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

2024-07-28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共11篇)

篇1: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

杨华兴

[内容摘要]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的核心环节之一,体现了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价值观:安全是基础,畅通是目标。保障这一价值观实现的手段是严格实行道路通行规则。这一价值观应当得到尊重,但其不是认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过错的标准。应当建立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认定事故责任,并为法院侵权责任归责奠定基础。

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项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此前交通事故的定义是: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以下简称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见1991年国务院令第89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交通事故立法定义层级(提高)和内涵(缩小)的变化,不仅导致了其外延扩展,更为重要的,交通事故处理的原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主要有二:

(一)2004年5月1日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处理办法”)为主体的道路交通事故的特别法与“民法通则”等侵权法规范系列的一般法形成了几乎是对峙的不和谐状态,(司法实践的)结果有所谓的“优先适用特别法”,(立法)结果是:2000年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发布第50号令“哈尔滨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办法”,其他许多省市效法但层级为低,引发了“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的激烈争论。“安全法”颁布施行,相关法规废止,这种状态得以消除。

(二)从“处理办法”所确立的过错责任原则转变为以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构建起来的一个责任体系(安全法第76条),民法基本原则精神得以体现。

焦点集中在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机关——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这一环节。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尴尬

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公共秩序、行政事务。因为道路交通秩序的特殊性,警察机关管理道路交通成为许多国家采用的管理模式,我国的实践证明,该模式是行之有效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牵涉到公共秩序,作为主管行政机关,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有义务接警后及时处警,而且有职责加强巡逻及时发现事故。交通事故现场勘查,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及财产,尽快恢复交通,收集肇事车辆性能证据和当事人生理精神状态证据等,都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由于道路交通参与者众多,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及损失大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法律就此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固定交通事故证据,为日后正确处理事故,解决社会矛盾奠定基础。这些都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法定的具体行政行为。

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是具体行政行为。1992年12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发文“关于处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法发[1992]39号)规定:“当事人仅就公安机关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和伤残评定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当事人对作出的行政处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或就损害赔偿问题提起民事诉讼的,以及人民法院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作出的责任认定、伤残评定确属不妥,则不予采信,以人民法院审理认定的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依据。”该规定体现的原则精神是正确的。

“处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认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认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维持、变更或者撤消的决定。”此重新认定程序与上述“通知”精神一脉相承,构成了和谐的救济程序。

本质上讲,事故责任认定是事故处理机关在全面客观掌握事故证据的前提下对事故作出的专业评价。全面客观掌握事故证据是该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对事故作出的专业评价是供当事人和法院参考的依据,没有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格局,故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尽管法律要求行政机关对此有所作为,但这只是行政机关的一种专业行为。

法理探讨的结果应是明确的,尴尬来自于实践,而且主要是法院的审判实践。法院在审理道路交通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时普遍地一味采信事故责任认定,而对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收集的现场一手证据束之高阁;行政机关的价值判断成了法院当然的价值信念。于是,事故责任认定成为交通事故处理的核心;核心自然就是焦点,矛盾就集中在事故责任认定上。一着走错,满盘皆输。地方法院开始突破上述规定,受理不服事故责任认定的行政诉讼案。司法实践的败笔越写越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999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088次会议通过)第一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这为不服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政诉讼案受理审理确立了法律依据。司法混乱导致了立法混乱。

“安全法”拨乱反正。该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不过,造成尴尬的原因依然存在。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价值取向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价值观念肯定是道路交通行政主管机关的价值观的体现,其来源是行政管理法规,主要有:“管理条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办法”(1994年公安部令第20号)、“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处理办法”、“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1992年公安部令第10号)等。

“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宗旨规定:为了加强道路交通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和畅通,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条例。道路交通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是实现交通的安全和畅通,畅通是中心,根本是社会主义建设。“处理办法”第一条规定:为正确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和惩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者,制定本办法。所谓的“交通事故责任者”即是第二条规定的“违章行为人”。交通事故的行政处理程序,应当体现“管理条例”的宗旨,除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外,还要对事故责任者进行教育和惩处,以便消除违章,实现道路交通的畅通。

为此目的,“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右侧通行原则):驾驶车辆,赶、骑牲畜,必须遵守右侧通行的原则。第七条规定:车辆、行人必须各行其道(各行其道原则)。借道通行的车辆或行人,应当让在其本车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行人优先通行(优先通行原则)。遇到本条例没有规定的情形,车辆、行人必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安全通行原则)。对这四项原则归并,形成两大原则:道路交通的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其中,路权原则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大小的根本原则,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起主导作用。“处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认定事故责任时,衡量当事人责任的尺度就是上述原则,概括为一点,即:道路通行规则。

“安全法”及相关法规、规章颁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的目标没有变,道路通行规则仅有细小的变化。“安全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责任,并送达当事人。“安全法”事故认定继承了“处理办法”事故责任认定的形式,同时没有否定事故责任认定的标准,即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变化仅为:

(一)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变为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明确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而不是别的。

因而可以断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方法不变,原则不变,因为该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责没变,价值取向没变。我们不能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承办警察站在民法原则的高度进行事故处理,他们应当只能站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的层面对交通事故进行认定。该变的是法院及有关立法机构,在如何平衡当事人间的利益、如何实现法律体系的和谐等方面实现自身的价值。

“处理办法”就事故处理的行政性规范现在得到了立法机关的肯定,其就人身损害赔偿和财产损害赔偿的民事权利义务规定虽是越权的,在民事基本法缺失相应规定的情况下,由行政法规作出规定以弥补不足,不失为良好的权宜之计。留给法院的,是无奈。1987年1月1日起“民法通则”施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于1988年公布,其中没有较为完整的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规定;几乎同时,“管理条例”施行,其后不久,“处理办法”发布。既然是处理交通事故,法院采用“处理办法”第六章第36—40条民事赔偿标准的规定自然是信手拈来;法院审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根本目的是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民事权益,适用“处理办法”民事赔偿标准的规定是历史的选择,也被实践证明是总体正确。问题发生在法院无法回避“处理办法”第六章头条(即第35条)。“处理办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按照所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适用这一规定自然是顺理成章的。

