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文化何以自信

2024-07-26

论中华文化何以自信(精选6篇)

篇1:论中华文化何以自信

中华文化何以自信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没有文化自信是万万不行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领导人屡次谈到文化自信,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价值体系的认同和尊重,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那何为自信呢?自信不是自大自傲,自信不是自以为是,自信目空一切、唯我独尊。在我看来,自信即相信自己,对自我持正面肯定的评价。何以相信自己呢?首先必是源于对自己充分的热爱;其次,自信应该源于对自我的正确认知、准确定位;再次,自信源于一种海纳百川的心态。我们的文化何以自信,何以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也应是基于这四个方面的。

一、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文化之爱

自信是一种自我内心的状态,它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情感,表达了一种对自我积极正面的评价。自信状态的第一来源是对自己的爱,它人本性里的东西。爱可以让人完全接受自我,容纳自我,无论优点与缺点。这种爱反映到文化上,也能孕育出文化自信的萌芽。中华文化,已经融入到每个人的血液中。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受着中华文化的熏陶。既然中华文化孕育了我们,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对中华文化充满热爱,无论中华文化中的优点与缺点,精华与瑕疵。爱是忍耐,包容,恩赐,爱让我们接纳不完美。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是完美无缺的,当然包括文化。我们的文化自信,首先就来源于爱。爱可以让人完全接纳自我,不管优点还是缺点,这是自信的前提,文化自信也是这样。我们爱自己的文化,完全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然后在此基础上求得改变,这是文化自信必须要做的一个步骤。爱是一种情感上的东西,无需分析。所以,谈到中华文化何以自信时,首要做的就是热爱自己的文化,热爱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

二、文化的真正自信源于对文化的准确分析

自信本来无需外在分析,可当谈到独立于人内心之外的文化自信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关于自信本身的内在来源,更应对外在于人的文化进行分析。如果不分析,会混淆自信与自大!!

中华文化以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文化为基础,经历朝历代不断演化而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主,其他各家文化为辅的文化形态。大风泱泱,大河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无限的魅力。虽是如此,但我们必须弄清楚中华文化之优缺点,才能摆正好在自己在世界中的地位,才能获得真正的自信,而非自大或者自傲。

中华文化的优点:(1)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文化一直是积极入世的,而不是消极出世的。以中国文化的代表——儒家文化为例,其主流都是经世致用、兴邦治国、教民化俗的。儒家所言“内圣外王”、“修齐治平”,都是要求将内在的思想外化为积极的事情。道家看似虚玄,倡言“无为”,然而其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无不为”。法家文化一切以实效为依归,具有更明显的现实精神。(2)强烈的道德色彩。中国古代的社会组织、经济结构和政治宗教设施,无一不是与宗法血缘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积极作用表现在: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谐人际关系的作用。(3)顽强的再生能力。中国传统文化最富于魅力并引起世人赞叹的,不仅在于它的古老,更在于它在内忧外患之中,一次又一次表现出来的顽强再生能力。?除了环境等因素,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生生不息的活力,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活动中的那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以及中国古代朴素系统论所具有的涵盖面广、常变相参的思维机制,也是这种情况得以出现的重要原因。(4)注重“中和”的思想方法——中庸之道。“中和”思想突出强调了两个侧面:一是”中”,即把握事物的量的准确性;二是”和”,即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的合理组合、对立统一。

中华文化的不足:(1)中庸取向价值观和保守倾向。“知足常乐”、“安分守己”、“明哲保身”、“不为人先”等保守思想对人产生了消极影响。传统文化以求同和尊古为基本价值导向,如尊经注经、论资排辈、重义轻利、明哲保身、封闭保守等,是与创新的思想相违背的。中庸为先、明哲保身的儒家思想,导致人们缺乏勇于冒险、敢于领先的精神,它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创造型人才,不利于积极进取。(2)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带有粗糙性和封闭性。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注重直观性、经验性,具有模糊性,忽视思维的理论性、精确性、抽象性,注重笼统的直观的领悟,忽视通过科学实验、理性分析表达来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儒家思想强调的是“经世致用”,追求知识的实用,知识于是不再是对自然万物的无限认识,而应有所止,它的“止境”就是“德”。精研事物的规律,理解深微的变化,是为了致用,而致用是为了提高道德。读书既是为“用”,那么知识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下,影响了对自然、对事物本身的真正探索,很难产生求真求美的科学精神,缺乏精确性、准确性。经学讲究师法、家法,形成墨守成规、自我封闭、不思创新的思维惯性。重经验概括,不重逻辑推理;重整体功用,不重内部分析。这与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距离。(3)重人伦轻自然、重人文轻科技的学术倾向。由于儒家传统的影响,中国文化传统表现出一种重人伦轻自然、重人文轻科技的倾向,以人为核心,而忽视了对自然界本身的认识和改造。在学术研究中,未能把社会与人分开,更未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而没有发展起严密逻辑结构的理论,也不重视技术性控制的实验,不重视工艺、技艺。人文文化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一统天下的局面,科技被视为雕虫小技甚至“奇技淫巧”,未能在中国发展起科学文化,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4)重群体轻个体。传统文化重视人的群体性和共性的培养,要求人们把群体价值置于个体价值之上,迫使个体的需要服从于群体和社会的需要,以共性来铸造个性,反对自我表现,使许多人带有依附性,而缺乏个性,缺乏创见。它过分地贬低了个体的价值,使人丧失了自主性和独立性,妨碍了个性的自由与多样化的发展。而自主性和独立性、个性自由和多样化的发展恰恰是个体的创造力发展的基础。科技创新既要有群体合作,更要发挥个体的首创精神,敢为天下先,勇争第一,自主创新。

