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任意角》

2024-06-28

教案《任意角》(精选6篇)

篇1:教案《任意角》

《任意角》教案

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用“旋转”定义角的概念,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学会在平面内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讨论角;并进而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教学重点:理解“正角”“负角”“象限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含义

教学难点:“旋转”定义角

课标要求: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在初中时,曾初步接触过三角函数,那时的运用仅限于计算一些特殊的三角函数值、研究一些三角形中简单的边角关系等。三角函数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今后的学习中大家会发现三角学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它能够简单地解决许多数学问题,在中学数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二、新课

1.回忆:初中是任何定义角的?

(从一个点出发引出的两条射线构成的几何图形)这种概念的优点是形象、直观、容易理解,但它的弊端在于“狭隘”

师:初中时,我们已学习了0○~360○角的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呢?

生: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

师:如图1,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终止位置OB,就形成角α。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叫做角的始边,OB叫终边,射线的端点O叫做叫α的顶点。

师:在体操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术语:“转体720o”(即转体2周),“转体1080o”(即转体3周);再如时钟快了5分钟,现要校正,需将分针怎样旋转?如果慢了5分钟,又该如何校正?

生:逆时针旋转300;顺时针旋转300.师:(1)用扳手拧螺母;(2)跳水运动员身体旋转.说明旋转第二周、第三周……,则形成了更大范围内的角,这些角显然超出了我们已有的认识范围。本节课将在已掌握 ~ 角的范围基础上,重新给出角的定义,并研究这些角的分类及记法.

2.角的概念的推广:

角可以看成平面内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 3.正角、负角、零角概念

师:为了区别起见,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如图2中的角为正角,它00等于30与750;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正角,那么同学们猜猜看,负角怎么规定呢?零角呢?

生: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负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我们称它形成了一个零角。

00师:如图3,以OA为始边的角α=-150,β=-660。特别地,当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我们也认为这是形成了一个角,并把这个角称为零角。师:好,角的概念经过这样的推广之后,就应该包

括正角、负角、零角。这里还有一点要说明:为了简单起见,在不引起混淆的前提下,“角α”或“∠α”可简记为α.4.象限角

师: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为此我们必须了解象限角这个概念。同学们已经经过预习,请一位同学回答什么叫:象限角?

生: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那么,角的终边(除端点外)在第几象限,我们就说这个角是第几象限角。

师:很好,从刚才这位同学的回答可以知道,她已经基本理解了“象限角”的概念了。下面请大家将书上象限角的定义划好,同时思考这么三个问题:

1.定义中说:角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如果改为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行不行,为什么?

2.定义中有个小括号,内容是:除端点外,请问课本为什么要加这四个字? 3.是不是任意角都可以归结为是象限角,为什么? 处理: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教师适时予以纠正。答:1.不行,始边包括端点(原点); 2.端点在原点上;

3.不是,一些特殊角终边可能落在坐标轴上;如果角的终边落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一象限。

师:同学们一定要学会看数学书,特别是一些重要的概念、定理、性质要斟字酌句,每个字都要弄清楚,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果的。

00000师生讨论:好,按照象限角定义,图中的30,390,-330角,都是第一象限角;300,-60

0角,都是第四象限角;585角是第三象限角。师:很好,不过老师还有几事不明,要请教大家:(1)锐角是第一象限角吗?第一象限角是锐角吗?为什么?

生:锐角是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不一定是锐角;

0师:(2)锐角就是小于90的角吗?

0生:小于90的角可能是零角或负角,故它不一定是锐角;

00师:(3)锐角就是0~90的角吗?

000000生:锐角:{θ|0<θ<90};0~90的角:{θ|0≤θ<90}.学生练习(口答)已知角的顶点与坐标系原点重合,始边落在x轴的非负半轴上,作出下列各角,并指出它们是哪个象限的角?

0000(1)420;

(2)-75;

(3)855;

(4)-510.答:(1)第一象限角;(2)第四象限角;(3)第二象限角;(4)第三象限角.5.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

师:观察下列角你有什么发现? 390

330

30

1470

1770 生:终边重合.0师: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能否再举三个与30角同终边的角?