但适用第三十五条的后果,却使法院民事损害赔偿的归责过程被行政机关的行政责任认定所取代;行政机关的责任认定成为决定当事人民事权利义务的变速器;法院的工作,只是项目数目的加加减减,而且,最终是减法,即在当事人的请求范围内做减法。另外,法院审理案件后所确定的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中,自然就包含了“惩罚”。民事权利受到行政规范的调整,道路交通畅通的公共权利得到扩张。法院以事故(责任)认定书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已将民事法律价值体系畸形化了。

民事侵权责任归责的核心是责任者违反法定注意义务而应承担赔偿责任的过错推导,因而,道路交通主管部门以道路通行规则为标准所作出的事故(责任)认定不能与之等同。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定位

“安全法”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定位为一项包含了责任认定的证据(民事、行政、刑事?另外讨论),上文所述的“尴尬”不复存在,但问题如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以调解处理交通事故民事赔偿,该事故认定必定是最重要的证据,必定采用,若能形成调解协议,即使当事方不履行,该责任认定所确定的价值观将被法院认可。那么,法院直接受理审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时应持怎样的态度?立法机关应如何配套立法?

“安全法”在将事故认定书定位为证据的同时,(第73条)规定“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显然,实质内容与此前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没有区别。其中的“责任”,显然是道路交通主管行政部门对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的一种价值判断,标准是道路通行规则和道路畅通目标。从宏观管理层面上讲,该价值观应当得到肯定。但处理交通事故民事赔偿纠纷,都是个案,面对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宏观行政管理的价值观将显得多么苍白。产生上述“尴尬”的根源没有因为“安全法”的颁行得以消除,只是缓解。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尴尬的根源是道路交通主管部门认定的责任划分经常遭受当事人的质疑,其客观公正性备受怀疑。“处理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公安机关在查明交通事故原因后,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因果关系,以及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认定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其中,因果关系是第一原则,违章行为作用力大小是第二原则;因果关系的推导,作用力法则的确定,成为事故责任认定的核心。对于这一核心问题,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所涉了了,有所涉及的,也是粗枝大叶,层级不齐。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标准不透明,是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失去公信力的根源。如果法院一味采纳“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价值判断,就抛弃了独立审判的原则。路权原则应当得到尊重,基本人权应当受到保护。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过程公开透明,是实现这两者利益平衡的砝码。砝码最终由法官掌握。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主要是这四个因素:路、车、气候、人。前三个因素是纯物理学的,不因地域、国别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人的因素虽有差别,但人们(包括车辆驾驶人和行人)对前三者的物理性质的认识也应该趋同。道路交通领域的行为规范在不同的地域、国家的趋同性是明显的,交通事故中的因果关系和作用力法则更应趋同。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却差强人意;是科研力量不足,还是主管行政部门不愿意从国外拿来立法?至今,我国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部门规范性文件对此未有明文规定。

1995年2月6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若干规定”,其第十条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的违章行为在事故中的作用大小,一般按下列顺序认定责任:

(一)违反各行其道规定的;

(二)违反让行规定的;

(三)违反交通规则其他规定的;

(四)违反交通安全原则的。”这是本文作者所掌握的我国自“管理条例”颁布以来这一领域最早的规定,也是至今较好的。但其后的细化

工作却停滞不前,直至2000年,上海市公安局发布“关于本市道路交通事故严格依法定责、以责论处的通告”十八条规定,其时正是“行人违章撞了白撞”论争时期。2000年7月7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50号颁布“哈尔滨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暂行办法”,其第五条十六项、第六条十二项规定了道路交通当事人负全责的情形,路权至上原则发挥到了极限。各地相继出台相似规定。道路交通参与者所应负的注意义务几乎完全被抛弃。这与民法原则和现代民法发展进程成背道而驰的态势。

以一刀切的方式认定事故责任,构成了对“处理办法”第十七条的背叛。其第二款规定:“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撇开单方事故不谈,交通事故一般都是双方或三方以上的多方当事人行为构成的。所以,处理交通事故,必须对多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鉴别、定性,然后比较、评估,进而确定因果关系和作用力大小。这是严谨的科学思维的过程。必须有这一过程,并且应当向当事人公开。

认定过程是科学思维的过程,应当实现法治化。2005年5月1日施行的“北京市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确定标准”(试行)(GJBI-2005)在这方面开了个好头。“标准”将当事人的过错行为分为严重过错行为(A类)和一般过错行为(B类)———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且在事故中起主要作用的行为确定为A类行为;促成事故发生的条件,且在发生的交通事故中起次要作用的行为确定为B类行为,并明确了列举的各类行为在事故中的责任大小的排列与组合关系。该“标准”引言规定:“为保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正确地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保证交通事故处理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标准。”这正切中了原来交通事故处理中存在的”有原则没标准”状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事故认定中的暗箱操作。从标准的行文分析,三公原则的实现有了基础。

其他有些省市在立法时,没有明确认识事故(责任)认定书属证据性质,进一步强化了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在民事赔偿中定量的作用,违背了“安全法”的宗旨,超越了民事立法的权限,造成了新的不和谐法治局面。

结束语

道路交通领域的通行规则的基础是自然规律、物理性状、社会效率,所形成的交通规则应蕴涵社会基本的价值观,并能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应当尽快地建立全国统一的道路通行规则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之间的原因力和作用力认定标准。规则标准公开透明,人人应当遵守,并可进行评价;法官应也有此能力,进行独立判断。

(本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作者杨华兴。)

篇2: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

辽宁盘锦大桥事件被定性为“意外性事故”。(见《新京报》6月13日)这一结论引起了众多媒体和许多民众的质疑。笔者注意到,宣布这一消息的是305国道大辽河田庄台大桥跨塌事故处理指挥部负责人李秉军,而李秉军的身份同时又是盘锦市经贸委副主任。

