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入企

2024-06-29

进村入企(共8篇)

篇1:进村入企

“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总结

(镇海区红十字会)

根据省红十字会系统“三百一万”走访服务活动要求,结合镇海区委、区政府“干部进村入企一线解难创优”活动安排,镇海区红十字会早行动、快落实,立足岗位职责,进村入企访民情、解困难,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当好“三员”访农村,促进村情和谐建设。一是当好“宣传员”,区红十字会在走访骆驼街道董家畈村、蛟川街道棉丰村等过程中坚持带着信息下去。一方面通过座谈、讲座等形式向村民宣讲红十字运动发展史,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以及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角膜器官捐献等知识,一方面也进一步宣传区红十字会设立的五项博爱基金,鼓励先天性心脏病儿童、贫困农村患病妇女、艾滋病患者等特殊困难村民申请相关救助,渡过难关;二是当好“调研员”,区红十字会将“进村入企”当成一次了解民情社意的良机,调研群众需求,了解到农村老年人、贫困家庭、外来务工人员等不同群体的人道需求,根据调研信心开展相应工作;三是当好“联络员”,区红十字会根据走访调研信息,做好爱心企业和困难群众的联络员,向爱心企业传递困难群众的人道需求,比如在走访中发现农村不少罹患恶性肿瘤的妇女存在生活困难,区红十字会迅速联系爱心单位、市民捐资设立博爱“康乃馨”基金,专项救助患妇科肿瘤疾病的困难妇女。

做好“两救”进企业,促进企业安全生产。一是做好“社会救助”,社会救助是红十字会一项基本职能,区红十字会在企业走访过程中,了解到部分企业员工存在一定的生活困难,结合红十字博爱周活动,联合骆驼街道红十字会,向13家企业76名困难职工发放博爱慰问金,帮助困难职工解燃眉之急,安定企业员工情绪;二是做好“救护培训”,深化“救护培训直通车”活动,将救护培训送进企业生产一线,活动中向10家企业提供救护培训服务,300余人接受培训,加强化工企业应急救护培训是区红十字会2012年救护培训工作重点之一,为密切与化工企业联系,满足各企业不同的培训需求,区红十字会在宁波化工区管委会设立一个救护培训工作联络站,明确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化工企业应急救护培训的需求信息汇总和意见反馈,更好地为园区企

业服务。

篇2:进村入企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建立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有关要求,根据《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实施意见》(长委„2012‟8号)的总体部署,现就在XXXXXXXXXX开展以“进村入企摸实情、助推发展办实事、强化服务求实效”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活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XXXXXXXXXX加快建设XXXXXXXXXXXXXXXXXXXX总目标,以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为总抓手,认真组织领导班子和机关干部,深入农村、企业一线,集中近XX个月时间,着力摸清实情、办好实事、求得实效,切实增强责任、优化服务、提升效能,努力解决基层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狠抓全年工作目标的落实,切实增强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团结一心、认真履职、创先争优,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而努力奋斗。

主要目标:通过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和常态化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推动发展、维护稳定的能力,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民风聚民心,全力推进全年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活动主要内容

按照领导班子带头、机关干部广泛参与,求真务实、统筹兼顾、整合联动的基本原则,突出实践特色,注重工作创新,着力抓好以下八个专项工作:

(一)坚持进村入户访基层

以“进农村、访农家”活动为主题,领导班子带头,机关干部职工广泛参与,实现XXXXXX机关部门、单位干部职工和村居(社区)干部三级联动,上下对接,深入走访,摸清一线实情,了解群众需求,有效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从X月 1

下旬开始,集中X个月时间,深入到辖区XXX个行政村(居),主要围绕农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农村改革创新、农民持续增收等涉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讲和集中调研,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路子、落实发展举措。每名领导干部走访XXXXX个行政村,走访XXXX户以上农户,其中农村困难群体XXXXX户以上。

这项工作,由XXXXXXXXXXXXX具体牵头落实,由XXXXXXXX负责与县领导联系和县级部门的衔接。

(二)坚持服务企业促发展

着力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和部门结对帮扶村居、干部结对帮扶群众等工作机制,切实做好与XXXXXX领导干部和部门领导干部的衔接,每个班子领导定点安排联系1-2家企业。继续深化开展“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专项服务和“XXXXXXXXXXXXXXXXXXXX”服务中小微企业专项行动,推动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平稳健康发展。有力扶持发展前景较好和有特色优势的企业以及生产经营好、转型升级取得较好成效的企业。促进辖区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这项工作,由XXXXXXXXXXXXXXXX负责牵头落实。

