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多元思维与人才培养

2024-06-04

论多元思维与人才培养(精选8篇)

篇1:论多元思维与人才培养

论文摘要: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先导。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思维的开发。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就无从谈起。因此,军校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必须从源头抓起,致力培养学员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求异思维和立体思维,倡导自主学习,并将其贯穿于院校教学全过程,为学员任职后的创新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当前学员创新能力培养上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学习过程缺乏质疑精神。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论语·为政》);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进步”(《学规类篇》)。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近代教育学家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可见,质疑是学习与思考的起始,是创新思维的现实起点和开端,一个问题突破之后往往能带来一项甚至一系列发明创造。科学发展史表明:科学家们的重大发明无一不是从敢于质疑开始。如:敢于质疑,使阿基米德从司空见惯的洗澡中悟出了浮力定律,使谢皮罗教授从常见的洗澡排水中发明了水流漩涡的方向性规律。“全国博士生论坛”8月份在北京大学召开,与会专家指出:科学研究要具有创新思维,而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则是创新的前提。

认知过程缺乏批判精神。批判性地吸收知识是科学、重要的`学习方法。如果说怀疑是发现的动力,批判则是创新的前提,批判思维在创新能力的形成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从纵向上看,批判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先导,没有批判思维难以发现问题,更谈不上创新。从横向上看,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运用批判思维的过程需要创新思维的作用,创新思维的深化需要批判思维的不断发现,二者互动互补,不可或缺。

思考过程缺乏开拓精神。创新贵在“闯”,贵在“创”,贵在“敢为天下先”。独立性、新颖性、多维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而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思维收敛与思维定势对学员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一是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别人不敢做,我也不敢做。或一遇到问题,就去翻书本,书本上没有、前人没讲的,就不去想,也不敢做。二是过分依赖和崇拜经验。遇事习惯用固定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寻求解决的方法,考虑问题不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较弱。三是思维方式陈旧,思考问题的角度偏窄,面对新事物往往有畏缩心理,缺乏开拓创新精神。 2军校教学应注重学员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培养

注重培养学员的“问题意识”。首先,应大力提倡和推行以“问题”为主线的授课方法。

其次,应积极营造有利学员提问、质疑的教学氛围和管理环境。第三,要提高教员运用“以问题为主线”的授课艺术。注重培养学员的“批判意识”。首先,要帮助学员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其次,注重培养学员的批判性人格和批判精神。注重培养学员的“求异思维”。首先,要培养学员多维思考问题的习惯。其次,要培养学员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第三,注重培养学员的“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典型思路,即将问题反过来进行思考,是一种超常规创新思维方法。它充满了辩证思想和哲学智慧。注重培养学员的“立体思维”。立体思维泛指多方位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是较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思考问题的更高层次飞跃。加强学员“立体思维”培养,对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意义重大。因为现代军事活动不是平面性的,特别是现代高技术战争是典型的立体结构,它是由许多环节和因素构成的一个完整系统,指挥打仗要考虑多种因素,多个环节。因此,军事决策者的思维切忌“直线运动”,必须凭借立体思维对所决策的问题作整体性的思考,从合成作战的整体结构考虑各具体环节,从而使决策更加全面和缜密。

参考文献:

[1]戴清民主编.《信息作战概论》.解放军出版社,.11

[2]祁正祥.加强我军信息化作战指挥建设的几点思考[J].军事学术,,(9):47-49

篇2:论多元思维与人才培养

让人才内部流动起来

人才内部流动在ABB公司已成普遍共识。“我们不能单纯地阻挡人才流动,而要依靠更好的工作环境和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来留住人才。”ABB北亚区及中国企业传播负责人刘文汇接受《经理人》采访时说,“与其让人才离开公司,不如让他们在ABB内部流动。ABB倡导优秀人才在公司内部流动起来,而且公司尽量让他们流动好、发展好。”

在刘文汇主管的传播部门,曾有一名优秀员工看中了人力资源部门的一个空缺职位并提出了申请。当时刘文汇非常舍不得他离开,但换位思考:“不管我有多不愿意,但也不能阻挡他的选择,那里可能更合适他。如果我可以顺着他的发展意愿推动他的职业发展,那不是件很好的事情吗?”他最终如愿以偿。

ABB电力系统业务部北亚区及中国负责人刘信刚也遇到类似事情。其所辖一个业务单元的负责人被ABB澳大利亚公司招聘走了。这位负责人看中了 ABB澳大利亚公司的空缺岗位,再通过公司内部员工应聘机制申请到这个岗位,因为这个职位适合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且有利于他兼顾家庭。刘信刚说:“我们的业务部门非常需要他,只好忍痛割爱,但我们很支持他。”

内部人才流动已成为ABB的全球政策。ABB北亚区及中国人力资源负责人周廉说:“如果不能满足他的发展诉求,他完全可以去其他企业。与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打破公司内部隔阂,让人才在公司更大的平台里发展?”