如果笔者没有分析错的话,该事故是由事发地的当地政府组成事故处理指挥部负责处理,而后也是由该指挥部来认定事故的性质。这就不能不引起笔者对该事故认定程序正当性的质疑,进而怀疑事故性质认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众所周知,今年4月起中国政坛掀起了一股对官员问责的风暴,重大事故的官员问责制成为了今年中国政治生活的一大靓点。从石油川东钻探公司井喷特大事故到北京市密云县“25”特大伤亡事故,从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215”特大火灾事故到安徽阜阳市“劣质奶粉事件”,中央和地方对于发生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都进行了严肃处理,官员开始成为有风险的职业了。在这种背景下,事故性质的认定直接关系到官员的前途命运,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无不看重对事故性质的认定。而依据 “任何人都不能作自己案件的法官” 的自然正义原理,由事故性质的认定有利害关系的地方政府来组织调查组并负责事故性质的认定,是有违正当程序并可能影响事故性质的公正认定。因而,地方政府是不宜来自行认定发生在本地的重大事故的.性质。

那么,由谁来组成调查组并负责事故性质的认定更为妥当呢?笔者认为,由地方人大组成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进行事故的调查和性质的认定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因为人大不直接行使行政管理权,对事故发生并不负直接领导责任,由其负责组织调查能保持应有的中立。同时这也是有法律依据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三十一条和五十二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在及其常务委员会都有权组织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对有关问题进行调查。人民代表大会在及其常务委员会可以根据调查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但笔者认为,为增强调查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调查委员会应吸纳有关专家和民众代表加入,并听取有关当事人和民众的意见。当然,由发生事故地方的上级政府或国务院组成调查组负责对事故的调查和性质的认定,也能使调查主体相对中立和调查结论可信。但是,必须限于该级政府的领导不在被追究责任的范围,否则,即使是发生事故的地方的上级政府也不宜负责对事故的调查和性质的认定。

为了让我们的事故调查与性质的认定能真实可信,为了减少民众对于事故性质认定的猜疑,笔者呼吁,让我们建立一个中立的调查委员会负责调查认定,使这种调查认定首先从程序上公正起来。

篇3: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

关键词:交通事故;致险行为;防御性驾驶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件。发生交通事故后,对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是重中之重,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项核心工作,道路交通法里面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大小,过错性的严重程度,法律法规没有给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而这对责任认定至关重要,笔者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析:

一、道路交通事故的现状

1.交通混行严重

在福建省内的主要城市中的不少道路上,机动车淹没在非机动车、行人大潮中缓慢行驶,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杂交通极其严重,特别是在福州三叉街、金山、泉州九一街、浮桥等等路段,车辆的行驶相互干扰,同时交通设施设备落后,未跟上车辆的发展速度,造成交通秩序混乱,这也是交通事故数据居高不下的一项重要的事故源头。

2.非机动车遍地

尤其是在城区,非机动车的交通量异常的大,行驶密集,占用大量道路交通面积,与机动车抢行,机非混合通行,严重的影响了机动车道上机动车的正常行驶,对非机动车的管理不善,造成了非机动车交通事故屡创新高。

3.出行人流大

截至2015年8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7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总量达3.1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2.7亿人,加上非机动车及行人,那数据更是庞大,特别是城区人口密度大,交通流严重。

二、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

1.人的原因

能够驾驶车辆上路行驶的驾驶员大多是具备技术性驾驶技能的,然而大量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表明交通事故主要还是人的因素造成的,人对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由于交通参与者心理状态、法治观念、规则意识较差,驾驶员违章驾驶、违章超载、超速行驶、带病驾驶,一些驾驶员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把安全完全抛诸脑后,拖拉机载人,货车载人,人货混载,这些都是造成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同时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心理状态、法治观念、规则意识也是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经常出现不按规定让行,临时改变路线,临时穿行道路,也大大的增加了事故发生的可能。

2.车辆方面的原因

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车辆,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安全、迅速和舒适,如果车辆的性能存有瑕疵,甚至机件毁损或机械故障,如转向系、制动系、电机等,还有设计制造方面的缺陷等方面的原因,都是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隐患。

3.道路方面的原因

車辆要再道路上行驶,道路状况的好坏如何,也是影响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交通环境方面的原因。人、车、路三个重要因素,是交通事故的发生的关键,而交通环境方面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第五、管理方面的原因。交通事业随经济发展也水涨床高,但现有交通管理工作却有点不尽如人意。

三、道路交通事故形成的机理

发生交通事故,本质上是交通冲突产生了损害性后果的交通事件,即交通冲突越多,那么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越大,产生交通事故的根源是交通冲突。冲突点的产生就是其中一方交通参与者没有尽到让行义务,没有尽到注意义务,没有按照交通指示标志行驶等存在的交通过错行为,这些过错行为引发了交通险情,如归对方没有采取对应的防御性驾驶,或者防御不成功,那么事故就发生了,从而造成不同方位的交通参与者在一定的空间发生接触碰撞。

四、防御性驾驶的事故认定

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性主要包括致险行为、防御行为以及对事故结果的部分扩大化行为,但交通参与者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的作用不是其所有行为的相加之和,他们之间会存在些许不确定性,无法简单相加,不同的行为之间可能存在吸收或者合并等问题,对作用的评估应该兼顾到参与者的不同情形,但总的来说主要是经历交通险情的出现、实施防御措施和事故的发生这么一个渐进的过程。

第一,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那么就不会出现交通险情,交通险情的产生就是对交通规则的违反。交通险情的产生可能是一方引起的也可能是多方引起的,此时对其作用大小的评判主要是依据其行为自身危险性的大小,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是通过防御性的大小来反应,防御性大小又是通过防御的时间、空间和能力来表现的,这个第一过程就是确定交通险情对事故发生的作用大小;

第二过程就是确定防御性行为作用的大小,当险情行为危险性较小,对有防御可能的一方首先判定防御性行为是否存在自身的错误操作或者不当降低了防御能力,从而没有充分利用应有的防御时间和空间。各方防御失误行为的作用大小与其利用自身防御时空程度成正比;

