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4-07-29

浅析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精选8篇)

篇1:浅析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作为独立法人实体地位的确立对高校财务预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中心内容,必须高度重视并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为学校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支持。本文针对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 高校财务

一、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阶段存在的问题

1.预算编制程序不科学

长期以来预算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部门缺乏参与预算编制的意识。由于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客体的了解有限,在编制预算时又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了解,致使预算指标的确立缺乏合理性,难以反映学校各预算客体的具体情况,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与财务预算不相匹配,使得学校事业发展无法获得有利的财务支持。在多数情况下,学校预算的编制往往是为了向上级财政部门争取拨款,丧失了作为一种有效的财务管理手段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预算编制过程缺乏相关部门的参与,除了在预算编制上缺乏合理性外,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各项预算措施也得不到有效的理解和执行。

2.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

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任务指标脱离,依靠以往的实际支出为基础,通过预测调整当年财政收支相关项目编制本年的预算。这种方法会造成两方面的缺陷:一是预算的编制脱离学校发展规划,使预算与实际支出不相符合;二是掩盖了以往实际支出的资金项目中不合理的支出项目。这种预算编制方法使预算无法为学校发展规划提供有效的资金需求计划,影响了学校规划的实施。

(二)预算执行阶段

1.预算控制意识缺乏导致监管失效

由于很多高校没有认识到对预算执行监控管理是预算完善和补充的最好办法,因此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力度不够,预算的执行和监管成为高校的软肋,使财务预算形同虚设,预算执行不利,监管也流于形式。

2.预算执行过程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为适应资金预算执行中遇到的突发事件,资金预算就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在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实施必要的调整。学校财务部门对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反馈,报送财政主管部门,但按规定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予调整,尤其是对那些可以估计到的费用开支,因工作疏忽未列入预算的,不能随便同意补报预算,使得学校项目建设因资金不到位受到限制。

(三)预算评价分析阶段

预算执行的好坏最终需要通过预算评价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通过分析才能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才能汲取教训总结经验。通过考评才能明确责任,量化工作的努力程度,因此,科学的预算分析和考核是财务预算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但是,在我国许多高校中缺乏预算管理的评价体系,无法衡量教职工的工作努力程度,缺乏有效的奖惩措施,影响了大家执行财务预算的积极性,最终影响财务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

二、完善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创新预算编制模式

1.宏观上构建学校新的预算编制管理体系

以“归口分级”管理制度为核心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构成了新的预算管理体系内部框架。另外,预算管理制度也构成了学校内部预算管理体系的有机部分,包括预算编制和审批程序、修改预算的办法、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方法、预算的评价和考核等。

2.微观上构建校内责任预算体系

建议在高校的预算管理体系中建立责任预算,在现有的预算控制的基础上,将管理责任下放到归口管理部门,形成新的内部控制模式,使各部门在内部预算资源再分配方面被赋予广泛的自主权,这将有助于改进预算过程的配置效率。

(二)构建新的预算审批与评价监督体系

在财务部门内成立一个预算管理中心,加强预算的编制、审核、协助工作,推行会计委派制,对各预算基层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核算和监督;成立学校财经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财务的副校长、各院(系、处、所)及附属单位负责人和专家组成,对各院(系、处、所)及附属单位的部门预算草案及全校的总预算草案进行审核;发挥职代会作用,学校的总体预算、发展规划、重大投资必须经职代会讨论,实行广泛的民主决策和监督;发挥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作用,监督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的规范性,监督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指标下达、资金拨付、预算调整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要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审计制度,国家应在健全有关法规的基础上,建立部门预算经费绩效评估机制,彻底改变教育只重投入、不重效益的现象,为高校预算经费绩效评估提供外部环境。高校内部要要充分发挥审计等部门的作用,建立和完善预算评价机制,对预算的执行全过程监督,对执行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促进预算工作上水平。

(三)创新预算管理思路

1.树立“以人为本”的预算管理理念

财务预算的运行效果的好坏决定于预算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即财务预算的主体素质的高低情况。因此,财务预算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学校内部不同部门之间可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编制预算时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做出“留一手”的财务预算,违背了预算应该尽量客观、公正、可靠的要求,从而影响预算工作的效果.因此,财会人员应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本着对国家、社会、单位和个人负责的态度,在工作态度上实事求是,在工作方法上注意调整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做好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

2.财务预算要做到收支平衡

适度拓宽平衡预算的时间,做到量入为出与负债建设的有机统一。高校预算管理必须做到以收定支,据以对支出、赤字和负债总量实施控制;使政策制定者了解高校在中拥有多大的可支配财力;让广大教职工明白资源是如何被安排的。可限制支出部门过高的支出期望,使大家认识到超过财力支持的支出要求是无效的。但是,为了有效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与时俱进,思想必须跟随形势的发展进行创新思维,寻求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3.大力推进“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对保障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的增量预算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它的科学性使其在高校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必须严格贯彻零基预算法,排除部门经费只能增不能减的问题,集中资金使用,保证重点支出。

4.重视预算管理的评价考核

必须将各单位的预算经费与其工作任务、工作业绩和经济效果直接挂钩,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每可由校预算审计监督部门对各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议,分出优、劣等级,校财务部门据此作为下的预算安排的参考,以达到奖优罚劣的目的,可以进一步促使各部门经费预算的不断科学化,也促使各部门有效地利用资金。