ABB在100多个国家设有机构。很多员工更愿留在中国发展,但ABB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国员工到ABB全球的企业去历练。周廉说,几年前,ABB国外机构还会认为中国本土员工没有国际经验,对中国本土员工的能力产生质疑,但现在情况完全逆转,公司一旦出现职位空缺就会首先告诉中国方面,询问是否有合适的人选,因为以前被派遣的那些中国员工用实力赢得了口碑。“所以现在每当输出一名员工时,我们就会告诉他:你是ABB中国的大使,将影响今后ABB中国人才的输出!”

其实,人才内部全球流动,能使他们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变得更有竞争力。从长远看,这对人才成长非常有益。

多元文化是基石

但企业要真正让人才在内部有效流动起来其实并不容易。中国企业未来要真正使这种人才战略理念落地最需要什么?是企业多元文化的培育!ABB在这方面值得中国企业学习和借鉴。

ABB也经过了一个文化融合的过程,现在已变成一个多元文化的公司,尊重不同文化,并以这种理念去接受、熟悉不同文化,进而又加速了公司内部的文化融合过程。刘信刚说,ABB对任何文化上的差异都不会有强烈的冲击感,很难分清究竟哪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占主要地位。

这种多元文化的核心是以宽容的心态,尊重人才,把员工真正放在中心位置,关注员工的发展,

在这种优秀的多元文化中,人才内部流动才会变得更容易。ABB就是以多元文化为基石,从管理层构成、决策机制、用人机制等方面都体现出这种多元性特点。

在刘信刚看来,ABB的多元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没有人会感觉在ABB是少数群体,或者被排挤、不被重视。其次,强调平等。比如,在ABB的员工持股计划中,所有员工都有平等的机会,考评过程非常公平、透明。再次,尊重。尊重体现在公司管理的行为和细节中。ABB中国有近1.8万名员工,其中有近30个不同国籍,外国员工近200名。为平等对待这200名员工,ABB中国遵从公司整体运行机制,统一采用英文作为工作语言,公司内部网络、刊物、通知等都采用中英文对照。

对HR部门来说,内部员工就是其客户。周廉说,公司服务好了员工,员工才会真心实意去服务好外部客户,以此确保ABB在企业内部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

内流机制做保障

为确保人才流动在企业内部有效进行,除了完善多元文化外,ABB还制定了系列措施。

制定人才全球历练计划。其核心是做好人才管理:如何吸引人才,如何发展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据刘文汇介绍,ABB集团全球最高执行委员会有11 位成员组成,他们分别来自8个不同国籍,并在不同国家生活、工作过。比如,曾任ABB中国公司董事长兼总裁、ABB北亚区负责人、现任ABB全球电力系统业务负责人的路义普,瑞士人,在中国工作生活了6年,来华前曾在ABB的不同部门任职。路义普的继任者柯睿思,法国人,曾任北亚区兼中国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在中国工作3年,积累了中国本地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现在已是ABB全球市场及客户解决方案负责人。现任ABB中国公司总裁方秦,拥有意大利、委内瑞拉国籍,在瑞士、南美、意大利等地工作过,来中国前是ABB全球变电站业务单元的负责人。

建立人才内部流动机制。周廉说:“我们激励员工主动抓住机会,并要求所有上级管理者不能阻碍下属跨部门流动。”ABB内部所有职位空缺都第一时间在内部系统公布。若员工对空缺职位有兴趣,就可进行职位申请,并告知其上级。之后,公司采取平等的面试方式对申请空缺职位的员工进行面试,择优录用。最终达成协议后,该员工的新上级要与其老上级进行沟通,告知结果并在新的工作开始时间上达成协议,最后完成员工的转岗工作。若没有应聘成功,员工也要把结果告知其上级。

但若员工应聘失败,HR部门和其上级据情况及时与该员工沟通甚至安慰,从各方面对员工进行关怀。刘信刚说,主管不会对落选员工刁难,若确实发生了这种情况,员工可独自找人力资源部门反映情况。人力资源部门会直接找其主管或其主管的上级进行沟通,以妥善处理。

篇3:多元教学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

如今的课程改革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 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强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阐释了当代社会发展的人生观、质量观和教育观。用思维导图教学是落实新课程的工具, 新课程是全脑功能开发、全人教育依托的载体, 运用新课程、新教材, 加入全脑教育的内容和自变量, 并将二者融为一体。

英语学科可以结合英语课型特点组织专题式绘图, 如词汇、语法、写作、口语等。每个小组选择其中一个主题进行绘制, 展示与交流环节, 培训效益得到最大化, 都学习到思维导图在不同课型教学中的运用。比如, 我们在学习四年级课文“At the snack bar”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理顺课文, 从order food这一中心词, 拓展出Dad和waitress两个分支, 然后引出Mike和Helen, 再画出他们各自所点的食物。这样可以使思路更清晰, 课堂思维更活跃, 可以直观看到思考的过程, 学习更有趣味性。同时, 我们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对本节课的词汇进行拓展和延伸,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设计环节培养创新意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 对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的出发点与过去不同, 过去强调的是学科体系构建, 从学科体系的逻辑程序分析教材。现在是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 强调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帮助学生有效有意义地建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 一种知识库。