最后,经历了致险行为和防御行为后,交通事故的发生成了不可避免,从而可以得出综合性的判断,当事各方的过错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的作用大,则其承担主要责任;作用小则承担次要责任;作用相当则承担同等责任;无作用则不承担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一种客观的事实评价,应当用明确的、客观的指标对事故发生的过错性、因果关系做出事实判断,尽量避免主观性的法律过错评价,致险性及防御性的衡量就是明确、具体的道路通行技术规则指标的衡量,提高责任认定的可预测性和正当性,给交通参与者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让交通参与者明白,下次该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发生交通事故后,公平公正处理,提高事故认定认同度。

参考文献:

[1]杜心全主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2]傅以诺,顾方平.道路交通事故致因理论概要[J].道路交通与安全,2010(6)

作者简介:

篇4: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

a.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c.明显职业受限;

d.社会交往困难。

四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c.职业种类受限;

d.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五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b.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c.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d.社会交往贫乏。

六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b.各种活动降低;

c.不能胜任原工作;

d.社会交往狭窄。

七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b.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c.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d.社会交往降低。

八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远距离流动受限;

c.断续工作;

d.社会交往受约束。

九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十级伤残划分依据

a.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b.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c.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5 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的,如何处理?

当事人对伤残评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评定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重新评定。上一级公安机关在接到重新评定申请书后三十日内,应当作出重新评定的决定。

二 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

首先,因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首先要有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这是所有赔偿责任依据的开始。

其次,对于因交通事故引起的致人人身损害,主要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住院费,护理费,营养费,误工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精神损害赔偿等。建立的基础是伤残等级鉴定基础之上。伤残等级鉴定是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鉴定。

第三,伤残等级后确认后,依据当地的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以及受害人的年龄、户籍来确认各项赔偿责任。

篇5: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

李丹

要旨

交通事故虽发生在公司内,公安交警大队未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该事故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保险公司仍应按照交强险及保险合同约定的赔付范围承担责任。

案情

201*年3月6日19时许,江苏和旭物流有限公司(简称和旭公司)司机圣怀友驾驶苏A95422/苏A7062(挂)重型货车在南京金焰锶业有限公司(简称金焰公司)内发生溜坡,将位于其后下方魏信喜驾驶的装载机撞翻至坡下,造成魏信喜受伤及装载机损坏。苏A95422/苏A7062(挂)重型货车均在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简称浙商财险江苏分公司)投保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及6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并含不计免赔特约险。事故均发生在保险期限内。

金焰公司门口挂有“进出车辆须检查登记”以及“谨慎驾驶,切勿碰撞”字牌,限速10公里/小时标志。对此次交通事故,公安交警大队认为发生在公司内,未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

魏信喜驾驶的装载机为田明所有,田明将该装载机交给金焰公司使用,田明与魏信喜均为金焰公司职员。事故发生后和旭公司已支付魏信喜11万元,田明已支付魏信喜21119.67元。

裁判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该事故发生在金焰公司内,该公司并没有禁止机动车辆通行的警示标志,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本起交通事故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应适用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的相关规定。被告圣怀友驾驶苏A95422/苏A7062(挂)重型货车,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其在金焰公司内驾驶该重型货车过程中导致该车溜坡,并将其后下方由魏信喜驾驶的装载机撞翻至坡下,导致魏信喜受伤,圣怀友应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魏信喜在本次事故中不存在过错,不承担事故的责任。法院判决:对魏信喜的合理损失342186.55元,由浙商财险江苏分公司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其24万元,在商业三者险限额内赔偿其102186.55元;魏信喜应返还田明支付的21119.67元,返还和旭公司给付的11万元;驳回魏信喜要求由田明、圣怀友、和旭公司给付赔偿款及其他诉讼请求。

宣判后,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现判决已生效。

评析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三条的规定,非道路交通事故则不在保险公司责任限额赔偿之列。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而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这里的道路应作广义理解,厂区或公司内允许社会机动车辆通行的区域仍属于道路范畴,如私人庭院则不属于道路范畴。本案中的交通事故虽发生在公司内,但该公司门口并没有禁止机动车辆通行的警示标志,属于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该种情况应符合上述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道路”范畴。故本起交通事故应属道路交通事故,应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的规定,即同时投保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当事人同时起诉侵权人和保险公司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下列规则确定赔偿责任:先由承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部分,由承保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合同予以赔偿;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由侵权人予以赔偿。

篇6: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复核申请书

申请复核人:,男,汉族,197 年 月0 日出生,身份证号码:35 8,住 市 区 镇 村 22-1号,电话:。

复核请求

请求撤销 交警 公交认字[201 ]第00 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重新划分事故责任,认定、负事故同等责任。

事实与理由

一、事故经过及责任认定

201 年 月26日1 时39分,申请人驾驶 号小型轿车,由 收费站往 方向行驶,途径 高速公路下行 KM+450M路段时,遇突发情况(引擎盖突然开启,影响其驾驶视线),申请人采取向右连续变更车道紧急措施,当事人 未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导致其驾驶的行驶在第四车道的 号重型厢式货车,与 号小型轿车两车发生碰撞,造成申请人、乘车人、余、黄 不同程度受伤,乘车人 死亡及两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20 年 月2 日 省公安厅交警总队 高速公路支队一大队做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申请人负事故主要责任,负事故次要责任。

二、复核理由

根据 中 司法鉴定所出具的 【20 】痕鉴字第 号《车辆痕迹鉴定意见书》,本起事故的起因是申请人驾驶的 号小型轿车引擎盖在交通事故前并未闭合,造成引擎盖突然开启,影响申请人驾驶视线造成的,事故中申请人采取向右连续变更车道的操作应属正常的应急措施,号小型轿车存在的机械故障是本事故的起因,本事故系由车辆技术性能引发的事故,鉴于此,本事故应当被认定为意外,属偶发事件。交警部门据《车辆痕迹鉴定意见书》认定申请人承担本事故的主要责任,明显有失公正,应当给予改正。另从事故的监控视频等证据材料,可以认定当事人 事故发生时,视线离开正前方,未及时采取有效避让措施,这些行为与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当事人 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事故认定的责任明显不符,应当给予修正。事故发生后,申请人迅速报警,参与抢救伤人,避免了其他重大损失,其行为也应当给予肯定。

