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2024-07-25

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共8篇)

篇1: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河 北 大 学

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题目: 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姓学号:年级专业: 2010级产品质量工程指导教师: 梁舒娟

2012 年07月25日

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调查人:张小庆、杜娟娟、赵圆圆、梁敬

调查时间:2012年7月12日—2012年7月14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白马乡东白马村

调查对象(印章):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白马乡东白马村村民及村干部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询问的形式,发现农村环境保护面临的困

难,并结合相关资料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提高人

们的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为了了解掌握农村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并探索其出路,我社会实践小分队于近

日以保定市白马乡东白马村为例进行了专门调查。现将此次社会实践调查的情况报告

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东白马村有二百多户村名,共计1197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农村规模逐渐扩大,同时农村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

日益增多。农村周边工业对资源的强度利用及废气废水的排放,导致农村环境污染和生

态破坏情况也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影响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和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该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生活垃圾污染

突出表现在:

1、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

2、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生活垃圾绝大部分未能实现无害化处理,造成生活垃圾多在路边、农田、河边等处堆积。

经调查发现该村没有垃圾处理设施,导致村民将生活垃圾乱扔乱倒。椐资料显示城

市人口每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是0.8—1公斤,农村的人均生活垃圾量没有具体的统

计数字,比城市应该低一些,但是农村人口众多,垃圾又得不到及时处理,日积月累垃

圾量非常惊人。此外,农村垃圾构成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

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这些生活垃圾不仅影响

村貌,还对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通过和村干部交流得知,该村没建垃圾池等垃圾处理设施一方面是由于资金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村民环保意识较差,即使建立相关设施,村民也会由于习惯、方便等问题

就近倾倒垃圾,使垃圾池等设施得不到充分利用。由于诸多原因,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仍

是一个影响农村环境卫生的严峻问题。

(二)水污染

主要表现在:

1、村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严重滞后,导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2、大部分的人口仍饮用苦咸水,受化肥、农药污染的水;

3、村中大量的水井的水质、水量明显不如以前。

目前,我国城市供水水质有20%不达标准,而农村供水的不达标率则是50%。据有

关资料显示,我国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无机亚硝酸盐及农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

消毒副产物等四类有机物。许多研究表明,饮用含有病原体或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对人

体的健康危害巨大,往往会给人带来血液性疾病,并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

由于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该村人口饮用水和灌溉水在水质、水源保证率以及用水

方便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造成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是工业、生活排放废水及因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所致的水污染。此外,畜禽粪尿直接排入,生活垃圾的随意丢放,进一

步加剧了水体污染。

另外,经村民反映:该村在多年前打井只需二三十米就可以得到甘甜的水源,但是

现在井深需要达到40多米才能出水,为了得到更好水质的水有的人家打井50多米。可

见农村不仅水污染现象严重,因工业、农业、生活用水不节制还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

(三)农业生产方面污染

主要表现在:

1、畜禽粪便污染;

2、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

3、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经调查得知,该村多数农户仍以农耕、养殖家禽牲畜为主来获得经济支撑。据资料

显示,喂一头猪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10个人的污物排放量;养一头牛的污物排放量相

当于35个人的污物排放量;一只鸡、鸭的污物排放量相当于3个人的污物排放量。但

是几乎很少有养殖场能对污物进行较为正规的和标准的处理。

进行农耕生产会频繁使用化肥农药,一般来讲,只有10%—20%的农药附着在农作

物上,而其他的部分则流失在土壤、水体和空气中。调查显示该村村民一般依据农作经

验施用农药和化肥,对于农药、化肥用量和品种没有科学的了解。这样不仅造成药剂浪

费、肥料损失,还会引起地力下降、有害生物天敌的数量和种类剧减,更对土壤和水源

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秸杆焚烧是一个新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又是一个可以改变而还没有改变的污染途

径。该村每年产生大量秸杆,每年一到收后种前,为了抓时抢种,农民往往就在田间地

头、路旁采取放火焚烧秸秆的方法,不仅浪费了资源,破坏了土壤结构,同时污染了农

村和市区的空气和环境,还影响了公共交通安全。

(四)农村取暖燃煤污染

经调查发现该村绝大多数农户冬天采用燃煤的方式取暖。据村民反映,一到冬天,天空中飘有很多烟尘,道路两边也会堆有很多煤渣炉灰,对环境、交通有很大影响。

(五)村周企业污染

近年来,由于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基于优先发展经济的考虑或因把关不严等原因

也引进了一些污染型企业。企业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总

量日趋增多,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六)其它影响因素

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

壤条件恶化。该村部分土地受到水土流失危害,近年土壤有机质也有所下降。另外,该

村种植较大面积的甘薯,但产品输出结构低化,资源利用率低,生物能在农村生活中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三、针对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几项建议

(一)加强监督和宣传,普及农村生态环保知识

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干部群众的生态观念,形

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良好氛围。

1、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必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作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实现可持续

发展。

2、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利用举办

展览,发放环保书籍和宣传画,表演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

识,促进农民更新观念,不断从自身做起,保护身边环境。

(二)全面启动生态农村的建设工程

1、尽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

2、把发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领域。

3、大力开展生态村的建设。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快村庄改造、改水

改厕进程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在农村逐步推行乡镇、村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切

实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重点做好县级森林公园

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

(三)完善排水治污法规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建立污水处理系统,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建设节水型农村。通过宣传教育、政策引导等多种手段努力建设节水型农村,逐步实现污水再生利用、雨洪利用等水资源

开发利用。

(四)加快生态农业发展

1、大力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利用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大作物秸杆再利用技术的推广

力度,建立秸杆粉碎还田、秸杆气化综合利用、秸杆青贮氨化示范区,减少化肥的使用。

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降低资

源消耗。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大力扶持生产并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

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有机肥。

3、对养殖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所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都要建设污染治理

设施,开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示范工程建设,推广养殖模式和养殖小区污染集中治理模

式,努力减少农业污染。

(五)强化对农村周边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监管力度

1、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提高环境管理水平,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严

惩,同时对工业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确保企业污废达标排放。

2、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加快工业的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严把项目落户关,杜绝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的项目投产。

3、针对企业的现状,建立污水泵站,完善管网配套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对农

村环境对造成破坏的工业污染。

(六)建立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投入机制

1、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财政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加强农村环境

保护和建设。

2、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多渠道投资机制,制定和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政策。通过政府

政策引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通过扩展农业环保资金的来源渠道,改变环保投资分配体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多元投资、企业经营的市场

运行机制,使农村环境保护真正走上法制化、市场化的道路。

篇2: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近年来,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环境问题做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被提上日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善,不少农民盖了新房、装了电话,甚至买了汽车。然而,环境污染问题却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农村社会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举措。以下是笔者通过对沅陵县筲箕湾镇的实地调查,走访、观察得出的报告:

一、农村环境现状

农村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科学的处理;人畜粪便没有得到合理科 学的利用;林木资源砍伐严重;水资源污染情况恶劣。