在平时的教学环节设计中, 我尽量设计一些“经典”环节。比如, 每天课前两分钟的“我最喜欢的单词show”环节, 每位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喜欢的单词, 向同学们介绍, 而且我的要求是黑板固定版块的设计要精美, 每位同学都应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必须准备一个笔记本认真记录别人的单词“宝贝”。又如, 全身反应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 为学生学习的几乎每一句英语, 都配上了生动的动作, 让孩子们边说英语, 边用动作将其含义表达出来。这样的语言学习中的互动模式能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吸引学生参加活动, 让他们在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中, 犹如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英语。

三、通过想象,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要让学生丰富想象, 积极探索求异, 坚持独立见解,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通过想象, 创设情境, 给予每位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有研究表明, 质疑式、讨论式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我在教学中, 让学生小组合作, 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 大胆进行发散创造。

在课堂上, 我经常设计一些教学形式安排以某个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出现:问卷。如在学生询问他人“Can you……?”的过程中, 再整合成自己的语言, 然后在通过第三者的提问, 进而巩固了该知识点的掌握。真实的交流是为学生走出课堂以后能学以致用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经常给学生一个单词, 比如, gift, 学生利用发散思维想出人 (who) 、在哪里 (where) 、送给谁 (who) 、为什么 (why) , 利用所给和所想单词, 组成一个句子, 学生所造的句子各有不同, 有的还非常有趣, 真正做到词不离句, 从而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好奇心强, 我们就要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扩展延伸教材内容, 鼓励他们多角度、多方向、新颖独特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充分激发他们勤于思考、敢于创新的兴趣, 提倡一题多议, 敢于打破常规, 使我们的教学向纵向深处发展。

课堂上, 这些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的“经典”环节, 生动、智慧、实在, 让学生学得轻松、愉悦、扎实, 也让我感悟到了做教师的幸福。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要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一代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应该积极进取, 勇于开拓, 一是要完成观念的蜕变, 让课堂“活”起来, 多启发、引导学生, 充分挖掘教材的智力因素, 活化教材。二是合理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法来调动学生思维, 适时扩展延伸, 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使学生会学习, 会探索, 并且学好英语。

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和思维统一的学科, 其内在本质是语言与思维的辩证统一。教师通过各种途径,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的机会, 给每一个孩子最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多元化,逻辑,创新,发散

参考文献

[1]宗启茂.面向21世纪学生外语素质的构成与培养[J].中小英语教学与研究, 1999 (03) .

篇4:论创新设计思维的多元化训练

关 键 词:创新设计 多元化 表现手段

一、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没有具体的定义,思维模式的训练也没有固定的方法,但是一定要满足特定的需要,将造型力、构想力、整体力融于一体,充分表达出设计者的意图,制定出预想的方案。

(一)设计思维的类型

设计思维的方式存在于形形色色的设计活动中,是随着具体情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将其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

(1)满足需求型:这是设计思维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方式。做这类型设计时要始终以满足人的需求入手,对不同种类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包括横向的市场消费情况调查及纵向的产品变化轨迹调查。这一类型的创作源泉和灵感来源于对市场服务对象的认知程度。

(2)改进型:针对已有的设计进行分析思考,产生新的优于原先设计的设计作品。改进型思维同样也必须对改进物具有深刻的了解。

(3)概念型:这种类型的设计思维并不十分关注设计能否最终实现,只要概念能成立,就可以采用相对应的设计手法表现其内涵。如国际性主题设计竞赛,往往先提出一个概念,要求参赛者通过设计表达对该概念的理解。

(4)转化成果型:也就是相互转化,相互借鉴其他学科或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吸取经验教训,进而转化为自己的成果。例如将履带的设计原理运用到跑步机上,就是以一种转化成果型思维。

(5)实验型:常处于设计的初始阶段,不受制于市场及委托方,类似于艺术创作,有可能对未来的时尚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也可能失败,不为人所接受。

(二)设计思维的特点

对于以上提及的五种设计类型,应具备以下特点:

(1)创造性:设计具有创造性特征,那么设计思维必然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那么我们如何判断设计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只要看思维的对象或结论或思维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新颖就可以了。

(2)形象性:设计是通过视觉语言和造型手法,对产品的材料、工艺、形态、色彩、功能等进行的形象构筑的创造活动,因此,设计思维特别重视知觉的特殊作用,在进行设计之前,设计师的头脑中必须有形象的最终意向和形象,就像蜜蜂一样,在建筑蜂房之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3)易读性: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而无序,如何能够快速地从商品和广告的海洋中将自己需要的识别出来。最直观的就是各种视觉符号和图形语言。成功的创意总是具有清晰易懂,简单明快的视觉吸引力。