综上所述,交警高 公交认字[201]第 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在事故归责的认定明显有失公正,当事人 至少应该承担本次交通事故的同等责任。故依法申请复核,重新认定事故责任。

此致

公安厅交警总队 高速公路支队

申请人:

201 年9月

篇7: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信访;复核;程序

一、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概述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一般是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利用一定的专业技能,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分析与论证交通事故原因,并根据当事人的违法行为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违法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加以认定的行为。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具有以下特征:

(1)从主体上来看,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职责行为,认定的权力来源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直接授权,具有一定的行政性。

(2)从内容上看,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实际上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的分析,是对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确认。认定过程包括对交通规则的适用和解释,各种检验技术、侦查技术的运用,以及对事故现场的测量和勘查,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

(3)从效力上看,交通事故认定的目的在于解决当事人间因交通事故这一民事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损害赔偿纠纷。交通事故认定书主要起一个事实认定、事故成因分析作用,是一个专业的技术性的分析结果,具有证据效力。交通事故认定书既不同于鉴定结论,也不同于证人证言,因由公安机关制作,故应为公文书证,具有较高的证明效力。

二、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

目前,理论界对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观点不一:有的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具体行政行为,具有行政可诉性;有的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不具有行政可诉性。同时,该观点又分为两类,即一类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且属于鉴定结论;另一类观点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作为处理事故的证据,但不是鉴定结论,是行政文书、是书证。

笔者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兼有技术鉴定和行政行为的双重性质。但就整体而言,道路交通事故认定具有的技术鉴定属性要强于行政行为属性,将之纳入证据范畴中的鉴定结论更为适宜。具体分析如下:

1.交通事故认定是一种行政行为,表面上符合具体行政行为的基本特征

根据一般理论,具体行政行为有四个显著特征:一是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或者法律,行政法规授权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二是具体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单方意志实施的,它不以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同意为条件;三是具体行政行为是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作出的,不具有普遍约束力;四是具体行政行为影响相对人的法律地位,产生行政法上的法律后果。据此,判断交通事故认定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认定行为的权力来源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直接授权;其次,认定行为是公安机关依法必须履行的职责,其认定依据是调查的事实和法律法规,其作出认定行为不需要当事人的同意,虽然该职责行使仍依赖于当事人的选择,但是仅仅因为当事人可以选择通过行政机关解决,也可以选择不通过行政机关解决来否定行政机关作出事故单方性显然是不科学的;第三,认定是根据案件事实针对交通肇事当事人作出的,仅仅对案件当事人产生拘束力。第四,认定行为通过确定当事人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份额,直接影响当事人的权益,很显然,当事人的责任份额并非一个自然事实,而是行政主体通过法律规定程序作出的结论。这些特点完全符合了一般具体行政行为的构成特征。

2.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实质上为一种技术鉴定,它与一般行政行为有着区别

一是交通事故认定不直接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的法律效果,而只是交通违法行政处罚的先决条件。对法院而言,交通事故认定书主要起一个事实认定、事故成因分析作用,是一个专业技术性的分析结果,这个认定书具有证据的效力,而不是进行赔偿的当然依据。当事人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或者调解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将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自已主张的证据,也可以就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关联性提出质疑。如果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错误,法院可以不采信这一证据,进而作出与交通事故认定不一致的民事判决。二是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具有拘束力和公定力。行政行为的拘束力是指行政行为具有法律规定的或者行政机关决定的法律效果,行政机关和相对人有义务服从,并且必须积极履行。公定力是指行政行为一经成立,不论合法与否,即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行政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由于交通事故认定并不产生实际的法律效果,对相对人来说也就没有可以实现的内容和必须服从乃至履行的義务。在当事人其后有可能提起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的民事诉讼中,交通事故认定并不具有法律效力,而只是证据的一种形式,在因构成交通肇事罪而提起的刑事审判时亦事如此。四是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具有执行力。交通事故认定书不具有可以实现的内容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当然也就根本不存在相对人履行或者不履行该义务,行政机关或者其他国家机关强制其履行该义务的问题。

综上所述,交通事故认定虽然是公安机关依其职权单方作出的对事故当事人交通肇事这一特定对象和特定事项作出的一种定性定论,但不是依照新道法规定确定事故当事人的具体的权利义务,即不是对事故当事人的人身权、财产权进行直接处理,不属于直接调整当事人人身权、财产权法律关系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交通事故认定只能是一种技术鉴定,它与一般意义上的行政行为的主要区别是不直接确定相对人的权利义务,未产生实际的法律效果。新道交法将原来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改为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人民法院处理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确定当事人民事责任的重要证据,体现了新道法在交通事故处理机制和理念上的变化,也使交通事故的处理更加淡化了行政色彩,更多体现出民事侵权责任的特点。

三、道路交通事故信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公安信访部门的依赖性过大

依据信访条例的规定,只有在司法程序进行完毕后,才可以启动信访程序。实践中,相当一部分信访人过分依懒公安机关和公安信访部门,在被告知到有权管辖的法律机关提出后,仍然不到有管辖权的法律机关提出,而是要求公安机关作出处理。有的甚至是在向有权管辖法律机关申请的同时,就到信访部门上访。

2.合理与不合理诉求相互交织

近年来,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信访工作重视、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通过经济补偿予以解决信访疑难问题的办法被普遍采用。这一方式使得大量的信访案件得到有效化解,但同时也使一部分上访群众把解决问题放在次要位置,把经济赔偿补偿作为主要目的——“借信访之名,图经济之实”。个别上访人甚至成为信访“专业户”,把上访当成谋生手段,在诉求已经解决,补偿已经到位的情况下,不断重访、闹访,提出不合理的经济要求,使得公安机关的信访成本逐年攀升,影响了信访工作的整体开展。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分析