走进村镇,便可发现无处不在的垃圾,特别是在不少地方的村口、巷口、街口、路口,到处堆满了垃圾。村口路口倒满了,便向村外延伸,路旁、渠畔、林间也成了倒垃圾的地方。每到夏季,臭气熏天、滋生蚊蝇,碰上刮风下雨,废塑料、垃圾袋又随风刮得满地都是,甚至挂上树梢,刮上山坡,花花绿绿,非常难看。在你不经意间,你便会猜到动物随处拉的粪便,还有在农村如厕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少村民家的厕所就是在自家附近搭建的小棚子,在阴雨天气,常常会有难闻的气味扑鼻而来,非常刺鼻。在村民家里,笔者发现,村民做饭烧水还是采用很原始的烧柴方式,灶房里,往往是村民堆积如山的木材,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不准砍伐树木,但不少村民表示,这些条款对他们根本不起作用。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村民用水难问题,村民喝的水都是取自很远的山里的泉水。

二、环境污染原因

造成农村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与农民的富裕程度成正比的,也就是说,农民越富裕 所产生的垃圾就越多。而造成垃圾污染的直接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没有把垃圾处理列入乡镇规划,更没有列入乡镇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指标,以至于许多农村在处理垃圾时无章可循、无人管理。再者就是农村居民自身素质低,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现代科学的生活方式,自古以来,他们就是这样,上厕所也是很随便的,他们根本就没有觉得有什么异样,因为他们一直就是这样生活。还有就是,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农村的生活用能,农村的生活用能没有一个很好的供应系统,地方政府只关注经济的发展,没有在民生方面做出长远的计划。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一位的注重经济的效应,而忽视了环境的效应。就比如说镇上的长青矿业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但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污染。由于大量化学物质的排入,原本清澈干净的溪水,现在是连鱼虾也看不到半个。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

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成为村民的自觉习惯。

2、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落实责任,实行“户集、村收、镇(村)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行政村可在远离交通要道地点,设立临时垃圾箱、垃圾桶,配备专职的保洁员和专用垃圾车,定时、定点、集中清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综合回收利用。对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对各类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安全处理;对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以减少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因镇、因村制宜,制定农村环境卫生及垃圾处理管理办法,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

3、建设生态农业

推广先进、绿色农业科技,引导农民科学合理的发展经济。大力推行农村沼气建设,既可消除部分垃圾,又可以解决生活用能,还可以有效地促进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解决农村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增收。

4、严格控制乡镇企业的污染

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淘汰污染大的企业,对于现存的企业要鼓励其采用新技术,严格控制其污染量的排放。

5、加大对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财政投入

篇3: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一、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一) 外在的客观原因

1. 政策瓶颈

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理论上实践中都有歧视农村的倾向, 但区域差异大,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 教师待遇低, 许多农村学校房舍紧张, 信息化水平低, 办学条件捉襟见肘, 处于勉强维持运行状态, 要拿出钱用于教师教育是举步维艰。

2. 制度瓶颈

教师继续教育流于形式, 造成应付了事, 达不到实效。农村教师缺少实用有效的外出培训、学习、发展、深造机会, 教学实践中缺少专业引领, 无缘接触先进教学理念。许多大规模的教学活动, 只有重点学校教师才有展示的机会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矩。

3. 资源瓶颈

城乡的教育资源的差距大, 农村学校存在封闭性、边缘性和落后性特点, 信息闭塞、资料短缺, 可参阅的资料少, 缺少优质教育信息资源, 不会用或很少用互联网查资料、制课件, “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这里的世界很无奈”, 久而久之, 成了井底之蛙, 集体走向平庸。

4. 管理瓶颈

许多农村学校认为教师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 教师成为被剥夺了专业发展时空的“教书匠”, 疲于应付各种教学检查和杂务, 教学行为、工作绩效被固化, 束缚了手脚和个性, 整天就是埋头备课、上课、改作业, 应对检查, 觉得很忙、很累, 但总结时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些什么。

5. 评价瓶颈

教学谁做主?从理论上讲, 当然是教师和学生, 然而考试、评价、检查等无形的“手”在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自主权, 以分数来评价教师, 不得不教死书、死教书、拼时间、搞题海, 疲于奔命, 哪有时间和精力去钻研、创新教法,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无暇加强自身建设。

(二) 教师自身主观原因

1. 局限于后喻文化

北美哲人把人类文化分为三类:一是后喻文化, 特征是用过去指导未来;二是互喻文化, 特征是用现在指导未来;三是前喻文化, 特征是用未来指导现在。在时代变迁学生发展, 新课程实施的互喻文化和前喻文化已经存在的今天, 多数农村教师仍重复着昨天的师道尊严故事———“传道、授业、解惑”的后喻文化, 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要求。有多少教师恨铁不成钢而变相体罚学生, 有多少教师把对学生的一腔热爱化为千顷题海, 而最终淹没了学生的个性, 又有多少教师撒手放任, 最终让学生荒废了学业。

2. 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如果说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那么教师的一个教学行为能透视出教师的教学理念, 很多教师“只低头拉车, 不抬头看路”, 只注重眼前的教学效果, 沉睡在“本我”中、没有唤醒“自我”、更不能实现“超我”。认识不足, 观念就不可能转变, 行动当然也就不会有突破, 不从事教育理论的知识学习与探究, 缺乏教育科研意识的“发酵”已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桎梏, 丧失了发展的内在动力。

3. 知识技能裹足不前

农村教师教学钻研较少, 惰性黯然滋长, 不学习教育理论, 把握教育前沿信息, 思考自身学习问题, 使得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 专业知识结构较为陈旧、失衡, 教育研究和创新能力较差。没有教学研究意识, 缺乏对教学新思想、新内容、新手段的钻研学习, 往往浅尝辄止。

二、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思考

(一) 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政策视角

周济部长在2005年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 各级政府要坚持农村教育的重中之重地位……,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改革和创新农村教师教育体系, 为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教学提供支持与服务。因此要保证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来源的稳定, 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写进了十七大报告。如温州市委市府出台的文件《优先发展教育加快教育强市的建设》中提到均衡发展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 每年拨款由原来的3000万提高到6000万。

(二) 落实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法律支持视角

农村教师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政策的保障,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第13条规定:“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多渠道筹措, 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应有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培训”。教师法第19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制订教师培训规划, 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业务培训。”要增大教师教育经费的直接投入, 帮助农村教师支付接受继续教育的费用等措施来推进农村教师专业化的进程。

(三) 建立多向互动的学习平台———教育行政视角

面对教师专业成长和积极性调动的困局, 要从行政上推动, 如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推进城乡学校合作, 建立区域学校间教研网络, 实现教研互动, 改变农村环境闭塞、信息交流匮乏、教学任务繁重而难以及时、准确地获取各种先进教育教学信息的状况。如浙江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 温州市教育局开展的农村教师教学四项规范达标活动, 组织优秀教师开展“走近农村教师、走进农村课堂”送教下乡活动, 农村学校联片教研。开展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等各项教学评比, 降低了门槛, 为他们创造了条件。

(四) 做好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业务指导视角

要提升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 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抓好农村教师全员培训, 抓好省、市、县、校4级连动的骨干与普通教师各层面经常性培训。培训时间选在假期采取集中培训与平常节假日分散培训相结合, 校本培训因地制宜。培训内容要与专业对口, 力求精悍而实用, 要能解决农村学校教师所遇见的普遍问题, 在观念上和教育思想上给教师以新的启迪, 在技术上予以专业指导, 通过具体和典型的教学案例的剖析, 让教师们在教学理念上有所突破, 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启发和创新。注意倾听农村学校教师的心声, 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以“结识几位专家、深交几个骨干、反思几个问题、解决几个难题”为培训目标, 提高农村教师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

