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个人

2024-07-23

继续教育个人(通用10篇)

篇1:继续教育个人

2014-2015年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学习计划

庆坪中心小学 杨显珍

为了更好提高自身素质修养,提高自身能力,要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身为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为此,特拟定个人继续教育学习计划如下:

一、学习内容及思路

以《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功》、《新课堂下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能指导》、《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编制分析、讲评技能的变化与发展》、《新课程下中小学名师最受欢迎的特色的教学艺术》、《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调控技能指导》、《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等教材为主要为集中学习内容,以提升自我育德能力、创新精神、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增强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提高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二、学习形式及措施

(1)以自学为主,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中培训。(2)认真完成作业,作好学习笔记。(3)参加学习:教研活动、观摩优质课。

(4)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参与网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的讨论与学习。

(5)勇于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三、具体措施

1、积极参与校本培训,要以问题为中心,以岗位为课堂,以实践为老师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合作交流,充实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

2、按学校继续教育指南,积极参加学习规定的继续教育教材,在学习中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完成培训教师布置的培训作业。

3、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互联网个人自主选择式学习。积极参与开展教学探究、解决教育教学中实践问题、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举办的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在以后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会去注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突出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与自身教学经验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思,树立新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自身职业观,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的视角进行反思,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努力奋斗!

2014年9月3日

2014-2015年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学习总结

庆坪中心小学

杨显珍

在一年的教学和学习工作中继续教育学习和教学的工作圆满结束了。在这一年学习和教学中我有了很多的改变,学会了在教学和学习工作中应该做些什么?在工作和学习中也起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我把这一年自己接受继续教育工作情况做以下总结汇报:

一、刻苦学习充实自己

在一年中勤于学习,树立学习观念,不断充实自我走向合格的基础途径。不断实践学习、不但要求自己对本学年的教学内容和新课改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并不断继续教育学习,阅读《教育课程学生观》等有关教育书籍。使我认识到,关注未来,放飞理想。更新旧思想观念,打破旧传统教学的约束,逐步敢于创新,注重事实。乐于探究的科学的态度。积极参加校级和县级与国培培训学习,充实自己,并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努力工作追求成果

在几年的培训学习中,认真整理几年来的教学计划、教育学习内容。回首这些年各项工作。自己也在慢慢进步,并激发继续学习努力工作的斗志,促进自己发展水平。

1、在学习和培训中积极参加县、校组织的课程研讨培训学习,及边远山区教师培训学习。使教师专业标准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更加完善创设优质模式和自己教学风格。

3、参加教师专业标准化培训活动,打造优质课堂,提高业务能力,教学水平,体会性质,理念、作用、充实自我。

4、做好日常学习达标,校本教师能力考核,认真完成参与教研活动,精心备课,促进知识提升与新课程同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6、积极参加观察活动课,教学成果的展示记录,精心学习,不断吸取教学成果,做好笔记充实自己,完善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7、在学习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学习新思想新理念,掌握新方式,提高教学成果。

三、重视反思与实践

在一年培训学习中,我体会到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在教学中结合自己 观点参考教学案例,并吸取教师的点评找出自己在教学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努力进行课前反思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不断提高自己教学能力。

2015年5月30日

2014-2015年教师继续教育个人学习反思

庆坪中心小学

杨显珍

一、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其一,对中学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其二,我们这些综合科从现在的教育角度上讲不是一门主科,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对此的定位非常迷惑。但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

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篇2:继续教育个人

曾维刚 2011-6-22 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着力点就是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育教学业务能力,提高教育工作质量奠定基础。本年度,我严格要求自己,在基本功技能、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新课程理念、教育的艺术以及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等诸多方面积极参加活动或主动学习,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现将我的个人继续教育小结如下:

一、夯实理论素养,细读教育专著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只钻研教科书,还要有高屋建瓴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而这些信息的获得,读书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本学期结合学校“读书节”活动,我静下心来,细细研读一本教育专著,从中发现,从中反思,从中转变,从中实践,从中总结,力争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

二、重视教学反思、做好反思实践

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结合大量教学杂志、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及案例,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特别是对于本学期的几堂公开课、展示课,我都会进行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思后实践”并且写好反思案例等,及时总结好理论成果。

三、以名师为榜样、大胆探索实践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也好,自己进行教学研究也好,我总会以名师名家,这当然也包括我身边好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有的课上得精彩,有的班级带得漂亮。于是他们都会成为我追随的目标,我会以他们为榜样。但是,我也不会迷失自己,我会大胆探索、实践自己的教学感悟。把自己用心悟的教学原理通过最朴实、简单的教育教学手段来进行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爱的教育。