1.理顺交通事故认定救济途径

(1)在公安机关处理阶段,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不服,应该在三天内提起复核申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规定“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当载明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因此,如果当事人有充分的理由和证据证明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责任认定错误,有权利申请复核要求上一级交管部门予以变更或者撤销。对于复核,以一次为限。

(2)如果对复核后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仍然不服,可以在法院诉讼过程中提出异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可否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意见》(法工办复字[2005]1号)“……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的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制作的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案件的证据使用。因此,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为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认定书牵连的民事赔偿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据此,诉求人不能直接就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直接提起民事诉讼,但可以间接通过损害赔偿诉讼向法庭提出自己对事故认定书有异议,请法庭对其进行审查,由法庭对交通事故认定予以质证后决定是否采信这项证据。法院可以根据庭审查明的结果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不予采纳或拒绝采信,还并有权重新决定事故的赔偿责任比例。

(3)通过信访程序请求纠正《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依据信访条例的规定,只有在司法程序进行完毕后,才可以启动信访程序。作出交通事故认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本身并不主动承担重新认定,而是由上级机关责令重新认定后,予以救济。因此,当事人可依照信访程序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依法提出信访,请求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信访条例》规定,对案件进行复查,重新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

2.探索交通事故认定公正机制的构建

(1)设立交通事故公开认定及听证程序。公安交警部门通过对事故现场勘验、检查、对有关事项调查、检验、鉴定,在规定时限内径行做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这个过程主要由公安机关内部掌控。事故当事人鉴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和事故发生后的情绪紧张等各种主客观因素,往往只是一个非常被动的参与者。事故认定结论实际上是交警部门自己关起门来做出的。笔者建议,交通事故的认定的程序应该公开,不应仅将事故认定作为内部程序封闭进行,让当事人参与进来,类似于法庭庭审的形式,双方可以直接对相关证据材料公开发表认证质证意见。《公安机关程序规定》第二十五条规定,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因此,公开认定程序是有明确依据的。同时,对于重大财产、人身损害事故,应该设立事故认定听证程序,类同于公安机关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赋予相关当事人申请权,让事故认定公开、公正原则真正得到贯彻,切实维护好当事人的权益。

(2)设立交通事故重新认定程序。从立法本意来讲,《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通事故认定重新认定程序的取消是要淡化事故认定的行政色彩,强化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定位,肯定法院的最終裁判权。实际上,立法理念的进步并不能有效阻断事故认定的行政属性,这在司法实践中反而是助长了行政权的专断性。笔者建议,对于重特大事故,特别是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应该规定对事故认定不服申请重新认定的程序,以期给予当事人足够的程序救济,避免行政权的过分膨胀和专断。

(3)设立当事人证据材料获取程序。《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七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可以查阅、复制、摘录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材料。公安机关应当加盖事故处理专用章。”上述规定正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的具体体现。据此,当事人如果对交通事故认定有疑义,可以利用这个规定去了获取事故认定的证据材料,了解和掌握事故认定的全部信息。

(4)设立重新鉴定的申请程序。交通事故认定实际是一种鉴定行为,而公安机关对于鉴定异议的处理亦有相关规定。《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违法嫌疑人或者受害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提出重新鉴定的申请,经县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进行重新鉴定,申请重新鉴定以一次为限。”由此可见,《道路交通安全法》未规定申请重新认定程序,并不能排除当事人按照该规定申请重新鉴定。这种申请有着明确的依据,不失为一条可以尝试的救济途径。

(5)设立责任认定的询问或质询环节。《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条均规定,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鉴定人发问。对于当事人有疑义的认定内容,可以申请作出交通事故认定的人员出庭,当庭询问事故处理的事实情节,对事故认定中的疑点提出质问,以查明案情。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九条,“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鉴定人确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因此,根据上述规定,在事故认定人无法出庭的情况下,至少应该出具书面的质询答复。

篇8: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复核申请书

申请人寇新春,男,汉族,1977年10月19日出生,现住惠农区庙台乡省悟二队,系死者寇新才的哥哥。

申请人因弟弟寇新才道路交通事故一案,不服石嘴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红果子交警队大队第049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以下简称原认定书)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51条,提出复核申请,请求依法撤销原认定,重新作出公平、公正的认定。事实与理由:

原认定认为死者寇新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一条“机动车行驶时,驾驶人、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使用安全带,摩托车驾驶人及乘坐人员应当按规定带安全头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二条第二项:“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也没有交通警察指挥的交叉路口,除应当遵守第五十一条第(二)项、第(三)项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二)没有交通标志、标线控制的,在进入路口前停车瞭望„„之规定,应承担本事故的次要责任”。

原认定所确认的事实与客观事实不符。申请人认为:

1、大货车司机酒后驾车,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直接导致本次事故的发生。

2、肇事大货车在事发时,车速是多少,交警部门未委托专业鉴定机构鉴定;同时,从现场刹车痕迹来判断,大货车肯定存在超速行为。

3、有目击证人证明,事故发生后,大货车移动车位,破坏现场,大货车司机存在故意伪造、破坏现场的行为,希望交警部门进一步调查。

4、再者本人虽有违章行为,但是这与本次事故发生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致命联系,不应承担本次事故的次要责任。

5、从事故现场看,两车发生碰撞后,大货车将摩托车撞出30多米远。而大货车刹车痕迹也较长,不难判定大货车超速。

6、作为公路管理部门没有在道路上施划标线、没有安置交通标志,交通部门没有尽到合理管理义务,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综上所述,申请人认为原认定草率失责,确认事实错误,划分责任显失公平,违反法律规定,是一份根本错误的认定。特此申请复核,请求依法撤销原认定,重新作出公平、公正的认定。此致

石嘴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篇9: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复议申请书

