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2024-07-10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共9篇)

篇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苏轼

板书设计:

上阙:望月    (写 景)         情景

下阙:怀人    ( 抒 情)       交融

苦闷--矛盾--豁达--祝愿

媒体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

古往今来,明月牵动了多少文人雅客的情思,我们信口就可以拈来几句。下面请大家背诵几句吧,让我们共同欣赏文人骚客钟爱的“月亮”。

(多媒体显示选集的咏月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在中国众多文人中,苏轼是比较喜欢写月亮的,而且也写下许多和月亮有关的名篇。下面,我们就走进苏轼笔下的月亮,学习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看看在这里,苏轼借助月亮抒发了什么情感。

(指示生看课题)本文体裁是什么?

词: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文字,

雨霖林   水调歌头    卜算子  长相思  菩萨蛮

“水调歌头”是这首词的--(复习词的相关知识)

曲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一首词的格式由它的词牌决定,有多少句,每一句有多少字,平仄等都是,只要选定一个词牌名,这首词的格式也就定了。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

阕:是词的段落,也叫片。分两段的第一段叫上阕;第二段叫下阕;另外词的一首不分段的也称一阕。

词根据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小序:,是交待了写作时间、背景,写作的缘由等这类说明性的文字。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者写此词的时候,他官场失意贬官,心情抑郁。这时他的弟弟苏辙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俩已有七年多没见面了。这年中秋赏月,作者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之中写下这首词

(二)内容解析

根据注解,疏通文意:

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们。绮户:雕花的窗户

6.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

7.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圆满。

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齐读课文  认准字音

三、

(1) 学习小序,了解作者写作的时间与目的。

学生齐读小序。

思考问题:词的小序往往用来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在小序里作者交代了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写作目的又是什么?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千年以前,同在这一轮明月下.文学家苏轼被贬职,派往密州做官,正所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长年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的他望着这一轮皎洁的明月,思念起自己的弟弟来。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作时间是中秋,目的是“兼怀子由”。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 “兼”字是什么意思?(所涉及的内容不止一个方面。)

(那我们从“兼怀子由”四个字看,作者除了怀子由,还怀什么? 现在不知道没关系。

请大家带着问题来揣摩这首词。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皎洁的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端起酒杯询问青天

把酒:端起酒杯

上阕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我们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2、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不知道月中宫殿,今晚该是哪一年。

3、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归去:这里是指回到天上去。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诗人看着朗朗的明月和天空,心中不禁畅想起来,他想象出天上应该也有宫殿吧,想到这里,他于是又问了一句,不知。。。何年。我欲乘风。。。玉宇。归去是什么意思, 从归去两个字可以看出来,作者把自己当成了哪里的人。

我欲乘风归去的意思,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作者当时仅仅是想要回到天上去吗,实际上,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要与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大家可以联系一下作者的`生平遭遇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在苏轼移任湖州的第三个月的一天,一位朝廷钦差为了要讨好王安石,把苏轼捉拿进京,指称他作诗讽刺新法,请皇上下令判他的罪。不久,苏轼就被送入狱中,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苏轼被定为“讥讽政事”之罪。后受皇帝恩赐,判他流放黄州,免于一死。

明确:从背景材料中我们可以得知,虽然苏轼一心报国,最后还是被贬黄州。政治上的失意让他心情十分悲痛。所以说本词除了表达他怀念子由,更传达了他政治上的失意。

朗读上片,找出描写月亮的句子。

思考问题:联系背景材料,思考文中月亮代指什么?可以先结合注释翻译上片再思考。

明确:“明月几时有”、“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高处”等都是在写月亮。月亮在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更深的含义,代指朝廷。

(4)让学生把“朝廷”代进上片,重新说说这段的意思。

明确:不知道朝廷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时候?我想乘风回到朝廷,又害怕朝廷太高太寒冷。

这里的太高太寒冷比喻的是什么意思,

不愿回朝廷做官,讨厌那里的党派斗争,勾心斗角;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单冷清;禁不住人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等。

“欲”和“恐”。 作者在上阕中表达了想回朝廷但又恐惧害怕的心情。

(在人间好还是在天上好?从书上注解何似看,作者认为在人间好--在“地方”作官好。:作者认为自己可能禁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的思想感情。但转念一想,在人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在地方,天高皇帝远,在地方,没有排挤、没有诽谤和中伤,所以他觉得留在地方为政好。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想通了,于是苏轼化解了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翩翩起舞。

4、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

弄:是一个千古称颂的动词

上片写望月饮酒,主要抒发词人对人生的感慨。苏轼经受过政治上的挫折,面对朝廷激烈的斗争,只能将满腹的疑问借助“把酒问青天”,引起对人生的思考,发问“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苦闷的情感并未延续下去,“我欲乘风归去”“起舞弄清影”两句又表露出作者对人生不懈的追求,尽管“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何似在人间”。

现在我们来看下阕。请大家先朗读一遍。

(有进步。不过,还需逐字逐句地揣摩。“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作者因何而失眠?应和了序中哪一个句子?“兼怀子由”。

(太好了!这就是说,作者在下阕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怀子由。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那么月亮会有感情吗?

这里应该是作者恨月亮老在人们分别的时候圆,是作者在恨。

(作者因什么而恨?因为与亲人别离,也因为被贬。

作者写道这里,心情自然是十分抑郁,悲伤了,但我们的诗人又是一个乐观的诗人,在悲伤之余,他又转念一想,悟出了一个人生哲理.