四、加强责任意识,学会主动学习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发展,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个人教学水平,我认真学习新课标,领悟新课标精神,努力做好教学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本学年,我认真的备课、编写教案,设计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开展的有效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放在首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积极参加学校的征文活动《教师的名字叫责任》,从多角度谈教师的责任。

五、具体任务落实

1、加强专业能力的培养,促进知识结构发展,具备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开展同伴互助活动,多听课,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先进之处,运用于教学。

2、积极参加各部门、各层次的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每周坚持政治学习,认真笔记。

3、观摩、讨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教学水平。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开展听课评课活动,以此提高教研能力。

4、认真参加区级、校级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学习。

篇3:个人教育投资决策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 教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从国家和整个社会来看, 要实现“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 教育必须得到大力发展。从个人来看, 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 个人对教育的投资所能够获取的最直接收益就是自身收入的增加。依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的观点, 雇员受教育程度严重制约着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教育水平高的人, 往往占有工资高、待遇好、就业稳定性强、工作条件优越、晋升机会多的职业岗位, 处于好的劳动力市场当中;而教育水平低的人, 则常常处于差的劳动力市场之中。但随着受教育时间的延长, 工作年限会缩短, 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都会增加。接受教育作为一种人力资本投资, 既有着一般投资都具备的收益性和风险性, 也有着一般物质投资或货币投资所不具备特点, 即人的客观智力因素和主观能动性对投资收益所起的作用。因此, 个人应根据自己的天赋和所处的环境理性地决定教育投资。

围绕个人教育投资是否合算的问题, 一些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实证研究。但他们的研究都是把某一层次的个人教育投资做单独分析, 没有对多级投资进行整体考虑。例如, 如果对一个高中毕业生来说, 读大学是不划算的, 但对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 读研究生却又是很划算的, 那么, 现在这个高中毕业生该如何决策呢?为此, 本文拟从成本与收益角度, 引入风险因素, 基于决策树技术, 针对个人多层次教育投资决策提出整体分析的方法。由于我国目前普遍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因而本文将主要针对个人是否值得投资高中、大学和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讨论。

二、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一) 教育投资的成本接受教育的个人成本分为两种:

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直接成本是指个人由于接受教育而直接负担的费用, 它包括学费、书本费等, 但不包括个人生活费用等, 因为这些费用对于不读书而参与就业的人同样存在。机会成本是指个人因接受教育而放弃的就业收入。设CDit (i=1, 2, 3) 分别为接受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在第t年的直接成本, CIit (i=1, 2, 3) 为机会成本。设高中、大学和研究生的受教育年限分别为3年、4年和3年。由于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 分析时应将这些成本都加以贴现, 以现值作比较。我们将贴现的时点确定在初中毕业之时, 这样, 接受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教育的成本总额现值C1, C2, C3分别为:

其中, r为贴现率, 不随时间发生变化。

(二) 教育投资的收益本文假设:

(1) 个人在接受教育期间无工资收入; (2) 个人最早16岁开始工作, 60岁退休, 不考虑退休后的收入差异; (3) 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学历的初始就业年龄分别为16岁、18岁、22岁和25岁 (一般初中毕业15岁, 毕业后若不继续就学, 将在家呆至年满16周岁才能就业, 其间无收入) 。

由于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的差异, 以及个人所处环境不同、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差异, 同样学历的就业者, 收入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接受教育后获得收入是在决策的未来的, 未来的不确定性使教育投资也成为一种风险投资。马晓强、丁小皓 (2005) 通过分析城镇居民的入户调查数据也证实, 教育投资确实是存在风险的。所以, 下文的分析将引入风险因素, 将同样学历就业可能获得的收入分为较高、一般和较低三级, 分别用j=1, 2, 3表示。用i=1, 2, 3, 4分别表示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教育层次。设个人以i学历就业获得该学历第j级收入在第t年的当期收入为Wijt, 则个人就业后总收入的现值为

其中, r为贴现率, Ti为以i学历就业取得工资收入的时期集合, T1={2, 3, …, 45}, T2={4, 5, …, 45}, T3={8, 9, …, 45}, T4={11, 12, …, 45}。

这样, 以不同学历就业取得相应第j级收入 (j=1, 2, 3) 的净收益现值分别为:

(1) 初中:NPV1j=DPV1j

(2) 高中:NPV2j=DPV2j-C1

(3) 大学:NPV3j=DPV3j-C2-C1

(4) 硕士:NPV4j=DPV4j-C3-C2-C1

三、教育投资的决策树

对于多阶段的决策问题, 选择某种行动方案会出现不同的状态, 在不同的状态下又要做下一步行动方案的决策, 这类风险决策问题一般适于用决策树模型进行决策分析。决策树模型是对决策局面的一种图解方式, 也是风险型决策中常用的方法。它的优点是能使决策问题形象化, 它把各种备选方案、可能出现的自然状态及各种收益值、损失值简明地绘制在一张图上, 便于决策者审度决策局面, 分析决策过程。特别是在多级决策问题的分析中, 能起到层次分明, 一目了然, 计算简便的作用。

一个考虑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的决策树模型如图1所示。图中A1, A2, A3是决策点, 从决策点出发引出的2条线是方案枝 (树枝) , 对应于是否接受某层次教育;Bi (i=1, 2, 3, 4) 是状态结点, 从状态结点Bi引出的3条线为概率枝 (叶子) , 表示获得较高、一般和较低三种收入的状态, 三种状态出现的概率分别记为pij (i=1, 2, 3, 4, j=1, 2, 3) ;NPVij表示采用Bi方案取得第j种收入状态的教育投资净收益现值。各种方案的期望净收益现值为

按决策树的结构计算出各决策方案枝的期望净收益值, 将期望净收益值进行比较, 并作剪枝决策, 只保留最佳方案。在每一阶段舍弃收益值低的, 逐级推动直到最初的决策点, 这样可以得到各阶段的最优策略。这种分析程序的依据是动态规划的最优性原理:作为整个过程的最优策略具有这样的性质, 即无论过去的状态和决策如何, 对前面的决策所形成的状态而言, 余下的诸决策必须构成最优策略。这恰好能够满足人们进行个人教育投资决策的需要。

四、实证分析

(一) 最优决策

为便于分析, 假设i层次学历就业取得第j级收入的初始收入为Wij1, 收入的年增长率为h (假定各层次学历就业工资增长率相同) , 则

在广州市2008年不同学历新就业人员工资指导价 (见表1) 中, 大学学历新就业者工资的中位数与当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几乎一致。以该指导价为例, 其工资价位的高位数、中位数和低位数分别对应作为各学历就业的较好、一般和较差收入, 即Wij1 (i=1, 2, 3, 4, j=1, 2, 3) 对应取表1中值。借鉴PRET决策法的做法, 设个人取得较好、一般和较差收入的概率分别为1/6、4/6和1/6。另外, 1995年至2009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约为14%, 故下文分析参照该值取h=14%。

社会贴现率是把现在的资金与将来的资金进行等价交换的社会交换率, 是基于对全体社会成员的时间偏好和跨时间选择的一个量度。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 (2004) 建议我国的社会贴现率取值为7%~8%。本文参照社会贴现率, 将个人教育投资贴现率设为8%。假设个人接受高中、大学和硕士教育的直接成本分别为4000元/年、8000元/年和11000元/年, 机会成本为同龄上一层次学历就业者的同期收入。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可得, 在决策点A3 (见图1) :E (B4) =6790706元, E (B3) =4844364元, 有E (B4) >E (B3) , 故应选择就读硕士;在决策点A2:由于E (B2) =4304009元, 有E (B4) >E (B2) , 应选择就读大学;在决策点A1:由于E (B1) =3089261元, 有E (B4) >E (B1) , 应选择就读高中。所以, 最优决策为:读高中———读大学———读硕士———就业。

(二) 决策方案的敏感性分析

风险决策的关键在于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及条件损益值是已知的, 而这些数据是根据过去经验预测、估计和修正得出来的, 一旦数据有一定的误差或发生变化, 据以确定的方案是否仍然最优, 就成为值得重视的问题。在风险决策中, 由于影响决策方案的一个或几个不确定因素的变化, 导致决策方案后果评价指标发生变化, 对这种变化能否影响最优方案的选择而进行的分析, 就叫决策方案的敏感性分析。经过敏感性分析之后, 如果决策者选择的最优方案不因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在其允许误差范围内变动而发生改变, 那么这个方案就是比较可靠的。

