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2024-07-24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精选6篇)

篇1: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

联合社

近年来,镇委、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广大人民群众,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己任,本着“产业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的原则,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现企业+农户+超市的产业组织形式,发展“市场连接型、龙头带动型、专业协会引导型”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我镇现状和存在问题

我镇现拥有耕地面积75000亩,旱地面积10000亩,山林13000亩,河流总长度368公里,渔船总数348艘。我镇虽然在保障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取得较大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龙港的农业与工业间、城乡与城区间的发展仍有差距,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传统的耕作方式依然存在,农户缺乏对土地流转法律观念的了解,农田抛荒现象屡有出现,粮食生产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二是营销人员缺乏,销售信息不畅,出现流通环节多,中间销售资金份额大的问题。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产品生产附加值不高。1

四是配套设施不健全,缺乏最基本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保鲜贮藏室,形不成商品经济。

二、创建农业联合社的重要意义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联合社)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经营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经营组织和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的整合。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方法,更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农业合作社联合社的职能和作用

(一)完善组织,创新模式

我镇以联合社为龙头,以“企业+农户+超市”的模式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着力完善组织体系,探索发展新模式,努力落实上级有关文件政策要求。从三农工作大局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组织各专业合作社兴办实体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资金互助,逐步扩大生产领域,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实现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构建适应我镇城乡统筹发展需要的经济实体体系。着力提高联合协作,共同辅设致富路。作为一个跨行业,跨区域,跨实体的联合性团体组织,以扎实工作作风,有效的服务理念,积极联合,吸纳各种形式,各种类型的涉农经济组织和经济股份加入,实现农民专业合作

社、涉农经济组织组成大合作社、大联合,逐步建立起畅通高效的协作机制。

(二)强化纽带,助农帮农

我镇联合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始终坚持为农民服务宗旨,解决各专业合作社农户遇到新困难和问题,为镇政府分忧。将农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产生的新建议,及时反映给当地政府,协调政府与合作社间、合作社与合作社间的关系,使其真正成为沟通“三农”的桥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帮助作用,结合我镇各专业合作社的实际,积极引导各专业合作社的力量,兴建或扩建效益好的农业生产基地,引进新品种,利用合作社间、农民间的联合优势,发挥联合社的平台作用。

(三)拓宽渠道,多方出拳

我镇联合社充分利用其优势与财力,努力做大、做强农业企业自身体质,按照章程规定实行自我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引导有实力的农民合作社,拓宽经营渠道,贯彻实施省府(2012)73号文件精神与内函,着力创办农民合作社产品初、深加工企业;实行规范化生产,商品化流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机制,以解决季节性农产品协调和卖难买难的问题,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截止2013年底龙港镇新兴农业经营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达367家,从业在册人员1800余人,注册资本金2.5亿元,固定资产1.5亿元。年种植水稻15000亩,西红柿7000亩左右,蔬菜10000亩左右,养殖业面积5000亩左右,瓯柑种植4000亩。农村土地流转面积36000余亩,占土地总面积45%;带动农户数和转移第一产业13000余户,占农户总数45%;实现农业产值4.9亿元。2013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76.6亿元,农业总产值9.1亿元,工业总产值337.5亿元,财政收入18.5元,人均纯收入15370元。

四、农业合作社联合社未来发展展望

我镇联合社目前发展的思路是建立规模大、效益好、规范化、集约化的新型经济组织,把科技是第一要素作为联合社发展的核心原则,促使我镇农产品走出镇门,挤进国内,跨入世界。

(一)我镇现有耕地7万多亩,水稻5万多亩,其中种粮大户、合作社15000亩,为此我镇将以联合社牵头,筹建农产品、粮食初深加工企业,计划投资购进大型碾米机、烘干机、烘干调换机及其它基础设施,预计年烘干及深加工粮食7000吨,能解决龙港镇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15000亩,1400万斤粮食生产安全,通过科技和先进设备投入,提升粮食附价值收益约1000万元,真正全面实现农民+企业+市场(超市)愿望,达到跨入竞争市场行列。

(二)切实做好市场对接,提供龙港及周边区域发展西红柿的形势,努力开拓营销市场,建立良好优美的交易平台,计划投资创办13000平米的综合西红柿交易市场,以缓解龙港镇7000余亩约1亿斤的农贸集散困境,从而增加劳务收入300-400万元,同时能解决200余人的就业问题。

(三)为有效稳定桌上产品安全,确保菜农的有效收入,我镇计划投资建立(果品、蔬菜、保鲜)高湿低温库,建立龙港镇1万亩蔬菜种植指导、收储、保鲜、销售一条龙服务

(四)瓯柑是我地的传统果品,有着解毒、止渴、去火的作用,同时也是送亲访友的最佳果品,有着历史良好美说,但市场面局限,影响了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价格有所回潮的迹象,为解决果农种植积极性,联合社计划投资创办瓯柑深加工成汁,从而提高单位价格和市场供给。

为明确联合社农业经营体系是今后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镇政府将联合社农业经营体系主体发展摆在议事议程上来,加强指导和监督,继续加大土地流转支持力度。预期到2016年,土地流转率达70%,带动农户转移第一产业率85%以上,继续支持并制定观光、休闲、绿色农业的创新机制,拓展其发展空间,实现农、工、商同步发展。此外,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联合社与粮食生产安全建设,促使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的道路发展。鼓励和支持单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向联合型和产业链的生产渠道上来,在此基础上全面实现龙港大农业、企业大覆盖。加大对联合社创办实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包括土地使用、规划落实、项目审批、农电

使用、资金扶持等)。建议农口加大培训专业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的组织、法律和企业的规范建设准则,真正落实城镇发展与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轨道同步进行,实现共同繁荣和双赢。

篇2: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马义玲

(中国人民银行渭南市中心支行,陕西渭南 714000)

内容摘要: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规模,就没有产业布局的区域化、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本文阐述了“科农”经营模式的内在逻辑,并对“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制度设计进行了评价。“科农”经营模式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建立全方位“保姆式”社会化服务,引入订单质押贷款解决农村融资难问题,进而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该典型案例的剖析,为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探索出一条有益的道路。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体制