三、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那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使得我们更有自信的面对自己的文化呢?

(1)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由于时间久,在若干年时间里又没有及时进行打扫,使糟粕越积越多,给我们民族带来极大损害。不是崇高创新,不是倡导一代胜过一代,而是推崇守旧,“天可变,地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使几千年期间,政治体制、思想观念、科学文化,一直难以进步,终于在近代社会不可避免地落后于国际社会。我们必须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像智、信、忠、孝、礼、义、廉、耻都是几千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青少年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身为青少年,我们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并继承其优良传统。而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做一个博物馆或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大力弘扬中华美德,能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能够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具有更丰富的内容,具有更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能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促进经济社会更好地地发展;能够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形成适应时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才能使中华民族更加生机勃勃、更加和谐。

(3)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4)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站在整个世界文化角度来看,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互有长短,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别人可以学习我们,我们也可以学习别人。学习永远不是一件丢面的事,而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是一种追求进步的表现。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才能赶上别人,超过别人。即使已经超过别人,也要继续向别人学习,因为别人总会在一些方面,做得比我们好一些。正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样。而不同国家国情不同,学习中不能照搬照抄。这是肯定的。不同在哪里?人口多一些,生产力起点低一些,文化教育落后一些,人均资源少一些,这一切都是我们的特殊性。但是,更有许多方面是相同的。如:都要发展经济,都要科学、民主,都热爱美好生活,都要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都要讲道德和法律。因此,别人在这些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就应积极借鉴。

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携手前进是最明智的。这样大家都会变得更加聪明,更加成熟。人类文明,必然要以这种方式前进,才能发展更好,也才能使各个民族更快地进步。中华民族这个传统民族,走向现代民族的脚步,是历史发展必然要求,是谁也难以阻挡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尽管路途坎坷,却是最终要完成的。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内改革的深入,和国际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的胸怀将更开阔,我们对文化发展的规律将认识得更深刻,各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障碍,将逐渐被打破,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大大加快。

(5)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使人的生活更加境界,更加高尚,也进而推动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只有摆正好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传统文化有准确的认知以及正确的定位。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文化自信。

四、文化自信源于对中华文化正确定位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这是唐代名臣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名言,意思是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其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使水流得长远,必须疏通其源头,因为源远才能流长。习总书记很喜欢这句话,在谈到要注重事情的本源和基础时多次引用它来说明问题,特别是谈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时,更是如此。在这方面,他有两句很形象也很贴切的话:“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简言之便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共同夙愿,它既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也承继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习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没有中国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品格、崇高的价值追求、丰富的思想精华,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险阻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需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支撑。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自信的来源有三点:对中华文化之热爱;正确的文化认知与准确的文化定位;开放包容的心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文化自信心态。

篇2:论中华文化何以自信

2015年11月29日08:1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如何理解文化自信的基础和源泉?如何认识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如何明确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路径与方式?本报今日刊发4篇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编者

历史底蕴深厚 现实基础扎实 文化自信源于“古”成于“今”

沈壮海

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当下发展及其前景的态度上。对于曾经绘就文明华彩篇章、致力于创造文化新辉煌的中华民族而言,文化自信源于“古”而成于“今”;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创新创造能力。

文化自信既指向历史也指向现实

指向历史的文化自信,即珍视我们拥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科学发掘其中穿越时空的因素,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向现实的文化自信,即充分肯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突出成就,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于实现民族复兴梦想、推进人类文明发展的积极意义,确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的新辉煌。

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既要戒除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礼敬自豪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戒除文化的“现实虚无主义”,礼赞并全力推进文化创新创造。而基于现实的文化自信,在文化自信整体格局中更具核心意义。唯有这种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才能真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拓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路。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着力弘扬和倡导,随着对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对中华文化发展曲折历程的理性思考,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自信逐渐增强。而如何树立和增强基于现实的文化自信,则成为我们需要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文化自信的“大本大源”