下面就前文中的数据, 给出使得投资决策发生改变的各因素平衡点。

其一, 初始就业期望工资。记i学历初始就业的期望工资为E (Wi1) 。有初始就业工资发生变动, 则总收益现值将发生同比例的同向变动。如果高层次学历的就业收入相对增加, 将使得个人教育投资变得更划算;而如果高学历收入相对降低, 则将使投资更倾向于不值。 (1) 其它不变, 当以研究生学历就业的初始就业期望工资E (W41) <2678.4元/月时, 最优决策将变为:读高中———读大学———就业。 (2) 其它不变, 当以大学学历就业的初始就业期望工资E (W31) <2262.5元/月、且E (W41) <2392.0元/月时, 最优决策为:读高中———就业。 (3) 其它不变, 当以高中、大学和研究生学历就业的初始就业期望工资分别低于下述平衡点时:E (W21) <1534.9元/月, E (W31) <1634.1元/月, E (W41) <1730.2元/月, 最优决策为:不读高中———就业。影响初始就业期望工资的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可能获得的较高、一般和较低工资的绝对水平;二是获得这些工资的概率大小。前者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就业者所处地区和行业等因素有关, 后者则受到就业竞争、个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体现着教育投资的风险性。

其二, 工资增长率。由于个人学历越高, 初始就业工资一般也越高, 所以, 在各层次学历就业工资增长率相同的假定下, 工资增长率越高, 教育投资将越划算。 (1) 其它不变, 当工资增长率低于9.1%而不低于5.7%时, 若不考虑攻读研究生, 则最优决策将是:就读高中———就业, 即放弃大学求学。但如果仍把攻读研究生考虑进来, 则以研究生学历就业仍有一定的高于高中学历就业的净现值收益 (具体数值与工资增长率的值有关) , 因而此时的最优决策仍为:读高中———读大学———读研究生———就业。 (2) 其它不变, 当工资增长率低于5.7%而不低于-0.2%时, 最优决策将是:读高中———就业。 (3) 其它不变, 如果工资出现每年0.2%以上的负增长, 那么最优决策将是:不读高中———就业。工资增长率受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和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等因素影响, 一个风险厌恶者在分析时一般会将其做保守的设定。

其三, 贴现率。贴现率的增大与工资增长率的减小对总收益的影响相似。下面是使得决策方案发生变化的贴现率平衡点。 (1) 其它不变, 当贴现率高于12.9%而不高于16.7%时, 若不考虑攻读研究生, 则最优决策将是:就读高中———就业。但如果仍把攻读研究生考虑进来, 则最优决策仍为:读高中———读大学———读研究生———就业。 (2) 其它不变, 当贴现率高于16.7%而不高于23.4%时, 最优决策将是:读高中———就业。 (3) 其它不变, 如果贴现率高于23.4%, 那么最优决策将是:不读高中———就业。一般而言, 家庭经济困难的个人, 对资金的时间偏好强于富裕家庭, 他们要求的贴现率通常也就更高。这也是部分家庭困难的高中学生主动放弃参加高考的原因之一。

其四, 教育投资的成本。个人教育投资的直接成本与终身工资收入相比是很小的, 因而其它不变时, 成本的变动一般对教育投资决策的影响较小, 只有达到下述情况, 最优决策才会发生改变。 (1) 其它不变, 当读研究生的个人直接成本超过1209481元/年时, 最优决策为:读高中——读大学———就业。 (2) 其它不变, 当读大学的个人直接成本超过198292元/年、且读研究生的个人直接成本超过1209481元/年时, 最优决策为:读高中———就业。 (3) 其它不变, 当读高中、读大学和读研究生的个人直接成本都分别超过440447元/年、198292元/年、1209481元/年时, 最优决策为:不读高中———就业。显然, 我国教育收费远未达到上述平衡点水平, 因而个人如果仅仅因为教育成本分担原因而放弃接受更高层次教育, 显然是不明智的。另外, 当前我国在非义务教育阶段 (特别是大学及其以上的教育) 实行的是通过考试择优入学, 因而为获得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而额外付出的成本 (如购买复习资料、参加补习班等费用) , 在分析时可以计入教育投资的直接成本。

五、结论

个人教育投资受直接成本、机会成本、未来工资收入、贴现率等众多因素影响。未来就业收入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个人教育投资的风险性。将未来预期净收益贴现后, 应用决策树技术, 能较好满足决策者的多级教育投资决策需要。个人在做教育投资决策分析实践时, 完全可以根据所处的环境和自身实际, 利用本文提出的模型, 对有关参数和变量进行调整和修改, 得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最优方案。本文对个人教育投资的分析是从经济角度来讲的, 教育其实还有许多其他难以计量的非货币收益, 同样的货币工资, 不同学历就业者在计酬方式、工作环境、福利待遇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区别。借鉴效用理论的观点, 从“效用工资”来看的话, 因接受更高层次教育而多获得的效用工资肯定将更大。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具有很大的外溢效应。因而, 从全社会发展和教育公平的角度看, 国家都应始终注意加大对教育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助学体系, 促进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