一、“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制度安排

(一)背景介绍

陕西省富平县科农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2007年10月成立,注册资本1500万元,合作社入社成员5000户,2010年被陕西省农业厅评为“百强示范社”,2012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012年,合作社积极响应国家适度规模经营的号召,积极探索新型农业,逐步开始开展土地流转。2013年,富平县被列为全国21个农业改革和建设试点示范区之一,科农合作社抓住这一机遇,发展规模化生产,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合作社现拥有现代果业示范园4000 收稿日期:2016-5 作者简介:马义玲(1979-),女,甘肃庄浪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师,现供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渭南市中心

支行。亩、粮食生产集中连片16500亩、果品交易市场一个、气调库一个、柿果醋厂一个、农资连锁店数个,还组建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270个,现有员工37人。产业覆盖粮食、果业、瓜菜、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立足于富平,延伸至省内铜川、三原、耀县,省外至甘肃天水、正宁、静宁等市县。2015年,合作社所属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种植小麦16500亩,由于合作社统一物资采购、统一技术服务便利等为农民节支211.2万元,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使农民增收195万元;所属4500亩现代果园示范园总产值6620万元,净利润2820万元,对周边农民起到积极地带动示范效应。

(二)制度安排

“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具体制度安排如下:

1、土地流转及订单生产。合作社与农民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合同(由村委会做鉴证),从农民手中以800元/亩的价格流转到土地,合作社再以原价格将土地承包给家庭农场或种植大户,合作社按粮食生产200亩一个家庭农场,果园50亩一个家庭农场进行划分。转入土地期限与转出土地期限保持一致,果园承包期限均为30年,种植粮食土地承包期限为5—10年。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必须严格遵守合作社的章程,按照合作社的统一规划和安排种植相应农作物,根据合作社与农业龙头企业签订的订单进行生产,从而实现规模化经营。

2、社会化服务。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从种植—管理—收购— 销售的全程“保姆式”服务。合作社与陕西面业及省内种子企业、果品企业等签订生产订单合同,与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合作社为社员的物资配送实行“六统一”服务,即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购销,年终统一结算返利。合作社建立了以合作社和果农协会为龙头、以镇连锁经营服务站为依托、以村级示范户为主体的三级服务网络;并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技术服务队伍,46名技术人员中外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5名、县级农业专家12名,其余为土生土长的农民专家,按照产业分布的不同划分技术人员服务区域;合作社还创办了《三秦果农报》和《科农通讯》等刊物作为信息平台,在陕西人民广播电台和县电视台作为宣传阵地举办知识讲座。

3、融资机制。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没有合格的贷款抵押物很难从银行贷到生产所需资金。加入合作社后,有两种方式可以获得资金。一是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二是由合作社为其提供担保获得订单质押贷款。合作社资金来源是法人注资和社员入股,资金互助仅限于成员内部有偿使用,主要用于社员资金调剂。“订单质押贷款”是以“订单农业”生产为基础,通过《金融合作协议》、《订单农业生产收购合同》、《订单农业贷款四方协议》、《“订单农业“小额贷款合作协议》、《订单农业贷款反担保双方协议》等信用结构文件进行约定,政府以农业改革建设试点补助资金设立担保基金,银行按1:10的放大比例向从事订单农业生产的农 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发放信用贷款的融资模式。合作社以固定资产、流转土地使用权、政府各项补贴、补助等为自身及相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的贷款向农业局提供反担保。

4、收益分配。合作社在流转土地时按转入价原价将土地承包给社员,不赚取社员任何费用,只是在农资供应、机收、产品销售等环节收取低于市场价的一定比例费用,用于合作社费用支出及社员股金分红,有效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社员种植粮食、果园的所有收入归社员所有。合作社股金分红采用流量分红和资本分红两种方式。

5、政策支持。合作社规模化经营模式响应了国家适度规模经营的号召,积极探索新型农业,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是提供金融担保。农业局出资500万元设立担保资金,由银行按1:10的放大比例办理订单质押贷款;二是给予保险支持。合作社所属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的农业保险费用由农业局全部“买单”,同时还给予设施农业保险补贴;三是给予财政补贴。合作社及社员农机具购置除享受国家不超过30%的补贴外,在此基础上再由当地农业局给予不超过30%的补贴;四是帮助建立家庭农场服务中心,家庭农场服务中心的晒场、仓储、烘干塔等设施,可对内对外提供低于市场价的社会化服务。

二、“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内在逻辑

(一)破解土地流转难题,为规模化奠定基础。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土地对农民具有生存保障、养老保障、就业保障 等社会保障功能,失去土地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失去生活保障,因此,农民对土地根深蒂固的依赖情结是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最重要因素。“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解决了这一难题。合作社从农民手中流转到大片土地,再将流转到的土地原价承包给有经营能力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土地流转由村组干部全程监督实施。流转土地的农民既可获得固定的土地流转费,而且可以腾出时间安心打工创业增加收入;不愿外出务工的农民可以选择给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打工,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合作社根据农作物特性确定不同土地的流转期限,并且土地转出期限必须与土地转入期限相一致。依托合作社进行土地流转省去了个人与一家一户农户打交道等诸多麻烦,流转期限、费用稳定,便于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租金、期限稳定,而且合作社有把握按期收回土地,农户也较为放心。

(二)实行订单生产销售,为规模化保驾护航。虽然家庭农场或种植大户种植农作物有一定规模,但是仍然会存在市场行情把握不准、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应用水平低、竞争力差、销售不畅等问题,尚不能完全有效地与市场对接。“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使家庭农场与种植大户依托合作社,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生产订单合同,与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合作社根据市场变化和生产订单合同统一规划安排生产,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农民通过规模化经营增收。目前,合作社按高于市场价0.1元的价格 收购粮食;高于市场价0.1-0.2元的价格收购果品,不仅解除了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农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而且使其有较为稳定的高收益。