从总体上看,自信心的不断增强,是当今时代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显著特点。我国经济的崛起、科技的进步、国际影响力的增强等,正赢得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增添国人越来越多的自信。然而,提到当代中国文化,一些人似乎缺少底气,不那么自信。的确,与硬实力的迅速提升相比,与历史上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格局中所曾达到的高度、产生的影响相比,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在看到这种现实紧迫性的同时,还应看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深层交融,看到文化软实力对硬实力提升的推动效应。

文化作为精神成果,来自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这里的实践,不仅仅是指文化建设的实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等都包含着文化创造,是已有文化成果、文化条件发挥作用的具体实践。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践进程,离不开看似无形却真切存在的文化力量支撑和推动;同时,这种发展进步也为文化的新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积累着精神能量。抽去文化的因素,无法全面讲清“中国奇迹”;离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整体进程,无法透彻把握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我们应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中看到其中所体现的文化力量、所具有的文化意义,读出应有的文化自信。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是支撑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大本大源”。

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

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增强这种文化自信,不仅要细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格局,还要细看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历史变革,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进程,看当代中国不断增强的、指向未来的文化创新创造能力。中华文化曾在世界文化史上尽得风流,但近代以来也曾在旧制度中根芽渐萎,在西潮冲击下花果飘零。扭转这一困局、实现中华文化浴火重生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文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复兴,是中华文化朝着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前进的历史性变革和新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成效,在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壮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以及文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等方面,都有着鲜活而具体的体现。一系列人们津津乐道的数据,记述着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步伐,吸引着世人的关注和评说。但是,较之各种各样的数据而言,更有生命力、更富深远意义的,是国人文化意识的普遍觉醒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和文化建设能力的历史性提升。这种意识、素质和能力,是中华民族实现文化复兴必不可少的条件。从历史前行的这一基础和态势中,我们更有理由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为武汉大学教授)

拥有历久弥新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李宗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是海内外中华儿女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进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同时,它也是我们走向世界、拥抱世界文明的价值根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与其他国家平等友好交往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所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理想人格、思维方式、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这个独特的价值体系包蕴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价值理念。对这些文化内涵和价值理念的概括和评价,人们自可见仁见智。但经过认真思考的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认同习近平同志的见解: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应当说,这六个方面的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这六个方面的核心价值相辅而行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为政以德、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下为公、义以为上、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重要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和力量,在中国传统社会和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直到今天,这些思想观念仍然具有治国安邦、安身立命的重要精神价值。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标识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价值取向的中华民族精神,成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彰显中华特色的价值追求,为中华民族挺起精神脊梁、善用外部条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民众安身立命提供了基本思维模式和价值理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顽强的奋斗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周易》所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我们民族的文化基因;“天地之大德曰生”“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些古代经典里的基本理念,是对我们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提炼。值得特别关注的是,自强不息精神往往通过在艰难困苦中磨炼抗争并最终取得胜利而彰显。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阐述:“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事例是中华民族志向高远、坚忍不拔的典范。正是在这种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激励下,中华民族在无数的艰难坎坷中始终奋力前行,并不断创造新的文化辉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息息相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讲文化自信,应深刻地看到这一点,从而更好地找到文化自信的价值基点。今天的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可谓绚丽多彩;今天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是潮流所向。面对此情此景,我们要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好自己的“主心骨”,挺起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在此基础上,还应借鉴吸纳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以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此,费孝通先生的文化价值观可以作为思路,这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所以倡导这种思路,是因为这种思路背后的历史文化支撑是古代经典《中庸》所主张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种文化价值观的本质是和而不同,也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应坚持的一个基本理念。

(作者为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认清来龙去脉 明确路径方式 增强文化自信的着力点

刘建军

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关系民族精神状态和社会精神风貌,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那么,文化自信从哪里来?我们应怎样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

从不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其传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丰厚的、创造过辉煌历史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据。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我们的祖先以其特有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这是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是失去生命的历史文物,也不是只需原封不动地传下去的“传家宝”,而是取之不尽的文化富矿。当前,它仍然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里。我们不仅要从中汲取文化滋养,而且要努力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份遗产焕发新的生命力,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肌体的重要内容。所谓创造性转化,是指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具有时代价值的内容和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所谓创新性发展,是指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为其增添新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从正确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巨大成就,不仅增强了中国人的社会主义信念,也使世界上向往社会主义的人们增添了信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文化体现,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和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与进步。特别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确立,我们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道路,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经过长期探索,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始,我们形成并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全国兴起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正在转化为人们的自觉遵循和行动。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

从努力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比翼齐飞中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大体上可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个基本方面。这两个方面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党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视野,制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作出全面部署,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效能不断提高;文化和科技进一步融合,新型文化业态得到发展,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日益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治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进一步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健全,文化市场进一步繁荣;文化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文化走出去战略取得实质性成效;等等。所有这些都壮大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我国文化竞争力,为我们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篇3:文化自信何以必要