(三)坚持攻坚破难推项目

积极组织抓好领导牵头项目“XXXXXXXXX”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县领导联系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联系服务业重点项目制度,切实解决XXXXXXXXX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每个班子成员全年至少参与联系XX个辖区重点服务业项目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做好上下对接、合力助推,有效开展项目的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力促项目加快推进,实现早日竣工。

这项工作,由XXXXXXX和XXXXXXXXX具体牵头落实。

(四)坚持网格排查保平安

组织开展“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深入排查整治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深入排查整治公共安全重大隐患,在今年XX月底以前完善落实“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对于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和公共安全重大隐患,逐一登记建档,逐件研究制定解决方案;按照领衔办理、包案化解的要求,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解决好各项问题,切实

维护好辖区社会和谐稳定,确保不发生重大政治性事件、非法聚集事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和暴力恐怖事件。

这项工作,由政法综治办和安监站具体牵头落实。

(五)坚持接访下访察民情

利用“进村入企”大走访的有利契机,围绕全国“两会”、省市党代会和党的十八大3个重要时间节点,组织领导干部切实开展值周接访、定期下访、包案约访活动,集中解决一批容易引发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及苗头隐患,集中解决一批长期积累的信访问题,集中解决一批当前发生的的信访突出问题,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各班子成员根据联系分工情况,在接访后切实抓好信访积案或突出问题的跟踪督办,力求接待的信访事项案结事了。

这项工作,由信访办具体牵头落实。

(六)坚持结对帮扶送温暖。认真做好结对村居“XXXXXXXXXXXXX”活动。协助做好XXXXX机关部门党组织与村居党组织的结对共建,协助县级机关与村居签订共建协议,并做好与困难群众的结对帮扶工作,真正把“XXXXXXXX”活动落到实处。有利推进村级便民中心规范化建设,优化村级便民服务,努力建成三级公共服务体系。

这项工作,由社会事业保障办具体牵头落实。

(七)坚持创新发展出成果。

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化解矛盾、破解难题、转变作风,着力从政策和机制层面研究解决制约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弘扬新风正气,营造一个优良的发展环境。重调研出成果。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选择XXXXXXX个关系辖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领衔开展课题调研和推进难题破解,并按时完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这项工作,由XXXXXXXXX具体牵头落实。

(八)坚持文化宣传倡新风。围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主题活动,开展宣传文化进村入企。一是以XXXXXXXXXXXXXXXXXXXXXXX为载体,组织文艺汇演进村入企,有力推动文化民享,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二是紧紧围绕XXXXXXXXXXXXXXXXXX中心工作,加强主题宣传策划,为各项工

作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三是不断发掘在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鲜活经验,对优秀文艺作品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激发学先进、比业绩、优服务的社会新风。

这项工作,由文化线和宣传线具体牵头落实。

三、实施步骤

根据省市县的统一部署,此次“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自XX月开始启动,分组织实施和巩固深化两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实施阶段(XXXXXXXXXXXXXX)

围绕“进村入企摸实情、助推发展办实事、强化服务求实效”工作主线,各牵头科室分工配合,有效助推各个专项活动,认真研究制定具体推进计划和工作安排,切实担负起相关工作责任,做好与县领导以及县级部门的无缝衔接,有条不紊的开展各个专项活动。

(二)巩固深化阶段(XXXXXXXXXX)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后,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对此次大走访活动组织开展“回头看”,并对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估、总结、检查,查漏补缺,确保各项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认真总结“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开展情况,及时推广基层好的经验做法,巩固运用好活动成果,切实建立健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强化服务、助推发展的长效机制,着力推动XXXXXXXXXXXXXXX活动持续有效深入开展。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成立XXXXXXXXXXXXXX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每个专项活动成立专项工作组,各专项活动牵头科室和各村(居)社区一定要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切实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按照职责分工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牵头抓,责任科室抓落实,办公室全面协调、督促落实的工作推进格局。

(二)结合实际,加强创新。要坚持传承创新、注重实效,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既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对接,认真落实大走访的规定动作,又要紧密联系本辖区情况,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切合实际、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

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增强活动效果,扩大活动影响。

篇3:进村入企

1 谋篇布局明确报道思路

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活动, 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干部作风建设, 事关我们的事业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因此, 精心做好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活动的报道, 无疑是当前媒体的重大主题报道之一, 也是主流媒体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于重大主题报道, 事先都应当有一个全盘的考虑和周详的策划, 包括该从哪些方面报道入手, 以什么样的形式来报道, 这些报道应该起到怎样的效果等等, 才能做出有力度、有深度、有厚度的报道, 才能起到舆论引导、助推工作的积极作用。