参考文献:[1]张静文.当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4,02.[2]陈学美.高校部门预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事业财会,2006,03.[3]戴传红.高校加强预算管理的若千举措[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篇2:浅析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预算管理是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预算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财务状况和持续发展能力,预算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各项事业能否顺利实施和发展,但是现今高校的预算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加强控制能力和完善内部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应对高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现状;意识薄弱;对策

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财务收支计划,是高等学校内所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高等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1]高校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和考核,贯穿于全部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反映高校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于是探索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发现不足并改进预算管理是当前高校预算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合理配置高校资源,体现战略目标。运用预算管理,合理分配资源,尽可能的将高校的预算资金配置于需求最强烈的项目上,通过调控预算资金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项目,有效维护高校的正常运转。

(二)适当控制财务风险。现阶段高校普遍依靠高额贷款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加强预算管理,可以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据以对支出、赤字和负债总量实施控制,可限制各部门过高的支出期望,树立勤俭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高校的财务风险。

[2]

二、现阶段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够全面。

随着高校预算管理的改革,高校实行了“大收入”、“大支出”的财务综合预算管理。从理论上来讲,这可能更有利于高校的资金全方位地管理,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如预期的满意,由于高校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或者特意的隐瞒、逃避监督,导致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经营收入、培训收入、赞助收入等少部分纳入预算或不纳入预算的现象。

(二)管理层的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重视度不高。

长期以来,高校办学的经费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拨款,学校只是按上级批准的计划编制预算,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各个学院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下达的预算,不能发挥

主观能动性。更有甚者,管理层认为预算可有可无,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

(三)预算管理控制、执行及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的预算管理仍只注重预算的制定和下达,但是在下达后,却未能对预算执行过程及时有效地实施监控、跟踪和指标考核,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和进度信息也未及时反馈。而且预算管理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体系,难以令高校预算管理部门对执行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变化进行快速反应。

(四)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各高校预算管理常常采用“基数+增长”即增量预算法以及经验加估计的方法来进行编制,这种编制方法是以上的支出数为基数,但是基数本身可能不合理,如此下去,预算数与实际支出情况差距会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严重虚报的情况,造成资金配置不合理。

(五)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绩效评价工作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强调的是责任和绩效。但目前各高校对预算执行情况普遍缺少完整有效的预算评价体系,缺乏应有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节约没有奖励,超支也不惩罚,造成各部门忙于争资金,加剧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六)预算编制周期不合理。

高校现行编制预算是按照公历(1月1日-12月31日),而高校的日常工作都是按照学年来安排的,这使得预算的编制和实际情况不符合。当年9月份所收的学费等不仅仅要用于当年的开支,而且要一直用到来年的8月份,其收入的实际使用期间和预算核算期间产生差异。[3]

三、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预算管理观念,加强预算管理意识。

财务人员要加强预算管理学习,管理层要转变预算仅为财务部门编制的误区观念,预算其实是由各部门、各层次的组织和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和执行的综合性管理系统。于是管理层应当充分调动高校内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预算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将预算目标的实施转化为全方位的管理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又可以促进信息广泛的传递、交流和反馈,为整个高校的预算编制和管理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应采用科学化的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方法有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等方法,对高校而言,为了

打破传统院系预算支出只增不减的问题,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较为科学,其他方法可以作为辅助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法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不考虑以往情况如何,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通过对所有支出项目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逐一进行审核和评估,能压缩经费支出,使高校有限的财力资源按照支出项目的轻重缓急来得到合理地分配与利用。同时,在零基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可以使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预算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编制预算,严格控制预算支出,使编制的财务预算更具可操作性。

(三)加强预算管理控制、执行与监督体系。

对于预算管理控制,需建立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注重事前控制的同时,还需注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将控制机制贯穿于预算的整个过程,提高预算的约束力,防止乱收乱支、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产生。

对于预算的执行,应根据预算计划把预算经费下拨给各部门、各院系,并对其用款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项目,比如需要提前支付的预算资金或调整预算项目的,可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审批后执行。各部门应分析评价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效益,论证学校预算调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填写预算执行情况表。为配合预算项目检查的实时监控,还应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调控。[4]

对于预算的监督,应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内部监督作用,将各院系预算管理执行情况纳入内部审计范畴,通过对各院系预算指标和预算执行结果的审计,评估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院系预算责任人在其岗位、管理职责范围,预算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四)建立有效地绩效考评体系,完善高校绩效评价标准。

绩效考评是高校预算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为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对学校和院系的支出项目和支出指标的合理性进行检查,对部门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经费进行评价,并对各部门预算指标和实际支出情况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将考核和奖惩相结合,将各级预算责任人财经工作实绩的考核纳入日常人事考核工作之中,使其制度化,并充分调动各方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更好地为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服务。

预算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指导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指导性、监督性、可调节性以及预见性等作用。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各阶层、各院系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以保证高校的全面、稳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霞.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业会计,2010,(7):38

[2]谢爱香.浅析高校财务风险与控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3]李丹.论我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

篇3:浅析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适应经济体制和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 经历了多次修订和改革, 但是如何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学校财务预算管理框架, 切实做到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并发挥其作用, 已成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研究的一项日趋紧迫的课题。

当前, 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迅猛发展的时期。随着“科教兴国”方针政策的积极、深入实施,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在近十年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无论是学科建设、科研水平, 还是办学规模、师生人数, 都发生了迅猛的增长。随着高校的办学规模在不断扩大, 办学层次也在提高, 其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和模式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预算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深入研究探讨这些问题是当前高校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课题。

