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名人

2024-06-24

中外历史名人(通用6篇)

篇1:中外历史名人

古今中外名人励志名言警句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3、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4、世界上惟一成倍增加幸福的办法是与人分享。——谢乐

5、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6、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莎士比亚

7、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8、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9、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徐特立

10、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11、我认为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巴尔扎克

12、没能弄清对方的底细,决不能掏出你的心来。——巴尔扎克

13、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14、如果死后才得到盛名,那我倒不急于得到它了。——马泰尔

15、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16、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17、追求赞誉的人,功绩不会很大。——普鲁塔克

18、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19、一个人如果抛弃他忠实的朋友,就等于抛弃他珍惜的生命。——索福克勒斯

20、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21、自由应是一个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机会。——加缪

22、大脑应得到休息,这样你才能进入更好的思维状态。——菲得洛斯

23、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加里宁

24、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25、年轻只知学习营利,乃生命中最黯淡之时刻。——格里尔

2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27、心灵有时应该得到消遣,这样才能更好地回到思想与其本身。——费德鲁斯

2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9、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

31、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永祚

3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3、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3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5、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36、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37、当信仰丧失了,荣誉也失去了的时候,这人等于死了。——惠蒂尔

38、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39、贫困不是耻辱,羞于贫困才是耻辱。——托·勒

40、要这样生活;使你的朋友不致成为仇人,使你的仇人却成为朋友。——毕达哥拉斯

4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42、真正的名声,是在虚荣之外。——莱昂

43、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44、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45、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46、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马克思

4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48、以酒交友,与酒一样,仅一晚而已。——罗高

49、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50、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贝多芬

51、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52、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53、勿谓寸阴短,既过难再获。勿谓一丝微,既绍难再白。——清·朱经

54、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55、对于国家的敌人来说,没有比坟墓更好的地方了!——成吉思汗

5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5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8、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茅盾

59、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60、任何倏忽的灵感事实上不能代替长期的功夫。——罗丹

61、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62、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3、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64、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65、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类,向人道前进。——鲁迅

66、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6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68、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列宁

69、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迈克尔·乔丹

70、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1、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

72、很明显的,公司不可能比员工成长得更好或更快。——李奥贝纳

7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4、世界荣誉的桂冠,都用荆棘编织而成。——贾赖

75、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76、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77、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78、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列别捷夫

79、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80、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篇2:中外历史名人

一、中国古代作家: 李白

1、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他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他闯进了宫廷,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他醉着,大笔横扫,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和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2、一叶舟,一个人,一壶酒.一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一问之”道出酒入豪肠的酣畅,一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现无穷豪情壮志,一朵清逸飘洒的青莲绽放水中,一位自信狂放的诗仙璀璨于盛唐!

3、诗中仙起,千万书生尽低头.他乐观,“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至情,“桃话滩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他豪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看尽长江景色,方见“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 杜甫

1、漫漫长路,谁在弹奏忧国忧民的千古绝唱?破旧草堂,谁在用诗诠释背井离乡的悲甚愁肠。他的赤子之心,照耀在唐代盛衰上,化为一腔怒火,燃尽腐败和丑恶。他的诗篇铭记在人们心中,化作一股热泪,洒遍祖国河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忧愁的身影定格在历史长廊,化为一颗明珠,照耀在诗坛之上。

2、一代诗圣:杜甫:是他,用沉重的笔调写出战乱带给老百姓的灾难,写出了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他的诗歌超越了唐诗的内涵,化成一把把利剑,划开封建制度的屏风,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他也因此成了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人物.3、一片丹心,诗写历史——杜甫:他的一生,他的“诗史”是盛唐转为晚唐的写照。他吟唱历史,吟唱了唐朝的挽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的寸寸丹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他的雄心壮志。诗圣写诗史,诗史留万世。

4、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杜甫:谁,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魄?谁,能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情怀?又有谁,能在“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窘境之下还怀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心愿.你博大的胸襟能容海纳川,惟有你,才顶得起“诗圣”的光环.屈原

楚王因为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流放了.屈原被放逐后,走到江边,独自一人披散着头发沿着水边边走边吟唱,脸色憔悴。一个渔夫看见就问他说:“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全世混浊却只有我一人清白,大家都醉了却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夫说:“聪明贤哲的人,不被事物所拘束,而能顺随世俗的变化。全世上都混浊,为什么不顺着潮流推波助澜?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薄酒?为什么要保持高尚的节操志向,却使自己被放逐呢?”