一、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挑战需要文化自信

文化霸权是指西方发达国家以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为依靠, 将其物质生产与生活方式、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看作是一种普世价值向第三世界国家推广并企图通过赋予在自身文化上的主导地位, 制约世界事务, 影响和干预发展较弱国家的内政问题。其实质便是在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的幌子下, 以发达的经济水平、新兴的科学技术为后盾, 利用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进行“静悄悄的”意识形态渗透, 以达到经济、军事所达不到的俘获目标社会“人心”, 破坏社会内部稳定, 培养亲己势力, 为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利益的实现提供良好外部环境的目的。杜勒斯曾说, 如果我们能让苏联的年轻人在他们的教堂里唱着我们的歌并能随之起舞, 那么, 我们迟早会教会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方式去思考和处理问题。[1]当前, 西方发达国家正向第三世界国家实行文化霸权主义, 严重侵犯了我国的文化主权, 其文化意识形态的渗透给我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后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用西方的政治文明理念攻击中国的政治文化, 对中国政府施压。一直以来, 虽然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对立在一定程度上已被大大削弱, 但西方发达国家并未停止过对其他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击。用西方的政治和文明理念抨击我国的政治制度, 宣扬西方政治民主, “三权分立”的理论, 以促进自己的“民主”、“平等”、“自由”的概念, 认为西方政治文明是“人类进步思想的最终归宿和历史的终结”[2], 而他国的政治文明理念是庸俗的、落后的、侵犯人权的, 并怂恿一些主张民主自由的中国知识分子走资本主义道路, 制造出违背中国主流政治文化的污染。西方国家把“人权外交”作为文化外交的主要斗争方式, 望中国在其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权外交的压力下接受西方的人权观念、伦理道德。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就指出:“进入21世纪, 采用武力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高昂, 而经济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号召力将成为决定性的要素”, “播下思想的种子, 这些种子有朝一日会结成和平演变的花蕾”。[3]殊不知这一和平演变已严重侵犯了我国的文化主权,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之下形成的, 有其自身文化的独特性, 故而在对待人权问题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我们应该按照本国的文化底蕴来发展自己的政治文明理念。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这片沃土上发展自己的政治文明理念, 才是符合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 才能创造出人民所要的政治文明。

二是通过大规模的商品输出, 影响中国国民的物质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冲击中国的传统文化。西方的文化霸权每每都是潜藏在商品的背后, 凭借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将西方意识形态不知不觉地渗透到国人的意识观念中。伯努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销售不再仅仅是商品和货物, 它还卖标志、声音、图像、软件和链接, 这不仅填满着房间, 主宰着想象领域, 还占据着交流空间”。[4]诚如, 美国苹果公司的系列产品在中国手机、电脑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已超过40%, 在中国各大城市中, 随处都可以看到苹果系列科技产品的广告, 用苹果产品已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人是否有钱的重要因素。国人对外国产品的依赖, 对其文化和生活消费方式的盲目崇拜与效仿, 导致了一些具有国外标签的商品在中国大行其道, 如苹果、三星、肯德基、麦当劳等, 而使中国的本土产品出现滞销状态。

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渗透主要是通过大规模的商品输出, 如、电视、电影、音乐、艺术、服装、食品等。其传播的价值观念是一种超前消费主义观念, 强调物质生活享受, 而忽视精神的价值, 这样的文化生活方式无疑会对中国的国民带来巨大冲击, 特别是会对青少年的日常生活消费习惯、价值观念的养成产生不利影响,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认可和接纳西方的不良文化, 怀疑或否定我国的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和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包含着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创新力和吸引力, 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的独特身份。习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与发展的根本,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应对西方文化霸权带给我们的不利影响, 我们必须建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惟有从内心深处对本民族的文化充分肯定, 正确认识、了解和把握本民族文化的独特优势和发展前景, 坚定文化自信, 才能更好的传承、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应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挑战时, 保持清醒的头脑, 正确处理好本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向世界, 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让世界各地的人民真正的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二、解决我国不健康的文化心态需要文化自信

从古至今, 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 人们总是存在着文化自卑与自负心理。这两种不健康的文化心态, 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华夏文明的繁盛和中国文化强国的实现来讲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深入探究和揭露文化自卑、文化自负这两种不健康的文化心态的根源, 准确把握和了解本民族文化的长处与不足, 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对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拥有强烈的文化自信不仅可以克服文化上的自卑感, 而且还可以克服文化上的自豪感。