1 我国高校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意义

高校预算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即高校预算是高等学校年度内所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 是高等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 也是一个学校的规模和事业发展方向的综合反映[1]。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是依据学校预算, 通过财务活动对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方面的业务活动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高校事业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1 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是我国财务会计改革的必然要求

财政部、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确立了高校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地位。多渠道筹资以及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改变了过去完全依赖国家财政拨款的体制和“核算型”、“报账型”的财务管理方式, 建立了“全收全支”新收支管理模式, 这就要求作为事业单位有机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财务工作必须确立“大收入大支出”观念, 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

1.2 实行财务预算管理能够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高校财务预算综合反映了学校事业计划的各个方面以及与之相应的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 对预算执行过程的管理可以有效地监督事业计划的完成进程, 防止因财力过于分散, 缺乏统一管理, 而造成财产物资流失、重复购置以及对外盲目投资等问题, 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出现资金安全隐患。实行全面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做到收支平衡, 合理安排支出, 防止赤字预算, 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1.3 实行财务预算管理, 促使学校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高等学校预算是事业发展计划的量化反映, 明确了校内各部门甚至个人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 这些目标都是相互关联和协调的, 各项指标的实现是保证学校事业发展总体目标实现的前提。实行财务预算管理, 有助于合理安排学校的各项事业计划任务, 借助于对预算执行性的分析, 有效地评价、考核各部门以及部门领导的工作业绩, 及时调整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全面财务预算管理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流程包括预算目标、预算编制、预算下达、预算执行、差异分析、预算调整、预算控制、预算考核和信息反馈环节, 如图1所示。

2 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其综合财务预算编制与管理, 应根据自身事业发展可能筹集到的收入情况, 合理统筹支出项目, 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保证重点, 统筹兼顾, 勤俭节约;量入为出, 收支平衡;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

随着“科教兴国”方针政策的积极、深入实施,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无论是学科建设、科研水平, 还是办学规模、师生人数, 都发生了迅猛的增长, 与此同时,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和模式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目前, 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2.1 财务预算管理意识淡薄, 主体单一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高校自身长期处于缺乏自主性的状态, 对学校事业计划缺乏长期规划, 在各个高校的预算编制中, 其一般是编制一年执行一年, 预算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学校年度内的正常运行。收入支出的预算[2]并没有严格按照学校当年事业发展的规划和任务的有关标准和定额编制, 而仅凭上年的实际数加预计的增加数来确定。许多学校办学经费基本上是依靠国家财政包揽, 学校只是按上级批准的计划预算, 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 校内各院系级部门只是被动地解释学校下达的预算, 发挥不了主观能动性。

此外, 许多高校认为财务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 确定预算项目和控制预算只由财务部门完成, 没有能充分的调动高校各个职能部门理财的积极性, 从而无法发挥各个职能部门在预算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2.2 财务预算编制不完整

高校内部财务管理体制规定, 规模较大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模式, 规模较小的学校实行“统一领导, 统一管理”模式。根据部门预算编制要求, 综合预算应当囊括学校的全部收支, 学校一级作为预算管理的主体, 其收入支出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但由于高校资金来源日趋多元化, 下属诸多学院、系部、处室多渠道创收的收入和相应的支出往往没有全部纳入到学校综合预算中, 造成部分资金的“体外循环”, 从而脱离了预算的监督管理, 破坏了学校正常的经济秩序。

在预算编报中, 部分资金的使用没有细化支出项目, 有的没有定员定额指标, 基本支出的专项业务费支出项目数额大, 缺乏明细科目, 不利于分析管理, 同时, 对于公用支出中定额明显偏低的支出项目, 且又是必须支出的项目, 全部列入其他科目核算, 造成核算粗糙, 不能真实完整地反映各公用支出项目。经营支出中没有要求填列明细支出项目, 使得有些部门将基本支出中的某些项目列入到经营支出, 从而违反了收入支出配比原则。预算编制内容的不完整最终会导致高校的会计信息失真。这不仅使高校预算管理的范围整体受到破坏, 而且这种“体外循环”也脱离了有效的预算监控[3]。

2.3 预算管理虚, 资金管理散

目前各高等学校的收入来源逐步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化发展[4], 编制预算时很难做到收入预算的准确性及全面性。一些高校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例如有些高校没有成立校内预算管理委员会或类似的管理机构, 校内预算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 有的虽然有了预算管理制度却有章不循, 随意更改, 预算形同虚设。

另外, 高校的资金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 在预算执行中资金支出随意性大, 资金使用混乱。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 资金体外循环严重, 事前监督不严, 事中控制不力, 事后审计监督因受多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在高校预算管理中, 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系统, 难以令高校的预算管理部门对由于预算执行过程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变化进行快速反应。

2.4 科研经费管理不够规范

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渠道广、课题名目繁多, 特别是随着横向科研收入的大幅增加, 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学校因为鼓励教师多争取科研经费, 而忽视了科研经费的管理, 致使科研资金和资产流失严重, 有的科研人员想方设法将科研经费转为私人财产, 将个人及家庭生活开支列为科研费用支出, 或以和实际不符的票据报销套取现金;有的科研人员校外承接项目, 资金不进入学校, 逃避上缴管理费, 避开学校对资金的管理, 却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实验设备、实验试剂等进行实验, 学校得不到相应的补偿, 科研经费的使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5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缺乏风险意识

由于高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学校有限的教育经费很难满足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职工生活福利的需要, 各部门对于分配下来的经费使用不按申报预算执行, 厉行节约开支的观念淡薄, 使本已十分紧缺的资金却要超负荷承担学校的各项开支, 造成学校难以承受经费负担, 无形中增加了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风险。