(五) 做好校本教研创良好环境———学校管理视角

教研、科研、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和必然选择。开展咨询、研讨活动, 通过课例分析、经验交流、教学研讨、教学反思等实现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 培养研究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专业素养。开展教学四项规范活动 (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命题) , 新教师基本功考核, 中老年教师的基本功升级。加强教研组建设, 对内盘活学校的学习资源, 开展同课异构, 抓好听课、评课活动, 优质课评比, 做好专题教研, 营造宽松和谐的教研环境, 建立新型教研文化。优化备课活动, 形成“写、议、改、补、记”五位一体模式。开展课例研讨, 推行“说课、上课、听课、议课、改课一条龙”的教研模式, 领悟“问题即课题, 教学即研究”的内涵。

(六) 在学习中教学, 在教学中研究———自身建设视角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内在知识结构不断更新、丰富的过程;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 一种生活, 向书本学习, 向问题学习, 向生活学习, 向实践学习, 在研究中学习, 勤学习、重实践、善反思。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 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源头活水”和真正动力。深化专业知识, 拓展专业技能, 丰富专业情意, 过好四关:学历关、基本功关 (三字一话多媒体) 、课堂教学关、教学札记关。在案例反思、行为跟进、专业引领中进入研究的三种形态:在整理中思考———日常渗透的自觉研究;在案例中反思———基于教育事件的主题研究;在行动中研究———寻求问题解决的探索。

农村教师在谋求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要通过以下四面镜来反思改进提高自己。望远镜:通过阅读、参加培训、网络和远程教育培训、出外考察等途径不断学习, 拓展视野;显微镜:时时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 从“小事”开始做起, 避免贪大而无从下手;潜望镜:专业发展的渠道和途径得另辟蹊径, 如当地的自然、民俗风土资源就是开发校本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好素材;平面镜:通过向身边人评价, 向专家、骨干教师学习, 取长补短。通过学习、实践、反思, 进入“在教学中研究, 在研究中教学”的良好状态, 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转变教学行为, 改革教学方式, 完善教师的专业结构: (1) 所教学科的知识 (能教) ; (2) 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 (会教) ; (3) 教育专业精神 (愿教) (根据台湾学者林瑞钦划分法) , 不断提升业务素质, 发展专业水平。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陈照星, 陈金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铺路搭桥[J].人民教育, 2004[, 20].

篇4: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关键词: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环境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正在逐步瓦解着中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污染转移到农村使得农村居民环境权遭受侵害,环境福利减少或丧失。剥夺了公民的环境权,就等于剥夺了其生存基础。

农村的环境保护问题逐渐受到学者的重视,他们针对环境污染转移以及农村居民如何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进行了研究。现有研究表明,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村企业污染加剧等使得农村出现严峻的环境问题。

现有文献指出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农村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性,并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居民不能有效地参与环境保护的原因。但是学者们并没有从理论上对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进行研究,也没有就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现实困境进行深入地分析,更没有指出提高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效率的路在何方。

二、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理论依据

1.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经济理论分析

环境是农村居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对人们的影响在总体上来说具有同一性和无差别性。根据现代经济学的观点,环境也可以视为一种给经济人带来预期经济效益的资产,作为这项资产的持有人有权保护其资产不受外部势力的“掠夺”。一旦农村环境受到污染,农村居民作为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在环境资产流失问题上作出回应。因此,农村居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根本要求。

在面对农村环境问题时,农村居民自发的社区式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农村社区活动,依靠血缘、地缘组织起来共同行动,即是实现其权利诉求的有效途径。

从环保参与需求方面来看,在中国现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上级对下级环保部门、环保部门对环评机构的监督,主要靠行政手段,而缺乏社会监督,农村居民参与项目决策的机会不多,环境保护这一区域公共产品需求经常得不到满足。从环保参与供给方面来看,农村居民参与环境这一区域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旨在促进整个农村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负外部性内部化,再生产得以维持,使自己不至于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

2.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法理分析

在政府主导型环境保护模式下,政府对环境要素具有较大的剩余索取权,而作为环境保护参与者的农村居民却只能得到较少的剩余索取权,在环境要素面前,政府和农村居民的地位是不对等的,政府通常能对环境要素索取更多。

环境要素的剩余索取权不对等直接影响了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因此,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热情特别应该注意把环境要素的剩余索取权交给农村居民。

农村居民的请求权是指当资源环境变得日益珍贵和稀缺时,如果人民提出环境权的给付请求,国家却不给予给付,人民可以直接根据基本权的规定,向国家请求。企业侵害环境行为一般包括违反环境标准制定发展规划、超标排污等行为。相对地,农村居民对企业等社会组织侵害环境的防御主要包括举报、控告、抗议和不配合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指出:当公私财产受到损失时,公民有权向国家索取赔偿。这里的公私财产损失,包括污染环境行为直接造成的财产损毁、减少的实际价值,为防止污染扩大以及消除污染而采取的必要的、合理的措施而发生的费用。因此,环境请求权是实现环境救济权的重要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农村居民的切身权利。

三、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现实困境

环境保护的理念并未深入人心,农村居民环境意识总体上不是很强,对参与环境保护热情不高。农村居民对自然环境有双重依赖——作为生产资料的依赖和作为生活条件的依赖,农业是最大限度依赖于自然的特殊生产部门,而农村居民的生活资料又很大程度上直接取于天然资源,这使自然环境状况对于农村居民的生存和发展质量有更直接的影响。但由于生存、生活、发展是其第一需要,经济转型和户籍制度改革使得大量青壮年农民入城务工,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群体,农村环境维权能力和改善能力都相应下降。城市污染流向农村,而农村由于较为分散,又缺少基本的环保设施,难以集中处理。一旦出现环境问题,环境维权的证据难以收集,因果关系证明困难,使得农村居民无法应对高成本和复杂性的环境污染案件。即使他们有意愿参与自身的维权,维权周期长、耗资大也会让农村居民望而却步。维护自己环境权利的农村居民,主要通过一些非正式的手段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中处于双重弱势地位——相对于排污者和城市居民的弱势。相对于污染者的弱势地位,使农村居民在与排污者协商、谈判和抗争中处于劣势;相对于城市居民的弱势地位,使得农村居民在分配环境保护资源、阻止城市污染转移等方面处于劣势。弱势地位使得农村居民面对污染损害时:证据搜集难,集体行动的组织难,立案难、法律服务获得难、法院审理中立难,获得赔偿的执行难。

农村居民成为环境保护不平等、不公正现实面前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受害者。

四、促进农村居民参与环保的政策建议

1.加快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事务,环保工作思维从“事后补救”向“事前预警”转换的重要保障。明确农村居民参与环评的权利,规定参与环评的具体范围、程序、方式和期限,有利于保障其环境知情权。环境信息披露制度能够督促地方政府和企业采取更为积极有效的环保措施,提升政府执政透明度和企业责任心;同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更能够引起农村居民对环境公共财产的关注,调动他们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完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需要环保部门在与农村居民进行信息沟通方面更加人性化和大众化,把公开信息和环境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2.提高立法与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度

重大项目在审批和验收前都要通过环境热线、地方报纸、媒体等进行公示,让村民了解重大项目的审批过程,保障其有效参与。环境保护法应规定村民参与建立环境保护的内容、渠道、方式,鼓励和支持他们的创造精神,逐步建立起村民参与、监督并从中受益下的污染转移控制机制。提高村民参与环境保护的层次,明确、统一他们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形式,注重环境立法过程中吸收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3.转变政府治理方式,赋予村民环境自主权