参考文献

[1]干勤、王钊等:《中国高等教育投资的个人负担研究》,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2]扶涛、张梅荷等:《个人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与内部回收贴现率测算方法》, 《统计与决策》2010年第5期。

[3]马晓强、丁小皓:《我国城镇居民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实证研究》, 《教育研究》2005年第4期。

篇4:一个人,然后,继续

躺在床上,塞上耳机,里面传来Rock,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呐喊和强有力的节奏让我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这半年来我变了太多太多,比如,突然之间,我喜欢上了Rock。喜欢上了里面的嘈杂和喧嚣。

原本想像往常一样的在里面寻找到片刻的安宁,但当里面的声音变得声嘶力竭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毛骨悚然,瞬间睡意全无,望向窗外,一颗星星也没有,只有月亮发出些许黯淡的光。

一叶说过,要是睡不着,就从1000倒数,一定可以做个好梦。我就真的这样做了,我梦见我在一步步地倒退,走着走着后面出现了一道悬崖,因为出于本能或者是来不及闪躲抑或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意识,我掉了下去。惊醒之后,整张床为之一震。

今晚注定又是无眠之夜,抱膝坐在床上,看着发光的月亮,我感受到了一丝的嘲弄,即使是在晚上,它也能让所有人看见,不是吗?

我就像是一个被人抛弃在路边的布娃娃,一次次的挣扎,换来的却是行人投来的不解的目光,最后让自己更加地伤痕累累。我,是真的累了。为了不让别人看到我的狼狈,我一直都在逃避。我害怕那种赤裸裸的感觉,我承受不了那种空虚,我不敢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再也不敢把内心真正的想法告诉任何人,每个人都是戴着面具生存的,我不知道在面具之下是一张什么样的脸,我,害怕那种背叛!

你,我看不清

这次端午回家,让我原本冰冷的心骤地又降低了几度。

由于高三总复习的需要,我跑到了琴子家问她我曾借给她的书。我明明记得借了高一的数学书给她,但她却因为懒得翻而扔给我一句:“我的数学那么差,我都放弃数学了,怎么可能向你借?”最后在我强行要求她找的情况下,找出了所有我借给她的书,8本,其中包括那本数学书。还有一本她的历史书,我正缺,想问她借,但她却一把抢过来,说:“这本书,我一个字也没写,舍不得借,想留做纪念。”我向她说了句谢谢,转身回家,一路上,天下着大雨……

我终于明白,付出多少,不一定就能得到多少。琴子对我的态度,让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一种赤裸裸的利用。这就是我交的朋友?这就是昔日一起嬉笑打闹的朋友?

我硬是在家里待了四天半的假,我一直都在等待朋友来找我。但是,直到我走,我都是一个人,甚至连一个问候的电话都没有。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知心话没有一句说出口。就连我最好的朋友一叶都没有来。我害怕了。我到现在依然还记得我和她一起转呼啦圈,一起逛街,一起唱歌的情景。我还记得在天台上她说的话:“我可以保证永远不会背叛你,但是我不敢保证我们以后的友情是否会像原来一样深。”

前半句她做到了,后半句的“不确定的保证”是不是会打上“否定”的印章?站在起跑线上,人生就像是一道射线,一旦发出,就不得收回。友情是否也如此呢?曾经懵懂的女生长大后就再也不会像曾经一样吗?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太残酷的东西,面对这样的考验,又有多少人能一起走到永远,永远又会是多远?或许,是友情忘记了天长地久吧!我这样安慰自己。

我们,面具傀儡

我是一个有着灿烂笑脸的邻家小妹妹。这是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一直都很忧伤,一直都很寂寞,一直都在伪装。歪歪和我一样,都是忧伤的和孩子。

歪歪说:“我们都是单翼的天使,我们愿意等待一个拥有另一只翅膀愿意和我们一同飞翔的人出现。”

我说:“我不喜欢等,那是一件折磨人的事。”

歪歪说:“我想死,这样活着好累。”

我说:“那是因为你没有找到你的牵挂,你不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要学会在伤心的时候笑得更开心。”

歪歪说:“我们就像是两条在流浪的狗狗,满世界乱跑,只是为了寻找自己的肉骨头。”

我说:“我喜欢这个比喻。”

歪歪又喊大家交英语作业本了,我对着她尴尬地笑了。她瞪了我一眼,说:“你不要看我,我不会要你交的,你被开除了!”