文化自卑是指在世界各地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人们对自己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缺乏信心, 在国际地位上对自己文化价值的蔑视、猜疑甚至是否定的态度和心理。鸦片战争后, 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较量中, 一个妄自尊大的清王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不仅失去了宗主国地位, 还沦陷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曾经的“天朝上国”低下了高昂的头颅, 与大国地位一并丧失的, 还有国民对于华夏文明的文化自信。[5]近代, 尤其是在五四运动期间, 这种文化自信的缺失主要体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彻底否定, 如打倒孔家店, 有的甚至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严重的厌恶感和‘赎罪’意识.其更夸张的是竟然对中华民族种族精神品质上的否定和怀疑。随着民族危机和殖民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丧失了拥有华夏文明优越感的国人陷入了严重的文化危机。何为文化危机?文化危机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本身因外部社会环境的猛烈冲击而形成其内部‘文化的心态’失衡引起人们普遍的内心恐慌、行为失当的复杂心理。[6]至今这种文化自卑现象依然普遍存在, 主要表现为崇洋媚外、数典忘祖、幻想着渴望通过全盘西化或完全借用西方文化来改造中国。这一做法是缺乏民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 我们在看到西方文化好的一面同时, 也要看到其不好的地方。

文化自负是指在国际文化相互交流、交融的时代背景下, 本国国民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自满、妄自尊大的文化心态。在公元两千多年前, 尤其是在先秦、汉唐时期, 中国文化处于亚洲乃至世界的领先地位, 建立了东方文化体系的儒家文化中心和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朝贡体系。中国的文化自负心理就是在此“天朝”意识和“中央之国”情结的基础上形成的, 其主要特点是文化唯我独尊, 不容侵犯, 从各个层面强调“相对夷狄华夏的尊贵地位和不容进犯的声威”, ‘并最终形成以华夏为尊, 夷狄为卑’的文化等级观念。[7]对文化的高度自负的必然会导致是文化保守主义, 主要表现为在文化的相互交流中封闭守旧、死抱着传统文化不放、一味排斥西方文化, 这也是近代中国文化衰败的本源。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同样也遭遇了文化保护主义思潮, 主要体现在我们对改革开放之后所取得的成绩的沾沾自喜、自鸣得意的心态, 对中国发展模式过度自信, 对西方文化的绝对排斥, 这些行为都是不恰当的, 我们应该学会居安思危, 根据时代的需要积极借鉴西方优秀文化, 汲取精华, 弃去糟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世界各地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碰撞, 克服文化的羞愧感和自傲心理, 必需正确看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从而确立文化自信。坚定的文化自信既可以准确的对待本民族的文化, 也可以准确对待西方文化;既能解决国民的文化自卑感, 也能摆脱文化的自负感。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需要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尽管中国具有强大的文化根基和良好的文化发展前景, 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仍然只是一个文化大国而非一个文化强国,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与物质硬实力的日益壮大并不相称。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坚实基础和本质来源正是该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传统, 这就要求我们必需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树立同文化软实力的加强是一种相辅相成、良性循环的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精神支撑, 文化自信的加强也可以逐渐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输出力, 增添中华文化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使中华文化真正做到“惠及当代、恩泽后人”。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文化模式、文化对外交流所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影响力和竞争力。自古以来,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 既是经济、科技、军事等硬性设施的发展过程, 也是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等软性实力的提高过程。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的象征, 代表着该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力。在我国, 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既影响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 又影响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还影响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一个国家如果其经济、科技、军事等硬实力不行, 它可能会导致每个战争的失败, 而一个国家如果其软实力不行, 就可能会不战而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践行文化自信, 让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从文化自信的概念和意义可以看出, 一个民族、国家、政党只有对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表现出充分的肯定和信任, 才能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本民族的文化, 才会以一种崇敬、自豪感正确地对待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才会有能力、有勇气吸收和借鉴西方的优秀文化。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本质来源就是该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所以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前提条件首先就是要拥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深厚的文化自信可以促进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促进民族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也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国际话语权。而国际话语权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强我弱是现今国际舆论的主要格局。在国际舞台上, 我们往往缺少发言权, 有时还会出现有理说不清, 或者是即使说了也没有先进的传播媒介将我们的话语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等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应不断提升国际话语权。国际话语权的提高就要着力挖掘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勇于传承和创新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提升自身文化的综合运用能力, 运用好新兴大众传媒这个平台来宣传我国的优秀文化, 让外国人民了解中国的文化与价值观, 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 加强对外话语的新颖力、创造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树立一个文明的、友好的、健康的、负责任的、值得信赖的中国形象。让世界人民了解和认识一个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高水准国际话语权的中国的存在。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背景下, 面对外来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不断攻击, 要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从而提高国际话语权, 实现文化强国, 就必须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摘要:文化自信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以及精神追求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 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所持有的坚定信心。高度的文化自信是应对西方文化霸权挑战的迫切需要;是解决我国现存的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两种不健康的文化心态的迫切需要;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文化国际话语权、实现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霸权,文化自卑,文化自负,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刘伟胜.文化霸权概论喻[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2.

[2]陈胜, 郑易平.浅析亨廷顿和福山政治发展观的差异[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2011, (9) .

[3]陶文钊.中美文化交流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4]王列, 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M].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5]徐瑞仙, 丁志刚, 陈一军.从富强到文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省思与逻辑进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15, (5) .

