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2024-08-22

成人中等专业教育(通用10篇)

篇1: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云南省20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实行网上报名:先由考生上网填报考生的基本信息和志愿信息,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报名确认点确认。考生报名时,请按下列步骤操作:

一、查询成人高考政策规定

年8月10日后,希望报考成人高校的考生,可登陆云南招考频道(www.ynzs.cn)查询各类成人高校招生简章、考试时间、考试科目、招生专业计划,了解报考条件及有关规定;也可以到当地招办购买《云南招生》(成人高考专版)查看以上资料。有疑难问题的,及时向当地招考办咨询。其中要特别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1、了解成人高考的层次

成人高考招生有四个层次:专科起点升本科(简称专升本)、高中起点升本科(简称高起本)、高中起点升专科(简称高起专)、中专。其中,专升本是指已经取得国民教育系列专科及以上学历的考生报考本科专业学习;高起本指高中毕业、中专毕业的考生报考本科专业学习;高起专指高中毕业、中专毕业和同等学历(具有相当于高中水平)的考生报考专科专业学习;中专是指初中毕业和高中毕业的考生报考中专专业学习。不同层次的招生有不同类别的招生简章,应有针对性地查看。

2、了解学习形式

成人高校、成人中专学校招生有三种学习形式:脱产、业余、函授,其中业余包含了半脱产和夜大。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学习形式,选业余的,要向学校咨询清楚,是半脱产还是夜大,避免学习与工作时间冲突。

3、了解招生科类

成人高考科类较多,不同层次有不同的科类;不同科类对应的专业不同,考试科目也不同。考生要了解所报考专业属于哪个科类。

4、了解报考照顾条件

报考前了解照顾条件,以便确认时及时提供所须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避免该享受的照顾没享受,也避免多次往返,一次完成报名。

二、主要操作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考生在充分了解成人高考报名政策、规定的基础上,于2008年8月20日至8月31日登陆云南招考频道(www.ynzs.cn),点击“进入工作网”进入“云南招考频道”注册报名。

(一)报名方法

第一步,进行用户注册。登陆“云南招考频道”网站后,点击“进入工作网”,“考生免费注册”显示责任声明,确定后进入注册页面,考生进行注册。用户名、密码、真实姓名由考生自定,身份证是报考信息必填内容,无身份证者不予报名,身份证出错,教育部不予电子注册。用户类型选“成人高考考生”,确认点可以选工作单位所在地或者户口所在地招考办,以就近为原则。点击确认,注册完成。

第二步,录入报考信息。注册成功后,进入“报名管理系统”页面,要求考生:

1、查看公告。各州(市)招考办将发布对考生报名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考生确认点选择办法、领取准考证时间等。同时可进行“密码”修改操作。

2、录入报名信息和志愿信息。点击“考生报名”进入信息录入页面,依下列顺序操作:

(1)核对“考生标签”。“县区”、“确认点”与公告不符的要进行修改。确认点及其他注册信息修改后,注册信息自动更新。

(2)录入“考生报名”信息。所有内容须认真、如实录入,其中“查询密码”是供考生查询成绩信息、录取信息及补报志愿用,考生必须牢记密码。

(3)志愿选择。在第一志愿栏有“志愿选择”点,点击后进入下一页面,显示有2008年在云南省招生的所有学校和专业,考生可设定检索条件检索,考生选定要报考的专业后,点击所选专业后的选择标识选择标志,再点击专业列表上端的“确定”按钮,志愿选择完成。

(4)核对查看报名信息。志愿选择完成后,系统自动返回考生报名信息页面,发现错误,在本页面修改,然后点“保存”,信息录入完成。考生也可以在保存后,返回上级菜单,点击“报名信息查看”功能查看、打印报名信息。

第三步,确认、照相。考生在网上完成报名信息录入后,8月31日前,考生本人到注册时所选确认点确认。确认时,须提供注册用户名、本人身份证原件,专升本考生须提供专科及专科以上国民教育系列的毕业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符合招生简章规定照顾条件的,要提供有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医学类考生要提供卫生管理部门的报考审批表。确认时,要采集考生本人照片,考生拍照后,由确认点打印考生报名信息确认表,考生要认真核对所有信息,核对无误后,签字认可,报考回执由考生保管,确认表背面粘贴有关证件的复印件。专升本、高起本、专科符合免试条件的,须报省招考办批准后确认。