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作者对人生的理解?难。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这恰好也是苏轼的看法。所以他说“古难全”。

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这几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作者已经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会因为我们的喜好而改变,虽然我们不想和亲人别离,但别离却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所以作者在最后,他只有提出美好的愿望,希望自己和弟弟子由能够年年平安,虽相隔千里,但可以共享美好月光。理解到远别的人可以“千里共婵娟”,也就能做到“不应有恨”了。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

(我们把下阕再齐读一遍,注意感情把握。不错,这次朗读, 同学们基本能注意到词意的感情色彩,很好!现在请大家跟老师一起回到小序中,还记得刚上课时给大家提的问题吗?现在有答案了吗?在这首词中究竟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作者在上阕主要抒发了自己想回朝廷而又心怀恐惧的矛盾思想;下阕主要表达对兄弟子由的思念之情。

下片抒怀,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主题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有?端起酒杯来向青天问候。 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导入新课,讲解体裁

1、揭示课题:粗知曲是诗词以外的另一种文学作品

2、讲解体裁: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朝不仅继承了唐朝的诗而形成了宋诗独具的特点,而且又有词的兴起。到了元代,另一种新兴的体裁是曲。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便于清唱,包括套曲和小令。散套由若干曲子组成,小令以一首曲子为独立单位。小令以一支为限,如果两三支合为一个单位,叫做带过曲。课题的《天净沙》《山坡羊》都是标有题目的小令。

张养浩:元代诗人,散曲作家。字希孟,号云柱,济南(今山东省)人。曾任监察御史、礼部尚书,为人刚直,敢言时弊,后辞官归隐。其诗歌、散曲对当时的社会黑暗有揭露。

“山坡羊”,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标题。小令属元散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山坡羊”是小令的曲牌。怀古指游览古迹而触发感慨。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历年间,关中大旱,张养浩被征召任陕西行台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潼关时触发了追念古代情怀而作的,表现了作者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二、译文

华山四周群山聚集,黄河之水波涛汹涌,潼关内外地势险要,前有黄河,后有华山,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遥望长安,惆怅彷徨,在这样有利之地建都立朝又有什么用呢?

伤心啊!秦代汉朝曾经做过行宫的地方,如今万间宫殿都化作了尘与土。

朝廷兴盛不息,百姓受苦。

朝廷衰亡破败,百姓更受苦。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

一个“聚”字和一个“怒”字,分别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俊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或:“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群山包围之中的潼关险要地势,又赋予了潼关四周山峦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平。第六、七句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官阙万间都做了土”,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王朝的阿房宫,但它却随着秦王朝的灭亡而化为焦土。王朝的兴替固然令人伤感,但作者最伤心的却是百姓之苦。

第三层(末四句):指出历代王朝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亡,百姓苦”好理解。王朝灭亡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王朝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王朝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小令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8、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

不是,由“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

11、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

篇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课文题目:《水调歌头中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有关文学常识及本文写作背景。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引导学生理解本文主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重点实词,并能准确翻译课文。培养学生朗读能力,.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情感。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

讲授、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思路:

一、导入。

二、复习:

1、课题。2、作者。

三、介绍写作背景。

四、初步感知:

1、正音。

2、指导朗读。

五、疏通全文:

1、小序。

(1)重点词语讲解:达旦子由

(2)指导翻译。

(3)作用。

2、上阕。

(1)重点词语讲解:把天上宫阙何年琼楼玉宇

不胜清影何似

(2)指导翻译。

3、下阕。

(1)重点词语讲解:朱阁绮户无眠恨何事

全婵娟

(2)指导翻译。

六、合作、探究:

1、如何理解词的上阕?

2、如何理解词的下阕?

3、试分析这首词的写作特色。

七、巩固练习(小结)。

八、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小作文:以“月”为话题,说自己想说的话。

板书设计:

《水调歌头中秋》

上阕:把酒问月-----追求美好生活-----积极乐观

下阕:望月怀人-----探求人生哲理-----旷达胸襟

课后反思:

篇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读中国诗词, 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读东坡词, 没有人能跳过那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该词从宋代传唱至今, 历经八百年, 依然是“流行曲”。那么, 该词为什么会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如此永恒的魅力呢?究其原因, 是因为苏轼用最诗化的形式在精确传递个人的生命体验的同时吟唱出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 在给人们带来诗意化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引起了人们情感的共鸣。

