

篇5:好校长张伟同志事迹学习有感

海田小学

王艳萍

张伟同志把党的教育事业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20年来,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模范履行教师、校长职责,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作为教师,他备课、讲课一丝不苟;他关爱学生,关注特殊群体,重视心理辅导,使留守儿童在学校里能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作为校长,他作风民主,以身作则,管理科学,能充分激发全体师生的主人翁精神;他关爱同志,谁家有大事,他一定到场;谁家有难事,他一定帮忙;他心里始终装着全校师生,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以实际行动践行着焦裕禄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

学习了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被其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他作为一名教师,更是一名校长,心系学生,把毕生的精力奉献于伟大的教育事业,这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高尚!同样我们也工作在教育一线,不仅要学习张伟同志的精神,更多的是要把这个精神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坚定最初选择这份职业的信仰,为学生服务,导航青春的梦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也是秋渠一中校长张伟20载教师生涯的真实写照。他以一颗关怀学生的爱心、关念同事的热心、关注教育的诚心,汇聚成一颗无私忘我的赤子之心,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乡村教育奇迹,铸炼出一代蜡炬成灰、肝脑涂地的铮铮师魂。我们常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我想,这里的‘德’除了自身高洁的德行外,更包含着由为人师表的责任感而生发出的奉献的精神和坚守的品格——那是一种不因物欲引诱而动摇的纯粹,不因个人得失而踌躇的执着。我们今日感叹张伟校长的赤诚,正是对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吁请和召唤——师者,就是要用全心全意的爱守护好每一株幼苗的成长,就是要用无愧古今的责任感,守护好教育的风骨和品格!

一、把爱撒给每一位学生;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爱;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要爱学生;

二、自存高远、无私奉献;学习了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受益匪浅,内心澎湃;

三、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效率;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作为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努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断加强师德师能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一、把爱撒给每一位学生。

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爱。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著名教育学家夏丐尊说过:“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的确,教师这个职业,是个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张伟老师用自己春风化雨般的爱心,滋润着颗颗童心,以自己无言的大爱为残疾学生撑起一片天,谱写孩子们多彩而又美满的人生,让“残月”同样成为熠熠生辉的“圆月”!一位常年坚持在水上学校工作的老师。用他自己说过的一句话这样评价他:我愿做一盏永远不灭的航标灯。

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和教师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满了爱,教育将永远是艳丽的春天!

二、自存高远、无私奉献。

学习了张伟同志的先进事迹,让我受益匪浅,内心澎湃!是啊,想自己当初刚踏上三尺讲台时,满怀壮志,也经历过成功与失败,但与他们相比,发现自己是那么的平淡。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与无私的奉献。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奉献一切,把校园装点成花园,不愧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园丁,他的事迹可以点燃激情,我想自己应该拿出勇气和热情,更好地走好自己的教育之路。

三、学习先进经验,提高教学效率。

没有研究就没有教育的推进,没有研究就没有教师专业的发展。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在默默创意间,延续师德,延展智慧,延伸创新,从不断刷新的记录,让我们感受到了沈老师那独立向上的人格和勇攀高峰的可贵精神。反思自己在教育研究方面的不足,张伟同志的事迹给了我们启发,教育研究就要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在教学中研究,在课例中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和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作为老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使者,努力学习、勤于实践,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投身教育教学改革,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努力践行者和积极推进者。首先需要有爱心。而在教育中,爱更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彰显学生的个性,放飞学生的心智,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其次,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内心如火一般炽热,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全体学生服务,这样才能燃起学生对知识渴望的熊熊之火。激发学生的斗志也是必不可少的,给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有“克敌制胜”的决心,这样才能在“创新教育”面前打好攻坚战。

学习了张伟同志先进事迹,我深深体会到: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在蜕变,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更进一步体会到,在教育教学中,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激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觉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的还要幸福的多,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