上述特点充分表明,设计思维要求人们用科学的方法界定设计对象,借助灵感和顿悟来迸发创意火花,同时用形象的设计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形成完美的设计,这其中最关键的即创造性。

二、创新设计思维的必要性

设计是一项创新活动,设计中有关创新的内容十分重要。而创新的设计思维则是最重要,最能反映设计创新效果的主观能力。

人是复杂的生命主体。在地域、种族、修养、性格、爱好等方面存在诸多的差异,这就要求设计要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来满足不同的需求,设计者就必须具有多种不同的设计思维。

从时间的纵深上来说,人类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不断的变化,即使是十分完美的设计,在若干年后也可能不再符合要求,并最终被淘汰。如商业街的设计:由于人流量的增加,传统的商业街面临着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于是,商业步行街这一新型的商业中心模式出现了。因此,设计需要不断更新,而创造性的设计思维也要不断更新才能为设计注入新活力。

在做具体设计的时候,设计师们如果单纯地使用发散思维或收敛思维,或运用自己熟悉的思维方式,就会造成视角的狭隘,使设计的效果大打折扣。只有充分运用多种思维模式,从不同方面进行探索,博采众长,创造出新的思维方式,才能产生创新的设计成果。

三、创新设计思维的多元化训练

(一)专业技能训练

设计师需要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功底,对颜色形状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创造性。美术功底是采用创意思维进行设计的大前提。通过对专业技能的训练,一方面可以强化他们的美术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他们对创意思维的艺术表现力。没有美术的基础作为功底,一切的创意思维都只能停留在空想的层次。美术功底的训练经常是枯燥的和艰辛的,但是对于一个合格的设计师来说,长期的、持续的艰苦训练是必备的素质。世界顶尖的设计师,均具备深厚的和系统的美术基础,可以有效的实现创意思维的视觉化。

“结构素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要求学习者在描绘的过程中抛弃色彩,光影,只用轻重、粗细不同的线条来表现对象,包括物体可视和不可视的部分。这种素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观察力、表现力、再组合能力,对创新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推动价值。经常进行“结构素描”的训练,有助于设计者在一个创意形成后,迅速准确的在第一时间将其记录下来和表达出来。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意的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依赖于他精深的绘画和雕塑功底,达芬奇将自己各种创意精确的记录了下来,并充分展示其超越时代的设计思维。图1所示的攻城弩机概念设计手稿就是突出的例子,它同时是满足需求型、概念型、改进型和成果转化型的创意思维的产物。设计这种天马行空的冷兵器攻城弩机是达芬奇对几百年后的“导弹”技术的合理预言,也是达芬奇美术功底的良好体现。图2、图3所示的全角度打击坦克仿造品也是根据达芬奇的设计手稿来完成的。如果没有其细致的、精准的设计图纸,仿造人员也无法还原几百年前一位艺术大师的精彩的创意。

nlc202309021031

对于美术功底的的训练也没有多少捷径可以探讨的,坚持不懈的训练是唯一的途径。这是创新设计思维训练的第一个,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二)开拓视野训练

成为一名创意思维出众的出色设计师,仅仅掌握本专业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设计领域本身的知识结构无法满足受众的全部需求,因此,设计师们就要掌握更多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设计师需要有不同于常人的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乐于探索未知领域,创造美好事物。一个社会知识贫乏的设计者是很难设计出成功的作品。事实上,各专业之间的资源是可以相互利用进行再创造的。当一个专业的设计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瓶颈的时候,可以从别的专业中得到灵感,找到出路。因此设计师需要训练从别的专业眼光来思考本专业的问题。

开拓视野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走马观花”的学习方式无法真正意义上开拓设计者的视野。国内的设计部门往往存在一种误区,就是在接受了某一专业领域的产品的设计要求之之后,才开始对该领域的相关知识进行短期的、“填鸭式”的突击灌输。这种粗糙的拓展方式造成了国内的设计往往晦涩难通、言之无味,很难深入地展示产品特征,更难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思维的设计。因此,国内设计单位的设计内容往往仅限于外形、色调等浅层次的设计,很难完成深层次的设计工作。以动漫业的设计为例:日本的《多啦A梦》,美国的《冰河世纪》系列,都以极具创意和引人入胜的手段和形式,向青少年灌输了许多层面的知识。这一切都是因为动漫的策划者和创意者,不仅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有广泛的深入的了解,同时是对少年儿童兴趣取向准确的判断。相比之下,中国也有类似动漫作品如《蓝猫》《上下五千年》等。这些同样以推广自然科学、社会常识等为目的的动漫作品,却令人感觉枯燥无味,很难引起青少年的兴趣。归其原因,是因为对少年儿童兴趣的相关知识的极度匮乏。