一.个人生命体验与人类共同生命体验的巧妙融合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 越具有情感独特性和艺术表达独特性的作品越具感染力和征服力。苏轼在词中首先表达的正是他自己的独特情感。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 这是东坡在密州度过的第二个中秋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 面对明月, 东坡欢饮达旦, 醉眼朦胧中, 他想起了和自己从小感情极好的弟弟苏辙, 兄弟二人已长达七年未见, 强烈的思念之情在明月之下前所未有地涌上苏轼的心头。在思亲的同时, 他又想起了自己的政治处境, 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而遭到排挤与打击, 于是一再被贬官外任。面对着政治失意、亲人分离的人生, 东坡首先是忧伤的、痛苦的, 所以他才会“欢饮达旦”, 举杯消愁愁更愁啊。东坡更是疑惑的, 为什么自己忠心为国却遭排挤?所以他一起笔, 就是一个大大的叩问“明月几时有?”, 因为苍穹的深邃、辽阔、博大、宽广和包容, 叩问苍穹是人类遇到困境时必然的哲学选择。苏轼把酒问月既是对宇宙本体问题的叩问, 也是对自己人生遭际的深度叩问。自然, 这种叩问是无奈而沉重的, 也是得不到青天回应的, 但这种叩问却经常能听到自己心灵的回声。于是, 东坡在叩问中有了“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的心灵回声。任何一个人一旦真正走向了自己的内心, 不管面对怎样的芜杂与矛盾, 都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所以“乘风归去”只能是东坡短暂的消极想法并非他的真正意愿, 因为理性的他并不相信能在远离人间“高处不胜寒”的宫阙里觅到诗意的栖息地,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返回现实,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文学首先是属于自我的, 但文学又不能仅仅属于自己。一个伟大的文学家, 一定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个性, 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与表达方式的作家, 但他的“自我”中一定包含着博大的“大我”情怀, 唯有含有“大我”的“自我”, 才有可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才具有生命力。苏轼《水调歌头》一词就是“自我”中包含着“大我”的优秀作品。苏轼在抒发自我忧伤、痛苦、失意、矛盾的同时, 还书写了人类共同的生命体验。这首词以把酒问月开篇, 苏轼把自己的生命体验提升到具有恒久魅力的关于生命和宇宙本体的追问。在追问中, 他找到了现实生活与理想生命状态的平衡点。所以他明白了:人生固然充满痛苦与磨难, 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 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所以他写出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的千古名句。世事本就如此, 人生有悲欢离合, 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 自然规律是也, 何须怨天尤人, 何必自寻烦恼?他不仅自己懂得了, 他还很快超越了自己, 他在词作最后把自己透彻的人生感悟化作最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以此送给普天之下那些需要慰藉的心灵, 希望那些失意的人们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与温馨。

苏轼就这样将个体的生活感受升华凝结为某种普遍性的人生领悟, 其词表达的既是自己的生命体验也是人们共同的生命体验, 自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深刻生命体验与完美文学意象的巧妙结合

在中国文化里, 月亮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星球, 它承载了太多太丰厚的文化内容。因为月的圆缺, 所以月可喻人之团圆与别离;因为月色的皎洁, 所以月可以象征美好、纯洁;因为月光的柔美、温馨, 所以月可以象征思念;因为月可以超越时空, 所以月可牵系着相思的心灵, 缩短着时空的距离;因为月光之寒, 再加上月宫中寂寞嫦娥的传说, 所以月构成了孤独与失意者的凄苦与彷徨;因为月之永恒, 所以它又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

可以说, 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中国人太多的美好理想和憧憬, 月亮早已被中国人诗化了, 成为中国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文学意象。苏轼是一个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人, 在中秋之夜思亲念家又失意郁闷纠结的他, 选择月亮作为自己心象之托再也合适不过了。

在词中, 苏轼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望着那轮皓月, 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一般, 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 于是夜空中的月球俨然成了天上的宫阙和琼楼玉宇。他以一颗自由的心灵和月亮进行着情感的交流, 营造出人和宇宙相通的境界。

在词中, 苏轼又运用精妙的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 他把月亮当作倾诉的对象, 尽情倾吐内心的痛苦与纠结;又把月亮当作可以寄情的友人, 托月亮把自己美好的祝愿带给亲人带给普天之下所有分离失意的人。

苏轼的人生就如那月儿, 圆缺满损皆全。有与发妻相敬相爱的和乐圆满, 有与家人生离死别的缺损, 有官场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的阴郁。这样的人生自然也让他的生命体验更为深刻, 他从月儿身上看清了自己应该坚持的人生之路:随缘自适, 并且尽己所能给无数彷徨无助的灵魂带来光明与希望。这种丰厚深刻的生命体验, 巧借月亮这一完美文学意象进行了诗意化的表达, 所以当得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 余词尽废”这一至高性评价。

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疏通词作的句意, 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反复朗读和背诵词作, 理解词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3.知人论世, 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作内容及其表达的不同情感。

难点:知人论世, 理解作者的心境。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读中国诗词, 没有人能跳过苏东坡去, 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宋代传唱至今, 历经八百年, 依然是“流行曲”。这强大的生命力, 历史上无出其右者。

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夜, 月亮很圆很大。面对明月, 东坡欢饮达旦, 大醉。醉眼朦胧中, 他挥墨泼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这阙宋词名篇, 探寻一下东坡面对这一轮皓月的心路历程。

二.读懂词作:

1.全班齐读, 读对字音, 读对节奏。

2.结合注释, 自己默读, 读懂句意。

3.读词前小序, 了解词人写作目的。

词的小序往往是作者用来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在这个小序里面, 作者交代了什么写作目的? (兼怀子由)

子由是谁? (苏轼的弟弟苏辙。如果学生不知, 提醒他们看注释 (3) )

原来苏轼在月圆的中秋写这首词是怀念他弟弟苏辙, 希望能和他团聚。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苏轼在这个时候会怀念他弟弟吗?

屏显背景资料:

苏轼和他弟弟已经七年没有见过面了。而且他们两兄弟感情特别好。他们从小志同道合, 在文学上珠联璧合, 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乌台诗案后, 苏轼被贬官到黄州, 苏辙马上上书皇帝, 愿意用自己的一切官位为他哥哥赎罪。足以说明他们兄弟感情的深厚。这一点从他们诗文的往来可以看出。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104首, 而苏辙写给苏轼的诗歌更多, 有130首。

明确:兄弟情深, 七年未见, 所以在月圆的中秋, 苏轼十分渴望能和久别的弟弟团聚。

4.寻读表达怀念、渴望团聚的句子。

通过对小序的分析和材料的介绍, 我们明白了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 但是关键还要看在词中有没有体现。你能不能从词中找出表现苏轼怀念子由, 渴望和他团聚的句子呢? (学生找到后, 先让学生简单分析, 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中的“照无眠”可以看出苏轼想念兄弟, 怀念到难以入睡。