近年来,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 各高校基本都面临相关配套硬件环境建设的问题, 学校为了保证基建任务的完成, 搞好基本建设, 非常艰难地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现在高校最主要的资金筹措方式是利用银行贷款改善办学条件, 再加上近年来国家多次上调各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及贷款利率, 从而给高校带来了很大的负债负担, 然而高校对偿还贷款的利息及本金支出估计不足或重视程度不高, 高校举债经营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没有在预算编制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预算平衡的原则难以实现, 进一步地增加了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风险。

3 加强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3.1 更新财务预算管理观念, 加强主客体交流

财务预算编制是一项与学校事业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 应当由多方人士参与研究、讨论及论证, 并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高校预算不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 也涉及到各个院系、职能部门;预算反映的不仅是财务指标, 还应包括高校的各项事业计划和任务, 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5]。

所以, 高校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应当充分调动学校内部各部门的积极性, 将预算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 使编制出的学校年度财务预算客观地反映学校财务收支的全貌, 并尽量细化预算的编制, 以符合学校教学科研等各项事业活动的实际情况。这样既可以提高部门的工作积极性, 又可以促进拿出更广泛的传递、交流和反馈, 使预算编制更具科学性和适用性。

3.2 完善财务预算编制

在编制收入预算时, 务必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所谓“积极”, 就是要对高校的各项收入进行较为充分的预计, 力求全面、完整。所谓“稳妥”, 就是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 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 依法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组织收入。

在测算学校预算外收入时, 应遵守“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的原则, 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要求校内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足额地申报各项创收收入, 不得存在隐瞒、截流、拖欠等问题, 严禁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 体现学校统一计划和预算完整性的要求。同时, 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激励机制, 合理制定创收分成比例, 调动校内各职能部门创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围绕学校总体发展战略, 建立“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等原则, 准确掌握预算的基础资料, 客观分析学校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制定科学的基本预算定额, 着重项目投入的成本与效益, 增强预算编制的绩效性。

3.3 强化日常预算管理, 切实抓好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

财务部门作为预算管理的日常办事机构, 要在高校预算执行过程中发挥财务监督和管理的作用。财务部门应建立计算机财务网络管理系统, 将预算管理系统作为财务管理系统的一个管理子系统, 使预算执行控制与会计核算同步, 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严格控制资金流向。

另外, 各预算管理部门应积极配合财务部门, 主动加强预算管理。通过网络及时了解执行情况, 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预算监控报告, 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 及时总结经验, 分析偏差, 采取措施, 从而实现信息互动, 使整个预算得以更好的实行[6]。

3.4 规范科研经费管理

(1) 高校所承担科研活动必须签订科研合同并通过学校有关部门的审批。 (2) 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决算的管理。课题负责人申请课题时应根据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 结合预算项目的具体内容同科研、财务部门一并参与制订科研合同, 避免由于对财经法规认识上的偏差, 而造成预算编制的不合理,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所批准的预算执行, 只有实行“预算硬约束”, 才能树立预算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最后在课题验收后, 按有关规定办理科研项目结题, 科研部门、财务部门、项目负责人应各负其责, 及时清理账目, 核实收入与支出数, 准确计算课题实际成本, 据实编制科研经费决算表, 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真实性、有效性负责, 并自觉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这样才能真正规范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 避免借科研之名, 将经费挪作它用[7]。

3.5 增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风险意识

高校内部应建立信贷资金管理小组, 小组应广泛听取大家意见, 收集整理贷款项目的材料、证明, 考核贷款指标, 验证贷款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测算一定时间内所需信贷资金的数量, 落实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 制订还款计划,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分清轻重缓急, 把贷款资金用在能够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的项目上。在信贷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实行信贷资金项目负责人制度, 而信贷资金管理小组与内审部门负责监督, 做到“负责有人, 监督到位”, 并在事后对使用效果进行审计和检查。

目前, 随着高校的规模往纵深发展, 高等学校的银行贷款金额达到了空前的数额, 由此而引发的财务风险逐渐显现, 为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防范高校高贷款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要从根本上控制和防范这种风险,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债务预算管理机制和科学的决策、预警和报告机制, 将高校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之内, 在预算中体现债务预算的内容, 揭示债务给学校营运带来的偿付压力以及学校本身的承受能力, 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学校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 这样有利于学校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 以引起学校最高决策层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杨勇, 何涛.浅议高校财务管理[J].经济师, 2008, (2) :14~16

[2].王玉斌, 张树彦.完善收支预算管理保障高校健康发展[J].会计之友, 2009

[3].刘.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8, (2)

[4].郑勇.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报, 2008, (2) :33~34

[5].詹汉荣.新时期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优化探析[J].会计之友, 2008, (8)

[6].翟志华.高校如何加强财务预算控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 (1) :24~26

篇4:浅析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高等学校 财务预算 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体制及经济体制的逐渐变化,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来源也开始从单一的上级主管部门拨款、财政拨款逐渐向以多形式、多渠道、以国家财政 拨款为主筹集教育经费的模式[1]。目前,高等学校的财务预算所关系到的资金额正在逐渐增长,因此,为了使高校的资金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合理分配及利用,必须对高校财务的预算及管理作进一步加强。