有一首诗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就是做教师;有一种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师魂;有一种魔棒最为神奇,那就是粉笔;有一种平台最为神圣,那就是讲台。

三寸粉笔写出人生风流,三尺讲台化作千顷苗圃。既然选择了教

篇6:张伟事迹报告词

张伟同志的四舅 李景文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李景文,是一名中学教师。张伟是我的亲外甥,张伟的母亲是我二姐,我是张伟的四舅。张伟突然离世之后,各级领导、同志们对张伟生前的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对张伟本人给予了高度评价,更对张伟的家人给予了深切的关怀与无私的帮助。在此我代表张伟的家人向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鞠躬,说谢谢你们)!

张伟这孩子自幼跟我读书,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张伟是个苦命的孩子,自幼家境十分贫困。他父亲弟兄四个,父亲排行老三。由于奶奶去世早,爷爷无奈之下把他二伯和小叔送别人抚养。由于家贫如洗,他大伯孤独一人也没有成家。为了让他大伯老有所养,也为了缓解张伟父母沉重的生活压力,张伟从小就被过继给了他大伯,成了大伯的养子。张伟父母、养父斗大的字不识一个,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家里人多地少,七八口人只有三四亩地,也不会做个生意,所以连温饱都难以保证。张伟兄弟姊妹五人,作为家中的长子,张伟从一出生就承载着父母的梦想和希望,父母为张伟起的乳名叫转运,希望从此时来运转,摆脱贫困的家境。

农村人都知道,薄地难长壮苗。虽然张伟从小学习一直多很努力,成绩也很优秀,但是上到初中二年级时,家里实在供应不起了,眼看着就要辍学回家。作为他的亲舅,虽然当民师也挣不了多少钱,但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就此放弃学业,便让他跟着我到我任教的双楼一中上学。在双楼一中就读期间,张伟特别懂事听话,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也很好,还多次被评为模范学生,最后顺利地考上高中。上高中了,要住校,可是家里穷得连一床被子却拿不出来。他妗子也就是我妻子,就把自己陪嫁的被子送给他,并给他买了一件黄的确良军装褂子,这件衣服和这床被子,张伟一直用到大学毕业!艰苦的环境,使他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上学时因不舍得吃,长期营养不良,一米七多的个子,大学毕业时还不到九十斤重。

张伟的特殊经历,使他深知穷孩子求学的不易,他上学的时候就跟我说过,他长大想当一名教师,让更多和他一样的穷孩子也能上学,用知识改变命运!在高考报考志愿时,按当时他的成绩,他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是他依然坚定地选择了周口师专,也就是现在的周口师范学院。

1994年,张伟大学毕业,面临工作分配问题。当时我有个表弟在周口粮油公司当领导,刚好手下缺人手,他知道张伟的处境,也知道张伟是个靠得住的孩子,就想让张伟去周口油脂厂办公室工作,当时厂里的效益很好,月薪可超千元,这可是当时年轻教师工资标准的几倍。这对于家境清贫、债台高筑的他家来说,无疑是个天大的好事。他就这事前来征求我的意见,我考虑到他家的实际情况就劝他说:“张伟呀,您舅我都教了二十年学啦,你看现在也就这样!你热爱教育,这我知道,可当老师虽然安稳,却一辈子清贫,与发财无缘!你可是家里的老大,家里人都盼着你参加工作,能改变家庭现状呢,你还是多想想,别错过了好机会!”让我没想到的是,1994年8月,他依然回到了家乡秋渠,踏上了秋渠一中的讲台。事后张伟跟我说,他不能不考虑自己年迈的大伯和父母,还有老家已经交往多年的女朋友,但是考虑更多的还是自己报考时的最初专业选择,还有始终难以忘怀、刻骨铭心的家乡像自己一样贫困家庭孩子的前途和出路。在张伟去世后,总有记者问我张伟当初选择回乡任教的原因,我想正是这些才坚定了他从事乡村教育的决心,正是因为这些他才扎根穷乡僻壤一干就是20年,正是为了这些他才无怨无悔,死而后已!