(三)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为规模化提供保障。合作社建立了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技术服务队伍,常年分区域巡回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创办报刊、网站作为宣传教育阵地,依托广播电台、电视台普及农技知识,推出电商平台减少流通环节,组建土地流转服务、资金服务、机耕队、技术部、农资采购、品种繁育供应、收购仓储、销售部、物流部等服务部门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保姆式”服务。土地集中连片便于社会化服务,六统一采实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解除了销售后顾之忧和增加了社员等效果。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多元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科农”服务模式作为公益性社会服务体系的补充力量,做到了“零距离”为农服务。

(四)突破抵质押担保瓶颈,为规模化提供资金支持。农业是弱质产业,缺乏有效抵质押物是制约农村融资的最大障碍。目前,农户贷款多为信用贷款或小额担保贷款,额度小、期限短,对于发展规模化生产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来说就是“杯水车薪”,“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中,合作社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签订生产订单合同,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又与合作社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农业局出资500万元作为担保基金,由金融机构 按发放订单质押贷款,突破了农村抵质押担保瓶颈,同时还引入反担保机制和农业保险机制为金融机构发放订单质押贷款提供了保障。

三、制度设计评价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是研究在自由选择、资源交换、信息不完全及决策分散化的条件下能否设计一套机制(规则或制度)来达到既定目标的理论。设计一套好的机制必须满足三个要求:资源的有效配置、信息的有效利用以及激励相容。“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实际上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制度安排,可以用机制设计理论的三个要求予以评价。

(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资源有效配置通常采用帕累托最优标准。“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中涉及的资源主要有两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资金。从土地资源角度分析,“科农”模式通过土地集中连片、综合规划、土地整理、技术引进、产业升级等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提高了土地的综合收益,实现了土地流转的规模经济效应。转出土地的农户在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获得了稳定的资金收入,而且可以摆脱土地少不经济的困境而去务工或创业,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从资金角度分析,“科农”引入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开展订单质押融资,突破农村缺乏抵质押物的瓶颈。同时,通过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调剂临时周转资金,为社员解决资金困扰。可见“科农”模式实现了帕累托改进,即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二)信息利用的有效性。有效利用信息要求机制运行需要尽可能低的信息成本。“科农”模式制度安排从以下几方面降低了信息成本。首先,合作社统一整合土地,使农业经营者无须面对众多分散农户,交易成本较低;其次,通过订单质押融资,政府部门推荐合格贷款者及提供基金担保;合作社为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提供担保,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调查成本等;第三,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保姆式”社会化服务,省去社员在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信息成本。第四,合作社扮演“中间人”角色,发挥了良好的信息传导作用,能吸引外部市场主体参与到土地整理、产业升级当中来。因此可以说此制度安排提高了信息的有效利用。

(三)激励相容性。激励相容性要求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一致,在“科农”案例中就是要实现各方利益紧密相关,以各方共赢为共同目标。“科农”模式中,参与主体包括合作社、承租土地的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从参与主体收益来源看,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的收入来源为土地经营收入和合作社分红,分红可以使社员享受加工销售环节收益;合作社的收入为在给社员提供社会化服务时采购农资、销售农产品等环节收取的费用。“科农”模式使得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与合作社的利益紧密相连,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土地经营越好,合作社利润越高,相应社员的分红就越多,这就是合作社积极整合土地、引进先进技术、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产业升级的原因所在。

四、结论

“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盘活了土地资源,顺应了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改革政策;合作社开展“保姆式”社会化服务符合国家支持多种类型的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开展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专业化规模化服务的要求;订单质押融资破解了农村融资难问题。规模化生产不仅便于公益性、社会化服务,而且便于生产经营管理,有利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和形成品牌效应,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从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规模,就没有产业布局的区域化、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农业技术的标准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科农”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制度安排实现了土地资源、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更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相关信息得到有效利用,所有经济单位达到激励相容,因而,从推动农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角度而言具有合理性。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最大障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处置问题,可考虑在制度设计中继续延伸使农村土地真正资本化,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集中连片便于土地评估、流转等;二是土地、产品在合作社手里,合作社可控制资金安全以及及时收回土地;三是金融机构处置土地承包经营权时可 由合作社接手,由合作社继续经营或重新发包。

参考文献: [1]陈海青,庆建奎.基于信托制度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青州南小村案例剖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5,(2):60-68。

[2]郭熙保.“三化”同步与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规模化经营[J].社会科学研究,2013,(3):14-19。

[3]焦必方.日本农地规模化经营的动向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0,(7):69-76。[4]马晓河,崔志红.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J].金融发展研究,2002,(11):63-77。

篇3: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合理流转土地, 集约化经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土地是解决群众温饱问题的有效措施, 但在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新形势下, 又影响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在新农村建设试点中, 我们在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上想办法, 集中连片建设, 初步形成了规模发展、集约经营、共同受益的路子, 破解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瓶颈。刘家峡镇罗川村委会牵头组建花卉、蔬菜等专业协会, 由协会租赁群众的土地, 打破土地界线, 整合土地资源, 统一规划, 统一开发, 统一建设高效节能日光温室, 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用反租倒包的办法承包给农户经营, 为破解土地一家一户经营与农业产业化之间的矛盾, 发展现代农业找到了一条新路, 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去年总投资630万元, 建成高效温棚384座、700亩, 完成部分上水和道路开通工程。今年投资945万元, 建成二代高效温棚墙体工程290座, 四位一体示范栅 (沼气、猪圈、水池、自动卷帘) 2座, 养猪场2家, 千亩核桃林基地1处, 配套沼气100座, 1处市场和1家养兔场, 上水工程正在建设。下古村组建无公害蔬菜协会, 由协会牵头租用22亩土地, 建成了蔬菜批发市场和可贮藏600吨蔬莱的保鲜库, 成为刘家峡蔬菜集散地, 为群众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既解决了蔬菜销售难的问题, 又增加了群众收入。