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有效参与给整个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和传统定势思维带来新的冲击,自下而上的力量促使政府部门在环境管理模式上不得不进行改革和创新。在新的格局下,政府应重新思考政府、企业和农村居民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在执政理念上,必须处理好治理污染与保障民生的关系;在发展思路上,必须处理好财富增长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在服务社会上,必须处理好维护权益与发展民生的关系。当然,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还农村居民以环境主动权。

4.强化农村居民的社区角色

中国基层的组织形式决定了农村居民在本社区内形成以血缘、地缘或者是相同的宗教信仰来维系的社会关系,而处于这些关系中的农村居民理应为本社区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农村居民的社区角色,使他更易受其他社区成员“示范效应”的影响。根据内尔·纽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时代,当一种观点受到大众媒介的持续不断宣扬,从而成为所谓支配性意见时,持有相反观点者便会逐渐陷入沉默,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去追随公众的看法。

也就是说,强化农村居民的社区角色,会在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过程中形成这么一种螺旋趋势:公共利益越来越走红吃香,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可以预见,虽然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有外部性,但这种外部性往往会被一定的社区角色所抵消,农村居民一旦组织起来将会成为维护自身权益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国家信息中心.2008―2020中国环境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7.

[2]蒋高明.中国生态环境危机[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1:18-25.

篇5:农村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趋势使劳动者生产经营风险增大;加之家庭的小型化、人口的老龄化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原有的以家庭保障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障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如何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当前农村实际的养老保险体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将从我国农民现阶段生产、生活特点、制度状况、社会发展状况等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面临的困境,并对其发展思路提出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

制度缺陷

政府参与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家庭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农村养老保险中存在问题日渐突出。但是要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套完全适合中国现状的养老保险制度似乎不太现实,因为我国仍存在诸多的制约因素。

一、我国农村现状分析。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的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农村的家庭养老原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已大大削弱,家庭养老功能急剧弱化,很难再维系农村未来所面临的养老需要,主要体现在:①农村家庭养老的思想基础发生了转变。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其利益观、价值观均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社会的家庭观和老年价值观一步步地替换着传统的家庭观和老年价值观;日益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货币观念以及价值规律对传统的伦理道德的冲击日趋强烈;农民已走出了“养儿防老”的思维怪圈,迫切要求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家庭养老保障制度。②农村家庭规模的逐步小型化使农村家庭养老的照料源越来越缺乏。据有关人口普查资料,1990年农村家庭户平均人口为4.18人,到1995年降低到3.70人,再到2000年降低到3.44人,农村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农村家庭养老越来越缺乏充分的照料源。③非农化及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村家庭养老缺乏应有的凝聚力。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已由原来的单一农业向农、工、商多元化发展,农民的家庭收入不再单靠传统农业,非农产业的收入在农民家庭中已占有较大的份额,相当部分的农民家庭,父母在家种田务农,子女出外搞副业或打工,而且子女在经济上有较强的独立性,父母失去了全部掌管家庭经济的权力,也就失去了相应的地位,使农村家庭养老缺乏凝聚力;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农村老年人与子女生活上的分离,这种分离若时间越长,父母与子女的感情纽带会变得松驰,由此带来的是子女尊老敬

老传统的下降。④农村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农村家庭养老难以达到未来老年农民的需求。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为6.96%,比1990年上升了1.39个百分点;按照人口老龄化的国际衡量标准,65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就进入老龄社会,我国离这个标准已非常靠近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十分庞大,加上农村养老保险既面临农村原有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即存量问题),又面临新增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即增量问题);同时,由于实行控制人口过度增长的基本国策,农村地区也将会形成“4—2—1”的家庭结构,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个老人,在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即使子女有赡养的精力和时间,农村家庭养老也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二、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一)、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按 1991 年民政部制定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的规定:“凡是达到全国和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农村居民,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凡是已解决温饱,基层组织比较健全的地方,坚持政府积极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凡是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的地方,暂缓开展这项工作”。我国目前开展农村养老保险的大多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参加养老保险的人也几乎都是较富裕的农村居民,大多数不发达农村地区和没有能力投保的贫困农村居民,实际上养老问题更加严重和紧迫。而按现行办法,这些地区和居民都无条件参加养老保险,这显然与我国实行农村养老保险的初衷相背离。另一方面,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模式不同,目前我国执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个人帐户的基金主要由个人供款构成,年老后领取的养老金的多少基本取决于个人帐户的基金积累状况,不存在代际和代内资金调剂,也没有国家财政资金的资助,社会成员间的互动互济功能十分有限。因此,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不具备统筹共济性质。

(二)资金筹集方式的弊端。

我国各地农村实践基本遵循了试行方案中有关资金筹集模式的原则性规定,即:“资金筹集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这个原则虽然具有一定的现实合理性,但必竟考虑得较片面,且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导致执行中的困难。实践中,一方面个人缴费为主实际成为个人的完全责任, 由于收入水平低、社会保障意识不强及缺乏相应的资金引导,导致农民投保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收入的影响,参加养老保险的人大部分是收入较高的居民,他们即使不参加养老保险,今后的养老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然而最需要养老保险的低收入和

贫困农民则不能从养老保险中受惠。而且在许多地区,干部和群众在享受

集体补贴方面的差距过大,干部补得多,群众补得少或不补,加剧了原来就存在的农村不公平。社会保险的目标之一是减少贫困,减少收入不平等和地位不平等,显然这种“保富不保贫”的农村社会养

老保险制度与这一目标是相违背的,不符合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初衷。

(三)、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小,而且覆盖不平衡

虽然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其覆盖面还是非常狭窄的。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有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没有政府投入的条件下,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根据不完全统计,1978—1997年,向乡镇企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约2.2亿。由于乡镇企业职工绝大部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的身份既是职工又是农民,非农收入在他们的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而农业收入越来越少。他们与土地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他们保有土地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未来,或者说是对所在企业或乡镇企业的未来没有把握,担心企业倒闭后又丧失了生活来源,因此他们仍把“回到田间”作为退路,土地是他们的最后一层保障。这不利于土地的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非常不利;而且由于乡镇企业职工的思想不稳定,不能全心地投入到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去,这对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四)、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低,不能保障参保者的基本生活

保障参保者的基本生活水平是社会保险的一个基本功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也应该保障参保农民丧失劳动能力(或60岁以后)的基本生活。但是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当中,由于农民投保档次较低和投保时间较短,养老金标准极低。按1998年全国历年(1986年以来)累计8000多万农村居民投保的150.4亿元养老金计算,人均也只有180元左右。中国社科院《农村社会保障研究》课题组在2000年的研究也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展农村养老保险以来,到1999年底,全国有8000多万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累计收入保险基金184亿元,1998年向59.8万参保人发放了养老金,人均42元。按此计算,月均养老金仅为3.5元,很显然难以保证其基本生活。另外,由于目前农村养老保险规定投保对象为20岁-60岁农村居民,如果一次性保费100元,对现在20岁的人来说,到60岁开始领保险金时,每月能拿到104元;对于现在40岁的人来说,每月只拿到11元;对于59岁的人