张伟这孩子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参加工作之后,没有忘记我对他的教育和照顾,那时候,他知道我喜欢喝酒,每到逢年过节,总要带上两瓶。2008年以后,我检查出患有血压高和糖尿病,过春节时张伟再到我家的时候,就给我买了身新衣服,并劝我不要再吸烟喝酒。

张伟这孩子重情重义。对于家庭,这孩子生前付出最大 的努力,承担了最大的义务。自从他毕业工作挣钱的哪一天起,他就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撑起来整个家庭,承担起了照顾两个家庭的重担。他大伯的衣食起居,头痛脑热都是他亲自照顾。尤其在他大伯重病的最后日子里,张伟一直熬药喂饭,端屎倒尿,衣不解带,悉心侍奉。邻居们都被感动了,说他大伯是前世修来的福,就是亲生儿子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个份上,就这样,张伟照顾大伯直到最后一口气,并为大伯披麻戴孝,送大伯入土为安!

张伟是个孝顺孩子。这孩子在他父亲病重期间,四处借钱给父亲治病,债台高筑在所不惜;去年母亲又不幸身患癌症,他白天坚守在学校工作,晚上抽时间到县人民医院陪护,他母亲总共做了两次手术,化疗四次,无论阴晴雨雪他的陪护一天也没有间断。张伟去世的第二天,我到他家去,二姐哭着对我说,孩子走的前两天,天还没亮,他就给我送来饺子馅,还对我说等忙完学校这一段工作,就陪我去县里复查病。没想到,这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张伟是个疼爱妻子的好丈夫。妻子没工作也不识字,可他从不嫌弃。妻子不忍心让张伟一个人承担家庭的负担,就在学校食堂打杂工,靠一点微薄的收入贴补家用。日子虽然紧巴巴的,但是他和妻子相敬如宾,共同承担家庭重担。张伟曾和妻子说,你别嫌弃没钱花,我不嫌弃没文化,感情才是一生的财富!自从结婚,张伟从没和妻子拌过一次嘴,吵

过一次架。

张伟还是个教子有方的父亲。只要有机会进县城,他就一定会看望在一高读书的女儿,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学习情况。在他的影响下,女儿张晗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教她的老师多次说,张晗今年考上一本院校没啥问题。

张伟对待兄弟姐妹关爱有加。有一次他弟弟向别人借了3000元钱,在别人需要时不能归还,他听说后,就把工资卡上仅有的3000元取出来,替弟弟还了账。平时父母的一应开支,大多由张伟负责,他从来没有依靠过两个弟弟。他常常说,俺兄弟没正式工作都不容易,我是当哥的啥事我得带好头。张伟死后,我二姐哭着对我说,平时有个啥事都是叫转运,这今后我再有事找谁啊?!

凡事,张伟都走在兄弟前面,但是他生活并不宽裕,很多事都是硬撑着。参加工作二十年,他家并没有置办什么像样的物件,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一个电视机、一套已经破损的旧沙发,还有一大一小两张破床,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衣柜,衣服都挂在一个两头支起的横杆上。这样的状况大家可能难以置信,这不奇怪,就在张伟去世后这段时间,有人到张伟家里亲眼看到如此情景,都怀疑那究竟是不是张伟的家。

张伟这孩子确实是个生活节俭的人,平常不讲吃,不讲穿,到死都没有穿过一件上档次的衣服。2009年10月,他到

郑州去学习,穿了一件破褂子,我当时在郑州工作的女儿实在看不过去说,就是农民进城也有件像样的衣服呀,你还是一校之长呢,就给他买了一个新褂子。当我女儿听说他张伟哥不幸去世的消息后,泣不成声,在电话里她跟我说,我哥这校长当得也太可怜了!