创新产业模式, 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按照“无公害蔬菜─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沼气工程─无公害蔬菜”的循环农业模式, 培育和廷伸产业链条, 规划建设蔬菜种植区、规模养殖区、马铃薯加工区和经济林区, 温栅配套沼气池和集中供热站, 将淀粉渣用作饲料, 菜叶、秸杆、畜禽粪便集中发酵, 沼渣沼液集中施肥, 沼气用于供热照明, 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业紧密关联、循环发展, 一环扣一环、一环促一环的产业链。新建千头猎养殖场1处、投放种母猪100头, 玉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万头猪场即将建成投产。发展千亩核桃经济林基地1处、栽植核桃苗4万株, 栽植葡萄1000株。罗川台循环农业园元, 是原来种小麦的15倍, 仅此一项, 可为罗川村每人增加纯收入4000元, 达到6313元。去年, 刘家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现蔬菜产值5050万元, 占到全县蔬菜总产值的33%, 仅在蔬菜产区12%的土地上创造了33%的产值。

以抓旅游的理念抓农业, 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

太极镇依托百年枣林和近邻黄河湿地太极岛景区的优势, 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 开发建设以上古、下古为中心的旅游观光农业示范区, 以建设旅游特色新农村为目标, 大力整治村容村貌, 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度假、河塘垂钓、田野采摘等农家乐旅游项目。今年, 新建改造二代高效温棚484座, 改造田园采摘、体验农趣高效温棚196座, 新建四位一体示范栅3座, 修建了蔬菜批发市场和冷藏保鲜库, 新上了一条鲜果包装生产线, 正在建设集观光旅游、休闲餐饮为一体的旅游休闲生态园。目前, 社社都有特色产业, 村社道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均为100%, 沼气普及率52%, 巷道全部实现了绿化美化。

设立产业推进办公室, 发展农民合作组织

篇4: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农业合作社联合社

关键词:农业经营体制 家庭农场 合作社

一、引言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本稳定的框架下,不断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创新,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的客观需要。然而,在农户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如何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走什么样的适度规模经营之路?这些是理论和实践都需回答的重大课题[1]。学界相关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一是主张资本下乡,大力发展涉农龙头企业,走“资本雇佣劳动”与“企业整合小农”的发展道路,其发展的典型即是“企业+农户”模式;二是主张农民联合,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走“劳动控制资本”[2]与“农民联合共赢”的发展道路。然而,上述两种模式在实践中都遭遇到了复杂的社会现实的挑战。一方面,根据农业部资料显示,“企业+农户”模式很不完善,双方难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资本与农户争利的现象广泛存在,订单农业约有80%不能兑现[3]。另一方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后,虽然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2年6月底已经达到60.01万户,但是受日益分化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影响[4],合作社社员结构的异质性特征明显[5],这使得合作社难以构建起符合合作社特质与现代法律规定的运作机制,其产权制度、管理机制与治理结构等方面都出现了背离合作社基本原则的制度异化现象。

基于此,笔者试图立足于文献分析,结合近些年来的农村调查情况,在尝试厘清当前制约中国农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的“家庭农场+合作社”模式,并对这种新模式的功能价值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二、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的结构性制约因素

综合来看,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的结构性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粮食安全的因素。虽然从2004年到2012年,中国粮食产量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九连增”,但是中国粮食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粮食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紧平衡状况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粮食进口数量不减反增,从2003年的228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6695万吨,而粮食出口数量则从2003年的2230万吨减少到2010年的275万吨①。可以预测的是,这样的粮食供需状况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快速推进的城镇化会挤压耕地的数量,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人食品消费结构的持续转型,水果和肉禽蛋及牛奶的需求数量也会继续增加[6],这既会挤压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又会增加粮食的需求数量,如果再加上工业及能源用粮的增加数量,国内粮食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将会比较突出②。

二是青壮年农业从业人员匮乏的因素。近些年来,中国农民工的工资处于快速上涨的态势,2005年月平均工资尚为861元,到2010年增长到1690元③。相比之下,农民种粮收益的增长幅度则要小很多,表现在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从36.1%上涨到41.1%,而种植业的比重则从33.7%下降到29.1%④。因此,务工与务农之间比较收益的不断拉大,已经成为农村居民贫富分化不断加剧的关键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报酬,纷纷走出村庄,走进城镇,导致中国农业的从业人员大多都是老人和妇女。为了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虽然政府提出要采取有力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留下来搞农业,但是如果不能使留守村庄的青年农民获得与外出务工农民均等或相对较多的经济收入,想要留住农业经营所必需的青年农民并非易事。

三是自然灾害的因素。最近几年来,中央和地方财政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到2012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已经超过2.5万亿元,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得到优化。但是,旱涝灾害依然威胁着正常的农业生产,农田水利等公共品供给不足的状况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以农田灌溉为例,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支农资金主要用于大中小泵站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很少能够兼顾到支渠、毛渠及斗渠等细小工程的维护,而取消农业税费以后,随着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制度的废除,以及新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难以得到有效实施,农村的沟渠工程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加重了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的严重程度。受此影响,农民纷纷舍弃低成本的地表水浇灌工程,选择高成本的机井抽灌工程。在关中农村,农业用水的机井已经打到了地表以下200米;在湖北荆门地区,2002年,稻田用水的机井深度尚为20米左右,到2009年则已经打到了100米左右。“下雨便涝,不下则旱”已经成为部分地区农田耕作的常规现象,自然灾害也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四是市场风险的因素。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是决定中国农业必须走规模化经营道路的根本原因。对于小麦、稻谷等大宗粮食作物来说,随着国家逐年提高保护价,种粮农民在生产环节的收益逐渐有了保障,但是在生产资料的购买、农产品的加工和运输及销售等环节,他们的权益仍会受到其他经营主体的挤压,利润空间比较小。对于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来说,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很大,果农和菜农的经济收益很不稳定。以苹果为例,从2005年到2010年,最高的一年每亩净利润达到5031元,最低的一年则只有1534元⑤。而且,由于果农与果商之间的谈判地位不对等,果商往往会利用其市场优势地位挤压果农的利润空间,比如2012年的陕西苹果,经销商就是以1元/斤的价格从果农手中收购,以5元/斤的价格卖给消费者的⑥。因此,分散经营的小农的发展权益尚需得到更为有力的保护。