申请人:栗玉贵,男,1959年5月29日,汉族。韩二女、女,1961年2月4日,汉族。住址:山西省繁峙县神堂堡乡口泉村048号

申 请 事 项

1.依法撤销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事故处理大队作出的“(神)公交认字第2015002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2.依法认定王盘珍承担本次道路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事 实 与 理 由

申请人不服被申请人于2015年10月16日作出的“(神)公交认字第2015002号”《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申请重新对责任进行认定,事实和理由如下:

2015年9月26日10时许,王盘珍驾驶的晋HW7786吉利牌小型轿车,由东向西行驶至繁峙县神堂堡乡口泉村往西路段时,在乡村公路单行线的危险路段与由西向东栗玉贵骑乘的王牌电动自行车正面相撞,造成栗玉贵和乘坐人韩二女不同程度重伤,韩二女腿骨骨折自今无人过问。申请人认为王盘珍当时车速太快,在危险路段不鸣笛,不减速,由于王盘珍慌神突然向左猛打方向,紧接着又向右拐,左右摇晃,造成栗玉贵骑乘的电动车无路可走被逼停,同时正面被王盘珍所驾驶的晋HW7786吉利牌小型轿车撞飞出去。当时二人受伤严重,意识不大清醒,下午3点多在砂河二医院,由其受害人子女在繁峙报警。十几天后才由栗玉贵带交警队勘查现场。据此申请人认为由王盘珍负该起事故的全部责任。

由于对方为逃避责任在交警队请客吃饭,利用特殊关系不以事实的认定电动车负同等责任的错误认定。

为保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安全的交通秩序,依法严惩肇事人员,特提出重新认定申请,依法支持申请人的合理请求!

此致

忻州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

申请人:栗玉贵 韩二女

篇10: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

申请人:,男,19年 月 日生,住址:赣州市章贡区红旗大道,身份证

号:,电话:

被申请人: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大队,地址:赣州市东郊路,电话:8123138 第三人: 陈XX,女,19 年 月 日生,住址:赣州市章贡区贸易广场西区,身份证号:,电话:

申请人因为不服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大队赣市公交直认字

[2012]第272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申请复核。复核请求

依法撤销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大队赣市公交直认字[2012]第

272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本起交通事故重新作出责任认定,认

定申请人不承担本次事故的责任。事实和理由

一、认定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经过与事实不符

原认定书认定: “2012年6月14日7时55分左右,陈XX(对方)驾驶赣州

A404XX号电动自行车(搭载叶X)沿厚德路由西向东行驶至厚德路小学门

前路段时,在左转弯过程中,叶晨左脚与相对方向直行由XXX(本人)驾

驶的赣BHXXXX号轿车擦刮”。申请人认为与事实不符:

1、从现场示意图可知,碰撞点位于厚德路小学路口西端以西10米外,距

道路北侧边缘1.5米处,第三人左转横过机动车道后因送女儿叶X上学欲进

入厚德路小学路口,故沿道路北侧向东逆行,并非如原认定书所述“在左

转弯过程中”。碰撞点距道路边缘仅1.5米,而且是叶X反向骑乘,左脚伸

出电动车尾部发生擦刮,而该电动车的长度已经超过1.5米,在这样的距

离内,第三人不可能继续横过道路向道路边缘(道路北侧)运动,因而第

三人必然已经改变运动方向,而从第三人送女儿上学的目的可以判定:第

三人必然沿道路北侧向东逆行欲进入厚德路小学入口。

2、从“叶X左脚与相对方向直行由XXX驾驶的赣BHXXXX号轿车擦刮”的认

定可知,叶X为反向骑乘,因为,如果叶晨正向骑乘,双方车辆右侧碰撞

只能伤及叶X右侧肢体,而叶X左脚受伤故为反向骑乘,由于叶X反向骑乘

而第三人车辆后座有较大的靠背,致使叶X左脚不得不外伸,超出第三人

车辆车把宽度与车尾,因而与申请人车辆擦刮。被申请人对如此重要的事

实没有认定是严重失职。

二、认定交通事故成因错误

原认定书认定:“当事人XXX当日驾驶机动车行驶至学校门前路段时,对

道路的交通动态注意不够,忽视安全”。申请人认为是错误的:

1、被申请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申请人“对道路的交通动态注意不够,忽

视安全”。

2、申请人在观察到第三人突然骑行左转后,立即采取了制动措施,申请

人车辆已经停止,是第三人逆行主动向申请人运动靠近发生擦刮,申请人

已经做到了注意观察、安全驾驶。

3、申请人不可能对第三人违反交通规则突然骑行快速横过机动车道的“

交通动态”进行预判和注意,在第三人横过机动车道后其合理的运动方向

应该是沿道路北侧向西与申请人同向运动,那么两车的相对运动速度为零

甚至远离,是不可能发生碰撞事故的;申请人更不可能预见第三人在违章

横过道路后又继续违章逆行,被申请人的认定违反常识。

三、适用法律错误

原认定书认为:“当事人XXX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申请人认为适用法律错误:在司法实践中《中华

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属于兜底条款,只适用于

有明确违法过错行为但法律法规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规定的情况,被申

请人在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申请人有违法过错行为的情况下适用该条款属于 滥用职权。

四、严重失职,遗漏重要证据

1、本事故发生后,被申请人暂扣了双方的车辆,但只对申请人的机动车

进行了技术性能检验,未对第三人驾驶的电动自行车进行技术性能检验,故不能排除本事故是由于第三人电动自行车技术性能不合格引发的。应责

令被申请人补充证据。

2、未验证第三人电动自行车是否超载 根据《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9月2日,网址

:http://)的数据,7岁女童的平均体重为23.8千克,35-39岁成年女性的平均体重为56.9千

克,发生事故时第三人(39岁女性)搭载叶晨(7岁女童),按平均体重

计算2人总重达80.7千克,而国家规定电动自行车载重为75千克,所以发

生事故时第三人电动自行车可能出于超载状态,不能排除本事故是因为第

三人电动自行车超载造成方向和刹车失控引发的。实际上,第三人体型明

显偏胖,目测体重就超过75千克,但被申请人对该事实视而不见,玩忽职

守,恶意遗漏重要证据。

综上所述,1、本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第三人在违章横过道路后又强行违

章逆行,主动靠近申请人车辆;次要原因是第三人搭载的叶晨反向骑乘左

脚伸出车外,致使叶晨左脚与申请人车辆发生擦刮;