我说:“我喜欢被人遗忘。”

歪歪没有再理我,我知道,我又说谎了,我是多么地害怕被人遗忘啊!不知道这是不是虚伪呢?呵呵……

我,一个人的眼泪

最近总是会在半夜里莫名其妙地醒来,睁开眼睛,四周一片漆黑,死一般地沉静。好冷好冷,于是就用被子把全身裹紧,但却因为太热而全身湿透。

我总是喜欢对别人说,我喜欢一个人,我习惯一个人。但那只是我逃避现实的借口。一个自我安慰的理由。真正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是会有一种被吞噬的感觉,好怕自己就这样被淹灭。

现在是零点,我又失眠了,因为害怕,因为寂寞。听说凌晨是最接近灵魂的时候,我最后还是哭了,一个人静静地裹在被子里,坐在床上哭得歇斯底里。欺骗了自己那么久,我终于还是选择让自己再脆弱一次。

我感受着泪水划过脸庞时的灼热和瞬间过后的冰凉。我没有把它们擦干,而是让它们顺势掉在被子上,如针尖扎入,悄无声息,随后在棉絮里迅速地氤氲开来。人鱼落“泪”,化成一粒粒美丽的珍珠,那是因为它们用心在哭,当它们把心血哭完后,就会死掉。我们是用眼睛在哭,所以只能是“泪”。我不懂的是,心若不痛,又如何流泪?

最后,我还是笑了。夜晚的世界是那样地宁静,唯独我在哭泣,没有人听见,也没有人看见……

我,一个人继续

其实,秋叶离树并不凄凉……

人生如梦,亦是一场戏。“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这是我所喜欢的感觉。如鱼儿得水般游刃有余;如雪花飘飞般悠然;如雨珠坠地般悄无声息。不过分,不做作……就是最美的吧?

鱼儿应该是在水里游的,但水却总是那样地无情,如时光一样,不曾为任何一个人而停留。所以,我选择把水冻结成冰,把鱼儿永不衰老地冰封起来,也让那圣洁而又无力的童话躲在冰中,透明而模糊……

那一朵朵开放在草丛中的如指甲盖大小的小蓓蕾,没有星罗盘般整齐,却随意地点缀着。它们不是盆景,不受任何的束缚,它们做的是真实的自己,他们可以尽情地欢笑,随着微风左右摇动。懒洋洋的,让我想到了家门口小猫咪眯着眼睛晒太阳的情景,或许,这真的是一种享受吧!

做一朵粉色花蕊,不要太浓烈,不要太招摇。仰起脸庞,张开双臂,尽情地拥抱温暖的阳光。就这样淡淡地、淡淡地、让过去渐渐地沉淀,把它们埋葬在记忆的最深处。然后——甩甩头,酷酷地离开,脸上依然含着笑……

篇5:继续教育个人总结

外出参加教育教学活动的相关培训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主要形式。我在本学期里紧紧抓住每一次外出的机会,进行海绵吸水般的学习。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和双休日进行消化,做好相关的自学笔记。并且将一些理论成果付诸于我的教育教学实际当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使得继续教育的意义落到了实处。

二、高度重视教学反思、做好反思再实践

反思是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结合大量教学杂志、教学参考书中的观点及案例,找出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教育后果,在实践中形成了“个体反思”和“群体反思”两种方式。“个体反思”是我“自省自察”,特别是对于本学期的几堂公开课、展示课,我都会进行进行“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思后实践”并且写好反思案例等,及时总结好理论成果。

三、以名师为榜样、大胆探索实践

通过参加各类培训也好,自己进行教学研究也好,我总会以名师名家,这当然也包括我身边好多优秀的老师。他们有的课上得精彩,有的班级带得漂亮。于是他们都会成为我追随的目标,我会以他们为榜样。但是,我也不会迷失自己,我会大胆探索、实践自己的教学感悟。把自己用心悟的教学原理通过最朴实、简单的教育教学手段来进行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爱的教育。

可以说,通过这样的“追随”和“创新”巩固了自己所学理论,又提高了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可谓是一箭双雕。

篇6:继续教育个人总结

一、师德培训

学校组织了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校本培训,期间我认真做好笔记,熟悉了新职业道德规范补充的地方,认识到师德师风在教学中的重要,并自觉要求自己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结合自身情况总结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

二、网络培训

这几年收获最大的就是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全国性的网络研修,网络使我们能与专家零距离接触,通过专家的解答、与同行的激烈讨论,揭开了我从教以来的一些疑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明确我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会以此来鞭策自己,让自己做得更好。