开拓视野的训练,其实就是对它领域知识的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有一种观点是,设计者对它领域的知识只需要“博”,不需要“精”。这种观点其实是错误的。不深入的研究,就没有深入的思考;没有深入的思考,就没有创意。这种深入学习它领域知识的意识是目前国内设计者们最欠缺的基本素质,甚至这种欠缺已经延伸到了设计教育领域,这也同时早就了国内重要商品、建筑等的设计工作皆需要邀请国外设计师设计的重要原因。

对其他领域知识的学习需要设计者们充分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从生活各个角落来获取知识和信息,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尤其要关注自己潜在的设计目标载体所属领域的相关知识,提前做好准备,以厚积薄发。这就是中国的一句老话:“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老话虽然是针对文学家的,但是对与一名设计者同样适用。

(三)多种表现手段的训练

设计是个综合体,是多种手段的结合。国内的设计专业的定义是比较狭窄的,往往仅限于艺术专业的学生。与之形成对比的西方院校的设计专业包括机械设计、建筑设计、电子产品设计等,同时,一个设计团队的形成也是各种不同领域的设计师有机组合而成的,这就是一种多手段设计的体现。

例如,目前中国社会主流的手机产品主要分流向两种系统,即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市场占有额达到90%以上。不幸的是,这两种主流系统均是舶来品。基于安卓系统的手机如魅族、华为和小米等品牌,仅有外形是国人设计,并且带有强烈的“苹果”气息,充分体现了当前的“山寨”文化。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国内设计师对它领域知识的匮乏,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即是对创意表现手段的匮乏。当打开安卓系统的应用程序下载时,又可以发现,如主题、桌面、屏保、手机图标安装包等以平面图像设计为主的简单程序多为国产,而高质量播放器、浏览器、游戏等复杂的、高端的程序多为国外的破解版。这一点更能直观的看出国内设计行业的一大弱势,即创新思维表现手段的单一,如图4所示。

创意思维的体现不仅可以表达在一张“纸”上或一部雕塑上,同时可以是声音、影像和软件等,甚至是一个没有实物的“策划”或者“安排”。这正是美国目前的所谓“第四产业”,即基于高端科技或技术手段的创新行业:智能行业。它们通过创意,为企业甚至政府解决困境,提高效率。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苹果的技术开发部(苹果手机的造型和色调居然也是这个部门设计的)和IBM公司的智能城市开发部。这两个部门将“设计”这个工作所囊括的内容扩展到了一个新的范畴,可以说是我们的设计单位目前还望尘莫及的榜样。

力求深层次的设计,必须要拓展自身的表现手段,力争在各种表现手段里都能够展示自己的创意思维。一名设计师在面对一张枯燥的设计展板冥思苦想的时候,也许忽略了其实可以利用声音在内的其它表现手段。曾经一位苹果手机用户受访者是这样对记者说的:“我并不是看了苹果在电视上的广告才买它的手机的,而是因为那个广告的背景音乐我很喜欢。”又比如一个非常流行的多平台手机游戏“会说话的的汤姆猫”,如图5所示。从造型上来说,汤姆猫这个卡通形象除了憨态可掬外并无更多亮点。但是,它会说话。从功能上说,十年前的手机就具备录音和重放的功能,而十年前的卡通形象也多有优于汤姆猫的。两种表现手段的有机结合,造就了设计的成功。

(四)创造热情的培养

创造的热情同样是创新型思维设计的关键。没有热情的创意是很难形成的,没有热情的创意永远都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和叠加,是不生动的,不诚实的,也是容易被洞察出来的。当今社会随处可见因为欠缺热情的、用以敷衍工作的设计造成的牺牲品。

创造热情的培养也是难度最大的。受到教育体制和传统思维的影响,国内的设计者们其实是不太喜欢创新的,因为创新往往具备风险,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失败。对于一件产品来说,创新的失败也可能造成血本无归。其实这又是一种误区。创新虽然会失败,但是不创新一定会失败,这仅仅是时间先后的问题。

四、结论

对创新性思维的训练应该是多元化的,即专业技能的训练、开拓视野的训练、多种表现手段的训练以及创造热情的培养。这四种训练均是培养创新型思维所必不可少的训练。其中,专业技能的训练即美工基础的训练;开拓视野的训练即跨领域知识的深入学习;多种表现手段的训练即对声音、动画等工具的掌握;创造热情的培养则需要设计者的日常积累。只有不断运用多元化的思维理念不断创新设计,才能在设计领域展现一番新颖独特的新面貌。

参考文献

[1] 尼克.马洪.《创意思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09

[2] 罗建.《设计要怎么思考》[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1.09.