《义乌商报》在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活动的报道中, 一开始就提出了“有声势、抓亮点、求创新”的宣传报道思路, 并把当前开展的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活动和新闻战线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做出自己的报道特色和舆论强势。“有声势”, 就是不惜版面, 浓墨重彩地做足做强大走访的报道, 营造浓厚氛围;“抓亮点”, 就是突出大走访中的典型报道和特色做法, 见人见事, 具体鲜活, 让报道更接“地气”;“求创新”, 就是创新报道形式, 形成记者报道和市民参与互动的立体式架构, 使大走访的报道多姿多彩、有声有色。

2 连续集纳报道营造声势

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报道内容丰富, 涉及面广, 事事关系民生, 时效性强。根据报纸不同版面的分工, 如果把它们以农村、企业、市场各自的内容安排在不同的板块中刊发, 势必零零散散, 难以形成一定的报道声势。如果采用编排模块状、集纳式报道的方法, 就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义乌商报》在头版专门开辟了“深化‘两创两提’主题活动开展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专栏, 把所有的大走访活动报道都集中在这个大栏目里面, 化零为整, 突现一个主题, 形成集聚的大篇幅大板块的视觉效应。并确保应有的报道数量, 在这个专栏中, 每天刊发大走访的专题报道都在五六篇以上, 如2月25日的《义乌商报》一版关于大走访的报道就达8篇。同时, 在二版的“综合新闻”和九版的“经贸新闻”板块上, 分别推出“记者进农村 (社区) ”和“记者蹲市场”、“记者进企业”等专栏, 报道本报记者深入基层“走转改”的文章。“走转改”报道和大走访报道有机结合, 相得益彰。

《义乌商报》通过这种编排模块状、集纳式报道的方法, 每天持续大篇幅大板块的报道, 图文并茂, 打造声势, 营造了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活动的浓厚氛围, 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3 点面结合突出亮点报道

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活动既有各镇街部门面上的部署和安排, 又有领导干部深入某个村、某个企业、某个市场了解情况、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点上的具体生动事例。《义乌商报》在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的报道中, 特别注意做到报道上的点面结合。

如2月23日的《义乌商报》一版, 《真走真访融真情解疑解忧惠民生》一文, 报道的是全市各镇街干部陆续进村入企察民情、办实事、解民忧, 这里综合报道了廿三里街道、稠江街道、江东街道、上溪镇等大走访的有关情况。这是面上的报道。《市长来到马畈村》和《5天卖了8万公斤赤岸“进村入企”吆喝卖柑桔》, 这是点上的报道。《市长来到马畈村》写市长何美华来到大陈镇马畈村调研, 走进农家嘘寒问暖, 听取村干部和群众的意见, 了解村里存在的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市长和村干部、村民共同分析研究, 提出了破解的办法。《赤岸“进村入企”吆喝卖柑桔》写的是赤岸镇的干部深入柑桔种植专业村五柳村, 如何帮助因柑桔滞销而陷入困境的桔农打开销路, 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办实事。把6篇“进村入企”的报道和一幅相关照片, 集中地组合安排在“深化‘两创两提’主题活动开展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的这个大栏目里面, 占据了头版三分之二的版面, 十分突出和抢眼。文章见报后, 第二天就得到了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卢照洋的批示:“本期大走访报道点面结合, 有血有肉, 很鲜活又有声势, 予以表扬。望继续保持大走访活动宣传的热度。”

此外, 《义乌商报》还注意同中求异, 挖掘大走访中那些有特色的“亮点”做法进行报道。如《赤岸“进村入企”吆喝卖柑桔》、《佛堂镇着力解决企业“招工难”》、《廿三里干部走访种粮大户》、《上溪开展干部“暴走行动”》、《稠城街道:走访对象全覆盖解决问题有反馈》、《北苑街道:“组团入村对接服务”解民忧》、《稠江街道:大走访活动做实“五个带”》、《义亭镇:“网格化”走访集难题“项目化”攻坚求突破》、《赤岸镇开通夜访夜谈“民情直通车”》、《公安局:千名民警进村入企“一对一”》……这些报道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镇街部门在大走访活动中的不同举措和鲜明特色。一个个鲜活的事例, 一件件贴心的服务, 一次次嘘寒问暖的关照, 一桩桩问题和困难的解决, 在这乍暖还寒的春日里, 犹如和煦的阳光温暖了基层百姓的心, 激发了他们创业创新发展的干劲和热情, 也融洽了干群之间的关系。

《义乌商报》的大走访报道既做到端庄凝重, 又不失鲜活和生动。通过点面结合突出亮点报道, 使广大群众真切地看到我们的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急基层所急, 想群众所想, 转变工作作风, 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帮扶解困、排忧解难的一颗赤诚之心, 也为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活动的深入开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 创新形式群众参与互动