0000000000生:图中发现390,-330与30相差360的整数倍,例如,390=360+30,-330=-360+30;000与30角同终边的角还有750,-690等。

0师:好!这位同学发现了两个同终边角的特征,即:终边相同的角相差360的整数倍。例0000000如:750=2×360+30;-690=-2×360+30。那么除了这些角之外,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还有:

3×360+30

-3×360+30

0000

4×360+30

-4×360+30

„„,„„,000由此,我们可以用S={β|β=k×360+30,k∈Z}来表示所有与3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6.例题讲评

例1 设E{小于90o的角},F{锐角},G={第一象限的角},那么有(D 0000).

D.

A.例2用集合表示:

B.

C.

(1)各象限的角组成的集合.

(2)终边落在

o

o

o

轴右侧的角的集合.

解:(1)第一象限角:{α|k360π<α<k360+90,k∈Z}

oooo第二象限角:{α|k360+90<α<k360+180,k∈Z}

oooo第三象限角:{α|k360+180<α<k360+270,k∈Z}

ooo第四象限角:{α|k360+270o<α<k360+360 ,k∈Z}

三.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象限角的概念,要注意如果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就认为这个角不属于任何象限,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法。判断一个角 么 是第几象限角,只要把

改写成

与角,适合关系:,那,在第几象限,则、就是第几象限角,若角

与 终边相同;若角 适合关系:

则、终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判断一个角所有象限或不同角之间的终边关系,可首先把,这种模式(),然后只要考查 的相关它们化为:

问题即可.另外,数形结合思想、运动变化观点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重要思想方法.

四.作业:

篇2:教案《任意角》

(设计意图:将已有知识坐标化,分化难点。用新的观点再认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发挥其正迁移作用,同时使本课时的学习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紧密联系,使知识有一个熟悉的起点,扎实的固着点。)

预计的回答:学生可以回忆出初中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但是在用坐标语言表述时可能会出现困难——即使将角置于坐标系中但是仍然习惯用三角形边的比值表示锐角三角函数,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之转换为用终边上的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

解答过程:

:如图1,在直角△POM中,∠M是直角,那么。

(2)坐标化:如图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P的坐标为(x,y),那么,于是。

问题2 回忆弧度制中1弧度角的几何解释,它是借助于单位圆给出的,能否从中得到启示将上述定义的形式化简,化简的依据是什么?写出最简单的形式。(设计意图:引入单位圆。深化对单位圆作用的认识,用数学的简洁美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为定义的拓展奠定基础。该问题与问题1结合,分步推进,降低难度,基本尊重教材的处理方式。)

预计的困难:由于学生只接触过一次单位圆,对它所能起的作用只有一般的了解,所以需要教师的引导。也可以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对上述定义化简,使得分母为1,之后通过分母的几何意义将之与单位圆结合起来。

解答过程:

单位圆中定义锐角三角函数:如图3,线段OP=1,点P的坐标为(x,y),那么锐角α的三角函数可以用坐标表示为:。

(说明:单位圆的定义建议在弧度制一节中给出。)

依据:三角形相似,比值与具体的点的位置没有关系。

问题3:上述定义是借助于单位圆,利用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坐标给出的,它可以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请你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分小组分别写出角α的终边位于第二、三、四象限和x轴、y轴上时的三角函数。(设计意图:具体认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突现本课时的研究重点。如果问题太一般化,如设计为:上述定义可以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请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那么学生不知道“上述定义”是指哪个,而且不明白任意角该如何取。所以在问题设计中再次强调要借助于单位圆,利用坐标,限定学生的思维,以免太发散。再者在一般要求“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之后,又提出具体的活动方式:分小组针对不同位置的角分别写出其三角函数。这样将问题具体化,学生容易着手解决。写出定义的过程也是巩固推广的过程,而且这样做尽可能避免出现学生用计算器算cosπ的现象。)

活动形式:由学生分组独立完成之后再展示交流,形成具体而全面的认识。学生可能会在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时出现困难,教师的帮助不要具体,而是在思维上引导——用坐标表示,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预计的答案:如图4,针对其中的图(1)(2)(3)学生写出,针对其中的图(4)学生写出,针对其中的图(5)学生写出,tanα无意义。

结论:给出三角函数的定义:(略)。

问题4:根据上述过程,你能写出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吗?你能用函数的定义对三角函数进行分析吗?