来说,60岁时每月拿不到1元钱。因此,现行制度只能使“未来老年人”或现在的年轻人受益,而现实的老人和中年人将成为农村养老保险的“真空”人群。

(五)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困难,且基金流失严重

按《基本方案》的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办法,主要是“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不能直接用于投资。”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困境一样,甚至由于农村养老保险实行完全积累制,问题更加严重,即按现行政策规定的资金运营手段根本无法保证养老基金的保值。特别是考虑到银行利率不断下调的现状,保值、增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另外,农村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不仅难以保证保值、增值,而且各地挤占、挪用和非法占用基金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将社会保障基金借给企业周转使用,有的用来搞投资、炒股票,更有甚者利用职权贪污挥霍,致使农民的“保命钱”大量流失,严重影响了基金的正常运转。一项在江苏省的调查表明,调查涉及的7个城市,已经流失的资金,占基金总额的35%,基金流失有地方政府挪用,养老保险机构挪用,违规投资和违规使用等。基金流失的另一种表现是管理费用,一些地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管理费用占到实收保费的30%以上。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日益严峻的农村养老问题。

一、加强宣传力度,增强农民投保意识。

增强农民投保意识,是实行养老保险的前提条件。大部分农村信息闭塞,观念落后,因此应将养老保险的优点进行大力宣传,推广农村保障体系,使他们逐渐摒弃“养儿防老”的陈旧观念,认同养老的形式多样化和社会化,增强他们的社会养老保险意识,逐渐消除他们对社会养老保险所持的观望、怀疑、不信任的态度,以增强社会养老对广大农民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农民的投保率。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一般认为,建立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1)农村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以下,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15%左右;(2)在老龄人口高峰期,农业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下降到50%以下(3)工业水平处于以工养老阶段,经济水平较高,人均GDP2000美元以上。由此可见,即使农民发现了社会养老保险的潜在利润,但目前中国经济条件不具备,也无法实现普及农村养老保险的目的。所以要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采取渐进式的制度变迁,逐步扩大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民 的供给水平,进而在质和量上与城市居民相等,而不是目前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根据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确定资金筹集比例。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性差异较大,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居民的实际承受能力来确定资金筹集比例。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居民完全有能力承担建立储蓄账户所需的资金,那么可继续实行以“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筹集模式;而对于经济发展落后,居民无力承担个人交纳的资金的地区,国家在给予政策扶持的同时还应该给予财力上的扶持。国家资金扶持的比例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水平来确定,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国家承担的比例应越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实行养老保险的目的。

四、.理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搞好农村养老基金的管理

我国最初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由民政部负责,1998年国务院设置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工作由民政部转交给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但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要业务工作由县级及县以下的机构承担,既负责养老金的收取、核算、发放,又负责基金的运营经管。由于管理水平低,保险基金的保值能力和实际保险能力都很差,部分地区还存在政府部门乃至个人挤占、挪用、甚至贪污挥霍农村养老金的情况,还有的成为乡村干部给农民加重负担的借口。因此,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并易于广大农民所接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实行政、事、财分开,做到内部监督、审计部门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中央、省、地(市)三级政府主管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建章立法、组织推动和行使监督,县、乡两级负责保费的收缴、个人账户管理、养老金发放等具体事宜;中央、省两级设立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承担基金管理人的职能,从而保证农村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可将养老基金分为两类:近几年要支付的费用,购买国债、国库券或定期储蓄;未来支付的,可由国家按优惠保护原则用于大的项目和国家主导产业投资,以追求较高的回报。

五、加大政府的参与。

在讲究效率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不可能使公共物品的生产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最佳水平,且养老保险在消费中既无争夺性,又无排他性,这个特征使市场失效成为必然。政府介入社会职位领域的首要基本目标是进行收入再分配,追求社会公平,以维持社会可以接受的收入分配差距。对于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收入不高相对贫穷的农民来说,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帮助,需要国家的关心。农民虽有土地,但仅仅拥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无所有权。农民生病或年老后最需要钱的时候却不能变卖土地以供所需。并

且几十年的农业集体化和公社化体制导致农民一生的积蓄非常有限,大多数老年农民没有足够的积蓄来养老,他们几乎是两手空空进入老年的。而且对农民的不公平待遇达到某个极限之后,严重的社会冲突就可能发生。故政府应遵循“对所有的人不偏不倚”的无歧视原则,在养老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使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由于私人提供养老保险的成本高,且由于无法避免逆向选择的矛盾,国家可以比竞争组织以低得多的费用提供养老服务,节约社会成本。在财力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资金的增加,国家应从财政或税收中专门拿出一块用作农村养老保障基金,财政必须成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最终调节者,使农民也能分享经济增长带来的利益。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养老保障的政策和法律等制度的投入。如对农村养老保障项目和机构进行宏观调控,完善有关养老保障的金融管理体制,加大法制配套建设和保障力度等。这些立法和法律是为适应由于农民的经济价值的提高而导致的制度压力与限制做出的滞后调整。同时还要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上要适度倾斜,如对基金运营中的减免税待遇。社会养老这一新制度对农民的潜在利益,也符合农业支援工业,工业发展后又反哺农业这样一个经济发展规律。

六、广开社会保障的筹资渠道,为社会养老保险提供充足的资金。

充足的社保资金既是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一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的核心环节,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养老保险更是这样。目前,从总体来看,社会养老保险资金非常紧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养老保险的需要,因此必须开辟社会保障的筹资渠道。具体从下面两方面去做工作:①加强财政支出结构调整力度,逐步提高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拨款。社会保障必须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财政必须成为社会保障基金不足的最终调节者,这是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与否的关键。资料显示,1991年,瑞典、英国、加拿大、美国的社会保障总支出中,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占到56.4%、31.8%、36.4%、28.7%;1994年欧盟国家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有36%来自国家财政;而我国2000年,即使在中央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的前提下,这一比重还只有4.5%,明显偏低。因此,必须加大财政支出管理方面的改革,压缩一部分事业支出,紧缩行政管理费用,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从而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投入。②开征社会保障税,尽快建立起以税收收入为主要来源的社会保障筹资机制。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主要是采用缴费的方式,这造成社会保障涵盖面过窄、筹资方式的约束力较差、征收成本过高的弊端,这种筹资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利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发展。为此,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开征社会保障税,以法律的形式规范社会保障筹资方式,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开辟筹资渠道的必然选择。社会保障税以法律的形式设立,增强了筹资的刚性,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了社会保障抗风险能力,还有利于平衡城乡之间和各地区之间的负担。从而使

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有稳定可靠的来源。

七、加强农村养老保险的立法工作。

加强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立法,是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针对家庭养老保险方式存在的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的弊端,建立相应的法律制度是相当必要的。法律具有稳定性、规范性和强制性,对农民面临的一些养老问题能做到有法可依,给以妥善解决;同时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虽然解决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困难重重,但只要根据我国的国情与现状,实施相应的措施,仍是可行的。其中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突破瓶颈的前提;针对我国农村的现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突破瓶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郑功成

2、《社会保障概论》

张思铎

涅海红

赵文龙

3、《制度变迁中的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

黄小莉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6期

4、《当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

吴云勇,杜澎城

辽宁财专学报

2001年第4期

5、《农村养老保险:一种方案的设计和论证》

陈 颐

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6、《农村养老保险必须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过渡》