创新是主题策划报道的核心。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活动本身的素材的广泛性决定了报道的多样性。它要求报社摒弃以往一般主题的单一报道模式, 站在更高的视野去运用各种表现形式, 这样才能使大走访活动做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

如果就报道记者跟随走访人员深入基层, 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为, 这是一种单向的报道形式, 明显缺少生气和活力。《义乌商报》在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活动的报道中, 采用了记者报道和市民群众参与的方式, 把报道做得立体化、动起来。在头版“深化‘两创两提’主题活动开展进村入企 (市场) 大走访”的大栏目中, 又陆续开辟了“稠州新语”、“走访手记”、“回音壁”等几个小栏目。这些小栏目的一个共同点, 就是要让市民群众参与进来, 和报社互动。

篇4:进村入企

摘要:本文阐述了目前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指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模式改革的紧迫性,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课程设置、专业局限,提出了以构建校企产教融合平台作为前提的多领域分层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入企就业“软着陆”。

关键词:多领域分层培养高职就业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类型,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即目标是实用化,是在完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出一批具有大学知识,而又有一定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是以学生就业为主要导向的教育类型。而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经济的问题,社会的问题,长期高校扩招带来的大量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使得高职学生就业亦是困难重重,压力巨大。目前,高职人才培养与社会、企业的需求差距依然存在,尽可能地减少这些差距,能够努力实现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企业需求“软着陆”式无缝对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实实在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1高职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1.1企业需求与目前毕业生能力之间的差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需求对工作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更新日益频繁,对劳动者的实践技能要求更高更全面,高职院校以往学生知识技能学习较为基础,存在大量学校“面”上的知识,而没有真正学会“点”上的技能,实践能力培养存在基础能力训练项目独立,关联性低,专业能力实践项目少,应用性不强等不足,实践教师职业经验欠缺,职业能力综合性不足,与产业技术更新周期相比存在滞后性,造成学生到岗后仍然需要数月的适应期,无法满足新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1]

1.2岗位与专业之间的差距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行业兴起,用人需求巨大,而学校的专业设置很多会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即使应对与相应产业发展需求设置的专业,也很难匹配某一项工作岗位。很多专业在培养计划设置时定位很多项岗位匹配,学习很多门基础知识,但是却使得很多学生学习了很多课程,却什么都会,什么都不精,无法立即胜任任何一个工作岗位,到了企业依然需要经历1-2个月甚至更长的培训期。

1.3专业与学生自身能力、兴趣之间的差距专业与学生自身能力、兴趣匹配度不高,特别是中国的学生,高考以考上大学为目标,不考虑专业的选择是否适合自己的性格爱好,不考虑专业对应的岗位自己是否感兴趣,或者很多学生高考志愿都是家长包办,自己都没有过目或者根本没有决定权。于是,很多学生到了就业时,只有一个决定,就是不从事本专业的工作,这一部分人,一方面专业学习能力较差,另一方面非专业就业竞争力也较差。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需要淡化专业局限,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2多领域分层培养及其对提升高职人才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2.1多领域分层培养的概念多领域分层培养是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构建校企产教融合平台为前提,以人为本,以育人为宗旨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多领域分层培养是实施多种领域、多种水平、多种岗位的分层次培养,提高办学质量,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行为习惯优秀,基础知识够用,动手能力强,与实际工作零距离对接的,胜任相关职位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2.2多领域分层培养的实施

2.2.1进行职业倾向分析测试,指导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联系起来。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以专业学科为体系、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借鉴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高度重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个人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通过霍兰德职业倾向测试,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个人兴趣及潜能,正确评估自我,并结合社会需求,了解专业所对应职业的方向,合理剖析职业,让学生了解特定职业的性质、任务、待遇和晋升发展机会。让学生明白该职业在职业技能、职业素质、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确定职业目标,从而制定出个人职业发展规划。[2]

2.2.2构建校企产教融合平台,确保多领域分层培养。在以往成熟的校企合作模式上进一步细化合作方式,联系多个企业建立中长期合作关系,以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为目标,根据各岗位需求和发展,设定培养计划,进行多个企业多个岗位分层培养。以培养软件技术相关人员为例,如果某家企业需要.net和Java编程人员,即可分为.net一个班级培训.net编程技能,Java一个班级培训Java编程技能;如果某家企业需要软件测试和软件销售人员,即可分为软件测试一个班级培训测试能力,软件销售一个班级培训销售技能。每个班级以岗位所需要的技术能力为培养科目,企业专业培训人员或者专业技术人员嵌入到教学中,从企业文化到岗位素质,从专业技能到职业规范等多方面进行教学,在统一实训过程中,学校提供一定场地和配备一定的师资,在顶岗实习阶段,企业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进入企业真正进行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并给予学生就业的机会。根据学生的职业选择,学校不断改进和完善校企合作平台,可以说成熟的校企产教融合平台,是确保多领域分层培养的基础。