[6]郑师渠.近代的文化危机、文化重建与民族复兴[J].近代史研究, 2014, (4) .

[7]秦平.《春秋谷梁传》华夷思想初探[J].齐鲁学刊, 2010, (1) .

[8]云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M].红旗文稿, 2010.

[9]孙波.文化软实力及其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 2008, (2) .

[10]邓显超.近年来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综述[J].理论与现代化, 2009, (6) .

[11]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10-15.

篇4:论中华文化何以自信

摘 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东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的过程中,大学生能否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已经成为关乎"中国梦"能否实现的一件大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大学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提高大学生抗拒西方文化冲击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39-0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这为大学生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更对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培养提出现实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祖国的栋梁之才,需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有坚定社会主义道路决心,拥有共产主义理想并付诸实践。然而,当代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现实情况不容乐观,大学生中出现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倾向一旦为西方分裂势力、反华势力所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只有正确把握中国文化内涵,深挖当前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缺失的原因,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优势,并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使大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越性、先进性,才能实现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对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学术界未给出具体定义,学界采用的是费孝通先生的阐释,即:“‘文化自觉就是要对本民族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文化自信”就是在文化自觉基础上形成的肯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祖国的情感。因此也可以把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概括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其特色和发展方向的掌握,了解其内涵,产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崇敬和自豪感,进而热爱自己的国家,愿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有着本质上的联系,“文化自觉”是基础,“文化自信”是发展,基础决定发展,发展巩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有了文化自觉,对自身及自身所处的文化氛围有了正确认识,就形成了文化自信,更加坚信自己的国家会富强,文化更先进。同样,文化自信必然让人们更珍惜这种文化,发现这种文化的独到与优秀之处,产生更坚定的文化自觉,从而更加珍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面临的问题

(一)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举世瞩目,可是,近代以来中国却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西方工业革命以及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更加剧了旧中国的衰落。时至今日,虽然我国已经崛起,百姓的物质文化生活发生显著变化,但是距离西方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进程也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对西方文化缺乏辨别能力的大学生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认为中国所以落后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落后,中华民族不如西方民族、中华文化不如西方文化、社会主义不如西方资本主义,甚至产生对社会主义的不自信或否定。一些迷信西方文化的“香蕉人”,盲目追随西方发展模式,崇洋媚外,成为西方文化的代理人。

(二)思想意识淡漠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空间的距离已无法阻碍外界不良信息进入,使西方资本主义普世思想流入高校,这给涉世尚浅、辨别力弱的大学生造成世界同一的假象,模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本质区别,放松对西方资本主义的警惕。受此影响甚至是操控,出现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倾向,由此,西方文化中的资本主义价值观、生活方式也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开来,言必称欧美,行必效西方。一些思想不坚定的大学生,认不清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本质,阶级意识淡漠,甚至走上歧途。

(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市场经济的弊端逐渐显现,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开始侵蚀大学生思想,特别是西方腐朽堕落文化对大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大学生开始一切向“钱”看,以高考专业选择为例,考生不是以兴趣、专长和为社会贡献为导向,而是以能赚多少钱为标准选择专业。入校后大学生学习松懈、散漫,出现花钱雇人上课、代写作业、期末考试作弊等不良倾向。过于看重自己的利益,表现得很自私,与寝室同学相处不融洽,打架斗殴事件也屡见不鲜;大学生入党,竞选学生干部动机不纯,未做事先问回报,还要和老师、学校讨价还价,功利主义倾向越来越严重。互相攀比吃穿,用高档手机、电脑、化妆品,甚至进出高档娱乐场所,在QQ空间、朋友圈发图大晒,而对于学习却抱着六十分万岁的心理。面对师长的劝诫却大谈人生短暂、行乐需及时的谬论,对自己扭曲的人生态度毫无悔改之意。

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优秀者,但是大学生存在上述种种不良倾向,归根结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熟悉、不了解,传统文化底蕴不深厚,无法形成文化自觉,进而导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自信,无法形成坚定的文化信仰,精神上缺少强有力的正能量。没有强大的文化助推就不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更谈不上爱国主义、那么如何帮助大学生挺起民族脊梁呢?就是要采取种种措施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大学生树立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热爱中华民族,热爱伟大的中国。

三、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途径

(一)加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学习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5000年文明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曾经数度领先世界,儒家思想、老子哲学、孙子兵法等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中国的天文学、医学、数学、地理学、航海学等都曾领先于世界。这些都足以让我们骄傲。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领会这种文化的无穷魅力。当代大学生处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各种媒体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快餐文化、自媒体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些都催生出他们浮躁的心理。大学生处于青春易动的年龄,对需要多读书、多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他们被被网络文化深深吸引,没有时间、没有耐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在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方面,高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要课程设置上要向中国传统文化倾斜,加大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课时,加上相应的考试和考核制度,能够为大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增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大学生生活中,使大学生身处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接受熏陶,习惯于这种文化。