三、家庭农场在农业经营中的比较优势及其不足

在快速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背景下,家庭农场日渐成为中国农业集约化经营的现实选择[7]。中国农村的家庭农场应该包含三个彼此紧密相连的要素:一定的技术水平、一定的土地经营面积及其家庭成员自己经营(不用雇佣劳动工人)。根据发达地区的经验以及专家的测算,中国土地规模经营的“度”应当是人均1.67公顷(25亩)耕地。以一个家庭2—3个劳动力来计算,理想状态的家庭农场的规模可以达到50—75亩耕地之间。这样一个规模的家庭农场,在农业经营中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降低农业生产的管理与监督成本,保证单位面积的最大产量。与雇佣制大农场相比,家庭农场里的劳动者更有生产的积极性,他们不会在自己的土地上磨洋工,客观上也就不需要负担管理与监督的成本,有利于发挥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优势,在最小块的土地上获得最大的农业产出。国内外的实践也都证明,家庭农场比集体农场更优越、效率更高[8]。以陈洁等人对安徽省种粮大户的调查为例,他们发现10—100亩的种植大户每亩净收益最高,超出100亩,效益就会大幅下降[9]。同样是在安徽,王德福等人发现,村民土地耕种面积在40亩左右时,稻谷的亩均产量高达1200斤,当土地耕种面积快速扩张到300亩时,亩产量开始迅速下滑,降至800—1000斤,减产20—30%,并且出现了连年亏损的现象[10]。

二是增加务农农民的经济效益,吸引青年农民居村就业。在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可以适量增加务农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增强他们居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如表1所示,农村居民2009年中等收入户的家庭经济总收入平均约为24532.15元,2010年则为27945.68元。如表2所示,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种粮食作物2009年的直接收益(净利润)加间接收益(家庭用工折价与自营地折租)为466.71元/亩,2010年为551.34元/亩;苹果2009年为3766.60元/亩,2010年为6110.23元/亩。因此,要想达到中等收入户家庭总收入的平均水平,种植三种粮食作物2009年需要耕地52.56亩,2010年需要耕地50.69亩;种植苹果2009年需要耕地6.51亩,2010年需要耕地4.57亩。如果将三种粮食作物的亩均现金收益分别计价,稻谷2010年为650.31元/亩,2009年为545.50元/亩,普遍高于同年度三种粮食作物的平均现金收益。但是,小麦和玉米在全国绝大多数地区可以通过提高复种指数一年两收。也就是说,一个农户如果要维持家庭中等收入的水平,种植粮食作物需要耕地面积不超过50亩,种植苹果等经济作物则仅需要耕地不到10亩。如果青年农民能够依托家庭农场获得不低于中等收入群体的经济收入,他们就极有可能返乡从事农业。在河南省兰考县的胡寨村,这一点已经得到实践的证明。从2010年开始,该村已有10多个原本在外打工的青年农民放弃城市生活回到村庄发展大棚蔬菜。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尝试对家庭农场的规模做出以下安排,如果是种植粮食作物,家庭农场的经营面积应在30—100亩之间;如果是种植苹果等经济作物,家庭农场的经营面积则仅需5—10亩⑨。在这样的大致区间里,各地可以结合地方上的人地关系状况因地制宜地做出必要的调整。通过大力发展家庭农场,一方面可以保证最大数量的亩均土地产出,为国家粮食安全添保障⑩;另一方面可以留住部分匆匆外出的青年农民,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吸引到高质量的农业从业人才。然而,家庭农场的规模毕竟有限,单个农户仍然无法化解农田水利等公共品供给困境,无力抵御旱涝灾害的侵袭,也难以以平等的利益主体身份参与市场竞争,不能解决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这就在客观上需要进一步地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

四、超越家庭农场:积极发挥农民合作社的综合优势

在家庭农场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社“规模经济”与“聚集效应”的综合优势[11],获取单个小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所没有的“合作收益”,为务农农民争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合作社的“聚集效益”表现在将农户从空间上黏合在一起,凝聚分散小农家庭的共同利益,以自愿联合的力量解决单个家庭所无力涉足的农田水利等公共品供给领域。传统集团理论认为,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能够通过合作达成集体行动。但是,实践的经验是,由于公共品供给中存在着普遍的搭便车行为,理性的个体一般不会为实现集体的共同利益奉献自己的力量。人人都想分享合作的收益,却不愿分摊合作的成本,集体的人数越多,达成集体行动的难度越大。当前中国农村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人际之间传统的信任逻辑与关联模式逐渐解体,原子化特征渐趋明显,农民将公民权利工具化运用的现象不断增多,这就必然加剧农民合作的难度。具体到农业生产领域,表现为农田水利等公共品供给中越来越难以杜绝农民的搭便车行为。早在2004年,湖北荆门地区的泵站开始进行改革,成立了泵站管理委员会,凡是按照每亩10元的标准缴纳日常维护费的村民小组都可以在需要灌溉的时候,以每小时80元的成本价抽水,而没有缴纳日常维护费的村民小组里的村民在需水灌溉的时候,则必须以市场价每小时约200元的标准支付抽水费用。虽然合作的效益很明显,但是村民仍然不能就此达成协议,以致许多农户不得不开始投入数千元的成本打自家农田灌溉所专用的小机井。缘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关键是农民的信任逻辑出了问题。因为“水自田头过”,少数人就滋生出了“不浇白不浇,白浇谁不浇”的搭便车思想,而其他人也都谙熟这样的潜规则,彼此之间不信任。因此,在缺乏有效地针对搭便车人群的惩罚措施及针对自觉缴费村民的奖励措施的情况下,村民们普遍选择了基于个人理性基础之上的“集体非理性”行为[12]。