康松、康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44期

7、《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困境与出路》

樊天霞、徐鼎亚

上海经济研究

2004年第四期

8、《对建立和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吴妙琢、郭小燕

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11卷第4期

9、《中国农村养老保险问题与对策》

张红鑫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2年第15卷第2期

10、《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亚梅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2年第16卷第4期

11、《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殷 俊

篇6: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困境与出路

庙垭中心校

黄星

本文摘要:综合实践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但是由于贫困地区受师资配备、办学条件、实验活动经费、学生基础等因素的制约,综合实践课程作为新一轮课改中最亮丽的风景不得不退居二线,这就对指导纲要所规定的活动课的目标任务的全面落实打了折扣。笔者在农村小学经过两个多月的实施,发现综合实践课程的教材、教具、教学时间,以及学生、教师乃至学校等许多问题困扰着课程的发展,举步为艰。

关键词:农村 综合实践 困境 出路

今年我来到美丽的东白湖支教,接受了小学一、二年级的综合实践课教学。据说,这是学校首次开设综合实践课,而我首次来到贫困山区首次进行综合实践教学,尽管在此之前也做了一些功课,可要把这个艰巨的任务完成好还真不容易。经过两个月的亲身实践,不可避免地也遇到困境,同时也产生一些想法。

困境一:教材的问题

开学前得知,不仅学生没有教材,就连教师的教本也没有配备,这无疑给刚接受任务的我是一个下马威。开学前,我就四处寻找教材,最后在城区的两所小学找到两套教材。一套是绍兴市教育局教研室编写《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一套是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以及教参。但事实上,在实际教学中,课本里的内容我很难用上。或许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的编写人员主要是一些专家、学者等,他们的层次较高,生活在城市的多,这一现象导致了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城市化要求较高,面向闭塞的农村的内容相对较少。比如,第一册第二课让学生认识《常用物品》,课本中列举的吸尘器,很多学生打出生就没见过,怎么能认出来呢?

出路:仔细阅读综合实践指导纲要的要求后才知道,活动课程应在参考教本的基础上开发校本教材。于是我结合“不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原则,根据东白湖的地方特色设计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学生每天生活在大坝周围,对它的一切应该十分熟知,我就让学生去调查水库的建造历史,有关数据,流传的美丽故事等;由于东白湖地理位置特殊,每年有三个月大雾弥漫,我就和学生一起了解大雾的成因,观察大雾的变化,欣赏大雾的美丽。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世界中调查着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他们突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是那么的美,爱家乡之情油然而生。

其实农村的学生比城市要多得多,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建议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除了考虑城乡共用的一些内容外,还要增加农村孩子常见的科学现象的内容,使其能与教师学生素质现状相吻合,毕竟教师自行开发的内容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

困境二:教具的问题

使用教学器材与课程内容不配套也是较为突出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是相当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的,许多课文都需要材料,但现实中教师根本不可能有现成的教具,只能靠学生课前去准备,可实际上对于农村来说这也是不现实的,学生自己准备的材料和教师要求的材料相差甚远。比如教学《生活标志》,备课时我认为生活标志随处可见,让学生课前收集一些应该不成问题。可交流后我才发现,对城市来说司空见惯的在农村却难觅其踪——学生除了知道男女厕所的标志外其它的一无所知,教学时只能将老师收集的展示给学生。可如果教学中光靠教师去准备,又哪来如此多符合要求的材料呢?

出路:在资源包的《交通标志》一课里,教材上设计了“演一演”——分组表演过马路的活动,它就是让学生手举自己制作的交通标志,扮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文明过马路的情景。这个活动给了我启发,既然没有现成的教具,我们可以发动学生动手做。交通标志这样做,生活标志也这样做,也这样演,效果还真不错。

不过,自己做固然很有乐趣,但比较耗时,所以教材发行的同时,发放配套材料是势在必行的。

困境三:教学时间的问题

按照省下发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意见,综合实践活动每周有3课时,每学期约50-60课时。我现在的周任课为2节,纲要的要求完不成不说,难的是时间段比较分散。比如我《玩叶子》一课我总共设计了五个课时的活动内容:采叶子,认识叶子,区分叶子的形状,说说叶子的用途,朗诵赞美叶子的儿歌,蜡笔印叶脉画,最后制作叶子剪贴画。因为设计的内容多,工作量大,不是一节课或几节课能解决的,而且学生忘性大,这一回带叶子了,下一回就忘了带的同学玩的热火朝天,不带的又不会社交的只好做旁观者。这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安排缺乏灵活性,使教学开展的效果打了折扣。

出路: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计划,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因校制宜,灵活安排,既不要像学科课程那样每周固定节数,也不要像学科活动一样安排在每周的某一固定时间。可以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少的情况下,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如校内活动时,就可以分散在平时,而校外活动时,就需要集中一个半天,甚至一整天。就是每节课上课的时间,也应是有弹性的,根据需要或长课或短课,可以是35分钟,也可以是70分钟。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与学校和班主任作好协调工作,不能因为综合课的合理时间而影响了其他课程的教学。

困境四:课程整合的问题。

为了寻找综合实践的校本教学内容,我翻阅了一、二年级相应的语文、思品、美术、体育等教材,发现里面的内容有很多都是雷同的。比如,资源包第一册里的案例1《上学多么好》的内容与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一单元《你好,新学校》的教学设计就非常接近。或许设计者认为小朋友第一天进学校,就要强化他的学校概念,所以每门课在开学初都进行始业教育。尽管每一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同,但实施起来却很难彰显个性。于是你也写《我们的学校》,他也写《快乐的一天》,对于学生呢,无疑是炒冷饭,课堂里是没有收获的。有一位学生因为在综合实践课里制作了漂亮的课程表,当美术老师也让他画课程表时,他就说:我们已经画过了,为什么老画?让老师无言以对。

出路:或许因为我关注了整合这个问题,所以在教学一年级的《上学多么好》系列时,我一方面与课任老师衔接,探讨教学内容的删减,一方面又刻意回避几门学科中容易相同的活动,比如“介绍自己”,“怎样与新伙伴相处”,“美丽的校园”,“快乐的一天”等等,我把重点放在调查上:调查学校里有几个年级、几个班级,调查班内男生与女生的人数,调查新伙伴的年龄、爱好,调查任课老师的姓名等等,并将这些结果制成表格。孩子们对这些活动不亦乐乎,在一次一次的调查过程中,认识了自己的学校,更多的是培养了自己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和思维天地,进而拥有自己的创新成果。

我想,这应该是符合纲要的指导思想的。俗话说:事在人为。如果任课老师有这份心,课程整合也不是难事,相同的内容依然有不同的亮点。

困境五:教师的问题

尽管我们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素质教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尽管我们也认识到综合实践课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但从课程实施情况看,教师把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能力和水平较低,师资的流动性大,已成为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因素。而且不少教师有畏难情绪,怕麻烦、怕花工夫,上课采用“放羊”式或者变成作业整理课;还有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将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以往的中队活动,对活动设计把握不准,造成场面热闹,劳师动众,但却是带着学生走马观花,不乏“作秀”之嫌。

出路:综合实践活动由于活动形式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不确定性以及活动结果的不可预见性,对教师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素质要求,特别是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实践能力的要求,他再也不能机械地重复教案,他需要对不断变化的情境作出回应。教师的创造性及教育机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得最大的重视和力倡。所以,综合实践课程需要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这批老师除了自身不断学习外,还要得到学校的支持,参加多种方式的培训,从而不断提高驾驭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其他还有许多问题也扼制着课程的发展,比如:

学生的问题:农村学生普遍表现缺乏探究能力,综合能力差,不善于把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组合,触类旁通地创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而且缺乏对现代高科技成果的关注,对人类基因库、信息高速公路、纳米技术等科技成果知之甚少。我曾统计过,一个班只有2位同学拥有类似于《百科全书》的自然科学资料,没有家庭拥有电脑,而学校的图书室、电脑室开放率也不够高。

学校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强调安全,学校考虑对学生人身安全负责,限制学生利用校内课时走向社会进行实践活动,学生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践,这就造成校内课时的浪费,学生学习与教师有效指导之间的矛盾;校本实施的过程中注重活动形式,轻视活动实效性,课程质量难以保证。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国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它所需要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都不是课程理念本身就能解决的。凡此种种问题急需解决,才能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健康发展,重要的是通过研究,使《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的方方面面更趋完善,成为小学生们都喜欢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与实施》

3、钟启泉、张华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4、《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篇7:农村环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自2015年以来,西亚以及北非动荡的局势以及国家内部的战乱频仍使得大量的难民流向欧洲,使欧洲经历了自二战以来的最大一次的难民潮。处于欧洲边境的希腊、意大利等国家在此次难民危机中首当其冲,国内的经济、社会治安遭受了严重挑战。时至今日,欧洲部分国家通过收紧边境政策,加大边境的管控限制难民的进入本国的数量,使得大量的难民难以得到安置。如何保证难民的基本的生存权以及生命健康权也成为处理此次难民危机的一大难题。此次难民危机同样反映出了目前国际难民保护的弊端和不足。

一、难民的定义

关于难民的定义,学者一般将其分为狭义上的难民和广义上的难民,狭义上的难民仅仅是1951年《关于难民地位的日内瓦公约》以及1967年《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中所规定的难民,即所谓的公约难民。根据上述公约及议定书的规定,难民是指:有正当理由畏惧由于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而遭迫害)的原因留在其本国之外,并且由于此项畏惧而不能或不愿受该国保护的人,或者不具有国籍并且由于上述事情留在他以前经常居住国家以外而现在不能或者由于上述畏惧不愿返回该国之人。而广义上的难民不仅仅包括上述的受政治迫害者,甚至还包括了因逃离外来侵略、占领、外国统治或者严重扰乱原住国或国籍所属国秩序的事件的人豍以及因普遍暴力、国内冲突、大规模侵犯人权的行为而逃离本国的人豎,此外《欧盟难民保护指令》甚至将迫害源自国家机构扩展到控制国家或者国家大部分领域的政党或组织,以及非国家政党、组织或个人,将迫害是由于种族、宗教等原因扩展到性别豏,从而扩大了难民的内涵,从而也成为难民保护法规的重要补充。但《关于难民地位公约》第一条第3、4、5款也对难民的范围作出了限制。同时,联合国难民署于2003年发布了《关于国际保护的指导方针》进一步解释了上述两公约的难民身份排除条款,对于难民的范围作出了限制。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际难民法对于难民保护的依据仅仅是《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以及《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这两个核心文件,并且由于其他具有拘束力的国际公约的缺失,导致了在难民保护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难民保护原则与国家主权原则的冲突

根据国际公约以及地区性组织的条约中关于难民保护的原则主要可以分为“国际协作的原则”、“不推回原则”以及“不歧视原则”等。安置难民作为一项人道主义救助措施,其实施的主体还是国家,当一个国家的利益由于难民的涌入而遭受损失时,该国是否有权利拒绝难民的进入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此次难民危机中,位于欧洲边缘的希腊、土耳其等国家由于难民的大量涌入,导致了其本国国内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治安出现了大量的问题。不仅如此,主动接受难民的德国,也由于难民数量的巨大而逐渐收紧了边境政策。有的国家如英国一开始甚至拒绝难民进入本国。如果大规模的难民同时进入一个国家,那么对接受国而言,其国内环境以及秩序将遭受严重的威胁和破坏。但同时,作为公约的缔约国,该国又得承担公约中规定的不推回的义务,从而产生了难民保护原则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在多数情形之下,国家往往会选择“第三条道路”,通过各种政策将难民拒之国门之外,同时又解释自己并未违反国际法的义务。在此次难民危机之中,不少欧洲国家拒绝接受难民进入本国境内。即使是接受难民的国家也拒绝欧盟对于难民名额的摊派。时至今日,“巴尔干通道”的关闭,使得大量难民无法前往西欧国家而滞留在边境,其生存状况堪忧。

(二)公约关于难民的定义过于狭窄

《公约》和《议定书》关于可以认定为难民的前提限制在了种族、宗教、国籍、属于某一社会团体或具有某种政治见解这五种因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难民的新形态不断出现,环境难民以及国内流离失所者已经逐渐成为难民的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关于难民的定义却一直处于原来的范围,传统意义上的难民的概念已经无法适应新情况的出现。荒漠化、自然灾害、全球气温升高导致的环境的恶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成为环境难民。但是,环境难民并不属于现有的难民保护体系。由于其不满足《公约》和《议定书》关于难民的定义,因环境问题导致无法再本国生存而离开本国前前往他国,很可能由于未经他国的允许进入他国境内而被当作非法移民。其权利非但不能受到保护反而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环境难民的接受与否完全取决于主权国家的自由裁量,这也不利于环境难民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内部的武装冲突,越来越多的国内流离失所者成为需要保护的对象。国内流离失所者是指被强迫或不得不逃离或离开习惯居住地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离开居住地是迫于或为了逃避武装冲突、普遍的暴力情势、侵犯人权的行为或天灾人祸,但他们并未越过国际承认的边界。豐根据联合国难民署的全球报告,截止到2014年底,全球大约有3200万的国内流离失所者。根据内部位移监测中(IDMC)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新增了278万国内流离失所者。这些国内流离失所者与《公约》所规定的难民在实质上都需要救助,但是其由于没有越过边境无法满足国际法上对于难民至少具备的两个条件而无法受到《公约》的保护。

(三)难民甄别制度和程序的不完善

《公约》和《议定书》中对于难民甄别的程序没有做具体的规定,而是将这些具体的措施交由缔约国根据本国的宪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确定。虽然联合国难民事物高级专员办事处发布了《甄别难民地位的程序与标准手册》并结合难民署的实践建议各国在制定相关国内法的过程中予以考虑,或在实践中予以执行。但上述的手册并不具备与公约与议定书相同的拘束力。因此在各国的实践从很难得到切实的执行。难民问题是由政治因素(国际格局或产生国政治局势)所造成的人道主义问题,而难民政策则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从国际政治或本国外交政策出发,为解决这一人道主义问题而采取的政治性措施。豑国际政治的形势往往会对一国的难民政策产生重大影响。难民的甄别程序也是如此,许多国家会根据本国的政治外交的策略和特点进而制定本国对于难民甄别程序上的具体措施,从而使难民的身份认定演变成政治斗争。虽然不少国家在国内立法中加强了对难民的保护,墨西哥的法律将性别视为迫害理由;阿根廷已开始向可能有其他国际保护需求的、未受承认的难民提供临时保护,还向自然灾害受灾者发放人道主义签证;韩国的将难民审批程序的时间从一年限制到6个月之内。但是,难民甄别制度仍然存在着缺陷:决策质量低;相对于难民个人特点类似而上诉成功率高的其他国家,难民确认率过低;经常缺乏正当保障使用加急程序;自动适用与加急程序有关的拘留;无暂停效应的上诉;缺乏获得法律咨询的机会;大量案件积压。豒此外,《公约》第1条第6款以及第32条第2款中关于不推回原则的例外情况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而给予了缔约国巨大的自由裁量权。对于难民是否足以危害所在国的安全,则完全交由难民居住地的国家决定。