朗读指导:“无眠”应读拖音, 读出漫漫长夜, 词人因思亲不能入眠的苦闷。

“何事长向别时圆。”这句话的意思是苏轼恨月亮为什么在人们分别的时候特别圆。因为月圆人未圆, 圆圆的月亮勾起了他对弟弟的怀念。

朗读指导:该句是对月亮的责问, “何事”读得要短, “长向”读得应长, “别时圆”要用重音强调“别”。

三.读懂词人:

1.知人论世, 体会东坡的失意人生。

我们从小序知道, 苏轼写这首词的一个目的是怀念子由, 难道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仅仅是怀念子由吗?从小序中的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兼怀子由的“兼”)

这个“兼”字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信息, 苏轼写这首词除了怀念子由,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 到底是什么呢?小序中也没有介绍, 怎么办?下面老师就教大家一个方法:知人论世。

屏显背景资料:

宋神宗熙宁四年, 苏轼因为不满王安石变法主动请调离京任杭州通判 (由京官降为地方官) , 但心情还不错, 毕竟“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

宋神宗熙宁七年, 苏轼杭州通判任职期满, 他被迫离开风光秀丽的杭州前往贫穷落后工资极低的山区———密州任职。

结合这些背景, 你觉得苏轼在词中除了怀念弟弟之外, 还想表达什么? (政治失意的苦闷彷徨) 苏轼这种失意后矛盾、纠结的心情, 表现在这首词的哪些句子上? (同上, 学生找到后, 先让学生简单分析, 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读出来。)

示例: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宫, 也有当今朝廷上情况不知怎样的意味。俗话说, 天上一天, 人间一年。那么天上如果一年, 人间起码要几百年, 苏轼现在却问天上是几年了, 可见他感觉自己在人间密州好像已经过了几百年。虽然他贬到密州不到两年, 从中可见苏轼在密州的心情是多么郁闷。

朗读指导:用重音强调“天上宫阙”, “是何年”用拖音, 读得缓慢低沉, 读出词人内心的郁闷、纠结。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可以看出苏轼内心的纠结、矛盾与郁闷, 表面是说“我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 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 其实也是指政治遭遇而言的, 既渴望回到朝廷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 自己难以容身。

朗读指导:“我欲乘风归去”应是充满向往之情, 要读得高昂些。“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是纠结矛盾的, 要读得深沉低缓。

2.步步追问, 感悟东坡豁达人生。

追问1:东坡想通了吗? (想通了)

所以他说:“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想通后的东坡, 仰望明月, 不禁婆娑起舞, 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人世间固然充满艰难险阻, 但只要以旷达的情怀对待人生, 依然能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追问2: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 面对亲人的相隔千里不再哀伤, 而是说———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生活并不完美, 人生有悲欢离合, 就像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 不必怨天尤人, 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 人生的得失荣辱、喜乐悲哀都无足轻重, 只要平常而自然地生活下去做到随缘自适, 心中就会一片宁静。

追问3:选择了豁达乐观人生的东坡, 此时想到的不再仅仅是自己的弟弟, 而是天底下所有分离的人, 于是他说———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在这里作者发出美好的祝愿, 祝愿所有的人都能团聚。不论人生有多少坎坷, 多少不如意, 多少遗憾, 美好的祝愿总能够给人送去温馨的慰藉, 使心灵获得一份难得的静谧。

追问4:

“人生不如意十常八九, 可与人言不过二、三。”生命是一条充满灾难的河流, 东坡的人生也不例外。让我们看看这个年表:

屏显:

1057年, 母亲程夫人卒。轼年21岁。

1065年, 妻子王弗卒。轼年29岁。

1066年, 父亲苏洵卒。轼年30岁。

1084年, 幼儿不幸夭折。轼年48岁。

1093年, 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卒。轼年57岁。

追问学生:请用一个词来概括苏轼的命运。 (比如:悲惨、苦等)

追问5:

如果这样的生离死别还不足以说明生命的苦难,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仕途年表吧:

屏显:

1057年,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阴差阳错只中进士第二名。时年21岁。

1069年, 因反对王安石的“新政”, 恩师欧阳修等一批官员被贬, 苏轼自求外放, 调任杭州通判。时年33岁。十年间, 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1079年, 因作诗讽刺新法, 卷入“乌台诗案”, 被捕下狱, 坐牢103天, 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时年43岁。

1080年, 谪居黄州, 任团练副使, 职位相当低微, 靠种田帮补生计。时年44岁。

1084年, 奉诏赴汝州就任。长途跋涉, 幼儿夭折, 路费已尽, 不得已上书朝廷, 请求到常州居住。时年48岁。后来起起伏伏, 在官场沉浮不定

1094年, 谪居惠州。时年58岁。

1097年, 谪居海南儋州。时年61岁。

1101北返;往常州;逝世, 时年66岁, 谥号文忠。

追问学生:假如你很不幸也拥有了如许人生, 你会怎样? (学生可能会答:绝望、消沉)

小结:面对着如许的人生, 东坡自然是忧伤的、痛苦的, 否则何需“畅饮达旦”?否则何需叩问苍天:“明月几时有?”否则何需感叹“高处不胜寒”?但东坡没有放任自己的忧伤与痛苦, 他毕竟是豁达的, 他懂得“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世事本就如此, 自然规律是也, 何必自寻烦恼?顺自然者生, 逆自然者亡。东坡是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 没有阳光, 自己点一盏灯也能灿烂的乐观主义者。在命运的黑云沉沉笼罩之时, 东坡懂得为自己点一盏心灯, 这是他的豁达与坚韧。“枝上柳棉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蝶恋花·花褪残红》) 他总能在最绝望的时候给自己找一个快乐的理由。