俺外甥媳妇,也就是张伟的妻子,叫春英。张伟去世后春英哭着跟我说过一件事儿,说是几天前张伟还跟她商量着等到闺女张晗高考结束后,暑假就带着她娘俩出去开开眼界,春英还说我得坐坐火车是啥感觉。春英活了四十多年还从来没有坐过火车,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周口,也就去过一次,那还是去年张伟带学生到周口参加英语竞赛,春英跟着去的。

张伟这孩子还是个和善的人,对亲戚邻居总是一副热心肠。在亲戚中间,张伟待人接物,所作所为,总会让人心头温暖,赞不绝口!我大哥去世后,家里只有大嫂一人,生活困难,张伟每次前去看望他大妗子,都会留下一二百元,让改善生活,补补身体。张伟对乡邻也有着很深的感情,每到秋麦二季,乡亲们晒粮找不到好场地,只要碰到学校放假,张伟就主动打开校门,为乡亲们提供方便。无论谁家有事,他都积极地跑前忙后,乡亲们都说张伟不但是位好校长,选他当村长也够格!

作为舅舅我和张伟情同父子,加上我也是老师,所以张

伟有什么事总好跟我说说。2003年8月的一天,张伟到我家,告诉我老校长离职了,他被任命为学校校长。我问他有什么打算,张伟说,既然是一校之长,就要对得起全校的师生,不能辜负了领导和全乡的父老乡亲,干就得干好!从此,他每次来我家,谈得最多的就是怎样留住师生,如何加强学校管理,如何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每取得一点成绩他都跟我讲,比如今年开学入学学生人数增加了200多人,年底学校在全县的又提高了5个位次,学校又分配来两名教师,又有十多名学生被一高录取,学校的操场已全部硬化,等等。我觉得他的心思一直都在围绕着学校转。

让我欣慰和自豪的是,秋渠一中变了,张伟这孩子的心血没有白费。作为张伟的舅父,张伟在工作中付出的辛苦和努力我心里最清楚。他去世时年仅42岁,但已是头发稀少,两鬓花白,看上去像50多岁的人。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时我还劝他:“你这个校长当的太辛苦了,干脆别干了。”可他说:“活儿再苦也得有人干,反正您外甥我本来就是个苦孩子,苦点我不怕,我就怕干不好对不起学生家长,那么多家长把还孩子交给咱,咱咋弄也得让家长放心。”

我觉得张伟这孩子当校长十年,想的都是学校和学生,却恰恰忘记了他自己。我知道他的高血压和哮喘病都很厉害,血压有时达到二百多,平时也都一百七八。我就提醒他不能只要工作不要身体,要按时吃药,按时休息,可是他一

工作起来就把亲朋好友的叮嘱放在脑后。谁也没想到,连续几天过度的劳累,竟然夺取了他年轻的生命!

张伟,我的傻孩子啊,你就这样走了!假如你在工作时考虑一下身体,假如你在工作中能给自己留出一点空间,假如你能按时吃药,休息那么一小会儿,或许你现在还能站在校园,还能陪一下身患癌症的母亲,还能陪同你即将高考的女儿踏入大学的门口!

张伟,我的苦孩子,你可知道,你这一去让身患癌症的母亲痛失爱子,让尚未成年的女儿永失父爱,让相濡以沫的妻子孤苦无依。

篇7:张伟同志事迹介绍

10级2班事迹简介

10级2班是理科教学班。班级目前学生52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24人,正式生24人。班级自组建以来,班主任和全体同学十分热爱这个集体,在近两年的磨合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班级自己的一些特色做法。例如,从高一开始,语文早读一直由课代表负责,坚持至今。每天的值周班长坚持记班务日志,及时总结,一天不拉。每次考试结束,及时总结表彰,留影,颁发证书,奖品,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已形成规律。目前,班级班风纯正,学风浓郁,在学年历次月考,期中,期末中,班级的付轼豪,吴美静,孟丹,均进入过前一百名大榜。班级的总成绩平均分在平行班中也位列三甲。为了开拓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能力,班级成立了读书读报小组,每天利用中午午班会的时间经常组织学习党的知识和政策,模范人物的事迹等,激励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被吸引到党组织的周围。在这个班级里,涌现出了校级爱心学生——张思涵,局级优秀团干部李悦,优秀团员顾晏松,付轼豪,孟丹等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这些学生的带动和影响下,班级也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多次荣获流动红旗和文明班级等荣誉称号。