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用手弹去冠上的灰尘,刚洗过澡的人一定抖掉衣服上的尘土。一个人,谁又能用清净洁白的身体,去受脏物的污染呢?我宁愿跳入水中,葬身鱼腹,又怎能用高尚纯结的品德,去蒙受世上的尘垢呢?”于是写下了《怀沙》赋,便抱着石头,自己跳到汨罗江死了。

世间皆浊唯我独清 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路漫漫兮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李煜

古词坛“南面王”:李煜:上帝的方向盘打错了方向,于是,他在一个极浪漫的日子——七夕,降临到了才子的陵墓——帝王之家。他是一个业余的政治家,却绝对是一个天才的文学家。他有着那如女子般的细腻——“啼莺散,余花乱,寂寞画堂深院。片红休扫尽从伊,留待舞人归”;他有着那似樱花零落的淡淡忧伤——“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他有着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家国愁肠——“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他在瑟瑟秋风中走来,又踏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哀叹离去....留下的只是那令人叹服的绝美文字,和深深埋藏的缕缕愁丝.......苏轼

1、上天给与你辗转沉浮的生活和大起大落的经历,而你却用他们编织成了一个属于你的诗的世界。你道出了“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真理;绘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美景;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的超凡绝世的才华在诗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的奇峰!

2、豪放的哲人——苏轼:是你,凝望庐山,道出了“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是你,遥望苍穹,唱出了“西北望,射天狼”的气概;是你,对饮明月,吟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公婵娟”的人间祝福。你,不仅心系祖国,更胸怀人间真情。你,才是至情至性的好男儿!

3、天涯倦客——苏轼:好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你站在月下,感叹人生的无奈与无常。多情的流水伴你走过那段没落的仕途。你畅欢手中的美酒,倒出那我观人间世,无如醉中真的真言。寒冬逝去,又是春江水暖时。蕲水旁,是否还留下您矍铄的身影?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唱出了你的豪气冲天;“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唱出你的柔肠;一考成名,却又仕途坎坷,你却表现得如此坚韧。你留下的不仅是才情横溢的诗篇,更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5、带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带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缠娟”的美愿,带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长情,他来了.他豪放豁达,全然不亚于易安的婉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东坡居士,诗坛的恒星.6、忽一句“我欲乘风归去”明清的月色下,你遥遥以醉却风不流减.词,倾荡磊落;诗,开辟古今之所未有,涣然水质;文,漫衍浩荡,这是你的魂.文诗词凸现了一个文字家的博广.1 辛弃疾

1、铁骨铮铮民族英雄,慷慨悲壮一代词豪。

一位英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他的一生,奋发激昂,抗战爱国,壮志未酬却念念不忘收复中原大业;他的一生为民造福,呕心沥血,他的人格精神是世人楷模,令后人景仰。

一位艺术家,歌咏抗金,悲壮激越。他的词,穷极变化,处处生春。或热情洋溢,气概纵横;或情致缠绵,词意婉约;或清新纯朴,自然真切;或风格独特,幽默诙谐,艺术造诣,词史一绝。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铭记,金戈铁马的一代词豪--辛弃疾

2、一星陨落,抖落万千火星.辛酸泪,少年不食愁滋味.弃了谁?醉里挑灯看利剑,为了君王天下事.疾水向东流,中间多少行人泪,他不言,读者醉.李清照

1、你的身影,在伤感中飘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战乱与离散没有抑制你的情感,反而抒出了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直欲压倒须眉的柔情。

2、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活泼少女,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寂寞思妇,你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时代见证者。但弱水之于中,只有你在藕花深处笑唱出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只有你在重阳吟出“人比黄花瘦”,也只有你唱出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在那个封建的社会,深刻在人们的心头,在千年岁月的长河里,发出永恒的光辉。文天祥

一身正气撼千古,两眼冷对夺命刀,在牢笼里,你满腔豪情地写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断头台上,你坦然唱出威慑天地的《正气歌》,你凭着一腔爱国热情,一颗爱国之心成为了不屈的灵魂.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刑场。监斩官问:“丞相还有甚么话要说?回奏还能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甚么可说的?”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说:“我的事情完结了,心中无愧了!”于是引颈就刑,从容就义。死后在他的带中发现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死时年仅四十七岁。

文天祥面向南方慷概就义了,给世人留下一首撼人心弦的《正气歌》。

岳飞

精忠报国是他少年的志愿,从此踏上征途.他的”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写下千古绝唱<<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何等地壮志凌云,”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如何地气吞山河.英雄本色,飞跃云天!陆游

你满腔爱国热血,怀抱抗金救国的壮志,赤胆忠肝。你面对战场的冷漠无情毫不退怯。在失败时你仍对未来充满希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对祖国的忠诚至死不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曹雪芹

1、一生雨打浮萍,屡遭变故,然而性情豪放,痛感穷困潦倒,世态淡凉,然后愤慨着书,石头一生饱受难,却得红楼传遍天,怎能忘,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愿用星辉记雪芹。

2、曹雪芹先生,是中国文学历史上最伟大也是最复杂的作家.他穷愁潦倒而又嗜酒狂放,他生活落魄却挥笔铸成巨作《红楼梦》,他的胸襟和画风赢得此一诗:醉余奋扫如椽笔,写出胸中傀儡时。对啊,傲骨如君世已少有。