所以东坡真正做到了———

屏显: (老师说前面的话, 学生一起读引号中的话)

直面现实“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首往事“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 ;

处变不惊, 坦然行世, “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

篇4:教学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关键词 师生交互行为分析 S-T分析法 Flanders分析法

一、师生行为分析方法

师生行为分析法主要以课堂中师生互动行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观看课堂录象并对其编码,将课堂中的行为信息量化以发现课堂中的师生行为规律,揭示课堂中的教学活动结构的研究方法[1]。本研究中,作者使用了两种师生行为分析方法。

1.S-T分析方法

S-T分析方法是一种以图形的方法表示教学性格的分析方法。它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1)将教学中的行为仅分为学生(S)行为和教师(T)行为两类,减少了教学过程中行为分类的模糊性,增加了客观性。

(2)由于将计划教学与实施教学的结果以图形表示,可采用可视化的方法研讨教学。

(3)不需要复杂的计算,有利于推广、实施。

S-T法通过计算教师行为占有率Rt和师生行为转换率Ch,将师生互动行为模式分为四类:练习型、混合型、教授型和对话型,并可以诊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等问题。

2.Flanders分析方法

在各种分类分析中,Flanders的分类分析方法是一种影响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分类系统[2]。此方法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教师、学生的行为进行分类,并根据这种分类,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一系列的单元行为。Flanders的行为分类将教师的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学生间接产生影响的行为,一类是对学生直接产生影响的行为。教学过程中的行为记录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本例中是按10秒钟)进行采样的。通过采样,可得到教学过程的分类行为数据序列。这种数据序列实际上是将教学过程以一定的编码方式所转换成的代码序列。这些“代码”能够基本上反映课堂教学的原貌,为随后进行的评价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观性,提高了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二、数据处理结果

1.S-T分析方法

使用S-T方法,以30秒钟为间隔对该案例进行采样后得到其S-T曲线和Rt-Ch图,如图1所示[3]。

图1 S-T曲线图和Rt-Ch图

S-T分析法显示分析结果为:

该堂课教师行为占有率(Rt)为43.33%,学生行为占有率为56.67%,师生行为转换率(Ch)为53.33%;

该课程中师生的交互模式为对话型。

2.Flanders分析方法

用Flanders法,我们以10秒钟为间隔对该案例采样后得到Flanders课堂互动曲线和迁移矩阵,如图2和图3所示。

图2 课堂活动特性曲线

Flanders分析方法显示结果如下:

该课教师语言比率为49.1%,学生语言比率为50.2%;

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例为46.6%;

学生主动语言比率为2.3%。

三、评价与结论

1.S-T分析方法

(1)经S-T法分析可以看出师生互动模式为对话型,而且师生行为转换率高达53.33%,说明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主讲的课堂模式。

(2)师生行为转换率高,而且教师行为占有率也很高,说明课堂的主要控制权还是在老师手上,主要表现为“老师问学生答”的形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创造性,从而使课堂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的呆板,这样的课堂持续的时间越长,越让人感觉是一种“演习”式的教学。

(3)本课中信息技术用来做创设情景的工具,说明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反映出教师已经具有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技术观。

2.Flanders分析方法

(1)由Flanders分析方法得出该课教师语言比率为49.1%,学生语言比率为50.2%,说明此课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观。

(2)学生主动语言比率仅为2.3%,说明由学生开头的谈话次数和时间都很少,并没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四、问题

1.在采用S-T分析方法将教学行为分为教师行为(T)和学生行为(S)时,由于此堂课中有两处是播放视频的,对于将此教学活动是视为教师行为还是学生行为我们小组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致决定将其视为教师行为。因为我们认为播放视频具有与教师讲授行为相同的引导功效。

2.计划的S-T曲线(图中的蓝色曲线)和实际的S-T曲线(图中的红色曲线)达到何种程度的吻合时,我们认为实际的教学基本实现计划的教学方案?

3.在采用Flanders分析方法时,对于某些教师教学行为无法具体区分,如教师发言中的讲授与指示有何区别,何为理念?

参考文献:

[1]王陆,林司南.《案例分析:台球桌上的数学》.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

[2]傅德荣,章慧敏著.《教育信息处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篇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一、导入:由课题导入,中秋,咏月

二、课文内容分析

1.《十五夜望月》

①作者简介:王建(约767-约830),唐代诗人,曾任陕州司马,有《王司马集》。出身寒微。大历十年进士。曾作过县尉、县丞、司马一类的小官,又从军到边塞,晚年退居今陕西西安市。②字词积累:

栖(qī):鸟停在树上。

十五夜:中秋的晚上。

地白:指月光满地。

1、“秋思”一词具体含义指什么?

答:课文注释③: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3、“地白”在文中是何意?由此你想到了谁的一句诗?