三、自主学习

这些年我除了积极参加学校、进修学校组织的培训外,还自主的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听课、评课活动我学到别的教师的长处,认识自身在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使我受益匪浅。

篇7:继续教育个人总结

一.学习内容。

一年来,在学校工作的安排下,积极参加集中培训,利用工作余自学了《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有效上课——知识构建型视野下的上课问题与对策》、《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新课程: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及《贵州省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等内容。通过学习,本人在思想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学生中时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教学中,更新了教育理念,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

二.学习目标。

1.更新了自身的教育观念,树立了现代教育、新课程新理念观、学生评价观。

2.认识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了解、掌握当前课改的教学任务、目标和实施策略。

3.准确理解与把握新课程标准、掌握新课程在功能、结构、实施、评价、管理上的相关内容,提高分析新教材、创新教学方式的专业能力。

4.提高个人对课程的施教与研训研修能力。

5.通过《教师如何提升职业道德修养》的学习,懂得了教师应依法治教,依法教书育人,教师要履行义务教育法,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教师享有的权利,教师不得体罚学生的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6.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兴,则国家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随着网络信息的广泛影响,很多学生没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法制观念淡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时机,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

三.收获。

长期的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感觉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崇高的奉献精神,高标准的师德,也需要有先进完备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由于本人的工作经验不足,在诸多方面还需改进。通过学习,让我在教学中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给予学习上的关心与帮助,特别是班上的潜能生,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篇8:个人高等教育消费刍议

关键词: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消费

0 引言

作为准公共产品的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 在提高人力资本, 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1998年高校开始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逐渐步入了大众化阶段, 公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有增无减。鉴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改革, 实行的是受益原则, 也即是“谁受益, 谁投资”的收费原则, ①家庭和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总体呈不断增加趋势, 这对个人来讲, 可谓是从生存需求层次向发展需求层次的提高;对家庭来讲, 可以说是由温饱消费阶段向小康消费阶段过渡;对学校来讲, 可以说是某种程度上教育收入的增加;对社会来讲, 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表现;对国家来讲, 一个国家居民教育消费的增加, 尤其是高等教育消费的增加, 是其文明进步的象征之一。②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意义和作用如此之重大, 故此, 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还是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的。

1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概念界定

学者一般认为个人高等教育消费的概念具有广狭二义:广义是指“受高等教育者本人 (或家庭) 为获取知识或技能而接受正规的高等学校教育而支付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狭义的高等教育消费只包含货币性支出”。③教育经济学认为, 基本的高等教育消费是指受高等教育者基本支出, 包括学费、杂费、教材费、交通费等。④

2 我国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性质和特点

教育经济学认为高等教育消费具有消费和投资性的双重特点, 是一种知识性消费, 具有增值性和外溢性的特征。故此,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的性质同样拥有教育消费的共性:

(1)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消费, 属于发展性消费。从消费经济学的视角来讲, 教育消费应被归类于文化消费, 也即是指对精神文化类产品及精神文化类劳务的占有、欣赏、享受和使用等方面的消费。

(2)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是一种投资性消费。同时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性质是教育消费不同于居民生活中的其他消费之处,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也兼具了这两种特性。而投资性是个人高等教育消费不同于其他消费的最重要特征, 因为它使得教育消费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收入降低了, 教育消费往往不会减少, 反而会增加。

(3)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是一种对消费主体资格有基本要求的消费。个人高等教育消费不仅要求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更要求其具有消费能力, 这也是个人高等教育消费与其他消费不同之处。

(4)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并不完全体现为个人消费, 是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相结合的一种消费。基于教育特殊的准公共产品的性质, 个人接受教育服务不仅对个人有益, 对其他人及整个社会都具有外溢效应, 由此决定了对教育服务的消费必然采取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相结合的形式。⑤

3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影响因素分析

3.1 高等教育供给不足

由于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供给不足, 使得公众的高等教育消费欲望虽然强烈, 但因为没有合适的消费市场, 其潜在的教育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也就无法实现。有人将此供给层面的难题称之为我国高等教育消费市场的“硬约束”因素。⑥

3.2 高等教育服务收费过高

教育经济学认为, 根据消费需求理论, 任何消费行为都是受到收入水平的制约的。高等教育消费水平与收入是呈正相关的。据有关资料测算, 1999年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学费占人均国民收入的比例一直维持在50%上下, 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⑦

我国制定的高等教育收费标准, 在遵循“谁受益谁付费”原则的同时, 却没能充分考虑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和城市低收入者的承受能力。高等教育收费持续攀升,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必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3.3 教育观念的影响