篇5: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理念

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近年来,莱西市坚持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以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为主导,以建设标准化基地为依托,以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为纽带,以健全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抓好筑龙头、建基地、拓市场、构载体、保安全、育品牌等环节,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8.8亿元,同比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8867元,增长8.8%。

一、以培育龙头企业为主导,引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国内外市场,下联千家万户,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搞活流通等功能,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我们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着力扶持壮大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以龙头的“昂起”带动产业的“崛起”。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72户,其中168户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万福、九联、东生、海升四个集团公司发展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农产品120万吨,占全市农产品总量一半以上。

(一)壮大龙头企业。依托我市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按照引进“洋”龙头、培育“新”龙头、膨胀“原”龙头、挂靠“强”龙头的思路,打造一批产品有竞争力、技术有成长性、具有较强 1的带动能力的行业排头兵。全市形成了以雀巢为代表的牛奶加工骨干企业,以九联为代表的鸡肉加工骨干企业,以万福为代表的猪肉加工骨干企业,以清水林为代表的蔬菜加工骨干企业,以海升为代表的果品加工骨干企业,以东生为代表的花生加工骨干企业。通过推动龙头企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建立起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

(二)推进精深加工。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持续增上新项目和技改项目,依托项目膨胀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层次。万福集团引进英国康贝尔种猪1050头,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祖代种猪场,带动全市4000多农户从事生猪规模养殖,2009年出栏生猪90万头,屠宰生猪120万头,实现销售收入38亿元。海升国业有限公司投资2.75亿元,建成年生产4万吨浓缩果汁和1000吨天然香精的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出口2000万美元,带动9万户农民发展酸苹果25万亩,年产量22.3万吨。

(三)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开展名牌产品、优质产品申报认证工作,不断扩大我市农产品和涉农企业知名度。九联集团生产的“速冻调理禽肉熟食品”和万福集团生产的“万福分割猪肉”被评为“中国名牌”,东生、佳乐集团公司的花生制品获得“山东省名牌农产品称号”,有4种农产品获得“青岛市名牌农产品称号”;丰水梨、香菜、香芋等7种农产品先后获全国优质农产品称号。

二、以建设标准化基地为载体,夯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按照“品种优良化、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的目标,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基地,依托“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推动农业标准化和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衔接,以产业化推进标准化,以标准化提升产业化。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对现行的国家、地区、行业农业标准进行收集整理,重点配套我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制订农业标准规范共145项。其中国家标准4项,省级农业地方系列标准77项,地市级农业地方系列标准18项,县市级农业地方系列标准46项,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标准为骨干,以行业标准为主体,以企业标准为补充的标准体系。

(二)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按照依托资源、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原则,以各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环蔬菜(果品)批发市场规模种植区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为重点,建立区域特色鲜明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目前,在全市规划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38处、46.13万亩,已通过认定的基地26处、37.95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3万亩,绿色食品基地24.9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2.75万亩。

(三)狠抓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以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保证食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为目标,加大对农资市场整治力度,严禁销售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三致”农药,推广高效、低毒、无害、安全投入品。四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方位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质量认证工作,全市共有51项农产品通过国家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9个,绿色食品18

个,有机食品24个。

三、以发展农业合作组织为纽带,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通过建立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将农业产、加、销等环节有机衔接起来,有效地解决了农户与市场、龙头企业之间存在的问题。主要发展四种模式的农民合作组织:

(一)能人领办型。重点发挥两类“能人”的作用:一是发挥农村中有影响力的经济能人作用,引导他们围绕生资供应、科技服务、产品销售兴办农村经济类民间组织。二是充分发挥农业部门技术能人作用,引导农业部门下岗或分流人员,用掌握的技术和资金兴办科研机构,带动周边农民发展绿色农业和科技农业。

(二)龙头企业带动型。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科研机构,并将为其供应原料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组织。科研机构负责为农户提供新品种、新技术和培训,合作组织按企业的订单安排生产;企业为农户统一提供种子、物资、技术,并按统一订价收购农户的产品。

(三)涉农部门牵头型。引导涉农部门充分发挥技术、信息、服务上的优势,牵头创建农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增收。市农业局下设的农技站牵头兴办的市花生产业协会,及时分析研究花生市场低迷的原因,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并通过新闻媒体和下乡讲座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新树立了群众搞好花生生产的信心。近年来,我市花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30万亩以上,年出口量10多万吨,占全国出口量的1/5以上。

(四)村“两委”兴办型。发挥村“两委”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领导和服务作用,引导村级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链条、以合作组织为载体,搞好生产服务,使产前信息灵通、产中科技精通、产后销售畅通。通过村“两委”抓合作组织、合作组织带农户,推动全村乃至一个镇的农业实现产业化。

四、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为保障,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服务作用,健全完善各类服务体系,确保农业产业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落实扶持政策。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加大对产业化的扶持力度,做到了三个优先。一是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去年以来,共投入5.8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灌溉面积达到8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1%,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二是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优先扶持。从税收、信贷、土地、用电、用水、用工等方面予以扶持,推动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改造提升加工技术水平。三是对种养大户优先扶持。通过提供担保、加强协调等措施,帮助农户解决资金问题,培育出一批种养大户。

(二)健全市场体系。一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这个桥梁,实现了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国际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在稳步扩大东南亚、欧洲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欧美、西亚、俄罗斯等市场,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发展空间。2009年,全市农副产品出口3亿美元。二是抢占大中城市市场。目前全市已发展流通类中介组织78个,农民流通大军9000余人。

2009年全市签订“订单农业”合同7000多份,订单农业面积达到45万亩。在各类运销组织的带动下,我市先后在北京、大连、上海、南京、青岛等十几个大中城市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设立了无公害农产品专营区。2009年,我市售往各大城市的果品、蔬菜达到160万吨。三是兴建产地批发市场。围绕主导产业,先后投资兴建了以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为代表的14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初步形成了“南菜北果”格局。2009年,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量达到12.6亿公斤,交易额13.5亿元。马连庄果蔬批发市场一、二期工程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规划在2-3年内建成年成交量10亿公斤、成交总额10亿元以上的大型果蔬专业批发市场。