答:指月光满地。《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谈谈你的理解。

答: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字,显得平淡寡味了。

1、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环境气氛,把读者带入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点拨:(1)、讲透诗题“十五夜望月”。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却处处含“月”试分析。拓展:白——月光,联想李白的《静夜思》。

树栖鸦——听到,非看到,联想周邦彦《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烘托了月夜的寂静。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湿桂花——桂花已湿,夜太深,联想月中桂花是否也湿,月中嫦娥、吴刚、白兔是否也像庭中人一样无眠,意境更为悠远,这里暗点“望月”。

(2)、后两句抒情,非直接倾诉,而用委婉的疑问语气间接表达。“落”字最妙,妙在何处?(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秋思随着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

题中的“十五夜”,结合三、四两句来看,应指中秋之夜。诗题,《全唐诗》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杜郎中,名不详。在唐代咏中秋的篇什中,这是较为著名的一首。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荫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刺眼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不由会联想起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树栖鸦”,主要应该十五夜望月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状,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如果进一步揣摩,更会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想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这样,“冷露无声湿桂花”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更耐人寻思。你看他选取“无声”二字,那么细致地表现出冷露的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润之久。而且岂只是桂花,那树下的白兔呢,那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带给我们的是多么丰富的美的联想。

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低回赏月,神驰意远呢?于是,水到渠成,吟出了“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明点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然而,在表现的时候,诗人却并不采用正面抒情的方式,直接倾诉自己的思念之切;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谁家”,就是“谁”,“家”是语尾助词,无实义)。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似乎秋思唯诗人独有,别人尽管也在望月,却并无秋思可言。这真是无理之极,然而愈显出诗人情痴,手法确实高妙。在炼字上,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全唐诗》录此诗,“落”字作“在”,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水调歌头》 ①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文学家,书法家,官场常失意。其文想象力丰富,又流畅自然,有时还含有深刻的哲理。与其弟苏辙、其父苏洵合称“三苏”。作这首词时已41岁,为密州(现代的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寡欢。但他并未因此幻想超脱尘世,而是热爱着人间的现实生活。全词的感情基调是乐观的。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感情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丰富又不离现实生活。宋代词评家胡仔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把握作者思想情绪: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与弟弟子由分别七、八年,中秋对月,无不抑郁惆怅之感。但作者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却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②字词积累

把酒:端起酒杯。把:持,握。

宫阙(què):宫殿。

不胜(shēng):承受不了。

转、低:这里是对月光的动态描写。

绮:念(qǐ)

婵娟:美女之称。一说形态美好的样子,这里指月亮。

琼(qióng)楼玉宇

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中“何似”可理解为“怎比得上”,据此,你认为作者月下起舞之后,是羡慕天上的生活,还是感叹:清冷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2.作这首词时,苏轼正逢仕途失意,文中哪一句体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

3.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体现他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3、作者简介: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将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将村人。他的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36年在上海出版。

《我的思念是圆的》,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作者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文革”结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触。

字词积累: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之间相隔极远。

1.诗人问:“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请问,你会想起什么?

2.“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透过这一句,你能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感情吗?

3.你认为“我的思念是圆的”这一句写得好吗?谈谈你的理解。

4.艾青在这首诗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题目解说:

“我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孕着许多东西,比如说,我有一个成熟而圆满的思念,我看到现实中的不圆,我追求美好的团圆„„

三、研习课文

1、这首诗分两节,第一节,诗人由“思念是圆的”联想到最亮最圆的中秋月亮。月亮只有中秋圆,言外之意是说其他时候的不圆,在这样的夜晚,人应该由不圆到圆。

第二节,由西瓜和苹果都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此时,诗意顿觉显豁,渴望祖国统一、亲人团聚之情跃然纸上。惟其如此,在这中秋之夜,望着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就变成了沉痛的责问了。

2.《我的思念是圆的》的结构特点:

第一节:思念圆——月亮圆——人不圆——何时圆

我的思念是圆的 第二节:思念圆——果瓜圆——家不圆——何时圆

3、《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借中秋之月表现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对人民幸福的期待,抒发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十五夜望月》和《水调歌头》。

篇6:《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人教版初中八年下第五单元二十五课的内容。本单元是文言文和古诗词单元,着重培养学生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特色、同时积累文言词语,增强语感。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之中,有一定的古诗词学习基础,将为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初中诗词整体的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更为今后学习苏轼的文章打下基础。

2.学情分析

虽然本地区划分为农村学校,但是如今的网络资源丰富,我结合大学的知识和上班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在七年和八年上学期对学生进行过持续的诗词训练。因此学生对本文的解读并不是很难。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关于苏轼的文学常识,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实词(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诗歌的能力和利用写作背景分析诗歌主旨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旷达的胸襟和健康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实词的理解和依托背景分析诗词的思想感情。

难点:培养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并树立旷达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3.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说教法

3.1教学手段: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采用朗读法、小组探讨法、个人思考法,结合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广泛阅读和理解,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我的启发引导下,积极进行知识的交流、重组、汇总、统一。在回答问题时,各组回答不同的问题或者同一问题。特别注重答案不一致的问题,鼓励、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的进行思考,解读出自己的思考成果。我也要积极的予以指导和导引。使之朝着积极乐观的方向前进。

3.2学生学法:以朗读、小组合作研究为主。符合当前课改精神,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接下来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及设想:我的.授课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引入,朗读,整体感知,细处分析,结合背景,深入主题,及时反馈等几部分。

4.1引入。由“北宋诗歌评论家胡仔评中秋词,自”水调歌头“一出,余词皆废引入:把对本词的高度评价直接提出,目的在于给学生一种精神上的震撼,将注意力集中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4.2朗读。首先由我进行范读,强调朗读的要领,如停顿、重音、平翘舌、语速、情绪等。然后请举手的同学分别朗读,合作朗读。并请学生指出朗读的学生的优缺点,尤其是优点。主要是因为学习诗词必须让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和充分朗读,这是理解的前提,面对参次不齐的朗读水平,指出缺点,及时改正,指出优点,符合课改精神,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长处,从而增强其自信心。