2.2.3进行企业学生双向选择预演,设置职业目标培养计划。通过三个学期基础学科的学习,掌握了相关专业一定的基础知识后,学生对自身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通过自身职业倾向分析测试,制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职业选择。企业会在一定时间内宣传自身企业文化及岗位需求,让学生了解自己专业相关联的企业和岗位,然后如同就业双向选择一样,学生选择合适的企业和岗位,企业选择合适的学生。学校根据学生和企业两方面的选择进行最终协调和班级设置、课程规划。企业和岗位的相对动态化,学生职业选择的相对动态化,使得每年的班级设置和课程规划将有所不同,也更加适合社会和企业的需求。

学校安排第四个学期进行多领域的分层教学实训,实训时间根据各岗位培训时间而定,实训内容根据各岗位所需素质能力而定,淡化专业和课程,以软件技术专业学生为例,第四学期学习的如果是销售技能,将集中学习一些营销类知识,只因为这个学生选择从事销售工作;如果是学习文案写作,待人礼仪等技能,只因为这个学生选择从事文员类工作,但是他们同时又不放弃专业,因为他们在第五学期顶岗实习的岗位将是与软件技术相关的公司所提供的销售或是文员的岗位。

2.3多领域分层培养的作用

2.3.1在选择上淡化专业限制,扩充学生就业面。因为在选择上始终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有完全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并且这种权利的给予并非盲目的,学校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给了不愿意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加体现了学习的平等,更加弥补了专业的限制,也让更多的同学有了学习的目标,提供了更多就业的方向。

2.3.2在培养上缩短能力差距,提升学生竞争力。在培养上,是以培养企业所需人才为目标的,企业嵌入式的教学方式,企业文化之间融入,职业技能直接学习,并且提供进入企业实习机会,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提前熟悉岗位,提早进入企业,提高了工作能力和增加了工作经验,不论学生是否最终从事所实习的工作,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将来的就业增加了筹码。

2.3.3在模式上提供就业机会,提高学生就业率。在模式上本身即是企业的人才需求使得企业与学校合作培养学生,对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直接提供就业机会,在双向选择的情况下,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可以直接留在企业进行就业实习,甚至有企业愿意提早让学生进入正式工作阶段,使得大部分学生未毕业已经就业。

多领域分层培养可以让学生真正地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实现学生入企就业“软着陆”。然后,这种培养模式依赖于完善的校企合作平台,必须依托一定法律保障,也需要学校设置相关专门人员负责。要做到企业有实力有保障,学生有能力有去处,更需要国家、社会、学校、企业多层次多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熊翔.高职教育对接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3):156-158.

[2]肖利秋.论构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中心的新型高职教育体系[J].职教论坛,2007(9):21-24.

[3]张宽政.试论高职培养目标[J].机械中专,1995(08).

篇5:进村入企活动相关领导讲话

沈仁康到莲都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

本报讯(记者 庄初阳)昨日,市委副书记沈仁康深入莲都区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先后实地考察了丽新畲族乡山村村、白岸口村、吾赤口村、黄岭上村,丽水城市花园温泉度假中心酒店项目、浙江成功塑胶有限公司、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访农家、进车间、解难题、排民忧、谋发展。

“搬迁后生活过得怎么样?在哪里工作?”在白岸口村的下山搬迁户陈新荣家中,沈仁康关切地问起陈新荣一家的生活情况、就业问题是否存在困难等等,在得知陈新荣在市区做室内装修,目前一家生活安稳后,沈仁康十分欣慰。

在走访过程中,沈仁康认真记录了解到的问题和基层的意见建议,如“怎样促进农民增收”、“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问题”等,并表示将把这些问题和建议带回去,认真研究、仔细规划、设计方案,争取早日解决。

在吾赤口村召开的座谈会上,沈仁康指出,近年来,省委、市委都在大力推动农民下山致富,丽新畲族乡的自然村整村搬迁工作做得比较到位,村两委干部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下一步还要继续推进这项工作;同时,村两委干部要把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农村发展的政策吃准、吃透,包装好项目,争取政策支持,抓住机会多为村民办实事。