二、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预算执行比较随意,预算约束力薄弱

高校预算编制对其预算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当预算批复下达的时候,就说明预算管理工作已完全结束。根据相关资料可知,82%以上的高校都没有实行比较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及预算机制,这在很大程度对高校预算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某些财务工作人员随意调整或增加预算项目的资金数目,或随意改名资金的使用方向。如此一来,就会使财务预算失去其特有的权威性及严肃性,严重的还会使高校的资金使用混乱,条理不清,从而导致高校预算失去其应有的约束力[2]。

(二)预算缺乏有力的激励机制及绩效考核制度

一直以来,申请相关活动的预算经费时,很多高校都是只看重前期争预算、争项目、争经费,而对项目的过程及后期经费则很少进行相应的绩效考核或绩效评价。对相关项目没有进行有效的跟踪考核及管理,此外,也没有对其设定专门的监督或奖罚制度,这就很容易导致预算产生偏离现象,严重的还可能会导致贪污腐败的发生。

(三)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及预算管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很多高校在预算管理方面的意识比较薄弱,他们还没有认识到预算管理对学校工作的重要性[3]。学校的领导者对学校资金的预算管理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此外,学校内部缺乏财务方面的健全而完善的管理体制,预算申报程序出现诸多问题,科研、教学及管理部门对学校的财务预算没有达成正确的一致认识,以致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比较充分发挥。

三、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逐渐强化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不断细化预算执行结果

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为了能对预算的收支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应对其进行定期追踪、分析并检查,并向相关部门反映预算的具体情况,当发现预算指标出现问题的时候,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以在最大程度上使预算收支保持平衡。

1、财务部门应采取相应措施严格监督预算收入及支出的执行情况,为了保证资金到位及时而足额,还应该严格监督承担收入的目标部门或院系的收入情况。财经纪律、预算金额以及财务制度都是支出预算需要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某些无预算或超预算的支出情况,财务部门都应该根据相关规定执行拒绝。

2、预算的执行者及被执行者都是学校内部审计部门的监督范围,因此学校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4]。为了使学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及权威性得到充分体现,学校的财务部门应该对预算执行进行严格而有效的考核,以使预算的控制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建立严格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逐渐完善预算管理方法

1、进一步细化指标控制,对每个项目的预算进行逐渐细化,并对中期检查及绩效评价作进一步增强,并综合评价每个项目的现状及年终决算中的“项目支出决算明细表”,以进一步确保保证指标控制的有效性。

2、建立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制度。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跳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可把高校内部的考核及奖惩制度和预算的执行情况联系起来。

3、逐渐强化预算分析,对预算的执行进行有效监督。预算管理的后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包括预算数及支出数的比较、相关文字的评析说明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等。通过预算分析可对预算管理中的优势及不足作进一步的了解。

(三)逐渐增强高校对预算管理的认识,不断创新预算管理理念

1、推行比较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充分认识到预算管理对学校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一定的优化作用,以使学校的预算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此外,预算管理是学校财务部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因此,学校的各個部门都应该积极参与。

2、把绩效预算引入学校的财务预算管理中,以为支出项目的必要性及金额大小方面提供有效参考[5]。对学校的财务进行编制预算时,必须从学校的整体需要为出发点,在考虑学校事业发展及建设需要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财务支出能力。此外,还应该尽可能地侧重向科研及教学,在注重效益的同时也要保证重点,以使学校的资金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高等教育事业逐渐发展及不断壮大。

3、学校应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以有效保障学校财务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的主要职责可包括预算的编制、组织相关部门、聘请相关专家或学者对项目进行审核指示,并对预算编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及对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等。此外,还应该财务进行比较全面的预算,建立比较完善的激励及奖罚机制,以使财务预算得到有效执行。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的常见问题进行简要论述,并针对此问题提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相关对策,以进一步促进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执行。

参考文献:

[1]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4(1):234—238

[2]高校预算编制及执行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112—123

[3]中美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比较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232—240

[4]对高等学校预算管理规范化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6):321—332

篇5:浅析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保费规模的快速增氏和保险覆盖面的逐步扩大,带来了保险理赔的跃增‘言力一数据显示,1999年至2008年的10年间,保险赔付累计支出近1.2万亿元,而新中国成立头10年国有保险累计赔款只有3.8亿元在提供风险补偿力一面,近5年来,保险业累计赔付达到7000多亿元,平均侮年赔付1400多亿元,对减少灭舍事{i改损失、维护正’常生产生话秩序发挥了积极作用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个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要求企业经营者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建立预警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正是基于保险的关键作用,以及在金融领域的特殊地位,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史因此倍受关注,对此财务风险有待史进一步的分析,完善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成为必然 关键词:金融市场保险公司财务管理

1我国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

最初我国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是在政府的监管控制之下。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我国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资产部分卞要由保险资产管理行业运作,同时保险资金的运用架道卞要以流动资金贷款和购买金融债券为卞1991年至1995年金融混业发展,国家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监管有所宽松,保险公司的资金可以用于投资领域和购买金融产品入世后,我国保险业开始国际化,在财务管理力一面,我国保险业吸收和借鉴了许多国外的优秀成果,同时政府加大对我国保险公司的财务监管力度2003年以来我国的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开始向集中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发展如今,我国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了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文化,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小断扩大,人员结构明显优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i}},投资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小断提i}},我国保险公司的财务状况相对而言处于稳定状态,保险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提i}}尽管我国保险公司在财务管理的某些力一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但财务管理水平还处于较低的发展阶段,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小完善的力一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在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我国保险公司面临的财务风险在加大,这对于如何化解保险公司在财务管理力一面的各类风险,使之小进一步衍生出新的小良问题,保证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史i}}的要求,使得完善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史加紧迫。