考生在报名信息确认表上签字后,考生报名完成。

(二)注意事项

1、考生要如实录入,签字前要认真核对。考生信息一经确认,就作为考试、录取及教育部注册信息,未经省招考办领导批准,不得修改。

2、考生注册信息和查询密码要记牢,并妥善保管,不要轻易泄露。如果密码遗忘,可以到所属确认点申请更改。

3、考生在报名过程中,如遇疑难问题、技术问题和招生管理规定问题,请向当地招考办咨询;院校办学方式及专业方面的问题,请向学校咨询。

4、考生报名时必须填写身份证号,无身份证者,不予报名。身份证号出错,教育部不予电子注册。

5、报考艺术院校艺术类的考生请及时与所报学校联系,确认艺术专业加试的时间及地点,参加艺术专业加试。

6、考生补报志愿的时间另行通知,或12月下旬查阅“云南招考频道”(www.ynzs.cn)。

篇2: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十八岁,朝气蓬勃如旭日般的年龄;

十八岁的足迹,延伸着无限美好的追求;

十八岁,生命航线上的又一个新起点;

十八岁,生命旅途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今天,年轻的心相聚在这里,用我们的热情点燃生命的激情;

今天,我们共同度过十八岁生日,满怀豪情、放飞梦想。

今天,我们共同度过十八岁生日,也让各位校领导和老师一起见证我们成人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青春孕育希望,责任成就未来”江苏省泗阳霞飞中等专业学校十八岁成人仪式现在开始!全体起立、升国旗、奏国歌、全体行注目礼。

一、十八岁成人宣誓(由徐冬艳领读)

(请我校的领导、班主任代表、教师代表向学生代表佩戴成人纪念章)

二、由张校长介绍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三、成人心声——十八岁成人代表发表成人感言

四、教师代表致辞、学生发言

五、校领导致词

六、参会领导的祝福

最后请参加仪式的同学们过“成人门”并投递“自已写给未来的信”

篇3: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关键词:苏北地区农村,成人中等职业教育,制约因素

一社会对职业教育特别是成人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

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职业教育特别是成人中等职业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缺乏认同感。认为本科学历很常见, 中职学历太低, 没有意识到通过职业教育, 能使自己获得更多、更系统的知识和技能, 对自己的就业和生活带来好处, 而是认为只要把现在的工作干好就行了, 学习对自己来说无所谓, 上学就是乱花钱, 尤其是从事一些技术含量低的操作工人更是如此。

二缺乏吸引力, 招生就业困难、工资低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低、吸引力差。城市学生不愿意学习涉农专业, 农村许多家长让学生为了离开农村而不愿意让学生学习涉农专业, 有些县职业中专学校由县教育局向所辖初中下达招生指标, 因此, 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和涉农专业的在校生有逐年递减的趋势。涉农专业毕业生工作条件苦, 有的在养殖场工作, 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低。

三教育主体缺乏统筹, 专业设置不合理

教育机构较多, 各类型教育办学机构缺乏沟通, 没有进行统一规划、管理, 对专业设置、教学设备和设施重复建设, 教育资源没有充分发挥作用。目前, 教育、劳动、工业、农业、科技、文化等部门都有开展成人继续教育的资源, 由于缺乏统筹管理的机构, 各部门之间难以形成合力, 因此, 各类教育培训资源还不能有效地统筹使用。

各职业学校倾向于设置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量大的非农专业, 不愿意开设就业市场小、办学效益差的涉农专业。开设个别就业前景较好的涉农专业对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及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涉农专业却很少开设甚至不开设。

一些学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与就业需求还不适应, 课程内容针对性差, 教学效果不高;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农村成人继续教育的快速性、广泛性、适应性、灵活性、超前性、及时性的特点。

四许多农民的学习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由于苏北地区农民初中文化程度所占比例较大, 因此, 可以进行广泛的中等职业教育, 而且受教育年限越高的人也越渴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参加职业教育的学习。但成年人有工作和家庭, 既要工作干农活, 又要照顾老人和孩子, 时间紧张, 再抽出时间去进行职业学习, 的确很难做到。

农村成人教育有其特殊性:农村经济建设有大量需要接受成人教育的人才, 他们要求灵活的学习时间和考核制度, 希望将学习和实际工作生产结合起来, 希望能够以最少的时间完成学业并获得文凭。但因工作和家庭等原因, 限制了他们的精力和时间。同时,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思想懒惰、劳动疲惫、求学意识淡薄也限制了他们的学习激情。