在学校和学年组织的各项活动中,班级同学都能从大局出发,积极响应,踊跃参加,不叫苦,不喊累。圆满完成了远足拉练,校运动会,祭扫烈士墓等一系列活动。在运动会中,获得了精神文明奖。在学年组织的跳大绳比赛中,全体同学配合默契,荣获了第二名的佳绩。

在学年的扫雪,搬书,等一系列活动中,都能认真对待,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得到了学年领导的一致肯定。

在学校组织的趣味运动会中,2班同学集思广益,众志成城,在全部6个单项比赛中,勇夺5项名次,综合成绩位列第三名,显示出了班级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自从学年开展导学案以来,全体同学也积极响应,9个学习小组迅速成立起来,大家互帮互学,必学赶超,很多同学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大家也非常在意自己组的成绩,在各个小组提高成绩的同时,班级的总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篇8:张伟捕捉美好设计生活

同为70后的一代,我们的聊天多了几分亲切。盛夏的午后,听着他说起在金帆合唱团唱歌,在校园里种植自己亲手培育的郁金香,在学校的路上被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相中去试镜……凡此种种,这不正是我们少年时的梦想, 一一洒落在他成长的路上。

张伟倚书而坐, 透着英气与淡定。

仿佛间, 我还能看到一个精灵的少年, 在植物园的角落里, 偷偷折下一片老去的叶子, 实验室里躺在温床上的叶子消毒后被切成200多个颗粒, 取出一颗放进三角锥瓶的营养液里, 消毒、密封。在紫外线和日光灯的照射下, 小小的组织开始生根, 长出小芽。再后来小芽变成了一株美丽的郁金香, 再后来校园的草地上长满了成片的郁金香。长大的还有那个翩翩少年, 如今, 他已长成宽厚的肩膀, 但那精巧细密的心思还在, 未泯的童心还在。

张伟就是这样,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阳光, 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哪怕是一片灰尘, 如果你蹲下来仔细看的话, 你会发现上面很多小虫子走过的痕迹, 这种自然的肌理, 非常的美, 这些生活上的细节, 如果你去捕捉, 美的东西太多了。”

北京市建筑工程装饰公司设计总监张伟如是说, 如是做。

《城市住宅》:每一座城市都会对生活其中的设计师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北京的设计师和深圳、上海的设计师肯定会有一些不同,你长期生活在北京,你觉得这座城市赋予了你什么?

张伟:确实是这样,城市之间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市民和市民之间的生活差异就很明显,关心的事物不一样,谈论的东西也就不一样。

北京的老百姓每天聊的政治、文化的东西更多,其他城市的老百姓可能不会这样,不会把这方面内容作为中心话题,北京作为首都这也是他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的体现。从国内角度上,北京集中了全国文化的精粹。在国际方面,北京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窗口。

生活在北京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条件接触的更广泛的人群,这些都会对设计有一定的影响。我上中学的时候是金帆艺术团民族乐团的团长,在这期间我接触过很多著名音乐艺术家,比如彭修文、李德伦,他们培养了我对艺术的敏感性,帮助我理解并懂得音乐。

音乐是需要主旋律与变奏共存的。先有序曲,序曲完了,慢慢主旋律产生,接着会有变奏,变奏之后又返回主旋律,到达一定程度又要有一个高潮。

设计也是一样的,你的作品同样需要涉及这些元素,不能到处都是变奏,什么好看都放上去,都是变奏就听不见主旋律,没有主旋律就没有震撼力,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城市住宅》:既然这么喜爱音乐,为什么没有在音乐方面继续发展?