2我国保险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资本金规模与业务规模小符合法律规定

我国新《保险法》第一白零一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具有与其业务规模和风险程度相适应的最低偿付能力。保险公司的认可资产减去认可负债的差额小得低于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数额;低于规定数额的,应当按照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的要求采取相应措施达到规定的数额”但实际上,就连在中国市场上享有垄断地位的中国人寿都小能完个符合新《保险法》的规定目前,在我国保险业界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本金规模与业务规模小相适应的情况:保险公司未随着其业务规模的扩大相应增加资本金,使得无法确保其最基本的偿付能力,这会严重增大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

2.2未能充分考虑偿付能力的风险因素

现在有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偿付能力边界的管理模式,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额度与规定的最低偿付能力标i1i相比较,来评估其经营状况《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中对我国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分别规定了最低偿付能力标i1i,财险公司的侮一标i1i都与上一年的自留净保费收入相联系,寿险公司的侮一标i1i与其实际负债挂钩但是该规定在实际的保险经营和财务管理中并没有被很好地执行,目前我国部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依然薄弱,存在一定程度的偿付能力小足的情况(如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曾两次因

偿付能力问题被中国保监会警告),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

2.3资金运用架道相对较窄,投资比例失衡

近几年在规范投资行为的前提下,国家对保险资金的运用在监管力一面有所放

宽,随着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金融体系的完善,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明显多元化,但同保险业发展相对较快的国家及地Ix相比较,保险资金的运用架道依然过窄,投资的创新能力还比较低

同时,在资金运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投资比例失衡的问题,从表1中可分析得到:银行存款依然在总资产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里,只能获得较低的存款利息,远小能满足保险产品所要求的投资收益水平以及保证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开拓出投资的新领域来保证其给付的可靠性

2.4财务报告和财务检查的手段和力一法存在缺陷

目前我国保险公司无论是在保险财务报告还是在保险财务检查的制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如报送报表小及时,信息传递滞后;财务数据小完整,未经独立市计师市计,无法保证真实性;会计制度与国际惯例脱节,难以实现信息的标IT I化;未实现监管信息电子化,信息收集的效率低下;现场检查只注重合规性检查,忽视安个性检查和风险评价,实际绩效大打折扣;监管队伍的素质还有待提高等等尤其要特别注意:保险业务中的绝大多数中一证都涉及财务与资金,但基层公司单证的印制、领用、保管、使用、编号、销号等制度既小统一又小规范,各种单证之间的衔接、制约小紧密,财务核算过程中单证的传递,会计凭证的附件等小规范,中一证有意无意的流失情况经常发生,中一证混乱往往造成数据失真,资金流失,因此必须加强单证的管理此外,新的信息处理技术及新的支付手段的出现,对纸质原始中一证及电脑生成的电子中一证有了新的要求,中一证管理也要系统化、科学化这些小完善的地力一如果任其发展小加以纠正,势必会愈演愈劣,严重时甚至会诱发保险公司财务危机。3我国保险公司财务管理的完善对策

:3.1资本金要求要落实到位,使资金规模与业务规模相适应

各国对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金都作了限定,小仅开业时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就是在营业中,也要求保持资本金的最低限度如在美国纽约州,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必须经常维持的最低资本金为200万美元,其初期资本金则为最初资本金的两倍或400万美元而目前我国保险资本金规模与业务规模小太相适应,对保险公司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小应只作法律上的规范,对于资本金规模达小到标IT I的保险公司,该保险公司必须对其业务规模和资本金规模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符合经营标IT I同时,在保险经营和财务管理中史应加强公司内部的实际监管和控制,使保险公司的资本金无论是开业时还是经营中,都满足法律规定的保险资本金规模与保险业务规模相适应标IT I

:3.2构建提高偿付能力的内部监管体系

为了改善我国保险财务管理在偿付能力力一面的小足,需要借鉴国际监管变革的新思路和新动向,小断加强和改进我国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内部监管和控制。一是保险公司根据其业务规模调整最低资本金要求,建立风险资本制度,对现有偿付能力编报规则体系进行调整、完善。二是加强对保险公司系统性风险的内部监测和防范三是建立偿付能力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四是健个保险公司分类监管制度。保险公司对其总公司及分支机构的偿付能力小足的风险状况进行科学分类、识别、评估,并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动态调整风险监测体系,及时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

:3.:3适当拓宽资金运用架道,合理配置资金投资比例

依我国保险业现在的实际情况,放开保险资金运用架道显得很有必要。但由于目前我国宏观金融环境还小够完善,各力-面的改革还没有到位,所以保险资金运用力一式的选择还要慎重,保险公司要做到逐步放开,市慎适度,投资架道适当创新,建立合理的投资组织模式,提高保险公司的投资绩效,保证安个性、流动性、收益性的统一同时借鉴国际通行的监管力一式,保险公司内部应加强对资金运用的监管,限制高风险投资的比例,合理调配保险

资金的投资比例,重视根据实际风险情况适当调整资本权重,如美国与日本的风险调整的 资本权重情况。

从表2美国和日本的风险调整的资本权重的比较可得出:美国将资本投资的风险分划的档次史详细,这使得美国保险公司的投资风险管理史为严格,史有效率,从而其保险投资也史为安个基于美国和日本的成功经验,我国在有选择的吸收的同时,在资金运用力一面要尤为重视对资本权重的划分,从而规范资金的流向,力求保险资金的运用在力一式上灵话合理,在风险控制上安个有效,在收益上稳定可靠