五专业教师缺乏

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有很大不同, 对教师更多的是强调实践技能, 也就是既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又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动手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而中等职业学校新引进教师渠道单一, 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较匮乏, 缺乏相关行业企业实践经历的应届高校毕业生。由于学校自身条件有限, 学校的科研实训基地较少, 难以给教师提供教学活动和农业科研、生产充分结合的机会, 教师很难得到充分的锻炼。

六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办学条件落后

地方财政对中等农业职业教育投入严重不足。一些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财政拨款仅能保障在编人员经费, 无法保障基础建设上的经费。许多农村缺乏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机构、缺乏相应的师资和办学经费, 成人参加继续教育难以得到政府资助或补贴, 成人继续教育的现状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多样化、多层次的学习需求, 影响了成人学习的积极性。职业教育的特色就是具备大量的实训条件、实验基地供学生实习、实训, 需要在这方面投入很大的资金。尤其是涉农专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 以畜牧兽医专业为例, 做实验需要牛、羊、猪、犬、兔、鸡作为实验对象, 还需要办各种养殖场, 动物医院作为实训场地, 耗费很大, 而其他非涉农专业就不需要如此多的资金配置。

中职学校不愿向涉农专业投入更多的办学经费。出于生存和发展考虑, 中职学校对回报率较高的机电、信息、数控等热门专业经费投入过多, 而对于非热门的植物保护、畜牧兽医等涉农专业, 因仪器设备前期投入过大、招生规模小、仪器设备使用率太低、生均培养成本高、办学效益差而不愿投入。以植物保护专业为例, 苏北地区各农业院校总招生人数较少, 投入资金比较多, 但此专业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很大作用。

七产教研脱节, 校企合作缺乏深度, 工学结合形式单一

篇4: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工作,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八项计划促进其发展。教育部与河南省签署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河南省同时制订了职业教育攻坚计划。面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一系列发展机遇,结合多年从事成人高等教育管理的经验和近几年参加职业院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评估,提出了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三大方面需求与衔接方式的四项思考。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衔接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

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

(一)国家级层面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在高中教育阶段,要坚持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协调发展。温总理反复强调: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要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强职业教育工作,加快发展职业教育。

近年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八项计划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一是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计划:2005年教育部与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的通知,计划安排100亿元全面实施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二是县级职教中心专项建设计划: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的重要基地;

三是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四是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06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五是中职学生助学计划:2007年7月,财政部、教育部有关负责同志向新闻界介绍了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有关情况,据介绍,2008年投入达到164亿;

六是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计划:2007年7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2007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工作的通知》,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28所高校安排1180个招生名额,针对性强,政策优惠;

七是中职教育“三段式”办学模式计划:即“一年学基础、一年学技能、一年顶岗实习”的模式或“一年在农村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城市职业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习”的模式;

八是中职教育面向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计划:200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为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培训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是国家教育部门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工就业带来的影响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二)省级层面

2008年10月,教育部给河南省送来一份特大礼包——“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正式落户河南。据了解,教育部将在这个试验区进行“六项试验”,继而再把成功经验推向全国。—是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特别是要逐步实行农村学生免费接受中职教育,培养数以千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探索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新途径,实现中职教育规模略大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的目标。三是大力推荐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校企之间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四是探索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新途径。五是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六是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与此同时,在河南省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上,公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决定》,吹响了河南省职业教育下一轮加快发展的号角。其总体思路确定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把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努力形成与河南省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职高职相互衔接、职前职后相互沟通的具有河南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二、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的需求

(一)社会发展的需求

所谓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是指打破传统管理体制下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的办学格局,实现办学体制、办学形式和教育内容的全面沟通。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和社会变革之中,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得就业压力增大,特别是金融危机导致的企业实行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使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出现暂时困难。为了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以推迟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时间,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一种应对策略。因此,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搞好中职和成人高等教育的衔接就成为一种社会的必然需求。

(二)经济发展的需求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科技进步和生产中高科技的应用,要求执业者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但是我国经济地区之间,各行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在职业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较快,中职教育基本普及,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却还处于发展中职阶段。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缩短贫富差距,必须办好中职和高等教育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因此,搞好中职和成人高等教育的衔接就成为职教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另外,实行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有利于对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提高教育投资的综合效益;有利于两类教育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利于调动多方面办学积极性,推动办学体制改革,推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开放化和社会化。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既是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高教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家长及其子女已经不满足于接受中等及其以下层次的教育,而把目光投向更高层次的教育。但是高等教育内部结构性缺陷,使得广大群众的求学愿望难以得到满足。建国6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的学校过于集中,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因此,优化职教结构,完善职教体系,便成了当务之急。