沈仁康指出,丽新畲族乡在外创业的人数多,外出创业是农民增收很重要的一方面,同时,村两委干部也要关注留在当地的农民,要认真研究如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办法,针对农民在种植、养殖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市、区相关部门要提供支持,做到依靠科技促增收。

关于新农村建设,沈仁康指出,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到“宜居、宜业、宜游”相结合,积极探索农家乐的发展,为农民增收拓宽渠道。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如何?转型发展存在哪些困难问题?政府在哪些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服务?带着这些问题,沈仁康深入企业,开展调研。

在浙江成功塑胶有限公司和瓯宝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仁康深入车

间,与企业负责人座谈,详细了解生产经营、科技创新、市场前景等情况,询问需要解决的困难,要求相关部门尽力支持,帮助解决,并希望企业在抓投入发展的同时,把更多的高端人才吸引到企业里来。沈仁康还鼓励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做强做大实业,加强产品、技术、管理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省委召开“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座谈会

2012-04-06

4月5日,省委召开“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座谈会。省委书记赵洪祝主持会议。他强调,我们要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和习近平同志在看望全国人大浙江代表团时所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制度化、系统化、长效化,进一步在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工作实效上下功夫,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问题在一线解决、决策在一线落实,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

省领导李强、任泽民、蔡奇等出席会议。

会上,省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前一阶段全省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的总体情况。省发改委、省经信委、省农办、绍兴市、桐庐县、宁波市镇海区、云和县主要负责人结合本地本部门走访工作实际谈了感受和体会。

听取发言后,赵洪祝指出,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是今年省委部署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当前全省深化作风建设的主要抓手,也是做好今年各项工作特别是落实“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基调的重要保障。一段时间来,各地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按照省委统一部署,走万村、进万企,访民情、解民忧,抓难事、办实事,初步形成了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创先争优、真抓实干,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良好氛围。这项工作受到了基层群众的一致欢迎,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赵洪祝强调,今年的大事喜事和要事难事都比较多。做好今年各项工作,首先要把基层基础工作做扎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大走访活动中身入心入、问需于民,全面摸清底数,积极破解难题。对前一段大走访中基层和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要素制约、政策环境、政务服务、机关效能建设、“三农”发展等方面问题,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及时回应,切实解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各级领导干部

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认真听取意见,结合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加强对当前基层矛盾纠纷的排查,妥善化解各类矛盾。要把开展大走访活动作为加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能,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民风聚民心。

赵洪祝要求各级各部门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精神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制度化、系统化、长效化。要进一步落实“两深入”、“两覆盖”、“双服务”的要求,统筹兼顾、同步安排重点工作。要走访到位,确保所有行政村和困难企业全覆盖,切实做到摸清情况、强化服务、解决问题、促进发展。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切实搞好工作结合,着力增强整体合力。进一步落实责任,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大走访活动不断深化,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篇6:进村入企

舞动新标杆打造新局面善琏镇扎实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在区“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推进会的交流材料中共善琏镇委善琏镇人民政府善琏镇自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区委“开展三个年奋力开好局”活动动员精神,扎实有序地推进“进村入企”活动各项内容,立足实际,多管齐下,使全镇真正做到基本问题在基层解决,民主决策在基层落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走访中破解。回顾开展活动以来全镇“进村入企”大走访情况,可以用“三深入三创新”来概括。

一、关于“进村入企”大走访开展情况“三创新”即一是创新“1+1+1”模式。我镇利用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的良好契机,针对镇机关干部不深入基层、不熟悉基层的问题,制定了《善琏镇“进村入企大走访”实施方案》,将大走访活动参与主体由镇领导干部扩大至全体机关干部,采取“班子成员包片、干部包村”的措施,通过“1+1+1”的模式,即一名班子成员、一名中层干部、一名年轻干部组成走访组,组织镇机关干部深入全镇15个行政村及400多家企业,按照每月下村走访不少于4天,整个实施阶段走访农户、企业不少于100户,年底前对联系农户走访一遍的要求,确保机关干部真正访农家、进企业、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了解基层的所急、所需、所盼。二是开创周六驻村服务日制度。

篇7:进村入企

全市万民干部入企进村服务

动员会讲话

同志们:

开展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服务,是“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规定动作和关键内容,是干部入企服务常态化和深入贫困户跟踪回访的持续引深和不断深化,是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充分展现良好精神风貌、更好服务基层和群众的有力行动和重要抓手。3月15日,省委对入企进村服务作出了安排。3月21日,省委常委会进一步作出部署,并下发了《在全省“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中开展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服务工作方案》。根据省委统一安排,市委认真谋划准备,制定了我市《工作方案》,今天也正式印发给了大家。我们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安排部署上来,明确重点任务,把握方法步骤、落实工作要求,推动入企进村服务各项工作全面落到实处。