(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才能对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有了解,懂得国家创建的艰辛,珍惜国家发展给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带来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年龄上为90后,其父辈也多为70后,没有经历过建立国家的艰辛,所以当代大学生在家庭教育中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很少,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不扎实。进入大学后,又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时间接受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因此高校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只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才能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树立为建设国家而学好专业知识、为强大国家而贡献力量的理想。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党的重要指导思想,是经过我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检验的真理。可以说,能够学习并掌握一部分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对大学生生活、学习、发展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是十分有利于大学生认清资本主义本质的,使大学生明白,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的。对一个国家和一种社会制度的认可,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而这种理性只有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才能给予。

(四)高校教师必须树立全面发展意识

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让大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在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事态下,从事专业知识学习就成为大学生唯一目标,人文素养培养被忽略。而事实上,“就业竞争实际上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用人单位需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专业人才。教师的培养观点很容影响大学生,使他们认为只有专业技能才是王道,忽视包括合作、组织、协调能力在内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参加工作后发现专业技能只是基本的工作要求,更多的对综合素质的要求,而这正是大学生缺失的。所以,高校教师必须树立全面发展意识,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注 释:

费孝通.我为什么主张文化自觉[J].冶金政工研究,2003,(06):34-35.

樊晓东.大学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培养[J].长江大学学报,2013,(08):181-182.

许旷宇.医学生职业规划现状与对策探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03):309-312.

篇5: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姓名:马欣杰 学院:文法学院 学号20114120228班级:中文110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叫马欣杰,来自文法学院中文二班。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当今社会,情人节、圣诞节、愚人节等西方节日已成为大学生必过的节日,有人或许会说,我过西方节日,并没有认同他们的文化,也不是背叛我们的文化,只不过借这个机会乐一乐罢了。我相信出于这种心理过洋节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乐一乐之后是否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呢?实则不然!文化的认同是如何发生的,它不仅仅是在有意识的学习中,更关键的是在无意识的潜移默化中,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冷落和对西方节日的追捧早已说明了这一点。

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是一个民族身份识别的象征之一,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同的主要形式。每到异国他乡,人们若要想了解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禀性习气,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参与他们的节日活动。节日,也是带给我们儿时最欢乐的记忆,是陪伴我们人生岁月的纪念日,是和家人、乡里、国人共欢乐的盛大聚会,是凝聚全民族向心力的纽带,是一个民族表情达意的重要渠道。倘若一个民族没有了自己的节日,还能说是一个民族吗?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只有对自己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但是看看我们身边的大学生,对外语的学习热情高涨,却连最简单的古汉字都无法理解;可以迅速认出电视节目里的无数当红明星,却不知道我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有时甚至不如普通外国中文爱好者,连对中国文化本身一知半解,又从何谈起对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呢?

面对大学生这种不正常的文化自信现象,我们该如何提升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

首先,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文化建设。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以学校为阵地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潮”。加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其次,我们要对外来文化有正确的认识。外来文化既然能被很多人接受,就说明自有其魅力所在,我们可以吸收她优秀的内容来丰富我们本国的文化,同时也能借鉴其吸引人的特色。而且,我们所谓的“西化”也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俘虏。我们过圣诞节,但绝大部分人不知道其真实的含义,我们只知道是和亲人朋友团聚。从这一点说,是我们把西方的圣诞节中化了。因此,我们要坚信中华文化的强大的同化能力。意识的转变还不足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热”起来,我们重要的步骤是践行和表达传统文化。我认为,在学校里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进行交流就是一种很好的方

式。一方面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学习了自己的特色文化,另一方面也对其他同学进行了宣传。会使我们更自觉的了解传统文化,产生文化自信!最后,从网络化、信息化的潮流趋势中把握我国文化发展前景。改变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

篇6:论中华文化何以自信

【内容摘要】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各国经济发展,而且给各国的政治、文化发展也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使中华民族文化面临一些困难与挑战。在全球化浪潮下,我们必须坚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对传统文化去粗取精,对外来文化的态度应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华民族能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民族文化自信的建立,一个民族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才能使本民族文化振兴和发达,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此外,我们一方面要弘扬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又要防范民主中心主义,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民主中心主义是必须摒弃的一种错误思想观念。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华民族文化;文化自信;民族中心主义

【正文】当今世界正处于经济全球化时代。全球化理论最初虽起源于经济领域,但其影响却大到涵盖着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这是一个不可逃避也不可逆转的过程。中国是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的国家,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应应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如何建立民族自信,怎样防范民族中心主义?本文就这些问题在此略陈己见。