从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来看,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校的办学规模偏小,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较低,而设备重复添置、机构人员过多等问题在独立办学状态下很难显现,更不可能得到有效解决。此外,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办学形式、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等方面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实施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有利于两类教育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三、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方式

(一)教育制度的衔接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一些困难,主要表现为因普通高中规模扩大而出现的生源大幅下降。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宏观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的导向外,主要还在于传统的职教体系和办学模式难以适应职教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的终结性模式尚未得到彻底的改革。因此,如何延伸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领域成了职业教育当前面临的新课题。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呈现以下两种趋势:一是职业教育的高移化,即职业教育的层次由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延伸。要创造更多的渠道和途径,满足中职教育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愿望。二是职业教育的终身化,即职业教育由传统的终结性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职业学校教育,而应包括各种转岗培训、在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以顺应职业教育功能的转变。而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衔接,正是这一思想很好的实践形式。可以预见,实施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取向之一。

(二)培养目标的衔接

培养目标是对人才培养进行质的规定,也就是培养什么类型的人的问题。培养目标体现了人才培养活动意向性与客观性的统一,阶段性与终结性的统一。它反映了人们关于教育的价值观念,规定着教育对象的发展方向和预期的发展结果,指导和支配着教育活动的过程。培养目标和规格是反映某类教育本质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受教育者经过若干年的教育培训后,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执业能力,而教育的培养规格则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培训过程中受到的教育科目和课程的多少以及深浅程度。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和规格上有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职业性、实用性和基层性等特点,但是两者毕竟是不同层次的教育。就培养目标而论,中职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衔接,中职应以培养中级技工和初级技术员为目标,成人高等教育应以培养高级操作人员和智能型现场管理人员为目标。就培养规格而言,中职要面向生产和服务的一线培养使用型,操作型的熟练劳动者,而成人高等教育要面向生产和服务的一线培养管理型、高级技能型的技术人才。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比中职毕业生在知识面上应当更宽,在理论基础方面更深厚,在职业素质方面更具备独立性和创造性,更具解决现有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专业设置的衔接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目前,成人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仍存在诸多问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种类繁多且覆盖面窄,使许多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对口的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之一是拓宽专业口径,增加毕业生升学就业的适应性。这应该是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必要条件。依靠地方和行业,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研究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较好地衔接起来,是十分必要的。中职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都要服务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都要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为西部大开发服务,在实现中职与成人高等教育教育衔接时,要考虑地区工业经济的差异性、知识整体水平的差异性、职业技能的差异性,按照实际情况,决定中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教育衔接的一系列操作性问题,不可强求一致。

(四)教学内容的衔接

篇5: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证书》

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证书》

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证书》,是学员经过学习、考试合格,表明已达到了岗位所要求的大专层次专业知识水平的一种证明。《专业证书》不能作为岗位培训合格证书(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是上岗位的一种资格证明),也不等同于大学专科毕业证书。《专业证书》只在本行业本专业的工作范围内适应,仅作为评定、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管理职务和其他职务的任职资格的依据之一。若转换其他专业岗位,则应再接受新的`专业知识教育,取得新的《专业证书》。

参加《专业证书》学习的对象就具备以下条件:一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工作,确属本系统、本单位工作需要而尚未达到岗位所要求的大专毕业文化程度的在职人员;二是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三是具有五年以上本岗位专业工龄,所学专业对口;四是年龄一般应在三十五岁以上。符合以上条件的在职人员,由所在单位推荐,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批准,经学校文化考核合格后,方能入学。考核的具体办法、课目及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育主管部门或国务院有关部委教育司(局)规定。

篇6:成人教育会计专业有优势

会计是一个层次较高的专业,尤其是当今人才市场上对于高学历、高层次的会计人才求贤若渴,现今在各个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具体工作的人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专科学历,只要会计专业学生能够珍惜提升自己学历的机会,继续进修,提高自身的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前途非常看好。和其它专业相比,会计专业有两个明显优势。

一、会计类专业就业方向比较广,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还是小型民营公司都不同数量的需要会计类专业毕业生,而且受行业结构调整变化的影响也较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类专业的就业途径越来越宽。