(设计意图:顺势而为形成定义,并将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同化,通过这样的活动强化学生对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达到对概念的初步精致。)

预计的困难:学生对三角函数的自变量认识可能会存在问题。

教师的引导:引导学生利用单位圆的几何意义解释正弦、余弦的值域。预计的答案: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

例1 求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设计意图:巩固对定义的理解。)

分析:根据定义求解,先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知识求出点P的坐标,再根据定义求解。

解:如图5,可知在RTΔOPC中,∠OPC=30o,所以OC=,CP=,所以点P的坐标是。

根据定义可得:

练习1(P15练习3)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前两列:

例2 已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3,-4),求角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值。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转化,进一步加深对定义的理解。)

分析:通过相似求出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后再根据定义求解。解:如图6,由已知可得: |OP0|=。

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分别过点P和P0作x轴的垂线MP,M 0P0,则

又|OP|=1,根据∽Δ,可得,即,所以。

所以。

(说明:上述书写过程基本与例1统一,这样可以将该题目的求解思路同化,降低学习难度。)

问题5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从知识、思想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小结。此外你还有哪些需要质疑之处。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小结,并进一步思考。通过质疑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三角函数,虽然在课堂上不研究其他3个三角函数,但是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思维的严谨性。通过三角函数定义的一般化,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认识事物,理解三角函数。)

小结:知识:(略);

思想方法:(略);

经验:用函数的观点认识三角函数,用单位圆的几何特征研究三角函数。

拓展1:3个数可以形成6个比值,为什么只对其中的三个比值进行定义和研究,其他3个比值又能对应什么函数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阅资料进行研究。

拓展2:通过求解例2,你能发现还可以怎么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请阅读教材的旁白。这是三角函数定义的等价定义。

六、目标检测设计 1.P15练习1,2,3;

(设计意图:初步应用定义和等价定义。)2.习题1.2A组2。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类比、对比解决问题能力。)

3.完成教材P13的探究,之后完成P15练习4,6,把结果填在书上。(设计意图: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七.设计思路 1.突出单位圆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将锐角三角函数坐标化,引入单位圆;第二是利用单位圆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三是利用单位圆写出定义域及正弦、余弦的值域;第四是在例2的解决过程中建立单位圆与一般定义的关系。

2.用函数同化三角函数。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之后,用函数的定义对三角函数进行分析,将之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使得原有认知结构发生顺应变化。

3.力求在数学的自然、必要和学生的认知之间寻找平衡点。根据听课时出现的问题,在本教学设计中采取了下列处理方式。(1)先坐标化再引入单位圆,降低认知台阶。

从锐角三角函数到任意角三角函数这一段的处理基本尊重教材,这是因为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如果将“坐标化”与“单位圆”两个问题同时抛给学生,虽然能体现出做这两个工作的必要性,但是跨度较大,学生感到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费时费力,不但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必要性,反而制约了学生的思维。

(2)将问题分解、具体化,通过具体认识一般。

在形成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时将问题解剖,并采取分组合作的组织方式,旨在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降低难度。让学生根据角的不同位置写出定义,特别是对于象限角也进行了相同的处理办法,这是因为学生的思维从具体问题开始,而且要形成“初始效应”,在新概念学习伊始就使得它植根于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中,并形成强烈的意识——用新定义解决问题,而不再用计算器或其他办法。

(3)解题思路求同,强化定义的作用。

1、例2两个题目的解决思路都是相同的:先求出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之后再根据定义求解。差别在于求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的具体方法不同,这些求法都是学生已经具备的技能。据此建议教材中将例2的解题过程修改,将利用相似求线段长的计算前置,分步完成即降低了难度,又统一了思路,突出了定义的作用。

(4)将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作业中的第3项的设计,其意是使得学生的作业不但有模仿的,更有需要独立思考的,培养学生的能力。

2009-04-09 人教网 关闭 打印

推荐给朋友 大

篇3:“任意角”教学设计的思考

(一) 情境设计片段

情境1:视频程菲招牌动作“程菲跳”, 踺子后手翻180°接前直空翻540°, 那么540°是一个怎样的角?