[3] 黄厚石,孙海燕.《设计原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8

[4] 潘萍,杨随先. 《产品形态创新设计及其评价体系研究现状与趋势》[J].机械设计.2012(5):13~19

[5] 李安平.《创新设计构思模式》[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3):

[6] 骆雯,邓学雄,赖朝安.《基于有向相似性联想的产品创新设计思维方法》[J].工程图书学报,2009(5):45~49

[7] 张鲁海,李彦,李文强,熊艳.《面向创新设计的专题知识库构建与应用》[J].工程设计学报,2012(8):242~247

篇5:论多元思维与人才培养

从耗散结构理论看创新人才的培养与高教改革--兼论创造性思维的耗散结构模型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理论,具有普通的.方法论意义.本文以耗散结构理论的启发为依据,揭示了创造性活动的发生机制,建立了创造性思维的耗散结构模型,探讨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及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努力的方向.

作 者:陈士俊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天津,300072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00319(5)分类号:N941.91 G649.21关键词:耗散结构理论 创新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改革

篇6:浅论作文教学中想象思维的培养

杨万明

内容摘要:想象是创造教育的素质目标之一。近几年来想像作文的考试也在竞相争放,层出不穷。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运用想象有创意地表达呢?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是想象能力培养的基础。可以结合有关教材内容,培养想象思维能力。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想象。

关键词:想象 生活与知识 教材 形象思维

本人在农村乡镇中学任教,总发现一些写作能力差一些的学生真的是“谈文色变”。每次写作总觉得无话可说,无文可作,只会人云亦云,交上的文章也只是勉勉强强东拼西凑,毫无新意与深度。造成这种现象,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比如学生写作基础薄弱、对写作缺乏兴趣、见闻不广、缺少生活积累等。中学生,处于相同的年龄段,所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大同小异,接触的思想、作品、传媒也大致相同,这些也就构成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大都相似。所以,如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开拓思维空间,无疑有助解决这个难题。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谈到课程目标时说初中作文时有这样的指导意见: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呢?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的发展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可以说,想象力是创新意识最突出的表现特征,要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不能不抓想象力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近几年来想像作文的考试也在竞相争放,层出不穷。著名教育家改革家魏书生老师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会使学生变得更聪明,想问题思路更开阔,能激发学生学文化的兴趣,还能增强学生战胜自我与改造世界的决心。”顺理成章,培养学生作文的想象力应成为作文教学的核心。按照这个要求,才有可能使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尽快提高,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质。

怎样培养、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呢?

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是想象能力培养的基础。

著名散文家秦牧指出:“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就不可能有丰富的联想。”雪莱说:“想象力是创造力,亦即综合的能力。它的对象是宇宙万物与存在本身所共有的形象。”想象力的提高并不是空穴来风,坐在那儿苦思冥想就能奏效的,要以生活和知识为基础,注意生活材料的积累,注意知识的储存与运用,才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为此,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要变传统的封闭型为现代的开放型。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范围,使学生头脑中储存的表象丰富起来。这样他们的想像力就会走向开阔,创造性思维就能得到发

展。否则,想像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好文字教材和社会生活教材。课内和课外是语文学习的双翼,只有展开双翼,学生才能获取丰富的表象,才能在想像的天空中自由飞翔,想像作文才有源头活水。新课程特别强调:要密切联系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语文教学要与社会实践融为一体,引导学生通过参观、访问、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等活动,“读”好社会生活这部“大书”。这样想像作文才能紧扣焦点、热点问题,才富有时代的气息。当然,丰厚的生活和知识积累要求学生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茅盾说过:“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这就要求学生经常用心留意日常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二、结合有关教材内容,培养想象思维能力。

(一)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充分得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练习想象性作文。

我们使用的初中人教版教材安排上,就有很多单元的课文可以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展现自我、第四单元拓开幻想的空间、第六单元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及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诗歌单元和下册第一单元抒情性文章的写作也都有专门的想象训练。如在《皇帝的新装》一文,安徒生用神奇的想象“编织”出一种神奇的布,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任何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正是想象构成了本文独特的喜剧契机,诱发了一大群狡猾而又愚蠢、自私而又虚伪的君臣越

陷越深,从而推动情节步步发展、走向高潮。可以说,没有想象便没有这名著的成功。郭沫若在诗作《天上的街市》中依据想象营建了一个幸福、光明和自由的天堂。那里有“世上少有的珍奇”、“浅浅的天河”“不甚宽广”,牛郎织女可以“骑着牛儿”“提着灯笼”,“在天街闲游”。这是一幅何等安乐美满的画卷。

在教学时可充分利用教材,试着运用改写、续写、扩写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仿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必说„„也不心说„„单是„„”写一个句子;读《皇帝的新装》之后,可以写写《皇帝游行以后》、《生活中的新装》;读《蚊子和狮子》以后,可以写写《蚊子被蛛网粘住以后》;读《西游记》后,可以写写《孙悟空漫游二十一世纪》。读《我的叔叔于勒》以后,可设计“假设穷困潦倒的于勒再次回到菲利普夫妇一家,将会是怎样的一种情形?设想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的是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样?”等类似问题让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挥其想像力,编写故事新结局。这样引导,学生的思维激活了,也就不愁无话可说了,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力。(二)运用综合性学习,充分发挥想象力。