4.3解读字词。请各小组学生分别讲解课文出现的实词。目的在于积累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为以后更深入的学习其他文言文打好基础。

4.4翻译。请各小组学生分别翻译自己承担的段落内容。对于学生无法解释句子,我做相应的指导。我想无论是哪里的学生,都要重视基本的能力的培养,古典诗词离我们和久远,任何一篇古典诗词或者文言文的理解都离不开对内容的深刻理解上进行结构和思想上的分析。因此,翻译课文无论难易,都要当作一个重点的步骤进行。

4.5具体的教学分析。首先,我出示问题,由各组学生合作研究,汇总信息。如A本文的小序的作用是什么?文章的上下阙都写到了一个事物是什么?用了哪些句子来进行描写?其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着作者什么样的心情?”高处不胜寒“的深层含义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由简入难,由浅入深,不停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连续的思考当中,问题的答案也从开始的文中可寻到后来的结合背景方可解释。在上课的前半程没有把介绍北京单独拿出,其目的就是避免教学的程式化。在文中结合背景更显出背景对于分析诗词的重要价值。

其次,对于下阙内容。第一个提出的问题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是描写什么事物的?或者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接下来,承接着这个景物,深入分析作者为何无眠?无眠的时候又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诗词的最终落脚点是什么?纵观整个诗词。作者借月要表达的主要是思想什么?通过层层的深入分析,由景入情,不仅指导了学生写作上的层次和结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由表及里的分析诗词的能力。

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抛给学生小组合作解决的。如遇到难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我再予以相应的指导。学生的诗词能力是自己一步一步培养出来的,因此,相信基本上可以解决的很好。

4.6总结全文,说出体会(可作为作业在自习课检查)。总结的内容一方面是诗词写作思路的分析,还有思想的深刻,即苏轼在被贬官的时候保持的旷达胸襟和寄情兄弟,期盼团圆的心情。课后我的个性理解更多的是侧重这个方向写作的。

5.及时反馈

篇7:《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课前准备 调动学生上网或查阅资料搜集咏月的诗词。

课件设计

1.亲自动手制作《花好月圆》的MTV。

2.走近苏轼———资源共享(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3.设计品读———朗诵板块(每一板块都有不同的音乐及鼓励语)。4.设计品析———赏析板块(每一板块都可以提升学生的赏析水平)。5.赏月吟诗———展示板块(学生展示搜集的咏月诗词)。6.心意坊———展示今人如何借月传情达意。

教学目的

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诵,使学生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强烈真挚的情感并产生共鸣,从而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

教学重点 朗诵本词并学会通过想像感悟古代诗词的意境。

教学难点 体会作品表达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自主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花好月圆夜》。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花好月圆人团聚”,月亮的圆缺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思,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众多的文人墨客不惜笔墨对月抒怀,写下了许许多多的千古绝唱,既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婉约,又有“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豪放;既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思乡情,又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那么又逢月圆夜,宋代的大文豪苏轼有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作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宋代胡仔曾经这样评价他的作品:“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他的作品犹如百花丛中的一朵奇葩,使其他花朵失去了光彩。

二、走近苏轼———资源共享

文学作品的鉴赏首先要做到“知其人”,然后“了其事,感其情”,让我们走近苏轼,了解苏轼。1.唐宋八大家之一,三苏。

诗、词、文、书、画样样精通,才比天高命运多舛。

有抱负的政治家,希望被朝廷重用,渴望有所作为。2.作品(以前学过的文章)。

如《记承天寺夜游》(乐观旷达的胸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豪放派。

(豪放派要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婉约派要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4.被贬密州政治失意,与苏辙六年未见。

正值中秋夜,面对皓月当空,苏轼触景生情、思绪万千,为求自我解脱,举杯销愁,并作此词。

三、品读

(鉴赏文学作品除了了解作家及背景之外,还需要诵读文章,正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1.文字冲浪———掌握生字的读音及意义。

宫阙 胜 琼楼 绮 婵娟

2.要学会准确、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诗词,必须注意达到以下要求:

感情:轻松,愉快,激愤,哀怨,悲伤。

语速:明快,急促,有力,低沉,缓慢。

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

重读:关键词语或能够体现作者内心感情的词语要重读。3.讨论并确立节拍的划分以及重读的词语。4.练习朗读。5.听范读感受意境。

6.练读———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教师及时给予点拨。

在古韵悠扬的乐声中,同学们吟诵《水调歌头》,感受词的意境。

(在朗诵时我制作了几个读词板块,伴着音乐屏幕上不断闪现出“读出作者的感悟”“读出你的魅力”“读出你的风采”“读出你的情感”“读出你的体会”,这样可以渲染气氛、调动学生读书的欲望。)7.齐读。

四、品析

1.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将词中文句变作平时的语言表述出来———整体把握全词内容。2.上片分析。

齐读上片之后回答问题。(如果能马上解决,请举手发表看法;如不能,可以寻求“学友团”的帮助。)

(1)中秋的月亮是什么形象?人们赋予它什么情感?

———是团圆的象征。人们喜爱、歌颂中秋圆月,祝愿一家人团聚,人人幸福。

(2)作者是否正面描写了明月?诗人由美好的月色想到了什么?

———没有写皎洁的明月,没有写皓月当空。想到了天上的宫阙。

板书:望月 圆月—宫阙

(想像)

(3)作者喜欢人间还是喜欢天上?哪句词表现出来的?