二、中国古代人物

公元前99年,司马迁正潜心写作《史纪》时,因李陵事件,遭到惨无人道的“腐刑”。这对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极大的摧残和耻辱。在逆境中他想到了死。但更多的是想到不能轻生,因为他的宏愿还未实现,伟业还未完成。他从先圣先贤在逆境中奋起而有所作为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狱中,他含垢忍辱,磨砺心志;出狱后,勤奋耕耘,发愤写作,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终于写出了《史纪》。

勾践

为王者,所以有勇气从头开始;为王者,所以有胆略为敌寇前马;为王者,所以有毅力苦熬万般耻辱;为王者,所以有威信使天下归心.十年忍辱负重,十年卧薪尝胆,终能傲立天地之间,成一番霸业.周敬王二十六年春,吴王夫差为报父仇而率军攻越,在夫越打败越军,越军退守会稽山越王勾践率披甲持盾的5000名士兵守卫,同时贿赂吴太宰嚭而求和。越国又给夫差进献美女求和,夫差有志向北方扩土,与越媾和。勾践与范蠡作为人质留在吴国,卑事夫差,而把治理国政之事交给文种。勾践在越三年,到周敬王二十九年吴王夫差赦勾践归国。他苦心积虑,立志报仇雪恨,为了磨砺志气,不忘屈辱,他把苦胆挂在室内,吃饭之时一定要先尝苦胆。睡觉时候身下垫着木柴,以使自己警惕,不得居安忘危,丧失报仇雪恨的决心。他亲自与百姓一起共同耕作,让夫人织布裁衣,食不加肉,衣不饰采,与民同甘共苦。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周敬王三十八夏,越王勾践乘夫差远出,以大军攻吴,大败 2 吴师,破吴都。周元王四年,勾践再次大举攻吴,击败吴军,夫差自杀。此后,周元王封勾践为伯,即为诸侯之长,勾践遂称霸于诸侯。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一

项羽,昔日的楚霸王,纵然有盖世神功也无法改变楚国破灭的事实。乌江旁,他已被敌军层层包围,空气中飘荡着象征繁盛的楚歌,悠远婉转。此刻,他刚毅无比的心开始脆弱起来,看到四处躺着的无数兄弟,他懊恼曾经的刚愎自用,悔恨楚国的大好局势和弟兄的生命葬送在自己手里。怀着深深的自责,他把刀架在了自己脖子上,刹那间,血染红了乌江河畔,倒映着半边天空。残阳如血,楚歌依然哀婉缠绵。一个巨人倒下,却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在《垓下歌》中流露出了几分哀愁,几分无奈。在我看来,他是充满棱角的多边形,纵使有豪迈的气概,称霸的壮志,却只能在四面楚歌之时放纵形骸,苍凉的歌颂只能让滚滚的乌江为之伴奏,又有何颜面见江东父老?他的锐气,他的突兀,他的彰显,让历史也惧怕三分。“序八州而朝同列,吞二州而亡诸侯”的始皇已将天下扰得惶惶不得终日,哪又容得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

项羽欲学万人敌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项羽,生于楚国将官世家。小时候家里请老师教他识字,没认几个他就不肯再学下去。再让他学剑术,又没学成。项羽的叔叔项梁十分生气,骂他不长进。项羽袒露心迹说:“认字,能够写自己的名字,就足够了;剑术,只能对付一个敌人,不值得去学。我要学就学对付千军万马的本领!”于是项梁就教项羽学习兵法,终于成就了项羽“西楚霸王”的大业。悲哉项羽,壮哉项羽

朔风哀哀,孤鸟悲鸣,一道森寒的剑光自他的喉部轻轻划过。如同那清冷的月光。一代战神就这样自刎于乌江水边。一颗巨星陨落了,但这却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和战绩。项羽,一个悲剧英雄。一代天骄,折服众生,却无奈,死亡就是当时赌得和平与统一的唯一筹码。项羽少有壮志。“彼可取而代之”在那个战乱横行,阴谋与权利纵横的时代,谁可以说出,谁敢说出这样豪迈而大气的话语。或许有些人会说项羽太外露,沉不住气。可我会说“艺高人胆大”,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谁敢拿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开玩笑。西楚霸王,你一生杀敌无数,驰骋疆场,闪耀恢宏的霸气,却无奈天意弄人,四面楚歌。因自觉愧对江东父老,在滚滚乌江水边自刎以谢天下。要么一战灭暴秦,要么一战而弃天下。如此酣畅淋漓却又壁立千仞。

虞姬,这个倾国的美人只求可以与相爱的人厮守在一起。却无意她爱上的人是项羽,这个一生戎马的悲剧英雄。才会上演乌江水边那一场千古传颂的“霸王别姬”。一笑桃花开,一笑楚歌埋。两个相爱的人选择了以同一种方式告别尘世,似乎更符合那段历史的意境。这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当拔山举鼎的传奇褪成一页泛黄的纸,与斜阳下汉高祖传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形成鲜明对比,你已经远去留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背影。我认为你最终还是战胜了刘邦的。以独特的魅力于后人的口碑之下。于是,因你的不朽,司马迁毫不犹豫将你列入本纪,李清照为你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壮丽诗篇。乌江也因你而成为历史帛书上流淌着的一行深深浅浅的篆文,成全了你的流芳百世。