教材将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在“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对五个活动有选择进行,可以在老师、同学帮助下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资料、设计汇报成果、安排观察的时间和方式、组织擂

台赛和讨论等等,这样在各个环节的进行中,学生的想象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创新思维也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又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就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小活动:“老照片的故事”以一张或一组家庭照片为引子,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我家的一件珍品”也是通过和家人交流,了解家庭故事,并把它写成作文;“妈妈的唠叨”则是模拟两位同学的电话交流,再用书信的形式写一篇作文。很显然,这三个活动都给学生留出了想象的余地。

三、运用形象思维,进行创造想象。

想象训练首先从联想训练开始。心理学告诉我们,经常性的联想有助于提高学生想象的丰富性和敏捷性。在具体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先由一事物想到与之接近的另一事物,如由冬想到春,由天想到地,由海阔想到鱼跃。接着试着由一事物想到与之同类或者具有共同特征的另一事物,如由儿童想到幼苗,由白杨想到北方的农民。再可以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反或者相对的事物,如由白天想到黑夜,由生的灿烂想到死的黯淡,由繁华、热闹的街道想到与寂寞的小巷,由喷薄而升的红日想到西垂的落日。最后由事物的起因想到结果,或者由结果想到原因,如由春风想到桃红柳绿,由海阔想到鱼跃。这样两个毫无关联的事物经过多次的联想训练后往往能够建立联系。

从联想到想象也同样需要坚持不懈的思维训练。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有多种方式。如可以进行妙语锻炼,如借鉴广告语创作,确立一个意念,然后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句式来表达,最后评选出最佳语句。

也可以随机选出二十条互无关联的成语,让学生选用几个并写一段具有情节的故事,要求语言运用自然,富有个性特点。可以进行故事接龙,如教师先写一段序幕,然后让学生续写,要求情节合理,前后呼应,迭出新意。也可以编写生活条目,即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用几个词编写生活条目,如书包--摔不掉的包袱;黑板--只能往后翻不能往前翻的笔记本;圆规--忙了半天等于零;提问--老师装着糊涂而不耻下问;笛子--漏洞都是缺点吗等等,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看事物,通过想像悟出新意来。如果学生喜欢古文,那可以进行古文新编,可以是单篇的,也可将数篇学过的课文按照一定的主题组合改写,这样既激发了兴趣,又训练了思维。

接着训练学生创作想象写话。通过进行补写型、续写型、扩写型、改写型、想象型等写作训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训练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某一点触发其想象的闸门,从而展开想象去写。如一次我在训练中给学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由小草你想到了什么?要求写一段话。从学生上交的作业发现,学生的想象力确实丰富。有的从小草的默默无闻想到那些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劳动人民;有的从青青河畔草,勾起人对游子的思念之情,对离别的感伤;有的从小草没人关爱,被人忽略,想到那些没有父母亲友关爱的孩子;甚至有同学从小草即使被人踩在脚下,也誓不低头,来年仍将长出翠绿的芽,想到了史铁生。

在写话的基础上可进行作文训练。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有很好的想象力,却很难写好一篇作品。这说明单独的想象不足

以支撑创作,必须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设计和加工。训练的方式也有多种选择,如看图作文、材料重组式作文(根据所给的图形、声音、词语、物品等进行想象,创作故事写成作文)、拓展课文类作文、童话式作文、假设类作文(有现实的命题如“二十年以后的我”、“在大森林迷了路”和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命题如“假如我是一只猫”、“阿凡提来到我们的教室”)等等。

总之,教师要营造特定的情景,通过精心启发,让学生身临其境,大胆想象,以拓展其思路,发挥其创造性。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生活中,思维自由驰骋。当然,创新的过程总会带有不成熟的印记,这需要教师大度宽容,使学生更为从容地迈越成长的过渡期;学生的模仿容易趋向油滑,甚至僵化,这需要教师正确引导,使其走向纯净洗炼或雄浑大气;习作的语言难免有一些瑕疵,这需要教师适时点拨,使其成为优美可读的文本;有创新的火花的优秀的习作需要教师积极鼓励,努力使其延伸到学生的整个习作过程。

有步骤地进行作文想象力培养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是个极大的宝藏,等待着我们的开发。不要忘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希望我们共同创造良好而宽松的环境,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文学才子。

[参考资料]:

篇7:浅论信息技术课创新思维的培养

[文章来源]武进区三河口小学

二十一世纪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现代心理学家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家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是人的本质特性之一,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潜在能力。创新思维的发挥,决不取决于先天生理因素的遗传,而取决于后天的努力。这就要求我们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者,努力实施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学得生动、活泼、主动,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兴趣是创新思维的基石。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而毫无兴趣时,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因此若想激发创新思维,就必须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习兴趣又从何而来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兴趣的源泉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实,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要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所以兴趣是一种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为创新思维的产生奠定基础。