张伟:我很喜欢音乐包括声乐、器乐都很喜欢,我现在如果有时间还会在家里拉大提琴或者吹箫。我的父亲是做航天设计的,我的母亲是医生,父母给了我一些建议,他们认为我应该选择一些专业,艺术爱好可以作为综合素质的提高。

做室内设计是我自己选择的。我受益于北京的人文教育,从小学校就提供给我很多机会,做车模、航模训练动手能力,我得过北京市的很多奖项,我喜欢自己动手去设计去创造。

做了这么多年,我深切的体会到室内设计其实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一个好的室内设计师不仅要懂建筑,懂建筑的结构,而且要懂得与建筑相关的专业、材料、艺术、美学、科学以及心理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还要了解业主个人的性格,才能设计出舒适、美观的室内环境。

每一位业主都是不一样的,生活背景、年龄、职业、所处社会群体都不尽相同。每个人儿时的梦想,每个人希望的,每个人做出来的东西都不一样。

有的人是完全为自我的,有的人可能是为别人做的,人群不一样。完全为自我的人,你就一定要研究好他的性格、喜好、生活习惯,你要看他使用的物品,坐在他的车上,看他的陈设,看他的服装、搭配,他的语言、举止,捕捉到这些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合,对他进行提升。

《城市住宅》:就像是心理学一样,通过接触走进业主的内心,做出他想要的设计。

张伟:对,其实从几个地方就很容易发现:他开的车是什么类型的,他曾经住过的地方是什么风格的陈设,也许有不足的地方,那没关系,我们会用专业的眼光来看。

真正的艺术是要提取出这些元素以后,进行升华,进行二次的再创造,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在了解到他的家庭构成、社交群体之后给他设计一个更新的、更适合他的生活方式。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他需要一个更新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停留在以前。

有的业主很有见识,去过全世界很多国家,有想法但是他可能说不出来。

《城市住宅》:你有没有碰到过很“难缠”的业主?

张伟:不能说难缠,所谓“难缠”我觉得是交流的点没有契合到。室内设计到高端的时候我们服务的人群已经变了,他们很有想法。这个群体相对来说有要求很高的一些人,我们要找到共识点。实际上就是在交流的时候有没有找到他喜欢的东西,如果没有找到他喜欢的东西,他可能一直不满意,如果沟通的比较好,就比较容易接受。

客户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懂一些,装修过很多次,在交流的时候相对容易一些,很多材料的使用,各方面都有生活经验,他可能很多东西都喜欢,这时你就要给他整合,他会很高兴,接受你的设计。

还有一部分客户不是很懂,这些客户就会看什么都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这时你就要结合他的性格帮他分析,引导他。对于这些客户,跟他交流之前一定要把他的功能要求讲清楚,他自己的个性的生活方式一定要了解到。

我接触过一个厦门的客户,他的卫生间70多平方米,他每天办公基本上就是在卫生间里进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一定要有所了解。

《城市住宅》:你从事设计工作这么多年,接触到很多客户,不论是高端还是低端,他们在需求的大的趋势上有哪些变化?生态、环保的观念又没有被广大业主所接受?

张伟:我接触到的客户环保意识都很强,尤其是经济条件好的客户,他们都把环保放在第一位。我们在材料上尽量使用原生态的材料。所以说室内设计师的知识结构要求是很全面的,除了建筑的结构,对材料的使用,电器、空调、通风、智能化、声学以及节能、生态、环保等等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一个空间通风不通风生活质量是很不一样的,阳光怎么合理使用,温度上如何处理,材料如何使用等等。比如大理石,一个客厅地面全部采用大理石,不铺方毯,冬天没有供暖的时候,大理石会吸收你的热量,北京话讲就是拔你的腿。