篇6: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析

摘要:本文对各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类型进行对比分析,把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合同制、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综合体和联营体。对该四种类型的概念、特点及其适应条件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由于在不同的资源条件、生产要素结构和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下发展农业,各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各有特点。经过认真的分析对比,把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分为四种类型:合同制、农业合作社、农工商综合体和联营体。

一、合同制

(一)合同制的概念和特征

合同制是指私人公司通过与农场主签订合同,在明确双方严格的经济责任的基础上,以直接的业务往来向农场主提供服务的一种经营方式。其特点是:

1.农业生产与私人工商企业是独立的经营主体。由于双方均保持经济上、法律上的独立性,所以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经营灵活性。

2.农业生产的合同销售从本质上讲属于期货交易,不用现货交易。因为签订合同与交货不同时发生,农场主在农业生产前签订生产合同,根据合同决定种植或养殖什么品种,多大面积或数量。

3.合同的内容非常规范、标准。在期货市场发达的国家,这种合同已经规范化,形成了格式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商品的品种、数量、种植或养殖要求、价格、交货时间、地点、交易方式等。农场主依合同生产出的农产品直接由签合同的加工商或批发市场等收购。

4.合同制适应面广泛。农场主与农业合作社之间、与私人公司之间、与各种行业管理委员会之间都可以采取合同方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保证产品的销路或收购。

(二)合同制的适应条件

由于合同制的灵活性、独立性等多种优点,该种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方式适应面很广泛。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可以采用。它的适应条件如下:

1.依法签约、履约。由于合同制是一种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农产品供应、生产、加工、销售等合同应受《合同法》的调整。双方当事人根据所签订的合同依法享受权利承担义务。这样可以保持一种稳定的经济关系,避免因市场价格的变动而损害一方的利益。

2.农业生产者和农产品收购商都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两者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合同的特征之一,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民事法律地位平等。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者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能自主决定他所占有或拥有的土地种什么、怎么种。考查国外各国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可以发现,无论农场面积非常大还是地块狭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以农户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为前提,即以农户的私有制或私人占有制为前提。有的国家农场由私人所有,有的国家农场所有权归国家但实行永佃田。只有保持农场的家庭独立经营制,才能保证土地的自由流转和农场主的独立的法律地位和权利。

3.政府职能部门不以行政命令干涉农业生产者的经营权。这是保证合同制实施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应是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能以行政命令直接干涉市场经济主体的经营活动。否则政府职能部门应承担致使合同违约的法律责任。

二、农业合作社

(一)农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

就农业合作社与农业生产者的联结机制来讲,其特点有:

1.从内部行为规则上遵循国际公认的合作社原则。

国际合作社联盟章程规定农业合作社的组织原则是合作社赖以建立、运作的准绳和基本规范,也是保障合作社性质,维系各类合作社共性的根本依据。各国农业合作社内部的一切活动按国际合作社联盟规定的合作社原则进行,合作社原则包括自愿与开放的社员资格、民主控制、社员的经济参与、自治和独立、教育、培训和信息、合作社之间的合作、关心社区发展等。

2.农业合作社与农业生产者的联结机制的两重性。

第一,从业务上看,两者的联结靠合同。参加合作社的每个农场主与合作社订立农业生产和销售合同,合同规定各种条件和双方应承担的义务,结算和支付方式等。

第二,农业合作社与农业生产者是具有紧密联系的利益共同体。由于农业合作社是农业生产者自愿结成的经济组织,其分配原则是有偿服务,盈利返还。内部实行年终盈余分配制,年终利润按10%―15%留作储备金或公积金后,其余利润按比例返还给社员。

这样,社员不仅可以得到初级农产品的利润,还可以得到农产品加工、销售后那一部分增值利润的一大部分。即通过农业合作社的经营,农业生产者可以得到比单纯的合同制更多的利润。

3.农业合作社是在一定的法律、制度规范下发展壮大起来的,享受国家政策支持和减免税待遇。

这包含两个含义,一是其设立须依法进行,如日本的《农协法》,美国的《合作社法》都规定了设立条件和程序。二是其运营要依法进行,这时的法律依据是民商法、企业法等。各国政府对合作社在销售领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立法给予优先权和照顾。许多国家的农业合作社依靠政府支持不仅掌握了一部分食品工业,并且为此建立了跨行业机构。如法国的“全国甜菜、甘蔗和制糖、烈性酒工业行业集团”负责甜菜生产、海外属地的甘蔗生产以及糖和烈性酒的生产。这个行业集团在国内国际贸易中都出色地维护了会员的利益。美国政府对合作社也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扶持,联邦和州级有关合作社的法律共达85部。19美国联邦政府用于农业合作社和农村社区发展的总投资多达20亿美元。政府对合作社返还给农民的利润免税措施也鼓励了它的发展。

4.农业合作社的组织构造多样化,综合型和专业型合作社相结合。一些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规模较大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丹麦等以专业型合作社为主,一些农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既有综合农协又有专业农协。

(二)农业合作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条件

1.按国际合作社原则规范农业合作社的内部行为是最关键的.因素。农业合作社内部如何运作是合作社能否维持下去的关键。许多合作社都经历过这一严峻考验。国际合作社的章程和原则是一个半世纪合作社运动的结晶,应成为各国合作社正常运行共同遵守的规则。

2.政府支持和立法是农业合作社发展的促进和保证条件。历史经验表明,当政府采取扶持政策时,合作社的发展很快,当政府采取参与政策时,合作社的发展向全国性、行业性的方向发展,总之,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促进条件。政府对合作社的立法是合作社发展的保证条件,保证合作社沿着规范的、正确的方向发展。

3.农业合作社可以利用农工综合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采用合同协议的方法与农工综合体实行横向联合;或者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向上游或下游产业扩展;更多的则可以通过合同的方法同别的企业组成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合作社这种横向的、纵向的联合,既能克服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产品销路,又能减少产、供、销之间的中间环节,节约开支,提高经济效益。

4.销售合作社、加工合作社和服务合作社作为龙头,带动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农工商综合体