2、申请人遵章正常

行驶,已尽到注意观察、安全驾驶义务,且采取了制动停车行为,没有任

何不当行为,不应承担责任;

3、被申请人遗漏了可能影响认定结论的重

要证据,应责令补充。

故请依法依法撤销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大队赣市公交直认字

[2012]第272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本起交通事故重新作出责任

认定,认定申请人不承担本次事故的责任。此致 赣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

申请人

篇11:道路交通事故认定的性质和功能

关键字: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监控技术;违法行为监控;计分制度

道路交通监控技术适用记分制度是《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发之后重点突出的一项规定,但是由于各级对法律理解的不同,导致在实际执行这项规定的过程中,有许多违反处罚原则的做法,导致道路交通监控技术成为一种摆设,记分制度也没有起到记分处罚的效果。

一、道路安全监控技术及其重要性概述

(一)道路安全监控技术

道路安全监控技术就是利用电子监控设备将一些道路交通违法的行为进行记录备案,是交通部门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这种技术所采用的监控设备主要包括了三种,即“电子警察”、“全球眼”、治安卡口设施和车辆超速监测。

(二)道路安全监控技术之下的违法行为记分制度

记分制度是交通部门针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管理制度,其处罚依据是通过分值的形式来划分违法行为,根据行为人的违法程度来以及对应的分值对其进行处罚。如果处罚分值累积到规定的限值,那么将予以行为人禁止驾驶的处罚,并需要进行再次相关驾驶考试,直到考试合格之后才重新获得驾驶资格。

(三)道路安全监控技术之下违法行为记分制度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来说,记分制度并不属于行政处罚,只是针对违反交通安全规范条例的违法行为的行政行为,同时也不是任何违反道路安全的行为都要记分,只是记分制度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并且在取证方式上,记分制度并没有规定其采取何种形式,一旦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就可以作记分处理。因此,在道路安全监控技术之下,采用记分制度不仅可以作为违法行为的处理依据,并且在法律层面上并没有阻碍,提高道路安全交通违法行为处罚的直接性和有效性。

二、我国道路交通监控技术认定违法计分制度的适用过程中的问题

(一)“买分卖分”现象严重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一旦驾照的持有者在记分周期内扣了12分,就需要参加相关培训并重新考试。但是因为道路监控有时并不能清楚地显示当事人的外貌特征,在作记分处罚时就无法明确当事人,导致在实际的生活中有许多人通过“买分”和“卖分”的方法来逃避相关处罚。

(二)“代扣分”屡有发生

“代扣分”就是某个车主违法行为需要作记分处罚,而该车主却利用其他驾照来代其接受扣分处罚。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买分”和“卖分”现象的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是道路交通监控系统无法提供清晰的图像资料,比如某辆车停车时占用公交车道,但是监控设备并没有在视频资料上,因此无法知道当时的驾驶者,通知车主到交通部门接受处罚时,就可以用别人的分数来“代扣分”。

(三)对法律适用和解读不一致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第114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可以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能够确定驾驶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

三、道路交通监控技术认定违法行为记分制度的适用范围辨析

公安交管局和地方交管部门在适用记分制度的规定上,当不能明确驾驶人的情况下就不适用记分制度,因此就做出了“只罚款,不扣分”的规定。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是“对能够确定驾驶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显然交管部门的规定与法律是不符的,法律主要突出交通监控技术得到的资料。

四、计分制度适用的对策措施

(一)采用先进的道路监控技术

传统监控技术最大的限制就是拍摄图像不清晰,进而无法明确实际驾驶人。因此,为了保证监控系统拍摄图像的清晰度,应利用高清摄像技术,将交通道路监控设备更换为高清摄像头。并构建数字化的监控模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建立视频网络监控中心。这样就可以利用周边的电信网络,将城市道路监控摄像与监控中心即时连接,实现交通道路无死角监控。

(一)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首先就是要明确法律的规定,避免出现歧义,借此保证法律适用的统一。其次,根据车牌唯一的特性,明确处罚主体,并创建设立异议程序,也就是依据道路交通监控系统得到的违法资料,推断实际驾驶人是否属于车辆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时后者也有权利证明不是当时驾驶车辆的人,且不必证明谁是驾驶人。

(二)逐渐改善记分制度

目前记分制度中规定了记分周期,周期一过驾驶人的记分记录就会清空,“买分”和“代扣分”现象的情况也正是由于这条规定而不断发生。所以,记分制度中应取消年度清分这项规定,建立年度累计记分的制度,清分情况要与驾驶人的驾驶情况和经济利益相关。换言之,驾驶人在较长时间内一直保持良好的驾驶记录,那么在车险上就可予以一定的减免。

(三)加强制度的解读

道路交通监控技术认定违法行为适用记分制度的重点是道路监控技术,记分制度的适用上应根据监控系统得到的资料。即根据法律的规定是对能确定的驾驶人进行处罚。如果是驾驶人不明确的情况下,交管部分就应明确记分制度的适用范围和处罚主体,不能将责任直接指向车辆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时也不能因为无法明确驾驶人,就不适用记分制度,反而罚款。

结束语:

在认定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上,道路交通监控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记分制度的处罚提供了许多证据资料。但还由于交管部门对法律制度认识的差异,以及监控技术自身存在的缺陷,导致记分制度在适用时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取消年度清分的记分制度,并加强对记分制度的理解,保证记分制度适用时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龚鹏飞.非现场执法中违法责任主体若干问题的探讨-兼议累积记分制度[J].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08(01).

[2]林如碧,陈忠.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确定之违法行为适用记分制度探讨[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1(06).

上一篇:三八妇女节庆祝酒会致辞讲话下一篇:学校财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