二、市场需求量较大且稳定。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会计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一直高居不下,在市场的需求上连续位列前三位,另据专家分析,未来财经类行业中有较多热门行业,所以会计类专业的就业形势是较乐观的。

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我国的会计队伍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会计队伍的数量及构成反映了会计市场的大小和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程度。近年来如此庞大的会计队伍和增长幅度也说明了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态势。与我国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相比,合格的会计人才并未“供过于求”,从而为会计专升本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篇7:浅谈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

一、中等职业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教育目标散乱,未能形成共识;二是课程设置缺乏理论依据,课程之间存在重复现象,有些必需的教学内容则重视不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分析决策能力;三是教材陈旧、更新缓慢,不能有效地满足会计实践的需要;四是教师主讲的传统模式未能改变,多媒体教学、情境模拟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尚未充分运用;五是学生重实务、轻理论的倾向比较严重等等,这些问题在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中更为严重;六是会计教学专注于教材(课本),忽略了知识的全面性和更新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财经方针、政策也在不断变更,会计制度内容不断更新、完善,这就要求财会人员掌握的财会知识和方法随之不断地改变。但是会计教材更新的速度远远滞后于制度更新的速度。

二、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教育的改革

自1993年财政部颁布《企业会计准则》以来,我国会计工作就不断地向国际惯例靠拢,至今已颁布了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对此,我国将加快完善会计制度,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可以预见,中国的会计事业将面临一个大发展,而会计人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会计专业教育水平。作为中职层次的会计专业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等各方面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使毕业生能够迅速进入会计行业,成为合格的会计人力。下面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两方面来进行讨论。

1、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会计模拟及案例教学法

会计模拟教学,符合会计教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原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会计专业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会计模拟教学可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第一学期开始《基础会计学》时,在各有关章节根据教学内容,可要求学生进行制证、记账,做一套简单而完整的账。因为这个阶段学的是会计基础知识,只要求他们了解和基本掌握整个会计基本核算程序以及简单的技能就可以了。

第二阶段,单项模拟实验阶段,也是案例教学法的最佳实施阶段。

从第二学期开始,结合《企业财务会计》课堂教学,在讲授完一定的章节内容后,运用按会计岗位分工设计的实验资料进行模拟实验,使学生进入管理“现场”,充当一个“角色”,先后进行出纳、材料、成本费用、报表等业务的实验。这样既重点突出了每个会计岗位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仿真操作,又为下一阶段综合实验奠定了基础。同时案例教学又能够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补救对策。

第三阶段,综合模拟实验阶段。这是中专生毕业实习中的校内实习部分。学生在学完全部会计课程后,应根据完整的经济业务,在模拟的环境中,以实际工作所用的凭证、账簿进行处理,人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操作技能在实习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也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检验,看是否能全面系统、熟练地掌握技能,从而为他们将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及多媒体系统的运用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懂得相关知识并掌握一定技能的操作人员,其主要目标指向核算操作员岗位。为此,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教学来说,能够了解电算化的基本常识、重点掌握某一财务软件的运用即已达到预定要求。所以,中职教学可选择以某一财务软件作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这一软件的操作方法与维护技能;或者以某一财务软件为范例,系统介绍通用财务软件操作与维护的一般规范和方法。其间可对照软件结构适当提及系统开发思路。中职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较弱,其基础知识面也较窄,因此教学主要定位于财务软件运用,故形式上宜采取以多媒体演示或上机实训为主、以理论讲授为辅的教学指导思想。

现代化的技术,将为会计专业教育的创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计算机和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既有助于直观、形象化地组织教学,又有利于设计个性化的学习道路。例如过去在讲解“如何记账”时,方法是“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即将记账凭证抄到账簿上,但由于受到条件的限制,无法将记账的结果列示出来,常常是老师讲完了学生仍然不知道该如何记账。现在利用会计软件及多媒体边演示边讲解,同时演示会计凭证和账簿,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如何将会计凭证抄到账簿上,再将结果演示出来,使之形象化,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上机操作,这样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各中专学校都配有计算机房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微机,有些学校的机房条件还比较先进,这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直观教学提供了可能,也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电算化教学及会计模拟实习电算化提供了坚实的环境条件。

应该承认,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会计专业教育差距还很大,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还很深。会计专业教育界应尽早行动