情境2:假如你的手表快了5分钟或1.5小时, 你又是怎样将它校准的, 当时间校准后, 分针各走了多少度?

情境3:提出问题:初中时, 我们所学0°~360°是如何定义的?

(二) 情境设置的思考

情境1和情境2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 应用生活化的浅显例子作思维引导, 从运动的角度, 用旋转方法得到一个角, 突破了学生已有角的范围, 导致学生的认知发生冲突, 说明角的概念需要推广。对于情境2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好手表实际操作, 从实验中体会。这样的设计将抽象的数学生活化, 也彰显了数学的独特魅力。相比之下, 情境3是通过复习角的定义, 使学生明白角可以有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定义, 体现用旋转来定义角的优越性, 从而为角的概念推广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如学生没能说出用旋转来定义角, 教师可以用实例加以引导, 如跳水运动员向内向外转体、工人师傅用扳手拧螺丝等。

二、概念建构与思考

(一) 概念建构设计

问题1:能根据旋转的定义, 列举生活中不在0°-360°的角?该怎样说明他们?

问题2:在今后的学习中, 我们常在直角坐标系中讨论角, 那么怎样把角放在坐标系中比较合理方便?

问题3:30°角的终边OB与390°角和-330°角的终边有什么关系?与30°角的终边相同的角有哪些?

(二) 概念建构思考

问题1通过生活中实例, 让学生直观了解角度的旋转量和方向都是刻画角度不可缺少的因素, 并且会有正角、负角和零角区分。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正角、负角和零角与正数、负数和零类比, 加深对角的概念理解。也可以借助课件, 认识正角、负角和零角与旋转方向的关系, 并回答前面的情境问题。问题2让学生自行尝试, 画图、探究、合作, 教师在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给出概念, 并在坐标系中画出图形, 让学生感受到用终边区分象限角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问题3请学生回答, 并归纳出相互间关系, 体会从特殊到一般, 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 认识终边相同的角的关系及其表示, 也为后面学习周期做铺垫。

三、概念巩固与思考

(一) 巩固练习

(1) 锐角是第几象限角? (2) 第一象限角都是锐角吗?在分别用直角、钝角和小于90°的角来回答上述两个问题。

(二) 巩固练习思考

通过巩固练习, 让学生明白, 概念推广之后, 初中的有些概念也要发生改变, 进一步理解象限角的概念, 初步了解周期, 也巩固终边相同角概念。

四、数学应用设计与思考

(一) 数学应用设计

例1.在0°~360°度范围内, 找出与角-990°15′终边相同的角, 并判断它是哪个象限的角?

例2.终边落在y轴的角的集合怎么表示?

例3.已知角α与240°角的终边相同, 判断是第几象限角?

(二) 数学应用设计思考

教师层层设计问题, 有利于学生形成功能良好的认知结构。在问题探究过程中, 学生通过思考、操作、内化等学习过程, 深化知识和方法的建构。

五、课堂总结与思考

(一) 课堂总结

1. 你知道角是如何推广的吗?象限角是如何定义的呢?

2. 你掌握了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示方法吗?

3. 本节课你体会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二) 课堂总结思考

以问题来总结, 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教师设法从庞杂的知识中引导学生去寻找关系, 挖掘书本背后的数学思想, 建构基于学生发展的知识体系, 教学生学会思考, 让教学真正成为发展学生能力的课堂活动。

六、结语

数学本身是一个整体, 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是完整的, 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历程也是完整的。但教学是以课时为单位的, 为了实施教学, 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课时, 一节课的层次和结构是“微型”的。因此, 每一节课的这种“微型框架”和基于数学知识体系、学生数学认知结构发展的“宏观视野”, 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 紧紧围绕数学核心概念。对一节课进行阐述和结构化设计, 从深层次体现课堂教学的效益, 使学生在掌握数学概念的同时, 领悟其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发展数学能力, 提高数学素养。

摘要:本节课从运动的观点重新定义角的概念, 克服静态的思维定式;终边相同角的概念引入, 产生角的集合概念, 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象限角概念引入, 为数形结合的思想打下了基础, 为后继任意角三角函数学习做了铺垫。本设计不仅关注教材的知识体系, 还引导学生深入到知识的发现和再创造。