项羽,其实你并没有失败。因为有重情重义陪你殉葬,你轰轰烈烈的死去,却永远活在 人们心中。历史将你铭记,这千百年来屹立在乌江水边的乌江魂。一代儒将美周郎

1、立足于滔滔江边,听取波澜咆哮,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你偏偏儒将的真实祷告。视百万雄兵如冢中枯骨,火烧赤壁,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虚怀若谷,让你屏弃“既生瑜,何生亮”的诽言。一曲《长江吟》,弹不尽的是你壮志未酬的遗憾。一颗将星陨落,顿时星月无光。

2、赤壁雄烈,江东英才——周瑜:他,忠君爱国,豪情万丈:他,割据江面,定建霸业;他,柔情似水,谁配小桥:他,雄才伟略,以弱制强。千年风雨盖不住当年雄姿,一首<<赤壁>>道不尽曾经丰绩,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存百世!关羽

1、一胡美髯,一个义字,一颗赤胆,一位武圣。他屹立在历史顶峰,永不褪色。回头望:过五关斩六将,显猛士精神;水淹七军,展智者风采;义释曹操、千里走单骑,看忠义两全;单刀赴会,刮骨疗毒,见英雄本色。他顶立在天地间,化为巍峨高山,永垂不朽!他是人们心中的英雄。

2、你手持偃月刀,温酒斩华雄,气势恢弘。你过五关斩六将,忠心不二.你华容道放曹,报恩之心天地可鉴.你那面红耳赤,已经给敌人一个下马威,加上你的忠心武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你的神威后人敬重,受人参拜!

3、仗青龙偃月,捋二尺长鬓,那是他凛凛的威风;持单刀赴宴,唯一心归刘,那是他耿耿的忠心,驾赤兔马,五关斩六将,华容释曹操,他为人深重义气,作战勇冠三军。他是豪情与 3 义气的结合,是人与神的极致。

4、红脸卧蚕眉,丹凤眼,身高八尺,他就是美髯公.乱世纷争掩不住他的气壮山河,桃园三结义方显他的英雄本色.一把青龙偃月刀,温酒斩华雄威震天下:一生赤胆忠义,为保兄嫂,“身在曹营心在汉”,为寻兄长,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成万世神话.曹操

他,”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野心庞大,“拱天子以令诸侯”。一站赤壁,败走华容,三分天下。他,雄心不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八十万大军尽归麾下。贞观之治------李世民

乱世之时,英雄辈出.山城太原,冲出一条蛟龙.胸怀大志,劝父起兵,高瞻远瞩,争夺天下.勇,平定关中,歼灭诸雄.智,玄武之变,抢先下手.仁,瓦岗降临,收入帐中,终成开国元勋.以史为镜,方显其明,连通国外,四海一家,方显雄才大略.马上能得天下,马下能治天下,终成贤明君主.贞观盛世,由后人来敬仰.山城蛟龙,终成真龙.包拯

1、公正的执法者——包拯:他,脸黑如碳却心明如镜;他,处于乱世却一身正气;他,身在黑暗官场却不同流合污。他,时人誉之:“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后世则以之为清廉正直的代表;他的名字似乎已被人们忘记,因为,人们给了他另一个更伟大的名字:青天!

2、廉洁如青天——包拯:额上一轮弯月,头顶一片青天。一股正气,两袖清风。他的断案推理,惊世骇俗;他的公正凛然,令人间妖邪闻风丧胆;他的辩驳智慧,让正义得到伸张。他,就像一片青天,纯净而廉洁。

3、他乌黑脸庞,正是无私铁面;他法眼如炬,让那凶犯无处藏身.他温和,心存百姓之疾苦,苍生之忧;他冰硬,冷眼看金银灿灿,权势诱逼.他心中堂堂明镜只映出良知与律法.他为黎民撑起那一片青天.现当代作家 思想巨人:鲁迅

1、你用锋利的笔尖,划出黑暗中的一道《白光》;你用声嘶力竭的《呐喊》,惊醒了《彷徨》中的国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气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胸怀。鲁迅—一个不朽的灵魂,用一生的奋斗写下了属于自己的《狂人日记》。

2、“把生命献给中国,让世界为之景仰.矮矮的身躯,创造出崇高的事业,瘦削的肩膀,承载着千年的使命!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得沉重;从阿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坟头的花环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 你在孤独中呐喊,你在市声里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我们知道任何奖项也不足以涵盖你的贡献,但谨以此菲薄的礼品献给你-----世纪伟人鲁迅。”

二、现当代名人

永垂不朽的伟人:毛泽东

1、他踌躇满志,欲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看透人生,慨叹人生易老天难老;他狂傲自信,一举一动尽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气概。在黑暗的旧社会,他照亮了星空,照亮了全中国,照亮了中华人民的心。

2、你横空出世,掀起中国惊天动地的大变革.你纵横文坛,竟引无数英雄竞相刮目相待.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你的光芒染红了整片东方的天.览苍茫大地,问谁主沉浮?定是非你莫属!