篇8:中等专业学校创业教育探索

中等职业教育传统上是一种就业教育。它的基本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 具有熟练的某一类专业技能, 必备的通用技能以及一定的其他专业技能, 形成较强的应岗能力和一定的跨岗、跨职业能力, 毕业生出去能适应一定的职业, 谋得一份工作。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业教育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 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 它不是直接帮助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 而是重在教给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创业教育是发展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 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事业心、进取心、开拓和冒险精神, 以准备从事某项商业、事业规划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创业能力视为学术与职业性护照以外的学习的第三本护照, 对职业技术教育而言, 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要践行创业, 所以创业能力就成为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基本的应备能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 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课题的成员国, 原国家教委组织就开始组织北京、江苏、湖北、辽宁、河北、四川五省一市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组织的“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改革”的合作项目, 开展实施就业创业教育的项目活动, 推动就业创业教育的试点研究和实验。就我国创业教育20年的发展来看, 创业教育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 就业创业教育的观念渐入人心, 共青团和学联大力推动, 品牌高校是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践行的主阵地, 中职校校创业教育模式主要有:

1、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来开展创业教育, 强调创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创业意识, 构建创业所需知识结构, 完善学生综合素质, 鼓励学生创造性地投身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中, 在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

2、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为重点, 并附之以商业化运作, 建立中职生创业园, 教授学生如何创业, 并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资助以及咨询服务。

3、综合式的创业教育, 即以上两方面的结合并重

就中等专业学校来说, 创业教育和中专学生创业活动整体上处于面向校园及其周边环境的创始状态的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创收实体阶段;创业教育的方式主要有:开设创业教育系列课程, 举办各种竞赛与活动, 建立创业实践基地, 但基本是在模拟环境下进行, 实际运作的学校极少, 时值全球金融危机, 发达经济体纷纷求药疗伤, 我国经济固本求进, 尤其是制造业正处于内修、调整、提高的羽化期。这必然会荡涤、修正中职教育人才供给系统。尤其是主要背靠垄断色彩浓郁的传统产业的那些职业学校, 面向新兴产业 (比如服务业) 的教育教学资源储备不充分。在背靠的传统大行业的波峰期, 他们有了高就业率的美誉, 这成为当前中职教育事业纵深发展的坚实基础, 但也将成为这些学校横向拓展的包袱。在新环境下, 中职教育事业的机动灵活性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所以, 就创业教育和中职生创业活动最现实的社会经济原因而论, 如何为教育大众化所面临的中职生的就业问题解压, 是其最直接的动因之一。职业学校的中职生由被动就业, 转变为能动就业, 乃至创业, 带动就业, 这成为21世纪, 甚至更长时期, 教育工作者最富具挑战性、也最富有生命力的历史使命。眼下, 各中等专业学校也正在尝试推进创业教育暨创办中职生创业基地的教育教学工作, 这值得所有关心、热心于我国中职教育事业的人们兴奋、振作。但作为一名中职创业教育工作的参与者, 笔者认为有些共性的瓶颈问题, 急需冷静分析, 认真应对。

二、典型瓶颈问题及应对

1、创业型师资不足

创业师资的缺乏成为制约中职生创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根据国家示范性中等专业学校建设计划验收项目专题网的数据, 首批院校的示范建设专业师资在数量和双师师资的比例和结构上, 已达到了国家验收的标准。但就创业教育师资却不如人意, 尤其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双师型教师, 创业教育课程尚未系统开发开设开展, 大多职业学校缺乏创业教育的氛围, 师生尚未树立坚定的创业教育信心, 尤其是教师, 这会使得创业教育缺乏源动力, 难以启动。对此, 最迫切的工作应是: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工作小组 (或等效的类似机构) , 统一思想、统一意见、统一部署, 开发, 中职中职生创业系列课程, 力争能面向所有新生开课, 大力拓展校内中职生创业经营计划 (创意) 竞赛活动, 培植学生创业意识和素质, 渲染创业教育氛围, 为创业教育进入全真状态, 以内生方式锻炼积聚创业师生团队;同时, 要落实确有良好企业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待遇, 乃至高薪聘请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能力的双师型教师, 尽早尽快解决创业教育师资匮乏的不利局面。