篇4:三等分任意角

我们学了矩形后,知道了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如图1,在矩形ABCD中,对角形AC、BD相交于点O,根据矩形的性质有:AO=CO=BO=DO= AC= BD。这时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有了这个性质加上以前学过的平行线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就可以三等分任意角了。

例题 (2012年天津市中考题改编) “三等分任意角”是数学史上一个著名问题,如图2(1),将∠MAN放置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cm的网格中,角的一边AM与水平方向的网格线平行,另一边AN经过格点B,且AB=2.5 cm,现要求只能使用带刻度的直尺,请你在图中作出∠X,并简要说明作法和证明。

作图:如图2(2),用直尺有刻度的一边过点A,设该边与过点B竖直方向的网格线交于点C,与过点B水平方向的网格线交于点D,(保证有刻度的一边过点A)调整点C、D的位置,使CD=5 cm,画射线AD,这时∠DAM即为所求的∠X。

证明:取CD的中点E,连接BE,

在Rt△BCD中,BE= CD=DE=AB,

所以∠1=∠2,∠3=∠4,

而∠3=∠1+∠2=2∠2。

又因为BD∥AM,

所以∠2=∠DAM。

篇5: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案

合肥市二十八中学

漆学龙

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

3、记住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诱导公式

(一)。<二> 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诱导公式一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德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三角函数就是角度(自变量)与比值(函数值)的一种联系方式。

2、学习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

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以及这三种函数的第一组诱导公式。教学过程

问题1:你能回忆一下初中里学过的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吗?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问题2:在终边上移动点P的位置,这三个比值会改变吗?

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O为圆心,以单位长度为半径的圆叫单位圆

即:锐角三角函数可以用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来表示

推广: 我们也可以利用单位圆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P(x,y),则: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由于角的集合与实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因此三角函数可以看成是自变量为实数的函数.)

所以三角函数可以记为:

我们把角X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三角函数 问题3:如何求α角的三角函数值? 求α角的三角函数值即求α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纵、横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例1:

解:

例2:

事实上: 三角函数也可定义为: 设α是一个任意角,它的终边经过点P(x,y),则

问题4: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确定正弦,余弦,正切的值在四个象限内的符号?

例3:当且仅当下列不等式组成立时,角θ为第三象限角

解略

问题5: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终边相同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是否相等?

课堂练习练习1:填表

练习2:教材第15页练习1、2、4 本课小结

1.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三角函数

象限中的锐角三角函数

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 单位圆上点的坐标表示的任意角三角函数

任意角终边上任一点(非原点)坐标定义三角函数 2.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3.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在各个象限的符号 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 4.诱导公式一

课后作业 1.习题1.2

篇6:教案《任意角》

题:4.3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二)1.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规律:

记忆法则:

第一象限全为正,二正三切四余弦.2.诱导公式一(其中kZ): 用弧度制可写成

sin>0cos<0tan<0cot<0sin<0cos<0tan>0cot>0 sin>0cos>0tan>0cot>0sin<0cos>0tan<0cot<0sin(k360)sinsin(2k)sin

cos(k360)cos cos(2k)cos tan(k360)tan

tan(2k)tan

讲解范例:

例1 确定下列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1)cos250°(2)sin(4)(3)tan(-672°)(4)tan(11)3

例2 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值(1)sin1480°10′

(2)cos911).

(3)tan(46

例3 求值:sin(-1320°)cos1110°+cos(-1020°)sin750°+tan4950°.

cosxtanx|cotx|sinx

例5 求函数y的值域 |sinx|cosxtanxcotx

例6 设是第二象限的角,且|cos

2|cos2,求2的范围.课后作业

1.确定下列各式的符号

(1)sin100°·cos240°

(2)sin5+tan5

2..x取什么值时,sinxcosx有意义? tanx

3.若三角形的两内角,满足sincos0,则此三角形必为……()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4.已知是第三象限角且cos

20,问

是第几象限角? 215.已知1,则为第几象限角?

2

上一篇:理想信念教育主体班会下一篇:月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