3、说他是文人,他却有“四渡赤水出奇兵”的韬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壮志,“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胆量.说他是武夫,他却有“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绝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妙语.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领袖.周恩来

一天,在一次修身课上,魏校长相大家提了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还有的说“为吃饭而读书。”“为挣钱而读书。”而周恩来只静静地坐在那。为校长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坚定而清晰的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为之一振,睁大了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搏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篇3:高考历史中外同步复习策略初探

一、高考复习策略亟待更新

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是否便于学生接受和运用,直接制约着复习质量和效益,因此整合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必要的调整改造,是高考历史复习策略中不可或缺的教学尝试。有机改变原有的篇目章节划分所造成的静态、割裂、封闭,使之动态化、条理化、集约化。比如把各国的历史按阶段放到特定的世界大背景下考察,也可把某一阶段”定格”后对不同朝代、国别进行“静态”观察,以得出阶段特征,还可以把中外历史分门别类地作横向与纵向比较,以获得规律性认识。这种比较、分析的复习方法,既有大跨度、高概括,又有小切口、深分析,顺理成章,合乎认知规律,使学生一目了然。

所谓的“传统法”即先中国古代史、再中国近现代史、最后世界近现代史的既定程序,从基础到专题再到综合的三轮模式,该法在80年代开始形成,到90年代初走向完善,曾经是被广大师生普通使用的备考良方。

但当今教育改革的冲击波猛烈震撼着传统的教、学、考阵地,以高考内容和形式为契机的改革已初露端倪。为此要求广大师生应奉行前瞻性、实效性、可操作性和现实性精神,处理好高三教学进度、难度、广度和深度,进而对教与学、知识与能力、古今中外历史、学科内外综合等作恰当安排,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提高应变能力,克服封闭性和依赖性,以求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传统法”已明显滞后,遭遇了各方面的强力挑战,比如形势发展变化的挑战、素质教育要求的挑战、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挑战、新教材建设大趋势的挑战、史学研究新成果进展的挑战。这种严重依赖教材的固定程式,容易限制教学视野,忽视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心理需求,只是呆板、狭隘地满足于就事论事、习惯于静态分析、侧重于罗列史实等方面,较为偏颇。中国与世界史互相割裂,无视世界历史是有内在联系的人类社会的客观有序过程。长此以往,历史复习将陷于纷繁的枝节头绪中而漫无边际,无疑加重了师生的教学负担,因而若仍然因循守旧,沿用死记硬背或照本宣科之旧习,即必定无所适从,何况教材的相对稳定和高考的革新总是一对矛盾体,而世界全史在史学研究中的成果已经运用到中学教学改革中,而近年高考频繁出现中外历史渗透的趋势,于是乎在继承传统复习方法合理成分的前提下,活化教材,突破思维定势已势在必行,新高考历史复习策略呼之欲出。

二、“中外同步法”优化设计构想

现行高中历史课本共五册,800多页,约100万字。高考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短期内要牢固准确地掌握诸多史实、概念和线索,谈何容易?教师应以教学信息资料有选择地包容、摄取为核心,以激发教与学的自主性为基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为关键。教师先跳进题海,再让学生跳出题海。这样通过精讲、精选、精练,使学生变劳动密集型为智能密集型学习,把求知作为信息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让大家突破教材和课堂束缚,在知识的广阔天地中游刃有余,走出苦读厌学的怪圈。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要求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确保复习时序、目标的计划性;强化热点、疑难和薄弱环节的针对性;激发学生课堂听讲与课外吸收、消化的积极性,尤其应致力于改善教学策略和传授学习方法,例如诱导学生思考、梳理知识结构、整理教学内容、发掘隐性联系、促进能力迁移等方面,切忌简单机械地重复。本着“减负增效”的根本宗旨,在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课标与教材的立足点上,从宏观上不拘泥于教材,针对有关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变通处理,分解原有编排序列板块,通过变换视角、活化组合、切块归纳和立体分析,紧抠若干固有的内在联系,借助主题、线索和时空,寻求全方位的新情境,在纵、横两个方向为”能力立意”作文章,以便构建点、线、面的网络知识结构,建立一个具有张力的开放系统,使师生从繁琐的重复低效劳动中解脱出来。

该策略结构的轮次、任务、时间安排大致如下:

第一轮(强调学科内综合为主)

第一阶段:中国古代史(先秦—两宋)新课讲授,熟悉课本,上学期前两个月。主要方法是用专题和条块结合的方法,分为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交流,政治主要讲述朝代更替和开国治世;经济主要讲述统治者的经济发展政策,土地政策;文化主要讲述各朝代的文明成果;民族交流主要讲述各民族间的交往。

第二阶段:中国古代史(元、明、清)、世界近代史(14~19世纪),单元交叉复习拓宽视野,下半学期用二个月完成。方法以时间为序,结合实际把中国史和世界史进行横向联系。采用对比法,14世纪到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的对比,从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入手,注意细化到朝代的更替。