家庭或者是个人的教育观念对个人的教育消费行为等方面影响也是很大的。比较重视教育的家庭或个人其教育欲望就会强烈一些, 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对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投入多一些, 如此就带动了其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水平。

4 我国个人高等教育消费现状

4.1 高等教育消费市场总体供求不均

从高等教育市场理论来说, 主要体现为供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前言中已经提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等各方面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 虽已扩招, 但高等教育资源, 尤其是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使得公众对高等教育消费的需求难以满足。

4.2 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水平参差不齐

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这就造成了我国个人高等教育消费差距大且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特点, 主要体现为城乡居民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水平高低明显, 东西部地区该差距分明。考虑我国具体的消费状况, 高等教育受教者主要是没有经济收入来源的青年, 故而其上学费用主要是由家庭负担,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个人高等教育消费差距大部分还是由于家庭收入水平差距引起的。⑧

4.3 我国个人高等教育消费水平受高等教育公平影响至深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公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并没有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化而自动地实现教育公平状态。上海财经大学对高等教育投资收益曾做过调查研究, 研究表明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户数20%的低收入阶层享受到了11.38%的高等教育;而占20%的高收入阶层却享受到了51.9%的高等教育。⑨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收益主要由高收入阶层所获得, 其中差距显而易见, 个中不公不言自明。当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情况下, 公众个人高等教育消费的选择权就很难实现, 高等教育消费公平优先, 兼顾效率更难以确保。

5 关于个人高等教育消费的对策建议

5.1 积极引导个人理性消费

教育消费存在风险 (比如通货膨胀、失业等) , 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之间可能会存在差距, 尤其个人高等教育消费这是一种高成本消费行为, 具有高收益和高风险。目前高等教育属于卖方市场, 鉴于这种形势, 个人教育消费选择还是处于弱势的, 这也就会导致个人教育消费中存在很多非理性行为, 如不计成本的高额教育费用支出, 提倡追求高学历等。这使得高等教育仿佛变成了装潢的奢侈品, 让更多人趋之若鹜, 为之买单, 其实是带有盲目色彩的。因此, 对个人进行成本分析, 梳理引导, 以端正其教育观念, 进行理性消费还是很有必要的。⑩

5.2 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5.3 合理定位普通高校收费

近年来个人高等教育消费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重视, 出现了一定量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 发现总体上看, 学者们对个人高等教育消费问题的认识日益深入, 研究视角不断创新, 理论研究也有很大的进展, 但是, 笔者认为目前研究中尚有一些不足之处。

篇9:收入和教育的差异影响个人捐赠

由社区咨询服务公司出资对1万多户人家进行的题为《了解捐赠人动机》的报告显示:18%的被访者表示,他们捐赠的主要原因是满足他人吃、穿、住等基本需求;也有17%的捐赠人表示,他们的最大愿望是“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在美国,尽管各个地区的人们捐赠动机不尽相同,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一个特定地区来说,个人捐赠动机的不同取决于收入和所受教育的不同,而非潜在价值观的差异。例如,收入在5万美元以内的捐赠者,其捐赠动机在于满足困难群众的基本需求,帮助穷人自助;收入在5万到10万美元之间的捐赠者,他们捐赠的动机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收入在10万及10万美元以上的捐赠者秉承“收入多者应帮助收入少者”的理念,他们的愿望是“将自己的社区变得更加美好”。

篇10:个人继续教育计划

计划

拟写人:张建

本,我有幸被安排为中继教《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以及参加毕节市教育局举办的《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培训者,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抱着学习的心态拟写了如下计划: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构建服务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体系为导向,坚持公平与效益并重,秉承培训为教育发展服务、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的理念,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1、通过培训,提高教师对《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的认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2、通过培训,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3、通过培训,使教师的计算机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功能,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4、《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等中继教培训教材。

5、《信息技术新教材》。

三、学习内容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教学资源应用》第二版,共九章内容。

1、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及培训。

2、积极地认真地参加教研活动,特别是教研组组织的观摩示范课教学,认真学习同事的先进的教学理论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多听优秀教师的课。

3、作好学习笔记,做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生的学习目标。

4、不断完善自己,努力打造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具有新思想新教学理论和丰富经验的合格中学教师。

四、主要措施

本次培训主要采取暑假集中培训。培训中,与老师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及时作业巩固。希望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们这些老师们对计算机应用及多媒体课件制作更加熟练。

上一篇:小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记录下一篇:工作万能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