2、创业基地的组织构建难以准确定位

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 从目标来看, 创业教育是公益性的, 但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一个舞台, 也就是要搭建一个真正面向市场的创业基地, 很多学校把它称之为“中职生创业园”。这样, 集成创业基地目标的公益性和运作方式的经营性, 使得创业基地的组织构建很难准确定位。对此, 笔者认为, 学校所拥有或控制的资源都应该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一般来说, 各中等专业学校都或多或少地拥有或控制着一些经营性资产 (如学生食堂、超市、电子阅览室等) 。各中等专业学校应剥离、盘整所有的经营性资产, 以其为资本, 将其法人化, 成立“中职生创业园” (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内划分成公益性或盈利性, 各有侧重的功能板块。学生创业园 (有限责任公司) 的运作, 应以公益为本, 法人企业组织形式为体;既有校办实体经济利益不触动, 附加增强其教育功能;师生新办实体主教育教学功能, 附创收功能;最终是要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服务平台和相应功能。

3、传统的学生受教方式不符合创业教育的组织要求

这一问题主要是:以班为单元的全日制课程授课方式与创业教育的紧密型小团队组织要求、变动不居的自我锻炼时制要求, 存在矛盾冲突。也就是说,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机制下, 很难甚至无法保障所有专业的全部师生, 都能有序平等地融入创业教育过程。这样, 原有的教学秩序会受到某种程度的冲击, 但受教育体制的束缚, 新的与创业教育理念紧密结合的教学秩序系统却难以短期重塑。对此, 在理念上, 要实事求是, 因势利导;出发点放在个别和局部实体行动的成功上, 归宿点放在学生就业观的根本性改变上。在具体措施上, 首先要为所有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中职生创业》系列课程, 保障学生参与创业教育活动的平等性, 第二, 主要以创业基地的盈利为来源, 筹措资金设立学生创业基金, 以低息 (或无偿) 贷款形式资助有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师生 (以学生为主) 的创业活动;第三, 吸引、组织有资金条件的学生, 自主在中职生创业园框架内创办企业, 从而将中职教育事业推进到学生精英踊跃主张创业和多半学生主张自谋职业的“超就业导向型”中职教育教学阶段。

参考文献

[1]路艳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 中国教育报, 2009-2-13 (8) 。

[2]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创业就是最好的就业,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多项举措扶促中职生以创业带动就业[EB/OL]. (2009-03-06) 2009-09-02。

[3]李家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创业教育及其德育意义》。

[4]黄尧:《总结过去展望未来:中国职业教育30年综述》中国教育新闻网, (2008-12-23) , 2009-09-02。

[5]彭龙:《金融危机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中国教育报, 2008-11-24 (2) 。

[6]沈亚强、陈明昆、张力跃:《职教师资瓶颈问题如何解决》, 中国教育报, 2008-11-13 (3) 。

篇9: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一、社会需要大量的中等职业会计人才

我国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已经形成了中职、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四个层次,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近年来,由于会计专业教育仍然采用传统模式,造成刚毕业的学生上岗后面临两大困难即缺乏实践经验和知识更新能力。很多大学生不会开支票、发票,学生一毕业就发现知识过时了,跟不上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与变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会计专业教育不但停留在“填鴨式”阶段,在教育目标上也是模糊不清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制度内容不断更新、完善,这就要求财会人员掌握的财会知识和方法随之不断地改变. 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这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也将面临挑战 ,一是会计人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对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的挑战。科技进步使得会计信息采集成本降低,并参与到企业管理信息的集成中;经济全球化、企业国际化要求会计人员能与不同国家的企业领导和雇员打交道。新经济、新业务的不断出现和日趋复杂,使会计职业门槛将不断提高。如何适应人力市场的需求和变化,转变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工作思路,培养新型初、中等会计专业人力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育面临的一大挑战。二是国内高等学校竞争对中等会计专业教育的冲击。近年来高校扩招,从而造成普通高中的扩招,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越来越差,中等职业会计专业教育处于越来越难以生存的境地。我国会计市场是非常巨大的,如何在这个市场中取得一席之地,并办出自己的特色,形成自己的品牌,是会计专业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强化会计专业教学研究 加快财会人才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中国的会计事业将面临一个大发展,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将显得尤为重要,而会计人力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会计专业教育水平。作为中职层次的会计专业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形势,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教学管理和考核评价等各方面都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使毕业生能够迅速进入会计行业,成为合格的会计人力。所以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学研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我常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会计模拟及案例教学法,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会计模拟教学,符合会计教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原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会计专业的全面理解和掌握。会计模拟教学可分为份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第一学期开始《基础会计学》时,在各有关章节根据教学内容,可要求学生进行制证、记账,做一套简单而完整的账。因为这个阶段学的是会计基础知识,只要求他们了解和基本掌握整个会计基本核算程序以及简单的技能就可以了。第二阶段,单项模拟实验阶段,也是案例教学法的最佳实施阶段。从第二学期开始,结合《企业财务会计》课堂教学,在讲授完一定的章节内容后,运用按会计岗位分工设计的实验资料进行模拟实验,使学生进入管理“现场”,充当一个“角色”,先后进行出纳、材料、成本费用、报表等业务的实验,这样既重点突出了每个会计岗位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仿真操作,又为下一阶段综合实验奠定基础。同时案例教学又能够使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而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的补救对策。