第一,要确保“进得去”。这次入企进村服务,要在一周时间内,对全市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小升规重点企业、限上批零企业、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所有行政村开展服务工作。承担入企进村任务的干部要认真准备,及时进驻。相关企业、农村要做好对接协调工作。市直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区)委要做好对省派干部的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开展工作。第二,要确保“讲得清”。这次参与入企进村服务的同志大多数都对农业农村工作、企业发展和经济工作非常熟悉,是“行家里手”。入企进村后,要做到“两个讲清楚”:首先要把省委安排入企进村服务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同企业相关负责人和村“两委”班子讲清楚,一起商定具体工作安排;更重要的是要把中央和省、市各项涉企惠农政策讲清楚。会上已经给每个入企进村服务小组印发了资料汇编,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掌握。对于讲不清楚的问题,要及时向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报告,请求支持和帮助。问题比较集中、突出的,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要牵头组织熟练掌握政策的同志到企业、农村去,与入企进村干部一起进行政策解读。第三,要确保“摸得实”。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企业、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摸清楚,把群众的期盼、愿望、要求摸清楚,为下一步解决问题打好基础。进驻前,要通过必要形式,尽可能提前收集行业代表性问题及农业农村发展共性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带着问题入企进村,开展精准服务。进驻后,入企干部要与企业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交流研讨,深入车间、班组、各类创新载体,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技术创新需求和企业当前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村干部要深入农户、走进田间地头,深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了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情况和农民群众期盼。第四,要确保“解决好”。查找问题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干部入企进村服务最根本的是要看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促进了企业、农村的发展。各工作组要及时梳理汇总、分析研究掌握到的情况问题,采取分级交办、分级负责、分级解决的工作制度,及时进行交办。对于在乡镇一级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向乡镇党委、政府交办;乡镇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县级交办;县级不能解决的问题要收集整理上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层面上统筹解决。每一个工作小组都要对摸到的问题建立交办清单制度,交办给哪个单位、有什么工作要求,都要记录在案,真正确保每一项政策都能够落地落实、每一个问题都能够解决到位。

市委“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领导小组同时担负入企进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职责,加强领导、统一组织,总体把握工作进展情况,安排调度具体任务,组织开展分片巡查督导,协调推动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工业经济、商务、农业农村、财税、金融等职能部门和相关机构要把做好入企进村服务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认真履职尽责,明确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取得实效。特别是对于抽调出来的入企进村干部,这段时间不要再安排其他工作,确保他们能够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做好服务工作。各级宣传部门要切实做好入企进村服务的宣传报道工作,组织记者深入一线调研采访,集中报道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服务的成效和进展,宣传广大企业和农村发生的新变化、展现的新气象,宣传服务基层效果显著、群众认可的先进典型,为推动服务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体入企进村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中央办公厅《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牢记“八不准”、“六反对”,不折不扣落实好省、市《工作方案》中有关工作纪律和交通食宿等方面的要求,把过硬的作风体现到入企进村服务的全过程,坚决做到不干扰基层正常工作、不增加企业农村负担,用实际行动展现党员干部的精神风貌、赢得广大企业和人民群众的认可。

同志们,开展好万名干部入企进村服务意义重大,大家重任在肩,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省、市委部署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好入企进村服务工作,把“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的成果转化为加快建设塞上绿洲、美丽朔州的强大动力,为我省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新局面作出朔州应有的贡献!

篇8:进村入企

教师到企业里进行锻炼, 主要目标包括四个方面: (1) 对企业的票据传递以及业务流程的熟悉掌握, 在实务中也能达到熟悉掌握, 在以后使课堂教学紧密的联系实践, 以便消灭理论上空洞的说教。 (2) 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对传授实用性和够用度的知识进行检验, 检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 (3) 能够更好的熟悉掌握票据的分类、装订会计资料、以及粘单等操作技能, 在财务核算中, 能够更好的从事会计教学实践。 (4) 为了会计理论能够更好的结合实践, 会计专业课的教师自身的财务应用能力必须得到提高。

二、提高的会计教师的专业能力

1. 提高会计专业教师应用财务软件的能力。

目前会计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必备的技能是能够掌握一两项财务软件的使用。但是现在企业里的很多会计人员不会根据财务软件的自身报表编制功能, 对企业的财务编制报表。很多是通过导出财务软件中的数据, 经EX-CEL软件整理编制而成。其主要原因是:对于生成财务报表的财务软件不准确的自定义报表编制功能, 会计人员不熟悉软件不知道怎么更正, 所以花费很多的时间, 不得不在EXCEL中对财务报表完成编制的工作。