(四)缺乏强有力的执行力和资金支持

目前承担难民保护的主要职责是联合国难民署,作为联合国的机构其本身并不具有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力,因此也无法通过强制力来要求主权国家承担难民保护的责任,并且离开了国家的配合,其保护难民的职能就无法发挥。由于缺乏强制力,难民署在实际的难民保护工作中主要是通过倡议和协调各主权国家对难民进行救助、安置和遣返。一旦遇到公约缔约国拒绝接收难民,拒绝履行公约的义务,甚至侵犯难民的基本权利时,难民署所能够采取的措施极为有限,无法通过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权力机构要求国家强制履行其义务。此外,难民署执行机构职能的经费预算仅有2%是来自于联合国的拨款,其他剩余的预算主要来源是各国以及私人的捐赠。其经费严重不足已经影响到其正常的救助工作。就此次难民危机而言,难民庇护行动所需资金严重短缺的问题目前正在破坏应对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流离失所危机的救助行动。国际难民署保护难民的相关行动支出在2016年高达7亿2400万美元,但目前的到位资金仅有1亿5800万美元。资金需求和供给之间存在着巨大缺口使得难民署的工作举步维艰。

三、对于加强难民保护的思考

首先,扩大难民的内涵范围。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地区和国内武装冲突的频繁发生、极端主义、宗教主义、恐怖主义的滋生以及全球气候的影响,导致难民的种类和数量剧增。如前所述,新型难民的出现使得《公约》和《议定书》原有关于难民的定义已经无法涵盖所有的难民范围,也不利于难民人权的保护。虽然一些区域性组织与欧盟、非洲统一组织等通过了区域性的国际文件扩展了难民的内涵。但这些文件的拘束力仅限于区域性组织内部,对其他国家没有拘束力。因此,有必要对于《公约》和《议定书》加以修改,扩大难民的范围,以更好地对环境难民以及国内流离失所者提供保护。

其次,加强国际社会的合作。国际社会所开展的救助工作对于难民问题的缓解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从此次难民危机之中所暴露出来的欧洲各国之间相互推诿,甚至不愿承担保护难民义务的问题也反映出了目前国际上各国之间为了自身的政治或经济的利益而其侵犯难民的基本权利。对于难民的保护,不仅需要联合国难民署的努力,同样也需要其他国际组织,如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世界粮农组织等的帮助,也同样需要各个主权国家切实履行相关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义务。共同应对这一个全球性问题。

篇8: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关键词:农村中学,作文教学,困境,出路

一、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的困境

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存在着诸如: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法失当、教学与学生生活相脱节等原因。教学方法落后、陈旧,导致学生作文训练形式单一,对写作文不感兴趣。老师对作文教学无非是“写前指导—学生写作—老师批改”这样的模式。老师方法落后,学生选材落后,路就越走越窄。学生称写作文为“狼来了”。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农村学生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新鲜事物要少得多。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贫乏,学生的知识容量相应地变小,学生作文感觉“无米下锅”,也随之出现了虚构内容、拔高立意的现象。为了考试学生就不得不编造,他们的作文也难以情动人。

二、农村中学的作文教学的出路

中学作文教学实践应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张扬学生的个性人格为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践。

(一)塑造个性,丰富学生内涵。

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学生良好品格、正确的人生观、积极的人生态度的形成是作文教学的途径和目标。要为文,先做人。人格意识培养,是提高作文思想内容、思想感情的前提。对中学生而言,学作文的过程更应该是学做人的过程。

其一,树立正确的节操观念,是作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有对真善美的爱,才有对假丑恶的憎;只有爱憎分明,文章才会有热情,才会有动人魂魄的力量。有了正确的节操观念,作文思想内容的深度也必定会有所提高。

其二,通过作文教学,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读好书、看好画、听好音乐,欣赏优秀影视片,交好朋友。作文引导他们认清清浊,辨识良莠,使他们具有高雅的情趣,更会显出人格的光彩。

其三,个性是创造的源泉。学生有个性,表达才有个性。俗话说:“文如其人。”习惯于有个性地表达的学生,其创造力的培养前景是无限的。

(二)教法上力求创新。

长久以来,大部分农村中学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上因循守旧,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致学生讨厌写作文,作文水平难以提高。下面,笔者就农村中学作文教法提一点自己的见解———亲自“下水”,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中的创造能力,教师写好“下水文”是重要的方法。无论教师的写作水平如何,与学生一同投入写作的“海洋”游上几个来回,都会使同行的学生兴奋不已。其好处有几方面:一是教师从自身的体验出发,给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过程,如何立意,如何选材,如何行文,等等,均由于“现身说法”的缘故,而使学生倍感亲切;二是让学生充分体验与教师尽情交流的快乐。同一个题目,同一种要求,同一个时间,教师与学生登上同一个“舞台”,这本身就体现出语文教学迷人的人性色彩,学生渴望交流的愿望得以实现,必然会给写作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三是教师敢于把自己的“下水文”拿进讲评课堂,与学生作文放在一起比较,让学生挑刺,并尝试着说出自己的理由,这样的一个评判过程,必然会使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增,并始终保持战胜老师的“欲望”。这样的写作课,怎会不激发学生的创造情趣呢?

(三)培养兴趣,写出真情实感。

作文的兴趣从哪里入手培养呢?按心理学的观点,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是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把作文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渐把“老师要我写”变为“我要写”的自愿自觉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生活正是广阔的海洋,只有热爱生活,才能积极地投入生活的怀抱,才能从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要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人生,体验生活的良好习惯。光有生活,而没有体验,往往写不出鲜活生动的文章来。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做人,有目的、多层次、多角度地感受生活,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让其亲身体会到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写作宝藏。

其次,要引导学生现实地思考,直面现实,培养其对情绪、情感的调节、控制的同时,鼓励他们不要掩盖自己的情感,发挥想象力地写作。要引导学生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感。“文以载道”,是从先秦儒家教育一直沿袭至今的优良的教育教学传统。在中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应当把语言文字的表达训练与语言文字应用的目的性教育结合起来。在写作指导的设计中,首先应该使学生树立“为用而学”的意识,使作文训练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真正为生活服务。

同时,要教育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因此首先要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只有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发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内部动力。

(四)亲近生活,拓宽作文视野。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提出要求:“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所以,中学作文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或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现实生活,开发和利用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让学生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并让学生养成写日记写心得的习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结语

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作文亦是如此。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孩子们学习的课堂,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重视学生的生活、思想、认识、情感以及知识实际,让学生尽可能地亲近生活,应该鼓励孩子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灵感,让学生尽可能少地受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强化他们的写作主体意识,促进主动积极的发展。一旦封闭的“要我作文”向开放的“我要作文”转变,学生的写作素质便会提高,写作兴趣就能得到调动,笔下文章就会变得生机勃勃,情趣盎然。

上一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论文下一篇:贵州威宁有多少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