(一)农工商综合体的概念和特征

农工商综合体是指把农业生产本身同农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或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过程的若干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溶合为一个企业。综合体实行统一核算,形成完全垂直一体化的综合经营。这种方式主要是由工商企业渗透到农业中,通过购买或租种土地兴办农场或与从事高度专业化生产的大农场合作实现的。其特征如下:

1.联合形式多样。第一,后向联合。即大农业链条中的产后环节与生产环节实行一体化经营。比较突出的是食品加工企业和商业销售部门。他们有加工企业,甚至拥有自己的包装厂、运输队、冷库和销售网络。第二,前向联合。即大农业链条中的产前与生产环节实行一体化经营。前向联合方式以农用品供应部门为主,其中饲料生产企业最为活跃,其好处是为自己的产品提供销路。肉鸡生产最为典型。第三,跨行业企业集团把业务扩展到农业领域的农工综合体。如20世纪70年代,波音公司等一批大公司相继建立起大型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及制造业垂直联合的农工综合体。

2.组织形式规范。农工商综合体内部采取的组织形式有三种:个人独资经营、合伙经营或股份制。每种组织形式都有法可依。依据的法律是《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公司法》,各国都有相应的立法。完全依法规范内部组织管理和操作。农工商综合体一般为大型专业化企业,如养禽厂、养猪厂、饲料加工厂等等。

3.农工商综合体在本身的小系统之外,还与其他经营实体通过合同制进行联合。复合、交叉的联合方式进一步拓宽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

4.农工商综合体有多种类型。农工商综合体集服务和生产于一身,表现为单一经济实体内部相互关联的经济过程。

农工商综合体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如降低成本,加快了产品投入市场的速度。尽管有优势,但它并未成为各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因为各国为了保护家庭农场经营,对农工商综合体的一体化经营实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另外,综合体通常为大规模经营,需要大量投资,只有财力雄厚的公司才能承担得起。而有财力的大公司未必都会选择风险性大的农业投资。所以在许多国家如美国除了农工商综合体外,大多数涉农公司采取了“公司+农户”的合同制经营方式,合同制适合美国家庭农场独立经营的国情,又对双方都规定了明确的责任和义务,在税收上享有一定的优惠,因而战后成为美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类型。其他如澳大利亚、西欧、加拿大等亦如此。

(二)农工商综合体的适应条件

1.农工商综合体一般是工商资本或金融资本直接投资兴办的工厂式的农业企业。这类企业规模很大,资本集中垄断程度高,都有自己庞大的销售集团和网络系统。例如意大利著名的费鲁齐集团公司,除了石油不是自己生产的以外,从农业生产、农用生产物资的供应、农产品加工到销售全部由本公司完成,经营规模相当大。

2.农工商综合体的业务范围一般是农业机械、养鸡、养牛等容易形成工厂化经营的领域。例如养鸡行业,从育雏、养殖、屠宰、加工、包装到销售全部形成工厂化生产。在美国、日本、韩国、泰国都有养鸡业的大型的农工商综合体。

四、联营体

(一)联营体的概念和特征

联营体又叫混合型公司,是指由工业、商业、金融及农业企业等多种资本以相互控股投资形式混合而成的联营体。其特征有:

1.联营体的组织形式有合作制和股份制。合作制中合作各方提供合作条件,按合作协议完成自己的工作和取得报酬。股份制按公司法的规定设立,各股东按自己的投资比例在公司股东大会中行使权利,分取利润。股份制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其内部治理结构能保证股东的利益得以实现。所以近年来一些公司互相投资,形成了许多股份制企业。例如法国的国有矿化公司所组织的综合体,其股东包括几十家工矿企业、商业运输公司、银行服务和几百家合作社等。经营范围从农产品生产、加工、收购、储运、销售、出口,到矿山开发、化肥、农药、机械制造和科研服务等样样均有。在美国、加拿大、比利时、刚果都有它的分公司。这种“内容丰富的联合体”或联益公司,比农业合作社更为灵活。与一般合作社不同的是,它可以收购和销售非社员的产品。

2.联营体往往是跨国农业集团,参与农产品国际贸易。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通过跨国公司或本国公司与外国公司联营等形式,疏通国际农产品市场渠道,已成为一种有效途径。因为农业公司利用跨国公司业已形成的广大的国际销售网络,可以降低开发市场的成本;跨国公司则可以利用农业公司的农产品优势,扩展自己的营销范围。如可口可乐公司,1990年收买了与食品加工有关的年销售额达39亿美元的华斯食品公司,成功地进军国际食品市场,成为跨国农业综合企业。

3.联营体还包括政府办的各种行业管理委员会,一般由政府、农业合作社、相关的企业和农场主共同组成。如法国的各种大宗农牧产品协会、澳大利亚全国羊毛协会。协会根据国际国内市场行情,确定产品的收购价格、质量标准,与农场主签订种养合同。建立这类组织的目的,一是政府为了掌握大宗农牧产品稳定市场,二是统一出口价格,保护本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这种行业管理委员会属于官办,政府参股投资,但在行为上均是公司性质,政府是最大的股东,吸收其他工商企业或农业合作社作股东。

(二)联营体的适应条件

由于联营体是市场竞争中较高层次的组织形式,它一般形成对某个或某些行业的较大范围的垄断,因此,它的适应条件比较严格。

1.已经有规模比较大的某个行业或企业的发展。只有当某个行业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时,才有可能形成行业协会,政府对其投资才有利可图。只有某个企业达到一定规模并有良好前景时,其他企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才会对其加大投资,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或者某个农业生产行业已经在全国形成了规模化经营,有农业合作社网络。

2.有多种资本投资。例如,在泰国养鸡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着三类资本,即华侨资本、泰国和日本合资、华侨和日本合资。这三类资本的共同渗入,垄断了肉鸡的生产与进出口业务。正大集团就是由这多种资本形成的东南亚最大的农工商综合企业集团的联营体。

上一篇:小学天文教案下一篇:学生办理各类证明流程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