第三阶段: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20世纪),单元交叉复习夯实基础,2月到4月底完成。线索分为:第一,殖民史和抗殖民斗争,世界战争史(这一节中就可以很好地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融入);第二,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把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融入);第三,各国政治史发展历程。第四,共产国际运动史(把中国共产党探索历程和建国发展融入,同时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发展做对比,更好地了解国情,立足发展)。

第二轮(大综合)专题复习,精讲精练,教师点评为主。拔高学科能力,5月初到6月初完成。重点、热点、薄弱环节突破、查漏补缺,提高适应文科综合考试能力,教师注意三科的平衡协调、注重精练、以学生自学为主。

具体操作如下:第一轮第一阶段在中国古代史(先秦—两宋)新课讲授中还要简要补充相关知识,点到为止,如先秦(四大文明古国等);秦汉时期(罗马帝国、印度佛教等);隋唐(欧洲黑暗的中世纪、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教等);五代、两宋、辽、金、夏(西欧重要封建国家等)。紧接着第二阶段先讲授元朝部分,补充(四大发明外传等);再复习上册世界近现代史第一、二章(其中16~18世纪的亚洲包括中古史明清内容;然后转入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再上世界近代史第三、四、五章和中国近现代史第二、三单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和深化),以上为第一学期内容。第二学期属于第三阶段,复习步骤为:世界史下册第一章为开端,把中国近现代史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国民革命)和世界史下册第二、三章(一战、二战)相融合,紧跟中国近代史第五、六、七单元(1927~1945)和世界史第四章(两极格局的形成)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融合;再次在世界史第五章后继续中国近现代史八、九单元(1949~1976年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与曲折);再次完成世界史第六章和中国近现代史十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统战、民族、外交等;最后为世界、中国的科技文化(也可放在专题史)。第二轮第四阶段主要进行专题复习,第一步着重中外近现代史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科技,中外对应并列展开,先世界后中国;第二步落实中古史,基本采用传统方式。第五阶段为综合复习,促使学生稳扎稳打,实现最后冲刺。

此外,在平时复习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优化处理,有意识地实现迁移,学会织网和点金术,譬如:明、清时期对照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传教士来华,尤其比较中西方衰落与崛起,重点强化皇权与确立王权;重农抑商与重商主义;地理大发现、海外殖民扩张与闭关自守的海禁;近代科技的曙光与传统科学的夕阳;农民起义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农本经济的破败与工业革命浪潮。近代史则主要注意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与世界的巨大落差;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不同命运;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划时代意义;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配合。当代史主要复习1949年新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建国初中国学习苏联;中国的“大跃进”与西方经济的“黄金时期”;东亚儒教文化圈与经济奇迹;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苏联、东欧剧变;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等。由此通过逐步点拨和示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把握目标要求,驾驭历史线索与规律,摒弃唯书唯上的积弊,从单调、繁琐的听、抄、背中解放出来,由此步步为营,以增强学习的成功欲、新鲜感和吸引力,提高备考质量,为高三复习打下扎实基础。

篇4:中外名人与澳门

贾梅士(1524—1580)是葡萄牙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他风流倜傥,才思敏捷,但却受到了一些王公贵族的嫉妒和排挤。于是,他愤世疾俗,于1553年志愿到印度服兵役。到印度不久后,他因讥讽印度总督,被驱逐到澳门。在澳门困苦的生活环境中,他没有消沉意志,而是用笔不断地倾述着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他在自己的居处(今称贾梅士石洞)完成了史诗—《葡国之魂》,可堪称葡萄牙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现在澳门的贾梅士博物院是为了纪念他而创建的,是澳门最有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地方之一。

十六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相继来华,一些传教士相辅而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也是其中的一员,他于1581年抵达澳门,先在圣保罗修院学习中文。后来他以澳门为据点,曾至广东肇庆、韶州、南雄,及南昌、南京、北京等地传教,他以介绍西方科技为手段来传教,结识了众多的达官贵人。当时信奉天主教的知名人士有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等。在他们的协助下,利玛窦把西方的天文、地理、测量、数学、水利等科学技术和西洋绘画技巧介绍到了中国来。其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和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等均由澳门进入中国传教,并传人铸炮术与舆图绘制等技术。在此之后,以徐光启等人为代表的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积极地研究西法天算,讲求经世致用的实学,形成了一股清新的学风,对明季,甚至对清代的学术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清以来,文人都到澳门游历、学道、定居者,可谓不计其数。

汤显祖(1550—1616),明代戏曲家,江西临川人,著有“玉茗堂四梦”。其中尤以《牡丹亭》最负盛名。他是第一个畅游澳门并写作澳门文学作品的著名文人。1591年他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在南下赴任期间,于11月中旬从广州番禺乘船前往澳门游览,并写下了几首澳门诗,一为《听香山译者》,二为《香山验香所口号》,三为《香澳遇贾胡》等,这些是我国最早记载澳门风情的诗作。诗中描写了澳门旖旎的风光、繁忙的海外贸易、往来频繁的各国商人、打扮妖艳的外国妇女等。1598年,他在撰写名剧《牡丹亭》时,还特地在剧中安排了一出澳门戏,并把澳门作为该剧主角出身的舞台。从这种意义上说,《牡丹亭》是我国最早反映澳门社会的文艺作品。