三、运用标准化、科学化管理来提高财会人才素质

篇10: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是培养高素质会计的重要源地,但我国现阶段中职类院校,在会计专业的资源配置和教学模式上仍存在一定问题。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会计的要求,必须对已有的教学模式加以调整,由原来传统的重理论、重体系的学科教学模式向重实践、重技能的模块教学模式转变。现就我国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做如下浅析。

一、中职学校会计教学现状

1.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是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摆脱学科教学模式的束缚,仍然受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和完整性的制约。虽然加大了实习实训教学的力度,但由于受学科教育的影响,还不能按照实际会计工作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

2.教学环节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专业职业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然而,在长期的会计教学中,一直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目前,部分课程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但教学重心没有真正向实践技能训练方面转移,实践教学环节效果弱化;教学内容注重于准则、制度的讲解,过分强调会计核算内容;教材内容陈旧老化、交叉重复、内容偏多、理论偏深,造成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的浪费,影响实践教学的安排;缺乏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认识和调查研究,没有按照会计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能力组织教学,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3.成绩考评方面

学生成绩考评基本上沿用传统闭卷、笔试形式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仅以一次成绩作为成绩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忽略了实践能力的测试。这种纸上谈兵的考评体制,造成校企人才评价标准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4.师资队伍方面

教师没有实际的会计、审计工作经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操作技能,不能满足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中照本宣科,鹦鹉学舌,传授的“技能”犹如空中楼阁,学生学到的知识不能适应就业的需要。总之,师资短缺,整体素质偏低,“双师、素质型”教师严重不足。

二、改进措施

1.转变观念、注重实效

作为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充分理解中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以实际会计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变“传授知识”为“传授技能”。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所解决的是中职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性的问题。中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会计岗位模块教学为中心、突出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公司式”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公司内部会计及相关岗位要求,规定岗位职责、权限划分及审批程序,明确各岗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流程及票据传递程序,进行全方位模拟实践。同时,按照岗位模块组织教学,使学生明晰岗位设置并掌握各岗位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统一校企人才培养知识体系和评价标准,使学生真正具有企业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从而实现零距离就业的目标。

3.改革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压缩理论课时,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采用模块式课程体系,是通过对会计岗位的分析,以会计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形成一个个适应实际工作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模块”。根据模块式课程体系的构思,在实践教学环节摒弃学科理念,展现实际会计工作岗位及其操作流程、管理制度与技能要求,使学校所学与工作所需保持一致。

4.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会计模拟教学

教学中应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倡导新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启发式”、“互动式”、“自助式”等教学方法。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进行案例分析,小组或教学班集体讨论、请学生上讲台讲课等等,教师有针对性地择疑解惑。这样可以使学生学得更灵活更透彻,课堂气氛更生动活泼。同时,要进行会计模拟实践,让学生对会计工作的全貌有更清晰直观的了解,把学生推向系统学习和自觉实践的主体位置,提高学生应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会计学科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完善考核评价制度

以用人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评价标准为导向,改革考核评价制度。考评的内容力求全面系统,既要考理论知识,也要考实际操作技能、社会交际能力、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品德素质等;考试评价方式力求合理有效,加大平时考评力度,设置考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分析能力的考试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力度,特别强调综合模拟实习与社会实习环节的考核,并将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作为考核指标。

6.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建立教师聘用、奖励、考核和培养机制,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同时,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等社会职业资格考试,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鼓励会计专业教师到社会上做会计兼职工作,参加会计学会、审计学会及相关学术社团组织,同时聘请企业财务工作者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以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强化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7.实习基地建设

加大校外实习工作力度,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与他们建立人才培养――就业实习基地关系,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确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校企合作,企方能够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会计实习岗位,使学生真正进入企业从事会计工作岗位实习,使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和实际会计工作零距离对接。

上一篇:傲慢与偏见的阅读心得英文下一篇:六十年校庆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