———喜欢人间,“何似在人间”表达对人间的赞美。

作者想摆脱现实、忘掉一切,“天上”暗指朝廷,但是他不愿忍受朝廷的钩心 斗角,最后诗人想通了,积极乐观的态度战胜了消极的思想。

板书:直面人生 3.下片自读完成各题。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请用最美的语言翻译。

(2)“转、低”表示月亮的运动,实则表示什么?

———作者赏月的时间很长,月已西斜,表现作者对弟弟的思念。

(3)怎样理解“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道是无情却有情,恨人生不得志,恨月圆人不圆,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

板书:怀人 月圆—人圆

(联想)

4.作者是否一直陷入深深的痛苦?

人生的聚散离合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并非人力所能左右,这是人生无法摆脱的遗憾,既然如此就不必伤悲,在这里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一种普遍而深刻的道理,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乐观精神,以及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人年年平安,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的月光。

板书:感悟人生 5.你最喜欢的一句词。

用心感受词的意境,挑你最喜欢的一句,仔细品味,体会作者的感情。6.知识圆桌———学生互相监督并检查所学内容。

(1)点滴积累:检查自己生字掌握情况

宫阙 胜 琼楼 绮 婵娟

(2)互动互评:同桌之间互考背诵

(3)词句流连:

词中描写月影徘徊,让人难眠的词句是________。

词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的词句是________。

词中富有哲理的词句是________。

五、古词新唱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外,还表达出了普天下所有人的心愿,引起了千万人的情感共鸣,流传至今而被人们谱写成歌曲,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六、吟诗赏月———资源共享

“古今一轮月,千载寄情思”“月圆之夜人不归,花香之地无和平”的事从古至今没有间断过,月亮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引发了人世间无尽的哀愁。古代诗人举头望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表达了无限的情思,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古人的佳作。

(学生根据搜集的诗词制作成一幅幅美丽的诗配画,并在介绍时加上自己的 理解。)

七、心意坊

师生共许心愿结课:月亮代表我的心,借苏轼的一轮明月,祝福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幸福常在;更祝福普天下所有的人: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

八、作业

整理咏月诗词,作为背诵素材。

板书设计

望月 圆月—宫阙

(想像)直面人生

怀人 月圆—人圆

篇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

授课老师:

教学目的:

1.培养诵读的习惯,背诵这首词。2.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把握。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秋月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静夜思》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二、检查预习

宫阙(què)

玉宇(yǔ)

朱阁(gé)绮户(qĭ)

无眠(mián)

婵娟(chánjuān)

三、简介作者、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弟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词写于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当时词人在密州知州任上。苏轼仕途失意被贬,心情抑郁。其弟苏辙(字子由)正在济南任职,兄弟两人已有七年未见。中秋赏月,词人欢饮达旦,在醉意朦胧中写下这首词,抒发了人生感慨和怀念亲人的深情。

四、初读全诗,感知内容、听课文录音,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2、研讨分析词的内容:结合注解,疏通文句。

3、思考讨论:

①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

讨论概括:上阕望月(写景),下阕怀人(抒情)②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讨论概括:实景:明月、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③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讨论概括: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想象:明月

宫阙

琼楼玉宇

4、小结

①文章结构

上阕望月(写景)

借景抒情 下阕怀人(抒情)

情景交融

②主题: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对亲人的思念。

五、诵读品味,领会诗情

1、配乐朗诵

2、体会诗情

六、发挥想象,再现情景 听歌曲,再现情景。

七、迁移

1、课后搜集有关“月”的古诗词。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游山西村》)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赏析喜爱的咏月明句。

篇9: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一、关于这首词的字词的解决,主要是通过课前预习和教师的范读来解决的。考虑到时间的关系,没有再拿出来单独识记。

二、教师的范读和学生自读结合。

三、作者苏轼的资料和这首词的写作背景的处理。我们以前对苏轼介绍较多,这里不必说的太多,所以一提带过。关于词的背景则需重点说明,这是深刻理解词的内容及作者感情的基础。对此,我很矛盾,这一部分是理解词的重点,同时又要节省时间,所以再三思考后决定在小序中讲解。先由学生介绍,教师“兼”字引出弦外之音,补充写作背景。

四、上阕下阕的教学。为了顺利得到板书,我先上阕后下阕的顺序讲解,本着讲解和学生发言结合的原则,学生回答到的,我部分的补充。最后得到了我想要的板书,并在讲解中说明什么是想象和联想。

五、在理解的基础上研讨两个问题,升华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六、背诵。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讲解的基础上完成背诵。

七、关于想象和联想的练笔。学生们表现的特别好。时间短,习作却很精彩。

八、再次走进《水调歌头》师生倾听、共唱王菲的歌。

以上是我这节课简单的教学环节,在完成的过程中,我有收获也有失误,反思的东西很多,也许我的笨笔只能写出一二。例如,因为满脑子的时间不够,所以对词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是不深刻的;为了得到板书,我近乎是填鸭,没给学生一点思考的空间;联想和想象的讲解不及时;课堂小结做的不好;没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这节课如何教学的时候,我很乱,了解的东西越多就越无从下手,觉得该讲的东西太多太多,一节课我想呈现太多内容,讲完这节课后,本该轻松了。可是,总是无法释怀,觉得重要的东西并没有讲解到位,做教师很可怜,如果她的课上的不舒服,她会好久不舒服。谈谈收获吧,我大胆的尝试范读,好多语文教师不敢做的事,虽说我做的不够好,但是我做了,自己觉得给力,我的不足是大家看在眼里的,收获只有自己知道,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用。

上一篇:武松打虎想象作文下一篇:师德师风建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