清初“六大家”之一的我国著名画家、诗人吴渔山(1633—1718),江苏常熟人,于1681年五十岁时去澳门,翌年加入了耶稣会。其后6年晋升为司绎。他在澳门醉心西学,晚年苦学拉丁文,在澳门圣保罗学院居留期间,曾作《渔山袖珍册》、《白傅湓江图卷》、《秋山红叶图》、《山水立轴》等画。他在澳门接触了西方绘画之后,十分注意吸取西方绘画艺术之长,画法更臻完善。吴渔山的作品曾往欧美展出,有“中国的托马斯·劳伦斯”之称。他曾著有《三巴集》,其中《澳门杂咏》30首,内容均与澳门有关。此外,屈大均、五逢甲、汪光镛等在澳门所作的诗词,也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澳门是窥视中国的窗口,西方许多画家随商船来到澳门,寻求创作异国情调的灵感。对中国乃至远东早期油画最有影响的西洋画家要数英国人钱纳利,他的高徒关乔昌也是中国最早期油画家中的佼佼者。钱纳利(1774—1852)肆业于英国皇家美术学院,曾拜著名肖像画家雷诺兹为师。他于1802—1825年旅居印度,1825年移居澳门,后在澳门去世,前后历时27年。在此期间,他除了到广州和香港作短暂的停留外,一直居澳作画、卖画和授徒。钱纳利在澳门广收学生,传授西洋绘画技法,促进了西方的油画、水彩画和水粉画逐渐在中国的兴起和推广。而钱纳利的作品风格在当时也受到了许多学生和爱好书画者的临摹和复制,形成了“钱纳利画派”。

林则徐与澳门的关系缘于禁烟运动。1839年3月11日,钦差大臣林则徐到了广州,全面展开禁烟活动。林则徐在领导禁烟斗争和处理对外关系的过程中,深感沿海地区的文武官员“不谙夷情”。因此,他以卓越的远见,将澳门作为了解西方的窗口,派人赴澳门坐探及组织力量翻译《澳门新闻报》等。但这些毕竟不是第一手材料,为了严厉查禁鸦片、抽查澳门人口、加强中国政府对澳门的管理,也为了考察澳门的风土人情,从感情上去认识和了解西方的文化习俗,林则徐决定亲自巡视澳门。1839年9月3日,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廷桢的陪同下巡阅澳门。林则徐巡视澳门,是他的禁烟措施的延续。

资产阶级维新派、中国同盟会员、中华革命党人郑观应、康有为、孙中山等都曾经利用澳门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积极地进行过活动。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县人,是中国近代早期具有完整的维新思想体系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物之一,是揭开民主和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他自幼便出入澳门。他在19世纪60~70年代撰写的宣传维新思想的名作《救时揭要》中,就有不少揭露澳门积弊的篇章。从中年起,郑观应便在澳门置家居业。这段期间,他在澳门撰写完成了体现他成熟的维新思想体系的《盛世危言》,对继之而来的维新变法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郑观应在经理洋务企业轮船招商局和经办粤汉铁路时,也曾利用他的社会名望,在澳门、香港等地号召华商参与“官商合办”的洋务企业活动。

1896年11月,维新派领袖康有为亲赴澳门宣传变法维新思想。在澳门巨商何廷光等人的支持下,康有为决定将澳门作为维新派在华南的活动基地,并让其弟康有仁留在澳门继续活动,并筹办一份旨在宣传变法维新的报纸。经过3个月的准备,《知新报》于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出版了。该报鼓吹维新变革,特别是康有为的变法主张。它与上海《时务报》,天津《国闻报》一起成为了全国变法维新之士最爱读的三种报纸。1898年9月,戊戍变法失败后,澳门成了维新派人士及其家属的避难之地,康有为的父亲、女儿也避难澳门。但由于康有为等人并没有很好地总结失败的教训,因而很快便由维新派蜕变为保皇党。由于澳门交通便利,便于与国内外联络,康有为遂决定将保皇会总会移至澳门。1900年,保皇会章程确定总会设于澳门,澳门从此便成为了保皇派的最重要活动基地。1905年立宪运动后,在澳的保皇会成员又为君主立宪制大造舆论。直至辛亥革命前,澳门依旧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宣传他们各方面主张的重要阵地。