3.4改善财务报告和财务检查的手段和力法

篇6:浅析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由于我国传统财会制度的缺陷,造成我国大多数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地位、以及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等主要问题,加上我国加入wto,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处于企业管理中心的财务管理则需要迅速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及时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这就需要企业找出自己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对

策。关键词

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财务管理的实质是以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由于受过去片面、陈旧的传统经济思维的影响,产生许多错误、不合企业发展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使的财务管理不能发挥其对企业的核心作用,甚至有碍企业的发展。

(一)财务管理环境发生变化

我国加入wto后,企业既不需要经过层层审批,也不需要委托外贸公司,便可以直接与国外做生意,直接吸收外国投资和直接对外投资。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与国际通行制度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例如,在固定资产折旧方面,国内绝大部分行业都采取平均折旧方式,这是考虑到现阶段国家的财政能力。但这使我国固定资产回收期相对较长,不符合会计上的稳健性原则、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而且造成固定资产更新缓慢,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另外,在产品成本核算方面,国际通行的做法倾向于变动成本法,而我国多采用完全成本法。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定价、关税等,进而影响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我国加入wto后国内企业由池塘“游入”海洋,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国际金融市场,短期、长期融资活动将更加活跃,企业在适应不同汇率和利率的能力将经受严峻的考验。按承诺的期限,几年后,我国银行、证券、外汇、保险等市场将全面开放,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必将甚于以往。证券投资、流动资金投放和固定资本投资对国际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我国企业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引入国际上新型的有效的管理理念,以适应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下的要求.(二)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曾经有相当的企业由于单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经营管理者一味注重生产管理和业务工作,对财务管理并没有加以重视,管理者看不懂财务报表,无法从财务资料中获取重要信息,致使财务管理总处于被动滞后状态。2004年,一些民营企业为求发展争相上演‘嘣极跳’,但不少企业并未上演成功,当时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德隆”公司就是一例。从‘短期内的迅速扩张几千倍’到‘在更短的时间内彻底溃败’只是用了短短数月而已。有教授对德隆事件进行了理性分析,“筹措性资金成本过高”、“信息披露与勾通不足”、“投融资期限安排把握不佳”等财务管理上的重大失误就是造成该企业危机的根源。财务管理意识观念的淡漠,财务策略上的严重失误直接导致了一些企业的危机:巨人集团的失败因为总裁史玉柱推行家长制管理导致财务危机、爱多集团的失败是因为胡志标在广告管理中的盲目性,斥资2仇多资金在中央台黄金时间做广告,结果使整个公司陷入瘫痪,充分显示出其公司在财务管理财务决策上的巨大漏洞;三株集团的失败也被总裁吴炳新归结为财务管理严重失控。诸类因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失误造成企业困境的实例已不胜枚举。

㈢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不完善

在企业的科学管理体系中,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从规范企业的改革促进企业发展而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财务制度体系。而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绝不能因循守旧,绝不能按照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来进行。是否有有一套良好管理模式,特别是否有一套精密的财务管理模式,决定一个企业是否会有长远的发展、决定企业整个经济运行的正常与否。许多企业因疏于管理而造成了惨痛的结果。象美国的安然公司、海南的船务公司等经营上的大起大落就与公司疏漏的财务管理制度密切相关。但先行者一系列痛苦的付出,却为后来人看到了广阔的前景。现代企业应从他人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宝贵经验,强化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完善企业财务制度体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今年4月28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财企[2001]325号,以下简称《办法》)。这是财政部为了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本与财务管理而制定出台的一项重要法规,也是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举措,标志着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新型财务制度框架体系已初步形成。现代企业应充分解读并吃透本办法的内容。一个企业应该视生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并重,在切实地搞好生产管理同时强化财务管理,独具匠心地挖掘财务管理的方法,从财务制度的起草、财务人员的设置到各财务方法的选用,企业管理者至始至张终都应予以重视,切实完善企业的财务制度体系。

㈣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财务管理目标,是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

目标。企业在在实际财务管理中应充分意识到如何运用正的财务杠杆利益,当企业投资利润率与负债利率一致的情况下,企业是不会形成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高于举债利率时,借入资金的存在可提高普通股的每股利润,表现为正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低于举债利率时,则普通股的利润率将低于税后投资利润率,股东收益下降,表现为负财务杠杆利益,能否灵活地运用正的财务杠杆利益,限制或消除负的财务杠杆利益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途径。琼南洋公在发行股票上市后,由于投资战略出现问题,加上公司管理层错误地估计形势的发展变化,没有正确设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在公司债务成本剧增,业务收入及税后利润下降的形式下,没有及时采取正确的应付策略,而是一味地以贱卖或拍卖来还贷,导致了严重的财务危机。使公司由一个300百强的上市公司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彻底垮台,而且还欠下4亿元的巨额债务。其失败过程令人深思。

㈤企业财务核算不规范

企业财务管理由筹资管理、投资管理、损益管理三部分组成,其实质也就是会计六要素的管理,企业的财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在财务核算中,大多数企业严格依据企业财务制度,对本企业各部门以统一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企业为了小范围的便利,在会计核算方法上存在不规范做法,集中体现为