2. 提高了会计专业会计教师操作的基本技能。

粘单、登记账簿以及制单是会计人员操作的基本技能, 使用电脑记账单的话, 粘单和制单是操作技能的主要体现。会计人员能够熟练技能的话, 则可生成牢固、整洁、正确以及完整的会计资料。反之, 会造成不牢固散失的会计资料、不整洁不方便查阅的会计资料以及不真实、不完整甚至错误的信息记录等等。

3. 提高会计专业会计教师的管理财务应用能力。

审查账目、筹划纳税以及分析财务、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等时财务人员在管理财务等方面的职责所在, 很多企业在审查账目的时候, 发现了入账没有经过审批的原始凭证, 记错的会计科目以及长期挂账的项目等等, 了解到了真实的数字背后的情况。如:在分析“其他应付款”余额明细账的时候, 发现了总帐所显示的金额远远低于私人借贷的金额。大量的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存在于其他应付款里, 企业没有记录借入的款项, 只记录了归还的贷款。但是在总账中, 使其他明细账的贷方余额起到了抵减的作用。另外, 会计人员在参与了管理企业的财务科目时, 也会发生不当的行为。

三、进企业锻炼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影响

1. 增设企业会计分行业核算课堂。

目前很多经贸类的职业院校开设了会计基础、管理财务、会计财务、会计成本、实务纳税、会计预算、以及在财务中运用EXCEL等会计电算化专业课堂。这些开设的课堂从理论上讲, 都能满足传播会计知识的需要, 但是从职业院校学生的自身素质和就业去向来考虑, 在知识的够用度上仍然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他们在进入不同的中小企业后, 业务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建筑业、运输业、服务业、物流企业、教育机构等等。不同的业务特征增加了学生上岗的难度。因此在学院增设会计分行业制度, 让学生认知不同行业的经济业务, 并且带有针对性的学习会计专业知识。这样在毕业后学生才能有更好的适应性, 也使用人单位满足了人才的需求。

2. 树立专业会计教育理念。

目前, 职业教育大力提倡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育模式, 因此会计专业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形式。很多的职业院校对会计专业来讲, 培养技能是次要的, 这是因为会计的技能操作非常的简单, 而那些培养解决、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则不是培养技能就能达到的。从技能操作和会计理论的掌握上看, 操作技能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学会了, 但是操作过程也是一个必须的过程。为了学生在就业后就能上岗, 职业院校要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学习高度重视, 在学生在校期间, 是学生会计实践教学时间必须得到保证。

3. 重视在财务应用EXCEL的课堂学习。

一般在会计实务课程中, 把EXCEL当作辅助课。但是不能显示出他的重要性。EXCEL是一个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软件, 它的函数应用和计算功能都非常强大, 可以使工作效率得到快速提高, 使会计人员的劳动时间能够得到减少以及保证了正确和准确的计算结果。如:在工资管理中, 计算员工的工资和编制工资计算表的时候, 可以通过定义函数完成很多项目, 并且进行高速的计算。可以用if () 函数的七层套嵌计算个人所得税。可以用year () /nom () /if () 套嵌工龄工资;可以使用month () 函数计算基本工资。因此学生熟练的使用EXCEL软件, 会在毕业后很大程度的帮助到从事的会计工作。

4. 合理保证开设会计实训课堂。

为了使理论知识融合到实践中, 合理的保证开设实训课堂。能够让学生熟练地掌握理论知识, 也能够掌握操作技能, 目前很多院校对实践课堂安排的很少, 只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模拟的训练, 学生跟着按部就班的做, 导致学生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不高, 没有达到训练的理想效果。因此, 学生在校期间的各项操作技能的熟练要得到保障, 就必须保证开设充足的实践课堂时间, 并且以学生为主进行训练。

5. 保证上机操作财务软件的时间。

由于目前财务软件的普及, 在院校中, 学生要学会应用财务软件的熟练操作能力。因此要保证学生能有充足的上机操作时间, 同时也能够有效地运转硬件设施。但是老化的财务软件设施和较低的配置, 会影响到培养学生掌握财务软件的目标, 因此, 职业院校要积极地完善财务软件的设施和配置, 从而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上机操作财务软件的目的。

四、总结

财务专业教师下企业不但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 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效益。会计专业的教师入企锻炼是很多院校跨及专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它激发扩大了校企的合作面。同时教师又把企业中的新技术、新标准以及新要求带到了课堂中, 提高了自身的任教能力。

参考文献

[1]武俊梅.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 (高教) .2010 (06) [1]武俊梅.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 (高教) .2010 (06)

上一篇:平湖市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总结下一篇:密码学与网络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