澳门也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孙中山先生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他在这里认识了世界,并走向了世界。12岁那年(1878年),孙中山先生跟随他的母亲来到澳门,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如此众多的西方人士,第一次接触到西方文化,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1892年,孙中山从香港西医学堂毕业,于同年9月到澳门镜湖医院出任新设的西药局首任义务医席,成为了澳门的第一位华人西医。孙中山不但医术精谌,而且医德高尚,享誉港澳。他为贫苦市民治病赠药,反应强烈。在行医的同时,他还致力于社会活动和革命言论的传播。孙中山在澳门从事社会活动的最重要表现是与葡人好友法连斯哥·飞南第合办中葡两种文体的《镜海丛报》,该刊始创于1893年7月18日。孙中山主理的《镜海丛报》发表的社论和新闻,大都抨时击弊。于是,这份报纸成为了近代中国第一份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密切相关的报纸。1895年,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后,他乔装返回澳门,从而脱险。

辛亥革命后的两年间,孙中山曾两次回到澳门。1912年5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出任铁路监督后回到澳门,这是他经澳门流亡海外17年后第一次回澳门。第二次回澳门的时间是1913年6月,一方面是由于长女孙涎病危,另一方面是为了与陈炯明商谈“讨袁”大事。此后,孙中山一直对澳门颇为关注,而他领导的革命党人更是将澳门作为讨伐袁世凯及其党羽的前哨阵地。在1914年~1916年间,孙中山委派朱执信多次抵澳筹办军火和印刷传单,致力于推翻袁世凯复辟的斗争。1919年5月,孙中山特命其子孙科为特派员,到澳门成立办事处,发动在粤陆海军协力驱逐桂系军阀莫荣新。可见,澳门一直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基地,此外,也是他原配夫人卢慕贞(1867—1952)及其女儿长期居住之地。孙中山深受澳门人民的支持和爱戴。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逝世,噩耗传到澳门,澳门各界人士深为悲切,商界下半旗致哀,人们冒雨集中在镜湖医院隆重地举行了追悼大会,共有2万多人参加,此为澳门有史以来最大的追悼会。

篇5:高中中外历史名人名言作文素材

2. 真理是存在的顶峰,正义就是在实践中运用真理。——爱默生

3. 真理是不再会为了虚伪的羞耻而披上帷幔的,它晓得自己的赤裸中的力量和光荣。——赫尔岑

4.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和证明了它。——伽利略

5. 真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普托里尼

6. 要使“祖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并且用美的种子来进行播种。——苏霍姆林斯基

7.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8. 用语言、事物表扬,用警告、训斥、惩罚及对特殊的个别的过错采用体罚,以有教益的惩罚制度,即“持以坦白的态度,出以诚恳的目的”,使儿童理解这样做是对他有好处的,正如吃苦药治病一样。——夸美纽斯

9.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

10. 有了光明与黑暗的均衡的节奏,有了儿童的生命的节奏,才显出无穷无极莫测高深的岁月。——罗曼·罗兰

11. 真理即使细弱如丝,也扯不断,混杂在一堆谎话里也会露头,像油浮在水上一样。——塞万提斯

12. 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13. 真理好比水果,只有熟透时才能采摘。——伏尔泰

14. 真理反对真理,并且为捍它自己的正当主张,不仅必须反对非正义,而且还反对其他真理的正义主张。——卡尔·雅斯贝尔斯

15. 真理的最伟大的朋友就是时间,她的最大的敌人是偏见,她的永恒的伴侣是谦虚。——戈登

16. 有些人,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腐化,他们带着特殊的乐趣阅读《诗篇》和《索洛门寓言》里那些挑动人心的章节。政论家律师医生等,摸透人类罪恶的全部秘密,却并不以不道德出名;现实主义作家常常比寺院方丈更有道德。——契诃夫

17. 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而是让儿童练习良好道德行为,克服懒惰、轻率、不守纪律、颓废等不良行为。——夸美纽斯

18. 道德教育最简单的要素是“爱”,是儿童对母亲的爱,对人们积极的爱。这种儿童道德教育的基础,应在家庭中奠定。——儿童对母亲的爱是从母亲对婴儿的热爱及其满足于身体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要素,则有待于学校教育。教师对儿童也应当具有父子般的爱,并把学校融化于大家庭之中。——裴斯泰洛齐

19. 真理的小小钻石是多么罕见难得,但一经开采琢磨,便能经久、坚硬而晶亮。——贝弗里奇

篇6:中外名人发明故事

但是,当时这还是一个非常奢侈的愿望。如果你想要和别人分享你拍摄的照片,就先要用数码照相机拍照,然后把照相文件存入电脑,在连上互联网,把照片上载到网站,再把网站地址告诉亲朋好友,通知他们上网欣赏照片。卡恩觉得这个过程实在太麻烦了,心想如果拍下照后,一按键,就能传送照片那有多好。

出生于巴黎的卡恩当时已经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分量的软件公司的创业人之一,当她的妻子被推进医院待产室后,他利用等待的空隙时间,开始把自己的设想付诸实施。他悄悄地去无线电器材公司买了一些焊丝,然后将自己的数码相机和手机连接起来。几个小时之后,他利用这个非凡的“即兴创作”为刚诞生的女儿苏菲拍了照片。这样世界上第一架带照相机的手机问世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就是他的女儿的生日——6月11日。

上一篇:浅析金融危机成因下一篇:以实习报告为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