1、核算分散。

2、收款周期长,帐务处理呆板,3、成本核算不实,4、财务决算流于形式。

5、记帐手段不统一。有些小型企业的财务人员仍采用手工记帐,记帐手段落后很多企业仍是传统的管理手段,对现代新技术的应用严重滞后。,财务核算的上不规范,一定程度上造成企业财务管理上的被动与财经策略制定上的偏差、滞后。

㈥企业控制制度不强。

财务控制是指财务人员(部门)通过财务法规、财务制度、财务定额、财务计划目标等对资金运动(或日常财务活动、现金流转)进行指导、组织督促和约束,确保财务计划(目标)实现的管理活动。这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或基本职能,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与评价一起成为财务管理的系统或全部职能。企业财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健全公司内部的财务控制机制。在财务管理作为价值增值的主要手段、财务状况事关每个企业的生存壮大的命脉、财务技术倍受社会各界和每个企业关注的今天,需要我们财务专业在不断创新的理念下,重新审视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尤其应注重财务内部控制的功能及其在整个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地位。

㈦财务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篇7:浅析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们常说:两手都要抓,一手抓“课堂”,一手抓“食堂”,两手都要硬。目前,大多高校采用的是承包与自营相结合的方式,有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市场化的趋势。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其健康长久发展的保障,但是,部分高校食堂的财务管理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内控制度缺失、原始票据不规范、核算不准确、公开不到位、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妨碍了其长久发展的进程,因此,对高校食堂财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研究,寻求解决对应问题的方法是目前相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

高校食堂的财务预算目前尚未纳入国家财政集中支付的范畴,导致其内控制度不完善,而且部分高校领导重“课堂”轻“食堂”,没有建立健全高校食堂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有相关的内控制度,但执行不彻底,有法不依,有规无视,使内部控制无法贯彻执行到各个经营环节中,这样不利于高校食堂的发展,损害了各方的利益。

2.原始票据不规范

由于食堂采购的特殊性,供货方大多是个体工商户,食堂采购部门采购零星副食等取得的票据大部分是商店购买的收款收据,无名称、无明细、无日期,个体户不需要入账,也无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督管理,随意性很大,易发生虚假交易,如开具金额数量与实物不符等情况,轻易套取现金,更有甚者使用自制原始凭证,随意编写数量、价格、明细。

3.核算不规范,公开不到位

根据食堂财务管理办法规定,食堂支出成本包括食堂的日常经营服务活动所必需的各项直接支出,不包括应在学校行政事业列支的内容和其他与食堂经营无关的支出。高校食堂核算主要包括伙食收入、支出及管理费用。伙食支出主要有主、副食、蔬菜、燃料、工资、水电费等。管理费用主要包括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保洁费及维修费等。但有些高校存在人为将部分与食堂经营无关的成本列入核算或将学院经费列入食堂成本核算。部分高校的资产与物资采购账目存在少计、漏计、错计的情况,往来账目清理不及时,导致会计核算不准确。高校食堂因其公益非经营的性质,财务管理不公开透明,而且不用对外报账、报税,广大师生及管理部门没有知情权,这种情况也阻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4.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高校食堂财务人员科班出身较少,很多是教师或者后勤人员兼任,还有不少是缺乏相关知识的临时工,盲目、机械地应对日常工作,不知所以然,没有基础的会计知识,更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食堂会计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和所需的技能,而且食堂日常业务繁琐复杂,没有充足的时间加强钻研自身的业务素质。

二、改善学校食堂财务管理的建议

1.完善内控制度

根据会计规定合理设置岗位及人员,明确岗位职责并保证财务不相容岗位人员分离。食堂采购物资时,必须在学院审计处、计财处和学生代表的监督下进行询价,三方同行并在询价单上签字证明,具体采购物资时至少三人同行并签字,保证物资采购的真实性。验收入库时需有仓库保管员及厨房值班人员验收入库并签字,出库时也需三人签字。对食堂米、面、蛋、油等大宗原材料的采购要以公开招聘的方法招揽供应商,保障物资相对低价且高质量。

2.规范票据使用并加大监管力度

米、面、蛋、油等大额采购必须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尽量避免不能开具税控发票的零星小额采购,实在不能避免时,尽量取得对方开具的发票,即使没有发票也一定取得对方开出的收据等证明,并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及电话等基本信息,采购员必须在发票或收据上签字,领导审批则要注重交易的真实性。

3.完善食堂的财务管理制度

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对存货的收支金额、数量进行分析、盘点,判断其合理性,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对违规违纪问题严肃查处,将查处结果公布于众。伙食费用支出包括的范围仅限于围绕食堂业务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其他无关费用不能列入食堂的费用支出,往来账目及时清理,保证收入、成本配比准确。建立食堂公示栏,公布每天食谱,每批主、副食价格及单价,接受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财务报表按月或按季进行公布,做到财务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

4.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

提高财务人员的进入门槛,保证其有一定的会计理论基础,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综合素养,对其他学校进行参观、访问、交流,学习先进经验,开展学校与学校之间的食堂财务管理现场会,探讨彼此问题的对策。此外,学校要建立健全财务人员的聘用、任命、培训、升迁等长效激励考核机制,并采用绩效管理,充分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以上是笔者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几点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学校食堂事关学校食品安全及广大师生的健康,“食堂”与“课堂”同样重要,学校有责任、有义务做好食堂管理工作,提高学校食堂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篇8:浅析我国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24 (1) :234—238

[2]高校预算编制及执行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3 (18) :112—123

[3]中美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比较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4) :232—240

[4]对高等学校预算管理规范化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 (16) :321—332

上一篇:新学期我来了作文450字下一篇:高二下学期数学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