住别墅你会发现,如果是暖气供暖的话二层以上会很热,但是首层还是很凉,因为热气都往上走,所以做别墅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地热采暖。

做庐师山庄设计施工时我们就主要采取地采暖的系统,利用地源热泵做采暖的供热源,使温度恒定,空气温润。外墙我们都做了外保温,这样建筑上非常节能。供水方面,我们采取直饮水和中水预留系统,整体成本比普通装修高出约20%,但是从长期效益来看是非常合理,物超所值的。

《城市住宅》:你做的设计项目公装比家装的数量要多一些,做酒店的时候,你是不是也要考虑酒店的商业价值,以及装修出来运营的效果会怎么样?

张伟:如果做酒店的话,地域性要求很强,每个地域的风俗习惯不一样。比如北京,在建筑风格上比较国际化,酒店如果做成所谓的奢华,繁复的装饰就不是很适合。在北京做设计要求既尊重民族文化又要与时代同步,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种感觉是很强的。

中国元素、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在北京是非常被重视的。空间上、造型上更大气一些。如果到其他城市要分析城市的气质、文化、特点,看看当地经营比较好的酒店,了解当地人喜欢的是什么。

《城市住宅》:你做过很多样板间像倚林家园、翠谷玉景,样板间的设计隐含着商业的目的在里面,设计师用什么办法吸引大家来买房子?

张伟:对,样板间的概念实际上是要提供很多与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区别的概念,来抓住消费者的眼球,使它产生感情上的冲动,刺激消费。人们可能一进样板间——“哇”,这个“哇”就起作用了。

可能这种生活方式很夸张,家具摆放的位置很奇特,但这种方式以前从没有见过,是完全可以尝试的新的方式。很多设计尺度上会增大,材料选用上对比更强,细节上、形式上可能更多元化。形式超越内容,做一个概念。当然,客户在真正的使用上,实用性和概念还是有差异的。

倚林家园是我们5年前的作品,当时刚看到平面图,我们发现户型很单一,都是220平方米的。原来的平面图,功能部分是一个传统的布局,但是他的结构有很多可以尝试变动的空间,我们把这些空间进行组合,这种生活方式,是购买者以前在这样的空间里享受不到的。他们感觉这个空间使用非常方便、合理。

在厨房设置上,我们采取中厨、西厨并存,以前可能就只是一个小的中厨。书房和主卧之间有一个联动关系,客厅和餐厅的沟通很自然。

这几个空间处理完以后,很明显刺激了消费。开发商的销售计划原来是预计两年左右售完,我们设计的样板间出来以后,不到半年房子全部卖光了,甲方非常满意,小区里其他比如会所的装饰工程全部都交给了我们。

《城市住宅》:设计师一看到这个空间就会有一种冲动,有激情在里面,设计师用超前的作品来刺激消费者,设计师的理念永远都是站在前沿的。设计师的工作很繁重,那设计师会用什么方式来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创作理念能一直走在前面?

张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同地域的文化、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都有自己浓厚的特点,很多异域的东西会产生刺激,全世界各地去看、去学习。物质生活的提升是经济发展的产物,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生活的要求标准就会随之提升。

同时,要求设计师自身就要有一个高品质的生活,你的家一定要住得很舒适,这样的话你才会有感觉,在使用过程中,你才会发现更高层客户的更新的要求。你要懂得生活,懂得接触大自然,懂得美食,热爱生活,你才能在生活中得到更多。

喜爱文学,可能在设计的时候,你会有一个故事,或者是儿时一个非常美好的理想出现在你的作品中,你在你的空间想象之中会产生灵感。

设计师如果有观察力的话,那他的设计灵感取之不尽。可能雨林中简简单单的空地上的一块苔藓,苔藓底下的一块岩石,这两块颜色就会产生一个空间的主调。包括一个非常美丽的植物的花形,可以演绎出来很多很美的灯具。

上一篇:《宇宙的边疆》导学案 答案下一篇:多媒体运用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