(一)全球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机遇与挑战并存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中华民族文化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一方面,全球化浪潮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经济与文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任何一种文化都是某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观念表达。如果一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被改变,那么,作为上层建筑文化也必然会随之改变,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货物、服务、资本、人员等在国际间的频繁流动,而且也带动了文化产品、文化资本和文化价值观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学艺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交互碰撞,促成了文化全球化。文化全球化是指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生活方式、消费模式、观念意识的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和相互转化,从而在文化发展方面呈现出某种同一化趋势。随着全球交通的更加便捷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的交往日益密切,促进了世界范围内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文化消费种类、文化消费时尚、文化价值观念日趋国际化,这有利于各国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从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韵快速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美国是全球文化产业的龙头,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等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我国也可以抓住这个难得的良好机会,大力弘扬本民族文化,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也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以产业化形式为国家经济发展作贡献。瓷器、丝绸、大熊猫、毛笔字、孔子学院等这些“中国式”产业的国际化都体现了文化全球化为中国带来的机遇。同时,中国文化也有了更多的机会接触世界各民族文化,融汇百家,博采众长,使文化更加现代化,多样化。

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又给中华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1-

传统思想观念和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全球化趋势下文化多元化对我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的冲击日益显现,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经济和科技优势,以其文化强势,竭力传播西方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鼓吹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由于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占有优势,使得依托网络传播的文化交流失去了对等性和相互性,变成了不对等的和单向的渗透,从而使西方文化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文化认同困境产生。伴随全球化而被推销到全世界的不仅仅是牛仔裤或美国大片等实体商品,同时还有这些产品所附带的美国文化。这会削弱中国的文化基础,使输入西方文化的地方出现了文化的混乱,表现为目的的丧失、道德的冷漠、暴力的嗜好和传统的破裂。面对美国影视文化不停顿的狂轰滥炸,中国传统文化文化正在遭受严重的扭曲,甚至遭受一场严重的劫难。文化的侵略扩张使我国社会变得极度脆弱,抹杀我国民族文化自身的本质特征或文化身份。

(二)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承挑战的根本措施:民族自信的建立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这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此外,我们要学会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更加丰富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同时,我们应将中华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舞台,与其他文化共建当代的世界文化。但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最根本措施还是民族自信的建立。一个民族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不仅关系着民族文化本身的振兴和发达,而且关系着整个民族发展的前途和命运。只有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正确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世界大国兴衰成败的历史和现实证明了,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强大,不仅仅是经济发展、国防力量等硬实力积累的结果,而且也是文化、教育、心理等软实力发展的结果。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的同时,更加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不能把文化看作仅仅是从属于经济的附属,更要把文化看作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赋予更加重要的地位。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中华民族以举世无双的生命力,创造了五千年之连绵不断的悠久历史,形成了厚重的中华文明。我们要以批判继承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忠实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着眼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创新,积极倡导和发展先进文化,引领社会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不断以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必须正确处理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作为后发展中的中国,置身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仅仅有利用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的物质层面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西方政治制度、道德思想、价 值观念等文化层面的冲击和挑战的风险。

中国的发展,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经济增长,更是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只要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先进文化,激发创造活力,我们就一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华民族就一定能以“既富且贵”的形象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民族中心主义需防范

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是一种认为自己文化优于他文化的信条。①广义上说就是轻视其他群体的成员。美国社会学家孙墨楠(William Graham Sumner)给它下的定义是,“以其个人所属群体为一切事物的中心为出发点来看待事物,对其他所有群体则按照自己的标准把它们分成等级„„每个群体都认为只有自己的社会习俗是恰当的,看到别的群体有不同的社会习俗,就会嘲笑。”总之,它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偏爱本群体的生活方式,以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标准,用否定的态度,否定或贬低其他民族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成就。所有文化及其成员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民族中心主义,人类学被认为是一门民族中心主义最少的社会科学。

以前,由各种族形成的各个文化群体之间由于地理的隔离,导致了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甚少,不同文化之间无法客观地相互认识和评价,就产生了这种有自大倾向的民族中心主义。

对民族和国家来说,民族情感是一种纽带。这种纽带通过扩展个人活动领域,使权力有可能加强,并通过设立明确的理想来扩大合作的群众数量。这种情感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面。但是,这种情感无论在各处都表现出对外有一种攻击性的偏执,极其强调和注重自身的价值和利益。由此,民族中心主义产生。也就是说,对它族的歧视没有任何理性原因,只是一种情感,赞扬本族的优越,以激起成员的团结。这种情感如果过度,就可能引起群体间的冲突。

防范民族中心主义应做到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和胸怀接纳世界各种不同文化。要认识到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所以文化是民族的。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独创性和充分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独立的体系。一切文化价值都是相对的,各民族文化在价值上是相等的。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应该摒弃的思想观念。

【尾注】①民族中心主义定义出自百度百科。

参考文献:《全球化浪潮下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李素萍

《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陈海燕

上一篇:渴望自由的天空作文800字下一篇:办公室员工个人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