――精心设计任务。任务设计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个好的任务,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录入文章、修改文章一般是学生不感兴趣的事。可设计一个小任务:输入题目为“我的爱好”的小作文,内容可围绕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这样学生在饶有兴趣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仅可掌握录入文章的基本规则,而且当发生输入错误时,还可学会修改文章的技巧。

再比如,画图软件中图案的放大、翻转及拉伸的技术是比较晦涩的,为了解决这一难点,可让学生画一幅“小小树林”的图画,在图画中设计大小不同的小树,并使它们在太阳的.照射下,在地面上投影成一片片的阴影。由于该任务的生动有趣,可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难点。

――讲解内容少而精。少而精主要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量上少讲,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去自学、去思考;在质上精讲,排除学生已经掌握的和通过自己能理解并掌握的知识。重在教学中给学生点明问题的关键,发挥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以锻炼其独立探讨问题的思维能力。

比如,教学边框和底纹时,只详细讲解对话框中的一个标签――“边框”的操作,至于“页面边框”和“底纹”两个标签,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它的使用方法。

――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应充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这一行之有效的理论。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发挥离不开自信,自信是实现自我和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对学生恰如其分的鼓励,会使学生满怀希望和自信心,使兴趣从外在因素向内在因素转化,从而巩固兴趣。

例如,在每堂课即将结束时,进行作品展示。当自己的作品出现在投影仪或网络上时,学生们将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以此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探索新的技巧和操作方法。

二、多处入手,培养创新思维。

――训练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

篇8:论数学思维与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激起学生探求知识、学习观察的兴趣和欲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良好的观察兴趣和欲望, 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 而且还能使学生在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中充满积极愉快的情绪, 从而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学习活动, 倾注全部的热情和力量克服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所以, 教师在课前、课上、课后就要多创造给学生观察的机会,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使学生对学习具有浓厚的兴趣.丝瓜、牵牛花的茎细弱而蔓长, 为采取阳光, 它们攀附在近似于圆柱体的树干上, 如果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就得到一个长方形, 而茎蔓缠绕的轨迹则是这长方形的对角线.由此可知, “在连结两点的线中, 直线段最短”这个真理渗透在大千世界, 不仅为人类所承认, 就连一般的动植物也要遵循, 使他们感到数学“真神奇”.油然而生的好奇心又使学生对观察具有浓厚的兴趣, 促进他们进一步观察, 寻求新的知识, 从而使学生的观察由无意观察逐步向有意观察过渡, 培养了观察的持久性.

二、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观察模式、方法

思维通常是从观察教学对象开始, 结合运用其他方式才能获得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数学观察, 无论是图形的识别、数据之间关系的把握, 还是基本规律的发现、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认真、仔细的观察.正确的观察方法,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教学或启发式教学, 引导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 欣赏同类型题的变化, 保证观察的正确性.

1.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数学不仅仅是数理间的关系, 还与其他学科具有紧密的知识联系.自己在进行数学观察时, 要注重把政治教学中有关哲学思辨的思想和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和发散学生的思维.比如,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 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整体的同时, 还应观察其部分的特点, 从整体看部分, 从部分中把握整体, 这样, 才能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 使解题简化.

2, 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性观察思维, 寻求多种解题途径

发散性观察思维, 就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多样性的数量、数理关系中发现数量、数理演变的规律, 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比如, 有些数学题, 教师可以对例题进行有目的、多角度的演变, 调换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指导学生经过一题多变的观察和思考, 在解题过程中开阔思路, 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使学生认识到“办法总比问题多”.这就是数学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另外, 观察不要仅满足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还应把握事物的特征.通过观察发现事物的隐含条件, 根据事物的特征, 归纳、概括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三、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观察品质和能力

数学思维观察是哲学思维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要善于站在哲学的高度, 用矛盾的观点、运动的观点启发学生做每一道数学题, 分析每一件事物, 重视对学生观察的指导,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观察品质, 有目的地、全面地、精确地、深刻地、有序地观察数理、空间、结构等,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在此基础上, 使学生逐步概括, 发现知识规律, 从而学会科学地思维, 开发学生智力.

1.注重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观察的目标定向能力

培养目标定向能力, 就是引导学生把数学观察当成是掌握知识, 获得数学思维能力的方式.由于学生对观察材料缺乏全部感知的能力, 总是有选择地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 对观察对象叙述的语言要准确, 提出观察任务时目标要明确, 分析时要紧紧围绕确定的观察目的.例如, 计算① (2x+1) (2x-1) , ② (5y-x) (-5y-x) , ③ (3x+2y-1) (3x-2y+1) 可提出如下观察要求: (1) 每道题的两个多项式有何特征? (2) 能否转化为平方差的公式?通过提问, 让学生有目的、分层次地观察, 积极主动地感知观察对象, 实现观察目的.在概念教学中, 要展示实物, 尽可能地让学生观察, 抽取其本质属性.

2.注重在运算法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理概括能力

上一篇:浮生如梦散文下一篇:《再别康桥》的象似性